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报告编写原则

2024-08-27

审计报告编写原则(精选9篇)

1.审计报告编写原则 篇一

编写审计报告要点问答

来源: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审计署法制司

[《中国审计》编者按]:自2004年4月1日起,审计署机关及派出,派驻机构试行《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审计署令第 6号,以下简称6号令)。6号令中的有关规定与审计署以前发布的有关准则、规定不一致的,按照6号令执行。同时,地方审计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6号令的试行范围。6号令取消了原来的审计意见书、审计建议书,而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和移送处理书是审计机关对外出具的主要法律文书。其中,按照6号令的规定,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书,是审计机关对外发布的审计法律文书(原来是审计组提交给审计机关的内部文书)。

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按照6号令编写审计报告时常常出现一些困惑不解之处,许多读者纷纷来信询问。为此,《中国审计》杂志记者带着读者朋友们关心的有关问题,请参加起草6号令工作的审计署法制司王世成处长作了专业解答。

记者:6号令中规定的审计报告内容与《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审计署令第2号,以下简称原准则)中的相关规定有哪些异同?

王世成:6号令规定的审计报告的内容包括:1.审计依据。即实施审计所依据的审计法等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原准则无此规定;2.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性质、管理体制、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以及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状况等,与原准则相同;3.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一般表述为被审计单位应对其提供的与审计相关的会计资料、其他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与原准则基本相同;4.实施审计的基本情况。一般包括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和审计实施的起止时间,与原准则基本相同;5.审计评价意见。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发表评价意见,与原准则相同;6.审计查出的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的事实和定性、处理、处罚决定以及法律、法规、规章依据,有关移送处理的决定。与原准则的规定明显不同,原准则只要求列出事实和法律规定,不要求列出处理处罚决定;7.必要时可以对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与原准则基本相同。

此外,审计报告的格式标准要按照2004年3月22日《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印发<审计报告>文书格式标准的通知》(审办办发〔2004〕44号)执行,该文件与6号令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审计机关印章和签发日期从封面移至正文之后,为的是消除编造《审计报告》的隐患。

记者:审计决定是对被审计单位做出的处理处罚决定。为了体现审计报告的全面性,审计报告中包含了处理处罚决定的内容。由此一来,审计机关在做出审计报告时,是否可以不再出具审计决定书?

王世成:不可以。因为审计报告与审计决定书的性质截然不同,(审计报告不仅仅是送发被审计单位,所以包含的内容应当较为全面),审计报告没有执行性,而审计决定书具有执行性。当被审计单位不执行审计决定时,审计机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其执行审计决定;但是当被审计单位不执行审计报告时,由于审计报告不具有强制执行性,所以审计机关无法申请法院强制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报告。因此,对被审计单位给予处理处罚时,除了出具审计报告外,还要出具审计决定书。当然,如果被审计单位没有违法违规问题而无需处理处罚时,则不再出具审计决定书。

记者:审计机关在对被审计单位做出处理处罚时,常会涉及到适用《审计法》以外的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规定等,那么审计机关有没有对其他法律的执法主体资格?编写审计报告、做出审计决定时,如何引用法律法规?

王世成:根据《审计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和《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条的规定,审计机关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规定进行处理、处罚。此时,审计机关就成为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规定的执法主体。同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规定就成为审计机关进行处理处罚的准据法。比如,审计机关可依照有关财政、财务收支的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处罚幅度、数额进行罚款。若审计法不这样规定,则审计机关就无法发挥作用。审计法的规定是法律适用的规范,只起指引作用,不是审计机关处理处罚的准据法,类似于国际私法上的冲突规范,如“不动产继承依不动产所在地法”,“离婚依法院所在地法”等。当然,审计机关必须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做出处理处罚。例如,审计机关的处理权有责令限期缴纳收入、责令退还资产、责令退还违法所得、责令调账等;审计机关的处罚权有警告或通报批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审计机关没有吊销营业执照权、行政拘留权、责令停产停业权。

编写审计报告、做出审计决定要引用行为发生时的有效文件,行为发生时还未生效的文件或者已废止的文件不能引用。引用规定要具体,有名称,有条款,有内容。规章以下的文件还要引出文号,以便于查阅。如《贷款通则》(银发〔1995〕217号),《贷款通则》(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令第2号)。有些法规修改较快,如《外汇管理条例》,1996年1月国务院发布,1997年1月就修改了,所以引用法律法规时要注意其时效性。此外,审计人员在审计执法中,还要注意审计艺术。如说话要讲究说话艺术,有礼貌,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谦虚谨慎,不卑不亢。要认真听取被审计单位的陈述和意见,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尽量使被审计单位能够接受。

记者:审计机关为审计出的问题进行定性或做出相关的处理处罚时,有时会遇到针对某一问题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出现表述不一致的现象,此时应如何适用法律?当发现所适用法律的有关规定模糊时,又应该怎么办?

王世成:这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法律(广义)“打架”的问题。对此,审计机关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五章“适用与备案”办理。总的原则是:纵向规定之间不一致时,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横向规定之间不一致时,提交有权机关裁决。具体规定如下: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2.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

3.经济特区法规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经济特区适用经济特区法规的规定。

4.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5.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6.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7.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8.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做出裁决: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9.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机关依照立法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的权限予以改变或者撤销:超越权限的;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的;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的;经裁决应当改变或者撤销一方的规定的;规章的规定被认为不适当,应当予以改变或者撤销的;违背法定程序的。

10.改变或者撤销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权限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有权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立法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有权撤销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立法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和批准的不适当的地方性法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下一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授权机关有权撤销被授权机关制定的超越授权范围或者违背授权目的的法规,必要时可以撤销授权。

审计机关在审计定性和处理处罚时,发现法律规定模糊、表述不准确或存有歧义,要及时请示上级机关,由上级机关做出明确答复。如对税务机关工作人员“高开低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审计署致函最高人民法院咨询是否构成犯罪,该院关于对《审计署关于咨询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问题的函》的复函中认为税务机关实施“高开低征”或者“开大征小”等违规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应当根据刑法有关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又如对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罪犯罪主体是否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问题,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进行了函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复函我署进一步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隐匿、销毁会计资料,情节严重的,均构成犯罪,并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004年,四川绵阳南效机场建设管理局财务负责人袁某在接受审计期间隐匿小金库(近千万元)财务资料,拒绝向审计人员提供。成都特派办按照法工委的解释,将其移送当地公安机关,绵阳市涪城区人民法院以隐匿会计资料罪判其2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4万元。审计机关在定性和进行处理处罚时,如果不是法律规定模糊,而是根本找不到法律依据,则要按照“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执行,但要将情况及时向上级机关报告,由上级机关向有关机关建议完善法制。

记者:有读者问到,6号令没有具体规定关于审计听证告知的标准,审计机关在做出审计处罚前,审计听证告知应执行哪个规定?如何计算听证标准?

王世成:审计听证告知按照《审计机关审计听证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号)办理。审计听证的标准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处以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金额百分之五以上且金额在十万元以上罚款,被审计单位有权要求听证。“金额在十万元以上”的罚款,是指审计机关一次实施的对同一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的罚款累计金额。在同一审计项目中,如果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单项违规行为的罚款额虽未达到十万元,但对该单位各种违规行为罚款的累计金额在十万元以上,也符合“金额在十万元以上”罚款的听证条件。“百分之五以上”的罚款,是指审计机关一次实施的对同一被审计单位的罚款累计金额占其被罚款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金额的百分之五以上。如审计机关查出五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问题,只对其中的两项问题处以罚款,那么计算百分比的方法是:分子是两项罚款的金额之和,分母是处以罚款的两项问题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金额之和。未处以罚款的另外三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问题,不予计算。对个人处以2000元罚款就应告知听证权。

记者:按照6号令规定,如何审定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在用词上又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

王世成:6号令要求实行审计会议审定审计报告。对一般审计项目,由审计机关分管领导召集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法制机构负责人、审计组组长和其他有关人员,召开小型审计业务会议讨论审定;对重要审计项目,由审计机关分管领导提议,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或其指定的其他负责人同意后,召开审计业务会议讨论审定。参加人包括审计机关负责人、审计组所在部门和法制机构的负责人、审计组组长、有关专家和其他有关人员,审计业务会议应当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审计业务会议决定。这种做法增强了审计业务决策的民主化、公开化。

审计报告用词应客观、准确、规范、严谨。国外在这方面多有规定,如德国审计条例规定,应尽可能避免语言上的不良习惯,包括虚词或空洞的套语(如当然、显然、自然、无疑),因为这类词既代替不了事实,也代替不了论据。我国虽没有明文规定,但应做到客观、准确、规范,有的将“概率”误写为“几率”用词不准确,将“法定代表人”误写为“法人”或“法人代表”不正确。有的没有做到严谨细致,不认真,粗心大意,丢字多字错字现象时有发生,如写“万元”时,不是少写“万”字,就是多写“万”字。有的定性没有上升为法律语言,而是日常口语,降低了审计报告的权威性。

2.教材的编写应遵循有序原则 篇二

高中一年级H版教材第一册阅读单元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即培养学生对作品语言细心品味的能力,对作品思路深入探究的能力和对作品主旨正确把握的能力——这是教材编写者的初衷。基于这一目的,教材编写者在该册教科书中相应地配置了四个阅读单元,即第一、二单元:语言(包括词语和句子)的品味(一)、(二);第三单元:思路的探究(一);第四单元:主旨的把握(一)。单纯地就每一个单元的内容而言,编写水平确实不错,也比较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目的。

但是,语文教材的编排应该遵循“有序性的原则”,教材内容的编排有了“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序列,就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教与学,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基于此,我个人认为本册教科书四个阅读单元的编排顺序似乎应该做一番必要的调整,即第一单元:主旨的把握(一);第二单元:思路的探究(一);第三单元:语言的品味(二);第四单元:语言的品味(一)。因为这样编排似乎更符合我们对由文章内容(主旨)到文章形式(思路、语言)的认知规律的把握。

关于文章主旨的重要性,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曾有精辟的论述:“愈之志在古道,又甚好其言辞。”(《昌黎先生·答陈生书》)“愈之所以志于古道,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耳。”(《昌黎先生·答李秀才书》)“盖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耳。”(《昌黎先生·送陈秀才彤书》)

他的门生、也即他的女婿李汉在《昌黎先生集序》就曾经明确地指出了韩愈关于文(思路、语言)和道(内容、主旨)二者关系的基本观点:“文者,贯道之器也。”意思是说,“道”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要因“道”而“文”,“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的确,无“道”而“文”,无异于惺惺作态,无病呻吟,其文章的可读性能有几分呢!

基于文章内容(主旨)的重要地位,更基于我们的学生语文学习已达九年的底蕴,我以为把“主旨的把握(一)”安排在本册教科书阅读单元的起始部分为好。

“思路的探究”应该紧承“主旨”而来。思路者,思考之线路也。对于一篇文章,不论它的结构是采用什么(并列、总分、层进、对照等)式的层次,都只不过是表达思想感情(主旨)的外在形式。形式是依附于内容并为内容服务的,所谓“为情造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没有或者不太明确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旨),还奢谈什么探究文章的组织结构呢?因此,有必要也必须让学生在理解并把握文章主旨的情况下,再去探究文章的思路(即按照由主旨到思路的认知过程来教与学),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全面地弄清文章的思路,从而避免我们在教学时走入形式主义误区。

语言再美,也只是思想感情的载体,是一种文字符号,与主旨相比,也只能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南北朝时的文论家刘勰也强调先有思想感情,然后根据思想感情来选择相应的形式。他说:“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词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文心雕龙·情采》)我们在品味语言时必须从“文之本源”出发,把握住文章的主旨(思想感情),然后看它所选择的词采。因此,在编排过程中,两者(情、采)之间的关系不宜颠倒。

事实确实如此。本人自一九九八年第二次使用该册教科书以来,就试着按照先“主旨的把握”、后“语言的品味”的单元顺序进行教学,效果似乎较本来的单元顺序要更好一些。因为先(学会)把握住了文章的主旨,很有利于学生高屋建瓴地去品味语言,不致于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陷入吹毛求疵、举步维艰的误区。

对于语言与思路而言,语言也不过是思路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两者孰先孰后似乎毋需我多言。对于第一(主要是“词语”的品味)、二(主要是“句子”的品味)两个“语言的品味”阅读单元内容的编排,则存在着一个从大到小的顺序问题。初中语文学习语法时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来进行的,即,字(语素)——词——句——篇(章)。把“句子的品味”放在“词语的品味”之前,既有利于学生对初中所学语法进行反刍,更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品味”从大(句子)到小(词语)的逻辑把握,因为词语毕竟是存在于具体句子(语境)之中的。

3.审计报告的编写要求盘点 篇三

1. 审计态度要客观、公允

客观性是指不偏不倚,实事求是,这是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要求。审计人员只有客观地收集和评估证据、做出审计结论、报告审计结果,才能达到审计目标,也才能使审计工作令审计意见的利害关系人信服。审计报告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行为,它审核会计技术的运用是否合理、是否违规;它的客观、公允也直接体现在技术上,而不是体现在被审计对象的主观动机方向上。

2. 审计意见和评价要谨慎、适当

审计人员发表审计意见时要考虑重要性程度、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和审计发现的问题的数额大小、性质、情节等因素,作出专业判断。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只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评价依据或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发表审计意见不能含糊其辞,要求要明确,表达要清楚,尽量不要使用绝对的表达方式。

3. 审计建议的提出要合时、合适

4.审计报告编写原则 篇四

一、审计报告涵盖的内容应全面、完整,能充分反映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审计机关实施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要对其所在地区、部门和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更要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地方经济或单位的效益贡献进行审计分析。为了使分析依据充分全面有力,审计内容应涵盖:

1、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其中,重点审查:(1)经济增长率。主要审查地方生产总值完成额及增长率的真实性。(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审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完成额及增长率,分析投资效益及投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幅度。(4)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要注意剔除物价因素。审查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率。(5)节能减排控制指标的完成情况。

2、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的真实合法性。

3、预算外资金收入、支出和管理情况。

4、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5、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

6、任职期间债权债务的变化情况。

7、财政、财务收支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

8、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在对上述事项进行审计的基础上,分析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上级下达的主要经济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遵守国家财经法纪的情况,分清领导干部应负的经济责任,全面评价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二、报告评价的主要方面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不同于一般的财政财务收支报告,审计评价既要反映领导在任期间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还要分析评价经济决策的科学、民主性,个人执行廉政准则和纪律情况,因此审计报告应分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财政财务收支和上级政府下达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以及本级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性情况。

2、重大经济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情况,包括决策形成程序是否规范,是否经过集体讨论,项目的投入产出比等。重大投资项目的决策程序是否合法合规。

3、单位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对下属单位是否监管有力。

5.教学目标编写原则 篇五

注重三维目标的设定。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另外,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注重教学的生成性。教学设计遵循的原则:

1、以教学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

2、突出合作学习。

3、运用各种信息与资源。

4、强调对学习过程、学习资源的评价。

5、以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主线,在一定情境中确定教学策略和技能。

(一)、切实进行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依此制定教学目标,反对经验主义。

1学习需要即学生已有的知识状态与期望他们达到的学习状态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构成了总的教学目标。2学习内容即为了实现总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这里要特别注意分析学生的先决技能和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操作过程。这样才有利于避免教学起点过高,补足知识结构,适应建构知识的心理机制。3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准备、初始技能、学习兴趣及相关的经验、动机、文化、社会等背景因素,切实进行学生特征分析。做到以上三点,就可以使教学目标的设计在理论的指导下严密地进行,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起点。

(二)、教师应认真学习和钻研流派众多的学习理论,用理论武器指导自己的实践,这样才利于避免课堂教学的形式主义,避免使课堂教学走入灌输或发问的极端。

(三)、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④,使教学目标的阐述利于教师的授课和检测,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自测。

6.审计报告编写原则 篇六

《重庆地理》乡土教材是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组开发的重要课程资源。《重庆地理》属于重庆市省级乡土地理教材,适用于重庆市辖区初中学校进行乡土地理教学,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本文主要探讨《重庆地理》乡土教材编写原则及其内容结构,以期对地理教师编写乡土地理教材和进行乡土地理教学有所启示。

一、《重庆地理》乡土教材编写原则

1.乡土性原则

乡土地理具有浓郁的乡土味、地方性和独特性。乡土地理教材一应突出本乡本土地理特征;二应贴近学生生活经验。《重庆地理》乡土教材编写过程中,大量收集重庆辖区内第一手地理素材,尽量选取、概括、提炼能突出重庆乡土地理特征、贴近学生乡土生活经验的典型实例作为《重庆地理》乡土教材内容。如“重庆火锅”(第六章)、“雾都”(第二章)、“山城棒棒军”(第五章)等学生熟悉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和独特性质的典型事物、事例。

2.地理性原则

乡土地理属于区域地理范畴,地理学科特点突出,是地理学科教材,而不是其它学科教材,因此素材选取、问题设计必须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特点,坚持从地理视角观察和思考问题。《重庆地理》乡土教材呈现重庆市主要事物和现象,引导学生以地理视角、地理思想观察与了解重庆,学习地理乡土知识,探究地理规律,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思考、解决当地实际问题。如以“山城棒棒军”为话题,探讨其形成的自然地理原因(第五章);“家乡所在地属哪种地形单元,描述其地形特点,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应如何发展农业生产”(第二章)等。

3.可读性原则

乡土地理教材主要阅读对象为初中学生,教材内容和呈现形式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认知特点和认知基础,注重直观性、趣味性、启发性有机结合。《重庆地理》乡土教材章节标题特色鲜明,“七个重庆”对重庆市主要地理特征进行高度概括和评价,令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通过选取学生所见、所闻、熟悉、亲切并蕴涵丰富地理知识的事物、现象,提高广大学生阅读兴趣,如“巴山夜雨”(第二章)、“山城的由来”(第七章)等。采用图文两大系统(图片75幅、图表29个)、三大板块(正文、延伸阅读43篇、活动43处)方式呈现,图文并茂,增强直观性、启发性和可读性。

4.教育性原则

乡土地理教学重要教育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乡土”是观察、了解祖国的“窗口”,是学生自幼生活成长的地方,也是学生熟悉的地方。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人民勤劳奋发的精神、家乡的快速发展变化等,都是学生能切身感受到的生动事实,对家乡的故土情结,可激发学生树立改造家乡、建设家乡的崇高志向,有助于促进学生将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付诸实践。《重庆地理》乡土教材大量选用学生熟悉、催人上进、发人深省、振奋人心的素材,让学生切身感受重庆的快速发展变化,关注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激发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志向,展望家乡美好的未来前景。

5.实践性原则

乡土地理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实际,促进学生关注和思考、探究、解决身边的地理问题。《重庆地理》乡土教材紧密联系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变化,努力为学生开展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搭建平台,实现学习生活中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课程目标。如“帮农家乐设计一个有趣的农事活动吸引游客”(第六章);“搜集自己家乡特色工业的相关资料,分析讨论当地发展这种工业的优势条件”(第四章)等。

二、《重庆地理》乡土教材内容结构

重庆地理属于小尺度区域地理范畴。为帮助重庆辖区学生对家乡重庆市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重庆地理》乡土教材没有采用案例式、问题探究式编写,而采取常规编写模式。

《重庆地理》乡土教材内容涵盖主要地理要素,自然地理涉及重庆市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河流等;人文地理涉及重庆市的行政区划、人口、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化等。其编写顺序为:概况→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内容结构见表1。

第一章“直辖重庆”侧重重庆概况,章节标题“直辖重庆”直观反映重庆市地位。内容主要涉及地理位置、面积、行政区划、人口、历史演变等,其中位置、行政区划、人口是重要内容。

第二章“山水重庆”侧重重庆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其中地形和气候是重要内容。标题“山水重庆”客观反映重庆作为“山城”的典型自然地理特征。

第三章“富饶重庆”侧重重庆的水、土地、生物、矿产等资源状况,让学生理解合理利用资源是主要目的。标题“富饶重庆”是对重庆市资源状况比较客观的评价。

第四章“活力重庆”侧重重庆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现状,并对重庆市经济发展问题略作探讨,重在让学生明确人类活动要遵循人地和谐相处、因地制宜原则。标题“活力重庆”是对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蓬勃建设和改革开放大发展的真实写照。

第五章“畅通重庆”侧重重庆的区位优势、交通现状、历史、规划等。标题“畅通重庆”是对重庆市交通现状的直观评价,也是对重庆市未来交通发展的殷切期望。

第六章“魅力重庆”侧重重庆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等。标题“魅力重庆”是对重庆市丰富旅游资源的肯定以及对重庆旅游大发展的高度期待。

第七章“宜居重庆”侧重重庆的城市现状、历史、规划、城市化问题及对策等。标题“宜居重庆”既是对重庆市城市建设和用地状况、居住环境客观评价,也是重庆市城市建设和规划理念、人们对城市美好和谐生活的向往。

《重庆地理》乡土教材充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等新课程理念,在全面呈现重庆市主要事物和现象基础上,通过设计各种活动,如实地调查、问题探究、方案设计等,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解决地理现实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研究专项课题“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研究”成果之一。endprint

《重庆地理》乡土教材是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组开发的重要课程资源。《重庆地理》属于重庆市省级乡土地理教材,适用于重庆市辖区初中学校进行乡土地理教学,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本文主要探讨《重庆地理》乡土教材编写原则及其内容结构,以期对地理教师编写乡土地理教材和进行乡土地理教学有所启示。

一、《重庆地理》乡土教材编写原则

1.乡土性原则

乡土地理具有浓郁的乡土味、地方性和独特性。乡土地理教材一应突出本乡本土地理特征;二应贴近学生生活经验。《重庆地理》乡土教材编写过程中,大量收集重庆辖区内第一手地理素材,尽量选取、概括、提炼能突出重庆乡土地理特征、贴近学生乡土生活经验的典型实例作为《重庆地理》乡土教材内容。如“重庆火锅”(第六章)、“雾都”(第二章)、“山城棒棒军”(第五章)等学生熟悉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和独特性质的典型事物、事例。

2.地理性原则

乡土地理属于区域地理范畴,地理学科特点突出,是地理学科教材,而不是其它学科教材,因此素材选取、问题设计必须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特点,坚持从地理视角观察和思考问题。《重庆地理》乡土教材呈现重庆市主要事物和现象,引导学生以地理视角、地理思想观察与了解重庆,学习地理乡土知识,探究地理规律,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思考、解决当地实际问题。如以“山城棒棒军”为话题,探讨其形成的自然地理原因(第五章);“家乡所在地属哪种地形单元,描述其地形特点,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应如何发展农业生产”(第二章)等。

3.可读性原则

乡土地理教材主要阅读对象为初中学生,教材内容和呈现形式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认知特点和认知基础,注重直观性、趣味性、启发性有机结合。《重庆地理》乡土教材章节标题特色鲜明,“七个重庆”对重庆市主要地理特征进行高度概括和评价,令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通过选取学生所见、所闻、熟悉、亲切并蕴涵丰富地理知识的事物、现象,提高广大学生阅读兴趣,如“巴山夜雨”(第二章)、“山城的由来”(第七章)等。采用图文两大系统(图片75幅、图表29个)、三大板块(正文、延伸阅读43篇、活动43处)方式呈现,图文并茂,增强直观性、启发性和可读性。

4.教育性原则

乡土地理教学重要教育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乡土”是观察、了解祖国的“窗口”,是学生自幼生活成长的地方,也是学生熟悉的地方。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人民勤劳奋发的精神、家乡的快速发展变化等,都是学生能切身感受到的生动事实,对家乡的故土情结,可激发学生树立改造家乡、建设家乡的崇高志向,有助于促进学生将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付诸实践。《重庆地理》乡土教材大量选用学生熟悉、催人上进、发人深省、振奋人心的素材,让学生切身感受重庆的快速发展变化,关注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激发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志向,展望家乡美好的未来前景。

5.实践性原则

乡土地理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实际,促进学生关注和思考、探究、解决身边的地理问题。《重庆地理》乡土教材紧密联系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变化,努力为学生开展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搭建平台,实现学习生活中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课程目标。如“帮农家乐设计一个有趣的农事活动吸引游客”(第六章);“搜集自己家乡特色工业的相关资料,分析讨论当地发展这种工业的优势条件”(第四章)等。

二、《重庆地理》乡土教材内容结构

重庆地理属于小尺度区域地理范畴。为帮助重庆辖区学生对家乡重庆市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重庆地理》乡土教材没有采用案例式、问题探究式编写,而采取常规编写模式。

《重庆地理》乡土教材内容涵盖主要地理要素,自然地理涉及重庆市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河流等;人文地理涉及重庆市的行政区划、人口、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化等。其编写顺序为:概况→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内容结构见表1。

第一章“直辖重庆”侧重重庆概况,章节标题“直辖重庆”直观反映重庆市地位。内容主要涉及地理位置、面积、行政区划、人口、历史演变等,其中位置、行政区划、人口是重要内容。

第二章“山水重庆”侧重重庆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其中地形和气候是重要内容。标题“山水重庆”客观反映重庆作为“山城”的典型自然地理特征。

第三章“富饶重庆”侧重重庆的水、土地、生物、矿产等资源状况,让学生理解合理利用资源是主要目的。标题“富饶重庆”是对重庆市资源状况比较客观的评价。

第四章“活力重庆”侧重重庆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现状,并对重庆市经济发展问题略作探讨,重在让学生明确人类活动要遵循人地和谐相处、因地制宜原则。标题“活力重庆”是对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蓬勃建设和改革开放大发展的真实写照。

第五章“畅通重庆”侧重重庆的区位优势、交通现状、历史、规划等。标题“畅通重庆”是对重庆市交通现状的直观评价,也是对重庆市未来交通发展的殷切期望。

第六章“魅力重庆”侧重重庆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等。标题“魅力重庆”是对重庆市丰富旅游资源的肯定以及对重庆旅游大发展的高度期待。

第七章“宜居重庆”侧重重庆的城市现状、历史、规划、城市化问题及对策等。标题“宜居重庆”既是对重庆市城市建设和用地状况、居住环境客观评价,也是重庆市城市建设和规划理念、人们对城市美好和谐生活的向往。

《重庆地理》乡土教材充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等新课程理念,在全面呈现重庆市主要事物和现象基础上,通过设计各种活动,如实地调查、问题探究、方案设计等,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解决地理现实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研究专项课题“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研究”成果之一。endprint

《重庆地理》乡土教材是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组开发的重要课程资源。《重庆地理》属于重庆市省级乡土地理教材,适用于重庆市辖区初中学校进行乡土地理教学,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本文主要探讨《重庆地理》乡土教材编写原则及其内容结构,以期对地理教师编写乡土地理教材和进行乡土地理教学有所启示。

一、《重庆地理》乡土教材编写原则

1.乡土性原则

乡土地理具有浓郁的乡土味、地方性和独特性。乡土地理教材一应突出本乡本土地理特征;二应贴近学生生活经验。《重庆地理》乡土教材编写过程中,大量收集重庆辖区内第一手地理素材,尽量选取、概括、提炼能突出重庆乡土地理特征、贴近学生乡土生活经验的典型实例作为《重庆地理》乡土教材内容。如“重庆火锅”(第六章)、“雾都”(第二章)、“山城棒棒军”(第五章)等学生熟悉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和独特性质的典型事物、事例。

2.地理性原则

乡土地理属于区域地理范畴,地理学科特点突出,是地理学科教材,而不是其它学科教材,因此素材选取、问题设计必须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特点,坚持从地理视角观察和思考问题。《重庆地理》乡土教材呈现重庆市主要事物和现象,引导学生以地理视角、地理思想观察与了解重庆,学习地理乡土知识,探究地理规律,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思考、解决当地实际问题。如以“山城棒棒军”为话题,探讨其形成的自然地理原因(第五章);“家乡所在地属哪种地形单元,描述其地形特点,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应如何发展农业生产”(第二章)等。

3.可读性原则

乡土地理教材主要阅读对象为初中学生,教材内容和呈现形式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认知特点和认知基础,注重直观性、趣味性、启发性有机结合。《重庆地理》乡土教材章节标题特色鲜明,“七个重庆”对重庆市主要地理特征进行高度概括和评价,令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通过选取学生所见、所闻、熟悉、亲切并蕴涵丰富地理知识的事物、现象,提高广大学生阅读兴趣,如“巴山夜雨”(第二章)、“山城的由来”(第七章)等。采用图文两大系统(图片75幅、图表29个)、三大板块(正文、延伸阅读43篇、活动43处)方式呈现,图文并茂,增强直观性、启发性和可读性。

4.教育性原则

乡土地理教学重要教育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乡土”是观察、了解祖国的“窗口”,是学生自幼生活成长的地方,也是学生熟悉的地方。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人民勤劳奋发的精神、家乡的快速发展变化等,都是学生能切身感受到的生动事实,对家乡的故土情结,可激发学生树立改造家乡、建设家乡的崇高志向,有助于促进学生将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付诸实践。《重庆地理》乡土教材大量选用学生熟悉、催人上进、发人深省、振奋人心的素材,让学生切身感受重庆的快速发展变化,关注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激发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志向,展望家乡美好的未来前景。

5.实践性原则

乡土地理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实际,促进学生关注和思考、探究、解决身边的地理问题。《重庆地理》乡土教材紧密联系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变化,努力为学生开展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搭建平台,实现学习生活中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课程目标。如“帮农家乐设计一个有趣的农事活动吸引游客”(第六章);“搜集自己家乡特色工业的相关资料,分析讨论当地发展这种工业的优势条件”(第四章)等。

二、《重庆地理》乡土教材内容结构

重庆地理属于小尺度区域地理范畴。为帮助重庆辖区学生对家乡重庆市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重庆地理》乡土教材没有采用案例式、问题探究式编写,而采取常规编写模式。

《重庆地理》乡土教材内容涵盖主要地理要素,自然地理涉及重庆市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河流等;人文地理涉及重庆市的行政区划、人口、农业、工业、商业、交通、城市化等。其编写顺序为:概况→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内容结构见表1。

第一章“直辖重庆”侧重重庆概况,章节标题“直辖重庆”直观反映重庆市地位。内容主要涉及地理位置、面积、行政区划、人口、历史演变等,其中位置、行政区划、人口是重要内容。

第二章“山水重庆”侧重重庆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其中地形和气候是重要内容。标题“山水重庆”客观反映重庆作为“山城”的典型自然地理特征。

第三章“富饶重庆”侧重重庆的水、土地、生物、矿产等资源状况,让学生理解合理利用资源是主要目的。标题“富饶重庆”是对重庆市资源状况比较客观的评价。

第四章“活力重庆”侧重重庆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现状,并对重庆市经济发展问题略作探讨,重在让学生明确人类活动要遵循人地和谐相处、因地制宜原则。标题“活力重庆”是对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蓬勃建设和改革开放大发展的真实写照。

第五章“畅通重庆”侧重重庆的区位优势、交通现状、历史、规划等。标题“畅通重庆”是对重庆市交通现状的直观评价,也是对重庆市未来交通发展的殷切期望。

第六章“魅力重庆”侧重重庆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等。标题“魅力重庆”是对重庆市丰富旅游资源的肯定以及对重庆旅游大发展的高度期待。

第七章“宜居重庆”侧重重庆的城市现状、历史、规划、城市化问题及对策等。标题“宜居重庆”既是对重庆市城市建设和用地状况、居住环境客观评价,也是重庆市城市建设和规划理念、人们对城市美好和谐生活的向往。

《重庆地理》乡土教材充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等新课程理念,在全面呈现重庆市主要事物和现象基础上,通过设计各种活动,如实地调查、问题探究、方案设计等,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解决地理现实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7.教案编写要求与检查原则 篇七

任课教师要以本学科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为依据,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独立写好教案。要求每个任课教师必须做到周前备课,课前复备;节节都备课,节节有教案。

根据我校区实验,特制定教案编写要求如下: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或教学内容)(2分)

二、日期(授课日期)(有的教师为了过关,有意不书写)(3分)

三、教学目标(符合实际、结合实际、教学过程能体现出目标)(6分)“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知识内容;“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教法学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德育渗透。

四、课型(说明属引导、习题、复习、讲评、展示)(2分)

五、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2分)(将教案本的突出方式、突破方法改成课时)

六、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符合教材与课标要求、教学过程清楚体现)(4分)

七、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符合学生实际,教学过程清楚体现)(4分)

八、教具(教学过程清楚体现)(2)

九、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65分)

(一)教学环节完整,要点交待明确,有每个教学环节时间的大致安排(10分)

(二)写清楚运用教学方法的步骤。(20分)在教案中体现教学方法的要求如下:

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要列出要点提纲。

2、谈话法,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要写出提出哪些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要写出明确答案

3、讨论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要写出讨论的问题、方式(全班、小组、双人……)、结论是什么?

4、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 要写出目的、要求、如何得出结论,结论是什么

5、练习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要写出精选的内容、目的与要求、方式,得出的结论。

6、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工具或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要写出实验内容、目的要求 操作步骤 如何示范 结论

7、阅读(朗读)法,学生阅读或朗读教学材料获取知识的方法。要写出内容、目的要求、得出结论的过程、结论。

(三)、教学重点解决体现清楚(10分)

(四)、教学难点突破体现清楚(10分)

(五)课型特点体现明显(10)具体要求如下:

(1)引导课 写出引导步骤,做到内容翔实,形式完备。

(2)习题课 写出练习的步骤,写出精选的例题,提纲挈领地写出有关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或有关注意的问题。

(3)复习课 提纲挈领地写出每节复习课需要复习的范围、主要内容、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等。

(4)讲评课 提纲挈领地写出讲评的要点,特别是容易出错试题的原因分析,解决的办法;知识的缺漏情况和查漏补缺的措施。只对答案不是真正的讲评课。

(5)实验课 包括实验的时间地点、实验的目的、实验的原理、实验的过程、实验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发生的危险或安全等内容。

(6)展示课包括展示的板块,每个板块的步骤。

(六)板书设计:简明扼要地写出本节课的教学提纲,布局合理,要点突出(由于理科板书内容多,说明主板与副板布置要点就可以了)(5分)

十、教学反思(10)

这是教师经验的积累,对自身发展非常有益,要认真填写。教案检查 检查人员:

校长、教导处人员、教研主任、备课组长共同检查,采用避嫌原则。检查频率:至少每两周检查一次。赋分原则: 基础分:

超出教学进度三节即可得分300分。数量分:

查该阶段教案总数(不重复计算教案数量)每一节教案100分,超出节数五节之外不算(强调教案的时效性)。

质量分:

每篇教案质量为100分,检查人员任意从教案本中选出一、二节进行详细检查,按教案编写要求赋分,得出该本教案质量分。

总分计算方法:

8.个人简历编写的四个原则 篇八

一、真实

简朗悄憬桓企业的第一张“名片”,不可以撒谎,更不可以掺假,但我们可以进行优化处理。向阳生涯专家告诉我们,优化不等于掺假,我们可以选择把强项进行突出,将弱势进行忽略。比如你是一个应届毕业大学生,可以重点突出在校时的学生会工作和实习、志愿者、支教等工作经历,不单单是陈述这些经历本身,更重要的是提炼出自己从中得到了什么具有价值的经验,而这些收获能让你在今后持续发挥效用。如此一来,hr便不会用“应届生没有工作经验”为由而拒你于千里之外了。

丁⒄攵孕

一份简来蛱煜碌暮M斗绞皆缫丫被淘汰了,如果你还固执地坚持着,不对自己进行职业定位,不经思考就投送了简历,不去了解用人单位的聘任条件,也不事先了解企业的招聘情况,随大流地盲目投递,结果自然就会造成简历屡屡石沉大海没有回音了。

闫老师指出W黾蚶时可以事先结合职业规划确定出自己的求职目标,做出有针对性的版本,运用专门的语言对不同企业进行求职递送简历,这样做往往更容易得到hr的认可,而不是看着千篇 一律的海投简历感觉到索然无味,

取⒓壑敌

把最有价值的内容放在简乐校无关痛痒的不需要浪费篇幅,使用语言讲究平实、客观和精练,太感性的描述不宜出现。通常简历的篇幅为a4纸版面1-2页,不宜过长,也不宜有半页,出现一页半的情况时,最好能压缩为一页。

简乐芯×刻峁┠芄恢っ髯约汗ぷ饕导ǖ牧炕数据,比如拓展了多少个新的市场客户,年销售业绩达到多少万元,每年发表学术论文多少篇等。最好还可以提供能够提高职业含金量的成功经历,比如完成了一个很难的项目,拿下了一个很大的客户等。

对于自己独有的纠一定要保留,在著名公司工作、参加著名培训、与著名人物接触等都可以重点突出处理。

四、条理

焦司可能雇佣你的理由用自己过去的经历有条理的表达出来,最重点的内容有:个人基本资料、工作经历(职责和业绩)、教育与培训经历,次重要的信息有:职业目标(这个一定要标示出来)、核心技能、背景概述、语言与计算机能力以及奖励和荣誉信息,其它的信息可不作展示,对于自己的最闪光点可以点到即止,不要过于详细,留在面试时再作详尽的展开。

作蜗蜓羯涯资深职业规划师,闫岭还强调,简历需要优化但最重要的还是内涵。是否符合企业“人才”的标准才是应聘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求职简历一定要按实际情况填写,任何虚假的内容都是不可取的。

在向阳裳母ǖ脊的数千位求职者中,我们发现很多人在写简历前并不知道自己的求职方向。大多数人对自己的求职方向比较困惑,往往在简历上不写求职意向或是写得太多,这都是不可取的。如果自己实在无法把握,可以请专业的职业规划咨询机构帮助你找出职业定位。

9.审计报告编写原则 篇九

教材编写原则是教育思想在教材建设上的体现,它服务于一定的教育目的。为了新时期经济建设的需要,教育必须“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造就多层次的亿万人才大军,培养“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的实用性人才。基于这些要求对职业教育数学教材的编写原则进行探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教材基本上沿袭了普通高中的教材体系,缺少数学知识在职业教育意义上的知识智能价值。所谓职业教育意义上的知识智能价值,包含两层意义:一是结合介绍数学科学的发展适当讲些知识突破点上前人探求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突破点的深入认识去揣摩数学思想孕育、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二是结合知识学习,研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规律,从中提取一些哲理性的东西,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成能力。

如能做到以上两点。教材必能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我以为提出教材的智能价值概念至少有三点好处:

1使教材编写者有意识、有计划地把发展智能融入教材:

2使教师能有意识、更加主动地强化发展智能;

3学生读这样的书,了解智能培养要求,有利于自觉提高智能水平。

职教数学教材建设上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现代化意义,这也是我们许多校本教材、地方特色教材所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它应包括三个方面:

1删去过时的东西,把一些近代数学内容,如模糊数学、拓扑学、数学机械化证明等最新数学发展成果引进课程标准。

2“把数学教学建立在现代数学思想的基础上,并使用现代数学的方法和语言”。

3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为了兼顾知识的实用价值和智能价值,教材编写应具有科学性、探索性,即它应该大体上和数学科学现代体系相一致,要把启迪智慧、发展智能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整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性有两个含义:1从体系上讲,教材的每个单元、每章、每本书乃至整个职教数学教材体系要有科学而简明的整体逻辑结构。这个逻辑结构是由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简称“三基”)为主线编织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一套数学教材的内容组织得好不好,首先取决于这个逻辑结构是否图像清晰、脉络分明。因此,在编写新教材的时候,首先要下工夫于课程标准的研究和论证,防止片面地“各自为政”。2从认识上讲,应遵循系统论。即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我们认为教材首先是一个整体,它可以按照“整体——局部——再整体——再局部”的层次展开,使学生先见森林后见树木,几经反复能从整体上把握理论的逻辑结构。贯彻整体性原则可行的方法是每本书都写绪论,简述学科基本思想、整体结构、研读方法,以后再逐步精雕细刻,每个单元也可以这样做,单元复习时再引导学生搞好单元逻辑结构小结。

二、探索性原则

所谓探索性就是教学生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句话,就是“教发现”、“教猜测”,在教材中为学生的探索活动做出安排。这对培养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获得知识的能力极为重要。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都已经证明。“如果学生积极参与了发展数学思想的程序,他就能了解数学”,而且探索知识奥妙本身能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这个意义上说,引导学生去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当然我们不应该片面强调“探索学习”而否定“接受学习”,把教材中的每个定理都写成“发现式问题”。但我们有选择地安排一部分是可行的、有益的。在问题的配备上就更有用武之地:1可以把更多的定理探求以探索性课题的形式提前安排在习题中;2某些定理的引申可以作为探究题让学生选做;3精选部分习题,以题组的形式提出对它的追溯和推广;4安排少量大跨度习题供学生研究。我们认为,在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中指导他们搞点力所能及的数学课题研究并写成“小论文”,是贯彻探索性原则的最高目标。

三、思想性原则

思想性原则就是把对数学思想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数学思想是数学“三基”在运用过程中起指导作用的基本思想。中学数学中最常用的有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方程和函数思想、命题转换思想、数形互化思想、集合对应思想等。这些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宝库中的精华。是掌握理论、发展智能的杠杆。但是现在大部分的教材是只讲知识不讲思想,或者虽然也讲,但很不够。学生学习这样的教材对数学的理解往往很肤浅。思想水平达不到应有的高度。因此。我们主张教材内容应包括相关的数学思想,要对重要概念、规律、方法的思想作深入的剖析,阐述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指出其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结构上去理解那些带有根本性的思想方法。这对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钻研数学理论的兴趣、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必然带来有益的作用。

四、哲理性原则

哲理性原则就是把数学思想方法提到哲理高度。这就需要对数学理论的讲解不就事论事,就题论题,而是就题论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哲学上的概括。数学课兼有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任务,而在初中以后各年级的学生都学习哲学常识。这就使数学课上引导学生进行哲学性概括成为必要和可能。实践证明,把理论提到哲学的高度,不仅能使学生深入地理解数学方法的实质,更重要的是经过这种长期的哲学熏陶,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就是有选择地使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逐步展现。这种展现不仅指理论提高和深化,而且包括理论运用和习题配备。这样做符合数学发展规律,而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事实上,一个数学理论从孕育、产生到完备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同样,要学习和掌握这个理论。人的认识也要经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无论是从掌握知识的角度还是从发展智能的角度看。教材内容安排上坚持发展性原则都是必要的。为实现这个原则,一方面应从教材整体结构上做必要调整,同时还应进一步沟通代数、几何、三角等学科的内在联系。

六、直观性原则

直观是对抽象而言的。数学思维活动不能完全建立在抽象概念和词语基础上,它首先应该建立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这是因为数学理论虽然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特点,但是它们都是从客观对象关系中抽象、归纳、演绎出来的,是有丰富直观背景的。因此,我们必须运用直观性来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把直观与抽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可是,现在有些数学教材过分偏重形式推演方面的训练,而较少注意教会学生如何从生动的直观出发进行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这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七、自学性原则

教材主要是为学生写的。应有利于形成学生自学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目前许多教材从知识角度考虑多。从便于自学角度考虑少,有些地方写成了浓缩式,学生读不懂,由此对读数学书失去了兴趣。这种倾向现在需要改过来,要寓“学法”于教材之中,注重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八、服务性原则

职业学校的数学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普通高中的数学教材。普通高中的数学教材在其他学科中显示工具性的作用不是很突出,而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材必须贯彻为专业技术学习服务的原则。在许多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学习中,需要用到很多数学知识,因此我们不妨深入研究一下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普遍涉及的数学内容,甚至可以将一些专业知识中的数学案例放到数学教材中。这样既为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扫清了数学知识方面的障碍,又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应用性的认识。另外,在数学教材内容体系上应适当照顾专业基础课程中应用数学知识的顺序,否则,数学教材我行我素,很难为专业服务,而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就会降低,甚至对数学的工具性产生怀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2]前苏联A.A.斯托利亚尔,数学教育学,中译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大学四年校园学习生活的自我鉴定下一篇:难忘那醉人的味道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