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视娱乐节目健康发展论文

2024-09-16

让电视娱乐节目健康发展论文(8篇)

1.让电视娱乐节目健康发展论文 篇一

目 录

中文标题、中文摘要、关键词-------------------------2 英文标题、英文摘要、关键词-------------------------3 前言---------------------------4

一、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5

二、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分析-------------------6

(一)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取得了长足发展----------6

(二)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存在诸多问题------------10

三、我国电视娱乐节目问题存在的原因------------13

(一)旧时的传媒体制阻碍了娱乐节目的创新---13

(二)“收视率至上”影响节目质量----------------13

(三)传统文化与后现主义文化影响节目内容---14

(四)电视人追逐利润导致节目缺少内涵---------15

(五)受众的多变导致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多变---15

四、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趋势------------------16

(一)寓教于乐,绿色娱乐---------------------------16

(二)以创新为主,借鉴为辅------------------------16

(三)提高传播的文化内涵和格调------------------17

(四)满足受众的需要与引导受众进步相结合---17 结束语----------------------18 参考文献-------------------18 致谢辞----------------------20

浅析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今天电视娱乐节目地位直线上升,其理论研究也在不断升温,研究的视野、角度、方法都有了较大的拓展和延伸,在众多电视节目中,电视娱乐节目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节目形式。自90年代以来,电视娱乐节目成为了荧屏“主力军”。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影响力日益增大。论文深入研究了电视娱乐目的特质及发展现状,指出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不足以及造成这种不足的原因,并据此探讨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中国;电视娱乐;现状;趋势;受众

The Entertainment Programs,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Television Abstract: Today ,the status of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straight up, his theory has becoming more, point of view of research, methods have a greater expans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many television programs,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programs as an important form of presents to the audience.Since 90 years,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beat a lot of other shows on main.Chinese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programs after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went into the “entertainment first” circle.Papers from the original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programs to further study the nature of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programs an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points out the lack of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programs and resulting lack of reasons for thi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analysis from four of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programs trends.Key words: China;TV entertainment;status quo;trend;audience

前言

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经过几个时期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平民“娱乐时代”。最初的娱乐节目是以《综艺大观》为代表的联欢时期——歌舞兼具,主持人与观众没什么互动;然后是以《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游戏娱乐时期——主持人和观众部分互动、以明星的参与作为卖点;接着以《幸运52》为代表的益智时期——观众走上舞台,成为节目中的主体,与主持人进行互动,但是这种互动的门槛较高,需要之前的审核和初试;而后的“超级女声”则代表的是平民造星时代,这类娱乐节目的特点是平民参与和评判过程的完全公开化。节目的全程跟踪式直播是吸引人们眼球的亮点。这种形式的娱乐节目打出的是“平民参与、观众做主”的口号,肯定了娱乐本身的平民性以及与大众进行亲密接触的可能性。

当前,我国电视明显呈现出了泛娱乐化态势,娱乐节目更是到了“娱乐致死”的境界。各个电视台不管是省级的还是地方的似乎看到了甜头纷纷模仿,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很多娱乐节目抛开了应该承担的责任,低俗的、恶俗的、庸俗的、低趣味的娱乐节目大行其道。很多专家都在说“中国的娱乐节目是怎么了?”论文针对这一现象,对中国电视娱乐节目进行研究。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然后深入研究了发展现状,并对现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据此基础上预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

电视娱乐节目就是指“通过电视这一特定的传播媒体传播的,大众广泛参与的,以审美性、娱乐性、观赏性、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电视节目。”[1]美国是电视娱乐节目的发祥地,在美国的电视理论中,电视娱乐节目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外延上,电视娱乐节目包括:电视剧、艺术晚会、体育、谈话、音乐电视(MTV)、游戏等多种类别。现实中,综艺游戏节目,黄金时间电视剧、情景喜剧、谈话节目、猜奖节目等构成了电视娱乐节目的主体,其中综艺游戏节目一直是娱乐节目的重头戏。

电视娱乐节目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节目形式:综艺类娱乐节目、音乐类娱乐节目、娱乐咨询类娱乐节目、谈话类娱乐节目、游戏类娱乐

节目。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电视技术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做好了技术准备。随着人们对电视节目要求的不断变化,娱乐节目从众多的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以它独特的综合性、参与性、媒介性及艺术性,逐渐成为深受大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至今,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已出现了综艺类、速配类、益智类、博彩类、游戏类、真人秀等多种形式,其模式和内容在不断更新,以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以《正大综艺》《综艺大观》为代表的综艺节目类型,它将歌舞、相声、小品等艺术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开创了我国综艺节目的先河,相声、舞蹈、歌曲、杂技,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可以在这里看到,但是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却很少。节目主持人行为表情过于死板、语言过于正规化,基本都停留在稿件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有极大的局限性。对于观众来讲,这些节目仅仅是一个观赏,而且是一种审美。观众与节目之间有一道鸿沟——观众只能仰望着这些美轮美奂的“展品”。主持人成为了舞台的“操控者”。

第二阶段是以《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为代表的游戏类娱乐节目,以明星的参与作为卖点,主持人和观众部分互动。观众已经从早期审美转向一种“审丑”,人们看这类节目的一个重要驱动力是为了看明星出洋相。观众从心理上变成了一个评价者。舞台与观众之间的鸿沟已经开始退化,主持人也不再是绝对的中心。

第三阶段是以《幸运52》《开心辞典》为代表的益智博彩类节目,观众被请上舞台,与主持人进行互动,成为了节目中的主体,观众看节目时既不是审美也不是审丑,在演播厅直接面对王小丫和李咏的竞答者是观众熟悉的、如他们一样普通的人,这个时候观众已经和他们有了一种平视的态度,节目已经走向了平民化。可是这类互动的条件较苛刻,在节目录制之前需要进行选拔和审核。

第四阶段是以《超级女声》《我型我秀》为代表的“真人秀”节目,平民走到了观众的面前,而且成为明星。像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何洁等众多明星都是被《超级女声》打造包装出来的平民明星。“这类娱乐节目的特点是平民参与和评判过程的完全公开化,特别是节目的全程跟踪式直播吸引了众多的眼球。”[2]观众的参与度极高,因此也可以说真人秀娱乐节目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 5

表达展现自己的舞台,也是很多人眼中可以一夜成名的跳板,同时观众拥有了一定的决定权,为自己喜欢的选手投票、留言,这样的方式无疑把舞台外的观众拉到了舞台内,拉进了明星与观众的距离和观众与舞台的距离,对观众来说,舞台和明星们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所以越来越多的观众参与了进来。“我国现在的电视娱乐节目还没有完全从第三阶段和地四阶段分离开来,可以说两者都拥有一定的受众,齐头并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已经进入了一个平民娱乐时代。”[3]这种形式的娱乐节目的口号是“平民参与、观众做主”,肯定了娱乐本身的平民性以及与大众进行亲密接触的可能性。

二、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取得了长足发展

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在我国的大众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电视娱乐节目的收视率在我国一直占有很大的份额。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逐渐拥有了一定的市场受众。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电视娱乐节目作为大众的一种休闲方式,其社会需求也日益增大。在竞争激烈的传媒阵营中,电视娱乐节目自身的发展也有了新的变化。在目前,毫无疑问,娱乐节目的好坏已直接影响或关系到一个电视台的生存。

1.日益重视节目的娱乐功能,帮助人们舒缓身心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可以说很多人都背负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每个人都需要放松,于是电视娱乐节目就成为了人们发泄放松的一种工具或者手段,更确切地说轻松热闹的娱乐节目迎合了人们的普遍心理需求与精神需求,充当了简单意义上的廉价“心理调节器”。

以前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说教色彩很重,甚至完全没有娱乐的特点,舞台上主持人连笑都有尺度的规定,只能微笑,公众看完此类节目不能感到彻底的轻松和愉悦,反而感觉内心憋得慌。娱乐节目,顾名思义,就应该以娱乐为主。1997年7月13日,《快乐大本营》在湖南卫视新鲜出炉,成为国内标志性的娱乐节目,随之而来的还有明星+游戏这一娱乐新概念,风行全国的电视娱乐热潮席卷而来。存在就是合理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出现,契合了社会转型期的大众普遍心态,是文化转型期与价值重建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现象与结果。由于市场

化、商品化与城市化潮流的冲击,人们旧有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观念在逐渐改变,轻松、简单、快乐、宣泄、减压成为社会上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需求。

现在,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已经不再是为了传达某种观念,也不再是一种艺术的追求,而更多重视节目的娱乐功能。有的娱乐节目甚至没有其他内涵,就是一种纯粹的娱乐;这样的娱乐节目能够帮助现代社会饱受压力的人们舒缓心情,振作精神,以便更好地投入新一轮的工作和学习中去。

2.日益重视与观众的互动

今天电视节目的价值还主要是由收视率来决定的,收视率决定了广告费,而收视率又是由观众决定的,因此对于当今的电视传媒来说观众就是上帝,观众才是衣食父母。在计划经济下的“计划电视”时代,电视人虽然也存在对产品质量优劣、受观众欢迎程度高低的考量,但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生产方式,它基本不用估计市场“销路”,效益回报。它的产品可以悉数面世,“畅销”无阻,电视客观上完全处于卖方市场的位置。所以根本就不会有让观众参与来提高节目收视率的概念。

如今中国经济已进入到了市场经济时代,那么电视业就相应地跟着进入到了“市场电视”时代,电视业的娱乐性被承认,电视节目的商品价值被认识,并通过市场得以实现。电视节目走入市场,即意味着真正走进观众,走进社会,成为商品经济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意味着它开始走向世界。电视产品要换回的是观众的收视率,收视率是电视产品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如果说广告是目前电视盈利的手段的话,那么,广告投入看好的是收视率,而收视率又取决于观众对电视产品的欢迎程度。收视率意味着隐性广告投放,是电视产品价值实现的一种置换中介。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不管你承不承认,电视产品商品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特别是随着有线网络的普及,各个电视频道展示在同一个“市场”平台上,而观众则是市场上完全自由的浏览者和“选购者”,他要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取舍。电视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操控者,而是电视市场中参与竞争的普通一员。任何成功的娱乐节目,为了能让自己在众多的“商品”之中有立足之地,不做乌合之众,它在决定做节目之前都要进行科学研究和市场调查,研究受众的心理需求,所以说它的市场目标、市场定位非常明确,它是为特定观众群的具体需要而量身定做的,故拥有固定的受众群。为了不流失观众,节目就必须让观众参与进来。

同时,现在的观众也已经不满于单单地看别人“耍宝”,他们也都想进入节

目中参与节目,各大电视台,不管是中央电视台还是省卫星电视台抑或是小小的地方电视台都想方设法满足观众的参与欲望,让观众感觉到自己也是这个节目的一份子。像《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众多娱乐节目都很注重观众的参与度,每期节目都会有一个环节让观众与明星和主持人近距离接触。像浙江卫视的《我爱记歌词》和央视的《非常6+1》更是让观众直接参与,满足观众的“明星瘾”。很多人都说现在的电视娱乐节目就是“平民式娱乐”,因此各个娱乐节目一定会顺应潮流地拉拢观众。

目前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与观众的互动形式主要有电话互动、现场互动、网络互动。

3.借鉴外国形式,融合多种元素

众所周知,西方媒介的传播经营理念对我国的传媒有很大的影响,西方电视节目从节目形式、内容以及运作方式都对我国电视节目的演变和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几乎我国每一种新推出的节目都有着西方同类节目的影子,在娱乐节目的发展中尤其如此。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明星+表演”模式的综艺节目形式,“观众+游戏+巨奖”的竞猜节目形式以及现在收视率极高的真人秀节目形式都明显的有着西方节目的影子。从真人秀节目《超级女声》看到了《美国偶像》,从益智博彩类节目《开心辞典》看到了《谁想成为百万富翁?》。

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起步较晚,因此也就需要借鉴国外的多种电视娱乐节目的形式,然后再融入多种元素,包括带有本土色彩的中国元素。像09年的《超级女生》就将中国的很多元素融入其中,每期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而且这些主题中绝大多数包含有我们中国自己特色的内容,比如有一期的主题就类似于“红歌会”,选手必须唱中国的民歌或者是带有中国特色的歌曲,这样不但可以考查这些选手的演唱功底,而且还能让更多的人通过这样一个收视率极高的节目了解喜欢具有中国特色的歌曲,这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承。由此可见,如今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不仅仅是只借鉴外国的形式,也能够将中国元素融入其中,使节目能够更好地为中国观众所接受和喜欢。

(二)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存在诸多问题

1.受众高度参与,拉拢了受众与传媒人之间的距离,但部分节目立意不高导致舆论导向错误

以电视选秀节目为例,2005年的“超级女声”在一片喝彩和议论声中创造

了惊人的收视率。后来像“梦想中国”、“星光大道”、“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舞林大会”和“红楼选秀”等节目也迅速占据了诸多电视台的黄金时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投入和造势,为电视台提高了收视率、赢得了效益,同时也为大众开启了走上电视荧屏的大门。中国人手多机多,一个“选秀”节目往往能在全国赢得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报名者,并获得数百上千万的手机短信“投票”。电视选秀,让普通民众体验了既能“当运动员”又能“当评委”的参与快感。

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节目,门槛挺高,所以当“选秀”节目一出来,其低门槛甚至是零门槛的特点立刻吸引了无数的眼球,引发了最广泛的参与。加上最终的胜利者主要是由大众的手机短信投票选出,更激起了人们的参与意识。如此一来受众与传媒人之间的距离就明显接近了。很多节目为了让观众参与进来,不惜降低节目内涵,从而就导致了节目立意不高,甚至还会导致舆论导向错误。所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认为:“不少娱乐节目走向通俗,靠拢庸俗,以致屈就低俗的倾向已经十分明显。特别是电视机构从被动求取收视率到主动媚俗更是十分危险。低俗化的结果,就是丧失电视的文化本性,让有文化的观众疏离电视,让电视人进一步追求无聊,进而导致民族文化传播途径趋于狭隘,让老百姓的思想懒惰,沉浸在低级的娱乐状态中。”[4]电视节目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在背后作引导,不明白其传播主旨是什么,选取的题材立意不远,最终会“告知”大众一些错误的认识,传播一种不正确的导向,从而带来一些隐形的社会问题,不利于整个社会健康、良性地发展。

古有周幽王为博得美人一笑点燃烽火戏诸侯,如今的电视娱乐节目为了博得观众一笑也是不惜一切代价,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尽情地“展现”自己,任何出格的行为只要是想得出他们就做得出。在国内这样的节目还比较少,但很多娱乐节目还是在一步步地引领观众忘记一切地狂欢。根据巴赫金的说法,“狂欢节就其意义来说是全民性的,无所不包的,所有的人都需加入亲昵的交际。总的来说狂欢是对现代性的反叛,在狂欢中,人们通过消解现代性以获得暂时的平等甚至于自由的状态,这种状态更着重于心理层面。”[5]以《快乐大本营》《越策越开心》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名声大震》《舞动奇迹》《奥运向前冲》《奥运宝贝向前冲》《智勇大冲关》为代表栏目的湖南电视娱乐节目已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电视景观。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来加以审视的话,这些娱乐节目显现出一定的狂欢化特征:大众参与性、狂欢化广场语言、脱冕与加冕。这在一 9

定程度上体现了巴赫金狂欢理论所表述的现代都市大众文化趋势。这种都市狂欢诉求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如今的电视娱乐节目正在向全民狂欢努力,很多节目不惜降低节目品味来满足观众对狂欢的需求。但是任何事物矫枉过正,也会物极必反。大家发现中国的电视现在正在走向另一个极端:绝对鼓励纵容满足观众内心不太健康的阴暗面,把欢乐建立在别人的尴尬痛苦之上。我们可以看到如今的电视娱乐节目到处都是游戏、作乐、捉弄人,到处都是主持人港派十足的张牙舞爪、山呼海叫,一点正经没有,一点文化没有。没有自责没有反省没有内疚,好象不如此就不足以表现对过去僵化教条无趣的电视节目的反叛和决裂!没有想到这种弥漫在游戏中的玩世不恭气氛的喧染,会不会给观众带来的麻木和思考的退化?狂欢过后留给观众的到底是什么?像很多选秀节目鼓励全民狂欢,可是最终却有可能导致很多观众不切实际地想通过选秀节目一夜出名,比如有的学生放弃学业参加一些选秀节目,有的人还放弃自己原本的工作去参加选秀节目,这样的结果就是过度狂欢的缺陷。

2.对传播中国文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节目中的文化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现在的很多娱乐节目都注意引进的同时加入中国元素,最多的就是把中国文化融入到节目当中。比如《开心辞典》中的问题大部分都与中国文化相关,最显著的一次是举办了有关国学的知识问答比赛,在这个比赛中让很多人都对中国的国学有了更深的了解。再比如最擅长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湖南卫视在08年推出的脱口秀娱乐节目《天天向上》更是将娱乐与中国文化联系起来,其中的一个环节就是请一老一少演员边演艺边讲述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包括中国的一些礼仪、道德等等。节目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和喜爱,这种让观众边笑边学的娱乐节目更是倍受推宠。最近湖南卫视又新推出了一档名为《以一敌百》的娱乐节目,这档节目在目前看来也是相当有文化水准的。

上面说的三档节目都是比较好的将中国文化融入到节目之中,但是有的娱乐节目虽然也在试着传播一些中国文化,文化含量却并不高,像有些选秀节目中的文化含量就较低,比如最初的《超级女声》,节目中除了比赛还是比赛,看不到一点中国文化,整个节目由于缺少内涵看上去要档次就低了很多,但是后来的《超级女声》在比赛的同时就加入了中国元素,像是在某个环节让选手只唱中国的民歌之类的,这样除了比赛还让中国的民歌文化发扬光大。同时节目的内涵也上升了不少。所以提高节目的文化含量,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也

能看到到中国文化的精粹是提升节目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3.对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克隆抄袭之风导致节目周期性短、生命力弱

如今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正处于生机盎然的阶段,每一档好的娱乐节目推出后都会掀起一股“龙卷风”,比如湖南卫视今年推出了一档名为《我们约会吧》的男女速配节目,马上很多电视台也跟着推出类似的节目,如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但节目形式却跟湖南卫视的差不多,整个过程都如出一辙,就连用灯决定男生去留的形式都是一样的。“电视业一心追求作出广受欢迎的娱乐节目,而且迷信之称此类节目的唯一共识就是保持现状,追随现有的成功先例。其结果是所谓的新节目,无非是老套子的重新配置。种种因素的综合结果,使电视上的节目全都大同小异,看上去都差不多”。[6]

知名学者孙健说:“有些节目几乎就是原版,开场、音乐、音响效果甚至连主持人开场说的话都是一样的”。[7]此种完全“取之用之”的经营理念使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一度陷入泥沼,休闲大餐变成了“残羹冷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流失了观众,还阻碍了自身的发展。

如今的电视台为了降低成本,在最短时间内吸引观众,不断模仿红火的电视娱乐节目,热衷于追风赶潮,甚至形成了一条“欧美——日韩——港台——国内一线电视台——国内二线电视台”的流行风。像红极一时的《超级女声》由于引进时创新太少,07年停办,像有的电视台举办的一些选秀节目也没能红火多久。因此每一档新节目推出后如果只是模仿没有创新那么这档节目是不会存在多久的。像最开始的《超级女声》就是把《美国偶像》原封不动地搬过来,除人变了,其余的都没有多大的变化。由于国情、文化、传统、习俗以及收视习惯的差异,很多在海外很火的娱乐节目,移植到国内后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即便是大体接近、开端良好,但由于受众的欣赏口味、需求和竞争这几个变量,这些娱乐节目的命运也充满了变数。比如05年的《超级女声》很火爆,观众好评如潮,但是06年的《超级女声》却遭来了观众的怀疑和批评,原因就是两年搞的都是一个样,所以07年停办了,再后来不得不改版。其实美国的很多节目也都是模仿其他地方的节目,像《美国偶像》《百万富翁》也都是从欧洲引进的节目形式,但是美国却把这两个节目的影响力扩大到了全世界,同样是引进与吸收,美国是把节目做出了异质性,而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却走不出同质化的怪圈,这其中的原因是值得思考的。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国外娱乐节

目的运营模式和节目构想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并且通过这种模仿催生了很多成功的电视娱乐节目。但是如果只是模仿,不加入自己的思想元素,总有一天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会走进一个死胡同,因此要想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成为一棵长青树,就得在模仿中创新,走出别人的模版,真正体现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特色。

三、我国电视娱乐节目问题存在的原因

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之所以会存在这么多的问题,是与我国的国情分不开的。

(一)旧时的传媒体制阻碍了娱乐节目的创新

我国的媒体起步都比较晚,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媒体基本上还处于一个传播者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媒体事业才逐渐发展,电视娱乐节目也是改革开放后才渐渐有了雏形。受到传统的“传媒是宣传工具”的影响,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在有些方面还不敢大胆地创新。所以就只好模仿其他国家的娱乐节目,而模仿中又很少有创新,就导致了前面所讲的“借鉴外国形式,融合多种元素,但融合过程中创新性较差”。

(二)“收视率至上”思想影响了节目的质量

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尚不发达,我国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到现在的市场经济的一个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则,很多机构也必然要改革。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媒体的所有开支都来源于国库,电视节目基本不会在意观众的看法,但是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这就要求各大媒体都得自己养活自己,国家只是起到一个宏观调控的作用。如此一来传媒都得自负盈亏,如今的各大电视台的收入基本上来自于广告,而广告商投入广告的标准是电视台的收视率,这样就导致了一切向收视率看齐。电视台的收视率主要依靠的是娱乐节目,所以各大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就得想方设法地吸引观众从而提高收视率。办好一台好的电视娱乐节目是需要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首先要对受众进行调查研究就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加之如今的受众的品味每天都在变化,所以要想推出一档全新的好的娱乐节目是不容易的。很多电视台由于缺少资金,也没有更多精力去策划新的节目,所 12

以模仿成了一条抢走观众的捷径。在模仿过程中难免就会出现雷同缺少创新的情况。

(三)传统文化与后现主义文化影响节目内容

首先,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色,我国有着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史,大多数中国人接受的都是传统的中国文化。与西方大众文化相同,中国大众文化具有娱乐性、平等性、参与性及商业性等特点,但这些并不是中国大众文化的全部。由于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体制,中国大众文化服务于全体中国人民;其次,中国几千年的农业传统使得如今的中国大众文化比起西方大众文化的表现多显保守。西方后现代主义研究及其大众文化理论与实践能够启迪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然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简单地将西方后现代主义及大众文化理论移植到中国是不恰当的,电视台在引进别国的电视节目时如果没有考虑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只是一味地模仿那就注定了失败,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为什么周期性都很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到中国人的观看习惯,节目没有融入中国文化,缺少内涵,最终流失了观众。

其次,自20世纪中叶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大众文化开始被以高雅文化为主导的西方世界所接受,并逐步成为其主流文化。在中国,后现代主义同样扮演着使大众文化合理化的角色。自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中国不断加强与世界的联系,后现代主义思潮进入中国,并开始为中国大众所接受。在其反中心、反英雄主义精神的影响下,一直为中国知识分子所崇尚的精英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开始被大众文化所动摇。为了迎合受众的需求,电视娱乐节目就从精英形式向大众形式转变,从最初的有着精英性质的电视娱乐节目,到现在雅俗共赏的大众娱乐节目,电视娱乐节目的性质和内容都发生着极大的变化,特别是如今的80后、90后们受后现代主入文化的影响极大,如今的电视娱乐节目的主要受众群体就是这些80后、90后们,这就导致很多的电视娱乐节目抛弃了所谓的精英文化,把目光转向了通俗的大众文化,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有些电视娱乐节目把握不好度,把低俗也当作通俗加入节目当中,大大降低了节目的文化层次,甚至有些节目的内容还相当低俗。

(四)电视人追逐利润导致节目缺少内涵

如今的电视人都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的,为了争得更多的观众,电视人也是绞尽脑汁,为了最短时间抢走观众,电视人在克隆其他电视台的节目时

也来不及想要怎么样才能留住观众。主持人是电视娱乐节目的核心,很多主持人自身的修养和文化内涵就比较低,那么整个节目的内涵也就不会显得有多高。主持人和节目从来都是如影随形,如果娱乐节目不实现创新,娱乐主持人的可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虽然我们鼓励和期待原创,将娱乐真正地“本土化”、“民族化”,但是要实现这一点却并不容易。编创人员必须深入大众文化,深入生活,深入受众,多观察,多搜寻大众喜闻乐见的且有需求空间的娱乐元素。杨澜曾说:“美国仅有200余年的历史,但它的历史和人物传记可以支持整整两个频道,至今已播出了五六年,收视率一直在上升,利润也一路上升。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其丰富无比也灿烂无比的文化可以支撑无数个系列,关键在于电视人的眼光、视角和制作手段。”[8]电视人需要以虔敬的态度,向我们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去寻找、挖掘和探索,不仅要把住市场和观众需求的脉,更要引导一种积极健康的文化与社会氛围。

(五)受众的多变导致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多变

当今的电视娱乐节目都是围绕着我们受众而改变的,所以受众的观赏习惯和爱好无疑是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风向标。据陆地所著的《解析中国民营电视》中的数据显示:受众看电视的目的,娱乐占53.8%、消磨时间45﹒1%、获取资讯36%、掌握时尚潮流25.5%、宣泄情感增进情感18.4%、满足好奇心17.2%、增加与人聊天的话题9.4%、解决生活难题4.5%。[9]受众对娱乐节目这种强烈的需要使这个时代成为电视娱乐化时代,电视娱乐节目理所当然地承担起“解压阀”的重任。[10]加之受众地位的变化也是娱乐节目风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消费者身份的大众地位迅速提升,观众不再是单向审美的观众,而是双向互动的主体,电视娱乐节目恰恰迎合了这种互动的需要。“就传播角度而言,电视娱乐节目进行的是一种多点对多点的群体式的传播,讲求的是情感的互动和交流,所提示的是群体性娱乐活动,提供的是一个可以充分拓展的时空,观众是游戏节目的再创造者。”[11] 如此一来,电视娱乐节目就会随着观众的喜好而变化内容和形式,有的人说如今的电视娱乐节目低俗是因为观众的低俗。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是某些受众的需求导致了一些电视娱乐节目性质上的偏差。

四、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娱乐节目被逐渐开发、重视、放大,娱乐类节目已

经成为仅次于新闻类节目的第二大收视焦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应该克服上述问题向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一)寓教于乐,绿色娱乐

“电视娱乐节目是电视文化的四大功能之一,通过收看电视娱乐节目获得休息和消遣,这是人民群众非常普遍的一种生活方式。电视给人们带来娱乐的这种广泛性,决定了电视文艺节目必须从满足观众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出发,努力做到丰富多彩,雅俗共赏。”[12]所以现在大家都是呼吁电视娱乐节目应该寓教于乐,绿色娱乐。所谓寓教于乐指的是电视娱乐节目不应该只是娱乐至上,娱乐中应该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能够学到知识。比如在节目中直接或间接地告诉观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也就是说融入一些积极的元素,如诚信、孝顺„„让观众在观看节目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天天向上》就将一些传统的积极的思想融入节目之中,让观众在看节目的同时也能学到很多东西。绿色娱乐指的就是娱乐节目的内容不 应该传播一些不健康的东西,电视娱乐节目传播的内容应该是积极的向上的。一档节目是有很多把关人的,这就需要每一个把关人都要把好关,坚决将不健康的东西不带到节目中。

(二)以创新为主,借鉴为辅

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要想很好地发展就一定要创新,借鉴是可以的,但是并不是说要原封不动地拿过来。特别是在电视节目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创新是长胜的一个众所周知的重要秘诀。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内容贫乏、形式单一,恶意模仿与相互克隆是导致娱乐节目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娱乐节目《欢乐总动员》的策划魏永刚认为:“如今国内综艺节目的制作和改版都面临着盗版的问题,一个综艺节目的优秀创意一产生,很多人就会不假思考地模仿,而不是学习、创新。但其实只有动脑筋的综艺节目才能生存,简单模仿,观众并不买账。”[13] 的确,“学我者生,似我者死”[14],只有在竞争中不断创新,才有生存的可能。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这是所有节目成功的通用法则,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地、主动地吸收外部文化的因子,保持清醒与开放的心态,跨越模仿直接到源头去吸收原料和养分,把能代表我们特色的中国元素完美地整合到节目中,这样才能做出更好的娱乐节目。

(三)提高传播的文化内涵和格调

内容肤浅、格调庸俗已成为人们对娱乐节目的一大诟病。“思想淡出对话,内容淡出形式,感性驱逐理性,夸张取代真实,搞笑胜过幽默,表象打败内涵,形而上的关怀让位于形而下的自娱自乐”,[15]娱乐传播“繁华”的背后是思想和艺术的“贫乏”。“如今的电视一味追求娱乐效果,有人还主张电视就是娱乐,当娱乐成了全部目的后,电视就开始失去它的价值。”[16] 杨滨先生在《评电视文艺娱乐节目的庸俗化倾向》一文中说:“目前的所谓电视娱乐节目,已经是艺术之树上的病枝,享乐的麻醉剂,刺激收视以谋取金钱的商品。它们垄断着荧屏,逐斥着真正的艺术,它们以娱乐来以偏概全地冒充艺术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多元化功能与性质„„丰满鲜活的艺术传统正在枯萎,尸骸标本式的华丽‘艺术’将成为我们后代子孙的精神食粮。”[17]

一个节目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做支撑,那么最终都会以失败告终。“如果说,没有传播的文化是死文化的话,那么,没有文化的传播就是死传播。”[18] 事实证明,娱乐传播也需要文化内涵的支撑,电视绝不能从“只讲政治”这一极端走向“只讲娱乐”另一极端,在当下“传媒文化的消费特性、市场价值、娱乐功能等得到了充分的强调,尤其在新兴媒体方兴未艾之际,异质的、感官化的、更具炫惑魅力的‘意象形态’价值被高度张扬,而传媒文化本该拥有的审美品格追求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漠视”[19] 的语境下,电视娱乐节目更要坚守电视的文化品格,坚守娱乐底线,致力于提升电视娱乐节目的品质和品位,做到“不肤浅、不流俗,有深度,有品位”,或说“通俗而不庸俗,用情而不滥情、娱乐而不愚乐,平凡但不平庸”。

(四)满足受众的需要与引导受众进步相结合

要想获得更多的受众,电视娱乐节目一定要更深地了解我们的受众,了解我们的受众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从而根据受众的需要来调整节目的风格和内容。但是一个好的电视娱乐节目,不能只看重收视率和广告效益,还要通过节目的内容引导受众。电视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教育功能,因此通过电视娱乐节目让观众进步是非常重要的。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综艺频道总监张红生在谈及如何成功推出《震撼一条龙》娱乐节目时,清楚地表现了电视娱乐节目制作人的受众意识。他说,在策划这档节目时,就明确地给它定位为:真正符合现代观众需求的新节目。该节目推

出一年后,其收视率之所以增长了31.7%,是因为它满足了观众“参与的欲望”、“求新的欲望”、“收视欲望” 和“心理期待”。张红生说:“不以评优评奖为指向,而是以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为指向;不以突出艺术水准为指向,而以满足观众休闲收视为指向,是电视综艺节目生产者和管理者进行的一次比传统综艺节目更为彻底的视角转换。”[20] 电视娱乐节目要真正地做到满足各种受众的需要,以特色节目满足特定受众需要,比如《绝对挑战》。这档“以白领人士向管理者转化事件为依托全面展示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主题的主持人版块式大型演播室真人秀话题节目,将受众锁定于知识白领阶层,满足了知识白领的需要。”[21]所以各个节目就观众需要娱乐,那么电视娱乐节目就是要做到与民同乐。此外现在的观众越来越多地需要一种可以展现自我价值的节目,因此各种节目就应该尽可能地满足观众的这种需要,让观众也可以通过节目一展风采。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国内电视娱乐节目已经从“明星时代”走入“大众时代”,电视节目“生存还是灭亡”的大权越来越明显地掌控在普通大众手里。但媒体是不是因此就要对大众的需求进行简单迎合呢?

自从传媒自负盈亏以来,观众就是上帝,所以电视台就尽量地满足受众的需要,可是在满足受众需要时也要注意传媒自身的责任,引导受众进步是必须的。受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现在的人们都越来越追求金钱各名利。从当前很火的两档男女速配节目《我们约会吧》和《非诚勿扰》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人的择偶标准,如果对方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这个人一定会是被争夺的对象,特别是如果一个男嘉宾什么都有,那么为他亮灯的美女一定很多,如果这个男嘉宾说自己正在创业中,那么没有多少美女会承担一起跟他奋斗的危险。由此可见,如今绝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已经物质化,那么娱乐节目就应该在节目中指出某些价值观念的不合理,宣扬高尚的价值观如诚信,特别是要引导年轻的下一代,让他们能够通过娱乐节目提升自己的价值观。

娱乐节目的主要功能就是帮助受众放松,虽然电视是机械的,但是做电视的人是有文化的。因此好的电视娱乐节目应该让观众在放松的同时学到知识,比如在节目中加入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像《天天向上》一样,让观众在笑声中学到东西,这样受众进步了,同时节目自身的品位也提高了。电视是一个文化平台,它的责任就是满足观众精神需要和提升情感要求,这也是电视人应该秉持的职业道德。

结束语

在中国,娱乐传播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当下消费主义盛行、电视庸俗化日趋严重的语境中,电视娱乐节目只有不断创新,从追求形而下的“快感”迈向形而上的“美感”,致力打造富有品格内涵的“绿色娱乐”,才能开拓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娱乐节目做为电视节目的一种重要形式,应当担负起教育的责任,节目不能仅仅只为博得众人一笑,而是应该让观众在笑声中收获有价值的东西。节目内容应该远离低俗、庸俗,节目形式应当不断创新,不要一味地模仿,应该做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娱乐节目。

参考文献

[1] 邵培仁,潘祥辉.论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J].嘉兴学院学报,2005,(5):24.[2] [3]于丹.“浙江卫视风格化打造研讨会”专家领导发言精选[J/OL].http://news.sina.com.cn/ 2005年5月12日.[4] 周星.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J/OL].银海网,http:///zhuanjia/article/2005/5/10,10:24:3.[5] 周星.狂欢:自由生命的张显——论巴赫金的狂欢理论[J].巢湖学院学报,2004,(5):32.[6]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78.[7] 孙健.娱乐资讯与民族精神的传承[J].青年记者,2004,(9):47.[8] 杨澜.凭海临风[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9):128.[9] 陆地.《解析中国民营电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02.[10] 托德·吉特林.《在黄金时段中》[M].番佐恩公司,1983:156.[11] 张小争.娱乐:中国传媒业改革与发展的突破[J/OL].中华传媒咨讯网,http://info.mediachina.net/news/index.php,2009年9月28日 [12] 时统宇.电视影响评析[M].新华出版社,1999:96.[13][14] 魏永刚.《欢乐总动员》十一前整改谨防三面埋伏[N].北京晨报,2004年9月22日.[15] 刘智.新闻文化学[M].新华出版社,2001:47.[16] 戴婧婷.湖南卫视台长欧阳常林:电视娱乐节目就是要与民同乐 [J].中国新闻周刊,2005,(12):23.[17] 杨滨.评电视文艺娱乐节目的庸俗化倾向[J].世界传媒实验室,2006,(8):28.[18] 李瑞植,邱秀桐.我国内地电视娱乐节目解析[J].新闻前哨,2004,(6):39 [19] 杨峭立.论传媒文化的精神品格 [N].光明日报,2005,4.11.[20] 张红生.《震撼一条龙》:电视娱乐节目生产走向的一次探索[J].现代传播,2005,(2):39.[21] 靳智伟.《绝对挑战》开播带来什么? [J/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m,2005年5月14日.19

致谢辞

我的毕业论文是从2009年11月初开始酝酿的,2010年4月30日完成初稿,5月15完成二稿,6月初定稿。在我的导师陈涵老师的悉心指导与严格要求下,经过几番从文章结构、内容、字词,甚至到标点符号的修改,再加上本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将该论文完成。再此,对陈老师不厌其烦、诲人不倦的教导表示诚挚而由衷的感谢!

2.让电视娱乐节目健康发展论文 篇二

1 电视娱乐节目现状

近年来,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特别是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发展更让人难以置信;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电视综艺节目。但电视综艺节目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究其原因,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节目内容重复、抄袭现象严重

节目内容缺乏开创性,国内电视台之间娱乐节目之间相互模仿。娱乐节目抄袭现象严重,首先表现为娱乐节目竞相模仿欧美港台之风。充斥于电视荧屏上的电视娱乐节目数不胜数,令人眼花缭乱,而这些节目在内容上又往往是大同小异,观众眼前的节目总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由于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的“克隆”现象严重问题,造成在一定时期内娱乐节目的形式单一、缺乏创新。使得当前的电视娱乐综艺娱乐节目的整体市场格局是供大于求,造成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在整体上既失去了社会效益,更失去了经济效益。

1.2 节目文化品位的总体不高,缺乏文化内涵

人们打开电视,各频道娱乐节目接连上演,可真正有内涵,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节目仍是凤毛麟角。多数的娱乐节目,存在着制作粗糙,节目形式粗犷、媚俗、无聊等现象,总体上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节目是质量不高、文化含量较低。尤其是一些地方电视台,播出的娱乐节目更是简单拼凑,或者以低俗为荣,娱乐节目里看不到任何文化内涵。

2 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策略

我国当前已进入到商品经济时代,电视节目的制作上难免会带有一定的商业色彩。这就使得节目制作人员为了追求商业效益,提高自己的收视率,盲目地去复制别人的节目类型。结果导致电视娱乐节目千篇一律,吸引力不断下降,甚至使电视娱乐节目的周期大大减少。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节目制作人员立足于长远的角度,不断地去创新节目的形式、提高节目的品位、寻找优秀的主持人、追求多种节目形式。

2.1 节目设计上要创新

想要筹办一台好的节目,不仅要求节目本身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丰富的内容和轻松互动的氛围,还必须具备独特创意的策划。目前,国内娱乐节目最大的问题却恰恰在于缺乏创新,一味的复制或者引进国外的节目形式,导致节目的内容贫乏、形式单一,从而吸引不到观众。因此,只有在竞争中不断创新,才有生存的可能。

2.2 要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

娱乐节目不同于新闻和社教类节目,不宜有严肃的说教和叙述,所以在节目中可以玩游戏、聊天,让观众觉得轻松有趣。但是如果一味地玩游戏,除了让观众看看热闹以外没有任何教育意义。电视娱乐节目要想被观众接受和认可,必须提升其文化品位,将文化内涵融入到节目中去,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个人的修养和品味。

2.3 要培养和选择优秀的主持人

近年来,电视娱乐节目中许多主持人身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素质不高、着装奇异古怪夸张甚至低俗。面对这些非主流的主持人,大部分观众是不会有兴趣的。只有把主持人的素质提高上去,才能在娱乐节目内容的选择上的文化含量提高。因此,电视娱乐节目在主持人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根据节目的定位选择高素质的主持人,用主持的魅力吸引观众。比如《非你莫属》这个节目的前任主持人张绍刚,以其的机智、严谨、适时的幽默以及对老板、求职者的“不留情面”吸引了全国的观众,将一档看似索然无味的求职节目做的有声有色。

2.4 多种形式娱乐节目共存

未来的电视娱乐节目市场应该是多元化的市场,不能局限于一个类型的节目形式,多种节目形式共存将是必然的。复制和引进节目不是长久之计,电视节目制作人必须立足于时代潮流,开拓符合时代的娱乐节目,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节目的质量和地位.

3 结论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是正常的,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前景诱人,发展也有广阔空间。电视娱乐节目的制作者们要清醒认识到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去完善和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规律的道路。相信在未来几年里,具有中国民族特色、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娱乐节目一定会层出不穷。

3.电视娱乐节目在内地发展形态探析 篇三

关键词:娱乐节目; 发展形态; 探析

中图分类号:G229.20 文献标志码:A

一、电视娱乐节目在中国内地的发展形态

电视娱乐节目是指通过电视媒体传播和大众参与的,以审美性、娱乐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电视节目。电视娱乐节目表现为:以观众观赏为主的综艺晚会型,在与观众相互交流中形成娱乐氛围的益智型,有特定规则的以竞技竞赛项目为核心的游戏型,有一定情境设计的以纪实手段完成的真人秀型,以满足观众表演欲望并为其提供舞台的表演秀型等多种形式。

上述节目类型在娱乐节目的发展过程中更迭出现,我们经过梳理和总结,将电视娱乐节目在中国内地的发展大体划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晚会式的表演。90年代初期,在各地省级电视台还未上星,全国范围的收视频道较少,节目类型单调,娱乐方式匮乏,观众娱乐化要求不高的情况下,融合了歌舞、小品、相声、曲艺等多种节目形式的晚会式周播节目《综艺大观》,的确让观众眼前一亮。这种晚会式的综艺节目源于“春晚”,是舞台文艺演出的电视化表现。

另一种代表节目《正大综艺》的特点在于:外部世界的万种风情和演播室内的欢声笑语互为补充,将好奇作为维持观众持续观赏的动力。“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口号也映证了这一点。同时,这也是中国内地第一档自创的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综艺节目,它也首次在节目中体现出益智的特征。在1994年的收视调查报告中,收看《正大综艺》的人群属于高学历受众,这说明在当时《正大综艺》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始终保持了传媒在引领大众,为大众安排议程的最佳位置。

在90年代末期到本世纪初,《正大综艺》能带给观众的好奇越来越少,《综艺大观》的表演也愈来愈乏味,支持观众继续关注的动力和期待感逐步削弱,这也不可避免的遭遇了“末位淘汰”,尴尬停播。

第二阶段:“快乐”的明星游艺。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晚会型的综艺节目风光不再,省级卫视纷纷上星,落户于各大中城市,选择忽然增多的观众不满足于每周看类似的演员阵容,内容无味和形式单一的歌舞和小品,主持人的煽情也显得不那么诚恳。于是,随着1996年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开播及走热荧屏,一波由当红一线明星——主要是港台明星为节目嘉宾,由青春、开放、活跃的主持人为节目自身品牌,以竞技游戏为平台的游戏类娱乐节目迅速侵占了各个省级卫视的周末黄金档,形成了全国电视的“快乐系列”。

在这次 “快乐狂潮”中,观众首次作为节目内容的一部分站到舞台上,与明星一起参与游戏节目,并且从最初的“审美”发展到对明星的“审丑”阶段,也是第一次完成了现场观众与嘉宾,电视机前观众与节目的多方互动。游戏本身的竞技性和游戏结果的未知性,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也吸引了他们加入到节目进程中来的兴趣。这种加入对电视机前的受众是一种刺激,这样的娱乐方式,契合了观众从参与和互动中得到激励、放松、愉悦的期待心理。

当然,在电视节目的娱乐功能被大幅度放大的情况下,它的文化内涵、认知和教育功能以及审美情趣都受到了抑制,而感官的刺激、游戏、娱乐、消遣等功能就在无形中被突出和强化,这为此类游戏综艺节目逐渐在收视率“繁荣”的盲区中遗失精神内核,埋下了衰退的隐患。

第三阶段:益智竞赛开心拿奖。90年代末期到新世纪初期,观众们不再满足于看明星做游戏,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的收视率下降为缩影,快乐潮开始大范围的退烧。代之而起的是各位主考官挂着“你确定么”的招牌式微笑,带领着电视机前跃跃欲试的全国观众进入了电视的“益智竞赛”时期。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幸运52》和《开心辞典》为代表,电视的知识性、信息性、趣味性、竞技性以及即时传播和寓教于乐的特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形成了每个周末全国观众希望通过答题实现家庭梦想的盛况。

《幸运52》是央视根据英国BBC制作的益智博彩节目《GOBINGO》模式的本土化改造而成,主创人员通过重新设置参与者积极表达自我的勇气、广博的知识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获得奖品的形式,将原型节目中博彩性质消解为个人和家庭梦想的完成,用奖品和擂主等精神奖励来模糊国人对“金钱”“利益”的规避,使节目的立意积极健康,符合中国人含蓄的“获得”意识。“2000年中国电视节目榜”《幸运52》一举获得“年度电视节目”、“最佳游戏节目”“最佳游戏节目、主持人”三项大奖。在首届大学生电视节上,《幸运52》被评为“最具生命力”的节目之一。[1]

《开心辞典》是继《幸运52》之后,央视经济频道以《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为基本原型,再度进行了针对中国内地受众具体情况的本土化改造,将电视手段的卖点和社会文化心理的卖点区分对待,保留电视手段的卖点,改善社会心理的审美文化,节目将“家庭梦想”这一理念引入制作以及播出的流程,在突出竞技性趣味性的益智游戏环节时,强化了家庭融合的观念,打造了整个节目积极、健康、和谐、活泼的风格,加上主持人小丫和佳明的亲和力和观众缘,使得在许多国家的《百万富翁》纷纷“破产关张”之后,《开心辞典》依然使中国观众“开心”。

第四阶段:平民的娱乐饕餮——真人秀。2000年6月,广东电视台《生存大挑战》栏目开播,揭开了中国内地版真人秀节目的开端。当观众电视荧屏上看不到过瘾的电视剧,也疲惫于新闻事件的重复轰炸之后,发现了完全虚拟和完全真实的中间地带——新鲜的真人秀节目。

从湖南卫视超女“海选”到“PK赛”,从东方卫视的《莱卡我型我秀》到央视声势浩大的《梦想中国》、《非常6+1》,近年来,平民选秀成了“真人秀”节目甚至娱乐节目在中国内地的代名词,原先单纯的观众在这些节目中第一次被赋予了决策性的关键角色,也前所未有地调动了全民参与的火爆场面。

这些现象背后,我们看到真人秀节目在引入中国内地短短几年间,所经历的一个蜕变或者说是本土化的一个过程。初期在内容上仍旧是照搬国外的野外生存体验,与国内观众的主要生活体验脱节。现在发展到“零门槛”的选秀活动,让观众从简单的观赏者成为节目内容的构成者,同时也是消费者。另外,在将真人秀节目本土化的过程中,内地的制作者摈弃了国外常有的将隐私、性、暴力、八卦等消息的发布设为卖点的做法,而是以国内受众的收视心理习惯为权衡,制作出相对来说主题健康,易于被老百姓接受的节目。

关于真人秀在中国内地的发展前景,正如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尹鸿所认为:“真人秀节目更多地是一个移植形态,中国文化跟真人秀的本质之间是有一定差异的,这种形态要在中国成为非常主流和大众化的东西,尚待时日。”[2]对于这样一种尚未完全定型的节目类型,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它进一步“本土蜕变”。

二、电视娱乐节目在中国内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些年来,随着电视娱乐节目类型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在取代与被取代的循环过程中,由于竞争的加剧,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模式,一切以收视率为先的偏激的制作观念等原因,使娱乐节目存在的隐患问题一一浮出水面,为监管部门和社会舆论所诟病,逐渐消解了娱乐节目本身的优点和功能。

(一)存在问题

1.娱乐节目低俗化倾向日益严重。当前娱乐节目的低俗化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1)以性为看点,打擦边球。一些娱乐访谈、综艺类节目经常用荤段子、暧昧字眼和暴露镜头来吸引观众。2003年被叫停的湖南娱乐频道的天气播报节目《星气象》,由着艳装的“星姐”躺在沙发上主持,在全国引发了关于“色情报天气”的争论。(2)以残忍为噱头,发掘人性之恶。近年来在国内流行的娱乐节目,多以隐私、残酷竞争、博彩等为看点,刻意暴露人性弱点和阴暗面,挑战道德底线。2005年旅游卫视的某节目中,播出了“猫能否从四层楼摔下而安然无恙”的一期节目,遭到了观众和网友的一片恶评。(3)极尽窥探之能事,挖掘明星隐私,让高不可攀的明星们当场现形、尴尬不已。一些节目常在明星不知情的情况下,设计出一些游戏情节,以试探他们的真实反应,展示明星们不容易让人看到的另一面,不少明星出尽洋相。一些艺人也会心照不宣地提供些素材,以赚取眼球,提高人气。(4)以恶搞整人来娱乐观众,颠覆传统的文明理念。当“审丑”成为新潮流,电视娱乐节目与网络八卦联手将芙蓉姐姐和孔庆祥打造成为新一代流行的话题,在主持人不怀好意的提问和被访者毫无顾忌的“示丑”中,观众或笑或骂,收视率直线上升,刺激了节目制作者继续进行。

这些手段和方式,置电视节目的社会影响力于不顾,完全放弃了电视作为一项传播资讯工具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抛开了电视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主动遗失了传媒的文化内涵。

值得关注的是,此类向着低俗化发展的电视娱乐节目的制作方,往往有自己的托辞。他们认为是受众的需求,造成了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向。但是,事实是这种被培养出来的“收视惯性”他们难辞其咎,一个庸俗的节目是由主创率先主动媚俗,为了一小部分可能会喜欢庸俗化娱乐的受众,而损害大多数受众正常的文化需求。

另外,娱乐节目的庸俗化带来的危害不仅仅在于电视节目本身,它会让有文化的观众更加远离电视,让电视人和观众都在进一步的追求无聊,让电视在与尚没有丧失文化底蕴的其他媒体竞争中不战而败。

2.在模仿中失去创新意识和能力。擅长于模仿并不是错。一味跟风,模仿后不进行“本土化”改造,完全放弃自我创新,是目前某些娱乐节目为观众和市场离弃的主要原因。

学习先进者的经验是制作电视节目的优点,《超级女声》之于《美国偶像》,《幸运52》之于《GOBINGO》,都是模仿中出新意的成功范例。湖南卫视作为“娱乐中国”的先锋,他们最早期的想法和概念,都来源于对港台和国外节目的取经,然后,根据收视人群的定位分析,来确定改造的方向,通过本土化的加工,使得节目符合国人收视习惯的个性和特色。

现在一些娱乐节目,由于需要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完全不顾照搬痕迹的生硬俗套。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模仿香港10年前的《综艺60分》一炮打响,于是就有了一系列“快乐”节目粉墨登场。这些节目看似丰富多彩,但其运作模式却基本相同,无非是做一些老套的游戏和有奖竞猜,中间插播歌舞表演和大量广告。同样,引领“婚配热”的《玫瑰之约》和《相约星期六》则明显是台湾《非常男女》的大陆版,而《非常男女》据说又是抄袭日本的娱乐节目。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有省级电视台模仿、复制《玫瑰之约》的就达30家之多。“超级女声”之后,各电视台出现了的一连串“超级”节目。

综合实力不强的中小城市台的自办节目若想尽快跟上潮流,取得不错的市场份额,模仿是捷径,可能会带来新节目播出初期被观众迅速认可的优势。但是,不具备个性和特色的克隆出来的复制品,总会在被时间的检验里被击溃,即便侥幸的存活下来,在观众的印象里,也形同鸡肋,仅仅是被模仿的原型节目的附属品和偶尔替代品。

(二)问题原因

电视娱乐节目出现这样的弊病,归结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举办的针对娱乐节目低俗化的座谈会上,常务副会长李丹将娱乐节目低俗化的原因归结为三:时下文艺娱乐节目主持人的素质良莠不齐;文艺娱乐节目的策划定位出现偏差;各地广播电视台对于怎样处理媒体社会责任和收视率、收听率等经济效益的问题把握不一。

诚然,电视节目制作主体应该对节目的日益低俗负责,但是我认为还应该综合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变迁对电视以及其他媒体的影响给出一个辩证的多方面的原因。

经济的快速增长带给国人越来越多接收讯息的渠道和手段,我们开始习惯“多媒体”的生活方式,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兴起,以及广播和报业等传统媒体近两年来的重新红火,加上加入WTO以后内地的电视制作单位要与境外媒体分食可能正在缩小的受众和市场,这一切都带给电视巨大的生存压力。

与电视的压力相关,城市中的大部分受众也承受着自身的生存压力,这也导致电视本身的功能发生了一些偏移。人们打开电视,更愿意看到可以放松神经的节目,它的娱乐功能在当今的时代被大众认可,成为受众和电视之间完美的契合点。

于是,娱乐节目的发展速度超越了正常的程序和过程。而广告商的插手和电视台接近企业性质的商业运作,致使娱乐节目中应该存在的“人文内涵”被“娱乐化”,而纯粹的“娱乐”又被“商业化”了,逐渐演变成了工业生产流水线上的一件“商品”,商业逻辑下的“消费一切”的观念和做法,已经背离了电视人职业操守的底线。

现在的电视娱乐市场,在电视与商业和合谋制造出的娱乐语境中,观众得到满足,广告商得到市场,节目制作方得到收益,各有所需,各取所得,达到了一种“虚假繁荣”的局面。

(三)问题对策

电视娱乐节目要健康的发展下去,需要社会舆论、监管部门和受众的共同监督,需要媒体从业人员对自身素质和责任感有深刻的认识,治愈娱乐节目当前的弊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消除误区:并非低俗才有收视率。作为通俗文化的一部分,好的电视娱乐节目能让人释放个性,宣泄情绪,传达主流价值观念,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现在许多电视娱乐节目的从业者都有一种思维上的惯性,认为节目要有收视率就一定要低俗。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时统宇认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应该在触及人的心灵、情感上好好做文章。而目前,这类节目整体上缺少思想文化含量,缺乏让人感动的东西。对此,电视人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认识到只有花样翻新的娱乐,而没有情感的感染,到头来终究会走进死胡同。只有传达出健康、向上感觉的电视节目才有生命力,也才能为电视台赢得良好的口碑和信誉。

随着受众审美心理日益的日常化,电视节目也将趋向平民化,传者中心向受者中心的转变也将愈加明显。大众喜欢的东西将成为娱乐节目所锁定的目标内容,但这并不是说电视节目要盲从于大众。事实证明,大众的收视习惯是可以被培养出来的,这就给日后媒体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引导大众,为其安排议程,也要将大众的关注作为节目的关注,让节目真正成为受众的“娱乐”而非“愚乐”。

娱乐节目并非抛弃文化,而是将文化的内容用娱乐的方式来传达,这需要一定的技巧,这也是众多娱乐节目制作者的矛盾所在。我们当然不是要求娱乐节目来说教,我们要相信大众具有基本的判断能力,受众会从一个“寓教于乐”的节目中看到主创的境界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有利于让有文化的观众逐步回归到电视机旁。

4.电视娱乐节目策划书 篇四

在我们的新综艺节目定位之前,我们先分析一下现在的市场。

当你采访一些上班族,年纪在28以上的观众,他们最喜欢什么综艺节目,他们会告诉你焦点访谈,幸运52,开心辞典,但他们更多的选择是新闻。

如果你的采访对象是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观众,你让他们答出脑里立刻想到的综艺节目,他们会说:情书、康熙来了、动物世界、我猜、超女、挑战主持人拉,其实他们看的范围比较广,无所谓特定的喜欢。

如果你的采访对象再往下,开始关注初高中学生时,他们会一脸神往地告诉你,超女!我型我秀!梦想中国!快乐大本营!……

综艺节目个例分析:

一、情书。从bt 下载情况就知道这个韩国综艺节目的受欢迎程度。在此,我想就一个普通观众的感受来谈谈我对情书的看法。

大学的时候,总会有比高中多更多更多的时间来关注影视综艺。一般好看的节目只要一个人或者一个宿舍认同了,就会流传开了。互相在网上传递,或者用bt 从网上下载。情书就是别人介绍我看的综艺节目。然后一发不可收拾,我几乎把所有的情书都下来看完了。呵呵,当然也没有完全看完,我最喜欢的是情书的第一季。到了第二季的改版女主角增多,再到后期没有了申大妈参加节目,我也感觉像网上有人形容的那样“像上厕所没有厕纸一样”,特别郁闷。现在情书已经第三季了,虽然策划方努力再改版,申大妈也回来了。但我已经不会再穷追不舍,因为最经典的第一季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情书第一季从第一期就邀请了神话组合去参加,明星的魅力加上搞笑主持人姜东虎、申正焕、千明轩的能力让整个情书的气氛好看好玩又融洽。当时是实行“众星捧月”制。安排九个男艺人担任追求者,再邀请一个当红女明星成为这九个人追逐的公主。

我十分佩服这个节目策划人。他把节目游戏环节安排得太贴题了,而且也留有了让艺人能完全展示出自己的空间。

情书做为一档爱情配对类综艺节目,在女杰等其他节目的存在下,并不显得主题新颖。但在第一季中,他只安排了一个当红女艺人的参与,让节目形成众星捧月的格局就十分成功,让情书有了爱情的味道。

每个女孩子心里都有一个梦,一个成为爱情公主的梦。在梦里,她很美丽,有很多的追逐者,这些追逐者很优秀,却只倾心于她一个人。他们使出各种本事来吸引她的主义,希望来获取她的芳心。因为由此至终她都是他们眼里最美丽最倾心的公主,所以他们就算遭到了拒绝也不会放弃,会越挫越勇。但当所有的过程都已经过去的时候,她已经选出了属于她的小王子,其他落选的追求者又会绅士般地祝福她。――从此大家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呵呵。

而在游戏环节的安排上,又把追求者的魅力完全展现了出来。

绅士去迎接来从南瓜车上走下的美人儿。看到美丽的公主,他们心动,叫他小宝贝,亲爱的,甚至孩子他妈(爆笑ing~),为了她眼神的停留,他们个个都变身成眩舞王子,然后向她献上美丽的鲜花……

再后面的游戏互动环节不是每期都相同的,但都十分搞笑、有看头。不得不说的是集中营的故事。

公主经过第一轮的筛选选出了两个和她约会的.人后,剩下的爱情勇士心酸又不泄气地高喊着:爱情会回来的!被姜东虎踢进了冰冷残酷的爱情集中营来磨练成为一个越挫越勇的男子汉。

集中营环节几乎是那个号称韩国颧骨最好肩膀最窄的男子――申大妈的个人展场。

在这里,申大妈的搞笑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这个长相并不“偶像”但智慧是神赐予的男人还有着广阔的心胸和孩子般爱闹的脾性。

集中营的惩罚是残酷的。申大妈会毫无保留地贡献出他32岁的体力以及还是白皙的皮肤,让做为观众的我们暴笑到肚子痛。

情书所有的游戏环节都安排得很成功。在这里所有的明星都还原成一起长大的邻家大男孩。他们没有了现实世界中的一切烦恼,一起追求心中美丽的公主,一起欢快地嬉戏。他们玩的所有游戏我都觉得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游戏模式的变形。所以已经长大的他们,开始在浑浊的社会中追逐属于他们的名利的他们在这里却是毫无负担的。

男孩子之间的情素、友情。我们女的未必都懂,但我们总高兴能看到他们孩子般放肆、纯净、透明到底的笑脸。

也许上面的点评已经把我“申迷”的身份完全暴露出来:),我承认,但这同时也说明了做一档综艺节目,主持人的魅力该有多大。主持人控制了整档综艺节目的气氛,()他的个性也定位了综艺节目的特点。做综艺节目,只能是做一个大体的策划,剩下的一些细节,就要看主持人的急智了。而这些细节,牵引着观众的总体感受。

主持人的魅力掩盖一切的综艺节目是康熙来了里的那个率性女人――徐熙娣。宁财神就说过,像康熙来了这样的综艺节目完全靠主持人的魅力,大陆做不起来。

我们真的做不起来么?

完全是康熙来了抄袭版的娜可不一样在湖南台与观众见面大受欢迎后,我们应该怎么审视当今的综艺节目呢?如果只是一味地抄,像湖南台一样抄了台湾香港抄美国韩国,也能大受新生代的欢迎,在全国掀起热潮,让严肃如央视的老大哥也按耐不住要改风格抢观众眼球。但中国综艺节目什么时候才能走向国际。让韩国他们也抄抄我们,追追中国星呢?

综艺节目的开发,针对人群不同,定位就不同。全国人民口味不同,综艺节目肯定是多样化呈现的,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什么样的节目一定会大受欢迎。但我们只要有能钓住部分人胃口的噱头,印上时代特征,就会有了成功的希望。

成功的综艺节目的关键字除了一个种植灵魂的主持人还有什么?

*主题策划合理*定位准确*属于自己的独有特色魅力*配合的嘉宾*有时代特点*感动*知识性*有看头*娱乐感强*明星参与……

如果要节目还能更商业化一点,有短信收入和更多的赞助商

那关键字就要增加*观众参与*揉和观众心中的梦*亲切平民化又能给平凡人梦想实现的希望*塑造出能让全民动员的号召性人物……

那现在我们策划一档新的综艺节目,一定要抽取一些上面的关键字,创新之外应用一些综艺节目成功的因素来减低风险性。

以前见很多综艺节目都是照抄成功综艺节目的游戏环节。但我始终认同一句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就像韩国情书里的游戏环节,之所以一推出就能让观众接受并爱看,除了有一帮能快速上手把这些游戏玩会的智慧男孩以外,我觉得还可能因为这些游戏都是韩国的男孩子小时候自发玩的游戏的变形,所以让人有亲切感,容易让观众接受。

所以说,照抄抄得了噱头和新鲜感,抄不到神韵。

我们的综艺节目要成功,就一定要有超前的理念和创新,还要不落俗套地加一句“走中国特色综艺主义路线”。

好了,现在我们开始进入我们的新综艺吧。

在整体策划上,我首先选择的切入点是当代大学生。

他们有思想,爱搞怪,喜欢新事物,敢于尝试。

他们是新生儿,属于独生子女的一代,父母以他们为生活重心,在孩子离家在外求学以后,他们渴望多了解他们的生活,知道他们接触的事物,迫切希望拉进父辈和子辈之间的距离。

他们是初高生等小孩眼里的榜样,这些小孩会在他们身上寻找他们未来的影子。

他们是青春的代表,有一切踏入社会的人不断舍弃的纯真、锐气、朝气。

他们是网络的新宠儿,不自觉地在现实社会以外的虚拟的世界里游弋,而这个虚拟世界以后将会成为媒体的主平台。

他们有太多的理由成为新综艺节目的主角。

新生代综艺节目是完全让网民“当家做主”,顺应民意的一档综艺节目。

现在一些连续剧已经采用边写边拍的模式,剧情的延伸采取了网民的意见来编写。我想综艺节目也能以这样的模式来迎合大众口味。

已经成为新生一代的印记。电脑已经越来越普及化,电脑渗透了各个领域。电视已经渗入到了网络,而网络思想、语言已经成为了时代特征。

现在,一些传统综艺节目已经跟不上了新生儿的思想。鲁豫有约是著名的访谈类节目。但在采访“网络红人”那期,让我看到了两个时代的分水岭。

“网络红人”的采访对象是后舍男生和非常真人。这些采访对象都是大学生,他们搞怪,真实,敢于寻求不同的方式展现自我。虽然陈鲁豫一头干练的短发,但她问题的不到位让我觉得她的思想与接触的事物已经与新生一代脱节了。

做为新生代的一员,我们渴望关注的目光,我们要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我们要与思想一致的人对话。

新生代综艺节目具体方案:

节目的名字就决定了这档综艺节目的多样性。它每期的主题都可以不同,由网上、社会新关注的事情来决定主题。但“好玩、时尚、代言新生代思想”是它的特色。

比如说现在汉服又重新流行,我们可以安排一期节目为汉服秀。由汉服的爱好者穿着他们设计的服装来讲述他们的故事,策划模拟穿越失控的游戏环节。

又比如说香港翡翠台的美女厨房这档综艺节目大受欢迎,我们可以来一期是“我的厨房我做主”的创新菜式厨艺比赛。这些菜式可以像小燕子的“狗血喷头”一样有着奇怪的名字,菜式可能是一些户外爱好者一次肚子饿极后的大杂烩。

又又比如在网上闹得热热闹闹的对立追星族,“黎姿派”和“佘诗曼派”。我们可以开一个明星辩论会。

再比如我们可以访谈新职者:漫画同人志、网络歌手、彩铃编写者。

还比如在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邀请大四生,学校老师来谈一下院校、专业和就业的关系。建议一下高中毕业者应该怎么样选院校选专业。

反正我们的主题都是新的,是潮流的,是最新流行的事物或者最热门的事情。我们希望展现自己,也希望辈看了会更了解我们,和我们有共同话题。

除了每期的主题是由网上、社会新关注的事情来决定以外,还有主持人,是我们的主持人。主持人方面实行“1+1”模式。

其中的“1”可以是当红明星,著名主持人,也可以上往期主持得好的主持人。而这些主持人能主持得几期就看网民对他的支持声高不高,会不会让他下台。

还有一个“1”是根据每期的主题不同由网民自我申请,最后由短信平台票数统计来决定的主持人。比如主题是汉服兴起的一期节目,就要有一个熟悉汉服装,汉服装爱好者的主持人。只要你认为你自己够资格,你就可以在网络上申请成为这期的主持人(节目主题一般预先在网上告示)你可以用文字、图片、音乐、或者FLASH等等方式来说明你要申请成为主持人的理由,然后由投票和节目总策划方来决定。

由于“1+1”其中一个“1”是能把握大局的比较老练的主持人,另一个“1”位置永远空缺,可以让每一位不是明星的你来填补。

那这个综艺节目就能成功进行商业转型。

短信平台已经是电视台赢利的重要渠道。但并不一定每个节目都要成为超女一样的选秀节目。因为无论赛制有多长,总有比赛结束的一天。短信平台又得另劈新路。

那新生代主持人“1+1”的模式就给节目组提供了一个固定的短信收入平台。明星梦的更平民化会让很多人跃跃欲试,“平民明星”总有亲友团,崇拜者来帮他拉票。

节目与网络的严密结合也可以促进网站的盈利。

网络电视已经逐渐成气候,网络电影也已经产生,相信不久,网络电视就不只是转播电视节目或者是循播热门影视、节目而会有网络电视台自行制作的影视综艺节目。我们这款综艺节目的新颖性因素,就可以成为网络电视的领头军。

在内容安排上,人们总会喜欢关注热门的事物,而且相信节目气氛也会十分放得开。新生一代,特别是大学生中不缺乏主持人材(尉迟林嘉就是一个案例),如果主题是他们熟悉的,那他们会更放得开。并不一定每档综艺节目都需要明星来充场,在节目的起步,我们肯定给不起出场费。我们学生(新生代人物中)就有很多有明星气质的人(比如后舍男生)。他们也能控制局面,疯起来,用他们的独特魅力带动节目。但我们也不完全排斥明星。当节目主题涉及到明星,需要到明星的时候,我们节目又成熟起来给得起出场费,我们也可以邀请明星来增加噱头。

策划是节目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在节目有总体策划的同时,又有热心的网民免费给我们提供点子,我相信可以参与会让他们更关注。

总而言之,实行起来就会不断改善。行动起来就会有进步。

5.电视节目娱乐狂欢之悖论 篇五

从世界电视的发展历史来看,电视发轫之初,无不以娱乐节目为本。我国以往的电视教化色彩过浓,久而久之,大众逐渐产生厌烦情绪。当前电视节目又掀起娱乐狂欢浪潮,在某种程度上责任丧失,显得庸俗、低劣而暴力。在社会文化的转型期,传媒作为文化的生产者与传播者,应该承担起一定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电视娱乐节目如果一味强调“教化”职责,有失偏颇;但如果为娱乐而娱乐,一味迎合当下人们的狂欢精神,也不可取。

对电视节目娱乐狂欢的批评:

1.简单迎合观众的快感需求,造成节目格调低俗

当下电视节目对收视率顶礼膜拜,想尽办法吸引观众眼球。媒体无论是在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渐渐走上了满足“原始兴趣”的道路。性感美女频频出镜,一些媒体关注的多数是有着强烈本能冲击力的新闻,这种趋势在社会新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采用这种方式选择和加工的信息,一般的受众是难以抗拒其强烈的故事性和冲击力的,这种受众心理也反映了社会对低俗化现象的认可。

2.助长了社会的浮躁情绪和急功近利之风

娱乐的电视节目尤其是“选秀”节目,调动全民狂欢,给普通人制造了一个“乌托邦”的美梦,产生“一夜成名”的幻想。“超级女声”在开办初期,就曾引发过许多中学生逃课报名的情形。而这些选秀明星真正比拼的是人气与选票,这让人生价值观尚未成型的年轻人很容易误入歧途,以为成功并不需要艰辛的付出。不少娱乐节目的言论尺度也越来越大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非常媚俗,嘉宾和评委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看点。

3.混淆梦境与现实,颠倒正常的生活秩序,给个人和社会形成新的压力

在娱乐狂欢之下,媒体精心打造出乌托邦的胜景。有的选手在选秀中获得了很好的名次,就据此以为人生会有很大的改变,但是当他们发现生活依然如故时,心里就会有巨大的落差。更有不少参与者在选秀结束之后无法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一个选秀不成,再去参加其他的选秀节目。娱乐本应该是以不干预现实生活的方式去释放情感、平衡心态的,可它一旦唤起人们狂热的欲望,让人混淆梦想和现实,是非常危险的。还有的节目干脆以表演来代替真实,忽悠大众。当娱乐超过一定限度的时候,就成了对人的讽刺和嘲弄,节目的生存也必将受到挑战。

理性还是感性?“教化”还是“狂欢”?

毋庸置疑,电视节目的娱乐狂欢营造出一种破除了等级观念的虚拟场合,塑造着新的娱乐休闲的概念。但娱乐如果仅仅停留在肤浅的层面,而缺乏人文精神的思想和智慧,将被大众所抛弃。“教化”还是“狂欢”并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问题是我们能否在其中找到一种平衡,在平衡中培育健全的多元价值体系。

1.狂欢而不失理性

在巴赫金的狂欢哲学里,狂欢节是通过亲昵接触、插科打诨、俯就和粗鄙这一系列狂欢式的特殊范畴和形式,体现了几千年来全体民众关于平等和自由的世界感受。这种平等自由精神的背后是一种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因为在等级制中人是不被尊重的,是不自由的,过的是充满痛苦和恐惧的生活。在有些人看来,这些插科打诨、嬉笑和打闹,是情感的宣泄和放纵,充满不着实际的轻浮和浪漫,缺乏一种深刻的理性精神。其实不然,狂欢节正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式,让人们深切地体验到充满理性的狂欢精神,感受到更替和更新的精神,感受到事物的相对性和双重性。

只是在如今,很多泛娱乐化的电视节目缺失了理性精神,只是一味地遵循弗洛伊德的快感原则。媒体充当了一种“麻醉剂”,弱化着人们的理性思考能力和道德约束能力。大众有一种窥私的欲望和猎奇的心理,这种心理既来自于感官刺激的生理需要,也来自于认知世界的精神需要。如果仅仅关注的是物质层面,而离开了精神品格的支持,就会带来负面的影响。“犀利哥”是弱势群体中的一员,他早该得到救助,却流浪了十多年,如今备受关注却是因为潮流文化的挖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但媒体的报道自始至终都带有娱乐恶搞的色彩,并借助这一事件的炒作赚到了不少眼球,而少有社会反思和文化批判。公众在媒体的纵容之下狂欢而丧失理性,将可怜之人的痛转化为大众之乐。这种乐只是一种精神的吗啡,过多过滥就会对大众身心造成伤害。

2.在中庸之乐中培育多元文化价值观

娱乐是人的精神需求之一,但人的精神需求又存在多样化。泛娱乐化的电视节目往往利用人类最基本的本能兴趣,通过其强烈的游戏性、宣泄性,以单纯的娱乐满足去吸引大众,以平民化的文化趣味作为唯一的文化趣味。大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便被电视所迎合的“最低的文化需求”所填补。这样,电视节目在市场操纵之下便成为新的霸权文化,以大众的名义施行一种娱乐的一元化专制。

媒体有很强的舆论放大作用,经由媒体宣扬的观点往往对社会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强的塑造性。随着电视相亲类节目走红的马诺、“凤姐”等人是继“芙蓉姐姐”之后的又一个审丑经典。假如马诺这样的“拜金女”形象和“凤姐”这样的雷人形象出现在小说、电影、电视剧里,可能并不能引起如此的关注。这是因为文学作品是假的,而“真人秀”节目却是“真”的。她们以一种大胆的、犀利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方式让人记住,媒体明知是哗众取宠,却加以配合;大众明知是闹剧,却乐此不疲。电视娱乐的过分膨胀冲击着主流文化价值观,形成另一种娱乐霸权。

6.让电视娱乐节目健康发展论文 篇六

摘要:电视娱乐节目就是通过一定的中介形式和大众参与,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一种娱乐氛围的节目形态。

关键词:电视;娱乐节目;形式

现代生活节奏快,程度高,人们的身心需要放松与调剂。平民化电视节目娱乐化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现代人的压力,因此娱乐节目在一定成就上符合了人们的需求。

综观时下的电视娱乐节目,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娱乐新闻节目

即以娱乐信息资讯为主要节目内容,将新闻性和娱乐性融为一体:娱乐新闻节目以资讯报道满足观众对娱乐的兴趣,在新闻内容选取上强调娱乐性,包括电影、电视、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文学等艺术门类的最新人、事动态,其中不乏一些娱乐界人、事的趣闻、秘闻。

在报道形式上,《娱乐现场》也充分强调娱乐性。由于娱乐新闻节目的特殊信息类别,对文化娱乐作品及其活动的展示在节目中占了相当的分额,譬如在报道演唱会的信息时,对演唱会现场会有较长时间的展示,同时还有后台花絮,观众的反应、对明星的个人情况介绍等;在新片报道中,有对影片较为完整的段落演示以及在拍摄现场的采访等。譬如《无极》上映之际,《娱乐现场》先对相关新闻进行了一定的报道,现场采访了陈凯歌、陈红、张柏芝、张东健等人,紧接着就在“抢鲜视听”小栏目中放送了该片的精彩片段。在勾起了观众的胃口欲罢不能之时,又进入了“明星到场”单元,在演播室现场采访该片的导演陈凯歌。此后的几期节目中,又请来了张柏芝、张东健、谢霆锋等主要演员。这样一来,以多种形式深入浅出地报道了电影《无极》的台前幕后,较为充分地满足了观众对这一事件的娱乐需求。

二、游戏类娱乐节目

即大众能参与的,以竞技竞赛项目为核心的娱乐节目。人类对于竞技有着与生俱来的爱好,电视的人性化传播性又强化了游戏的竞争性和刺激性,在电视出现的伊始就有这种观众参与的游戏节目。发展至今,其基本样式是在一个特定场所就某些游戏类别或者话题进行交流和展示,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同时在节目中辅以丰厚的奖品、奖金来吸引观众、增加卖点。这类电视娱乐节目创造了近年我国电视节目收视率的神话。

中央电视台开设的游戏节目《幸运52》,是引进风靡欧洲的互动电视节目GOBINGO的`升级模式。由现场选手竞猜和场外家庭观众参与两部分组成,既有现场的层层淘汰的比赛,又开辟了电话竞猜热线和家庭卡片等多种渠道,营造了一种场内场外共同参与、共同竞争,最终夺得幸运大奖的其乐融融的氛围。

这些栏目都是以互动参与的游戏样式为核心构建的节目。在此类节目中,表演者和参与者融为一体,竞技、游戏的过程即为节目的内容,具有相当的竞争性和刺激性,观众和参与者也由此获得身心的释放和愉悦,充分体现了电视在娱乐方面的社会性和大众特征。

三、公共舞台式的娱乐节目

即以观众自我抒发、自我表现为目的,提供观众表演空间、满足观众表演欲望的娱乐性节目。

人的个体意识在逐渐增强,在对他人娱乐情境的类比或同化中获得愉悦之余,人们需要自己充当娱乐的主角,自己完成娱乐的全过程,更为充分获得身心的释放,这也就导致了公共舞台式节目的兴盛。像央视的《梦想剧场》,每期设置一个主题,由业余人员表演,并请专家评点、观众评论,并选出优秀表演者现场颁奖。主持人毕福剑憨厚又不乏风趣,宛如观众亲切的老朋友。诸多怀着明星梦想的普通人在这里做了一回演员,圆了自己的梦。既满足了观众自我释放的心理需求,更是一种人际聚会的放大,人们在一种平等宽松的氛围中进行自我表演,在高科技的条件下还原了原始人际间交往和娱乐的形态和方式。

7.让电视娱乐节目健康发展论文 篇七

关键词:娱乐节目,发展现状,文化内涵,市场营销,主持人素养

一、浅析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现状

1. 互动体验式娱乐节目逐渐涌现, 并且呈现快速发展的状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为了追求产品创新, 以吸引群众的目光, 一些互动体验式的新式电视娱乐节目逐渐兴起, 这种参与式的节目在受到追捧的同时, 所带来的模仿现象严重, 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且缺乏创新体制, 这值得我们深思。

2. 节目内容缺少文化底蕴, 教育意义不足。

一个好的娱乐节目, 不仅要以优质的节目内容为依托, 而且要体现出它的思想内涵与文化品位,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长足发展。然而, 如今诸多的娱乐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 掺杂了低俗的内容和过于重视形式化的风格, 使得节目内容的文化底蕴短缺, 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意义。

3. 主持人风格雷同, 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我们都知道, 电视娱乐节目最核心和关键的人物就是主持人, 同时他们也是电视节目形成品牌的基础和关键。但是在大多数的节目中, 主持人所采用的语言和动作方式都大同小异, 缺乏鲜明的主持风格和个性, 难以真正地发挥出电视节目的实质意义, 整体素质都有待调整和完善。

二、关于提升电视娱乐节目的品质的途径探究

1. 加强节目的本土化研究, 丰富节目的文化内涵。

一个优质的电视娱乐节目, 要在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和本土文化珍宝的同时, 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娱乐节目的同时, 推进本土文化的发展。具体来说, 要在充分把握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和接受程度的基础上丰富娱乐节目的内涵, 吸引群众的目光;在不断地推进电视娱乐节目本土化进程的同时, 要注意保持创新性的研究和探索, 构造出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以著名的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为例, 快乐大本营非常善于抓住群众的眼球, 在充分发扬自身文化氛围的同时, 十分注重根据时代的变化需求改变自己的宣传和主持策略, 一直以比较稳定的步伐全速前进, 它的这种优势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作为电视娱乐节目的策划人, 要始终保持基于文化基础的创新性研究和探索, 使得娱乐节目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娱乐活动的需求的同时, 成为文化传播和拓展的渠道和平台;当然, 更值得注意的是, 作为节目的策划人, 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良好的基础上进行节目的策划和指导, 为节目的顺利开展和良好进程贡献一份重要的力量……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娱乐节目被要求的内容越来越多, 以本土文化来充实和提升娱乐节目的品质和内涵, 是很值得借鉴的选择。

2. 确定正确的市场营销路线, 树立自己独特的娱乐节目品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 人们对精神食粮的要求越来越高, 如何确定娱乐节目正确和适合的市场营销路线, 已经成为电视娱乐节目能否成功的必备法宝之一。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娱乐业, 如何实现现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使得娱乐品牌更加强大, 是每个电视台工作者的必修课。要想确定正确的营销路线, 首先要确定自己的服务目标, 通过全方位的调查了解了自己的竞争环境后, 给自身的发展制定一个所要发展的观众群体, 并围绕着这个主体开展工作;其次, 结合自身的服务群体的确定以及对所处市场的了解, 根据观众的文化层次和区域特点以及需求程度的不同, 为自己的娱乐节目的品牌定位, 为品质的提升打好坚实的基础;再者, 要想在众多的节目中脱颖而出, 必须以个性化的形象和服务吸引大众的眼光, 并且获得忠诚的客源, 这就要求节目组通过节目设置、风格包装等方式得到普遍的认同和支持;当然, 要抓住每一个可以宣传和营销的机会, 不失时机地通过网络、报刊、广告等机会宣传自己的品牌, 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基础上拓展品牌的影响力……总而言之, 正确的市场营销路线以及独特的节目品牌, 对一个电视娱乐节目的长足发展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3. 提高主持人的素养, 推动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进程。

在轻松自然的节目样态、搞笑逗趣的节目氛围以及丰富多样的节目内容的基础上, 电视娱乐节目成为当代群体宣泄情绪、放松身心的途径之一, 而主持人的综合素养在推动电视娱乐的效果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提高主持人的素养以推动其发展进程成为电视娱乐界一个重要话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说明提升素养的途径:语言上, 主持人在加强用语规范以及得当的同时, 要紧贴生活和潮流扩大自己语言用语的范围, 为语言增添时代特点;肢体行为上, 主持人除了仪表要符合一定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外, 要注意在互动较多的节目场景中对于自己的言行把握一个合适的“度”, 防止肢体语言过分夸张和频繁;在现场驾驭能力方面, 要在把握节目主题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掌握大局, 使得节目的进程在自己的了解和把握之中, 顺水推舟式、锦上添花式、开诚布公式等方式都是不错的主持要点的借鉴……主持人在不断的自我学习和提升中, 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主持水平得到提高, 电视娱乐节目自然而然会得到更好的推进和发展。

结束语

在经济不断发展和文化不断推进的当今社会, 媒介文化和消费主义的共谋已是不争的事实, 大力发展电视娱乐节目, 为大众提供更多的精神享受, 成为电视媒介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要在积极不断地丰富电视娱乐节目的内涵和提升品位的同时, 给予其发展所需要的时代气息和潮流特色, 为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开拓出最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孙宝国.《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学》[M].新华出版社.

[2].卢素钦.《浅谈娱乐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规范化问题》[J].东南传播.2008 (3) :56

8.娱乐节目疲软,电视新闻表现强劲 篇八

《南方周末》资深娱乐记者

过去的一年里不乏情感与娱乐的刺激,但是娱乐综艺节目始终没有突出表现。电视娱乐节目疲软,电视新闻表现强劲

从一个媒体人的视角看,2008年,中国举办了奥运会,直播报道了汶川地震……这些大事件促使电视媒体发生了微妙变化。

在地震直播报道中,电视媒体甚至压过了网络媒体,无论是报道持续的时间和报道的规模都是空前的。突如其来的地震对政府和媒体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国家对舆论信息的开放度更大,电视媒体在信息的透明、公开性以及对于抗难救灾的促进功能方面都表现得很突出。相对于地震报道,北京奥运会是一场有准备的战役。从开幕式直播到赛事的报道,完成得非常圆满,增强了媒体的自信;同时,北京奥运会的赛事转播,使我国的电视媒体专业人得到公开的操练;在与国外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发现以前看似高不可攀的人和事也可以亲历亲为,并且能够汲取别人的经验。

一直以来,电视是娱乐的载体,观众把更多时间投入到电视剧、综艺娱乐节目中。几年前,综艺节目总能形成收视的亮点,如《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等选秀节目。而现在选秀节目只剩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而该节目也没有形成以往的集中关注度。

总体而言,过去的一年里不乏情感与娱乐的刺激,但是娱乐综艺节目始终没有突出表现。电视娱乐节目疲软,电视新闻表现强劲。

盘点2008年内地电视荧屏,我推介以下两个节目:

《汶川大地震电视直播》。连续10天以上的全天电视直播,CNN、BBC等国外媒体大量引用中国的电视报道,及时全面充分的电视直播报道为中国新闻赢得了尊严。这次持续的直播使观众产生了一个强烈印象——重大事件应该直播;没有直播,那就是有问题了。

上一篇:儿童阅读游戏下一篇:我的元旦作文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