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的传统习俗活动20

2024-10-13

万圣节的传统习俗活动20(9篇)

1.万圣节的传统习俗活动20 篇一

万圣节是西方一个欢乐的节庆,许多人都会提着「杰克的灯笼」,你知道这个灯笼是怎么来的吗?还有许多关于此节庆的象征和游戏,现在就让我们通通告诉你。

1. 杰克的灯笼

相传在爱尔兰有个无恶不作的酒鬼叫杰克,他捉弄撒旦,骗他爬到树上摘苹果,然后在树上刻了一个十字,将他困在树里。杰克死了之后,由于他生前干尽坏事,天堂和地狱都不肯收留他。最后撒旦罚他永远提着灯笼,直到找回人间的路为止。美国人现在所提的杰克的灯笼,大多都是由南瓜雕刻而成的。

2. 黑猫

据说以前的人们相当害怕巫术,他们相信黑猫是女巫或巫师的化身。猫本身是个灵敏的动物,若再加上毛色是黑的,令人特别感到一股邪气,所以人们通常都认为黑猫会带来坏运,黑猫据说会跟巫婆一起骑着扫帚飞上天空。

3. 咬苹果游戏

在万圣节前夕,咬苹果是人们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先将苹果漂浮在装满水的盆子里,孩子们不能用手拿苹果,必须用嘴巴去咬,先咬到的人就是优胜者。据说此游戏源自罗马人,他们在敬拜死者庆典的同时,也敬拜水果女神,据说她戴着苹果王冠,因此罗马人会在这一天玩着许多跟苹果有关的游戏,其中一个就是咬苹果,后来此游戏传到居尔特,最后传到美国,变成一个万圣节很受欢迎的传统游戏。

4. Trick or treat活动

「不给糖就捣蛋」的由来源自于中世纪的欧洲习俗。十一月二日是天主教的全灵日,在这天,人们会挨家挨户地去要「灵魂蛋糕」,当他们得到蛋糕时,就会为施与者的祖先祈祷,反之,他们就会作弄那个人,因为他不关心他的祖先。

这就是万圣节的习俗。

★ 万圣节的有哪些好玩有趣的习俗活动

★ 万圣节的来历及习俗有哪些?

★ 万圣节活动方案

★ 万圣节活动策划

★ 幼儿园万圣节活动方案

★ 万圣节活动个人总结

2.立夏节气的传统习俗活动 篇二

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喝粥

根据当地史料记载,我国古时每年“立夏”节气,民间形成了吃粥、挂蛋等习俗。民间传说立夏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无病无灾。

吃立夏饭

立夏这一天,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要变着花样吃各种饭,乌米饭、豌豆糯米饭……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饭,但因为加进了各种时令的料,变换出不同的颜色

尝新

很多地方有“立夏尝鲜”之俗。人们品尝时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

做夏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

食面食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喝茶

我国江西、扬州等地有立夏饮茶的习俗。夏天酷暑炎热,经常喝茶,尤其是偏凉性的绿茶,可以让暑气顿消,起到清热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

迎夏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还有习俗说立夏日不迎夏,会有病灾缠身。

立夏的由来

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

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进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开。立夏时节,万物繁茂。

立夏吃什么食物

立夏蛋

虽然全国各地立夏这天的传统食俗各有特色,但说起立夏那天最经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里就开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看着蛋壳慢慢变红,满屋香喷喷。茶叶蛋应该趁热吃,吃时倒上好的酒,内洒些许细盐,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

立夏饭

旧时立夏节,宁波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白粳米煮成“五色米饭”,称之为立夏饭。现在宁波城乡部分家庭依旧保留这种古风,只是立夏饭的料改成了另外五种食物:蚕豆、大豆、竹笋、芥菜,外加酱肉或咸肉,叫五样米饭。

立夏茶

在江西一带的地方有立夏饮茶的习俗,就是在立夏的这一天要喝茶,如果你不喝茶那你就不能轻松的过夏了,就会苦夏了。为在立夏的那一天,妇女们要聚集七家的茶叶,共同烹饮,说是立夏饮了七家茶,可以保证整个夏天不会犯困。

立夏羹

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俗话说“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tuo),一脚跨过河”。立夏前后常有大风出现,名“龙王暴”。立夏日发东风,俗以为有水灾,谚谓“立夏东风雨涟涟”。立夏日打雷,日后必多雷雨,谚谓“雷打立夏,三天来一下”。

七家粥

浙东农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风俗,就是务农人家左邻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

麦蚕

立夏节,上海郊县农民取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用立夏时青嫩的草头和入米粉,油煎成饼,叫做“摊粞”,为上海和浦东地区人民所喜食。还把糖梅子、酒酿、咸蛋等作为当令食品,称为时鲜,取以尝口,称尝“三新”。

黑米饭糕

黑米饭糕也是宁波传统的立夏点心之一,是将乌树叶捣烂泡水后,用乌树叶汁泡糯米使其染色变黑,再将泡好的黑糯米加糖蒸熟后手工压制成糯米糕,吃起来有一股淡淡的乌树叶香味。

脚骨笋

3.小满节气的传统活动及饮食习俗 篇三

我国古人将小满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这一时节,苦菜生长繁茂,如火如荼;一些枝条细软的喜阴草类在强烈的日晒下就开始逐渐枯死;此时的麦子虽然开始逐渐成熟饱满,即将进入收割期,但是并没有完全成熟。

从气候特征来看,在小满节气到芒种节气期间,我国各地都渐次进入了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小满以后,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

在小满节气期间,西北高原地区已经进入了雨季,作物生长旺盛,但有较强冷空气南下时,赣、浙、闽、粤等省5月下旬至6月上旬会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20℃、日最低气温低于17℃的低温阴雨天气,俗称“五月寒”“小满寒”。

小满时节,小春作物即将收获,中稻全面栽插,农事繁忙,晴天抢收,雨天抢栽。但小满时节又易出现干旱天气,“蓄水如蓄粮”,“保水如保粮”,既要注意蓄水防旱,又要注意可能出现的阴雨天气影响小春收获。此时,农事活动也即将进入大忙季节,夏收作物已经成熟,或接近成熟;春播作物生长旺盛;秋收作物播种在即。

一候苦菜秀:小满之日“苦菜秀”,苦菜,多年生菊科,春夏开花,感觉火气而生苦味,嫩时可食;

二候靡草死:后五日“靡草死”,靡草,按东汉郑玄的解释是荠、葶苈之类枝叶细的草,葶苈三月开小黄花,四月结子,因为是阴气所生,到入夏畏于阳气,便枯死了;

三候麦秋至:再五日“麦秋至”,夏麦可以收割了。

二、小满传统习俗有哪些

1、祭车神

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谚云:“小满动三车”,水车例于小满时启动。此前,农户以村圩为单位举行“抢水”仪式,行于海宁一带,有演习之意。

2、吃苦菜

在小满节气,必吃的一道菜就是苦菜,俗称苦苦菜。这是因为小满是湿性皮肤病的易发期,所以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可以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而苦菜正是一种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功能的应时蔬菜,它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美味又健康。

食苦菜是小满的风俗。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本草纲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

3、祈蚕

江浙一带,水土肥沃,农村里兴盛养蚕。蚕宝宝很娇气,非常难养,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时节会举行祈蚕节。祈蚕节没有固定的日期,各家在哪一天举行都行,但前后差不了两三天。南方许多地方建有“蚕娘庙”“蚕神庙”,养蚕人家会到庙里跪拜,并供上酒、水果、丰盛的菜肴。

4、看麦梢黄

“麦梢黄,女看娘,卸了杠枷,娘看冤家。”在关中地区,小满时节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探望,问候夏收的准备情况,这一风俗叫做“看麦梢黄”。回家时候可不能两手空空,女婿、女儿一般会携带油糕、绿豆糕、黄杏等作为礼品。

4、夏忙会

有些地方还会举办夏忙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交流和购买生产工其、买卖牧畜、集杂粮食等,会期一般3-5天,届时还会唱大戏以助兴。

5、祭三神

小满有“动三车”之说,这三车指的是叫水车、牛车、丝车。“祭三神”则指的是,在小满时节,祭祀掌管这三车的神灵,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

相传,“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要举行祭祀仪式。在车基上放置鱼肉、香烛等供品祭拜,而且还要特地准备白水一杯作为祭品,祭时将水泼入田中,祝水源涌旺。

6、卖新丝

小满时节等蚕丝都线制完毕,各家将其背到城里,卖给收丝的客商。吴地一般每年农历四月开始买卖蚕丝的集市,到晚市建立后方散,称之为卖新丝。江南各地,大多如此。

7、忙收种

黄河流域各省份,农历四月刚刚忙着收麦打场。珠江流域播种秋稻,东北则正是棉花、小麦以及大豆下种的时期,高粱刚刚长出,又必须锄去杂草,剪除劣苗,小满节气正是农忙之时。

8、抢水

“抢水”是旧时民间的农事习俗。流传于浙江海宁一带,举行这种仪式时,多由年长执事者召集各户,在确定好的日期的黎明时分燃起火把,在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群人以击器相和,踏上小河汉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人田,至河水干方止。小满时节容易出现干旱天气,对农作物非常不利,旧时农民就会用水车车水排灌,以缓解早情。

9、绕三灵

“绕三灵”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是白族的传统节日。此节日即是繁忙的水稻农事之前的歌舞活动。也是祈祝丰收的祷告仪式。

关于小满的经典说说

1、我的祝福不多,比山重一点,比海深一点;我的思念不远,比天空远一点,比海阔一些;我的朋友不多,唯有你,是最棒的一个!小满时节到了,祝你开开心心,永远幸福!

2、为了你,我愿意跋涉千里,只为见你一面;为了你,我愿意飞星摘月,只为博你一笑;为了你,我愿意守候每个时节,只为祝你幸福如意。祝小满节快乐!

3、小满节气祝福多,心情快乐好事多,家庭美满喜事多,生活幸福财运多,友谊常在真情多,爱心传递开心多,一生平安健康多,祝你小满快乐。

4、梦想,从来不怕路远,只要方向正确;生活,从来不怕艰辛,只要心有阳光;真情,从来不怕别离,只要心中有你。小满时节到了,祝福你,一切如意,万事顺利!

5、小满到,气温高。食莫凉,求温饱。雨量多,莫受潮。天多变,防感冒。苦瓜菜,消暑妙。萝卜块,溶脂强。蘑菇汤,免疫好。多补水,润肠道。祝安好!

6、小满节来到,养生最重要,气温渐增高,皮肤护理好,饮食需清淡,瓜果蔬菜鲜,多喝绿豆汤,鲫鱼有营养,早起来锻炼,健康到永远,祝你永平安,生活更圆满。

7、麦穗在远眺,思念在麦尖熟了。气温渐渐高,情意在阳光下慢慢熬。小草更绿了,在清风中微微笑。我的问候也来了,轻轻投入你怀抱。小满了,祝你心情好!

8、小满时节到,吉祥来笼罩,麦穗渐粒满,丰收满人间,好运满身绕,喜事迎满面,快乐满心田,财源满腰包,祝福小满笑,好运满意到,祝小满愉快。

9、夏风轻轻拨流云,片片云彩沾深情。阳光掠过影无痕,深深惦记写我心。大地丰收麦金黄,随你采撷仓丰盈。幸福满池随风转,惟有开心笑不停。小满快乐!

10、小满时节,今天问候,快快乐乐,开心满满,甜甜蜜蜜,爱情甜满,顺顺利利,精神饱满,财源滚滚,生活美满,健健康康,身体丰满,平平安安,幸福圆满。

11、小满节气到,祝福满怀笑,好运吉祥罩,快乐身边绕,心情倍舒畅,幸福来拥抱,祝小满快乐,好梦接连连,欢乐天天伴,幸福圆满年。

12、小满节气祝福多了,心情舒畅喜事多了,爱情甜蜜浪漫多了,友谊长存知己多了,真心祝愿开心多了,一生健康平安多了,小满祝你幸福圆满了。

13、小满节日到来,祝你生活满满,笑脸相迎每一天;祝你快乐满满,短信收到好运时时伴;祝你幸福满满,吉祥围绕平安跟着跑。祝快乐、幸福、吉祥、如意。

14、小满时节到,愿你:小酒一喝,生活美满;小嘴一乐,心得意满;小手一抓,盘满钵满;小腿一跳,健康满满;短信一发,情谊满满!

4.谷雨传统习俗和农事活动2022 篇四

喝谷雨茶

谷雨茶就是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制成的茶叶,而且要上午采的。谷雨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香气宜人。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

赏牡丹

“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被称为谷雨花、富贵花,谷雨时节赏牡丹已绵延千年。清顾禄《清嘉录》曰:“神祠别馆筑商人,谷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无国色,锦棚只护玉楼春。”至今,山东菏泽、河南洛阳都会在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观赏游玩。

祭仓颉

清明祭黄帝,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据《淮南子》记载,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当天下了一场谷子雨。仓颉死后,人们把他安葬在他的家乡——白水县史官镇北,墓门刻了一副对联:“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每年的谷雨,“仓颉庙会”都会在陕西白水县如期举行。

“吃春”

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人们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说成是“吃春”。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鲜椿芽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维生素C,其叶、芽、根、皮和果实均可入药,具有健胃理气,止泻润肤等多种功效。

祭海

谷雨节也叫做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在中国北方沿海一带,渔民们过谷雨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海祭时刻一到,渔民便抬着供品到海神庙、娘娘庙前摆供祭祀,有的则将供品抬至海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场面十分隆重,这一习俗在今天胶东荣成一带仍然流行

走谷雨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谷雨贴

谷雨贴,禁杀五毒,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病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这一习俗在山东、山西、陕西一带十分流行。清乾隆六年《夏津县志》记:“谷雨,朱砂书符禁蝎。”“禁蝎”的民俗反应了人们驱除害虫及渴望丰收平安的心情。

谷雨贴,属于年画的一种,上面刻绘神鸡捉蝎、天师除五毒形象或道教神符,有的还附有诸如“太上老君如律令,谷雨三月中,蛇蝎永不生”、“谷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持七星剑,单斩蝎子精”等文字说明,寄托人们查杀害虫、盼望丰收、安宁的心理。

赏花

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谷雨三朝看牡丹”,赏牡丹成为人们闲暇重要的娱乐活动。

谷雨的相关农事活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谷雨是反映降水现象的一个节气,谷雨节气后,天气较暖,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非常适合谷类作物的生长。

谷雨将谷和雨联系起来,蕴涵着“雨生百谷”之意,反映了“谷雨”的农业气候意义。谷雨时节的气候特点主要是多雨,此时的雨水不仅多且下得急,所谓雨生百谷,正是播种的好时机。谷雨时节也是越冬作物冬小麦的抽穗扬花期,春播作物玉米、棉花的幼苗期,这些作物都需要充沛的雨水来促进发育生长。

有关谷雨的诗句

1、三月二十八日也谷雨晴。——元·邵亨贞《法曲献仙音·寄寿云西老人,时吴与张石隐》

2、谷雨贡黄封。——宋·曹勋《诉衷情》

3、谷雨收寒。——宋·陈允平《过秦楼》

4、谷雨只微寒。——唐·王贞白《芍药》

5、谷雨风前。——宋·元绛《映山红慢》

6、谷雨才耕遍。——宋·范成大《蝶恋花》

7、山寺馈茶知谷雨。——宋·陆游《春日》

8、谷雨茶香院院夸。——宋·陆游《闲游》

9、谷雨初匀牡丹。——宋·李石《扇子诗》

5.万圣节的传统习俗活动20 篇五

文秘品味端午习俗弘扬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方案县(区)教育局、中煤三建公司教育处、各有关学校: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树立爱国爱家情怀,市教育局决定在端午节期间开展品味端午习俗弘扬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月日至月日

二、活动内容.开展迎端午思善贤主题教育。

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浏览等形式了解端午节的民俗起源,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有条件的学校可围绕主题开展专题讲座、文化展览、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端午节文化内涵,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开展话端午传美德主题实践活动。

举办经典诵读活动。

各中小学校以端午民俗诗歌、屈原诗辞、历代经典爱国主义诗文为主要内容开展诵读活动。

组织节日小报创编活动。

各中小学校要在帮助学生理解端午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制作节日小报,选择优秀作品展出。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端午节期间,各中小学校要动员教师志愿者、学生志愿者以农民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为对象,组织开展献爱心活动。

.开展品民俗爱家乡主题实践活动。

开展端午民俗寻访、体验活动。

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寻访、体验淮北端午民俗,开展包粽子、制香囊、画彩蛋、插艾草等民俗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品味、传承民俗。

组织学生通过微博、微信、报刊等媒体发布影像、文字作品,展示家乡美景,宣传家乡民俗,为家乡淮北代言。

三、活动要求各单位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利用校园媒体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活动。

各单位要积极做好活动信息上报工作,活动开展情况以文字信息、图片报道、视频资料等形式于月日前上传到市教育局团委邮箱及群。

6.万圣节习俗 篇六

为了不让这些游魂得逞,村民在当天晚上,都会打扮成鬼魂,在村庄各地热热闹闹的游行,希望吓走那些孤魂野鬼.在这传说中最凄惨的部分是,当村民认为某些人可能被鬼附身时,就会将他绑在木桩上活活烧死,目的是要“杀鸡儆猴”,警告其它鬼魂离远点.

随著时间流逝,许多风俗习惯的传统精神慢慢式微,到后来,装扮成鬼怪或巫婆,变成只是一种仪式化的行为.1840年左右,爱尔兰移民将万圣节的传统带到美国,到了近代,万圣节晚上,大家奇装异服地上街狂欢,谁还担心鬼魂附身的事.

至於夜里,小孩子打扮成各种鬼怪,兴高采烈地挨家挨户去讨糖果,在各家门口大喊“trick-or-treat!”,不给糖 那你就等著我们的恶作剧!这种“合法的勒索”,倒不是源自喀尔特族,有可能是从西元九世纪的欧洲风俗演变而来的.

而万圣节雕刻南瓜的习俗,则可能和爱尔兰的民间传说有关.据说有一个名叫杰克的酒鬼,曾经设计将撒旦骗上树,并在树干上刻了一个十字架,让撒旦不敢下来,结果魔鬼和他达成协议,保证从此不再前来骚扰,才得以脱身.据说可怜的杰克在死后,天堂和地狱都拒绝他进入.魔鬼给了他一小块灰烬,让他在黑暗的地狱中比较能看清楚路,他便将这小块灰烬放在一个打了许多洞的菜头当中,好让它烧久一点.

7.万圣节的传统习俗活动20 篇七

评出示范项目十项、特色展示项目五十项

作者:本报记者李玉兰《光明日报》(2015年03月20日 0

1版)

本报北京3月19日电(记者李玉兰)教育部与本报联合举办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经各高校自主申报、专家组评选,日前评选出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10项、特色展示项目50项。

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教育部与本报于2014年5月联合启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开展,以“文化根·民族魂·中国梦”为主题,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教育引导高校学生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探索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

此后,教育部与本报联合推出《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巡礼》栏目,报道了各校的礼敬活动,社会反响热烈。此项活动得到各地各高校积极响应,各校紧密结合大学精神凝练和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了一批效果好、影响大、有特色、可推广的品牌活动。

相关链接

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

北京交通大学 课堂内外“书法”翰墨精神

南开大学 “学向经典 行在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类分层育人项目

浙江大学 “人文经典 四季歌行”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上海交通大学 以“全球华语短诗大赛”为载体的传统文化传承项目

陕西师范大学 “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提升文化育人工程”

复旦大学 “校园雅韵——高校京剧艺术教育”

武汉大学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校园活色生香”

山东大学 “中华文化体验与教育活动”

内蒙古大学 “IMU剧影力”话剧季品牌文化活动

中山大学 “蒹葭杯”诗词大赛

(50项特色展示项目见6版)

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名单

作者:《光明日报》(2015年03月20日 06版)

学 校

项目名称

苏州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工作坊

长春工程学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三九”圆梦工程

天津音乐学院

《古韵新风国乐雅集》公益活动

北京大学

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展览

中国人民大学

让传统家书文化浸润校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艺文赏析与体验——驻校艺术家/作家计划

天津大学

以百廿年校史文化为载体深入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活动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夕阳e时代”弘扬敬老助老文化项目

同济大学

构建“闻学堂”平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华东师范大学

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资源在优雅学府中培育栋梁人才

中国矿业大学

诵唱读写 传承经典

中国药科大学

“孝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华东理工大学

内化龙舟文化为校园文化传播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立足高职学生特点以“明礼”为中心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走近传统礼敬文化成长自我”系列活动

河北工业大学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天津科技大学

构筑文化高地 唱响“文化之韵”依托高水平系列展览推进文化传承

邢台学院

“紫金山书院文化”品牌系列活动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打造传统“根文化”品牌 激励广大师生做中华文化使者

中北大学

以“太行精神”为核心的革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哈尔滨商业大学

校园原创励志话剧《春天的礼物》

齐齐哈尔大学

大型风情音画《达斡尔人》

上海海洋大学

雕百年文脉 塑海大精神利用历史文化长廊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江苏师范大学

礼敬中华经典 打造诗词校园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弘扬良工匠作的地域文化传统

杭州师范大学

“六艺节”品牌文化活动

龙岩学院

把好“五度”打造客家文化育人品牌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七玄乐府对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湖南大学

文以载道 文以化人弘扬岳麓书院优秀传统建设文化校园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以楹联为载体的优秀传统文化育品牌活动

浙江师范大学

“承根启梦情铸国魂”国学文化节

中国美术学院

“活化传统弘扬美德”教育活动

华中师范大学

恽代英在汉活动及思想研究口述史

合肥工业大学

传承家书文化 守护亲情家园大学生“一封家书”邮寄活动

衡阳师范学院

“大学生成人礼”文化品牌活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华文化价值教育工程

暨南大学

中国文化节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建设“八个一”工程推进妈祖文化“四进”校园

西南民族大学

“致敬经典印记中华”中华文学经典诵读暨自创作品吟诵大赛

江西财经大学

弘扬“信敏廉毅”校训精神礼赞中华传统文化

河南大学

“红烛业”——明清师德师风笔墨珍藏展

郑州轻工业学院

“经典照亮人生”——诗词吟诵校园行

武汉纺织大学

弘扬荆楚文化 传承汉绣技艺

福建中医药大学

传承中医国粹 弘扬优秀文化“一园一馆扬中医”品牌活动

浙江农林大学

感悟自然 以文化人校园农耕文化品牌活动

集美大学

礼敬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弘扬嘉庚精神

三峡大学

三峡剧社自编原创历史剧《求索》

华南农业大学

“文化根·岭南韵·中国梦”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

中南大学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

湖北工程学院

8.万圣节的传统习俗活动20 篇八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中国的过年习俗整体上基本一致,但是由于各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的不同,导致形成一部分差异。鉴于我是一个比较地道的莆田人,所以下面我专门从除夕、春节和元宵的风俗活动上,对闽南地区与莆田地区的年习俗进行差异比较分析。

一、除夕

在闽南,除夕之夜,到处灯火辉煌,闽南一带过年习俗与其它城市不尽相同。各家各户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份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后,接着是求如愿,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在除夕的年夜饭里,有几样食物是绝对不能少的。长年菜:即菠菜。不可以切根,有头有尾,每人都得吃一根,意寓“平安”。血蚶:闽南话说“蚶壳钱大赚钱”,将吃剩的蚶壳洗净,洒在桌子底下或床下,直到初五才收拾。

在莆田,除夕之夜,莆田民间统称为过年、做岁、三十暝(夜)、围炉。莆田人过年准备要从腊月二十开始,要做大量的工作。如扫巡,接神,贴白额春联和农历“二十五太阳”等习俗。

大家可能对贴“白额春联”比较好奇。据说,那也是一个春节,距今400多年前的明朝。当时倭寇进犯福建沿海,在莆田烧杀抢掠。不甘受辱的莆田百姓奋起反抗,惨遭倭寇屠杀,死者达数万人。直到抗倭英雄戚继光的大军赶走倭寇,莆田才得以光复。逃亡山里的百姓,正月初二才返回家园。他们在家门贴着白纸,悼念亡故的亲人。由于办理丧事,过年便拖到正月初四。吉庆佳节,惯例应贴大红春联,于是人们便把春联覆在原先贴的白联上,但在上端留出一截白色,以示心有余哀。

腊月二十五之后,大人都要特别交待小孩,在外面不许骂人,更不能和人打架,大人也不能打骂小孩。家家户户都要备办“红团”(面皮绿豆馅)、“番薯起”(用煮熟地瓜捣碎后和米桨、红糖、发好后蒸制而成)、白糕、油炸葱饼、油炸豆腐、油炸排骨、购买橘子、茶、酒等,并要杀鸡(鸭)、杀猪(羊)、杀鱼等,统称三牲(春节期间不能讲“杀”字,要讲“阉”,如问你家阉鸡了没有?),以备祭天地、神、祖先等辞年之用。腊月三十零时辞年,乡村中不约而同地响起爆竹声,家家庭院前摆着一张系着金线绣花桌裙的供桌,桌上摆着五果、六斋、三牲和贴着福、禄、寿红纸花的干线面,全家人由年长的领头,依次拈香跪拜天地,在供桌前烧起供银、银纸,再次燃放爆竹。而后供桌退后一步,换上同样的一套供品,跪拜祖先,祈祝全家平安,来年幸福,然后,在供桌前再一次烧起供银、银纸、燃放爆竹,表示辞年结束。

大年三十中午,家家户户都是吃“擦粉”(地瓜粉、线面、油炸豆腐、肉丝、及青菜等混合煮成的糊糊,意思是辞去过去汤汤水水的不如意的生活)。莆田、仙游围炉时,餐桌上的菜,也有规矩。大多都有吉利的寓意,且十分丰盛。盘菜中,一定要有鲫鱼(俗名鲫母,谐音“积宝”)、虾(谐音“和”,意即一家和和气气,和气生财)、蟹(要选十只脚齐全,寓十全十美之意)、海蛎(谐音“在”,寓意来年家人都会还在这个世上),其他的菜看各家喜好和经济情况。厨房的水缸里还要养几条活鱼,表示年年有余。

二、春节

在闽南地区,正月初一这天,有“不扫地,不动刀剪,不取井水”的习俗。正月初二,闽南地区俗称“女婿日”,也就是在这天,出嫁的女儿要和丈夫回娘家探望父母。厦门传统习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门拜年,要在家里祭祀亡灵。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正月初四为迎神日,又称接神日。因为腊月二十四日这天,家家户户把灶王爷等诸神送上天,让其上天言好事,诸神在天宫玩够了,要到这天才下凡间,所以,到了正月初四这天就要把他们恭恭敬敬地接回家中供奉,以求神佛庇佑全家人新的一年平平安安,万事如意。正月初五这天,大多商铺开始继续开张,农人开始下地干活。正月初七这天为“人日”,一般要吃鸡蛋寿面。正月初九,要‘拜天公’一家老小,斋戒沐浴,上香行礼,祭拜诵经。

在莆田,大年初一早,家家以线面、“福饭”(干饭)祭祀祖先;祭毕煮线面,每人一碗,寓意“福寿绵长”。当天,人们纷纷到城镇,或到山村游览名胜,叫做游春。正月初二,是禁忌日,人们不敢互相串门。此俗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十一月廿九日,倭寇陷城,莆人被杀者众多,至正月初一贼始退,逃难的人们返家收殓遭难亲友,串门的都是吊丧之人,因此,此日就成为不吉利之日,忌往来。不过凡初一到过的,不犯此忌。正月初三,因初

一、初二两天闭井门不取水,初三早才祭神开井门汲水。开店铺的生意人于此日早也鸣炮开门营业。新嫁女在这天由新郎作陪,回娘家向父母拜年。在仙游县,这天还是“做十”日,祝寿亲友络绎不绝。初四日晚上要“做大岁”,即重复过年。此俗同源于倭寇窜犯兴化,百姓逃难,没有在家过“岁”,翌年初一回到家里,收葬遇害亲友后,于初四补过“除夕”,俗称做“大岁”。在仙游则是初五做“大岁”。初五如同初一,早饭每人一碗面,然后去游春或探访亲友。农历初九,天公生,和闽南地区风俗没什么差别。

三、元宵节

在闽南,春节中还有一个很盛大的节日是正月十五的元宵节。闽南元宵节的习俗比较多,如泉州旧时郡城、晋江、惠安一带,要“请替身”、“过关限”。所谓“替身”,是指能立置的小蔑纸人,家庭主妇要先略备酒菜敬祭,并念道:“吃肉紧迫迫,吃酒跑溜溜,吃主人酒菜,替主人消灾。”然后焚烧掉。有的还要用红纸剪成或扎成一个城门样的关隘,再举行一个过关仪式。这是春节系列民俗活动结束前夕,再一次祈冀在新的一年里消灾消难,前途光明。再如,漳州漳浦县的“穿灯花”,赏花灯、猜灯谜,舞龙狮等,形势比较多样。再如,在一些比较宽广的地方,公园或体育场,相关单位会举办芗剧演出、燃放焰花、文娱晚会等活动,与周边民众共度佳节。夜幕下的闽南城乡,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使闽南人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9.夏至传统习俗与农事活动 篇九

过了夏至,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这时,华南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华南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如有夏旱,一般这时可望解除。

气象变化

◆气温降水

夏至过后,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其后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大约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夏至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

“夏至”是盛夏的起点。虽然还没有到一年当中最热的日子,但离“入伏”也不远了。从“夏至”起,经过三个“庚日”,便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

◆“立竿无影”

在夏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正午时分呈绝对(接近)直射状,在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会出现“立竿无影”奇景。“立竿无影”现象只有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才有,一年中都有两次太阳垂直射向地面的时刻。 目前中国大陆设有5处北回归线标志,分别位于广东的汕头、从化、封开,广西的桂平和云南的墨江。

位于广东省北回归线以南的湛江、茂名、阳江、云浮、肇庆、江门、佛山、中山、珠海、深圳、东莞、惠州和汕尾等城市,一年中都可看到两次立竿无影。生活在北回归线上及其以南附近区域的人们,可于夏至日前后几天的中午在太阳下立根竿子,观察一下“立竿见影”如何变成“立竿无影”。

◆对流天气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常常带来局地灾害。

◆雷阵雨天

夏至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 一些地区或会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应注意加强防汛工作。

◆江淮梅雨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服,一些蚊虫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高温桑拿

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过了夏至,虽然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天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上一篇:我收获了快乐作文200字下一篇:复习课《三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