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2024-09-30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共8篇)

1.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篇一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一、个案情况介绍

陈珂宇,是一个聪明的小男孩,有很强的自理能力,学知识很快。他是个中班的插班生,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内向,少言寡语,不合群,不愿和老师同学交流。家长工作忙,孩子上幼儿园比较早。平时都是老人带孩子,老人对孩子比较溺爱,只是注重孩子的衣食,不懂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却顾及甚少,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存有明显的问题。

二、观察时间

2016年8月16日—10月30日。

三、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安全感。

每天早晨上幼儿园都哭闹不休,拉着姥姥衣服不撒手,哭着不进门。在幼儿园,各种活动不愿意积极参与;对对一切都没兴趣。做不到完全不设防地接纳别人并让别人接纳自己。保护意识太强,害怕别人伤害自己。2.不自信

上课时,老师提问时,他从不举手,不抬头。进一步引导他回答问题时,他就直接说,:“我不会,不知道。”拒绝合作。

3、不会和小朋友交往。

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跟大家在一起

四、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1上学年龄小,接受能力比较差。受到的挫折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不敢表现自己。妈妈说,孩子上学早,比其他孩子年龄都小,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的很少,慢慢地被老师和同学忽略了,不能融入班集体。

2、后天的教育环境。

老人对孩子生活照顾太多,心理教育方面关注太少,导致他渴望得到理解和关注;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使他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不知道主动和别人交朋友。

五、采取的措施。

1、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在家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和发展动向。为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打下基础。家长应该多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让孩子信任并接纳老师和小朋友,从而能和他人融洽相处。

2、老师应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由于他心理比较脆弱,我在班中,应该多帮助他。孩子们都非常有爱心,经老师一提醒,子们都和他一起玩,争做好朋友。

3、赏识激励教育。

平时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们经常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说升旗仪式上,让他做护旗手。在美工课上时,随时抓住他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上课时,多给他创造机会,鼓励他大胆的表现,让他回答能胜任的问题,让他体会成功的喜悦,看到希望。慢慢地,他开始主动积极地参加活动了,自信心也逐渐的提高了。

六、教育效果。

两个多月以后,他有了明显的进步。

1、他已不需要家长哄劝,而且能心情愉快催地主动提醒家长起床来幼儿园,并主动和老师打招呼

2、他开始和小朋友交往,并学会了一定的交往技能。有许多的朋友了。愿意站在大家面前讲述自己生活中的趣事儿,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

3、能比较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来,做事不再缩手缩脚,上课回答问题能主动举手,自信心有了明显提高。

看到孩子进步这么大,家长无比感激,我们也倍感欣慰,没有什么比孩子的进步更值得我们骄傲的了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篇二

本案例发生在大班幼儿中, 主人公昊一是班中活泼好动的男孩之一, 他的想象力相当丰富, 经常会有一些奇怪的想法或意想不到的行为。当时, 我园正在进行瑞吉欧方案教学理念的实践研究, 教师们正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孩子的游戏与生活, 孩子及家长们也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主动与热情。

二、案例描述与分析

片段一:“我们去探险吧!”

晨间活动时, 昊一独自拿着玩具汽车在教室里开来开去, 不时撞在其他幼儿身上。

我有意阻止他, 说:“开汽车要遵守交通规则, 可不能横冲直撞!”

昊一停了下来, 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在沙漠里开车, 那里没人也没有车, 地方又大, 想怎么开就怎么开。”原来昊一沉浸在想象的空间里游戏, 怪不得这样旁若无人。可照这样下去可不行, 不如将他的思路引开, 忙问:“你怎么知道那里没人?”

“因为我在电视里看到沙漠上到处都是沙, 没有树, 没有水, 一个人都没有!”说这话的时候他的脸上有自豪的表情, 好像只有他见多识广。

我趁机说:“是吗?那你去那里干什么?”

“去探险呀!”昊一急忙回答。

“那里人都没有, 你一个人不怕吗?”

“我才不怕!”可紧接着他又说:“要么……我们一起去吧。”

于是, 我欣然接受了邀请, 和昊一玩在了一起。我还特别提醒昊一不能乱开车, 否则我会跟不上的。

由于我的参与, 吸引了孟诗宇、郦仕杰、陈淑几个小朋友, 他们也和我一样开着“车”跟在昊一后面。我们的车队浩浩荡荡地向沙漠进发。

分析:大禹治水在于疏而不是堵, 对待孩子的思想与行为也是如此, 强迫孩子不能这样不能那样,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这里我坚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剖析孩子内心的想法, 并且适时引导, 促进了活动顺利开展, 也应看到大班男孩对汽车由衷的喜爱, 使得他们对“开汽车”乐此不疲, 而我的参与扩大了这一游戏的群体, 给了游戏以吸引力, 也给了孩子以信心———原来我们的游戏老师也爱玩, 老师也爱开汽车, 无意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使两者关系更加融洽。

片段二:“我们去买好吃的东西!”

开了一会儿“车”, 大伙开始你撞我, 我撞你, 除了昊一小朋友一如既往地玩游戏, 其他人原先的热情慢慢消退了。

看着大家这副样子, 我想:也难怪, 长时间重复单调的动作与情节, 难免缺乏兴趣。那我是应该随其自由发展呢, 还是命令大家认真做好游戏?我该怎样来引导孩子们的兴趣呢?“对啦!”我急中生智地叫了起来:“哎呀, 我们开了这么长时间的车, 肚子咕噜咕噜叫, 真想吃点东西。”

经我一提醒, 那些原本就想找点新鲜玩法的孩子就七嘴八舌地叫了起来:“我也饿了。”“我想吃汉堡包。”……“可是沙漠里没有饭店、超市, 哪里去吃呀?昊一你说怎么办?”我故意问昊一。我想既然他是游戏的发起者, 就要他来帮我们解决问题。

昊一想了想说:“要么, 我们回去买一些好吃的再来吧!”说着便调转车头。于是我们的“车队”往回开, 各自买东西去了。

分析:遇到这种情况如果老师仍然停留在游戏参与者的角色, 游戏就会因失去新奇感而自然结束了, 然而, 这时教师一个暗示, 不知不觉中牵动了游戏的进行。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东西”买回来了, 大家开始谈论着自己的食物。 (所谓“食物”充其量只是孩子们在记忆表象中提取出来的食物名称, 并没有真正的东西。)

有的小朋友说:“我买了鸡腿, 因为我喜欢吃;可乐喝起来味道很不错;苹果营养好。”

有的说:“我买了面包、饼干可以在肚子饿的时候吃。”

“我的玉米很好吃;蛋糕可以当点心。”

大家把自己喜欢吃的东西, 说得头头是道, 却都没有提到水, 看来还会发现问题。

分析:出现潜在问题, 老师并不马上告诉孩子, 让幼儿在未知的结果中感受因自己的疏忽造成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这是后果教育法的体现, 相信幼儿在遇到问题时会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 该怎么做。

我们的车队又出发了, 前进了一会, 我看大家对水的问题似乎还没觉察, 就趁机假装很痛苦地说:“沙漠上哪儿有冷饮店呀?这又热又渴, 真想喝点冷饮解解渴。”这么一来, 其他小朋友也跟着喊:“我也想喝!”

“沙漠上水都没有, 哪来的冷饮店?”昊一又有些得意了。

“你为什么不早说, 刚才我们都没有买水, 怎么办呀?”大伙儿有些抱怨。

因为有过先例, 最后大家还是认为要回去买水。这时广播操音乐响了, 游戏得暂告段落。

大家都觉得很扫兴, 一个小朋友说:“真讨厌, 老是忘了这忘了那。”

“就是, 下次我们得先商量好该买什么, 把东西准备齐了再出发。”我抓紧机会说。

“对!要么明天我们把东西全买好了再来玩。”小朋友异口同声地说。

分析:问题出现了, 但没有如教师所预料的由幼儿自己发现, 而是由教师的暗示引出;小朋友也产生了相关的情绪体验, 那是因计划不周所成的不愉快的感受。从而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要有计划地准备好“探险”的东西。

片段三:“我们把东西画出来!”

一连几天, 我们的探险游戏不断进行着, 参加的人越来越多, 大家认为要准备的东西也随之增多。有一次, 孙迪西拿出一张卡片兴高采烈地对我说:“老师你看, 昨天晚上我想好了要带很多东西, 我把它画了下来, 妈妈说这样就不容易忘记啦!”

我觉得这个方法很好, 一方面可以锻炼幼儿的绘画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幼儿有计划地完成任务, 就对她说:“嗯, 你的办法真好, 你能告诉大家, 让他们像你那样做好吗?”对于我的表扬孙迪西当然非常高兴, 马上就到处宣传她的杰作了。没多久大家就争先恐后地画了起来, 整个上午小朋友们都在画。他把认为需要的物品画了出来。有的小朋友还带回家去画呢。

最后画好的卡片有厚厚一叠, 他们有的画了牛奶;有的画了手机;有的画了蛋糕;还有的孩子画了防晒霜……当然, 这里有不少都是家长功劳,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看着孩子们稚嫩的笔画和极富想象的造型。我感觉到孩子在认真学习, 在汲取新的信息, 在不断进步, 我必须使他们的努力变得更有价值。这时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想法:该给这些卡片分分类, 让大家一起参与。这样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幼儿逻辑思维训练, 提高大班幼儿做事的条理性。

分析:能及时地抓住有价值的内容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与修养, 孩子在父母那儿得到的指点同样启示了老师。事实证明这一方法能被所有幼儿接受, 有利于下一步活动的开展。

片段四:“我想带骆驼去”

我将第二天的活动安排成学习分类, 大多数小朋友们将卡片上的东西大致分成了食品、通讯、生活用品。

WENJIAOZILIAO

正当我要夸大家分得正确时, 雁玲拿着一张卡片犹豫不决, 我问她怎么回事, 她说:“我爸爸告诉我要带骆驼去……”还没等她说完, 大家都笑了起来。

一个问:“什么是骆驼?”另一个说:“它有什么用?”“为什么带它去?”……雁玲摇摇头难为情地把脸埋了起来, 于是大家纷纷地议论起来。

这时, 我的脑海里思绪万千: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进行循序渐进地指导, 以点入面的深入, 然而没有关注幼儿对沙漠的认知还非常单薄和肤浅, 忽略了幼儿原来经验的积累。虽然说这源于一个纯粹的游戏, 并非一定要“小题大做”, 何况原先我也只是想帮助孩子们把这个假想的游戏做得更有意思, 可这时我不能退却, 因为我突然萌发了让孩子在“玩中学”的愿望, 我期望孩子能向瑞吉欧教育机构中的孩子一样主动学习, 探求解决问题方法。我想我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深入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决定让孩子们回家寻求知识。

于是, 我因势利导:“这样吧, 请雁玲回家再去想一想为什么要带骆驼。小朋友们也回家去问爸爸妈妈沙漠到底是怎么样的, 找一找关于沙漠的图片、资料, 找找答案, 然后带来告诉大家, 好吗?”

分析:从游戏开始, 幼儿并没有真正认识过沙漠, 教师也没有真实地告诉孩子沙漠的特点, 这一问题的出现只是迟早的事情, 我在这里发现的幼儿“行”与“知”的矛盾, 的确应及时解决, 在采取教学方式时尝试让幼儿到家庭中求知, 发挥家长的作用。可以说教学理念的运用在这里有了一个转折与升华, 为下一个活动埋下了伏笔。

片段五:“沙漠里有沙尘暴!”

差不多用了三天时间, 小朋友们陆续带来了一些图片和资料。有家长从网上摘下来的文字材料;有在纸上剪下来的图片;还有相关的书籍。雁翎的爸爸还亲自将自己收藏的沙漠摄影作品及骆驼模型送过来。我看时机成熟了, 就和小朋友一起席地而坐, 那种没有距离的感觉让孩子们觉得很轻松, 我们开始谈论起来。这次大家是有备而来, 争先恐后地发言:

“沙漠里一棵树也没有。”

“不对!我看到沙漠有的地方是有树的。”

“我看到照片上沙漠很美的。”

“沙漠白天很热, 晚上很冷。”

“沙漠很大很大, 人进去会迷路。”

“骆驼可以帮我们带路!”

“怪不得雁翎要带骆驼去。”我不失时机地说。

“还有指南针也可以指路。”……

孩子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完全没有平时的拘谨, 我感到孩子们在这种氛围里接受的信息很多, 思维十分活跃。

慢慢地我发现孩子们对沙尘暴的话题比较感兴趣。

“沙漠里有沙尘暴!”

“沙尘暴来了眼睛都睁不开, 还会把人埋起来。”

“有了骆驼就不怕, 因为它会帮你挡住风沙的。”

“有一次, 我在电视里看到北京有沙尘暴, 大家都戴口罩啦。”

“我也看到的。”

“还有天津。”“外国也有。”

“有沙尘暴的时候, 开汽车连路都看不清楚了”……

这时, 我又向大家提出疑问:“沙漠里有很多沙, 才会有沙尘暴, 北京、天津又不是沙漠, 怎么也会有沙尘暴呢?这些沙从哪里来?”“从沙漠吹来的!”“不对, 沙哪能吹这么远?”有的小朋友提出反对意见。大家都说不出所以然, 于是, 我还是让孩子们回家寻求答案。

分析:很显然, 孩子们得到了家长的指导, 知识量增加, 在这样的基础上聊天更能激发孩子学习与交流的热情, 才会产生如此活跃的氛围。

“沙漠探险”到这里已被孩子们无意间抛在了脑后, 却预示新的方案即将开始, 或许我们将自然地进入“保护环境”的活动之中, 或许等到一定的时机, 我们又会进行一次全新的“沙漠探险”。

这整个活动来源于幼儿的游戏, 我只是偶然中发现了它的价值, 让它如珍珠般的闪烁出光芒。我内心的激动是无与伦比的。虽然, 这期间出现过疑问, 有过矛盾, 但最终庆幸有了意外的收获:原来, 我们可以用新的教学理念, 让它的价值在不断深入的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

三、收获与反思

这一案例使我从中得到了意外的收获, 结合瑞吉欧方案教学理念, 对比教学现状, 我总结如下。

1. 幼儿兴趣, 是教学课程“生生不息”的源泉。

兴趣是幼儿活动的根本动力, 是一种“内驱力”, 有了兴趣, 教育事半功倍, 没有它则会事倍功半。关注幼儿的兴趣, 就是关注幼儿的个性与需要, 意味着他们的主体性地位在教育中得到了真正的确立和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抓住幼儿的兴趣来展开教学, 是目前每个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想想现在的教学, 你真的关注过孩子需要什么、懂得了什么吗?事实上当你按着大纲的内容教学时, 当你按着预定的计划像灌汤似的教育幼儿时, 你是否忘了孩子有着他们喜爱的事物, 并热衷于探索它们的秘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案例来源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展延伸出更具意义的课程, 幼儿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到了更多、懂得了更多。幼儿的兴趣在这样的活动中自然地延伸和转移, 教学课程也随之变化, 幼儿对探索世界的兴趣源源不断, 教学课程就随之“生生不息”。

2. 教师恰当的角色转变, 是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的保证。

《纲要》指出, 教师不仅是环境的创造者, 学习的帮助者, 教育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还是参与者, 幼儿的伙伴、朋友, 完成这么多角色的转换, 是教学充满乐趣的动力和保证, 更是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的保证。

案例中, 孩子们曾一度因兴趣的递减而差点“散伙”, 这时教师及时从“参与者”的角色中转换成“引导者”和“启发者”, 虽然简单的几句话, 却给游戏注入了新的活力。类似的情况在这一案例中还有很多, 老师一会儿成为局内人, 和孩子们一起活动, 一会儿是局外人, 关注着孩子的状态及活动进展, 启发幼儿思考, 布置相关的任务, 促进活动的深化。教师在这么多角色中转换, 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 从而使活动永远奇趣横生, 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始终轻松愉悦, 积极主动。

3. 家长的引导与支持, 是孩子自我学习的助力。

在瑞吉欧的教育中, 家长的作用十分重要, 由于家长有着他们的教育优势, 比我们更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 他们可以更灵活地指导孩子的学习与生活, 因此, 家长必须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 共同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

在这一案例中, 幼儿的知识经验大部分是从家长那里习得的, 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书、上网查阅图片、资料, 才使活动开展得更加丰富生动。家长的参与、支持, 让孩子明白了怎样获取信息、知识, 也使幼儿得到了一种自我的肯定与满足, 因为他觉得自己从父母那儿得到或者和父母共同找到的知识与别人说的不同, 自己讲得也可能比别人好, 因此, 他们乐于学习, 乐于接受新的知识。长此以往, 将有助于幼儿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3.幼儿园教育叙述案例 篇三

五月中旬我园要开展全镇公开课,是关于美术领域的,经过商讨这个重担落在了我们中班幼儿的身上。虽然我们班没有特别好的美术功底,但我对幼儿充满信心。为了引导幼儿知道快乐是人人都会有的基本情绪,我设计了本节课《我最高兴的事》。为了给幼儿提供开心快乐的氛围,首先,我用幼儿熟悉的乐曲边听歌曲边走进课堂,让幼儿一同体验高兴的情绪。其次,让幼儿一同坐在地毯上观赏自己高兴时的照片,激发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同时请幼儿说一说自己觉得高兴的事。最后教师准备一些快乐的照片,让幼儿互相讨论是什么高兴的事,是怎么做的,从中让幼儿认识到做不同的事会有不同的动作。整节课下来幼儿们的注意力一直在我的身上打转,这让我觉得这节课上得很成功。但最后环节让幼儿动手操作出现了问题,当我请幼儿们回到座位上绘画时天天和仪仪同时坐在了一个座位上,两个人发生了争议,让我措手不及。

二、过程

平时上课时,幼儿们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上课,所以不会发生这类事件。但是,这节是公开课,为了能更好地突出这节课,我在活动中设计了三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请幼儿对着镜子做自己高兴时的动作;第二个场景是坐在地毯上一起讨论自己最高兴的事;最后一个场景是请幼儿自己动手画《我最高兴的事》。前面两个场景幼儿们都很配合,我想最后一个场景应该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了吧。因为在最后一个场景中我做了很多工作,我怕幼儿们抢座位,所以分别在桌子上贴了四种水果分成四组,又在每张桌子旁边放好五把椅子,这样幼儿到自己那组拉开椅子就可以坐了。我刚请幼儿们坐下准备绘画时,忽然听到有个女孩子说:“你坐那边去?”我回过头一看,仪仪和天天同时坐在一个座位上,天天很不愿意地说;“不好。”仪仪又很不耐烦地说:“你坐那边去吗,这里太挤了,我都不能画了。”没办法,我只能把他们分开,然后我对天天说:“天天,这里太挤了,我们换个座位再画吧。”天天没回答,只是低着头,我怕耽误上课的时间,把他换到了旁边的座位上,就继续讲我的课了。可没过多久就听见有人在哭,我回头一看,原来还是天天,没办法,我只好走过去问道:“天天,你怎么了,为什么哭啊?”天天一听是我就哭得更厉害了,没办法,为了能继续把课上完,我只能先安慰他:“天天,别哭了,你看有这么多的客人在,被他们看到了就不好了,老师知道你是最听话的好孩子,老师最喜欢天天啦!”一听这话天天的情绪明显有所好转,我又接着说:“是不是老师给你换了位置你不高兴了,傻孩子,那里太挤了,我知道天天的画画得很漂亮,所以,老师就给你换了一个大位置,这样绘画时手就不会碰到别的小朋友了,画出来的画才会更漂亮了。”天天听了我的话慢慢地就不哭了,情绪也慢慢地稳定下来了,我见刚才的话对天天很有效,又忙说道:“天天画的肯定很漂亮,我们画好后给后面的客人老师看一看,客人老师看了肯定会喜欢的。”天天这才静下心来开始绘画。

三、分析

面对这个突发事件让我感触很多,虽然这节课上得挺完整,但我的心中留下了一个问号?为什么他会这么激动呢?平时给他换位置他从来不会这样的,这次是怎么了,是不是有别的原因呢?

课后,我找天天和仪仪谈话,通过谈话让我恍然大悟,原来问题出在了我的身上,而不是他。经过一番交谈,原来那个位置是天天先坐下的,仪仪是后来才坐在那里的,按理说应该是仪仪换位置,而不是天天,怪不得天天会哭,是受委屈才会这样的。因为天天只不过是一个中班的孩子,当他受了委屈时哭是他发泄情绪的最好办法,作为老师的我却没能发现这一点,没能及时地去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因而引出更严重的问题。当时我就向天天承认了自己的过错,也对仪仪进行了适当的教育。

四、策略

1.让孩子学会分享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因为疼孩子,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孩子,让孩子养成了自私的习惯。为此,我们请家长配合,让孩子从家里带一些自己平时喜欢玩的玩具,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互相交换着玩。体验与同伴一起玩游戏带来的快乐。

2.让幼儿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我们请家长配合,要求幼儿在家、在园、在外做到尊老爱幼、有礼貌、不骂人、不讲脏活、不打断别人说话等。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榜样。当孩子有进步时,教师和家长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结果

坏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要改变也不是几天就见效的。但通过一段时间的累计教育,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每天一来到幼儿园,孩子们都很热情主动地跟教师和小朋友说早上好、看到同伴遇到困难时会主动地去帮助别人、每次到吃饭的时间,孩子们都会争当值日生,帮教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看到他们的进步我很欣慰,当然,这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作为教师,我们要观察每一个幼儿在园里的表现,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这些优点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六、有感

俗语说:“罗马不是一日造成的。”学生的转化也是如此,而此时的教师就必须有“滴水穿石”的恒心。这句话让我感触很多,教育孩子我们要循循诱导,不能操之过急,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我们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随时随地、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4.幼儿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篇四

案例背景:

五岁的孩子,正处于幼儿的过渡期,充满期待又有些害怕,他们可能会畏惧老师,畏惧同学,觉得没有安全感,而且会时不时耍任性,与老师发生冲突。因为一切都比较陌生,所以选择躲在家长身后,不愿见老师,不愿上学,不愿意与人交流,沟通.所以,老师与家长应该及时加以导,帮助孩子排除这种心理障碍,否则长期下来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身心健康。案例介绍:

我们班的吕志鹏小朋友今年5岁,刚入园,比较好动,该幼儿从小由母亲亲手带大,母亲很溺爱他,总是百依百顺,每天上学总要将他送到教室里,帮他收拾好课桌,摆放好文具,课本后,才母子依依不舍。所以这孩子做事十分依赖母亲,由于对母亲的依赖心理,上学后产生母子分离焦虑.又因其性格倔强,任性,遇到困难易退缩等性格原因,换上了“上学恐惧症”。案例分析:

个性特征:对于这个孩子,其状况的形成主要有二个原因: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孩子的父母早已离婚,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母亲因为残疾,靠仅有的一点生活津贴生活,即使这样,把所有好吃的都留给孩子,所以他们相依为命.因为丈夫对她造成的伤害,所以她很恨孩子的父亲,从小就对孩子说“世界上没有好人:,父亲抛弃了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相信的,依赖的就是妈妈”,所以,在孩子幼小的心理已经埋下了阴影,不愿敞开心扉,不敢与人交流,眼神中总是游离着忧郁。二是教育理念落后。别人上学他只是拿着棍去打鸟,钓鱼,所以,孩子连基本的行为习惯都不知道,母亲却说:“以后只要能认识几个钱就行”。辅导措施:

1、进行心理辅导:先建立信任关系,采用讲故事和游戏的治疗方法。让孩子的依恋从母亲身上移情到我身上,再逐步过渡,并针对他的问题进行了几次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在家长和老师共同帮助之下,他基本消除了“上学恐惧症”重回幼儿园,但中间也有过两次反复,又经过一次心理疏导,增加对其进行意志力、独立性训练及耐挫训练后,性格也比原来开朗了许多。与家长沟通,指出孩子任性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对孩子太溺爱了。告诉家长孩子发脾气时,不要去搭理他,对他冷处理。等他脾气过后,再告诉他发坏脾气是坏学生的行为,并对他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

2、耐心引导,发现优点:经常去关心他的生活、学习,与孩子说说话,再寻找闪光点,如能自己整理书包了等,我就表扬他做得好,要某些幼儿都来学习他。做事认真负责就当个小小管理员。总之,只要一发现他的优点,就在班上重点表扬,使他自信了,做事也积极主动了。

3、积极与家长联系,得到家长认可配合: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并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引导努力改正。教育孩子不要把坏脾气带到幼儿园来,用生动的故事告诉孩子要好好学习。同时,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养成良好的习惯。

4、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老师要善于挖掘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他的优势,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转移到他感兴趣的事情上。老师的信赖、小朋友的支持使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5、持之以恒地心理辅导:孩子的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

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幼儿期的烦恼。在这一点上,家长与老师要密切联系,紧密配合,不放过一个能教育孩子的细节之处。辅导成效: 在辅导这个案例的过程中,有过两次反复,都是由于母亲说话不守信用,不按时来学校接他,造成孩子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和母亲沟通后,母亲有了转变和改善,孩子也随之有了明显的变化。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引导,有了错误,在老师的教育下也能勇敢承认。现在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了。所教学科的老师都明显看到了他的进步,每天自己开心地来上学,再没有出现过不上学的情况,性格比以前开朗了,行为习惯也进步了。

案例反思:

1、只有用爱心去感染这样的幼儿,家校合作,这样才能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建立自信,在自信中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在错误中,老师采取各种手段不断引导,使学生逐渐成长。

2、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小孩子耍点脾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小孩子耍点脾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

5.幼儿园心理辅导案例 篇五

个案主人公:

一位3岁的小男孩——旺旺。出生于2006年3月27日。汉族,有一个比他大十几岁的哥哥,已经在上初中。父亲在公司担任要职,经常出差,母亲是全职妈妈,全力照顾着大小两个孩子,妈妈是个很细心的母亲,每天都把旺旺打扮的很利索。旺旺其实是个比较爱笑的孩子,但一遇到困难就开始哭,想小便哭,吃饭时没有发给他勺子哭,小朋友碰到他了他也哭,自己摔倒了,即使是轻轻的倒了并没有什么伤害也要哭上一会儿。老师问他时,他只是以点头或摇头来回应,从不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每次都是等着老师从他的表情中去猜测他想干什么,心里素质比较差,受不得否定。长期不上幼儿园,再回到幼儿园时必定会哭。原因分析:

针对旺旺的特点,我多次和他妈妈交流,了解到在家里旺旺也是很少表达自己的情感,前面说到了旺旺妈妈是个很细心的家长,对孩子照顾的很周到,孩子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妈妈都知道他想干什么,所以很多时候根本不用孩子自己去表达,妈妈已经做到了。但在幼儿园,老师是面向一批孩子,任何一个幼儿园都不可能“一对一”,老师的眼睛不可能只停留在一个孩子身上,任何孩子在某个时刻总有被关注不到的时候,这就使得旺旺刚入园时极大地不适应,遇到点事就哭,甚至出现一天多次尿裤子现象。

另外,在妈妈眼里,与大儿子相比,旺旺是个小不点儿,所以妈妈总觉得旺旺小,很多事都是以哥哥为主,哥哥放暑假了,妈妈就带着两个孩子回老家,其实每个暑期我们幼儿园都有特色活动,像教材考核、说唱比赛等,但妈妈总觉得孩子小,这些活动参加不参加的也无所谓,这就使得旺旺丢掉了很多锻炼的机会,也就使得与同龄孩子相比,缺少了一份自信。辅导过程:

我发现:很多时候小朋友们在做游戏时,旺旺看着孩子们一直都笑呵呵的,看的出他也想参与其中,但他又不敢轻易表达自己,所以常常在一边看着。

两三岁的幼儿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语言表达进步非常大。一岁的孩子不会表达自己靠哭引起成人的注意可以理解,但到了两三岁应该学习正确表达自己的的需要和感受。而且孩子进了幼儿园,有了很多同龄小伙伴,有了更多的交友机会,孩子的交友欲望也是很强烈的,所以教给孩子正确表达自己,学习怎样与小伙伴交往是非常重要的。

爱不爱交往,合群不合群是孩子能否与外界社会融洽相处的重要问题。家庭和同伴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两个主要场所,因而,我开始在幼儿园生活以及家长工作两方面入手,对旺旺脆弱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

在家长工作方面:每周都与旺旺妈妈交流教育观点及方法,及时反馈孩子在园的诸多表现。给家长提出了这样几个建议:

1、一个是不要包办代替,孩子能自己做的事尽量鼓励孩子自己做,孩子不能做的而应该会做的要教给孩子做。

2、再就是不要老是去猜孩子,多鼓励孩子自己说出想要什么,不要肯定孩子点头摇头的行为,要鼓励孩子多说话,少用动作代替。

6.幼儿案例引言幼儿教育 篇六

让4岁中班幼儿更好的学会识别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以及更好的抓住数字的大小概念,而这节课就是以1到10数字识别为主,来进行一堂,在游戏过程中,让幼儿趣味性的了解并学会1到10的数字顺序关系。

课前准备:

1.用10张硬纸片写好从1到10的十个的数字;

2.用绳子或者其他物质来做个可以让字牌固定在头上的圈。注意和难点:

1.首先要注意课堂的纪律,把班里的小朋友分好组,以使每个小朋友都能充分参与其中;

2.注意在游戏进行中和其他老师密切配合来修正幼儿的错误;

3.游戏必须要让孩子们理解玩法,以及让幼儿在玩中牢记1到10的数字顺序和大小概念。

课程的过程:

一、游戏玩法: 1.幼儿戴上数字卡片头饰并相互观察,知道自己是几号数字娃娃。

2.以数字娃娃5为例说明,每十个幼儿拉手围成圆圈,老师从一个固定位置点数:“一、二、三”,被点到“三”的数字娃娃5,立即跑到圆心处站好并拍手,其他幼儿按顺时针方向边走边朗诵儿歌:“一二三,我是5;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朗诵完毕,数字娃娃4和6需迅速跑到圆内,并拍手一起说两遍儿歌:“三二一,我是4(6);七六五四三二一,我是你的小(大)朋友。”

3.游戏可反复进行。

二、游戏规则:

1.必须是被老师点到“三”的数字娃娃才可以跑到圆心处;

2.幼儿中是被点到的数字娃娃相邻的数字的2个小朋友需在二个结束后跑到圆心; 3.一次游戏结束后,3个小朋友归队,老师再从幼儿中选出下一个小朋友,让游戏继续进行。

三、游戏的结果:

7.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篇七

一、案例法的内涵阐释

19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首先提出了案例法 ,后被哈佛商学院用于更好地培养高级经理人才,提高商业精英的管理能力; 又被许多公司借鉴过来,更好地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今天,案例分析法已经成为各个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以及各类医疗卫生、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非常重要的教育培训方法。案例法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结合学生实际,把抽象的教育理论、教育知识、教育技巧和现实案例有机结合起来, 是学生分析讨论最为重要的依据,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理论认识水平、增强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纽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案例又被称作个案,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个别现象或者事件,案例是对具体情境的真实客观描述。案例首先应具有真实性,必须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生活当中确实发生,并且学生比较认可的一些事实,这些事实可能是某些学生的真实经历,或者是其他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真切感受到的事件。其次,个案具有突出的典型性,虽然是某个学生或者某一事件,但是代表着生活中的一类现象或者问题,这个问题在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在学生身上经常发生,可能是每一个学生在生活当中都会出现的问题。再次,案例还必须具有启发性,能够让学生从具体的案例分析中认识到相关的问题,透过现象事件来更好地反映背后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启发,认识现象背后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更好地开拓思路,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理论和知识,真正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从行为上改变,教给学生具体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 青少年心理健康案例法介入的基本特征

案例法介入是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效的方法,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修养, 促进学生性格全面发展。案例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突出的问题性、深刻的启发性、师生的互动性和较强的综合性[2]。而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明显特征。

1.问题突出

运用案例法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给学生展现一个个非常鲜活的案例,每个案例都有特定的个人经历,而且是很常见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 这些问题都具有非常突出的特点,所表现出的行为都具有明显的异常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学习就是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中所表现出来的非常明显的问题, 通过分析探究找到各种问题的根源,分析这些异常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试,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自我调节能力。

2.目的明确

案例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教师为了更好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要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精心选择,在编排和组织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围绕着学生所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结合教学目标,通过具体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对相关的案例认真阅读、讨论思考、领悟总结。所选的案例具有典型性,能够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阶段特点和突出问题,能够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指导,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启发深刻

案例法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介入教育,具有比较明显的启发性。每一个案例都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给学生以更好的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深度分析,然后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实现思维方式的灵活转变、思维方法和观点的碰撞,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不断拓展学生的思路,丰富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和领悟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各种心理偏差的认知和分析能力。

4.互动性强

案例法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分析阐述,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能够很好地结合案例进行有效的互动,让学生去更好地分析知识、发现问题。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启发,获得更多的共鸣,从而实现教学的共振,让学生在多元互动的学习氛围当中获得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 促进学生更好地针对问题进行思考,不断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三、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法介入的步骤与要求

1.教师精心选择案例,确保学生真切体验

选择案例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围绕教学目标,整理更多的教学案例,从中选择最适合学生发展和能力提升的典型案例。比如,针对学生入校以后所表现出来的意志消沉、理想陨落、精神颓废等现象,给学生进行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学生更好地守护心灵,重新燃起学习的热情、拼搏的斗志。

案例:小刘是一个让家长引以为豪、亲戚羡慕不已、同学小有嫉妒的好学生,有理想、有抱负、爱学习、有追求,希望依靠自己的辛勤拼搏考入理想的象牙塔,圆自己的大学梦。因此,为了能够问鼎名校,他辛勤刻苦、废寝忘食、专心致志,放弃了很多爱好,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时间学习,但还是感到自己比不上那几个优秀的学生, 无论怎么努力,总是有一定的差距无法实现超越。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产生了自卑、嫉妒心理,甚至有了放弃理想的念头,心理上渐渐心灰意冷,行为上开始放纵自己,偷偷抽烟、喝酒。

这些心理行为表现在学生当中经常会出现,也是很多学生在遭遇挫折时所采取的一些行为方式。这个案例就具有典型性、普遍性、真实性、代表性,很容易让学生获到思想上的认同,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能够针对各种问题去思考、去自我认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品质。

2.精心组织分析讨论,做好师生有效互动

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是实施案例法心理教育的核心环节,做好这个环节应该设计好相关的问题。要为学生提供较好的话题,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围绕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提出与学生心理和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并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并且能够和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做好师生之间的互动。比如,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的情绪表现形式、学会自控,笔者通过多媒体播放动画,给学生介绍一个案例供学生感知分析。

案例:体育课篮球训练,小文与小夕发生了肢体碰撞,小夕很生气地指责小文动作不规范、篮球技术差,让他立即下队。小文感到很难堪,一生气就跑了,跑了一段距离后原路返回,对着这位同学歇斯底里地大吼:你真没有修养、缺乏教养……并动起手来,经过其他同学竭力劝阻才平息下来。发泄了自己的愤怒之后, 看到那位同学的生气模样,小文有些许的痛快。这些现象司空见惯,很多都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接下来给学生提出问题,小文此时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这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具有哪些特点? 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小明这样的表现合适吗? 接下来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这样, 通过具体的案例给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能够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事件背后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措施, 找出问题的根源。教师要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思考、积极发言, 并认真倾听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和观点,尊重学生的观点和见解,针对学生所出现的问题或者偏离讨论主题的现象应该提出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3.做好师生角色定位,认真做好总结评价

实施案例法教学, 教师不能简单地灌输知识,而要给学生提供鲜活生动的案例,组织学生分析研讨,做好激励指引。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机械说教, 而是成为积极参与互动研究的主体,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在实践中加深认识,以实际行动践行相关理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后,应该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究和总结,形成自己的结论性认识。最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小文的行为、心理以及应对策略之后,需要针对学生自由发表阶段所出现的各种观点和认识,进行针对性评价,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认识。一方面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学生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学生的心理表现,同时对相关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点评,对学生正确的认识加以肯定,对学生不同的方式思考方法加以赞扬。当然对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以及不正确的现象或者认识应该加以纠正,并提出一定的见解,最后还要归纳总结补充有关的知识,再对学生进行方法和技能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质量,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总结和评价中受益更多,对案例的点评应该做到因势利导、层次清晰、合乎情理。

4.注重课堂有效延伸,确保学生能迁移提升

心理健康教育要能够通过具体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分析能力,加强学生自身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善于分析自己的心理和他人的行为,掌握各种心理自我调试的技巧和方法, 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试,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因此,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做好有效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将有关案例中学到的知识、分析方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实践中去。

例如,体育课上发生一些肢体接触和碰撞是很正常的事情,每一个学生在体育课上都会遇到这种情况,现在设想事情就发生在你们身上,我们需要应该怎么样的措施来应对? 在我们身边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他们是怎样处理的? 如果你在旁边,你会是怎样的方式来帮助他解决这样的问题? 这样能够很好地把学生所学的有关知识进行有效的拓展和延伸,从而把知识和技能与社会生活实践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明确教法实施原则,凸显教法教育作用

( 1) 保护个人隐私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要保护好当事人的个人隐私。运用案例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选的各个典型案例都是真实案例,为了更具说服力, 选择的很多案例就发生在学生身边,当事人有可能就是学生的同学,甚至就是在座的学生,很多情况会关系到学生的个人隐私,影响到学生的同学关系、心情等。因此,一定要保护好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必要时还要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

( 2) 设计情理相融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科学, 需要理性引导,同时又是情感因素非常重的学问,要想更好地得到学生的认可,需要给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为此,在设计相关教学案例时要考虑情感因素的融入,给学生一个较好的情感体验,增强教学效果。

( 3) 选择兼顾正反面

很多心理健康教育都是针对学生心理健康上存在的不良问题,反面案例居多,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结合具体问题,认识分析和改进。事实上,适当穿插一些正面案例更有启发作用,为此,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案例选择兼顾正反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阶段,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切实丰富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 提高学生对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我调试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塑造健全的人格。

摘要:为更好地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本文理论阐释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分析了案例法的内涵和特点,重点分析了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切实丰富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对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增强他们的自我调试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塑造健全的人格,操作性强,效果好。

关键词:案例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庞彬.案例教学法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9(27).

8.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案例 篇八

本次案例研究选取的求助人为闫旭(化名),年龄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独生女,汉族,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做杂工,麻将成瘾,对孩子关心极少。

通过她母亲了解到,闫旭在初中阶段一直成绩较好并顺利升入高中。但是由于从初中开始闫旭就在封闭式管理学校就读,过早的严谨管理压抑了她的自由个性,升入相对管理宽松的县高中后从心理上感到自由了。由于初中学习基础很好,步入高一后就逐渐放松学习,不到一学期就开始了早恋,并渐渐地跟随男友偷偷外出上网、游玩等。老师也反映闫旭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久而久之,她的学习成绩远远落下。几个月后,出现了明显的厌学情绪,甚至一上课就会头痛,并主动要求退学。

主诉人闫旭心理陈述表明:以前初中时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是步入高中后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学习不能带给她成功感,而父母只忙他们自己的,很少关心她。但是恋爱的对象很爱她也很照顾她的感受。在谈话中她反复强调男朋友需要她,在他心目中她很重要,使得她感觉自己是有需要的。整个诉说过程中,求助者神情自然,说话条理清楚,在叙述过程中有些自卑情绪,而且似乎在以自己的叙述来说明自身的想法,有一种要说服别人的感觉,但是形式过于腼腆。闫旭主要的心理问题是悲观、厌学和早恋。

通过心理访谈活动和长时间的隔离开导,并以多个早恋、弃学的案例来说服引导,求助人的早恋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厌学状态依然没有改变,不断诉求要求弃学。访谈共3次。

二、案例分析

1.案例实施的成功点

本次未成年人的教育活动主要采用了访谈的方法,通过访谈法可以了解到被访者的主观感受、态度、情感等,从而对其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访谈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互动性。本次访谈的过程中,我充分体现了尊重未成年人的原则,因为这些未成年人也是人,尽管还不成熟,但是也有了自己的思想,也有了自己的尊严,因此我给足孩子面子,让她觉得我是尊重她的,这样我才有机会和条件与其对等交流。在交谈的过程中,我重视对闫旭进行情感教育,和孩子交流对爱情乃至婚姻的看法,同时交换青春期的成长感受。笔者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和闫旭谈心,肯定她的一些想法的同时引导她认识到有些想法是不现实的,这个岁数还不成熟,不懂得保护自己。健康的爱恋是成年人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及奋斗目标为前提的相互爱慕,而现阶段我们还是未成年人,身心有待发展成熟,对感情无法把握,还会影响学习。不好好学习,没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那这样的“爱情”势必是惨淡的。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多数发生早恋的孩子都是因为家庭生活并不温暖,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因此孩子才会用异性交往来代替情感温暖,虽然亲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能完全替代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但后者却可能乘虚来填补前者的空白。通过访谈法的合理应用,本次案例的求助人闫旭轻松地解决了早恋的问题。

2.案例实施的不足之处

从本次案例解决的结果可以看出,针对闫旭厌学的情况仍然没有转变。不足之处在于:(1)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厌学心理主要是教与学双方面的问题,因此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应该从教师与课堂的角度进行心理纠正。因为闫旭表示:学习不能带来成功感,反而让人感觉烦躁。因此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应该全面实施鼓励教育,但是本次心理辅导没有实施。(2)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应该反复调整才能获得预期的心理辅导目的,并在辅导过程中要进行不断的心理测试和评估。同时,对每次的访谈与心理干预的结果进行记录,但是本次辅导没有实现这些内容的设计。

三、指导建议

针对案例中提到的现象,本人提出合理化的解決办法如下:

1.制订心理辅导计划

针对每个心理辅导的对象应该制订更为周密的心理辅导计划,保证心理辅导的内容能够有周期性、长期性和实效性。计划的宗旨要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一般来讲,计划可以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计划。第一,近期目标。尽快建立情感通道,让心理求助人能够与辅导教师倾诉心声,让求助人有观察的机会和途径,然后才能与其亲属建立合理的沟通渠道,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远期计划。要以培养求助人健康心理为主要目标和方向制订具体的心理辅导方法,帮助其重新定位人生观。

2.心理测试评估

心理学为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因此在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心理测试内容。本次案例中厌学的情绪为求助人闫旭带来了明显的焦躁、抑郁和生活不满意的心理反应,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辅导后这种心理反应必然会有所改善,而通过心理学的测试能够更为明确地看到这种心理变化。如可采用HAMD(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和HAMA(Hamilton anxiety)为主的调查方法。HAMD和HAMA分别代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生活满意程度,能够针对厌学、焦虑、抑郁等情况作出很好的测试。心理辅导教师应该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心理评估,计划下一步的心理辅导内容。一般来讲,第一次测试评估,要初步整理求助者的问题,通过测试结果来分析求助者问题形成的原因、爆发的原因、演变的过程、心理的隐患等问题。第二次测试评估,这次评估之前已经对求助者进行了相应的心理辅导干预,因此在进行评估时要鼓励求助者正确面对问题,深入地剖析自己内心的想法。第三次测试评估,要鼓励求助者能够勇敢地讲出自己内心对生活的渴望,然后辅导教师能够从求助者的渴望心理分析其心理表现,实现最后一步的情感填补和心理辅导。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测试评估的结果都应该让求助者知晓,让他们有知情权,并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

3.采用多种心理辅导方法

通过本次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有代表性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诸如厌学、焦虑、自私等问题都有长期影响的背景。在进行纠正辅导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单纯靠某一种方法是很难转变的,例如本次研究单纯依靠“访谈法”就不可能让求助者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基于此,针对厌学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尝试采用如下的心理辅导方法:第一,模拟疗法。未成年人有较强的模仿心理,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集体的力量和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学生。要联系班级教师给学生更为理想的学习环境,让更多有较强心理表现的人来与厌学症者交朋友,通过模仿的力量来感染学生。而榜样的力量可以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和范例,获得内心的自我鼓励,跨过厌学的困扰。第二,运动疗法。体育运动对于纠正心理问题来讲至关重要,尤其是厌学的求助者,他们往往不愿意运动,因而长期处于焦虑的心理表现之中。运动疗法要坚持进行,教师可以鼓励家长或者是朋友与其一同运动,或者选择一些体育运动中心,通过体力运动来使得求助者有心理满足感,进而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而且体育运动的成功能够带给求助者自信心。体育干预强度要逐步提升,心率保持在130~150次/分。

四、资源拓展

本次研究的资源内容包括:(1)社会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F·H·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1924年)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通过社会心理学的分析研究能够更充分地了解到集体干预的心理学作用。(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这是临床上评定抑郁状态时最常用的量表,其内容可作为基本的抑郁情况的分析和评估。也是心理辅导内容与医学指标相结合的主要手段。(3)体育运动和生理卫生学。研究体育卫生学能够在进行运动辅导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内容。如运动后要进行整理活动。由于运动时,机体需氧量比不运动时大很多,氧气往往供不应求,运动时欠下的氧债要在运动结束后偿还。(4)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的生物性成熟和社会性成熟之间存在“剪刀差”,十五六岁的中学生处于身心逐渐完善的青春期,是对异性产生好感的敏感期,同时也是心理、兴趣、爱好及社会基础的急剧变化期,这就决定了该时期“爱情”的不稳定性,所以青少年应该引以为鉴,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二中)

上一篇:地理高二期末考试下一篇:初中初一作文700字:我有一颗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