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

2024-10-04

小学生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精选11篇)

1.小学生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 篇一

感动中国”的旋律缓缓响起,向我们传递着一个个英雄的感人事迹。这次,我听得更认真、更细心。

本次获得“感动中国20_年度人物”称号的有盲人中医师朱丽华,她将自己“关上了门”,却为别人“打开了窗”;有心系祖国的澳门校长杜岚、尤端阳,尽管远在他方,却无时无刻不关注着国家的成长;有回村建设的大学生黄文秀,她奋发向上努力求学,待到学有所成时,毅然折返家乡积极投身于乡村的建设……

其中,令我感触颇深的是大洋彼岸的外国友人——潘维廉。即使相隔太平洋,他对中国却有着特殊之情。潘维廉与中国的缘分始于1976年,那一年,他被派往台湾,随即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8年后,他耗尽所有家产,举家迁居中国,从此再未离开过。潘维廉作为厦门大学的教授,他将一生所收藏的关于厦门的物品全部捐给了鼓浪屿博物馆及学院。作为一个外国人,能做出这个举动很不容易,他是真正将自己完完全全地与中国融合在一起了。

在中国工作生活30余年,他见证了中国发展的变化。25年前,潘维廉教授历时3个月,游历了大半个中国。那时候的中国内地,贫富差距极大,尤其是宁夏、青海等地区。当时的潘维廉亲历亲为,拉电,修路,改进环境……20_年暑假,潘维廉教授又一次出发了,沿着25年前的自驾线路,重走中国行。这一次的游历,极大地震惊了他。以前的贫困地区再也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见的水泥路、拔地而起的一幢幢楼房……这是中国发展的改变,也是世界对中国看法的改变。

从32岁到63岁,从求学厦门到走遍中国,从写信到写书,潘维廉教授用他的行动阐述了他对中国的热爱和“不见外”。反观现在社会上,却还有一些国外的“网红”,他们在网络上表达着自己很“爱”中国,一副夸张的表情,无时不“夸赞”中国的言论,再时不时冒出几句“我爱中国”“我要成为真正的中国人”,以一种表面的虚夸来博众人眼球,拢国人围观,背地里其实是获取流量,攫取不义之财。这就是是他们所谓的“爱国”,与这些人相比,潘维廉教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讲述了什么才叫真正的爱国。

30多年过去了,“小潘”成了“老潘”,一切都发生了巨变,但有一个身份没变:他是一个深爱中国的人。潘教授的目标是让世界更了解中国,而我们的职责就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2.小学生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 篇二

关键词:感动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人是祖国的希望, 民族的未来,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杰出代表。能够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大学生不仅要在知识上出类拔萃, 更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 指出,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中央电视台从2002年开始推出《感动中国》, 连续举办至今, 它不仅仅是通央视媒体平台适时展示当年在中国最让人感动的10个年度人物, 而是已在21世纪里开启了一个铸造新的中国民族精神的历史性工程。把感动中国的“感动”效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 我认为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1、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目前在校大学生 (包括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 约有2000万人, 他们的思想素质和政治要求、对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以及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既是一项基础工程和民心工程, 又是一项希望工程和社会工程。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整体上是好的, 能够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步伐, 但是也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 主动吸纳政治理论知识意识不强, 政治理论知识的储备不够, 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有偏颇之处, 甚至有个别学生政治信仰迷失。第二, 但个别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地方:一是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 突出表现在“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时, 少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二是价值多元化的倾向, 突出表现在对“合理利己主义”、“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等类似问题的看法上, 有较多的学生持同意或基本同意观点。第三, 调查发现大学生道德观存在问题发人深省, 主要有:一是在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方面原则性不够强, 缺乏追求真理的精神和科学精神。二是在道德上或多或少陷入迷茫与困惑的误区。部分学生生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想。

二、感动中国所引导的价值观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致性

1、感动中国简介

《感动中国》当初仅以《东方时空·东方之子》特别节目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 节目获得中央领导人和平民百姓的热情回应。随后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成一个精神品牌栏目, 《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十年, 它以评选出当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 过去九年间, 《感动中国》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90多位人物, 其中有徐本禹、高耀洁、田世国、丛飞、王顺友等来自民间的杰出人士, 有成龙、刘翔、姚明等光彩耀人的明星, 也有钟南山、袁隆平、黄伯云这样的睿智学者, 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2、《感动中国》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

2006年10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 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感动中国》评选出的人物, 从人民公仆郑培民、航天英雄杨利伟、独臂英雄丁晓兵、爱心歌手丛飞, 到乡邮递员王顺友、好军医华益慰、自立自强的优秀大学生洪战辉、70多年前参加长征的红军群体等, 虽然他们的身份不同, 经历不同, 但他们的故事都让人热泪盈眶, 震撼人们的心灵。在他们身上, 我们看到了一种理想, 一种信念, 一种精神, 一种力量, 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

三、探索利用感动中国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把感动中国融入“两课”教育教学中

“两课”指我国现阶段在各普通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其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必修课程。“两课”的课程性质属于公共基础课, 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 近些年来由于受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冲击, 一些传统的价值取向现在面临严峻挑战,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团队精神、遵纪守法观念等基本素质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和提升显得愈发艰难。

感动中国的获奖人物都是真实的, 他们的事迹看似平凡, 实则伟大, 以情感人。“依靠形象的力量向人们揭示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丑恶”。如“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徐本禹, 是华中农业大学的一名学生。2003年, 徐本禹以372分的高分考取了本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然而, 2003年4月16日, 徐本禹却作出了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决定:放弃攻读研究生的机会, 去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大石村支教。几年来, 他在生活条件及其恶劣的山村, 为求知若渴的山里孩子传授知识。笔者在《思修》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的教学过程中播放徐本禹的故事时, 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细节, 深深地打动了学生, 他们中的很多人被深深感动流下了热泪。这样感人肺腑的生活素材远比教材的理论灌输、教师的反复强调要生动鲜活得多, 这样一些普通而又伟大的人物, 正是他们需要而且可以学习的榜样, 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不可小视。

2、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观看感动中国

与中学生相比, 大学生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 课余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课余时间仅是大学生活中的一部小插曲, 但却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观念。他们以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来填充和丰富他们的课余时间, 展示了他们以怎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的课余时间, 为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添加一道别样的风景。笔者认为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观看《感动中国》, 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寓教于乐, 即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又对大学生进行了思想道德教育。

3、征文比赛的形式

征文比赛时大学社团组织活动的常见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这种方式也值得借鉴。在利用课余时间给大家播放《感动中国》的基础上, 让大家在观影后更加深入的思考, 写出自己的感受, 抒发自己的见解并互相交流, 可以增强教育的效果, 取得更好的成效。

4、在学校中评选感动校园人物

3.小学生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 篇三

感动中国2020观后感小学生作文一

昨晚如约打开电视机,准时收看《感动中国20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节目。

与往年一样的结果,在这个不平凡的“末日年”里面,又有很多已经死亡的“草根英雄”在感动着中国。他们有国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却都以不同的伟大事迹感动着这个麻木而又世俗的国度。

我看这个节目其实就是一个超级“催泪弹”,其威力堪比北朝鲜当局刚刚施行的那枚核弹,使人在刚刚过去这个喜庆的春节假期里,还获得有一个感受悲情的时刻。每一个获此殊荣的“英雄”其实都表演了一场悲剧,他们给自己的家庭带来的是永远的痛。一贯擅长煽情的央视就不能厚道点呀,能不能不这样矫情呢?在节目进行中,我一边观看一边猜想,我自己梳理了一下,20年我又被那些人和事所感动过呢?由于是同行,我首先想到了“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还想到了“最美司机”吴彬,还有更多创造了许多“国之第一”纪录的人,尽管我这一票并不能有什么作用,并不能算数!

感动中国2020观后感小学生作文二

30多年过去了,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朝着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迈步前进。当此之时,虽然我们已经不需要用金牌来证明强大,但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于争先的顽强拼搏精神,永远是振奋民族自信心的强大力量。此时此刻重提女排精神,不仅是因为过去五年里中国女排勇夺2014年世锦赛亚军、2015年世界杯冠军、2016年奥运会冠军、2017年大冠军杯冠军和2018年世锦赛季军,始终位列世界顶尖行列,更是因为女排精神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不断地丰富和扩充着自己的,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本次世界杯,中国女排已经迎来七连胜,战胜了美国、巴西等主要争冠对手,距离卫冕又近了一步。但郎平和中国女排深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对她们来说,每一场比赛都是一次“从零开始”,每一次比赛都要拼尽全力,惟其如此,才铸就了强大的中国女排和传承至今的女排精神。说到底,女排精神之所以为女排精神,最根本的正是为国争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论何时何地,中国女排胜不骄败不馁,始终把为国争光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赢要赢得光明磊落,就算输也永不放弃、超越自我,打出中国人的精气神来。美国队我们已经赢了,但世界杯还没有结束。中国女排,加油!

感动中国2020观后感小学生作文三

时年25岁的郎平横扫各大赛事,职业生涯正盛,本该蓄力再创巅峰。然而长期的高强度训练,让她在收获成功的同时也被伤病折磨。郎平是一个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1985年,考量过自己的身体状况后,郎平毅然选择退役,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英语专业。后与丈夫白帆共同赴美留学。

出国前,郎平是排球赛场的王者,但是,经历了一无所有的生活后,她要历练成为生活的王者。郎平在自传里这样写道:“因为我拿的是公派自费的签证,所以不能工作,没有经济来源。以前都是高高在上的,现在,一下子落到最底层,还得靠人家借我汽车,给我买衣服,我所有的优势一时都没有了,心里很难平衡。……后来,我慢慢地想通了,我来美国学习,就是要掌握自己过去没有的东西,开始新的奋斗。这段8年的海外生活经历,历练了我的心智,我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所有’的生活,没有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经历,我的人生不会有第二次起航。”

1995年,中国女排陷入低谷,在退役十年之后,郎平回国担任女排主教练,她抛家别女一个人回到北京。仅仅一年,她就率领中国女排走出低谷,获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和第十三届世锦赛亚军。

成绩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半决赛前,郎平曾因过度疲劳、血液含氧量过低,跟队员说话时突然晕倒,她却凭借惊人的毅力坚持上场,稳定军心。

在郎平带队的1995—1998年这个时期,中国女排两次大赛都闯入决赛,不过最终惜败正处于白金一代时期的古巴队,屈居第二。后来郎平辞职了。

感动中国2020观后感小学生作文四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物质匮乏,女排五连冠,激发了我们身处艰难却不甘落后的勇气和信心。即将上映的影片《我和我的祖国》,生动展现了这个桥段。历经90年代成绩下滑,再到“两起两落”重夺奥运冠军,中国女排用顽强的意志证明了什么叫永不言弃,什么叫团结一心。“女排精神”逐步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激励着一代代人为国家争光、为人民建功。今天,中国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转变,步入了更为自信从容的发展阶段。“女排精神”依然在国人心中激荡,它是国家直面挑战、赢得更大胜利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女排姑娘们在赛场上团结拼搏、永不放弃的优异表现,既是民族自信的一部分,又为这种自信不断输入新动能,让更多人看到“中国人行!完全有能力达到甚至超过世界一流水平!”对于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来说,发展之路注定不会轻轻松松。继续发扬包括“女排精神”在内的民族精神,坚定自信、敢于胜利,顽强拼搏、永不言败,不惧任何风险挑战,战胜一切困难,才能以大国心态更加从容走向未来。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不仅是中国女排姑娘们的目标,更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这样的精神激荡,让我们不能不热泪盈眶。

感动中国2020观后感小学生作文五

“女排精神”是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和她那一代的女排队员用一记接一记的重扣打出来的,用一座接一座的奖杯铸起来的。但是不可否认,30多年来,中国女排的发展并非顺风顺水,也曾遇到低谷,经历失落,但女排姑娘们面对失败与低潮,永不言弃,奋力争先。哪怕是遭遇大赛的失利,面对奖牌的旁落,姑娘们仍旧没有丝毫的懈怠,仍旧用训练场上的汗水与伤痛告诉自己,也告诉国人,希望的启明星仍旧悬挂在前方。这次奥运会之旅同样如此,中国女排开赛之初备受打击与压力,但正是不言弃的精神帮助她们走到了最后,也笑到了最后。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要想夺冠,都离不开拼搏与奋斗。女排姑娘们站在奥运最高领奖台上时的风光,我们都看在眼里,但是她们在日常训练中所付出的汗水,却是我们看不见的。而她们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正是无数个日夜不懈努力和付出的结果。正像郎平所说的,“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4.小学生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 篇四

为了做好扶贫工作,黄文秀倾尽心力,克服困难把发展基层村庄的党建水平作为突破口和抓手,强化村党支部建设,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建设,用实际行动和成果,提高人民群众对党的信赖程度。她积极钻研和实践,探索“党建+产业”的发展路子,谋划产业发展的路子,加强基础设置建设,加强产业的推动发展,不断提高贫困群对脱贫致富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质量,凝聚力量,一起努力改变落后现状。

驻村满一年的她,汽车仪表盘上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她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跑完了长征,确因意外戛然而止。“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铮铮誓言,是扶贫干部们不忘的初心,黄文秀以生命赴使命,以忘我的情怀燃烧出信仰的火光,她用短暂而优秀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年轻干部的担当和作为,诠释了人生的价值和追求,是新时代以实际行动坚守共产党初心的典范,是新时代牢记使命为民服务的榜样。

向榜样学习,不忘初心,每一名党员都要永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时刻谨记为人民服务,在工作岗位中爱岗敬业,克己奉公,强化责任意识,同时,要以榜样为力量,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牢记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富裕的伟大使命。

5.感动中国优秀小学生观后感 篇五

今天下午的校班会上我们全体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评选人物”这令我受益匪浅。其中,有一名人物令我印象深刻。先来讲讲他吧-----他名叫陈斌强,是一位农村教师,几年前父亲在车祸中身亡,只留下陈斌强的姐姐妹妹以及年迈的老母亲。(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但更不幸的是,母亲前阵子被查出严重的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于是只得靠陈斌强一人独自照顾老母亲。他每天起早贪黑,整日帮母亲做各种事,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上次母亲走丢后不记得回家的路了,就得将母亲每时每刻看护在旁,一点一滴的呵护她。他的学生也发誓长大后也像陈老师一样,悉心照料父母……每天清晨,当天空只露出一点鱼肚白时,他要骑车带母亲上三十多公里的山路,并要将儿时母亲被他的绑带紧紧的绑在一起……下课时,陈斌强不顾休息,马不停蹄的服侍母亲,凌晨一点,他还要按时给母亲上厕所,六点起床给母亲刷牙洗脸吃早饭……

有人曾问他:“母亲不记得你了,还有意义去为他服务?有必要吗?为什么不将母亲送去养老院?” 可他回答说:“啊我不忍心,就算母亲不认得我了,但我坚信她一定会记得永远服侍她的那个人。百善孝为先,我应尽责照顾老母亲,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6.《感动中国》四年级学生观后感 篇六

周六的早上,看完了《感动中国》这档节目后,我被陈斌强的事迹深深的感动了。 陈斌强五年如一日地细心照顾着患有深度老年痴呆症的老母亲,正如当年母亲照顾他时一样。为母亲喂饭,打扫房间,清理被褥·····他还拿着那充满了爱的布条把母亲固定在自己的背上,带她一起去上班。这是多么伟大的一种对老人的.孝敬和对母亲的爱啊!感天动地,感人肺腑!陈斌强对自己已经痴呆了的老母亲不离不弃,还细心照料、倍加呵护的精神,值得我们去敬佩,也值得我们学习,弘扬!

而另一位让我们感动的人——年仅十二岁的何玥,她坦然面对生死,而且还请求自己的父母同意捐献自己完好的器官,用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所以,何玥并没有和她的父母,和我们分开,她的爱心、她的器官还留在世上,从未离开过。她是那么地坚强,用自己的大爱,顺利地挽救了三个生命垂危的青年。这种爱,是无私的;这种爱,是伟大的!何玥是伟大的,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我被她这种无私的精神深深感动着。

7.感动中国观后感初一作文 篇七

白岩松在颁奖现场感叹地说,“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日子是平和、平静、平常的,因此太多的人在这样的日子里,也是平凡的,虽然我们喜欢这样平静的日子,但是生活却又不总是平静的,总有一些突如其来的变化,这个时候您会发现,一些看似平凡的人,展现出他不平凡的那一面。人们需要英雄,更需要王锋这样的平民英雄,他们是一个民族真正的脊梁。”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胡果这样评价王锋:人们需要英雄,更需要王锋这样的平民英雄,他们是一个民族真正的脊梁。

“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予王锋的颁奖词是:“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磐,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8.《感动中国》观后感800字作文 篇八

感动中国“节目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每一次观看《感动中国》,感动都会在霎那间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无限的力量,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冲击着我的每一根神经,直到感动的泪水潸然而下。

《感动中国》让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感动,我的心灵也同样受到震撼和洗礼,感动和泪水之后应该是平静和思索,我是十三亿中的一个普通人,也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也许我这辈子都做不出让国人感动的事情,但是我会尽本能来做一些对我身边人有帮助的事情。这一次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里面的人物,事迹让我十分的佩服。

就像我们桂林阳朔的12岁女孩何玥,死前也不忘嘱咐将自己的器官无条件捐献出来。她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肝肾植入了三人的体内,所以,她,并没有死,她活在了人们心中。现在都流行“最美”一词,我想何玥应该就是“捐献肝肾的最美女孩”吧!

还有一位就是见证海峡沧桑的台湾老兵——高秉涵。两岸开放后,他开始奔波于大陆和台湾之间,义务为台湾老兵寻亲提供支持,20多年间,先后抱回了54个老兵的骨灰罐,帮助他们完成遗愿,回归故乡的怀抱。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同时也见证海峡两岸从隔绝到沟通的一段特殊历史。

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感,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碰你内心里最软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善良坚强的活着的时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时的我们虽不能成为感动中国的人,但一定是个让中国人感动的人。

9.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300字 篇九

我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那些都不是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他们身上,大家又一次体会着什么叫力量,什么叫理想,什么叫不惜牺牲,什么叫无私无畏,什么叫执着追求,什么叫大爱无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赶去非洲的中国医生团队,因为他们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去到非洲帮助埃博拉病人。埃博拉是一种可怕的病毒,如果不及时治后果不堪设想。但是我们中国还是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了非洲人民缓解埃博拉的传染。虽然这些都是不起眼的普通人,但是他们都乐于助人,不畏牺牲,传扬了中国人民的无私精神。

我被这些不平凡的普通人感动了,我要学习他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10.小学生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 篇十

“做好事没有底,我将一直做下去,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续传递这份爱心。”周秀芳说。

不只是周秀芳,年轻一代的志愿者也不甘落后。

12月3日,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现场传来喜讯,鄞州区推送的银巢养老服务中心获得金奖,全国仅10家!

而银巢养老志愿服务项目的创始人,是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宁波市“最美90后”李靖慧,,还是一名大学生的李靖慧发起了银巢积极养老公益项目,并在学校创办了专项服务老年人的公益协会。,她注册成立了“宁波市鄞州区银巢养老服务中心”,成为省内首个由在校大学生注册的养老民非机构。

她致力于实现老年人从“被服务者”到“价值创造者”的转变,帮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11.感动中国学生观后感心得领悟 篇十一

“这是在辽沈战役中立的三等功,这是在平津战役、海南岛战役中分别立的二等功,这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的一等功……”不久前刚做过一次手术,老人身体有些虚弱,但谈到战场上的过往,却历历如昨。

1924年,孙景坤出生在安东(现丹东市)山城村。1948年1月,结婚后不到一周,他就参军入伍,成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战士。临走前,他留给妻子一句话:“只有打了胜仗,咱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解放海南岛战役……在一次次浴血奋战中,孙景坤快速成长起来,并火线入党。

“最险的一次,子弹贴着我后脑勺过去了,用手一摸,全是血。”正是一次次和敌人的生死较量,让他养成了胆大心细、机智灵活的作战风格。

1950年,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40军119师357团3营7连战士孙景坤随部队从海南战场撤回后集结在安东,待命过江。老家山城村就在眼前,战友们劝他回家看看,他却总是拒绝:“在外边打了三年仗,咋能不想家?但别人都不回家,就我特殊?”

战场上,对敌人的勇猛痛击,就是对家人、对祖国最大的爱与告慰。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孙景坤印象最深的是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中守卫161高地的战斗。

10月27日,已担任副排长的孙景坤接到命令,带领9名战士增援已连续驻守161高地12个小时的战友。彼时,161高地三面处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天上飞机轰炸,地上众炮齐发,增援部队很难登上高地。

“当战士的哪能讨价还价?让上咱就必须得上!”以敌军飞机轰炸升腾起的烟雾做掩护,孙景坤带领战士们扛起弹药箱冲上161高地。当时,高地上只剩几名战士活着。

副连长支全胜在爆破筒里装满炸药,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孙景坤等人到来,令他精神为之一振:“一定要守住阵地!”孙景坤带领战士们立即投入战斗,从中午到深夜,他们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

阵地守住了,但伤亡惨重。“阵地上算上我,只剩下4个战士,其他人都牺牲了。”老人回忆着,两行清泪无声滑落。

这次战役中,孙景坤毙敌多人,荣立一等功。后来,他被朝鲜授予一级战士荣誉勋章,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报告团回国,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连年征战,孙景坤身上留下20多处伤疤,“现在腿上还有一颗子弹没取出来。”他指着腿上一块已经变黑的皮肤说,“有一次战斗,我中了两枪,一枪打在手上,一枪打在腿上。子弹有毒,后来腿上、连带脚上的肉都烂了。”

上一篇:郑成功的励志故事下一篇:2024年小学生篮球比赛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