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2024-09-04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共8篇)

1.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篇一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社科系 常州 213001)

摘要:法律移植是实现我国法制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重点就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法律移植的必要性、可能性及法律移植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法律移植、法律文化、法制现代化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新世纪我国的治国方略和宪政目标。但对于“法治”的理解,古往今来中外历史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解释。在众多的解释中,古希腊哲人亚里斯多德对法治的诠释突出了法治的精髓并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亚氏认为,所谓的法治应当包含两层含义,即“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1)在亚氏的上述定义中,“良法之治”是法治的基础。我国要实现法治的目标,前提是必须实现“良法之治”,换言之即实现法制的现代化。为实现法制现代化的任务,除了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主动立法外,大力移植西方先进的法律制度、法律文化是另外一条重要的途径。

一、法律移植的必要性

1.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缺少现代化成分,为实现现代化、必须进行法律移植。根据学者的论证,与西方“私法文化”不同的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体现出“公法文化”的特征(2)。受“公法文化”的影响,我国是个具有悠久人治传统的国家,历史上没有多少现成的符合现代法治的资源可供继承,本土资源中反法治的成分是主要的。传统法律文化反法治成分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中国国内从未形成统一的市场,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反映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法律文化从未产生。另一方面,在封建极权统治下,人们恪守严格的等级观念,法律仅仅成为统治者手中推行礼教和驭民的工具,难以形成和提供市场经济及法治建设所要求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私权神圣、权力制衡等现代法治观念。在大力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的今天,在传统法律文化不能提供有效本土资源的情况下,适时地移植西方法律文化比大规模地制定法律更能提高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美国比较法学家埃尔曼认为,“法律制度自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移植是常有的情况,当改革是由物质或观念的需要以及本土文化对新的形势不能提供有效对策或仅能提供不充分之手段的时候,这种移花接木就可以取得完全或部分的成功。”(3)

2.从社会的发展的角度来考察,一个社会要取得发展,必须对外开放以及吸纳不同的文化,诚如学者所言:“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有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此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4)日本法学家穗积陈重亦曾说过:“一国文化乃数千年来继承他国之宗教、文学、技艺及其他文物制度而成一复合现象者也。至于不与他国他民族之文化相接触,惟由其固有原素,而能达至高级之文化者,在今日实为罕有之事也。”(5)对中国来说,近现代历史上吃够了“闭关锁国”盲目排外的亏,因此,在发展的问题上,必须持开放的心态,将中国的发展放到国际大环境的背景中,充分吸收先进国家的一切有益的经验。

3.当代法治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决定了法律移植的必要性。在当代,全球日益被联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随着资本、商品、劳务等经济要素的跨国转移,各国在经济交往中的矛盾日益增多。因为当今世界市场机制是统合世界的最重要机制,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会有一些不同的特点,但它运行的基本规律和资源配置的原则都是相同的,这就决定了有产生共同解决这些纠纷法律的可能。此外,全球性的生态、政治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矛盾同样也需要共同的法律来解决。因此,缔结或加入国际公约、条约、尊重和遵守国际惯例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各种纠纷的重要方式,国际公约、条约、惯例已逐渐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各种纠纷的重要手段,国际公约、条约、惯例已逐渐成为各国主要法律渊源之一,法律文化无国界将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这种法律国际化的潮流是“世界各国在基于本国现实社会条件发展要求的基础上为适应国际交往合作需要而作出的自主理性的选择。”(6)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更好地融入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不能抗拒法治发展国际化的趋势。

4.法律移植自身具有的优势决定了法律移植的必要性。首先,与来自实践中的立法相比,法律移植的试验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次,适时地移植相关的法律,有助于及时调整改革发展带来的新的社会关系,防止改革中法制的滞后。再次,法律移植能最大程度地参考国际惯例和各国普遍做法,避免了国际间不必要的个性差异而人为地增加交易成本。因为法律移植自身所具有的上述优势,决定了我们在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大力移植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尤其是这些发达国家制度中反映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共同规律和时代精神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那种把自己封闭起来,弃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积累的法制文明于不顾,一切从头做起,或故意另起炉灶以追求所谓的“中国特色”的做法,只能使我们在发达国家后面爬行,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延缓我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以至丧失法制现代化的机会。

二、法律移植的可能性

1.法律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它的可移植性。法律作为社会意识和上层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在承认经济基础决定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的前提下,必须承认法律的相对独立性。法律的这种相对独立性,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体现,这就使得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形式的法律制度之间存在借鉴、对比、吸收可能。

2.从法制史的角度考察,存在大量法律移植成功的范例。在法制史上,法律移植并非什么非鲜的事物,据学者研究,法律移植远在公元前17世纪前后,《汉谟拉比法典》以及《出埃及记》这些人类古老的典籍中似乎就已经出现。(7)此后,法律移植活动从未停止过,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大规模移植罗马法的运动。《法国民法典》颁布后,十九世纪的欧洲大陆纷纷效仿《法国民法典》掀起了民法典化的潮流。直到现代,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仍在相互比较、借鉴中取长补短。(8)对中国来说,近代中国迫于外来压力,在作为晚清“新政”措施之一的“修订新律”中,亦对大陆法系制度进行了移植,结果就是《大清民律草案》的诞生。《大清民律草案》虽未及实施清王朝即被推翻,但《大清民律草案》作为中西法律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打破了几千年的中华法系旧传统,使民事法律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并成为主要的法律渊源。(9)

三、法律移植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有选择地移植。事实上,作为我国法律移植的主要对象的西方法律文化并非都是精华。从历史上看,西方社会曾经历过中世纪封建法与宗教法专制的暴虐,从现实来看,今天西方的实然法中仍然包含着许多被社会和时代所淘汰的因素。因此,在进行法律移植时,必须剔除西方法律文化中的糟粕,有鉴别、有选择地移植西方法律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万不能将他社会之思想全部移植,最少亦要从本社会遗传共业上为自然的浚发与合理的箴砭洗炼。”(10)

有选择地移植还要求在进行法律移植时必须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不结合国情而进行法律移植最终失败的例子在历史上也是不绝于书的。例如近代日本最初移植的是《法国民法典》,但《法国民法典》浓厚的自由主义色彩根本不符合日本的实际,尚未施行便遭到包括政界和法学界在内的许多人士的反对。后日本吸取教训,为此专门设立了法典调查会,重新起草民法典转而移植德国民法而成功。(11)又如,土耳其于1922年照抄《法国民法典》,埃塞俄比亚1962年以《瑞士民法典》为蓝本制定的民法,他们的实验并未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12)一般而言,对于法律规范的移植来说,不涉及或较少涉及伦理的技术性规范比较容易移植并获得成功,相反的是,涉及人、婚姻、家庭等领域的伦理性法律规范较难移植,而且即使移植了在施行中也将阻力重重,较难获得成功。

2.在有选择地移植的同时,必须将其相配套的法律制度同时移植,以及将其实施的具体方法等一并移植,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移植的法律也很难发挥效应。在这方面,我们也有过许多教训。例如,在引入西方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时,我们却没有像西方那样采取预扣制,而是采取了个人主动申报制,由于措施的不得力,使得该法在施行中效果大打折扣。(13)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全面移植要求移植法律的时候同时引入其背后深层次的法治精神与法治观念。事实上,法律制度是一种观念下的法律制度,属于法治的“硬件”系统,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移植的,但它们若要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则必须同时植入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意识和观念,即法治的“软件”系统予以奠基和支撑。移植来的西方法真正地融入中国本土需要经过一个扎根中国社会文化土壤及优胜劣汰的竞争过程,主要取决于法律观念的基础是否具备。“因为观念的不同,一种技术既可以‘物尽其用’,也可能‘形同虚设’。所以,历史上凡割裂两者,只要技术,全不顾观念落后者,没有不失败的。”(14)从历史上来看,只移植具体制度而没有移植与之相适应的精神而致使移植的法律难以成活的,这也是不乏实例可循的。托克维尔曾就墨西哥移植美国宪法论述道,“墨西哥人希望实行联邦制,于是把他们的邻居英裔美国人的联邦宪法作为蓝本,并几乎全部照抄过来。但是,他们只抄来了宪法的条文,而无法同时把给予宪法以生命的精神移植过来。因此,他们的双重政府的车轮便时停时转。各州的主权和联邦的主权时常超越宪法为它们规定的范围,所以双方总是冲突”。(15)

3.在移植西方法律的同时,必须对中国的社会进行改造。如前所述,任何法律制度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它必有与其相配套的其他的法律制度及法律制度背后的法治的精神和观念。因此,在移植西方法律制度的同时,必须对中国的社会进行改造,以期为移植来的法律创造与之相适应的土壤,否则,将会使移植的法律失去应有的效用,甚至还会出现梁启超针对当时中国的实际所痛言的“自由之说入,不以之增幸福,而以之破坏秩序;平等之说入,不以之荷义务,而以之蔑制裁;竞争之说入,不以之敌外界,而以之散内团;权利之说入,不以之呼公益,而以之文私见;破坏之说入,不以之箴青盲,而以之灭国粹”(16)的那种“橘生淮南则成橘,生淮北则成枳”的悲剧后果。现实中,典型的例子就是破产制度已移植国内多年,但实践中却阻力重重,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是主要的因素。

在对中国社会的改造中,除了对属“器物”层次的具体的制度改造外,尤为重要的是,必须对作为法治主体的人的改造。川岛武宜认为,“法不能只靠国家来加以维持的,没有使法成为作为法主体的个人的法秩序维持活动,这是不可能的。……大凡市民社会的法秩序没有作为法主体的个人守法精神是不能维持的。”(17)但是,结合中国的实际,学者梁治平先生论述道,“中国固然制定了不少的法律。但人们实际上的价值观念与现行法律是有差距的。而且,情况往往是,制度是现代化或近于现代化的,意识则是传统的或近于传统的。”(18)对于具有浓厚的传统意识的人来执行现代化的法律,现代化学者英格尔斯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的人手中变成废纸一堆。”(19)

4.移植的法律必须经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任何外来文化传入一个国家之后都必须经过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才能被消化、吸收。从历史上看,中国对印度传入的佛教的改造,日本、韩国对从中国输入的儒家文化及佛教、道教的改造都经历了一个

长期的过程。这种改造都是对外来文化进行过滤、吸收和选择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一种文化是不可能轻易地移植到另外一种文明里的。对法律移植来说,也同样如此,英国学者格伦顿等人认为,如果不经过“本土代”的过程,法律便不可能被移植,他们指出,“必须记住法律是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的价值和一般意识与观念的集中体现,任何两个国家的法律制度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法律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如果不经过某种本土化的过程,它便不可能轻易地从一种文化移植到另一种文化。”(20)

对于所谓的“本土化”,按照学者的解释,一方面是指“按照本民族的特质而发展。”(21)还指“与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以及风俗习惯等密切相结合。”(22)其主要目的是只有经过本土化的法律才能使民众产生亲和力,便于民众接纳、消化和吸收,减少施行的阻力,正如学者所说的,“真正能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的法律,恰恰是那些与通行的习惯惯例相一致或相近的规定,一个只能靠国家强制力才能贯彻下去的法律,即使理论上再公正,也肯定失败。”(23)事实上,经历过“政策法”、“法律虚无主义”、“法律工具主义”的教训后,“法律万能主义”现在又被许多人所迷信上,“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已成了一句时髦的话语与招牌。在强调“有总比没有好”、“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想指导下,往往单纯地强调立法的超前与速度,盲目地迷信立法手段,在移植外来法律时割裂了传统与现实,使一些匆匆出台的法律、法规难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实际领域,难于被民众所认同和接受,从而最后竟变成一纸空文。这种现象正应验了学者公丕祥所指出的,“缺乏世代相传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支持与认同,无论现行社会秩序受到现行法律规则怎样强化,它也是脆弱不稳定的”论断。(24)

四、结束语

当代中国法制正处于转型时期,要求我们“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25)在吸收外来文化方面要破除姓“社”、姓“资”的观念,须知道“没有资本主义文化遗产,我们就建不成社会主义。”(26)因此,在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必须破除旧有的陈腐观念,大胆地吸纳西方发达国家法律制度中反映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共同规律和时代精神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原则,经过同化、整合成为我国法律制度有机的组成部分,推动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

注释:

(1)[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99页

(2)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8-117页

(3)[美]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等译,三联1990年,第14页

(4)转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6-7页

(5)[日]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黄尊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69页

(6)转引自秦国荣:《论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的几个重大关系》,《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5月,第65页

(7)参见:公丕祥:《国际化与本土化:法制现代化的时代挑战》,载《法学研究》1997年第1期,第87页-100页

(8)参见:董茂云:《比较法律文化:法典法与判例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0年

(9)参见,余能斌:《中国民法法典化之索源与前瞻》,载《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

(10)转引自,刘新:《梁启超法治思想研究》,载《法学家》1997第5期,第25页

(11)参见,马作武:《传统与变革——从日本民法典的修订日本近代法文化冲突》,载《比较法研究》1999年第2期

(12)转引,严斌彬、陈月秀:《关于法律移植与法律本土化问题》,《济南大学学服》第2000年第1期,第36页

(13)转引,阮竞青:《论法律移植》,《复旦学报》1998年第3期,第99页

(14)梁治平:《法辩》,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34页

(15)[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86页

(16)转引自,田成有、陈令华:《法治现代化的启动与传统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现代法学1998年第6期,第16页

(17)[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王志安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9页

(18)梁治平等:《新波斯人信札》,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01页

(19)殷陆君编译:《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页

(20)格林顿等:《比较法律传统》,高鸿钧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6-7页

(21)孙笑侠:《法的现象与观念》,群众出版社1995年,第26页

(22)何勤华:《法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载《长白论丛》1996年,第5期

(23)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24)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中国政法大学1999年,第355页

(25)邓小平:《邓小平选集》第三卷,第373页

(26)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卷,第83页

作者简介:

高军(1972—),男,江苏淮阴人,吉林大学硕士,现任何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社科系法学讲师,常州,213001

Email:gdhzgaojun@sohu.com

论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律移植(第3页)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篇二

1 现代化农业与传统农业有着本质的区别

美国农业发展经济学家约翰·梅勒(Johnw.Mellon)把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传统农业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农业技术处于停滞状态;(2)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由于农业劳动力的较大比重和工业扩张对资本的占用,在这一阶段劳动节约型农业机械的使用受到限制,农业发展主要依赖提高土地产出率为重点的劳动实用型的生物化学技术创新;(3)农业现代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农业部门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大下降,人地比例下降,使平均农场规模趋于扩大,资本供给越来越充裕而劳动成本越来越高昂。因此,用机器替代劳动不仅具有经济合理性而且具有现实可行性。劳动节约型的大型机械和其他资本密集性技术被发明出来,并被运用到农业生产中。由此可以看出,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其主要表现在:

1.1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经营目标不同

传统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有限,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靠天吃饭”的现象比较普遍。为了预防自然灾害给人们生存带来威胁,农民尽量地多生产和多储备粮食以备不测,即以产量最大化为其生产目标,而增产的主要手段就是加大劳动的投入。所谓“家中有粮,心里不慌”正是传统农业形态下农民心理状况的真实写照。在小农生产条件下,家庭成员的劳动是不需支付报酬的,在没有其他出路的情况下,其劳动的机会成本等于零。在这种情况下,土地经营就成了农民的“生活保险”和“就业保险”的一种手段。只要增加劳动投入所带来大于零的产出,农民就会继续投入劳动。这种高度集中的劳动投入同巨量的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比重是相适应的。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 W·Schltz)所说的那样:传统农业贫穷而有效。然而,一个依靠传统农业的国家必然是贫穷的[1],因为传统农业的资源配置是低效率的,它虽然解决了过剩农业人口的就业和生存问题,但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多大贡献。这种“就业”实际上是一种隐性失业,它必然会给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埋下“隐患”。而现代农业的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即以一定的投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因为现代农业象现代企业一样,雇主要向被雇佣者支付工资,只要劳动的边际收益大于工资时,雇主才有利可图,才会增加劳动投入。所以,传统农业要过渡到现代农业,就必须将农业生产的目标由满足自给性消费的产量最大化转变为商品性生产的利润最大化。而完成这一转变的首要条件是农业劳动力比重的下降和农业人口压力的缓解,在巨大的农业人口的压力下,农业生产目标由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是不可能实现的。

1.2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技术含量不同

农业领域的技术进步是通过凝结着先进技术的现代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来实现的。传统要素是从农业部门内部和大自然中获取的,技术含量低,且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较少,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数量较多。在这种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状态下,农业机械的使用反而会进一种加剧这种矛盾。所以,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机械的应用和推广往往受到抑制。而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其要素大都是由农业部门外部的现代化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提供的。如农用机械是由机械工业部门提供,化肥、农药、除草剂是由农用化学工业部门提供的,农用动力来自电力部门,农业资金主要依靠政府金融机构和银行贷款。而现代农业要素投入的增长和农业现代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就意味着农业部门劳动力容量的减少。所以,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和农业人口的战略转移是密不可分的。巨量的农业人口压力,必然阻碍农业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从而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1.3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经营规模不同

现代农业的明显标志之一就是它的规模效益,这是因为:(1)现代农业是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农业,这一目标在小规模或超小规模的以满足自给性消费为目的的传统农业基础上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必须在较大的经营规模上,农民摆脱生产者的生存压力,把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追求目标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从建国后的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为了解决当时农民的“吃饭”问题而采取的权宜之计,这些措施在当时对农业经济的发展的确起了促进作用,但随着整个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它的弊端就日益凸现出来。(2)现代农业是高收入的农业。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农民都是比较富裕的阶层,在欧洲,特别是北欧,农民是富裕的象征,而这种高收入必须建立在较大农业经营规模之上。(3)现代农业是农产品高商品率的农业。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的发展水平,关键看它农产品商品率的高低,而农产品的商品率必然与较大的农业经营规模相联系。(4)现代农业是高技术农业。传统农业主要是利用人力和畜力,而现代农业是利用现代机械技术、现代生物化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特别是大型农业机械的应用必须有较大规模的作业空间,因而也需要较大的农场规模。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来看,无论是人-地比例宽松的国家,如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还是人-地比例紧张的国家或地区,如日本、韩国和我国的台湾,它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的过程,也是农业经营规模扩大的过程。

2 中国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来看,传统农业要过渡到现代农业,首先必须将农业的生产目标由满足自给性消费的产量最大化转变为商品性生产的利润最大化。其次是要减少农业人口,实行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率和大型农业机械的利用率。而中国目前要完成这一转变必然面临着重重困难。

2.1 巨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大制约素

现代化农业不仅是用大量资本投入和现代农业技术装备起来的先进产业。而且还是具有

产权关系完善、交易体系健全和组织形态先进等一系列制度内涵的现代产业。它在内部生产结构和外部特征上都明显区别于传统农业。从中国的具体情况来看,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中国农业的现代化之路将是十分艰辛的。这种艰辛不仅来自于农业现代化改造所需资本的缺乏,以及与农业现代化改造相适应的制度变革所带来的不同阶层的利益冲撞,更来自于巨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中国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人口膨胀而资源短缺的农民国家追求工业化的发展问题。无论什么外来思想、内生理论,都不得不在能否解释农村、农民和农业这‘三农问题’上受检验”[2]。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莫过于大量人口的存在,特别是农业人口的巨大压力。从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来看,发达国家已下降到6%以下,而我国却高达50%以上。巨大的人口压力阻碍着现代农业要素对传统农业要素的替代,阻碍着农业技术特别是体现现代农业重要特征的机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进步,同时也成为制约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经验来看,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高低与农业部门承受的人口压力大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传统农业要过渡到现代农业就必须将农业生产目标由满足自给型消费的产量最大化转变为商品性生产的利润最大化。而完成这一转变的必要条件是农业劳动力比重的下降和农业人口压力的缓解。本世纪头20年我国农村“更高水平的”小康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否能够较好地解决。

2.2 耕地资源稀缺,人地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土地资源的富裕与稀缺和人均耕地的多寡是决定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实现难易程度的关键。新中国建立以来,全国耕地面积仅1957年以前有所增长,以后便逐年下降。目前,我国土地后备资源不足3333.33万hm2,其中可以开垦的土地不足1333.33万hm2。与此同时,我国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还在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村劳动力每年增加600多万人,而耕地面积却在以每年46.67-66.67万hm2的速度锐减。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01年我国耕地总资源是847.21hm2,常用耕地面积为705.51万hm2,临时性耕地面积为141.71万hm2,人均常用耕地面积仅0.08hm2。[3]自改革开放以来,耕地平均每年减少2万hm2,随着近年来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今后即使采取各种措施保持耕地面积不再下降,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仍会呈减少的趋势。耕地面积减少的结果,将导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减少和农产品供应量的减少。从每百公顷耕地承载的农业劳动力人数来看,美国是1.89人,英、德、法均在10人以下,人口密度极高的日本为94.40人,印度为156.53人,而我国却高达350人[4]。可以想象在这样耕地资源稀缺,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农业现代化是很难实现的。

2.3 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在发达国家,特别是北欧国家,农民是富裕的象征,而在中国,农民是最大的弱势群体。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长期以来他们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中国工业化和原始积累的贡献者,而自身的利益却得不到保障,使农业成为一种经济效益很低的产业。农业比较利益偏低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全体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中国长期推行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形成了农产品价格偏低,农产品价格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变动不协调,工农业商品比价不合理,使农业的投入成本高,产出效率低,从而抑制农民收入的增加。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有所缩小,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民的负担也大大减轻,农业经济也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但是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农产品定价偏低,而销往农村的工业品价格却不断上涨,使一度缩小了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又重新扩大。工农业比较利益的差异,造成大量农业生产要素通过各种途径向非农业产业转移,其中包括金融、财政及市场途径,使农业本身要素投入严重不足。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削弱了农业的积累能力,农业发展受到限制。

2.4 农业科技进步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农业领域的技术进步是通过凝结着先进技术的现代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来实现的。现代农业科技进步包括三个环节:研究、推广和应用。自1949年以来,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从1949年的1035kg/hm2增加到1998年的4953kg/hm2,增加了近4.8倍,其中74%源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从1949年的165kg/hm2增加到1998的1009kg/hm2,增加了6倍多,其中80%源于农业研究和推广。但是到目前为止,从整体来讲,中国农业技术落后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例如在农业机械化方面,1997-1999年,每百公顷可耕地拥有的拖拉机数量,中国为60台(从多到少排列,中国排在第85位),甚至还没有达到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因为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为70台[5]。农业发展的现实表明:目前的农业科技依然落后于实际需要,主要表现为:(1)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落后于农业科学研究,许多农业科研成果还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农业科技人员少,组织机构不健全。目前,全国有1/3的乡镇、3/4的村尚未建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组织。(3)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差、待遇低、活动经费少,影响了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

2.5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使得农业经济很难持续健康地发展

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国民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施行和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大提高了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但近年来随着接受教育成本的提高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广大农村有所抬头。农民的孩子考学难、上学难、找工作更难的现象很普遍。有不少农村的孩子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成为当前农村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这就意味着农民工的下一代很可能还会成为农民工。农村教育出现危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难以提高的现实应当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据统计,中国的文盲、半文盲主要分布在农村,农村劳动力素质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中小学在校学生流失较重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农村教育质量低下,教育结构不能完全适合农村发展的需要。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子女受教育的成本的提高不同步,教育费用在农民消费支出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农民对子女受教育后的预期收益缺乏信心,这些直接影响了农民子女素质的提高[6]。这样的农民素质和农村智力结构,很难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转变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要求。

3 对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困难的成因分析

3.1 历史原因

中国古代的辉煌,除了世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以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时期整个世界处于一个农耕时代,故象征人类文明进步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处在大河流域。那里有肥沃的农田和良好的灌溉条件,从而孕育了人类文明。然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了世界的方向,从此,世界的步伐开始向工业化迈进。但纵观我国,在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之后,又经历了帝国主义入侵掠夺的百年耻辱,长期的内忧外患,打乱了正常的社会进程,使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几乎陷入停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由于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出于对政权的稳固、国家安全以及当时市场现实的考虑,优先发展重工业,农民成为发展工业所需原料及资金的提供者。对农民长期过度的“索取”和工业并没有反哺农业所造成的恶果最终必然会显现出来。所以,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困难,有很多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要在短时期内解决这些困难是不现实的。

3.2 制度原因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今天近60年的时间内,中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四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亿万贫苦农民获得了土地;第二次是50年代中后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土地由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变为集体劳动、按劳分配,形成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模式;第三次是1978年以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以家庭承包的形式分给了农户,分散经营。这种把农民的劳动同其收获结合的经营方式,极大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我国农业经济出现了80年代前期高速增长的时期。第四次是20世纪90年代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即农业产业化经营。这种经营模式主要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农、工、贸,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使农业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近30年间,我们对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上发生了偏差,片面地追求所谓“一大二公”,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严格控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使大量的劳动力沉积在农村。十一届三中会全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这种“稳定”局面被打破,长期存在于农村的隐性失业逐渐显性化。尽管目前部分农村由于集体经济或私营经济比较发达,农民的生活水平甚至超过了城市,但大部分地区尚未摆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影响,依然停留在传统农业的发展阶段。

3.3 思想原因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思想在一些人的脑海里仍然根深蒂固。特别是一部分农民至今没有摆脱封建自然经济的影响。“多子多福”“家族观念”以及体力劳动对人力的客观要求刺激了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使人地矛盾更加突出。这些年来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的快速增长得到了遏制,然而,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使中国人口的出生率虽然下降,但新增人口的绝对数量仍然很大。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出生率的下降,医疗条件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许多城市进入到老龄化城市的行列,即将来临劳动力短缺的现实,使我国的人口政策陷入了两难境地。此外,农村“财富观念”“打工不创业”现象非常普遍。许多人把辛苦打工挣到的钱没有用于投资赚钱,而是用来盖房,娶妻生子,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了自身的长远利益,从而陷入一种低循环状态。

3.4 资源原因

中国是耕地资源相当稀缺的国家,据相关资料统计,1994年我国的耕地面积14.24亿亩,农村居民人数为85549万人,每个农业人口平均占有耕地仅为1.66亩,这一数量不及美国农村居民人均耕地45亩的1/27,也不及印度农业人口人均耕地3.85亩的1/2。[7]而90年代以来兴起的开发区热、房地产热以及城乡宅基地的扩大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矛盾。而另一方面是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城市还无法吸纳这样巨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在城市同样面临着就业的巨大压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转变,原有的一些国有企业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纷纷破产、倒闭,它们已不具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而且自身的下岗人员还需安置。现有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虽具有一定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但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广东、江浙等沿海地区,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的数量及规模和沿海各省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些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除数在城市有固定的工作以外,大部分是以临时工的身份在城市中生存。较高的“进城”成本成为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3.5 产业结构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这种状况又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首先,从工业化的模式来看,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工业化的过程是轻工业-基础工业-重工业,特别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所以能够有效地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使农村的大量土地让少数农业生产者耕种,便于形成规模效益和机械化耕种。工业的发展也为农业提供了农机、化肥、农药等。这种吸纳农村人口又反哺农业的工业化模式,使这些国家和地区走向工农业协调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而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却走的是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这种工业化模式,一方面是受苏联经验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格局有关。从农业产业结构本身来看,我国农业长期存在着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林、副、渔业所占比重较小,乡镇企业起步较晚,第三产业正在兴起,但发展并不平衡,大部分地区的农业产业仍然是大路农产品。

总之,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必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如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相对较少;农业人口存量巨大;城市化水平低且城市存在着大量失业、下岗人员;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诸多问题。面临中国入世后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农业要想走出困境,摆脱目前的不利局面,惟有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化农业才是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87:4.

[2]温铁军.“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J].读书,1999(12):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年鉴出版社,2002:5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年鉴出版社,1995:6.

[5]王振中.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8-10.

[6]张晓山.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R].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中国水利现代化进程的评价和展望 篇三

关键词 水管理;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水利战略

中图分类号 TV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6-0120-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6.020

4.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篇四

资料收集

1.中国传统文化

含义:

“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内容:

诸子百家、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主要指诗词歌赋)、传统节日、中国戏剧、中国建筑、汉字汉语、传统中医、宗教哲学、民间工艺、中华武术、地域文化、衣冠服饰、传统音乐、传说神话、中国对联等等。

2.什么是现代化

“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涉及社会生活诸领域的深刻的变革过程,这一过程以某些既定特征的出现作为完结的标志,表明社会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研究现代化需要首先明确何为现代化,一般都是按照生产力变革定义“现代”和“现代化”,将它们与资本主义剥离开来,不仅打破了把现代西方社会作为超时空额现代化范式的西方现代化理论和其他各种史学观念,而且对于历史与现实中存在的不同现代化道路、现代化模式,都有强大的解释能力。3现代化的动力来源

①时间与空间的分离 ②脱域机制的发展 ③知识的反思性运用

美国学者殷根哈特将以上三种关于现代化动力的阐释分别归纳为“经济发展决定论”、“文化发展决定论”和“综合决定论”。我国学者何传启就现代化的动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将整个现代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认为第一次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是技术创新、资本积累和政治民主;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则是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专业人才。4.精神维度 ①主体性原则:首先是个体独立精神的存在,独立思考,自我意识,道德自律,自由权利,艺术自主。

②理性原则:求真批判

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文化中占据统治地位。他们开创了仁、义、礼、智的思想体系,主张性善论,告诫人们应当具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恭敬之心”,反对不义之战,反对暴政害民等等。对现代化建设起了一定的作用。例如,历史上尊师重道的儒家思想,强调师道尊严,树立教师的绝对权威,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教导作用,这对于预防正处于可塑性很大,对于建设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以人伦关系为基本核心,独具中华民族特征的伦理文化,讲究孝、悌、忠、信的道德礼教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制秩序,提倡君贤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追求群体、互助、和睦相处、与人为善等等。这与西方国家的“个人本位”和“自我中心”形成鲜明的对照,其树立秩序,要求民众遵守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唐宋以来直至鸦片战争,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垄断了中国近千年的历史。在某些方面,宗教对预防犯罪起了有益的作用。例如,按照有神论的说法,人死后灵魂还在,事事讲究个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提倡人生在世要善良忠厚,造福乡里,追求死后灵魂的超度,归返天堂。否则,死后灵魂必下地狱,最坏的还要打入十八层地狱。以此规劝人们行善积德,抑恶扬善。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孟子把天和人的心性联系起来,主张“尽心”而“知性”,“知性”而“知天”,以人性为中介将天和人沟通和统一起来。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称“中和”、“中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

宏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无疑,儒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与发展。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认为“立人”、“达人”要以“己立”、“己达”为前提。孟子说“道惟在自得”,求道没有别的途径,全靠自身的修行和体悟。

孔孟自然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深沉的悲情悲愿和无限的同情之心,孟子称之为“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所谓承担责任即是在悲天悯人的基础上所引发的自我关怀和群体关怀。自我关怀表现为谋求主体道德生命的提升;群体关怀表现为谋求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正如《易传》所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总之,悲天悯人的同情心是责任感得以生发的直接契机,承担苦困的责任感则是同情心的必然升华,二者共同构成儒家忧患意识的有机内涵 力行意识与实践品格

在儒家看来,和谐境界的实现,人本精神的高扬,忧患境域的摆脱,道德素养的提升,无一能够离开人们投身现实、奋发进取的努力和作为。因此,儒家经典大多强调力行,儒家人物大多是力行主义者。孔子云:“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也”。意思是说,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当有无穷责任、无穷事业,当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否则,贪图安逸,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就是“士”的耻辱,就不配当一个知识分子。道德修养或道德实践即通过修身或自我改造以达其“内圣”目标;社会政治实践即通过事功或社会改造以达其“外王”目标。“内圣”有赖于“立德”,即注重人的自我身心修养以挺立道德人格;“外王”有赖于“立功”,即在社会上成就一番大事业以挺立政治人格。所以《大学》在强调“修身齐家”的同时,紧接着便讲“治国平天下”,认为这两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废,所以儒家反对空谈,反对坐而论道,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性。4.3.1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传统文化中一些极具生命力的思想,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仍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的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的相同之处,使传统文化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事、轻鬼神,重现世、轻来世,人际关系的协调与人文思想的培育是其基本内涵。与西力一的价值观念相比,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弃绝了此岸与彼岸、天与人的相异与相离,将人生的价值实现,全部投入于现实人生中,注重人伦道德与人际关系的协调。统治者要想使天下稳固,就要善于掌握民情、把握民心。这种重视人的作用的思想与企业文化的宗旨是吻合的,有利于企业各项工作中突出人的主体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道德教化作用的思想,有助于企业价值观、道德观的培养和建立,对企业良好风气的形成及共同价值目标的确立有积极作用。价值观的培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它能够使员工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引导或约束员工的行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从孔子开始,历代思想家都特别强调道德的教化作用,认为人人皆有羞耻之心,关键在于要用高尚的道德去教育、感化他们,使他们明白何为高尚、何为卑鄙,何为道德、何为不道德,以成就“君子”人格。孔子认为德治的效果要优于刑罚,即“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它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主张“以德服人”的王道。在当代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重视企业精神的培育。

3.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礼仪秩序的文化传统有助于企业建立适合其行业特点的行为规范和礼仪形式。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誉,注重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借鉴传统文化的很多做法,用切实的行为规范和文化礼仪形式来形象地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念,优化企业的文化氛围。目前,我国不少企业都有一些固定的文化仪式,如礼貌用语、服务规程、升旗仪式等等,这些都是树立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有效力一法。4.3.2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在长期的自然经济中形成的文化模式,现代企业文化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发展起来的。因此,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必然呈现一些负面影响,只有走出传统文化消极影响的误区,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这些负面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力一面: 1.传统文化“重义轻利”,“义”、“利”割裂的观念束缚着企业家的手脚。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不提倡人们追求哪怕是合理的经济利益,崇尚“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义”和“利”、经济和文化对立起来。这种观念几千年来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进取力一向,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既要追求社会效益,更要追求经济效益,“利”的获得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失去它社会效益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树立“义利统一”的价值观,这是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

2.传统文化特别强调群体意识,忽视对人的个性的认可与培养,不利于企业员工个体意识的发挥。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点就是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塑造个性化的企业及企业家形象,而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群体的作用,强调整体对个体的制约力量,忽视了群体中每一个个体作为最积极的行为主体所能够发挥的巨大作用。这种思想意识的长期影响,使人们难以坚持个人的看法,企业家不敢大胆实施自己的改革力一案,不愿显示个人的力量,这对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3.传统文化崇尚“中庸”之道,提倡平均主义,压抑了人们的进取精神。市场经济需要冒险精神、开拓精神、进取精神,通过公平的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但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提倡的是不偏不倚,不要为人之先。这种观念造成的行为后果是压抑人的进取精神。虽然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竞争机制还不完善,但从观念引导来说,应积极提倡广大员工在工作中积极进取,崭露头角,勇于超越自我、超越他人。4.3.3继承与超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既是一种管理理论,又是-种文化现象。以传统文化为根基,进行合理的扬弃,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根基。同时,中国自身的改革开放给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契机。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在改革的浪潮中,不断地将当今世界一切优秀的企业管理模式、价值观念大胆吸收和借鉴进来,使企业从传统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状态下的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必须运用人类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理论毕竟是在市场经济最发达的西力一国家首先发展起来的,它适应了现代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市场经济运行发展的需要,是人类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之一,我们可以也应该大胆引进。但近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都表明,文化的引进,只有在与本国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相结合并受其决定的前提下,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封建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奉为正统的当然是“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文化,但是儒家文化没有很好地解决好生与死的关系,只是通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特别强调血缘延续的文化来让一个人的生命以另一种意义延续,但这种异体延续毕竟不是同一个体生命的延续与永生。有了这一缺陷,扶乩、风水、谶讳之学也就从来没有绝迹。秦始皇求长生不死之药,汉武帝“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等看来荒诞不经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些具有高度智慧的英主尚且如此,更无论凡庸之辈。现在看来,洪秀全对于西方基督教只是借用了一下名词而已。在他的宗教外壳里塞的全是中国传统民间宗教里的糟粕,因为以西学的浩瀚,尤其是发展了一千多年的基督教教义的博大精深,洪秀全不可能凭借读一本改装过的《劝世良言》就能窥其堂奥。从其对民众的动员与组织方式来看,“拜上帝会”实在与我国历宋、元、明、清四朝潜伏于民间的宗教如“白莲教”、民间会党“天地会”等算是嫡系兄弟。这也是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为历来一辈辈中华儿女奉为至圣宝典的儒家道义,存在着这么严重的缺点,却笃行之而不深思,实在是我们民族的一大失败。

4.3.4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它主要决定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既有促进现代化建设,促进发展的一面,也有诱发和滋生犯罪,破坏和平稳定的现状的一面。我们对传统文化应当采取批评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那么,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依靠什么能够应对全球化背景所带来的压力?那便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贯穿其中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博弈的支点。在民族的意识形态中有超越性意识形态与世俗性意识形态,一个民族越是发达越是强盛就会越强调其形而上之超越性意识形态,于是在不久前首次全球祭孔活动中也是有把孔子作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象征符号予以强调和肯定的意味,中国人很清楚中国对西方的吸引之处和魅力所在永远是随着五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内涵,正如外国人到中国北京旅行一定会去看长城、故宫,不会对北京亚运村有太大的兴趣。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意义正在于保存本土的民族个性,不至于失落于国际标准化大工厂的趋同格式。

关于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借用美国文化社会学家E·希尔斯的话很能说明问题。他说:“即使我们承认,每一代人都要修改前辈传递下来的信仰和行为范例,我们还必然会发现,大量的信仰过去被拥护,现在仍然被拥护,许多行为范例过去被奉行,现在仍然被奉行,而且,这些信仰和模式与近期出现的范型相互并存。”[1]这短短的一句话包含了四层意思: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已发生“错位”,传统文化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生活;二是传统文化有很大的稳定性,因而现代生活中仍存在着传统文化的某些因素;三是尽管现代生活仍继承着传统文化的某些内容,但这种继承不是一成不变的拷贝,而是有所修改的被接受并发展;四是现代生活在创造着新的文化。这或许可以用错位——继承——发展——丰富来表述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错位

现代生活是不同于传统生活的生存模式。适应传统生活而产生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这是由于传统文化本身以及时代都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从其本身来说,传统文化都有两重性,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又有落后、腐朽的一面;从其发展的不同时代因素来说,由于现代反差,传统文化既有适应现代生活的一面,又有不适应甚至阻滞现代生活的一面。由此导致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发生了错位。

(二)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中国传统文化虽历经挫折、甚至像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革”那样的摧残而薪火不灭。这里面有着深刻的原因。从传统文化的本质属性上看,传统文化有其时代性,依赖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但除去其含有的时代性因素,还包含着普遍意义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可以为现代社会所继承。例如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助、重视家庭、诚实信用、正义勇敢和爱国等等文化特质仍是现代人的生活信念。其次,对一个民族来讲,传统文化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现代生活的文化基点和历史条件。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生活都不能建立在虚无基础之上,而必须建立在一个被批判过的传统之上。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

(三)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发展

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并不是原封不动、一成不变地传给下一代的,而是有选择、有创造、有意识的文化发展过程。有选择,是指现代人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之后,选择其有现代价值的精华部分继承下来,抛弃其不适应现代生活的糟粕。有创造,是指通过对传统文化精华部分的重新阐释,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形式,使其更适应现代生活。有意识,是指现代人作为文化创造和选择的主体,要有主体意识、自主意识、文化意识和反思意识等等,积极能动地、独立自主地接受和吸收传统文化并使之为自己所有。这样,经过现代人继承的传统就有了某种不同于它从前的特点,具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和规定性,成为以现代生活方式呈现着的文化传统,成为融入了现代生活并流传下去的传统文化。

(四)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丰富

现代生活也在创造着新的传统文化。现代人的生活决不是简单复制已有的传统,相反,它是指向未来的一种创造。在现代生活中,根据变化了情况,创造出我们传统中所没有的、崭新的东西,它们中具有遗传活性的就会流传下去成为新的传统,从而丰富了传统内容。

5.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篇五

一、单选(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中国近代历史非常重要的转折发生在哪一年?

A.1810年 B.1820年 C.1830年 D.1840年

2.1923年2月,哪一位学者在清华大学作了题为《人生观》的专题演讲?

A.陈独秀 B.梁启超 C.张君劢 D.胡适

3.“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以下哪位人物提出的?

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谭嗣同

4.工业革命浪潮发端于哪个国家?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二、多选(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1.张君劢对于科学和人生观有哪些观点? A.科学是客观的,人生观则是主观的 B.人生观问题的解决要依靠中国传统文化

C.科学强调的方法以逻辑与分析为主;了解人生观要采用直觉与体会的方法 D.科学受因果律的支配,人生观则是受自由意志支配的 2.在洋务运动期间成立的机构有哪些?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总理衙门 D.江南制造总局

三、判断(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如何处理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成为我们在历史的具体过程中所应该解决的问题。

正确 错误

2.何善蒙副教授认为,对洋务运动的成效真正的检验是中法战争。

正确 错误

3.根据何善蒙副教授所讲,五四运动之后,科学与民主观念日益深得人心,科学主义日益盛行。

正确 错误

4.根据何善蒙副教授所讲,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教育制度,真正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6.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篇六

现代化新进程中__交通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确定交通组织决策目标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需要”原则,即目标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二是“可能”原则,即目标是有实现可能的。我们根据__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现代化新进程的交通需求,确立__交通“十一五”跨越式发展目标,计划完成公路

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60亿元,为“十五”期间总投资的3倍;到2010年总体实现“5555畅通”:即500公里高速公路纵横成网;5000公里等级公路贯连城乡;5000公里硬化公路村村通达;港口形成5000万吨吞吐能力。这一目标以总体上满足“十一五”__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的需求为前提,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拉开交通框架,搭好交通平台,奠定现代化的交通先导和保障基础。这从发展路径上讲,是抢抓机遇、加速前进的追赶战略;从工作态度上讲,是超越常规、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

今年以来,__以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取向的“十一五”交通建设规划已全面启动实施,实践不断丰富我们的认识,深化我们的思考,使我们进一步坚定而又冷静地对待这一跨越式发展路径的选择。

一、确立__交通跨越式发展路径,必须要对交通发展形势作出科学判断

事物发展的理想途径应该是均衡、协调,跨越式发展不是最优选择,而是实现均衡、协调遭遇困难下的次优选择。通常的情况:一是过去发展慢了,要加快速度追赶;二是现实需求强烈,不加快发展无法满足;三是可预期的将来期待更高,渐进式的发展不能适应。__交通谋求“十一五”跨越式发展,就是这三种情况并存背景下的路径选择。

第一,__交通基础设施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这种改善带来的缓解是初步的、暂时的。

__属沿海多山丘陵地区,区位条件不具优势,铁路未通,航空落后,公路承担着交通主体功能,交通不便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十五”期间,在全省实施“交通六大工程”的建设高潮中,__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20亿元,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设快速推进,交通条件显著改善,交通瓶颈得到了初步缓解。但是,我市交通的基础仍然不够扎实,交通滞后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交通建设的力度和速度总体上还处于全省靠后水平。

在全省格局中,__陆地面积9411平方公里,人口560万,2005年GDP1252亿元,分别占9.2、12、9.4;但__公路通车里程412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8公里,分别只占8.5、6.9;__公路密度43.9km/100km2、高速公路密度1.36km/100km2、每万人口公路拥有量7.6km,也均低于全省47.6km/100km2、1.83km/100km2、10.5km/万人口的平均水平。__拥有浅海面积8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745公里,港口资源十分丰富,但大港口的建设、开发还刚刚开始破题,与宁波、舟山、温州三港的开发存在很大差距。十五”期间全省交通建设总投资完成1765亿元,__只占到6.8,也与__占全省经济、人口、面积的份额不成比例。改变区位条件,交通必须先行,“十一五”__交通,不仅仅是正常发展的问题,还有一个追赶发达地区、加快改善区位条件的问题。

第二,适应__“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要以跨越式发展避免出现新一轮瓶颈。

目前,__陆路主通道甬台温高速公路的交通量已接近饱和,104国道经过城区路段时常堵塞;椒江、路桥、玉环三个经济最发达的县(区)不通高速公路,区域干线公路负荷很重;__东部沿海产业带正在迅速崛起,但没有高等级公路贯通连接;椒江大桥作为主城区的唯一跨江通道目前就已饱和,将无法承受2008年台缙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时带来的巨大交通量。水路运输方面,这几年__的集装箱生成量每年提升幅度很大,但是我市90的集装箱通过陆路流向周边港口,给企业发展增加了成本和不便。

展望“十一五”,这是__从人均GDP3000美元增长到5000美元的新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将快速推进,必将产生巨大的客货运输需求;小汽车进入家庭正引起汽车拥有量的大飞跃,预计__到2010年汽车保有量将比现在又翻一番,达到44万辆;同时,__沿海产业带和先进制造业基地都将成型,必须要有强大的综合交通网络为依托。

因此,没有交通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就会形成__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瓶颈。

第三,着眼现代化新进程,交通要以跨越式发展实现适度超前的保障要求。

根据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在工业化中后期,都有一个长达20-30年的交通大建设、大发展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大投入、大建设,奠定现代化的交通保障体系,使交通基础设施从制约因素转化为驱动要素。此后,交通建设从快速发展的高峰期转入平稳发展和完善期。__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区,现代化新进程已率先开启,预计到2010年、2016年、2020年,__人均GDP将分别达到5000美元、10000美元、15000美元,这是从小康水平向现代化发达水平快速推进的新阶段,既具有工业化阶段的普遍特征,又具有__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特殊背景。据此测算交通保障要求,同时考虑交通设施建设周期,__交通将以“十一五”为

大建设的高峰期、大发展的关键期,不采取跨越式发展战略,就不足以形成现代化新进程的坚强交通保障。这个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实际上是需求挤压和前景倒逼的结果。

二、实施__交通跨越式发展规划,必须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并举

“十一五”__交通跨越式发展,从大交通格局来说,由三方面内容构成,一是甬台温铁路于2005年10月开工,计划2008年通车,将开辟__铁路运输大通道,这是从无到有的新跨越;二是公路建设实现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全面网络化,基本形成现代化公路交通体系,这是服务保障的新跨越;三是水路建设以大港口开发为重点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规模化的集装箱作业区和港口集疏运网络,这是资源开发的新跨越。从__交通部门职能工作角度,我们服务于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要致力于重点突破关系__发展大局的公路、港口关键项目,整体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跨越。

第一,全力攻坚沿海高速公路项目,基本实现市域高速公路纵横成网。

1、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是__“十一五”交通发展的主攻方向。高速公路是现代交通发展的典型标志,大规模建设高速公路,是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转向成熟阶段后交通运输发展的共同规律。

__高速公路建设从1993年开始启动,现在正进入了大规模建设的新阶段,目前的格局是:已建成通车的有甬台温和上三高速公路,128公里;在建的有台缙、诸永高速公路,140公里;即将开工的有台缙高速公路东延段,30公里;筹建的有沿海高速公路,143公里;已列入规划、准备前期的有天仙、珠六高速公路,89公里。

我们“十一五”目标完成高速公路建设投资175亿元。计划为:2006年,台金高速公路东段(60公里)建成通车;东延段(30公里)开工建设。2007年,台缙高速公路西段(38公里)、诸永高速公路__段(42公里)建成通车。2008年,沿海高速公路(143公里)开工建设。2008年底至2009年上半年,台缙高速公路东延段(30公里)建成通车。2009-2010年,争取天仙高速公路(55公里)、珠六高速公路(34公里)立项并完成前期工作,能在“十一五”开工建设。

如以上计划得以实施,到2010年,__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298公里,在建里程为232公里,建成和在建的530公里高速公路网络基本成形,将从根本上改善我市交通状况和区位条件。

2、推动沿海高速公路兴建是__“十一五”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沿海高速公路贯穿宁波、__、温州三大沿海发达城市,贯通我市三门、临海、椒江、路桥、温岭、玉环六个县(市、区),对整合沿海深水港口资源,优化长三角区域经济环境,带动我市沿海、沿线地区发展的效应十分明显,将极大地推动我市的城市化进程和沿海产业带加速形成,实现产业集聚和布局优化;并在杭州湾宁波通道2008年建成通车的背景下,该线又为甬台温高速公路面临的巨大交通压力有效分流,衔接杭州湾大桥,开辟__“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新通道。这是关系__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头号交通项目,也是__市“十一五”期间的最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__和沿线宁波、温州市都热切期望沿海高速公路尽早立项建设,在省交通厅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今年1月份,省厅与省发改委主持组织并通过了“工可”预审,省交通设计院抓紧开展“工可”文本完善工作和17个专题报告的编制,到7月份已有9个专题报告通过了审查,6个基本完成编制,另外2个专题在抓紧编制。我市同步展开相关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建设用地预审,实施了线位走廊带初控,建立了沿线资料数据库。

8月2日,吕祖善省长、王永明副省长在__召开有甬台温三市主要领导参加的交通建设工作座谈会后,沿海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进入调整优化设计方案新阶段。8月15日,设计方案的调整优化思路初步形成,省厅随即在__召开沿海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座谈会,进一步研讨和统一优化设计思路。经二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初步设计的调整优化方案已基本完成。如能顺利通过省政府领导和省交通厅等有关部门的审查,则希望沿海高速公路尽早列入“十一五”全省重大建设项目,力争2008年开工建设。

3、确保在建高速公路工程计划完成是推动__规划项目陆续上马的基础条件。在建的台缙、诸永高速公路开辟了贯通浙东浙西、连接浙南浙北、辐射内陆腹地的大通道,对__交通运输发展,尤其是对沿海港口和仙居县的开发,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作为项目实施地的交通主管部门,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全力以赴确保在建工程项目按计划推进,按期竣工,确保省定目标在__得到全面落实和完成。

一是确保台缙高速公路东段建成通车。台缙高速公路东段年底建成通车,是省厅和我市的既定目标,确保这一目标完成,是今年__交通工作的首要任务。省厅和我市主要领导多次赴台缙东段工地现场督查,召开协调会、座谈会、分析会,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市政府专门举行台缙高速公路东段保通车誓师大会,并与临海市、仙居县政府签订了保通车责任状。到9月底,台缙高速公路东段工程累计完成工程量18.30亿元,占总工程量的85.8。其中路基土建工程累计完成工程量15.66亿元,占实际总工程量的99.84;路面工程完成工程量17019万元,占实际总工程量的62.6;附属工程累计完成工程量9292万元,占实际总工程量的31.9。在余下的二个月里,我们将进一步抓进度、抓质量、抓安全,确保年底通车。

二是确保台缙高速公路东延段年底开工。台缙高速东延段是__主城区连接甬台温、台缙高速公路,通往浙北、浙西的高速主通道。虽然这项工程的前期工作几经磨合、反复,延搁了一些时间,但在省厅的重视下,已于9月21日通过了初步设计审查。省厅对我们的要求是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市委市政府要求必须年底前开工。目前我们正会同省交通设计院、省交通集团对设计方案作进一步优化,征地、拆迁等政策处理工作也已展开,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前期工作,确保年底开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在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建成通车。

三是确保台缙高速公路西段和诸永高速公路__段明年建成。台金高速公路西段工程到年底要基本完成路基工程、中小桥涵结构物、3千米以下大桥梁板安装、隧道贯通,确保总体形象进度达到65以上;诸永高速公路__段到年底基本完成路基工程、中小桥涵结构物,3千米以下大桥梁板安装基本完成,除括苍山隧道外其余隧道全部贯通,均要完成省厅年度计划目标,为2007年台金、诸永高速公路全线建成打好基础。

确保以上在建工程按计划推进,然后争取规划项目陆续列入全省建设计划,循序渐进,努力实现高速公路贯通成网的目标。

第二,抓紧启动75省道改造和椒江二桥建设,全面推进干线畅通工程建设。

国省道和区域干线公路是境内运输的主通道,__境内通104国道、12条省道,拥有一、二级干线公路里程1851公里,承担了十分重要的交通运输功能。目前__铁路未通,沿海高速公路尚未立项,这时强化干线公路以承担快速增长的交通压力,就显得非常迫切。“十一五”__将全面进行104国道和大部分省道的技术改造,到2010年,规划完成投资85亿元,市域内的104国道全线改造为一级公路或修建二级复线,12条省道改建里程365公里;全市县乡道以上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30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56公里/百平方公里;县际通一级公路或二级复线,中心镇至县城普遍通二级以上公路,绝大部分乡镇至县城有一条三级以上公路。

当前,__干线公路建设最为紧迫的是75省道改造和椒江二桥建设。

75省道是__市区连接椒北区块、临海东部和三门县域的主通道,椒江大桥是椒江南北两岸的唯一陆上通道,建成于2001年,长2587.30m,总宽19m,净宽18m,双向4车道。现在,随着沿线经济快速发展和交通量的迅速增长,75省道与椒江大桥已严重地滞后于发展的要求。

一是75省道线路迂回曲折,路面偏窄,繁忙路段只有来去二车道,各类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混行,对正常的交通通行已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随着江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75省道的布线和功能都已不能适应交通需求。

二是椒江大桥交通量目前已经饱和,逾20000辆/日,已超出了原“工可”报告预测的2010年交通量18525辆/日;且大桥功能为双向4车道混合交通,中间无隔离带,人车混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织,4车道实际只能发挥2车道的作用,交通拥堵、事故险情时有发生。尤其是台缙高速公路东延段将于2008年底至2009年上半年建成通车,届时,原来从__北面、西面,经由黄岩城区和82省道出入__主城区的车辆,将都会从台缙高速东延段至章安互通经椒江大桥出入__主城区,大桥将因无法承受急剧集聚的交通量而陷入严重拥堵甚至瘫痪。

因此,实施75省道改造和新建椒江二桥势在必行,如不抓紧改造道路和大桥的功能,就将成为制约__市区拓展空间和椒江南北统筹协调的关键瓶颈。我们已就75省道改造线位和椒江二桥桥址作了多方案比选和投资测算,并于10月26日向省交通厅领导作了专题汇报。根据省厅领导指示精神,现在我们对椒江二桥的功能定位、如何处理与老桥收费的关系、如何处理与沿海高速公路大桥桥址线路的关系以及资金筹措方案等问题,开展进一步调研论证,尽快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争取省厅列入2007年干线改造重点项目。考虑到该项目的建设时间需要3年左右,及早做好前期工作,推动开工建设,力争能在2009年通车,是当前__十分紧迫的一件大事。

第三,总体完成乡村康庄工程建设任务,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连网建设和规范化养护管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重大战略,交通部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十一五”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003年全省统一部署实施乡村康庄工程以来,至今年底,__将完成建设投资27亿元,新建成通村等级公路3490公里,通村率达到96;通村硬化公路3910公里,硬化率达到89;新增农村受益人口220万,椒江、路桥、温岭、玉环、临海、三门六县(市、区)达到“双百”目标,全市提前总体完成乡村康庄工程建设目标。同时,完成766.5公里乡道砂石路面改造,实现全市乡道路面全部硬化。

在此基础上,启动实施农村公路“连网贯通工程”,2007年再建设通村及连网公路750公里,使区域支线相互贯通,镇与村、村与中心村、中心村与自然村道路合理衔接,道路成线成环。同时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对已达到乡村康庄工程“双百”目标的县(市、区)重点转向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实施,对欠发达地区乡村康庄工程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予以补助,使农村公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出行便捷、安全服务。

随着农村公路设施的改善,要及时加强农村公路的管养服务,探索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对符合技术标准条件的农村公路列入县乡公路养护管理,增加公路通车里程和公路密度,更好地发挥农村公路的整体效益;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促进农村货运发展,逐步提高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努力把乡村康庄工程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使农村公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以加速大麦屿港区开发为突破口,构建__港现代化港口体系。

立足__港口优势资源,__撤地设市以来的三届市委市政府都把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作为既定目标。面对港口开发滞后局面,今年我市进一步明确了以干促上加快__港口开发的工作方针,准备在重点推动大麦屿港开发的同时,积极推进一港六区整体开发,找准港口功能定位,建成一批、启动一批、前期准备一批并举,大力兴建大吨位码头泊位,提升港口档次。期望通过“十一五”努力,初步形成规模化的集装箱作业区,基本形成港口集疏运网络。

一是整合港口资源,打造一港六区开发格局。目前,《__港总体规划》已经批准实施,__港在海门、大麦屿、健跳传统三大港区基础上,增加临海、温岭、黄岩三港区,形成了一港六区的港口发展新格局。“十一五”期间,__港规划建设各种千吨级以上泊位87个,其中7万吨级3个、5万吨级1个、3万吨级3个、万吨级3个,全港泊位及航道等设施建设规划总投资80亿元;六大港区共新增货物通过能力3138万吨,到2010年,__港港口货物通过能力达到500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50万标箱。

二是大力推动大麦屿港区开发取得新突破。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大麦屿港区“三年三步走”的要求,今年完成2万吨级码头的整合利用;启动建设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2007年底前建成启用,达到集装箱年通过能力40万标箱;到2008年底前基本完成3个作业区2800亩围涂及水电配套等工作。争取大麦屿港列入浙南港口群的主体港,通过若干年努力成为“三港一中心”,即我国东南沿海中部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集装箱运输支线港,矿石、原油、煤碳等大宗货物集散的中转港,对台湾往来的台贸港以及港口物流中心。

三是适时启动临海头门港区的开发建设。海门港往头门岛延伸,是一片开发远景很好的深水港区。连岛工程实施后,将有100多平方公里的后备土地资源可以利用。为发挥临海头门深水港区和后方土地结合的优势,我们规划建设椒江口北岸与头门岛之间的拦海大坝和临海头门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在“十一五”跨“十二五”期间,建成万吨级件杂货泊位1个,并完善水、电、通信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建设,实现港口和产业的互动发展。

四是依港兴业,以工促港,加快临港型工业发展。围绕滨海工业城建设和临港工业园区开发,大力发展临港型工业,把港口岸线后方陆域规划为临港型工业发展空间,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民资,加快临港型工业园区项目的引进,促进临港工业与港口的互动。

三、实现__交通跨越式发展目标,必须要对不确定因素具有充分认识和积极措施

跨越式发展是打破常规的进取状态,目标设定高,工作不留余地,许多不确定因素将阻滞甚至中断目标的实现,对此,我们要有认识、有准备、有对策。

第一,规划因素。

由交通工程的跨区域性和当前交通管理体制决定,省级交通规划对我们市、县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约束力。我们市、县交通建设,大的项目从“预可”到实施都由省里主持组织,一般项目也是省里补助、地方配套。所以,我们推进区域交通跨越式发展,争取省里的支持至关重要。一方面,对已列入省规划的项目,要把我们份内的工作做主动,争取早安排、早开工、早建成,以带动后续项目。如在建的台金、诸永高速公路要确保按计划推进,沿海高速公路前期工作要全力推动。另一方面,对未列入省规划的重要项目,我们要在做深做细调研的基础上,拿出充分的依据向省里争取,尽量在省规划中途调整时能列入。如天仙、珠六高速公路,我们就要作这样的努力。总之,在规划问题上,我们如果局限于省规划的已有项目,自己无所作为,那就不叫跨越式发展。

第二,国家宏观调控因素。

上半年,全国GDP增长10.9(全省14.1、__1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8%,中央为防范经济过热,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调控的主要手段是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建设用地和信贷规模,坚持突出重点、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适度微调,切实解决当前投资增长过快、新开工项目过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交通项目虽然属于“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有保”一类,但在宏观从紧的大环境下,肯定也要有所收缩,尤其是推动新开工项目的难度要增大。省政府领导对沿海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的指示精神,就蕴涵着贯彻宏观调控政策的背景。

我们认为,这次宏观调控对当前交通发展大局影响不会很大,但对我们的工作要求肯定大大提高,至少对新开工项目的审查将更加严格,我们申报项目必须要把前期工作做细,理由充分,经得起审查。如沿海高速公路设计方案优化问题,必须贯彻省长指示,以大局为重,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兼顾投资方的承受能力,否则,项目就会扯皮,就会延误时机。天仙、珠六高速公路我市规划在“十一五”启动前期工作,省里对天仙高速公路安排在“十二五”,珠六高速公路尚未列入,我们要先把布线等前期调研工作做起来,在台金、诸永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和沿海高速公路开工之后,争取提上日程。

第三,资金因素。

交通建设根本上取决于资金。其来源:一是省交通厅、公路局等上级主管部门拨款或补助,随着国家、省财政和交通规费收入的大幅度增长,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如我市上半年规费征收势头良好,完成公路养路费4218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完成客货运附加费4977万元,同比增长18;完成港航规费5303.8万元,同比增长19.2,将壮大省里的统筹拨付能力。二是地方财政配套资金,随着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配套能力也不断增强。三是地方政府主导的银行融资、收费还贷工程,这类交通“四自”项目从90年代兴起,成为一段时期区域干线公路建设的主要筹资方式,现在出现了两种情况,部分效益较好的收费工程,继续支持着当地交通滚动建设,部分收费工程受交通发展等因素影响效益下降,出现亏损,政府开始实施赎回裁撤政策,“四自”工程呈不断缩减和退出趋势。四是业主投资的商业化经营工程。企业财团、上市公司和民间资本投向交通领域,大大加快了交通重大项目建设,现在高速公路、大吨位码头大多由业主投资,或被财团收购,正成为交通市场化的主导力量和交通设施投资的市场主体。五是社会捐资和农民投劳,主要支持小型公益性交通设施建设,对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现在,交通建设总体上可按公益性和经营性划分出两类投资主体,即政府投资和市场业主投资。“十一五”政府对交通建设投资比例将比“十五”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但支撑较大的交通发展规模需要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业主对交通设施的投资取决于项目的经济效益,本质上是资本的逐利行为和市场博弈。

就像道路的建设速度总是落后于机动车的增长速度一样,交通的投资增长也总是满足不了交通建设的资金需求增长,尤其是政府投资,既受到政府财力的制约,也要受政府决策取向的影响,如投资建设的时机选择问题、建设标准与投资能力问题等等。因此,保障交通建设所需资金,除了广开渠道增加外源资金供给,更要树立正确的投资效益理念,建立交通投资的收益补偿和转移支付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和社会投资交通建设的内生动力问题。对此,我们的看法是:

1、确立政府投资主体地位。交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经济增长的孵化器,市场繁荣的助推器,区域协调的平衡器,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远远大于直接的投资利益,本质上是公共产品,政府财政是义不容辞的投资主体。

2、建立政府交通发展基金。交通设施建设是一种战略投资,其巨大的外部经济效应为其它基础设施所不可比拟,区域经济地理和发展空间随着交通的发展而拓伸,沿线和周边的土地等资源随着交通的发展而升值,但市场无法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对交通的外部效应作出补偿,这种“市场失灵”现象,正是需要政府主动介入的地方。政府可以作出这样安排:建立交通发展基金,基金由财政拨款和交通投资补偿费组成,前者保证工程前期工作开展和建设启动,后者是对交通发展产生的土地升值等收益按一定比例回馈于交通建设,实现交通投资良性循环、滚动开发。

3、探索业主投资补偿机制。对综合效益显著但政府投入不足、业主投资回报率又不高的重要交通项目,要本着“适度举债,适度超前,积极平衡”的原则,大胆开拓融资渠道;或者一项一策、特事特办,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或补偿措施吸引市场投资,以推动交通设施早投入、早建设、早出效益。

第四,土地资源因素。

交通设施建设要占用大量土地,消耗大量能源,当前,农民土地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宏观调控下国家对土地的控制也越来越紧,土地征迁的难度甚至比落实资金的难度更大,我们在建的台缙高速公路、76省道复线等工程,都受到征迁问题的阻挠,严重影响工程的建设进度。土地等要素的制约正成为交通发展的突出瓶颈,破解这一瓶颈,要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交通建设是促进土地开发的,国土资源的配置要满足交通发展的需要。交通道路建设在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的同时,激活了沿线土地,提升了存量,开发了荒僻土地,盘活了增量,带来更多的回报。如台缙、诸永高速公路开辟了我市西向通道,仙居更是四面辐射,沿线尤其是偏僻山区的国土资源一举激活;沿海高速公路将开辟我市南北第二通道,沿线滩涂资源开发前景不可估量;76省道复线、35省道、74省道改建和温岭石松一级公路等区域干线公路建设,都将大大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提高沿线土地开发效率;全市兴起的农村公路建设,有力推动了偏远山区开发,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这些,都是通过交通发展,促进了国土资源的均衡开发,加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提高。可见,国土资源的价值实现离不开交通发展,交通使大量的闲置土地激活、变热,交通建设对于土地的占用,不但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必须的。

另一方面,土地是有限资源,交通的发展要合理利用土地。交通行业是资源占用型和能源消耗型的行业,同时也可以成为节约型行业。土地是战略资源,要认真处理好交通建设与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把节约土地、保护耕地贯穿于交通建设的全过程。在项目立项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要合理确定路线走向、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尽量减少占用耕地,避让基本农田,达到满足公路功能要求与减少建设用地的合理统一。在工程设计阶段,要优先选择能够最大限度节约土地、保护耕地的方案,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地、废弃地、劣质地进行建设。在工程实施阶段,要尽可能利用荒坡、废弃地作为施工场地,对公路改线后废弃的旧路尽可能造地复垦或绿化,避免闲置浪费。

要开发就必然有消耗,要利用就必须有保护,这是发展与可持续之间的辩证关系。关键在于做到开发而不乱伐、消耗而不浪费、利用而不滥用、保护而不保守,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使交通“十一五”新跨越和可持续发展得到切实的土地资源支持。

第五,社会矛盾因素。

交通是造福于民的事业,但也会因利益的不均衡使部分群众受到损害,这在交通工程的征地和拆迁中得到集中反映。因工作不到位引发社会矛盾以至群体性事件,这是我们的过错;因社会矛盾而阻碍甚至破坏交通建设,那是事业的遗憾。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的转型期,社会矛盾不断集中和显化,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一旦处置不当,社会矛盾就会聚焦。我们交通工程建设和运输市场资源配置,都与沿线群众、从业人员的利益密切相关,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工作推进中能否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方法。

1、在工作的理念上,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如果以损害被征迁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来推进交通工程建设,以破坏公平公正原则为代价来推动运输市场配置,那不是交通发展的方向,也不是交通发展的目的。新形势下,交通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更多地考虑方便社会公众,保障公众安全,维护公众权益,保护资源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念,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

2、在工作的方法上,要坚持依靠群众,运用民主科学的手段把群众利益问题协调好、解决好。“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是我党的政治优势。__市区环线公交二轮运力改造,是我市交通系统走群众路线、妥善协调各方利益的成功实践。我们出台的改造方案,经过召开各种座谈会、听证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让利益各方充分磨合和表达,不断加以完善,报市长办公会议、市委书记办公会议审议批准实施。3月27日,49辆公交新车置换64辆旧车投入运营,开通以来,经营单位严格按承诺服务,市民反响良好。今明两年我市有100条县(市)际客运线路、664辆客运车辆将经营到期,年内到期有73条、494辆,我们将在市区环线公交改造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坚持走群众路线,做好过细的调查研究和思想工作,把市政府发布的《县(市)际线路第二轮运力配置实施意见》落实好。化解新形势下交通工作碰到的社会矛盾,必须要以服务的理念、踏实的作风赢得广大群众支持,做到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成为和谐社会的推进者。

第六,__交通体制因素。

__由撤地而建市,行政中心迁设椒江,至今仍然带有明显的行署体制烙印,事权、财权下放县(市、区),统筹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的能力不强,市本级处于很难有所作为的位置。我们__市交通局就是这种现象的典型性部门之一。资金运作方面,各市都有资产近十亿、几十亿的交通投资公司为依托,__交通投资公司虽成立于1993年,但实际上已倒闭,市本级财力薄弱,交通投资没有融资平台能力更弱,从项目报批到法人组建、政策处理等各个实施环节,毫无自主性可言,如台缙高速东延段、沿海高速公路__段均仰仗外来业主投资,中间发生纠葛和磨合,我们全部受制于人,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每一个项目的实施都要面对着随时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

体制和历史原因造成的现实窘境,不能成为我们无所作为的藉口,而要成为鞭策我们直面艰难、勤勉有为的动力。因为,我们除了虚心、诚心、细心、恒心,已没有其他可以获取关心的资源;我们除了自勉、自励、自律、自强,已没有其他可以获得支持的自信。因此,我们要以更加诚恳的态度、务实的作风、严谨的服务,做好每一项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打造我们的人格和人力资源优势,以此赢得各方面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促进交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

影响和促进交通跨越式发展的因素很多,无论是消除负面影响,还是推动积极因素,最终都落脚于我们是否朝着“十一五”交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作出了孜孜不倦的努力。

7.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篇七

1 国外马产业发展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马产业经过了农耕转型为现代娱乐的历程,马产业发展的核心是马彩,世界约有2000个赛马场,分布在88个国家,67个国家和地区开设马彩票,其中有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德国、巴西、秘鲁等,我国周边的国家像日本、韩国、蒙古、越南、新加坡、泰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俄罗斯等国也都开设了马彩。

英国是现代赛马运动的发源地,2004年英赛马彩票投注208.77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提供了42000个全职岗位;美国的马产业是美国十大产业之一,超过了服装业、电影业、家具制造业,2005年美国马产业贡献GDP为261亿美元,提供140多万个全职岗位;法国是世界赛马彩票的重要发源地,2006年法国赛马彩票投注83.02亿欧元,居世界第四位,税收10.5亿欧元,为社会提供了约52500个就业岗位;在澳大利亚,马产业是第三大产业,列在羊毛和煤炭之后,职工人数居全国各个行业中的第五位,澳大利亚的纯血马的数量居世界第二位,赛马业对澳大利亚GDP的贡献为7.6亿澳元;德国有8000万人口,有400万人在骑马,其中有14万马主,解决了30万人的就业问题;荷兰把马匹的出口作为支柱产业之一。[1]

日本的马产业也很发达,2007年日本赛马彩票投注31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政府抽出大约17%,去反哺农业,从而促进马产业的繁殖,相辅相成;韩国是世界上赛马发展最快的国家,赛马收入占整个韩国彩票业的67.5%,2002年韩国赛马场的收入就将近达到50.5亿美元[2],赛马会是韩国教育、体育和社会公益事业最大赞助商;越南1987年实行改革开放,1989年开始举行赛马活动,骑师是越南人们尊敬的职业,马产业给政府带来可观的税收;伊朗破赌禁掀赛马,使忠实的伊斯兰信徒对现代赛马有了正确认识,体会到赛马的乐趣及其对社会福利、公益事业、市政建设等做出的贡献;新加坡是精神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于1998年开始赛马,随后正式发行赛马彩票,并一跃成为世界赛马彩票销售先进国家行列;只有600万人口的中国香港,每年提供110亿港元财政税收,香港赛马会是香港最大的马术机构和最大的慈善机构,很多医院学校公共设施都是香港赛马会捐钱建造的。

从国外马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开展赛马和马彩的国家与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并无必然的联系,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甚至在严令禁赌的韩国、新加坡、伊朗等国,现代马产业都大为流行,以其独特的魅力而长盛不衰,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对于促进我国马产业现代化进程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2 内蒙古马产业发展现状

2.1 内蒙古马匹数量逐年减少

内蒙古是蒙古族聚集的地区,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是世界原始地方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公认的世界现代马品种的发源地,也是中国马文化的发源地。1975年,内蒙古马匹数量达到239万匹,达到历史峰值。然而,从80年代初期,特别是近些年马匹从运输、农耕、军事向体育休闲转化的过程,内蒙古马匹数量不足60万匹,其数量下降原因是,一方面政府为了保护草原不被破坏,禁牧草场,在一定程度上使马的品种退化,数量减少;另一方面是因为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和普及,马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在生活中降低并退出牧民的生活。在内蒙古马产业现代化进程中,马匹数量逐年减少,特别是蒙古马数量不足10万匹,我们应该通过开发现代马产业来挽救和保护蒙古马,保障内蒙古马的数量和质量。

2.2 对内蒙古马产业的研究不均衡

内蒙古马产业发展的研究,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目前,对内蒙古马产业的研究大都是从生物学的视角,以自然科学研究为主,科研成果发表形式也集中在农业和畜牧业专栏上。如:中国马业协会秘书长、内蒙古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芒来教授,主要以分子数量遗传与马科学为研究方向。内蒙古大学教授格日勒图,主要对马奶的固体商品化的问题进行研究。内蒙古中蒙医院的扎木苏,主要是对马的生物制剂方面的研究。还有一些学者致力于内蒙古马文化的研究,如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杨.巴雅尔、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哲史研究所的图.乌力吉、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所的金瑞等。

在上述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在我区由于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限制,目前,马产业开发还不成熟,主要集中在马品种的改良和培育以及马产品的开发上,包括马肉、马乳、马血、马皮、马骨、马内脏和马尿等。而对具有深厚马文化底蕴的内蒙古马产业,特别是现代马产业的龙头项目赛马有奖竞猜(马彩)运作模式方面的研究还处于空白,只有赛马业得到发展,养马、育马、驯马的积极性才能高,相关产业发展才能成为可能。因此,对内蒙古马产业研究的不均衡,是制约着内蒙古马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 发展内蒙古马产业具备的优势

3.1 内外部环境优势

国际上看,马术运动遍布四大洲,赛马、马彩日益兴盛,特别是在发达国家马产业方兴未艾,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看,相关部门正积极策划出台马产业扶持发展政策,特别是2008年赛马有奖竞猜在武汉的试运行,给发展中的中国马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中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使内蒙古成为享受双重优惠的省份,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战略部署,2007年中共十七大又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思路[3]。2009年8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马业协会和马繁殖育种分会、马遗传资源保护分会、马具分会三个分支机构相继成立,进一步延伸了马产业链。2009年4月14日,内蒙古通辽市人民政府同香港恒联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为期50年的育马及相关产业发展合作协议,计划5-8年,投资5亿元。2010年4月25日,中国马业协会在北京将“中国马都”称号授予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中国马都核心项目马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总投资15亿元,分两年建设完成,按照5A级景区标准打造:内容包括中国马匹交易中心、马术马业学院、马文化博物馆、高山草原耐力赛道、大型室内综合马术馆、马匹改良测试中心等。这些使我区马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2 马文化底蕴和民族地域优势

马文化是内蒙古草原文化和蒙古族文化的重要标志,蒙古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的生产、劳动、生活、运输、战争与娱乐都离不开马,被誉为蒙古族“男子三技”之一的赛马是蒙古族体育文化的核心,每年八九月份都要举行各级别的那达慕大会,大会上都有骑马比赛。除赛马外,还有骑马越碍(连续障碍、火球障碍和火墙等)、马上功夫、马上角力、马上劈斩、骑射、马球和驯马套马等蒙古族传统项目[3]。

内蒙古与我国8个省相连,北部与蒙古国为邻,东北部与俄罗斯交界,交通方便,经济发达;内蒙古天然草场辽阔而宽广,总面积位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原总面积达8666.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达6800万公顷,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4。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在北纬40°左右,这是世界公认最好的养马地区,养马成本低、马的成活率高、人才培养的成本低。这些为我区发展马产业吸引商客提供了便利条件。

3.3 赛马场初具规模,赛事开发经验丰富,赛马成绩斐然

内蒙古规模较大的赛马场主要分布在呼和浩特市、通辽市、锡林郭勒市和兴安盟等。位于呼和浩特市的赛马场建于1956年,曾举办过大型那达慕大会和速度赛马比赛。2007年投资1000多万建成的通辽市科左后旗僧格林沁博王府赛马场,目前运作良好;通辽市科左中旗珠日河草原旅游区,有国际标准的赛马场,一年一度的“8.18哲理木赛马节”就在这里举行,现已打造成为颇具影响的品牌赛事。锡林郭勒赛马场,投资4000万元兴建,2007年7月正式启动,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个以“马文化”为灵魂、充分展现马背民族风采、集蒙古族悠久文化特色及现代文明于一体的标准化赛马场,曾连续四届举办“骑着马儿过草原”旅游活动为主题的各项国际国内赛事。兴安盟科右中旗图什业图赛马场,曾连续举办过三届中国马速度大赛。

内蒙古赛马成绩斐然,1992年在广州举办的“金马杯”中国马王邀请赛,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骑手扎那荣登“中国马王”的宝座,成为中国第一个马王;1996年,又夺得“中国马王”的桂冠,通辽市也被誉为“中国马王之乡”。近些年来,内蒙古代表队,在全国各类赛马比赛中,独占鳌头,连续摘金夺银,几乎包揽了中国赛马比赛的金牌。2005年,在内蒙古西乌珠穆沁草原上,举办的“800蒙古马‘阿吉乃’大赛”,气势宏大、场面壮观,是有史以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参赛马匹最多的一次比赛,成功挑战了吉尼斯世界纪录。2007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有内蒙古21名智障马术运动员参赛的中国队,获得马术比赛项目中的33枚金牌。从国际马术耐力赛、全国速度马大赛、全国马模比赛等大型赛事的引进,到各级别那达慕大会、内蒙古自治区民族运动会的举办,使内蒙古人已经积累了举办各级各类赛马的成功经验,为我区发展现代马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4 马匹繁育、养驯优势明显

悠久的马文化让内蒙古人积累了丰富的马匹繁育、饲养、训练和驾驭经验。善骑能射一直是内蒙古广大牧民的优良传统,他们对马匹的驾驭能力奠定了内蒙古民族传统的长久优势。多年来内蒙古先后引进英纯血、苏纯血、澳纯血等优良品种,并同当地蒙古马进行杂交改良,繁育出了独具内蒙古特色的半血马,改良后的马匹即具备了纯血马的速度,又兼具了蒙古马的良好耐力。饲养训练方面,据统计,在全国各大马术俱乐部中,有近半数是内蒙古人在从事饲养和训练工作。这些为现代马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4 内蒙古现代马产业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现代马产业的核心部分有三方面,一是商业赛马(马彩),二是育马,三是马的表演、骑乘娱乐业,这三类经济活动辐射出巨大的产业链。从国外发达国家马产业发展来看,他们主要围绕着商业性赛马(马彩)来发展,同时以出口赛马为主,向世界提供马匹。总结成功经验,内蒙古马产业的发展思路是,以内蒙古马文化为依托,开展商业性赛马为龙头产业,制定内蒙古赛马有奖竞猜的规则及相关管理办法并加以运行;从而增加社会对竞技用马和娱乐用马的需求,带动运动用马的改良繁育工作;促进马饲草、饲料、马用具等研发加工销售业的发展;创办马术学校,培养马术运动与管理方面的人才;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改善牧区的经济结构,增加地方政府财政税收和农牧民收入,保障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4.1 出台相关政策,运行赛马有奖竞猜,带动体育旅游发展

内蒙古开发商业性赛马,发展马产业具备一定的优势,但缺少国家政策的扶持、相关法律文件和规章制度的保障以及专业知识技能人才的匮乏,造成我区马产业发展不景气。赛马彩票和赌博是有区别的,在我国《刑法》第168条和公安部颁布的《关于禁止赌博活动的通知》中的界定是:赌博的行为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的聚众赌博或以赌博伟业的行业。而赛马彩票和体育彩票的足球彩票一样,都不是以个人营利为目的的行为,他所筹集的资金用于公益事业,这是赛马彩票与赌博的根本区别。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借鉴国外马彩和武汉赛马有奖竞猜的成功经验,按照《体育彩票》的管理办法和销售系统进行运作,制定《内蒙古赛马有奖竞猜规则》和《内蒙古赛马有奖竞猜发行与管理办法》,利用我区优势,规定时间在呼市、通辽、锡林郭勒、鄂尔多斯、兴安盟等赛马场把马跑起来,并以赛马、马术表演、马队接送、骑马、驯马等活动,带动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发展。赛马收益分配遵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让政府、赛马场、马迷都能得到实惠,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到骑师、练马师、马主和马房等方面的利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内蒙古的商业赛马可持续的发展。

4.2 加强运动用马的改良繁育工作,积极参与世界马匹贸易

我国一直是世界养马大国,但马匹都以役用马为主,目前我国赛事和休闲娱乐所用的运动马大都依靠进口,2008年中国进口马匹数量为1284匹,2009年进口马匹数量约2000匹,其中纯血马占70%,2010年以后,马匹进口数量将成倍数增长。如新疆马术代表队的24匹马,只有一匹新疆本土马,其余全部是从吉尔吉斯斯坦进口。此外,进口马匹价格非常昂贵,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上千万,仅2010年上半年,中国马匹进口总值超过3亿元人民币,由此可知在运动用马的培育方面蕴藏着巨大商机。

内蒙古马匹改良育种基础较好,曾培育出三河马和科尔沁马等乘挽兼用马,但其各方面能力和国外优秀马种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区具有繁育马匹的有利气候、地理环境,马匹资源丰富,基础母马数量多,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以我区的竞技马新品种系培育基地———巴音锡勒草原马场为平台,引进国外优良运动马种,运用当代遗传育种理论,以蒙古马为母本,培育运动用马的新品种。另外,要建立纯血马繁育基地,把国外的纯血马买回来进行繁育,这样可以省去进口产生的相关费用以及运输带来的风险,马匹进口总成本将会降低80%。2010年亚运会,广东从化市已经开辟了马匹检疫区和永久出口欧洲的通道,我们可以把培育优良马匹参与到国际贸易中去,打造中国制造的运动用马出口业。日本人认为“中国不只是养马大国,而且是培育赛马最适宜的国家。”

4.3 创办马术学校,培养马术运动人才

现代马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将创为社会提供众多工作岗位,为了保障马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马产业上岗人员的素质,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为了保证马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必须设有专门的培养机构才能满足现代马产业的发展。目前,社会对赛马专业的人才需求达10万人,但现在赛马专业的学生实际只有1万人,仅武汉体育学院开设了马术运动与管理专业,培养具有本科学历的高层次马术运动专业人才。内蒙古人常年与马打交道熟悉马,掌握着独特的驯马、育马技术和技巧,在马行业有着极好的口碑,作为具有得天独厚条件的内蒙古体育院校应整合资源,与当地马术俱乐部、马场和国外知名马术学校联合办学创办马术专业,培养专业人才,满足全国马场和俱乐部对马术运动人才的需求,将内蒙古马术学校打造成为国内最大的马术人才输出地。

4.4 加强运动用马相关产业龙头企业的培养,打造中国名牌产品

随着赛马运动与休闲乘骑在我国的兴起,需要进口和繁育大量优良的运动马匹,这样就会产生经济学中的棘轮效应,优良的马匹就要搭配高品质马用具、马饲料以及骑师的衣服和护具等,在我国的运动马中,这方面的需求都依赖进口,价格昂贵。马的“行头”比人的还要复杂,包括马笼头、马鞍、马蹬、马衣等。有资料显示,一件进口马衣2000多元,全套下来需20000多元。马穿得好,吃的饲料也贵,马饲料中的燕麦要从国外进口,一个月下来,马的伙食至少需要1000元,如果喂养进口马粮,成本会更高。内蒙古马术用具的企业仅有一家,因此,我区要加强运动用马相关产业龙头企业的培养,利用内蒙古悠久马文化优势和马饲料资源优势,打造高品质的中国名牌产品,降低我国马术俱乐部、马场、草原旅游景区和牧民养马、调教马的成本,增加他们的收入,提高积极性,为现代马产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秦尊文.世界商业赛马现状与中国开放赛马彩票前景[J].江汉论坛,2007,(3).

[2]刘少伯.中国马业论文集[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丛密林,王伟平.内蒙古体育院校增设骑师练马师专业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11).

[4]芒来.蒙古族马文化与马产业之我见[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5]韩国才.传统马业与现代马业[J].中国畜牧杂志,2004,(12).

[6]林祥金,刘少伯.以赛马为龙头改变我国养马业的落后面貌[J].当代畜牧,2004,(7).

[7]汤灵姿,邵丽.中外马产业之探析[J].新疆畜牧业,2009,(3).

[8]秦尊文.美国赛马业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江汉论坛,2008,(12).

[9]丁鹏.世界赛马产业的发展对中国马业影响的探析[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0,(2).

[10]冯云辉.我国开展赛马运动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11).

8.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篇八

[关键词]洋务运动;现代化进程;公营企业

一、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

洋务运动始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止于九十年代中叶,它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影响下,在清廷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由统治集团中一部分洋务派官僚发动的“求强”、“求富”的运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英国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先进技术也随之涌入中国。六十年代前后,列强又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从中国掠夺大量政治经济利益和特权。与此同时,太平天国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使其元气大伤。为了挽救清王朝的统治,清廷内部部分开明官僚一方面感受到当时的中国已面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中国再也不能照老样子统治下去了,必须改弦更张;另一方面,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他们也感到了洋枪洋炮的厉害,深感引进西方先进机器、自行设厂制造新式枪炮船舰的紧迫性。因此从六十年代起陆续开办了一批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同时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又建立了新式海军,从而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对于西方近代文化,顽固派采取了一概拒绝的态度,主张“夷夏之辩”,洋务派则采取比较开放的态度,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原则,也是洋务派回击顽固派进攻的武器。中学,即孔孟之道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是不可变的。西学,即西方的生产技艺,可以用来作为巩固封建统治的手段和工具。“中体西用”具有兴西学和保中学的双重性质。对现代化概念的解释, 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现代化作为一个从封闭到开放的社会历史过程, 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观念意识的转变。这一过程, 是伴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和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而开始的。在中国, 现代化的进程, 是伴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过程开始的。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士大夫及其统治阶级的天朝幻梦, 进步知识分子开始探索西方强大、中国贫弱的原因, 于是便有了洋务运动、戊戍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力图使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运动, 而洋务运动则是这一系列现代化运动的起点。

二、洋务运动在现代化中的作用

现代化运动的推进、根本还是在于社会经济和物质文明的进步。洋务运动作为一个自强求富为目的的现代化运动, 根本目的也在于推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评判洋务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运动中的历史地位, 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洋务运动从军事的现代化开始,这是由近代中国社会矛盾所决定的。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从一开始就担负着争取民族独立的任务,这是中国现代化的一大动力。所以,中国人现代化观念的形成,是从对洋枪洋炮的认识开始的。人们最初以为只要制造坚船利炮,便可以自强御侮,因此, 军事的近代化首当其冲。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洋务派开始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把现代化运动导向了社会经济领域。洋务派的这种转向, 是对现代化运动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洋务派认识到, 国防强大的基础在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换言之, 国防军事的现代化有赖于经济的现代化。所谓“船炮机器之用,非铁不成,非煤不济”,“英国所以雄强于西土者,惟借此二端矣”。经济的现代化,就成了必然之势。此外,维护民族独立,抵御外国经济侵略,也是洋务派转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洋务运动在工业化中的公营企业

洋务派的官办工业主要有军工和民用工业。从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至1893年张之洞创办湖北枪炮厂, 洋务派官僚先后创办了大大小小19个军火工厂。在大兴军工之同时, 也创办了一些官办民用工业, 如台湾基隆煤矿、湖北织布官局等。这些企业为最早的中国人创办的近代化产业。

起初的几家军事工业企业都以手工方式生产,不使用机械动力,比如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建立的“安庆内军械所”和李鸿章在秦淮开办的三个洋炮局;随着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和聘用洋人的帮助,后来的军事工业企业装备了汽锅、发动机、车床、铸造机、造型机等机器设备。比如1863年,清军胜太平军而攻下苏州后,李鸿章迁马格里的洋炮局至苏州,成立苏州洋炮局,这是第一家使用机械动力的工业企业。

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清政府除了继续维持已建的这些军事工业企业,开始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了民用工业上。这样做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军事工业所耗费的资金巨大,清政府的连年赔款造成的国库空虚,已经支付不了这样的开支。所以想发展一些民用工业作为军事工业发展的基础来辅助其发展。另一方面,洋务派意识到“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所以发展民用工业也是为了“求富”的目的。

鸦片战争后,国内市场有所扩大,特别是东南沿海的开放口岸,而且市场的总需求和产品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对机制产品的需求量扩大,在一定条件上刺激了政府对民用工业的发展。这时候的中国无论是在社会财富积累和分配上都有了新的特征:新产业的发展,让不少的政府官员和旧式商人有了新的投资方向,从流通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有大量资产的买办阶级也投向了新的产业。这样就为民用工业企业的产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洋务运动的现实影响

(一)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上一篇:损坏公物缴费通知单下一篇:齐天乐·蝉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