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培训班讲话稿

2024-11-28

第一书记培训班讲话稿(精选8篇)

1.第一书记培训班讲话稿 篇一

同志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和全市“百名书记扶百村、千个单位挂千点、万名干部联万户”行动,县委决定,在市级下派18名同志的基础上,选派47名优秀机关干部到软弱涣散村和重点村担任“第一书记”,帮助基层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今天这次会议既是一个动员会、部署会,也是一个谈心会、欢送会。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向即将领命出征、奔赴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热烈的欢送!

刚才,奇勇同志就下派“第一书记”工作进行了部署说明,明确了工作职责要求,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县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第一书记代表作了表态发言,表明了决心,拿出了态度,希望说到做到、当好表率。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清出发点,明白下去为什么

今天下派的“第一书记”中,有的是看了文件后主动报名参加,满腔热血地想下去锻炼一下;有的是被单位指派过来的;还有的甚至可能是平时在单位不怎么受待见的。尽管下派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无论是哪种方式,大家都要“即来自则安之”,用心服务基层。我们讲态度决定一切,你出于什么目的,就决定了你将会用什么样的态度,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最终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如果一开始态度就不端正,想着下去混两年,那就提前向组织上报告,顶多是说明你这个人不敢担当、不堪重任,但如果你不提前报告,下去以后又不认真做事,那就不是不敢担当的问题了,而是耽误一方百姓、贻误一方发展的问题了。最近,全国上下都在以各种方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电视媒体上经常能够看到抗战时期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在那样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不论是普通群众还是抗战将士,都能够在民族危亡、山河破碎之时挺身而出,为民族和国家奋勇向前。我相信只要是有点血性的中国人都会被那份“拼搏、奉献、团结、自强”的抗战精神所感染和感动。这种精神是我们的“第一书记”们需要学习和践行的。所以,在队伍开拨、人员下派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谈谈心,做个交流,首要的还是要认清出发点,明白下去为什么,就是要搞清楚,为什么要到村里担当第一书记?

首先,这是贯彻上级要求、推动精准扶贫的实际行动。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省、市都高度重视下派“第一书记”工作,先后对此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部署,特别是6月9日全省召开了精准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8月4日全市又启动了“百千万”帮扶行动,吹响了扶贫攻坚的集结号和冲锋号。近几年南昌县的发展速度确实很快,县域综合实力始终保持全省领跑地位。但从村一级来看,全县263个行政村中,去年村集体经济净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仅有12个,可能比新建县还要少,而青山湖区的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在500万元以上,特别是我们很多行政村基本依靠财政转移支付接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刚刚突破1万元,农业经营性收入在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占比不足30%,这些都与我们全国百强县、江西“首府首县”的名誉极其不符,与省会近郊县的地位和区位形成鲜明反差。由此可见,我县农村经济发展还比较薄弱,实现强镇富村、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下派干部到村任职,目的就是要借助机关干部的开拓思维、专业知识以及所在单位的政策、项目、资金等资源,帮助村级发展集体经济,以此增加“造血”功能,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输血”。县委、县政府为支持“第一书记”开展工作,为每一位“第一书记”配套了5万元工作资金,这在其他的县区是没有的。但5万元对一个村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关键要运用得当,为老百姓找到一条致富路。

其次,这是加强基层党建、巩固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只有把基层党组织这个根基打牢固了、做扎实了,整个党才能坚如磐石,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也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应该说,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了新的加强。但也要客观地看到,当前我县基层组织建设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特别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显现的尤为突出,有的村级组织形同虚设,班子软弱涣散,甚至被宗族势力所控制,成为家族势力的“代言人”;有的忽视党组织建设,党内生活制度不健全,以“两委”联席会代替支部会,将党组织的阵地主动放弃,没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绝对权威和核心领导作用;有的党员管理松散,党员先锋示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甚至有极少数党员干部带头做一些违法违规的事情,等等,不仅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而且损害了党委、政府形象。此次下派干部到村任职,就是要通过配强“第一书记”这个带头人,着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切实把基层组织打造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强堡垒。

第三,这是改进工作作风、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

村“两委”换届以来,从开展干部上挂下派平移实践活动,到创新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工作,再到下派“第一书记”,我们的初衷和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把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派到一线,直面各种矛盾和复杂问题,营造一线砥砺品质、锻炼作风、增长才干的良好氛围。从这次选派干部的履历来看,大多数是比较年轻的干部,或是长期在县直机关工作的干部,还有一些本身就是农家子弟出身的干部,平时与群众直接打交道的机会比较少,缺乏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缺少系统的社会实践,迫切需要到农村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在实践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县委把大家派下去,就是要让你们在基层的“大课堂”中接受教育、砥砺品格,在农村的“大舞台”上展示才华、建功立业,在实践的“大熔炉”中锤炼本领、成长成才。

总之,下派“第一书记”是深入贯彻中央省市的相关精神,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化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强力推进“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的重要举措。请组织部将此项工作全面铺开,每个县直单位都要挂点联户,都要下派“第一书记”。全县上下尤其是下派干部和所在的单位及乡镇务必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选派“第一书记”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这项功在当前、利及长远的大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紧扣落脚点,清楚下去干什么

关于“第一书记”的职责任务,中央和省、市、县委已经提出了明确要求,奇勇同志作了简要说明了,县也出台了具体办法。我想,归纳起来,就是要发挥好四个作用。

1、抓班子、强队伍,发挥基层党建的“主心骨”作用。

“农民要致富,全靠党支部”、“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下派的“第一书记”要有高度责任心,发挥好主心骨作用,积极带领群众干事创业。要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作为开展扶贫攻坚的重要突破口,牢牢抓在手上,贯穿工作始终。对党组织软弱涣散的,要按照“分类指导、一案一策”的要求,找出病症原因,明确整顿目标,细化整顿措施,做到分类施治、对症下药。在这块上,乡镇要主动作为、勇于当责,高度重视和支持第一书记工作;对班子战斗力不强的,要加强对政治理论、政策法规、领导方式、致富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能力素养;对党内制度不健全的,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支部议事决策、党员教育管理等制度,特别是要进一步理顺村“两委”关系,切实凸显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同时,要牢固树立“党建+”理念,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的平台作用,摸清底数、找准症结,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的新模式,着力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新机制,切实打牢基层基础。

2、抓发展、促扶贫,发挥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作用。

发展是第一要务,也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所在。“第一书记” 要坚持把富民强村作为驻村工作的核心任务,在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上多下功夫。老百姓最讲求实惠,最关心的是干部能为群众、村集体办多少实事,而不是光说不做。要根据各村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的原则,认真分析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哪里、特色亮点在哪里、发展出路在哪里,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发展规划,分清主次缓急,有计划、有步骤、有条理地抓好落实。这里要提醒大家,下村伊始,不要指手画脚,首要的是摸底底数、吃透下情,搞清楚村里的产业基础、主要作物、农民职业等,在深入调研、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找出一条适宜的发展路子。特别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等新型业态。同时,要充分依托南昌县物产丰富的资源优势,利用年轻干部的智力优势,着力引进一批发展设施农业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把南昌县优质农产品推销出去,以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

3、抓服务、办实事,发挥党群关系的“连心桥”作用。

衡量下派工作是否有成效,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为群众办了多少实事,群众得到了多少实惠。下派干部要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示范推动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把好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要用脚步丈量民情,摆正心态,放下“官架子”,摒弃“官本位”思想,坦诚对待老百姓,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工作,确保前几个月就把帮扶村的人口数量、自然村数量、居民户数以及每户人家的大概情况熟记于心、了然于胸,否则下去也是白下,与群众交流的时候可能连话都说不上几句。群众对待下派干部的态度会随着我们的工作深入而不断转变,犹如一条“微笑曲线”,刚开始是热情欢迎干部下村,但随着工作成效没有及时显现出来就会慢慢变为冷淡,而后随着走访深入以及为老百姓切实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又慢慢转变为热情。对此,大家要有一个思想准备,在摸清情况以后,通过发挥单位的条件和自身人脉优势,想方设法为群众增收,带领发家致富,尽量缩短“微笑曲线”的经历时间。要用真情排解民忧,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尤其是要关心关爱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最需要关心关注的特殊群体,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同时,要也充分团结村内能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解决问题、调解矛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当然,下派干部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对一些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要利用好上级现有的政策加以解决,或者发挥社情民意的“传声筒”作用,帮助上级科学决策。

4、抓治理、促和谐,发挥维护稳定的“润滑剂”作用。

稳定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这次选派干部任职的村,大多数都是一些问题复杂、矛盾突出的重点村、难点村,存在宗族势力强大、村干部威信不强、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更有甚者有些村出现“地痞恶霸”强揽工程。作为“第一书记”,大家要积极引导调动“五老”人员,把农村正能量更多地凝聚起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不能有“老好人”思想,对工作不推动、落实不到位,带头人作用发挥不实的村书记要果断采取组织措施,及时下派乡镇干部驻村任职,整顿村内工作,解决软弱涣散问题;对不合格党员要处理到位,该组织处分就处分,该清退就清退,切实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切实扭转农村软弱涣散的局面。出现软弱涣散村的原因之一就是一些乡镇党委书记抓工作不力,党委作用发挥不够,县里将以下派第一书记为契机,向乡镇党委书记传递工作压力,对于一些作风不实、落实不力的乡镇党委书记进行及时调整。

三、抓住关键点,知道下去怎么干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做工作不仅要有超凡本领,更需要超凡毅力。做事要取得成效,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容易的。做事不会累死人,但做人的工作会气死人,所以,唯有掌握方式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此次下派“第一书记”的任职时间为2年,时间虽然比较长,但任务更加艰巨。能否取得预期效果,不光要有信心、才能,还要有信念、担当、坚持。“第一书记”要注意“三个四”:

1、端正思想,克服好四种倾向。

根据安排,“第一书记”任职期间原则上不再承担派出单位工作,工作、管理、考核都在村里。对此,大家必须要端正思想认识,主动调整心态,自觉克服四种不良倾向:一是防止“过渡”思想,不能把担任第一书记当作“捎带”、临时“镀金”,更不能“蜻蜓点水”、作表面文章,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二是防止“自由”思想,到村任职后,要按“三严三实”的要求开展工作,不能想去就去,想回就回,两头不见面。县委组织部要做好督促检查和所在乡镇党委要加强日常管理,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党员群众意见大的进行通报批评,对违反纪律的严肃处理。这里要讲清楚,组织部只是不定期督查、抽查,日常管理的责任在乡镇党委,如果人交到你手里,却找不到人,那就追究乡镇的责任。三是防止“经验”思想,尽管大家都是各自单位中的优秀干部、各个岗位上的业务骨干、行家里手,但对农村工作来说,可能还是新手、小学生。面对新岗位、新任务,要放下身架、放下身段,学会从零开始,主动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尽快进入角色、融入工作。四是防止“官僚”思想,要克服“机关气”和“官僚气”,努力接地气。不要以为自己是县直机关选派来任第一书记的,与基层干部群众打交道时就摆谱扎势,更不能在工作中搞官样文章、繁文缛节,或者说把事情都推给镇村干部去做。

2、注意方法,把握好四项原则。

相对机关工作的单一单纯的工作内容来讲,农村工作点多面杂、涉及方方面面,更加复杂繁重。大家必须要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握好四项原则:一是调研为先。情况熟,才能方向明;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如果没有摸清实情,就指手画脚,盲目地开展工作,不仅会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失信于民。大家到村里以后,不要先入为主、轻易表态,要先把心静下来,把身子沉下去,多做调研、多听意见、多作思考,把群众的意见诉求摸清,把村里的发展底数搞实,把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后面的工作开好头、起好步。二是因村制宜。要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搞“一刀切”。不同的村,资源禀赋不同、发展基础不同、矛盾焦点也不同,有的可能是党组织软弱涣散,有的可能是经济基础薄弱,有的可能是矛盾纠纷较多,等等。要学会苦干加巧干,结合村情实际,理思路、想办法、定措施,绝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也不能简单地搞“一刀切”,必须找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三是依法办事。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农村工作关键是依法办事,做到“一碗水端平”,切忌厚己薄彼。这些年,县委、县政府每年投入财力用于民生工程,但群众满意率仍然不高,原因就是不公平。四是民主管理。要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增进班子成员团结,推进党务、村务、财务民主管理。同时,在廉洁自律方面,要严于律己、洁身自好,不该做的坚决不做,不该吃的坚决不吃,不该拿的坚决不拿,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3、摆正位置,处理好四大关系。

为加强对下派干部的监督管理,县里专门制定出台了《“连心”小分队管理办法》,从管理关系、职责定位等方面予以了界定。大家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理顺好方方面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与现任村组织书记的关系。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第一书记对任职村工作负有全面领导责任,但不主持、不替代现任村党组织书记工作。大家既要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又不能越俎代庖、包办代替,对工作中一些好的建议和想法,要通过与村党组织书记和党员干部的相互沟通来变成村党组织的决策行动,做到到位而不越位、补台不拆台,达到与村党组织书记合心合拍合力的目的。同时,要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符合政策要求的,就要耐心细致的做通村书记工作,坚决予以落实。对涉及村书记个人利益的工作,要善于与群众沟通,从侧面了解情况,不当的及时提醒,必要的时候可以向乡镇党委报告,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当面鼓、对面锣的硬干、蛮干。二是处理好与所在乡镇党委的关系。不管是市直下派,还是县直下派的干部,都要自觉服从所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主动接受乡镇党委的管理监督,及时向乡镇党委汇报工作,争取他们的工作支持。三是处理好与派出单位的关系。下派期间,“第一书记”除工资人事关系在派出单位保留外,其他所以工作与派出单位脱钩,派出单位无权吩咐下派干部做任何事。同时,要把派出单位作为自己的坚强后盾,及时、主动向派出单位的领导汇报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困难,争取派出单位对派驻村工作的重视、理解和支持,从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相应扶持。四是处理好与其它包村帮扶的关系。此次下派干部任职的65个村中,有一些是以前就有联系挂点单位的,但大家要搞清楚,他们是阶段性、暂时性的,或是重点式的帮扶,是“外力”,而第一书记是村里的一份子,是村级发展的“领头羊”,不仅仅是“外力”,更应该是“内在动力”。所以,大家要善于凝心聚力,整合各项资源,为我所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下派第一书记工作,不仅是“第一书记”的事,也不仅是连心小分队的事,而是全县各级各单位共同担责、各负其责的大事。全县上下务必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精心组织,切实为下派干部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为他们施展才华、干事创业提供帮助和服务。生活上要关心爱护。各派出单位和所在乡镇既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工作和学习,又要搞好各项保障工作,切实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使他们能够安心挂职工作。工作上要支持帮助。各派出单位不要以为干部脱钩了就可以不管不问了,脱钩只是工作关系脱钩,但干部还是你的干部,所以要多关心派出干部成长,帮助所在村解决问题。要经常深入选派村,了解选派干部的工作情况,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各乡镇要把下派干部安排好、使用好,充分相信他们,积极支持他们,多交任务,多压担子,使他们在服务群众、接受锻炼的同时,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管理上要严格要求。派出单位和乡镇要加强对下派干部的管理,不能“两头空”、“两头塌”。没有考核,就没有动力和压力。县委组织部和所在乡镇要经常听取汇报,建立健全下派干部定期考核制度,做到一年有评价、两年有评估,通过动态考核,评价了解下派干部工作情况,也让下派干部看到自身的工作成绩和变化。这里推荐大家观看一下反映安徽凤阳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先进事迹的《第一书记》这部电影,希望大家从普通观众、共产党员、第一书记等不同角度、不同维度,来感受心里装着老百姓的为民情怀,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和感悟。

同志们,下派党员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是加快发展之策、促进和谐之需、改善民生之举。希望大家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全心投入,以“三严三实”为要求,切实把下派工作和“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抓实抓好,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让所挂村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根本性改变;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让所挂村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通过我们卓有成效的工作,让所挂村集体经济有所发展;通过我们的辛勤付出,让所挂村的老百姓真正富裕起来,确保不枉组织上提供的一片试验田,不辜负组织的厚望重托和群众的殷殷期盼。

2.第一书记培训班讲话稿 篇二

宜阳县董王庄乡前村就有这样一位“马向阳”, 他就是谷志飞。他是宜阳县科技局后备干部, 2016年5月, 被派往董王庄前村任“第一书记”。

微信服务有专家 学技术有“口袋书”

“谷书记, 这两天大棚里的黄瓜生病了, 可愁死人了, 你看打点啥药?”一天, 董王庄乡前村贫困户老章从微信上给谷志飞发了一张黄瓜的照片, “第一书记”会给农作物“治病”吗?且看谷志飞收到求助微信, 马上把问题转到他的微信专家群里, 很快, 河南科技大学刘圣明博士微信回答:“黄瓜得了霜霉病, 用烯酰吗啉, 同时采取高温闷棚措施, 中午密闭2小时, 黄瓜上部温度控制在44~46℃, 每隔7天施用1次, 2~3次后可基本控制病情发展。”谷志飞拿着专家开的“药方”, 马上来到老章家的大棚, 和他一起忙活了大半个月, 终于把黄瓜的“病情”控制住了, 老章黝黑的脸上笑开了花。

“我不是学农学专业的, 但就算是农业专家, 农村的问题多而杂, 专家也不可能样样都懂啊。我之所以能给农作物‘治病’, 还真得感谢在县科技局的工作经历和现代通信工具。”谷志飞对记者说, “科技局的工作是‘万金油’, 涉及工业、农业等领域, 跟科研单位、大专院校都有接触, 咱也得用好这种工作优势啊。”说着, 谷志飞拿出手机, 给记者看了他建立的专家微信群, 里面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动物防疫、农产品深加工等多个领域, 甚至涉及经济学等学科, 这些来自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省农科院、洛阳农科院、河南农大、河科大等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的专家, 成了前村贫困户产业脱贫的“智囊团”。

老章家的“危机”刚解决, 老梅急匆匆跑来了, 他家大棚里豆角只开花不结果, 花还会脓, 咋办?还有人打电话问自家大棚里西蓝花菜苗黄瘦咋办……前村的农户在劳动过程中一旦遇到难题, 都会想到用电话或者微信求助“第一书记”, 有人把自己的疑问通过文字或者图片发过来, 谷志飞第一时间将难题发到专家群里, 自然有对口专家进行详细解答, 再由他实地指导贫困户具体操作。努力将贫困户的风险降到最低, 农户们往往皱着眉头来, 带着笑容去。

“俺们不出门, 就能享受专家服务!”老梅刚拿到专家对症开出的药方, 买好了硼肥, 喜滋滋去给自家豆角“治病”去了。

“利用微信为农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这还不够, 还有呢, 咱再添把火!”谷志飞说着, 搬出一摞书, 一个非农专业的“第一书记”, 还能出农业科普图书?没错!这不是正规图书, 而是可以让农民随身携带、随身阅读的“口袋书”。谷志飞针对不同贫困户选择的种植业、养殖业等脱贫产业, 编写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汇编》《玉米秸秆储存技术》等包含秸秆青贮、果树种植、大棚蔬菜栽培、家畜病害防治等方面实用技术“口袋书”, 成为贫困户产业脱贫的“智库”。为保证“口袋书”里技术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谷志飞联系中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为“口袋书”把好技术关。同时, 他还选购了农业科普实用技术书刊500套, 以及其他种植、畜牧等方面实用技术书刊200余本, 购置书柜, 放在村委大院里, 为群众“充电”。谷志飞对记者说:“扶贫是个长期性工作, 不能只靠一任或几任“第一书记”带来项目, 也不能仅靠专家指导, 而是要‘授之以渔’, 真正让农民学习和掌握适用技术等, 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谷书记, 俺的4棚芹菜苗长势可好, 多亏了这本书。”在老章的蔬菜大棚里, 他手里的《大棚蔬菜栽培技术汇编》已经被翻得卷边, 每一页上都有用笔划出来的重点。如今, 谷志飞的“口袋书”已成了农民爱不释手的身边读物。对接技术, 传递知识, 是谷志飞扶贫第一经。

搞活经济是目的 狠抓实干发展忙

扶贫工作是要扎实干的。为此, 谷志飞结合前村实际情况, 积极引导贫困群众通过发展服装加工、蔬菜种植、养殖等渠道致富增收。集思广益、拓宽门路、搞活经济, 这是谷志飞扶贫第二经。

在发展服装加工方面, 谷志飞同村民共同建立了“公司+基地+妇女”的产业发展路径, 推行多种模式的来料加工, 让前村一大批贫困妇女依靠来料加工业走上脱贫致富的幸福路。截至目前, 前村已有来料加工点6个, 32名贫困妇女就业, 月收入增加1 000元左右。

在发展蔬菜种植方面, 谷志飞通过多方调研, 确定了发展大棚蔬菜和露地蔬菜的路子。通过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 大力提高贫困户的种植技术水平, 增加蔬菜产量产值。目前前村已建成大棚21个, 共建大棚33个, 主要种植芹菜、花菜、西兰花、菠菜和蒜苗等。

在发展养殖业方面, 谷志飞结合自己在科技部门工作的经验, 通过龙头培育、产业推广和技术支持等一系列措施, 引领帮扶前村走上特色养殖产业发展与精准脱贫有机统一的脱贫路。扎实开展了科技特派员联村帮扶行动, 利用省科技厅、省扶贫办的“三区”人才项目, 引进专家20名, 联系帮扶村促进养殖业发展, 同时为贫困户提供养殖技术培训与指导服务, 切实为农户脱贫致富提供技术支撑。如今, 猪、牛、羊、土鸡等特色养殖产业已在全村遍地开花, 全村共养殖96头牛、600只羊、1 500只鸡, 已建成21座蔬菜大棚, 开建3个牛场、2个羊圈、4个鸡舍。全村15户贫困户已在发展畜牧养殖产业, 有12户在家零星养殖。

此外, 为解决前村土地少、收益低的现状, 谷志飞还积极奔走, 同洛阳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联系, 为农户提供农作物套种技术, 例如, 玉米地套种辣椒、麦棉套种、麦烟套作, 柿子、艾草、金果梨、食用菌等作物也有发展。每亩地发挥出多倍效益, 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让农民直接受益。

几套“组合拳”下来, 前村的发展形势大好, 每个人都憋足了劲要大干一场。

群众关系是基础 党员争做模范郎

“提供技术服务只是手段, 搞好经济是目的, 群众关系是基础。扶贫工作一定要深入农村第一线, 和农民打成一片, 只有听民意、察民情, 才能真正做到解民忧。”为此, 谷志飞深入实地走访, 进村入户排查, 在田间地头与群众谈心交流, 详细掌握了前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2户641人的实际情况, 为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打下了基础。

某贫困户有2个孙女分别在前村小学和幼儿园上学, 孙女的父亲长期在外打工, 母亲走失, 70多岁的爷爷奶奶交不起小孙女的幼儿园学费、午餐费、校车费, 每天小孙女需要来回走5km的路回家吃午饭, 谷志飞了解到这一情况, 马上为她交纳了700元费用, 并通过爱心人士为该村捐赠了200多件衣服及生活物品。“这绝不是做样子。”谷志飞说, “只有真正心里想着贫困户, 并把扶贫工作付诸行动, 村民才会信任你, 才会把你当‘自己人’, 才会齐心协力, 再向他们推介扶贫项目和经验, 就容易多了。”

此外, 为增强村民的凝聚力、体现党员的带头作用, 谷志飞通过多方努力, 为该村修建自来水和厕所, 改善了村两委会正常办公条件;又联合村内党员同志为前村开展了送大戏、送法律、送卫生、送科技下乡活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当天, 村两委邀请宜阳县医院、检察院、科技局到前村为群众看病、讲法律、讲科技知识, 并与开封曲剧团联系, 为群众送上了4台大戏, 当天还组织村所有党员在党旗下重温了入党誓词。这些举措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积极性, 提高党员及村民凝聚力, 为扶贫攻坚工作夯实了基础。

交友先交心, 要让全村人都认可扶贫工作, 支持扶贫工作, 共同推动扶贫工作, 必能“村民协力, 其力断金”。

谷志飞在这5个多月的时间里, 发现前村不仅交通便利、历史悠久、风景秀美、民风淳朴, 还有种种典故传说。于是, 谷志飞又冒出个想法:要在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 用乡村旅游拓宽村民的致富途径, 拉动伊川、宜阳、嵩县的区域经济, 把前村打造成洛阳市乡村微旅游示范村, 使村民的致富路良性可持续发展, 使前村名更美、景更美、人更美。

3.“第一书记”来了 篇三

7月5日晚,什邡召开全市干部大会,来自上一级的四川德阳市委组织部官员宣布最新的人事任命:“经中共四川省委同意,中共德阳市委决定:中共德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左正同志兼任中共什邡市委第一书记;中共什邡市委书记李成金同志协助左正同志工作。”

此项立即生效的任命意味着,什邡市委大院出现市委第一书记、市委书记共存的人事格局。阔别中共地方组织权力谱系近30年的第一书记设置,在四川什邡重新出现。

空降

在13位德阳市委常委中,49岁的左正排名第6,在7位德阳副市长中位居第二。

由上级党委常委兼任下一级党委一把手的做法,多出现于经济或政治地位突出的市区县。比如,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由省委常委兼任;地市级机关所在地的区委书记,一般会由地(市)委常委兼任。

在四川德阳下属6个区县中,仅绵竹市委书记由一位德阳市委常委兼任,因为多家重量级企业设在绵竹。

不过,市委常委空降至区县兼任党委一把手,是近年来公共事件爆发后,执政者防止事态升级、进行危机处理的常用手法。例如,2008年贵州瓮安事件后,上一级贵州黔南州委派一位常委赴瓮安兼任县委书记;2010年江西宜黄拆迁事发后,一位抚州市委常委赴宜黄兼任县委书记。

左正青年时代在德阳一家重点企业工作,后调至共青团德阳市委,当过县长、县委书记。2012年2月,左正任德阳市副市长,分管工业。

和企业打交道是左正的强项,他常到治下检查重点项目。官方报道显示,2012年3月,什邡市在五星级的宏达金桥酒店举行今年第一场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开工和竣工仪式,左正则是仪式上德阳市最高领导。

引发群体事件的宏达钼铜项目,是这位德阳副市长主抓的重点项目。6月29日,左正随同德阳党政主要同僚出席宏达钼铜项目开工典礼。地方官员借开工庆典“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献礼”,未料引发群体事件。

群体事件促成左正的“空降”。履新什邡市委第一书记的第三天,什邡工业和信息化局召集什邡市企业家座谈。左正以履新的身份参加,什邡一位分管工会的市委常委、一位分管工业的副市长陪同出席。

有过5年德阳市委政法委书记履历的左正告诉企业家们,“目前事件表面虽已平息,但部分网络谣言和不负责任的舆论给什邡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因素,其背后的推手妄图给什邡造成更坏的后果。”

特例

与前述贵州瓮安事件、江西宜黄拆迁事件处理不同的是,左正以常委之规格履新什邡市委第一书记,但什邡市委书记李成金并未去职,他继续留任,协助左正的工作。和左正同龄、具有博士学位的李成金长期从事经济工作,还做过区域经济学博士后研究。

左正到任第一书记后,是否属于中共什邡市委常委会的成员,他和市委书记李成金之间如何分工,德阳官方并没给出明确解释。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白智立的解读是,什邡市委增设第一书记的做法,应属紧急事态下的特例。

按照2007年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组织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省、市、县为地方组织,乡镇、街道、村属于基层组织。

当下,第一书记的提法广泛出现在村级党组织,全国许多地区都热衷于抽调党政机关副科级以上实职党员干部,向农村、社区派驻第一书记,推动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和发展农村事业。2012年年初,中央组织部对开展基层组织建设进行动员部署,提出要着力抓好后进支部整顿,对矛盾突出、工作薄弱的村,下派得力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帮助改变落后面貌。

在不计其数的支部第一书记里,最知名者是安徽凤阳小岗村原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这位安徽财政厅干部2004年响应安徽省委号召到小岗村任职,2009年因病辞世后成为党的宣传典型。

此外,第一书记还存在于团中央书记处、全国妇联书记处、全国总工会书记处等机构,军区、军分区以及警备区的党委也设立第一书记,由所在地的地方党委一把手担任。

不过,遍查当前中共地方组织权力谱系,什邡市委第一书记的设置仅为孤例。德阳官方的任命是否从近期各地向基层派遣第一书记的流行做法中获得灵感,不得而知。

白智立表示,什邡市委第一书记被任命后,而原来的市委书记职务并没有发生变化,这种情形前所未见。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常务委员会和书记、副书记,并报上级党的委员会批准。”

白智立认为,按照规定,市委书记应该是中共什邡市委最高负责人,此次增设第一书记,二者之间的职务权限如何协调,这种任命以后将成为常态,还是属于临时特例,需要有关部门回应。

溯源

搜寻中共91年历史,主席或总书记是党的最高职位。中央纪委曾设置过第一书记,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确定书记、副书记的建制。

虽无明文规定,但在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第一书记的职务曾长期存在。据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的研究,第一书记等职务的设置,源于国共内战后期。

1948年5月华北局成立时,刘少奇兼任第一书记。时逢淮海战役前夕,中央决定加强中原局,邓小平任中原局第一书记,下设第二书记、第三书记。

中共取得全国政权后,第一书记开始用来称呼地方党委一把手。在省委第一书记之下,分设第二书记、第三书记、常务书记、书记、副书记,有的省份还设候补书记。

任仲夷生前曾回忆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县委都设有‘第一书记。”

“文革”结束后,第一书记的头衔作为地方党委一把手被继续保留。1980年,辽宁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南下广东,接替调任中央的原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及“第一书记”,比如“在分工负责中,书记或第一书记担负着组织党委的活动和处理日常工作的主要责任。”

第一书记退出政治舞台,肇始于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倡干部年轻化后。老一辈的第一书记卸任,就不再任命,书记成为地方党委一把手。

四川省是第一书记退出舞台的最早几个省份之一。1982年12月,四川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卸任,常务书记杨汝岱越过第二书记升任书记,四川率先开启省委书记主事的时代。

随后三年间,各个省份的第一书记逐步卸任。1985年7月,任仲夷卸任第一书记,书记林若任书记,而福建省委第一书记项南则改任省委书记。同年10月,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第一书记王恩茂卸任,自此,“第一书记”淡出中共地方组织权力谱系。

第一书记的建制源自中国的老大哥苏联。早在斯大林时期,从边陲的加盟共和国,遥远的边疆区,到红色首都莫斯科,地方党委皆由第一书记负责。

就在任仲夷任职哈尔滨市委第二书记的1953年,斯大林辞世,赫鲁晓夫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留给斯大林,第一书记成为苏共头号人物。1964年,勃列日涅夫取代赫鲁晓夫,两年后又改为总书记。

苏式第一书记建制深刻影响东欧以及古巴、越南甚至朝鲜的社会主义政党。东欧剧变前,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等国执政党的一把手是第一书记。1953年斯大林的辞世甚至直接改变东德、阿尔巴尼亚等国社会主义政党最高职务的名称,它们都效仿赫鲁晓夫时期的做法,把总书记改为第一书记。

越南共产党的前身越南劳动党的一把手也曾是第一书记。古巴共产党执政后,党的最高领导人一直为第一书记。仅有的例外是南斯拉夫,奉行独立自主的前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把党内最高职务定为主席。

在国外,最新设立的第一书记出自朝鲜。2012年4月,金正恩任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总书记”的称号由其父金正日永远享有,1994年去世的金日成被尊奉为“永远的主席”。

不过,金正恩的最新纪录,被什邡市委第一书记打破。

4.第一书记培训心得体会 篇四

一是要勇于担当,啃硬骨头。“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基层党组织是推进精准脱贫、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民增收的战斗堡垒。组织把我们派到农村,说明农村需要我们。要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就必须当好“第一书记”,建强班子,“打铁先要自身硬,党员干部自身不强,怎么带领群众奔小康”。所以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建引领作为重点攻关“山头”,势在必行。从本村实际出发,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像建好房子一样做好农村党建工作,坚持将支部建在扶贫项目上,以党建引领精准扶贫,借鉴外地市乡村振兴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自身带领村“两委”班子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二是要心系群众,真心投入。情系农村,情系农民,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要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献爱于农村,服务于农民,在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创造幸福生活的进程中,时刻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真正本色。人到了村里,心也住进了村里,当作群众的‘贴心人’和‘引路人’。”以忘我精神砥砺前行,就如一粒细沙,默默地铺垫在帮扶村的扶贫路上,带动村经济的发展,如期实现全村2020年完成脱贫摘帽任务。

三是要少说多做,理清思路。要怀着一颗“进农家门、听农家言、想农家事、解农家难、助农家富”的炽热之心,多走村串户、了解民情、服务群众。将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当作主战场,吃透政策,理清思路,做起事情才能得心应手,才能不走弯路。在基层党建和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道路上,率领村民努力改变村庄落后面貌、让村庄活力得到激发,不断向致富之路迈开大步。

5.村第一书记任职讲话 篇五

今年,市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千名领导干部下基层和选派千名“第一书记”活动。经过市委的层层选拔,我们怀着激动和喜悦的心情迎来了51位作风硬、素质高、能力强的“第一书记”,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对我区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山亭区委、区政府和全区52万人民对各位“第一书记”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山亭区总面积1018平方公里,辖8镇1乡1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68个行政村(居),总人口52万。全区有30万亩耕地,42万农民,人均7分地,有5000多座山头,山区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7%,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特色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全区农业增加值实现15.8亿元,粮食总产量达16.1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609元,增长14.9%。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成效明显,全区土地合作社发展到91家,规模经营土地10.4万亩,实现土地使用产权抵押贷款3000万元。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建成46万亩的特色林果基地,干鲜果品年产量达13万吨。水泉火樱桃基地被评为“国家引进大樱桃示范推广基地”,反季节设施栽培的“火樱桃”实现提前上市,成为“江北春果第一枝”。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8.8%,成功创建了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全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7家,其中市级以上32家,莺歌集团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全国绿色示范企业,成为亚洲最大的花生酱生产企业。质量标准大幅提升。建成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36万亩、国家级绿色产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6万亩,城头豆制品加工基地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完成农产品“三品”认证总量65个,火樱桃、长红枣、徐庄板栗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水泉镇成为全国首批“一村一品示范镇”,我区被评为全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新一届区委、区政府成立后,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山亭实际,提出了“一二三四六五”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一”,就是建设更加富裕秀美和谐的“幸福新山亭”这一总体目标;“二”,就是按照融入新城(枣庄新城)、对接两高(京沪高铁、京台高速)和滕州“两句话”的方向要求;“三”,就是准确把握鲁南欧情山城、生态休闲家园、双型发展先导“三句话”的发展定位;“四”,就是实施城镇化主导、工业化带动、服务业突破、新农村提升“四大战略”;“六”,就是突出城建、交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特色农业、文化旅游、民生稳定“六个重点”;“五”,就是逐步把山亭打造成为生态宜居佳区、集群经济强区、特色农业大区、文化旅游名区、文明和谐靓区“五个特色区”,力争实现“三年翻一番、五年创强区”。在农业农村发展上,我们提出了“提升大农业、促进大增收、打造特色农业大区”的目标和任务,专门成立由区委副书记李勇同志牵头、区几大家领导同志为成员的农业农村工作线,统筹协调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工作。今后,我们将大力弘扬“敢为天下先、甘吃天下苦”的山亭精神,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尽快实现我区由传统农业产区向特色农业大区的转变。

市委开展的“双千工程”对我区薄弱村的转型升级和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施“双千工程”可以帮助基层破解发展难题,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村容村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实施“双千工程”有利于抓好村级班子建设,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提高社区党组织管理基层社会、服务社区居民的能力,更好的服务基层群众。三是实施“双千工程”能积极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带到基层去,多释疑解惑、排忧解难,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增强工作合力。

山亭优势资源好、后发优势明显。恳请各位“第一书记”,充分发挥你们的技术、人脉等资源优势,以大局为重,克服困难,为我区薄弱村的发展贡献力量,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多建言献策,多提宝贵意见。各乡镇街和区直相关部门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在生活上提供便利条件,在工作上大力支持配合,确保“第一书记”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最后祝各位“第一书记”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工作顺利,为实现乡村经济快速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6.第一书记培训班讲话稿 篇六

今天,我们利用视频系统,召开全县X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会议,主要是交流、总结、部署驻村帮扶工作,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明确职责任务、狠抓工作落实,为全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基础。下面,就做好今年驻村帮扶和当前重点工作,我再讲X句话。

第一,准确把握攻坚形势。X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总书记对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脱贫攻坚到了最后的紧要关头,越到这个时候越要稳住军心、鼓舞士气,不要浮躁,要稳定政策和措施,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但由于受疫情影响,今年X月下旬起,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基本上处于半停滞状态,现在已经到X月份,距年底仅剩X个月时间,要实现全县剩余X户X名贫困人口脱贫(其中:

一般贫困户X户X人,占比X.X%;兜底对象X户X人,占比X.X%。兜底对象中:低保贫困户X户,占比X.X%;低保贫困户X人,人数占比X.X%。特困供养贫困户X户X人,低保特困供养贫困户X户X人),巩固已脱贫X户X人成效不返贫,X个已出列贫困村不反弹,还要防止X户X人监测户不返贫,X户X人边缘户不致贫。一般农户家庭遭遇临时重大变故基本生活有保障等,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兑现向党和人民的承诺,可以说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今年还要由统计、调查部门开展脱贫攻坚普查,重点看质量、看成色、看效果,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大家一定要认清严峻形势,认真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在严格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同时,全面进入各自阵地,迅速发起新的冲刺,坚持既定目标,坚定信心决心,始终保持攻坚状态,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胜利”。

第二,全面聚焦主责主业。不忘初心使命,明确职责任务,是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的动力之源。X年X月,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在当前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严峻形势下,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县派驻村干部)一定要聚焦主责主业,明晰职责任务,要对照第一书记X项职责“七个一”重点工作,工作队长X项职责,驻村工作队X项职责(县派驻村干部参考驻村工作队职责),认真履行驻村工作责任,靠前谋划、一线作战,迅速投入到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中来。驻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镇要建立健全责任到人任务上肩、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加强日常监管考核,勤督促、勤指导、勤检查,及时发现解决苗头性、趋向性问题,防止出现上热下凉、内紧外松和压力层层衰减的情况。要抓好当前农村疫情防控、扶贫工厂复工复产、贫困群众就业务工、春耕农业生产等工作,解决好农资供应、务工就业服务问题,努力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此前,县委、县政府,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先后印发了《X县X年脱贫攻坚实施意见》《X个专项办公室实施意见》《X县X年脱贫攻坚“春季行动”实施方案》,要按照X年脱贫攻坚“X”总体要求(坚持以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聚焦双业、双扶、双防X个关键,狠抓党建引领、政策落实、问题整改、成效巩固四项重点工作,实现一个目标,确保全县剩余X户X名贫困人口如期高质量脱贫,实现脱贫攻坚圆满收官,确保同全国一道同步够格进入全面小康社会),X项重点任务(全力推进产业扶贫提质增效,全力扩大就业创业扶贫效能,全力深化扶志扶智工作,全力强化党建引领促脱贫,全力落实各类政策保障,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全力加大金融扶贫支持力度,全力做好补短板促提升工作,全力加强脱贫攻坚风险防范,全力深化问题整改工作,全力做好建档留史工作),X项保障机制(强化合力攻坚促脱贫,强化资金投入促脱贫,强化人员力量促脱贫,强化精细管理促脱贫,强化机制保障促脱贫,强化作风建设促脱贫),全面落实扶贫政策举措,尽锐出战,精准发力,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三,提升群众工作水平

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部是脱贫攻坚的主力军、先锋队,是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重要力量,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部强,则必能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各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培训力度,常态化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工作队员开展脱贫政策、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驻村帮扶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水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牢坚实基础。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哪里薄弱抓哪里,哪里需要补哪里,坚决避免出现不解决问题的培训科目。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要把学习成果转变成推进工作的实际效果,带着问题干、带着责任干、带着使命干,开展好脱贫攻坚“一查一补两落实”及各项政策落实工作,坚持精细化推进、精细化提升。“四支队伍”要按季度遍访贫困户和一般农户,宣传扶贫政策,了解群众诉求,帮助解决问题,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第四,严格执行驻村纪律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如愿以偿的,特别是在今年疫情的影响下,我们必将要投入比以往更多的精力、付出比以往更多的汗水,才能把年后这一段时间的工作补回来,最终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的目标。X月X日县镇安排要求,X月X日必须全员到岗。但在X月X日、X日的检查中,先后有X个单位X人次,X个单位X人次未在岗,占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队员、县派驻村干部X人的X%;有X人请假(X人因身体原因),占X人的X.X%,未到岗和请假两项缺勤人数X人,占X人的X.X%。毛泽东同志讲:“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大家一定要严格遵守驻村工作纪律,牢固树立讲纪律、守规矩的思想意识,自觉把纪律规矩观念融进血脉、贯穿工作、落到实处。要继续坚持“五天四夜”工作制,力度不减、干劲不松,充满激情、充满干劲、充满斗志,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投入到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努力为X的减贫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抵制慵懒散慢虚等歪风邪气,真正用铁的纪律、硬的作风赢得民心、赢得脱贫。

第五,坚决保证自身安全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大家决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要继续毫不懈怠的抓好农村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同时,要特别注意做好自身防护,规范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要自觉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驻村期间严禁聚集、酗酒、赌博和违法驾车,严禁挂名驻村,两头兼、两头跑,严禁松劲懈怠、出工不出力,严禁随意调整驻村帮扶人员(身体健康原因、不胜任原因除外,但需经县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批准同意)。离开所驻村要按照相关规定程序向镇党委、政府履行请假手续并报告去向,经同意方可离开,并保证通讯畅通。

同志们,还是那句话,作风硬、脱贫赢。大家一定要咬定目标,奋力攻坚,发挥好脱贫

7.第一书记培训班讲话稿 篇七

他是“行政级别高”的第一书记

杨登平, 男, 1964 年1 月生, 中共党员, 本科学历, 现任中国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驻上饶分行高级经理、经济师职称、副处级干部。他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 主动请缨到横峰县新篁办事处崇山村开展“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工作, 并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几个月以来, 杨登平同志带队克服生活条件上的各种不便因素, 认真贯彻上级部署, 落实驻点扶贫各项制度, 扎根崇山, 迅速工作, 得到了村民以及社会各界的认可。

他是“驻村时间长”的第一书记

每周一的早晨, 他都雷打不动地早早出发, 驱车几小时如期抵达崇山村;每个月, 他驻村的时间都在20 天以上, 与当地的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每一件生活用品都是他自己带来, 包括一个水杯、一个暖瓶、一把雨伞、一个衣架;老乡家吃什么, 他就跟着吃什么, 住的、吃的、用的, 只要是老乡的, 他都付费, 真正做到了“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不给群众添一丝麻烦。

驻村不驻足, 在村里, 他从来都不闲着。为确保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年过半百的他, 在泥泞的山路间穿行, 一走就是一天。崇山村人居分散, 杨登平第一次在半山源自然村上户走访时, 认识了一名失孤老人, 生活十分艰苦, 之后便不止一次徒步1 个多小时, 携带物资回访。又如, 在白果园走访时, 了解到一位年近八十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卧病在床, 无人照料, 他便前去慰问, 当得知其三个小孩在赡养问题上相互推诿时, 他便连夜驱车挨个面对面劝导, 老人被接走时, 紧握他的双手, 泪流满面。

去年冬天, 崇山村经受了近年来最大的冰冻雨雪天气考验, 杨登平带领驻村工作队的同志多次深入农户, 排查房屋隐患, 组织就近安置23 户41 人、转移安置15 户38 人、村委会安置7 户20 人;为了不让村民挨饿受冻, 他自己花钱买来大米、油、被子、手电筒、蜡烛等生活物资, 与老百姓一起渡难关, 把温暖挺进了大山;大雪封了路, 他和工作组的同志都被“困在了”村里, 每天都只是吃方便面, 但始终与群众在一起;雪停了, 为了及时恢复交通, 方便群众出行, 他又号召大家一起动手, 融冰铲雪……大雪无情人有情, 在他的有力组织下, 最高村落崇山村的灾情损失降到了最低。

以时间换空间, 以党心换民心, 在他的身上, 像这样的“琐事”还有很多。村里的干部都自叹不如, 群众更把他当成了一名“新崇山人”。

他是“扶贫工作实”的第一书记

扶真贫, 必先识真贫。为精准识别每一个贫困户, 他带领村组干部积极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 召开群众民主评议大会, 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基础上, 挤出“水分”, 防止真正的贫困户被“屏蔽”。同时, 按照市委的要求, 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大数据系统建设, 逐户调查摸底, 完善录入信息, 精准到户、到人, 把“不清不楚”变成“一清二楚”, 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第一手鲜活、真实的资料,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制定好“精准扶贫”规划, 他认真研究上级政策, 与当地党委、政府沟通交流;组织党员召开支部大会, 利用晚上分片、分村落、分小组召开群众大会, 集思广议;频繁进村入户, 听取群众的心声, 了解群众的意愿。如是种种, 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让扶贫规划“识天气、接地气、聚人气、鼓士气”, 以便指导今后的工作, 让精准扶贫真正“帮到点子上、扶到心坎里”。目前, 在他的办公室, 真正做到了“挂图作战”, 将精准扶贫的每一项工作进行了量化, 倒排时间, 落实责任, 全力推进。

如何让群众尽快脱贫, 是杨登平反复思考的重大课题。刚驻村不久, 他便组织村干部和部分党员赴贵溪市白田乡姚家村考察, 学习竹荪种植技术;并带队到横峰县岑阳镇王家新农村参观, 学习产村融合发展经验。在“走出去”的同时, 坚持“请进来”相结合, 专门联系市农业专家到崇山村调研指导, 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资源等条件, 寻求产业发展方向。工作中, 他鼓励崇山村有条件的村民以及外出务工人员自主创业, 在种养、加工、旅游等方面大胆探索, 并在资金上给予积极支持。目前, 在他的带领下, 崇山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 发展香菇种植产业, 将7 个贫困户25 人都纳入其中, 如今已经备足了杂木等原料、订购了菌种、流转了土地, 预计今年10 月份可以产菇;同时, 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 争取省工行的项目资金扶持, 崇山村两委班子正在积极筹建原生态油茶作坊, 将村里闲散的油茶资源聚集起来, 进行有序地开发和销售, 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同时, 也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引来了今后村级发展的“源头活水”。

一心挂着发展, 一心念着民生。他的扶贫工作就从群众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入手。当得知县委、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进“清洁家园”行动时, 他更是积极参与、亲力亲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他又牵头召开村民大会, 成立了理事会, 结合全县殡葬改革的要求, 大力实施公益性墓地建设, 清明节前已经竣工, 加快了乡风文明的进程;当得知崇山村改造村级活动场所, 他便向省市工行争取资金援助。驻村以来, 他还帮助解决了一名9 岁适龄儿童的户口和入学难题, 展养羊户郑兴旺1 户, 养猪户郑泉林1 户。

8.“第一书记”曾正皓 篇八

当一名人民警察是曾正皓梦寐以求的职业,2008年6月,他从湖北警官学院毕业。在当年举行的湖北省公务员考试中,他以笔试第3名、总分第5名的优异成绩被湖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录取,此时却又得知湖北省委组织部选聘首批大学生村官的消息,一时之间,曾正皓还真有些犯难。

一个是公务员“铁饭碗”;一个意味着好容易考上高校“跳出农门”,靠助学贷款读完大学的他要回到“原点”。看似简单的选择却让曾正皓十分矛盾,但在内心深处,他一直想为家乡做点事情。这时候,父亲的话坚定了他的选择。

曾正皓的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师。父亲常对他说,从他手中走出过很多大学生,这么多年过去了,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不少,可农村改变却很小。在父亲的鼓励下,曾正皓在第一时间报了名,“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能为家乡做点事,是我最大的心愿。”

笔试、面试、政审、体检等几轮筛选考察之后,曾正皓如愿以偿,成为湖北省首批826名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被组织安排分配到湖北省孝昌县卫店镇邹湖村担任支书助理。

2008年8月11日,大学生村官曾正皓走马上任了。自以为对农村很了解的他,真正面对邹湖村时,却感到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他的老家就在孝昌县卫店镇沿港村,离邹湖村并不远,仅有五、六里之隔;说陌生,是因为,对于一直在外求学的曾正皓来说,邹湖村村情村务具体啥样,一时之间还真说不清道不明。刚来到邹湖村时,满怀激情的他还是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中陷入了迷茫。

好在曾正皓会讲当地方言,人又勤快,很快,他就走遍了3个自然湾,考察了当地的田间道路、水沟、堤坝,走访了村里不少老党员、老干部,认识了不少当地村民,很快和村里干部群众打成一片。

2008年11月22日,邹湖村召开村“两委”换届选举,曾正皓以绝对优势票数当选为邹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其时,全省826名大学生村官中,有115人当选村“两委”班子成员,成为村书记、主任、副书记、副主任,其中,只有曾正皓一人村支书、村主任“一肩挑”。那年他才23岁。这时,距离他上任时间,才三个多月。

曾正皓究竟靠什么法宝被选举为年轻的“大当家”?光靠一口熟练的本地方言是不够的,曾正皓靠的是脚和心。上任第二天,他就开始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每家每户情况;遇到特别艰难的贫困户,他含泪掏出200元钱塞过去……

“其实,我还是感到压力蛮大,总害怕村民对我由期望变成失望。”曾正皓扶了扶眼镜,在许多人眼中還是一个“毛头小伙子”的他,说起话来斯斯文文,衣服袖口、裤脚处的泥渍方才显露出农民的模样。

当家才知油盐贵。曾正皓面对的邹湖村很艰难——湖北省孝昌县是个国家级贫困县,邹湖村是个远近闻名的穷窝子。曾正皓接手时,村集体经济为零。1300人的村子,人均耕地不足1亩。

尽管此前已有心理准备,但上任第一天,曾正皓还是感到了巨大的落差一老支书带他到村里转,他见水坝已经破得无法蓄水,便问怎么不修。“哪有钱!村里还欠着几千块钱的外债!”老支书无奈地回答。

曾正皓深深感觉到,虽然被选上了“当家人”,真正要服众、当好1300号人的家,还得拿出真本事,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始了“大当家”的生活。

要致富,先修路。京九铁路穿村而过,但长期没有地下涵洞,村民出行非常不便。曾正皓多次与铁路部门协商,今年1月,两个涵洞终于竣工了。随后,700米长的村组公路也铺上水泥,现在村民开着拖拉机拉着新鲜的农副产品进城,高兴得直夸曾正皓能干。

去年12月,邹湖村“乡村清洁工程”道路硬化工程启动,曾正皓多次召集村两委干部集体研究、并充分听取村民代表意见,5次召开村民代表扩大会议,一周内顺利拿出了村民们接受的施工方案。曾正皓放不下这个辛苦争取来的项目,不分日夜监督工程质量,常常忙到深夜才能回到镇上的宿合。一天夜里,寒风刺骨,曾正皓还在为修路的事忙活,78岁的老党员邹如保硬拉着曾书记去家里吃饭:“孩子,真难为你了,工作再忙也不能饿肚子啊!”

村里经费紧张,曾正皓到处“化缘”。邹湖村田间道路维修遇到资金缺口,曾正皓主动捐出一个月的工资1250元,在他的影响下,全村群众自愿集资修路的热情被调动起来,在今年邹湖村的新春茶话会上,全村自愿为修路捐款19080元,出义务工38个,邹湖村田间道路出行难成为历史。

年前的金融危机影响了村民外出打工,春节还没过完,曾正皓就带领54名村民前往孝感“赶集”招聘会。今年3月,村两委重点讨论了如何壮大集体经济,最后决定将40亩邹湖对外承包,发动在外打工的村民回乡创业,搞水产养殖,目前正在与相关农户洽谈。

“村里的远景规划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鼓励村民返乡创业,搞多种经营致富。”曾正皓话语中充满自信,“我们村短时期确实很难发展成现代化的新农村,但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有很多优惠政策,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地往前走,村民一定能发家致富。”

田里、村里、镇里、县里、省里,每天,各方面的诸多事务千头万绪,忙得曾正皓陀螺般转个不停,但心里却很乐呵,整修农田水利设施,发展养殖业,一个个蓝图已经在他心中绘出,“下一步,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完善邹湖村新农村建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肉鸭养殖业,来带动邹湖村农民发家致富。”

曾经,在有些村民眼里,这个戴眼镜的小伢比他们的孩子也大不了几岁,只不过是被省里安排下来走走过场的。但现在,村民们不再怀疑他,反而个个对曾正皓竖起大拇指:“这个小伢不简单呢!”该村村民还在网上发帖赞誉曾正皓说:“勤劳的邹湖人不会仅满足于现状,他们要借改革开放的大潮,把自己的明天推向又一个历史的顶点。我相信在曾正皓书记的领导下,梦想不会太遥远!”

曾正皓成为湖北大学生村官的一面旗。湖北团省委书记丁小强赞誉说:“大学生村官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活力,他们在去年两委组织换届选举中,有115人当选为两委班子成员,这些数字说明群众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认可。很多人抱怨工作不好找,或是找不到好工作,从曾正皓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干事业不应该拘泥于大城市,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照样也可以大有作为!”全国首个大学生村官网络团委书记

2009年5月5日晚,通过QQ在线会议的方式,在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团湖北省委关心指导下,湖北省大学生村官第一次网络团代会成功召开,正式成立了湖北大学生村官网络团委。经过个人自荐、支部推荐和公推直选,现场投票选举产生了9名常委和1名书记,曾正皓当选为首任湖北大学生村官网络团委书记。湖北省是团中央确定的互联网团建试点省份之一,在大学生村官中成立网络团委,在全国尚属首创,曾正皓因此成为名符其实的“第一书记”。

“随着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已悄然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生存的每一个角落,它对青少年的影响正日益增强。胡锦涛总书记‘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为团组织建设发展明确了方向。去年以来,湖北省委组织部,团省委联合武汉凯迪公司共同开展了大学生村官扬帆计划创业项目,积极引导、帮扶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与此同时,结合年轻大学生村官的个性特点,精心创办了湖北大学生村官方网站——扬帆网,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潘立刚同志亲自点击开通,充分表明了省委领导对大学生村官网络建设的高度重视。建设湖北省大学生村官网络团委,就是依托扬帆网积极开展基层团组织设置创新,着力打造全国首个大学生村官网络团组织。这是一个突破,是团的组织设置由垂直化向网络化转变,是我们对新时期共青团组织工作的探索。”

“湖北省826名大学生村官年龄大多在28岁以下,分布地域分散、交流沟通困难,湖北大学生村官网络团委为湖北大学生村官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展示自我的宽广舞台,通过网络团委,大学生村官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工作和交流需要,在网络上开展活动、发出倡议,形成虚拟与现实的良性互动。这个平台的搭建,将更加坚定我省大学生村官奉献青春干事業、扎根农村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网络团委以网站及期刊杂志作为工作的主要载体,我们的标志性刊物电子刊物《扬帆》杂志已定稿,以后将逐步由电子杂志向纸质版本过渡。”谈起网络团委的未来,曾正皓充满信心:“今后,我们将在强化网络团委的组织职能、引导职能、服务职能上下功夫,充分利于网络优势,把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工作向网络空间延伸,利用网络加强各团组织之间的联系,密切团员团干关系,增强各级团组织的凝聚力。通过组织青年开展网络征文、网络教育、网上论坛等活动,将网上网下结合起来,使青年更有参与感并有所收获。依托网络平台,及时提供各类信息,打造信息化高效团组织,使广大青年及时掌握各类信息、及时了解各项政策,以无形网络打造有形化工作平台,切实增强网络团组织的战斗力,让团旗飘扬在电子空间,为有志青少年指引方向。”

上一篇:这也是一种幸福作文500字下一篇:北关中学316工程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