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上课时的动作

2024-09-10

老师上课时的动作(精选7篇)

1.老师上课时的动作 篇一

这是我幼儿园时期的老师,他,中等个子,头发浓密,面容刚毅,目光好似一颗跟踪弹——“见差便爆“。别看他平时笑容满面,但也会有非常严厉的时候。不过还好他有一点幽默,因此”战火”很快便能平息。

有一次我上课开小差,无心听课。“跟踪弹”已经兵临城下,而我毫无察觉。这下可好!老师怒气冲冲的,闹得其他人也惶惶不安。“汪旭起立!”老师一声令下,这才把我从“幻境“中拉出来。对于老师的`问题,我一问三不知,只好低头沉默不语。”看来这位同学是去神游了,下面我们请他把游瓜哇国的经历说一说“。老师轻描淡写的语言引得全班一阵爆笑。

还有一次,我们班的作业错了许多,看着他面无表情的走进教室,我们一个个提心吊胆,连空气都弥漫着硝烟的味道,同学们战战兢兢地来到时讲台前,心里颇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之感。作业有一题答案是西瓜与菠萝一样,老师指着他的作业本说:”你们是不是认为菠萝长的丑,脸上有雀斑,而西瓜长的帅,就看不起菠萝,于是写西瓜多?”此番话又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因此这场“血战”在笑声中平息。

这就是我们班的幽默老师,你是否想陪我去听他上一课?

2.老师上课时的动作 篇二

面对学生的“挑衅”时, 出现激动、生气、发火现象是正常反应, 首先要克制自己不要轻易当场向学生发火, 否则会使矛盾更激化, 同时必须顾及自己的这些冲动感情会带来的后果, 所以要冷静处理。涵养深厚的体育老师不妨随机应变地幽默一下, 至少应在没弄清原委前将场面冷下来, 不妨和学生说:“现在正是上课时间, 咱们别耽误大家上课。如果你对老师有什么意见, 下了课再和我说好吗? ”同时体育老师也应该对学生“挑衅”的原因进行梳理, 看是否真有自身做得欠妥的地方, 或者可能是学生误解了自己, 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为下一步与学生沟通打下基础。其次需要教师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无疑是课后把该生找来进行和风细雨式的询问与交流。如果真是教师哪儿做得不对, 则自然需要教师放下架子表示真诚的歉意, 并征求学生谅解。如果问题出在学生的误解上, 那么更需要教师进行耐心的解释。

二、体育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 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体育教师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交换意见。如果问题出在学生身上, 就更需要教师进行耐心的解释和说教。在体育教学中, 如果遇到学生的“挑衅”, 则不要急于大发雷霆地赶紧惩罚学生。因为就算你惩罚了他, 他也不会对你屈服的, 反而让他更反感体育课, 试着站在他的角度想问题。因为目前只要稍有点厌学的学生, 都要找机会“挑战”老师的权威。教师首先要能容忍, 理解学生是想要学到更多生活技巧, 对任何事情都始终有好奇心, 难免出错;学生所做的或许是错的, 但老师就必须接受事实, 引导学生走正确的路子;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与满脸笑容的老师相处, 而且性格开朗也更能解决很多事, 更能理解学生的做法。

三、体育教师要做到身正为范, 让学生从“挑衅”行为到崇拜现象。

每一个示范动作都是体育教师的特殊语言, 每一个精湛的示范动作都是教师的无声语言, 它说出了体育教师对学生全部的“爱”。无声的话语都凝聚着体育教师的汗水、辛劳和青春年华, 所以它能够很好地启迪学生的心智,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佩之情, 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诲, 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上好每节体育课及课外活动。教师要在课前向学生说明使用方法, 使学生懂得如何使用体育器材、爱护公共财产, 并在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使学生朝着有理想、有纪律、有健康文明行为的方向发展。其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应充分注意到学生的身体条件, 兴趣爱好和运动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也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要让每个学生都从学习中受益, 不但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 而且是学生的权利, 更是贯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再次, 体育是一种以技能学习为主的课程。而学生的认知规律, 是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始认识事物本身的, 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原认识规律开始, 进行组织教学, 注重学生感受和体验,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充分发挥体育教学自身优势, 变不利为有利条件, 在充分发挥优势的同时,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提高技能和技巧, 以满足他们的身心发展需要。教师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优秀的心理品质, 是获得威信、密切师生关系, 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有助于厌学体育的学生转变态度, 改消极怠工为积极参与。当学生爱上体育课, 爱上体育锻炼, 那么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关注的是教学内容, 获得成功的体验, 向教师“挑衅”的行为就会减少或杜绝。

四、体育教师要学会与学生进行沟通, 把学生的“挑衅”行为抹杀在萌芽阶段。

学生大多是成年人, 有时难免产生冲动, 体育教师要很好地改变学生故意“挑衅”老师的这种现象, 必须熟悉学生, 了解学生, 但只要教师在真诚和理解基础上将工作做到家, 相信“将心比心”之时学生最终会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同时不仅要了解学生本人的情况, 还要熟悉学生的家庭情况、交友情况,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殆。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 怀疑这种行为是对师道的挑战是没有道理的。对这件事情本身, 教师首先应该反思:为什么学生对教师缺少最起码的尊重? 教师应该从自己对学生的思想、言行的影响和引导上解决这个问题。当然社会的大环境, 包括学生日常接触的游戏、影片等, 都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这既需要我们改善环境, 更需要教师实施正确引导。通过掌握学生的心理, 老师处理学生“挑衅”行为就简单了。体育教师首先是从一言一行做起。只有培养学生对教师最起码的尊重, 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类似情况。教师被学生误解是避免不了的, 教师要做的是在爱心的基础上做好沟通与转化工作, 冷静与反思是教师处理类似事情的基本功与解决事情的前提, 沟通与化解是消除矛盾、加强师生感情的桥梁, 而爱心、细心与耐心更是这座桥梁的基石。

总之, 老师作为人民公仆, 要有高尚的人格。要承受这个职业带来的烦恼。既然选择了当体育老师, 就要学会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体育老师只要做到以身作则, 学会换位思考, 多一点耐心, 多讲究教育方法, 相信学生“挑衅”的现象就会越来越少。

摘要:教师的威信是进行教育与教学的必要前提, 目前部分学生反叛心理太强。他们认为只有自己是对的, 要求所有人迁就自己, 加上个别父母的娇纵, 使学生无法接受教师的教育, 又会向教师发起“挑衅”。又因体育教师的性格比较直率, 往往会比较草率地处理学生的“挑衅”, 导致体育教师的威信受影响, 因此如何应对学生的“挑衅”值得体育教师认真探究。

3.老师上课时的动作 篇三

【教材简解】

《人类的“老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教学主题是培养创造力,课文重点介绍人类在飞机、轮船、建筑设计等方面向生物学习的例子,结构完整,中心明确,层次清晰。

【设计理念】

凸显“学科本质”,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文本语言、文本结构、探索精神等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课程内容的育人价值;彰显“儿童天性”,唤醒主体意识,鼓励个性表达,“听说读写思”既是目标和结果,也是过程和方法;彰显“成长意识”,确立多元目标,发展思维品质,用好文本这个“例子”,激发学生探索的愿望,链接科学与生活。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读准“薄”“壳”两个字的读音,理解本课重点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学习概括的方法,概括出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 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事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流程】

一、 由“老师”谈话导入

1. 板书课题

师:我们来读一篇科学小品文,齐读课题。

2. 谈话导入

师:课前读过这篇课文吗?通过预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生:这里的“老师”是指种种生物,鸟儿、蜻蜓、鲸、贝壳、袋鼠等。

师:那这里的引号你读懂了吗?

生:引号表示“老师”一词有特殊含义。

【设计意图:找准教学的起点,合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识,激发学习的兴趣,为下面的阅读做好铺垫。】

(评析:零起点教学,对于相当一部分孩子来说,是在浪费生命。吉老师通过布置学生预习,清楚、准确地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在真实的起点上展开教学,破除零起点,让教学发生在最恰当的地方,这才是生本意识的真正体现。)

二、 抓“词句”初读课文

1. 师:课文中还有另外两个词,也用了引号,捧起课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出示:“流线体”“薄壳结构”

师:这里的引号用法跟刚才的相同吗?

生:用法不同。流线体、薄壳结构都是科学术语,用引号表示突出强调。

2. 师:课题读懂了,词语会读吗?

出示生词:惨祸教训某些机毁人亡流线体

坦克均匀省料轻而易举薄壳结构

师:“薄、壳”这两字读音是这样规定的:

báo多用于口语;bó多用于书面语

ké用于口语;qiào用于“地壳”“金蝉脱壳”等

看一看,会读吗?试读。

3. 师:字音读准了,课文读得怎么样呢?

师:同桌两人分自然段读课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得好的就在他的课题旁边画个五角星作为鼓励。

学生依据读书要求朗读课文。

师:先读好的同学用端正的坐姿和微笑悄悄告诉老师。得到五角星的同学把小手举高,让我们大家看看。这么多的同学都得到了鼓励,看来,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很强,了不起!

师:那么,(没得到五角星的孩子)你怎么没得到呀?

生:读得不熟练。

师:长句子不太好读,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4. 师:能读通顺吗?

① 出示: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放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

师:读书要像说话一样自然。这里有个二类生字(凸显鲸),怎么记?

生:是个形声字,左形右声,左边的鱼表示鲸虽然是哺乳动物,可以像鱼类一样在水中生活。

师:瞧,它来了!像鲸这样前圆后尖、非常光滑的外形就叫“流线体”(画笔凸显)。

② 出示:30年以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

读一读,指名读。

师:祸,认识吗?

生:示字旁,与古人祭祀占卜有关。祸本义是指人为地降下死难,损害、危害。

师:犯错误引起的灾难,叫祸事;引起灾难的人,叫祸水(祸根、祸首);有了作恶的念头,叫有了祸心。

师:汉字有趣吧,我们一起写好这个字,注意:横折钩内收,人字捺变点。

学生默写一遍。

师:课文中,机毁人亡的惨祸怎么造成的?

生:问题出在机翼处。(画出句子,标出停顿)

师:大家对这句话有了自己的感受,来读出自己的感受,用心读。

【设计意图: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有能力在初读课文时自主识字。出示生词认读,旨在检查纠正误读情况,体现教师指导的意义。凭借字典确定读音,联系语境理解词语是常用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这些学习的策略,可以有效地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提升语文素养。这整个指导的过程完全依据学生朗读的具体情况而定,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点评:学习生字新词,落实识字任务,完成生字教学是第一课时的重点,我们语文教师要舍得拿出一定的时间,把识字教学抓细抓实。吉老师在第一课时教学时,识字教学抓得非常到位。特别注重生字的读音和书写,她能根据不同的生字新词进行有重点、有取舍的巧妙教学,而不是面面俱到,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有趣的氛围中识字学词,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把识字教学落到实处,出色地完成了识字教学的任务。)

三、 学“表达”感知内容

1. 师:课文里介绍到的“老师”们来了,它们听说自己成了人类的“老师”,好高兴哦!可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问题,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为什么被称为人类的“老师”?

师:那我们来帮帮它们吧!根据要求,默读课文,时间3分钟。出示:

选一选:选择一个生物朋友。

读一读:找到相应的自然段,不出声默读。

想一想:为什么称它是人类的“老师”。

说一说:用下列句式说一说:人类从得到启示,发明了(创造出、改进了)。

师:我们可以借助课文的句式,讲清楚事物之间的联系。(出示“说一说”句式)

生:人类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

生:人类从鸟儿飞行的原理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

生:人类从鲸的形体得到启示,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生:人类从打蛋壳的“薄壳结构”得到启示,创造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

2. 师:第三自然段还有几位老师谁来介绍?

生:人类从鸟类飞行的原理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

生:人类从蜻蜓翅膀的厚斑点中得到启示,改进了飞机。

生:人类从苍蝇、蚊子、蜜蜂的飞行特点中得到启示,造出了新式飞机。

师:把这几个意思合成一句话。可以请关联词来帮忙。

生:人类不仅从鸟儿飞行的原理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还从苍蝇、蚊子、蜜蜂等动物的飞行特点中得到启示,改进了飞机。

3. 师:孩子们,你们介绍得很清楚,太专业了,我们的生物朋友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作为感谢呢!

师:看完视频,你有什么启发呀?想说些什么吗?

生:我想弄清楚人类是怎么研究章鱼发明吸盘的。

师:看来你对仿生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关注了事物之间的联系。

生:大自然很神奇,给了人类很多的启发。

师: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大自然拥有无穷的奥秘,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明创造。

【设计意图:从逻辑上讲,本课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老师”是谁;二是以何为师。第一个问题简单,学生一读课文便知,第二个问题有难度,在深入阅读文本时才逐渐被感知。

环节的设计紧凑、巧妙,凭借课文的句式练习表达,降低了难度,便于激发兴趣。学生兴趣盎然地帮助生物朋友们解答疑惑,学习变得主动自觉。在学生快意表达内心体验和个性理解时,既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又内化了概括、归纳课文内容的方法。观看视频是作为奖励引入的,时机安排妥当,进一步拓展了仿生学的知识,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4. 师:课文内容丰富有趣,我们以常见的鸡蛋为例,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呢?

师:指名朗读第五自然段,想想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根据回答,标注:发现、探究、创造

师:你看课文介绍得多有条理呀!我们平时写文章、做事情也要这样有序地安排。(板书:有序)

师:同样是介绍人类的老师,第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有什么区别呢?

生:第五自然段介绍得很详细,第六自然段介绍得很省略。

师:你非常关注表达,用最本真的话语说出了语言表达的秘密。(板书:详略)

【设计意图:学习表达,不仅要关注语用实践,还要学习表达的知识,有序地表达、详略有致地表达就是语文知识、语文本体、语文课程,不容忽视。】

(点评: 教学中,吉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溯到文本的语言文字中去,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思考,读和理解自然融合,形成一种无缝的衔接,进入了行云流水式的“无痕”境界。)

四、 学“写字”总结全课

1. 过渡:蛋壳的秘密在于它的拱形曲面结构能够均匀受力,(出示示意图,理解“均匀”)人们从中得到启发,造出很多的建筑。

2. (出示卡片:均、匀)注意观察:匀到均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写好这个词,要注意字的变形规律。匀字宽宽占满格,靠近伙伴形变窄,短小偏上末笔提,团结友爱情义长。

师板书,生仿写,评价。(写得正确一颗星,笔画规范一颗星,纸面整洁一颗星)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与第一课时联系紧密,贵在扎扎实实,一课一得。“均、匀”都是生字,且是个常用词语,指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写法是必要的。】

(点评: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我怎样备课》中提到:“第一课时,我们要考虑练习什么的问题?要求学生写的字和词语,我一定先写一写,每个要求写的字应注意什么,特别是每一笔在哪儿起笔,在哪儿收笔,一定把握准,否则就写不规范。”

当前,小学语文课提倡低耗高效。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精讲精练,尽量压缩教师讲的时间,节约出时间带领学生练习。吉老师在她的第一课时指导书写的教学中,很好地做到了这点。)

3. 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读书写字,结识了许多生物“老师”,孩子们学习主动,学有所获。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人类的“老师”,细读课文,发现更多的奥秘,学习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精准。

【总评】

在习惯的思维中,第一课时没什么意思,无非是学字词,读课文,理文脉,教一点文本,不像第二课时,可以重组文本,品悟文本,容易出彩。然而实践证明,第一课时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吉利老师执教《人类的“老师”》第一课,我感受到了吉老师本人深厚的语文素养和大语文精神。第一课时必须要抓好字词教学,强化初读效果,在引导学生读准、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为精读感悟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让这些内容落到实处,第一课时必须要扎扎实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第一课时学生刚刚接触新课文,能否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吸引学生用心去学习,非常重要。为此,新课的开始,教师要努力创建情境,根据文本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导入新课,或故事简述,或激情叙说,或资料巧现,让学生在教师激情的话语中,在生动的画面中,在动人的音乐中,在恰当的材料中走进文本,拉开课文学习的序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文的兴趣。吉利老师在执教本课时,首先由检查预习情况入手,接着让学生读课题,产生疑问:人类的“老师”到底是谁?课文里主要写了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同学们翻开课文进行初读。经吉老师这么引导,学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阅读欲望,为学习新课文埋下了铺垫,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何乐而不为呢?

二、 识字学词,落到实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识字、写字、阅读、作文能力的培养,并指出要十分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进行字词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习生字新词,落实识字任务,完成生字教学是第一课时的重点,我们语文教师要舍得拿出一定的时间,把识字教学抓细抓实。吉老师在本课教学时,识字教学抓得非常到位,注重“薄”“壳”两个字的读音指导,关注了学生对于“流线型”等一些词语的理解。她能根据不同的生字新词进行有重点、有取舍的巧妙教学,而不是面面俱到。最后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与之相应的句子读一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这节课她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有趣的氛围中识字学词,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把识字教学落到实处,出色地完成了识字教学的任务。

三、 解题生疑,唤起期待

文章的标题就像眼睛一样。出色的题目,准确鲜明,引人入胜,提示文章内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阅读,首先要学会读题目。文章题目就是学生展开阅读学习的突破口。吉老师在教学这课时,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品读好课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更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再由课题质疑,人类“老师”到底是指什么呢?课题中为什么加双引号?为什么称他们为“老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学生会比较有兴趣地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四、 充分朗读,走进文本

吉利老师进行第一课时教学时,也是这样做的。课始,她拿出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自由读课文,保证每个学生最少读3遍,然后,逐节检查学生的读书效果,指导学生读通、读顺每一句、每一段。朗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引读,可以范读,可以指名读,可以默读。在这个过程中,吉利老师注意细节的处理,如:① 每一次朗读都应给孩子确定一个明确的读的目标;② 注意让孩子读好重要的标点符号;③ 在孩子需要抒情时组织有效的朗读。在进行精读感悟时,吉老师抓住课文的重点,找到能统领课文的关键问题,让学生去感悟,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做好铺垫工作。教学本课时,课文重点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生物给人类带来的启发和帮助。文中多次提到了“老师”,吉利老师让学生先默读,读后让学生自己介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五、 关注文体,重视表达

这篇文章是一篇说明文,无论是语言特色,还是表达方式,都有独特性。吉老师在教学中关注到了文体特征,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文章写了什么,还让学生了解了文章是怎样写的,从读懂一篇文章到读懂一类文章。说明文与其他文体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语言的典范性,其语言的范式正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吉老师通过“人类从得到启示,发明了(创造出、改进了)。”这一语言范式的训练,学以致用,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将这些具有规律性的范式的文本语言传递给学生,让这些语言成为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中的一种语言自觉、语言感觉,充分体现了当下语文教学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要求。

六、 自编儿歌,指导书写

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教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托尔斯泰曾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写字教学也是如此。因此我们语文老师要利用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吉老师通过自编儿歌,指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写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三星”评价,激发学生对习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由“老师要我写好字”向“我要把字写好”转变。这样,学生对习字在思想上有了重视,也就有了持之以恒把字写好的决心与动力。

4.我的老师 第一课时 篇四

我的老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弄清记叙的要素和线索。

二、词义的辨析和推断。

三、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四、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

掌握记叙要素和理解词义。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感情线索。

教学方法:讲读、讨论。

教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有哪些是终生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也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的。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云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

二、作者介绍,解题[幻灯片]

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196月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并勉强上了简易乡村师范。1937年抗战暴发后走上革命道路。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写于1956年9月,是作者应教师报之约而写的。原文写了三个老师,这里节选写蔡老师的部分。本文的体裁是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云芝先生。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理解,分析一。

四、讨论,填写空白

找出记叙每件事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五、口头复述“梦里寻师”的故事。要求:说清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

六、从文中所叙的七件事中,你能看出蔡老师是怎样的一个老师?“我”是怎样的一个学生?

七、有人认为,本文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令“我”难忘。你的看法呢?

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蔡老师令“我”难忘,是因为蔡老师温柔慈爱、循循善诱、酷爱学生;正是蔡老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才使得“我”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八、课文中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蔡老师的美好心灵,抒发了作者热爱、感激老师的情怀。请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如果可以,请试一试。如不可以,能否谈谈理由?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的(考虑)。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教师的依恋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叙的思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一步步上升。可见,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九、布置作业:

1.查工具书,辨析下列各组字的形、音、义;

2.找出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思考:揣摩、运用四、七。

5.表示脚上动作的词语 篇五

2.“唉,真倒霉!”我两腿一酥,“扑通”一声坐在椅子上。

3.我站起来,脚跟站立不稳,只觉得天旋地转,身子不由自主地晃着,好像脚下踩了 个陀螺。

4.我双手抓住树枝,两脚向上一蹬,像只小猴子一样攀了上去。

5.大伙跑得更快了,脚下像生了风似的,一溜烟儿地跑回家。

6.运动员像一群野马,昂首奔驰……个个精神振奋,脚下呼呼生风,像离弦的箭--样 向前飞奔,看得人眼花缭乱。

7.跺踩麻木的双脚,轻轻向后挥挥手,我迈步向前走去。

8.我的脸气得像红透的苹果,一抬脚把那只倒霉的鞋甩出好几米。

9.他左脚猛地朝前一跨,拐杖灵活地一点,在空中划了一道有力的弧线,脚和杖便先 后落在小沟的另一他又开始了ft己的征程。

10.他恭恭敬敬地在席上半跪半蹲地行了礼后,一跃而起,迅速向里屋冲去。

11.他把毽子轻轻地往上一扔,等毽子落到离地面半米多高时,他才抬起脚,踢了起来。

12.他轻轻纵身,屈左腿,将鸡毛毽踢起,接着飞速转身,右腿从后面恰到好处地踢起 鸡毛毽。

13.一走进桑林,我们便扔掉书包,像一支支离弦的箭,直向桑子结得最多的树射去。

14.开始我们还可以慢慢地走,随着机器的飞转,我们也由慢步变为快走,以至小跑了。

15.他用脚狠狠地踢着路上的小碎石,小碎石像小溪里的浪花一样溅得老高。

16.他慢慢移动脚步,才走了几步,又猛然转过身,步子那么急,动作那么冲。

17.他脚上像踩了弹簧似的,髙兴地跳起来。

18.他一个人在教室里悠闲地踱来踱去。

19.他依然往前走着,脚步显然放慢了,一步比一步迟缓,最后终于站住了,像一截木 头钉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20.他们紧紧地握住大绳,叉开双腿,微微下蹲,脸绷得通红通红的。

21.他们年龄小,力气小,只好来回一溜小跑抱稻把,丝毫不敢放慢,直到最后一把抱 完,才像瘫了似的一屁股坐在那一大堆稻粒堆上。

6.出色的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篇六

出色的老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继续学文,品析文中描写我心理变化的词句,从中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说黑人同学是一位出色的老师,从中体会黑人学生的美好品质,受到启发、教育。

3.认识讲公德和遵守校规的重要,树立公德意识,培养自学遵守校规的精神。

4.学习讲课文故事梗概,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黑人同学是一位出色的老师。

教学难点:认识讲公德和遵守校规的重要。

教学准备:摘录文中关键词句的小黑板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在美国的南加州法律大学读书时,朋友送我一只心爱的手表失而复得的故事,赞颂了那位黑人同学模范地坚持公共道德和遵守校规的优秀品德。)

2.这个故事真是一波三折,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随着情节的发展变化,我的内心活动也不断地随之变化,这节课,我们就要细细品析文中关键词句,借助文字的表达走入文中我的内心世界。

二、学习第一部分,体会我对表的喜爱

1.齐读第13自然段,说说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哪些语句写出了我对这只表的喜爱? 功能特殊:上面有北京和加州的时间。

十分珍贵:他的手上也戴了一只。这是一对友情表。

寄托友情:揣测伦捷这时候在干什么。

3.这段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既表达了我对它的喜爱之情,又为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

三、学习第二部分,体会我的感情变化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第411自然段,用画出文中描写我心理变化的语句,了解心理变化的原因,从中体会我的思想感情。

2.学生找出句子,按要求做批注。

3.指名反馈,教师引导深人品析、理解。

⑴可是,这块手表却在一次晚餐时丢失了,可以想象我当时是多么伤心,就像丢了自己的魂魄一般。

①理解文中的比喻句。

②了解丢失手表如此伤心的原因。

教师追问: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电子手表,丢失了还可以冉买,而作者却为什么如此伤心呢?

学生联系上下文,自由发表意见,体会这块手表对我的意义。

③议议:从作者丢失手表如此伤心的心理,你体会出作者内心深处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我高兴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连忙对这位拾金不昧的黑大哥表示谢意。

①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表明手表失而复得时我极其高兴的情景。

②了解高兴的原因:黑人同学拾金不昧,使我的手表失而复得。

③再次体会我对手表的珍爱之情。

⑶我一看,马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这不就是那位拾金不昧的黑大哥吗?

①理解反问句,体会我遇见黑大哥时惊喜与激动的心情。②了解我感激的原因:是黑人同学使我的手表失而复得。

③体会我因黑人同学为我拾回手表而表示感谢,又因其拾金不昧的精神而感动。

⑷我用一种极其困惑的眼光看了他一眼他居然还笑得出来,真不仗义!

①理解极其困惑:实在无法理解,弄不明白。

②讨论:曾心存感激的我为什么会用极其困惑的眼光来看那位黑人同学呢?

③真不仗义:就是真不讲义气。说明我对黑大哥的行为不满。

④说说:在我看来,黑人大哥应该怎么做才算仗义?(他应孩提醒我撕掉寻物启事,而不是到院长办公室告发我。)

⑤体会此时的我不仅困惑,而且对于黑人同学的告发行为心生责怪和抱怨。

⑸之后,我愤愤不平地去校因管理处缴纳罚金。

①理解愤愤不平,就是因感到不公平而很生气的样子。

②联系文中内容体会:生气是因为黑人大哥告发我,使我受到处罚,而他居然还笑得出来;觉得不公平是因为处罚太重、罚金太高,对此心里感到不平衡。

⑹老人的话让我翻然醒悟。这时,我才意识到黑大哥的确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

①理解翻然醒悟,就是很快彻底地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说明我在收罚金老人的帮助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②联系上文,了解老人说的话:祝贺你找回心爱的手表,很遗憾不能帮你减免罚金,但那位黑人学生可真是位非常出色的老师!

③体会老人话中之意:祝贺我手表失而复得,那是因为黑人学生拾金不昧;遗憾不能帮我减免罚金,因为那是我弄脏教学楼墙壁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按校规,我必须受到处罚;夸赞黑人学生是位非常出色的老师,肯定黑大哥做得对,做得好。

④追问:听完老人的一席真诚的话语,我翻然醒悟,悟到了什么?(我也意识到黑大哥的确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

⑤讨论:为什么我与老人后来都认为黑人学生的确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呢?

因为公德,这位黑人同学将手表送还给我;也因为公德,他又向校方举报我,因为我违背了公德。这位黑人同学使我明白公德的重要和校规的严格,所以说他的确是一位出色的老师。⑥揣摩我翻然醒悟后的心理。

愧疚:因为我违背了公德,并且很狭隘地理解黑人同学的告发行为,埋怨他不仗义。

感激:因为我明白了黑人同学的良苦用心,从中得到启发与教育,懂得公德的重要与校规的严格。

四、课堂小结

1.说说学完课文后带给自己的启示。

2.教师小结:拾金不昧是公德,爱护环境是公德,真诚地帮助他人、教育他人也是公德,我们不但要遵守公德,也要维护公德。所以文中的黑人真不愧是一位出色的老师。

五、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描写我心理变化的语句。

2.根据意思写成语。

⑴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⑵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

⑶快乐到了极点的时候,发生悲痛的事情。()

⑷态度温和,十分亲切,让人容易接近。()

7.老师上课时的动作 篇七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相关词语, 从提供的词语中选两个造句。3. 抓住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

教学重难点:学习霍金面对困难, 坦然面对残酷命运的乐观而又豁达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走近文本, 认识霍金

师导入:有这样一把特殊的轮椅, 承载着一位特殊的病人。前一节课,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这样一位伟大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霍金。 (出示轮椅上霍金的图片) 1.面对这样一位病人, 你有哪些问题想问呢? (让学生提问) 2.师小结:是的, 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残酷”具体体现在哪儿?你能从书上找出句子吗?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在这漫长、残忍的疾病的困惑下, 霍金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读书, 是什么力量在驱使着他?

二、阅读文本, 了解霍金

轮椅的确禁锢了霍金的身体, 他翻书、读文献都离不开轮椅, 但轮椅阻挡不了他思维的飞翔, 他的思维穿越时空, 在茫茫宇宙中探索。

1. 文中有一句话点明了霍金的魅力, 是哪句话呢?指名读。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 (板书) , 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板书)

(1) 同学们, 读这句话应该带有怎样的感情? (景仰) 带着这样的感情读读这句话吧

(3) 但课文主要就是讲他是物理天才吗?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更因为) 是的, 文中重点讲他是生活的强者, 在身体如此残疾的情况下, 依然执着地追求梦想。轮椅, 撼动不了他成为生活强者的信念。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再次仰慕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吧。

过渡:“他是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学家, 他更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这话好像与一个残缺之躯不应该联系在一起。但事实却是真真实实的。那么, 他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

2. 请同学们默读第4—7自然段, 思考一下。

学生回答, 老师利用多媒体相机出示重点句。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 我通过指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揣摩,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霍金的内心, 从而感受霍金在身处逆境时, 顽强、不屈服的性格。)

过渡:霍金正是凭着坚毅不屈的意志、不断求索的精神, 才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的确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物理天才。

三、升华文本, 理解霍金

霍金, 这样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 这样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生活强者, 他用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感动着每一个人。我们再来读关于他的一则小故事。

1.默读小故事, 思考: (1) 年轻的女记者向霍金提出了怎样的问题? (2) 你是如何看待命运对霍金的不公平的? (让学生说说)

2.文中那位女记者在仰慕他的同时又是怎样看待霍金的命运的呢?

3.霍金自己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命运的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交流: (充满恬静的微笑) 动作 (艰难地叩击) 用生命写就的文字 (……对了, 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所有这些表现都在诠释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 他乐观笑对人生, 永不言败的强者风范。轮椅成为他生命的支点, 也成为他勇敢顽强地挑战命运的新的起点。他, 是生活的强者。

(1) 指名读。 (2) 交流:命运使霍金失去了身体的自由, 不能像常人那样学习、工作, 这对于拥有强烈科学抱负的人来说是多么痛苦, 可是霍金觉得自己依然拥有很多很多, 手指能活动, 大脑能思维, 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有亲人和朋友, 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不正是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吗?多么令人敬佩的生活强者! (3) 有感情地诵读霍金的回答。

4. 小练笔:同学们, 学完了这篇课文, 你有什么话想对霍金说吗? 让我们面对着屏幕上的霍金表达你的心声吧! 动笔写下来。以“轮椅上的霍金, 我想对你说”为题。

(设计意图:霍金的这段话表现了他在命运前面不低头, 不退缩, 勇敢地向命运挑战。这是一段震撼人心的话语。引导学生读懂、读透很重要。前面有一个“抑”的伏笔, 这儿学生在对比的意境下, 也较容易理解, 并且很容易对人物产生钦佩等感情。这儿设计一个“霍金, 我想对你说”的小练习, 就是水到渠成了, 而且也符合《新课程标准》中对听、说、读、写训练的要求, 把这项练习结落到实处。)

四、拓展文本, 寻找“霍金”

1.交流同学们收集的霍金的资料。2.整理几条霍金名言。 (多媒体出示) 我们一起来念一念。3.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走进了霍金的内心世界, 感受到他乐观的人生态度, 让我们以霍金为榜样,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勇做生活的强者, 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奇迹吧!

作业:推荐课外阅读。 (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 我打算引领学生逐步深入阅读文本, 反复品味咀嚼那些看似平凡朴素的语言文字,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平台。

上一篇:保险公司业务薪酬制度下一篇:班级管理中主体性教育的培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