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知识点

2024-09-19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精选6篇)

1.传播学概论知识点 篇一

第一章 新闻传播本体论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从新闻学向传播学研究的历史性理论转变,掌握传播学研究的范围与逻辑起点,构建新闻传播学的学科框架,把握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新闻学与传播学

(一)新闻学向传播学的历史性转变与学科超越 1 基本动因

新闻传播媒介不断更新并迅速发展,使社会信息传播结构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2 重要原因

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和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对信息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由此推动了人类对信息功能和作用的重新认识 3 理论借鉴

借鉴现代系统科学,行为科学和数理统计科学等全新的研究方法的结果 4 时代原因

现代科学发展出现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大趋势,促使研究对象相对狭窄的新闻学亟待摆脱困境,以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二)转变与超越的外部环境分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生存环境的变化

在遵守宪法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前提下,新闻传播要按自身规律和市场经济法则办事 2 新闻传媒结构布局的变化 以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标志,我国新闻传媒在质和量两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报刊数量增多,广播电视普及率及覆盖率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客观上为新闻传播研究提出了新的内容 3 新闻传播社会功能与作用的变化 新的历史时期,新闻传播不仅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部门,也是经济建设中一支具有强大潜力的产业部门,在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发挥着多种功能和作用 4 我国受众群体需求的变化

在21世纪,受众与新闻传播者将出现不断的角色互换,全方位介入传播领域

(三)结论

无论从新闻传播实践考察,还是从理论研究角度分析,新闻学向传播学的超越和转变都体现了当今新闻学研究价值取向的历史必然

第二节 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范围与逻辑起点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范围

1根据社会科学研究三分法理论,新闻传播学可以从宏观角度分为三方面内容(1)新闻传播基础理论研究

主要是对新闻传播工作一般特点和新闻传播业运作规律等基本原理进行研究(2)新闻传播应用理论研究

主要是对新闻传播操作技能进行研究(3)新闻传播发展理论研究

其内容主要包括对新闻传播技术,媒介和学术发展史及其未来走势的研究 2从微观角度分析,新闻传播学分为如下研究内容(1)信息及其传播过程,要素研究(2)新闻传播事业研究(3)新闻传播媒介研究(4)新闻传播者研究(5)新闻受传者研究

(6)新闻传播环境与社会控制研究(7)新闻传播社会效果研究(8)新闻传播主体心理研究

(二)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新闻信息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第二节 新闻传播学的学科框架

(一)从纵向隶属关系看,新闻传播学是大众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同传播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紧密交叉

(二)从横向交叉关系看,新闻传播学与相关学科交叉渗透,借鉴这些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丰富新闻传播学的内涵和研究手段,推动新闻传播学的发展

(三)从知识结构关系看,新闻传播学可以划分出基本原理,发展历史,业务技能和经营与管理等内容

(四)从传播要素关系看,新闻传播学可以划分为 1 新闻传播本体理论研究 2 新闻传播主体理论研究 3 新闻传播受体理论研究 4 新闻传播客体理论研究 5 新闻传播载体理论研究 6 新闻传播媒体理论研究 7 新闻传播外部环境研究 8 新闻传播效果理论研究

第三节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 基本原则 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考察新闻传播现象 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纵向角度出发,把新闻传播行为放到历史发展进程中加以考察 4 从横向角度出发,把新闻传播现象放到广泛的社会联系中加以考察 把新闻传播作为人类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对其构成要素进行动态分析

(二)系统科学方法论 1 理性思辨的方法 2 实证分析法

(三)数理统计科学方法论 1 数学方法

运用数学模型 抽样调查法 统计分析法 2 社会学方法

社会调查法 比较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 实验分析法 观察法 文献归纳法 三 考核知识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

(二)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范围与逻辑起点

(三)新闻传播学的学科框架

(四)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四 考核要求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 1 识记

新闻学向传播学的历史性转变与学科超越 2 领会

转变与超越的外部环境分析 3应用

新闻学向传播学的超越和转变体现了当今新闻学研究价值取向的历史必然

(二)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范围与逻辑起点 1 识记

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范围 2领会

新闻信息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三)新闻传播学的学科框架 1 识记

(1)从纵向隶属关系看,新闻传播学是大众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同传播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紧密交叉

(2)从横向交叉关系看,新闻传播学与相关学科交叉渗透,借鉴这些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丰富新闻传播学的内涵和研究手段,推动新闻传播学的发展

(3)从知识结构关系看,新闻传播学可以划分出基本原理,发展历史,业务技能和经营与管理等内容 2 领会

从传播要素关系看,新闻传播学可以划分为:

新闻传播本体理论研究;新闻传播主体理论研究;新闻传播受体理论研究; 新闻传播客体理论研究;新闻传播载体理论研究;新闻传播媒体理论研究;新闻传播外部环境研究;新闻传播效果理论研究

(五)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1 识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基本原则 2 领会

系统科学方法论 3 应用

数理统计科学方法论

第二章 新闻传播客体论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信息的定义与特性,追溯信息的发现和认识,区分信息的种类和功能,体会新闻的信息属性,理解信息与新闻之异同,把握新闻信息概念分析。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信息的定义与特性

(一)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反应的运动过程,以及关于事物存在方式和相互反应的运动过程的陈述。对于接收者来说,它具有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的功能。

(二)信息的特性 1 信息的依附性 2 信息的再生性 3 信息的可传递性 4 信息的可储存性 5 信息的可浓缩性 信息的可共享性(或称为可转让性)7 信息的可替代性 8 信息的预测性 信息的有效性和无效性

第二节 信息的发现和认识 第三节 信息的种类和功能

(一)信息的种类 1 信息两大种类

黎鸣 从控制论和现代物理学的对比中,认识信息本质,提出: 信息可分为自然信息、文化信息两大类 2 信息三个层次

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二)信息的功能 1 消息或情报的功能 2 知识的功能 3 价值的功能 4 社会服务的功能 5 决策参谋作用

第四节 新闻的信息属性

(一)人类认识新闻活动现象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新闻定义

新闻是信息中的一种,它是传播(报道)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1 新闻是一种付诸社会的公开传播的信息 2 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信息 3 新闻是事实的信息

第五节 信息与新闻之异同

(一)信息与新闻异同 从新闻的起源来看,信息是新闻之“母” 从认识功能来看,信息与新闻的相同之处在于,新闻和某些信息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认识外界事物,改变原有知识结构的作用 3 从时间上看,时间性决定新闻的生命 从社会功能上看,新闻通过对事实信息的报道,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而信息则长于社会服务,准确及时的信息往往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从传播方式上看,新闻是一种大众的群体传播活动,信息的传播方式比新闻宽泛得多多

(二)立足信息与新闻异同,加深对新闻特征的认识 第六节 新闻信息概念分析

(一)信息、新闻、新闻信息是相互关联而又含义不同的概念 1 信息 信息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反应的运动过程,以及关于事物存在方式和相互反应的运动过程的陈述。2 新闻

新闻是传递具有新闻价值的那一部分事实的信息。3 新闻信息

新闻信息是指构成新闻的最小的单一事实。

(二)立足新闻与新闻信息的概念区别,把握新闻中的信息含量 三 考核知识点

(一)信息的定义与特性

(二)信息的发现和认识

(三)信息的种类和功能

(四)新闻的信息属性

(五)信息与新闻之异同

(六)新闻信息概念分析 四 考核要求

(一)信息的定义与特性 1 识记

信息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反应的运动过程,以及关于事物存在方式和相互反应的运 动过程的陈述。2 领会

信息的特性(1)信息的依附性(2)信息的再生性(3)信息的可传递性(4)信息的可储存性(5)信息的可浓缩性

(6)信息的可共享性(或称为可转让性)(7)信息的可替代性(8)信息的预测性

(二)信息的发现和认识

识记信息的发现和认识历史及过程

(三)信息的种类和功能 1 识记

信息的两大种类及三个层次 2 领会

信息的功能:消息或情报的功能;知识的功能;价值的功能;社会服务的功能;决策参谋作用

(四)新闻的信息属性 1 识记

人类认识新闻活动现象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 领会

新闻是信息中的一种,它是传播(报道)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

(五)信息与新闻之异同 1 识记

信息与新闻之异同 2 领会

立足信息与新闻异同,加深对新闻特征的认识

(六)新闻信息概念分析 1 识记

(1)新闻是传递具有新闻价值的那一部分事实的信息。(2)新闻信息是指构成新闻的最小的单一事实。2 领会

立足新闻与新闻信息的概念区别,把握新闻中的信息含量

第三章 新闻传播主体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新闻人才的本质、基本要素及其分类,把握新闻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及外部条件,规范新闻人才的职业道德与修养。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新闻人才研究

(一)新闻人才研究内容 新闻人才的本质、基本要素、分类及其在社会历史的作用 2 新闻人才成功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3 新闻人才成长与社会诸方面因素的关系 对新闻人才的识别、选拔、培养、使用、管理和预测等的研究

(二)新闻人才研究方法 1 系统研究法 2 典型研究法 3 同类研究法 4 追踪研究法 5 统计分析法

(三)新闻人才研究特性 1 研究的综合性 2 实践性 3 历史性

第二节 新闻人才的本质、基本要素及其分类

(一)新闻人才界定

新闻人才是在新闻传播事业中,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调查研究和采访技能与表达能力,以自己创造性劳动对新闻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起到积极影响的人。

(二)新闻人才的本质特征

1新闻人才最本质的属性是独创性,也叫创造性、创新性 2新闻人才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进步性

(三)新闻人才构成的基本要素

1德:人生观、爱国心、道德观、事业心、正义感等 2志:志向高远、锲而不舍

3才与学:才能、技能、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 4胆:大无畏气概

5体:身体的素质与耐力和强度

(三)新闻人才的类型

1根据新闻人才的才能特点可分为:(1)社会交际型人才(2)综合条理型人才(3)经营管理型人才 从新闻人才的才能表现可分为:(1)早熟型(2)多才型(3)多产型(4)晚器型

第三节 新闻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

(一)新闻人才成功与失败的心理品格 1 强烈的事业心,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热爱新闻事业,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对新闻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3 勤于思考、善于知疑 4 刻苦勤奋、意志顽强 5 追求真理、勇于探索

(二)新闻人才的生理气质 1 开放性 2 果断性 3 独立性 4 自制性

(三)新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 创造性思维是人才创新活动中的核心因素

(四)新闻人才的创新意识 1 嗜新意识 2 竞争意识 3 善思意识 4 求异心理 5 分散思维 6 “进攻”意识 7 坚韧性

(五)新闻人才的智能结构

1智能结构一般包括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1)知识结构 ①材料知识 ②结构知识 ③总体知识(2)技能结构 ①效能原则 ②适应原则 ③个性原则 新闻人才的“智能结构”

(1)马克思主意基本理论和知识(2)较强的新闻敏感和创新能力(3)T型知识结构(4)熟练的专业技能

(5)知识、技能和能力的高层次协调

第四节 新闻人才成长的外部条件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新闻人才产生的必要条件(这是新闻人才与其它人才产生的主要区别)

(二)社会变革为新闻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和实践机会

(三)复杂尖锐的阶级斗争是促使新闻人才迅速成长的重要因素

(四)思想解放运动及言论出版自由为新闻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土壤和条件 第五节 新闻人才的职业道德与修养

(一)新闻职业道德概念的内涵

1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履行本质工作中,依靠个人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调节其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社会规约。2它一般通过“记者信条”、“记者守则”、“新闻道德准则”、“新闻伦理规约”等方式加以表述。它具有非强制性的特点

(二)新闻道德自律的核心和意义 社会主义新闻道德自律的基本原则是共产主义精神指导下的集体主义,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是党的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2 加强新闻道德自律建设的重要意义

(1)从政治角度看,新闻传媒是党的宣传系统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的重要载体,新闻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从道德和伦理学的角度看,新闻传媒机构是社会良知系统

(3)从职业素质看,新闻道德自律是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要求

(三)新闻道德自律评介

新闻道德自律是基于新闻工作的特点而形成的规范和伦理准则。社会主义新闻道德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活动与新闻工作中应当自觉遵守的新闻伦理准则与行为规范。

(四)新闻工作者的修养 坚持社会主义宣传方向;热爱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敬业乐群,坚持真理,为维护党和人民利益忘我斗争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全面、正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政策、方针、任务 加强党性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在金钱的诱惑面前要警钟长鸣,遵纪守法,廉洁自奉,不搞“有偿新闻”,抵制不正之风;严守国家机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有高尚的新闻职业道德 加强知识修养,提倡“一专多能”,在广播的知识基础上,应该在分工联系与报道范围内,力争掌握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及信息化社会的相关知识 加强业务能力的修养,锻炼新闻敏感、社会活动、信息反馈、快速采写、新闻竞争等能力 三、考核知识点

(一)新闻人才研究

(二)新闻人才的本质、基本要素及其分类

(三)新闻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

(四)新闻人才成长的外部条件

(五)新闻人才的职业道德与修养 四 考核要求

(一)新闻人才研究 1识记:(1)新闻人才研究内容(2)新闻人才研究方法 2领会:新闻人才研究特性

(二)新闻人才的本质、基本要素及其分类 1 识记

(1)新闻人才是在新闻传播事业中,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调查研究和采访技能与表达能力,以自己创造性劳动对新闻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起到积极影响的人。(2)新闻人才最本质的属性是独创性,也叫创造性、创新性(3)新闻人才构成的基本要素:德、志、才与学、胆、体 2 领会

(1)新闻人才的类型

(2)新闻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外部条件 3 应用

新闻人才的职业道德与修养

第四章 新闻传播载体论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载体的定义及其相对性,理解符号与信号的关系,明确传播的物理形态,掌握传播的文化形态,认识非语言符号与新闻传播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载体的定义及其相对性

(一)载体

载体是指运载某种物质或传递能量、信息的介质和工具。在新闻传播中,特 指传递新闻信息的语言、文字和图像等符号。

(二)载体形态

在人类信息传播系统,最常见的载体形态可以分为两大类: 1 物理形态的载体——信号 2 文化形态的载体——符号

第二节 符号与信号的关系

(一)符号定义

符号是能使人领悟指说对象概念意义的中介性信息载体

(二)在各自特点的对比中认识符号与信号的关系

第三节 传播的物理形态――信号载体

从信息传输的数字编码原理看,凡是能表达信息现象的事物都叫做信号。

第四节 传播的文化形态——符号载体

(一)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即口头语言,是最基本的传播载体。2 广播新闻语言符号的特点(1)语言符号的指称性(2)适当重复的意动性(3)实况音响的情境性

(二)文字符号 文字符号即书面语言,是一种间接符号系统 2 文字符号的优势

(1)叙述与解释的功能(2)说理的功能(3)思维转换的功能

(三)图像符号

1图像符号包括静止和动态两种。前者是指报纸杂志上刊载的照片和绘画。后者则指电视(影)图像 新闻照片图像符号的个性特点(1)纪实的瞬间性(2)形象的直观性(3)情节瞬间的包容性(4)拍摄的现场性 电视新闻传播的符号特点(1)代码复原的直接性(2)现场实况形象的直观性

(3)画面符号的蒙太奇组接带来意义的多重性

第五节 非语言符号与新闻传播

(一)广播新闻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1 构成要素

类语言、现场音响、音乐等 如何在广播新闻中使用好非语言符号

(1)重视发挥非语言符号在广播新闻中的听觉感受功能,提高听众对非语言符号信息的可辨性

(2)重视发挥非语言符号的感觉整合功能,使广播新闻声画符号互补,提高新闻信息的完整性

(3)遵循非语言符号和有声语言符号合理搭配的原则,使广播新闻节目各要素之间达到耦合状态

(二)电视新闻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1表情和目光语 2动作与手势语 3身份与服饰语 三 考核知识点

(一)载体的定义及其相对性

(二)符号与信号的关系

(三)传播的物理形态――信号载体

(四)传播的文化形态——符号载体

(五)非语言符号与新闻传播 四 考核要求

(一)载体的定义及其相对性 1识记(1)载体是指运载某种物质或传递能量、信息的介质和工具。在新闻传播中,特指传递新闻信息的语言、文字和图像等符号。(2)载体形态

(二)符号与信号的关系 1识记

符号是能使人领悟指说对象概念意义的中介性信息载体 2 领会

在各自特点的对比中认识符号与信号的关系

(三)传播的物理形态――信号载体

识记:从信息传输的数字编码原理看,凡是能表达信息现象的事物都叫做信号

(四)传播的文化形态——符号载体 1识记

(1)语言符号即口头语言,是最基本的传播载体。(2)文字符号即书面语言,是一种间接符号系统

(3)图像符号包括静止和动态两种。前者是指报纸杂志上刊载的照片和绘画。后者则指电视(影)图像 2 领会

(1)广播新闻语言符号的特点(2)文字符号的优势

(3)新闻照片图像符号的个性特点(4)电视新闻传播的符号特点

(五)非语言符号与新闻传播 1 识记

广播新闻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构成要素:类语言、现场音响、音乐等 2领会

电视新闻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3 应用

如何在广播新闻中使用好非语言符号

第五章 新闻传播媒体论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闻传媒发展简史,把握新闻媒体分析,明确21世纪新媒体分析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新闻传媒发展简史

(一)原始信息交流时期 特点:1范围小、距离短 2 在少数人中间传播 3 处于无组织的自然状态

(二)手抄新闻时期

特点:传播范围广、便于携带储存等特点

(三)印刷媒介时期

特点:1表明人类新闻传播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2 为信息交流与传播提供了新的物质条件 3 使新闻传播得以远距离大范围传递,提高了传播的时效性近代印刷报刊的定期出版,标志着近代新闻事业产生并初具完整的形态

(四)电子媒介时期 特点:1 传播速度快 2 传播范围广 传播内容雅俗共赏,有极广泛的群众性 4 传播形式多样

(五)光电子与网络传媒时期 特点:1传播媒体多样化 2传播时效同步化 3 传播网络一体化 传播信息容量大、质量高 5 传受角色互换,双向沟通

第二节 新闻媒体分析

(一)印刷媒体——报纸 1 报纸的文化特征 2 报纸未来发展趋势

(二)声响媒体——广播 1 广播的文化特质 现代广播及其发展趋势

(三)图像媒体——电视 1 电视的文化特质 2 电视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节 21世纪新媒体分析

(一)“第四媒体”——网络传媒 特点:1 传播内容的丰富性 2 获取信息的便捷性 传播的双向和多向互动性,使受传者双方角色不断互换 4 传播的同时性和个人化 5 多种传播符号一体化

(二)数字化音频广播和网络广播

(三)数字化高清晰度电视

(四)卫星直播电视

(五)有线电视及其网络建设

(六)光脑与光盘

(七)综合媒体——光电脑控媒 三 考核知识点

(一)新闻传媒发展简史

(二)新闻媒体分析

(三)21世纪新媒体分析 四 考核要求

(一)新闻传媒发展简史

识记 1 原始信息交流时期特点 2 手抄新闻时期特点 3 印刷媒介时期特点 4 电子媒介时期特点 光电子与网络传媒时期特点

(二)新闻媒体分析

识记 1 印刷媒体——报纸 2 声响媒体——广播 3 图像媒体——电视

(三)21世纪新媒体分析

领会:1“第四媒体”——网络传媒 2 数字化音频广播和网络广播 3 数字化高清晰度电视 4 卫星直播电视 有线电视及其网络建设 6 光脑与光盘 综合媒体——光电脑控媒

第七章 新闻传播过程论

一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传播模式与要素,学会捕捉信息与新闻敏感,掌握再现事实与信息含量,弄清报道事实与媒体策划。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传播模式与要素

(一)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1 定义:模式是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将复杂系统的要素及其内外联系清晰地展示出来的结构形式,是简单样式对复杂对象的类比、映现和抽象 2 特点:整体性;解释性;对应性;概括性;实用性

(二)新闻传播过程的常见模式 1 单向传播模式 2 双向传播模式

第二节 捕捉信息与新闻敏感

(一)记者对情况的掌握和资料积累的多寡直接影响着新闻敏感的强弱

(二)长期的统计累积是发现非事件性新闻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运用统计学的大数定律和抽样调查法,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权衡新闻价值的大小,从而挖掘出带普遍意义的重大新闻。这也是提高新闻敏感的手段之一

(四)长期的统计积累有助于掌握新闻背景材料,从而使新闻本身增值

第三节 再现事实与信息含量

(一)提高新闻信息量的意义 足够的有效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前提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手中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工具 3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国内外大量的新动态的信息

(二)新闻信息计算公式 H=—K∑P﹙i﹚LogP﹙i

(二)提高新闻信息量的途径 1 扩大信道容量 2 拓宽报道范围 3 增加未知因素 4 学写视觉新闻 5 浓缩新闻信息

第四节 报道事实与媒体策划

(一)媒体策划的内涵与特点 1 内涵

在新闻传播领域,媒体策划是专指为求得最佳传播效果而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媒介生存环境、市场定位、服务对象等进行比较明确的谋划,从而制定传播规划方略的过程。2 特点

(1)计划性(2)功利性(3)创新性(4)引导性(5)增效性

(二)媒体策划动因与传播意义 1 动因:新闻传播质量的竞争 2 传播意义:

(1)有助于新闻传播的前馈预测,增强新闻传播的针对性(2)有助于信息的双向沟通,使传播者有效地控制信息流向

(3)有助于了解受传者心理,调动受传者的参与意识,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4)应注意防止媒体策划带来的消极意义

(三)媒体策划应遵循的原则 主观意识与客观事实相一致的原则 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相一致的原则 3 传播内容和策划手段相一致的原则 良好的传播动机和积极的传播效果相一致的原则 三 考核知识点

(一)传播模式与要素

(二)捕捉信息与新闻敏感

(三)再现事实与信息含量

(四)报道事实与媒体策划 四 考核要求

(一)传播模式与要素 识记

(1)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2)新闻传播过程的常见模式

(二)捕捉信息与新闻敏感 领会: 记者对情况的掌握和资料积累的多寡直接影响着新闻敏感的强弱 2 长期的统计累积是发现非事件性新闻的有效手段之一 3 运用统计学的大数定律和抽样调查法,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权衡新闻价值的大小,从而挖掘出带普遍意义的重大新闻。这也是提高新闻敏感的手段之一 长期的统计积累有助于掌握

(三)再现事实与信息含量 1 识记

提高新闻信息量的意义 2 领会

(1)新闻信息计算公式(2)提高新闻信息量的途径

(四)报道事实与媒体策划 1 识记

媒体策划的内涵与特点 2 领会

媒体策划动因与传播意义 3 应用

媒体策划应遵循的原则

第八章 新闻传播受体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概念的相对性与受传者的地位,新闻受传者分类与特点,受传者接触新闻传媒的动机,受传者需求心理分析,受传者接受心理分析。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概念的相对性与受传者的地位

(一)概念的相对性

在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系统中,传播过程并不是单向的流程,而是具有双向流动的特点。传播者和受传者总是处在信息互动之中,二者之间,角色是可以互换的。

(二)在传播者和受传者这一对矛盾中,受传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决定因素。

1、受传者是新闻传播行为和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原生动力。

2、受传者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决定性主体。

3、受传者是新闻传播的服务的对象。第二节 新闻受传者分类与特点

(一)稳定受传者和非稳定受传者

1、稳定受传者接受行为的特点

2、非稳定受传者接受行为的特点

(二)特定受传者与非特定受传者

特定受传者与非特定受传者是从公众兴趣和需要角度划分的受传者。

(三)由政治、经济、职业、文化、年龄、地域造成的不同受传者类型

1、政治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会造成特有的新闻受传者群体。

2、不同经济地位的社会大众,对不同新闻传媒的接触会有较大的差别。

3、职业特征在受传者分类中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4、文化程度差异是形成不同新闻受传者群体的重要因素。

5、年龄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6、地域的差异也会影响新闻受传者群体的类型。第三节 受传者接触新闻传媒的动机

(一)为消除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 新闻信息交流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消除受传者对客观外界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受传者对外界的不确定性是由客观世界变化的随机性质和受传者本身两个因素所决定的。

(二)受传者的兴趣分析 1、80年代中期,我国新闻受传者的目的和兴趣主要集中在报纸、广播、电视等方面。在报纸方面,主要是为了“了解当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在广播方面,受传者把能够提供国内外大事信息的新闻节目作为第一喜爱的;在电视方面,收看新闻节目的观众占有率最高。

2、进入90年代,我国受传者对新闻传播内容的兴趣和接触传媒的目的有了新的变化。在报纸方面,读者更倾向于“报道紧扣社会关注的热点”,希望报纸提供给他们的是重要的、符合时代标准的、高质量的新闻信息;在广播方面,听众从广播中“增长监视、扩大知识面”的欲望增强;在电视方面,人们的首要目的由原来的“了解全国形势,开阔眼界”,转变为“消遣娱乐,丰富生活”。第四节 受传者需求心理分析

(一)受传者心理的共同特点

受传者的共同心理主要表现在获知外界信息心理、好奇心理、求异心理、求快心理、参与心理、审美心理等方面。

(二)受传者的个性心理差异

受传者的个性心理差异主要表现在生活阅历、知识构成、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方面。第五节 受传者接受心理分析

(一)选择性接受心理

1、选择性注意是信息接收者对外界事物刺激有选择的指向和集中,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从生理角度分析,人的感官向大脑输送信息通道的单一性;二是从心理角度分析,人的经历、经验、知识、价值观念等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左右着注意的指向。

2、选择性理解是信息接收者对信息内涵和意义作出合乎本人意愿的解释和结论。

3、选择性记忆

(二)遵从性心理

1、遵从心理的定义。

2、遵从心理形成的原因。

(三)逆反心理

1、逆反心理的外在表现。

2、逆反心理产生的内在机制。

3、逆反心理产生的根源。

4、消除受传者逆反心理的途径。

(四)受传者审美心理

1、受传者审美心理现象。

2、新闻报道作品审美价值的产生过程。

3、新闻作品调动受传者的审美想象的途径。

三、考核知识点

(一)概念的相对性与受传者的地位

(二)新闻受传者分类与特点

(三)受传者接触新闻传媒的动机

(四)受传者需求心理分析

(五)受传者接受心理分析

四、考核要求

(一)概念的相对性与受传者的地位

1、识记:(1)新闻传播受体。

2、领会:(1)概念的相对性:在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系统中,传播过程并不是单向的流程,而是具有双向流动的特点。传播者和受传者总是处在信息互动之中,二者之间,角色是可以互换的;(2)在传播者和受传者这一对矛盾中,受传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决定因素。

(二)新闻受传者分类与特点

1、识记:(1)稳定受传者接受行为的特点;(2)非稳定受传者接受行为的特点。

2、领会:(1)特定受传者与非特定受传者;(2)由政治、经济、职业、文化、年龄、地域造成的不同受传者类型。

(三)受传者接触新闻传媒的动机

1、领会:(1)为消除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2)受传者的兴趣分析。

(四)受传者需求心理分析

1、识记:(1)受传者心理的共同特点。

2、领会:(1)受传者的个性心理差异。

(五)受传者接受心理分析

1、识记:(1)选择性接受心理含义;(2)选择性注意含义;(3)选择性理解含义;(4)遵从心理的定义;(5)逆反心理含义;

2、领会:(1)选择性注意两个显著特点;(2)遵从心理形成的原因;(3)逆反心理的外在表现;(4)逆反心理产生的内在机制;(5)逆反心理产生的根源;(6)消除受传者逆反心理的途径受传者审美心理现象;(7)新闻报道作品审美价值的产生过程;(8)新闻作品调动受传者的审美想象的途径。

第九章 新闻传播效果论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新闻传播社会效果的类型特点,影响新闻传播社会效果的主客观因素,实现新闻传播积极效果应遵守的原则,以及保证最佳传播效果的措施和途径。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传播效果的界定与分类

(一)传播效果定义

(二)传播效果类型及特点

1、显态效果和隐态效果。

2、正面传播效果定义效果和负面效果。

3、即时性效果和延缓性效果。第二节 系统科学与传播效果

(一)主体反映信息时的偏离现象

1、来自记者方面的情况。

2、来自受众方面的情况。

(二)信息载体的偏离现象

(三)传播体制(模式)对信息畸变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与传播效果

(一)隐态效果对新闻传播的意义 隐性效果主要表现为受传者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等深层结构的影响。隐性效果的积累,可以为同向显性效果的实现创造条件,为反向显性效果的实现形成障碍。显性效果的追求不能离开隐性效果的积累。

(二)态度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第四节 传播心理对效果的影响

(一)“经验范围”与新闻传播效果

(二)信息结构与受众的“经验范围”

(三)几点结论

第五节 符号学和接受美学与传播效果

(一)符号学派对传播效果的解释

1、符号及其对传播的意义。

2、传者与受者在符号使用中的关系。

(二)接受美学对传播效果的观照

1、接受美学的文本概念。

2、接受美学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第六节 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途径

(一)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基本原则

1、有利于树立中国主导价值体系的原则。

2、有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原则。

3、有助于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原则。

4、有助于民族文化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的原则。

(二)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方法

1、新闻信息质量。

2、实现理想效果的途径

三、考核知识点

(一)传播效果的界定与分类

(二)系统科学与传播效果

(三)社会心理学与传播效果

(四)传播心理对效果的影响

(五)符号学和接受美学与传播效果

(六)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途径

四、考核要求

(一)传播效果的界定与分类

1、识记:(1)传播效果定义;(2)显态效果含义;(3)隐态效果含义。

(二)系统科学与传播效果

1、领会:(1)主体反映信息时的偏离现象;(2)影响新闻可信性的因素;(3)信息载体的偏离现象;(4)传播体制(模式)对信息畸变的影响。

(三)社会心理学与传播效果

1、领会:(1)隐态效果对新闻传播的意义;(2)态度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四)传播心理对效果的影响

1、识记:(1)“公共信号库”含义;(2)“事前信息”。

2、领会:(1)“经验范围”与新闻传播效果;(2)信息结构与受众的“经验范围”。

(五)符号学和接受美学与传播效果

1、识记:(1)接受美学的文本概念;(2)“召唤结构”含义;(3)“否定结构”含义;(4)“期待视野”含义。

2、领会:(1)符号及其对传播的意义;(2)传者与受者在符号使用中的关系;(3)接受美学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六)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途径

1、识记:(1)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基本原则。

2、领会:(1)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方法

3、应用:(1)实现理想效果的途径。

第十章 新闻真实论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闻传播为什么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怎样看待新闻真实的社会意义,如何利用系统科学和全息失控观分析失实新闻的原因,如何防止新闻失实。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新闻真实的综合评价

(一)新闻真实的社会评价

1、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之一,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存在的前提。

2、新闻传播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分支,具有“神经传导系统”的功能,在其内部结构中,一旦出现失实、失误,传媒系统就会成百上千地复制放大错误信息。

3、新闻传播具有提高人民生存质量的独特功能,真实可靠、可信准确的信息不仅是建立正常社会联系的前提,也是人们衡量新闻质量高低,能否使用的决定因素。

(二)新闻真实的政治评价

1、真实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铁的纪律。

2、真实性是党的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3、坚持真实性原则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党性的体现。

4、坚持真实性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内涵要求。

(三)新闻真实的法律评价

对新闻真实性的法律评价将成为新闻传播活动重要的制约因素。

(四)新闻是记录历史的光盘,今日之新闻就是明天,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历史责任感,是衡量每一个新闻工作者人格精神高尚与否的重要标准。第二节 新闻真实的内涵

(一)新闻真实的内涵及其含义

(二)新闻失实的五种表现形式

第三节 几何学和空间理论与新闻真实

(一)多维空间映射与一维空间传播

(二)时间的一维性与新闻传媒对时空的超越和重构

(三)视觉方位与报道者的立场

(四)空间距离与报道的客观性

(五)时间的离散、间断性与失实的关系 第四节 统计学与新闻真实

(一)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为保证新闻真实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对新闻工作的意义。

2、大数定律的含义。

3、抽样调查及其在新闻采访中的运用。

(二)不懂统计学知识导致新闻失实 第五节 传播心理误区与新闻真实

(一)偏见在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观察的准确性

(二)紧张状态、暂时的期待和经验性假设也是影响传播者采访准确性的原因。

(三)主题中心论和寻求支持的心理倾向制约着人们对事件的客观反映。

(四)虚幻关连和预存假设心理导致记者的主观臆断。

三、考核知识点

(一)新闻真实的综合评价

(二)新闻真实的内涵及其含义

(三)新闻失实的五种表现形式

(四)几何学和空间理论与新闻真实

(五)统计学与新闻真实

(六)传播心理误区与新闻真实

四、考核要求

(一)新闻真实的综合评价

1、识记:(1)新闻真实的社会评价;(2)新闻真实的政治评价;(3)新闻真实的法律评价;(4)新闻真实性的历史评价。

(二)新闻真实的内涵及其含义

1、识记:(1)新闻真实的内涵;(2)新闻真实内涵的三层含义

(三)新闻失实的五种表现

1、识记:(1)无中生有,面壁虚构;(2)牵强附会,硬搞因果联系;(3)以偏盖全,为我所需;(4)道听途说,“合理”想象;(5)张冠李戴,导演摆布。

(四)几何学和空间理论与新闻真实

1、识记:(1)多维媒介空间;(2)要充分保证在多维基础上的客观真实还必须注意的情况。

2、领会:(1)多维空间映射与一维空间传播的区别;(2)时间的一维性与新闻传媒对时空的超越和重构;(3)视觉方位与报道者的立场;(4)空间距离与报道的客观性;(5)时间的离散、间断性与失实的关系。

(五)统计学与新闻真实

1、识记:(1)大数定律的含义;(2)抽样的概念。

2、领会:(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对新闻工作的意义;(2)在何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抽样调查方法;(3)不懂统计学知识导致新闻失实。

3、应用:(1)抽样调查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2)为防止新闻数字出现差错应注意的方面。

(六)传播心理误区与新闻真实

1、识记:(1)虚幻关联的含义。

2、领会:(1)偏见影响着观察的准确性;(2)紧张状态、暂时的期待和经验性假设也是影响传播者采访准确性的原因;(3)主题中心论和寻求支持的心理倾向制约着人们对事件的客观反映;(4)虚幻关连和预存假设心理导致记者的主观臆断。

第十一章 新闻价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新闻呢价值及其特征,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新闻法规,新闻价值的实现过程。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价值及其特征

(一)价值的定义

(二)价值的特性

价值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价值对主客体关系的依附性和主客体关系的统一性。

第二节 新闻价值及其特征

(一)新闻价值的内涵

1、对新闻价值的讨论有三种不同认识。

2、新闻价值是同受众的新闻需求有功能联系的事实客观属性的表现形态。它包括事实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素质及其满足受众信息需要的程度。

(二)新闻价值的特性

1、主客体关系的统一性。

2、主客体关系的交叉性。

3、主客体关系的时空性。

4、客体信息量对新闻事实价值量的制约。

5、主体认识上的差异性。

第三节 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一)新闻价值要素的含义

(二)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主要是:显要性、影响力、异常性、接近性、及时性和趣味性等。

(三)传统新闻价值标准的缺陷

1、偏爱事件的冲突、刺激

(三)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和煽情,导致过分的消极倾向。

2、过分注重异常怪诞、骇人听闻而导致新闻传媒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不完整、不真实和扭曲的世界。

3、片面追求人物和事件的显赫与轰动效应,甚至丧失新闻呢职业道德。

4、过于强调接近性,使受传者逐渐形成狭隘的区域意识,而对国际新闻和本国之外的新闻毫无兴趣。

5、偏面追求新闻的时效性。

(四)新闻价值标准的发展及其新观点

1、新的观点主要包括:发展新闻学及其新闻价值观,调查新闻学及其新闻价值观,精确新闻学及其新闻价值观,以及全息透视新闻学及其新闻价值观。

2、构成新闻价值重要标准的事件或信息。

第四节 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新闻法规

(一)选择新闻事实的政治标准

新闻政策和新闻法规决定了其对新闻事实选择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新闻价值的最终实现产生决定性影响。

(二)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新闻法规)的关系

1、新闻价值和新闻政策(新闻法规)不能彼此取代,而且应相互有所制约。

2、从国家对新闻事业宏观管理的角度看,新闻价值和新闻政策的关系应依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统治政策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第五节 新闻价值的实现过程

(一)新闻传播者

新闻传播者主要包括记者、编辑,他们与新闻价值之间体现了发现并将蕴含于事实中有价值的信息挖掘出来的主客体关系

(二)新闻管理者

新闻管理者是指代表政党、财团和社会组织的利益出面对新闻传媒进行管理、监控的机构和个人。其控制方式是,在政治上主要靠新闻法规和新闻政策,在经济上通过资金、经费和广告经营权等手段。

(三)新闻接受者

新闻接受者也称受众,受众的接受及其产生的社会效果,既是新闻传播事业的根本目的,也是新闻价值的关键所在。

三、考核知识点

(一)价值及其特征

(二)新闻价值及其特征

(三)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四)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新闻法规

(五)新闻价值的实现过程

四、考核要求

(一)价值及其特征

1、识记:(1)价值的定义;(2)价值的特性。

(二)新闻价值及其特征

1、识记:(1)对新闻价值的讨论有三种不同认识;(2)新闻价值内涵;(3)新闻价值的特性。

(三)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1、识记:(1)新闻价值要素的含义;(2)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3)第三种新闻管理模式

2、领会:(1)传统新闻价值标准的缺陷;(2)新闻价值标准的发展及其新观点;(3)构成新闻价值重要标准的事件或信息。

(四)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新闻法规

1、识记:(1)新闻政策的含义;(2)新闻法规的含义。

2、领会:(1)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新闻法规)的关系。

(五)新闻价值的实现过程

1、识记:(1)新闻传播者的含义;(2)新闻管理者的含义;(3)新闻接受者的含义:(4)新闻敏感的含义。

第十四章 知识经济与新闻传播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知识信息革命与信息化社会,知识信息跟名与人类传播变革,知识经济时代的新闻传播。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知识信息革命与信息化社会

(一)知识信息革命及其发展脉络

(二)信息社会的特征

第二节 知识信息革命与人类传播变革

以知识信息为核心内容的科学技术革命给新闻传播带来了崭新的面貌,也推动了人类传播领域的五次革命。

第三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新闻传播

信息传播技术推动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巨大变革,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

(二)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三)人们对新闻信息需求的改变

1、通过多功能媒体,实现全方位的需求模式。

2、以个人需要为中心的信息选择方式。

3、个人对信息实施控制和重组。

(四)新闻传播模式和服务方式的改变

1、传播者角色的变化。

2、传播方式的变化。

3、新闻传媒管理模式的变化。

三、考核知识点

(一)知识信息革命与信息化社会

(二)知识信息革命与人类传播变革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新闻传播

四、考核要求

(一)知识信息革命与信息化社会

1、识记:(1)知识信息革命含义;(2)三“C”、三“I”、三“A”含义。

2、领会:(1)第五次知识信息革命与前四次不同的特点;(2)信息社会的特征

(二)知识信息革命与人类传播变革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新闻传播

1、领会:(1)信息传播技术推动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巨大变革,主要表现;(3)人们对新闻信息需求的改变;(4)新闻传播模式和服务方式的改变;(5)要建立自己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和防范措施。

2.传播学概论知识点 篇二

一、《传播学概论》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实施的重要性

《传播学概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 包含的知识量比较大、涵盖的理论知识比较丰富、理论知识解释力比较强, 但其应用性不足。在传统的理论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讲授为主, 不仅降低了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 还降低了该学科的实用性, 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1]所以, 利用问题教学法以学生为主导形式,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问题教学法的实施主要是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教材知识点的主要形式设置一定的问题进行教学。然后, 学生能根据相关问题的引导进行思考, 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问题教学法引入《传播学概论》教学中, 能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将该学科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进行融合, 使学生更深入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法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促进教与学的统一, 还能增强《传播学概论》课堂教学的学习气氛。

二、在《传播学概论》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一) 创建相关的问题情境

创建问题情境要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进行。首先, 创建的问题情境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由于《传播学概论》教学具有较大的抽象性, 与实践问题相结合具有较大的困难。所以, 教师在创建该问题的过程中, 就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例如, 在对全球化信息以及新世界信息进行教学期间, 教师对问题的创建可以根据我国新闻中的相关报道、国际经济力量以及西方媒体对相关政策的报道进行提问, 然后学生根据相关说法发表意见, 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 还要将抽象性和形象性教学统一起来, 主要是将课本上比较抽象的内容转化为生动的思维教学。再次, 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兴趣融合起来。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师在创建问题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其的兴趣程度。最后, 还要形成知识点之间的网络体系, 根据《传播学概论》学科教学的知识点关系, 创新清晰的问题知识网络。[3]

(二) 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思考, 提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提问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目的, 在预习过程中提出相关问题;一种是教师根据对教学内容的设计,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这两种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 还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特别是比较有经验的教师, 能利用该教学问题增加学生的思考热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知识素养。

(三) 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讨论问题, 并找出一定的解决对策。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期间, 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特点引导学生, 并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例如, 教师在对问题进行情境创建时, 首先要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深层次、浅层次问题进行调节和控制, 并给出合理的教学答案对学生的错误想法进行改正。当提出的问题的难度加大时, 教师应将该问题分层次教学, 并将难题分解为多个简单问题进行解决。

(四) 加强知识总结与归纳

如果教师已经完成了问题情境设计, 并针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问题, 也在组织与讨论中对问题进行了解决。[4]在此期间, 教师还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分析, 并加强知识的巩固与扩展。如果教师在课后没有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评价, 整个课堂提出的问题教学就会存在多种形式, 并降低问题教学方法的利用效果。所以, 教师在完成整个教学后, 应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并对各个学生做出批评与表扬, 形成正确的引导方向。但教师在总结过程中, 一般要多以鼓励教学为主。同时, 学生在讨论与分析环节, 由于对问题的认知是具有感情色彩的, 对知识的理解并不具备完整性, 所以教师在课后就要对学生的知识点进行整合, 从而实现系统性教学。例如, 引导学生将新学到的知识与旧知识建立联系, 并形成统一的知识点。

三、结语

随着教学过程的不断优化, 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转化为现代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法的应用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还增强了实际的教学效果, 并为《传播学概论》提供了良好的教学途径。

参考文献

[1]崔汝源.浅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传播学概论》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28) :276-278.

[2]王平.问题教学法在《传播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今传媒 (学术版) , 2013 (12) :138-140.

[3]任镝.传播学概论课程案例教学法探析[J].科教导刊, 2013 (31) :183, 210.

3.传播爱比传播知识更重要 篇三

这不由地让我想起80年代震惊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卢刚制造的那场血案,这名高材生仅是因为出于对另一名同学成绩的嫉妒,便拔枪“大开杀戒”。毫无疑问,每一位教师都不会认同卢刚这样的学生,但不可否认他就是我们多年教育理念所招致的恶果,为人师者负有无法推卸的责任。

哲学家艾瑞克·弗洛姆曾将人的生存方式分为“存在”和“占有”两种,他认为:“在重占有的生存方式中,对于一个人来说,幸福就在于他能胜过别人,在于他的强力意识以及他能够侵占、掠夺和袭击他人;而在重存在的生存方式中,幸福就是爱、分享和奉献。”不得不说,这些学生在长期“占有式”的学习过程中,已经逐渐异化为学习和考试的机器,进而丧失了人性的基本感知能力。他们的心中只有成败,没有爱与关怀,生命远远没有自己的一场考试来得重要。即便他们能够在考场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人生的一次意外考试却已注定是零分。

毋庸置疑,教育是属于存在层面的,否则它便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然而我们今天的学习和教育很少顾及人生的存在旨趣,一味注重的只是无止境的数量上的占有。知识被我们置换成了分数和金钱,是我们借以战胜他人的资本,我们的幸福并不取决于自己的心灵,而是建立在超越他人的快感上。在通往强大的路上,别人的失败成为我们的快乐,冷酷甚至邪恶都成了我们必须付出的代价。也许我们不知道,我们对知识的占有,实际上就是对知识的消费,这同时亦是对我们自身的消费。也就是说,我们所学到的知识与创造和丰富无关,归根结底与爱无关。但我们必须要明白,仅仅传授给学生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事应是使其懂得对于知识的爱,只有这种爱才会赋予他们从容面对挫折以及乐于助人的力量。就像亚米契斯的小说《爱的教育》中說到的,对于爱的情感的重视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因为爱不势利,亦不功利。它是强大的,所以能够帮助弱小;它是丰富的,所以能够给予贫瘠。知识也只有通过爱才会获得生命的光和热,进而照亮和温暖人性世界里的寒夜。

4.传播学概论名词解释 篇四

3.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4.自我传播:就是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5.人际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仅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亦称之为亲身传播,它还包括利用电话、书信等媒介协助进行的传播。广义的则包括群众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了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传播的层次。

6.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有时也称作小群体传播。它是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也是介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一个信息交流层次。

7.组织传播: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即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

8.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9.理论:是对客观规律的表达,指经过概括、系统化的一组相互关系的命题和结论。

10.模式:是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指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

11.拉斯韦尔模式:传统的线性模式中最具代表性者之一,又叫5W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拉斯韦尔于1948年提出来的。按其观点,传播的过程可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四大要素,再加上效果成为五大环节。12.“2+4定律”:这是“传播单位”思想的主要内容。兼有传者和受者这两种身份及发信、受信、编码、译码这四种功能。

13.编码:即认知一表述过程,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这个过程也叫“符号化”。

14.译码:可称表述一理解过程,就是把符号还原成意思,也叫符号读解过程。15.反馈:本是电子工程学的概念。在传播过程研究中,指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做出的反应。16.传播学研究的“定量化”:是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对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采用数量化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手段叫定量化。

17.抽样调查法:是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之一。指的是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18.分层随机抽样:随机抽样的形式之一,又称为“类型随机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先分为若干层,然后在各层中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

19.问卷调查法:问卷是指为进行标准化的调查而编制的,由一组有机联系的提问所构成的表格。

20.内容分析法:是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文献研究的一种类型,是对印刷文字、影片、广播、电视等传媒中的显性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一项研究技术。这种方法具有如下特点:客观性、统统性定量性、显性内容。

21.控制实验法:是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和控制某些因素,然后观察其后果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它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实验者、实验变量、实验对象、实验观测。

22.实验室控制:即在某种严格指定与控制的人工环境中进行实验。

23.实地实验:指在不是冤家不聚头生活中进行的只控制部分条件的实验。24.等距随机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按一定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

25.游戏说: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森力图用“游戏说”去解释个人的传播行为。26.个人社会化:指大众传播通常能够潜移默化地使个人接受或者认同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使个人和社会取得协调一致。

27.环境监测功能:指通过传播客观、准确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了解足以影响社会进程的机遇或者威胁,作为人们决策或付之行动的依据。

28.社会协调功能:指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把社会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协调一致,事例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社会周围的环境做出有效的回应,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情况的最生要的事件或事情上来。

28.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以为已经充分了解了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

29.工具说:是关于传播的个人功能的一种理论。即使是最明显的自我意识的传播也往往具有作为工具使用的目的。

30.控制研究:专门考察传播者及其活动特征,揭示传播者同所处时代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是传播学理论探讨中的一个主要领域。

31.把关: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行为。“把关”:传播学奠基人卢因有关群体传播的研究中提出,指在信息的流通与循环网络中,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抑制与疏导的环节。通俗地讲,是传播者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凡有这种把关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

32.政府控制:指政府出于直接维护自身统治、保障政权稳固或捍卫大众整体利益的动机,通过立法、行政、操纵新闻等手段,对传播所施加的约束。

33.文化控制:是一种比各种控制形式都更为广泛和深远的控制形式,它包含了一政治控制、经济控制、受众控制、自我控制等各种控制形式。

34.潜网: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担负的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社会控制的职能,也即编辑部中的社会控制。

35.社会责任论:是为弥补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的缺陷,修正其弊端提出的一种报刊理论,这咱理论主张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其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积极地、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36.《权力的媒介》:着重考察“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分析各种权力集团对媒介的操纵、利用与控制。

37.内容分析法:是一种研究方法,它是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分析与描述的一种方法。

38.语义信息:是指语法信息对观察者或接受者所具有的意义。

语用信息:是指语法信息对观察者所具有的价值和效用,能否满足观察者的某种需要。

39.信息量低:是指社会的信息流量低于社会需求,以致难以满足机制的需要,更不能促其发展。

40.信息超量:信息流通超过了受众的需要和接受能力,或者是超过了社会的需求。

41.编码:把讯息或消息转化为适宜于传播和能够使接受者接纳和理解的各种符号。

42.译码:是指信息接受者把符号重新还原成为讯息,以便得出它的含义。43.中间性反应:受者收到符号后,懂得其意义并把它还原为讯息所产生的某种反应。

44.可读性:由西方新闻界首先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指新闻、文学作品等易于阅读程度,即作品使读者易于接受和了解,而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45.符号:能够作为某一种事物标志的东西。

46.大众传播的受众: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统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47.选择性接触:受众成员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不同目的、不同兴趣,有选择地使用媒介,有传诵地注意和接受媒介信息。

48.反馈:受传者对传播者所传递的信息做出反应的环节,是传播过程不可缺少的要素。

49.即时式电话询问法:在某一节目正在播出时,打电话询问调查对象当时的视听行为。

50.回忆式电话询问法:在电话询问中引导调查对象回忆前一天的活动,在回忆个人行为的基础上,确定什么时候有可能听到广播,然后通过呼号、频率、主持人、节目或风格等来疼、辨认收听的频道,以显示调查对象前一天的视听行为。

51.“靶子”理论:在西方大众传播研究初兴之时流行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是被动的、相对而言无自卫能力的“靶子”,很容易被大众媒介射出的“子弹”信息所击倒。

52.社会关系论:是关于受众的一种理论见解。以美国著名的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着重分析受众成员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认为受众成员的种种社会关系左右着他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从而制约着大众传播的效果。

53.渠道:在传播学研究中,我们将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和各种途径、手段、方式,统称为“渠道”。54.媒介:在传播学研究中,我们将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为“媒介”。媒介包括个人与个人进行信息交流的中介物和用于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定期传播的工具,前者称为普通媒介,后者是大众媒介。

55.媒介即讯息:麦克卢认为,重要的是媒介本身,是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因为传播媒介中的变革,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讯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

56.热媒介: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地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

57.冷媒介: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参与程度高。

58.样本: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核和分析时,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

59.可读性:指新闻、文学作品等易于阅读的程度,即作品使读者易于接受和了解,而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60.社会分类论:是从受众角度探讨大众传播效果的一种理论。它认为受众的社会关系左右他们对大众传播内容的接收和反映方式,从而制约着大众传播的效果。

61.“两面提示”:在提示自已一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62.“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这是一种有关媒介具有强大效果的观点。它的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63.选择性理解:指受众给予已被接触和感知的大众传媒的信息的意义。同传播者给予的意义是否一致,而理解的程度对于劝服来说是具有决定的。

64.个人差异论:以刺激反映论的心理学模式为基础,从行为注意的角度描述受众,认为不同的受众成员对大众传播信息的不同的接收行为,取决于个人特性的千差万别。

65.说服性传播的效果:也成为传播的说明效果,指的是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种“纯效果”。

66.意见领袖: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向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及其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作用。这一概念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

67.异化:指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脱离生产者、同生产者相对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统治生产者的一种社会现象。

68.文化霸权:指统治者除依赖暴力来维护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之外,还必须具有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由此导致被统治者具有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由此导致被统治者在心理观念上的顺从和满足于现状,而这种领导权只能建立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共同信仰上,也就是建立在统一的意识形态上。

69.社会文化学派:这一学派主要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角度研究传播,将传播活动臵于文化的背景中,把传播问题同文化现象联系起来考察,立足点在文化方面。

70.休眠效果:即“睡眠者效果”,这是由霍夫兰提出的用来解释可信性效果变化的一个概念。根据艾宾豪斯的忘却曲线原理,人脑对信息的记忆量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而忘却是从信息的次要属性开始的。也就是说,由高可信度信源或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人们对信源的信任感不同,其说明效果可能会分别大于或小于信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信源与信息内容相联系的记忆会逐渐淡漠。这时,由信源居于主导地位的可信性效果趋于减弱或者消失,内容本身的说服力才能较为完全地发挥出来。

71.卢因:传播学五大奠基人之一,原籍德国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创立了群体动力学和场论,他本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属于格式塔学派,他提出了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等概念。

72.内容分析中语义分析:内容分析方法的一种,这种分析方法以文字符号所含的信息意义作为分析单元,对反映特定内容的文字符号作统计分析,它不局限于字面,而是根据文字所涉的语义内容来分析。

73.比特:度量信息的单位。《数字化生存》一书的作者把它比作人体内的DNA。

74.李普曼:美国著名新闻学家,著有《舆论学》等著作,提出了现代人与第一手信息隔绝和拟态环境等观点。

75.2+4定律:这是传播单位思想的主要内容。奥斯古德和施拉姆认为,每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和受者两种身份以及发信、受信、编码、译码四种功能。为方便记忆,称之为2+4定律。

5.传播学概论优秀读后感 篇五

这个章节也是我认为的,对我的传播学学习以及新闻专业知识学习具有启发性的内容之一。新闻传播的学习以及专业新闻报道。采访的学习,首先的前提就是要弄清楚传播的社会功能及它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让我们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意识到春播信息对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它所造成的影响和作用。才能要求我们抱着严谨的态度来学习新闻学以及传播学的知识,严格要求自己今后在传播信息,创作新闻作品时,考虑到的更多是自己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作用,以次来严格要自己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成为合格的新闻人才。

我认为最难学习及理解的章节多是一些理论性知识占主要内容的章节,比如。第12章—传播学的批判学派。以及个章中理论知识的部分,它们大多涉及传播学研究的一些传统和现代的各种派别的理论成果,语言比较专业拗口,读起来比较生涩难懂。

我认为应该重点讲解的内容有第5章—传播学的社会功能,第7章—内容分析和信息交流。第9章受传者研究及第10章—传播效果的研究。这些章节的知识内容较为难懂,而且与我们所学的新闻专业有很大联系,对我们新闻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写作新闻,采访技能等有只管重要的作用,只有弄清信息传播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弄清信息传播的效果—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弄清信息受众学要什么样的信息,才能个好的为我们的信息传播,新闻创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打好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让我们在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几实践中,更家得心应手。既然如此,当然,这些章节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完全可以运用于今后的生活中的,为我们的学习及工作提供充分的“知识武装”。

传播学作为一门多科学的边缘学科是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传播现象,它的诞生是有条件的,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各类科学不断延伸并相互联系,各种新理论,新学说大量涌现,就为传播学的产生作好了铺垫,同时,由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世界的各个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客观上成为传播学产生和发展的催化剂,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传播学在美国问世了。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十分广泛的,广义上讲它包括人类社会所有的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而从狭义上讲它又可以分为两大派别,一派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环太平洋国家在内的传统学派,另一派是和美国对立的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面对如此庞大的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研究领域,要想取得好的传播效果,研究的方法相应的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然而,事物之间的联系总是多层面和多角度的,这就需要没一种研究方法又相应的存在几种不一样的特点,以满足对事物某一侧面的深入研究和调查。

无论是什么样的传播学都离不开传受者和受传者这两个主体。它们之间的沟通对于传播的效果好与坏是至关重要的,传播者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受传者的信息需求,而受传者作为信息的接受者更渴望从传受者那里接受到自身感兴趣的信息,这就需要传受双方之间建立一种互动关系,即传受者对受众进行调查,受众给予传播者信息反馈。

6.《传播学概论》简答论述名词解释 篇六

4.问卷调查中提问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答:合理性,科学性,艺术性 5.报纸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长处:1信息容量较大2保存信息的能力强3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强;报纸信息容量虽然受到篇幅的限 制,但可以通过扩版增张扩大信息容量。报纸是印刷品,易于保存和查阅。读报的时间,读报的方式都 任由读者决定。短处:1传播信息的速度不如电子传媒,因而新闻的时效性逊于广播电视2传播形式缺乏图声并茂的电视 节目的动感,也不如以声传情的广播节目来的新切3读报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限制了读者的范围

6.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是什么?

答:传播学虽然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与新闻学并不存在“血缘”关系,不同之处在于 :1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而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新闻学的研究路线是:实务-历史-理论;传播学的 研究路线是:多学科理论探索-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2研究方法上各 有不同(新闻学思辨型定性分析方法,传播学采用实验型的定量分析方法)3研究对象虽有重合之处,但亦不尽相同(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容制作和传播者;传播学研究遍及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 的全过程)传播学和新闻学各自独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彼此取代,新闻学的继承与发展和传播学的引入与探坟 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7.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信息”的科学概念是由美国数学家,信息论创始人申农提出的。消除或减少事物的不确定性,从 而获得确知讯息或关于该事物的确定状态。而讯息(或消息)则是信息的物质载体,用以负载信息的传 递和交流。新闻和信息是密切相关的,新闻是信息的一种形态,是信息“大家庭”中的一个主要成员。新闻源于 信息,而又终于信息;新闻的特点:1新闻要求具有强烈的时效性2新闻要求具有完整,连续的总体性3 新闻信息要求公开传播,为众多的接受者所共享,是一种“大传播”的信息4新闻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

8.确定样本大小的四个因素是什么?

答:1研究总体中样本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2课题要求的精确程度和把握程度3课题研究的时间,人力,财力及研究本身的要求4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及统计分析方面的要求

9.简要评价一下拉斯韦尔的“5W”理论。

答:1948年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了这个模式。由于这一模式各个五一节的第一个英语字母都是W,故称5W模式。谁,说什么,对谁,通过什么渠道,取得什么效果这一模式的贡献:它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为什么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 出了具体的环节(或要素),从而使传播研究的细化,深化成为可能。同时把5W规定为传播学的五大研 究领域,为后人分门别类地深入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第一次为传播学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 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不足之处:直线性,即从传播者开始,到效果结束,即没有反馈,也看不出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孤立性,没有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不符合实际情况。

10.语言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答:根据波兰学者柯日布斯基等人的研究,从语义学角度来看,语言的特性主要有以下三种:1语言是静态的,而客观实际是动态的2语言是有限的,而客观实际是无限的3语言是抽绎的,“抽绎” 是指经过选择和舍弃而从中引出头绪来

11.大众传播的受众有什么特点

答:1广泛性,大众传播是面向全社会公众的传播活动,因而决定了它拥有人数众多的受众,而且受众 成员广泛分布在各个地区,而不限于某个狭小的范围

2混杂性,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复杂的,异质的,由特点各异的受众成员组成。他们表现出年龄,文化程 度,民族,职业,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

3分散性,大众传播要通过媒介工具进行信息传递活动,在传播过程中受众与大众传播没有直接的接触,不能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交流,受众与传播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分隔开的。而且,受众分散各处,成员之间互不相识,互不联系,处于分隔状态。

4隐匿性,大众传播机构对受众成员既不认识,也不了解他们的情况。即使可能了解受众总体的一些主 要特征和愿望要求,也难以确知受从成员的个人情况。从这个角度看,广大受众处于隐匿的状态。

1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是什么?

答:传播效果依据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即指外部信 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2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指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上的变化3行为层面上的效果,即认知和心理,态度所发生的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也有三个层面:1环境认知效果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13.传播学诞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从主观条件看,人类认识能力有了空前提高——伴随着封建专制时代的终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都为之面目一新,并日趋“整体化”,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了解越来越正确,各种新理论,新 学说大量涌现。在此背景下,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全面把握和系统,科学的认识,终于成为可能。从客观条件看,传播的作用和影响高度凸现——工业化使整个世界连成一片,其必然结果之一是:传 播活动日益频繁和复杂化。特别是传播的相对独立化和职业化,给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的重大的冲击。这 种冲击,终于引起全社会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高度重视。总之,可能与需要相结合,催生了作为20世纪众多新学科之一的传播学。

14.简述赖利夫妇模式的特点?

答:由美国学者赖利夫妇提出,属于社会系统模式,该模式中有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一是“基本群体 ”,又称初级群体,首属群体,如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二是“更大的社会结构”,指关系比较松 散的次属群体,如工作单位,学校,社团等;三是“社会总系统”,指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等隶属群体。

15.简述马莱茨克模式的特点?

答:该模式由德国学者马莱茨克提出,属于社会系统模式。它详尽地色画了传播结构的各个要素之间的 复杂互动关系,并展开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在该模式中,传播者一方,要从大量的材料中进行“内容选择”的工作,但又要承受“讯息的压力” 和“媒介的压力”。受传者一方,同样要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会受到“媒介的压力”,而“ 感受和效果”也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该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传者都要受到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一是个人层面,即“自我形象”和“ 个性结构”,二是组织层面,即传播者的“工作环境”,包括媒介组织和工作伙伴,受传者所在的“受 众群体”,三是社会层面,即“社会环境”此外,该模式还展示了“传播者”“媒介”“受传者的反馈”,媒介与受传者彼此“心目中的形象” 等,这些也是十分重要的。

16.简述媒介控制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答: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基本的控制形态有:

一、政治控制。集中表现在政府部门对传播的限制与管理上。常见的手段有:立法、行政、操纵新 闻。

二、经济控制。关键媒介在所有权上,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广告。

三、受众控制。受众对传播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反馈上。有直接表示意见建议的(通过信件、电话等),有间接显示态度和看法(是否订阅报纸、收看节目等),传播者也主动收集公众反应。

四、自我控制。一是媒介组织对本机构人员的纪律要求与行业规范,二是各类传播从业者按照一般 的行为准则和自身的职业道德对自己行为的约束。除此之处,还有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远的控制——文化控制,所有的控制形态都包容在文化控制中,一切控制控制现象说到底都无不处在特定文化的背景下,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这些控制如一张潜网,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传播。如在我们的生活中,刚进入新闻界的年轻记者充满 理想,无所顾忌,但最终会变得同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这便是布里德所说的编辑部中的社会控制。他的研究表明,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 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网。

17.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的内容是什么?答: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巴斯认为,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 虽然很多,每个参与传播的人都可以看做把关人,但最关键的把关人是传播媒介。因此,他专门研究了 传媒的把关活动,指出这是前后相连的两个步骤或两个阶段,也就是“双重行动”。其中的第一阶段是 新闻采集,把关人主要是记者。记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现实事件进行取舍和提供新闻稿件。第二阶段是 新闻加工,把关人主要是编辑。传媒输出的所有的信息,都得经过这道重要关口,因而这一阶段的把关 活动更具有决定性作用。

18.新闻工作中,如何提高可读性?

答:1.新闻要提倡写短句2.尽量少用或不随意简化专用名词3.注意用语具体,有特定的含义,适当多 用常见的词4.注意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就广播的可听性来说,要求重视广播中语言和音响的综合使用,多用口语,少用书面语,做到通俗,简明,易懂。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则应以视觉感觉为主,加强图像直观作用和现场感,并配合使用口语直接形式,形成视听兼备,声色并茂的综合效果。19.四大传媒在竞争中采取什么对策?答: 1.报刊。报刊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对策是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容量大、报道范围广、易于保存 等方面的优势,借此弥补时效性方面无法与电子传播媒介匹敌的不足。2.无线电广播。广播的竞争对策是一方面在节目安排上扬听觉形象之长,以简明新闻、音乐节目 等吸引受众,并发挥自身节目制作比电视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向专栏化节目发展;另一方面收听工具 已走向小型化、轻便化,更利于受众随时携带、收听。

3.电视。电视与原有媒介的竞争中主要以集声像之美取胜。会以丰富多彩、图声并茂的娱乐节目 受到观众青睐。20.简述选择性因素的三个方面?

答:1.选择性接触:面对着众多的媒介信息内容,受众成员无法毫无选择地被动地注意所这些内容并对它们作出反应。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有选择地使用媒介。2.选 择性理解(解释):这是指受众对已被接触和感知的大众传媒的信息所给予的意义,同传播者给予的意 义是否一致,而理解的程度对于劝服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3.选择性记忆:受成员对自己所接触、理 解的媒介信息,并非能全部长久地印入脑海之中,而只是有筛选地记住一部分内容。解释选择性因素的观点:1.认识的连贯论(认知不和谐理论)的解释2.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解释3.可获 得性(易得性)论的解释 21.简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

答:这一理论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它从受传者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的效果。它通过分析受传者接触 媒介的动机或这种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它 的最大特点是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对广播节目的使用动机最早开展调查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的H•;赫尔卓格,最早对印刷媒 介的效用进行考察的是B•;贝雷尔森。20世纪40年代此类研究很多,50年代这类研究进入了停滞期,60年代这类研究的价值重新受到肯定,再次复兴起来。有学者认为,“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效果观强调的是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因而应属于“有限效 果论”,但也有学者认为,“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果,应属于某种“ 适度效果理论”。不管怎样,“使用与满足”研究以受众为中心的视角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22.“沉默的螺旋”假说和大众传播的舆论导向有什么联系?答:大众传播与舆论的关系问题,是政治学,社会学和播学研究的一个历史悠久的课题。传统的政治 学和舆论学认为,舆论是一种“社会合意”,它的产生是一个“问题出现,社会讨论,合意达成”的理 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或作为“载体”,或作为“喉舌”,或作为“公众的精神纽带”,发挥着合理的作用。由于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主要从政治民主的角度考虑问题,在这里,作为“民意” 的舆论自然是具有高度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的。但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舆论被认为是一种社会控制 的机制。德国女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假说,正是从这个 角度研究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把舆论看做是一种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力量”,探讨它 的形成过程,社会作用和客观规律。

23.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有哪些新的课题? 答: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社会信息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必然会引起传播效果研究领域的扩大和研究课题的转换。美国著名传播学家罗杰斯认为,未来的传播效 果研究将会是对整个信息社会的研究,除了大众传播的一些传统课题将会继续受到重视对,对“新传播 技术的普及和利用所产生的社会的,行为的,心理的影响”将成为效果研究的重要内容。另一位传播学者萨尔瓦焦认为,新媒介研究与传统媒介研究对“效果”和“影响”的把握上是不同的。具体地说,传统的研究主要是从个人态度或行动变化的角度考虑问题;而由于新媒介的使用本身就意味 着个人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其普及过程所需时间又极为短暂,因此,传播学者所直接面临的,是新 技术,新媒介所引起的社会变化和宏观效果问题。新课题研究应包括:1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相互关系2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变化3“住处沟”“知识沟 ”与社会平等4信息泛滥的社会结果5信息社会中的社会病理

24.电脑联网对传统的大众传播意味着什么?

答:电脑联网业即构成对传统的大众传媒的挑战和冲击,又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总体来看,电脑联网业的兴起和发展,给大众传媒带来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作为信息高新科技产物的 国际互联网,具有先进性,互动性

论述题:

1.大众传播的一般性功能有哪些?

答:传播的一般性功能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传播的个人(个体)功能,二是从社会 学,经济学及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传播的社会功能。前者涉及的范围多半属于人际传播,后者则专指大众 传播的社会功能。大众传播的四大社会功能是拉斯韦尔提出的:1环境监测的功能,即大众传播具有的传播各种新闻和信 息,为人们提供决策和行动的依据的社会功能2社会协调功能,即大众传播通过对新闻信息的选择,解 释和评论所实现的社会整合功能3文化传递功能,即大众传播承担的传递知识,经验,价值观的教育功 能4由赖特提出的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2.控制论模式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答: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 “反馈”机制。控制论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的机制,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 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1.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似乎各“传播单位”之间传、受的地位、机会完全平等。2.循环性的表述,也会引起误解。钱性模式的缺陷只改正了一半。

3.“知识沟理论”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答:“知识沟”理论是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论假说.这一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经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 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 的“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4.概述“议程功能设臵”假说?

答:麦库姆和肖发现,在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首一 种高度的对应关系。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 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高。麦库姆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 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 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⑴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臵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 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⑵“议程设臵功能”假说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所产生 的中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⑶“议程设臵功能”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即传 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议程设臵功能是在李普曼“拟太环境”以及拉斯韦尔关于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说。它的概念不断趋于细致化和明确化:⑴“议程设臵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学者们从三角度考察大众传播“议程设臵功能”作用 机制:认知模式、显著性模式、优先顺序模式。⑵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⑶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臵”的不同特点。(填空)如报纸的“议程设臵”对较长期的“议题重要 性顺序排列”影响较大,而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不足: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臵”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尽管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媒介的“议程设臵功能”是强大的,但也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5.概述传播的五个层次?

答:人类传播主要有五个传播层次或类型: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自我传播是指每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集中反映了人的神经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反馈现象。人际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亦称亲身传播,包括利用电话,书信等媒介协助进行的传播;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了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 传播的层次。组织传播的方式主要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横向传播三种大众传播是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对极其广泛的受众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特点:1它需要借助特 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这些媒介的特性各不相同2大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牟,受 众则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的3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是有限的,滞后的4现代科技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广泛5大众传播的内容多半是由组织(传播机构)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发出的。词解释

1.反馈:传播过程中受传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的反应,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2.“两级传播”理论: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伊里调查的发现,对传播过程作了这样一种推测: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作用于)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概念产生的依据。1962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杰斯对农村中新事物的采纳和普及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这项研究的成果之一,是把“两级传播”理论发展成“多级”或“N级传播”理论。3.传播流程: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4.抽样调查法: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其中,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在抽样调查中,样本数的确定是一个关键问题。抽样的方式,有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大类。

5.模式: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基本类型:文字模式,图像模式(最常用的模式),数学模式

6.受众: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是传播过程的要素之一。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对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的总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受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受众不仅是大众传播信息到达的目的地,而且也是媒介信息的积极主动的“觅信者”。同时,受众还是大众传播过程的反馈信息源。

7.媒介:原义为中间物,传导体,手段,工具等。在传播学中,是指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媒介包括个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中介物(如电话)和用于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传播的工具(如报刊)。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崛起,又出现了网络这新一媒介。8.“两面提示”:在提示自已一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9.“把关”:传播学奠基人卢因有关群体传播的研究中提出,指在信息的流通与循环网络中,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抑制与疏导的环节。通俗地讲,是传播者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凡有这种把关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

10.“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这是一种有关媒介具有强大效果的观点。它的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11.符号:一般含义是指字母,电码,话语,文字,数学和化学符号等东西;符号的定义是:一切能够作为某一事物标志,表示该事物的意义的东西。符号活动为人类所独有。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指说性”,即符号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指说事物的标志。换言之,是以特定的符号形式反映事物的概念和意义。符号的抽象能力远胜于信号。

12.意见领袖: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向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及其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作用。这一概念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特征: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2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3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4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3.大众传播功能失调: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了与“功能”相对的“功能失调”这一重要概念。它是指不利于一个特定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在大众传播中,在一定条件下,如被社会集团或个人滥用时,某些传播功能会受到损害而产生消极的负面后果,这就是传播的功能失调。(功能和功能失调,显功能和隐功能,是两组不同的概念,前者着重表明它们对社会体系有利还是不利,后者则强调它们能否被社会成员所认识和是否社会成员所期望的。)

14.传播:含义较广,如交流,沟通,通讯,交际,交往等,基本意思是“与他们建立共同的意识”。在传播学中被定义为: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15.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内容分析的种类可归纳为:实用语义分析,语义分析和符号载体分析。内容分析的研究模式有推理模式和比较模式两类。16.社会责任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是对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改良,发展和完善。它主张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即在没有“他律”的情况下,应自觉的进行“自律”

上一篇:氯化钾缓释片说明书下一篇:开发区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