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作文初一(共16篇)
1.写人作文初一 篇一
夏老师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也是我们班的美女老师。夏老年轻漂亮,有着一头褐色的长卷发,一对细细的柳叶眉,长长的睫毛下一双大大的眼睛里有时透着几分严厉,有时又柔情似水。秀挺的鼻子,白皙的皮肤,瘦瘦的,不高不矮的个子,所有的一切都长得恰到好处,看着柔柔弱弱的,“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使人不禁想起了林黛玉。
初一后半学期的时候,我们班很浮躁,睡觉的睡觉,说话的说话,每次下课夏老师总是一肚子气地回到办公室。想到快要期终考试了,夏老师的心碎了,眼圈也红了,看着就让人心疼。但是很快夏老师又重新振作了起来,每天认真批改作业后把错误较多的同学叫到办公室一个一个耐心的讲解,直到会了为止……听英语老师说,由于过度劳累,夏老师经常到医院打点滴,却从来没有耽误我们的课,常常带病上课,我们还毫不知情。是呀,课堂上我们看到的夏老师总是面带微笑,不知疲倦的为我们讲课,丝毫看不出有病的样子。
我是一个勤学好问的学生,辅导书上有不懂的题我就跑去找夏老师帮我解答。有几次我去夏老师办公室时已是十点多了,只见夏老师正在吃一小袋饼干,令我没想到的是,这竟是她的早饭!夏老师看到我立刻放下手中的饼干给我讲题,亲切的语气以及温和的眼神逐步把我带入到她的数学思维中,我慢慢地明白了,也学会了许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别看夏老师课堂上挺严肃的,课下却和我们说说笑笑,打成了一片,因此一下课夏老师的办公室便拥进了许多同学。办公室里不时传来阵阵愉悦的笑声,夏老师的笑尤为迷人和灿烂,嘴角旁还有两个浅浅的酒窝呢!此时,夏老师和同学们已不再是普通的师生关系,更是好朋友们之间的倾心交谈,满屋洋溢着浓浓的温暖与温馨。
夏老师,在我的心中早已是一名美丽、敬业、外柔、内刚的好老师,好朋友……
2.写人作文初一 篇二
一.运用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 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 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描是描绘, 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在运用肖像描写, 有几点需要注意:
(一) 要区分描写与记叙。
描写不同于记叙, 这点学生还需明白。可通过举具体的例子, 让他们有形象化的感受。案例:请辨别下面两例中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1) 藤野先生是一个质朴随和而博学的人。
(2) 进来是一个黑瘦的先生, 八字胡须, 带着眼镜, 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他把书放在讲台上, 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说道:“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
(二) 注意抓人物特征。
特征, 是“某一物质自身所具备的特殊性质, 是区别于其他物质的基本征象和标志”。人物描写忌脸谱化, 只有凸显特征, 才能让人物形象立体化, 让读者印象深刻。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抓特征: (1) 抓住“五官”特点, 写出人物面部特征; (2) 注意身材体型、服饰打扮, 体现人物个性; (3) 区分性别和年龄差异, 用词准确; (4) 注意生活经历, 符合人物身份; (5) 注意经常习惯的动作神态; (6) 表现喜怒哀乐, 和神情变化; (7) 用比喻、夸张、联想等修辞手法, 突出特征。
当然, 这几个方面, 可以选择重点写, 不必面面俱到, 但在写的时候注意安排好顺序。
如,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孔乙己》一文中这样写孔乙己的外貌“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 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 可是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文章选取了身材、脸部、胡子、衣着五方面来写人物外貌。“身材很高大”, 表明他原本具有谋生的条件;“青白脸色”, “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表明他生活状况不好, 时常遭受生活的折磨和别人的凌辱;“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显示了他的衰老的年龄, 潦倒的境遇;“长衫”表明读书人的身份;“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既说明孔乙己很穷, 只此一件长衫, 又说明他很懒, 连洗衣服都不肯动手;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 是唯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 展现了他自命清高、懒惰的思想性格。简短的外貌描写, 却反映了人物生活经历、年龄、身份地位、思想性格等。
二.选取典型事例
为展现人物形象, 表达中心, 选取典型事例是必不可少的。典型事例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事例。选取典型事例, 就是选取人物身上最具代表性, 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 表达中心的事例。
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一文中, 通过写与藤野先生相处时的四件事: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裹脚等, 表现了藤野先生的认真负责、严谨、求实、正直热诚, 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在写的过程中, 还要注意安排事件的详写与略写, 突出重点;事件与事件之间要有恰当的过渡衔接语, 以保证全文的连贯性与条理性。如《我的母亲》一文分别从教子、待人、对己三个方面表现母亲的性格特点及其对“我”的影响。三个方面的事例, 详写教子和待人方面, 略写对己方面的事情。每件事叙述完毕后都有恰当的过渡衔接语, 引入下一件事情的叙述。
三.进行侧面描写
对人进行肖像描写以及选取典型事例, 这些都属于通过对人物正面描写表现人物特点。除此之外, 还可以通过侧面描写, 来达到使人物形象丰满的效果。方法如下:
1、借写他人的印象:
如《藤野先生》一文“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 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 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 寒颤颤的, 有一回上火车去, 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 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通过写鲁迅所听闻的学生对藤野先生的印象, 写藤野先生生活不拘小节、俭朴的一面。
2、借写他人的反应:
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口技》一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侧目, 微笑, 默叹, 以为妙绝”“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通过写宾客听到口技表演后的反映, 侧面烘托出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
3、借描写景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社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通过描写江南水乡的清新优美的图景, 烘托出“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快而迫切的心情。
四.适当议论抒情
记叙文中的议论, 大多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引出作者的感想、认识, 直接写出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感受及主观评价。
写人时, 适当地穿插议论抒情, 是一种极好的点染, 会使细节得到点化, 情感得到渲染, 主旨得以明确, 主题得到升华。
当然, 在穿插议论抒情时应注意选择时机。大体上表现在六个方面: (1) 对典型的事例进行抒情议论, 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 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 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2) 在动人之处进行抒情议论, 如《阿长与<山海经>》“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 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 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3) 在作者感情最激动的时候进行抒情议论, 如《藤野先生》“中国是弱国, 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分数在六十分以上, 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4) 在点示全文的意义时进行抒情议论, 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 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 如果我能宽恕人, 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爱母。”; (5) 在对文章的结构起重要作用时进行抒情议论。如《我的母亲》“我母样待人最仁慈, 最温和, 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侯也很有刚气, 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总之, 写好写人作文的策略应该还有很多, 笔者所总结的几个策略:运用肖像描写;选取典型事例;进行侧面描写;适当议论抒情等还只是其中一部分, 希望这些策略对作文者能有帮助, 也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以及理论学习中, 能不断探讨出新的、更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3.作文之如何写人 篇三
以写人为主,必须对人物浓墨重彩,不惜笔力。关键要抓住两点,一是外在形象,二是内在性格,前者使人物“立”起来,后者让人物“活”过来。
形象的树立需要描写与刻画,它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等,但不必面面俱到,只写特征,且必然出现两次以上,以加深读者印象。如,一张黑脸、一口白牙,他笑起来跟哭没区别。首次详写,再次略写。
而性格则需要通过典型事例,特别是细节描述加以表现。如,一小女孩性格乖巧,工于心计,可通过一个细节展示——去邻居家拜年,王阿姨知道她爱吃巧克力,示意其自己拿,不拿;爹妈也叫她自己动手,不动。王阿姨只好自己动手,抓了一把给她。回到家,爹妈责其不大方,女孩道:“我的手这么小,能抓几块?王阿姨人高马大,手跟蒲扇般,她抓一把抵我多少把?我才不抓哩。”人物的性格特征跃然纸上。
写人,可以是生活中的某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的“合成”,但须避开“老面孔”。新鲜,有个性,形象鲜活,栩栩如生,或亲切可人,或面目可憎,即,写出、写像、写活“这一个”,独此一个,别无雷同。
4.500写人作文初一 篇四
我的外婆已年过花甲,却依然精神抖擞,像个二三十岁的姑娘。可岁月不饶人啊!时光已无情地在她身上留下岁月的痕迹。我的外婆虽然年纪越来越大,却默默承担起所有的家务活,每天当我还在呼呼大睡时,外婆却早已起……P>我的外婆已年过花甲,却依然精神抖擞,像个二三十岁的姑娘。可岁月不饶人啊!时光已无情地在她身上留下岁月的痕迹。
我的外婆虽然年纪越来越大,却默默承担起所有的家务活,每天当我还在呼呼大睡时,外婆却早已起来为这一天而忙碌。倘若早上五点钟进入厨房定会看见她在灶前忙忙碌碌的身影。她通常会做她的拿手好戏——鸡蛋饼。外婆刚刚忙完早饭便又去洗衣服,倒拉圾……等到她把一切都忙完之后,我才欣欣然醒过来。一天中午,吃过午饭我正坐在外婆身边撒娇,金色的阳光洒到外婆的头上。突然,我定睛一看,那乌黑发亮的头发下竟有几根白头发,我不禁叫了起来,“外婆,你有几根白头发!”外婆叹了一口气“反正也没事,你帮我拔白头发吧;。”我小心翼翼地揪下一根根闪闪发光的白头发,突然想到白发难道不蕴含着外婆对我的爱吗?我从小和外公外婆一起长大,外婆对我尤为关心。每当我流泪时,她总把我搂在怀里哄我。每当我生气时她总是摸着我的头安慰我。每当我口渴时,她总是第一时间端来一杯不冷不烫的水……我吃的、穿的哪一样不饱含着外婆对我的关心?看着我手中的白发,想到外婆一年比一年老了,我的心中总不禁酸酸的,充满惆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外婆,你对我的养育之恩我没齿难忘。你放心,等我长大之后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
5.初一写人作文 篇五
临冬清晨,天蒙蒙亮,星星依旧眨眼,我整装出发晨跑。街道上空无一人,出奇得洁净,不禁放慢脚步,如花般落地,怕惊扰得墙外的白猫。恍惚的身影映入眼帘,浓雾里时而映出,时而不见。
走进,一位不高且瘦的中年男子,头发已斑白,爬满皱纹的脸庞如年轮,手似枝干。他忽的转头,喘着粗气:“小姑娘起那么早,店里可闭门呢!”顿了顿:“我也有个这般大的女儿。“他拭去额头似有似无的汗珠,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我怔了怔,半刻后回应:“晨跑呢,伯伯起那么早?”他只是俯下身,扫帚翻起尘土,枯叶卷入袋中。“可不是,回家陪女儿。”短短的一句定住了我的脚步,刹那间,我的脑海浮现出零零散散的画面,像胶卷翻动,似繁星闪烁,如枯叶飘落,轻轻地触碰我的心。
清脆的高跟鞋声打断了静谧,一位白领走来,皱了皱眉头,从另一旁绕过。她在垃圾桶上丢下一张传单,可垃圾却似蝴蝶般轻盈坠地——视而不见。伯伯放下扫帚走去,缓慢的俯下身稳稳捡起,投入垃圾桶。我的眼角已湿润,我似乎做过似曾相识的动作。
6.初一写人作文 篇六
我终于抬起头看着老师,她明澈的双眸中映着些夹杂安慰的温暖微笑,而不到半晌,这笑容却一点点模糊了下去,越聚越拢,终凝成圆润晶莹的一个透明的点,顺着保持不变的笑靥蜿蜒绵绵而下,似乎再也止不住。
我的喉咙一紧。看着看着,眼前却是一片朦胧的晶莹,如同聚了潮气上来,挥不散,遣不去。
所有的女生们,我想抱抱你们,可以么?老师踌躇半刻,有些羞赧,但是还是不令人察觉地揩去了眼角的那抹晶莹。
7.浅谈作文教学中写人作文的技巧 篇七
一提到作文,学生头疼、老师也头皮发麻,一打开电脑,网络上写作方法与技巧比比皆是,尽管学生也买了很多的作文书籍,但作文水平很难提升。在新课改的浪潮中,作文教学仍然是很多语文老师和学生的一道“暗礁”。笔者查找了大量的书籍和网络资源,结合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认为在九年义务教育中,中、小学作文只要把写人的文章写好,作文水平就会提高,原因很简单:中小学以记叙文为主,记叙文是以真人真事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类型。人在事中,事中有人,不管是写事的记叙文还是写人的记叙文,“人”才是最关键的,只要把人物写“活”了,文章就成功了。怎样才能把人物写“活”呢?有句话说得好:人物之美,美在个性,写人,就是要写出人物的精神风貌,写出人物的个性;只要写出个性,就把人写“活”了。怎样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呢?
一、 表现人物的主题要深刻
表现人物的主题就是这个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就是你所欣赏、所敬佩、所感动,你要赞美和歌颂的地方。写谁?究竟选择什么样的人物入笔呢?建议写我们最熟悉的人或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因为熟悉才能写的真实,因为印象最深刻才能写得细腻。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在确立主题,主题一旦确立,选材就有了依据。如:“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我最敬佩的人”等这类作文的主题,就是要突出他们的精神品质,他们的事迹令你感动,你要通过你的笔赞美他们的精神,歌颂他们的品质,那么他们一定是你最熟悉、印象最深的人,我们就要抓住题目中的字眼,“好”、“敬佩”就是文章的题眼,怎样才能体现老师的“好”,怎样才能使你“敬佩”,我们的脑海中就会出现你所熟悉的人在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们所做的事,他们的音容笑貌都会像放电影一样在你脑海中呈现。把握住了主题,选材就不会偏。
二、体现人物个性的事例要典型
主题确立后,就是选材,选材很重要,你所熟悉的人在你的视野里,他的言行举止、他所作的事很多,得从中选取最能体现主题的事例。如:“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这一命题作文中,我的一个学生为了体现老师“严”的品质,他选取了这样一个事例:一次,他把一道数学题中的“720”误写成了“270”,结果错了,老师揪他的眼皮,并罚做俯卧撑。这个事例虽能体现老师的“严”,但不能体现老师的“好”,为什么呢?在新课改的今天,课堂上,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是主角,老师只起引导作用,是配角,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绝对不允许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出现,这有违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个事例不但不能突出老师的“好”,反而是这个老师的一个“污点”,所以选材相当重要,稍不注意,就会和主题背道而驰。
要想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在选材上必须用鲜活而又典型的事例,事例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多件。一件事例就应该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尤其是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细节要真实再现出来。例如,为了体现一个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好,可用一件典型事例,如:上课字词不讲解——自查工具书,文章主旨不归纳——自己概括,思考题不讲解——小组合作,自己探讨。一个单元结束后考试,试题为,只要是老师不讲的几乎全考到了,结果一塌糊涂,第二天重考,没想到试卷和原来一模一样,结果还是一塌糊涂,第三天再考,学生忙的不亦乐乎,该记的记,该思考的合作探究,考试结果可想而知。慢慢的学生的自觉性越来越强,思维能力越来越敏捷,班上的成绩越来越好。就这个事例体现了老师教学方法好,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多件事例就应该选取不同的角度去多方位展现人物的个性,可以按照事例的轻重或中心的需要,恰当安排详略。如:“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就可以用多个事例体现“好”——学习上关注、生活上关照、生病时关心等事例全方位表现老师的优秀品质。
三、突出人物的描写要细腻
细腻地描写决定着人物刻画的成败,如何把人物刻画的活灵活现,这就需要描写了,描写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它的作用很大,例如:写一场球赛的精彩,就需要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先正面写双方队员进攻与防守的情况,进攻队员怎样控球、传球、上篮,防守队员怎样防守,写得够详细,作者觉得够精彩,但读者不一定认同,如果加上侧面烘托,那效果就不一样了,把台下观众的语言、动作、神态描述一翻,读者就觉得这场球赛紧张、精彩。对人物的刻画也一样,采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这里的正面描写主要是指直接对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进行描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描写时要抓住最典型的特征来写。
(一)人的外貌描写要以“形”传“神”。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并通过外貌描写来传神,向读者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它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二)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三)动作描写要有鲜明的个性。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同样是为表现人物的性格服务的。
(四)心理描写要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五)神态描写也要以“形”传“神”。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把人物的这几方面写到位,这个人物就活灵活现的跃然纸上了,就写“活”了,写出了个性。
四、表达主题的结构要创新
上述主题有了、材料有了、人物也“活”了,我们就要在文章的表现形式上,也就是结构上下功夫了,俗话说“人靠衣装”、“七分长相,三分打扮”,所以,我们的文章要有一件漂亮而合身的“外衣”。这件“外衣”就是创新的形式、巧妙的结构,比如用小标题、版块组合等结构,比如选用日记体、书信体等文体,这就要看我们的习惯和爱好了。
当然,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细心观察、日积月累,按照上述要求,把写人的作文写好了,我们的作文水平就会前进一大步,不妨一试。
8.初一写人作文 篇八
低碳明星一:环保老爸
“老爸,陪我去一趟金滩社区吧!”“好,我关下电脑!”不一会儿,老爸就从间里走了出来,转身就要推自行车出门。“不是开车去吗?”我一把抓住老爸问。“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就骑自行车去社区吧!这么点,如果开车去的话,既费油,又不环保!”嗯,老爸真不愧为我们家的低碳明星,骑自行车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何乐而不为呢?我向老爸竖了个大拇指,也推了一辆自行车,和他一起高高兴兴地上社区了……
低碳明星二:节能奶奶
“咕噜,咕噜……”我的肚子又在唱空城计了,饭有没有烧好呢?我走到厨门口,发现奶奶正在淘米,只见她把淘米水倒在了一个盆里。我问奶奶:“你这是干什么?淘米水很脏的,倒掉吧!”奶奶笑着说:“这淘米水可是宝贝,用来洗碗可以去除油腻,而且对皮肤没有,它还可以用来浇花呢!”哦,原来淘米水有那么多用处呀!
低碳明星三:节电的我
“啊,电视怎么自动关掉了?”刚刚睡醒的爷爷满脸疑惑地问。我偷偷地笑了起来,说道:“爷爷,是我帮你关的!你已经好多次开着电视睡着了,这样既浪费电,又不利于睡眠,所以我帮你关了,你可别生气哦!”“不生气,不生气,我们家的小孙子既懂得节约用电,又懂得关心人,我高兴还来不及呢!”爷爷赞许地说。
9.初一写人作文 篇九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持在你的生活岗位?这是我在雷锋日记中无意间看到的,这也是雷锋的现实生活写照。虽然雷锋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是他助人为乐的精神并没有在我们的社会上消失,虽然他只活了二十二岁,但是他为人们做好事却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记得雷锋说过:我愿做一颗最小的螺丝钉,螺丝钉虽然小,但作用是不可估计的,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习雷锋精神呢?每当我们走过街道走廊的时候,看到地上有纸片,你是否将它捡起?但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你是否珍惜过一粒粮食?在考试发挥失常时,你是否反省过自己?在班级中,你是否为班级建设贡献过一份自己的力量?在生活中,你是否愿做一颗螺丝钉永远坚持在你生活的岗位?我相信,只要你努力了,你就会成为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学习雷锋精神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只要你帮助了别人,你就是一个好学生,你就值得我们学习,在同学遇到不会的问题时,我们应热心帮助,当我们在街头小巷再次遇到乞丐时,我们应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尽自己所能的去帮助他人。这就是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
10.借用教材,指导学生写好写人作文 篇十
一、通过具体的事件来写人
展现一个人物的形象,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件,这些事件通常是表现人物的某种品质或性格的某个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写人作文不同于写事作文,前者要以人为中心,全文要表现文中主人翁的思想品质,写事的目的是为了写人。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这就要求我们选择典型的、能集中反映人物品质或特点的事。对小学生来说,所谓典型事例,即要着眼于小事,就是那些看起来普普通通、却蕴涵着深刻道理的事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小见大”。
《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讲述了李时珍师徒在察访药材的过程中,投宿一所破败的古寺的故事。为了编写《本草纲目》,李时珍耗费30年的时间,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经历过的事情如果一一罗列,恐怕两天两夜也讲不完。但课文只选取了寻访药材中的一天,围绕“夜宿古寺”这一核心事件,表现了李时珍师徒“不怕吃苦”的精神和对待学问“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二、抓住细节,学会刻画人物
刻画一个人物,就要表现出人物的特点,即有别于其他人的东西,需要通过事例来表现。因此在记叙时力求抓住细节之处,对所要刻画的人物进行必要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
1.抓住人物的语言
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就多次出现了李时珍师徒间的对话。
如,当庞宪看到房屋轮廓时,忍不住“拉住李时珍的衣角”喜出望外地说:“先生,你瞧!”而李时珍却什么话也没有说。可是“近前一看”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时,庞宪便没有再说话了,可见失望的程度。但此时李时珍却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对比师徒二人之间的对话,不难发现徒弟由喜到悲的情绪变化,而作为师父的李时珍却始终波澜不惊,医圣的坦然、淡定可见一斑。
2.紧扣人物的动作
动作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行为、动作,来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最真实的外化。因此,评价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看他如何做。
“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当李时珍对“鸡肠草”和“鹅肠草”区分不开时,先“端详了”一阵,仍不能区分,就“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是药三分毒,有些药甚至会危及生命,李时珍会不知道吗?有史记载,李时珍为了尝试曼陀罗的药性,因为麻醉性太强,昏迷了几天几夜未醒。看似简单的动作,却隐藏着巨大的危险,恰恰体现了一代医圣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3.捕捉人物的神态
在破庙里的火堆边,李时珍“笑”着问徒弟苦不苦。好一个“笑”字!面对为寻访药材,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旅途之苦;面对在露天的破庙里过夜的住宿之苦;面对喝泉水、啃干粮的饮食之苦,李时珍却仍能“笑”问徒弟,他的这种以苦为乐,坦然、乐观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三、重视环境描写的作用,为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意境
环境描写主要作用是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用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在《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中,环境描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上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通过描写如此恶劣的环境,衬托出李时珍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品质。
文章的结尾“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表面上看,这一段话并没有写到李时珍,但联系全文,我们不难看出,“山风呼啸”“猫头鹰尖叫”让我们对阴森森的古寺有了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而“圆月当空”,正是李时珍的心境写照。佛教中常以月亮来比喻世界与本性的空明澄澈,为什么在如此阴森的环境下,李时珍却心似明月?作者正是借环境描写,来烘托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心无杂念,忘记了害怕,忘记了休息。读到这里,文章虽然结束了,一个鲜活的李时珍却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他是慈祥的长者,是一丝不苟的探索者,是不畏艰苦、一心为民的一代医圣。
11.写人的初一作文 篇十一
记得她被舅舅带回广西的时候,一直哭个不停,姐姐在一旁哄着。我刚放学回家就发现家里多出了一个小孩,便问姐姐“这是谁家的孩子啊!长得好可爱。”我顺手捏了她的小脸蛋。她忽然不哭了,抓住我的手,就这样看着我。一言不发。“舅舅的孩子,我们的表妹呢!”姐姐说。“原来是表妹啊!好可爱。”说着我又捏了捏她的小脸蛋,她也不反抗,任由我摸。
表妹的名字叫莲欢。到了她一岁那年,学会走路了,也变得贪吃了。她一看见我吃东西就干巴巴望着我,被她这么看着,我都有点不自然,最后把零食分她一半,谁知这小娃子全都吃了,没有要留给我的意思。“饿。”吃完还问我要东西吃。“没了。”我别过头去。接着她就坐到地上哇哇的大哭起来。顿时全家人的视线都在我身上。“发生什么事了?”爷爷有些怒气。我不回答。表妹嘴里寒着“饿。”顿时爷爷明白了什么,“去买一些东西给你表妹吃。”爷爷说。“不去。”我赌气到。“这个月的零花钱没收。”爷爷毫不留情地说。“我去,别扣我零花钱。”我只好服软了。买回来就看见表妹正在开心的吃棒棒糖,那表情,当时真的恨不得打她一圈。递给她零食时,我看到她眼里的得意。一个一岁的小孩好会算计,我心里不满。后来,我也原谅了她,即使她再怎么调皮始终是我的表妹,姐姐有意物照顾妹妹不是?她还是我第一个妹妹,我自然疼她,不疼她,我还能疼谁呢?
表妹有时她顽皮,比如把家里的碗打破了,爷爷罚她晚上不许吃饭,后来我还是不忍心,偷偷留了一个面包给她。现在不知道她过得怎么样了,不知道她会不会像我一样想我呢?
12.初一写人作文 篇十二
今晚依旧没有月亮,爸爸站在我身旁,陪我畅谈人生,还时不时地用手抚摸着我的发丝,拍拍我的肩膀。
不知怎的,我的思绪飘回了那一天。那是三年前的一个冬日清晨,大雪骤停,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异常寒冷,寒风刺骨般的刮着,连僵硬的枝干都瑟瑟发抖,似乎在宣泄着自己的不满。一向宠我的父亲担心我上学路上的安全,说要步行送我去学校,还一本正经的说:“你体育不好,借此机会,正好锻炼一下。”
平日里骑车上学的我心里是一百个不情愿,但还是答应了父亲,因为我知道他担心我,拒绝他是多么的无情啊。
同父亲走在路上,心里的不满和天气的严寒让我的心冷得结冰,继而显映在我的手上。看着自己的小手冻得发紫,我不禁有点痛恨父亲。
可就在这时,父亲温暖的手掌托起了我的小手,将温暖全部传递给我,此时此刻我感到了父亲那双大手粗糙的温暖。渐渐地我的手恢复了温度,然而就在这时,我发现父亲的手已经冻得红紫红紫,瞬间失去了平日里一个中年男人手掌的红润光泽,加之父亲的手本就有些短而胖,而且父亲常年劳作,手指骨节突起,此时看上去像是一大块埋在土里的生姜。
快到学校门口了,父亲发现了我的眼光在他的手上滞留,松开我的小手,随即不安地将双手藏在了背后。其实父亲不知道我此时是不会嫌弃他的,这一切的一切,我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我多想将温度还给父亲,试图将温度永存!
我低头看了看自己又暖又嫩的小手,又重新撒娇地抓住父亲藏在身后的双手。我终于感觉到起了父亲手掌心不对劲的地方,父亲的手上增了几个老茧,估计已经很长时间了,然而一向细心的我竟然没有一丝察觉。试想自己已经多久没有牵父亲的手了,感觉自己亏欠父亲的用生命已经无法偿还,只得用毕生的爱来回报,用渐长大的双手牵起父亲的双手,就像当年父亲牵着我的手一样,将温暖传递给父亲。
想到这里,那一天的情景有重新浮现在我的眼前:那次因为我考试成绩特糟糕,下午放学后我没有回家,独自一人跑到河边的小树林里偷偷地落泪……知道暮色苍茫,父亲才找到我。他替我擦干脸上的泪痕,然后抓住我的双手,说了一句很有文采的话:“不管前方的路多么黯淡,我的手掌永远是你栖息的地方!”
又想起这句话,我再也抑制不住了,瞬间热泪流过脸颊。我托起父亲的手掌,把脸埋在父亲的手掌心里,痛哭起来。
耳边传来汽车的鸣笛声,一个穿着大红羽绒服的女孩从车里跳出来,很潇洒地回身跟汽车说了声“拜拜”,然后一边哼着歌,一边轻快地走进学校大门。
此时的父亲慌乱起来,一时不知道怎么好:“唉,都怪爸爸没料,连一辆车都混不上……”
此时爸爸根本不知道我为什么痛哭,无人知晓我的泪水的含义。此刻的我多想让我的泪能消褪父亲掌心的老茧,抚平父亲脸上的皱纹。
我紧紧地依偎着父亲,父亲的双手再次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我不禁紧紧地握住父亲的手,泪如雨下!
爸爸有些无可奈何,惆怅的脸上露出痛苦的神色。他只说了一句话:
13.初一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 篇十三
一、没有解决好有“东西”可写的问题。众所周知,写作需要有“东西”,这“东西”需要从生活中积累和提炼。从当前来看,中学生作文最大的问题不是表达问题,而是对生活的观察问题。当然,在观察生活后,要对生活进行思考,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在初一年级,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生活,以后是很难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
二、封闭式的陈旧的作文指导,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一般来说,教师在让学生作文前,都会给学生一些启发和提示。殊不知,这种启发和提示,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利于学生个性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发展,因而导致了中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现象的产生。
三、常规的作文批改方法,抑制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作文往往是老师自己批改,置学生于不顾。尽管批改时,教师精批详改,满篇红字,批改得焦头烂额、心力憔悴,可是作文本发下去了,学生只是看一下分数和评语,至于老师为什么给这个分数,为什么给这样的评语,他们根本不去考虑。这样的评改,收效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四、狭隘的课堂作文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手脚。长期以来,两课时课堂作文加一课时讲评的作文教学模式,严重地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手脚。学生长期囿于课堂之中,走不出学校,接触不了社会,感觉不到社会的脉搏,他们的作文里怎么会有新鲜血液呢?
总之,上述诸因素严重地阻碍了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要使中学作文教学有较大的改观,就得从初一作文教学开始,大胆革除种种弊端,在短时间内突破束缚学生手脚的种种模式,以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那么,初一作文教学又该从什么角度突破呢?
首先,必须从雷同、陈旧的题材中突破出来。要解决学生无“东西”可写的问题,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有写作的材料储备和思想储备。而作为整个中学作文教学起始阶段的初一,尤其要重视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一开始教师就要指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着手,留心观察周围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随时发现并紧紧捕捉生活中那些极有意义而又稍纵即逝的镜头,并用观察日记的形式记下来。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出一些题目,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作文。如《街头一瞥》的习作训练,就可以让学生利用休息日到街上去实地观察,然后分析思考集市见闻所说明的问题。总之,观察和认识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
其次,从封闭式的命题和指导中突破出来。学生写课本中的现成题目,或教师自己命题,都无可厚非。关键是看这些题目是否有利于学生发挥个性并写出新意。所以教师要高度关注命题:1.题目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有话可写。2.题目要具体,要容易让学生写出深意。3.题目要有亲切感。板着脸孔的题目会使人望而生畏,老得发霉的题目又会使学生胃口不开。总之,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命题。譬如,初一新生入学后,笔者就出了《老师,我悄悄地告诉你》这样一个题目,结果发现有不少学生写出了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另外,在不违背训练要求的前提下,可允许学生自拟题目。至于作文指导,教师只宜在作文训练的要求上作些指导,不宜在写作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作过多过细的指导。教师应大胆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去接受新事物,树立新观念。
再次,从传统的评改方法中突破出来。“学生作文教师改”这种千年一贯的评改方法,有着严重的片面性。在这种评改方法的影响下,学生只将作文当作一般作业来看待,很难高度重视作文。因此,教师要让学生重视作文,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就要改变传统的作文评改方法。组织学生评改,具体的方法有很多,如集体评改,即同桌的学生或前后排学生相互评改。这样做由于学生有作文公诸于众、任人品评的心理准备,所以,他们在写作时更会“尽心尽力”。当然,作文批改最主要的还是自己批改,这样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凡此种种方法都可以极大地提高作文评改的效果。
最后,应该从单一的课堂作文教学模式中突破出来。两课时课堂作文是作文教学的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教师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竞赛,如口头作文竞赛、即兴作文竞赛、情境作文竞赛,等等。笔者在课堂上批评了某个学生后,即布置他们写一篇《受到老师批评之后》的作文,要求学生写出受批评学生及其他学生的反应,着重抓住心理和神态来写,效果很好。
综上所述,初一作文教学只有在选材、命题、指导、评改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思维能力,才能为整个中学作文教学获得大面积丰收迈出坚实的一步。
14.初一写人作文 篇十四
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奶奶跪在路边,脚上裹着一层已经破的不能再破的旧手帕,手上紧紧握着一个装着几枚一元硬币的破鞋盒。正当我要快步往前走的时候,她却颤颤巍巍的伸出了拿着鞋盒的手,并从那灰白而干裂的嘴唇问拼出一句话:“给点钱吧!”那沙哑而又无力的声音在我耳边回荡。我摸摸裤兜里的硬币,霎时间,记起一个同学跟我说的话,大街上行乞的人,大多数是骗钱的,千万不要上这些人的当,我捏了捏硬币,把握着硬币的手缩了回去。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那条乞丐求生的街道,我往回家的方向走去了。
当路过一个破烂的烧饼铺时,我却突然间因为一个熟悉的身影停了脚步,正是那个在路边行乞的老奶奶,只不过她的边上还多了一个小男孩,他的脸黑糊糊的,身穿破破烂烂的外套和衣裤。我抬眼瞅瞅那个老奶奶,她手里拿着几枚硬币换来的烧饼,她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而在她布满了皱纹的脸上,我领悟到了一点点深意,她把她手中那个烧饼递给了小男孩,那烧饼上留下了老奶奶的手印,看看小男孩,见了老奶奶给的烧饼,狼吞虎咽的吃下了那张烧饼,老奶奶脸上漾起了会人的微笑。
15.初一写人作文 篇十五
在夏天雨后的傍晚,我独自一人走在潮湿的大街上,突然想到爸爸的教诲:作为初中生要好好学习,认真对待每一次挑战,懂得该如何面对生活。当我看到大片大片的水分子滋润着土地的上皮,让我感到惬意且彷徨;路过纺织店,阿姨喜开颜笑地缓慢织布,让我感到快乐且幸福;走过磨刀坊,大叔挥汗如雨,却也笑脸相迎,让我感到辛苦且不易;行过文化中心,爷爷奶奶们高兴地唱着不成调的歌曲,让我感到美满且和谐;此时我沉思片刻,原来生活是如此简单而复杂,抑或是快乐而挣扎,而我们只能选择软弱而坚强。我想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爸爸的身上散发着生活的魅力,他劝告我要善待生活,说实在的,我真是似懂非懂。也许生活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的幸福与快乐,而作为我们初中生,则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着生活、学习对我们忍耐极限的考验,多方面的压力有时让我感到内心闷得喘不过来气,更无从去感受那过多的幸福快乐了,面对生活我感到迷惘彷徨。
在迷惘彷徨之时,无意中读到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年轻人活得非常潇洒,他很快乐。有一天,他钉钉子,不小心砸到了自己的食指,他高兴的说:“幸好没有砸着整只手,要不然今晚就不能为家人拌蔬菜沙拉了。”第二天,公司裁员,不幸,他也是其中的一员。他却高兴的说:“幸好我还年轻,要是中年了,就不会有人再雇我了。”有人请教他快乐的秘诀,他开心的说:“每天早上起床,我都会给自己两个选择:一是快乐的笑口颜开的过一天,二是不快乐的怨天尤人的过一天,而我总是选择前者,所以我总是非常快乐的生活。”
啊!原来,在生活中,不是生活选择怎样对待我们,而是我们选择怎样对待生活。是呀!像爸爸说的只有善待生活,才能快乐的度过每一天,遇到困难迎难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悲伤。我应该快乐的生活,笑迎挑战,笑对人生。
16.写人作文初一 篇十六
关键词:作文;观察;初一学生
“作文第一需观察。”许多小学生常常因为不会观察、观察不得法或者根本不用心观察,写起作文来苦思冥想、搜肠刮肚地琢磨半天,写出的文章却令人难以卒读,真是应了那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老话了。由此可见,对刚升入初一的孩子来说,引导他们深入细致地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什么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将准备写成小说的故事讲给福楼拜听。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细致地记录下来。”于是莫泊桑意识到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心》,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后来莫泊桑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发现的东西……”鲁迅也曾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这是鲁迅长期创作的经验总结。由此可见,要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我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一处景物、一个人物、一次活动,放手让学生去观察,他们都很可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乱说一通,结果不是头上一句,脚上一句,丢三落四,就是抓不住特点。因此教给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就显得异常重要。
1. 调动各种感官观察。观察除了观看,还有体察的意思。所谓体察,就是调动全身各种感官去感觉。即用眼看、用耳听、用鼻闻、用口尝、用手摸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更清晰、更完整地了解所观察的事物。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调动全身的感官观察,指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积极参与全面的观察。
2. 观察要有序。教师应指导学生按照合理的顺序,如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时间顺序、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步骤地观察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细致地了解事物,才能写出有条理、内容具体的文章。例如,一个学生登上泰山顶,按照先东后南的顺序写出自己观察到的景色。
“登上泰山顶,放眼望去,我立刻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东面,朦胧的雾中,几座山峰时隐时现,好像有巨龙在云雾中翻腾,那是青龙山。南方还有一座山叫方山。这座山很奇妙,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它都是方形的,就像天然的大印章。”
3. 抓住特点观察。达芬奇说过,在一千个鸡蛋中,很难找到两只完全相同的。的确如此,没有特点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如:“秋天的果园,到处是果实累累,看那葡萄,一串一串的,就像珍珠似的。再看那苹果树,一个个的大苹果向下垂着,仿佛就要掉到地上了。那又大又黄的鸭梨,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体好像一个小娃娃。还有山楂、李子等,都挂满了枝头。”作者抓住秋天果园的特点,写出了一派秋天的景象。因此,指导学生抓住特点,有序观察,写出的文章才会真实具体、重点突出、生动形象。
二、引导学生乐于观察
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就得从“兴趣”入手,从乐于观察开始。学生苦于没有材料写作,就要在作文课上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趣的游戏,如“吹泡泡比赛”、“抢凳子”。我现场举行了一次“冰块宴”,学生情趣极高。一个平时写作能力较差的孩子写到:“……经过第二轮比赛后,只剩下我没有冰块了,我不大高兴。老师好像看出我的心思,便说:‘韩丽丽,权力下放给你,自己选拿冰块吧。‘高强。我脱口而出。‘你可只有一次机会啊。老师用提醒的语气说。我看看同学们手中的冰块,馋得只想流口水。我马上改变了主意:不,不,我选雷丹丹!雷丹丹拿着冰块走上讲台,高高举过头顶,好像怕我够着似的,但因为她个子太小,我轻轻一跳就挨着了冰块……”有趣的游戏既吸引了学生注意力,让他们高兴地参与游戏自觉观察,又解决了作文时“没米下锅”的问题。
三、培养学生勤于观察
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仅仅在作文课上为学生创造观察的契机,显然还是不够的。在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教会他们观察方法的基础上,还要帮助他们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要让他们明白: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就越充实,所以说,观察一定要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
为了使学生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我注意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公园、走向市场,开阔观察视野;指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锻炼观察能力。然后逐步向学生提出学写“观察日记”的要求,促进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随时观察、随时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习惯。
【写人作文初一】推荐阅读:
写人作文600字初一07-25
初一写人作文700字07-28
初一写人作文指导08-26
写人的作文500字左右初一08-12
人物的精神-初一写人作文650字09-26
除夕作文600字初一包汤圆_初一作文10-01
初一作文英语作文10-02
作文你好初一作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