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散文:晚秋之秋

2024-09-17

优秀散文:晚秋之秋(10篇)

1.优秀散文:晚秋之秋 篇一

晚秋遗韵散文

傍晚,眺望在窗台,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大地鎏金,满眼辉煌。夕阳在清风的微拂下一缕一缕铺洒下来,晚秋的韵味便涌动心头。抬望眼,一片汪汪的湛蓝,欲流欲滴。镶嵌而上的几朵白云变幻着姿态,忽而似上饶尚美里走出的绝色佳人,含情脉脉,忽而如徘徊在村头的.白发老妪,百结愁肠。“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眼下,村里的溪水映照着翠柳的倩影,载着天上白云的风姿,潺潺流淌。溪上的廊桥千延百折,孩子们在桥上奔来跑去。溪旁的亭榭高低错落,情侣在亭中相依相偎。

都说秋是苍茫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可我眼下的晚秋,分明是另一番滋味。正因有了她,我们不再惧怕凛冽的寒风;有了她,我们可以融化心里的坚冰。

倚在窗前,就是依偎在秋的怀抱。抚着秋树的发丝,玩赏晚秋的收获。

那时是在晚秋,妈妈把我生在谷穗堆里,奶奶用围裙把我裹起来。尽管家穷四壁,尽管瘦骨嶙峋,妈妈硬是用她那干瘪的乳房让我生命延续。

那时是在晚秋,爷爷挑着我的行装,送我出了生我养我的山村,走向中学的东官道。“好孩子,好好念书。”爷爷抚摸着我的小脑瓜,一遍又一遍地叮嘱。是爷爷领着我走进了一个暂新的世界。

那时是在晚秋,爸爸冒着凄凄寒风,把我送到县里高中。把我交给了老师后,转身消失在绵绵的冷雨中,我耳边响起了爸爸的鼓励:“小子,看你了!”

那时是在晚秋,我结识了阿春,她不单给了我幸福的爱情和婚姻,更给这个几近没落的家族收获了未来和希望,更使我们家族和睦的传统一代代地延伸下来。

那时是在晚秋,我应聘去上饶的一家私立学校任教。我结识了阿明表弟的许多文友和歌友。是阿明领着我走进了雀之巢,是阿明为我开辟了一片暂新的文学天地。

那时是在晚秋,儿女们给我买了新房。从买房到装修到入住,孩子们忙里忙外,从不让我干什么。“老爸,你们只管住。”他们不把孝心挂在嘴上。

“且在青崖放白鹿,除却亲情万事空。”亲情是血凝成的。有血才有脉,血脉才是人世的一种永恒!

2.晚秋的早晨抒情散文 篇二

在晚秋写字,当面对寂寞的夜色时心里总会别有一番感怀的!

这种心绪或许是在晚秋特有的一种情怀吧!我无数次将自己的文字落在这个季节,面对一次次叶落的情景,面对一次次大雁在头顶南飞场面,心里的忧伤总会莫名其妙的滋生。曾为这样的纠结之情,我几次搁笔止步,但几次又不想白白的放弃这秋天走过的文字。秋天的文字如同是缠绵不休的秋雨,落在我们的身上,却不断地注入我们的心里。我们注定要为这晚秋的文字背负几缕的相思。

今年的秋天又不觉走进了最后的时光,席席凉意从郊外传来,在一夜之间,小城的大街小巷就落满了层层的落叶,走在落叶上,我如同在翻阅昨天写过的日记,一切似曾相识,一切离自己又那么的陌生,杂乱的落叶,特别在早晨,落满沉甸甸的水滴,像是离别时没有擦干的眼泪,又像是离别时诉不尽的一片片心绪,给人的感觉多少都离不开一份秋天的寂寥!

早晨天刚方亮,送走上学的儿子,和往常一样,我奔向郊外的山上。一路无语,到达山上时,天气还是朦胧的,扭头看看脚下的小城,淹没在暮色里的一座座高楼大上,像是一个个熟睡的孩子,似乎正沉浸在甜甜的睡梦里。因此我几乎不敢喘气,只怕因自己的一声喘气而将这沉睡小城的梦打碎。小城的早晨特别的寂静,静谧的小城里,除了上学孩子们的身影之外,大概就是清洁工人了,我必须在文字里给这些人一些文字,他们身着特殊的制服,这在我们中国的城市到处可见的身影,虽然城市里最美的风景没有他们,可是,他们却像是一个个城市里的慈母,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次次的在呵护着自己的儿女们,生怕一片尘埃将自己城市儿女美丽损坏,所以,我特别的敬仰这些人。这也是我在此用笔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呀,这些清洁工人给了一座座城市的干净与整洁,我写点字,为这城市的清洁工人们一个,或许就是很好的理由吧!

可能是天气渐渐凉起来的缘故,郊外晨练的人不多,广场上的音乐还没播放。静静的郊外,原来没有音乐播放的时候是那么的清静。我最喜欢清静的时光,没有什么打扰,我会将心绪慢慢的搁置在这时光的流逝里,协同岁月静听岁月的歌唱,可是,为了生计,在我们的人生里难免会遇到苦闷,因而烦扰与奔忙多么希望我们的脚步能停下来,给自己寻找一份清静理由。然而,这个理由却常常被无言无辜的拒绝,带给我们反而却是一次次停不下心的印痕。

行走在这寂静的山路上,眺望远方,心思在静静的绽放,像是含苞未放的花骨朵,是那么的玄妙。晚秋的山渐渐的消瘦了,山坡上的草渐渐的枯萎,只是还有些不知名的花儿在开放,着实叫人感到一份久违的温暖。一份晚秋的温馨。

人在途中,我习惯静想,甚至去联想,这也是我愿意走在文字路上的主要缘故。今天行走在这郊外的山路上,我猝然感到,原本繁茂的山林在进入晚秋时节,渐渐的失去了原有的色彩,而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满眼的悲凉,于是,我想到我们的.人生,慨叹之余放眼看山,山坡上似乎没有了春日的颜色,满地都铺满一层层厚厚的落叶,你说,当面对这样的秋景时,我们的心情会绽放笑意吗?晨风从耳旁拂过,一次次打在晨练人们的心里,在平静的心海里又一次次的落下这晚秋的梦,叫人置身其中,在感受这份晚秋静美之中的悲泣。

晚秋,如同是一个王朝在衰败时最后的挣扎。它借着风的力量,不断的高呼,也许前面的路还漫长,可是,我相信我会像落在树脚下的树叶一样,在瞬间将自己青春年华记住,仿佛在等待明年春来花开之际,将自己一份最忠实的文字记录下来。

不知道走了多远,在山坡的拐角处,我在一片红色枫叶前止步,只见一只只红红的枫叶,静静的躺在草丛上,这些枫叶在想什么呢?于是我止不住问着自己。枫叶,和许多绿色植物一样,曾有过自己人生的繁华,也曾有过少女般的飘逸,小鸟在这里筑巢穴,蜂蝶在这里飞舞,曾经这里曾是一个繁华的世界,只是我们没有人问津而已,因为我曾多次经过这里,是呀,这地上的落叶,不就像是中学我时代老师布置下的主题,而必然成为了这晚秋在我们笔下最美丽的语言吗?

毕竟是晚秋时节了,大地在时光的流逝里做着秋天一度写不尽的悲欢离合。我伫立在眼前的荒漠大地上,总会不自然的让我想起儿时的秋天,想起故乡的秋日,想起未来的秋意,这一次次的翻阅,便让我渐渐的体味到了时光在流逝里却像是一份份异样的目光。没有了春日时眼睛的清澈,可让我们再一次看到背离之情的心疼。曾在这个季节被岁月带走的父亲。

3.晚秋,我聆听天籁散文 篇三

晚秋,我聆听天籁:晚秋,吟唱醉美、琴律悠悠,诗情生;晚秋,凉风送爽、溪水淙淙,画意显;晚秋,禅院幽深、钟鸣声声,十里飘;晚秋,丝露偶至、细雨霏霏,遍野洒--常迎灿烂艳阳;时沐风霜雨露;诵读意境幽深;躺进诗中画里;聆听自然天成!这是至美的晚秋天籁之音!

晚秋,我聆听天籁:我的心绪,横跨古典与现代,相连历史和当今;投身秋色里,移步禅院内。躺进唐诗中,走入风景间;让尘嚣远去,使心境放松。将情绪平和,把沉郁驱离--让心灵于金色晚秋之梦幻情境里自由飘荡,任思绪在充满天籁的无限自然中展翅翱翔!

4.人生之秋散文 篇四

一、人生之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给我的感触不是萧索与悲凉,而是收获喜悦,是努力付出后得到的充实与快乐。也正因出生于仲秋时节,我便尤其钟爱天高云淡、风清气爽的境界。

层林尽染时节,落叶缤纷,在我眼里,竟然像极了蹁跹起舞的彩蝶。只是都市里的树叶大都落在了街面上,随风滚动,被车水马龙冲来冲去,漫无目的地飘摇,像极了无家可归的孩子。

所谓落叶归根,而“根”是实实在在地扎进泥土的。土壤里长出来的树、花,各种农作物,即便是平凡的狗尾草,从干到枝,从根到梢,都流动着生命的汁液。落叶对根的情谊,是回报与感恩,是经历了娇嫩、繁华和喧嚣后的沉静、自然与美丽。

生命,徜徉在夜色中,沐浴在阳光里,它饱尝着雨露的滋润、霜雪的浸染,还有风儿或柔或骤的吹刮,于酷暑与严寒中的挣扎。春天里的妖娆妩媚、婀娜多姿,夏日里的欣欣向荣、争奇斗艳,秋天里的万山红遍、瓜果飘香,冬日里的柏秀梅香、刚劲干练,从古至今,世世代代,年复一年,蕴育并演绎着生命的丰盈,生生不息的激情。

春天在泥土里撒下希望的种子,翻土施肥,顶着炎炎夏日,风吹雨打,锄草,间苗,付出辛勤汗水与无尽心血,迎来的便是金秋的累累硕果。繁重的劳动,是承受也是享受,承受生命赐予我们各种滋味的体验,享受劳动过程中给予我们的充实与幸福。挥洒汗水的间隙,偶尔看到路边绿色的小草与鲜艳的野花,或是抬头望一眼蓝天白云,或是鸟儿掠过,河水流转,再回首欣赏自己所拥有的田园风光,倾听一曲天簌之音,那种愉悦无以言表,美不胜收。

曾几何时,我也感觉到失望与渺茫,那是儿时的愿望难以实现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委屈;我也感觉到孤独和落寞,那是作为远方游子对故乡的依恋和对亲人的牵挂与思念;我也感觉到萎靡和无助,那是对艰难跋涉后却久而无功的焦急与企盼;我也感受到怅惘甚或心灰意冷,那是因情感受挫后积累下的些许创伤与痛楚……

走过纯真无邪的童年与活泼快乐的少年,穿越充满激情与浸透汗水的青春岁月,终于迈进人生成熟亮丽的秋天。置身于人生之秋,不再抱有缥缈无边的幻想与期待,不再因种种失意而耿耿于心难以释怀。秋,是雨过天晴后海阔天空的蔚蓝与高远;秋,是幽幽潭水几经过滤与淘洗后的清澈与纯净;秋,是随风飘动颠沛流离后,终究复归、重逢的欣喜与嫣然。

时间是一剂“良药”,在踏进人生之秋里程碑的.那一刻,总会让人如释重负,幡然醒悟。心境更加空灵与深邃,道路更加坚实与宽广,信念变得更加坚定与执着。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几分耕耘,几多收获,秋绝不会成全一个坐享其成、心地不善、不学无术的人;秋也绝不会辜负任何一个任劳任怨、拼搏奋进、辛勤劳作的人。春华秋实,耕耘春天,收获金秋,是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只愿我们每个人在金秋的怀抱里,都能够无怨无悔,收获一份甜美的果实!

二、蒿香飘过不老情怀

算起来,我已好多年没能在端午节之际,走进城市的街头。那久违了的风景是否还会在街头重演?真想迫不及待地去瞅一瞅,看一看。选枚香包,像从前一样挂到脖颈,再选些小巧玲珑的饰物或纸葫芦,拴在折下的柳枝上……

端午街头,常会看到一些推着三轮车的中老年人,走向街头巷尾。琳琅满目的香包、手链、葫芦等饰物,色彩纷呈,小巧玲珑,将车子装扮得漂漂亮亮。无需吆喝,走过这里的人们,大都不会错过这道别致的风景。挑来选去,最终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心怡的“小宝贝”,或自己珍藏,或赠送亲友,经济又实惠,礼轻情意重。于是,端午节温馨祥和的氛围便从这里蔓延开来。

与此风景相衬的,莫过于装满艾蒿的三轮车。这些勤快的人们,不辞辛劳,提前到野外采来又嫩又绿、又高又壮的艾蒿。回家后用红头绳细心地捆成一扎扎,赶在端午前走向街头换些零花钱。路过的人们,往往一打眼,便被那水灵灵的艾蒿所吸引。一元一小扎,没必要讨价还价,便获得一份满意的心情。那清香的气息,便在节日的氛围里,提前荡漾开来。

一到端午,人们便自然会想到粽子和龙舟。但对于我来讲,这两样东西无论如何也不能替代艾蒿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说起来可能让人难以置信,生长于乡村的我,从小到大,记忆中只是在城里读书时,在端午节那天于学校食堂吃过两枚粽子,而且是极普通的那种,用芦苇叶包裹着的三角形的白糯米粽子。吃起来虽感觉有些筋道滑润,但味道却平平常常,远不如母亲亲手煮的鸡蛋和擀制的面条香味浓郁。发展到现在,粽子的类别想必早已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

小时候在端午节那天,我便会早早从炕上爬起来,赶在太阳出来之前,同小伙伴们一起到村前屯后采艾蒿。那时的艾蒿也特别普遍,柳树毛里、榆树墩边、沟沟畔畔,都是艾蒿最理想的生长地。母亲将清香四溢的艾蒿,插在她精心制作的、漂亮的大耳朵纸葫芦上。

其实,最初我们也并不认得哪种草是艾蒿,偶尔会把水蒿误以为艾蒿,后来听大人们讲,才分辨得清。蒿草叶片通常较细而狭长,正面颜色泛白,会有一层白色绒毛,柔软光滑,其周围的锯齿纹路深;而艾叶表面为五瓣灰绿色,白色绒毛在背面,叶面看起来胖胖的,叶片相对于蒿草更宽大,叶片周围的锯齿也小得多,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若是凑近鼻子仔细嗅一嗅,二者的香味也是不尽相同的。艾蒿的香味更纯正,其药用价值也是其他蒿草无法比拟的,对此古书中已早有记载。

早些年,我们所居住的都是泥土房。端午节凌晨,我们爬上梯子将剁掉蒿根的长长的艾蒿,和嵌着母亲五彩葫芦的新鲜柳枝,一支支插到屋檐下的椽子缝隙里,风吹不着,雨难淋到,这样节日的气息会一直持续到好长时间。

近年来,土地被人们过度开垦,大面积草原和树林均已消失,自然植被遭破坏,这香味浓郁的艾蒿在我们村屯周围,也难寻踪迹。幸好在我的小园里,还保留一块当年移植过来的艾蒿,每到春播翻地的时候,我都会倍加小心,生怕犁铧伤到它们的根。这一簇艾蒿,也的确不负我望,无需施肥,无需浇水,都会长得蓊蓊郁郁。每到端午节这天,我都会用镰刀将长得够高的艾蒿,小心翼翼地割下来,放在室内外窗台,屋里犄角旮旯。蒿香漫溢,驱虫辟邪,平安祥和,给节日增添温馨的氛围和浓郁的气息。

好想找回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好怀念那不知不觉被岁月无情剥夺了的青春年华,更怀念全家人一起度过的一个个温馨的端午节。从儿时到现在,端午节所镌刻的故事情怀,让我回味无穷并陶醉其中。

5.多事之秋抒情散文 篇五

当厄运如影随形时,请不要急着爬起前行,更不要埋怨周遭的环境,持一颗平常心,坦然面对与厄运同来的客人。

——题记

一、飞来横祸

茶语怎么也没想到,厄运会再次降临,而且来得这么急不可耐。

那天晚上,下晚自习后,茶语像往常一样推着单车准备出了校门回家。从学校回家有两条道,一条是校南门口的村道,一条是校北门口的国道。村道夜间行人较少,且几个月前也装了路灯,茶语这个学期一直走这条道,觉得安全,因为上学期那次车祸,她不能不小心。但几天前天黑时分回家时她发现那路灯竟然没亮,不知是不是出了故障,如果是,那可不能冒险,毕竟她连电筒都忘带忘装了。于是,她选择走国道,一段车辆往来很频繁的长长的坡道。

其实学校有校车,但因为只是夜间送,没有早上接,她觉得不方便,所以她选择继续骑单车,觉得还是这样自在些。有同事曾关切地说,你还骑单车?还是莫骑的好!她笑笑,说没事,我会小心的。事实上也是,这个学期,她不再逞英雄,不再踩点上班风快地骑车,下坡记得带刹车了,横穿马路也基本会下车了。开学一个多月里,大家说她风采依然,而这正是她想要的结果,她不希望被当做病人。其实,对于她这么快就来上班,很多人不理解。尤其是家里人,总认为她还在恢复期,又是工伤,干嘛不在家里多休息,干嘛那么傻,但她不这么想。在她看来,离开了讲台,就远离了快乐,她一直认为,讲台上侃侃而谈的自己才是最美的自己。她很满意学校的安排,这个学期她只教一个班,而且是一个各方面都非常不错的班,也就是大家眼里的隐性重点班。她真的非常开心,感觉有了更多的闲暇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当然,她瞒了大家,上次车祸其实留下了后遗症。抬头往黑板上写字时,依然会头晕;暑假里开冰箱低头弯腰拿东西时还曾因头晕倒地;入超市下台阶时也曾因突然晕眩一脚踩空头朝下连摔六七级台阶,若不是地上厚厚的塑料垫布,受伤的就不仅仅是脚腕而已。

她推着单车走上校园往北门的坡道,校车从身边一掠而过。车上有人和她打招呼,她朝那人挥挥手,“嗨”一声,笑笑。那天,她穿得很优雅,一件颇有欧式风格的胸前横嵌几道细白条的黑色纤腰齐膝连衣裙,配一条皮肤色丝袜裤,一双黑色高跟低筒靴,这装扮将她小巧的身材衬托得越发苗条。尤其是项间的茶色纱巾上下呼应,显得干练而脱俗。早上出门照镜子时,她很得意,对自己说,又是美好的一天开始了!是的,她喜欢自己穿着裙子围着纱巾骑单车的模样,觉得如果有风,更显飘逸。

行至校门口时,她惊喜地发现,国道竟然也装了路灯,明晃晃,亮堂堂,这样的国道就算夜行应该也没什么风险了吧。但毕竟这是她车祸后第一次上国道,出校门时她暗暗祈祷,这次千万不能有事,暗夜独行三年,她可是历险无数。就是去年吧,她在国道上就有过两次至今想来还后怕的经历。一次是下坡不带刹车径直撞上黑暗中停在路边的一辆未亮灯的大卡车上,单车龙头歪了,踩板没了,车胎也扁了,她的太阳穴处被刮伤了,膝盖处也肿了,痛了十多天,没请假,甚至也没上医院,却也没事了。一次是岔路口过国道,后面尾随的一辆摩托车急刹车,那人连人带车“呼”地摔倒,她却因自己侥幸没被撞上安全离开而庆幸。这样的经历其实还有不少,她也因此落下了个“不怕死的骑行者”的圈中诨号。

校门口像以往一样停了几辆小车,横七竖八,没个规矩。也难怪,这巴掌大的地方,实在有些腾挪不开。这些小车大都是来接人的,不是学生家长,就是老师家属。绕过这些车,便是国道。茶语推着单车绕行来到国道上,眼光朝右扫了扫,只见坡道上头有两车驰来,一辆摩托,一辆小车,看起来还有些距离。她习惯性地骑车横穿马路,脑中一念闪过,不会出事吧,毕竟不过几秒钟的事情,以往黑灯瞎火都没事,今夜路灯这么明亮应该不会有事。

但偏偏就有事了。

车行至路中央时,摩托车从路边飞驰而过。她暗道:好险!紧接着,“嘭”的一声巨响,座下单车滑出几米开外,她则从单车上重重跌落。如果有相机,刚好拍下她跌落的那一瞬间,拍下她手离车把的情景,她肯定是如被意外打中的飞鸟般从空中坠落无力地蜷缩在地,项间纱巾想必亦如飞鸟的翅膀扬起再颓然飘落。撞人的车子醉汉一般突然酒醒,瞬间停住,就停在她的身边。

车门打开,车上下来两个高大的男子,关切地问她,撞到哪里了,要不要紧?这时她才如梦初醒,背部钻心的疼痛席卷而来,她绝望地意识到,自己的上半身竟完全撑不住了,无论是站还是坐。自己是要瘫了吗?这么一想,她害怕了,她哭着说,我的背,我的背,我撑不住了,连坐都坐不了了。你们,你们干脆撞我得了。那两个人闻言惊慌起来,想要扶她起来,但无济于事。她瘫软在两人的身边哭得很伤心,但随之而来的更厉害更钻心的`疼又让她不敢哭。想趴不能趴,想坐不能坐,想起起不来,想哭不能哭,那时候的她,狼狈不堪,可怜兮兮。她想起该给丈夫剑打个电话,但只是一闪念,很快她就否定了自己。就算孤单一人,也绝不能告诉他,否则他第一时间恐怕不是救她而是骂她。因为剑曾警告过她,以后骑车要注意,否则再出事就不再管她。更何况,就在三个小时前,他还打来电话,叮嘱她夜行要注意安全,过马路要小心。

很快,周围聚拢了不少人,她尴尬得想钻地洞,毕竟就在校门口,就这么被人围观!一向引以为豪的优雅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狼狈和可怜。这时一位同事路过,大惊,说,这不是茶语吗?怎么了?哪里疼?她忍着剧痛哭着回答,她不想哭,可没法不哭,甚至哭得更伤心。同事也想扶她起来,她瘫软在地,动弹不得。车主说,这样吧,我们先把人送到医院去,救人事大,耽误了可不行。这时年级主任和几位老师得了消息也赶来了,听车主这么说,不同意。说,得打110,120,喊交警来处理,这事不能私了,毕竟这不是小事。车子不能动,得保持事故现场,看交警怎么处理。人渐渐多起来,茶语心中悔意升腾,狼狈至极,不到半年竟然又遇车祸,又一次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又一次要别人来操心,又一次将要离开岗位走向医院,又一次将被作为警戒教材公之于众。所以,难以忍受的疼和各种复杂的心情,她决定先到车座上趴着再说。同事依言艰难地把她扶上车,她趴在车座上感觉疼痛稍有减轻,此时她什么都不想说了,就那么趴着。

突然不做声,突然闭上眼,让大家很是紧张。年级主任忙招呼同事,说赶紧将她喊醒,不能让她睡过去!一时间她感动起来,想起上一次车祸,那一次摔伤的主要是头部,虽然昏迷前后的记忆像被老天巨手掐掉,完全不知;但后来听说,那一次他们就是这么坚持喊的,直到把她从死亡线上喊回来。但这一次,她很清醒,她的头很幸运没受到伤害。她很想答应,但疼痛让她发不了声。没想到后来还真的迷糊起来,外面怎样了,还真的就不知道了。

不知什么时候,120救护车来了,交警应该也来了,她被几个人托着上了担架,又上了救护车,被送进了本地人民医院。学校一些同事陆续赶来,剑这时也赶到了。例行检查后,说还好,脊椎骨折,不要害怕,没事。

她被送进一间病房,其间学校陆续又来了一些人,各各宽慰了几句,各自散去。

吊针,疼痛,一夜无眠!床边,是黑着脸的剑,一言不发。

二、雪上加霜

入院后的第二天早上,有医生前来问话,她如实相告。

后来医生将剑喊过去,说是喊他谈话。剑回来说,有三种治疗办法。一是保守治疗,也就是在医院住上半个月,打打针,吃吃药,然后回家,继续卧床,补充营养,半年后也基本可以痊愈。不过这种治疗法的不足是那根断脊椎会比原来短上几公分,说是与人老两头缩一个道理,言外之意是会比原来矮上几公分。一是微创手术,说这种手术简单,不会太疼,风险也小,但非更年期妇女不宜做,说会导致闭经,太不划算。一是开放手术,就是要动刀子,会有一定风险,若伤及神经可能导致瘫痪,但手术成功会好得快些。三种办法都很吓人,他们不敢轻易选择,因为不敢轻易相信。来看望的同事也说,如果要做手术就转院,这医院,信不过。

吊针一直打,与吊针一起的是剑无尽的责难。只要一坐下来,他便愤愤地说,从上次车祸,说到这次车祸;从上次他怎么照顾,到愈后她怎么不知好歹;从他怎么叮嘱,到她怎么不听话;从她怎么玩电脑玩手机,到她怎么落到现在这步田地;从她怎么害了他,到她怎么自作自受;从她生得贱,到她怎么不去死。反正该说的不该说的,有的没的,真的假的,是非莫辨的,一股脑儿倒。她在病床上疼得发抖,气得更是发抖,泪一直流,眼睛肿成了去膜荔枝。可是不敢哭不能哭,毕竟哭的抽搐只能使疼痛加剧;也不能争不能辩,多年的经验,她很明白,争辩只能使他的责难更疯狂,更没完没了。

与她同病室的一位病人的丈夫偶尔看不过去,会在他絮絮叨叨的间隙劝说两句。说,事情都已发生了,你就少说两句,谁也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让伤者有一个好心情才是最紧要的。等剑离开,又对她说,你的忍耐真好,你老公那个人嘴巴是不好,还真没见这样的人,箩里倒篓里,絮絮地说,滔滔地怪。但他人不错,虽然那么说,但事情一件不落,都做了,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你不要和他计较,他说完就没事了。有人宽慰,她心里稍微好受点,但心的天空,还是乌云滚滚。她转而恨起那车主,把人家给撞了,到现在竟然人影都不见。当然,她也恨自己,若不是那么不小心,也不会到这一步。

成天上演这样的责难,这样的絮叨,加上难忍的疼痛,无望的挣扎,她终于崩溃了。在入院后的第二天深夜,她因为睡不着用手机写了几句感慨,他又开始絮絮地指责。指责她玩空间写文字,并且将所有的问题都归罪于这些。认为所有的过错,都是因为她不听话,认为所有的劫难都是她咎由自取。并且凭空想象添油加醋,以求得别人的理解,认同他的暴怒并非无理取闹。她终于爆发了。她哭,她争辩:工作时间,我几乎不看空间,不写文字。手机我其实不太会用,平时手机一直放在包里,除了看时间很少拿出来。出车祸那天,我看了一天的作文,晚上辅导时我也在备课,上一次也差不多。至于为何会发生车祸,是我的安全意识太薄弱,是我判断失误,更是车主的失误,与手机电脑空间文字没有半毛钱关系。你这么说,车主应该感谢你,你应该对车主说,这与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完全是我老婆自寻死路,她活该!这样的说法你满意了?由于两人互不相让,你来我往,声音惊扰了楼里的护士,自然也惊动了相邻病房其他的病人。一护士前来劝止,他仍是不肯罢休,甚至说得更起劲。但她就算怎么委屈,见到有人来也只好噤声,发誓不再理他,就当是个哑巴。

第二天早上,骨科主任亲临病房,问起吵架缘由,说了几句暖心的话。又得知还在犹豫,还没决定怎么治疗。就说,这不要紧啊,做微创吧,不会痛的,很快就好。听主任这么轻描淡写,她将信将疑。很快接诊的主治医生也来了,说,主任不清楚,怎么能做微创呢?言辞之间,直指开放性手术。似乎对他们的犹豫很是不解,也很是不满;对他们的吵架更是不解,语调也颇有些不友好了。

病床上的时光,缓慢又漫长。她想,床应该是个好东西呢,平常时候,累了困了往床上一倒,多舒服。可现在,床怎么就那么可恶呢,无论是仰卧,还是侧卧,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那么难受,都那么难熬。但是,除了床,眼下她哪里也去不了,什么也不能做,就算往身上泼脏水也得忍。医生的话听来也是那么残忍,那么冷漠。就是那些护士吧,也很奇怪,每次来都问要不要量血压,要不要量体温,她只差没反问,你问我,我问谁?就这样,疼痛和着悔意,怨恨伴着无望,煎熬在无眠中疯长。

连日来的不满和怨恨,加上前来看望的同事们的建议,让她坚定一点,决不能在这里治疗了,得马上转院。冷静过后的剑也开始打探省内就近哪所医院脊柱科比较厉害,因为车祸距现在已过去两天三夜,容不得过多的犹豫。最后听从一位同事的意见,并征询医院里的一位熟人医生的看法,决定转到市附一医院去。

肇事车主也来了,还好,通情达理,欣然同意。

三、云淡风轻

附一医院全称为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据说这里的脊柱科实力在本省位列前三。因为这一传闻,他们舍弃了长沙的湘雅,也舍弃了同在本市的部队医院169,把希望寄托于附一。

一个电话打去,很快附一来了120救护车。她又一次被放上担架,放上救护车,一路上倒也顺利。不想快到医院时,几次颠簸,受伤部位被担架下面的横梁碰到,疼痛难忍。后送急诊科,看片再查,结论是脊椎12爆裂性骨折,脊椎11有陈旧骨折痕迹,完了后送入病房静待医生决断。同病室的病人说她运气不错,说这医院一床难求,这病床的人刚刚去做手术,现在就换上了你。她苦笑,心想,运气若真的不错,就不用上医院了。当天,医生通知,脊柱科医生合议,微创手术,就在明天上午,主任亲自操刀。想起自己本地医生的话,她说出心中顾虑,医生笑了,说,怎么会?放心吧!

她素怕医院,怕与医院一切有关的事物,更不用说做手术了。但奇怪的是,事到临头,她却一点也不害怕。第二天早上,她遵医嘱,什么也没吃。九点左右,医生前来,说马上手术。她躺在病床上,面露微笑,脑袋一片空白。

她被推到了手术室,按要求趴卧床上。医生开始在她背上扎针,说是要麻醉。她看不见,但集中注意力去感受。医生似乎要在她的受伤部位周围筑起一道篱笆,篱笆内麻醉后疼痛感据说就会消失。之后,她被一张绿色帆布盖上,头也被蒙上,医生交代,如果不舒服就说出来。此后,她感觉医生拿了钉子在她背上似乎隔了那帆布敲敲打打,她俨然成了木匠手中的木桶,而医生则是那箍桶匠。那钉子要扎进去似乎不太容易,好像也不是之前说的四根,倒像有八九根。开始敲打的时候并不痛,医生的锤似乎裹了海绵一般,显得温柔而丝毫感受不到尖锐。医生的问话显得轻松而风趣,而她的回答也简单而放心。不过,时间在推移,敲打在持续,麻醉感渐渐消退,疼痛感慢慢复苏。到后来,医生的锤似乎不再有海绵包裹了,敲打的速度在加快,力度在加大,钉子敲入椎骨的难度似乎也在加大。她开始受不了那疼痛,开始想象医生挥舞那锤的样子,开始担心医生会把钉子打歪,捅破椎骨,使骨髓渗漏。这么一想,恐惧随之而来,疼痛感随之加剧,但她不敢这么想下去。于是她求医生,再加点麻药,再打打麻药针吧。医生嘴里说,很快就好,几分钟后就没事了,先忍忍,最疼也就这样了,没事的。手里的锤却没有停下,敲打的速度倒还加快了。这所谓的几分钟比之前的近个把小时都要漫长得多,难受得多,她不敢再做声。是啊,忍忍就过去了,挺挺就没事了。手术终于结束,她身上的帆布被掀去,医生说,好了,手术很成功!好好休养,你很快就可以出院了,三个月后取钉子、松架子,然后就可以正常上班了。医生的话喜气四溢,她虽然疼痛但闻言也很开心,说,谢谢你们,辛苦了!医生很风趣,说,好了,开心吧!不说辛苦!要说好了!

回到病房,疼痛加剧,整个下午动弹不得。继续挂瓶吊针,说是止痛,到了夜里疼痛感稍有减轻,但临床病人是一奶奶,鼾声阵阵。于是,疼痛被这鼾声裹挟席卷而来,睡意顿消,一夜无眠。

术后第二天,换药时,被一句“渗血了”吓住,要求拍了看看。一见照片,泪落,心伤。摘了纱布,擦净,要求再拍再看。这才知道,手术室里如箍木桶般敲敲打打,原来是背部脊椎装了这么一个类似捕鼠的装置。她竟然要背了它生活了,三个月啊!恐怖!可有什么法子呢,它可是助她下地,自由活动的希望。正伤心,肇事者打来电话,嘱好好养伤,安心医治,不必担心费用问题。说自己人在长沙,若得空,一定过来看望。她素心软,闻言便颇感宽慰,不复委屈怨怪,反心生内疚,觉得自己惹事,害了自己,也连累了别人。

术后第三天,虽受伤胸椎依然疼痛,使不上力,但在搀扶下已能勉强坐起、勉强下地,曙光在前。

但伤脑筋的事随之而来。前几天右邻病人虽也打鼾,但还是一阵阵地推出,若在其间歇时睡着,也还能勉强睡上一阵。但该病人手术后便换了病房,来了一新病人,三十出头,原以为鼾声之扰可消,从此也可睡个安稳觉。不想,这病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其鼾声如雷,排山倒海,虽也有间隙,可不过数秒,便马上卷土重来,如火如荼,让人难以抵挡。如此鼾声折磨,若不想办法非把人逼疯不可!换房无门,只有挪床。于是一到夜深,便需将床推出病室,移至医院长廊,远远避了。虽鼾声也还是清晰可闻,但总算安静不少,到了后半夜,还是可以睡上一阵。到了早上又将床推回病室。打鼾病友对此很是过意不去,连连道歉。她和另一病友表示理解,也没觉得移出病室是什么吃亏的事情。

医生每天早晨查房,七、八位医生齐齐出动,探问病情感受变化,叮嘱注意事项给出最新建议,脸上笑容非药胜药。笑容展露迎上回话,自觉病已恢复大半。自此方知,最美微笑源自医生;由此明白,选择真的很关键,同样是医者,品性不同,感受不同。

由于卧床的缘故,便秘,腹胀。医生叮嘱,宜下床走走,运动运动,可缓解。于是,不挂瓶时,她便要强自起身活动活动。不过,每次起身还得有人帮扶,还得小心翼翼。尽管这样,还是意外连连。一次,侧身,以手撑床,双脚垂下,慢慢坐起,穿鞋,抱扶试行。病友笑曰:好啊,双人舞!闻言,忍俊不禁。一笑抽搐,椎痛难忍,自觉前功尽弃,不敢再踏前一步。小心退回,重新上床,忍痛再卧。又一次,早起,想要自己下床,不想鞋子被踢入床下,伸腿去穿,却扭了腰,疑似钉子移位,疼痛难忍,眼泪迸溢,不能坐立,一连两天不复下地。想吃饭,想食辣,可进院八天仍未能大排,只得放弃。头发汗湿了,又风干了,对镜一看,乱发怒指,不忍直视,伤感袭上心头!她想自己何等任性,何等不羁,眼下偏偏遭此禁锢,受此拘束!医生查房又言:三个月内不可洗澡!想起还有诸多禁忌,她沮丧顿生:我得换个自我了么?!

单位再次来人看望,关切满满,嘱安心养伤,勿念其它。可两度惹祸,再添麻烦,心中尴尬难以言说。学校精彩她一再缺席,工作之乐再现空档,于她而言,空落之感油然而生。再者表弟年纪轻轻,在浙江创业,一度艰难,她也未能帮上一点忙。如今,听说她受伤,长长的电话中亦是满满的亲情,满满的关心,家人之暖沿线而来,电话停后良久,依然回味悠长。她感慨,生活中哪有什么绝对的悲喜。当你遭遇不幸,偏偏感受到善意之花在身旁绚烂;当你以为志得意满,却往往瞥见一闪而过的嫉恨怨怪。

女儿也打来电话,兴奋依然,她却只能淡然再淡然。女儿高考,她车祸住院,差点错过;虽然套了假发,穿戴一新,若无其事陪伴三天,还不至于抱撼终生,但心总有戚戚焉,觉得这妈当得真是衰不可言,都说要孩子争气,这妈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如今,老天再次翻脸,她这老妈再次无奈愧对女儿。女儿明天十八岁生日,自己又住院卧床,原已早许要给孩子一个难忘的成年礼,但如今她除了叮嘱女儿和同学出去聚一次餐拍几张照分享她的生日快乐,她还能做什么?

病室里,每天人声鼎沸。已动手术的,等待手术的,全被看望的人簇拥着,喜气蒸腾,全无病痛折磨之像,让人着实纳闷。她是病室里最安静的一个,自然也是最苦闷万状的一个。试想想,囚居一室之内,眼里所见除了病人还是病人,除了护理就是护士。头顶是四方格的天花板,对面是白灰双色墙,窗外是一小方格,看不见天空的颜色,不过,从室内光线看来,大概除了一色的灰也不会好到哪去。新病友惧光,怕开灯,她只好将光明用窗帘围起,保持自己独立王国的一点亮色。电视几乎未关过,可除了闹,没别的用。眼晴总有肿胀之感,可心却难免湿漉漉起来。

蛰伏久了,总思量着出去。白天人多,每每出门,先静观廊内情形,待廊间人少,便如老鼠般小心沿墙移动。不想每一道房门均如鼠夹,常冷不丁从门里走出一个人来,差点撞个正着,幸好其人速度不快,否则吓出冷汗事小,弄出意外就很麻烦。因强调过两天出院,又被要求先下楼试试。白天人多,不便贸然行事,于是选择天黑之后。不想夜间乘坐电梯依然碰上满乘,不得已弃之再换,梯中人见状,自觉靠边让出空位来,心中感伤又生,因了这车祸,变身受保护的对象了。等终于下得楼来,出了电梯,出了一楼大厅,放眼四顾,只见院内车辆纵横,竟满满当当找不到可以安然散步的处所。迂回曲折的院内通道,时有摩托车轰然起动,时有行人进出,想要在院内转转的念头到此顿消。于是退回,于是纳闷,素无安全意识的自己何以变得这么胆小,背上的老鼠夹不知何时又紧绷起来。

住院满一个月的那天,她出院了。不为别的,只为解放剑,也解放自己。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她守着医生三个月后松钉子卸架子的约定。虽然还有诸多禁忌,虽然还不能完全自理,但她想,所有的劫难,都应该从自身反思;所有的困境,都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突破。她相信,一切终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定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6.一叶静钓晚秋散文 篇六

凭栏尽饮风流,一桌一椅一盏茶,想于闹市中寻一方宁静,从此将红尘恩怨放下。

撑着伞途经一条老巷,巷口的断树年轮一圈一圈,圈住了匆匆岁月,也圈住了那些本该随风飘散的过往,老巷里光阴停驻,听不到时光淌过的声响。我悄悄走进,屏息宁神,生怕身上带着红尘的恩怨惊扰了老巷的安眠,一片落叶飘到头上,我轻轻的拾在手心,生怕吵醒了老巷安谧的梦。不敢再多做停留,老巷里的幽静,让流年也黯然,被这方安宁感染,我竟不知该如何去面对世间纷杂。

岁月是个沉默又调皮的孩子,无声无息从身边溜走,只为你留下无尽烦忧。从李清照早年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到她后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此去经年,物是人非。

除非黄土白骨,我守你百岁无忧,最美的诺言不过如此,只是谁先白骨才无忧?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总有一个人要先走。

岁月不过指间沙,谁也握不住天长地久,有人总说我要陪你到海角天涯不离不弃,好像这般承诺了命运便能由自己做主。或许前世剃发为僧敲破木鱼,仍旧换不来与你擦肩,于是今生便弃了皈依,折尽寿命也要求一场佛说的孽缘,后来却是光阴老了菩提,你为枯骨我为你超度,的结局与缘分无关。

一场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许诺人捱不过时光悠长,把情意掺假,岁月等闲,最是故人留不住。无需在漫长的等待里着急寻觅,匆匆奔波,自会有人在恰当的年华把酒倾慕,陪你淌过流年,老过光阴。任他世间再多纷繁,我自守候着内心安宁,美好如初,不被岁月长河腐朽,只愿哪日在街头邂逅,你一眼便知我就是那人。

落花逐水下兰舟,寒鸦归尽黄昏后。都说时光缓缓,怎的.我一曲高山流水还未奏完,人已散尽,又说岁月匆匆,怎的已是轮回几个春秋,我还是等不到你。该用怎样的脚步才能适应毫无征兆的别离,待归本来就是一个悲伤的词语,归或不归,你已经离开,我却还在这里。

或许是一场修行,那我修的便是与你短暂擦肩的相遇,尚未察觉你来过我的生命,就已经要挥手说别离。醉笑陪公三万场,学不会苏轼的不用诉离觞,我也只得痛饮几杯愁绪,醉卧花间,自此一别不知还有何人能与我东篱把酒,举杯邀月。

7.梦寻塔川之秋散文 篇七

梦寻塔川之秋散文

暮秋的这天,有兴致去了黄山脚下的塔川,去塔川就是为了看看这如画的山村和山麓间的红叶。

塔川的红叶是我许多年之前就想观赏的,想象中的是零星的红红黄黄的叶子,布满了远处的山麓,只在村落或乡野小道旁零星屹立一些红叶树,是一个充满了迷幻色彩的世界。

塔川观赏红叶,其实不是真正的枫叶,而是柏子树在秋里演变,由浅绿色过度到黄色,再逐渐转变成红色,于是秋的塔川整个村落和对面的山麓变成了一个斑彩的世界。

清晨,赏着秋色,我们漫步在乡野小道里。小溪里的.清流不间断的发出响声,尤如伴着彩装的叶儿在唱着明快的小曲儿。红叶儿沾着露水,在曦阳里一闪一闪的,显得更加美丽动人。那水珠顺着叶片儿缓缓的爬行,终于到了叶儿边,卜嗵一下,落到了树下方的另一片叶儿上,再汇着这片叶儿的水珠,掉到了更低的叶儿,最后水珠终于滴落到了地上。

秋风阵阵,柔软的枝条牵着叶片儿开始起舞,唰唰做响。风紧了,萧萧地刮,红叶儿终于争脱了树的牵挂,被抛向空中,转了几个圈,一个优雅的转身,然后又缓缓的飘落到地上。以前落在地上的叶儿还是那么的火红,那么的金黄,她们仿佛是已经跳了整夜的舞,精疲力竭。

村落的里里外外散落的柏子树孤独的屹立在路边,点缀在林间,释放着她的美,许多年来都不曾释怀,但我不经意的来到这里,站在高处放眼望去,村落的点点滴滴的红色一下子震撼了我。

朝对面山麓观去,大片层林呈现绿、黄、红三色,尤以红色最为耀眼,瞬间便悟出了红叶独有的风采,在大自然中,绿显示着生命的强盛,黄则标明着式徽,而红色的叶子正是不甘心象黄叶那样静静的等待衰落,而昂然燃烧出一种激情。

万顷红叶竞相争艳,满山呈现出层林尽染的美景。这哪里是红叶?分明是画家创意的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如果把红叶喻为一坛醉人的酒,那么这里的红叶便是尘封了许久的女儿红酒。且不用细品,只是看一看,闻一闻,便已经醉了。仿佛红色的雾中,秋日的阳光在林间挥洒着斑驳,红叶红的热热烈烈,喧喧闹闹,头顶是红叶的絮语,脚下是红叶的轻歌,整座山林是红叶的合唱。没有高歌,只是轻唱,能让人入睡的轻唱,只怕惊醒了那被一片艳红醉倒的人。

8.亦菊亦诗问晚秋优美散文 篇八

菊在秋天最受瞩目,一如诗人的吟唱。在诗人看来,菊就是秋风的细节,萧瑟着、凄美着抑或豪放着。嫩绿或褐色的茎簇拥着低矮、平凡,却也挺举着一秋的顽强。傲过霜、斗过寒,菊花引领着一代代的诗,冷艳地开放了,这便是晚秋。因了菊香,晚秋的诗便有了命运;因了菊诗,晚秋的命运便多了色彩。

菊,源自贫瘠,傲立西风,香冷蕊寒,却为花中君子,护秋使者,雄踞世界植物花卉,名伴兰花。盛开在晚秋的菊花,多以黄色显示瑰丽的容貌。《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晚秋的“黄花”这样开过,便成了诗人笔下菊花的代词。“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初唐王绩见到菊花吐艳,醒悟到重阳节的来临。杜甫在战乱中度过重阳,“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表露出诗人自身的衰老和忧国的沉重。李白放荡不羁,在秋游中寻觅畅达,“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表露出诗人特有的豪情和云游的惬意。元稹偏爱晚秋,“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声明自己“栽多不为待重阳”,“却是真心爱澹黄”,表露出诗人对晚秋的留恋和心灵的淡泊。东坡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由花及人,更有“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既赞菊花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白居易在《咏菊》说“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惟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看似赞扬了菊花不随百卉凋败,实则称颂不趋炎附势、高风亮节的人格。“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这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咏菊诗。咏菊诗虽不始于陶渊明,但陶翁爱菊之情、之深、之最,在宋人周敦颐《爱莲说》推崇下,便昭然于世了,后人甚至称他为菊花的护花神。与其说守护菊花,毋宁说守护晚秋的期待、闲适和安宁。在这份守护中,诗人能够就着菊花下酒,憧憬着,粲然吟出藏在晚秋深处的呼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寄情山水、物我两忘的旷世情怀表露得淋漓尽致。

是菊总要护秋,是花总要绽放。菊花,因其开于晚秋和具有浓香,获得了“晚艳”、“冷香”之雅称;因其具有“不畏风霜向晚欺,独开众卉已凋时”,“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精神,亘古至今深受厚爱;因其产地、时代不同和特色有别,还有菊华、秋菊、九华、黄花、帝女花、笑靥金、节花等别称。菊花,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傲霜的象征,都隐含着名士贤者的斯文与友情,代表着仁人志士的顽强斗志和不屈品格。无产阶级革命家赋予了其以崭新的涵义。譬如董必武的《赏菊》:“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董老借赏菊,歌颂劳动和劳动人民的美好。再如陈毅的《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元帅借菊歌颂了“威武不能屈”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革命家眼里,菊花不仅晚艳、馨香,更是高雅傲霜的斗士。菊香,菊诗更香,晚秋的命运便多了彩、精了彩。

9.关于描写晚秋的优美散文随笔 篇九

晚秋之时,天气渐凉,那漫山的落叶欢送着秋的远去。这山里的秋景如画、远处凝重的山脊似水墨。放眼远眺,诱人的红叶满山遍野,红的似火、黄的似金,落叶如金色的地毯铺天盖地。菊黄叶绿正当时,也唯有那菊花开的正是时候,嫩绿的叶衬着金黄色的花蕊,黄绿分明,妆点山间的秋意。

层林尽染千川秀,万山红遍秋意浓。于周末,邀三五好友或携几位亲人,于空山少人之际,趁着初冬的寒意还未来临,和着晚秋的脚步,置身于如画的连绵的群山之中,领略秋的诗情画意。

那一山一水,无不透着秋的色彩、秋的画意。枝头的红叶是秋的风彩,远处重山似或浓、或淡的水墨图和着这壮美的秋景,每一个转身都是一幅秋意图,似水彩、似油画。一个秋天,也许只是一个转身,竟将这往日满目青翠、百花盛开的群山点化成了一个如梦如幻、五彩缤纷的世界。

沿着山间的小路在曲折中畅游,欣赏着如画的自然美景,任晚秋冰凉的山风掠过。那风、那晚秋的清凉袭来,游人不由得裹紧衣衫,但游弋于其中的人依然兴致不减。那冷清的山间,虽有美景无限,仿佛只是一幅幅静态的风光图,游览于山中的游人在这晚秋之时,带给这静美带来了些许灵气,让这静寂的山谷渐渐地热烈起来。五颜六色的行人,交映在这五彩的氛围中,增添着这秋的魅力、增加了这景的活力。都说春光无限好,但此情此景,有谁还能不说这秋色如画!

10.朴实之秋抒情散文 篇十

我的父亲,今年六十六岁,他走起路来步伐缓慢,像是一头好脾气的大象。他的头发已经在岁月的侵蚀中变得斑驳。他喜欢叼着栽着叶子烟的紫铜烟斗,慢悠悠地叭嗒叭嗒地抽着,嘴角腾腾升起的烟雾,缭绕着他沧桑的面孔毫无眷恋地化散开去。

父亲一生辛劳。年轻时我们一家六口,那些年,父亲在外当泥水匠,起早贪黑。非常不容易。记得我童年时,他到云南,有好些年不在家,母亲总是成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有一年,父亲回家,母亲指着一个满脸长着浓密络腮胡子的男人说:“孩子,这是你爸爸。”我一脸茫然地看着眼前的陌生男人,心里害怕极了。我死死地抱住母亲的大腿,歪着脑袋看着他。他把我一把拉过去,高高地举过头顶,放下来,再举起,如此反复。他用无比锋利的胡子来扎我红朴朴的脸蛋儿,扎得我细嫩的脸生疼。他不断地亲吻我的面部,嘴里发岀像鲁智深一样豪放的哈哈大笑,我吓得心跳加速,面色苍白。

记得我童年时候,那时,父亲在农闲的时候总爱编点篾筐之类的东西卖钱,以补贴家用。夏天的`时候,天太热,父亲光着膀子,他腊黄色的肌肤泛着油光。那时乡下蚊子很多,父亲便递给我一把圆圆的蒲扇,叫我给他打扇、抓背。我那时拼命地给他扇着风,卖力地给他抓背。父亲嫌我力气太小,从家里神秘地摸岀一把残缺不堪的洗衣刷,然后一脸认真地说:“用点力!儿子。”我像是拼命三郎,我一边打扇一边用力地给他刷背,他咧着嘴无尽地憨笑着。那时,我多想自己是一阵风,能带给父亲更多的一丝清凉。我累得像一头驴,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每当那时,父亲偶尔总会回过头来,叫我别动,我木纳地站着,屏住呼吸,像是一个接受检验的循规蹈矩的忠诚士兵。父亲轻轻地伸岀粗糙的手掌,把手高高地举在空中,愣着一动不动。父亲的眉头紧锁着,像一对愤怒开战的公牛。他用无比怪异的目光死死地盯着我身上的蚊子,恨得咬牙切齿。时间瞬间恍若将我们都凝固了。“啪!”的一声,父亲的手掌终于跌落下来,我身上喝血喝得一塌糊涂的大蚊子应声而下,他把拍死的蚊子拣起来,解恨地捻了捻蚊子的尸体,放在手心,一口气把它吹得老远。他盯着我的脸,汗水和泪水交织在我幼小的脸上。他伸出满是老茧的粗糙手掌,深情地抚摸着我乌黑柔软的头发,宛如在爱抚一匹即将远行的骏马。

那时,父亲总给我讲一些吊人胃口的故事。有时甚至会讲鬼故事。吓得我把脚抬上板凳。我的牙齿磕碰着,不断发岀轻微的咯咯碰撞声。每当那时,妈妈总会虎着脸,希望他能有所收敛。他才不管母亲的感受,像个无动于衷的倔强的少年,仍绘声绘色地讲述那些故事,让人毛骨悚然。母亲拿他也没了别的办法,只好妥协。

记得有一次,父亲和母亲吵了架。吃午饭的时候,母亲的筷子像一头霸气十足的狮子,拦在碗口上,不断地阻止着他的筷子。父亲急了,抡起筷子见缝插针地奋勇向前,他们的筷子在不停地打架。我趁母亲不注意,夹起碗里的一块大肥肉,放进父亲的碗里,我狡黠地挤着眼,笑了笑。他们的“战争”意外地结束了,惹得大家都忍俊不禁地哄堂大笑。

父亲生活十分简朴。记得上次回家,是今年三月份的时候,父亲穿着一件蓝色的中山服,满脸花白的胡子。父亲显得比以前更加苍老了许多。我问父亲怎么不穿我给他买的衣服,父亲扬起嘴角,下巴皱起的胡子似乎更密也更幸福了。他淡淡地说:“我已经习惯穿中山服了,这衣服不夹肩,干活时穿着舒服。不过时。”瞬间,我沉默了,泪水在眼里不停地打着转。暗想:或许顺从也是一种孝顺吧!谁让我有这样固执的父亲呢?

父亲喜欢抽叶子烟,如同他喜欢喝老白干一样。他也许早就习惯了这种平淡规律的生活,就像谁也无法改变他固执的性格和对黄土地的热爱一样。

上一篇:一年级《四季》教案部编版下一篇:地面变电所5月份反事故演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