诚信为本会计之魂

2024-07-04

诚信为本会计之魂(精选8篇)

1.诚信为本会计之魂 篇一

诚信为本尽职尽责为会计事业发展而努力

文/1.11度微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仁们:

下午好!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这是出自教导人们为人处世的规范——《弟子规》的总叙。这句话的意思大体上是说,弟子规是根据圣人的教诲编成的,在日常生活中呢首先要孝敬父母,其次做事要谨慎,要讲信用。友爱兄弟姐妹,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事情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这些事都做了还有余遐,就学习一下其他的学问。

其实啊,我是这么认为的,如果这些事都做到了,你再去工作吧。因为这些事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工作的前提条件,那就是诚信!

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和大家共同讨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问题,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诚信为本 尽职尽责为会计事业发展而努力》。会计工作广泛分布在各个行业,可以说是涉及行业最为广泛的工种之一。会计人员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提供经济信息,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因而从事会计职业的人们的职业道德优劣,势必影响会计职能发挥和信息使用者决策,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在我们国家,大多数会计人员以及相关领导的职业态度端正,职业道德素质较高。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职业领域确实存在着一些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甚至犯罪的行为,这都属于会计人员非职业道德的行为。会计人员身处财经大权的关键地位,在一些不健康的消极环境影响下,其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会计人员犯罪案件频繁发生,会计职业道德问题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要建设健康的、有活力的会计事业,必须尊崇诚信原则。缺乏诚信,我们各行各业的运行成本将会提高,甚至根本无法运行。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首先强调的是我们会计人员要就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内控制度,诚实守信。讲诚信就是恪守承诺,说实话,办实事。那么在我们平时工作中,我们怎样自己自觉带头讲究诚信,在会计行业系统内形成一种讲诚信的氛围,以赢得社会的信赖,促进业务的发展呢?我个人认为讲诚信最基本就要做到爱岗敬业,实事求是,依法办事,要杜绝弄虚作假,通同作弊挪用公款等不良行为。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诚信建设,有利于反腐倡廉而且有助于形成廉政之风。在工作中会计人员必须坚持原则,遵守《会计法》各项条款;同时,学会利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武装自己,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会计职业道德责任心和荣誉感,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会计义务。加大职业道德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所有从事会计职业的同仁们,我希望各位在以后的工作中“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坚决为会计事业的腾飞贡献自己最坚实的力量!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鞠躬)

2.诚信为本会计之魂 篇二

作为一名会计人员,首先要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要勤政为民,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照章办事、钻研业务,甘为人民当家理财、维护国家、集体的合法权益。第三,要树立忠诚守信,行为端正,客观公正,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会计事项和经济业务时,坚持依法按财务制度办事,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新时期的伟大事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做出有益的工作。

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很严重,几乎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严重干扰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并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原国务院总理朱榕基曾题词并多次强调“不做假账”。

是什么原因导致做假呢?一是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社会不良风气给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造成了重大影响。二是政府管理部门观念和管理上存在错位和缺位,为了地方经济出政绩,盲目下达经济增长指标,完善上级下达的任务而不得不编造虚假的会计报告。三是业务不精,法律意识不强,个人主义,利已主义不良思想抬头,在利益的驱使下,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使会计资料严重失真。四是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在工作中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造成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削弱了自我约束能力,放松了对违纪违规行为的监督。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会计造假的产业。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国民经济宏观调控需各行业提供经济真实,完整、合法准确的会计信息,绝对不充许会计工作秩序受到伪造,变造的虚假会计信息的干扰和破坏。

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为我们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诚信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针对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松驰,会计工作混乱,影响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一定程度上使会计数据造假信息失真有了及时的纠正,并对虚假报表行为从重处罚。

从2001年起我国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实施了对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管理,在《会计法》的统驭下,逐步完善了会计制度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2001年10月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视察国家会计学院时指出:“不做假账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和行为准则。所有会计人员必须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会计人员做假账,不仅搅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而且把我国几十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毁于一旦。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表现为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纪律,自觉的维护各种社会秩序,包括经济秩序,不做侵害社会整体利益的事,不搞违法、犯法的活动。不做假账是从业人员最起码的社会公德,也是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规则。

会计行业的诚信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切实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为转化的,道德需要借助于法律、制度来转化,而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需要由道德来保证和支撑,所以两手都要硬。当前,造假、做假、卖假的歪风没有得到彻底遏制时,应当对会计人员进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职业形象和维护职业人格的尊言,敢于抵制歪风邪气,敢与坏人坏事作斗争。

2.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的后续教育。会计人员不仅要做到处理各项经济业时知法依法、知章循章、依法把关守关,而且要精通业务技术,熟悉和掌握本行业管理的有关知识以及会计电算化技能。要把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行成制度,把法制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同专业知识培训结合起来。

3.健全会计监督机制,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一切经济活动必需在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允许范围内进行。会计人员不仅是经济活动效果的核算者,而且要承担法律赋予的职责,因此,会计人员必需用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制度、来监别各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对不合理、不合法的收支必需予以制止或纠正。决不允许弄虚作假。同时,会计人员在履行会计职责时,必需要有一种刚正不阿的气势和不为情所动、不为利所诱、不怕打击、不怕报复的操守,自身廉洁奉公,做到“常在河边站,就是不湿鞋”。

4.《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对象、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依据、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程序都作了明确规定。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既要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又被定位为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的实施者。显示了会计在本单位内部的职责。因此,会计监督特别是会计内部监督的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否则失去监督,就是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必将严重干扰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发展。

3.会计诚信问题探析 篇三

摘要:近些年来,“会计诚信”这个词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新闻媒体以及各种学术期刊中。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化、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问题日益严重,如不及时治理将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会计诚信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一、会计诚信的含义极其必要性

(一)、会计诚信的含义和内容

什么是诚信?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简而言之,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人在社会生活中,总要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而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有章必循,有承诺必实践;否则,个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运行之规.而会计诚信是指会计人员要坚持诚信原则,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如实记录、计量、确认和报告企业日常活动中每一项经济业务,遵守国家的《会计法》和财政部制定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忠实的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真实的会计资料,使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能够依据完整的财务信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做出正确的预测,实施有效地监督,从而实现整个企业乃至社会的最优经济效益.(二)、会计诚信的必要性

1、会计诚信是社会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的灵魂。

2、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即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在保障交易正常进行中具有重要作用。放眼望去那些成功的企业无不是把诚信作为 必备的品质之一,以诚信为本而发展壮大的。只有坦诚的信息披露才能取信于市场,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至于不败之地,拓展广阔的发展空间。

3、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之本。

在市场经济之下。“立信,乃会计之本”,信用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诚信不仅是一种资源,而且与重大利益相关。守信者会得到利益,而失信者必将付出代阶。

4、会计诚信缺失会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会计不诚信引发的会计信息失真也会侵害会计资料使用者的利益,有损会计队伍的自身形象和危及经营主体的自身生存。

二、会计诚信的现状和失信的危害

(一)会计诚信的现状

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最根本的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会计人员和相关机构安身立命之本,所以诚信是会计的生命。然而,近几年国外的安然事件、施乐公司事件,国内资本市场出现的银广夏、蓝田等事件,足以说明社会经济市场信用问题出现了严重危机。一些会计从业人员把“诚信”当作可以获得经济利益的“产品”,从而引发了严重的会计诚信危机

据相关资料显示,部分中国企业因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高达5855亿元之多,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7%。而一些公司的业绩骗局让人不得不多几声叹息。如2003年山西某上市公司所属发电厂违反国家规定,累计计提3965.8万元“地方电力建设基金”计入生产成本。年末发电厂以“能源基金”的名义将资金全额上缴给该上市公司,公司直接将这些资金在“其他应付款”科目上挂账,造成多计2003生产成本3965.8万元;有人把这些被揭露的业绩骗局比喻为冰山一角,而那些没有被揭露出来的估计亦不在少数。上市公司不断的恶性造假,非上市公司的假帐现象屡见不鲜,会计师事务所假审计、假评估日渐增多,这些弊端引发了我国会计诚信的严重危机,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会计造假现象使人们对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产生了极大的疑虑,从而引发了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面对会计诚信严重缺失的现实,朱熔基在考察北京会计学院时强调“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帐”,这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和反思。虽然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从各个角度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应对措施,但就总体而言,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会计诚信失信的危害

1、危害市场的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如果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直接影响国家税收,使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民经济政策与实际偏离,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2、危害会计资料使用者的利益。

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失真,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而国家作为最大的投资者,损失将更为严重。

3、危害企业

失真的会计信息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形象,降低企业在投资者债权人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甚至危及企业生存。

4、危害会计人员自身,有损会计人员自身的形象

会计从业人员的不诚信,不仅仅是不道德的行为,轻者将不得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5、阻碍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的综合财力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应用于发展真正具有潜力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上,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但由于会计造假行为,常常导致政府发展经济的决策失误,宏观经济决策的实施,干扰了政府对社会经济的调控。

6、为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打开方便之门。从我国目前公布的信息看,一大批被查处的特大案例,无一不与会计人员做假账有关。因此,普遍的会计信用丧失现象已成为制约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阻碍了反腐败“政治工程”的进程。

三、当前会计诚信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会计诚信存在的问题

1.会计造假现象严重 许多研究和调查表明,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已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2002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中,在被抽查的159家企业中,资产不

实的147户,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利润不实157户,虚增利润14.72亿元,虚减利润19.43亿元.同时,造假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造假账几乎成了一个完整的“作业链”,达到了专业水平。从不同的造假需求开始,有咨询机构的整体策划,有假凭证供应,有银行和税务部门的“配合”,有会计人员的“技术创新”,有投资机构的炒作,有政府官员的默许,有律师的法律支援,会计造假牵连甚广,有愈演愈烈之势。.2、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基础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会计核算不按照规范操作程序进行,混岗、无证上岗在一些单位存在;无视国家财经法规,没有严格按财务制度对经营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听凭单位领导指挥。

3、利用现行会计法规不配套、不完善,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调整,以达到偷漏国家税收,获取不义“经济利益”。主要表现为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和关联交易价格等规定,对不同时期会计财务信息进行处理,偷漏税收较为普遍,利润波动人为操纵,制造虚假业绩。

4、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任意弄虚作假。主要表现为有些会计人员墨守成规,不求上进,缺乏钻研业务,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中存在较强主观随意性,不严格按制度处理经济业务,极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5、会计监管体系不完善、不完备。主要表现为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各不统一,各自为政,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而且处罚力度不大,使得违反会计法规的成本低廉且能给违法者带来超过成本的利益,一定程度助长了造假的气焰。

基本上是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建议关注下近年来赴美上市公司陆续被摘牌退市的情况,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财务诚信缺失现象特别严重。

6、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会计核算不真实、不完整。主要表现为截留隐瞒收入,乱挤乱摊成本、费用,使用虚假发票,编造和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私设小金库等,严重造成会计核算不真实、不完整,会计信息失真普遍严重。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1、会计制度本身的缺陷

会计制度制定机构的不合理性极其所制定的会计制度本身的有效性是会计诚信形成的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会计诚信”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承诺——诚实、信用,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现行会计制度的安排(正式或非正式)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将决定会计诚信,这就涉及到会计制度本身的有效性问题。因为合理、有效的会计制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会计诚信程度的高低。既定制度安排下,只有诚信对谋取利益有助的情况下,诚信才能真正为本。这对会计制度安排的要求就是以利益导向基础,即当遵守会计法规时,不但诚信可以提高,从而提高其自身的无形资产价值,使得不遵守法律所带来的利益小于遵守法规带来的收益。

2、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会计信誉度低的根本原因是目前我国公司制度缺陷。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由国企改制而来的,由于改制不彻底,上市公司未能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因此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股权结构不合理。管理当局成为国有企业事实上的控制者,企业会计行为的价值取向直接受制于管理当局的价值偏好,企业会计行为不是以企业这个会计主体为核心,也不是以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核心。而是以管理当局利益

为核心。甚至会计不在是为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系统,而成为管理当局直接操纵以实现自身意图的工具。

(2)、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资产、机构、业务上没有真正分开,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不规范,从而造成控股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利益。

(3)、股东大会形同虚设。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使得公司的实际最终控制权往往要么被形式上代表国有产权的法人股东和管理当局共同掌握,要么完全被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所控制,股东大会形同虚设。此外,在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董事会成员和经理层

3、利益驱动是会计失信的动力。

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的直接目的是利益的驱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当非诚信行为的收益超过成本时,非诚信行为就会增加,投资者从中获取投资收益,管理人员从中获取薪金,政府从中获取税金。由于企业存在着严重的“内部人控制”,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内部成员,接受企业经营者领导,反应企业经济活动,其工资、待遇、福利都由企业经营者的影响与控制,会计很难发挥其监督和制约的作用。

4、会计自身的特点及缺陷是会计失信的条件。

(1)、会计原则为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操作空间。如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费用,会计信息提供者就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再制造虚假业绩等。

(2)、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越来越宽的选择范围,会计信息提供者总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绩效或其他目的的会计政策。

(3)、会计人员没有独立地位,他们的工作行为都是处在经营者的控制之下,有时作假帐也无可奈何。

(4)、会计工作内容需要凭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进行,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针对同一经济事项,会计人员可能有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做出不同的估计,如果会计人员处于特定的目的,不能排除利益的干扰,而有意识的采取某种方法,就违背了客观性原则。

四、解决会计诚信问题的措施

1、强化对会计人员的外部监管。借鉴国际现进管理经验,开展同业互查,建立和推广真正意义的“同业互查”制度,完善有关工作规划和目标,对于提高会计行业的整体服务质量,防范会计诚信缺失很有帮助。可以考虑吸引在国内设有分支机构的国外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国内事务所的同业互查,这样,不仅能加强互查的效果,而且国内会计事务所在互查业务中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和互查程序。

2、完善对会计行业的监管。首先,要明确对行业的监管权限与职责,加强财政部门和协会的监管力度,同时避免一些地方部门不适当的干预;其次,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让行业监管有法可依;第三,四、应尽快建立行业协会调查委员会、惩戒委员会等自律性决策组织,并且建立起会计事务所评价和跟踪体系,进一步完善独立审计技术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等审计规范,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审计规范体系。

3、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并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

度二者并行是中国会计转轨过程中的一种特有现象。在将来,以准则取代制度应是我国会计规范的一种发展趋势,这样所有的企业都执行统一的会计准则,肯定会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真实性,也便于传统体制的会计人员尽块接受新的会计核算规范,减少因二者差异而进行报表虚假陈述的调节空间。

4、优化社会环境,提高会计诚信。各级政府应通过制度建设,严厉打击各类造假等不诚信行为。同时,应完善使用档案体系,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信用档案评估发展模式,加快信用档案评估人才的培养。第三,加快社会诚信教育。要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既不诚信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

5、从企业内部来看,应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监管制度。第一,应提高监事会的地位,使其从现在的与董事会平级上升到比董事会高一级,直接向股东大会负责,一切开支直接从公司利润中单列变为由股东大会直接发放。第二,健全监事的任命制度,对监事的任命程序、资格人员等进行细致的规定,避免大股东、董事会及经理层对监事的直接任命从而使得监事会成为他们的附庸。

6、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现在模糊的产权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产权主体独立化和边界明晰化,要求产权经营的资本化和高效化,要求改革现行的具有凝滞性和低效益的产权制度。

五、结论

会计信息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会计信用危机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市场经济需要会计诚信,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会计诚信。会计诚信不仅是一种自我约束,也是一种社会评价,同时还是法律规范。必须加强会计诚信教育,实施诚信工程,提高会计失信成本,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一是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提倡诚信伦理,增强自我约束力,形成“人人崇尚诚信,人人讲究诚信”的良好风气。二是执法机关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不断地加强执法力度,打消市场主体的侥幸心理,同时应加强和完善“会计诚信”的立法工作,有效杜绝失信获利的可能性,三是加快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有效约束和威慑“信用缺失”行为,让失信者毫无立足之地,受到全社会的鄙视和唾弃。

文献资料

《经济生活文摘》

《商业现代化》

《中国集体经济》

《金融经济》

4.会计诚信缺失 篇四

助长了腐化之风,危害了会计人员,由于信息不对称、利益驱动、监管不力、制度缺陷等原因造成会计诚信缺失问题严重。

为此,我国应健全会计法律法规,加大违法惩处力度,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引导司法介入,加大失信、犯罪惩罚力度,补充完善职业道德规范,建立诚信档案,加强行业自律,重塑会计诚信。

【关键词】会计诚信 缺失 原因 对策

一、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及危害

(一)会计诚信缺失影响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上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是企业提供的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会计资料,因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直接影响到投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同时也关系到经济资源宏观优化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合理性。

(二)会计诚信缺失助长腐化之风,为犯罪活动大开方便之门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手段,是国家规范企业行为,企业掌控自身经营的方法。

因会计诚信缺失,不少企业通过做假账将一些不合法的支出合法化,使企业无法按会计法规规定的标准支出、利益的分配比例和顺序合法无法正常监督。

从而为贪腐化提供了条件,造成财经管理的混乱和内部控制的弱化,国有资产流失,引起社会信任危机。

(三)会计诚信缺失危害会计人员

会计人员的不诚信行为,会影响其人际关系的和谐,给企业和国家带来损失,可能导致被清除出会计职业,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前提

企业管理者拥有会计信息优势,掌控了内部信息,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对称。

外部利益相关者只能通过公示的财务报表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而大多数投资者不具备会计的专业知识,无法辨别财务报表的可靠性,这导致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可能违反诚信原则,向使用者提供不真实的会计信息。

(二)利益驱动,会计诚信缺失成本低是会计失信的内在动力

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决定利润最大化成为经济体追求的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而会计诚信缺失正是利益驱动所引发的道德观念变化的结果,公司通过提供虚假信息而获得投资、政策倾斜、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

在政治上,政府对企业业绩考核目标体系的不合理、不科学造成企业盲目扩张、造假,政府职能转变不力,迫使企业管理者通过会计舞弊,粉饰经营业绩来达到其目的。

(三)委托代理制,监督不严,是导致会计诚信危机的直接原因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但因会计师事务所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咨询服务,故而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独立性。

在以委托代理为纽带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经营者对信息占有的优势,会形成“内部人控制”的情况,致使经营者疏于管理,或指使会计人员做假帐,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四)公司制度、会计制度缺陷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

我国公司因多为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在公司制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即大部分上市公司由国有集团公司绝对控股,中小股东利益无法保证,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缺乏保障全体董事严格遵守义务,维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障机制。

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没有实现经营与管理分开,导致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难以避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一)健全会计法律法规,加大违法惩处力度

我国应尽快制定、补充、修改、完善会计诚信方面的管理法规和制度,建立惩处机制,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一是加快会计准则的研究应用,减少虚假会计信息的施展空间。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易发、多发问题制定新的准则加以规范工作。

二是尽可能使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的规范具体化,尽力减小粉饰财务报告的可能性。

三是建立民事赔偿机制,形成一种利益机制以鼓励利益相关者参与监控,降低政府的监管成本,加大造假成本,以减少、杜绝造假行为。

(二)建立健全会计监督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控制度,发挥内控的基础性作用,加大会计失信惩罚力度,使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负有连带责任,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健全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内部监管,严格企业的财务行为,确保审计的独立性。

二是建立分工协作的多重外部政府监管机制,加大对违法性失真行为的查处力度,强化刚性法律法规的“硬约束”。

三是建立注册会计师信用体系,强化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培育,提高注册会计师履行职业道德准则的主动性。

(三)引导司法介入,加大失信、犯罪惩罚力度

建立有效的民事赔偿机制,加大惩罚力度,增强法律的震慑作用,真正从源头上减少、遏制造假的动机。

提高会计失信成本,建立民事赔偿机制,抑制会计信息供给者获取不正当得益的愿望。

如果供给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而给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重大损失的,使用者可以起诉、要求惩罚并给予赔偿,修改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使造假的预期成本远远高于其造假的效益,从根本上防止造假行为。

(四)补充完善职业道德规范,建立诚信档案,加强行业自律

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要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行业自律,提升会计人员抵御利益诱惑的能力。

建立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诚信档案,从外部给予会计人员自律的压力,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水平。

建立会计信用中介机构,完善会计信息的供给制度,通过信用中介机构来审核供给者的诚信度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并据此评出信用等级。

广泛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以各单位的负责人为会计诚信教育的重点,会计人员要自觉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强化法制观念,自觉接受监督,将外在监督转内化为自我约束,培养会计诚信氛围。

参考文献

5.浅谈会计诚信 篇五

诚信本是为人之根本,本文试图中职生失信的原因,求其解决之道,以更好地践行诚信。

一、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诚信现状分析

笔者曾针对在校在读的三个年级四个班级的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开展了“中职生诚信度调查”,其中反馈的中职生诚信度情况堪忧。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对诚信价值观是知行脱节的。在“您觉得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是否一定要诚信?”的问题中有97.62%的同学选择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在心底都清晰诚信是为人处世之根本。但遗憾的是在“您认为自己是个讲诚信的人吗?”的问题中有76.52%的同学选择了“基本是,特殊情况下会不诚信”。这至少说明了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对“诚信”这种信仰的不纯粹,在行动上不能保证一定做到诚信。

二、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失信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除了大部分学者们普遍认同的社会价值多元化影响,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偏重技能训练等原因,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以下两点:

1、对诚信价值观认知模糊。在“您认为抄袭作业是否属于诚信行为?”的问题中竟有63.48%的同学选择了“否”。在“很多学生对征文抄袭、考试作弊等不以为然,您的看法是?”的问题中只有18.26%的.同学选择了“这是品质问题,绝对不可以”。

笔者认为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于内,信于外。对于中职生而言,就是要在学习时做到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在生活中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

2、对传统的教育方式厌烦。在“您厌烦老师讲诚信的大道理吗?”的问题中有3.5%选择了“非常厌烦”,32.17%的同学选择了“厌烦”。

可见当前,中职学校的教育方法基本上都还是说教式和灌输式,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和主体参与,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诚信道德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实践行为的培养,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的同时,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进一步厌恶这种思想的传承。

三、无痕德育的界定

笔者认为无痕德育是一种理想境界。强调的是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无痕德育看似无痕、实则有痕。

科任老师的身份就能最好地在会计学科教学中实践诚信无痕德育,真正实现“鸟儿已经飞过,天空不留痕迹”。

四、会计课堂教学中无痕德育对策分析

1、经济案例渗透诚信无痕德育。笔者认为绝大多数的经济案例除了分析本身课堂相关知识点之外,也可以对案例中的人或事做适当的价值评定。在会计范畴内,大多经济案例的出现都与其中的一方或多方存在不诚信的言行有关。

如在讲授会计法律制度的时候,增加案例“某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般纳税人,在未发生存货购入业务的情况下,从其他企业买入空白增值税发票,并在发票上注明购入商品,买价1000万元,增值税税额170万元。财务部门以该发票为依据编制记账凭证,纳税申报时作为进项税额抵扣税款”教师在对上述行为违反了什么会计法律制度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提示“案例的行为同时违反了什么社会道德规范?如果是你是会计人员,你会这样处理吗?”,这样很自然就引发学生对诚信本身的思考。

教师只要在阐明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同时引申后面两个问题,带来的效果迥异。前者是单纯地课堂教学,后者则是真正地把德育无痕地渗透到课堂教学。

2、时政热点浸润诚信无痕德育。笔者认为科任老师秉承教育首先是育人,让学生先成人的理念,可以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调整,利用上课前三分钟请同学分享时政热点,并请主讲同学谈谈看法。这种分享看似浪费了课堂的时间,也看似与课堂教学无关,但是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有效的浸润诚信无痕德育的方法。

如在笔者的教学班级中就一直坚持课前热点三分钟。其中学生的分享甚至令笔者震撼。如学生在分享手机实名制的热点时,准确到位地阐明了其中利弊,充分赞同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表示的运营商应采取措施,通过抽检、举报相结合的方法,规范和治理“伪实名卡”。而且,学生由此引申对“网名实名制”提出了畅想,以致学生开玩笑地说“以后不能撒撒小谎”了。这表明了学生更好地接受了这种外在的约束,也渐渐明白诚信被提到了一种高度,其实这种看似远离课本的教学正是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教育。

3、情景融入体验诚信无痕德育。笔者做了一些尝试,创设了特定情景,让学生在其中感悟诚信是什么,如何做到诚信等。

如笔者设立了“诚信图书馆”。笔者设置的图书馆的所有藏书都没有设定管理人员的,借书、还书全靠同学自觉、诚信。至今书籍不曾被据为所有,不曾被刻意损毁。当然还有诚信超市等等。

4、偶发事件深化诚信无痕德育。一次,在笔者讲授企业战略布局的时候介绍了“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还没开始进行企业简介,有学生就脱口而出“我知道,是20xx年度广东省优秀诚信企业!”“对!”笔者知道时机又到了,顺势就设问,那是一家怎么样优秀诚信的企业啊?学生侃侃而谈,原来他关注了以“强化诚信自律、践行诚信价值”为主题的20xx诚信广东峰会暨宣贯国家标准《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大会,对获选企业有了一定的了解。笔者肯定学生的知识面广的同时,谢谢了同学的分享然后继续课程教学,一切是自然而流畅。

五、结语

6.基于会计伦理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 篇六

会计伦理;会计诚信;对策

1.有利于会计从业人员发挥独立性的制度

在国内为了保障会计工作独立性,《会计法》、《公司法》和《劳动法》应对各自的相关内容作出明确规范,同时要相互配合。尤其是劳动法作为保护劳动者利益的基法应该发挥基础作用,《会计法》、《公司法》作为有针对性的法律规范应发挥具体的针对性作用:按照我国的《会计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实际上这就是“会计独立性原则”在我国法律上的表现。

在我国随着公司治理机构的要求日益完善和保障小股东利益制度的健全,为了保证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真正发挥外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在刚性法律制度中给予与会计人员独立性相对应的地位十分必要,而新《公司法》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其中增加的第一百七十条指出:公司聘用、解聘承办公司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定。公司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就解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表决时,应当允许会计师事务所陈述意见。第一百七十一条指出:公司应当向聘用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拒绝、隐匿、谎报。

会计从业人员作为劳动者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劳动力使用过程中需要得到的劳动保护与我国现行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保护内容存在一定差别。对会计人员来说,受到用人单位的主要侵害往往不在劳动基准内,而更可能是因受到单位负责人诸如强令、指示、暗示、胁迫实施违反《会计法》的行为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和对未来可能承担法律责任的恐惧。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执法水平落后,造成了在现行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基准外,又出现了用人单位与会计人员间地位不平等而带来的权利义务失当。因此,在劳动法中应考虑针对劳动精神损害的条款。

2.加强会计伦理教育

所谓会计伦理教育,是针对会计人的道德教育,概而言之,是指一定社会的统治集团或统治阶层,为了培养和形成合乎自己需要的会计人才和会计伦理风尚,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和会计伦理规范体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会计人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它是社会总体道德要求和具体会计伦理要求转化为会计从业人员道德品质和社会会计伦理风尚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会计人员的道德品质是后天形成的,是在接受社会总体道德和具体会计伦理的教育过程中形成的。

重视会计伦理的基础教育。既然是教育,就要求有实现的途径。实现基础教育第一位的途径当然是以学校为主的教育机构。同时,传授会计知识和进行会计伦理教育的专门途径要求既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大纲和系统的教材,又要有经过专门训育的师资和一定的教育组织形式及严格的教育规章制度,以确保对会计人实施有质量的教育。加之学校道德教育是会计人群体和个别人群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相穿插的教育,如将德育寓于智育之中,将传授知识同道德教育、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既可通过党、团、学生会以及课外活动和社会实习活动展开多层次的思想道德的启发性教育,也可通过教师示范、个别典型、奖优罚劣及整个学校的环境氛围进行多形式的引导性的道德教育。故而学校道德讲台在培养会计人的道德品质尤其是会计职业道德方面起着主导和关键的作用。

重视会计伦理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已经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它的实现方式可以是传统的学校课堂式教育,也可以是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及有关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直接面向全社会的会计从业人员,以社会政治经济为背景,因而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作用。社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制度化教育的严格约束性,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比学校教育要自由,因此要着重加强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合作。

重视会计伦理教育的方法。具体而言,会计伦理教育的方法包括:首先提高会计伦理认识,就是通过会计总体道德和会计伦理的教育,使会计人员认知和理解一定的包括会计伦理在内的道德理论、原则、规范的内容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会计义务和会计职责,形成正确的善恶、是非、美丑、荣辱观念,并能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伦理知识和标准来提高选择行为和识别善恶是非的能力,从而增强履行会计伦理义务的自觉性。其次培育会计伦理情感,就是通过社会总体道德和会计伦理的教育,使会计从业人员心理上具备由会计伦理义务和会计伦理现象而引发的义务感、正义感、责任感、荣誉感、幸福感、羞耻感、病根感、鄙视感等爱憎好恶的情感。因为会计人员的会计伦理行为不仅受会计伦理认识的支配,更受会计伦理情感的驱使,只有当会计伦理认识转化为一定的会计伦理情感时,才能成为会计伦理行为的真正理性的机制。

3.加强对会计伦理理论的研究

要加强针对我国特点的会计伦理理论的研究,走出会计伦理理论研究的误区。虽然伦理以及会计伦理在改革开放以来为各路学者广泛提及,涉及到政治、管理、经济、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及分支学科,然而囿于一些错误思想的约束,会计伦理理论的研究存在一些误区。如一些研究重硬性制度约束,轻柔性伦理约束,最后构建出的制度或引进来的制度没有文化做支撑,不适合我国国情,最后不免流于形式。再如,在会计伦理的理论基础研究方面,重宽泛的人性论假设,似乎这样的假设放之四海皆准,完全适应各种情况,却忽视了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影响下的会计从业人员独特的社会心理和文化人格,同时也忽略了较为微观的会计从业人员的群体心理分析,使会计伦理理论的研究长期浮于表面,大大降低了其作用的发挥。

[1] 林 浩.会计学的伦理问题[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11.05

[2]王 敏.会计诚信缺失的会计伦理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7.会计行为的灵魂---诚信 篇七

一、会计工作离不开诚信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不可避免地受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诚信是道德的根本,是社会的一种必要的生存与发展条件,也是社会和文化环境重要组成。可以说明,会计与诚信两者之间互相关联,相互制约。近年来,美国的“安然”事件和中国“银广夏”事件,给人们极大的震动,认识到违规的会计行为,即缺乏诚信,会对社会及经济造成极大危害。深圳某会计师事务所就为银广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虚假会计报表出具了审计报告,从而为其三年虚假的盈利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外衣。这种虚假审计公证,对社会公众具有更大的欺骗性,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众利益。等等这些,极大说明了会计只有适应所处的经济环境,并为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服务,才能得以存在发展。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各行各业都必须重视职业道德建设,逐步形成适合自已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坚决纠正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业不正之风”。江总书记提出这个问题不是偶然的,是针对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社会关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大背景下,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来的,是非常适时的。大家在实践中可以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其根本是加强诚信建设,对于提高会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诚信观念,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对腐败、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对于强化内部管理、改善单位形象,促进会计各项业务工作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影响。因此,要做好会计工作,离不开加强诚信建设和教育。

二、诚信为促进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1、诚信有利于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忠于职守”。如果有高度的诚信觉悟,大家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工作,就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这一职业集体与另一职业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就能使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促进工作开展。

2、诚信有利于会计部门处理好与其它部门的关系。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如果有高尚的诚信,就能正确地认识和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遵循各自的诚信行为准则,就能按一定的诚信要求去待人接物,就会形成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道德风尚。

3、诚信有利于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提高素质。一个人是否成才,是否对单位和社会有贡献,主要在职业生活的实践中学习和锻炼。诚信是人们职业生活的指南,是社会主义新人必备的品质。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发生深刻和经常的影响。因此,只有加强诚信教育,才能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提高素质;才能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当前会计诚信存在薄弱之处

注重全局、公正执法、诚实守信、甘为公仆是会计工作者诚信的具体内容。通过以往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了广大会计干部职工的诚信观念,促进了会计工作业务的正常开展。我国财政部已陆续颁布了21部《企业具体会计准则》,推动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进一步加快了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但是,目前会计工作的现状令人很不乐观。一是假账泛滥,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一些单位负责人指使和强令会计人员任意篡改会计数据,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会计报表,以谋取私利或小团体利益;二是会计违法违纪手段更为隐蔽,不断变化。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薄弱,财务管理混乱,私设“小金库”,以权谋私现象时有发生,为贪污挪用公款等不法行为大开方便之门。为此产生了只要为谋取私利或小团体利益,不管全民集体,不管重点一般,不管长线短线,一律开放“绿灯”,该控的不控,该监督的不监督的错误行为;对一些违法、违纪、不合理的现象,因对方是熟人、亲朋好友或有密切关系的单位,而“手下留情”,包庇怂恿等。这些错误思想和行为都必须在今后给予纠正。

四、如何加强会计诚信建设

造成会计诚信缺乏的原因的多方面的。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有管理方面的漏洞,也有体制不完善不健全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要重视对诚信的理论教育。诚信是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它的理论建设,旨在使会计工作人员形成正确的诚信观念,用于分析判断职业活动中的道德问题。诚信的认识是对诚信原则、规范及其必要性的了解和认识,即会计工作人员不仅要了解会计诚信要求及规范,而且还要了解为什么必须遵守这些规范和要求。提高诚信的理论认识,常用的方法是灌输引导法,即采用各种形式和方法普及诚信常识教育,特别是开展针对诚信要求的宣传教育,“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同时,要结合本单位的业务实际和队伍的特点,把教育寓于业务工作和各种活动之中,寻找干部职工乐于接受的形式,引导他们认识开展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如举办诚信竞赛、召开专题演讲会,进行“假如我是办事者”、“满意在会计”等具有行业特点的活动。让干部职工当主角,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8.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篇八

2、相关法规不完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不断变化,会计领域新问题出现的速度远远超过了问题解决的速度,致使会计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不断出现新漏洞、新缺陷。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许多公司便利用这些空隙,实现企业的盈余管理。如财会制度中的准备金、摊销方法、成本结转方法等,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盈余管理创造了条件,所以,会计制度的完善是我国会计诚信重塑的当务之急。

3、监管不严,惩罚力度不够 完善的制度更需要严格的监管执行,由于我国立法方面的缺陷,再加上司法方面的腐败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干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造假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通过造假取得的收益远大于为此付出的成本,造成会计造假行为屡禁不止。会计诚信缺失成本主要以下三个方面所决定:一是违背社会伦理道德在信誉方面 的损失,二是会计造假行为被发现而受到处罚的直接经济损失,三是会计造假被发现的可能性。当监管不严,惩罚力度不够时,会计诚信缺失几乎没有成本,势必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现象严重。

4、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漏洞与执行的伸缩性等,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如企业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的,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就能制造虚假业绩;而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是建立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基础上的,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会计信息制造者很容易借此来操纵利润;针对同一经济事项,会计人员可能有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做出不同的估计。

上一篇:马坡镇中心小学信息技术工作计划下一篇:龙城小学“廉政文化进校园“主题书画比赛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