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4-10-09

我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精选8篇)

1.我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一

关于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

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是市场经济体系中最具创新活力的“经济细胞”。近年来,中小微企业发展迅速,企业数量逐年增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劳动就业和社会创新,为**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但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自去年以来,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中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主要涉及机械加工、纺织、建筑、电子、化工、商贸流通、食品加工、畜牧养殖、农产品种植、服务业等行业。以传统工业企业为主,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初具规模,现代物流业正在积极发展。

据工信部门统计,截止2013年3月底,**区中小微企业个数(包括个体户)达36879户。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为1700户,注册资本25.5亿元;个体工商户10635户,注册资金5.2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257户。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受宏观环境影响,生存压力加大。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全区工业发展上行压力加大。特别是纺织、机械加工、机械铸造、建材、汽车零部件、电子等行业的企业订单明显减少,用工不足。如调研的两户纺织企业, 开机不足,资金紧张,“吃老本”亏损生产,正在等待市场明朗化,目前处于最困难的坚守状态。另外,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中小微企业三角债问题突出,也对企业生存造成威胁。据调查,今年以来,**区税收收入、企业用电量、企业银行存款额均连续同比大幅下降。5月份,**区38户重点纳税企业中有一半以上较上年同期效益有所下滑,部分企业纳税呈负增长。

二是集约化程度不够,科技含量偏低。90%以上中小微企业依托于区内外大、中型企业,从事配套加工,全区中小微企业发展总体呈现“两少一小”(即数量偏少、骨干企业少、经济总量小)和“两低一少”(即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知名品牌少)的特点。全区非公企业注册资本1

在100万元以下的有1396户,占总数的78.9%,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98户,仅占7%;全区民营科技型企业仅15户,市知名商标15个,省著名商标34个,无全国驰名商标;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极度缺乏,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另外,区科技工业园内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项目建设进度缓慢,标准厂房至今尚未建成,且租金高于园区外,企业进驻成本太高,目前还未进驻一家企业,没有发挥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的作用。

三是融资十分困难,成长受到制约。多数中小微企业都深感资金短缺。由于企业资产规模小,抗危机能力小,管理不规范,财务不健全,加上地方金融机构贷款权限不够,且要控制风险等因素,出现了企业到处找资金、银行贷款却放不出去的现象。即使企业能够受贷,也须多种抵押,且贷款时限过短,还要重新登记和审批,费时费力,企业疲于应付。近年来,全区中小微企业的贷款额仅占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总额的25%左右,比例明显偏少,不利于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四是成本不断上升,企业负担加重。目前,国税、地税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税种,有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营业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资源税等共12种。此外,还有养老保险、教育费附加、水利、工会、文化事业建设、污水处理等10余种基金。再加上省级、地方部门审批、办证、换证收费,以及一些隐形收费,企业综合税费负担较重。近几年来,随着工人工资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中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如某大棚蔬菜生产企业,雇工100人,每天负担工人工资近5000元和贷款利息3000元,资金十分紧张,已出现工资拖欠现象。一些中小微企业效益欠佳,负责人信心严重不足。

五是服务管理滞后,部门引导不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在金融、财政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也需要教育培训、管理咨询、市场营销、技术开发和法律支援等支持。但往往政府在引进企业后,缺少一套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来为企业提供服务,帮助和引导企业做强做大。另外,**区部分镇、街的企业办改制后,企业无专人管理,辖区内企业情况底子不清问题较为突出。加之**区原来承诺的中小企业发展

专项资金尚未落实到位,企业得不到扶持,政企关系生疏,有时有关部门连报表也难以落实,且数据真实性欠缺。

三、意见和建议

1.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近年来,虽然**区提出建设工业强区要“招大引强”,但受各方面因素制约,大型企业在**区落户数量很少。因此,建议政府从**区实际出发,转变思路,将扶持、发展中小微企业摆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在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切实发挥主导作用。首先,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做该做之事,尽应尽之责,积极为中小微企业优化发展环境,拓宽融资渠道,搭建服务平台,落实扶持政策,帮助中小微企业克服后金融危机影响和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次,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中小微企业发展,想方设法,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合作领域,让“细胞”在活跃中繁殖起来,在繁殖中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有机体,不断形成强大的生命力,从而实现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建议区政府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区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通报表彰会。

2.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创业环境和服务环境。减少政府审批环节, 加大对企管部门监督力度,坚决破除阻碍企业发展、损害企业利益的“潜规则”。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特别要进一步清除中小微企业发展障碍,促进公平竞争,激发发展活力。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收费和罚款项目,加强社会监督,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同时,加快科技工业园区建设力度,由政府承担相关责任,落实政策和资金支持,帮助园区内的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加快建设进度,降低成本,吸引企业入驻,推进中小微企业向园区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3.拓宽融资渠道。一是驻区金融单位要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反馈基层意见,放宽领域,降低门槛,多开发一些适合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品种,拓宽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切实提高各专业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比例。二是允许、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建立中小融资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进行对口融资;也可利用参股资金、民间借款、企业债权、典当、租赁等融资手段融资。三是多形式、多层

次建立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可建立民间互助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公司,也可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互相抱团进行融资或担保,以提高融资成功率,减少融资风险。四是政府引导成立政策性产业投资公司和产业发展基金,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建设创新型企业,通过争取产业基金等方式融资。五是中小微企业自身要加强管理,改善经营质量,增强企业稳定性;同时,要完善财务制度,树立企业诚信,方便银行对其放贷。

4.落实优惠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好《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意见》、《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中有关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服务承诺,落实《**区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办法》中关于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200万元承诺,支持、引导中小微企业向专业化发展。积极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园区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实、用好每年不少于500万元的省、市、区级园区发展专项资金,促进中小微企业项目建设,吸纳更多的企业进园区,带动园区向产业集群化发展。政府要组织土地、环保、工商等部门清理行政性收费和各种基金,出台更多的减、免、缓优惠政策,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税务部门要切实落实涉农、土地使用等税收减免优惠政策,逐步落实营业税改增值税的11%和6%两档低税率及技术转让减免税等政策,积极支持交通运输、科技开发、技术服务、文化创意、物流辅助和签证咨询等现代服务型中小微企业发展。

5.搭建服务平台。建议由政府组织,工信局牵头,工商、税务、银行、土地、环保、科技、招商等相关部门分别确定一名专业人员,搭建一个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为企业在培训、融资、扶持资金申请、资源整合、宣传策划、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共享、法律咨询、投资风险评估、税收等方面提供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国税、地税、工商、工信等部门应及时沟通,加强企业信息数据的对比、共享或交换工作,确保企业报送资料的真实、准确、有效,为企业诚信培养提供支撑,为企业融资打好基础。企业主管部门要乐于牵线搭桥,强化与全国各地政府及企业的联系,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博览会、项目推介会等经贸活动;每年举办一次

中小微企业大讲堂系列培训讲座活动,聘请专家教授对**区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积极发展区域性的中小微企业商会和行业商会,组织会员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同时,以工信局、工商联为平台,加强与东部沿海及发达地区有关部门和组织的联系,为企业外出学习、考察和培训创造条件,帮助中小微企业管理人员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并为其提供商机,促进企业之间开展合作,实现双赢。

6.培育“科技细胞”。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持久生命力来源于科技创新。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改变**区中小微企业“两少一小”和“两低一少”局面,主要出路在于大量培育企业“科技细胞”,培养创新型企业。一是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广泛引进科技人才,积极争取专项资金。二是要以项目建设为带动,大力开发有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不断增加**区科技型企业数量。三是积极落实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政策,尽快出台《**区专利资助办法》,鼓励中小微企业积极申报、争取各级科技创新项目和资金,申请专利,注册商标,争创全国驰名商标,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引导中小微企业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抗风险能力,让中小微企业“细胞”更具活力,并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加快建设、推动率先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7.加强企业统计管理。各镇、街要加强企业管理,严格按照《统计法》有关要求,确定专人,定期对辖区内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摸底,及时汇总上报,并搞好日常服务工作。企业主管部门要做好分类指导,收集、掌握重要经济指标,确保数据准确无误,从而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2.我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二

(一) 经济环境和企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近年来, 阿拉善盟认真落实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相关政策, 全盟中小企业总量不断增大, 成为了经济的重要支撑。在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市场繁荣、引进和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吸纳和安置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2年12月, 全盟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共计17037户, 比上年增加176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户, 主要集中在采矿、化工、建材等传统行业领域。全盟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59.27亿元, 同比增长14.8%, 占全盟GDP的79%。

(二) 加强货币政策工具管理, 提高了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1. 积极落实优惠利率政策。

推荐“十二五”期间全国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定点企业名单, 让阿拉善盟符合国家政策的民贸民品企业能够享受到2.88%利率补贴的优惠政策。

2. 用足用好支农再贷款。

研究制定了《支农再贷款支持涉农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开展再贷款支持特色农牧业发展的试点工作, 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扩大涉农信贷投放, 提高服务“三农三牧”水平, 有力支持了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截至2012年12月末, 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6.04亿元, 同比增加0.34亿元, 在支持地方优势及特色农牧业产业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 加强了窗口指导, 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

1.依据国家政策增扩小额担保贷款范围, 积极开办下岗失业小额贷款和家电农机具下乡贷款, 鼓励和扶持了弱势群体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有效缓解了地方就业压力。截至2012年12月末, 累计发放下岗失业小额担保贷款1.54亿元, 支持了4505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累计发放助学贷款26万元, 帮助了52名贫困大学生就学。

2.制定了《阿拉善盟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 支持重点企业签发商业承兑汇票, 努力确保小企业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 信贷投放增量不低于上年。截至2012年底, 全盟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92.91亿元, 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53.98%。

二、阿拉善盟中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原因剖析

(一) 中小微企业自身存在缺陷, 影响其融资能力

1. 规模小。

中小微企业大多以个体私营、合伙制企业为主, 特点是自身生产经营规模小、员工人数少、经营方式单一、技术水平低、缺乏核心竞争力、缺乏规范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体制。因此普遍缺乏持续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信用水平较低。这些问题是影响中小企业打开融资渠道的主要问题。

2. 中小微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中小微企业整体起点较低, 技术相对落后, 产业链较短、产品成本高, 经济效益表现不佳。虽然一些地方支柱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 部分新兴产业也实现了起步发展, 但总体上产业规模小且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竞争力差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中小企业发展后劲还显不足。

3. 信用观念淡薄。

如企业多头开户、多头融资现象突出,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 账册报表不全不实, 银行贷款可控性差。同时, 个别企业拖欠不还银行贷款时有发生, 致使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加大, 银行信贷人员对企业放贷心存戒心。

4. 人才匮乏, 招工难。

当前阿拉善盟一些中小企业, 在人才的引进上缺乏吸引力, 特别是缺乏高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外贸人才。与周边地区的人才储备信息交流渠道不畅, 招收熟练工较难。

(二) 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

以从银行融资成本为例, 中小微型企业相比于大中型企业一般要高30%-50%。除利率上浮外, 商业银行还会以业务咨询费、贷款承诺费等名义向小微型企业收取费用。在稳健政策背景下, 这基本成为基层商业银行的惯例, 从而进一步加重了中小微企业经营成本。据调查, 中小微企业除从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支持外, 为缓解资金紧张, 还采用民间借贷、自筹资金、企业间融资、信用垫资、从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等其他融资方式, 这势必更进一步加重了融资成本, 严重的会因市场波动、主营利润下降而发生资不抵债现象。

(三) 社会信用体系不够完善

1. 缺乏权威公正的微小企业信用评级。

目前金融机构各自对中小企业进行评级互不认可, 而目前阿拉善盟尚无一家中介评级机构, 一个企业需要多家金融机构评级, 既增加了企业的评级成本, 也增加了金融机构调查工作的费用。

2. 没有统一的信用数据库, 目前金融机构获取小企业信用违约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

但征信系统所包含的信息仅包括企业在金融机构的贷款相关情况, 并没有涵盖企业通过民间融资、个人借贷融资的相关情况, 且个人征信系统数据覆盖范围不足。

三、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发展解决融资难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 政府要积极为中小微企业搭建桥梁, 改善融资环境

1.加强政银企合作, 充分利用好银企洽谈会、联席会、学术交流等各种平台, 将产业、财政、信贷政策与中小微企业所需有效对接, 保证信息渠道畅通。

2.提升政务诚信和商务诚信水平, 推动民营企业诚信运作、合规发展, 切实维护市场运行秩序, 保障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3.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担保交易法律制度, 努力完善不动产抵押、担保, 引入动产抵押担保制度, 同时, 政府应加快担保、典当等金融性机构的资本扩充制度和风险准备金拨补制度建设, 鼓励担保机构提高中小微型企业担保业务规模, 放大担保倍数, 鼓励支持民间资本组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 拓宽中小微型企业担保渠道。

(二) 中小微企业要努力提高自身条件, 增强融资综合实力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 加强财务管理信息透明度, 提高企业管理层的知识结构, 逐步引入现代化管理模式, 完善内部管理。

2.做好市场调查, 及时了解产业与信贷管理政策, 加强技术革新与转型升级, 提高市场竞争力。

3.提高企业协作配套水平, 进一步尝试与大型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 建立稳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协作关系, 有条件的中小微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创新, 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4.增强信用意识, 与银行建立良好的信用合作关系。

5.加强人才培训。中小企业要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把人才培训摆在议事日程, 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制定企业的中长期规划。要自觉维护劳动者权益, 加强安全保护, 改善生产条件, 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资金, 积极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三) 人民银行加强窗口指导, 实现产业与信贷政策有效对接

3.我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三

【关键词】县域经济 中小型工业企业 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210-01

当前,以工业为主的中小企业日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在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财税收入、增加社会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小型工业企业“重要地位,弱势群体”的现状尚未改善,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为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笔者围绕辽中县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在问卷调查、实地视察、座谈走访的基础上,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辽中县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出台多项关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辽中县中小型工业企业总体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劲头日益强劲,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截至2012年末,全县拥有中小型工业企业(法人单位)3411户,从业人员52147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26.3亿元,销售收入579.7亿元,利润总额20.7亿元、上交税金4.1亿元,较2011年分别增长了49.1%、78.3%、12.8%和48.8070,其创造的增加值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6070,较上年同期相比提高了0.3个百分点。

二、辽中县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辽中县中小型工业企业尽管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调整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一定压力。目前,辽中县多数中小型工业企业是以传统的加工配套行业为主,在转机制、调结构等重大产业政策调整时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挑战。同时,受国际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国家不断调高资源能源价格,无形中也推升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使得该县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正在经受严峻考验。

2.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近年来,辽中县设立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以及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贴息等扶持政策,对缓解融资难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受县财力所限,专项资金规模小,无法满足广大中小企业发展需求。该县大部分中小型工业企业不得不将民间借贷作为首选融资方式,致使信贷成本不断上升,资金压力不断加大,影响了企业健康发展。

3.产业结构不合理。受资源和传统发展模式影响,中小型工业企业结构不合理,多为农副产品初级加工(稻米、饲料加工和食品酿造等)和工业产品配套加工类企业,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和采用先进生产工艺设备的制造类工业企业较少。科技型企业总量偏小,多数企业科技投入少,研发创新能力弱,工业产品技术含量低、品牌产品少,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不强。

4.产业集群的集聚功能尚未完全发挥出来。规划建设的机泵阀、铸锻造与机加工业园,虽然为中小企业的孵化成长和集约利用公共资源创造了条件,但行业骨干企业和重点产品生产链条的拉动作用不强,众多中小型工业企业仍然立足于为域外企业做配套制造服务,还没有在本地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分散独立发展的情况较为普遍。

5.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还不强。中小型工业企业多数是从乡镇、集体或个体私营经济创办发展起来的,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多数为家族式管理,在外聘高层次管理人员上很谨慎,在股权融资或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时也较为保守,缺乏对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和规划。多数企业经营者习惯于传统生产型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企业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意愿不强,已经成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内部体制障碍,束缚了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

三、关于促进辽中县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辽中县县域经济发展中,中小型工业企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进一步促进中小型工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强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建议县委县政府从战略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县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继续深入实施副县级领导包扶企业制度和县直部门对口联系企业制度,不断强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政策协调和督促检查,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辽中县现行的《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暨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比较具体、实用,但是扶持标准还很低,建议县政府进一步研究分析该县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及时调高扶持标准,加大扶持力度,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3.进一步加大产业集群的建设力度。建议县政府把产业集群的服务平台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的原则,促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集群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快建立以集群内优势中小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支持世润重工、海泰泵业和艾克电缆等行业骨干企业做强技术创新平台,服务和辐射更多的中小企业,形成推动集群自主创新的基本构架。

4.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议县政府充分利用该县作为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和环保产业示范基地这一重要发展平台,积极引导中小企业抢抓机遇期,按照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加快农副产品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变初加工为深加工,如白酒加工、肉牛加工等,打造品牌如寒富苹果、辽中鲫鱼等,努力提高企业效益;支持、鼓励制造加工类企业与大集团做好协作配套衔接,依托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促进中小企业提质增效;引导中小企业在调结构中,与“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相融合,与当前新城、新市镇建设相衔接。

5.努力改善投融资环境。建议县政府加快推进担保体系建设,适当扩充担保机构资本金,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积极协调各商业银行尽快在该县恢复和新建分支机构,并根据中小企业的不同类型、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推出包括厂房抵押、库存抵押、订单抵押、应收款抵押、实行企业联保无限连带责任制度等多种灵活高效的贷款业务,为中小企业贷款松绑;统筹协调好银行、担保机构和企业三者权责利的关系,在提高支持力度、规避风险和创新服务中实现互利共赢;引导较成熟的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善部分中小企业股权单一的现状,完善上市育成机制,支持中小企业直接上市融资;积极尝试和推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

4.我市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四

一、我市教育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各级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教育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我市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

基础教育成效显著。认真落实“两免一补”等教育政策,全市XX年全面完成“两基”攻坚目标,“普九”人口覆盖率达100%,11个县、区(市)通过省“两基”复查和“普实”验收。实现了“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使人、财、事三权集中,教育管理重心上移,进一步强化了对全市教育管理。“义教工程”、“危改工程”、农村初中“寄宿制工程”等项目的实施,使得全市各中小学校,特别是大部分村级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农村最美的建筑是学校”。通过招考教师和实施农村特设岗位教师招考计划,为师资相对短缺县、区(市)补充教师,进一步充实了我市师资力量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教师数量,教师素质得到极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XX年底,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3% ,在校生辍学率为0.22%,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普及程度各项指标均达到国检要求。

民办教育有所发展。各级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加强民办学校的管理和引导,进一步规范各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民办教育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职业教育稳步推进。全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26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所、高等专科学校1所,农民文化技术培训学校2022所,教学点(班)2552个,已基本形成高级、中级、初级职业技术院校组成并相互沟通、多层次学历教育和各类短期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体系。由于党政重视,统筹有力,整合资源,涌现了如遵义职业技术学校、道真自治县职教中心等职业教育欣欣向荣的典型。

据统计,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见附表)3375所,在校学生1479639人,专任教师62777人,其中高中(含职高)师生比1:21;初级中学师生比1:19;小学师生比1:24。中小学临时代课教师2468人。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 基础教育

1.教育经费欠账过大,投入仍显不足。目前,全市“两基”攻坚负债达7亿多元,绝大部分县、区(市)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如遵义县现欠债1.32亿元,今年还贷800万元;红花岗区现欠债4000万元,今年还贷1152万元。多数县由于财力自给率低,财政在保运转、保工资等方面压力大,教育经费很大一部分用于偿还教育负债。部分地方教育费附加征收不足,教育经费未按规定足额拨付。

2.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均衡发展存在差距。

一是城乡学生增长比例失调,学校布局凸现不合理。由于我市中小学建设按XX年的布局调整规划实施,近几年,随着农村地区“普九”目标实现、新生人口逐年减少、外出务工人员举家外出等,大量农民工涌向城镇,农村学校生源大幅度减少,城镇生源剧增,出现了农村教育资源闲置和城镇进城务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学校布局平衡被打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二是城镇扩容规划与教育资源配置不同步。近几年,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我市大多数城镇规划大幅度扩充,人口剧增,住宅楼林立,而教育资源基本上是原来的布局和规模,城镇学校不堪重负,“大班额”现象突出,出现了学生食宿难、学校管理难、安全保障难等,两城区和部分县城尤为突出,学校布局及办学条件亟待解决;

三是城乡优质师资比例失调,优秀教师大量涌入城镇,优质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老百姓选择优质资源的愿望强烈,农村学校生源流失严重,由于学校教师是按固定生师比配置,农村学校教师包班现象普遍,教师结构极不合理,教师工作量超负荷,城乡学校教师数量和质量差距大,农村教育质量令人担忧。

3.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我市教育队伍师德师风虽然有较大转变,但教师数量不足,区域分布、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等方面不合理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个别地方比较严重,如红花岗区按教育发展需要尚差中小学教师2393人;桐梓县差小学教师700余人;务川县差中小学教师600余人,其中大部分初中缺英语、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部分县由于地处山区、河谷地带,人口居住较为分散,分布着很大部分按省布局规划要求撤并而实际上又不能撤的教学点,现有的教师编制和实有数量均无法满足需要,再加之教学点条件艰苦,一般都是聘请代课教师任教,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二) 民办教育

1. 办学经费紧张,办学条件相对滞后。我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未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民办学校发展及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长期以来民办学校办学经费紧张,办学条件相对滞后。民办学校办学资金主要来源于举办者(投资者)的集资或贷款,多数民办学校后续投入不足。多数举办者利用银行贷款或民间借贷建设校舍,在土地征用和建设过程中前期投入较大,在运转中则面临着运转经费和还本利息的巨大压力,收取的学杂费要承担校舍建设、教学仪器购置、学校运转、教职工工资福利等多项经费支出,导致民办学校经费极为紧张,严重制约民办教育的发展。

同时,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规划上未把民办教育列入规划范围,加之民办学校因资金短缺等原因,无力及时改善办学条件,民办学校办学条件相对滞后于公办学校,缺乏竞争力。据统计,我市相当一部分民办学校没有自己的校舍和办公地点,一些硬件设施都是租用的,基础设施较为简陋,两城区及部分县较为突出,如:红花岗区已审批的26所民办学校中,按照学校建设规范自建校舍或租用较规范校舍的学校不到10所,多数是租用民房和仓库办学,安全隐患大。

2.师资队伍缺乏稳定。《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了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拥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但举办者对所聘教职员工没有履行《劳动合同法》,致使在民办学校从教的教师在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得不到保障,加之近年来公办教师工资待遇的提升,导致民办学校教师在待遇上与公办学校教师存在明显差距。同时,民办学校教师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等配置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流动性大,不利于民办学校的发展。

3.“两免一补”政策给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增加了办学压力。“两免一补”政策规定:只对农村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实行“两免一补”,而我市民办学校多数承担着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使得民办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现行的政策规定:对公办义务教育学生全部实行免费入学,在民办学校就读的中小学生纷纷要求回到公办学校就读,一方面,给本已超负荷的公办学校带来压力,公办学校教育资源难以承受,造成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民办教育生源的大大减少,给依赖收费运转的民办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办学压力,办学形势不容乐观。

(三) 职业教育

1.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各县、区(市)未足额安排中等职业教育专项资金。XX-XX年县、区(市)投入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累计为435万元,个别县到XX年仍然没有安排中职专项经费,绝大多数中职学校没有生均经费,加之中职学校学生多数来自农村,贫困生占90%以上,中职学校基本上都是降低收费标准,大量负债使正在发展中的中等职业教育不堪重负。

二是各县、区(市)30%城市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严重不足。XX年各县、区(市)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仅175万元,占城市教育费附加总额的2.1%。XX年全市仅有湄潭、绥阳等县按30%的城市教育费附加预算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由于资金投入的问题,导致多数职业院校规模严重不足,教学资源短缺,校舍破旧设备老化,现有的职业学校基础办学条件和设施设备配备情况已不能适应中职学校扩招和在校生规模增长的需要。部分职校甚至没有实训基地,办学缺乏吸引力。一些发展势头良好的`学校,由于无法扩大基础建设规模,使扩招需求受到严重制约。

2.办学理念落后,办学模式单一,专业教师匮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不高,不能适应市场需要。

一是部分职校办学理念跟不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在专业设置、师资配备、学生就业指导等方面较为落后,自身发展主动性及创新能力不强。

二是在办学模式上,部分学校没有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殊功能,未能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积极发展,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存在一定困难。

三是在专业设置上,与地方实际和市场需求结合不够,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四是专业课教师不足,“双师型”教师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市职业教育教学发展的一个瓶颈。XX年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共有1150名专任教师,生师比高达28:1,其中“双师型”教师只有215人,比例仅占专业课教师的22.7%,与国家及省级标准存在很大差距。

五是由于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审体系不适合中职教育特点,中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3.政府对职业教育统筹不够,职业教育资源分散、效益不高。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由于体制的原因,全市职教资源配置不合理,条块分割,布局较为分散,且各地为了各自利益,在招生、管理、专业设置、毕业生就业等问题上难以协调互补,办学效益难以达到最大化。

三、建议

(一)继续抓好基础教育。

1.加大投入,拓宽融资渠道,确保教育正常运转。坚持义务教育以政府为主,非义务教育由国家、社会、个人多元化合理分担的投入机制。对于“两基”欠帐等遗留问题,按照“市级统筹、以县为主、依法处理、分级负担”的原则进行解决。同时,按照“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分级负责,调整结构,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优先保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资金,落实财政性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两个比例”的要求,确保转移支付不少于50%用于教育,且要做到“一保四到位”。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如:乡镇要积极筹措教育经费,加大教育投入;村(居)根据自愿、量力、需要的原则,积极开展集资办学;学校的预算外收入全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额用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闲置校产必须由教育、国资部门采取竞价方式有偿出让,变现资金全部用于教育。

2. 改善办学条件,统筹城乡均衡发展。进一步调整教育投入结构,教育经费投入应逐渐向农村倾斜,保证教育整体平衡,避免出现新的两极分化;保证必备的基本教学条件,将改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各级政府投入的重点。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寄宿制工程建设和捐引资建校的力度,逐步消除新增破旧房。制定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发展规划,适当增加对两城区教育的投入,支持两城区尽快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城区中小学,以缓解目前入学困难的矛盾。市政府应加大督查力度,确保房产项目开发中,规划并留足教育用地,严格执行配套教育建设费征收制度,保证教育发展需要。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统筹城乡教师资源。加强对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依法履行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职能,加强辖区内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进一步核定教师编制并适当向农村学校倾斜,在做好教师招考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各县、区(市)人民政府采取教师特岗等方式予以补充解决,新增教师应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的需求。加强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工作,通过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服务期等制度,加大城乡教育对口支援力度。

(二)积极发展民办教育。

据统计,去年民办教育解决了我市67922人的义务教育问题,分担了我市“普九”就学压力。事实证明,民办教育是公办教育的必要补充,是我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在当前我市公办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城市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公办学校“大班额”现象突出的情况下,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尤为重要。

1.制定民办教育发展规划,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将民办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各类民办教育的布局规划、办学条件、生源、师资进行全面的统筹,制定民办教育的发展规划,引导民办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审批民办学校,合理布局,保护合法办学,严厉查处违法办学,遏制恶性竞争。

2.加大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力度。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相关政策,对民办学校在精神上给予鼓励,政策上给予倾斜,资金和师资上给与扶持,人格上给予尊重。加强对民办学校经费监管,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定将其纳入教育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保障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同时,在学生招生、收费发证以及管理方面加强引导,并切实解决民办学校存在的问题。

3.强化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将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纳入全市教育系统统一管理。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建立健全教师人才档案,对民办学校的教师资格认定、招考录用、职称评定、业务培训、社会保障、评先评优与公办学校实行同等管理和规范,解除民办学校教师后顾之忧。

4.加大扶持力度,促民办教育发展。对民办教育经费适当给予财政资助,政府应依法逐年增加对民办学校义务教育的专项投入,可考虑按全国生均经费予以补助,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探索有效可行的办法,帮助民办学校解决贷款发展问题。鼓励民办学校多方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求效益、求发展。

(三)重点突出职业教育。

国家教育“xx”发展思路明确提出:“普及义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职高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积极推动以初中为重点的不同阶段教育分流,开展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基本形成适应市场需要,与劳动就业机密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已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教育发展的一个重点。

1.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和统筹力度,积极整合教育资源。

一是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充分发挥全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的积极作用,整合利用各种资源。

二是将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基础能力建设等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纳入对各县、区(市)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奖优罚劣。

三是对县、区(市)职业教育发展,市政府要加大统筹力度,按照“一套班子、多块牌子、集中管理、分点办学”的模式,进一步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如汇川区、道真县的多校合一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逐步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教育主办,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

四是将全市职业教育校点布局统筹考虑,按照“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突破口,重点抓好县级职教中心建设”, “重点中突出重点”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全市职业教育建设规划,并抓好落实。

2.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依法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一是督促各县(区、市)政府认真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按法定比例30%用于职业教育的规定。

二是调整教育经费投入结构,提高中高等职业教育经费在本地教育经费投入中的比例。

三是认真落实“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的规定,足额提取职业教育培训经费,用于企业职工的教育和培训。

四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投入职教经费的更多份额。

五是坚持“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共同办学”的思路,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六是对各类培训经费统一规划,捆绑使用,提高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加大投入,改善教学、实验、实训等条件,为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条件。

3.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合理的中职教教师评审机制。职业教育对教师的需求有特殊性,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比例1:1或1:2配备,而“双师型”教师在当前更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市、县两级在解决公办职校专业教师编制问题上给予政策倾斜,可采取控制总编额,由学校面向社会、行业及企业针对市场需求,服务就业需要,灵活自主聘用专业课教师。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师资培养和培训形式,加大对职教中心现有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的培训力度,完善教师实践制度,保证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或生产一线实践,力争到“xx”末,实现“国家级重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60%以上,省级重点职业院校占50%以上,其他职业院校占30%以上”目标。

5.我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五

五”规划汇报材料

一、企业发展情况

1、目前我县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大多数企业生产经营正常,但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以及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一些中小微企业,主要是出口外贸企业,以及汽车、家电配套生产企业受到的冲击比较大。特别是进入第四季度,受到的影响尤其明显,生产开始下滑,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扬,采购困难,产品滞销,加上资金周转回笼慢,工人放假增多,生产节奏放缓。由此导致企业效益下降,工人工资收入减少,相关问题和困难日益显现。

2、当前我县中小微企业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融资方面

一些企业因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需要大量的周转资金,由于受到缺少抵押物、贷款利率高、信用等级低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企业融资贷款困难,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银行贷款门槛高,企业很难从银行贷到款,即使贷到,成本也比较高;二是大多数中小企业依靠民间借贷,过高的利率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三是企业产品销售时拖欠现象严重,而且在通过法律程序追缴时起诉时间长,执行效果差,造成资金回笼缓慢,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四是银企对接效果不明显,缺少必要的约束和激励机制,而且政府部门在后期的管理和跟踪服务方面也没有完全到位。

(2)用工方面

招工难,招收技术工人更难,已成为一部分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像服装生产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的一大突出问题。这方面在农忙时节尤其明显,而且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企业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招工渠道;政府有关部门在服务企业用工方面仍有欠缺;企业自身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住宿条件差;员工工资及福利待遇低等。

(3)证件办理方面

由于多种原因,一些中小微企业在建设过程中报建手续不完备,导致土地证、房产证一直办不下来,导致不能抵押贷款。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先上车后买票”的企业因目前各项制度的完善和制约,土地指标难以落实;二是由于规划方面的原因;三是一些企业在环保、消防、安全等方面没有通过验收等。有关土地证、房产证难以办理的问题。

(4)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方面

一些企业反映,一是供电部门在停电前没有预先通知,突然停电,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二是有时频繁停电,让企业无法正常安排生产,特别在生产旺季经常停电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这方面企业反映的不是太多。其他方面,一些乡镇工业聚集区配套设施不完善,二、“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县工业发展以“做大总量、优化结构、创新提升”为总要求,坚持两化融合、品牌引领,加速推进产业升级。重点

6.我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六

一、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呈加速发展态势

(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逐年加快。2001—2005年,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年加快。从2003年起,县域经济一举扭转了长期发展滞后的被动局面,增长速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2005年,三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9.6亿元,是2001年的2.4倍,年均增长14.5%,人均GDP突破800美元;实现财政收入15.05亿元,是2001年的2.6倍,年均增长20.8%,;农民人均纯收入2969元,比2001年增加1150元,年均增长10.4%。今年上半年,三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8.83亿元、财政收入9.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4%、26.4%,其中财政收入增长高于全市11.8个百分点,长丰、肥西工业增加值增长均快于全市。县域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56元,同比增长26.8%,高于全市9.2个百分点。三县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的位次大幅上升。2005年县全省(市)综合指数,肥西居第7位,比2001年上升16位;肥东居第8位,比2001年上升10位;长丰居第11位,比2001年上升30位。

(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005年,县域经济中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1年的44.4∶24.9∶30.7调整为25.8∶40.6∶33.6。5年时间,一产比重下降了将近20个百分点,二产上升了15.7个百分点,三产上升了2.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

结构变动已越过一、二、三和二、一、三两个阶段,进入二、三、一阶段。县域产业结构趋向工业化、所有制结构趋向民营化、就业结构趋向非农化、人口结构趋向城镇化。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非农产业主导作用日益强化,县域经济效益不断改善,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在县域工业中,逐步形成了汽车及汽车配件、家电、能源、化工、新型建材、食品、机械、轻纺服装等一批优势产业。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养殖业占农业比重提升到55.7%,主导产业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

(三)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工业主导作用日益显现。2005年,三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5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1亿元、工业税收5.8亿元,分别是2001年的6倍、5.1倍和5.3倍,年均分别增长43%、38.5%、39.4%。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1年的78户发展到196户,增加了1.5倍。工业对县域GDP和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7.3%和38.5%,5年分别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县域工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由2001年的5.7%提高到17.1%,上升了11.4个百分点。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园区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有3个省级工业园区和16个经市批准的乡镇工业集中区。2005年,县域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均占县域60%以上,提供税收占三县财政收入50%以上。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种植业、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区域化取得长足进展,市级标准化养殖小

区发展到500多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60%,2005年家禽出栏量突破1亿只,比2001年增长65%;苗木、蔬果面积分别达到17万亩、72.4万亩,设施栽培达到10万亩;成片造林59万亩,相当于建国以来造林面积总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取得突破性进展,龙头企业规模壮大,带动力显著增强。2005年,三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增至83家,年销售收入76.9亿元;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15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增至10家,其中10亿元以上2家。伊利乳业、光大木材、新希望集团、和威集团等一批国内大企业、大集团落户三县,使农业产业化跃上新台阶。

(五)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发展后劲显著增强。2001年以来,三县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加大,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75.3亿元,是2001年的4倍多,年均增长32.3%。5年累计实际利用省外资金50.3亿元,其中2005年达到18.6亿元,是2002年的2.1倍,年均增长20.4%。今年以来,三县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势头更加强劲。1-6月,县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17亿元,同比增长134.9%,高于全市22.6个百分点;共引进省外项目48个,实际到位资金19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同比增长91.9%。县域投资加大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进一步增强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

二、我市县域经济与经济强县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虽然取得快速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目前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与全国百强县差距甚远,即使与外省经济强县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差距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整体竞争力较弱。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4年我市三县综合实力在全国2063个县(市)排名中,肥西、肥东居中等以上位次,长丰处于中等偏下位次。我市县域平均水平与全国百强县相比,GDP仅为百强县平均水平的21.5%,地方财政收入仅为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的24.2%,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职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百强县平均水平的44.1%和60.8%。与百强县最后一名莱西市相比,GDP最高的肥东县不及它的30%,地方财政收入最高的肥西县仅有它44.4%,人均指标相差更多。

差距之二,工业化水平低,产业层次不高。长期以来,我市三县是全国商品粮的重要生产基地,一产占有很高的比重,农业经济特征明显。近年来三县加快推进工业化,县域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但与经济强县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4年,百强县非农产业比重为90.4%,而我市为64.3%,三县中非农产业比重最高的肥西县要比莱西市低21.9个百分点。从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看,才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基础薄弱。2004年,我市三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151家,总数比莱西市还要少17家,三县实现工业总产值合计为115.5亿元,只及莱西市59.6%。从各县情况看,肥西、肥东和长丰县拥有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仅是莱西市的14.9%、25%和18.5%,实现的工业总产值也只及莱西市的31.3%、20.9%和7.4%。县域工业增加值增长主要靠江汽、二电厂等几个大企业拉动,县域工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差距之三,县域投资不足,经济外向度低。我市县域经济内资不足、外资有限,投资能力较弱。2004年县域人均基建投资额为794元,只相当于百强县平均水平的15.4%。长丰、肥东、肥西三县人均基建投资额分别为1129元、660元和592元,只有莱西的39%、23%和21%。县域贷款水平偏低,到2004年末,三县贷款余额总量为55.7亿元,占全市贷款余额的4.6%,人均贷款余额只及百强县的10%,人均贷款额较高的肥东也只有百强县的11.7%,只及莱西的36%。经济外向度也比较低,我市县均出口总额仅为百强县平均水平的1.6%,县均实际利用外资不到百强县平均水平的4%。县域外资依存度为2.2%,远远低于莱西13.4%的水平。

差距之四,资金、人才等要素大量外流,县域生产要素供给不足。县级财政拮据,加之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级以下业务,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县域有限的资金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从农村流向城市,县域大量中小企业融资十分困难。受县域环境、待遇等条件的限制,大中专学生回县率很低,到县域企业工作更少,大量人才流向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目前三县规划建设、工业经济、财税金融、企业管理等方面人才严重短缺,不仅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也影响到县域创新能力的提高。2004年,我市县域每万人年均申请专利数0.07件,远远低于百强县每万人均4.37件的水平。

差距之五,市场化程度不高,非公经济发展缓慢。我市县域市场化程度不高,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强。市场中介组织培育不足,经济发展环境不够宽松,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三县民营企业多数规模小,档次低,产业分布不合理,大多集中在第三产业,大多仍然处于家族式管理为主的低级阶段,自身发展潜力有限。截至2006年5月底,三县个体工商户54842户,注册资金仅为7.28亿元,户均仅1.3万元;私营企业3854户,注册资金5.6亿元,户均仅14.6万元。实现的生产总值和税收占县域总量不足50%,远远低于发达地区70%以上的水平。

三、进一步加快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新的形势下加快我市县域经济发展,要进一步确立科学发展理念,拓宽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实现从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县域经济,向以县域和中心镇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县域经济跃升。

(一)完善发展思路,确立新的发展理念。当前实施县域突破,加快发展县域经济,需要资金、项目、技术、人才,但更需要的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理念和制度供给。因此,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首要动力。从思想理念方面来说,县域突破首先是发展思路、发展观念的更新和突破,要努力破除一切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摈弃一切束缚发展的落后意识,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提高认识中统一认识,在转变观念中更新观念,在勇于探索中不断前进。要不断强化工业意识、市场意识、创业意识,善于把上级的政策和部署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以创造性的工作开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从制度供给方面来说,要从多方面确立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民营经济的主体作用,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性机制,政府的指导和调控要建立在充分发挥这“两个作用”的基础之上,并保护“两个作用”的有效发挥,而不能取代或限制“两个作用”的发挥。

(二)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县域经济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工业化过程,就是用现代工业改造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从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经济强县发展实践所证明的基本规律。推进我市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当前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要着眼于市场需求趋向,立足于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和原有产业基础,进一步强化产业特色,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促进资源、资金、人才、技术等向特色产业或产品集聚,使其不断壮大规模,形成优势,在县域内形成若干个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特色产业集聚区。二是大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要把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县域工业化的主攻点,集中力量开发建设好县工业园区和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充分发挥工业园区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的“洼地”效应,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加快向园区聚集,使园区成为推进工业化的主要增长极。三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用现代工业理念和现代生产经营方式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县域农业向经营规模

化、投资多元化、布局区域化方向发展。

(三)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依存,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又可以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快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城镇化进程,并使之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一个基点。要按照现代化滨湖城市和“141”城市总体框架,推进我市县域城镇化,重点抓好店埠、上派、双墩等中心城镇建设,加快形成城市副中心。要把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建设、专业市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中,加快产业集聚、人口集中,促进县域城镇建设发展。改革和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市场化经营,多渠道加大对城镇建设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将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地向周边乡村延伸,对连接城乡和跨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筹资、统一建设,以改善县域内外联系条件,优化投资环境,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四)掀起全民创业热潮,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不多,企业数量偏少,民营经济不强,是当前我市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尽快形成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要加大全民创业的宣传发动,积极引导群众打破小农经济意识和传统文化观念,深入开展全民创业行动,激活各类

创业资源,尽快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进一步消除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真正做到思想上放心、放胆,政策上放宽、放活,工作中放手、放开,放宽准入限制,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要把发展民营经济同县域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新上项目、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结合起来,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参与公有经济改革,参与新上项目投资入股,组建各种形式的农村经济组织。

(五)扩大引资规模,加大县域发展投入。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靠项目带动。长期以来,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主要是因为投资不足。因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把招商引资放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要紧紧抓住沿海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积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抢占“地利”先机,吸纳和承接更多的长三角地区转移出来的资本、产业和企业。要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积极“进京跑省”,极力争取国家投资和省里支持,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硬环境。要着眼新农村建设和促进中部崛起的大背景,结合本地“十一五”发展实际,认真谋划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项目,充实和完善县域项目库。每个县每年都要抓几个带动性强的重点项目,对重大项目要加强协调服务,促进尽快开工、建设、投产,形成现实生产力。

7.我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七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

11月19日,市政协经济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副主席周玉生、赵宽的带领下,对我市医药工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委员们深入天康药业、杨村医药工业园、天洋药业、万和制药、禾益化学药品、康达和亿维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听取了杨村镇党委负责同志关于医药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介绍,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人关于《营造良好监管环境,推动医药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情况通报,并就如何进一步优化医药产业的发展环境,依靠科技创新,做大做强医药产业进行座谈讨论。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医药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企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已成为天长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天长现有医药生产企业13家,企业在职员工4000多人。3家药品生产企业生产10个剂型60多个品种的药品。2家生产药品原料企业生产5个品种的药品原料。4家药械生产企业年产值均超过亿元。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今年前11个月全市医药工业实现产值

7.7亿元,销售收入6.3亿元,利税4466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3.6%、15.6%、35.1%,出口创汇6851万美元。

2、新上项目逐年增多。天康、天洋、万和药业,康达、亿维、天康医疗用品、康宁医疗器械等企业近两年共新上项目10个,新建生产线13条,开发新产品7个,总投资1.59

亿元。天康药业十年磨一剑,研制的复方黄黛片(白血康)获国家三类新药的批文,目前已正式投放市场,前景十分看好。禾益化学药品公司正致力于研发新型抗高血脂药物,已取得初步成果。天洋药业投资1000多万元,新上软袋丹参滴注液,项目建成后不仅大大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还为企业年增加产值一亿多元,效益可观。康达医疗用品新上血糖仪、测试条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产血糖仪20万台、测试条3000万片的生产能力,使企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3、医药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座落在铜城镇安乐社区的天康药业园区占地1500亩,园区规模和环境被省药监局负责人誉为全省第一。规划建设6平方公里的杨村医药工业园目前已建成2平方公里,园区已集聚了10多家药品医疗器械和经营企业。天洋、康达2家骨干企业年产值均超过亿元。

二、存在问题

1、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不高。除天康的黄黛片外,大多数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抢占市场先机的“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知名品牌”三要素在我市大部分医药工业企业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随时都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2、企业规模不大,总量偏小。亿元以上的医药工业企业数量不多,产值不高,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还不到10%。且产品单一,产业链不长。

3、人才匮乏,新产品研发能力不强。在人才上,一是科研攻关人才奇缺。有的企业花重金聘用了高级技术人才,由于环境差,聘用不久就走了。二是中层技术人才不足。主要是企业忙于生产经营,疏于对中层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

进。由于受人才的制约,导致医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

4、企业用工困难。医疗器械用品生产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人数较多。目前企业普遍用工困难,开工不足。随着人力成本的提高,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压力。

三、意见和建议

1、编制发展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医药产业是朝阳产业,与人类共伴共生。目前我市医药工业已形成气候,不少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一定的声誉。随着天康黄黛片的上市和天洋软袋丹参滴液的投产以及康达等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医药工业的产值将成倍增长。我市医药产业目前正处在发展的拐点,需要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培育和扶持,当务之急就是编制发展规划,按照百亿产业规划,引导产业科学发展,使医药产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建议市政府成立医药产业发展指导组,由一名分管市长牵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协调解决医药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并出台政策,对医药工业发展在用地、引进人才、融资、项目开发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2、依靠科技创新,加快优化升级。产业升级靠什么?靠科技创新。医药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因此要引导企业千方百计集聚创新要素,加大研发投入。向天康药业学习,十年磨一剑,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己品牌的新产品。对于新产品的研发,建议市政府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扶持。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寻求合作伙伴。要引导企业破除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陈旧观念,充分挖掘自身的优

势,积极寻求合作伙伴。目前我市部分药品原料生产企业由于资金问题,生产能力闲置,生产经营困难,建议引导支持他们通过招商引资或与大企业嫁接,实现企业扩张升级。

4、组建药业商会,实现行业自律。建议由市工商联和药监局牵头,指导成立天长市医药行业商会,为医药产业企业搭建公共服务和信息交流平台,强化行业自律,形成信息共享、合作共赢、竞争有序的医药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8.我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八

福安市人大常委会: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工作要点安排,以及《中共福安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福安市2018年重点课题调研方案的通知》(安委办〔2018〕53号文件)要求,今年6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研究制定了调研方案,通过听取汇报、走访企业、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市农产品加工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听取了相关部门关于我市农产品加工发展情况的汇报,深入我市12个乡镇、街道,查看了范坑茶叶、松罗饮料、穆阳线面、罗江烘焙食品等1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与乡镇领导、企业代表座谈,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还前往永安、沙县、政和考察,了解兄弟县市好的经验做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和特点

一是涵盖领域较广。

产品涵盖10个大类、25个小类,涵盖领域居宁德市前列,初步形成以茶叶加工为主,烘焙食品、粮油食品、果蔬食品、水产品加工、休闲食品、肉制品、矿泉水饮料、酿酒、中药材及特色农副产品为辅的产业体系。

二是企业数量较多。

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800多家(其中茶企6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42家(其中茶叶企业30家),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40家,千万元以上企业20家。全市拥有龙头企业104家,其中省级24家,宁德市级62家,本级近18家。取得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许可证且在有效期内的企业163家(其中茶叶企业61家;饼干、糖果、糕点企业27家;酱卤肉制品企业18家;米、面企业14家;豆制品企业8家。此外,还有为数不多的黄酒、果酒、酱油、蜂蜜、饮料、植物油、畜禽水产等企业)。

三是呈现集群发展。

我市形成一批以茶叶、果蔬、休闲食品、饮料、粮油产品等为特色的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如茶叶加工,主要集中在社口、城阳、甘棠等几个茶叶主产区,主要生产“坦洋工夫”红茶、绿茶为主;烘焙食品,主要集中在赛岐和罗江,主要生产饼干、面包、糕点等;果蔬等特色农副产品,主要分布在潭头、城阳、穆云等乡镇;毛竹加工企业6家全部集中在赛甘区域,集群式发展格局逐渐形成。

四是品牌成效初显。

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拥有商标品牌2103个,约占宁德市市商标品牌数的三分之一,其中驰名商标2件,“坦洋工夫”商标和新坦洋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图形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获得省级著名商标20件,如新味茶食、格尔食品、顶丰食品等在行业内影响力较大;宁德市级知名商标32件,如福安葡萄、水蜜桃等在行业内知名度较高。

五是产业向外拓展。

我市现约有农产品加工从业者15多万人,其中约5万福安籍农产品加工从业人员在全国各地从事以烘焙食品或早餐食品为主的食品业,为南方重要的食品人才输出基地。福安籍人员在各地创办和领办的食品实体不下5000家,在多个城市形成福安食品商帮,加工规模逐年扩大,最大的福安籍食品企业——晋江友臣食品年产值近20亿元,成为晋江食品加工核心企业。

二、做法和成效

㈠政府扶持,政策推动。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重要民生产业。一是积极申报项目。农业会同财政部门,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申请有关支农资金和项目,支持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公共设施、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和技术改造。如2017年争取上级资金1100万元,主要扶持葡萄精深加工、采后商品化处理以及物流配送等;

2018年完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补助项目建设需求申报,争取上级资金350万元,主要扶持建设蔬果处理中心2个、冷藏库25座、烘干设施14座。二是加大品牌推介。通过2017年“坦洋工夫”独家冠名央视戏曲频道《梨园闯关我挂帅》栏目,努力实施以“坦洋工夫”为重点的公共品牌战略;连续多年举办“斗茶赛”“葡萄节”“线面节”、推介福安特色小吃等活动,扩大品牌效应,促进产业提升。三是政策推动。市财政逐年增加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17年达1000万元,加强扶持我市茶产业的发展。制定出台了《福安市2018年茶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关于福安市竹业产业发展意见》《关于扶持和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四条措施》等系列文件,组建市农垦集团,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引导农产品加工业与休闲、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为我市农产品加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㈡提升质量,推动创新。全市食品企业获得QS工业品生产许可的有400多项,基本上建立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率先在全省茶业系统建立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每年定期对各乡镇春、夏、秋茶叶进行例行抽检;积极组织实施现代茶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共完成初制厂房清洁化改造7.25万平方米,初制厂改造升级167家,引进各种先进茶叶生产加工设备249台(套),大幅改善我市茶叶加工企业的卫生环境和装备条件。围绕新产业、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等“五新”任务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重点,有效整合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重点支持我市茶叶、水产、果蔬、畜牧、林竹、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优势领域和优势企业的技术创新、专利开发和成果转化的工农业科技项目。如福安市丰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申报的《柚子茶研究与开发》、福安市农天笑发展有限公司申报的《泥鳅生态养殖示范与推广》2个项目获得宁德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支持,获得补助231万元。在培育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发新产品,创新新品牌。如:福建原生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原生园”牌绿竹笋通过国家食品安全认证,其绿竹笋保鲜技术取得3项国家专利,解决绿竹笋保鲜销售难问题,实现了笋制品加工企业零的突破。

(三)牵手电商,开拓市场。

我市从建立健全电商运营网络、建设电商服务平台、拓展农产品销售、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等多个方面入手,助推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一是建立健全村级电商服务网络。至目前全市建立市级农村淘宝服务中心1个,村级服务站106个。通过和阿里巴巴、菜鸟物流等大型电商物流企业合作,全面铺开农村快递物流网络。同时积极对接绿生源、农度、乡村有约、闽特汇、安果汇等本地农产品电商平台近30家,结合顺丰冷链物流、福安市葡萄产销联盟等,形成福安葡萄上海站、深圳站、广东站、厦门站、福州站、泉州站、浙江站等物流经营店,较好地解决了农民销售难的问题。二是培训电商人才。目前,我市共举办各类电子商务培训班100多期,培训电商人员5000多人次。三是推动农产品产销衔接。积极对接绿生源、农度、乡村有约、闽特汇、安果汇等本地农产品电商平台近30家,参与指导农产品标准化包装分级、冷链物流、商场对接等活动,帮助建立营销线上平台,开展线上电商销售服务。今年农业局、商务局等部门联合举办了“新技术、新农业、新零售”为主体的福安市农产品(葡萄)新零售创新大会,国内的50多家电商企业、平台与福安农产品加工企业、葡萄种植大户现场展开线上线下一体新零售对接。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我市农产品电商企业销售本地农产品产值近2亿元。

㈣发挥优势,延伸链条。调研组看到,农产品加工企业多环节多层次多领域增加了农业收益,推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葡萄产业是我市特色、优势产业之一,面积5万亩。为提高葡萄质量,葡萄均需疏果,仅松罗乡,全乡葡萄疏果达7万担。新味食品有限公司使其变废为宝,将葡萄进行提炼、深加工,生产专利产品酵素系列保健品、果脯及葡萄醋等,企业创产值4000多万元,农户每亩增收600元,促进农户增收、企业增效。福建省正堃富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果农修弃的葡萄枝制作灵芝生长菌桶,同时,利用兔粪便、兔内脏、腐叶草及灵芝采收后的废弃菌桶等,生产生物有机肥,用于葡萄园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随着葡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我市特色葡萄酒加工业也应运而生,赛岐的“一家亲”、松罗的“九家红”“绿声源”等品牌葡萄酒、葡萄醋、葡萄果汁投放市场,促进农业“接二连三”和农产品加工业前延后伸。

三、问题和不足

㈠全市宏观方面:一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我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少,约占总数的5%,存在大量家庭作坊式小微企业,年产值多集中在500万元以内。二是产业结构层次低。多数企业生产产品为初级产品,如初制茶叶、线面、烤肉、茶油、饼干、面包、蛋糕、蜜饯等传统食品,加工品种中初级加工品和精深加工产品比例约为90:10,产品主要以初级加工品为主。三是行业发展压力较大。由于受限于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及不良金融信贷等因素的影响,2017年全市食品、茶叶加工产业完成产值24.16亿元,下降21.43%;2018年1-5月,食品、茶叶加工产业完成产值7.56亿元,下降11.66%。

㈡企业微观方面:一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我市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工人多,但高层次和技能型人才很少,自主核心技术欠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模仿多、创新少,多生产市场同质化产品,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大部分企业属于“家族经营”,存在小农经济思想,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粗放,生产效率不高、经济效益低,多单打独斗,少联合经营。三是企业资金普遍紧张。受不良金融信贷的冲击,当前我市融资担保、在保总额增幅持续下降,银行贷款增幅低于企业对生产流动资金的需求,由此导致企业资金普遍紧张,部分企业资金断裂,出现还贷困难,经营难以为续。四是产品质量存在隐患。全市食品加工企业已达800多家,取得生产加工许可证并在有效期内的只有163家,只占17%多(茶叶企业占10%多),有的企业对食品安全认识不足,为了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生搬硬套同行的管理制度,一旦获证后就搁置一旁,不去执行;少数企业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农产品在种植阶段经常使用农药等。

㈢配套服务方面:一是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相比,我市农产品加工关联服务业的能力薄弱,仓储、冷链物流等配套服务能力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二是政策扶持不够到位。市里没有农产品加工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散落,导致食品企业环评困难,无法审批,企业电价较工业园区企业贵;政府本级财政专项资金对茶产业较重视外,尚无针对农产品加工产业的专项资金支持政策,企业除银行贷款外,其他融资方式较少,创业企业和中小企业缺乏长期股权资本的投入和支持。三是品牌运营能力不足。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注册的商标数量约占宁德市的三分之一,虽然产品商标众多,但有影响力的品牌不多,宣传不足,品牌推广较弱,市场认可度较低。如“坦洋工夫”公共品牌打造主要靠政府财政投入,大多茶企只关注自身品牌的宣传,对公共品牌的宣传不够热心。四是质量可追溯管理体系建设缓慢,如全市600家茶企,只有50多家开展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茶叶以外的专业的食品安全检测、认证较匮乏。

四、建议和意见

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必须把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摆上重要位置,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协调发展。

㈠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切实履行好农产品加工业规划、指导、管理、监督、协调、服务等职能,进一步明确主抓食品加工的政府分管领导及对口管理部门,遇到问题能够及时研究解决。建议聘请科研院校或专家为顾问,帮助我市农产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做好“顶层设计”;组建农产品加工企业服务队,抽调精干人员,协助企业解决转型升级中存在困难,有序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㈡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一是实施企业家培训。组织企业家和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参加高端管理培训,提高企业家管理和创业能力。二是组织实施技术改造与创新。加大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合作,强化新产品研发,避免产品同质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提高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强化企业内部人才激励机制,培养一批能力强、留得住的本土人才。三是大力推行电商。鼓励企业自建垂直电商平台,入驻天猫商城、淘宝商城、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平台,优化采购、分销体系,通过对接政府电商专项资金项目,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电商平台建设步伐。

㈢建立产业集中园区。建议政府要规划和建设一个农副产品加工园区,由政府投资兴建标准厂房,租赁给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使用,以加工园区为载体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在空间上集聚,以解决非园区内企业无法审批环评的问题以及避免小微企业购地建厂房后生产流动资金跟不上,导致有的企业有厂房后又无法生产的弊端,支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

㈣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认真对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8〕17号),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农产品加工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一是建议政府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基金列入财政预算安排,统筹一定额度资金,专门用于培育和引导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二是尝试有资本金实力和良好资信的非金融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投资基金”,政府每年提供一定的风险资金支持,试点逐渐改变政府资金无偿支持变有偿支持的投资方式,发挥基金多渠道筹资功能,广泛吸收公众闲散资金,做大风险投资资金池,并帮助组建专业投资管理团队和建立科学的投资风险评审机制,引导各类资金投向农产品加工产业,发挥财政资金对产业发展的杠杆和引领作用,切实推动我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做精做优、做大做强,尽最大可能减少对政府财政资金和银行资金的依赖。三是鼓励企业做强做大。建议对产值突破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每增加1000万元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企业用电增量在1万度以上的,按该企业当用电量较上年同期用电量增加的部分,给予每度电价补贴;对纳税新增的部分,给予奖励;对当购置设备300万元以上、产值超亿元、税收超200万元的食品企业,给予企业贷款利息银行基准利率上浮部分补助。四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对认定为省、宁德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给予一定奖励资金,重点支持产品研发、技术提升等领域,以点带面引领行业转型升级。五是减轻企业负担。建议富信担保公司从支持本土农产品加工发展的角度,给予农产品加工企业优惠措施,提供信贷担保时调整降低保证金和担保费用,减轻企业负担;农产品加工企业用电参照工业园区电价执行。六是引进和培养产业人才。鼓励农产品加工人才返乡创办领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就业、住房保障等方面,优惠政策要落到实处;部门协作统筹安排,鼓励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农产品加工相关专业,加快培养产业人才。七是推进产业招商。每年举办多场大型的招商引资活动,多渠道开展产业招商,重点吸引国内外大型食品行业龙头落户福安,或吸引福安籍食品企业回乡创业。

㈤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实施品牌强企战略,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政府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作为参展补助经费,用于资助食品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大型食品展览会、设立福安食品产业专业展馆,推介宣传福安特色农产品,提高福安加工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开展品牌价值评估,确定重点培育农产品加工品牌,重点加大对“坦洋工夫”“穆阳线面”“穆阳烤肉”“绿色油库”等知名品牌的支持力度,发挥区域品牌或特色产品优势,壮大区域品牌、培育企业品牌。

㈥加强质量安全监督。顺应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不断提高的新要求,强化农产品原料基地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高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产品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加工,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全面开展SC认证及ISO9001-2000国际质量、HACCP食品安全等质量论证,使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轨道。积极推广应用普通数码、一维条码、二维码、电子标签(RFID)等方式对产品赋予身份证明。参考电机电器、茶叶企业享受的产品质量检测政策措施,为我市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质量安全及产品检测服务。引导企业加快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监控和记录从“原料到舌尖”的生产、仓储、销售等关键环节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通过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终端APP等途径进行数据采集跟踪。

㈦壮大两个产业集群。我市是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之一,同时也是南方烘焙食品产业重要推广基地,茶叶加工和烘焙食品加工是两大食品支柱产业。在此基础上,建议重点壮大茶产业集群和烘焙食品产业集群,茶产业集群以依托市农垦集团、隽永天香等龙头企业,烘焙食品产业集群以依托新味食品、顶丰食品等龙头企业,整合资源,加快企业联合、联盟步伐,实行联合投入、联合销售、联合标准、联合品牌,促进分工协作、深度融合,实现企业间资源共享、目标共进、互惠互赢。茶产业要加强生态茶园建设,加快社口坦洋工夫城建设、完善茶青交易市场,开发茶饮料、速溶茶等新产品,延伸产业链。

上一篇:中考综合复习资料下一篇:退费申请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