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血管造影协议书

2024-08-21

脊髓血管造影协议书(共2篇)

1.脊髓血管造影协议书 篇一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成像技术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骏 发布时间:2007-11-2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成像技术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研究所(210002)王骏

DSA的产生及发展

为了研究血管系统的状态,通常在血管内注入对比剂,然后进行X线照相,得到血管造影图像。但图像中的血管影像会与其它各种组织结构的影像重叠在一起,不利于医生阅读。为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应运而生,它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继CT产生之后的又一项新的医学成像技术,是计算机与传统X线血管造影相结合的产物。DSA作为一种专门显示血管的技术包含了两部分内涵,一是数字化,二是减影。首先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提供给计算机处理。其次,在造影前和造影后对同一部位各照一张相,然后将两张图像相应部分的灰度相减。理论上,如果两帧图像的拍摄条件完全相同,则处理后的图像只剩下造影的血管,其余组织结构的影像将被全部消除。

早在1934年Zides plantes就报告过胶片减影法。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电子减影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Sashin对X线影像的模拟磁盘存储技术作了研究,1970年前在模拟磁盘上储存未经计算机加工处理的视频图像信息,并进行减影的技术已有普遍的采用。1978年Wisconsin大学Kruger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最先设计出数字视频影像处理器,从而奠定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基础。在此期间,Arizona大学和Kiel Kinder Klinik的研究者们又各自对数字视频成像程序进行了补充和完善,1980年2月Wisconsin大学已对10例病人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Arizona大学也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应用。1980年3月,在Wisconsin大学和Cleveland Clinic医院安装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商用机。DSA是由美国 的威斯康星大学的Mistretta小组和亚利桑纳大学的Nadelman小组首先研制成功,于1980年11月在芝加哥召开的北美放射学会上公布,在1981年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放射学会上受到推荐。随后许多研究者采用这种数字视频影像处理器,在动物和人体上进行了时间和能量减影的研究。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DSA技术构成介入放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血管性造影和血管性介入治疗不可缺少的工具。DSA技术随着人们对它认识的不断深化,造影方法的不断改进,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机器性能的不断改善,功能的不断增加,特别是与介入放射学的结合,它的优势愈来愈明显。这种技术不仅为疾病诊断服务,而且为疾病治疗提供了先进的手段,是一种微创的手术,与内科、外科并列为第三大治疗学科,使介入放射学成为临床治疗学科。由于其他影像设备的改进和发展,在血管成像方面与DSA具有互补性,在某些部位还有一定的竞争力,如:CT血管成像(CTA)、MR血管成像(MRA)及其重建,可显示全身的血管。CTA和MRA较DSA检查来说基本无创伤,但是CTA与MRA有一个层面重建成像的问题,DSA在血管成像方面实属金标准。

随着电视技术、影像增强技术、数字技术、光电子技术、微电子、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的发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已从过去单一C臂机,发展到步进DSA、双C臂同时立体减影、旋转式DSA的出现,以及平板式DSA等,为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DSA正向高度一体化、系统化、程序化、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遥控化、简便化发展。图像存储容量大,实时处理快,像质高,操作简便,图像数字式久储不变,X线剂量减少,对病人损害减轻,能对病变作定量分析,多方位采集立体成像,高分辨率数字记录、显示、储存系统,整个DSA成像链的相关部件的性能、参数,自动进行数字闭环式的优化调节,以致选择一个较理想的成像方案。

DSA的评价 随着DSA设备性能的改进、介入放射学的发展,DSA的动脉法,特别是选择性和超选择性DSA动脉的开展,已广泛地应用于全身各部位的血管造影,以及全身各部位经血管性的介入治疗,完全替代了传统的各部位血管造影。DSA与传统的血管造影相比:①图像密度分辨率高,可显示出密度差值为1%的影像。②DSA的血管路径图功能,能作插管的向导,减少手术中的透视次数和检查时间。③图像系列的摄制、储存、处理和传递都采用数字形式,便于图像的各种处理、光盘储存、图像远程传输与会诊。④能消除造影血管以外的结构,图像清晰且分辨率高。⑤能作动态研究,如:确定心脏功能参数(射血分数、体积变化等),研究对比剂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从而确定器官的相对流量、灌注时间和血管限流等。⑥具有多种后处理功能,对图像进行各种处理、测量和计算,有效地增强诊断信息。⑦造影图像能长期存盘、反复观察,且无信息损失。⑧DSA对微量碘信息敏感性高,造影剂用量少、浓度低,而图像质量高。⑨心脏冠脉DSA成像速度快、时间分辨率高、单位时间内可获得较多的画面。

DSA的缺陷在于:①静脉DSA空间分辨率低,对于2mm的血管难以辨认。②DSA外周静脉法造影剂用量大、浓度高、循环时间长,对比剂被血液稀释、成像质量较差。③静脉DSA血管相互重叠,影响诊断。④检查中有赖于病人的配合,容易出现运动性伪影。⑤DSA对病人有一定的创伤,中心静脉法偶尔引起心律失常。⑥DSA视野小,较长的部位需要多次系列曝光才能完成。⑦对冠状动脉、脑动脉及二维平面上相互重叠的动脉,需要多方位的曝光系列才能显示该血管全貌。⑧放射辐射剂量大。

但是,静脉DSA的弊端已被动脉DSA所克服;图像空间分辨率低,噪声大,通过增加像素量、扩大矩阵,图像的加权、积分和滤波等处理来解决;视野小,一个部位需要多次曝光,通过改进影像增强器的输入野,采用遥控造影剂跟踪技术,步进式的曝光摄影来解决;运动部位成像及运动性伪影的产生,可通过改进高压发生器,使用超短脉冲快速曝光加以改善;大剂量的X辐射,采用数字技术脉冲方波曝光,X线剂量接近减少一半;成像部位的血管重叠,可采用旋转式血管造影,可获得多角度、非重叠的立体影像;步进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一次注药观察全程血管,缩小检查时间、减少对比剂用量、降低放射剂量;造影剂示踪技术可使采集图像随造影剂的流动方向和速度进行;心电触发脉冲式和超脉冲式DSA,对运动部位清晰成像有独到之处。

两个同心的、多方向的C臂组成的双向构型、安有微机处理机管理,并有机械安全开关避免碰撞。快速调整和设置复合角度,以数字显示于屏上,侧臂可快速止动并置于检查区域旁,两支撑臂活动范围大。C臂位置程序化,可轻易调出。自动定位和自动记忆投射角度,按一下操作键即可完成双向投射位,两臂由电动驱动,计算机控制,常规检查的角度,编成号码序,需要时仅按一下操作键即可,也可以将现在定位的位置加以记忆,以便下次投射角度重现和迅速定位。自动寻找解剖部位的投射角,以便得到最佳视野。自动还原,按一个操作键野,即可全部复位,两臂在复合角度投射后,使其复位只按一键即可到机臂的原始状态。采用全电动3轴旋转功能,进行复合斜位的定位,使增强器更易接近患者,自由调C臂的旋转速度。DSA检查前病人的准备

为防止病人将灰尘带进DSA机房,不污染手术空间,病人在DSA检查前应更换衣服和鞋子。为解决病人的思想顾虑和紧张情绪,在DSA检查前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为防止异物产生伪影,在检查前请病人或帮助病人除掉检查部位的饰物和异物。在进行胸、腹部DSA检查前,应做好病人的呼吸训练工作,以减少由于病人呼吸而产生的移动伪影,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病人应在检查前4小时禁食。对昏迷和不合作的病人,可适当给予镇静剂,特殊情况下应给予麻醉剂。

DSA检查中的病人防护

在DSA检查防护措施中,除了DSA机本身和机房设计的固有防护外,作为病人防护措施应考虑辐射实践的正当化,也就是要加强防护意识,合理检查,做到确实需要进行DSA检查的才检查,避免盲目和不必要的检查照射。在不影响诊断的情况下,尽是缩小检查野,能不用X线就尽量不用X线,如:在移动导管床时。以最少的检查次数达到最佳的诊断效果,防止只图图像质量而随意加大检查条件和检查次数。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高千伏和低毫安秒进行X线摄影,以减少病人受到的X线辐射剂量。充分利用路标和图像冻结功能可减少曝光时间和曝光次数。应将病人的非曝光区域用含铅的物质遮蔽。操作者应努力提高插管技术和诊断水平,减少病人检查时间与造影次数。

2.脊髓血管造影协议书 篇二

【摘要】目的:探讨经股动脉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血管内支架介入术的安全性和并发症以及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5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或支架置入术的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影像学资料分析,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方案,通过术前告知,心理疏导,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如体位、排尿功能训练,术后监测足背动脉、穿刺局部患肢制动等,加强术中、术后监测和护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通过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精心护理,观察患者每一个细微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给予恰当处理, 25 例患者中2例支架介入术患者由于血管严重狭窄支架无法到位而手术终止,其余病例均获手术成功。无1 例发生血栓及穿刺处血肿,无1 例发生意识加深,脑血管造影术成功率为100 %。结论:脑血管造影虽具有相对的安全性,但作为一种创伤性检查,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配合医生术前做好充足准备,术中与医生紧密配合,术后认真细致的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对提高检查的安全性,确保造影成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脑血管病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护理

脑血管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其中缺血性脑病占75%~85%,国内每年新增缺血性脑病的患者约150万人[1]。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脑血管痉挛、狭窄或闭塞,使血流中断而致供血区域脑组织缺血坏死,产生的脑功能障碍,并出现一系列相应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如惊厥、肢体瘫痪或失语等。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已有多种影像学诊断方法,但DSA可以清晰显示脑血管各级分支的大小、位置、形态和病变异常,具有MRI和MRA无法比拟的优越性[2]。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的血管检查方法[3],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临床应用因其图像清晰、造影剂用量少,减少了由于大剂量造影剂引起的某些不良反应。造影剂可以直接在屏幕上显示颅内血管的管径、行程、形态与侧支循坏,是神经介入治疗的基础[4]],对判断脑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程度、范围、侧枝循环代偿情况及介入治疗、搭桥术等进一步治疗措施的选择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因此极为方便临床诊断和治疗。近10年以来,这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6]。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是将导管经外周动脉选择性插入颈内、颈外动脉或椎动脉内造影的方法。经股动脉穿刺是全脑选择性造影的最佳途径。脑血管造影术对CT 与MR起的补充作用是可以显现出颅内病变的位置及其血液供应情况, 能够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检出率,是目前评价脑血管狭窄、闭塞、动脉瘤和选择治疗方案的唯一“金标准”[7]。同时也是介入治疗最终术前评价标准。因此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功的因素之一。也是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的一项基础工作,现将我在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5例DSA患者中,男17例,女8例,年龄40~82岁。1.2治疗方法 患者平卧位,在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经皮肤股动脉穿刺,置入动脉血管鞘,,通过插入一根特制的导管插入股动脉腔内,在电视监护下选择性地插入至颈内动脉或椎动脉,注射造影剂后拍片,确定病变部位、范围及性质,以协助诊断疾病,确定治疗和手术方法。DSA监视25例脑血管病患者,全部行全脑血管造影或支架置入。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 术前告知和心理护理 全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创伤性检查,虽然操作简单安全,但由于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手术,术中有一定的痛苦,难免产生顾虑和恐惧心理,易造成血压升高或脑血管痉挛,影响造影效果。因此,术前一天应与患者及家属及时沟通,履行告知义务,即可以使患者掌握相关医学知识,了解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又体现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尊重,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缓解不良精神状态。具体方法是由专人负责,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以及导管室的环境。与病人进行交谈评估其心理状况,部分病人紧张、恐惧,均为缺乏脑血管造影知识导致。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向病人讲解有关脑血管造影的检查方法、简要经过、安全和可靠性、检查中可能有什么感觉、应怎样配合。注意观察病人表情,如出现紧张、恐惧等问题时,及时指导病人放松,做深呼吸,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舒适的体位。在与病人交谈时,语言和蔼,语调亲切,目光柔和。在告知过程中,还要根据告知对象的文化程度、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认知能力乃至宗教信仰、性格类型以及心理状况等来确定告知的内容,针对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情况和心理状况,对手术部位、入路、手术时间、手术转归及术前准备情况、需要配合的方面、使用药物的作用,甚至怎样由病房到介入中心,由谁来陪同,给予有选择性的讲解,认真倾听患者的陈述和要求,了解其心理状态,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对介入治疗的预期,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有关问题,客观分析介入治疗的预后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方法、步骤,以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感觉、注意事项如伤口有异样感或热感增强等,一旦有这种情况出现,应立即报告医务人员。手术安全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可结合DSA介入成功的典型病例教会患者做到精神放松,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恐惧心理,增强患者的信心甚至可让邻室的DSA术患者现身说法,以取得其良好的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

2.1.2 术前体位训练 手术体位采取平卧位,造影时患者必须保持不动,否则会影响到成像的清晰度;术后术侧肢体应伸直制动24 h ,向患者讲述此卧位的重要性,必要时给予约束带约束术肢。练习床上排便,指导伸髋平卧24 h 翻身方法,教会患者术后咳嗽、排便时需用手紧压伤口,避免腹压增加,以减少手术并发症。

2.1.3 术前充分训练排尿功能 术前讲解床上排尿训练对预防术后尿潴留的重要性, 由于术后患者需要肢体制动,术前排尿功能训练极为重要。训练前男性患者准备尿壶,女性患者准备女式便器,排便时应用屏风遮挡,保护患者的隐私,消除紧张心理。具体方法:患者在确定手术前24 h 开始进行排尿功能训练,当患者感到有尿意时,不要立即上卫生间,嘱其平卧在床上,放松腹部肌肉,护士协助放好尿壶,不要催促排尿,让其放松,如果30 min 未排尿,尿意明显,适当辅助物理刺激,如按摩、热敷下腹部或听流水声,同时可采取侧卧位,必须保持双下肢完全伸直。术前嘱患者排尿, 术后向患者解释多饮水, 以促进造影剂排泄, 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并可促进排尿反射。发生尿潴留时给予热敷按摩下腹部, 诱导排尿, 配合按摩三阴交、关元、中极、气海等穴位, 促进排尿反射, 无效时采取导尿术。

2.1.4 病情评估 全面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常规监测血压、心电图,完善各种常规检查和辅助检查 如尿常规、血常规、心肌酶、肌钙蛋白、血型及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抗生素皮试,有心肺异常的患者还应行心脏超声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同时做头部 CT 扫描及详细的专科检查。2.1.5 术前准备

2.1.5.1 备皮

备皮范围严格按照手术要求上至肚脐,下至大腿上1/3,两侧至腋中线,包括会阴部, 保持会阴、腹股沟、穿刺区域局部皮肤清洁,插管部位备皮。检查穿刺部位有无皮肤感染、破损等,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周围皮肤,以防损伤,有皮肤感染者暂缓造影。2.1.5.2 手术前1-2天进易消化的食物,术前禁食6 h ,禁饮4 h , 不禁药(降糖药和降糖针剂除外),防止术中出现呕吐。2.1.5.3 术前10 min 排净大小便,意识有障碍者术前留置导尿。2.1.5.4 术前3~5天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波立维,尼莫地平。术前30 min 肌注鲁米那100 mg。如患者紧张焦虑情绪较明显可给予安定5~10 mg 静注,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镇静,防止躁动影响操作过程和造影质量。

2.1.5.5 DSA 术前测量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双足皮肤温度, 以便术后对照。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

2.1.5.6 建立输液通道在插管的对侧肢体建立留置针通道,做碘过敏试验和抗生素皮试

2.1.6 物品准备 准备好造影所需的各种物品及药品,备好心电监护仪、注射泵,输液泵,氧气、吸痰器装置,各种解痉镇静剂、抗过敏等急救药品。2.2术中护理

2.2.1术中观察

因操作医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治疗和x线图象上,不能很好的观察病人,所以我们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心率心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血氧饱和度在98%以上,随时观察加压输液袋的液体情况。因在导管及导丝推送过程中及支架释放中可刺激颈动脉血管发生血管痉挛,造成脑缺血、缺氧,刺激颈动脉窦而致迷走神经兴奋出现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可能撕裂血管内膜和斑块使栓子脱落而发生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8],因此我们要做好严密观察并认真记录。

2.3术后护理 2.3.1 病情观察 术后病人住监护室 24小时,持续心电监护,注意观察患者神志变化,生命体征、瞳孔和意识的变化。

2.3.2 穿刺肢体护理 患者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术肢制动4~6小时,必要时用约束带适当约束术肢。注意观察局部有无出血、渗血、活动性出血,观察穿刺肢体的皮肤温度、颜色及血运,观察患者伤口弹力绷带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渗液,压迫器压迫伤口情况是否正确,测双足背动脉搏动是否有力,双足皮肤温度是否相同。术后持续监测24小时,术后12小时内每30分钟/次,12小时后每1小时/次,并做好记录。密切观察下肢末梢血运情况,是及早发现股动脉栓塞及明确栓塞程度的依据。如出现穿刺部位膨隆、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可能为局部血肿压迫动脉。患趾端苍白、小腿疼痛剧烈、皮温下降、感觉迟钝则提示有股动脉栓塞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2.3.3 生活护理 给患者创造整洁、舒适的环境,协助患者进食、大小便,做好口腔、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拍背、按摩,促进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防止发生褥疮。做好生活护理,保持穿剌部位的清洁卫生,防止穿刺点局部感染。术后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尽快排出,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必要时给予导尿。对留置尿管者行膀胱冲洗、尿道口消毒,以防泌尿系感染。勿饮牛奶等产气食物,防胀气。无恶心呕吐者可进食,应嘱患者少量多餐。鼻饲者应合理搭配膳食,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患者48 h 后可下床活动,嘱患者勿剧烈活动。如出现剧烈头痛、头胀、恶心、呕吐、癫痫、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发生同侧颅内出血,应注意有无上述症状出现,如发现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遵循循序渐进、由轻到重,由易到难,由短到长的原则。

2.3.4 用药护理 为预防脑血管痉挛术后我科术后预防性地应用解除血管痉挛药物尼莫地平3-5ml/h,应用注射泵,严格控制泵速,同时监测血压的变化,避免血压忽高高忽低,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拔鞘后给予低分子肝素 4000U皮下注射,2次/天,共7天, 为预防血栓术后常规口服阿斯匹林时应注意用药期间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大小便的颜色,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及牙龈有无出血,有无便血、血尿等。同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 天、改善微循环药物,高血压者辅以降压药及活血化淤药物。3.常见并发症

3.1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形成和假性动脉瘤 是穿刺插管最常见的并发症,术中发生血肿多是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壁所致;术后发生的血肿除血管壁损伤外,可为拔管后压迫不当或因咳嗽、打喷嚏,过早下床行走等原因所致的缓发性出血所致。因此拔针后穿刺点要加压包 扎,以免血液外渗形成局部血肿。

3.2 血管内血栓形成 是介入性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栓塞以下的肢体温度降低,皮肤苍白,疼痛,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避免严重后果的关键,术后24小时内注意观察局部情况,避免过多活动。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3.3 血管痉挛 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这主要是由于介入材料、造影剂及术中的刺激引起的,导丝、导管反复穿刺血管或在血管腔内停留时间过长以及多次穿刺、导管过粗、血管本身有粥样硬化等病变均可引起,临床可表现为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和无力等神经症状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血栓形成。可按医嘱给予苯巴比妥钠肌肉注射,或泵注入尼莫地平以逐渐改善症状。

3.4脑过度灌注综合征 过度灌注综合征:这也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并发症[9],多见于有严重狭窄和伴有高血压的患者。由于狭窄动脉突然扩张使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引起过度灌注而导致严重的脑水肿,甚至颅内出血,临床可表现为头痛、头胀、恶心、呕吐、癫痫、意识障碍[1]。尽管患者病变血管的部位和狭窄程度有不同,但有效控制血压均是预防的关键,应严密控制血压、心率并给予对症处理。3.5 脑出血 由于导管的机械刺激导致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破裂而出血,或因情绪紧张导致血压突然升高血管破裂而引起。3.6脑梗死 由于术中血管壁斑块脱落或导管上血栓形成而出现,其表现与脑出血相似。

出院指导 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虽然是一种比较新的治疗方法,但术后也有不少患者出现焦虑心理,担忧会不会再发生脑血管狭窄,故护士应在出院前多给患者讲成功病例以打消其顾虑。出院前责任护士还应根据每位患者的病因做好卫生宣教,使患者认识到积极治疗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重要性,并嘱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情绪激动,合理膳食,给予低盐低脂高纤维易消化清淡饮食,保证每日饮水量,劝其戒烟戒酒,保持大、小便通畅,常规服用抗凝药,向患者交代服药的目的,重要性及不良反应,避免间断不规律用药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合作,服药期间如出现牙龈出血,皮肤有瘀点瘀斑,即来医院就诊。和定时监测血压变化,术后1个月来门诊复诊,出院后3-6个月来医院复查脑血管造影。讨论

近年来随着此项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逐渐得到了医务界和总多病人的认可,然而DSA作为一项有创检查,存在许多操作风险及许多并发症,因此对病人的心理有较大的影响,许多病人表现出紧张情绪,个别病人产生恐惧心理,以至于放弃造影手术,从而失去治疗机会[10],因此要求护士适应新技术的发展,熟悉检查的过程和必要性,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护士术前准备妥善、术中紧密配合、术后准确及时的观察病情及完善各项护理是分不开的,是减少并发症的有效保证。本组25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经过我们精心细致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总之,术前做好患者的全面评估、加强心理护理、重视行为指导及术前准备,术后加强观察和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适应性,提高术后恢复速度,减少风险的发生率,确保造影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 殷勤.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7(10):946948.[2] 程敬亮,杨运俊,邓军,等.Moyamoya病CT、MRI和DSA的诊断价值比较[J].郑州大学学报,2006,41(3):538-540.[3]刘玉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120例临床应用的分析。中华放射学杂志,1986,20:66。

[4]贺树能.脑血管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与诊断[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4,4(1):26-29.[5] 栗占国.神经系统疾病[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2.[6] 肖书萍,王桂兰.介入治疗与护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12.[7]姜卫剑,王拥军,戴建平.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 [8]林秀兰,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护理,护理研究,2003,17(9):1029-1030。

上一篇:行业调查报告总结下一篇:幼儿园体育运动口号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