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落实情况(共8篇)
1.项目落实情况 篇一
尊敬的郭组长、检查组各位成员:
首先,我谨代表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对郭组长带领的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与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检查组莅临我市监督检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这次检查组对我市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市各项工作的落实。根据检查安排,现就我市基本情况及新增中央投资政策和项目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市基本概况,史称“兴化”,1983年建市,现辖一县、四区和两个管委会,即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和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陆域面积41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末户籍人口316.54万人。
历史悠久,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和“东南仕邑”之称,文化底蕴深厚,留存了以妈祖、莆仙戏、南少林、三清殿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建市以来,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二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称号,获得“田径之乡”、“武术之乡”、“绘画之乡”、“戏剧之乡”、“全国篮球城市”、“中国摄影之乡”、“中国木雕之城”、“中国古典工艺之都”、“中国珠宝玉石首饰产业基地”、“中国银饰之乡”、“中国鞋业出口基地”等称号。是海峡西岸一座正在崛起的港口城市,具有四个方面的独特优势:第一,拥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市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北依省会福州,南接泉州并与厦门相近,西面通过三郊线与三明等内地城市相接,东南濒临台湾海峡,与台中市距离72海里。随着福厦高铁的建成,向莆铁路、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莆永高速公路等疏港大通道的开工建设和港口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第二,是一座新兴港口城市。拥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海岸线总长343.6公里,规划港口岸线129公里,其中深水岸线68公里,可建深水泊位160多个。湄洲湾港是“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天然深水港湾,港阔水深,风平浪静,不冻不淤,具备建设大型港口的优越条件,其中秀屿港是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和台轮停靠点。第三,是妈祖文化的故乡。妈祖文化对世界华人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尤其在东南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全世界有妈祖宫庙近5000座,近2亿人信仰妈祖,仅台湾就有1700多万人信仰妈祖,每年到湄洲岛的台湾游客超过10万人。随着台海形势的新变化,妈祖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第四,拥有雄厚的民间资本。是著名的侨乡之一,旅居在外的侨胞有70多万人,外出经商务工人员50多万人,在全国各地创办企业2万多家,资产300多亿元,其中年产值(贸易额)在500万元以上的约3000多家,超亿元的30多家,民间投资已成为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市主动融入海西建设大局,突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坚持改革开放,突出先行先试,加快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的形势、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和好的气势。,全市生产总值691.7亿元,增长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2.7亿元,增长20.2 %;财政总收入63.2亿元,增长19.7%,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7.9亿元,增长28.3%;规模工业产值959.3亿元,增长2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6亿元,增长1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08元,实际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6921元,实际增长8.6%。但总体而言,建市时间不长,历史上国家没有大的投入和项目布点,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与同处海峡西岸的福、厦、泉相比,发展相对滞后。这次中央、国务院作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对加快我市发展是个难得的机遇,我市将紧紧抓住这次难得机遇,积极运作,努力扩大投资,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我市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工作情况
四季度以来,我市始终高度重视抓好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工作,采取各种措施,认真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推进了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政策保障。为贯彻落实中发[]18号和闽委[]2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扩大内需,确保民生持续改善,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2月1日,我市制定并出台了《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实施意见(试行)》(莆委[]47号),提出我市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新增投资8个方面50条落实意见。从第四季度到,我市安排市级以上财政性资金(含争取上级资金及基金)60亿元,带动市重点项目投资400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0亿元以上;-安排2500万元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用于重大基础设施、临港工业和民生事业项目前期工作;从起,市级财政每年分别安排万元港口
发展专项资金和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快港口经济和工业经济发展。8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注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布署的实施意见》,提出了2012年奋力追赶、2015年持续提升和2020年蓬勃崛起的三阶段发展目标,进一步细化了全面融入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定位、重点区域、产业布局、主要任务和推进措施。
(二)加强组织保障。11月27日,我市下发了《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增长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莆委[]45号),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各位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各县区长为成员的“市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增长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及时研究解决扩大内需、新增投资建设过程中的有关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市发改委,由发改委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日常事务。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先后召开了五次全体成员会议,研究解决中央增投项目的组织实施问题,领导小组组长及各位副组长多次深入项目建设工地,现场办公,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建设进度。今年以来,为加快推进中央增投项目,市政府于四月初召开中央增投项目专题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加快推进中央增投项目的相关工作;市内需办多次召开中央增投项目联席调度会,对部分进度偏慢的项目进行集中协调。
(三)加强责任保障。为确保新增中央投资项目顺利实施,我市严格落实责任制。元月,我市以莆政办[]2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建设的通知》,将第一批中央增投项目分区域、分行业落实到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和市直有关单位;6月份和10月份,以市内需办的名义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第二、三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建设的通知》和《关于加快推进第四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建设的通知》;3月份和6月份,又分别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组织实施管理的通知》,每个项目都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人、项目所在地分管领导和协调单位。要求项目的责任单位对投资安排、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建设质量和实施效果负全责。责任单位确定一名具体联系人,专职负责跟踪项目进展情况、资金落实情况、信息报送等增投有关工作。协调单位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项目建设。
(四)加强协调保障。切实加强中央增投项目的组织管理水平,着力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资金、征地拆迁、前期报批等共性问题,认真分析每个环节存在的问题,逐项梳理,摸清情况,按照“超常规、不违规”的总体原则,在实施运作中按照“六优先”原则给予中央增投项目重点保障、重点服务:项目优先核准审批,用地指标优先保证,造价审核和招投标手续优先办理,三杆迁移优先支持,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优先安排,银行贷款优先推介,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合力,加快完成增投相应的实物工程量。
(五)加强督查保障。认真落实中央增投项目周报、旬报和月报制度,每旬通过省发改委金宏网填报项目实施进度,每月按时向国家发改委分专项上报项目进展情况,对所有中央增投项目的前期工作、工程进度、资金到位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实行全过程监控。建立中央投资项目信息公开制度,在市发改委政务网上设立“扩大内需”专栏,将各批次中央增投项目的上报情况、投资计划下达情况及增投项目进度表在网站上公布,接受全社会监督。成立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组,认真陪同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组通过听汇报、看现场、查资料等形式,对我市新增中央投资项目执行和实施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及时解决。针对中央投资项目开工率偏低、部分在建项目进度偏慢的问题,市政府督查室8月初开展了专项督查,要求各项目责任单位逐一查摆制约项目建设的主要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下半年的工作进度安排,全面推进中央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落实情况
四季度到9月底,中央安排我市扩大内需新增投资项目计划218个,总投资46.9亿元,安排新增中央投资5.8亿元。
(一)前四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落实情况
底到,中央安排我市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共四批157个,总投资31.96亿元,合计下达投资计划12.72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3.11亿元。截至9月30日,157个项目全部开工,开工率100%;有99个项目竣工,竣工率63%;自开工累计完成投资20亿元,占中央下达投资计划的157%,占项目总投资的62.6%;项目累计到位资金21.4亿元,占中央下达资金计划的167%,占项目总投资的66.7%。
按批次分:第一批61个项目,已建成56个,累计完成投资11.3亿元,占中央下达投资计划的198%,占总投资的93.6%;累计到位资金10.2亿元,占中央下达资金计划的180%,占项目总投资的85%。第二批56个项目,已建成28个,累计完成投资6.1亿元,占中央下达投资计划的134%,占总投资的65%;累计到位资金7.9亿元,占中央下达资金计划的173%,占项目总投资的84.5%。第三批22个项目,已建成6个,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占中央下达投资计划的103%,占总投资的53%;累计到位资金2.3亿元,占中央下达资金计划的145%,占项目总投资的76%。第四批18个项目,已建成9个,累计完成投资1.02亿元,占中央下达投资计划的115%,占总投资的13.5%;累计到位资金1亿元,占中央下达资金计划的115%,占项目总投资的13.5%。
(二)新下达中央投资项目进展情况
中央下达我市中央投资项目61个,总投资22.9亿元,下达投资计划9.53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67亿元,地方政府配套3.48亿元,企业自筹1.53亿元,银行贷款1.84亿元。截止9月30日,除沿海防护林项目因苗木种植季节性因素未开工外,其余60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当年完成投资4.24亿元,占中央下达投资计划的44.5%;自开工累计完成投资7.08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9%。项目累计到位资金8.45亿元,占下达资金计划的88.6%,其中:中央投资到位2.67亿元,到位率100%;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到位2.48亿元,到位率71%;企业自有资金到位1.45亿元,到位率95%;银行贷款到位1.82亿元,到位率99%。
按下达时间分类,国家6月底前下达项目50个,总投资9.9亿元,下达投资计划5.8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99亿元,占中央下达投资计划的34%;自开工累计完成投资3.24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2.7%。国家7月后下达项目11个,总投资12.9亿元,下达投资计划3.66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26亿元,占中央下达投资计划的61.7%;自开工累计完成投资3.84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7%。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前四批项目完工率还不高。总体上看,我市前四批中央投资项目虽已超额完成中央下达的投资计划,但受个别工程项目较大的投资基数和较长建设工期的影响,项目总投资完成比例还不到七成。前四批仍有58个跨项目未完工,占项目总数的37%,急需加快进度,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入使用。二是新下达中央投资项目进度偏慢。新下达的中央投资项目,由于受基建审批、招投标等法定程序的影响,近半数项目集中在第三季度开工建设,工程形象进度偏慢。这些问题急需我市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加快推进,协调解决。
(四)主要工作成效
截止9月底,我市5.8亿元中央投资带动全社会完成投资约27亿元,中央投资的拉动系数超过4倍,新增中央投资不但通过扩大内需项目的顺利推进直接转化为投资工作量,更为重要的是提振了投资信心,调动了地方“保增长、促发展”的积极性,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二年来,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成效逐步显现,初步预计,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亿元,比增长66.9%。投资的高增长同时带来了产出的高回报,全市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市生产总值预计820亿元,比增长34.5%;财政总收入预计76亿元,比增长43.9%。
中央增投项目的实施,对于改善民生事业、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更是发挥了直接推动作用。木兰溪防洪二期、三期工程的建设对减少木兰溪下游两岸的洪灾损失,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金钟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从根本上解决仙游中南部灌区30多万亩耕地和果园的灌溉用水及我市100多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并将为我市临港工业发展提供生活生产用水。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解决了2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基本建成农村户用沼气5690户,新建及加固堤防47公里。23个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项目的实施,新增床位约3500个,有效地解决了基层群众看病难问题。基本建成廉租房项目98000平方米,将有效解决1960户低收入困难户的住房问题。6个污水垃圾项目建成后日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5万吨、日处理生活垃圾750吨。
四、下一阶段工作措施
目前,完成扩大内需中央投资已进入最后阶段,我市将继续按照中央的要求,保持各项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紧紧抓住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机遇,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又好又快地推动扩大内需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一)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抓住当前施工“黄金期”的有利时机,加快前四批58个未完工项目和在建项目的实施,督促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大人员、设备投入,优化施工组织方案,采取分工段、分时段、平行交叉施工、不间断施工作业等措施,快节奏运作、全天候投入,加班加点,加快进度,及时将新增中央投资用于土建安装和设备材料购置,尽快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更好地发挥中央投资的拉动效应。
(二)狠抓工程质量安全。中央投资项目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质量和品质一定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市政府将切实把工程质量安全作为项目管理的主要环节,要求各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把中央投资项目列为重点监督对象,加大人员投入,加强施工现场巡查,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在抢抓进度的同时,千方百计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安全,落实好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加大现场文明施工投入,保障工程顺利推进。通过有效的行业管理,引导各项目参建单位树立精品意识,关注细节,精益求精,打造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中央投资精品工程,树成行业的质量标杆。
(三)认真总结评估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效果。充分发挥市内需办的综合协调作用,建立良好的协商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落实好项目考核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以目标倒逼进度、以督查倒逼落实,确保各项目投资、进度、竣工等各项目标按时序节点进度要求顺利推进。在抓紧项目实施的同时,对国家实施的4万亿投资计划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扩大内需中央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2.项目落实情况 篇二
三年来, 民间投资政策落实虽然取得积极进展, 但许多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与国务院的要求、民营企业的期望、经济发展的需要仍有很大差距, 民间投资在许多领域的发展潜力远未得到正常发挥。主要问题是政策落实参差不齐, 重点领域政策执行困难。归纳起来, 至少有十个方面表现:
1、有的政策缺乏细则
这种现象存在于多个重要方面。如“新36条”第2条规定“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关于如何进一步明确界定政府投资的领域与范围, 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相关政策。第35条规定:“建立健全民间投资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的作用。”民间投资服务体系如何建立、商会协会作用如何发挥, 目前也无相关措施。而这两方面政策的具体化对民间投资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影响。又如, 有的部门制定细则, 在民间资本如何进入的关键条文上只是照抄国务院规定, 基本没有实质性的细则条款。
2、有的政策反而退步
这种现象存在于某些重要领域。如2005年国务院“非公经济36条”第二条规定“加快垄断行业改革, 在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行业和领域, 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其中的自然垄断业务, 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非公有资本可以参股等方式进入;对其他业务, 非公有资本可以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进入”。而“新36条”及相关实施细则, 避开了垄断问题, 更不提非自然垄断业务对民间投资放开问题。对民间资本进入石油、电力、电信、铁路等领域, 其中的许多业务都是非自然垄断业务领域, 本来可以进一步放开, 有的可以让民间资本独资或控股。但在部门细则中, 大都只提民间资本参股投资, 或与国企合作投资。这是政策的明显退步。
3、有的政策自相矛盾
这种现象存在于一些政策细则之中。如银监会“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 一方面规定“在市场准入的实际工作中, 不得单独针对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设置限制条件或其他附加条件”;另一方面, 又坚守部门旧规, 强制性地规定村镇银行必须要由现有的商业银行作为主办行, 民间资本不能独立建立村镇银行, 否则, 不予批准。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完全有能力独立自主开办村镇银行, 只要政府加强监管, 其风险是完全可控的。必须以商业银行作为主办行发起设立, 实际上是对民间投资村镇银行设置限制性条件, 这在政策上是自相矛盾。
4、有的政策被打折扣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领域。如“新36条”第18条规定“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 “放宽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中法人银行出资比例的限制”。而银监会相关实施细则, 只是将法人银行出资比例由过去的20%降至15%。草根企业需要草根金融, 民营企业完全有能力办草根金融。但有关部门仍然在主要问题上坚守部门旧规, 在操作上不允许民间资本独立自办村镇银行, 只在次要问题上小幅让步, 这限制了小金融的自主发展。在其他不少行业或领域, 部门的细则或实际行政管理中, 民间资本进入政策均被打折扣。
5、有的政策执行受阻
这种现象大量存在于各个领域。如银监会“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 “允许小额贷款公司按规定改制设立为村镇银行”。而在实际执行中,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规模大、效益好、信誉高、管理规范的小额贷款公司提出要求改制设立为村镇银行, 但至今无一家成功。其原因是, 有关部门至今尚未提出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的明确条件要求和审批程序等规定, 而在实际操作中, 有关部门或是提出苛刻条件, 或是相互推诿, 最终是无一家能够成行。又如, 鼓励民企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 但推行明显受阻。特别是在行业压缩产能、推进兼并、淘汰落后时, 有的民营企业在设备技术、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等方面均比某些国企强, 但往往不允许作为兼并主体, 既不允许兼并其他民企, 更不允许兼并国企, 有的甚至被迫让竞争力远不如自己的国企兼并。
6、有的政策缺乏力度
这种现象存在于一些部门之中。如“新36条”有多项涉及公平财税政策, 要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 要明确规则、统一标准, 对民间投资主体同等对待。而在许多投资领域, 特别是在一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投资领域, 对国有投资大都有税收优惠甚至财政支持政策, 民间投资也想获得同等待遇。但有关部门的实施意见只是将过去多年的相关税收政策进行汇总, 不作进一步的阐述和推进, 人们看不到民间投资的税收政策有任何实质性进步。又如, 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近年规模有所扩大, 但仍然很小, 总规模不足300亿元, 相对于1000多万家小型微型企业, 户均不足3000元, 虽有作用, 但很小。
7、有的政策遭遇抵消
这种现象存在于多个重要领域。如“新36条”第27条规定, “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支持民营企业在研发、生产和营销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 开发战略性资源, 建立国际销售网络”。但有关部门过去曾有规定, 民营企业海外寻找的原油资源若要运到国内, 必须要有两大石油公司的“排产计划”, 否则, 不允许进口。目前这一规定仍未修改, 民营企业强烈要求修改已经十多年, 但至今无人理睬, 两大石油公司也反对修改, 民营企业海外开发石油资源很难实际推进。在其他资源投资领域, 一些民营企业已经在海外拿到重要资源, 但就是不能拿回国内来。有的只能在国外生产、经营与出售;有的必须借道国有企业与其联合, 但需作出重大利益让步;有的即使与国企联合, 但操作难、审批难, 最终大都失败。
8、有的政策已被虚置
这种现象存在于不少部门执行之中。如国务院“中小企业发展29条” (2009年) 、“小微企业发展29条” (2011年) 均规定:完善中小企业上市育成机制, 扩大中小企业上市规模, 支持小企业上市直接融资。“新36条”第31条规定, “继续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股票、债券市场进行融资”。证监会的实施细则也规定, “支持民营企业发行上市和再融资”。但证监会关于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营收入、规模等资格条件规定, 实际基本上限制了中型企业和完全限制了小型企业上市。其结果是, 按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衡量, 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千家公司, 其申请上市时, 绝大多数都是大型企业, 小部分是中型企业, 无一家小型企业。我国证券市场的中小板名不副实, 小企业上市基本无望。其他不少领域也有类似情况。如民营企业进入新能源领域, 相关部门比照现有国有企业规模标准设置高门槛, 使得民营企业进入不了页岩气领域, 风电、光伏企业发电上不了网。民营企业提出意见, 有的部门甚至直接告知:“在我们的潜规则当中, 就不会批给你民营企业。”
9、有的政策存在漏洞
这种现象存在于一些政策细则之中。国务院“新36条”、“中小企业发展29条”、“小微企业发展29条”先后规定, 要建立和完善民间投资和小型微型企业统计调查、监测分析和定期发布制度。为此, 国家统计局也制定了相关细则, 并与工信部等部门重新制定了中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但是, 在执行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统计分析小企业的融资状况时出现了很大问题, 主要是在人数标准与收入规模标准之间很不匹配。比如, 工业小型企业标准是销售收入2000万元和从业人员300人以下, 微型企业的标准是销售收入300万元和从业人员20人以下。2011年实际统计结果是, 我国有7943家微型工业企业列入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标准是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 , 其平均从业人员才4人, 但其平均销售收入达5500万元, 大大超过了300万元上限;小型企业平均销售收入达1.1亿元, 明显超过了2000万元上限;都已达到中型企业收入标准的2000万元以上、3亿元以下范围。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 2011年统计的小型工业企业中, 有7万多家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 6000多家超过5亿元, 1400多家超过10亿元, 46家超过50亿元, 17家超过100亿元。小企业收入规模之所以大大超过中型企业甚至达到大型企业标准, 主要原因是从业人员都没有超过300人。这是统计上的明显漏洞, 这一漏洞严重影响甚至误导社会对小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和民间投资结构状况的客观判断, 不利于政府部门制定小微企业和民间投资相关政策。
1 0、有的政策缺乏监督
这种现象是普遍和长期存在。民间投资政策涉及的都是民营企业, 其中99%是小微企业, 他们不仅在市场竞争上明显处于弱势地位, 在与政府部门、国有企业打交道时更是处于弱者地位。大量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普遍反映并深深抱怨, 民间投资政策执行难, 遭遇政府部门及官员和国有企业潜规则, 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由于缺乏政策执行的有效监督, 企业遇到问题找人难、反映难, 解决更难。特别是民间投资合法权益受严重侵害、经济利益受严重损失之时, 尤其是在与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打交道出现法律纠纷时, 经常遭遇告状难、告状成功执行难等问题。这大大压抑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制约了民间投资潜力的真正发挥。
“新36条”出台以来行业发展情况再次证明:经济增速高于全国的行业领域, 多为民间投资增速高、比重大的行业领域;反之, 多为民间投资增速低、比重小的行业领域。从工业看, 2012年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的行业, 主要有黑色金属采矿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 其民间投资增速均高于行业投资平均增速, 民间投资占行业投资比重都在70%以上。与此相对应, 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国工业增速的行业, 如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 民间投资一般占行业投资的50%以下, 许多只有10%~30%。虽然有的行业民间投资高于行业投资平均增速, 但由于比重小, 对行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
从服务业看, 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1%, 投资增长20.6%, 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2.2%, 民间投资占51.26%。其中, 交通运输业、教育、卫生与社会工作等行业, 民间投资增速成倍地高于行业投资增速, 但民间投资占比较低, 只有20%~3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36.2%, 其中民间投资增长43.8%, 民间投资占52%。我国文化产业近年之所以增长较快, 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民间投资增长快、占比提高。
中国未来最大的经济内生动力和增长潜力是民间投资, 为了给民营经济和民间投资创造公正公平、平等竞争的政策、法治、市场和舆论环境, 充分激发其动力、挖掘其潜力, 让民营经济推动中国经济再快速发展20年,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真正解放思想, 推动“双向自信”
中共十八大提出要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这个自信, 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信。而发展民营经济与发展国有经济一样,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内容。因此, 相信和放心发展民营经济, 是增强自信的重要方面。
最近, 全国工商联在民营企业中广泛开展“三信”教育活动, 教育民营企业要增强对中国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不少民营企业家提出, 要推进“双向信任”, 我们应当增强“三信”, 政府部门也要增强“三信”, 包括增强对民营经济的信任。当一些部门的思想仍然守旧, 对民营经济仍不信任时, 民营企业的“三信”难以全面增强。民营经济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不断探索与发展的产物, 一定要把民营企业当作“自家人”, 不能当作“异己力量”。政府部门增强对民营经济的信任, 必将推动民营企业增强“三信”;民营企业增强“三信”, 必将推动民营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进而推动全社会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理论和制度的更大自信。
2、落实“三个平等”, 提高全要素效率
中共十八大提出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全要素效率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强弱。中国未来增长的潜力, 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全要素效率。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体两翼”, 是最基本的两大生产要素。二者各有短长, 各有发挥效率的优势与劣势领域, 也有相互融合发挥更大效率的领域, 应当互补短长、协调发展、合作共赢。现在存在的某些不协调, 主要是由于没有落实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和规则平等, 民营企业在平等使用生产要素上遇到诸多不平等、不公平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证明, 民营经济不仅在绝大多数竞争领域, 而且在垄断行业中的非自然垄断领域, 都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不仅经济效率高, 社会效益也好。各级政府要从提高全要素效率、推动经济社会整体上更好更快发展出发, 切实贯彻中央“三个平等”要求, 将生产要素交给能够产生最大经济效率与最好社会效益的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对一些领域仍然严重存在的垄断, 要正视而不是回避;对垄断带来的经济效率损失与公共利益伤害, 要解决而不是掩盖。要打破因垄断形成的既得利益不合理格局, 以推进社会公平公正为目标, 以提高整体经济效率与全社会效益为标准, 推进垄断行业对内资全面开放, 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与合作形式积极参与垄断行业中的自然垄断业务, 以独资、控股与合资、合作形式进入垄断行业中的非自然垄断业务。可以肯定, 只要让民营企业平等进入垄断行业中的非自然垄断业务, 平等使用这些领域的资源要素, 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将获得新的大发展, 这些领域的供应短缺、服务质量低与价格高的问题将会得到更快更好解决。
3、完善投资法律政策, 强化政府执行监督
“新36条”不是一般的单项的国务院政策, 而是涉及很广很深的综合性重大改革, 它不仅需要有部门的配套实施细则, 还需要从制度、法律和行政管理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 特别是要“清理和修改不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法规政策规定”。比如, “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 就需要国家制定政府投资条例等重要法规。比如, “建立健全民间投资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的作用”, 既需要国家在行政与社会管理上进行相应改革, 还需要加快制定行业商会协会法等重要法律。当前, 尤其是要对部门实施细则及实际操作加大监督力度。部门制定的一些细则, 有的关键条件仍然比较抽象和原则, 具体操作程序和办法尚需进一步细化;有的行业准入仍设有较严条件或标准要求, 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和公开化。有的细则执行需要多个部门相互配合, 政府综合管理部门要加强工作协调, 避免相互推诿。特别是要避免用文件落实文件, 只见楼梯响, 不见人下来, 一定要将细则化为实际行政作为。要尽快解决将某些实际的行政审批权交给某一垄断企业的问题, 避免其利用特权限制民营企业参与行业竞争。
4、短缺行业需要民间投资, 民间投资需要财税支持
我国的一些重要资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行业仍然发展不足、供应短缺。行业短缺缘于投资不足, 投资不足缘于政府与国企投资有限、民间投资受限。民间投资受限又缘于得不到应有的财税金融政策的同等鼓励与支持。因此, 对民间投资进入相对短缺行业一定要实行公平的财税融资政策。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相对短缺的行业, 重在引入社会资本与市场机制, 促进行业内部平等竞争, 提高行业活力与效率。目前, 这些行业国有经济比重大, 并且, 许多行业不同程度地具有公共与公益性特征, 利润率低, 国家对行业发展都有一些特殊支持政策。引导民间资本进入, 一定要实行与国有经济同样的支持政策, 特别是在土地供给、信贷融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行政收费等方面, 要一视同仁、同等待遇。不要因为是非国有单位, 就提出特殊条件、实行更严标准。要让民间资本进入后真正感到有事可干、有机可遇、有利可图。可以肯定, 短缺行业只要实行公平待遇政策, 民间资本一定会与国有资本一道,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快速提高行业竞争力, 提升行业效率效益, 增加行业有效供给, 满足社会不断增加的需求。
5、平等保护合法权益, 维护司法公平正义
3.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 篇三
施工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
以施工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为重点进行调查,对环评以及环保设计中提出的措施进行核查。
(一)水污染防治
调查施工期砂石料冲洗、混凝土拌和与养护等生产废水及施工生活区的生活污水的处理和管理措施。
(二)固体废弃物处置
工程的固体废弃物主要由生活垃圾与施工弃渣两类组成。在工程环保设计中制定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为:规划多个渣场集中堆放工程土石方弃渣,并对各渣场进行防护;对生活垃圾进行简易卫生填埋。调查中将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调查。
(三)大气污染防治
工程环保设计中采用的防治措施为:配备专用洒水车定时对施工道路洒水,用以减少粉尘;设计选择粉尘污染程度小的设备,如自动化拌和楼,水泥罐设置袋式除尘器等;洞室开挖、骨料破碎等采取湿式作业;加强施工人员的卫生防护,如配备防尘口罩、防尘眼罩等个人防护用具。调查中将对这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核查。
(四)噪声污染防治
工程环保设计中对施工噪声防治制定的措施为:加强对拌和楼等强噪声工作岗位人员的防护,如修建隔声隔音的值班室、操作室,个人配戴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具;控制生活区附近施工道路的车流量,禁止车辆夜间鸣放高音喇叭,道路两旁进行绿化。调查中将对这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核查。
(五)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防治
此项调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疾病防治工作:调查施工区卫生防疫工作的落实情况,包括设立医疗保健站等机构,施工区喷洒药物消除或减少蚊虫孳生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及饮用水消毒情况,职工食堂卫生消毒等措施。
(六)库底清理环保措施
具体调查包括:①水库清库概况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库区水域面积,正常蓄水位,各清理阶段所涉及地区和人口,淹没线以下房屋面积,影响区房屋面积等。②库底清理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执行情况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参与库底清理的相关部门及其工作内容;库底清理的依据及清理质量要求,库底清理的各阶段工程量,淹没线以下地上房屋、附属建筑物的拆除和平整,林木移植和砍伐,厕所、粪坑等卫生清查点深埋和消毒处理,坟墓迁出处理和消毒处理,危险品的清除及消毒处理,专项迁建后的场地清理,库底清理的验收等方面的情况。
运行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
此项调查将重点了解以下内容:(1)电站管理部门针对可能出现的油泄漏问题制定的预防、处理和补救措施,电站进入运行期后油泄漏事故发生的情况、相应的处理方法和结果;(2)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以及排放时的达标情况;(3)生活垃圾收集、分類和处置的方法。
此外,电站建成后,电站管理部门对所辖区域进行了环境的绿化和美化。因此,还将调查电站管理部门针对所辖区域环境开展的卫生管理和绿化美化工作以及制定的各项管理措施和执行情况,并进行实地调查。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投资落实情况调查
(一)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投资概算
电站工程静态总投资41.39亿元人民币(初设报告批准值),从工程的总体预算中分离出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预算为1122.21万元(初设审查后调整值)。环境保护投资主要包括环境监测站网建设费、人群健康保护费、施工区环境保护投资、移民安置区水土流失治理费和环保工程设计费等五个方面。水土保持投资在初设阶段并未列入环保投资。通过调查最后形成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投资的预算调查表,以明确各项投资的来源和用途,并按大类进行统计。
(二)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投资实际发生调查
对照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投资预算表,明确预算中的各项是否得到落实,资金是否足额,投资来源和用途是否发生变化,如有变化,进行说明。此外,如有超出原预算的投资,要说明其原因和来源。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4.财政奖补项目落实情况的自查报告 篇四
县安乐镇人民政府根据有关规定和上级要求,安乐镇对20xxx年度财政奖补项目落实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年度财政奖补项目计划情况
20**年初,该镇根据上级的安排意见及财政奖补项目的有关规定,结合该镇各村的实际情况,申报财政奖补项目8个,其中:路灯监控项目1个(桃李村),道路硬化项目7个(山西庄村、安乐村、雁北村、共富村、新庄王村、中王村、崔家村),在筹资筹劳方面,我们严格执行上级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规定,人均筹资不超过40元,每个劳动力筹工不超过10个,项目共涉及8个村,3468户,11164人,7527个劳动力。全年8个项目计划筹资446560元,筹工75270个,计划申请财政奖补资金1728680元。
二、20xxx年度财政奖补项目落实情况
20xxx年度县财政实际拨付我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98万元。镇政府经过通盘考虑,并结合各村自筹资金到位情况,以及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对新庄王村的“村庄美化”工程,对余渭村的“村内排水”工程,对安乐村围绕大棚基地的“道路硬化”工程,共计拨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98.6万元,极大的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作用。
5.项目落实情况 篇五
检查落实情况汇报
项目部接到通知后,立刻组织有关人员对工地进行自查行动,检查内容包括:现场临时用电、大型机械设备、现场文明施工、洞口临边防护、脚手架、职工宿舍、食堂等。
一、安全用电:在安全用电检查中,发现有二级箱未上锁,电线无插头,使用木棒代替,宿舍内私拉乱扯。
二、大型机械、吊车:吊钩无上保险,电锯无防护罩,钢筋机械防护罩破损。
三、现场文明施工:材料堆放不整齐,拆下来的材料没有集中堆放,无材料堆放牌。
四、安全防护:图书馆电梯井口、楼梯防护栏杆有个别防护不到位,油漆没有刷完,网未拉完。
五、外架搭设:外架搭设没有超过作业面,安全网未拉设完毕,外架于主体拉结点少
六、食堂、宿舍:职工食堂无健康证操作人员,无防蝇措施,宿舍内较脏不整齐。
针对以上情况,项目部检查后对劳务队下发通知单,要求劳务队认真落实整改。
项目部
年月日
河南六建集团党校项目部自检自纠
检查落实情况汇报
所有电箱上要加锁,电源线配上插头,宿舍内严禁电线私拉乱扯,教育职工要安全用电,防止火灾、触电。塔吊吊钩增加了保险装置,电锯加上防护罩,钢筋机械已损坏的防护罩已修复。
现场材料要求堆放整齐,拆下的材料集中堆放,各种材料按要求挂标识牌。
楼上的临边洞口、楼梯口搭设防护栏杆并刷油漆要挂设安全网。
外架搭设已超过作业面,安全网已挂设,外架与主体拉结点增加符合要求。
食堂操作人员正在办理健康证,宿舍内卫生有改进,但是还要继续努力,持续改进。
河南六建新开普项目部
6.项目落实情况 篇六
现将全旗上半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情况督查汇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落实情况
今年,我旗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牧区改革发展进程,不断完善民生工作的体制机制,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05亿
元,同比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0.16亿元,同比增长2.4%;第二产业完成4.35亿元,同比增长18.4%;第三产业完成1.55亿元,同比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6亿元,同比下降34.9%。财政收入完成1.22亿元,同比增长5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7550元,同比增长12.4%。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完成2856元,同比增长19.0%。
(一)坚持畜牧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
1、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一是研究出台了《旗沙地生态移民禁牧草场管理办法》,对沙区生态移民退出34.5万亩草场,地方财政给予补贴。按4.75元/亩?年的补贴标准共需补贴164万元。目前,项目区7个嘎查298户、707人已领取补贴资金140万元。二是扎实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将治理任务下放到苏木镇,采取嘎查上报、苏木镇审核、部门核准的创新机制,及时落实山头地块、到户到人。现已完成项目建设5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31%。三是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我旗涉及集体林权改革面积161.6万亩。现已开展了集体林权改革试点工作,目前,改革试点的林地已划分到户,补偿资金、林权证均发放到户。
2、严格执行草畜平衡和草场“三牧”制度。一是建立健全了草牧场经营权流转的市场机制和管理服务体系。制定出台了《旗草牧场流转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对我旗4520个土地草牧场经营权证进行登记备案,建立台账。上半年,我旗568户牧民的112万亩草场依法进行了流转,流转费年均达350多万元。二是严格执行草畜平衡制度。建立了旗、苏木镇、嘎查三级工作机构,统筹安排畜牧业普查、牲畜出栏、草畜平衡、清理非牧人员(旗外)养畜等工作,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苏木镇、嘎查和牧户,形成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态势,确保了草畜平衡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加强高产饲草料基地建设,提高畜牧业防灾抗灾能力。目前,全旗共种植高产饲草料基地3.6万亩,其中,有灌溉条件的百亩以上饲草料基地1.16万亩、牧户分散种植2.44万亩。四是认真落实休牧、禁牧和划区轮牧制度。在全旗775.8万亩草场上进行为期45天的休牧;在199.4万亩草场实行划区轮牧;在149万亩草场实行全年禁牧。
3、加大牧区人口转移力度。一是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力度。研究制定了《旗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创业实施办法》,对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采取强制培训、强制就业的措施,引导城乡居民就业创业,激励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二是进一步加强转移就业培训。根据季节因素和工矿企业用工需要,积极开展了引导、定向、委托等形式的就业培训。三是把转移牧区人口与草原生态保护、产业布局调整、工业基地建设、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相结合,创造条件引导扶持牧民直接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上半年,共转移牧民4210人,其中,季节性转移3526人,常年性转移285户、684人。
4、继续调整优化畜群结构。一是以实施牲畜结构调整“1530”工程为依托,大力引进肉乳兼用的西门塔尔牛和肉毛兼用的德美羊、加大黄牛改良力度。上半年,自培德美种公羊260只,引进德美羊2147只。全旗建立黄牛冷配站点41个,小畜人工受精站点46个。二是根据我旗肉羊养殖区域的特点和全旗牧户养殖品种分布的形势,确定了以德美羊为主的育肥品种,划定了3个德美羊集中育肥基地和150处肉羊分散育肥点,共育肥肉羊13300只,其中德美羊3300只。三是制定出台了《旗引进良种畜补贴实施意见》,在严把引进质量关同时,加大财政补贴。目前,共发放自培良种畜补贴5.6万元,引进良种畜补贴64.4万元。
5、积极发展牧民经济合作组织。一是以畜牧业基础条件好的嘎查为龙头,以改革和创新管理经营体制为手段,成立各类协会累计达20个,为牧民搭建起技术咨询服务、开拓市场与致富信息传递、畜产品销售等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平台。二是创新牧区经济组织形式,目前发展牧民专业合作社29个,辐射牧户646户。同时,加强牧民专业合作社经纪人和财务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合作社经纪人和财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现已培训专业人员89人次。三是深入推进联户经营模式。目前,联户经营点达到598个,共有联户经营户1564户、5686人。
6、完善畜牧业安全监管体制。一是进行了兽医体制改革,旗成立了兽医局,苏木镇成立了畜牧兽医工作站(动物卫生监督站),每个嘎查都配备了动物防疫
员,形成了旗、苏木镇、嘎查三级工作机构。完善了疫情监测制度、应急信息系统、物资储备和扑杀补偿机制,构建了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防疫体系。二是制定出台了《旗布病防控防治办法》,成立了布病防治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严格落实以人畜免疫为主,监测、检疫、处罚和预防治疗相结合的综合防控防治措施,同时,将布病列入合作医疗报
销范围,按50%的比例予以报销。全旗牧区45岁以上参合牧民免费进行布病体检,控制布病蔓延,消除传染源,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减少布病给畜牧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损失。
(二)依托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工业经济
1、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一是加大宣传,进一步提高塞北石材之乡知名度,并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上半年,全旗累计开采荒料6.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6.23%;加工板材198.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23%;实现产值2.58亿元,同比增长18.1%,占全旗工业总产值的30.3%。
二是积极发展石油产业,引进有勘探能力的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上半年,18家石油勘探企业的64口井按时开钻,投资达1.15亿元。其中,50口井完钻,有油气显示井44口、安装井27口、生产井12口。累计生产原油76842吨,同比增长149.62%。实现产值2.38亿元,同比增长70.9%,占全旗工业总产值的27.9%。宁蒙石化加工溶剂油30480吨,实现产值0.13亿元。同时,解决了120名城乡居民就业问题。
三是积极培育发展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畜牧业产业化,打造规模经济发展平台。上半年,皇家牧场、旗文格其嘎查良种牛羊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旗鸿格尔肉牛育肥基地二期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等工程均已开工建设;新宝拉格镇宝日达布苏嘎查建设6000只德美羊繁育基地、国家肉羊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示范推广旗县正在审批立项;江苏苏式肉联厂第一批羔羊育肥项目已开始实施;帅牛、西木太2家乳制品加工企业生产生产乳制品127.5吨,实现产值0.015亿元,同比增长13.33%;翔宇羊绒加工成品绒138.31吨,实现产值0.97亿元;戎立特绒毛制品公司加工羊绒衫29063件,实现产值0.23亿元,成为带动我旗就业的主要企业。
四是通过积极争取,自治区发改委(内发改能源字723号)核准批复塬林煤矿进行产业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0.77亿元,现已投入生产。华巍科技有限公司4.95万千瓦风电项目已签订风机订购协议,编制完成入网接入系统方案,待审核。京能集团北京国际电力新能源有限公司、华电国际集团新能源风电项目年内争取核准。风电京能集团一期49.5mw已取得资源配置,入网审查正在网上会签。
2、加大工业园区建设。以突出抓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按照《园区总体规划》实施步骤,强化管理措施,重点抓好主导产业重点项目的落地建设和跟踪服务。目前,入驻我旗工业园区企业已达50家,同比增长35.14%,其中引进产值超亿元企业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05亿元,同比增长26.95%;实现工业增加值3.51亿元,同比增长31.48%。
通过项目资金、入驻企业融资等方式,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73万元。其中,供水新增投资415万元,铺设供水管网17.6公里;供电新增投资380万元,新架设供电线路7.8公里,并改造线路;通路新增投资280万元,通工业园区大桥正在修建;通讯新增投资138万元,完善园区内网络等通讯设备;绿化新增投资360万元,完成工业园区公路两侧及园区周围绿化带建设。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截止7月2日,我旗共直接利用国内(盟外)资金3.89亿元,同比增长29.1%。其中,直接利用国内(区外)资金3.17元,同比增长22.7%。
通过引导、扶持工业企业扩大生产,上半年,工业企业现价产值完成8.52亿元,同比增长47.74%;工业增加值完成4.10亿元,同比增长30.2%。
(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1、积极发展旅游经济。一是积极培育以“牧人之家”为主要模式的家庭式旅游点,现已发展牧户20家,接待游客4000余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8万元,带动本地70余人就业。二是积极与区内外各大旅游社团联系,开辟国内线路16条,组团出游200人次,本地接团100人次,营业收入40余万元。
2、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是制定出台了《旗促进民族服饰和工艺品制作业发展的扶持办法》,组建行业协会。鼓励企业通过联合、收购、兼并、参股、控股等方式,组建股份公司,向区内外和蒙古国拓展营销市场,参加盟级以上的各类展销活动,并对获奖企业给予不同级别资金奖励。规定金融部门每年新增贷款中安排一定比例和规模;税收起征点上调至3000元,在减免企业建房、建厂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基础上,将劳动社会保障费征收比例减免至工程总造价的1.86%,建厂用地出让金按照各基准地价的60%收取。
二是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对全旗470户个体工商户缴纳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旗县级留成部分8万多元全额退还个体工商户,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目前,全旗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1212万元,同比增长10.9%。
(四)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1、稳步推进城镇建设。一是聘请内蒙古工大设计院编制《新宝拉格镇控制性详细规划》(6.63平方公里),并对《新宝拉格镇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局部调整,概算投资60万元。目前总体规划调整已完成,完成投资20万元。二是房地产开发总面积4.57万平方米,总投资9250万元。现已完成投资4410万元,其中,四星级商务会馆完成投资800万元;嘉联公司办公楼完成投资310万元;东升花园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1200万元;碧水铭园小区完成投资400万元;嘉联小区项目完成投资1700万元。三是完成了2300万元的园林绿化工程任务。在旗宝拉格园、沿河景观区、信息化中心、街道绿化带、东河渠东侧等地栽种各类乔灌木4万余株,各种花卉65万余株,绿化面积18万平方米,现正开展养护工作。
(2)加大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是实施了牧区饮水安全工程。上半年,水务部门新打6眼机电井,解决了1020人饮水安全问题和2.3头(只)牲畜饮水困难问题。二是新建文贡淖尔经巴音塔拉至莫日格其公路被盟交通局列入嘎查(村)道油路建设项目。86公里嘎查(村)道砂石路新建项目前期测量等准备工作已完成,目前正在开展施工图绘制工作。公路养护完成投资388.14万元。三是巴音塔拉35kv输变电站改至哈登苏莫,已于6月底开工建设。昆都仑35kv变电工程设备招投标工作正在进行中,已着手开始选址工作,土建工程近期将全面开工。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项目已经自治区发改委批复,项目总投资3296.8万元,其中,新增中央预算内资金659万元,其余由银行贷款解决。四是制定了牧区沼气项目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把沼气建设任务重点安排在新牧区建设试点嘎查,并聘请了高级沼气工程师,对沼气建设项目进行技术指导,促进牧区沼气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上半年,我旗牧区沼气项目建设已完成49户,投资18.56万元。五是加强牧区信息化建设,列入了国家首批信息化试点旗县。研究开发了旗蒙汉双语综合信息库与资源平台,基础信息以牧户为单位,投入运营后,软件实现自动统计、分析和根据各单位业务需要进行自动归类汇总,提高了牧区信息化利用水平。
(3)加快公益项目建设进程。一是进一步制定完善了《旗廉租住房管理办法(试行)》、《旗廉租住房建设分配管理办法(试行)》和《旗新建建筑物建设规划补充规定(试行)》。今年新建廉租住房260套、11404平方米,投资1412万元,预计10月底完工并交付使用。二是旗综合医院新建项目1.24平方米综合楼主体工程已完工,待有关部门验收通过后,开始进行内部装修;巴音塔拉镇中心卫生院新建600平米楼房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已进入施工阶段;新建面积为800平方米“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正在装修中。三是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要求,旗新建蒙中教学楼,新校址已选定,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四是为丰富城乡居民文化体育生活,投资3000万元、建筑面积10461.2万平方米的旗文化体育中心工程正在施工中,预计10月末投入使用。五是赛乌苏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经公开招投标,安徽水安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标。
(五)加快社会事业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1、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一是继续巩固教育普及成果,发放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和公用经费等保障经费51万元。二是设立100万元的宁蒙石化教育基金,对优秀教职工和学生进行表彰奖励,鼓励学生勤奋学习,激励教师爱岗敬业,提高教学水平。三是教育系统全员竞聘工作顺利完成。经公开招录,29名新招录教师现已全部上岗。四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展了畜牧业兽医、石雕、计算机、民族服饰等专业培训,培训牧民达420人次。五是制定出台了《旗引进培养使用奖励优秀人才暂行办法》,确定了“人才引进和培养、选任的公开机制”。六是为职业教育的学生分类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上半年,共为397名职业学生办理了助学补贴,资金10万元。七是申请并通过了550万元的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借宿生生活用房建设工程项目专项资金和1859万元的国家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二期)专项资金,资金到位后,我旗校外寄宿生问题将得到全部解决。
2、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一是开展了“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为牧民免费体检102人次。二是安装了合作医疗软件系统,完成了14431人名参合牧民的信息档案录入工作,并在旗级定点医疗机构投入使用。三是制定出台了《旗新型牧区大病统筹管理办法》,将50种大病及地方病、慢性病纳入报销范围。提高了报销比例,封顶线由原来的2万元提高到3万元。四是编制规划了旗文贡乌拉苏木中心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宝格丁高勒卫生院和新建60个嘎查卫生室项目,并上报盟发改委。
3、加强牧区文化建设,开展“家电下乡”活动。一是以全旗开展文化大旗建设为契机,通过各种文化下乡活动,满足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目前,60个嘎查均已建立嘎查文化站,文化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开展了草原书屋下乡活动和广播电视下乡活动,共为嘎查赠送了价值18万元的各类图书和音像资料,共放电影20多场,观看的牧民1000多人。二是积极开展“家电下乡”活动,让广大牧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目前全旗销售家电产品342台,销售金额477519元,政府补贴资金37068.98元,212户牧民受益。
4、加大社会保障力度。一是制定实施了《旗新型农牧区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将惠及11078名牧民。上半年,为1128名牧民办理了新型牧区养老保险手续,共收缴保险金525万元。二是进一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今年开始,城镇低保保障标准由210元/月提高到230元/月,补差标准由原来的155元/月提高到165元/月;牧区低保保障标准由825元/年调整到1300元/年,补差标准由600元/人?年提高到834元/人?年。目前,共有城镇居民1634人和牧民2381人列入保障范围。三是加强五保供养规范管理。目前共有五保供养对象30人。建立了供养经费自然增长机制,今年集中和分散供养平均标准达到1500元和1200元,并按时足额发放了供养金。四是组织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移民扩镇、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产业化等扶贫开发项目,坚持“集中资金、整村推进”原则,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目前,全旗87个单位定点帮扶巴音塔拉镇工作已启动,将惠及474户贫困户、1467名牧民。
5、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一是在建立牧区劳动力管理资源系统并全面启用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全旗剩余劳动力基本台帐和创业就业人员台帐,同时广泛征集就业岗位。截止6月底,旗共征集就业岗位2390个,其中盟内2120个,盟外270个。二是建立完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在全旗3个苏木镇、60个嘎查、6个社区建立健全了劳动保障事务所(站),并配备工作人员和协理员。上半年,全旗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7期,共培训1743人,培训后就业率达92.7%。三是结合旗情,研究制定了《旗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创业实施办法》、《牧民转移就业优惠政策》、《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等城乡一体化就业创业激励约束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城乡居民实现就业创业。目前,已筹措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44万元、172人,为下岗职工办理再就业优惠证1402个。四是积极做好特殊群体再就业援助工作。针对“4050”人员,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今年上半年,安置各类人员1617人,同比增长122%。
截止6月底,旗累计用于民生投入6439万元,同比增加1928万元,增长43%,占同期财政总支出的41%。其中,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支出217万元,同比增长933.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60万元,同比增长56.7%;农林水支出1100万元,同比增长99.3%;医疗卫生支出214万元,同比增长160.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727万元,同比增长22.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0万元,与同期持平,教育支出131万元,同比增长9.2%。
二、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一)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全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有所下降,许多企业二期工程进展缓慢,新增入驻企业不足,融资难仍然是工业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另外,缺乏有效的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拉动就业、税收,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业经济对财政贡献率受到一定影响。建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大企业前来我旗投资建厂,拉动广泛就业和税收增长,以增强地方财政实力,将更多的资金投向民生工程。
(二)水资源缺乏是制约全旗社会发展的瓶颈。目前,牧区多数牧民居住比较分散,开发浅层水水质不达标,而且有部分牧区浅层水十分匮乏,开发安全标准的深层水由于未通电而无法利用。另外,城镇水资源缺乏问题突出,尤其是进入夏季用水高峰期,供水不足更为明显,制约了地方经济建设。应对安全饮水困难突出的边远牧区,采取安装降氟罐或从邻近牧区安装输水管道的方式加以解决。继续加大第三水源地的勘探与建设力度。
7.项目落实情况 篇七
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 基层医改是“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深化改革, 巩固、扩大医改成果,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 (国办发〔2013〕14号) 。为督促各地落实文件要求, 国务院医改办于8月至9月, 对地方贯彻落实基层医改政策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督查的重点是检查各地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 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人事和收入分配改革情况, 多渠道补偿机制建立情况,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情况和乡村医生队伍稳定情况。
督查分为两个步骤, 8月为自查阶段, 全国各省 (区、市) 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改办组织力量对本地区基层医改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自查, 总结经验做法, 分析存在问题, 认真查找原因, 形成自查报告。9月为现场督查阶段, 由国务院医改办牵头, 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和国家中医药局共同组成9个督查组, 分别对18个省 (区、市) 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督查。督查组将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检查、随机走访等多种方式核查基层医改政策落实情况, 查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和服务状况, 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督查, 国务院医改办将进一步推动解决改革进展不平衡、政策落实不到位、项目实施不扎实等问题, 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8.项目落实情况 篇八
【摘要】这些年以来,由于国家对于安全标准化安全生产的重视及大力推广,国家安全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安全标准化及生产责任制在落实中的进展及影响进行分析,阐述安全标准化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关改进建议。进而促进安全标准化的顺利推广应用,最终建立企业特有的安全文化。
【关键词】安全标准化;安全生产;推动
引言
随着国家以及各个企业对安全标准的大力推广,使企业在发展中越来越重视安全文化的影响以及其重要性。而随着经济发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也成为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了我国企业的服务管理水平。同时,也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社會管理的有效方法。更重要地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同样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和谐型社会的必然条件。虽然近几年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生产安全形式处于平稳,但是形式依然严峻,仍然有大事故发生。因此,近些年来国家实施一些重大的措施来加强安全工作,例如,颁布了新的《安全生产法》,安全标准化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安全标准化的进程。本文结合对安全法案的剖析,结合分析我国安全标准化在实际应用的落实情况及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
1、研究安全标准化及生产责任制的进展及影响
1.1正确认识安全标准化及生产责任的建设内涵
安全标准化及生产责任的内是指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严格自觉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并且执行过程中贯彻实施,不断加强改善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企业从根本提升安全水平。近年来,在国家监督下,推动企业进行安全标准化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认证,这两项标准的实施与安全标准化的建立实施存在着密切关系。与此同时,建立安全标准化存在两大关键因素,安全标准化与企业标准化的关系以及安全标准化与安全管理之间两者的关系。
1.2分析在实际应用的进展及影响
从新的安全生产法,安全标准化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实施开展以来,通过编制的记录方式将单位中的一些优秀的工作经验、操作手法、技术经验进行提炼总结,以记录等形式进行保存,这样,形成的条款记录可以被同行之间使用,大大减少了时间,更利于标准化的普及。
以云南烟草为例,由于相关的烟草种植已形成了培育技术规模,因此,只要具备培育的设施条件,任何一个烟草种植者都可按照标准进行烟草的种植培养,综上所述,安全标准化是对优秀经验技术的沉淀,同时为技术推广奠定基础。
而新的法律总结生产责任的核心问题归责原则,总结了不同情形下要承担的相应责任,从违法行为、责任主体、形式、处罚的程度进行具体确定,这样将责任归咎到每个人身上,加强人们对安全的重视。如在2015年时,某地已经对党政领导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测评采用“一票否决”制度,如果在一年内考核的干部出现安全问题及违反规定的问题,不得评为优秀,而排名较差的,进行通报批评检讨,并将安全生产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标准。
2、安全标准化在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安全标准化的理解不够深刻,存在重视测评而忽略运行情况
国家对安全标准化的实施及推广是为了使企业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但是现在大多数企业并没有理解国家推行安全标准化的目的,只重视表面工程,将安全标准化的证书作为主要目标,只在考核前重视,考察后忽视,没将安全标准化落实到企业运营管理中。
2.2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监督的薄弱
由于在实际应用中,管理意识制度的不完善,从而导致安全管理标准化针对性不强、涣散,无法进行有效的工作开展,而在监督上,无法做到他人监督和自我监督。无法做到从企业的管理层到员工之间的自我监督,不能将标准化执行到生产的各个部门及日常工作中。而在政府机关监督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只在检查时候进行检查,而忽略对企业在日常生活中的监管,这是导致标准化无法彻底贯彻的重要原因。
2.3企业的管理意识培训力度的不足
管理意识的薄弱是目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通病,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只重视经济效益,从而导致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忽视。再就是由于生产人员的意识薄弱对工作的失误隐患认识的不足。而造成员工对安全生产的不重视的根本原因是培训力度的不足,在培训中力度不够,不能使每名员工都及时参加或者只是简单地培训,达不到培训效果,进而导致员工无法在实际生产时,无法理解安全标准的含义内容,无法做到安全、规范地生产。不能从根本上减少事故发生。
3、对于安全标准化在企业发展的建议
3.1改善管理层意识,加强培训力度,建立奖罚机制,有效促进安全标准化的推进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领导层对安全标准化重视,那么安全标准化的推广实施就成功了一半。安全标准化在管理者的强力推动下,企业标准化才能有效地开展。在管理层重视的前提下,自然会加强培训力度,促使员工从根本上认识安全标准化。与此同时,建立有效的奖罚机制,给予遵循的人予以奖励,对于违反安全标准化规定的给予惩罚,与切身利益挂钩,这样也能有效地促进安全标准化的开展。
3.3建设健全的政府监督体制,落实监督责任
检测及监督机构在推进安全标准化的过程中要严格监管,对于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及个人不予以通过审查,落实监督安全标准化的主体责任,政府利用法律,敦促企业标准化的顺利进行,从而,促使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在定期检查的同时,还要对企业进行不定期地抽查,使企业时刻保持安全生产的状态。达到真正的安全生产目的,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标准化。
总结
一个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的建设及相关安全文化的建设是提升安全水平的重要条件,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的形成需要政府与企业之间共同努力完成,而企业的标准化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必要条件,是一种培养企业优秀文化的必要手段。企业在不断推进安全标准化过程中,不断完善企业的安全文化,最终建立企业特有的安全文化
参考文献
[1]《安全生产法》中的安全思想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5,2(1).
【项目落实情况】推荐阅读:
项目部认真落实维稳工作09-22
三城联创落实情况07-03
自筹经费落实情况09-18
人防整改落实情况10-09
德育课程落实情况11-12
分解立项落实情况总结07-15
隐患整改落实情况汇报08-16
教育扶贫落实情况汇报09-16
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09-17
两个责任落实情况报告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