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我的思绪我的情怀

2024-09-24

诗歌我的思绪我的情怀(共7篇)

1.诗歌我的思绪我的情怀 篇一

他们在高考我的思绪在奔跑作文

在这个炽热的六月,“高考”这个话题像一只打不死的蟑螂,被人咀嚼了一遍又一遍。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待高考。听着一些关于高考的报道,我觉得无聊;对于考生家长们的疯狂举动,我只是微笑;面对考生们的紧张心境,我面无表情。当然,我做出这样的表现只因为我现在还在高一分不清东南西北地过日子,高考好像离我还有一段距离吧。可我差点忘了时光是那样强韧,一失手,时间就跌落了。两年以后,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是成功的喜悦?是失败的痛楚?是别离的伤感?抑或是新的挑战?不置可否。未来的两年里,我最为宝贵的花样年华,将会如何度过?每天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学习,狭小的教室里容纳了太多的学生和书本,显得十分拥挤。夹杂着一丝紧张气息的混浊空气不断钻入鼻孔,让人窒息。气氛,诡异。一天天,像按下了repeat键般循环往复,至于是恶性循环还是良性循环,这都是后话了。早已习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快乐悲伤,一个人在熟悉的路上走走停停;早已习惯在发现一首好歌后一个人静静聆听,默默感动到流泪;早已习惯独自欣赏自己在某个寂寞的夜晚记下的或灰暗或明亮的冗长文字;早已习惯在一些有温暖阳光的课间,翻看有着花般笑靥的旧照片,一个人悲凉地想起从前……当我们试着习惯了一些事,我们就真的长大了。偶尔也会看看天,看那样干净纯粹的蓝,被风吹向没有尽头的远方。这片天空,曾给予我多少年轻幻想:蓝天中有朵朵雪白的棉花糖,软软的,甜甜的;无忧的鸟儿顽皮地衔着一角白云,向家的方向游移;云的上面,有长着白色翅膀的天使在幸福的乐园漫步云端……就连这样一篇承载着我儿时梦想的天空,也只剩下那可怜的一抹蓝,透明如一,却如同在诉说我的孤寂。也会有忙里偷闲的时候,在一个周末空闲的下午,记下在脑海里积压许久的文字,然后发到网上,与朋友们分享;或者是漫无目的地逛着书店,买下一些突然爱上的书;又或者是打开落满灰尘的琴袋,努力地弹奏一些几乎要被自己彻底遗忘的乐曲……这些黯淡生活中的一丝喘息,让我不至于彻底崩溃。将来的两年会是我想像的那样吗?那般灰暗,那般寂寞。也许未来与我们预见的是有差距的吧,未来的两年不一定是想像中那般灰暗。算了,不想那么多了,该来的总会来的,认真把握现在才是该做的吧。高考结束后,我们在人生的跑道上继续奔跑。快些仰起你那苍白的脸吧/快些松开你那紧皱的眉吧/你的生命她不长/不能用她来悲伤/那些坏天气/终于都会过去/人们都是这样地匆忙长大/那些疑问从来没有人回答/就让他们都去吧/随着风远远去吧/让该来的来/我们在这里等待/都会好的/总会有的/那些风雨/还有阴霾/关于未来/就请你坦然/不要离开/不要离开/请你等待

2.诗歌我的思绪我的情怀 篇二

对《我的叔叔于勒》的解读, 人们习惯于将目光聚焦到菲利普夫妇身上, 读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的金钱关系。从人教版教参引用的几篇解读作品来看, 每一篇都难以跳出这一藩篱。张志公的观点:“在这悠然余韵之中, 我们得到了一个回味咀嚼的机会, 一个沉思默想的机会。菲利普夫妇是可鄙的, 同时又是可怜的。他们不是什么大奸大恶, 然而已经被他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腐蚀了。我们从他们身上看见的, 不是两个个别的人, 而是那全套的资本主义社会, 冷酷无情的人与人的关系。” (引自《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参考书》P118) 卢昆的观点:“《我的叔叔于勒》意在揭露在金钱主宰一切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这无疑是准确而犀利的。”“我们细细品咂这篇佳作, 加深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理解……” (引自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参考书》P119) ;臧玉书的观点:“作者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 形象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引自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参考书》P122) 可以说, 这三种理解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而王富仁教授对此的理解是:“它可以让一代代的儿童都不要忘记、更不能轻视自己少年时期的人生观察和人生体验, 并把自己对人的自然、朴素、真诚的爱和同情保留到自己的成年, 不要被现实的金钱关系所异化, 因为只有这样的心灵, 才是人类最健全、最美好的心灵。” (引自《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参考书》P130) 这一观点虽与以上三种理解有所不同, 但它在本质上依然逃脱不了“文以载道”的影响, 将小说看成是人类灵魂净化的一个工具。可事实上, 这只是人类的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 且不说当时的莫泊桑有没有希望通过这篇作品净化人类灵魂的意图。

“教学参考书”选用的资料都是名家解读, 从某个层面而言代表了当下的普遍观点, 且这些观点至今依然颇为流行, 时至今日, 它依然出现在人教版教学参考书的“课文研讨”的“问题研究”中, 出现在各种学生教辅材料中, 出现在公开课的对话中。但倘若从文本的语言入手, 则会发现这些解读是颇值得商榷的。

之所以在此不厌其烦地引用这些观点, 只因为想表明这些解读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颇有必要重新审视。

此外, 人教版教学参考书又引入了“表现小人物生活的辛酸”的新解, 但是教参对这个观点的解释在文字的呈现上可谓漏洞百出, 谬误横生。“于勒的恶行, 将菲利普一家的生活拖累到贫困中而不能自拔。”从文本看, 菲利普一家本来就贫困, 并不是于勒将之拖累到贫困中, 更不是于勒让他们“不能自拔”, 教参这种说法没有从文字出发, 具有极大的“仇于”心态, 具有极强的主观性, 是缺少公允的;“菲利普把弟弟送上去海外的轮船 (不然怎样对付于勒这个游手好闲的败家子呢?养他一辈子吗?) 这种说法视文章文字而不顾。文中, 打发于勒去南美的是“人们”, 不是“他们 (菲利普夫妇) ”, 而教参上在括号里所添加的文字分明是站在菲利普夫妇角度说话, 只为印证其所引用的“表现小人物的辛酸”这一观点, 具有极大的煽动性, 容易引发人们对于勒的厌恶, 对菲利普夫妇的同情。这种忽视文本语言, 将“人们”视作“他们”的视若无睹, 让它的解读在根本上就犯了错误, 更谈不上正确了;“菲利普一家不得不忍受生活的艰辛, 这一切都是于勒造成的。”这种观点就更为荒唐了, 文章明明写着“在有钱人家……, 在生活困难的人家……”说明菲利普一家本来就贫穷, 也并没有说菲利普夫妇一定要靠遗产过日子啊, 更何况于勒之前就逼得父母动老本, 连老本都动了的菲利普父母又能有多少遗产呢?那么于勒所侵占的“大部分遗产”看来也并无多少, ……所以教参对于“小人物的辛酸”的阐述实在欠妥。

教参中呈现的这些解读, 均没有从文字出发真正地走进《我的叔叔于勒》, 它们都在想当然地陈述着印象中的菲利普夫妇, 因此也就无法去重新审视这篇在实际意义上揭示了人性共有层面的伟大作品。

“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当我从字里行间研读的时候, 真如鲁迅从字缝里发现“吃人”一样, 我从《我的叔叔于勒》里发现的是“无奈”, 是“辛酸”, 是“悲悯”, 所以我虽然敬畏教参, 但是还想一吐自己的理解。在本文中, 我想紧循作品的文字, 从解读人物形象入手, 对作品进行一次全新视角的解读, 以期从最本真的层面还原作品带给我们的思考。

二、于勒:一个长期被遮蔽的光坏

不管是认为作品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冷酷自私, 还是“表现小人物的辛酸”, 人们的目光总聚焦在菲利普夫妇身上, 而忽略了于勒的存在。事实上, 无论从故事情节的发展还是从人物形象的安排来看, 于勒都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透过文字, 我们可以体悟到莫泊桑的创作意图是想透过于勒和菲利普夫妇表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轨迹, 从而带给人们深刻的思索。当我们将目光关注于勒的时候, 我们可以读出于勒身上从未被人关注的意蕴来。

(一) 十二年前的于勒:“恐怖”

文中第五段写到“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 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 在这之前则是全家的恐怖。”“恐怖”一词, 很少有人关注过它。这个词不论对解读于勒还是菲利普夫妇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因此, 值得重点探究。

文章第六自然段诠释了于勒的“恐怖”, 可是, 在以往的研读中, 读者更多的是关注“坏蛋、流氓、无赖”这些称呼, 以之作为作品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冷漠之凭证, 却很少有人对这段文字进行细读。如果细细琢磨, 我们会读出这段看似波澜不惊的文字下面蓄藏着的惊涛骇浪来。因为莫泊桑在这段文字里留存了很大的“飞白”, 他将无数的故事以几句简单的叙述隐去了, 唯有研读“飞白”, 方可读懂于勒的“恐怖”, 从而走进于勒, 走进菲利普的真实世界, 去无限地接近作品的真实意旨。

“飞白”之一:

在生活困难的人家, 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 那就是坏蛋, 就是流氓, 就是无赖了。

请注意, 这句话连用三个“就是”, 节奏分明, 气势强烈, 且“坏蛋”“流氓”“无赖”等每一个词语都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情色彩, 传递着愤懑不平的情绪。按理, 在它们后面用“!”真不为过, 如此坏的人难道还不能用感叹号吗?但是, 莫泊桑用的却是逗号和句号,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莫泊桑在陈述一个事实,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不带任何一点感情色彩在陈述事实!一个逼得父母动老本的人就是一个坏蛋, 一个流氓和一个无赖。这是大家都认同的, 这种认同不分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共产主义社会。所以于勒真的是一个坏蛋, 一个流氓和一个无赖。文中的“老本”一词, 说得明白一点, 那就是救命钱、棺材本。一个子女连父母重病时救命的钱都要花掉, 让父母饱受病痛折磨而死的恐惧不安, 连父母死后的棺材钱都要花掉, 让父母面临死无葬身之地的悲惨境地。那是不是很罪恶?!

这样的坏蛋、流氓和无赖该不该惩罚?当然该。自作孽, 不可活。与这样的人一起, 是不是够“恐怖”?这是恐怖之一。这里, 莫泊桑借助标点留白, 以冷静的视角描述着事实, 传递着自己的观点:我只是在陈述事实, 不带任何情感色彩。

“飞白”之二:

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 那就是坏蛋, 就是流氓, 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

这里有两个句子, 前一句讲于勒逼着父母动老本, 后一句讲于勒吃“遗产”, 看似平平淡淡, 实则惊心动魄。这前后两桩事情存在着时间的承递性。前面一句于勒父母还没有死, 后面的“遗产”一词告诉我们于勒的父母已经死了。活与死之间, 只相隔着一个句号。我们无法详细推测其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于勒父母之死必然与于勒的言行相关。一个“逼”字告诉我们, 于勒之“逼”与其父母之死难脱干系。他的父母或病死?或气死?或自杀而死?总之, 是于勒将他们“逼”死了。总之, 他父母动老本不是自愿的, 是被逼的!这是不是很“恐怖”?

这里, 莫泊桑借助句与句之间的跳跃进行留白, 从而含蓄地写出于勒因为钱, 而将父母“逼”死的恶行。这是“恐怖”之二。

“飞白”之三:

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 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注意“大大占用了”, 是“占用”, 不是“借用” (“借用”是两家私底下的约定, “占用”就有可能是人人皆知的了) , 而且是“大大的”, 如果没有手足之情, 谁会让他“大大地”“占用”?这里面, 流淌着一股亲情之流, 这也暗示我们, 菲利普夫妇当初虽然贫困, 心地却也并非那样冷酷、自私。

还有文章的第七自然段:

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 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 打发他到美洲去。

注意, 这里送走于勒的是“人们”, 并不是“他们 (我父母) ”。从语义上看, “人们”是一个与叙事者相隔离的词语。文章是以第一人称写的, 站在“我”的立场而言, 与“我”无关之人方可称之为“人们”, 与“我”相关之人则不能。这说明把于勒叔叔“送走”的“人们”中并不包括与“我”有血统关系的人在内。

可是不论从文章的内容———于勒对“我父母”的行为, 还是从文章行文的流畅性来看, 似乎用“他们 (指我父母) ”更合适, 但莫泊桑却用了“人们”。这表明“他们 (我父母) ”没有这样做, 是“人们”这样做。事实上也是“人们”在这样做。

这从11 自然段“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 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 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中可以找到旁证。如果是菲利普夫妇送 (这个“送”字, 实际上就是驱赶, 是放逐) 走于勒, 那此时他们还好意思在人前炫耀地念于勒这封信吗?别人会怎么看他们?他们总不至于连这点脸皮都不要吧。再说, 如果是“我父母”打发他到美洲去, 于勒恨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写信回来呢?

文字告诉我们, 当初的菲利普夫妇并非那么无情, 而于勒的“恐怖”行为却实在让当初哈佛尔那些“人们”看不下去了, 于是要“送走”他。可见于勒的不良影响有多么大。莫泊桑在此借助“大大地占用”和“人们”两个词, 再一次地表明了于勒的令人恐怖。而这至关重要的一词———“人们”, 却恰恰被研究者忽略了。忽略了这个词, 就会误读菲利普夫妇, 就会误读小说的真实意旨。

(二) 放逐中的于勒:满纸荒唐言

放逐中的于勒没有与菲利普夫妇发生任何联系, 除了给菲利普夫妇写过两封信。

第一封信:

我这位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 不久就写信来说, 他赚了点钱, 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

有见过远在他乡做生意, 写信给家人却不告知做什么生意的吗?字里行间的于勒隐隐地在撒谎。

第二封信:

亲爱的菲利普, 我给你写这封信, 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 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做长期旅行, (见过一个生意人在买卖很好的时候去长期旅行的吗?) 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 (旅行就不能写信了吗?只要知道对方的地址, 都可以通信。这并不矛盾。) 如果不给你写信, 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 (即然想发财, 好买卖干嘛不做而去旅行?) 希望为期不远, 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因此, 于勒的书信里矛盾重重。他根本没有好买卖, 如果买卖也好, 那即使不回来也可以先寄点钱回来赔偿损失啊;他根本没有去南美, 所以不敢写信, 因为一写信就暴露了地址。真是满纸荒唐言。

但是问题来了。既然于勒已经被“人们”送到南美, 而且在南美也穷困潦倒, 明知不能回来, 明知不能给菲利普夫妇带来幸福, 可他为何还要写这两封信呢?难道只是想欺骗一下菲利普夫妇?绝对没有这个必要。那促使他写这两封信的原因在哪里?

自古以来, 人类的情感总是相通的。只要亲人间没有深仇大恨, 没有人愿意抛弃亲情, 或者失去亲情, 没有人愿意被亲人遗忘。“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家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当于勒独自一人漂泊异乡, 夜深人静, 明月当头的时候, 他必然想念他的亲人了。而且对他来说, 他也只有菲利普一家的亲人了。他必然不想失去这份亲情, 尽管他曾经欠他们太多, 尽管他和菲利普夫妇曾经有过不愉快, 但对于此时此刻独在异乡的于勒而言, 充满他胸中的必然是无尽的忏悔—忏悔他曾经的过错;充满他心中的必然是深深的恐惧———怕失去这一份亲情, 怕被人遗忘。在困境中, 在焦灼中, 在一时情感的爆发中, 他是多么强烈而急迫地想维系那份渐行渐远的亲情。于是他匆匆提笔, 但又能写什么呢?怎么写才能不被人忘记呢?怎么写才能对家人有所交待呢?怎么写才能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盼呢?于是, 在这心绪混乱的时刻, 情深而忘理, 他写下了这两封信。如此, 信中那些在而今看来矛盾重重的言语, 也就成为合情合理了。

真可谓:“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啊!

(三) 现实中的于勒:穷困潦倒

尽管于勒是如此渴望回家, 但是当他回到家乡的时候, 他却不愿或不敢回了。船长的话证实了这一点:

“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戚, 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 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

这哪里是“不愿”?分明是不敢哪!他不敢面对亲人, 不敢正视自己的心灵。他在信中有过悔意, 也想弥补, 但是当他努力了十二年却依然如此狼狈的时候, 他怕了, 以致十年之久他都不曾写信, 不是不愿写, 是不敢写, 如果说被“送走”的前两年他有过对未来的期待, 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现实的话, 那么在他一直努力却依旧狼狈的时候, 他真的怕了。怕了, 就不敢写信了。怕了, 就不敢见人了。这样的心理, 我相信大多数人也许都有过, 当你很想念一个朋友却出于种种原因而未曾联系的时候, 久了, 也就怕联系了, 也就疏远了, 也就只能在心灵深处思念了。当于勒在饱经风霜后依然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人的时候———“我看了看他的手, 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 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 满脸愁容, 狼狈不堪。”他只能选择逃避了, 逃避现实, 逃避灵魂的考验。如果说于勒是菲利普夫妇的一个梦, 那菲利普夫妇何尝又不是于勒的一个梦呢?

天涯孤客, 漂泊十二载;一朝回归, 近乡情更怯。

莫泊桑通过于勒的人生经历以及心路历程, 传递出了一个人类命运与抉择无比痛苦的生存境地。生活, 很多时候是无奈的, 并不是你努力就能改变的, 就有希望的。亲情并不是你想拥有就能拥有的。有家不能回, 有亲难相认,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莫泊桑描写于勒, 道尽人生多变, 写尽人生的无奈, 写出了辛酸之人的悲苦人生。这种无奈的境遇,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体验。而于勒的这种人生, 也许属于你, 也许属于我, 也许属于他, 于是, 每一个人都活在了他的笔下, 每一个人都生生不息, 于是“于勒”也就生生不息了。

三、菲利普夫妇:爱恨从来不由人

也许, 菲利普夫妇是文学长廊里饱受冤屈最长最深的一对夫妇, 即使今日已有人关注到他们的实际情况, 但并未从深处细细地体察他们的苦衷, 本文在此想沿着莫泊桑的文字, 抓住关键词句, 还原一个真实的菲利普夫妇。

(一) 当初:揭开岁月的尘埃

回到于勒被“送走”的当初, 即便于勒如此令人“恐怖”, 菲利普夫妇并没有绝情。字里行间, 莫泊桑还向我们透露出他们那些美好的品质。于勒“大大地”“占用”了他们应得的部分遗产, 他们却并未参与将之“流放”。文本写道:“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 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 打发他到美洲去。”注意是“人们”而不是“他们 (我父母) ”。 (对于“人们”与“他们”的诠释, 在“于勒:一个长期被遮蔽的光坏”的第 (一) 部分的“飞白之三”中已经有详细解读, 此处不再赘述。) 与后来他们见到穷困潦倒的于勒那种怒不可遏的情况相比, 此时的菲利普夫妇是有着深情的一面的, 之所以此刻如此, 只因为是“当初”。

密码就在下面的时间里。

于勒被人们打发到美洲去后, “我这位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 不久就写信来说……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 ……果然, 十年之久, 于勒叔叔没再来信。”

由此可推知, 于勒叔叔到美洲已经有了12 年之久, 从十六自然段大姐二十八与二姐二十六的年龄来推算, 当初的菲利普夫妇, 大女儿还只有十六岁, 二女儿还只有十四岁, 正是青春正年少, 貌美又如花之时, 当初的菲利普夫妇根本不愁女儿嫁得了还是嫁不了。嫁女, 离他们隔着十万八千里呢。而十二年之前的“我”也许还没有出生呢。因此, 当初, 菲利普夫妇虽贫但经济压力却少, 虽穷但没有女儿嫁不出去的痛苦。

可是, 而今一切都不同以往。

(二) “拮据”:心灵的枷锁

第一段“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一言写尽生活之艰辛。“刚刚够生活”“刚刚够生活罢了”“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 每一个句子放在“并不是有钱的人家”后面, 从语句的流畅而言, 都很顺畅, 但莫泊桑之所以选择第三种, 是因为在词语不断地延伸中, 一点点地将菲利普夫妇生活的贫困、拮据、无奈、辛酸写了出来。“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 一个“才”字写出父亲回家时间之晚, 工作之忙碌、辛劳, 而且“很晚”前面没有“常常”二字, 可见是一直如此, 披星戴月、早出晚归, 而“挣的钱不多”, 又可见父亲所做之事的繁杂、低微。文字背后折射出来的却是父亲身份的卑微, 他只是一个小人物而已, 放在这个世界中, 犹如一粒尘埃。

一家人在“拮据”的生活中“挣扎”着。这在第二段的“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这句话得以淋漓地体现, 请注意是“从来不敢”不是“从来不”, “从来不答应”只是“愿不愿”答应, 是主观地选择, 而“从来不敢答应”则是“能不能”答应, 是客观地被迫。生活的拮据使他们怕回请, 使他们没有能力回请。面对生活压力, 菲利普夫妇没有选择的权利。一个二十六岁和二十八岁的女儿做条裙子竟然都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我们可以猜想他们在做前是如何扳着手指计算着做这条长裙的最多能够承受价钱的能力, 如何在买花边的时候与店家讨价还价, 如何在做的时候与裁缝讲价钱, 一切都只因为“拮据”的生活。

(三) “我有两个姐姐”、“痛苦”:错位下流淌的隐秘河流

从低微的工作到拮据的生活, 小说在描写上看似天衣无缝。但是一句看似不合语序的话, 一个值得深究的“痛苦”, 却折射出了作者的悲悯情怀。

第一自然段末句出现了“我有两个姐姐”, 此句放在段末显得很不和谐, 有一点突兀感。因为“我有两个姐姐”的前面两句写家境之贫困, 第二自然段首句“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紧紧承接着第一自然段的贫困生活, 中间突然插入“我有两个姐姐”, 就有点怪异感。按照常规, 将这个句子放在17 自然段前面“我有两个姐姐, 我大姐那时二十八岁, 二姐二十六岁”, 这样会使语段更加流畅, 更合常理。但矛盾处必然有风景。

细细品味“我的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这个句子, 会发现这个“痛苦”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语, 作者不用“不满”, 不用“抱怨”, 却用了“痛苦”。生活贫穷, 天底下类似于此的人家一定不少, 穷有穷的过法, 穷有穷的乐趣, 也不至于“痛苦”, 而且是“非常痛苦”, 用“非常不满”“非常抱怨”也就差不多了啊, 但从文字中我们找不到一个母亲对生活的抱怨之词。细细比对, “不满”和“抱怨”是一种外在的情绪宣泄, 流露于外, 而“痛苦”则“痛”, 隐藏于内, “苦”, 闷在心。“我母亲”“痛苦”的缘由就在于“我有两个姐姐”, 一个28 岁, 一个26 岁, “他们老找不到对象, 这是全家都十分发愁的事”。对于母亲而言, 这是两个“老”女儿了, 却嫁不出去。这才是她“痛苦”的根本所在。这个“痛苦”里深藏着一份慈母情怀!她的“痛苦”不为经济的拮据, 只为这拮据的生活影响了女儿的归宿罢了。“男有分, 女有归。”子女有一个归宿, 有一个好的归宿不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期盼吗?这“痛苦”二字流淌着一种普天下母亲的情怀之美。

但是, 倘若没有第一自然段看似突兀的“我有两个姐姐”这个句子, “我母亲”的“痛苦”就显得有点过分, “我母亲”的爱女之情就无法体现, “我母亲”就是一个贪图享乐之人。但有了“我有两个姐姐”这个句子的强调, 我们就可从“痛苦”中读出“我母亲”面对生活困境的隐忍品质。从某个角度而言, “我母亲”是十分的“体贴入怀”的。她没有抱怨父亲的无能, 没有抱怨家境的贫困, 她只是默默地接受了生活给她的压力, 竭尽全力地在贫困的境遇里让日子过得好一点。倘若用“非常抱怨”或“非常不满”, 那“我母亲”就是一个贪图享受的大坏蛋, 那么《我的叔叔于勒》也就只不过讲了一个吝啬、贪图享受的故事而已, 它也就不会有如此超强的魅力, 就不会时至今日还选入我们的教材了。而这篇小说的魅力就在于它讲述的是一种无奈与辛酸的生活, 一个个丰满的人, 传递的是一种不得已的人性。而这人性涉及到社会的每一个人, 更体现了莫泊桑心怀悲悯看着世界的小人物, 道尽天下人共有的情感, 因此也就具有了非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

(四) “可是”, 突兀转折的深意

在描述了家庭拮据的情况后, 第三自然段来了一个转折, “可是每个星期日, 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难道经济拮据就不能散步了吗?连散步的资格都没有了吗?可见这个“可是”有点不同寻常。我们只要细细品味, 就能读出这个“可是”的深意来。

他们的散步不是一次两次, 而是“每个星期日”。散步应该是随意的, 无拘无束的, 但是“我们”却穿得“衣冠整齐”, 俨然赴宴一般。散步的地点应该是随心的, 今天去这里, 明日去那里, 散步的方式应该是随意的, 看看风景, 听听溪水, 赏赏花, 谈谈天, 这样方有滋味, 但“我们”的散步地点永远是海边的栈桥上。一切都有违散步的常态。可是接下来的一句话让这个违背常态的散步有了合适的解答。

那时候, 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 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 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一天里, 有多少只大海船要开进港口?而“只要……就……”“总要说”的父亲一天到晚又要说多少遍?而且每一次所说的话一字不差, 如同录音笔一般, 可见这句话已经深深镌刻进了父亲的灵魂, 足见父亲对于勒叔叔是怎样的望眼欲穿!甚至可以说是走火入魔了。他们不是来散步的, 而是来等待于勒的。因为于勒回来, “境况就不同了”, 就可以“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了。

所以, 第三自然段开头的“可是”看似不通, 实则揭开了菲利普夫妇内在的空花泡影的梦。他们在现实中虽然贫苦、辛酸、劳碌、卑微, 但是他们心中却渴望有一天能够改变这一现实, 过上幸福的生活。于是, 他们将日子一天天的熬过。而支撑着他们度过这些日子的精神支柱, 就是我的叔叔于勒。他是菲利普夫妇的一根希望的稻草。这根稻草, 缘于勒叔叔的信。

(五) 书信:荒唐之信空幻之梦

对于于勒书信的荒唐言在分析于勒的第 (二) 部分“放逐中的于勒:满纸荒唐言”中已有详细分析, 此处不再赘述。于勒这两封稍一推敲就能发现问题, 看了千百回的菲利普夫妇又怎会不知。父亲散步之言也证实了实际上他们是知道这一点的: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 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父亲不说:“唉!如果于勒在这只船上, 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因为没有“竟然”的“如果”, 表明的是于勒的出现早晚会是一个事实, 但在言语里加入了“竟”字, 就表明于勒的出现是不可能的, 只是一个梦而已。一个“竟”字流露着“出乎意料”, 是“不可思议”, 是“不可能”, 它暴露了父亲内心其实是明白于勒叔叔是不可能出现在船上的。但明知不可能, 明知是虚空, 父亲还是依然苦苦的维系着这个虚幻的肥皂泡般的希望。他不敢戳破, 不敢承认这一现实。这是他的一根精神支柱。

他的脸色十分苍白, 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母亲有点莫名其妙, 就问:“哪个于勒?”

…… (25自然段)

父亲为何“脸色苍白”?他不是从信中知道于勒叔叔在美洲吗?因为他心底根本不相信于勒信中之言, 他早就知道于勒在说谎。他只是不敢承认这个事实而已。而于勒的出现打破了他这个虚幻的梦, 让他不得不接受残酷的事实。他怕面对现实, 于是他脸色苍白了。

母亲为何“莫名其妙”?他们不是日思夜想在盼望于勒吗?怎么说起于勒倒反问起“哪个于勒”了?因为母亲怕了。她内心深处早就明白于勒不会有钱, 但她宁可相信于勒有钱也不愿相信真实。父亲的话触动了她心底的恐惧, 她怕梦即将破灭, 故作“莫名其妙”, 这是对内心极度恐慌的一个掩饰。但接下来的语言就证实了这一点。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 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 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言外之意是“你干嘛胡说要让我的美梦破灭?” (第28 自然段)

可是父亲还是放不下心, 他说:“克拉丽丝, 你去看看吧!最好还是你去把事情弄个清楚, 你亲眼去看看。” (第29 自然段)

父亲“放不下心”, 他的言语里满是对既定现实的难以接受, 他已经从心里确认那个老水手就是于勒, 但又不敢接受现实, 还是对未来抱有一丝丝幻想, 他的心在不断挣扎, 于是还是不死心, 让母亲去看看, 渴望这个肥皂泡不要破灭。

母亲回来了……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 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 (第31 自然段)

“我想就是他”, 十分确定!都知道是于勒了, 既然不想见他, 可以一走了之, 为何还要打听?因为她此时还不敢接受这个美梦破灭的现实。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 两眼呆直, 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 (第34 自然段)

父亲的表情犹如晴天霹雳, 如同被判了死刑一般。他的心中满是希望彻底破灭之后的绝望。“我早就看出来了!”早就从哪里看出来?当然是从于勒的信中, 看出来什么?看出来的是满纸荒唐言!只是他一直不敢承认这个事实, 宁可做着虚幻之梦也不愿接受这个现实。而今梦破惊醒, 留下的是深深的绝望。

父亲神色很狼狈, 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 (第37 段)

言外之意, 之前的美梦都破灭了, 我们今后永远都只能过悲惨的日子了。我们的梦也做不成了。

母亲突然很暴怒起来, 说:" 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 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 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 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 这船上可就热闹了。……

从原先知道真相的恐惧、害怕到此时的“突然暴露”, 克拉丽斯的表现似乎翻脸比翻书还要快, 她的变化让人有点不适应。但是, 如果联系全文, 这就不再费解。菲利普夫妇生活如此酸辛, 生活在穷困的底线上, 他们面对拮据的生活苦苦挣扎, 甚至还要为因为贫穷而嫁不出女儿而“痛苦”, 但虽然如此, 他们还有一个肥皂泡的梦, 每天辛苦的生活之后, 他们还能够有明天于勒回来后生活就会变得富有和宽裕的空幻之梦在等着他们, 如此, 他们极度穷困的生活因有了这个空幻之梦才有了一点生机, 一点希望。他们的二女儿之所以有人求婚, 就是因为他们还有那封令其具有做梦资本的于勒之信。可是, 当现实中贫困的于勒出现的时候, 他们那肥皂泡的梦就不得不惊醒, 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而最现实的则是他们的女儿立马又有嫁不出去的可能。请注意, 这嫁出去的还是二女儿, 大女儿还依然未嫁呢。鲁迅说“假如一间铁屋子, 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 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 不久都要闷死了, 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 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 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 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 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此时的菲利普夫妇不就是在梦筑成的铁屋子里的人吗?他们宁可一辈子沉睡在空花泡影的梦里, 就这样死去, 也不愿清醒地面对现实的苦难, 但于勒的出现恰恰将他们从梦的铁屋里唤醒, 让他们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于勒的出现让他梦想做梦而不得。此时此刻, 克拉丽斯的暴怒难道还不能被原谅吗?

莫泊桑以悲悯之笔触客观冷静地描摹着菲利普夫妇精神崩溃的瞬间, 告诉我们:天地间之人, 有着辛酸与痛苦的一面, 最不可理喻的言行下面, 都有着它独特的理由。我们有什么不能原谅的呢?

一部伟大的作品背后, 始终站立着一个伟大的作者, 莫泊桑心怀悲悯, 用他的双眼如实的, 客观的, 冷静地注视着这个苍茫大地上的芸芸众生, 以他的笔冷静地叙述着他所见到的样子, 不带半点褒贬之情。他只是想用他的笔描绘出生活的本来面貌。正如托尔斯泰所言, 他只写他看到的, 而不是写他想看到的。于是再恐怖的于勒, 也有着温柔的内心, 有着对亲情的渴望, 再冷酷的菲利普夫妇, 也有着他们的一言难尽的酸楚, 他们冷酷, 因为他们迫不得已, 因为他们别无选择。于是, 一切就都成了可以理解的了。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莫泊桑用他冷峻的笔墨描绘着这个人世间的荒唐言, 勾画着这个人世间的荒唐梦。痴, 也不痴。困境中的于勒虚幻成了菲利普夫妇的梦, 困境中的菲利普夫妇凝结成了于勒永不成真的梦。梦中、梦醒, 假假、真真, 生活的酸楚就在这中间起起落落, 潮涨潮平。人生的角色就在这沉沉浮浮间扮演着。当我们将自己放进这个作品的时候, 我们又何尝不是于勒, 不是菲利普夫妇呢?于是, 《我的叔叔于勒》带给我们深深的思索。当我们用悲悯的眼光看人的时候, 当我们以悲悯的胸怀待人的时候, 生活也许就会有另一番样子吧。

3.我的慈善情怀 篇三

2004年,河南省台前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当时年财政收入不到四千万元,人均纯收入还不到二千元。在这样一个穷县,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的孩子上不起学,有相当一些人看不起病,还有相当一些人挣扎在贫困线上,尤其是黄河滩区的老百姓。我思量再三,决定给县委、政府写一封信,建议建立县慈善机构,救助那些贫困人员。信亲自递交给了时任县委书记,县委书记批示后转交给了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与我进行了交谈,我一股脑把自己的想法都说给领导听。通过后来的运作,一些退下来的老领导都感到此项工作棘手,不愿出头组建,致使筹建工作不能成功。虽说如此,我总想把慈善推介给社会,使慈善事业在我县办成。我对慈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愿意为慈善事业出点力,这是我与慈善的进一步深交和感情深化。

2009年,县委将组建我县慈善机构的工作交给了刚从县政协主席岗位退下来的林英潮同志,虽然他十分清楚地意识到在这样一个小县、穷县搞慈善的难处、难度,但还是欣然受命,担当起这个重任。当他邀请我参加组建慈善机构时,我一口应承。终于,我与慈善结伴而行了。

从2009年至2012年近三年的时间里,我虽然年过六旬,但凭着与慈善的深缘,我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更有幸的是,我在这三年的慈善工作实践中,学到了以前从没学到过的知识,比如什么是慈善、应当怎么做慈善等。在慈善捐款和慈善救助过程中,我深深被爱所感动、深深被人的高尚价值观所震撼。在慈善捐款中原县委书记、后任市人大副主任的张悦华同志已调离台前,但她一直关注和运作台前慈善的成行,她从市里捎来6000元捐给了县慈善总会。县委书记贾祖贫捐出4000元。刚调来的县委书记牛春堡没赶上一日捐活动,但他到台前后,立即让办公室同志将捐款送到县慈善总会。在县四大班子领导带领下,从上至下,从县直各部门到各乡镇,从领导干部到一般干部职工,从十几岁的小学生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为慈善捐款的高潮震撼了我的心灵,尤其是后方乡武口村一位年近七十岁的老农,骑自行车冒着酷暑,行程二十余里赶到县慈善总会捐上100元,又真诚朴实地说:一点心意,一点意思。多么动人的“一点心意,一点意思啊!”这就是朴素的大爱。侯庙镇金庄村二十岁的双目失明残疾青年杨守钱,已几十次到县慈善总会捐款,累计近三万元。一些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家毫不犹豫地捐出五万、三万、二万、一万、五千元不等,不到三年,我县慈善捐款达三百余万元。从这些捐赠者身上,我看到了人们的无私奉献,看到了台前人的慈善潜力,看到了慈善事业的光明前景,我的心更加坚定了,我做慈善工作的劲头更足了。相比那些无私奉献的人们,他们对社会的强烈责任心让我感到自己的作为太渺小了。我深知在今后慈善道路上自己更应该阔步前进、永不停歇了。

三年来,在救助工作中我虽然奔波在农村,深入被救助者家中了解、调查、核实情况,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但是在救助工作中,我不知被感动得流过多少泪?不知发出过多少赞叹?在我亲自跑过的被救助者的家中,在我亲自接触的几百个被救助者中,简直就是一人一个故事,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动人、那么的令人赞叹。在清水河乡后王集村,一个老实巴交的老农,儿子出车祸死了,他把悲痛埋在心中,含辛茹苦地把孙女培养成优秀大学生,为孙女上大学,他几乎变卖了所有家产,我们慈善总会救助了他孙女,圆了他孙女的大学梦。然而孙女刚到学校,家中却失火烧毁了仅有的三间房子,老汉简直走投无路。但中国人自古就有“互帮互助”的慈善美德,全村群众组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捐款救助活动,我们闻讯后赶赴现场,村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积极捐款,包括一些在外地工作和打工、做生意的人都赶回来了,三千、二千、一千、五百、三百、二百、一百、五十、三十元,还有小学生拿出自己的十元、五元、一元零花钱,村上一位下肢残疾的青年拄着双拐到会捐了二百元,那场面催人泪下,那场面令人感动,参加捐款活动的乡长也掏出自己一份心意。林会长当即决定总会拿出六千元救助金,并嘱村干部,一定要在冬天到来前把房子盖上。短短的几个小时,二万余元救助金捐给了张老汉;短短的三个月,张老汉搬进了新居。听了这个故事,你能不心动吗?你能不落泪吗?在清水河乡宋庄村,我们在村干部带领下来到一户人家,这里院内杂草丛生,房内除了锅碗几乎不见一样像样的家具。据介绍,这家主人也是因为失火而被烧伤,爱人眼看家庭无法生活弃家而去,正在上高中的女儿一面要照顾家庭,一面又面临高考,就是在这样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女孩张丽元接到了郑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们为这位有志气的女孩而欢呼,为这样坚强的孩子感动得掉泪,也为我们能将爱心人捐助的善款送至她手中而感到欣慰和自豪。直到现在,我仍然关注救助着这位有志气的女大学生,在当今一片“孩子难管”的呼声中,我们看到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高尚品德。

在孙口乡孙庄村,一位因骨结核导致下肢高位截瘫的男子躺在病床上呻吟,一位妇女精心侍候着他,这就是他的妻子,近十年来不弃不离,一天天重复地照顾着瘫痪丈夫,还供养一个女儿考上了大学。这位坚强的女性感动了我们所有慈善人,什么叫亲情,什么叫大爱,在她身上我们真正体会到了。

还有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震撼着我。我已近古稀之年,慈善这份情缘,使我这个老者活得充实,有激情,有感恩,有牵挂。这种大爱之举使我不能停步,我要在自己有生之年,把自己的全部献给我最热爱、最崇敬的慈善事业,一息尚存,此志不懈。

4.我的端午情怀 篇四

我早上起来瞟了一眼日历,啊!今天是端午节,我意识的低头往手上一看,妈妈早就在我的手上扎上五彩绳了!我急忙穿好衣服,去找爷爷,因为爷爷说好要给我讲讲端午节的故事。

我到了爷爷那里,爷爷早已等我多时,爷爷看到我就朝我招手,到爷爷那儿,爷爷就先给我讲了端午节的来历:当屈原投汨罗江自杀了的时候,人民知到这个消息之后都不约而同的赶到江边来,想找寻他们所敬爱的屈原,可是一直都找不到屈原的身体。为了不让水中的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他们就在江上划着龙舟、敲锣打鼓,希望能将鱼虾赶跑;还用粽叶包米饭,作成粽子,投到江里喂给鱼虾吃,希望屈原的身体不要受到伤害。这就是划龙舟、包粽子的由来。大家为为了怀念这位诗人、纪念他的爱国精神,并且提醒在位的人,要能分辨出小人与忠贞志士说的`话;因此,在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都会举行划龙船、包粽子的活动。

到了妈妈那里,妈妈正在包粽子。妈妈见我来了,就说:“来,你要不要也包个粽子?”“可以!”我爽快的答应了。我拿了一个小板凳,坐在妈妈身旁,学着妈妈的样包起来:妈妈把粽叶展开,抓上一把米放在上面,再放上几颗枣,最后把粽叶合起来,用绳绑住,这样子再做一个,用绳子再把这两个绑起来就大功告成了!

据我所知,端午节有两个习俗:第一是吃粽子,第二是赛龙舟。这两样都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

“吃粽子了,吃粽子了!”我飞一般地跑进屋里,煮熟了的粽子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让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咬上一口,粘粘的、香香的,那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5.我的龙井情怀作文 篇五

“草木之中有一人”打一字,大家来猜猜这是什么?哈哈,没错,答案就是茶。西湖龙井是我国的第一名茶,历史上曾分为“狮”、“龙”、“云”、“虎”、“梅”五个品号,现在统称为西湖龙井茶。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西湖龙井中的“龙井”意蕴丰富——它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

记得有一次,我还很小。爸爸说他会制造出一种能让我变的轻松的饮品。于是等爸爸泡好以后,我看到那壶里有着绿绿的水。我一开始以为是中药呢。但此时茶香已弥漫了屋子的每个角落,一种想喝茶的欲望油然而生。我跑了过去,我倒了一小杯。“啊,真香啊!”我慢慢地品着茶,我仿佛是踩了一朵甜蜜的白云,在天空中翱翔!没过多久,这一壶的茶已经被我喝的精光。我恍惚间体会到了人们口中龙井茶的“四绝”:色绿、香郁、味甘、形美。顿时,神清气爽!我赞叹道“啊,这茶真是色香味俱全!”我跑去问爸爸:“爸爸,爸爸。”我扯了扯爸爸的衣角说道,“你喝的是什么啊!”“哦,这是西湖龙井茶!龙井茶是汉族传统名茶,著名绿茶之一。产于浙江杭州西湖龙井村一带,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了”爸爸笑眯眯的说道。“红菲,你把我泡好的龙井茶端过来。”爸爸说。“爸爸,就是在茶壶里的吗?”我问。“当然了!”爸爸说。“爸爸,那一壶已经被我喝完了!”我骄傲地说。“你把它喝完呢!你这小孩!算了,我再泡一杯!”爸爸无奈的说?

6.我的社会主义情怀 篇六

屈原曾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诸侯逐鹿、战火纷飞的年代,屈原无惧黑暗,一心追求心中的太阳,即使最后深陷滔滔江水也不曾有一丝后悔。而我们党和国家在追求社会主义的道路亦是这般,无所畏惧,披荆斩棘,永不退缩。

时间的年轮永不停止流转,历史的车轮一直滚滚向前。时间来到了21世纪,一个崭新的纪元。曾经,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特殊社会阶段。而我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并且在近代经历难以想象的剧变和磨难之后,直接跳过了资本主义,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这看似不符合马恩的理论,但实际不过殊途同归罢了。

49年建国之后,党领导进行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完成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不仅仅是法治和正义被践踏的十年,也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好在“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破除长期形成的僵化观念,提出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它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通真理同中国基本国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有机结合体,它立足于中国国情,结合了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指明了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亮点在于“中国特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便是最突出的代表。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后,我国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从亚洲工厂到世界工厂,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落后的农业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三十多年了,世界见证了华夏巨龙的复苏和腾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后,我们的经济发展搭上了“高铁”,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前,所有人都一致认为:社会主义只有计划经济,而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特权。但中国的经济发展让人们渐渐相信,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它划时代地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

经济的腾飞让我们更有资格,更有底气承办更多更大型的活动和会议: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6杭州G20峰会,2017厦门金砖会与„„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发展,而是贯彻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汶川到雅安,令人谈而色变的大地震近年来多次“光顾”我们国家,但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天灾也不能让我们中华民族臣服;汉语、汉服,诗词歌赋,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南海争端,我国据理力争,保持克制不主动挑事,赢得了各国的赞赏;在利比亚战争中,中国的撤侨行动令别国震撼、令别国人民眼红;“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倡的双多边机制惠及多国,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社会主义制度,让我们走得更快、更稳。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总书记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继承并充分发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核心,提出了“四个全面”的发展战略布局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我们的目标和行动指南。

无可否认,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也曾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党的十八大之后,反腐力度大增,多位省部级甚至一位国家级高官纷纷落马,这暴露出党的干部中一些人存在着较强的私利主义,与最初入党时的初心渐行渐远,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初衷。另外,环境问题愈来愈突出,雾霾、沙尘暴、PM2.5一哄而上,多个城市出现了长年空气较差的情况。“亡羊补牢,犹未迟也”,好在我们党和国家及时发现了问题,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强而有力的措施,解了燃眉之急,并制定和出台近一步的有关制度和方针,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7.赵珩:我的老饕情怀 篇七

赵珩老师出身名门,多年来又从事文化史、北京史、戏曲史的研究,问及为什么要涉猎饮食文化时,赵珩老师自嘲:“我就是一个馋人而已,算不得什么美食家。”美食佳肴,谁都喜爱,只喜欢吃的人当然算不上美食家,但喜欢吃的又懂吃之人,自当列入“老饕”门下。“老饕”是追逐饮食而又不失其雅的文士的代称,这样算,赵珩老师可就是当之无愧的“老饕”了。

美食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味觉感受,更是一种精神享受。在品尝美食中,赵老师可谓是个中高手,闽北光饼,蜜汁红苕,九华春笋这些是赵珩先生《老饕漫笔》里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然而翻遍全书却也不见一张美食的图片,问及此,赵老师表示:“我的书不是单纯谈饮食的书,也不是食谱,只是社会生活笔记,写书的目的也只是为了把我记忆中的,我吃到的、见到的美食背后的人和事,和读者分享。而且口腹之欲很难通过图片来传达,况且加图也会增加读者的负担,我更愿意让读者透过我的文字去感觉。”

美食追求的是一种愉悦,从感官到心灵的一种享受,其实有时也离不开环境、朋友和心境。赵老师告诉记者:“我在德国科隆,想吃德国烤猪肘,但行程比较匆忙就没有吃到,回国以后,即使北京有地方卖烤猪肘,但也不是德国正宗的。若干年以后,终于在德国慕尼黑的一家啤酒馆吃到了正宗的烤猪肘,总算是弥补了这个遗憾。”多年的遗憾让赵老师在享受美食所带来的满足就更加的回味无穷。

美食没有共同标准,每个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口味感受的人,都有自己心仪的美食。赵珩也一样:“我爱吃的不一定别人爱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馋人的他,又游历过世界许多地方,我们想当然的认为他应该吃遍了各地的特色美食,但他却告诉记者,“谁也不敢说尝遍了天下美食,作为我个人而言,虽说我是来者不拒,但我也有自己不想吃和不肯吃的。”

那种奢华无度的美食,就是他不肯去尝试的,“没有市场就不会有杀戮,比如鱼翅燕窝,如果你吃的燕窝是为了采摘燕窝而牺牲的,你是什么想法?虽说每人吃什么有个人的自由,但是我是不主张恶劣的吃,我们应该从最普通的食材中,把我们的美食技艺发挥到最大,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美食境界”。

好厨师是好食客造就的

当今的北京是一个充斥着各种各样餐馆的城市。国内的八大菜系,国外的异域风味,哪一样在繁华的北京找不到,难道这就是所谓“世界大同”?连我们的饮食也被“大同”了?品种繁复的让人眼花缭乱,迷失了方向,却不知道北京最地道的是什么。赵珩老师作为地道的北京人,他告诉我们:“北京作为辽金元明清五朝首都,其中四个都是少数民族的政权,所以北京文化也是多民族的创造,对北京菜的形成影响最突出的就是满族的、清真的和鲁菜这三个的菜系结合起来的。北京是一个包容性的城市,也形成了多元化的饮食方式。这也并没有什么不好,在同一个地方,我们可以吃到更多不同地方的美食。”

现在的美食各成派系,因地理、气候、习俗、特产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最终形成了特色各异的八大菜系。但赵珩却表示他并不主张“八大菜系”的說法。“这八大菜系并不能完全概括中国各个省份的特色菜系。每个菜系都有自己的饮食特色和历史背景。”

他告诉记者,“像是上海本帮菜的形成就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很大关系。当时,从杭州北上、从江苏南下、从安徽东迁的人聚集到了上海,然后上海就从一个小渔村汇聚成了一个大规模的城市。正好就汇集了浙江,安徽,江苏三省的特色,再加上当时的社会需求,就形成了后来上海菜浓油赤酱的特点”。

只是美食佳肴在懂吃的人面前就是子期与伯牙,巧遇知音,在不懂吃的人面前就只能对牛弹琴,暴殄天物了。他说:“听说北京翠华楼不再做芙蓉鸡片了,因为点芙蓉鸡片的食客并不知晓芙蓉鸡片里面是没有鸡片的,认为名不符实。有时候我们嗔怪没有好的演员,其实是没有好的观众,同样道理,我们嗔怪没有好厨师,但好厨师是好食客造就的。这是相辅相成的。”

现在美食追逐时尚已成为一种风潮,自己传统的饮食就成为“落后”的代名词,年轻人中更是只知麦当劳和肯德基了,“崇洋媚外”的问题迫在眉睫。面对这种现象,他说:“我们媒体要加大对于中国传统饮食的介绍,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去认识、了解、关注自己的特色饮食,我相信今天的年轻人将来会有一种回归,但这个时间如果太久的话,我们自身的特色美食就会逐渐消失。”

美食背后的人情温暖

在中国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赵珩告诉记者:“美食在传承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大的变化的,比如近代北京盛行的就有鲁淮川粤这样一个过程。近代北京,因为官场需要,所以鲁菜在清末明初时期很是流行;民国以后,大部分江浙人进入北京,所以要适应他们的口味。到了解放以后,我们很多领导人来自湖南,四川等地,所以就觉得麻辣很革命,麻辣口味就占领了北京很多年,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港粤之风北渐,港粤饮食也开始在北京独领风骚,所以任何菜系都是和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确实,美食不光带给我们口腹之欲,更反映了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审美取向和当时的文化背景。它还给我们带来了中国千年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以及一菜一羹背后的人情温暖。

然而现在的美食却正在进行着“良心”的考验。当我们津津有味的品尝美食,却被告知是“地沟油”做成的,我们什么心情?面对当下食品安全的问题,赵老师痛心疾首,“历史上我们历来重视食品安全的问题,在光绪三十二年的《清代城市管理法规》中,关于售制汽水就有23项规定,你想想这种重视程度。但现在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下,由于追逐暴利,餐饮行业为了吸引顾客,就有了很多添加剂。这是社会高度发展的弊病”。

在赵老师看来,只有经济繁荣发展才能带来餐饮的繁荣。唐代的长安,洛阳,宋代的汴梁,都是城市发展的繁荣时期,所以也是美食的繁盛时期,而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物质匮乏的那个时代,人们怎能讨论吃喝,谈论美食呢?所以在现在这个经济发达的多元化社会,餐饮行业就更要踏实敬业的秉承传统,保持自己的特色才能真正的发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赵珩老师有句话让笔者深受感触:“我一生之中,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做一个了不起的人,只是想做一个平淡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懂得生活的人。”美食是一种生活态度,只有真正懂生活的人才能品味个中滋味,这一点,赵珩老师做到了,而他也一直在坚持。

上一篇:长郡期末英语考试试卷下一篇:司机班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