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

2024-10-30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共8篇)

1.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 篇一

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且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质。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与时代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一、我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呈现良好态势近年来,我省强力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态势喜人。

1、多措并举,融合发展的氛围和机制已经形成。着眼于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我省多措并举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一是注重政策引领。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省文化厅、省旅游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旅游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文化与旅游协调推进机制加快全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二是营造良好环境。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各地围绕土地、资金、人才、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陆续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优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营造了良好的融合发展氛围。三是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省市县三级成立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机构,健全完善协调推进机制,注重在产业规划项目建设、企业培育、产品开发、宣传推介上深度融合,有效促进了全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坚持以文促旅,旅游项目文化内涵得到极大提升。对原本以休闲观光为主的纯旅游项目,各市、各有关单位注重挖掘历史资源,把握文化脉络,提炼核心主题,丰富文化内涵。同时,注重创新理念,不断完善服务,着力优化环境,强化比较优势,全力打造特色,提高内在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了景区(景点)的提档升级、跨越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升。比如,承德市与战略投资者合作投巨资推出大型实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提升了该市作为国际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领略皇家文化的魅力,旅游收入呈井喷式增长。

3、坚持以旅兴文,不少文化项目(企业)成为特色“旅游景点(区)”。石家庄市的藁城宫灯博物馆、唐山市的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和启新博物馆、保定市的曲阳石雕和易水砚产业基地、邯郸市的大剧院和磁州窑博物馆、沧州市的乐海乐器生产基地、邢台市的沙河工艺玻璃基地等,原本都是宣传文化部门扶持打造的文化项目(基地),近年来通过创意提升、改造升级,特别是通过增加体验、互动等功能,都发展成为备受欢迎的旅游观光景点,实力、活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4、挖掘各种资源,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全省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皇家文化、太行文化、长城文化、海洋文化、草原文化、民俗民间文化、现代工农业文化等与旅游产业融合程度越来越高,旅游产品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产业链条越来越长,附加值越来越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越来越高,已经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5、顺应时代潮流,新型文化旅游业态不断涌现。以河北大学科技文化产业园、新乐东方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石家庄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创业孵化园、中国动漫实训与考级中心、唐山丰南中国游戏产业发行基地、秦皇岛龙城帝国网游体验基地为代表的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据产业等新型文化旅游业态正在成为市场“新宠”,初步形成了观光体验与休闲度假、养生保健、专项旅游相结合的复合型产品结构。

6、市场日趋完善,效益持续攀升。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我省文化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呈逆势上扬之势。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我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分别比2012年和2011年增长了17.7%和26.6%。

二、我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尽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进一步深化融合发展,切实解决文化、旅游“两张皮”问题。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但由于缺乏顶层性、整体性、系统性、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和架构设计,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得还不够深入,“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省内跨越行政区划的融合以及与国内国际城市之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鉴于此,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由省发改委牵头,抓紧研究制定全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总体规划、重点区域系列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二是在全省推广承德市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经验,省市县三级分别由政府常务副职领导统管文化和旅游工作,切实形成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合力。

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切实解决扶持不到位的问题。从目前看,我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既有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也有鼓励支持新兴业态发展政策不够完善的问题。对此,一是要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制定完善并落实好支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有效发挥政策的驱动和激励作用。二是整合省市两级宣传文化和旅游发展部分专项资金,设立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资金或基金,用于扶持壮大特色文化旅游企业,支持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培育打造精品文化旅游景区、产业集群和旅游线路,进一步提升全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和营销力度,切实解决我省不少优秀景区和旅游目的地知名度不高、客流量较少的问题。我省优质景区和旅游目的地非常多,但一些景区和旅游目的地国内国际知名度不够高,这与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大、市场运营水平有待提升有很大关系。对此,各级宣传、文化和旅游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合作意识、营销意识,综合利用各种手段、载体和平台,加大对我省优秀景区和旅游目的地的宣传推介力度,共同做好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营销工作。特别是要加强文化旅游宣传营销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切实提高我省文化旅游产业的美誉度、影响力,进而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 篇二

(一) 优势

1. 丰厚的旅游资源。

沈阳有近百年的工业历史, 是著名的老工业基地, 有比较丰富的传统产业, 被称为“东方鲁尔”, “中国重型工业的摇篮”;诞生了无数的“第一”:第一炉火红的钢水喷涌,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凌空……等等;具备一定的规模化现代产业旅游资源: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信息和科技服务、房地产、旅游等产业聚焦度高, 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份额提升比较快;有十分丰富的农业资源及深厚的农耕文化积淀, 人文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有“一朝发祥地, 两代帝王都”之称的前清文化风韵, “一宫两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 便利的区位交通。

沈阳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和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中心, 是沈阳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拥有“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东北地区最大的民用航空港、全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 沈阳经济区打造“1小时交通圈”的宏伟构想已逐渐变为现实。交通优势为旅游业发展吸引了大量客源, 同时满足了个性化定制产品旺盛需求的基本条件。

3. 良好的经济环境。

沈阳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 必将为旅游业发展奠定基础, 发展潜力巨大。沈阳是东北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信息、金融和商贸中心, 发挥着较强的城市集聚效应和辐射功能。

(二) 劣势

1. 旅游发展观念滞后。

沈阳一直以工业城市形象闻名, 大旅游发展、区域一体化旅游, “互联互通, 旅游先通”理念急需加强, 存在着条块分割、一定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信息共享不畅通现象。区域旅游一体化所需的政府共建机制还不够完善。

2. 知名品牌影响乏力。

旅游资源特色的挖掘和整合还存在很大差距, 资源整体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旅游项目档次不高, 吸引游客延长停留时间短, 客源吸引力存在劣势。品牌建设、核心旅游产品和多元旅游产品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3. 资源开发深度不足。

沈阳旅游资源虽然丰富, 但存在着资源分割开发、集中度不高的问题, 更缺少挖掘资源背后深层文化内涵的工作, 造成资源的文化体现性低, 景区文化氛围没有被很好的烘托出来, 致使游客的文化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 文化观赏性低, 无法形成强大的文化吸引力。

4. 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沈阳旅游教育培训无法满足旅游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了解客人心理需求, 熟知区域地质地貌、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景观传说, 外语流利的一线服务人员少, 懂多国语言的管理型高端人才缺乏。很多餐饮业、住宿业、景区业等相关旅游服务还比较粗放, 旅游服务质量不高。

5. 营销推广力度不够。

旅游部门和旅游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很低, 远远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沈阳区域营销网络和联合推销策划不足, 沈阳当前主要经营旅游业务的旅行社, 对沈阳旅游产品包装推广欠缺。

(三) 机遇

1. 政策环境氛围浓厚。

东北振兴、沈阳经济区国家战略地位、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国际投资和国内产业转移, 国有企业改革将率先完成, 民营企业与国际接轨等政策, 给沈阳发展大旅游和全新的城际旅游方式带来机遇。

2. 城市功能提升显现。

沈阳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 将为沈阳旅游业发展营造更加优美的城市环境、为特色旅游发展创造更加完备的基础设施和有利条件。

3. 智慧旅游方兴未艾。

以互联网、物联网、3G移动通信、云计算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旅游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将对旅游管理、旅游营销和旅游服务等方面产生革命性影响, 将促进新环境下旅游企业信息化, 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创新, 促进旅游业全面现代化。

(四) 威胁

一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其市场供过于求的差距进一步加剧;二是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使其市场品质含量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三是旅游业的开发开放使其市场客源竞争的程度进一步激烈。

二、沈阳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 基本原则

1. 整体打造原则。

推动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确立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市场主体地位, 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强化要素整合和区域协调。

2. 彰显特色原则。

依托特色旅游资源打造核心旅游产品, 体现城市的个性和城市的旅游竞争力, 同时, 拓展丰富旅游产品类型, 深化旅游产品内涵, 形成优势组合, 提升旅游吸引力。

3. 创新驱动原则。

随着旅游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创新化的发展趋势, 旅游产品的设计、新型业态的打造必须体现创新思维与资源环境的有机结合。

4. 可持续发展原则。

低碳、环保、可持续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理念, 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二) 发展目标

到2020年, 旅游业在规模、质量、效益上均达到国家实现全面小康旅游大市水平, 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较比“十二五”末期同比翻一番。实现接待游客总人次突破1.8亿人次。国内旅游实现较快增长, 接待人次年均增长约12%;以东北亚地区为主体的海外旅游者保持平稳增长, 接待人次年均增长约10%。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 年均增长约为15%。沈阳经济区旅游总收入占辽宁省旅游总收入的比重65%以上的目标, 年均增长量超过20%。

(三) 产业定位

1. 打造战略性旅游支柱产业。

按照大旅游的发展理念, 构建现代区域联动发展, 提升旅游产业素质, 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品牌打造、重组改制和网络建设等措施, 大力扶持一批本土骨干企业, 推进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 提升旅游饭店业结构优化, 引导旅行社向深度游、主题游、高端游等旅游产品拓展, 提升旅游餐饮业特色发展, 打造旅游商品品牌, 建设旅游商品集散中心, 综合提升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成为“沈阳经济”新增长点。

2. 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加大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行业促进、市场推动”的多元化旅游业发展格局。推动旅游业与第一二产业, 特别是与乡村旅游、旅游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与第三产业主要是文化、金融、交通、商务、医疗、体育、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 形成旅游新业态, 构建沈阳旅游产业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的新格局。

3. 提升旅游智慧化水平。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时代的传播媒介, 发展网络经济与网络文化的融合, 逐步增加传统旅行社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 实现在线旅游市场增幅平稳增长。实施网上游客中转站工程建设, 推进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智慧化工程。设计开发旅游动漫产品, 增加市民和游客对沈阳旅游产品的了解。

三、沈阳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 加快旅游集聚区及重点项目建设, 增强集聚和主打效应

1. 加强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

加大旅游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以龙头项目为引领, 构建主题鲜明、综合功能完善的城市旅游休闲片区体系。通过核心景区、城市综合体与周边其他资源整合开发, 实现城市商业、文化、会展、餐饮、娱乐和体育等产业与旅游融合, 促进旅游项目集聚。

2. 加大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围绕棋盘山秀湖、辽河、浑河、康平卧龙湖等休闲旅游带区域环境整治、文化旅游综合体和休闲度假区的建设, 建设水上游乐、酒店、休闲度假中心、旅游度假小镇、购物中心和餐饮一条街等业态, 逐步打造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型旅游胜地。

(二) 统筹旅游产品规划, 实现旅游战略发展布局

1. 谋划文化旅游产品新思路。

沈阳具备发展文化旅游的基本条件, 找准文化基点, 加大挖掘、策划、包装和宣传推广力度, 突出文化元素, 增强文化底蕴, 打造城市文化软实力, 努力使沈阳由景区旅游向城市旅游转变, 从观光旅游向体验休闲旅游转变。结合前清文化资源, 民国文化资源, 红色文化资源, 特色的工业文化资源以及生态旅游资源等, 精心策划和发展都市文化旅游休闲产品。推进节庆活动模式创新和传统节庆旅游产品的主题吸引力, 地域和民俗文化的节日旅游, 提升大众的活动参与度。

2. 打造红色工业旅游新特色。

进一步整合工业旅游资源, 增加旅游产品中工业旅游的比率, 促进企业和旅行社联合开拓、完善精品线路, 构建内容丰富、良性互动的工业旅游产品体系, 使工业旅游成为沈阳现代旅游业中一道亮丽夺目的风景线。形成记录近百年工业历史展示沈阳经典“工业元素”的工业文化系列产品, 如沈阳铁西重型文化广场、铁西工业文化走廊, 中国工业博物馆、沈飞航空博览园、老龙口酒文化等。

3. 创造乡村生态旅游新需求。

支持和引导生态旅游, 重点打造沿河生态旅游带。抓住沈北新区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契机及沈阳周边县区资源优势, 积极构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 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积极探讨旅游与健康养老产业的结合开发, 构建特色旅游景观乡镇与养生养老、健康养老产业的融合发展, 推出适合老年人的养生度假产品。

4. 培育冰雪温泉旅游新亮点。

继续打造沈阳国际冰雪节这一国际一流的知名品牌。完善冰雪运动与温泉休闲结合的产品模式, 积极探索开发滑雪旅游特色商品, 推动滑雪旅游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发展观光——滑雪、滑雪——购物、滑雪——保健、滑雪——度假等多元化的复合型旅游产品, 增加吸引力。利用近城温泉资源优势, 进一步开发沈阳周边区、县温泉、湿地、休闲庄园等优势产品, 构建综合性生态休闲地, 完善温泉旅游集聚化管理体系, 改变产品单一性、重复性, 提升产品附加值, 形成温泉与农业、温泉与冰雪、温泉与商务等多种组合, 实现对温泉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

(三) 优化旅游精品线路, 提升旅游专项化水平

1. 构建环沈阳大东北的旅游精品线路。

将沈阳经济区乃至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客源一并纳入到沈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大视角中, 提升旅游产业的国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全面实现区域产品开发、宣传营销、公共平台、信息建设和客运交通等一体化。使沈阳经济与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实现互通共享。充分利用整个东北区域内各城市的文化旅游产品, 打造黄金旅游圈, 组织推出不同主题、不同特色旅游线路, 满足旅游者对不同旅游产品的需求。

2. 形成沈阳经济带一体化旅游精品线路。

按照“一城”——中心城区, “六轴”——沈山、沈大、沈抚、沈本、沈阜和沈铁 (康法) 6条城镇发展轴布局, 沈阳经济区重点以“六轴”自然景点为主要依托, 同时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 满足不断变化的游客需求。面对不同的客源市场, 把主题相关的景区景点组合起来形成主题系列产品, 可分为几大主题系列产品, 不同的排列组合, 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吸引特定的目标市场, 可探讨形成几条特色旅游线路。

3. 打造沈阳本地区专题性大众休闲线路。

以城区都市旅游产品为核心, 以城郊休闲旅游项目为扩展环, 以沈阳北部特色旅游资源为延伸带, 实现沈阳“一心一环一带”的旅游总体格局。构建市内五区游憩商业区 (RBD) 和位于城市周边的环城游憩带 (Re BAM) 。重点构建市内红色文化寻踪游、民俗文化体验游、科技文化游、商务会展游、购物时尚观光游等专题旅游线路;环城游憩带着力打造棋盘山山水文化休闲游、沈北田园都市文化游、苏家屯乡村休闲体验游、新民辽中温泉湿地旅游、辽河生态廊道游和康平法库养生休闲游等沈阳后花园大众旅游线路。创新温泉养生、历史文化、民族民俗、乡村风情小镇建设、通用航空飞行旅游、体育旅游、青少年及老年旅游、自驾游等不同类型、多种模式的旅游产品, 逐步实现旅游产业集聚化、要素集约化、项目高端化和服务品牌化。

四、沈阳市旅游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 健全政策法律和市场监管体系

加强法制建设, 完善政策环境, 加大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 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加强重点领域合作, 发挥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 形成部门联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合力兴旅的发展氛围。规范旅游企业经营和服务行为, 推进完善市场监管体系, 规范市场秩序, 提高旅游业服务质量水平。

(二) 创建公共服务与安全保卫环境

进一步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 健全旅游交通网络, 加快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和游客服务中心建设, 全面构建高品质、标准化、个性化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游客安全管理, 推进旅游安全预警与应急预案项目, 旅游救援队伍建设项目, 旅游安全检查与治理项目, 治安环境整治制度建设项目, 确保治安环境长效机制, 积极营造文明、健康、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

(三) 加大投资与融资力度体系建设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创新投融资体系, 争取在专项资金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对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旅游项目、旅游宣传推广、旅游企业提档升级、旅游行业监管等工作的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旅游开发建设。

(四) 提升旅游行业和人员队伍素质

完善市场机制, 规范市场秩序, 鼓励公平竞争, 推动旅行社业向大型旅行社集团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小型旅行社通过代理制实现网络化方向发展, 构建成熟的旅行社产业分工体系。加快推动现代化技术在旅行社行业的应用。通过教育、培训、认证、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 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 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 尤其加大对旅游创意营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支持企业与高校联合办学, 建立旅游实训基地。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和资格认证制度。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作为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有望成为促进内需消费、具有战略意义的新的增长点。近几年来, 沈阳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 旅游产业发展强劲, 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如何更好地促进沈阳旅游业大发展, 重塑沈阳旅游业新形象, 发挥沈阳旅游业对辽宁老工业基地转轨升级、增加就业、扩大开放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均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历史意义。

3.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 篇三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思考

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國旅游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对我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已经成为了我国的支柱产业。旅游产业不仅仅是经济产业,同时也是文化产业,做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能够有效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且能够丰富我国旅游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的内涵,两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是时代发展中不可逆转的趋势。

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一)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交融

一方面,文化产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孕育着旅游资源,使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着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内涵,使旅游资源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旅游产业为文化的传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为文化的实现提供了载体。由此可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是相互交融的,二者互为交融,离开文化的旅游资源或者离开旅游资源的文化,都必定黯然失色[1]。

(二)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促进

首先,文化促进了旅游的发展。通过文化,能够提升旅游资源的品味,将旅游资源赋予更多文化内涵,使其吸引着较多的游客,并且给人以足够的审美体验;其次,旅游产业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旅游资源越来越能够吸引更多的游人,通过旅游活动,使更多游客了解更多的文化。

二、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

(一)技术融合是两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以技术融合为基础。对于旅游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以技术融合为支撑,两产业的成本结构比较相似,因而为技术融合提供了必要条件,且随着生产技术、工艺流程等技术层面的不断融合发展,这样对消除二者之间的技术性壁垒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

(二)产品融合是两产业融合发展的标志

文物、风土民情、名胜古迹等都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既是一种文化资源,又是旅游资源,所以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以产品融合为标志。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充分的将地域文化风土民情展示给游客,从而来发扬笨地域优秀的文化习俗,同时也带动本民族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目标[2]。

(三)企业融合是两产业融合发展的载体

旅游产业以及文化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便是企业的融合,主要是旅游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企业支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不断实现多样化兼并,使开展的业务更具多样化,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极易被企业领导者所选中。另外,企业在实现两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必须将组织内部结构进行有效创新,使之与发展形势相适应。

(四)市场融合是两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

技术层面的融合使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都突破了产业原有界限,从而达成市场的融合。文化产业的原传播渠道、模式较好的应用于旅游产业中,与其形成有特色的传播市场,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优秀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升了产业的竞争力。

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

(一)用先进的体制加以引导

体制观念作为一种无形的存在,对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而,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必须加强先进的体制作为指导。首先,充分发挥观念指导作用。提高产业负责人的体制观念意识,使其认识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其次,充分发挥产业规划的指导作用。最后,充分发挥体制管理的主导作用。

(二)为两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要想做好旅游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那么必须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文化旅游市场,为其提供健康发展的环境。首先,更新企业的运营机制,以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共同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其次,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企业的集团化,为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最后,创新营销模式,并且加强对市场的开发和研究[3]。

结语: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旅游产业的重视度逐渐提升,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二者之间具有很大的联系性。在对进行旅游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时,一定要利用科学有效的途径,并且根据地域特色来选择途径,从而来促进二者融合发展,带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琰飞,朱海英.信息化视角下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与途径——以武陵山片区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3,1(05):72-76.

[2]赵东.数字化生存下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以陕西为中心[D].山东大学,2014.

4.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 篇四

慈党„2010‟1号

中共慈溪市委 慈溪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城乡全面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0年3月16日)

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宁波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围绕率先进入城乡全面融合和基本实现农村全面小康新阶段目标,大力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中心镇发展和农村社区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全面实施“农房两改”,着力深化农村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提升农村民生水平,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加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10年实现农产品加工总值增长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完成“农房两改”拆迁4000户、安置7000户,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可用收入增长6%。

一、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1、推进“五区五品廿四基地”工程建设。积极实施五大功能产业区(南部林特经济和生态保护功能区、沿山至329国道粮经作物功能区、329国道至七塘都市创汇农业功能区、七塘以北沿海产业综合开发和杭州湾现代农业开发区、近岸水产养殖区)建设,培育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发挥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区作用,突出抓好杭州湾现代农业开发区建设,围绕打造国内外一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平台和种子种苗基地目标,按照总体规划要求,进一步细化功能布局,创新经营运作办法,实质性推动开发建设,积极争创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开发,制订新慈湖区块休闲观光农业详细规划;抓紧实施已围滩涂造地、土地整理、土壤改良等项目,加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财团,着力启动西部区块整体开发,力争东部首批进驻项目尽快建成投产。以市场为导向,扎实抓好创汇蔬菜、名优水果、特色水产、花卉苗木和食草畜禽(蜂)五大主导产品的发展。按照“拓展基地,提升功能,创新服务,优化产业”要求,促进主导产业集聚发展,2010年要确保全面完成13个宁波市农业产业基地的建设任务,力争新建慈溪市级绿色产业基地10个,充分发挥宁波(慈溪)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的聚集效应,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2、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大力扶持单体规模50亩以上联片规模经营,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制、季节性、四统一型等多种形式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全市规模经营总面积稳定在32万亩以上。加大政策扶持和考核推动力度,引导和鼓励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从短期向长期转变。充分发挥市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服务平台作用,推进镇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建设,强化村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站功能,发挥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机构作用,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价格形成和纠纷调处机制。探索林权流转办法,规范林地、林木流转行为。

3、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争取新增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各1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力争完成技改投入2亿元;新增现代农场15家,完成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10家以上,新增省级、宁波市级示范性合作社各2家以上;加强精英农民队伍建设,大力培养现代农业创业经营人才,鼓励引导大学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创业就业。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4个。积极开展“三品”认证,力争全年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15个以上。大力推进农业品牌战略,探索品牌运作、品牌联创等名牌培育途径,加大农产品创牌奖励扶持力度。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搭建农产品展示展销平台,发展农产品配送、农超一体、连锁经营等新型农业贸易业态,壮大农产品购销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

4、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实施农业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科技富民强市专项行动计划、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新实施农业科技项目20个。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落实对重要农机具购置的补贴政策,引进新式农机具500台(套),新建标准钢管大棚2000亩,建设喷滴灌节水农业1万亩,开展争创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活动。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推进农林废弃物资源化、清洁化利用,继续深入实施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扎实开展田间三沟配套和低洼地、小流域治理。推进标准农田建设,继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地治理项目。开展土壤肥力调查和监测,建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加强防火隔离带、林道等山林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二、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全力推进“农房两改”

5、进一步优化规划布局。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统筹考虑“农房两改”与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庄分布、基础设施、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进一步明确村庄定位,优化完善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布点规划,做到各规划间有机衔接。强化规划引领和规划刚性,围绕中心城区、片区重点镇、市域主干道路两侧、宅基地整理潜力大的村和水源保护搬迁村等改造区域,各地都要因地制宜确定若干个重点整体改造区块,推进联片集中开发建设,切实提高村庄改造建设的规模和档次。

6、做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文章。全面贯彻落实浙委办„2010‟1号文件精神,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抓手,今年要在编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要求,抓紧编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建设匡堰、横河南部生态保护区等若干个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示范村(区域)。按照建设用地“先减后用、增减挂钩、平衡有余”原则,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产生的新增耕地,增减平衡后,允许置换用于建设用地的,应首先满足村庄整治区域内的村民建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管理设施建设及非农产业发展用地的需要,确实有多余的,可用于其它建设。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新增耕地结余部分指标实行有偿调剂,有偿调剂价格每亩15万以上(按市场价,随行就市)。制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操作办法和复耕指标调剂交易办法。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中心城区、中心镇、重点培植的中心村、下山移民村等实施的重大农房改造建设项目,采取“一事一策”办法,给予重点扶持。优先保障“农房两改”用地指标,确保项目启动实施。

7、因地制宜确立农房改造建设方式。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镇情、村情,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尊重民意实施改造建设。积极推行镇统建、镇村联建模式,鼓励有条件的村实施自主改造建设。创新“农房两改”投资建设方式,搭建投融资平台,筹建市农房改造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有条件的镇(街道)组建农房改造开发有限公司。探索研究社会资本参与农房改造建设办法,积极引进有一定实力的市内外企业和开发商,通过委托代建、投资回购等方式参与农房改造建设。坚持宜居宜业并举,做到“农房两改”与产业发展、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有机结合,加强分类指导,以产业带动、项目带动和综合保护开发改造为重点,积极实施整体改建型、新建集聚型、村庄梳理型、异地搬迁型等改造建设方式。

8、切实加强“农房两改”服务和监管。认真落实“农房两改”项目审批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实施双周一日项目集中协调会审制度,建立常态化绿色通道和服务机制,方便基层办事,提高办事效率。加强重点项目帮助指导,切实落实市镇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选派中青年干部到重点项目挂职锻炼,助推“农房两改”工作。多途径配强配优“农房两改”所需的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深入宣传“农房两改”政策,提高群众对“农房两改”的参与和支持程度。切实加强项目资金、房屋分配、质量监督等管理,真正把“农房两改”办成民生实事工程。

三、加快中心镇培育建设,推进卫星城发展

9、加大中心镇政策扶持力度。全面制定和实施龙山、观海卫、周巷三中心镇三年改造计划。认真梳理分析上级对创建卫星城市、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以及本市“扩权强镇”的各项政策措施,逐步实现各类政策在观海卫镇、周巷镇和龙山镇的共享。进一步推进市级部门行政权限下放和延伸,扩大中心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做好行政权限向观海卫、周巷等镇下放延伸工作,组建环保、规划等分局。健全中心镇发展体制、机制,把更多要素资源向中心镇倾斜,在新增建设用地规划空间、用地指标、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龙山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范围原则上扩大到观海卫和周巷两镇。

10、创新中心镇投融资体制。给予中心镇城投公司相当于市一级的投融资职能,负责建设筹资、投资和资产经营等工作,承担重大项目建设。鼓励市级商业银行到中心镇设点,赋予中心镇辖区内金融机构市一级支行的权限。拓宽建设资金投入渠道,适度合理负债,积极探索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建设的投融资模式,努力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

11、有序推进中心镇“宜居效益”工程。中心镇要围绕完善城镇功能、发展现代服务业、创造宜居宜业环境要求,有序推进“宜居效益”工程,加大城镇改造力度,推动城镇块状经济转型升级。

12、加快镇中村(中心村)改造。坚持中心镇改造与镇中村(中心村)“农房两改”有机结合,完善中心镇、中心村规划,改善镇建成区功能,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强化中心镇、中心村集聚辐射作用,营造中心镇宜居宜业环境。

四、深入推进农村生态绿化环境保护,全面提升农村环境面貌

13、深入开展森林家园创建活动。制定和实施启动森林城(镇)建设行动计划,采取“主体自筹、财政支持、部门挂钩、企业赞助、群众投劳”等多元方式,切实加强绿化投入。广泛开展森林城(镇)创建和村庄绿化、庭院绿化活动。组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2个,省级生态镇2个,宁波市生态街道4个,宁波市生态村20个;新增省级绿化示范村15个,宁波市绿化示范村30个,市级绿色村庄50个。在现代农业开发区等区域筹划建设大规模森林绿地,加强山塘资源开采管理和覆绿工作,新建海防林500亩,实施封山育林1.9万亩。开展镇(村)级河道整治及生态河道建设,完成镇级生态河道45公里,建成生态河道示范村26个。

14、狠抓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整治。以“六整治两提高”为抓手,继续深入开展“人人守望、呵护绿色家园”活动。大力推进废塑料再生利用行业整治,继续推进电镀、轴承、金属熔炼等重污染行业整治,完成10家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和20家企业认证。加大畜禽养殖综合整治和农业污染整治力度,巩固饮用水源保护区餐饮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公厕、户厕污染专项整治和“青山白化”整治,“三沿五区”坟墓治理率达到98%以上,县乡道两侧坟墓治理完成5000穴以上。

15、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市域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加快镇级集污管网建设,加强污水纳管排放管理,突出建管并举,严格执行污水排放许可制度,促使企业、单位严格依法纳管排污。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整治,全面推进粪便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促进粪便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的规范运作,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实施涉及农村的21个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完成市环境监测中心监测平台建设。

16、健全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强化绿化森林、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责任制落实。加大市财政对镇村绿化森林环境整治项目的补助。深入有效开展全民植树绿化,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开展“绿化认养”活动。完善环境监管网络,强化镇村绿化环境整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镇村(社区)环保自治组织作用,开展建立环保派出机构试点。充分利用媒体平台,大力开展绿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深入开展绿化生态环境保护各类志愿者活动,营造全民参与绿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氛围。

五、深化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17、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颁证工作。积极探索宅基地流转机制,按照“规定范围、规范操作、结果可控”的原则,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和“农房两改”实施区内,在农户愿意放弃并退出本村老宅基地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调整、互换和经济补偿由村集体收回该农户宅基地。加快农民集中居住区房屋颁证工作,允许集体土地性质农村住房在一定范围内调剂流转,推动农村宅基地和住房由资产性功能向资本性功能转变。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依法取得并已经确权为经营性的集体建设用地,开展租赁、转让等多种方式有偿使用和流转试点。健全征地制度,严格征地程序,加强征地补偿费管理,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18、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积极构建政策性、商业性、民间性互为补充的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农村金融高地。金融机构要强化为农意识,组织开展“银行业支农深化年”活动。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创建,优化小额贷款、小额联保贷款等信贷支农服务。进一步扩大涉农贷款有效担保物范围,在原有农村住房抵押贷款的基础上,向林权、农业大棚设施、农机设备等质(抵)押贷款扩点,促进支农信贷产品创新,切实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探索研究农房改造建设抵押担保办法。争取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扩点。积极争取开展农村资金互助社、保险合作互助社试点。继续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和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

19、积极推进“农转非”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制度创新,进一步抓好中心城区和龙山镇“农转非”试点工作,选择有条件的镇(街道)积极开展扩面。对符合条件的“农转非”人员落实社会保障、促进就业、住房保障等优惠政策,原有计划生育、集体经济、承包权等权益保持不变,吸引农民向中心镇和城镇集聚区转移。

六、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优化“三农”发展环境

20、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投入。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劳动就业、低保等各项社会保障和救助政策。继续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深化充分就业村(社区)创建,积极开展富民合作社组建试点,切实增加农民“薪金”、“股金”、“租金”和“保障金”四金收入。健全稳定的农村水电路、科教文卫、社会治安等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入保障机制,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着力推进农村民生改善。

21、夯实农村基层基础。进一步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各项政策的落实到位,认真做好新一轮市级财政补助村扶持工作,强化留用地政策落实,扎实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切实加强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规范村级重大工程项目决策、实施、监管机制。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形成责权明晰、运转有效的村级组织工作机制。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和监督,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合法权益。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网格化管理、社区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村级干部队伍的选拔配备、教育培养、激励保障和监督管理工作,认真落实专职村干部工资待遇统筹等关爱措施,深化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畅通优秀人才到村(社区)工作渠道,推进农村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精心组织好村党组织、经济合作社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开展农村干部政策法规培训。围绕平安创建总目标,强化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深入开展“三打一反”社会治安攻坚行动,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

22、切实加强“三农”工作领导。深入实施联镇带村工作,积极开展“干部下基层、服务在一线”主题活动,把重中之重的要求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农村工作领导水平。强化“三农”工作合力,做到涉农部门跳出“三农”谋划“三农”,非涉农部门贴近“三农”服务“三农”,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指导和服务。整合完善支农惠农强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善于总结和提炼农村改革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事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营造全市上下共谋共推农村改革发展良好氛围。

附件:2010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主要任务分解

(此件发至各镇党委、人民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市级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主题词:农村工作 城乡统筹发展 中共慈溪市委办公室

月17日印发

5.关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五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发展背景分析

(一)企业文化简介

何谓企业文化?所谓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员工的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为企业成员普遍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信仰、态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也就是企业的意识形态。

(二)国外企业文化发展过程

企业文化现象随企业的诞生而产生,企业文化理论却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形成的。

(三)我国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 1.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文化。

这一时期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思想与近代西方管理思想结合的最初产物,有在反抗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中凝结成的爱国自强精神、服务社会精神、“人和”精神等,是推动当时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

2.新中国建立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企业文化。

这一时期的企业文化是以反映社会变革和政治教育为特征的革命热情和信念为主,表现出了崇尚政治、热爱集体、艰苦奋斗、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思想和观念。

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企业文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1.经营管理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导向。

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目标记录了企业在过去岁月里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以及企业决策者为企业制订的未来努力的方向和企业的发展前景。可以说,企业的经营管理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导向。

2.增强企业的向心凝聚力。当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融为一体时,企业成员才会感到自己不仅是在为企业工作,也是在为自己工作。

3.对个体与群体产生激励作用。

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一方面采用个人激励的手段与方法,如提供晋升机会,赋予个人更多的责任与权力,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相互尊重、平等、民主的气氛等,激发职工追求出色工作的愿望和在出色的企业中工作的要求。

4.对企业及员工有规范与约束的作用。

在具有强烈文化气氛的企业中,企业价值观引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之符合企业整体的价值标准。

5.协调企业与社会的关系。

企业作为社会有机体中的细胞,它的生存与发展一方面依赖社会向它提供的必要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承担起它对社会应负的责任。

三、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视了内涵。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内涵。

2.把企业文化仅当作实现其经济目标的手段。

把建设企业文化仅仅看成是企业实现其经济目标的手段,而不是企业应该达到的目的,这样的企业文化本身就没有上升到企业目的的层面。

3.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制度化隔绝开来。

国内一些企业的领导者接受了文化管理的思想之后,觉得应该将目前的管理模式直接转变为文化管理,似乎实施文化管理才表明自己的企业管理水平有了进步,上了台阶,赶上了潮流。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4.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压制大于鼓励。

国内的大多数企业有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即那些对企业真正有用的人,往往受到排挤,没有形成鼓励创造的机制与措施。

5.全盘西化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虽然起源于日本但却是由美国人形成的理论,在中国入世之后,许多西方的管理理论大量被中国企业所采用,一时间好像是只有西方的管理才是最好的,中国企业的出路就是要按照西方的管理理论来运作。

四、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基本思路

1.注意企业文化的民族背景。

不同的企业文化千差万别,没有两个企业具有完全相同的企业文化。2.企业文化建设应从宏观角度着手。

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环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日益依靠综合的、整体的战略决策,以及企业的经营和组织策略。

3.注重员工与企业相互促进。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共同拥有的财富,更是所有成员行为的规范和法则。每个成员要想在一个企业中求得发展,就要不断地学习所在企业的文化。

4.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自始至终都体现出以人为中心的特征。可以说“人本管理”是企业文化中核心的工作内容。

5.不断革新才能使企业文化具生命力。

企业文化在企业中一经形成,便具有了自己相对稳固的模式和传统,但它们也不是亘久不变的。

6.企业文化应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6.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 篇六

【摘要】以往有关传统媒体对新媒体融合的讨论大多集中在技术和营销的创新上,而忽视了文化在变革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本文试从传播的本源入手,思考文化对受众信息接收方式转变的影响,逐步理清“新媒体融合”“互联网+”等新概念、新理论、新问题,从而对传统媒体的融合再造提出新的观点。

【关键词】传播 融合文化 媒体转型 受众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今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央媒体调研,并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他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总书记提出的这几点要求,值得新闻从业者认真学习和思考。

那么,面对互联网大潮下的新媒体洪流,传统媒体究竟应该如何升级再造,我们不妨换个思路,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新媒体融合,或许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美国作家克莱?舍基(Clay Shirky)认为媒体概念已经重构,并提出“媒体是社会的连接组织(connective tissue)”概念,他把当前的媒体融合解释为“受众从消费媒体到使用媒体的过渡”。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受众对传播本身的需求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此,我们必须从传播的本质出发,探究新媒体到底“新”在哪里。

一、人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关于传播的定义有很多种,比如我国传媒学者郭庆光说: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而美国传播学研究先驱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从社会学角度给出的定义比较具体:传播是指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效果。①但无论从什么角度分析,传播都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为载体发生的关联状态。

亚里士多德“人是逻各斯的动物”经典定义的另一层新解,即“人是符号和文化的动物”。人创造文化,又被文化所塑造。于是,人是文化主体,同时又是文化的对象。人生存于世界上,也就意味着人在文化中,这种复杂的依赖关系或许可以通过稍微修改一下康德的著名公式来表述:“我在文化中,文化在我心中。”②文化传播经历漫长时间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口传文化阶段、印刷文化阶段、电子文化阶段和网络文化阶段。

网络媒介的出现,是人类文化传播历史上的一次空前革命,它极大地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也改变了文化自身的形态,甚至改变了生存于其中的人类的生存状态。毫无疑问,从古至今,没有一种传播媒介像网络媒介这样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③

网络媒介导致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首先,它加速了全球化进程。通过时空分离或时空凝缩,人与人的距离被无限缩短。本地生活越来越受外围事件的“远距作用”;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意识异常凸显。自身―他者、本土―异域、民族―世界等范畴不再抽象,而是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次,网络媒介在促进文化集中化的同时,又造成了不可避免的零散化和碎片化。再次,网络媒介以其强有力的“符号暴力”摧毁了传统文化的边界,使传统文化日趋同质化和类型化。最后,网络媒介与市场的结合必然导致消费主义以及被动的文化行为,这些特征都有别于口传文化、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

二、“互联网+”的四个文化层次

“互联网+”一词最早可追溯到2012年,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一次会议发言中首次提出“互联网+”的理念。2015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由此,“互联网+”作为一个概念化的词汇,不仅成为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口头禅,也成了引领未来文化发展新动能的表述。

传统媒体在探寻转型的过程中,打造自己的“互联网+”不可避免。然而,文化上的融合较之技术上的融合更加复杂艰难。为此,要深入推进融媒体发展并理解“互联网+”概念,就需要从不同的层次考察研究。

层次一:“互+联+网”。互联网的出现,无论从文化角度还是技术角度,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存状态,时间与空间、虚拟与现实成为了一种存在,每一个个体都被划分到不同的社群,从传统媒体的视角看互联网,可以很清晰地判断出传统媒体正在经历着另一范式的转换。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在其著作《数字化生存》中对“被动的传统媒体”和“互动性的新媒体”进行了比较,预言了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媒体的衰落,以让位于窄播和基于点播的细分媒体。另一位数字革命家乔治?吉尔德(George Gilder)则认为,互联网正与广播电视行业融合,这与当初汽车和畜力、电视与电影、文字处理系统和打字机的融合具有同样的意义。吉尔德认为,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不是改变而是摧毁了大众文化。

层次二:“互联网+人”。皮埃尔?莱维(Pierre Levi)认为,在互联网上人们利用各自的知识专长来达到共同的目标,没有人无所不知,但是每个人又都各有所长,所有知识都寓居于人。反向思维来理解“互联网+人”的概念,即移动终端是人的智能化生存的延伸,使用户感官持续在线。“互联网+人”既是“互联网+”的出发点也是终极目标,是“互联网+”文化的根本因素。“互联网+人”作用于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并不依靠媒体设施的革新,无论这些设施变得如何高度精密复杂。融合发生于每一个受众身上,即“人”的头脑中,通过他们与其他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来实现。每个人都是借助于零碎的、从媒体信息中获取的信息来构建个人理想,并把它转换成我们赖以理解的日常生活的资源。由于在任何问题上每个人头脑中所存储的信息知识都很有限,因此,我们总是有额外的动力去相互交流讨论所消费的媒体。

层次三:“互联网+其他行业”。这里的“其他行业”泛指一切传统的或新生的,甚至未来的行业。无论传统产业还是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行业都需要搭载互联网,智慧产业、个人创业更离不开互联网。当前,与互联网联接最紧密的、发展最为迅速的“互联网+行业”主要包括电商、零售、金融、通信、传媒以及文化创意等相关行业。

对于未来的“互联网+”,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认为:“未来,如果一个企业不能通过‘互联网+’,实现与个体用户的细胞级连接,就如同一个生命体的神经末端麻木,肢体脱节,必将面临生存挑战。”④

层次四:“互联网+X”。X代表任意的衍生,即以互联网为支撑、以人的需求为中心,延伸至一切可以为客户提供的需求服务。以媒体行业为例,未来的“互联网+媒体”不再单纯以为受众(用户)提供资讯信息为卖点,而是要更加注重发掘受众(用户)的黏性,这就需要从服务的角度思考。

举例来说,笔者下载使用过多款新闻资讯类手机客户端(App),目前仍在继续使用的是“澎湃新闻客户端”和“一点资讯”。澎湃提供的新闻内容以深度见长,可以为用户提供多元的角度和深入的分析;而“一点资讯”,则基于对用户兴趣的收集和挖掘,通过技术手段对用户浏览新闻的习惯和类别加以分析,判断用户的喜好。在“一点资讯”浏览页面时,笔者较多关注时政、体育、科技类资讯,在分析用户的使用习惯后,“一点资讯”完成每轮页面的刷新,会向用户推送上述类别的资讯,提升用户体验感,进而提高用户忠诚度。未来,“互联网+媒体”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实现产品的人格化,这也许会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方向。

三、“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的文化逻辑

首先,融合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终点。融合改变了现有的技术、产业、市场、内容风格以及受众(用户)和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融合改变了媒体运营及受众(用户)对待新闻和娱乐的逻辑。但讨论媒体融合,不应局限在技术领域,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媒体融合也许会得到新的启发。在可预见的未来,融合仍将是一种拼凑产物,体现出各种不同的媒体技术之间的草率组合关系,而不是一个完全整合在一起的系统。当下,推动媒体融合的文化变迁、法律纷争以及经济合并等,正在先于技术基础设施的变迁而来临。这些变迁会如何开展,将决定下一个媒体时代力量的平衡。

其次,融合既是一个自上而下由媒体推动的过程,又是一个自下而上由受众(用户)推动的过程。媒体正在学习如何加快自身内容跨越承载渠道的流动,以扩大盈利机会,拓展市场及增强受众黏性。受众也在不断学习如何利用各种不同的技术使媒体内容流动更全面地处于他们掌控之中。这种新媒体环境引发了人们对思想和内容更加自由流动的愿望。在这种理想的激励下,受众(用户)将为更全面地参与到他们自己的文化当中的权利而主动选择媒体。同时,媒体融合与大众文化之间又存在某种互补,从而在媒体与受众(用户)之间建立更紧密、更有益的关系。

最后,围绕融合的那些不确定因素短期内很难解决,在媒体运行模式方面,正在进入一个长期的过渡与转型时代。媒体只能通过重新协商他们与消费者的关系来寻求解决当前所面临问题的方法。受众(用户)得益于新技术的帮助,占据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交汇领域的一部分空间,受众(用户)要求获得在文化中的参与权利。那些未能与这种新型的参与文化和平相处的媒体将会面临受众(用户)的日益流失和利润的不断减少。

四、广播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的转型方向

(一)传统媒体不会消亡

历史告诉我们,传统媒体绝不会寿终正寝,消失的只是我们用以存取内容的工具,比如磁带、录像带等。这些承载技术的硬件设备会被替代,而媒体本身还会继续发展。就如同印刷制品并没有消灭语言交流、电影并没有取代剧场演出、电视无法替代广播一样,每一类传统媒体都被动地与新媒体并存,这就是为什么作为一种理解过去若干年媒体发展的方法而言,融合或许比以往的数字革命范式更为合理的原因所在。新媒体无法取代传统媒体,只不过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二者的作用和地位因为新技术的应用而发生了变化。

(二)广播的机遇期已经到来

时间性、地域性和单向性是制约传统广播的三大因素。但是,移动互联网以及新媒体、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广播的限制,使广播突破了时间、空间、单向性的弱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广播的优势。移动互联网让广播迎来了春天。

当广播与互联网“嫁接”,具备了“可移动”的特性之后,作为一种内容信息承载和传播方式,与视频、文字的内容信息载体相比较,基于音频的广播最大特点就是解放了受众(用户)的双手和双眼。受众(用户)可以在伴随性时间和碎片化时间利用移动广播接收信息和参与互动,比如健身、开车、做饭等特殊情境,广播都是最佳的媒体接收工具。通过与互联网的融合,广播实现了任意接收、无处不在。未来,通过大数据分析,广播媒体可以分析受众(用户)的收听习惯,根据每个受众(用户)的个体文化差异,推送针对性的服务,实现音频节目的人格化。

(三)核心是文化的融合

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促进了技术的开发,技术的进步又反向推动了文化的多元性,这是一个相互影响、双重转化的过程。网络媒介时代呈现移动化、社交化、平民化、扁平化的趋势,它给受众(用户)提供了增强自我表达能力和展现自我个性、维护个体权利的空间。此外,新媒体越发强调个体的自我意识。多种价值观、文化表现形式涌现出来,人们在公共领域中的自我意识被唤醒。每个受众(用户)都可以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传播信息、表达自我。

总之,传统媒体普遍存在危机意识,既把新媒体看作是未来发展的机遇,也对新媒体融合的方式产生怀疑。因为新媒体作为引领未来行业发展的方向,还没有任何一个媒体融合成功的案例可供参考。甚至不少西方发达国家的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大潮也束手无策。挪威今年宣布将于2017年彻底关闭传统调频广播,全面推行数字广播。技术的升级是不可逆的,但关于媒体融合鸿沟的讨论不应过多集中于技术角度,因为媒介不只是技术问题,传统媒体需要转变的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以及从文化的本源研究受众(用户)的思路。新媒体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但首先它是一场思维革命,是打破固有文化边界的一次集体反思,这就像滴滴打车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几乎颠覆了中国的出租车运行体系一样,原来那些一个个出租车公司的小王国,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攻势下,被逐渐瓦解。

新媒体分析受众(用户)的所感所想所需,针对每一个个体的行为习惯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通过技术手段达成分析结果,这是传统媒体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以文化为核心的技术手段,从融合文化的角度思考媒体的转型,这或许是应对此番媒体融合的一条可行之路。

注释

赵欣《论查尔斯?霍顿?库利的传播思想》,《兰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麦克卢汉著 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页。

赵昆鹏《作为一种文化新形态的影视》,《大众文艺》,2010年第20期。

④马化腾《“互联网+”会成长为未来的新生态》,网易,http://money.163.com/15/0520/09/AQ22851I00253B0H.html.访问日期:2016年5月2日。

参考文献

1.亨利?詹姆斯著 周宪 许均主编《融和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商务印书馆,2012年10月出版。

2.马化腾等著 张晓峰 杜军主编《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中信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

3.尼葛洛庞帝著 胡泳 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2月出版。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机关党委)

7.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 篇七

一、甘肃省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 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

甘肃省各县 (市) 都有各类旅游资源。但整体上看, 呈相对集中分布的特点。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丝绸之路”沿线。例如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临夏炳灵寺石窟、榆林石窟等都是丝绸之路沿线散布的著名景点。自然类旅游资源多分布在陇东、陇南等气候湿热地区。反映现代文明建设的旅游资源多分布在中部兰州等地区。

(二) 文物古迹知名度高

甘肃省有丝绸之路文化、敦煌莫高窟文化、天水伏羲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陇东黄土地文化为一体。全省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有10处。例如“东方艺术明珠”莫高窟, 天下雄关嘉峪关, 铜奔马的出土地武威雷台, 秦安大地湾文化遗址, 拉卜楞寺等, 它们都已成为旅游热点。

(三) 少数民族风情浓郁

甘肃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 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萨拉、哈萨克、满等16个少数民族。多民族的共同生活给甘肃创造了风情各异的民俗景观, 如锅庄舞, 花儿盛会等。

近几年来, 甘肃省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大力发展旅游业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开始密切融合。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 我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还存在一些障碍。例如: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高。文化旅游资源只是局部开发, 景区景点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够。旅游基础设施有点加强。旅游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没有形成,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散、小、差现象突出, 缺乏吸引力与竞争力。因此, 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并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索, 则成为当务之急。

二、提升对旅游与文化产业整合发展的认识

树立融合即发展的理念。通过对文化资源、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 融入到旅游产品和服务当中, 推动旅游目的地文化的交流, 扩大文化影响力, 强化文化软实力。同时, 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旅游产业的整合, 实现景点外观和文化内涵的统一, 使旅游产业更富有生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世界各国实践证明, 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是文化旅游业兴旺发展并使文化旅游业成为蜘蛛产业的成功做法。

本文在借鉴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整合发展经的基础上, 根据甘肃省的实际情况, 提出甘肃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有利于提升人们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整合发展的思想认识, 增强甘肃各类旅游文化企业的实力, 努力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在甘肃经济发展的份额, 并为政府相关部门和公司企业提供咨询、决策的参考意见。

三、甘肃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 制订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

产业发展, 规划先行。要实现文化资源旅游化, 必须制定规划, 找准优势, 明确发展方向。这就要求充分发挥甘肃省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 在现有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发掘、梳理、分类、甄别、演绎等, 明确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市场思路, 规定发展的目标和各阶段的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制订出符合甘肃实际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 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科学指导。

(二) 制定修改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法律制度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旅游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的制度保障。因此抓紧进行旅游文化产业立法势在必行。首先对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使之适合新时代需求。其次, 要填补立法的空白区域, 尤其是已出台的全国性法律法规而甘肃尚未配套的要抓紧出台。同时可出台想配套地方性的相关法规, 为甘肃省省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三) 甘肃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的模式

1. 创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

根据甘肃旅游文化产业融合的实际情况, 在适当的地区建立国家一流水准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 培养、引进文化旅游创意的科技人才, 鼓励在产业园区开发文化旅游方面的创意设计和产品研发, 孵化和应用推介创意设计和产品等, 使创意产业园区成为甘肃乃至西北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基地。

2. 建立文化旅游龙头企业

实施多元化战略, 由优质企业牵头, 按照“平等自愿、优势互补、各得其所”的原则, 加强旅游、文化企业间的合作, 打造甘肃省各类文化旅游企业, 使它们成为引领甘肃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领头羊,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打造节庆、赛事、会展旅游品牌

甘肃各地举行的冠以文化名称的活动共19项, 包括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金昌骊靬文化国际旅游节、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等、敦煌飞天文化旅游节。借助这些活动, 我省各地旅游业蓬勃发展。除此以外, 我省还应当依托文化开发各类旅游项目, 培育提升热门旅游线路, 打造文化旅游的驰名品牌,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进一步融合。

4. 区域合作发展模式

树立大旅游的概念, 大力加强对于区域旅游的宣传与共同开发、联合开发的工作, 以丝路文化产业带和中华古老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典型示范区建设为重点, 通过整合文化旅游方方面面, 实现“景区建设—景区服务—旅游服务—旅游产业—文化旅游大产业—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层层推进, 创出一条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路子, 以实现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目的。

(四) 引进和培育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人才

8.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 篇八

对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

自2004年农发行全面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以来,经过全行上下共同努力,企业文化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基本形成以宣传语和核心理念为统领,以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视角形象文化为支撑的框架体系。但就整体而言,由于时间较短,起步较晚,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文化力不强、建设不系统、机制不完善、工作不持续等问题。具体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核心理念尚未入脑入心。一些分支机构把企业文化建设视为“软”任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边缘化”。要么重形式,轻内涵,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墙壁上、广告上”;要么集中开展几项活动,抓一阵子,达一个“标”完事。就是说,过分注重表层形象文化建设,而在深化内涵、固化核心理念上下的功夫不够。

制度文化建设尚不完善。在宏观层面,表现为农发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建立,《政策性银行法》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条例》至今未能出台,农发行业务经营缺乏法律保障。从微观层面看,首先是经营机制不完善。一方面表现在市级分行经营管理基础平台目前未能有效搭建和运转,多数市级分行只是挂了几个牌子,并无实质内容,主要是受人员编制和办公场地的制约。这就导致一些传统粮棉大县的农发行机构由于在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和加工龙头企业贷款中的业务较少,出现人员闲散、工作量不够等问题,而市级分行又因人员太少工作量过大出现捉襟见肘现象。另一方面,农发行激励约束机制乏力。在考核方面,政策性指标较少,导致粮棉信贷业务大省(市)往往考核排名靠后,付出与收获不对称,多干不能多得;在分配方面,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制约,目前农发行员工收入未能真正与经营绩效挂钩,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员工积极性;在激励方面,正激励少,负激励多,即奖励较少,处罚较多。其次是农发行部分信贷制度和操作流程有待完善。主要是信贷产品少、办贷环节多、效率低、时间长,缺乏竞争力,造成高端客户流失。

行为文化建设落后。一是员工合规意识淡薄,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等现象还比较普遍。比如,在2011年河南省分行对76家风险企业开展的“4.30”审计中,所有形成不良贷款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存在贷前调查不尽职、虚假担保、押品高估、企业财务报表不真实以及信贷员贷后管理流于形式等问题,仅此就有11个分支机构105人受到经济处罚和问责处理。二是服务不规范。少数基层行在办理代理保险、组织低成本存款以及开办咨询顾问类业务时,存在操作不规范、手续不完善等问题。

客户服务文化薄弱。一是客户服务不到位。一方面表现为服务意识差、客户维护不尽职、接续贷款不及时、贷款品种使用与企业经营实际相脱节;另一方面表现为服务功能不完善、服务手段落后,与企业需求不对称。如河南万庄化肥交易市场,是一家集化肥储备、流通、科技于一体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于农发行使用的工商银行网银结算业务不能覆盖到乡镇一级,目前该企业只有通过农行网银业务进行交易和结算。二是窗口服务差。少数营业窗口和临柜人员存在用语不文明、服务不热情、着装不统一等问题。

视角形象识别系统不规范。一方面受办公条件限制,形象标识不规范。目前河南省仍有1个市分行、11个县支行没有解决营办房问题,根本谈不上视角形象建设。另一方面,受费用和当地技术条件制约,个别分支行行徽颜色不标准,字体不规范。有的广告牌和形象标识照明设施长期损坏而不予维修;有的名称简略不规范,字体与徽标不协调;有的行徽应用场合不当,比如在电梯间的地毯上印制行徽,导致行徽天天被踩脚下等等,大大影响了农发行的外部形象。

打造先进文化的着力点

拓展核心理念,深植核心理念。目前,农发行宣传语和核心理念虽已确立,但在核心价值观构成要素上还不完善,主要是缺乏企业精神和发展愿景,应围绕“修业进德、追求卓越”和“绿色银行、现代银行、精品银行”等内容来丰富完善。核心价值观确立后,如何深植,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力化于实,需要全行上下再动员、再灌输、再渗透。首先,应抓紧制定并出台《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深植方案》,落实工作措施,列出时间表,有计划、分层次推进。其次,召开全系统文化建设推进会,认真总结近年来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查找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目标和深化措施。再次,条块结合、纵横结合,开展核心理念教育深化活动。在横向,可以通过开展趋势浩大的教育、培训、宣传、征文、演讲、知识竞赛和全员答卷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在纵向,充分发挥各条线、各专业的指导和监督职能,把核心理念教育列入条线培训内容之中,渗透于经营管理全过程,转化为广大员工的职业信念和行为习惯。

弘扬封闭管理文化,创农发行特色品牌。自1998年以来,农发行负重奋进,加压驱动,在做好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确保支持收购不出大的问题的前提下,探索出了以“五个关口”、“八个环节”、“十条底线”为核心内容的收购资金封闭管理模式,形成了既履行好农业政策性银行基本职能、又有效防控信贷风险,即保收购与防风险相统一的独特的封闭管理文化。这种独特文化不仅在农发行系统深入人心,为每个员工所熟悉、所认同,而且也为许多商业银行所推崇、所借鉴。这既是农发行的特色文化,也是立行之本、固行之基。打造农发行先进文化,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弘扬和发展封闭管理文化;另一方面,要以“两轮驱动”业务发展战略为主线,以培育战略性客户群体为抓手,着力打造粮棉油全产业链金融品牌和建设新农村银行两大金融品牌,构建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进一步彰显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特殊职能作用。

夯实合规基础,筑牢风险防线。合规文化和风险文化是银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对农发行来说,目前这两大文化建设还比较落后,与改革发展的新要求相比差距很大。为此,一要强力推进合规文化建设。重点在教育、制度、执行、监督、整改、惩戒六个方面下功夫。以开展“合规建设提升年”活动为载体,加强思想教育,展开合规讨论,形成“合规至上、人人合规、事事合规、时时合规”的氛围;建立合规长效机制,修订完善合规操作管理制度和流程,增强制度执行力;强化条线监督检查,发挥内审监督职能,重点抓好已查出问题的整改纠正;开展争创“合规达标行”活动,并将合规指标纳入综合经营绩效考核内容;结合银监会不规范经营整顿治理工作,对屡查屡犯问题、尽职不到位问题,尤其是涉及道德风险问题要严肃追责。二要大力加强风险文化建设。农发行政策性业务和自营性业务分账管理后,风险防控任务更重。全行员工都要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自觉遵守各项信贷管理制度,尤其是前后台制约、授权授信管理等基本制度;加强内控建设,规范员工行为,规避道德风险;创新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提高风险识别和监测管控水平;加強信贷资产精细化管理,多措并举清降不良贷款;严格重大风险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完善金融服务,提升竞争能力。强化农发行“至诚服务”核心理念,增强全员诚信意识、服务意识和工作主动性,用诚信和优质服务去主动营销高端客户,壮大核心战略性客户群体。充分运用CM2006系统升级功能,优化办贷流程、简化办贷手续、提高办贷效率。进一步整合现有信贷制度,全面实行综合授信办法。大力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服务功能。对黄金客户、优质战略性客户,可研发“速贷通”等信贷产品,实行一揽子服务,由省分行直接发起,快速办结。省市分行尽快成立大客户服务中心,为重点企业、优质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紧贴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科学组合信贷品种和贷款期限。对老客户接续贷款,建立到期提示制度,提前办好续贷手续。完善结算工具,研发农发行自己的网上银行及信用卡业务系统。建立完善行业产业分析制度,尽快启用短信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

加强CI建设,规范视角形象识别系统。CI形象识别系统包括MI理念形象识别、BI行为形象识别、VI视角形象识别三大板块。对农发行而言,当前重点应放在BI和VI即行为形象和视角形象建设上。关于行为形象,主要是进一步塑造基层行,尤其是营业窗口临柜人员职业操守和服务行为规范、礼仪行为规范,形成优良的行为文化。关于视角形象,要在对现有分支机构基本情况普查基础上,统一规范整治。包括统一规范行名行徽标识及标准色、统一营业环境布局、统一更新标识标牌、统一全辖员工着装、统一形象宣传和产品宣传。

支持文化产业,实现文化融合。农发行先进文化还应包括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通过强化理念、创新产品、完善服务等手段,加大对县域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重点项目信贷投入,将农发行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有机融合,塑造农业政策性银行“文化金融”服务品牌。

推进农发行先进文化建设的关键措施

加強组织领导。首先,各级行领导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在改革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切实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其次,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各级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工团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的格局。再次,各级行一把手要充分发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和决定性作用,身体力行,积极倡导,带头学习,努力掌握企业文化建设的科学规律,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实践意识、表率意识,自觉践行核心理念,发挥典范和推动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人本文化。要把农发行“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一是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一方面,大力营造优厚的政策环境吸纳优秀人才,当前特别要注重吸纳国际金融、投资管理、电子网络、法律、风险管理等专业的高级人才;另一方面,要用好人才。通过为人才提供机遇将人才留住,使优秀员工有用武之地,努力营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氛围,让员工在农发行有成就感,有自豪感。二是要强化内外部培训,灌输终身学习理念。对高级领导干部,主要是通过境外培训以及与国内知名院校合作加强培训,重点是让其了解掌握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先进经营管理理念与方法、领导艺术等。对中层干部,主要是通过系统党校和各类培训班,加强对政策法规、管理制度以及银行新业务、新知识的培训。对一般员工,则重点是应知应会的培训。三是要完善激励机制。重点是深化员工薪酬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分享农发行改革发展的成果,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构建和谐银行。

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管理、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把文化建设纳入全年综合考评和领导班子考核的主要内容,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动、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促进农发行文化建设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强化宣传灌输。打造农发行先进文化,需要通过大量的传播媒介把农发行的核心理念广泛宣传出去,使其为全行员工所理解、认同和接受。要切实做好内外部宣传工作,强化对企业文化理念的灌输。在宣传内容上,可以将农发行理念文化、品牌文化、客户服务文化、合规文化、视觉形象文化等有机融合,齐头并进;在宣传形式上,可以实行系统文化宣传与地方板块文化宣传相结合、内部文化宣传和社会文化宣传相结合、文字宣传与声像宣传相结合,把握主题、突出重点,整体联动,达到立体化效果。

搭建活动载体。一是员工主动参与的各类载体,包括各类文娱活动、文化传播活动及公益性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等。二是搭建的各类载体,包括农发行举办的内外部刊物、网站、信息交流平台,以及各类表彰活动、困难职工慰问、图书室、活动室、庆典活动等。三是开展的各类争创活动,包括系统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女职工文明示范岗、先进职工之家、学习型银行等创建工作。通过上述活动,大力营造员工进取向上、修业进德的良好氛围,培育家园文化。

加大资金投入。各级行要科学规划,统筹运作,从现有财务资源中安排必要的费用,用于企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加大对基层行视角形象系统的投入,确保农发行外部形象统一规范。同时,还要积极筹措资金,专项用于企业文化外部宣传、人员培训及工作奖励等。需要说明的是,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必须本着节俭、实用、大方等原则,量力而行,避免铺张浪费。

上一篇:维稳工作的处突应急预案下一篇:企划部经理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