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的基本礼仪

2024-09-05

称呼的基本礼仪(精选7篇)

1.称呼的基本礼仪 篇一

称呼是交际大门的通行证,是沟通人际关系的第一座桥梁。所以,称谓语使用得当与否,对商务交际有直接影响。称呼是指当面招呼对方,以表明彼此关系的名称。称呼语是交际语言中的先锋官。一声充满感情而得体的称呼,不仅体现出一个人待人礼貌诚恳的美德,而且使对方感到愉快、亲切,易于交融双方情感,为深层交际打下基础。

称呼的原则

在商务交际中,人际称呼很有讲究,须慎重对待。人际称呼的格调有文野雅俗高下之分,它不仅反映人的身份、性别、社会地位和婚姻状况,而且反映对对方的态度及其亲疏关系,不同的称呼内容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态。在交际开始时,只有使用高格调的称呼,才会使交际对象产生交往的欲望,因此,使用称呼语时要遵循如下三个原则:

① 礼貌原则。这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之一。每个人都希望被他人尊重,合乎礼节的称呼,正是

表达对他人尊重和表现自己有礼貌修养的一种方式。交际时,称呼对方要用尊称。现在常用的有:“您”--您好,请您… … ;“贵”--贵姓、贵公司、贵方、贵校;“大”尊姓大名、大作(文章、著作) ;“老”张老、郭老、您老辛苦了;“高”高寿、高见;“芳”芳名、芳龄等。在交际场合对任何交际对象都忌用浑号、绰号。

② 尊崇原则。一般来说,汉族人有崇大崇老崇高的心态,如对同龄人,可称呼对方为哥、姐;对既可称“叔叔”又可称“伯伯”的长者,以称“伯伯”为宜;对副科长、副处长、副厂长等,也可在姓后直接以正职相称。

③ 适度原则。许多青年人往往对人喜欢称师傅,虽然亲热有余,但文雅不足且普适性较差。对理发师、厨师、企业工人称师傅恰如其分,但对医生、教师、军人、干部、商务工作者称师傅就不合适了,如把小姑娘称为“师傅”(与对尼姑的称呼“师父”同音)则要挨骂了! 所以,要视交际对象、场合、双方关系等选择恰当的称呼。在与众多的人打招呼时,还要注意亲疏远近和主次关系。一般以先长后幼、先高后低、先女后男、先亲后疏为宜。

称呼的方式

称呼的方式有多种:姓名称呼——— 如“张三” 、“李四” 、“王娟”等。姓名称呼一般适用于年龄、职务相仿,或是同学、好友之间,否则,就应将姓名、职务、职业等并称才合适,如“张三老师” 、“李四处长” 、“王娟小姐”等。职务称呼——— 如“王经理” 、“汪局长”等。职业称呼——— 如“老师” 、“空姐” 、“乘务员” 、“医生” 、“律师” 、“营业员”等。拟亲称呼——— 如“唐爷爷” 、“汪叔叔” 、“胡阿姨”等。一般称呼——— 如“先生” 、“夫人” 、“太太” 、“小姐” 、“同志”等,这是最普遍、最常用的称呼。在涉外活动中,按照国际通行的称呼惯例,对成年男子称先生,对已婚女子称夫人、太太,对未婚女子称小姐,对年长但不明婚姻状况的女子或职业女性称女士。这些称呼均可冠以姓名、职称、衔称等。如“布莱克先生” 、“上校先生” 、“护士小姐” 、“怀特夫人”等。对部长以上的官方人士,一般可称“阁下” 、职衔或先生。如“部长阁下” 、“总统阁下” 、“总理先生阁下”等。但美国、墨西哥、德国等没有称“阁下”的习惯,因此对这些国家的人士可以“先生”相称。对日本妇女一般不称“小姐” 、“女士”而称“先生” 。君主制国家,按习惯称国王、皇后为“陛下” ,称王子、公主、亲王为“殿下” ,对其他有爵位的人,可以其爵位相称,也可称“阁下”或“先生” 。对有学衔、军衔、技术职称的人士,可以称他们的头衔,如某某教授、某某博士、某某将军、某某工程师等。外国人一般不用行政职务称呼别人,不称“某某局长” 、“某某校长” 、“某某经理”等。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可以称职务或同志。在美国,人们常把直呼其名视为亲切的表示,只是对长者、有身份地位的人例外。

了解姓名特点,记住对方姓名

美国交际学家戴尔· 卡耐基说:“一个人的姓名是他自己最熟悉、最甜美、最妙不可言的声音。在交际中,最明显、最简单、最重要、最能得到好感的方法,就是记住人家的名字。”记住并准确地呼叫对方的姓名,会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一见如故。否则,即使有过交往的朋友也会生疏起来。要记住人家的名字,首先要了解中外人名、特别是外国人姓名的特点。在中国,姓氏有单姓、复姓之分;在港、澳、台地区,女性结婚后,其姓氏往往是双重的,即在自己的姓之前加上丈夫的姓。中国人姓名的一般特点是姓在前名在后,外国人的姓名就有所不同。外国人的姓名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况:一是姓在前名在后的,如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匈牙利人等,只是日本人的姓大多是两个字,如福田、岗村、田中、山口,他们的姓名与地名有关。对日本人一般可只称姓,对男士为表示尊敬、文雅,可在姓后加上“君” ,如岗村君、福田君等。二是名在前姓在后的,如欧美人(除匈牙利以外)和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国家的人、阿拉伯人及泰国人,都是名在前姓在后。英美人士姓名,第一节是本人的名字(教名) ,最后一节为姓,中间一节是母亲的姓或与家庭关系密切者的名字,也有的是尊敬的好友或名人的名字。如约翰· 斯图尔特· 史密斯,即姓史密斯,名约翰。俄罗斯人的姓名一般由三节组成,其排列顺序是本人名、父名、家族姓。如弗拉基米尔· 伊里奇· 乌里扬诺夫(列宁) ,第一节是本人名,第二节是父名,第三节是姓。对于这些国家的人士来说,最主要的是记住第一节本人的名字和最后一节的姓。西班牙人姓名由三四节组成,第一、二节是本人名,倒数第二节为父姓,最后一节为母姓,简称时,多用第一节本人名和倒数第二节的父姓。缅甸人则只有名而无姓。三是西方女性未婚前用父姓,婚后改为夫姓,如一个叫玛丽· 琼斯的姑娘,嫁给了约翰·史密斯先生,那么,她便被称为玛丽· 史密斯太太;但女演员和女作家,多用艺名或笔名,很少改随夫姓。四是英美人常有父子、祖孙同名,人们为了加以区别,常常在称呼他们的后辈时冠一个“小”字。

在正式场合,对英语国家的人士要称呼其姓名的全称,一般情况下,可称其姓氏,关系十分密切时,可称其名字,唯有家人与至亲好友,方可使用其爱称。

要记住人家的名字,除了了解和掌握中外人名的特点以外,还可采用以下方法:

第一,对需要记住的姓名,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初次见面被告知姓名时,最好自己重复一遍,并请对方把名字一字一字地分别解析一次来加深印象。第二,把姓名脸谱化或将其身材形象化,将对方特征与姓名一起输入大脑,如有个青年叫聂品,他的名字是“三个耳朵三张口”这样就容易记了。第三,把对方的名字与某些事物(如熟悉的地名、物名、人名等)关连起来。第四,通过交谈,相互了解熟悉,并在交谈中尽量多地使用对方的名字。第五,借助交换名片,并将名片分类整理,或把新结识的人的姓名及时记在通讯录上,经常翻阅。这样,对结识的朋友就不容易忘记了。

2.称呼的基本礼仪 篇二

一、求职前的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求职前的精心准备是成功的前提。

1. 作好自己的定位

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首先需要详细、深刻地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和水平、能力特点等。俗语讲:“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求职者可以通过和家人、同学、朋友沟通来反思自己、归纳自己,在认清自我的基础上,就可以确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个领域,然后结合自己的喜好和理想,目前的就业环境,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求职方向,包括就业地域、行业、单位、职位、薪水等方面。明确求职方向,在今后的求职过程中就可以少走弯路,成功率也就会高一些。

2. 掌握和收集有效信息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求职者要深入了解招聘单位、招聘职位情况,包括他们的历史、文化、产品、经营状况和岗位职责等,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与招聘职位相关的信息。比如有些公司网页上有单位领导致词,求职者可以用心去记住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话语,在面试过程中如果有机会表达,定会使面试官眼前一亮。还有些公司总部不在我们国内,这种情况下求职者不但要浏览中文网页,而且要去查看外文网站,以了解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对这些信息的了解不但能体现求职者对这个职位的重视,而且体现求职者个人的能力和素质。

3. 写好简历

简历是求职准备的重要方面。与众不同的简历是获得面试的一种有效方法。性质不同的企业,他们注重点是截然不同的:民企比较注重动手能力;外企比较注重外语能力、协作精神等;而国企对你在学校的表现,以及学科的成绩比其他性质的企业明显要注重得多。所以,大学毕业生一定要根据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行业、不同职位,使用风格和侧重点有所不同的个人简历。不少大学毕业生在不同的求职环境中只拿着一份相同的简历,这肯定是策略上的一种失败。其次,简历除了要具备自己的特点外,还要言简意赅。一般来讲,简历的内容控制在一张纸以内是比较合适的,并且前三行一定要出彩,毕竟考官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只有用简短和有力的内容才最有可能抓住考官的心。某些求职者一味地追求时尚,把简历装订成豪华版本,甚至有些把简历做成了一本书,这些都是不符合规则的。最后,简历的内容一定要注意扬长避短,根据求职者的应聘目标对内容作适当的调整,简历前半部分的内容一定是和本人应聘职位非常契合的,先入为主才能抓住考官的视线。

4. 准备好相关资料

求职者在准备应聘之前一定要准备好最能反映成绩和能力的文字资料,如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英语证书、计算机证书、获奖证书等。面试机会一般来讲都是值得珍惜的,在这些有限的机会里,如果因为材料准备不充分而不能很好地展示自己就非常遗憾了。

5. 做好现场表演的模拟

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对于求职应聘是非常忐忑的,特别是有些怯场的学生,所以做好现场模拟是非常必要的。求职者可以让自己的家人朋友或同学做考官,准备面试中有可能问到的问题,体验一下面试时的气氛,以便在真正的面试中能以最佳状态展示。另外,求职者的新衣服一定要试穿,或者在面试前几天就穿上体验,这样在面试过程中才会更加自然、随意。

二、临场表现

1. 要守时

守时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迟到、失约更是企业面试中的大忌。这不但会反映出求职者没有时间观念和责任感,而且会让面试官觉得你对这份工作没有热忱,从而对你的第一印象大打折扣。如因有要事迟到或缺席,一定要尽早打电话通知该公司,并预约另一个面试时间。提前10—15分钟到达面试地点效果最佳,提前半小时以上到达也会被视为没有时间观念。

2. 仪容仪表

每个人都懂得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外在形象是给人留下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在形象主要是指着装后的形象。恰当的着装能够弥补自身条件的某些不足,树立光彩照人的形象,主考官也会另眼相看。首先要干净整洁,按照一般的审美要求,求职者要把头发修剪到合适的长度和适合自己的发型,男生要把胡须剃掉,衣服要整齐没有褶皱。其次是服饰的选择,比较聪明的做法是先了解一些前去应聘单位的文化背景和工作性质,保守类的如国家公务员、律师业、金融业等,被要求穿着保守正统的职业装;现代派的如旅游业、汽车销售业等,可穿适度装扮的职业装;创意型的如广告代理业、时尚业等,可穿着有个性的职业装。清楚职业的类型,对于选择穿什么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还可打听一下这个行业的业内人士是怎么穿着的,或这个单位的员工是怎么穿着的,使自己面试的时候打扮得像个“圈内人”,这会大大地提高面试的成功率。另外,女孩子在应聘之前还要化一个淡妆,“化妆上岗,淡妆上岗”也是当前的一个基本要求。无论男女,佩戴的饰品都不宜过多,一般来讲,不要多于三件,叮当作响的首饰是不会给个人形象加分的。总而言之,作为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庄重、大方为最根本的追求原则,穿戴过于昂贵,主考官还比不上求职者,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3. 行为举止

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这是对一个人行为举止最基本的要求。进入面试房间时,要先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入,注意保持优美的站姿与坐姿。正确的站姿要求做到头正目平,面带微笑,微收下颌,挺胸收腹,两手自然下垂或叠放在身体前面,两腿立直并拢,脚跟相靠,脚尖张开约60度,给人以挺拔、优雅的印象。入座时动作要轻而缓,坐椅子时最好只坐2/3,背部不靠椅背,女生必须两腿并拢,男生可稍微分开,双手叠放或平放在大腿上,身体保持挺直并可稍稍前倾,自然放松,面带微笑,保持生动、友善的面部表情,给人端庄、大方的感觉。人的面部表情,能够传递丰富的内心情感,是修养的外露,是幽雅气质的显示,能把一个人的知识、涵养等最直接、最充分地显现出来。面部表情主要包括合适的目光及恰当的微笑。交谈时正视对方的眼睛是最基本的礼仪,正视主考官的眼睛可能使应聘者感到紧张,可以把目光调整到正视对方脸部由双眼底线和前额构成的三角区域,或者可以扩大到双肩和前额构成的三角区域,这些区域给对方的感觉都是在正视眼睛。除此之外,求职应聘中可能碰到一些细节问题,大学生也要有所准备。握手时讲究“尊者优先”,一是不能主动伸手,二是对方伸手后要热情友好,要把握好握手的力度和时间。递物、接物时要双手接送。递名片时,面带微笑,注视对方,将名片下端对着对方,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持握名片上端的两角恭敬地送给对方。递面试材料时,将材料的正面朝向对方,双手送交对方或放在桌上;面试前要将手机关机或设置静音。

4. 言谈

有人把言语比喻为求职者的第二张名片,可见语言礼仪在整个求职过程中的重要性。包括倾听与表达两个方面。先要做一个积极、主动的倾听者,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主考官一般比较欣赏谈吐优雅、表达清晰、逻辑思维性强的应试者,在表达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尽量做到发音清晰,咬字准确。一般的人都有这种判断倾向,即普通话讲的非常标准的人,一定是素质相当高的人。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求职者应尽量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调节语言速度和节奏,适宜地减缓说话节奏,这样才能在求职应聘过程中表现得自然、从容。第二,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多用敬语、尊称,“礼多人不怪”,以示对面试方的尊重。第三,掌握谈话技巧。大学生初出茅庐,对很多问题的认识都是非常有限的,如果被问到的问题知道答案固然很好,如果不清楚也是可以理解的,应答过程中一定要表现得坦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让面试者觉得孺子可教,有潜力,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还要注意口气,回答一些令你感到冒犯或者与工作无关的问题时,拒绝是可以的,但口气和态度一定要婉转、温和,不能意气用事;双方意见不一致时,不要直接反驳,也不宜据理力争,而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既要巧妙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又要避免直接发生冲突。谦虚、诚恳、自然、亲和、自信的谈话态度会让你在任何场合都受到欢迎。

三、面试后的礼仪

笔者有个学生在应聘失败后打电话给应聘方,希望对方能给自己在求职应聘过程中的表现提一些中肯的建议,并表示今后努力提高改进,最后他十分诚恳地提出:“以后贵公司招聘人员的话一定要通知我,我一定会努力的!”时隔不久,那家公司真的免试录取了他,所以面试的后续礼仪对于增加求职成功的可能性也是有帮助的。面试后的两三天内,求职者可以给主考官写一封信表示感谢。感谢信要简洁,开头应提及自己的姓名和面试时间,重申对应聘职位的兴趣,提及与主考官在面试过程中的交流使自己受益匪浅,最后可以表达一下自己的信心和决心。关于咨询面试结果,不同的单位是有很大区别的,外企一般工作效率比较高,三天到一周就可以有结果;国企和事业单位相对慢一些,一般要十天到一个月。所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打电话过去咨询。另外,对任何情况都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收拾一下心情去准备其他职位的面试。

摘要:大学生求职应聘是人生中相当重要的一步。想一举成功, 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以外, 掌握求职应聘礼仪将会起到事半功倍、锦上添花的作用。本文从求职前的准备、临场表现、面试后的礼仪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以帮助大学生提高求职成功的可能性。

关键词:大学生,求职应聘,礼仪

参考文献

[1]熊卫平.现代公关礼仪[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50-172.

[2]巨红梅, 王法学.现代礼仪[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6:171-185.

[3]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53-55.

[4]付德良.浅谈求职礼仪的重要性[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8, 4:65-67.

[5]张秋山, 王宪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用教程[M].人民出版社, 2006:284-288.

3.谈职场的基本礼仪 篇三

关键词:职场 握手 电子信息 电梯

职场礼仪是职业人处在职业环境时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职场上具备礼仪规范,有助于一个人职业形象的提升。因此,每一个职业人都需要具备良好的素质,懂得通过职场礼仪树立、塑造并维护自己的职业形象。

1 职场礼仪的作用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礼仪都能够发挥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可以说,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调节器,人们在交往时能够按照礼仪规范去做,有利于加强人们之间的互相尊重,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缓和和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进而有利于各种事业的发展。

了解、掌握并恰当地应用职场礼仪有助于维护和完善职场人的职业形象,会使其在职场中左右逢源,事业如鱼得水,从而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人。才华横溢对职场的成功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职场中要有一定的职场技巧,用一种恰当合理的方式与其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在职场中赢得其他人的尊重,才能在职场中获胜。

2 握手礼仪

采用正确的握手方式,握手时遵守礼仪原则将有助于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有利于自己在职场中建立起积极的交流舞台。握手的姿势、力量和时间的长短都能够反映出不同的礼遇与态度,显露自己的性格,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良好的握手礼仪有助于在职场中赢得交际的主动。

2.1 正确的握手顺序 握手时应该是上司、长辈和女士主动伸出手,下属、晚辈和男士再相迎握手。如果有的人忽略了握手礼仪的先后顺序已经先伸出了手,对方则应毫不迟疑地回握,表现出自己的礼貌和良好个人素养。

2.2 恰当的握手方法 握手时应距离对方约一步距离,上体稍微前倾,双脚呈立正姿势,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握手时应切忌掌心向下握住对方的手,因为这样的握手姿势显示着这个人很强势,似乎处于高人一等的地位,会给人傲慢无礼的感觉;掌心向里与人握手的方式显示出这个人的谦卑和,对人毕恭毕敬;如果显得自己对人谦恭备至,则可用伸出双手的方式捧接与人握手。平等而自然的握手姿态是两手的手掌都处于垂直状态,这是一种最普通也是最稳妥的握手方式。男士在握手前应该先脱掉手套,摘掉帽子。在严寒的室外双方都戴着手套、帽子,相见时则可以不脱掉,但应该在握手时先说声“对不起”。握手时应双目注视对方,微笑,问候,致意,不能目光旁视或显得心不在焉。握手的时候,眼睛一定要注视对方的眼睛,实现目光的交流,传达出你的诚意和自信。切忌一边握手一边东张西望,或者和这个人还没完握手就将目光转移到其他人身上,这样会让别人通过你的眼神和行为感觉到你对人的轻视或者慌乱。握手的力量要适度,不能握得太轻,否则对方会感觉你在敷衍他;不能太重,让人感觉你是个莽撞之人,使人心里不舒服;握手要主动、积极,显得热情和带有诚意,掌握好力度,使对方感觉到你的诚恳和大方;与女士握手时,出于礼貌,只可以握女士的手指部分。握手时应该注意把握时间,一般时间为1-3秒。与领导和较重要人物握手,或者与女士握手,时间应该为1秒钟左右为宜。如果由第三方对双方进行介绍之后,是否主动握手应该根据职位、年龄和性别等情况而定。职位较低者、年龄较小者被介绍给职位较高和年长者时,应根据对方的反应确定自己的下一步行为,即职位较高者、年龄较长者用点头致意代替握手时,职位较低者、年龄较小者也应该向对方点头致意。和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握手,应该由女士先伸手,男士不要主动伸手。在职场上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为了避免在介绍时让别人误会,给人以傲慢的感觉,女士应该先伸出手,体现出自己对别人的尊重。

3 电子信息礼仪

现在工作中很多时候需要通过电子邮件和手机等方式进行交往和联系,这种联系方式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使人们的职场礼仪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电子邮件是一种职业信件,应该注意邮件的正规性,按照邮件的书写格式书写,禁止在邮件中出现垃圾邮件及与工作不相关的内容,保证邮件的严肃性。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沟通的方便工具,但是在通过手机联系时,要注意礼貌,寻找安静的地方打电话,注意语言,主动打电话时要询问对方是否方便接电话;发现自己有未接电话时,应及时回复;通过短信沟通时,注意内容的编辑要规范,避免发送垃圾短信,及时回复短信。

4 电梯礼仪

职业人应该注意电梯职场礼仪,展现自己的个人良好素质和道德修养。上电梯时应该先按住电梯按钮,让其他人先进入电梯,自己随后进入;或者先行进入电梯,一只手按住开门按钮,另一只手按住电梯侧门,让其他人进入;主动询问其他人要去几楼,帮忙按下楼层。在电梯内要侧身面对其他人,不要大声喧哗,也不用寒暄;到达目的楼层后,让其他人先行走出电梯,如果有客人,要主动热情地为其指引方向。电梯里面人很多时,先行进入电梯的人,要主动往里面走,为后进入的人腾出空间,后面的人,要根据电梯内的人数确定自己是否进入电梯,如果自己进入会使电梯十分拥挤,或者当超载铃声响起时,后上来的人要主动走出电梯,等待下一趟。如果后上来的人是比较年长着或者是领导时,自己则应该主动的要求下电梯。

参考文献:

[1]杜以会.不可忽视的职场细节小礼仪[J].中等职业教育,2009(1).

[2]乔现锋.职场礼仪三原则[J].秘书之友,2012(4).

4.职场的交往礼仪:称呼与交谈 篇四

职场上经常需要交谈与沟通,公司与公司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下级与上级之间,同事之间,都少不了交往和交谈,因此交往的礼仪是必修之课,

一、用好交际的称呼

(一)用好交际的称呼

人际交往离不开语言,如果把交际语言比喻成浩浩荡荡的大军,那么称呼语便是这支大军的先锋官,没见哪个人不打招呼就说话的。然而仅仅有称呼也不行,还要看你的称呼是否合适,因为人们对称呼的恰当与否,一般来说都很敏感。尤其是初交者,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你这次交际的成败。可见称呼语的使用是很重要的。那么,到底在交往中派出什么样的“先锋官”才恰到好处呢?

(二)怎样避免称呼的“张冠李戴”

在企业家的交际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些慰问、会客、迎送等人们接触不多而时间又比较短暂的场合中,容易发生把称呼弄错的张冠李戴现象。这样不仅失礼、令人尴尬,有时还会影响交际效果。如何避免张冠李戴呢?

1.企业家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张冠李戴的消极作用和不良影响?

在某市的一次经济技术开发洽谈会上,一方的负责人竟连续发生张冠李戴的现象,引起了另一方的注意,觉得这样的合作者头脑不清晰,生产经营能力不可信赖,从而取消了合作的打算。可见,对张冠李戴的现象必须引起注意,因为它是交际活动的障碍。

2.事先要有充分的准备?

交际刚开始时,一般双方都要互相介绍,但比较简略,速度也快,印象难以深刻。因此事先要对会见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人物特征有个初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中华励志网]这样,经过介绍后,印象就比较深刻。必要时,在入室落座或会谈、就餐前,再做一次详细介绍。有条件的,交换名片则更理想。

3.注意观察对方的特征,掌握记忆方法

介绍,要留意观察被介绍者的服饰、体态、语调、动作等,特别注意突出特征或个性特征。对统一着装的人,要格外注意观察高、矮、胖、瘦、脸形、戴不戴眼镜等。

4.注意掌握主要人物

在人员较多,一下难以全部记住时,要首先注意了解和熟悉主要对象(带队的负责人)和与自己对等的对象(指单位、所从事的业务、职务、级别与自己相同者)。现在,一般都不太讲究主客、主从关系的礼节,单从行止、座位的位置上判断是不准确的。如有的人把来客中的司机当成了经理,弄得经理很难堪。

二、交谈

交谈是人们传递信息和情感、增进彼此了解和友谊的一种方式,但在交谈中想把话说好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使交谈起到上述的媒介作用,你应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交谈技巧。

(一)交谈的话题

与人谈话最困难的,就是应讲什么话题。一般人在交际场中,第一句交谈是最不容易的。因为你不熟悉对方,不知道你的性格、嗜好和品性,又受时间的限制,不容许你多作了解或考虑,而又不宜冒昧地提出特殊话题。这时就地取材,似乎比较简单适休,即按照当时的环境觅取话题。如果相遇地点在朋友的家里,或是在朋友的喜筵上,那么对方和主人的关系可以作为第一句。比如说:“听说您和某先生是老同学?”或是说:“您和某先生是同事?”如此一来,无论问得对不对,总可引起对方的话题,

问得对的,可依原意急转直下,猜得不对的,根据对方的解释又可顺水推舟,在对方的生活上畅谈下去。如:“今天的客人真不少!”虽是老套,但可以引起其它的话题。赞美一样东西常常也是一种最稳当得体的开头话。如赞美主人家的花养得好之类。?

(二)交谈的技巧

如果你能和任何人持续谈上10分钟并使对方发生兴趣,你便是很好的交际人物了。不过不论难易,总要设法打通这难关。常见许多人因为对于对方的事业毫无认识而相对默然,这是很痛苦的。其实如果肯略下功夫,这种不幸情形就可减少,甚至于做个不错的交际家也并非难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是一句老话,直到现在仍然适用,所以企业家要充实自己的知识。

(三)交谈的礼节

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谈话时切忌唾沫四溅。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与某人说话,应待别人说完。第三者参与谈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或离开,应向谈话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事情,不谈一些荒诞离奇、耸人听闻、黄色淫秽的事情。一般不询问妇女的年龄、婚否,不径直询问对方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衣饰价格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与妇女谈话不说对方长得胖、身体壮、保养得好之类的话。对方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追问,对方反感的问题应表示歉意,或立即转移话题。一般谈话不批评长辈、身份高的人员,不议论东道国的内政。不讥笑、讽刺他人,也不要随便议论宗教问题。?

谈话中要使用礼貌语言,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打搅了、再见,等等,一般见面时先说:“早安”、“晚安”、“你好”、“身体好吗?”、“夫人(丈夫)好吗?”“孩子们都好吗?”对新结识的人常问:“你这是第一次来我国吗?”“到我国来多久了?”“这是你在国外第一次任职吗?”“你喜欢这里的风景吗?”“你喜欢我们的城市吗?”分别时常说:“很高兴与你相识,希望再有见面的机会。”“再见,祝你周末愉快!”“晚安,请向朋友们致意。”“请代问全家好!”等。

友情提示: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也越来越要求团队合作能力。作为一个职场人士,要想取得成绩,必须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这种合作能力,有时甚至比专业知识更加重要,人际交往就是自己在团队中能否与他人友情合作的重要环节。

一个人的职业形象包括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主要因素。而每一个职场人都需要树立塑造并维护自我职业形象的意识。了解并掌握一定的职业礼仪,有助于完善和维护职场人的职业形象。一些日常的职业礼仪,对完善、维护自身职业形象有所帮助。

5.涉外称呼通用礼仪 篇五

比如我们大家知道,在涉外交往中,对行政职务、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我们可以用“阁下”这个称呼,总统阁下、大使阁下这样的称呼。但有些国家不行,比如美国、联邦德国、墨西哥这样的国家不大喜欢讲“阁下”这个词。

一般而论,在涉外交往中,以下三种称呼最为通用:

其一,称行政职务。这个一般是在正式的官方交往中使用的,“董事长先生”“尊敬的经理先生”“部长阁下”,那么这是称行政职务。

第二,称技术职称。见了专家学者,或者学术方面比较有造诣的人士,称学术职称。

6.商务称呼文化礼仪 篇六

1注意语言

与外国人进行交谈时,选择何种语言,是大有讲究的。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通用语言或直接使用交往对象所在国的国语。而在正式的官方活动中,为了体现一个主权国家的尊严,则只能使用自己国家的国语,然后再通过译员进行翻译。有些时候,不一定非要精通交往对象所在国的国语,在非正式场合哪怕是现学上几句,也可以令对方倍感亲切。

2注意神态

此处所谓的神态,特指交谈时的表情和动作。与外国人交谈时,在神态上既要亲切友善,又要舒展自如。在自己讲话时,要注意不卑不亢,恭敬有礼。在对方讲话时,则要专心致志,洗耳恭听。不论是自己说还是在听,都不要表现得心不在焉、敷衍了事,或是态度夸张、咄咄逼人。特别要注意自己的眼神和手势。不要举目四顾,双眼不敢与交谈对象对视,也不要张牙舞爪,指手画脚,对对方指指点点,拍拍打打。

3注意语气

与别人交谈时,讲话的口气不可不慎,此即所谓语气问题。同外国友人交谈时,在自己的语气方面,一定要注意平等待人,谦恭礼貌。在交谈当中,在不故作姿态的前提下,应尽量多使用一些谦词、敬语和礼貌用语。既不要在交谈时表现得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装腔作势,对对方喝来喝去,也不宜在语气上显得奴颜婢膝、曲意迎奉,一味讨好对方,迁就对方,附和对方,而不顾自己的国格人格。

称呼礼仪

称呼的种类

依照商务惯例,在商务会面中,最正式的称呼有三种,即应当称呼交往对象的行政职务、技术职称,或是其泛尊称。泛尊称,指的是先生、小姐、夫人、女士一类可以广泛使用的尊称。

在商务活动中,以对方的行政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佳,是最常见的一种称呼方法。可以仅称职务,如“局长”、“处长”、“经理”、“主管”等;也可以在职务前面加上姓氏,如“李市长”、“张董事长”等。

对医生、教授、法官、律师以及有博士等有职称和学位的人士,均可单独称“医生”、“教授”、“法官”、“律师”、“博士”等。同时可以加上姓氏,也可加先生。如“李教授”、“法官先生”、“律师先生”、“张博士先生”等。这样可以表示你对他职称的认可和尊敬。对于那些初次打交道的,或者既没有具体的职务也没有具体的职称的人,可以直接称呼他们为“先生”、“小姐”或者“夫人”,如果知道他们的姓氏,就最好在这些泛尊称的前面带上对方的姓,如“张先生”、“李小姐”等。

称呼礼仪的注意点

第一,初次见面更要注意称呼

初次与人见面或谈业务时,要称呼姓加职务,要一字一字地说得特别清楚,比如:“王总经理,你说得真对……”如果对方是个副总经理,可删去那个“副”字;但若对方是总经理,不要为了方便把“总”字去掉,而变为经理。

第二,关系越熟越要注意称呼

与对方十分熟悉之后,千万不要因此而忽略了对对方的称呼,一定要坚持称呼对方的姓加职务(职称),尤其是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人人都需要被人尊重,越是熟人,越是要彼此尊重,如果熟了就变得随随便便,“老王”、“老李”甚至用一声“唉”、“喂”来称呼了,这样极不礼貌,是令对方难以接受的。

第三,称呼对方时不要一带而过

在交谈过程中,称呼对方时,要加重语气,称呼完了停顿一会儿,然后再谈要说的事,这样才能引起对方的注意,他会认真地听下去。

如果你称呼得很轻又很快,有种一带而过的感觉,对方听着不会太顺耳,有时也听不清楚,就引不起听话的兴趣。

7.称呼语的人际功能浅析 篇七

称呼语作为表现人际关系的语言成分, 是言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情况下, 交际双方收到的第一个信息就是对方对自己的称呼, 它是交际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称呼语研究主要有分类研究和跨语言研究, 他们大多是从社会语言学或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称呼语进行大量的调查和对比研究, 本文尝试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浅析称呼语的人际功能。

2 称呼语的含义

那么何为称呼语呢?传统的解释倾向于语用学范畴, 即称呼语就是在口语和书面语中, 交际双方所使用的表示彼此关系名称的词语或者他们谈话所涉及的指代第三方的词语。称呼语可以是人称代词、个人姓名、表示亲属关系的名词, 或者是头衔、昵称以及名词词组等。称呼语包括呼语与称谓。呼语是当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名词的词语;称谓则是介绍他人身份关系的词语。在系统功能语法中, 称呼语是独立于语气和剩余部分 (Residue) 之外的隶属于称呼附加语部分的句子成分。

3 称呼语的人际功能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的目的之一是与别人交往, 建立和维持各种社会关系, 表达自己对事物的主观判断或评价, 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 也寻求或改变他人的看法 (Halliday, 1994;胡壮麟等, 1989)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这是语言的人际功能, 该功能通过多种手段实现。Halliday认为, 人际功能是通过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进行体现的。但是根据朱永生和严世清的看法, 人际功能不仅可以通过以上两种系统来体现, 凡是能表现人际关系的语言成分都应该被看作是人际功能的体现形式, 例如称呼语的使用。Cate Poynton通过研究澳大利亚英语中的称呼语指出, 称呼语的选择与交际双方的权利地位、彼此接触的频繁程度, 以及情感因素有直接关系。那么本文就在Poynton研究基础之上, 指出称呼语的人际功能关注的是:称呼语是协调人际关系的手段, 它可以揭示交际双方的身份角色和权力、交际双方的亲疏关系, 以及说话者对受话者的情感和态度, 还可以表达施事行为等。

3.1 称呼语作为协调人际关系的手段

根据系统功能语法, 语言被看作是社会活动的产物。作为人们交际的一种方式, 语言发挥着各种不同的功能, 其中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称呼语的人际功能, 首先体现在它作为交际双方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的手段。即呼唤、招呼某人, 以及引起对方的注意。例如在《简爱》中, Jane见到医生Mr Lloyd时对医生的称呼:

(1) “Come here, Miss Jane:your name is Jane, is it not?”

“Yes, sir, Jane Eyre.”

(Charlotte Bronte:Jane Eyre)

这里称呼语sir是Jane招呼医生Mr Lloyd, 并且回答他的问题, 体现了称呼语作为交际双方建立人际关系的起点。再如在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里, 贾政称呼来参观大观园的客人“诸公”:

(2) 贾政回头笑道:“诸公请看, 此处题以何名方妙?”

(曹雪芹《红楼梦》十七回)

此例中贾政以“诸公”称呼客人则是为了引起跟随在他身后参观大观园的客人的注意力, 并邀请客人题名。以上两个例子称呼语的交际意义在于调节人际关系, 并为进一步的交际做准备。

另外,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形式是意义的体现。”因此语言交际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故意错用称呼语的情形。在这类情形下, 说话者一般都有特殊的目的或者话外之音。但说话者的这种变异是否能实现说话者的预期目的, 有赖于交际双方共有的称呼规则体系。换句话说, 称呼语本身可以被看作是交际双方利用大家所熟悉的语言形式来确立共同点。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黛玉将袭人称作“嫂子”, 便是以玩笑的方式道出袭人这个丫头与宝玉这个主子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

(3) 黛玉道:“二哥哥不知道, 我问你就知道了。”一面说一面拍着袭人的肩膀, 笑道:“好嫂子, 你告诉我, 必定是你们两个拌了嘴了?告诉妹妹, 替你们和息和息。”袭人推她到:“姑娘, 你闹什么?我们一个丫头, 姑娘只是浑说。”黛玉笑道;“你说你是丫头, 我只拿你当嫂子待。”

从例 (3) 可以看出, 简简单单的一个称呼语却传递了深层的意义, 对人际关系的协调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3.2 称呼语体现称呼者的情感态度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 称呼语的选择和使用经常能体现说话人对受话人的情感和态度。在曹禺的话剧《雷雨》中, 周萍和鲁四凤有这样一段对话:

(4) 周萍:我可明天早车就要走了

鲁四凤:你真不预备带我走吗?

周萍:孩子!那怎么能成。

话剧中, 周萍和鲁四凤是情侣, 这里周萍却称呼鲁四凤为“孩子”, 就像长辈称呼晚辈一样, 字里行间里透漏着周萍对四凤的疼爱之情。再如在下面这个例子中, 可以明显体会到白人警察对黑人医生的侮辱和歧视。

(5) (A scene on a public street in contemporary US)

“What’s your name, boy?”the policeman asked.

“Dr.Poussaint, I’m a physician.”

“What’s your fi rst name, boy?”

“Alvin.”

(Ervin—Tripp, 1972)

这个例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当代美国。在以前的美国南部地区, “boy”是美国南方白人对男性黑人的称呼。现在, 如果白人称呼黑人为“boy”, 则带有冒犯和侮辱的意味, “boy”原是指对小孩、年轻人和非人生物的称呼。在这个对话里, 一个白人警察称呼来自哈佛的黑人医生为“boy”, 明显就是侮辱。尽管医生想在警察面前维持其做医生的尊严, 在对话里补充说明了自己的身份, 但警察丝毫未把他的回应当回事, 还认为这个医生所答非所问。最后, 警察坚持使用带有种族歧视意味的“boy”来称呼Dr.Poussaint。此时称呼语不再是简单的语言符号, 而是交际主体思想感情的载体。

3.3 称呼语标志交际双方亲疏关系

所谓亲疏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的疏密程度, 是一种容易变化的关系。涉及礼貌、个体的介入和认同。

(6) Ann:I don’t care if it spilled or not!I don’t care if drown in it!

Servant:My dear, you are ill.I will send for Dr.Bonnachoven.

...

Ann:Leave me, leave me!

Servant:It’s nervous.Control yourself, Ann.

Ann:I don’t want to.

Servant:Your Highness.I will get doctor Bonnachoven.

(American fi lm:Rome Holidays)

在这个例子中, 仆人考虑问题非常周到, 一开始她试图接近公主并想与公主保持亲密的关系, 所以用my dear这个昵称。但是后来公主好像失去控制一样, 这时仆人改称公主为Ann, 最后为了让公主注意自己的形象以及言行举止, 仆人刻意用your highness来提醒公主。这一系列称呼语的变化, 表明了仆人与公主的心理距离从亲近到疏远的情感变化过程。

3.4 称呼语揭示交际双方的身份角色关系

称呼语对人际关系有着敏锐的反应, 它不仅有提醒对方开始交际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摆正交际双方之间的关系, 便于展开交流。同什么人交谈, 应称呼什么, 他们的身份和相互关系都很重要, 所以称呼语的使用能反映交际双方的身份或权力关系。社会语言学把这些形形色色的关系概括为普遍存在的“一致关系”和“权势关系” (祝婉瑾, 1985) 。这两种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交际双方所使用的称呼语。“一致”表明了交际双方地位的平等, “权势”是一方能够控制另一方的行动。根据Poynton的解释, 当交际双方权力平等时, 他们之间的称呼是平等的、随意的。而交际双方权力不平等时, 权势低的一方会称呼权势高的一方表明其身份的头衔, 如“王主任”、“张厂长”等。同时权势高的一方使用称呼语的余地也比较大。

(7) “云飞轮船快到了吗?”紫酱脸的人傲然的问, 声音洪亮而清晰。他大概有四十岁了, 身材魁梧, 举止威严, 一望而知是颐指气使惯了的“大亨”。他的话还没有说完, 坐在那里的轮船局办事员霍的一齐站了起来, 内中有个瘦长个子堆起满脸的笑容抢上一步, 恭恭敬敬回答:“快了, 快了!三老爷, 请坐一会罢——倒茶来。”

(茅盾:《子夜》)

此处有两部分无名的称呼, 第一个是“三老爷”, 是船上工作人员对这个“大亨”的尊称, 另一个是“三老爷”通过命令他的属下“倒茶来”表明了“三老爷”自己的身份。通过称呼语的使用, 交际双方维持了他们在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

3.5 称呼语表达施事行为

称呼语不仅能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和思想感情, 还能表达某种施事行为, 在一定的语境中, 伴以不同的语调, 称呼语能表达警告、威胁、规劝、命令、请求、建议、祝贺等多种语义。下面三个例子就具体阐释了这些语义:

(8) She met his eyes directly.“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Don’t play games, lady.This is for real.”He took out of a fresh cigar and bit off the end, “you saw the papers.There has been plenty on radio, too.”

(Auther Heailey:Hotel)

这个例子中, 称呼语“lady”听起来非常的礼貌和尊敬, 实际上, 在对话中它暗示着一种威胁。

(9) Bessie answers not, but ere long, addressing me, she said—

“You ought to be aware, miss, that you are under obligations to Mrs Reed:she keeps you:if she were to turn you off you would have to go to the poorhouse.”

(Charlotte Bronte:Jane Eyre)

这是小说《简爱》中的一段对话。此处的miss表达了保姆Bessie对于Jane的劝告之意。

(10) “Now, Friday, ”said I, “Do as I bid thee.”Friday said he would.

“Then Friday, ”says I, “Do exactly as you see me do;fail in nothing.”

(Daniel Defoe:Robinson Crusoe)

这段对话出自《鲁滨孙漂流记》中Robinson和Friday从食人生番手中解救船员的章节。此例中的称呼语Friday有命令的意味, 即Robinson命令Friday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事情。

4 称呼语在结构中的人际功能

称呼语在结构中的人际功能, 具体可以体现在变换和结束话题等方面。例如下面这个例子, 就是说话人利用称呼语来转移话题:

(11) MC:And you’re from Brooklyn...have you lived in Brooklyn all your life?Ralph:Er...not yet.

MC: (Amused) I see...Mr Kramden, I’ve always had great respect for the bus drivers of New York.It has been a constant source of wonderment to me how you men who have those huge buses to hundle...

(Leonard Stern and Sydney Zelinka:The$99000 Answer)

在这段对话中, 一开始交际双方谈论的是其中一个说话人Ralph居住的城市Brooklyn, 然后通过称呼Mr Kramden, 另外一个说话人the MC转移话题至Ralph开公交车这个话题上。此处称呼语表达的人际功能是转移话题。

另外, 称呼语还可结束交际双方的谈话话题。请看下面一个例子:

(12) 江泰: (盛怒) 我就是说你们欺负她, 她这些年伺候你们老的少的, 活的死的, 老太爷, 老太太, 少奶奶, 小少爷, 一直都是她一个人管。她现在已经过了三十, 为什么还拉着她, 不放她, 这是干什么?

曾皓:你——

曾文采:江泰

(曹禺:《北京人》)

此处曾文采想要结束话题, 所以用“江泰”这个称呼语来表达此意。

5 称呼语人际功能与语境的关系

功能语言学把语言和语境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语境因素通常能够影响称呼语的选择, 例如一位白领女性在单位被同事称呼为“主管”;在家里, 她的孩子称其为“亲爱的妈妈”或者“老妈”;他的丈夫称呼她为“老婆”, 或者第二人称直呼“你”, 在外人面前称呼她为“我爱人”、“我夫人”或是“我妻子”;她的好友可以直呼她的昵称。此外,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境与语域的三个变体有关:语场、语旨和语式;而人际功能反映了语篇的语旨——交际者之间的角色关系。通过称呼语的使用可以清晰地辨别出言语行为所在的语境中交际双方特定的人际关系。下面三个例子就反映了这一点:

(13) “In your hand, my fellow citizens, more than in mine, will rest the fi nal success or failure of our course.”

(John F.Kennedy, Inaugural Address of John F.Kennedy)

(14) “你出去, 我现在请你出去, 马锐同学!”

“我不出去, 我有权利坐在课堂里, 刘桂珍老师——我交了学费。”

“如果你不出去, 这堂课我就不讲了。同学们, 你们这堂课无法上下去的原因全在马锐, ……”

(王朔《我是你爸爸》)

(15) “Your Honor, I found that man outside St.Andrews Church an hour ago...”

“Well, Your Honor, everything the officer says is true, however...”

(Jack London, The Cop and the Anthem)

在例 (13) 里, 由于只有美国总统才可以称呼美国人民为“my fellow citizens”, 所以交际双方的关系是总统和民众。在例 (14) 里, 通过“马锐同学”、“刘桂珍老师”以及“同学们”这几个称呼语, 可以看出这是一段发生在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对话。由于老师的社会地位比同学高, 老师称呼学生全名, 同学称呼老师为“姓氏加老师”或者“老师”。在这个例子里, 刘老师被马锐同学以“全名加老师”称呼, 这样称呼是非常不礼貌的, 学生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了争执, 学生试图维护自己的权力。在最后一个例子中, “your honor”是对法庭上法官的尊称。在法庭上, 无论是控方还是辩方都尊称法官为“your honor”。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称呼语受语境制约同时反映语境中交际双方特定的人际关系。

6 结语

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人际功能的理论框架下, 指出称呼语是实现人际功能的重要手段, 即称呼语是人际交往中双方关系的标尺, 它反映了交际双方的身份角色、社会地位、亲疏关系和情感态度, 并且能够表达施事行为;它受语境因素制约, 同时揭示语境中特定的人际关系。本文是对称呼语人际功能进行浅析, 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对称呼语的研究, 加深了对语言交际功能的理解, 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Eggins, S.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M].London: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4.

[2]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 Arnold, 1994.

[3]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禄, 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李战子.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5]滕延江.称呼语的人际功能及其语用翻译等值[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1) :32-35.

[6]祝婉瑾.社会语言学评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5 (3) :1-8.

上一篇:遵纪守法的作文下一篇:组工干部培训班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