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分析

2024-09-20

关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分析(共7篇)

1.关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分析 篇一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启示

西方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只有当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已全部由工业部门吸收之后,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才能提高.我国当前“三农”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建国初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化产生的阻滞作用.借鉴西方该理论对解决我国当前“三农”问题是一重要启示.

作 者:高海清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社科系,陕西,榆林,719000 刊 名:榆林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LIN COLLEGE 年,卷(期):2004 14(2) 分类号:F06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   “三农”问题   阻滞   思路  

2.关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分析 篇二

“二元经济”最初是伯克提出, 他在对印度尼西亚社会经济的研究中把该国经济和社会划分为传统部门和现代化的荷兰殖民主义者所经营的资本主义部门, 他当时的研究仅仅限于对二元经济的一种单纯的描述。1954年刘易斯发表了一篇著名论文《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 刻画了后起国家存在的二元经济特征: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无限的劳动力供给, 相对于资本和土地而言, 农业部门劳动力供给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负数;而且农业劳动者在接受最低工资条件下提供劳动, 其工资水平只能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而现代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 相对于农业部门的低工资水平, 工业部门只要提供略高于农业部门的工资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给。这不仅使得工业部门由于劳动力的供给而不断扩张, 而且农业部门由于劳动力流出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民的收入因此提高, 当剩余劳动力消失, 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也提高了, 与工业达到一致, 这时经济中的二元结构也消失了。

2 我国二元经济的形成

从世界工业化进程来看, 工业化有三种形式:①产业自然成长型工业化模式, 如英美。②殖民输入式工业化模式, 如巴西。③政府高度介入的工业化模式。在此种模式下会形成工业发展超前而农业发展滞后的二元经济, 这种经济体制一经形成就具有一定的刚性。我国在实行市场经济以前的工业化正是采取的这种形式, 伴随着产生了具有刚性的二元经济结构。

工业化初期, 工业部门比重较小, 单纯依靠工业部门自身的积累来筹集发展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规模巨大的农业部门必然成了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 把资本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市场性的资源转移;另外一种是政策性的资源转移。前者取决于金融发展和该地区商业集团的起源与行为;后者主要采取净直接税、净间接税等手段。我国在进行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由于不具备市场性资源转移的条件, 则主要求助于政策性资源的转移。我国政策性转移是以具有巨大剪刀差的价格为手段, 集体化农业是因为制度的支持而取得成功的。在私人经济中, 农户的个人收入和消费是不可能控制的, 它主要取决于农户的个人偏好, 在此种情况下进行资源转移是不容易取得成功的。而通过集体化使农业部门劳动者只能得到一个维持生计的费用, 抑制了农民的消费。并且这种转移是在劳动者拿到收入之前就完成了, 具有隐蔽性和强制性, 因此, 这种转移方式是比较容易成功的。

3 中国二元经济的结构刚性分析

3.1 资源配置过度倾斜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由于国内外的环境, 采取了特殊的经济发展战略, 通过资源倾斜手段, 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这一阶段所采取的过度的资源倾斜政策, 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严重阻碍。我国的资源倾斜主要是资源在工业与农业间分配的严重不均, 这样导致农业发展严重滞后工业的发展, 难以与工业发展相适应。综观我国经济发展历史, 由于资源过度倾斜于工业, 对农业投资严重不足, 引起粮食产量急剧下降, 造成全国性的粮食短缺。而现阶段的中国农业应该是政府主导的投资, 具体投资方向在农村基础设施、灌溉系统以及农村人力资本等。但政府的资源一直是严重的倾斜于城市和工业, 造成我国经济二元结构刚性加强。

3.2 农业剩余人口转移受阻

按照刘易斯的经济增长模型, 一国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农业剩余人口向非农的转移。因为只有农业剩余人口向非农转移才会使农业生产规模化和现代化, 才能加速二元向一元的转化。我国的农业剩余人口转移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促进跨地区流动。

(1)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建立乡镇企业

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立现代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保护和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然而, 在我国的乡镇企业建立的过程中, 出现了明显的“资本深化”的趋势。“资本深化”的提前进行, 使得技术的选择出现了不断朝资本替代劳动的路径偏差, 资本的增长持续快于劳动的增长,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 促进跨地区流动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另一种方式是跨地区流动。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机制在劳动力配置的作用日益增强, 农民自由进城主要分布在所谓的城市非正规部门。据统计, 在非正规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劳动力在城市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为20%~70%, 创造收入大约为城市总收入的40%。但是我国城市非正式就业空间相对狭小, 在1998年我国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占城市就业总数的13%, 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 甚至低于一般发展中国家水平。特别是近年来, 出现大规模的下岗职工与农民形成了强烈的竞争。

4 结论

通过本文分析, 我国二元经济在沿着刘易斯经济发展模型的路径中受到很多的制约因素, 我国经济的一元化不能按其途径顺利进行。因此造成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刚性。二元经济结构刚性的加固, 不仅对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造成了严重的障碍, 而且也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对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刚性问题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摘要:本文将对我国二元经济的刚性进行分析, 探讨其出现刚性的原因。

3.关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分析 篇三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政策,使得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特征显著。城乡分割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利用1978—2013年的统计数据,选取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经济对比系数和城乡收入差距作为衡量指标,对我国改革开放35年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进行评判,并对其变化特征进行阶段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统—户籍管理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构建城乡统—市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等对策建议,加快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对比系数;城乡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5)04-0027-05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演化特征及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方面。杨小勋、李亚娟(2007)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演化的实证分析,得出1978—2004年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断强化的结论,并提出针对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建议。夏绪梅(2005)指出我国三大地带经济结构的二元程度与全国趋同,呈加强趋势,并从农业、非农业部门生产率水平差异和投资政策两个方面分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存在区域差异的原因。马晓强等(2013)对乡村部门和乡镇部门的范围进行界定,并对我国1978-2010年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变动趋势进行了测度,指出农业产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该阶段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呈弱化趋势,同时提出了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对策建议。王海军、张峁(2010)运用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系数等衡量指标对1952-2008年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和发展阶段进行了考察,并利用AR模型对我国2009-2011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张敏等(2013)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等对北京市1978-2011年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行了测度和分析,并预测未来几年北京的二元经济结构仍处于持续调整阶段,并趋向于缓和。李启登(2009)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刚性的原因:一是就业结构的转换明显滞后于产值结构的转换,二是第三产业发展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三是城市化进程严重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四是限制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消解对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经济对比系数和城乡收入差距作为衡量指标,对我国改革开放35年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进行评判,并对其变化特征进行阶段性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消解对策。

二、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特征

经济的二元性主要是指传统部门(农业部门)和现代部门(非农业部门)的对立,所以通常用两部门间的生产率差异衡量经济结构的二元性,而衡量两部门生产率差异的指标主要是比较劳动生产率。

所谓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一个部门的产值(或收入)比重与该部门劳动力比重的比率,它反映了1%的劳动力在该部门创造的收入比重。计算公式如下

农业部门:Bl=

非农业部门:B2=

其中,Bl为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B2为非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G为总产值(总收入),G1为农业部门产值(收入),G2为非农业部门产值(收入),L为劳动力总数,Ll为农业部门劳动力人数,L2为非农业部门劳动力人数。

一般,Bl低于1,B2高于1。Bl与B2的差值越大,经济结构的二元性特征就越显著。在二元经济加强阶段,Bl的值逐渐减小,B2的值逐渐变大,当Bl与B2的差值达到最高点后,Bl的值转而逐渐变大并趋近于1,而B2的值将逐渐下降并趋近于1。因此,经济结构的二元强度可以通过将两个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进行对比得出,即由二元经济对比系数计算可得Rl=(Rl代表二元经济对比系数)。

二元经济对比系数与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呈反方向变动,即Rl越大,两部门的差别越小,经济结构的二元性越小;反之,Rl越小,两部门的差别越大,经济结构的二元强度越大。Rl在理论上的最大值为1,通常低于1。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对比系数通常为0.31~0.45,发达国家的二元经济系数通常为0.52~0.86。

在二元经济结构中,两部门间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别越大,收入差距也就越大,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所以,城乡收入比也是衡量二元经济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R=,其中,R为城乡收入比,Il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I2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当R≥2,即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时,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状态;当1.25≤R≤2时,是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时期;当R≤1.25时,表明基本上完成了城乡一体化。

由图表数据可以看出:第一,Bl1。1978-2013年B2波动下降,变动轨迹基本上是一条直线。第三,0.15≤Rl≤0.27,并在两者之间来回波动。虽然从2004年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但依然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0.31~0.45水平,这表明我国经济结构的二元强度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第四,城乡收入比总体上大于2。1978-2013年城乡收入比在1.82~3.33之间呈波动上升趋势,这也表明我国仍处于二元经济结构中。

三、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演化的阶段性特征与原因

根据上文图表,可以将我国1978-2013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化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减弱阶段(19781984年)

改革开放初期,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村生产效率,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1978-1984年,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由28.2%增加到32.1%。这一时期,农村改革初见成效,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从0.4提高到0.5,而非农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则由2.44下降到1.89,相应地,二元经济对比系数由0.16提高到了0.26。两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缩小,经济二元性减弱。此外,1978-1984年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城乡收入比从2.57下降到1.86。

(二)城乡二元经济强化阶段(1984-1994年)

这一阶段,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两部门的生产率差异开始扩大。1984-1994年,比较劳动生产率在农业部门的表现是由上升转为下降,由0.5下降到了0.37;在非农业部门呈现出轻微波动的态势。相对应地,二元经济对比系数由0.27下降到0.21。在这一时期,城乡收入比由1.83上升到2.86,只在1990年出现了短暂的下降。

(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遏制阶段(19941996年)

1994年,我国实行经济“软着陆”政策,投资增长减缓,工业部门的扩张也受到抑制。一方面,非农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由1.75减少到1.62;另一方面,各种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措施相继实施,使得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增加了0.2%。两部门生产率差异的缩小,使得二元经济对比系数增加了0.3%,经济二元强度减弱。这一阶段,城乡收入比减少了0.39,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再强化阶段(1997—2009年)

这一阶段,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减缓,两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差距拉大。1997-2009年,农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减少了27%,非农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减少了11%;相对应地,二元经济对比系数减少了13.64%,经济二元性特征再次强化。虽然在此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但由于我国经济结构的复杂性,并没有改变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城乡收入差距由2.47增加到了3.33。

(五)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减弱阶段(2009至今)

从2009年开始,二元经济对比系数及城乡收入比再次呈现出缩小的态势。2009-2013年,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减少了9.7%,非农比较劳动生产率增加了5%。相应地,二元经济对比系数从0.19升至0.24。这一时期,城乡收入比从3.33下降到3.03。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有所弱化,但总体来看,效果不明显,国民经济的二元性特征仍然显著。呈现这种刚性反应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改革开放以后,虽然逐渐放弃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但是片面追求工业化的传统思维仍然没有转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再次被忽视,使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仅没有缓和,反而更加趋于强化。二是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不仅造成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而且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构成了重要障碍。三是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较低。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与世界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低、农业劳动力比重过大,使得农业比较生产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不利于农业、非农业之间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的缩小以及二元对比系数的提高,因而也就直接影响到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四是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延缓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进程。

四、加快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消解的对策

通过对1978-2013年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是经济二元特征仍然十分显著,如何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协调城乡发展是现阶段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

(一)统一户籍管理制度

我国长期实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是限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因此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首先要统一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从制度上消除对人口自由流动的行政限制。取消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的限制及农民工进城的准入限制,让农民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及各种福利政策,使城乡劳动力自由择业、平等就业,促进劳动力统一市场的形成,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一整套制度,包括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征用制度、土地管理制度以及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把土地的所有权统一收归国有,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国有制、农村土地承包、转让、租借、转变用途、征占都要制定法律,由相关的管理机构负责。要加强土地制度的创新,在继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善承包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各种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提升农业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鼓励和推动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的专业化、现代化水平,增强农业的盈利能力。

(三)构建城乡统一市场

市场是联系城乡的桥梁,可以促进经济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利用市场的灵活性,废除原来的体制障碍,建立多种形式的协作机制,协调城乡经济关系,完善城乡统一、规范有序的竞争市场。通过统一的市场机制将农村原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并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优化组合,实现城乡资源合理配置,从而打破城乡分割的局面,促进城乡一体化。

(四)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技术进步和产出的增加是二元经济转换的基本条件。根据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和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工业的发展,深化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把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连接成一个整体,延长农业产业链,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农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缓解就业压力,而且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五)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4.城乡二元结构之我对家乡的认识 篇四

今年来由于我国城乡结构差异,乡镇以及小县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形态。我的家乡——一个生我养我的小县城也不例外,目睹着她的变迁,我也见证着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随着我国对于解决城乡差异所出台的种种政策,家乡也渐渐展现出新的面貌。

关键词城乡结构家乡问题政策 描述过去

记得小学的时候县城最大的那条街最宽不足10米,从头走到尾不超过20分钟,然后却满足着整个县城的各种需求。那时的房子不是很高,五层的小楼就可以就可以眺览整个县城。中学的时候印象中整个县城都水泥、钢筋、运输车,高楼一座座建起,街道一天天变宽,商店一天天变多。那时护城河还是可以游泳的,可以看见清水下的游鱼,公园的草地还是一片片的,躺着可以看见蓝蓝的天空。

离得不远的外婆家,那条路总是坑坑洼洼,乡下的农田也是一望无际。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是一家团圆,乡下的孩子最爱玩鞭炮,最爱成群结队的嬉闹。淳朴的表哥们总是最热情的招待我,那群小伙伴也总是拉着我回家做客。虽然没有多奢侈的饭菜,但是满满的热情总把我充实。乡下的生活条件虽然不行,但是邻里之间很是和睦,记得我最爱端着饭碗去各家串门。

近年来问题

可能身处家乡很难发现她的改变,大学第一年回家才发现家乡真的已经不是以前了,总爱坐在小时候小伙伴玩耍的那片草地上,看着前面的护城河,思考着一些问题。1劳动力外出问题

过年回去有很多和我一样从外地回来的人,有的是打工归来,有的是求学归来,也有的是做生意回来,而大多数都是北上广归来。所以每到过年时家乡的车站总是大包小包的身影,有喜悦,也有无奈。据我所认识的人,几乎都是过年回家呆十几天,然后继续外出奔波,然后却都是从事劳动力为主的工作。相比外面的大城市老家的很多工作岗位一是无法提供相对较高的工资,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没有专业的技术人才,所以同样是劳动力,基本上都选择外出赚钱。

2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问题

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产生家中老人孩子的很多问题。首先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没有父母在身边一方面孩子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孩子心理教育不健全,轻则没有幸福感,重则走向歧途;另一方面孩子受父母影响对教育不重视,价值观改变,认为赚钱比读书重要。其次是老人的生活问题,农村空巢老人数量庞大,不仅生活上极不方便,而且心理上也会有孤独感。最后孩子也老人共同生活,出现中国独特的“奶奶带出来的孩子”现象,老人垂暮之年本就没有什么奢望,孙子孙女过得好他们心理就得到安慰。所以过度溺爱孩子,导致孩子性格娇惯,行为放纵,不仅影响孩子的教育而且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3人情风气问题

每次过年和朋友相聚,少了很多真诚的交流与问候,多了一些浮夸的攀比。似乎人们的价值观已渐渐向金钱靠拢,谁挣得多,谁混的好就跟谁拉上关系。一些在外地赚到钱的年轻人,也许在外受了一年的苦,赚了钱回来就容易忘乎所以,花钱充面子,大手大脚。却不知产生了多少连锁反应,首先县城的消费水平似乎因为有了消费群体而不断增高,这些不合理的涨价换来的是一句话“贵吗?谁会在意这点钱”。其次,节日娱乐活动单一到只有一种,那就是赌博,没有了以往的欢声笑语,只剩下赌桌上的面红耳赤。最后,这样的消费方式让很多留守的劳动力心动,于是来年跟着他们一起外出,造成恶心循环。

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过年的时候结婚,乔迁,补办生日的特别多,就是因为过年大家都回来了并且手上都有钱。然而造成的后果却是,过年就是收份子钱的好时机,唯一短暂的相聚就是参加各种酒席。4耕地荒废问题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最显著的问题就是耕地荒废,留下老父亲,老母亲独自守着一小块田地自己自足。很多工厂看中机会,大面积承包土地盖厂房,修道路,甚至房地产商也收来建起了一座座商品房。去外婆家的路上,看不到一望无际的农田,只看到夹在各种工厂间,可怜的菜地。也许用很多农民的话来说就是,种地所获得的那么一点微薄的收入,还不如外出打工赚的多,谁还去种地。回想起过去农村清新的空气,丰收的农田,我不禁感到一阵阵失望与可惜。5环境问题

坐车回来的路上看到县城周围一片片的厂区,不时可以看见浓烟与灰尘,印象中那大片的树林如今只剩下零零散散的一小片。护城河里已不再是鱼虾成群,有的只是浑浊的河水。街道上虽然没有垃圾,但是总觉得有那么一股看不见的东西,钻进我的鼻孔。仰望天空,蓝蓝的天已不见踪影。过年去外婆家拜年,那条坑洼的小路如今早已是水泥路了,然而却不断驶过各种水泥厂的大货车,留下捂着鼻子行走的路人。村里多了很多二层小楼,然而楼后面那条我们经常钓鱼钓虾的小沟,里面堆满了垃圾跟小楼一样花花绿绿。原因

随着整个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生活水平的追求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追求幸福生活的道路上,人们似乎迷失了方向,一味的追求金钱所带来的物质满足,却一度忽略的精神面貌方面的进步。为此很多人选择了放弃养育自己的家乡,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一来家乡的工作岗位有限,工资水平较低,满足不了快速增长的生活水平,二来大城市配套设施齐全工作岗位多,机会大,所以外出打工是很多文化水平低的青壮年第一选择。

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流守儿童与孤寡老人现象。在他们看来,自己辛苦赚钱,家里的孩子交给父母带,交给学校管就够了,到时候寄钱回来,保证他们的生活开支就可以了。这种想法坚定了他们离家的信念,并且忽视了家里其他问题。当下中国的小县城的很多学校教育理念落后,忽视了孩子的身心教育,对于那些被父母丢下给爷爷奶奶照看的孩子是莫大的缺失。

这种在外打工的努力赚钱,在家留守的情感缺失模式必然造成了人们价值观的扭曲。钱可以做很多事,钱可以代表一切,人情,情感,教育等等一切都被忽略。因为钱,所以可以远离穷亲戚,可以谄媚富朋友;因为钱,所以违背道德甚至法律铤而走险;因为钱,所以喜事就是拼面子,聚会就是拼资产。人情风气因为金钱的捆绑变得扭曲不堪。

劳动力的流失,价值观的扭曲,似乎身为农民是很丢面子的事情。所以,大家都不种地,大家都是打工。大片耕地的荒废,不仅是因为种田的收入低,更是因为攀比的氛围让大家不愿意种田。中国的农民不仅耕作水平落后,耕种规模也小,达不到国外的机械化耕种水平,很多时候一家农忙十家相助,而大量农民外出,少量的农民根本无法完成以往的耕作规模,因为之会恶性循环。

耕地荒废,吸引了大量投资商,建厂房,盖小区,环境不得不恶化。外出的人眼里为了钱,所以在变卖土地上与投资商一拍即合。没有了绿油油的农田,有的只有水泥厂,化工厂,施工队,环境又怎么能不恶化呢。一条条的道路像一条条刀痕割在土地上,一片片厂区像一块块伤疤印在农田中,空气里只有灰尘,再不会让人心旷神怡。对策与建议

1控制劳动力流出 1.1户口限制解除

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之间的差异消除,在就业、保险、购房、教育等方面农村户口基本上没有什么限制。某些方面说,农村户口相比城市户口也有自身的一些优点比如生育二胎问题,申请宅地基问题等。户口方面的政策,让农民不再有户口方面的劣势,降低对城市户口的渴望,进而控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出。1.2支持返乡创业

一方面,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推动新农村建设。返乡农民工回到农村,他们依托打工时掌握的各种资源与家乡的

各种优势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拓展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空间,带动农村各 项生产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 促进农村文明程度提升。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经受了城市生活和市场经济的洗礼,法制观念、市场观念和民主意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返乡创业,也必 将影响周围的人们在上述观念上逐渐提高。1.3加大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 取消农业税,提高农民补贴是近年来国家对农民减负做的重要举措。除此之外各地区根据当地特点相应推出不同类型的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是对农民生活保障的必要举措,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前提,只有让农民没有负担,才能鼓励农民积极生产,给社会供应农产品。2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 2.1养老保险社会化

社会化的养老方式,是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而有效分散风险的制度,空巢老人的养老费用不再是完全依靠外出打工子女,而是由国家及社会负担大部分。真正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2.2义务教育免费化 从义务教育发展来看,关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对整个教育的发展具有奠基性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作用,是义务教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无论从义务教育本身、教育法制建设,乃至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都有深远的意义。义务教育免费化,给留守儿童教育提供基本教育保障,减轻家庭负担,进而减少农民工外出的趋势。3.3精神关爱社区化

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空巢老人满足基本生活保障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更多需要的是精神关爱。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对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日常精神关爱体系,不仅能够照顾到每一个老人孩子,而且还能带动周边群众对整个社会老人和孩子的关爱。然而紧靠社区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需要外出子女回归家乡,赡养老人,抚养孩子。3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 3.1完善文化基础设施

加强对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并做好日常维护与宣传。加强对现有文化设施资源的整合利用,按照综合性、多功能和有阵地、有经费、有人员的要求,以乡镇文化站为基本阵地,优化基层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扩展功能、共建共用,形成融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科学普及、体育活动于一体的文化中心。3.2挖掘农村文化资源

充分挖掘农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民族传统节日,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3.3加大对农村文化产品的输送

鼓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深入基层,立足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体验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感受农民群众的辛劳和愿望,创作生产更多反映当代农村生活、为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要加强对优秀文化产品的宣传推介,通过政府采购配送、城乡结对赠送、扩大市场营销等多种形式,把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送到农村千家万户、送到农民群众手中。4保护耕地,改善环境 4.1健全土地保护法规

完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土地管理法》中有关基本农田保护的条款,强化对基本农田占用、变更法律程序,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应含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基本农田保护区用途管制制度、基本农田严格审批制度、基本农田占补平衡制度、基本农田质量保护制度。4.2提高农民耕地保护意识 加大土地国情、国策和国法的宣传教育力度,深入宣传耕地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意义,让农民充分认识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介和公益广告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使基本农田保护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一个人人知道农田保护,人人遵守农田保护,人人监督农田保护的社会环境。4.3创新农作物及耕种方式

鼓励农民种植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并且以保护耕地,改善环境为目的改造荒地、废地。改变以往粗放型耕作方式,引进现代化技术,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政府加大对创新农业的资金支持,技术援助,市场引导,鼓励农民参与创新农作物种植,新型技术使用,提高农民收入。总结

家乡总是在不断发展,不断改变,看着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的心里充满自豪。然而发展往往伴随着各种问题,我们要充分考虑各种问题带来的影响,不忽视,积极解决,一方面响应国家政策方针,另一方面根据本地特点探索独具特色的发展策略。要不断消除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基层设施,提供农业优惠政策,让农民早日过上小康社会。

袁振国.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 李铮“空心村”现象成因及整治措施科学分析商场现代化2010年1月(上旬刊)总第598期

5.关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分析 篇五

摘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着力加大惠民政策力度,增加社会公共服务投入,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居民消费稳步提升,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前进。本文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最新特点、收入差距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对未来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初步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

财政支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1选题的背景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是造成城乡小康差距的关键因素。统筹我国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推动农村与城镇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手段。最近十年来,在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措施作用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现连续5年缩小。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13年的26955元,提高77.6倍;同期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8896元,增加66.4倍。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慢于城镇居民,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波浪式扩大的态势。从2010年起,城乡收入比出现连续4年缩小的趋势,到2014年为2.92∶1。全国居民收入快于GDP增长。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2012年增长3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5.4%,年均实际增长7.8%,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速快于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9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缩小。

1.2研究意义

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政治经济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目前,政府财政支出影响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政府的财政支出倾向城市较严重,研究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和联系问题,可以帮助提出一些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议。2.城乡收入差距

2.1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

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其次,现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城区外延的快速扩张,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往往显著高于远离城镇的农村地区。农业就业机会和比例同样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资源与生产要素持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相对农村来说就是生产要素的大量与快速“流失”,进而影响农村发展;其次,现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城区外延的快速扩张,市郊的农村人口最有可能成为城镇居民,而这部分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往往显著高于远离城镇的农村地区。随着城乡边界的不断外延,农村中的高收入人口不断从农村地区剥离,使得农村的整体人均收入水平下降,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2.2城乡收入差距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财政收入的分配,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收入差距过大,难以实现社会公平,易激发社会矛盾。首先,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社会需求,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高,但收入抑制农村居民消费,其次不利于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农村居民收入主要用于食品,对耐用品和奢侈品的购买力明显不足,再次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投入不足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工业发展,最后,收入差距大影响社会和谐,对于低收入者,得不到均等的机会受教育和职业选择,损坏目前处于劣势地位的社会成员后代的发展潜力,因此,要缩小收入差距。2.3我国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相应的义务教育、卫生保健、失业贫困救济、环境保护以及城镇化等支出的增长压力大,一系列社会问题对财政支出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统筹兼顾经济和社会、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动城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要新农村建设,财政支出的作用尤为重要。

教育、科学技术和卫生医疗支出是财政支出中重要的支出项目,他们的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决定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达程度、教育的投入水平常常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准,当今时代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城乡收入差距是造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的重要原因之一,保证教育机会公平,避免优秀的人才资源流失,就要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倾向。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总量持续增加,居民的卫生保健水平显著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尽合理。

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是有关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多方面支出的一个综合性项目,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强,难以吸引资金,农民文化水平不高,为了增加农业人员收入,国家利用财政手段调节收入的再分配,对于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十分重要,免收农业税及一系列农业补贴,加大对农村教育支出,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对农民的医疗社会保障支出等都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3.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3.1研究结论

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巨大差距形成的原因,长期以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总之,我国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是长期以来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2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趋势已经形成,要因势利导,增强内力,加大外力,强化这种趋势的确认,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局面的实现。

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是要加快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有两条关键路径:一是通过耕地规模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要加大力度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让一部分有能力在城镇生活的农民工家庭放弃耕地以实行耕地的集中经营,通过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实现农业的规模生产,鼓励企业与民间资金投资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与效益。二是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是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业耕作机械化、信息化、水利化、良种化水平,加大力度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进步率。

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外力看,就是政府要加大力度保护农业产业、扶持农村居民。从保护农业产业的角度看,农业是弱势产业,既要承担自然风险,又要承担市场风险。因此,一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同时,稳定农资价格,切实维护农民利益,让农民真正从农业生产中增产增收。二要扩大对农业生产保险覆盖面与保险水平,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三要继续加大对农民种粮补助规模,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与生产条件。从扶持农村居民的角度看,农民是弱势群体,多种因素决定着这个群体在利益分配格局中处于劣势。因此,一要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居民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农村人口绝对量将持续减少,政府在公共财政收入稳步增加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农村转移支付的能力也将逐步增强。二是在稳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医疗和养老保障水平。三是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让农民通过“土地承包经营全抵押、转让,住房抵押、变现,农村土地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三大政策红包中,大幅度增加财产性收入。参考文献

6.关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分析 篇六

20 世纪60 年代人力资本理论的突起使得教育的经济价值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在全球化进程中, 人力资本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最引人注目的源泉。我国由于综合国力的逐渐提升, 加上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 所以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变得空前高涨。教育作为获得人才积累的主要途径, 对我国来说意义重大。但基于我国财政教育经费极其有限的现状, 义务教育经费分布是否科学, 怎样改善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布局, 使已有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己成为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2 公共财政、公共教育财政与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

2. 1 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 ( Public Finance) , 指国家或者政府将一些社会资源收集起来, 为市场上的公共场所提供物品或者是服务, 以适应社会的公共场所的要求的分配活动以及经济行为。公共财政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财政模式①。

2. 2 公共教育财政

公共财政的下位概念是公共教育财政, 它将国民收入进行重新分配, 把其中一部分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公共教育财政经济学和财政学的概念和方法较好的结合了起来, 对教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经济问题进行探讨, 主要研究如何筹集教育经费, 如何分配教育经费, 以及将教育经费如何运用等问题, 把政策的实际运用作为重点研究方向, 是教育经济学的一个分支②。

2. 3 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

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是指根据不同的分析对象和分类标准来划分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范围。本文将义务教育支出结构划分为三类, 分别为:

义务教育支出的区域结构。按照义务教育经费在地区间分配的不同来划分, 如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支出。

城乡 “二元”结构是义务教育支出的一种常见的形式。依据义务教育经费在城市和农村分配的不同来划分。

义务教育支出的内部用途结构。根据义务教育支出使用结构的差异化进行划分, 可以分为教育事业费、科研经费、基建经费和其他经费, 而教育事业费占全部经费的90% 以上。

3 义务教育支出城乡 “二元” 结构的现状分析

受我国特有经济政策、政治制度、财政体制以及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影响, 国家投入财政教育的资金规模还不够, 并且城乡支出结构出现失衡, 现对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义务教育城乡支出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 并找出失衡原因。

3. 1 回归模型分析

影响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的主要因素有经济水平、国家制度以及政策导向等, 本文将上述有影响因素定量化, 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各影响因素与义务教育经费差距之间的关系。

以城乡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之比来代表义务教育支出城乡 “二元”结构存在的差异, 采用2002 - 2014 年的相关数据, 建立双对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具体方程如下:

运用Eviews软件对2002 - 2014 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 回归结果如下:

从回归结果可知, 调整后的R2为0. 954245, 可决系数高, 方程拟合效果较好, 在置信度为95% 水平之下, 能通过F检验, F检验值为63. 57, 方程总体具有显著性, 回归方程不存在自相关问题。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首先, 城乡收入之X1的系数为- 0. 14, 说明城乡收入比与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城乡之比成反比例关系, 即随着城乡收入比的增加, 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城乡之比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对于城乡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差距的影响不大, 主要原因在于近些年国家更注重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其次, X2系数为负, 政府对于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会降低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城乡之比, 这一关系符合当前经济意义和预期。

再次, X3系数为负, 说明提高财政分权度, 会缩小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城乡差距。这个结论符合经济意义, 因为义务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与地方政府支出, 财政分权度越高, 地方财政自主权就越大, 能汇集的财力就充裕, 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有利于缩小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

最后, 城市化率的系数为负值, 即随着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 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城乡差距在逐渐缩小。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同时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也随之增多, 包括义务教育支出, 公共教育供给体制得到逐步完善。

3. 2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义务教育支出结构失衡的原因

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 笔者对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义务教育城乡支出结构失衡的原因进行了总结,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不完善的财政分权体制、 “以地方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以及不完善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体系。对于义务教育的领导机构、规划实施以及落实责任主体等管理体制机构, 在新 《义务教育法》中有明文的规定。在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下, 地方政府成为财政性义务教育支出的承担主体, 担负着对几乎全部义务教育支付费用。地方政府的教育事权和财权存在明显的偏差, 受地方财政压力影响, 稳定的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常常得不到有效落实。

4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义务教育支出结构优化的思考

4. 1 财权与教育支出事权相匹配的政府分担机制

自1994 年分税制改革开始,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划分构成了我国当前的政府体系, 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出现 “财权上收中央, 而事权下放地方”的格局, 最终导致义务教育事权全部由地方政府承担, 显然这与国家分税制改革的目标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 对于义务教育支出而言, 应该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

处于公共财政体制之下, 税收征管权就成为政府部门发挥公共权利的重要实现途径。这里提及到的公共财政就具有明显的公共属性, 其是以教育财政的身份出现, 属于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必须用公共教育财政投入作支撑。政府应充分利用公共权力, 对教育财政给予大力供给, 逐步加大对公共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政府公共权力的实施必须要有法律力量作为坚强是后盾, 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 强化立法, 使得义务教育支出责任以法制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把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范围在义务教育法中具体明确。在政府部门间的教育资金支付转移, 以及省级政府和中央政府应当承担义务教育支出主要责任份额, 均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化。

4. 2 完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设计

义务教育阶段是我国教育的初级阶段, 其需要消耗很多的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 乃至是财力资源。但由于各级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不一样的问题, 使得义务教育资源获取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育资金转移支付可以使得政府之间的教育财政能力相对均衡的, 有效当前解决我国各级政府义务教育公共资源分配的问题。此外, 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作为政府解决区域教育发展差异性的重要手段, 其可以在原来利益格局之下, 实现地区教育差异不断拉大局面的缓解和控制。也就是说, 要想促进教育朝着公平的方向发展, 就需要高度重视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合理化发展, 是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和基础, 因此, 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设计应当遵循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从本质上来讲前, 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过程就是义务教育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 其意味着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方向, 代表着需要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做到效率和公平的均衡化处理。处于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阶段,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 并且保证教育转移支付能够及时达到, 不至于给予实际的支付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在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过程中, 树立公平理念, 就是要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在城市和农村之间, 在经济和社会之间, 在人口和环境之间做好权衡, 依照自身的实际情况, 实现合理的安排和统筹。从细节角度来看, 关注义务教育财政扶持工作的开展, 有利于我国城乡差异的缩小, 有利于区域义务教育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 有利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 3 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体制改革

义务教育质量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方向和具体贯彻落实程度的影响, 在有限的财政教育支出规模总量下, 在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的契机下, 使得义务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不断提升。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开展:

首先, 将竞争机制引入教师管理体制中, 打破 “终身制” 和“铁饭碗”的教师职业格局, 秉持优胜劣汰的基本原则, 处理好教育人才和教育资源之间的关系, 保证两者处于良性循环的系统中去, 进而实现义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精简冗杂机构、进行人员分流, 建立起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职能相似的部门可以联合办公, 既可以提高办事效率, 又可以节约成本, 逐步实现教师管理体制的透明化和规范化。

其次, 实现学校布局的合理调整和改善。尤其在最近几年时间内, 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存在以下的特点: 学校规模比较小, 并且处于分散的状态, 重复建设的问题依然存在, 教育交通不便等。随着我国公共设施供给制度的不断建立, 教育资源和交通也在不断完善, 各个地区交通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这给予义务教育的布局调整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由此使得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使各地区、各级次的学校布局合理, 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得以改善。

摘要:财政教育支出不但给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而且为教育公平的有效实现给予了保证。由于受到财政、社会发展水平、政治以及经济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加上用于财政教育方面的金额非常有限, 导致我国财政教育的城乡支出结构极其失衡, 主要体现在已有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公平性、不平衡性以及不合理性等, 这即不利于教育水平的提升和教育环境的优化, 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 基于我国财政教育经费极其有限的现状, 义务教育经费分布是否科学, 怎样改善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布局, 使已有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义务教育事业良好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财政支出,教育结构,义务教育

参考文献

[1][美]哈维·S·罗森/著赵志耘/译.财政学 (第6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徐冉.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研究[D].硕士论文, 山东大学财政学, 2009 (4) :5.

[3]王善迈, 曹夕多.重构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5 (4)

[4]王蓉.加大教育财政投入需完善相关体制与机制[J].人民教育, 2008 (9) .

[5]刘泽云.西方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J].比较教育研究, 2003 (19) .

7.关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分析 篇七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乡经济发展规律与产业布局等方面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尹成杰[3]认为,受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的影响,我国社会目前存在城乡发展差距、区域发展差距、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发展差距等三大差距。十六大以来,国家从战略目标、 制度体制和政策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决策和措施,旨在加大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的力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4]。然而,我国的城乡关系仍然处于失衡状态,城乡差距较大,资金流向趋于城市,农村土地被大量占用,农村经济明显落后于城市经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异明显[5]。

学术界在探析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及其变化趋势上,通常采用城乡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 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系数、错位幅度及就业滞后等指标来度量。张应禄和陈志钢[6]以“乡村”和“城镇”两部门为基础,构建了测定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乡村/城镇”两部门分析法,研究了1978-2009年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得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呈现弱化趋势,而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乡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引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王颂吉和白永秀[7]综合利用产业和空间两种方法划分城乡部门,采用城乡部门劳动生产率差异指标测度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趋向,得到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具有推动作用,而现代农业发展的滞后则阻碍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此外,还得出资本劳动比差异是影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资本产出率差异的影响则是呈上升趋势。

在弱化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路径选择上, 学者从城乡金融发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城镇化与产业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韩正清等[8]通过研究我国城乡之间金融发展的差距,认为城乡金融发展差距的缩小有助于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提出应将城乡经济与金融发展纳入同一系统中, 通过发展农村现有正规金融组织、培育村镇银行等社区型金融组织、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等来统筹城乡金融发展,切实加强农村金融改革,以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弱化。李钊[9]认为利用信托机制所具有的财产分割、金融撮合及现代化金融服务管理等功能,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资源配置的优化, 使土地流转的公平、效率与经济效益之间形成稳定的关系,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限制,让市场决定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弱化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张桂文[10]通过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为推进以人为核心而不是以GDP为导向的城镇化, 有利于形成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弱化与转型。李淼[11]从改革财政体制和二元金融体制、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完善土地政策等方面探讨了弱化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可行性方案,还提出特色产业带动现代农业、现代农村工业化等模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弱化城乡差距。

鉴于上述分析,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综合经济发展、城乡收支差异、城乡金融发展、 城乡土地利用规模差异等角度出发,基于我国不同区域典型代表省(区)的面板数据,研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并进一步剖析影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因素,为统筹城乡发展,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提供对策建议。

1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机理分析

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改变农村落后现状、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全面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终促使经济的二元结构向一元转化的重要途径。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就是促进处于相互对立状态的城市与农村统筹协调发展,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制度创新、资源合理配置等方式, 促进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带动与相互渗透,逐渐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良性状态下不断弱化直至最终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弱化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随着经济发展与经济社会背景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对象、不同条件对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要求也就有所差异。

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表现形式因角度不同而异,具体表现为农业与非农业生产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城乡部门劳动生产率趋同、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差别变小等。从不同视角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措施包括:从农业与非农业生产角度来说,可通过两部门互补,合理配置资源来实现;从产业结构角度来说,可通过资本与劳动力的转移实现三次产业结构转换;从城乡居民收入角度来说,可多元化农民收入结构,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对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测定,是掌握是否有必要采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弱化措施的有效手段。在强度测定过程中,可掌握某一测定对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现实状况与影响因素,进而有利于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目的。

2研究方法

2.1研究区域

为了确保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测定效果,从我国经济发达省(区)、农业大省以及经济相对落后的省(区),选取13个省(区)进行比较。其中,经济发达与落后省份以强度测定指标体系中的人均GDP为衡量标准。

东北部地区选取了农业大省黑龙江、吉林和辽宁,辽宁经济发展较好,人均GDP排名靠前;吉林省经济发展处于我国的中游水平,黑龙江经济相对较落后。东部地区选取了江苏、浙江、山东,均为农业大省,且经济发展水平均较高。中部地区选取了河南、 湖南、安徽,均为农业大省,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均处于中下游。西部地区选取了广西、四川、云南、新疆,西部地区省份较多,除四川为农业大省外,广西、 云南、新疆的农业发展水平相对低,且经济发展水平亦较低。

2.2指标体系构建

国内学者关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较为成熟。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大小直接反映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水平,因此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指标同样适用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测定。国内学者主要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等角度评价城乡融合程度,以此衡量统筹城乡发展的水平[12,13,14]。其中,人民生活质量主要反映的是城乡居民的收支差异。韩正清等[8]通过探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金融二元结构之间的关系,得出两者之间存在互为格兰杰因果的关系,认为城乡金融发展差异变大会推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化。李景刚等[15]则认为我国土地市场已具有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并且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国外学者在对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城市化发展的研究中也提出产业结构、经济、社会等因素影响了农村缓解贫困、城市加快发展[16,17]。因此,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根据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涵盖的内容以及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主要从经济角度出发,共选取了4类,12个指标构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测定指标体系(表1)。

综合经济发展指标,反映的是城乡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平。主要用人均GDP(地区生产总值与总人口数比值)、第二三产业总产值占GDP比值以及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三个指标来衡量。

城乡收支差异指标,从食品支出、收入、消费三方面对各地区城乡收支差异进行分析与比较,体现的是城乡居民之间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主要用城乡恩格尔系数比(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之比)、城乡人均收入比(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 和城乡人均消费支出比(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之比)三个指标来衡量。

城乡金融发展指标,主要体现城镇与农村对金融发展的贡献情况。用农村信用社存款占存款总额比重、农村金融机构数占金融机构总数比重、城乡金融发展规模比(城镇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之比)、城乡金融发展效率比(城镇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之比)四个指标来进行衡量。

城乡土地利用规模差异指标,体现的是城镇与农村在土地利用上的差异,在土地使用、固定资产投资的分配上是否科学合理。主要用城乡人均居住面积之比、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之比两个指标进行衡量。

2.3强度测定方法

本文采用基于熵权法与TOPSIS法的模型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进行测定。TOPSIS模型又称为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方法,是一种适合多指标、多方案决策分析的系统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各方案与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之间的加权欧式距离,得到各方案与正理想解的接近程度,从而判断出各方案的优劣情况。评价模型中涉及权重方法的确定,可以采用AHP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熵权法、均方差法等方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值。但熵权法与TOPSIS模型的融合性较好,其通过利用各项指标的熵值所提供的信息量的大小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出发点是根据某同一指标观测值之间的差异程度反映该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基于熵权法与TOPSIS法的测度模型是权重确定方法———熵权法与综合评价方法———TOPSIS法的有效结合,模型的最终目的为计算各方案与正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 (ηi)。

设各样本集为Mi=(M1,M2,…Mm),指标集为Dj= (D1,D2,…Dn),各样本集Mi对指标Dj的值记为xij(i= 1,2,…m, j=1,2,…n),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得到vij,由vij计算各指标的特征权重(Pij):

由此计算熵值(ej):

进而得到指标权重(wj):

最后计算相对贴近度值(ηi):

式中:S+j、S-j分别为正负理想解,可通过计算得出。ηi越大,Mi越接近强度最大值,则该样本的强度越大。

2.4数据来源与说明

相关数据主要来自13个省(区)2013年《统计年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2013》。其中,受数据可得性及农村金融发展实际的限制,计算城乡金融发展类中的城乡金融发展规模比与城乡金融发展效率比时,用农村信用社存款与农村信用社贷款代替农村存款与农村贷款,而城镇存款与城镇贷款则为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和农村存贷款额的差额。同样,由于农村生产总值主要由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构成, 农村GDP用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代替,城镇GDP则为地区生产总值与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差额。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使指向不一致、单位不一致的指标标准化,使其与总体测定方向一致。

3结果与分析

3.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分析

根据各省(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相关数据,得到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山东、浙江、广西、四川、新疆、云南、安徽、河南、湖南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各项指标权重值结果如下:

由于在强度测定过程中,正指标与逆指标分别对应模型中的越大越好型指标与越小越好型指标, 而各省(区)强度最大值与强度最小值则对应模型的正理想解与负理想解。因此,最终得到的相对贴近度则代表每一个省(区)与强度最大值的贴近情况。相对贴近度越大,说明该省(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也越高。本文所指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反映的是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强度测定结果越大,说明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越大,强度大小通过各省份相对贴近度值的相互比较得出。计算得到反映各省 (区)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相对贴近度值 (图1),13个省(区) 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不尽相同,根据强度测定结果,可将其分为三类。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弱,包括黑龙江、吉林、 江苏。江苏作为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的经济发达省份,其二三产业总 产值占GDP比重高达93.68%,城镇化水平达到63.01%,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城乡人均收入差异及消费差异等各项指标均保持在相对理想的水平,使得江苏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较低。而作为农业大省的黑龙江与吉林,其城乡发展均处于相对落后水平,加之其农业发展相对较为发达,使得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差距较小,进而使其整体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较低。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一般,包括新疆、湖南、 山东、浙江、辽宁、广西、四川。山东、浙江作为东部地区省份,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未兼顾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其城乡差距拉大。新疆、湖南、辽宁、广西、 四川的城市发展水平相对经济发达地区较低,但农业发展相对较好,发达的农业发展与相对落后的城市发展,使得这些省(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保持在中游水平,城乡差距相对较小。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强,包括安徽、河南、云南。这些省份基本上是农业大省,城镇化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农村经济水平落后,农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低,与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大,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较大。

3.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强度测定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各省份不同影响因素相对贴近度,并比较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 只对各类因素下指标的相关数据带入模型计算,得到各省(区)的四类影响因素相对贴近度值(表2), 相对贴近度值越大,说明这类因素对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性越大,影响程度越高。

综合经济发展影响程度最强的是浙江、江苏、辽宁,最弱的是云南、广西、新疆。浙江和江苏属于东部沿海省份、辽宁属于东北地区沿海省份,经济发展条件优越,综合经济实力较强,人均GDP、二三产业产值、城镇化水平均在13个省(区)中位居前列。综合经济发展程度最弱的省(区)均在西部地区。虽然我国一直实施西部开发工程,但西部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仍处于上升乏力的状态,经济发展速度与城镇化进程均较慢。

城乡收支差异影响程度最强的是新疆、安徽、河南,最弱的是吉林、浙江、江苏。前三个省(区)均属中西部地区。新疆是中国四大牧区之一,安徽和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以农牧业发展为主,农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较低,城乡收支差异偏大。后三个省中,浙江和江苏的城乡收支差异小与其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有关,两省的农村居民多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与城镇居民的收入消费水平差距较小。吉林的城市与农村收支水平与其他省(区)差距较大,处于较低水平。

城乡金融发展影响程度最强的是安徽、湖南、四川,最弱的是江苏、辽宁、黑龙江。前三省均属中部地区,缺乏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存在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普遍不高、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农村金融机构操作风险较大等问题,农村正规金融对农业生产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后三个省中,江苏较早开展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工作,逐渐建立起较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城乡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发展效率差异较小。辽宁和黑龙江的农村金融体系均不够完善,但城镇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相对落后地区较大。

城乡土地利用规模差异影响程度最强的是辽宁、吉林、江苏,最弱的是广西、河南、湖南。前三个省中的辽宁与吉林属于东北地区,受寒冷天气的影响, 除农用耕地外的土地开发利用率较小,且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可供房屋建造和改善居住条件的资金有限,对固定资产投资相对城市较少。虽然江苏省新农村建设投入较大,但城区开发强度大,城乡间土地利用规模差异较大。后三个省(区)的城市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开发强度小,且农村土地利用规模小。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从强度测定结果来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大的省(区)基本属于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大省,这些省份以农牧业为主,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弱的省(区)存在两种形式,一是城乡发展均处于较高水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小; 二是城市发展落后,但农村经济发展相对发达,城乡发展处于一种类似本末倒置的状态。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处于一般水平的省(区) 也存在两种形式,一是经济发达省(区),轻农村重城市发展;二是城市与农村发展兼顾,但城乡发展均处于一般水平。

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因素来看,各省 (区)的综合经济发展影响程度与城乡收支差异影响程度整体上呈反向变化,城乡金融发展影响程度与城乡土地利用规模差异影响程度呈反向变化。

4.2建议

在开展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工作时,各地应根据自身情况,分别从提高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城乡收支差异、平衡城乡金融发展、缩小城乡土地利用规模差异角度,确定符合自身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点的发展策略:

1)推动城镇化与产业化建设,促进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城镇化进程中,应确定以主城区为发展中心,带动并引导周边县域和边缘县域共同发展的建设路线,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由此带动城镇化率的提高、经济水平的提升;在产业化建设中,应从农业产业化与非农业产业化两方面入手,根据各县域的自然资源、气候资源、地理位置等优势发展适合本县域的产业,并进行规模化与标准化经营,实现全省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化稳定发展。

2)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业的组织化与规模化发展,以缩小城乡收支差异。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 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四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建立起以农民合作组织为主体、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两翼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体制,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从而缩小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消费差距。

3)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深化农村金融发展。 构建以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多种金融组织相互竞争,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活跃程度。重点发展合作性金融组织,有效组织分散的小型农户,规范其金融行为,解决其抵押担保难等问题。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应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在提高自身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

上一篇:招标合同管理案例下一篇:平安出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