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籍系统建设方案

2024-07-25

学生学籍系统建设方案(共12篇)

1.学生学籍系统建设方案 篇一

关于参加全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

建设启动工作会暨系统建设省级

培训视频会议的安排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召开全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启动工作会暨系统建设省级培训视频会议的通知》精神,现将我县参会事宜安排如下:

一、会议目的、任务

全面启动全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进一步统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整体部署全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开展系统建设省级培训工作。

二、主要内容

(一)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就开展系统建设工作讲话;

(二)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小组组长、基础教育处处长陈继宗介绍系统建设整体思路;

(三)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小组副组长、省电教中心(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杨晓健进行全省系统建设数据采集培训。

三、参会时间

2013年5月14日(星期二)上午9:00—11:001

四、参会地点

教育局二楼会议室

五、参会人员

教育局:

张启业教育局局长

汪自仁教育党委书记教育局副局长

李钧教育局副局长

王谦教育局副局长

李生有督导室副主任

何强项目办主任

邵俊福教育股股长

师向青账务股长

韩志宏营养办主任

朱军强教育股干事

县直普通高中、县直初中、县直小学、县幼儿园、乡镇教管中心、乡镇独立初中、乡镇二级初中学生学籍信息系统管理员

六、相关要求

1.除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员参加教育局组织的会议外,县直学校、各初中校长还要组织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班主任在学校收看视频直播,乡镇教管中心组织所属学校校长集中统一收看视频直播。直播网址:http//vod.gsedu.cn。

并提前在5月13日9:00—11:00打开上述网址做好对接工作,做到5月14日9:00—11:00准时且保质保量完成收看任务。

2.本次视频会议责任重大,各乡镇校到教育局参会人员不得缺席,在校收看视频要做好会议记录,确保乡镇校领导、管理员、班主任熟知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操作业务,为我县做好此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参会人员要携带《甘肃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首次纸质信息采集培训手册》,该手册电子版发布在教育股群共享,请各参会乡镇校自行下载印制。

4.各乡镇校务于5月10日前上报参加会议的人员名单(乡镇教管中心各2名:教管中心主任、学籍信息管理员,县直学校、独立初中各2名: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学籍信息管理员),填报样表在教育股群共享中下载。要求选派的管理人员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更换。

县教育局联系人:朱军强电话:***

2.学生学籍系统建设方案 篇二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项即具体细致又繁琐事务性很强的工作, 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本校的成人教育在市总工会“资助千人上大学”计划的推动下, 招生规模逐年增长、校外开辟的教学站点不断增多, 从之前的各地工会培训学校到给企业送教上门, 先后在杭汽轮、广汽吉奥、珀莱雅等大型企业开展成人高等教育提高企业职工学历水平和素质, 本校有校外教学点21个, 遍布在全省各地。我校成教教学点的学生数量急剧增加, 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加, 若还是利用手工操作方法, 不仅容易出错, 还增加了人工成本, 因此必须依靠现代信息化技术, 通过对学籍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的查询, 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人为错误以及时间成本。

目前成教学籍管理系统也出现了不同层次的各类系统, 成教学籍管理方面也从单纯的录入、查询、统计发展为有一定综合处理能力的完整管理平台。但是, 所有这些引进与建设并没有打破以往的学籍管理模式:各部门之间成绩的传递、教师排课、成绩登分表、学号编排、查阅成绩等依旧还是人工或者QQ完成, 所谓用计算机仅仅是利用excel来单机输入记录而已, 本校的学籍管理只能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这种半手工操作, 电脑单机化的学籍管理系统已经很难适应我校成人教育发展的要求, 借助校园网网络环境来构建一个成教学籍管理信息系统, 合理地利用因特网的网络资源和跨平台数据访问能力, 通过网络进行各种教务、教学信息的共享与交流。

成教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普通高校全日制学生不一样, 他们的时间跨度比较大, 学习时间多为晚上的业余时间, 平时跟他们的交流基本通过QQ、电话等通讯方式, 十分不便, 并且他们的信息素养并不高, 因此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管理要求, 建立一个界面友好易于学习, 能让成教学生经过短期摸索或培训就能上手操作的成教学籍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显得尤其重要。

二、基于信息化的成教学籍管理系统构建

成教学籍管理系统由学生的基本信息管理部分、学期教学计划管理、学生成绩管理、注册学籍管理、毕业生报盘管理等几个部分组成, 能够完成本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等一系列学籍信息化。

(一) 学生学籍信息化

网上招生工作结束以后, 招生办便从招录系统中直接导出当年录取的一届新生信息, 再进行适当处理, 通过字段同名匹配, 形成本届新生的基本数据:姓名、性别、考生号、出生日期、身份证号、学习形式、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录取专业、学制等等。教务人员再根据学生的入学年份、所在教学站点、专业等信息来编制学号, 建立完整的学生基本信息数据库, 方便快捷地根据不同条件查询到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情况, 简介明了地对各学生进行退休学、转学、复学、转专业、转学等学籍异动处理。

每年新生入学都要求填写一张学籍大卡, 新生报到注册之后, 信息不完整的地方可以补录一些学生信息, 直接进入学生基本信息数据库。让学生用自己的账号和密码登陆学籍管理系统, 可以查看自己的相关信息, 授予一定的权限范围, 学生校对补充, 确认无误后可以自动提交, 完成学生基本信息库的建立。这个部分将原来提取数据并手工编学号、以备注来记录学生的学籍异动等工作分散为由学生操作自己操作补录和电脑数据库记录这样两种方式, 在目前只增加学生而不增加管理员的情况下, 对本校的学籍管理工作是非常有益的。学生基本信息数据库建立以后, 为学生的学籍注册、教材管理、学费缴纳等管理工作提供了数据共享, 不仅是教务部门, 招生处以及财务处也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二) 教学计划排课信息化

成教学生大多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来上课, 针对他们的社会性和特殊性, 教学计划既要有稳定性, 又要满足各教务人员对教学计划的调整与变更, 本系统能够根据这些特点自动生成每个学期的教学任务。教学任务管理要求能够根据定制好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生成一学期的教学计划表单。教务管理员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大纲, 分专业分学制录入教学计划, 并根据教师授课时间以及教室的空余情况形成排课表, 全面掌握学生攻读时期的教学组织, 避免了手工排课时产生授课时间、教室的冲突。

(三) 学生成绩管理信息化

成绩是学生在校学习的量化体现, 是学籍管理中的核心模块, 该系统能够达到对学生每一个学期所学的课程成绩进行有效管理, 并且直接导出毕业生成绩登分表。原本手工操作的成绩表、补考成绩安排, 两者合并为一个统一的web成绩数据库, 里面包括了学生的学号、专业、年级、班级等字段。每当学生考试完毕, 由任课教师登录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各学生的成绩并进行试卷分析, 点击提交, 成绩就输送给教务学籍管理处。教务部门可以直接查询某门课程缺考的学生名单, 安排补考并打印。任课教师终端能够打印学生成绩, 留存备案;各班主任终端也能查看学生成绩并通知学生参加补考;学生本人也只需用各自账户登录系统查看自己的成绩以及补考信息。

通过web录入成绩系统, 不仅可以实现异地成绩管理, 并且大大减少了教师和成绩管理员的重复劳动, 真正实现学生成绩管理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

(四) 毕业生电子图像采集信息化

毕业生图像采集工作是毕业生电子注册工作钟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2002年开始, 教育部和新华社协议, 为了保证毕业生图像信息的真实性, 由各省新华社图片部负责对本省各高校毕业生图像信息的采集工作。各高校在学生毕业前半年组织好学生, 由本省新华社图片采集工作人员采集图像信息, 上传到北京新华社总部进行统一冲洗、刻盘, 再发送回本校学籍管理处。采集图像后, 学生可以在网上校对自己的图片信息, 没有参加毕业生电子图像采集的学生不予办理毕业证。

我校成教学生大多都是在业余时间前来学习, 有些出差在外地, 于是电子图像采集工作的任务完成显得困难重重。要做好电子图像采集工作, 学籍管理部门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方面, 在下半学期伊始就要积极和本省新华社图片部联系, 定好合适的拍照时间, 本校成教学生每年3月份入学, 2.5年学制毕业时间为6月, 退役士兵班学生为2年学制, 毕业时间为1月份, 因此拍照时间尽量放在十月份完成, 在拍照时间选择上尽量关照到每个班的学生, 选在毕业班学生都有课程的时候进行拍摄。另一方面, 在采集图像之前, 做好学生的信息核对审查工作, 照片上学信网的关键字段为身份证, 从去年开始新增学号代码, 因此, 在拍摄之前就组织好学生做好关键字段的审核工作, 确保网上网下信息一致。本系统增加一个二代身份证刷卡录入终端, 学生持本人身份证刷卡以后自动出现学生信息进行拍摄, 生成拍摄序号。当所有学生都完成拍摄以后, 系统自动生成本次图像采集信息表报新华社, 其中包括如下字段:学号、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专业、学校代码、地区码等等。图像采集信息化既有效地降低了人工校对容易产生的错误率, 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 毕业生报盘信息化

学籍管理系统的最后一步便是毕业生报盘, 即将毕业生在学信网上进行电子注册, 保证上报毕业生电子信息的真实性。毕业生电子注册信息以招生录取审批表和省教育厅审批的学籍异动审批表为依据, 经过省教育厅毕业生总数据库一对一电脑检索、审核, 确保每一份毕业文凭的真实性。上报的毕业生电子注册信息包括:考生号、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校代码、学校名称等关键字段, 这些信息都来源于本学籍管理系统, 认真做好前面几步学籍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特别是要关注有些读音相近相同的名字, 生僻字, 或者出生日期与身份证号码不符合等一些容易犯的错误, 确保信息的正确性以便于系统生成正确的毕业生电子注册表, 保证毕业生电子注册的顺利进行。

三、小结

成教的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内容, 而学籍管理工作又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籍管理信息化工作是以为学生服务为宗旨, “以人为本”为理念的高效率、低错误的重要措施。在学校推进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同时, 学籍管理人员也要不断学习和充实新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管理好全校的成教学籍, 提高学籍管理的服务质量, 给广大师生带来更大的利益。

摘要:随着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杭州市总工会资助千人上大学计划, 我校成教学生数量逐年递增, 于是加强学籍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通过对我校成教学籍管理现实状况的总结, 提出了加强学籍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信息化,成人教育,学籍管理

参考文献

[1]傅建生, 董文渊.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研究现状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8) :41-43.

[2]李颂文.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

[3]安良.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12) .

[4]黄曙林.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工作改进的思考[J].商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7) .

[5]王凤英, 王敏, 等.成人高等教育学籍规范化管理探索及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 2013, (14) .

3.学生学籍系统建设方案 篇三

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是积极广泛开展各级学籍管理人员培训。培训工作对促进我省学籍系统建设工作顺利开展起到了举足轻重作用,使各级学籍管理员统一了工作认识,掌握了各阶段工作的任务和操作技能,为各项工作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训工作统一了思想,提高了学籍管理员对学籍系统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使其明白,学籍系统的建设是全国“一盘棋”的工作,保持学籍系统数据的鲜活性、准确性从根本上能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促进教育的公平,是实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工作,提升各级学籍管理员使命感和荣誉感。培训工作提高了学籍管理员的技能,而且提高了学籍管理员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对学籍系统建设工作目标有了更好的理解,全面掌握了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技术技能。培训工作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营造了各级学籍管理员“一家子”人的感情,增强了凝聚力。通过培训,使广大学籍管理员 “同心同德”,互相帮助,共同把学籍系统建设工作做好。

我省学籍管理员培训主要采取以下组织形式:一是设立省级培训点,由省中小学学籍管理办公室统一组织师资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各地根据需要,自己组织学籍管理人员参加培训。二是各地根据需要,请省中小学学籍管理办公室组织学籍系统培训专家赴各地开展业务培训工作。三是各地根据需要,自行组织学籍管理人员业务培训。

在我省组织的学籍系统业务培训中,我们创造性的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学籍管理人员做省学籍系统培训专家,解读教育部、省有关学籍管理的政策法规;请熟悉学籍系统业务操作的学籍管理人员做省学籍系统培训专家,讲解各项学籍系统业务如何操作。这些专家在学籍系统日常工作交流中起到骨干作用,极大促进了我省学籍系统建设工作进度。

我省学籍管理员培训主要包含如下内容:一是介绍学籍系统全国建设情况。二是解读《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广东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解答学籍管理有关政策问题。三是培训学籍系统应用操作,培训利用学籍系统进行学生升级、毕业、转学、招生、注册等学籍管理业务操作。四是就培训内容进行闭卷考试。

近年来,我省培训了18418名学校级学籍管理员,其中93.6%学籍管理员培训达到2次,地级以上市和部分县区学籍管理员培训达到3次。极大地提高了我省学籍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为能按时完成学籍管理的各项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成立了以厅长为组长,以发展规划处牵头,基础教育处、高中与中职教育处、教育技术中心等多个相关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学籍系统建设;并设立了办公室,具体落实建设的各项工作。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均成立了类似组织机构,统筹协调系统建设部署、数据采集、应用培训、用户管理、运行维护等工作。

第三,建立有效机制,增强各级教育部门完成学籍系统的动力。我厅把各地学籍系统建设成果与我厅中心工作挂钩,直接影响党政领导的政绩。我省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成绩列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我省对各地强县、强镇、先进县的各项督导验收评估中明确规定,学籍学生数据库的录入率达到100%,在评估中需要使用学生数据一律以学籍数据库的数据为准,如果不按时录入和更新学籍学生数据库的地方暂缓教育创强争先督导验收和对学校的各项评估,待学籍系统信息更新后,再进行督导评估等工作。且我省教育厅组织的各项评估考核、经费安排等需要使用的数据,一律以学籍系统的数据为准,不及时更新学籍系统信息导致后果、责任由各地教育部门及学校自行承担。

第四,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工作成效。建立一系列检查、通报等督促进度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按时保质完成系统建设任务。在各阶段工作任务推进过程中进行专项督查,并定期通报各地学籍系统建设工作进度。通过表扬绝大多数地区来促进落后地区工作进度,对于工作不力的地区,约谈其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领导及有关工作人员。

第五,层层确定联系人名单,建立联系人网络。每个学籍管理员均要提供四种有效联系方式(办公电话、电子邮箱、QQ、手机),直属上、下级学籍管理员之间要知晓四种联系方式,同级之间学籍管理员要知晓三种联系方式(办公电话、电子邮箱、QQ),各级学籍管理业务面向社会公众公布两种联系方式(办公电话、电子邮箱)。以便工作过程中能及时沟通、及时反馈。

第六,积极推进学籍系统个性化应用。我省各地中小学学籍管理情况差异较大,使用的管理系统也不一样,为了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都从全国学籍系统建设工作中获益,与日常的学籍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以方便对学生的管理,真正使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和管理的核心业务,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同步性,我们希望在我省开展学籍系统扩展应用建设试点工作,在使用全国学籍系统功能的同时,扩展和衔接我省学生信息化管理的各种特色应用系统。

4.学生学籍系统建设方案 篇四

关于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

责任书

按照红花岗区教育局《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区教发[2012]259号)文件精神,确保我校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顺利进行,保证系统建成后正常运转,保证有关制度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现制定本责任书:

一、学校成立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具体负责,构建学校学籍信息管理常设机构。

二、建立责任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并签订责任书。建立责任制追究,对于未按照有关标准要求和期限完成工作的,实行责任追究。

三、召开好家长会,确保基本信息采集全面、真实、准确、有效。

四、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节点,如期完成现有在班在籍学生信息采集、数据录入、审核工作。

五、遵守保密制度,做好学籍系统信息保密工作,确保学生信息不外泄。如有系统信息失密,需立即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遵义市民政学校班级:

法人:班主任

5.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 篇五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高校人数逐渐增多,学籍信息数据愈发复杂和庞大。如果利用计算机管理学生学籍信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籍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基于此,利用VisualFoxPro实现了学籍系统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前端界面的开发,包括个人信息管理、成绩管理、统计查询管理和用户系统管理等,实现了相关信息的增加、删除、查询和修改等功能。

关键词:VF;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1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高等教育学校的人员日益增多,管理时非常困难。如果利用人工管理这些复杂、数量庞大的学籍信息数据,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易出现问题,无法保证安全性。使用计算机可实现学生学籍信息的自动管理,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高校服务质量。使用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不仅降低了教务工作量,而且方便查询、错误较低、存储数据大、保密性良好、使用寿命长、成本低以及可靠安全。这些优势能够提升学生学籍管理工作效率,使学生信息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流程简化和系统化,从而实现无纸化信息管理[1]。

2系统数据库设计

要设计一个学生学籍管理系统,首先必须完成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和总体方案设计,论证该系统的可行性,其次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数据库结构,最后决定使用哪一种程序设计工具和后台数据库结构,并规划该系统的设计进度。确定系统所需的数据库是数据库设计的首要任务。数据库是各种表的集合,通常一个系统需要一个对应的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系统首先应了解用户对功能方面的需求,包括现有的需求和日后可能增加的需求[2]。第一,建立数据库。方法一般有三种:在项目管理器中创建相应数据库;通过“新建”对话窗口创建数据库;使用CREATEDATABASE命令函数创建数据库。第二,在数据库中建立表。方法一般有三种:利用项目管理器创建表;利用数据库设计器来创建表;采用CREATE命令函数创建表。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包含院系专业表、学生成绩表、学生信息表和用户表。院系专业表记录院系名称、专业信息和班级信息,包括班级,系名和专业等。学生成绩表记录学生各科成绩信息,包括学生学号、班级、课程名称、成绩和学年学期等。学生信息表记录学生的相关信息,包括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政治面貌、入学时间、身份证号、院系和专业等。用户表记录学籍系统用户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学号、标识和密码等。

3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利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可将一个复杂系统的设计工作转化为若干个简单系统的设计任务,便于后期修改和维护,进一步提高了程序设计效率[3]。使用者首先进入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登录界面,只有输入正确的用户名称和对应密码后,才能进入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操作界面,否则无法进入该系统,系统界面也会显示提示信息。学籍系统将用户设置为普通用户和管理员两个级别。操作主界面是学籍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模块,操作人员登录验证正确后,就有权进入主界面窗口。基本数据管理菜单可以完成基本数据信息操作管理,该菜单中包括院系管理、专业管理、课程管理和班级管理四个子菜单。学生信息管理菜单可完成学生信息操作管理,比如管理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性别和家庭地址等信息。学生成绩管理菜单可完成学生成绩操作管理。查询与统计菜单可完成学生信息和成绩查询操作。系统管理菜单可完成系统用户操作管理。

4系统程序连编与运行

完成数据库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后,可开始系统程序的编写工作,进一步完成系统的运行工作。选择连编选项对话框中的连编应用程序按钮,可生成应用程序相关文件,其文件的扩展名称是.app。如果需要获得离开VFP环境还能单独运行的`文件,需在连编选项对话框中选择连编可执行文件按钮,其文件的扩展名是.exe,单击确定按钮即可[3]。如果项目连编过程中没有报告编译错误,那么说明被连编的应用程序已完成了正确的连编工作,之后可以开始运行之前创建的应用程序。学籍系统设计过程中,各个模块的程序需要随时运行和调试。如果建立窗口,那么在窗口设计完成后,应立即运行和调试。调试相关模块程序时,可利用VFP软件提供的调试器,只需选择工具菜单中的调试器菜单项,就可打开调试器窗口。系统登录界面是学籍系统的入口,所有用户进入该系统时都必须进行用户登陆,只有用户名和密码完全正确后,使用者才能进入学籍系统的主界面。主界面是整个系统中最基本的功能模块,是学生学籍系统的调度中心,通过主界面的菜单选项可更加方便地操作学籍系统的各个基本功能模块。同时,按照表单及其控件的属性建立相应的表单,添加对应的代码程序,发挥对应功能模块的作用,达到界面更加友好、简洁,功能更加实用的效果,如图1所示。

5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程度提高,高校人数逐渐增多,学籍信息数据愈发复杂和庞大。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促使学生信息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实现无纸化管理。本文提出了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和功能模块的实现步骤,利用VisualFoxPro实现信息管理、成绩管理、统计查询管理、报表打印管理和用户系统管理等,达到了设定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相万让.VisualFoxPro程序设计实训与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8.

[2]史济民.VisualFoxPro及其应用系统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6-27.

6.学生学籍系统建设方案 篇六

学校操作步骤

一、转入学校操作步骤(一是申请,二是学校审核)

1.2.3.4.5.6.点击学校名称后的方框会弹出选择学校对话框,如下图

在学校名称中输入“南江”关键字,点“查询”,在查询出的学校列表中选中转出学校名称,再点“选择”,即可选中学校

输入学生姓名后点查询,选择异动类别(转学),点异动日期并选择日期,点“保存”。如果查询不到学生,请确认:(1)原学校是否建立有该生的电子学籍;(2)学校名称是否正确(可以有的教学点的学生学校名称填到村本部了);(3)姓名是否有误(如“淞”误录为“凇”)。

在弹出“是否上传证明材料”对话框中,如有转学证明的点“是”并上传材料,也可直接点“否”完成转学(转入)的申请。

学校提交转学申请后,还要对申请进行学校审核。

选中需要审核的申请,点“审核”,即把该生的转学申请上报到转入县教育局,至此转入学校的申请已完成。

之后经“转入县教育局网上审核→转出学校网上审核→转出县教育局网上审核”流程后,学生的电子学籍档案就转到转入学校了。

注意:各办理流程必须按顺序逐步进行,前一流程没有完成的,下一流程是不会看到也无法审核学生的转学申请的,所以各学校在没有办理当前流程的,不得让家长到下一流程办理单位,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解释。

二、转出学校审核步骤

转出学校在首页的“待办业务”中点“未上报有*条”就可进入学籍异动审核界面,也可在“学籍异动学校审核”中查询到申请

选中需审核的信息后点“审核”即可。

7.学生学籍系统建设方案 篇七

一、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指的是什么

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 从第一层含义理解, 是使用互联网或相关通讯技术, 全方位协助学生工作的架构。它应包括教务系统、毕业生管理系统、就业系统等, 使用者可以是教务秘书、科任老师、财务人员等。也可以理解为利用互联网或相关通讯技术, 协助辅导员处理相关学生事务的软件 (架构) 。目前主流的解决方案是建设基于web环境下的学生工作信息系统。只需要浏览器就可以进入系统, 无须安装客户端软件, 本文主要在web技术下, 探讨与辅导员相关的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

二、基于web技术的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的现状与问题

1.从技术上分析。 (1) 需要稳定、安全的机房。信息系统需要硬件作为存放的载体, 相关数据放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是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正常运作的基本保证。标准的机房应具备防火、防水、防尘要求。然而全标配的机房, 其建设需要较为昂贵的费用, 且日常维护也需要不少的资金。尽管如此, 建设信息化系统的时候也要去考虑机房的安全问题。笔者认为, 即使机房在初期达到标准, 也需要相关人员每日检查机房, 定期检查防火设备, 机房在夏天需要进行控温, 而且防止因盗窃而导致的数据丢失。 (2) 兼容主流浏览器的情况不理想。需要面对浏览器兼容的现实情况, 较多系统还停留在只兼容ie8、Ie6的情况。目前主流浏览器内核三分天下, 微软使用的Trident内核, 谷歌浏览器 (chrome) 使用的webkit内核, Firefox浏览器使用的Gecko内核。实质上需要兼容这3大内核即可。因此, 基于web技术的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只兼容ie8、ie6浏览器, 是技术落后的表现之一。 (3) 忽视简明的交互设计。交互设计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在基于web技术的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的角度来说, 具体是指操作系统的时候, 所展现的画面。点击系统某一个按钮的时候, 会出现一些友好的提示、跳转页面等效果。系统既然为我们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不能仅仅把功能实现就了事, 还要把握细节, 把功能实现所采取的步骤进行优化。在设计系统的时候, 交互和界面设计往往遭到忽视, 而功能实现为优先。这种想法有悖于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需要重视起来。

2.从内容上分析。 (1) 各种系统相对独立, 信息不连通。这里的各种系统是指高校各个部门根据自身的需要开发的系统, 例如宿舍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奖助贷管理系统等。然而这些系统往往都是单项功能, 信息没有相互共享, 一些事务性工作, 需要重复进行。再者开发的时间和技术都不同, 很难相互连通。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 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需要进行整体的统筹, 系统统一使用某种技术, 统一使用相同风格的界面。系统需要有信息共享的能力, 在编程技术上设计接口, 用于共享数据。 (2) 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需要哪些功能。系统建设往往优先考虑老师的功能需求, 而忽略学生的用户体验。建设信息化系统, 也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系统如何建设。因为学生也是系统的使用者, 也需要照顾到学生的操作习惯。而且选课等系统, 老师很少用到, 反而学生用得多。

3. 基于web技术的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的要素。学生工作信息系统的打造应以学生为中心, 我们基于web技术的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学生工作事务性模块 (辅导员) :主要是管理者使用, 可以管理学生花名册、联系方式、宿舍用电用水情况, 学习情况查询 (包括选课系统相关情况查询) 、奖助贷信息、思政教育 (违纪教育、申报处分) 、大三实习 (就业) 情况, 及其离校信息办理等。学生事务模块 (学生) :则主要是学生使用, 学生可以通过该模块, 查询自己的宿舍信息、学习情况 (成绩、选课) 。对于奖助贷评优信息查询, 可以查询目前奖学金下发的进度, 申请的助学金是否审批下来等。思政教育:则可以查询学生自己相关的违纪情况, 申请撤销处分等。就业信息, 这是填写自己实习单位等情况。毕业管理, 则可以指引学生如何办理毕业手续。信息推送:在一般情况下, 高校学生需要安装验证的软件, 才能进入互联网。可以开发类似腾讯、360、搜狐的新闻页面的推送功能。在验证成功后, 在屏幕右下角弹出相关通知信息。该信息推送的功能, 其覆盖效果比较好。信息推送的功能并不是取代飞信、QQ群的通知方式, 而且作为重要的补充。学工队伍管理:主要让上级领导对辅导员等队伍进行管理、考核、查看辅导员的工作手册填写情况, 也可以查看辅导员走访宿舍的次数和时间。信息安全日志与备份:主要进行用户操作的记录, 如删除信息的记录、权限更改的记录等。一个月至少进行完整备份一次, 每周进行新数据备份。确保信息不因突发情况 (火灾、数据硬盘被盗) 而丢失。以上模块为基本要素, 还可以根据各高校的学生工作情况进行拓展。

三、基于web技术的建设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的基本要求

1.兼容主流浏览器。兼容浏览器, 从技术上讲是CSS (层叠样式) 、javascript语言需要在各种浏览器中正常运行。笔者认为需要从目前中国浏览器份额的情况, 来制定我们的兼容策略。目前360浏览器、搜狗浏览器、猎豹等浏览器, 采取的双核模式, 实质上是:它们一般情况下是IE内核, 高速模式下是webkit内核 (chrome) 。根据百度流量研究院 (http://tongji.baidu.com/data/browser) 发布的数据 (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 可知, 我们需要兼容IE、chrome浏览器, 就相当于兼容大部分浏览器, 理论上可以达到90.04%的兼容覆盖率。如果我们仅兼容IE, 则兼容覆盖率只有56.05%, 这是远远不够的。

2.能切实提高工作效率。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建设是否取得成效, 其中一个要求是需要观察是否能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优化操作步骤、简化申报流程是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的其中一个基本要求。检验是否能提高工作效率, 可以对比完成同一样事务性工作所花时间的多少。

3.确保信息安全。信息安全, 不容忽视。由于学生的个人信息十分敏感 (有家庭信息) , 一旦泄露, 将造成不良的后果。然而, 安全漏洞是不能保证百分百消失的, 只能不断减少漏洞。如, XP系统是在2001年10月25日发布的, 直到微软不再更新的那一刻 (13年之后) , 还不断有漏洞需要打补丁。由此可见, 系统需要安全日志, 而且需要不定期进行维护, 为系统的漏洞打补丁, 同时定期使用杀毒软件, 检查是否有木马。

四、未来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方向

1.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需要建设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高校思政的队伍, 需要掌握相关学生工作的数据, 利用数据协助决策的制定。例如:年级学生成绩整体水平, 违规数据集中在哪栋宿舍, 哪些宿舍的电脑访问图书馆网站比较多, 哪些学生进入图书馆比较多。这些都可以通过系统建设, 进行数据收集。这些数据将真实反映学生管理制度的成效, 同时指导学校进行制度建设。

2.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可以尝试开发移动版系统。目前, 智能手机已经十分普及, 699元就可以拥有一台智能手机。系统的发展方向, 可以转向智能手机。例如课室点名, 实现无纸化, 管理人员可以使用手机的软件进行学生点名。一些紧急情况, 可以通过手机录入相关信息。而且手机有摄像头, 甚至遇到突发情况可以通过移动系统进行 (学生) 请假。可见, 智能手机越来越方便我们的生活, 提高我们工作的效率。

3.各大高校可联合共建数据 (服务器) 中心。若干高校可集中在某地共建数据 (服务器) 中心。数据中心可以存放各高校的信息系统。这样一来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建设标准的机房。也可以把各高校的选课系统放在服务器中心, 各高校进行错峰使用,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选课系统的性能, 又不会造成资源浪费。

摘要:我们关注微信、豆瓣、知乎等新型互联网产品的同时, 也逐步关注学生工作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本文从技术和内容进一步分析高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问题和现状, 最后提出相关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也浅析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学生工作,信息化,辅导员

参考文献

[1]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S].

[2]李月娥.基于ERP理念的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初探[J].当代教育科学, 2012, (11) .

8.学生学籍系统建设方案 篇八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副司长杜柯伟,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展涛、副主任罗方述等领导出席会议。

王定华司长在讲话中指出,学籍系统建设是“金教工程”的核心项目,是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标志工程,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奠基之作,受到国务院和教育部领导高度肯定,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目前,学籍系统建设已取得实质进展:一是电子学籍系统全面建成;二是学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三是各项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四是应用队伍建立并不断壮大;五是转学等核心业务成效突出;六是潜在综合效益不断涌现。他强调,学籍系统建设应提高保障水平:一是继续提高应用管理水平;二是继续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三是继续提高运维保障能力;四是继续争取各方广泛支持。

展涛主任回顾了学籍系统建设的历程,他深有感触地说,完成任务的过程使大家经历了由“荣幸”到“压力”再到“成就感”的心路历程。他同时也指出,虽然各地对系统的重要性认识逐步加强,但对系统的工作难度、在全局工作中的影响力的认识尚有不足,需进一步提高。

杜柯伟副司长从学籍管理业务角度对学籍系统应用进行了解读,他表示,当前,学籍系统已经进入建设提质期和全面应用的新阶段。为更好地发挥学籍系统作用,既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保障水平,更要从应用入手,厘清学籍管理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和要求,深度融合学籍系统和学籍管理日常业务,用好学籍系统各项数据,使其真正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成为提升基础教育治理水平的强大工具。

罗方述副主任就学籍系统运行维护与技术支持服务工作作了全面介绍。他要求,各地要明确各级系统技术支持单位,落实专门负责人员,做好系统运行维护、技术支持服务和信息安全工作,保障系统长期、稳定、高效、安全运行,充分发挥系统的管理、服务和决策支撑作用。

会议还通报了学籍系统截至2014年7月底建设应用进展情况,并重点部署了五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学籍信息质量。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公安机关协作,对本省学籍进行查重、查错,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问题学籍清单。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问题学籍进行核查处理。要优先完成毕业年级问题学籍处理工作。

二是全面应用系统功能。要求各地落实《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加快制定完善实施细则。做好学生学籍建立、正常变动、异动的管理工作。应用学籍系统监测学生上学考勤等情况,提高义务教育管理水平。逐步在教育经费管理、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各项建设中运用学籍系统有关数据,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三是开发完善特色需求。教育部将逐步开放学籍系统有关数据,并初步建立数据导出使用管理制度。各地要根据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及早着手,结合以往应用基础,拟定业务需求,做好顶层设计,进行开发应用。自建系统对接省份要尽快过渡到以学籍系统为基础开发完善特色需求的模式上来。

四是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协作机制,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健全考评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将系统应用和技术支持纳入学校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和工作考核。健全培训制度,实现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全覆盖,培训结束要通过考核,持证上岗。还要健全工作交流制度,奖惩制度,举报、通报等制度。

五是构建运维长效机制。各地要尽快落实学籍系统应用培训、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持所需经费和人员,并满足持续发展需要。建立系统运行、维护、应急响应、数据保密等制度,细化要求,责任到人。建立运行监测机制,及时准确掌握运行情况。健全系统运行问题研判机制,畅通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快速反应和解决学籍系统问题的渠道。

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福建省、广东省、湖北省、贵州省教育厅分别介绍了工作经验。财政部以及各省教育厅相关负责同志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9.学生学籍系统建设方案 篇九

照片采集要求

一、学生照片规格

1.淡蓝色背景颜色,近期正面免冠彩色头像数码照 片。

2.照片规格:26mm(宽)× 32mm(高),分辨率150dpi以上。

3.人像在相片矩形框内水平居中,头部占照片尺寸的2/3,常戴眼镜的学生应配戴眼镜,人像清晰,层次丰富,神态自然,无明显畸变。

4.数码照片要求为jpg格式。

5.照片文件大小应小于60K。

二、学生照片文件命名规则

1.有身份证号的学生,其照片文件以身份证号命名,并按年级、班级分文件夹存储。

10.学生学籍系统建设方案 篇十

发布时间:2011-09-19 16:02:47

郑重提醒:

无户籍学生初始信息采集是为学校录入、区县审批无户籍学生信息而设置的规范化操作方式。由于所有学生最终必须获得自己真正的身份信息(否则不能参加高考),因此无户籍学生信息最终都将调整为真实身份信息。有鉴于此,学校务必慎用此种信息采集方式,尽最大可能要求学生办理身份证件,使信息采集一次到位,避免今后的重复工作。

1、无户籍学生(不含港澳台侨胞及外籍学生)的初始信息采集,必须录入父母双方身份信息。下列情形除外:父亲去世或失踪,可以只录入母亲信息;母亲去世或失踪,可以只录入父亲信息;父母去世或失踪,可只录入一位法定监护人信息(注:失踪须经公安部门认定方可生效)。父母离异仍须录入父母双方身份信息,并依法填写第一监护人信息。无户籍学生的“户籍所在地”、“户籍地教育主管部门”等信息与第一监护人属性一致。

2、凡无户籍学生在江苏省内流动,转入学校必须依据父母身份证号从系统中发起转学流程,不得直接新建。无户籍学生取得学籍后,各项学籍异动管理均按正常规定执行,不得有任何歧视性行为。

3、系统将严格按照身份证号规则查验每一位学生的唯一标识,禁止任何人为任何学生擅自编写身份证号码。违者一经发现,追究责任。此前,采用其他方式录入系统的无户籍学生信息,须按照第1条要求重新调整基本信息,调整截止时间:2012年2月10日。无户籍学生一旦获得正式户籍和身份证信息,学校应尽快为学生调整学籍信息。

11.学生学籍系统建设方案 篇十一

在各地共同努力下,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全国学籍系统) 安装部署和首次数据采集工作基本完成,在跨省转学、招生入学和经费监管等方面已初步取得良好综合效益。为充分发挥全国学籍系统作用,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现就做好全国学籍系统全面应用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学籍信息质量。全面开展以学生身份基本信息为核心的数据审核工作,减少问题学籍,确保数据质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公安机关协作,对本省(区、市)学籍进行查重、查错,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问题学籍清单。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问题学籍进行核查处理。要优先完成毕业年级问题学籍处理工作。各省(区、市)完成省内审核工作后,我部将利用公安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对上传的学生数据进行核查,并向各省(区、市)反馈问题学籍清单。各省(区、市)内问题学籍处理工作原则上应于2014年7月底前完成。全部问题学籍处理工作结束后,我部将为每位学生核发全国唯一的学籍号。

二、全面应用系统功能。落实《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加快制定完善实施细则,明确各学段各类学籍变动的具体条件和要求,利用全国学籍系统做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籍建立和学籍正常变动(升级、升学、毕业等)、学籍异动(转学、出境学习、休学、复学、留级、跳级、辍学、死亡等)的管理工作。应用全国学籍系统监测学生上学考勤情况,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监测随迁子女流动情况,提高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水平,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公平。完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工作,提高项目实施效果。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留守儿童管理,建立动态登记监测制度,提高关爱和服务水平。为招生入学提供支撑,控制义务教育学生无序流动,遏制超大规模高中学校,规范招生入学秩序和办学行为。认真将全国学籍系统有关数据与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积极推进实名制学籍系统与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的衔接。逐步在教育经费管理中运用全国学籍系统有关数据,健全经费管理机制,提高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准确性。逐步在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各项建设中运用全国学籍系统有关数据,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三、开发完善特色需求。我部已开放全国学籍系统有关数据,并初步建立数据导出使用管理制度,支持各省(区、市)以全国学籍系统为基础开发满足地方管理需求的特色功能。各地要根据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及早着手,结合以往应用基础,拟定业务需求,做好顶层设计,进行开发应用,尽早发挥效益。自建系统对接省份要尽快过渡到以全国学籍系统为基础开发完善特色需求的模式上来。我部将对各地特色需求功能开发工作及时跟进,总结肯定探索力度较大、功能成熟完善、应用效果明显省份的经验,并进行全国推广。还将对工作积极、有需求但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省份给予技术支持。

四、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全国学籍系统是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探索点,各地要不断完善工作方案、健全管理制度,形成有效工作体制。健全协作机制。基础教育、发展规划、财务、教育信息化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推进,保障全国学籍系统全面应用。健全考评制度。构建分级负责、全面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学籍管理员和技术支持人员网络,明确岗位职责,将系统应用和技术支持纳入学校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和工作考核。健全培训制度。我部已以面授方式直接培训至地市级;各地要强化培训,实现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全覆盖,培训结束要通过考核,持证上岗;学籍管理员调整后要及时安排培训。健全工作交流制度,完善问题协调机制,快速推广成熟经验,及时解决各类问题。健全奖惩制度,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认真查处、严肃追究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人员。健全举报、通报制度,通过社会监督和警示教育提高全国学籍系统应用管理工作水平。

五、构建运维长效机制。系统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持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地要建立保障全国学籍系统正常运行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尽快落实全国学籍系统应用培训、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持所需经费和人员,并满足持续发展需要,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建立系统运行、维护、应急响应、数据保密等制度,细化要求,责任到人,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建立运行监测机制,及时准确掌握全国学籍系统运行情况。健全系统运行问题研判机制,完善全国教育技术服务平台,畅通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快速反映和解决全国学籍系统问题的渠道,确保全国学籍系统运行稳定。

现将《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关键业务应用指南》和《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我部将适时对各地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附件:1.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关键业务应用指南(略)

2.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则(略)

教育部

12.浅析高校学籍档案安全体系建设 篇十二

一、影响学籍档案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 档案管理部门安全保障能力弱。

学籍档案的安全保管, 首先要保证学籍档案实体在收集、整理、利用过程中不遗漏, 保存不受人为或自然因素的损害, 这是档案保管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2009年3月, 德国科隆的地铁造成科隆市城市档案馆突然坍塌, 致使很多档案被埋, 包括千年以前的1份文字档案资料以及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手稿等一批珍贵档案资料, 造成严重损失。20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的汶川大地震, 对当地及周边地区档案建筑造成了巨大破坏, 造成大量珍贵档案的损毁。传统的学籍档案大多以纸质材料为主, 由于纸质档案年代久远, 数量庞大, 都存放于学校档案馆内, 而学校档案馆受经费的限制, 在安全设施配备等方面不得不“因陋就简”, 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直接影响档案的安全和寿命。因此, 全面提高档案部门的安全保障能力, 抵御各种灾害侵袭, 是当前学校档案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 档案安全意识薄弱。

学校现有的学籍档案管理队伍多为兼职人员, 他们身兼教学管理、档案管理工作, 教学管理是她们的本职工作, 而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则为兼职。由于教学管理任务繁重, 无暇顾及档案的安全, 档案安全摆不上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为了应付上级档案管理部门检查而敷衍了事, 往往心存侥幸。由于安全防范意识相对比较薄弱, 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往往落实不到位。长此以往, 使得大家忽视了档案安全防范工作, 档案安全工作制度形同虚设、档案安全意识逐渐萎缩。

(三) 电子档案信息安全面临挑战。

随着数字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电子文件以其便捷高效的查找利用优势逐步成为档案载体的主要形式, 由此也给数字环境下学籍档案的安全保护提出一个崭新的课题。随着高等学校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的实施, 档案信息的开放与安全之间的矛盾也逐步暴露出来, 随着学籍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快速发展, 档案信息存储量成几何倍数递增, 大部分学校未有效建立容灾备份机制, 一旦灾害发生, 几十年的心血将毁之一旦。

二、加强学籍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途径

(一) 加强学籍档案安全保障意识。

作为学籍档案保管部门的领导和档案工作者, 首先应该树立科学的学籍档案安全管理观念, 坚持“积极防御, 综合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此外, 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籍档案安全教育活动, 使社会各界都能深刻认识到学籍档案的重要性。随着高科技的发展, 假毕业证、假学位证也日益增多。为了更好地杜绝打击假证的泛滥, 确保毕业证、学位证的真实可靠, 维护“211工程”学校的声誉, 确保高等教育良好健康地发展, 各高校的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切实做好学生的学籍档案安全保护工作, 强化日常管理, 经常进行档案安全检查, 对可能存在档案安全事故隐患的地方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监控。

(二) 建立档案安全保障体系。

首先要加强档案安全硬件设施建设。档案设施是保障档案安全的基础, 要按照档案馆建设规范的要求, 做到设计合理、设施齐全、养护及时。一是要保证档案馆建筑安全, 选择通风、干燥、建筑质量较好的楼房做为库房, 配备相应的防盗设施,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采取与公安部门联网的方式, 保证库房安全。二是要突出重点, 做好防火、防潮、防虫工作, 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和加湿设备, 保证库存档案无霉变、虫蛀, 一旦发生意外事故, 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 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三是加强库房硬件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及时降温加湿, 保证各项安全设施的正常使用。其次是要建立重要档案资料备份系统。针对突发性灾害事故难以避免的现实情况, 一方面要采取重要档案资料异地备份的策略, “按照不同江河流域、不同气候类型、不同地震带和地理远缘”的原则, 选择规模相当的其他高校档案馆加强合作, 采取互为备份的策略, 将重要的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复制后备存, 避免重大灾害对档案资料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 加快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 实行重要档案资料纸质、数字双轨制运行, 对特别重要的档案资料, 在借阅时使用备份档案, 满足档案利用需要, 减轻档案安全压力。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 要注重电子档案标准和存储格式, 力求做到科学、统一、规范、便于后期对档案的开发利用。

(三) 培养档案安全方面的专业人才。

上一篇:银行从业个人理财考试相关时间点总汇下一篇:癌痛规范化治诊疗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