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的小学作文

2024-11-08

成长中的小学作文(共13篇)

1.成长中的小学作文 篇一

成长中的快乐

常听大人说:人在成长中有许多快乐与烦恼,而我感觉成长中更多的是快乐.还记得第一天上学的情景,背着崭新的书包,拿着新发的课本,认识了我的第一个老师和许多同学,那股高兴劲就别提了.刚上学的新鲜劲过去了,但还有许多其他的快乐.每天上学听课,放学写作业,有时挺辛苦,但回过头一想,从刚开始不认识几个字到现在能够顺利地读问章,从开始能从一数到十到现在加减乘除都会做了,心里真是美滋滋的.刚开始学会查字典时,从字典里查到了自己的名字,爸爸他*的名字,还有许多其他人的名字,真高兴.还记得第一次做值日生时,要在爸爸他*的帮助下才能完成打扫的任务,很快就能自己独立完成了,做值周生时,脖子上挂着值周生的标牌,就像是一个指挥官,遇到表现不好的同学要去管一管,遇到好人好事要向老师报告,遇到有困难的同学要去帮助他,感觉非常自豪和快乐.我在一天一天成长,在一点一滴中感到了成长的快乐,拥有了一个快乐的童年!

2.成长中的小学作文 篇二

一、成长记录袋的意蕴

不同学者对成长记录袋有不同的称呼, “档案袋评价”、“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表现展示评定”及“学生学习成果档案评价”等都是其代称。尽管人们对其称呼不同, 但意蕴是相同的, 有“优秀作品选辑”的意思, 即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系统收集一定的学习主题的相关资料, 通过整合、选择与反思, 形成独具个性的内容丰富的成长记录袋, 以展现不同学生的学习历程及成果, 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发展性评价。

它改变了以往教育评价过于注重甄别和选拔的倾向, 改变了以往教育评价注重定量评价、只以卷面成绩论英雄的倾向。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 使用成长记录袋就是学生和教师汇集学生优秀语文作品的样本, 形象地展示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状况, 记录与珍藏学生语文学习成长历程的过程, 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语文学习成功的快乐。

二、成长记录袋的特点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中, 考试对学生而言相当神秘, 从考试标准的制订、试题的选择直到分数评判都被教师掌控, 学生与家长被完全隔绝在外, 有时制定试卷仅仅是几个老师的事情, 所以往往有学生听到考试后面露难色、坐立不安。这是传统评价对测验客观性的追求所决定的。成长记录袋评价与此截然不同, 它改变了传统教育评价教师这一单一评价主体及教师包办一切的现状, 加强了自评、互评, 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及教育管理者、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

(1) 成长记录袋能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 做到自我评估:学生是选择成长记录袋内容的主要决策者, 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拥有判断自己学习质量和促使自己进步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所有学生 (不仅仅是尖子生) 都能体验到成功带来的乐趣,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成长记录袋能让同伴参与评价过程, 做到同伴互评:学生把自己满意的作品提供给同伴, 同伴站在同龄人的角度看待作品, 不但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想法, 而且能在评价他人过程中取长补短。同学间互相评议、互相修改、互相欣赏、共同提高, 最后放入成长记录袋。

(3) 教师、教育管理者参与评价过程:学生自评与同伴互评, 并不代表不需要教师的存在, 相反教师在此过程中是强有力的后盾, 能起到推动作用。通过成长记录袋, 教师可以看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长处和短处, 可以看出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 在今后的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

(4) 家长参与评价过程:家长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成长记录袋, 通过欣赏、写评语、主动推荐孩子作品的方式进行激励性评定。

2.评价过程的发展性。传统的语文评价将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唯一手段, 通常以单元、期中、期末测试为主, 最后根据卷面成绩评定学生。采用成长记录袋评价, 我们不但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最终结果, 更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成长发展的过程, 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 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我们在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 随机地进行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为学生多次展现自己的机会, 以探究学生语文学习的历程和进步的轨迹。例如我们这样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开学初进行诊断性评价, 即在班级学生之间举行一次书法作品展, 了解学生的基础。展览后, 把书写的作业放入成长记录袋。接下来, 根据此次评价结果进行及时指导, 加强督促并规定书写内容和书写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进行一次形成性测评, 通过欣赏、互评, 学生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与进步, 又看到与别人的差距, 在这一过程无形中增强学生的上进心, 进一步激励自己刻苦练习, 到期末时再进行一次总结性的评价。这样, 评价过程的动态化不仅让我们看到学生书写能力的逐步提高, 更让学生看到进步。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这样成长记录袋的使用便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成长记录袋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具体应用

1.识字与写字。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识字方面,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 规定小学生在六年的学习生活中应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其中, 第一学段 (1-2年级) 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 如果仅仅把识字工作局限于课堂45分钟, 教师全部包揽识字任务, 这不但对刚刚接触汉语拼音和汉字的小学生来说是有压力的, 而且加重教师教学任务, 小学生识字更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每天多识三个字, 在生活中识字, 在愉快中识字”的成长记录袋的使用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小学生将通过广告牌、食品袋、故事书等认识的字, 经裁剪、粘贴、摘录后汇集到成长记录袋中, 并定期和同伴交流, 比比谁识得准, 识得多, 在轻松的氛围中增加学生的识字量, 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汉字的兴趣。

在写字方面, 可采用竞赛的方式, 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书写作业, 相互评价, 相互欣赏后放入成长记录袋中;同时要求学生收集平时的优秀作业, 将优秀作业放入成长记录袋;也可以经过比较后, 将有进步的作业放入其中。

2.阅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 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并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六年学习中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其中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可见,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 教师首先要筛选出适合小学生的一系列读物, 并列出书单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读哪一本。同时, 设计阅读摘展示卡, 读完一读物 (一篇文章、一个故事或一本书) , 便及时填写一张阅读展示卡, 摘录读物好词好句、印象深刻的语句, 并写下自己读完这份读物的最大收获和体会, 定期展示阅读卡, 适时开展评比活动, 让学生在竞争中培养读书兴趣。最后将阅读展示卡收入成长记录袋。

3.写作。鼓励学生动笔写日记或周记, 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将写得好的日记或周记挑选出来进行表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觉得新奇有趣、印象深刻的内容, 实现作文的书面交际功能。初步定稿后, 倡导自己修改或同伴相互评改, 重新誊写后放入成长记录袋。最后, 把有关过程性资料如一些自改、互改的作文草稿也一同收入成长记录袋。

4.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因此, 在成长记录袋使用过程中, 可以这样设计: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题作答, 或选择一个主题或一段话, 随时录音或组织专门的记录小组进行记录, 并将成果放入成长记录袋;设计情境, 接电话、当一次小导游、学会拒绝、开小小新闻发布会、为陌生人引路等, 进行口语交际光盘的制作, 随时积累有关资料并收入成长记录袋。

5.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课程将语文书本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在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 可以组织这样的活动:当一回小记者, 访问杰出人物, 编写采访稿;搞一个社会调查, 并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当节目主持人, 或设计一个有创意的栏目等, 最后把采访记录、调查报告及有关栏目设计的材料放入成长记录袋。

四、成长记录袋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成长记录袋是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鲜事物, 它作为一个“舶来品”, 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现在美国, 人们对这一新鲜事物接触时间短、了解不深入。虽在我国中小学中已有成长记录袋的应用, 但在应用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

1.教师缺乏对成长记录袋的深入学习。目前, 由于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理论的缺乏, 加上缺乏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有的学校虽已进行相关培训, 但培训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对它的认识十分有限, 对其性质和特点的理解还比较肤浅, 基本上停留在日常概念水平。对成长记录袋理论的肤浅了解, 在实践中易出现以教师为中心的越俎代庖的现象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流于形式。

2.耗费精力和时间。采用成果袋评价注重过程评价, 耗时多, 一学期内要精心完成, 学生、教师、家长都必须付出较多的精力和时间, 特别是多为班主任的语文教师, 不但有语文教学任务, 而且需管理班级, 工作量大, 负担过重;同时, 我国小学班级规模大, 学生人数众多, 对成长记录袋的使用是一种挑战, 更是一种困难, 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成长记录袋内究竟应该放哪些语文材料, 哪些内容最能展示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还需要语文教师进一步探索。

五、成长记录袋的问题消解

成长记录袋看似简单的概念, 其实有深刻的理论基础, 杜威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民主化”的教育思想、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均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 现阶段对于教育教学理论缺乏的一线教师, 一定要抓住这个能改变自己教育观念的机会。

1.培训方式的变革。教师的教学观念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其教学行为, 教师教育观念能否改变将极大影响这种发展性评价观的实施效果。学校应不定期地进行成长记录袋的理论培训, 使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培训方式与培训的效果密切相关, 在培训中应注重采用参与式集中培训的方式。以往的教师培训, 多采用专家报告或专家讲解的形式, 由于培训者的理念与被培训者———教师的教育观念缺乏直接的碰撞和沟通, 培训者和教师之间易形成认知隔离带, 造成理念传播的阻碍或在传递过程中失真。培训应采用参与式培训的形式, 专家进行理论解读是必要的, 更重要的是教师的积极参与探讨, 倡导教师进行行动研究。教师是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具体实施者, 深知实施中的条件和障碍, 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参加完培训后, 教师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分享学习资源, 形成“学习共同体”。

2.教师的“精神自觉”。“精神自觉”就是要求教师把眼光从单纯“以物质衡量人”的标准中转移出来, 更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 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自觉追求和谐美好的精神生活。成长记录袋作为一种发展性评价, 致力于记录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 它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它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然而, 现实情况是:某些学校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与教师的经济利益挂钩, 这就迫使教师不得不以考试成绩评定学生。同时, 成长记录袋要求每个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都得到发展。然而, 部分教师从经济角度出发, 只关心个别学生以追求升学率获得奖励。教师是一个培养人的职业, 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教师在履行职责时不能仅从物质层面考虑, 更要从精神方面考虑, 考虑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积极的“精神自觉”会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更有利于成长记录袋的应用。

3.学校、家长、社会的支持。教育创新上的实践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与帮助, 它不可能仅仅凭借一个人的努力就出成果, 成长记录袋评价亦如此。首先, 学校管理者需要给教师提供一个安全的和支持性的研究环境, 不让教师因学生成绩的暂无提高而产生压力甚至放弃研究。其次, 家长应采取理解的态度, 支持一切为了孩了成长所进行的创新, 而不能只将目光盯在孩了成绩的一时变化上, 还可以积极的态度记录小学生语文成长的点点滴滴, 主动地提供给教师, 形成一股力量强大的教育合力。最后, 社会应为成长记录袋评价提供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对教育上的一切为了孩子的创新措施采取容理解包容的态度。

4.有选择地收集学生作品。虽然语文成长记录袋是用来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作品, 但是不能求全, 样样都收。不仅要根据评价的目的和所选择的成长记录袋的类型有选择地收集, 更要对学生进行收集的指导, 共同探讨成长记录袋的收集原则, 否则将对日后的整理和评价造成困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周丹丹.档案袋评价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分析[J].学校管理与发展, 2011, (7) .

[3]霍力岩.档案袋评价怎么了.谈当前档案袋评价中的几个问题[J].2005, (6) .

3.成长中的小学作文 篇三

一、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意义

1.促使全员参与,形成教育合力

“成长记录袋”评价调动起各任课教师、家长和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它目标明确,指向一致,效果明显。如有的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自觉地改正了不良习惯和行为;有的千方百计地表现自己的特长,班级、学校的活动都积极认真地参加,而且非常投入。到现在为止,我发现老师都很喜欢这一“秘密武器”。

2.增强参与热情,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学习中,学生可以选择把自己的作品和进步与他人分享,从而增强自信,张扬个性。学生通过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得失,学会判断自己的进步,恰当地规划未来的行动。成长记录袋成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催化剂”,使学生的特长得到最充分的展示。

3.促使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传统的评价方式更多在意的是学生的分数,“成长记录袋”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要依据,使教师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的过程及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让我们发现学生的智力是多元的,因而学生的发展也是多元的,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是多元的。成长记录袋记录了学生成长的“故事”,使我们更多地看到了学生的闪光点,有利于教师及时、准确地获得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信息,从而调整教育教学方法,提出适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二、丰富收集内容,记录成长,见证发展

成长记录袋要收集些什么呢?我和孩子们商量后决定收集他们的课堂之“星”、课前三分钟口语、朗诵的英语歌谣或歌曲的录音、课文录音、学生自己设计的英语卡片和手工作品、自己最满意的作业、各项获奖证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表、家长的评价表、学生之间的互评表、学生的阶段性小结等。

1.课前三分钟口语活动

我班开展的以“给我一个舞台,让我尽情展示”为主题的“课前三分钟”英语口语活动,以学生的喜好为中心,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和活动,尽可能挖掘每个学生潜在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尽情地展示自我。

2.课堂之“星”

用于记录学生课堂上得到的“星”,如上课听讲认真、回答问题积极、朗读流利、创编对话等都可以加“星”,这样,就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被大大调动起来了,有时候学生的表演令人捧腹大笑,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最满意的作业

每周上交一次作业,可以是单词或句子的抄写,也可以是一次家庭作业或默写。在英语学习中,学生的默写一直是老师比较头疼的问题,但是自从创建“成长记录袋”后我发现学生放学回家能主动认真地读书,有的学生甚至主动在作业本上先自己默写一遍。

4.英语手工作品

如Christmas card,birthday card,clock单词小卡片等。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情感的教育,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

5.每周一次的评价表

评价表包括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互评表。老师的评价侧重学习态度,家长的评价主要围绕每晚的跟读和家庭作业的质量展开,学生的互评则体现在小组合作互动方面。根据评价表评选出每周的得星冠军,颁发获奖证书,存入记录袋中,并实施个性奖励。个性奖励能激励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成长记录袋活动。事实也证明,成长记录袋在全班推行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全班学生对周五的总评都很期待,学习英语的兴趣比以前浓厚了,读英语的声音大了,读英语的次数多了,学习更主动了,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也更爱英语了。

总之,英语成长记录袋就像是学生的脚印,在他们的英语学习历程中留下清晰的痕迹,但正是这些痕迹作为他们成长的坐标点,勾画了他们的成长曲线,证明了他们的成长过程,成为他们衡量自己、评价自己的最好尺度。它的魅力在于这里面并不仅仅是学生对自我学习方面的评价,还有成长的经历和反思,更重要的是其中包含的以后独立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人生观,这也正是我们教师想通过成长记录袋送给学生的礼物。如果说学生是花朵,那么英语学习成长记录袋就是春天的舞台,我们相信在老师的指引下,春天里的每一朵鲜花都将绽放出最绚丽、最灿烂的颜色!

参考文献:

4.演讲中的成长小学作文 篇四

一晚上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第二天,看着大家信心满满的样子,好像准备的都不错。一上语文课,语文老师便让我们展开了演讲比赛,第一组先开始演讲。

第一组演讲的是张敉莱同学,我感觉她讲的挺不错的,李老师的点评也是:“语言流利,姿态大方。”

当第二组演讲完之后,三组表示弃权,原因竟是本来选好的演讲人临时变卦,而那位被组员推荐演讲的同学也没有认真准备好,所以弃权了。

关于四五组李老师的点评都是挺好,而第六组的同学选择出战的是魏继恪,他主要讲的是,很多人为了赚钱就假装残疾来乞讨,博取大家的同情,让他们给他一两块钱,这使他们丢失了诚信。他们有手有脚,其中的有些人可能家里还有好几套房子。听了这个同学的点奖号,我觉得其实没有假乞丐之说,当他准备用尊严换取你的怜悯他已经事实上就是乞丐了,只是我们社会宽容度很低他们不得不伪装,我认为完全可以当真正的乞丐对待。

很快轮到了我们组,组长派我上场。我演讲的题目是《以诚信为本》。虽然在课下我练习了很多次,但当我站到台上的时候,看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和敬爱的李老师。我不禁在心里泛起了一丝紧张。

五分钟的演讲,让我感觉到像五个世纪一样漫长,再加上我有点紧张,基本每句话上都带有一个语气词,所以当我下来的时候,老师给我的评价是不太好,勉强及格,期待下次进步。

5.成长中的烦恼小学作文 篇五

这唠叨声无疑是母亲发出来的。母亲向来对我管得严,不仅是学习上,平时周末想和同学出去看一场电影放松一下,母亲都不让。更别说是学习上的退步了。你听,我妈正在唠叨呢:

“你看看你,从16名跌到31名,之前比你差的都排在了年级第六……”我妈一聊到成绩,分贝就提高了几倍,“你还天天吵着问我要手机玩!”“你之前还说人家就是因为天天玩手机才退步,现在又说人家懂得控制时间……”我忍不住反驳了一句。母亲却像打了鸡血一样,越战越勇。“你还顶嘴!人家懂得合理分配时间,你就知道一天到晚玩手机!”

这很明显是区别对待啊!如果我玩手机,考好了,叫懂得合理分配时间;考差了,肯定都是给手机害的。所以说,我就不应该玩手机,连稍微碰一下都不行。

之前,网上有一个段子:在父母眼里,玩一个小时会瞎,但看一个小时的书却不会。这可真是贴切我的生活啊!只要玩手机超了一个小时,母亲就会把手机夺走,“去看书!玩了这么久,迟早得近视。”

6.成长中的我小学作文 篇六

有一天上体育课,王老师说:“我手上的这张纸,给你们家长看。”说完,老师叫了一位同学来发那张纸,发完以后,老师继续给我们上课。晚上,我做完作业,就把拿张纸给我爸爸看。爸爸看了一会,对我说:“你要不要去巴拉松比赛的初赛,如果得了一等奖,就能得一个手机。”“我不要,万一我没得奖,我在班级里还有脸,他们都会笑我连初赛都没过,”我说。“必须去,”爸爸的说,你看你身上的肉,这么多,也要运动运动了。”我听了以后,只能去了。学校里的比赛开始了,但是我的同学都没跑简直和走没什么区别。只有我一个人用规定时间跑完了1000米进入了决赛。

因为我进入了决赛,所以体育老师给我了一个魔鬼训练:每天跑操场5圈,十分钟内跑完,如果没跑完,,明天早上加上没跑完的圈数。每天体育课就跳绳。但这对我来说是在是太难了,我也每天都跑不完,所以每一次明天都要罚。但过了几此后,我就想在家里也锻炼体力,(这是因为我每天都跑得腰酸背痛,只要能一天都跑完,就可以过几天在跑。)所以我天天都在家跑步,体力也好了。就这样,5天过去了。

到了17日,马拉松比赛开始了。比赛规则是:从学校跑到黄兴路,不能卖任何东西(除了水);比赛时间20分钟,没到者则弃权。这是我想:才一点,我就更要拿第一了,我可不能辜负体育老师对我的期望。“啪”的一声,比赛开始了。我一开始还不就得热,可是太阳太厉害了,刚刚跑了一会儿就觉得有些吃不消。这是我正好跑到了一商店的门口买了一瓶冰的水,如果热了,就喝一点。因为其它的人都忘了带钱或没训练过,所以都没比上我的速度,所以我拿一个的一名,得了一等奖,也给我的爸爸和体育老师争了气。这是我热得汗流浃背,但我还是哈哈大小起来。

7.成长中的小学作文 篇七

1.如何打造成长课堂

1.1追求学甚于教

这个问题就好像平时我们讨论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一样,在教学课堂中,最理想的教学成效就是学生学到的甚于教师所教的。但是在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阶段中,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巧当,往往出现的情况是教师教的学生远远吸收不了,或者更好一点的情况是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因此要追求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把教学理想定位为学甚于教。在这一理想之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学好的可能性,让学生最终从外化到内化的转变,让学生将学到的内容真正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之内。

1.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语文是综合性比较强一门学科,学习语文最根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生命成长,而促进学生成长最快的方式无疑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自主学习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自己学,放任学生,这些认知偏差对教学是有害而无益的。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掌握几个要领:第一,引导教学。在教学开端,以简单、适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领域,慢慢进入佳境,当然这一要领不是让教师放弃难度,而是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之后在引入更难更高的问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让学生学会先预学。顾名思义, 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一节课程之前先学会预习,让学生对自己的内容有一个先导,有一个预知。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三,让学生学会思考。就是让学生对学习过后的知识有一个梳理的过程,能够简明扼要的回答出问题的答案,能够将学习的内容转换到生活实际中来,尽可能的利用学习的资源服务生活。

1.3重视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是对学生内在涵养的一个培养,过程更为重要,成绩只是一个分数,对学生成长不一定有效果。因此注重学生成长的语文课堂,在教学中应当更加看重学生学习的过程,看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的东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展现自己,培养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最优化,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来决定教学最优方案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学会思考教学和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何出现不一致的状况,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出现错误等等,以此来促进学生更快的成长。

2.打造“成长课堂”需要注意的元素

2.1重视备课环节

在新课改的环境下,教学过程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不断加大,对教师备课这一环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关注学生成长的课堂上,教学环节的各方面都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教师备课环节成为了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学不打无准备之战,教师只有将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者教学中需要加以引导的问题提前思考一遍,才能够更好的应当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擅于运用学生的角度去备课, 擅于开发学生认知发展的最大区域,用心去设计教学环节, 思考学生会感到困惑或者质疑的地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表达自己,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问题。教师只有更加重视备课环节,才能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打造成长课堂。

2.2关注学生学习状况

通常进入高年级阶段,教师都会逐渐转变教学方法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教学。但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往往会引起学生的不适应,很多学生应该会出现跟不上教学进度的状况,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等细节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3.结语

8.成长中的小学作文 篇八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学课堂;语文教学

每个课堂都会有各自的教学目标,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追求成绩,追求分数,在教学实际中却忽视了学生的接受与成长的问题,虽然成绩的优异让学生看起来收获颇多,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成绩并不代表一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动大脑,能够有所体会才是教学真正的意义所在,“成长课堂”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新型课堂的打造,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营造好的学习氛围,打造新型的师生关系。

1.如何打造成长课堂

1.1追求学甚于教

这个问题就好像平时我们讨论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一样,在教学课堂中,最理想的教学成效就是学生学到的甚于教师所教的。但是在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阶段中,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巧当,往往出现的情况是教师教的学生远远吸收不了,或者更好一点的情况是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因此要追求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把教学理想定位为学甚于教。在这一理想之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学好的可能性,让学生最终从外化到内化的转变,让学生将学到的内容真正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之内。

1.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语文是综合性比较强一门学科,学习语文最根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生命成长,而促进学生成长最快的方式无疑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自主学习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自己学,放任学生,这些认知偏差对教学是有害而无益的。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掌握几个要领:第一,引导教学。在教学开端,以简单、适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领域,慢慢进入佳境,当然这一要领不是让教师放弃难度,而是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之后在引入更难更高的问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让学生学会先预学。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一节课程之前先学会预习,让学生对自己的内容有一个先导,有一个预知。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三,让学生学会思考。就是让学生对学习过后的知识有一个梳理的过程,能够简明扼要的回答出问题的答案,能够将学习的内容转换到生活实际中来,尽可能的利用学习的资源服务生活。

1.3重视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是对学生内在涵养的一个培养,过程更为重要,成绩只是一个分数,对学生成长不一定有效果。因此注重学生成长的语文课堂,在教学中应当更加看重学生学习的过程,看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的东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展现自己,培养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最优化,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来决定教学最优方案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学会思考教学和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何出现不一致的状况,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出现错误等等,以此来促进学生更快的成长。

2.打造“成长课堂”需要注意的元素

2.1重视备课环节

在新课改的环境下,教学过程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不断加大,对教师备课这一环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关注学生成长的课堂上,教学环节的各方面都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教师备课环节成为了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学不打无准备之战,教师只有将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者教学中需要加以引导的问题提前思考一遍,才能够更好的应当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擅于运用学生的角度去备课,擅于开发学生认知发展的最大区域,用心去设计教学环节,思考学生会感到困惑或者质疑的地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表达自己,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问题。教师只有更加重视备课环节,才能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打造成长课堂。

2.2关注学生学习状况

通常进入高年级阶段,教师都会逐渐转变教学方法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教学。但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往往会引起学生的不适应,很多学生应该会出现跟不上教学进度的状况,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等细节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打造成长课堂,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与表扬,让学生拥有学习的成就感,以此促进学生快乐成长、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邵军.小学语文“成长课堂”的构建初探[J].当代教育科学,2014.22:61-63

[2]邵军.为学生成长而教——小学语文“成长课堂”的意蕴与构建[J].课程教学研究,2012.05:37-39+86

9.成长中的故事32小学作文 篇九

时光慢慢地走过,在这里面的事情有很多很多,有的被我们所忘记,有的至今还令我记忆犹新。

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我去新东方学习数学。我刚刚喝了一杯热腾腾的奶茶,心情特别好,一蹦一跳地到了教室,找到一个好位置挨着我的好朋友一起坐,交完作业就开始预习当天要讲的内容。一打开书,我就发现当天讲我很会做的算式谜,心中不禁开心起来,就得意地向好朋友炫耀,“你看今天讲的内容多简单,我全部都会,我是不是很厉害呢?”好朋友看我那不可一世的样子,就说:“我出道题给你,你如果答出来了,你就是厉害的,怎么样?”我得意忘形地说道:“好啊!”完全不知道自己上了当。他笑了一下,然后出了一道我最不擅长的题目给我,我的笑容在瞬间凝固了,糟糕!我只好硬着头皮做下去。我的头渐渐冒出了冷汗,脸红的像个红苹果,最后拖到上课,才以此为借口:“上课了,下课我给你解吧!”然后下课我就赶快溜之大吉,以防他再追上来。

这件事情教育了我们不要骄傲自大,要谦虚。

10.成长中的收获小学生作文 篇十

在开学的日子里,少不了的是那讨厌的体能检验。放松了两个月的筋骨怎能经受住必须达到优秀的打击呢?在这强逼之下,当下课铃刚刚打响时,操场上就出现了一大群深受其害的学生在跑步,而我也不幸成为了其中一份子。

纵然来到了九月,金秋下午的炎热程度却也不输夏日,几圈下来,依旧是大汗淋漓。在大汗淋漓中,却也没有一个人临阵脱逃。在一次又一次的太阳毒害中,险些会有被晒黑的危险,但是我们还是在一次次相互鼓励中坚持了下来。当我们在测验时老师变换的神情在我们身上打量。

11.小学初任教师专业成长初探 篇十一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小学 初任教师 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初任教师能否明确教师角色的认识,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遵守相应行为准则与规范,顺利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将直接影响其专业成长的水平,并影响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故而,本文选取小学初任教师(工作一年内)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专业适应过程。结合文献研究及笔者的对N市三名小学初任教师的访谈与观察,本文认为,小学初任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其专业发展的动态过程。即初任教师完成角色转换、职业适应等等的一系列过程,是由“准专业人员”向“完全专业人员”的蜕变。

1 小学初任教师专业成长历程

1.1 小学初任教师专业成长阶段

基于对初任教师职业成长历程的访谈,可以发现,他们的专业成长存在共性的阶段规律。这两位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虽有不同,然而都可将其分为大致相似的专业成长阶段。本文将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分为:入职适应期、职后调整期和稳定发展期。

1.1.1 初探——入职适应期

这一时期指的是初任教师刚入职时,对于学校教育教学进行不断尝试、深入体验,而使得自己完成从一个学生身份向一个新教师的角色转变过程。在这一时期,初任教师更关注自身、关注教学实践训练,同时新教师还需适应踏入新环境后面对的各种新的事物,要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高强度的教学工作等等。如何适应新环境,并生存下来成为这一阶段新教师思考的关键。

在这一阶段,初任教师心理大多是焦虑、烦躁的。她们急切地想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水平,急于从象牙塔里教育理论者的角色迅速转变成教育实践者。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是不如人意的,刚入职时,新教师需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需要处理许许多多纷繁琐碎的事务。因为缺乏教育教学能力,缺乏解决突发事件的经验,往往办事效率不高。进而导致初任教师没时间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实践能力也得不到快速的提高。

在角色转换中,初任教师面临的一个最大的困难,是从单纯的学生角色转换为专业的具备管理学习环境能力的人。然而,他们所曾接受的教育中,几乎没有提到角色的转换。同时,他们缺乏相关的从业经验。因此,他们在走向教学工作岗位后,面对课堂偶发事件和学生的各种问题行为常常手足无措,缺乏灵活而有效的处理技术。总之,在此阶段初任教师努力承担这些角色,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进行反思、调整,希望得到学生、同事和学校领导的认可、接纳,并有成功的教学表现。

1.1.2 完善——职后调整期

职后调整期指的是新教师步入教师岗位,初步适应教学工作后,通过教学工作反思,自我调整、完善自我,使得自身更好地适应教师这一岗位的阶段。在这一时期,新教师基本已适应了日常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入日常教学轨道。此时教学任务完成已不是让新教师头疼的难题了,而是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如何与家长相处等其他实际问题则成为新教师需要逐步解决的困难。

此阶段的压力,来源于“疲于应付”学校事务,来源于不太友好的家校关系,也来源于措手不及的突发事件。这一阶段,初任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普遍比较脆弱,他们缺乏对自身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意识,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会屈服于外在的评价,有时难以协调各种关系、创造条件以获得专业发展,还有时产生自我怀疑失去自我发展的动力。

1.1.3 蜕变——稳定发展期

这一时期,新教师已完全能够适应学校的日常教学节奏,学会从实践中反思,不断发展自我。可以说,此时的新教师对于日常教学早已得心应手,处理学校事务也有自己的一套独特见解。因而,新教师的关注点就不只在于日常教学实践,更关注于自身的未来发展,不断探索如何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实践,更好地完善实践。

2 促进小学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对策建议

2.1 提升人文性

(1)提高教师待遇,强化发展动机。在访谈过程中,很多新手教师表示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工资不相称。尤其是当班主任的话,更是有各种繁琐、细碎、复杂的事情要处理。处于“生存阶段”的新手教师急切需要靠自己的工资来养活自己。所以作为影响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工资待遇应该要有所提高,以此从外部来保障新手教师更好地成长。被访谈者也表示希望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放松身心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出游,开展一些休闲娱乐的活动,在让新手教师放松身心的同时也能和学校其他的教师亲近关系,和谐相处,增进老师之间的交流,促进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

(2)和谐人际关系,保障教师成长。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工作来说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新手教师在任职初期首先要适应自己所在的环境,要与非新手教师、家长、学生等打交道。新手教师要以一个“外人”的身份加入到原来的教师群体中。学校要积极鼓励非新手教师关照新手教师,并组织开展类似轻松的读书交流会、休闲的茶话会等活动,在活动中团结教师,形成教师之间强大的凝聚力。让新手教师在学校有一种家一样的感觉,避免教师之间各自为政,互不支持现象的出现。如果新手教师能与同事、领导之间形成和谐的信赖的关系,就会有利于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的形成,这对于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处理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也是新手教师专业适应与成长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新手教师普遍表示如何处理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常常成为他们工作过程中的一个大难题。如果处理不好,对新手教师的身心都会造成较大的打击,进而可能成为新手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拦路虎”。学校应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新手教师进行相关方面的指导,让新手教师在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有准备、有技巧地处理与家长之间的矛盾。

2.2 内化自觉性

(1)增强职业信念,促进专业成长。信念是意志行为的基础。信念之于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新手教师在入职初期常常会遇到教学、班级管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扰。尤其在遇到班级管理中棘手问题的时候,新手教师往往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班级管理、教学任务、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难往往会影响新手教师的职业信念,打击新手教师工作的信心。因此,新手教师应该对自己的专业有个理性、科学的分析,对教师发展阶段要有一个明晰的理解,对自己的职业和自身的能力水平要有合理的期待。新手教师应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并为之拼搏,要认识到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管是教学还是管理都需要经验的积累。工作中的失意、挫折对于新手教师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专业成长路上至关重要的财富。

(2)重视缄默知识,加快成长步伐。缄默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难以通过正规的形式和渠道加以直接传递,它只能通过实践和直接经验去总结和概括。缄默知识支撑并主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它源自实践并指导实践。大量的缄默知识存在于个体教师的身上,并且这些知识对于教师的教学实践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入职初期,学校都会给新手教师组织各种学习、交流的活动。新手教师要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积极参与。在活动过后积极反思,从中获得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显性知识的同时获得重要的缄默知识。在平时的工作中,新手教师应多向有经验教师讨教,多积极主动地听课、评课、磨课,从优秀教师那里获得大量的缄默知识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王秋绒.教师专业社会化理论在教育实习设计上的意义[M].台北:师大书苑,1991.

[3]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 唐玉光.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1996(6).

12.切实关注小学后进生的成长 篇十二

一、倾注爱心, 给后进生上进的动力

教育和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而关爱后进生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后进生常常是被遗忘的人, 他们平时难以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更难以得到人们的信任和理解。因此, 他们一般都有自卑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后进生自我约束能力差、看问题片面, 容易过激, 他们犯点小错误、违反纪律是在所难免的。当后进生出了问题后, 教师不能采取强迫命令的方式, 更不能没有原则地一味哄和所谓鼓励。正确的做法是, 正面教育、积极疏导, 或促膝谈心, 或轻言细语, 或声情并茂, 或暴风骤雨, 要因情而定、因人而定, 形成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慑力, 变说教一大堆为跟踪督促指导, 防治结合, 防患于未然。对后进生切忌讽刺、挖苦、嘲笑, 切忌给他们泼冷水, 切忌辱骂、体罚, 更不能将他们一棍子打死。要多给他们一份爱心, 用满腔的热情去温暖他们残缺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 弃旧图新。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各种活动中, 我们都应做到同等对待, 绝不能存在任何偏向。甚至上课时, 多提问他们, 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 让学生在心理上平衡, 人格上平等。

二、捕捉优点, 给后进生前进的信心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可取之处, 后进生也不例外。我们应该寻找他们的特长, 抓住闪光点, 调动积极因素。要想卓有成效地转变后进生, 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差生的优点, 多鼓励表扬, 少讽刺挖苦, 要有容忍之量, 包容所有的孩子, 无论优劣。千万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后进生, 认为后进生一无所长, 更不要有任何的嫌弃。你的嫌弃会让一个孩子彻底失去求学的机会, 你的放弃会对孩子今后的人生以及心灵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作为师者, 可以严格管教, 但你管教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改正缺点, 从而更完善进步, 而不是出于个人好恶故意整治。教师应努力让后进生为班里、学校争荣誉。音乐方面有特长的, 鼓励他们参加音乐课外小组;比较聪明的, 让他们加入科研小组, 这样, 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提高, 也不为班里、学校添乱。大多数后进生有自卑、胆怯心理, 怕考试, 怕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问。这就要求老师不能再往他们伤口上撒盐, 而要灵活运用教育方法。教师对后进生要多一些微笑, 多一份体贴, 多一些表扬。后进生只要有点滴进步就应多加鼓励, 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建立互动, 给后进生成长的环境

要想教育管理好后进生, 仅凭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 还必须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 配合主要采取开展家访、召开家长会的形式。开家长会的目的:第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学生;第二, 为了和家长共同谋求辅导后进生的方法;第三, 为了向家长宣传教育方针政策, 宣传教育的理论和要求, 介绍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 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表现, 提出学校的教育要求, 争取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成长上, 和学校一致, 施加的教育影响统一,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而家访是沟通学校和家庭的桥梁, 是共同教育学生的最有效的办法。尤其对后进生, 它更行之有效。但家访时, 要注意策略, 千万不要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 要向家长提供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 尽量多提供一些学生可发展的优点, 如:你的孩子很聪明, 发展潜力好等。这样给家长一个希望, 家长就会尽力配合学校管好自己的孩子。

总之,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工作, 这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 要有的放矢、因人制宜, 并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以免事倍功半。始终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我们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向他们捧起关爱之情, 燃起信心之火, 播下希望之种, 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 对后进生的身心特点、个性、觉悟形成诱因, 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充分发挥教育功能, 就能促进后进生由量到质的飞跃, 使后进生成为先进生。

摘要:后进生, 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但表现尚好或学习差、纪律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后进生是班级的落伍者, 而且常常屡教不改, 因此做好他们的工作难度很大。如果教师对后进生关注不够, 对他们而言, 错失的不只是某一学年的知识, 甚至会是他们的一生。其实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作为一名教师, 我们是有责任、有义务, 也应该有能力帮助教育好这些后进学生, 使他们也能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艺术论.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年

[2]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漓江出版社.2008年

13.小学五年级作文:成长中的烦恼 篇十三

年少的我,“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总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就像那些时髦的女郎,穿着漂亮的衣服,在大街上,吸引着路人频频回首。当我满怀好奇,偷偷摸摸地穿上妈妈的高跟鞋时,只一刹那,“哎哟”一声就把我快乐的前景打碎了——鞋跟折断。烦恼就是这样毫无预警地发生了,该怎么向妈妈交代呢?难道为了成长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吗?结果,我被妈妈狠狠地骂了一顿,我任性地一天没吃饭。

上学了,我发现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有好几个都戴着眼镜。在梦里:我戴着一副眼镜,手捧着一叠书,有修养,有学识地从教室门口走过,感觉好渊博哦!但不知怎么回事,却惹来了别人异样的眼光,成熟的眼镜终究掩饰不了不成熟的脸,我只好狠狈地逃离他们的视线。梦醒了,我发现成熟,并非只表现在脸上。我陷入烦恼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该怎么办才好呢。

书越读越多,烦恼也越来越多。我并不想特别地与众不同,但有时候,老天爷会闲来无事,给你开个玩笑,无意中,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某一门学科,自然而然花的时间也相应地增多了,结果,偏科偏得厉害。老师的劝诫,父母的恳求,不得不强迫自己,去干自己并不喜欢的事。到后来,看上去挺不错的,其实内心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淡了。

成长中的烦恼无处不在,烦得你焦头烂额,举棋不定,不晓得该干什么。这些烦恼就像你自己亲手编织的网,把自己牢牢地束缚在其中,不知道谁给我说了这句话,使我陷入沉思中,自寻烦恼,这词语用在我的身上再恰当不过了,有些烦恼在别人看来充其量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根本不值一提,我却把它们看得过于沉重,结果使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

细细一想,心中的困惑己悄然解开,心中自然舒服了许多,没有烦恼,请问哪来的快乐,哪来的成长呢?正是因为有了烦恼,我才能在人生的迷宫中,勇敢闯荡,有人说,快乐是建立在痛苦之上,我也套用一下,成长是建立在烦恼之上的。成长中不能没有烦恼,就像鱼儿不能没有水,花儿不能没有雨的滋润一样。否则,成长就会像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

上一篇:自我介绍班长下一篇:写动物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