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游戏玩具材料制作方法与资源利用(共4篇)
1.幼儿园区域游戏玩具材料制作方法与资源利用 篇一
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方法
《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而区域活动因其具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因而能满足幼儿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需要,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几年来,我园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需要及教育目标,注重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充分挖掘资源开展区域活动,进行了有效尝试,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仍有部分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出现了一些偏颇现象:一是教师放任自流,完全让幼儿自己玩;二是教师干预过多,从活动主题的确定、情节的安排,一直到活动过程,都由教师决定。这两种极端都没有发挥教师在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有失区域活动的意义和价值。那么,教师如何介入区域活动呢?我想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观察是前提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对区域游戏作出正确的判断,有的放矢地引导,帮助幼儿获得发展,并使其区域游戏得以延伸。只有通过观察,教师才能知道幼儿材料恰不恰当,是否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玩,经验丰富程度如何等,再决定是否加入幼儿的游戏,以帮助幼儿提升游戏的技巧,避免以成人的需要和看法去干涉幼儿游戏的现象发生。
二、教师介入的方式
(一)平行介入:是指教师和幼儿玩相同或不同材料的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这种指导是隐性的.当幼儿对教师新提供的材料不感兴趣或者不会玩,不喜欢玩,或只会一种玩法时,教师可用这种方式介入进行指导.例如,教师提供了一些硬纸壳及挂历纸,目的是想让幼儿自己动手通过画、剪、贴制作出各种物品,结果无人问津。这时,教师用这些材料制作出了非常逼真的食物,紧接着就有一部分小朋友围拢过来!活动便进行了下去。又如,教师提供了新插塑玩具,有的孩子只插了一种就呆坐在那里,这时教师用这些材料插出了滑梯,发夹、汽车、火箭等,开阔了幼儿的思路,孩子们便又活跃了起来。
(二)交叉介入:是指当幼儿需要或教师认为有指导的必要时,由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的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当幼儿处于主动地位时,教师可扮演配角。例如,幼儿在玩开超市游戏时“售货员”和“顾客”都很正常地进行业务往来,如果扮演“售货员”的幼儿说店里很忙,邀请教师来帮忙,教师可扮作服务人员介入到中间去,并巧妙引导孩子提升游戏技巧。教师和幼儿都感觉玩得很快乐时,教师就隐退了。在一边静心观察,关键时刻再登场,当幼儿的游戏只是在一个层面上进行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向游戏的高级水平发展,例如,娃娃餐厅里有人正在切菜,教师走过去问:“你做什么菜?”幼儿想了想说:“炒菠菜。”教师又问:“你们有人在做饭吗?幼儿听后恍然大悟,连忙对另一幼儿说:“你快做饭吧,等一下,饭和菜要一起吃。”两位幼儿由同时切菜变为一人切菜一人做饭,他们心中确立了共同的目标“开饭”,并且知道饭和菜是要一起上的。从而使该项游戏由平行游戏转化成联合游戏。
(三)垂直介入:是指幼儿游戏出现严重违反规则或攻击性的危险行为时,教师直接介入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这时教师的指导是显性的,如在游戏当中,幼儿因争抢具而发生打骂,或者是玩一些暴力的消极的游戏时,教应直接干预,加以引导,但这种方式易破坏游戏气氛,甚至使游戏中止,一般情况下不宜多用。
三、教师介入游戏的方法
教师不管用何种方式介入游戏,既然介入了,目的应是对幼儿游戏作积极具体的指导。
(一)心理指导 良好的心理环境对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只有为幼儿提供一个能感到宽松、愉快的活动环境,才能激发幼儿的内在兴趣,增强自信心、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因此,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时要面向全体幼儿,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指导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丰富幼儿的词汇、短句,帮助幼儿掌握人际交往中的规则、行为,如:进区域活动的规则(该区域活动人员已够,就应另选区域活动),分配角色的规则(自愿选择,不强迫别人服从自己等),使用材料的规则(不在朋友手上夺取)等。引导幼儿在人际交往中正确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同时还应提醒幼儿在活动中要团结友爱,相互谦让,相互协作,共同进步,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人际关系和谐、融洽。这样,不仅有利于幼儿愉快地参加活动,而且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
(二)语言指导。
1、提问。提问主要是用于了解幼儿游戏的现状及幼儿的具体想法或进行启发引导等,宜用亲切平和的询问,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如,“你想做什么呀?”“你要做什么呀?”等,目的是引起幼儿的思考,逐渐学会辨别是非,作出明确的行为判断。
2、提示。提示主要是当幼儿遇到困难或不知所措,缺乏目的时,教师用一两句简单的建议性提示,帮助幼儿明确想法,促进游戏顺利开展。例如,玩“菜市场”游戏时,菜卖完了,孩子们的游戏便卡壳了,没法往下进行,教师用提示性的语言“那我们去烧菜吧。”引导孩子们自己动手,这样“小厨房”便热火朝天地开起来了。
3、鼓励与赞扬。主要是就游戏中幼儿表现出的创造性及正面的游戏行为加以肯定并提出希望。对幼儿在游戏中能自觉遵守规则,克服困难,坚持游戏等良好的意志品质给予赞扬,以强化幼儿正面行为的出现。
(三)行为指导。
1、身体语言,是指教师在指导游戏时,利用动作、表情、眼神等对幼儿游戏行为作出反馈。例如,幼儿在游戏中所表现出的创造性行为,教师应该用点头、赞许的目光、欣喜的表情,甚至拍手等表示肯定,对幼儿不遵守游戏规则,或一些需要制止的行为,教师可用手势、摇头或面部表情等表示否定。
2、提供材料。根据中央教科所IEA课题组的调查表明,幼儿在活动中选择活动材料以及自选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活动的针对性、积极性。在材料不可选的情况下,幼儿的无所事事率最高,交往频率最低。在材料任选的情况下,无所事事率最低,交往频率最高,由此可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让他们在自由选择的条件下进行游戏,能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教师一方面要提供丰富的材料,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情况及时添置新的材料。如好几天无人光顾的科学角内,教师放上了放大镜,孩子又活跃起来。“小小舞台”里,教师及时投放了魔术箱、帽子等,孩子由原来单纯的歌舞表演,又增添了新的玩法,花样也更丰富了。
3、动作示范。规则游戏由于有玩法及规则的限制,必须在学会后才能玩。因此,教师要给幼儿作适当的示范、讲解,帮助他们掌握玩法,理解掌握规则。在创造性游戏里,如表演游戏,教师可以在小舞台上向孩子们进行示范性演出,不仅能激发起幼儿的表演欲望,而且能将各种表演技巧展现给幼儿,供幼儿模仿,教师还可与幼儿一同表演,表演里面就隐含着示范。
(四)个别指导。
要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就必须做到因人施教。所以教师在指导区域活动时,应依据目标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幼儿。如有的幼儿性格内向,交往能力差。教师就应先引导他们到娃娃家去作客、到超市去购物,鼓励他们大胆和朋友说话,当他们能够和朋友交谈时,又可引导他们到娃娃家去扮演“爸爸妈妈,餐厅去扮演‘服务员”。增强其口语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使其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总之,区域活动这一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空间布置格局,重视幼儿的自主活动,重视幼儿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重视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的互通合作。因此我们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区域活动观念,采用正确的方法介入幼儿的游戏活动,真正体现教师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幼儿园区域游戏玩具材料制作方法与资源利用 篇二
[关键词] 幼儿园;区域游戏;自制玩具
[中图分类号] G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4)08-0075-02
[作者简介]朱建梅(1967—),女 ,江苏如皋人,本科,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健康幼儿园教师,小学高级。
区域游戏是指幼儿教师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为幼儿创设恰当的游戏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场所中自由自在地游戏。区域游戏中有效的玩具投放,可以培养幼儿的活动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一、创设适宜区域环境,保证足够活动空间
自制玩具若要得到有效利用,区域游戏必须以适宜的区域环境和足够的空间做基础。目前大多数幼儿园都存在着活动空间较为狭窄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上费一些心思。首先,教师可以灵活机动地将走廊、午睡室甚至杂物橱柜等充分利用起来。如在走廊上创设一家小商店等。其次,教师还要结合活动的特点,将活动区域合理地区分,将比较热闹的区域和相对安静的区域安排在恰当的位置。如将绘画类、手工制作类等比较静的游戏安排在同一区域,或者将表演类、菜市场等比较闹的游戏安排在一起。
另外,在一些生活化的区域游戏中,环境的创设还要注意真实性,增强幼儿的心理认可度。如超市游戏中,教师可以模拟现实中的超市,设置货架、商品(可以用一些商品的包装盒替代)购物车等。在区域游戏的创设上,教师要让幼儿参与到游戏玩具制作中。比如,在以“交通工具”为主题的活动中,幼儿展开自己的丰富的想象,用酸奶罐、薯片桶、矿泉水平等,制作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在这样的玩具制作中,幼儿逐步提升了动手能力,也了解了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特点等。
二、借助有效鼓励措施,发动教师自制玩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师要具有制作游戏玩具的能力,其制作水平也是幼儿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幼儿园要通过多种有效措施发动教师自制玩具,并能够充分地运用于区域游戏之中。笔者认为有效鼓励措施的实施应该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把教师自制玩具作为提升其从业能力的训练内容之一。幼儿园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自制玩具比赛活动,引导教师就地取材,充分运用各种废旧物资,为开展区域游戏制作各种各样的幼儿玩具。自制玩具的制作一方面让幼儿游戏材料更加丰富,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提升幼儿教师对教育教学资源的重新认识、开发、利用及探究创新。第二,开展各类活动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制玩具活动之中。幼儿园应通过多样的活动促使幼儿教师自制教玩具成为一种优良职业素质。可以每学期定期举办“幼儿教师区域游戏自制玩具展评”“幼儿教师小制作比赛”等常规化的教学活动,使得幼儿园各班级的区域游戏材料更加生动、有趣、有创意,提升教师自制玩具的主动参与性和自觉性。鼓励教师根据区域设置的变化创造性地自制游戏玩具,对于比赛中获奖的教师,园方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激发教师自制玩具的积极性。第三,结合幼儿园所处区域引导教师自制区域游戏玩具。自制游戏玩具的取材不能一概而论或者生搬硬套,教师要适当考虑幼儿园本身所处的区域环境。如处在城市中的幼儿园,应该引导教师从矿泉水、一次性纸杯、旧报纸等废旧物资中取材,处在农村的幼儿园,则可以充分利用稻草、树枝、泥土等,处在海边的幼儿园又可以利用贝壳、海石、海螺等来制作区域游戏的玩具,由此帮助幼儿提升对周围地理环境及物产的认知水平。
三、结合实际投放玩具,鼓励幼儿制作玩具
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由于所生长的环境不同,他们在兴趣、体能、智力水平、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自制游戏的投放中,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需求,选择玩具的投放,让每个幼儿都能从区域游戏中获益。比如,在针对幼儿不同的性别特点制作玩具,并将玩具分别投放到适合男孩和女孩游戏的区域中,在女孩子多的游戏区中多投入一些布娃娃、蝴蝶结、花裙子、沙发、床等,因为这个区域喜欢的游戏大多是“娃娃家”之类的。在男孩多的区域则投放一些自制的玩具汽车、飞机、火车、铁锹、锤子之类的自制玩具,因为男孩多的游戏大都与这些游戏材料有关。
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的很多能力离不开游戏的启发和训练,因此,我们要在区域游戏中鼓励幼儿自制玩具,由此使幼儿在兴趣驱动下,体会到玩具制作的快乐。比如,在“蛋壳人”的制作活动中,造型的主要材料是蛋壳、竹棍。笔者给幼儿示范了蛋壳人的做法后,给他们留下了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展开想象去创作。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就制作出了蛋壳的老奶奶、大花脸、圣诞老人、小雪人等,其想象力令人惊叹。
四、通过家园积极配合,丰富区域游戏玩具
在区域游戏中为幼儿游戏自制的玩具,能让幼儿感受到别样的自制玩具带来的快乐,能让幼儿获得感知觉等多方面的操作实践和训练。自制玩具的制作自然离不开大量的废旧物资和自然物质材料的收集。要大量地收集这些材料,仅仅靠教师单方面是不够的,必须在幼儿园老师、家长及幼儿乃至社区的积极配合的前提下,才能很好地完成。
首先,我们要着眼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在幼儿的眼中,自然界中的玩具资源是极为丰富的,游戏材料可以说应有尽有。比如,幼儿可以用采摘的野花编成美丽的花环,可以用银杏树叶粘贴成美丽的蝴蝶,还可以用泥巴捏成小鸭子等。幼儿家长和老师都要做这方面的有心人,比如,家长把自己家的可乐易拉罐、纸杯、方便面盒等收集起来放到幼儿园的“超市”中,把蛋壳收集起来送给孩子做“蛋壳人”等。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到这些玩具的制作中,使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并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总之,自制玩具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有效利用,不仅能充分挖掘我们身边的自然资源和废旧物质资源,让这些资源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用,而且还能让幼儿在良好的区域游戏环境与氛围中,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自制玩具能激发幼儿更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在游戏中进一步锻炼幼儿的操作实践能力,使幼儿身心愉快地投入到游戏之中并获得多方面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婧.自制区域游戏教玩具[J].早期教育:教师,2010(5).
3.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小结文集 篇三
【导语】区域游戏是结合主题活动开展的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以下是东星资源网整理的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小结,欢迎阅读!
【篇一】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小结
区域活动是当前幼儿学习的一种途径,也是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教育活动新形式。区域游戏立足于幼儿,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手段。
把区域活动视为分组教学的一种形式。重点在一个区域指导一组幼儿学习新内容,其余的幼儿或者在其它区域做自己喜欢的事,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知识层次及时变换与之相应的材料。在活动中要让幼儿保持新鲜感,乐于动手动脑,提高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要适应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开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仔细观察幼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对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本学期,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班开设了巧手乐园区、数学区、结构区、诊所区、科学探索区,坚持每天开展游戏活动,指导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地与材料相互作用。
在美工区投放折纸材料,让幼儿练习能折双三角物体时。教师就可以投放利用双三角原理折叠的难易程度不同的多种物体,让幼儿自由选择。这样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就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在数学区设计了“贴画排排队”和“图形拼拼看”的活动,贴画按规律排序,能力较好的幼儿既能按照规则一个一个的拍起来,还能自己创出新的排列方法。但是有几个幼儿不会玩,还有对活动不感兴趣,于是我们就针对这样的差异性作出调整。将形状颜色不一的图形拼出好看的小鱼,小鸡、太阳等让幼儿提高兴趣,自己拼出靠看的其妙的图案。添加了趣味的拼图游戏后,幼儿们都想到数学区里玩,还能自己拼出奇特的图形来。
在结构区中主要设置两个:一个投放玩具、一个投放纸箱;结构区主要是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可以自己动脑创作,幼儿可以用纸箱或玩具随便搭建自己想要搭建的东西。
让幼儿从小就懂得有个健康的心理和强壮的身体才是一个健康宝宝,并且能让幼儿了解一些疾病的预防知识,并会进行自我保护,在游戏中呢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设定的诊所区,首先让幼儿能明白去医院就医的基本步骤:挂号、就诊、交费取药、治疗;并知道医院并不是一个好的地方,从而让幼儿自己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自己生病了,并且学会了疾病的一些预防常识,会当医生,给大家打针看病。
科学探索区主要是让幼儿积极地动脑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发幼儿智力,增强知识,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努力,虽然孩子的游戏水平有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问题,如在手工区活动时,有的孩子会相互模仿,动脑不够;因此,在以后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我们要组织形式各样的幼儿活动来激发幼儿游戏兴趣。我们准备把游戏展示、活动比赛等形式加入到幼儿活动中去,班与班之间能跟深入的交流活动,取长补短,让每个活动区能精致的呈现,也让孩子们都能尽情的游戏。让每个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戏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篇二】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小结
本学期,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班开设了益智区、科学区、手工区、建筑区、阅读区、表演区、生活区,并给相同的活动区起不同的名字,如;“淘宝屋”、“想一想”、“试一试”等,我班坚持每天开展游戏活动,导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地与材料相互作用,幼儿活动的兴趣很高。
1、“活动区”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由于是幼儿自选活动,所以儿童的意愿、兴趣可以获得的满足,他们可以轻松地投入到自己所喜欢的活动中去。
2、“活动区”内容的设计必须符合每个班儿童的年龄特征,与教育目标相适应。中班注意加强智力训练,不同的活动内容都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区,投入相应的材料。每个活动区根据孩子活动的效果不断补充或更新内容。
3、在活动区的创设中,我们考虑到软硬材料的搭配。如软材料,建筑区,都铺上了泡沫垫,平均每班投放五十块泡沫地板块。当幼儿进入建筑区时,真有一种舒服的感觉。硬材料的投放要科学,美观、合理,富有教育意义,如我班的超市物品。
4、在活动区的创设中,我们注意了要符合教育性,每个月的活动重点都在活动区中体现。如要锻炼幼儿肌肉,就在“活动区”投放一些面粉、橡皮泥等,让幼儿练习小手的肌肉。
“活动区”活动一开展,我们便把“活动区”中活动的常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我们为孩子设置了“区域活动意愿表”,没个孩子可以根据自己兴趣来选择游戏,此外,我们逐渐培养幼儿爱惜玩具材料,玩完了,会收起来放回原处。
丰富多彩的“活动区”活动在培养幼儿语言交流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创造力等方面发挥了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建筑区”孩子们在小小的区域内,每天可随心所欲地搭出自己最满意的建筑,如“高层饭店”、“奇特的动物园”别具一格的“大轮船”。
教师在“活动区”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注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除帮助一些幼儿选择活动区外,还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活动。在照顾全体幼儿的基础上,进行重要、个别指导。我们提出给每个幼儿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尤注意在对“活动区”活动进行总结评价时,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虽然孩子的游戏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问题,如在手工区活动时,有的孩子会相互模仿,动脑不够;在超市中,孩子交往性的语言还欠缺;在表演区域中,我们准备的道具还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下学期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我要对这些问题制订出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让每个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戏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篇三】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小结
本学期,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班开设了巧手作坊、生活区、数学区、小熊超市、阅读区、表演区,坚持每天开展游戏活动,指导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地与材料相互作用。现将半年来的活动情况作一简单总结。
一、材料的投放
1、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材料。
如果在活动区内提供的材料难度相同,对于一部分幼儿可能过于简单,容易完成,这样就会使其失去兴趣,不利于其进一步发展。而对于另一些幼儿可能又太难,通过努力却达不到,这样也会使其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了解每个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考虑个体和个性差异,在活动区内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供不同程度的幼儿选择。如:在美工区投放折纸材料,让幼儿练习能折双三角物体时。教师就可以投放利用双三角原理折叠的难易程度不同的多种物体,让幼儿自由选择。这样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就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家园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准备活动材料。
在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有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对各自幼儿家庭的废物搜集。比如瓶子、种子、绒线、蛋壳等等,都来自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收集。幼儿对各自带来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我们投放以后,都纷纷去尝试着玩。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
3、区域材料能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
我班能把区域活动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环节,及时地把主题活动进行过后的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们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相关的主题探索与操作活动。美工区里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题活动开展后投放的,这样幼儿基本都了解了怎样操作,也更感兴趣了。
二、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
1、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
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仔细观察幼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对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
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发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们在数学区设计了“玩牌比大小”的活动,能力较好的幼儿既能按照规则玩一个一个比,还能自己创出两个两个或三个三个比;但是有几个幼儿不会玩,还有对活动不感兴趣。于是我们就针对这样的差异性作出调整。我们把“比大小”该成了“排小鱼”的游戏,当牌排到相同的点数时,就可将相同点数之间的牌全部吃掉。更改游戏规则后,能力差的幼儿也都想到数学区游戏了,还自己比起谁赢的牌多呢。
4.幼儿园区域游戏玩具材料制作方法与资源利用 篇四
孩子好动、爱玩的天性,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离不开游戏,而游戏也最能体现学前教育的专业特殊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促使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已成为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必然方向。信息技术与区域游戏的融合让孩子们的游戏活动更丰富、更有时代感。区域活动是具有隐形学习性质的游戏活动,是能让幼儿积极地、主动地学习和发展的场所,承载者重要的教育功能。它是将教育目标转化为游戏材料和环境来影响幼儿的游戏,并通过教师的合理观察和干预,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的。当前,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已为幼儿园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中,幼儿教师能快捷获取优质资源,丰富教学手段,运用声音、图片、文本等多种技术手段,直观、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认知对象,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因此,信息技术和区域游戏的有机结合,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区域环境
教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主导者,是环境的创设者,是活动的观察者,是孩子们的合作者。最初,我们的区域游戏是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如:娃娃家、小医院、小超市、小邮局等游戏区。这些区域的创设,从美观、实用等等各个环节上来说,都没有优势和亮点可谈。而在游戏活动的组织中,教师也经常手忙脚乱、无从下手,而幼儿则情绪高涨难以控制,每次区域游戏结束之后就是“一片狼藉”。区域游戏活动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载体,在实施中那免出现问题,于是我们针对本园特点,从教师、幼儿、材料、环境等各方面进行反思、总结,查找问题原因,寻求解决方法。最终我们发现,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是教师对区域活动认识方面不够深入。例如:教师们不能很好的使区域游戏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进行有机联动,使区域游戏常态化,以至于在我们的班级中出现了游戏区域闲置的情况。
2、游戏区域材料配置不够科学,主要表现为:材料配备教育性不够,缺乏系统性和延展性,同时材料的投放方面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例如:“小医院”区域游戏的材料配置中,药品的投放使用、针头等游戏材料、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安全因素的考量;游戏材料的投放量、仿真材料的泛滥使用,不能满足孩子们实践需求等等。
3、游戏区环境创设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环境创设形式化,只能看不能用,实操意义不大;环境布置不合理,不仅不能相互合作,反而相互影响;环境创设成人化,不适合孩子的特点,不能调动孩子们的参与兴趣。
4、区域活动单一,不具整合性;教师介入、指导方法欠缺。游戏缺乏完整性,没有活动延伸和评价环节,不能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发现了问题所在,我们进行了针对性的处理。先从教师对区域游戏活动的认知、组织、操作能力方面入手,组织教师开展了多次参观、观摩、培训活动,同时,利用信息设备组织教师网络学习,教师们看视频、找图片,学理论、学操作、学组织、学实施,大家通过图片分析、案例研讨、理论学习等等方式,很快找到了具有园本特色的区域游戏的开展方向。首先是区域环境创设,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在不同班级创设不同的区域游戏。在材料上,力求安全、环保、节俭、实用:在操作上,力求方便、耐用;在环境上,力求温馨、舒适,有家一样的感觉,能让孩子放松的玩耍;在内容上力求、丰富、具时代感,不仅让幼儿运用已知经验,还能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生活经验。例如:园本特色的图书区,除了环境温馨、舒适,聆听角、修补角、表演角、阅读角的设置,再配以电脑、照相机、播放器等现代化设施,让阅读区的活动更加丰富,操作内容更吸引幼儿。又例如:区域活动的剪影、小视屏等内容的回放时间,是孩子们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区域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方便快捷,给予教师最为丰富的教育资源,让我们的区域活动从环境创设开始,就对孩子们产生强大的震撼力和吸引力,从而促进我们的区域游戏活动秩序、有效的开展。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区域游戏的有效性
如何有效地把信息技术整合于区域游戏之中,使得各种资源更加丰富,教育渠道更加多种多样,教育方式更显得活泼和有效,真正实现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及教育模式的根本变革。这个问题在信息技术和区域游戏的有效结合中得到了诠释。因为信息技术的普及化,使得孩子们都会使用电脑、平板、手机等设施,甚至有的孩子比成人用的还要好。我们把它们适当的投入到班级区域活动中,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班级的区域里我们配置了两台电脑,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最喜爱的区域活动。他们可以自由组合,聚在电脑前认识动物,还可以自由选择操作自己喜欢的具有声、像、画于一体的动画片,让幼儿乐此不疲,如置身于神秘的知识宝库里,既提高了信息素养,更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阅读兴趣
我园的一大特色是幼儿的绘本阅读,而每个班的阅读区也尤为突出。在阅读区的创设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做出了明显的区分:小班设置了聆听、阅读角中、大班设置了聆听、阅读、修补、表演角。为了活动的有效实施,图书区里配置了电脑和播放器、照相机,孩子们除了看纸质图书,利用播放器听故事,还可以利用班级电子图书资源库里的资源听故事、看故事、学习修补图书、学习模仿表演故事、查科普知识、故事续编等等,完成许多的事情。例如:大班的一个孩子在阅读区看了一本《恐龙》,他就非常兴奋,想要了解更多的关于恐龙的信息,于是他邀请了老师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在电脑上查看,随后在区域分享环节时,他把看到的内容讲给全班小朋友听,放学时又将给家长听。这不仅使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调动,语言能力、认知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也使得他更喜欢区域游戏、更爱上幼儿园了。又例如:老师把孩子们的故事表演过程拍摄下来,把照片做成幻灯片、把故事做成课件,利用班级的一体机或投影在过渡环节、家长会、集体教学等等环节使用,都都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信息技术的应用,让我们的阅读区域游戏丰富而精彩,使我们的孩子们爱上了阅读。
2、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的自我展现
当然,除了图书区,建构区、益智区、美工区、角色区、也都是孩子们的快乐天堂。在中、大班的表演区,游戏也是极为丰富的,如:大班的木偶剧场、皮影剧,摄影角;中班的手偶剧场,时装秀T台,表演角等。这些活动也是由活动视频、木偶剧、皮影剧等视频展示所支持的。在我园的一个大班的角色区里,我们提供了实物供幼儿操作。孩子们可以在班级的公用电脑,上通过查看教师准备的食品制作视频,学习简单的制作,如:做鸡蛋饼、拌凉菜、调配果汁、果奶等。又例如:班级的摄影角为幼儿准备了照相机、电脑、数据线,幼儿在每次活动后,自己将照片传到电脑上,进行查看和选片,每每这个时候的孩子们最开心,笑声不断....同时,这个班级的区域活动中还设置一名幼儿为“农场主”,负责检查各个区域和统计工作,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公布和总结,老师会利用班级的一体进行播放和机点评。这样的形式更直观新颖,孩子们在电视上看到自己一言一行,欢喜得不得了,关注力也比以前的讲解式点评时更好。这样的信息化与区域的结合活动形式孩子们很喜欢,不但参与积极性高,收获更多。
3、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实现多媒体信息化教学,不仅拓展了幼儿的思维,促使幼儿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幼儿科学活动的目的是重视对科学活动情感和态度的培养,使幼儿喜欢参与探究活动。科学区、益智区的游戏活动,正是培养幼儿这方面的品质,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如科学活动--神奇的车轴,首先我们把比较抽象的车轴进行实物模拟,然后设计了汽车制造厂进行车轴安装的模拟运动组合,最后,为了让幼儿进一步理解车轴的作用,我们又设计了如果车轴消失会发生什么情况的设疑画面。让幼儿充分想象和思维,帮助幼儿从形象思维顺利地过渡到抽象思维,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虽然我们现阶段只是将一些例如:摩擦起电、磁铁、油水分离、沉浮等这些探究性实验置于游戏区让孩子操作实践,一些深入的探究活动有老师带领幼儿操作。但信息技术的融入让区域探索性活动更加具吸引力。更贴近幼儿园的孩子们。
4、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创造性的建构区域最受孩子们喜欢。孩子们从开始的简单搬运,到模仿搭建,到现在的自由创作,每一次的活动参与都能有所收获。我印象最深的是中班的一个男孩子,他从小班入园开始就从不有人交流,后来检查孩子是选择性缄默症,对于他的教育和引导,是我们家长和老师最棘手的问题。在我园各班级将信息技术与区域游戏活动结合后,更为生动有效地游戏活动调动了每一个孩子,也包括他。从在第一学期中只是坐在椅子上,不说话也面无表情,看着其他孩子在各个区域游戏。到第二个学期慢慢有所表现,在孩子们进行区域活动时,他会自己走到建构区的外面,站在那看,电脑播放世界各地的优秀建筑图片时、播放孩子们的搭建成果时,他会情不自禁的笑起来。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在老师和小朋友的关心和帮助下迈出了第一步,在游戏中,他虽然还是不愿意开口分享,但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小朋友依然送给他最热烈的掌声。从那天开始,每次的区域活动他都会去建构区活动,他的作品也慢慢有了模样,我们看到了他的进步,相信总有一天孩子能够突破自己,收获属于他的快乐童年。信息技术让孩子们静距离接触区域游戏,熟悉它、了解它,随之热爱它,从中获得乐趣和成长。
三、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区域游戏的内涵
幼儿的成长需要不断获取新的信息。在学习过程中,课件的设计使教师在教学展示中让文本、声音、图象、图形等教学内容的组合物帮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眼、耳等)去直观体会和理解多种信息。鉴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因素,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幼儿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所以在游戏中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的作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调解活动气氛,创设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幼儿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在游戏区域中,让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的区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成分体现幼儿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达到有效的整合,从而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及发展。所以说,信息技术让幼儿园的区域游戏更丰富,更快乐。
孩子好动、爱玩的天性,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离不开游戏,而游戏也最能体现学前教育的专业特殊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促使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已成为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必然方向。信息技术与区域游戏的融合让孩子们的游戏活动更丰富、更有时代感。区域活动是具有隐形学习性质的游戏活动,是能让幼儿积极地、主动地学习和发展的场所,承载者重要的教育功能。它是将教育目标转化为游戏材料和环境来影响幼儿的游戏,并通过教师的合理观察和干预,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的。当前,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已为幼儿园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中,幼儿教师能快捷获取优质资源,丰富教学手段,运用声音、图片、文本等多种技术手段,直观、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认知对象,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因此,信息技术和区域游戏的有机结合,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区域环境
教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主导者,是环境的创设者,是活动的观察者,是孩子们的合作者。最初,我们的区域游戏是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如:娃娃家、小医院、小超市、小邮局等游戏区。这些区域的创设,从美观、实用等等各个环节上来说,都没有优势和亮点可谈。而在游戏活动的组织中,教师也经常手忙脚乱、无从下手,而幼儿则情绪高涨难以控制,每次区域游戏结束之后就是“一片狼藉”。区域游戏活动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载体,在实施中那免出现问题,于是我们针对本园特点,从教师、幼儿、材料、环境等各方面进行反思、总结,查找问题原因,寻求解决方法。最终我们发现,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是教师对区域活动认识方面不够深入。例如:教师们不能很好的使区域游戏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进行有机联动,使区域游戏常态化,以至于在我们的班级中出现了游戏区域闲置的情况。
2、游戏区域材料配置不够科学,主要表现为:材料配备教育性不够,缺乏系统性和延展性,同时材料的投放方面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例如:“小医院”区域游戏的材料配置中,药品的投放使用、针头等游戏材料、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安全因素的考量;游戏材料的投放量、仿真材料的泛滥使用,不能满足孩子们实践需求等等。
3、游戏区环境创设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环境创设形式化,只能看不能用,实操意义不大;环境布置不合理,不仅不能相互合作,反而相互影响;环境创设成人化,不适合孩子的特点,不能调动孩子们的参与兴趣。
4、区域活动单一,不具整合性;教师介入、指导方法欠缺。游戏缺乏完整性,没有活动延伸和评价环节,不能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发现了问题所在,我们进行了针对性的处理。先从教师对区域游戏活动的认知、组织、操作能力方面入手,组织教师开展了多次参观、观摩、培训活动,同时,利用信息设备组织教师网络学习,教师们看视频、找图片,学理论、学操作、学组织、学实施,大家通过图片分析、案例研讨、理论学习等等方式,很快找到了具有园本特色的区域游戏的开展方向。首先是区域环境创设,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在不同班级创设不同的区域游戏。在材料上,力求安全、环保、节俭、实用:在操作上,力求方便、耐用;在环境上,力求温馨、舒适,有家一样的感觉,能让孩子放松的玩耍;在内容上力求、丰富、具时代感,不仅让幼儿运用已知经验,还能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生活经验。例如:园本特色的图书区,除了环境温馨、舒适,聆听角、修补角、表演角、阅读角的设置,再配以电脑、照相机、播放器等现代化设施,让阅读区的活动更加丰富,操作内容更吸引幼儿。又例如:区域活动的剪影、小视屏等内容的回放时间,是孩子们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区域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方便快捷,给予教师最为丰富的教育资源,让我们的区域活动从环境创设开始,就对孩子们产生强大的震撼力和吸引力,从而促进我们的区域游戏活动秩序、有效的开展。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区域游戏的有效性
如何有效地把信息技术整合于区域游戏之中,使得各种资源更加丰富,教育渠道更加多种多样,教育方式更显得活泼和有效,真正实现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及教育模式的根本变革。这个问题在信息技术和区域游戏的有效结合中得到了诠释。因为信息技术的普及化,使得孩子们都会使用电脑、平板、手机等设施,甚至有的孩子比成人用的还要好。我们把它们适当的投入到班级区域活动中,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班级的区域里我们配置了两台电脑,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最喜爱的区域活动。他们可以自由组合,聚在电脑前认识动物,还可以自由选择操作自己喜欢的具有声、像、画于一体的动画片,让幼儿乐此不疲,如置身于神秘的知识宝库里,既提高了信息素养,更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阅读兴趣
我园的一大特色是幼儿的绘本阅读,而每个班的阅读区也尤为突出。在阅读区的创设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做出了明显的区分:小班设置了聆听、阅读角中、大班设置了聆听、阅读、修补、表演角。为了活动的有效实施,图书区里配置了电脑和播放器、照相机,孩子们除了看纸质图书,利用播放器听故事,还可以利用班级电子图书资源库里的资源听故事、看故事、学习修补图书、学习模仿表演故事、查科普知识、故事续编等等,完成许多的事情。例如:大班的一个孩子在阅读区看了一本《恐龙》,他就非常兴奋,想要了解更多的关于恐龙的信息,于是他邀请了老师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在电脑上查看,随后在区域分享环节时,他把看到的内容讲给全班小朋友听,放学时又将给家长听。这不仅使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调动,语言能力、认知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也使得他更喜欢区域游戏、更爱上幼儿园了。又例如:老师把孩子们的故事表演过程拍摄下来,把照片做成幻灯片、把故事做成课件,利用班级的一体机或投影在过渡环节、家长会、集体教学等等环节使用,都都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信息技术的应用,让我们的阅读区域游戏丰富而精彩,使我们的孩子们爱上了阅读。
2、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的自我展现
当然,除了图书区,建构区、益智区、美工区、角色区、也都是孩子们的快乐天堂。在中、大班的表演区,游戏也是极为丰富的,如:大班的木偶剧场、皮影剧,摄影角;中班的手偶剧场,时装秀T台,表演角等。这些活动也是由活动视频、木偶剧、皮影剧等视频展示所支持的。在我园的一个大班的角色区里,我们提供了实物供幼儿操作。孩子们可以在班级的公用电脑,上通过查看教师准备的食品制作视频,学习简单的制作,如:做鸡蛋饼、拌凉菜、调配果汁、果奶等。又例如:班级的摄影角为幼儿准备了照相机、电脑、数据线,幼儿在每次活动后,自己将照片传到电脑上,进行查看和选片,每每这个时候的孩子们最开心,笑声不断....同时,这个班级的区域活动中还设置一名幼儿为“农场主”,负责检查各个区域和统计工作,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公布和总结,老师会利用班级的一体进行播放和机点评。这样的形式更直观新颖,孩子们在电视上看到自己一言一行,欢喜得不得了,关注力也比以前的讲解式点评时更好。这样的信息化与区域的结合活动形式孩子们很喜欢,不但参与积极性高,收获更多。
3、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实现多媒体信息化教学,不仅拓展了幼儿的思维,促使幼儿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幼儿科学活动的目的是重视对科学活动情感和态度的培养,使幼儿喜欢参与探究活动。科学区、益智区的游戏活动,正是培养幼儿这方面的品质,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如科学活动--神奇的车轴,首先我们把比较抽象的车轴进行实物模拟,然后设计了汽车制造厂进行车轴安装的模拟运动组合,最后,为了让幼儿进一步理解车轴的作用,我们又设计了如果车轴消失会发生什么情况的设疑画面。让幼儿充分想象和思维,帮助幼儿从形象思维顺利地过渡到抽象思维,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虽然我们现阶段只是将一些例如:摩擦起电、磁铁、油水分离、沉浮等这些探究性实验置于游戏区让孩子操作实践,一些深入的探究活动有老师带领幼儿操作。但信息技术的融入让区域探索性活动更加具吸引力。更贴近幼儿园的孩子们。
4、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创造性的建构区域最受孩子们喜欢。孩子们从开始的简单搬运,到模仿搭建,到现在的自由创作,每一次的活动参与都能有所收获。我印象最深的是中班的一个男孩子,他从小班入园开始就从不有人交流,后来检查孩子是选择性缄默症,对于他的教育和引导,是我们家长和老师最棘手的问题。在我园各班级将信息技术与区域游戏活动结合后,更为生动有效地游戏活动调动了每一个孩子,也包括他。从在第一学期中只是坐在椅子上,不说话也面无表情,看着其他孩子在各个区域游戏。到第二个学期慢慢有所表现,在孩子们进行区域活动时,他会自己走到建构区的外面,站在那看,电脑播放世界各地的优秀建筑图片时、播放孩子们的搭建成果时,他会情不自禁的笑起来。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在老师和小朋友的关心和帮助下迈出了第一步,在游戏中,他虽然还是不愿意开口分享,但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小朋友依然送给他最热烈的掌声。从那天开始,每次的区域活动他都会去建构区活动,他的作品也慢慢有了模样,我们看到了他的进步,相信总有一天孩子能够突破自己,收获属于他的快乐童年。信息技术让孩子们静距离接触区域游戏,熟悉它、了解它,随之热爱它,从中获得乐趣和成长。
三、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区域游戏的内涵
幼儿的成长需要不断获取新的信息。在学习过程中,课件的设计使教师在教学展示中让文本、声音、图象、图形等教学内容的组合物帮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眼、耳等)去直观体会和理解多种信息。鉴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因素,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幼儿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所以在游戏中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的作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调解活动气氛,创设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幼儿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幼儿园区域游戏玩具材料制作方法与资源利用】推荐阅读: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小结文集08-25
幼儿园区角游戏07-13
幼儿园区角环境创设09-06
浅谈幼儿园家长志愿者资源的开发与利用07-16
园区推进会交流材料09-11
乡镇工业园区建设经验交流材料09-11
浅谈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实践和利用论文06-18
伊宁市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08-12
浅谈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