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营林场森林防火问题及对策

2024-07-17

浅谈国营林场森林防火问题及对策(共8篇)

1.浅谈国营林场森林防火问题及对策 篇一

丰宁满族自治县国营林场总场防火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防火工作是国营林场的头等到大事,我系统森林面积占全县1/5,森林蓄积占全县1/3,大部分为成材林,且山高坡陡,防火工作是重中之重。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场总经营面积129万亩,跨23个乡镇90个行政村。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到2010年,有林地面积增加到9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蓄积达350万立方米,森林资源总价值超过58亿元人民币。所辖11个林场均为丰宁重点防火林区。

二、多措并举,全力做好防火工作

结合以前好的工作做法,下一步防火工作具体做到:

一是健全各级防火组织,完善各项防火制度。总场和各林场配齐配好专业人员,成立了各级防火组织,与乡、镇、村采取联防、联护的联动机制。制定了“三查”和“三包”责任制。“三查”即:总场防火办人员定期督导检查;林场防火办人员定期在辖区内巡查;护林员每天要在所包林地小班巡逻检查。“三包”即:总场班子成员包林场,林场班子成员包营林区,营林区人员包地块、坟头、地边。在防火重点节日,总场选派全体机关干部到林场蹲点,共同排查防火隐患,落实防火措施。二是重新与“五种人”和林区施工企业签订责任书,签约率达100%。对林区内的坟头及地边设立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对林区下达封山禁令,重点路口设立检查站,严禁携带火种入山。做到层层把关、任务到人、措施到位;三是成立训练准专业化扑火队。在县政府的支持下,我系统成立了12支460名的准专业扑火队,投资70余万元(县补贴30万元),配备了对讲机、扑火服装、二号工具等装备,并多次进行了防火演练,确保能够拉得出、打得赢,打早、打了、打好。每支队有效工作辐射半径达到30公里。今年上半年共出警10余次帮助乡镇及时扑灭火灾,尽最大可能减少了火灾损失;四是加大防火宣传力度,在防火关键时期通过固定广播和流动宣传车、张贴标语、描红、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在全县林区宣传巡逻,使防火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林区群众知晓面达到100%;五是发扬职工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精神。进入防火期以后,总场领导和防火办人员、各林场领导及防火办人员、营林区职工节假日不休息,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手机24小时开机制度,确保一旦出现火情及时出警。

森林防火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办法,扎实有效地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打好今冬明春防火这场硬仗,为建设“生态丰宁”作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

2.浅谈国营林场森林防火问题及对策 篇二

为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提高林分质量,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增加林业职工收入,国家于2009年启动实施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海寨林场被列为试点单位,至2013年已累计完成了5000hm2。为准确把握项目的有关政策、规定和标准,确保国家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目的实现,笔者结合海寨林场实际进行了分析。

2 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现状

海寨林场位于云南省东部南盘江上游两侧,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3°42′~104°5′,北纬25°9′~25°43′,属北亚热带山地季风半湿润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为14.5℃,最高气温为33℃,最低气温为-9℃,年降水量为1008.9mm,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红壤,主要乔木林为人工华山松或云南松纯林。经营面积17721hm2,林业用地面积17091hm2,其中有林地面积15800.2hm2,有林地中幼林面积5389.7hm2;近、成过熟林面积10410.5hm2;森林覆盖率90.8%,年生长量4.4万m3,活立木总蓄积148万m3。

长期以来,海寨林场由于没有开展森林抚育工作,导致中幼林生长不良,质量低下,单位面积蓄积量低,病虫害频发,森林火险等级高,严重影响了森林经济、生态以及碳汇等功能的发挥。据统计,世界森林蓄积量平均为110m3/hm2,其中有1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0m3,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达到350m3左右,而海寨林场平均为94m3,中低产林还远远低于这一水平。森林经营的滞后,制约了林场的发展。自2009年被列为国家森林抚育试点单位后,经过4年的实施,完成了5000hm2中幼林抚育,国家补贴860万元。在施工前对抚育补贴政策、抚育任务、抚育对象、资金安排、采伐限额、抚育人员等情况进行公示,接受职工和林农的监督,并与承担抚育作业的职工或林农签订了施工作业合同。开展必要的抚育技术和施工安全培训,实行“林场试点领导小组-生产技术科-林区-施工主体”四级施工管理。通过抚育,改善了林分结构,优化了林木生长环境,清除了病腐木、枯立木、被压木、霸王树及非目的树种等,林分通透性增强,健康状况好转,火险等级降低,林分结构得到有效调整,林相明显优化。

3 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工作,稍有疏忽,就会出现乱砍滥伐现象。在抚育采伐过程中,有些林区和个人对试点工作不够重视,没有把试点工作提高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高度。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认真解决。

3.1 认识不到位

没有把思想和行动真正统一到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没有配置专门的工作机构和人员,工作缺少力度,推进速度缓慢。部分工作人员认为,间伐出来的木材既小且少,甚至有许多弯曲木、病腐木等,卖不上好价钱,不如等其长大了再伐,其实质是把追求木材的短期狭小利益当成了林地收成的长期巨大效益,缺乏实践理论指导。

3.2 采伐剩余物利用率不高

抚育剩余物大多用作薪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且成本较高,个别地块采伐剩余物没有及时正确清理,在林间随意堆放,既影响了林间卫生,也增加了火灾隐患。

3.3 抚育强度不够

海寨林场的中幼林分由于造林时管理粗放,片面追求成活率,初植密度较大,平均达9000株/hm2,有的甚至高达15000株/hm2,郁闭度均在0.9以上。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商品林抚育株数强度可达35%,公益林抚育株数强度在20%以内。但是经过抚育后,保留株数商品林高达5850株/hm2,公益林高达7200株/hm2,远远大于《森林抚育规程》及《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规定的商品林保留720~1785株/hm2,公益林保留3500株/hm2的标准,造成的后果是第一年抚育结束,第二年郁闭度又达0.9。抚育强度不够,难以达到预期抚育效果。

3.4 资金扶持偏低

按照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相关规定,2010年以前1/15hm2补贴100元,从2011年起天保区1/15hm2补贴120元。经过4年的实施测算,平均1/15hm2抚育成本接近300元。由于各林区立地条件及交通条件差异较大,剩余物清理量非常大,部分地块抚育费用还将更大,补贴资金远远不够。

3.5 成效监测滞后

根据相关规定,分别针对不同林分类型设立固定监测对照样地16块,但部分实施地块目前尚未对样地收集林分生长、结构等时效数据,也未对社会经济效益等进行评估分析。

4 对策与建议

为做好森林抚育试点工作,国家林业局下发了《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管理办法》、《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和《森林抚育补贴试点检查验收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管理办法,云南省也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办法和规定。根据这些规定和要求,以突出提高森林质量及增加职工、林农收入为核心目标,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4.1 深刻领会和落实森林抚育试点相关政策

对国家、省市关于森林抚育试点工作的相关政策、管理办法及技术规定深入学习,认真领会。认真用好、用活资金,将直接费用落实到开展抚育作业的职工及林农,确保职工、林农增收益、得实惠。实行施工合同制和公开公示制度。与承担抚育任务的施工作业单位签订责任书,施工作业单位与具体承担抚育作业的职工、林农签订抚育施工作业合同。在施工作业前,要对国家的抚育补贴政策、本单位任务和资金安排、抚育间伐方式、时间、数量等情况进行公开公示,主动接受职工和群众的监督。

4.2 强化作业设计质量管理

将国家和省有关森林抚育试点的要求和精神细化到实施方案中,上报省财政厅和省林业厅批复同意后,按照《森林抚育规程》、《森林采伐作业规程》、《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和《森林抚育作业设计规定》等相关要求,组织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认真编制抚育作业设计。将试点任务落实到林班、小班和山头地块,做到文件、具体任务和图表相一致。作业设计必须做到现场设计、清晰标注,将间伐措施落实到具体抚育对象。作业设计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复后方可组织实施。

4.3 加强施工质量监管

加强对林木采伐、木材运输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确保抚育工作安全、可控。组织开展施工作业等技术技能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严格执行批复的作业设计,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对采伐木标号,标记一块,作业一块,验收一块,严防出现破坏资源的情况。对于不按规定作业和弄虚作假、造成资源破坏的,要及时责令停止作业,对于相关行为不当造成森林资源损失的,要追究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4.4 提高采伐剩余物的利用率

一是正确清理各抚育地块的剩余物,对不能运出利用的要采用堆状和条状腐化的办法进行清理,尽量提高林间卫生质量和铲除火灾隐患。二是积极培植和引进以抚育剩余物为原料的新兴产业,利用采伐剩余物制作小径材人造板等,延长林业产业链,增加林场职工收入。

4.5 因地制宜调整抚育强度

请国家和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在各地调研和试点监测点资料收集分析的基础上,逐步调整现有相关规程所规定的抚育强度控制办法。根据各地的林分状况,采取分别对待的办法,对国有林场经营的立地条件较好、林分密度大的林地,建议将抚育强度提高到50%左右,以达到预期抚育效果。

4.6 加强抚育资金管理

按照《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管理办法》和《云南省森林抚育补贴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使用和管理补贴资金,补贴资金要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对截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的,将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单位及其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4.7 认真做好成效监测

科学设立监测样地和建立监测队伍,由专人负责做好监测和档案管理工作,监测点的设置要能满足成效监测的相关要求,同时也可作为对照样地,监测林木株数和蓄积变化、树种组成及结构变化、材质等级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等。定期对监测点进行观测,对社会经济效益等进行评估分析。

摘要:分析了曲靖市国营海寨林场在调整林分结构、优化林木生长环境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探讨了在森林抚育补贴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森林抚育,补贴试点,思考

参考文献

[1]黄丽春.丽江市国家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探讨[J].林业调查规划,2012(2).

[2]李兴鹏,杨荣飞.扎实推进国家森林抚育补贴试点[J].云南林业,2011(2).

3.国营林场年终工作总结 篇三

今年“3.12”的意义与往常有所不同,它不仅仅只是植树造林,而且是人类发出拯救生存环境呼吁的重要日子,我站举办了林业科技培训及业务基础知识培训1期,受训人数120人次,全乡干部受训达85%。我站利用植树节以板报、传单、广播等形式向全乡村民进行宣传。今年出板报1块,张贴标语50条,广播宣传1次,同时,把塔城市扶持林业发展及退耕还林等优惠政策措施送到千家万户,调动了广大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二、严格把好各环节造林质量

1、苗木关:今年用于造林的苗木均经市森防站检疫后使用,确保苗木质量。

2、整地关:地块平整、犁沟请有经验的农机手操作,保证地块平整。

3、栽植关:栽植有专人负责,及时监督造林质量,确保苗木成活率。

4、管护关:林业栽植后,集体的承包给个人管护,并签订管护合同,严格执行市林带浇水日,5月至9月,每月10日12点至12日12点至27日12点由我站监督村队执行。

三、林业完成情况

今年市下达我乡造林任务300亩,我乡实际完成43.6亩,其完成退耕还林修技5800亩,新育苗9亩、义务2800人次,新增防护林带60条。

四、森林防治防火工作

今年预计我乡虫害发生严重,主要分部在三宫村、下三宫村等村队,为确保减轻春尺蠖和杨楔天牛对树木的啃食,我站提前动手安排对虫害的防治468亩林地,得到市局的好评。我站制定了护林防火责任书,各村队均有防火小组,没有发现森林火灾现象。

五、林木采伐情况

我乡今年林木采伐1300方,严格落实林木采伐申请手续,控制采伐限额,严厉打击乱砍乱伐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六、定目标,明责任

为明确林业各项任务,年初乡政府与XX个行政村签订了XX年林业目标管理单项责任书,定目标、定任务,使林业工作能有序地开展。

现阶段已进入管理后期,我站正督促各村将新造林地承包到个人,专人管护,提高林木成活率,严格控制牲畜啃食。

4.国营莲峰林场改革调查报告 篇四

调 查 报 告

渭源县国有莲峰林场始建于1958年,是全县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我县生态环境建设和森林培育、管护的双重使命,为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宝贵资源,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甘肃省林业厅甘林办函[2010]112号文件通知精神,现就我场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渭源县莲峰林场位于渭源县西南部,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南部,东径104°09′—104°20′,北纬34°55′—35°01′之间,总面积11.88万亩,现有职工58人,其中在职职工52人,离退休6人。其中在职职工58人中固定职工11人,合同制职工6人,集体工2人,长期临时工33人;按文化程度分:大专以上3人,中专及高中2人,初中及小学47人。

场部位于渭源县莲峰镇,现法人代表周尚林。属事业性质单位,2006年以前按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对待,历年来,林场在历届县委、县政府和县林业局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一步一步走出困境。职工工资从1998年前的采伐到以后停采停伐,林场没有直接收入,致使林场进入经济危困,完全依赖天然林保护工程投资为生。2006年7月,县委、县政府将林场纳入差额补贴单位,解决正式职工财政工资50%,2009年1月,又解决20%。截至目前,林场正式职工工资70%已纳入财政,基本解决了林场正式职工的吃饭问题。

林场总面积11.88万亩,活立木蓄积12.79万立方米,其中有林地5.73万亩,疏林地0.88万亩,灌木林地3.97万亩,未成林地0.85万亩,苗圃地0.01万亩,宜林地0.44万亩,森林覆盖率48.2%。按林种类型分:有天然林9.003万亩,人工林1.571万亩。按利用类型分:有公益林11.88万亩,其中国家公益林11.88万亩。主要树种有:云杉、油松、华山松、杨树、落叶松、桦及沙棘、忍冬、高山柳等灌木。

林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建筑总面积790平方米,其中:共有办公用房300平方米,生产用房490平方米,其中危房420平方米,占房屋总面积的53.1%。全场有护林站7个,林区小道31公里,道路比较崎岖难走,部分不通车,给生产、生活及管护带来极大不便。林场通讯设备有固定电话1部,在场部,有6个护林站点无通讯设备,吃水仅靠山泉水井,吃水困难,林区仅有生活用电,还有3个护林站至今不通电、不通路,有森林防火了望塔1座,场部仅一辆森林防火吉普车,行动极为不便。办公设施短缺,就连电脑至今不能配备,设施设备滞后。

多年来,尽管条件极差,经济危机困,但林场总以生态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林业生产,在全力管护的同时,从2000年至现在,共营造生态林1.4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0.85万亩,飞播造林0.6万亩。历年共封山育林2.78万亩,大田育苗0.12 万亩,容器育苗539万株。

自19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林场划入实施范围,禁伐面积11.88万亩,林场从营林到造林到管护,木材生产降至0,并加大了各项投入力度,仅2009年,重点工程投入45.2万元,其中天保管护费6.3万元,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12.9万元,退耕还林工程12万元,三北四期工程7万元,其他7万元。事业费42万元。

林场共有资产704.8万元其中:流动资产40.1万元,固定资产34.3万元。林场负债总额88.9万元,其中:银行贷款2万元,欠其他单位或个人15.9万元,拖欠职工工资71万元,其中:在职39.7万元,离退休31.3万元,共涉及24人。共计在职职工参加医疗保险25人,失业、工伤、养老保险均没参保。

二、危困现状

林场总资产704.8万元,负债总额达88.9万元,其中银行贷款2万元,欠其他单位或个人15.9万元,欠单位职工71万元(工资),多年来,由于林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使本来就不景气的现状出现更加危困,尤其是1998年天保工程的实施,木材产量调减为零,林场经济更加困难,就林场职工养老保险无力参保,更谈不上失业、工伤保险。历年来拖欠职工工资71万元,仍无力解决。

林场各工区护林站不通砂路的有3个,不通电话6个,不通电3个,吃水困难的有5个。就现有生产用房住房除场部外,全部为上世纪60—70年代建造的土木结构,现在基本上均为危房,对职工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由于近十年来林场经济危困,几乎没有进人,所以目前林场职工结构明显不合理,现有职工58人,其中50岁以上和近五年退休人数22人,占职工人数的37.9%,离退休人员6人,占职工人数的10.3%,老龄化严重。另外从在职职工文化程度看,大专以上文凭的3人,占在职职工人数的7%,中专及高中的3人,占在职职工人数的5.2%,初中及小学的47人,占在职职工人数的81%。大中专生少,技术人员缺乏,原因:近年来林场在职职工工资无力解决,大中专生不愿在林场就业,因此对林场的科学管理以及林业人才资源后续均带来十分的困难局面。

林场职工只有工资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年平均工资仅为7275元。林场在产业开发上由于资金短缺,人才缺乏所以几乎为零。

三、对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加快国有林场改革,促进国有林场扶贫解困,是当前国有林场发展的中心和关键所在,根据当前林场现状,建议如下:

1、根据林场资源实际和区位优势,建议将林场划作公益性林场:其理由是林场地处渭河发源地,是陇、渭、漳、临四县的唯一的水源涵养林区,是甘肃中部唯一的天然生态屏障和动植物资源宝库,有野生珍贵动植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虽然 林场现有资源多为天然残败次生林,仅有少量的可做用材的生态林,通过加大管护力度、封山育林等方式,提高林分质量。只有使三个林场及早列入公益性林场,才有利于林场的大发展。

2、国有林场的改革是一项人的转变和改革的过程,要把砍林人转型成为造林人、护林人转变以往靠变卖木材的思想,应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优势、资源优势、景观优势,在保护中合理开发,从林中找资金,走出一条脱贫的路子。利用地理优势、景观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特产加工业等。

3、以人为本,加强管理,定位定岗,对于生态公益性林场的定岗定位,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专职管护人员的定位定岗,通过包干包片到人,从补偿金中解决工资等。二是专业造林队伍的定位定岗,通过承包造林、抚育、育苗等,安臵人员,高标要求,解决安臵部分人员。三是管理人员的定位定岗,通过定位定岗,划分管辖承包区域,加强三产管理,组建合理结构生产队伍,承包辖区内各类人员到位,自主经营区内林下产业开发,达到以林养林养人的目的,管理人员应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4、对于职工工资及各项参保人员的投保费用的拖欠问题,是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他不仅影响着国有林场改革的步伐,而且直接影响着林区职工的生产生活及林区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解决的办法有四:一是从国家重点工程中解决一部分。二是省市补贴解决一部分。三是地方财政预算中解决一部分。四是从林场各项收入中解决一部分。

5.浅谈国营林场森林防火问题及对策 篇五

“十二五”电力建设工程规划方案

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部署要求,为切实解决我场护林点的供电保障问题,改善我场国有林区用电难的落后现状,维护林区社会稳定,营造和谐林区、人文林区、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我场始建于1958年12月,因受当地自然条件的限制,用电问题在70年代以前基本上无电可用,改革开放30年以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工作的重视,使农村用电条件大为改善,但与社会发展还不协调,我场所辖的10个护林点及8.08万余亩国有林区的用电问题还未得到彻底解决,其中有三个护林点至今还无电可用,用电条件急需改善,以解决我场林业职工和林业人口由于用电给工作生活方面带来的种种不便。

二、项目建设内容

(一)建设地点:林场所辖内的巍巍池、大虎岭、福头(五指峰)三个护林点。

(二)建设性质及规模:安装3000KW—5000KW太阳能光伏发电机三台,以及各种配套设备。

(三)建设年限:2012年—2013年

三、资金来源及投资预算

(一)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 30 万元,其中:国家电力建设资金30万元。

(二)投资预算

1、太阳能光伏发电机3台×60000元/台=180000元

2、配套设备5万元

3、人工费5万元

4、其他费2万元

四、保障措施

(一)领导保障

林场成立项目实施领导组

组长:张鹏(场长)

成员:秦建则(副场长)李雷钢(副场长)李文孝(会计)郭强(办公室主任)领导组要加强对项目的组织领导和资金的管理,负责工程建设中的事项,推进工程顺利实施。

(二)资金保障

项目补助资金要做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实行报帐制。保证资金合理使用并发挥效益。

6.浅谈国营林场森林防火问题及对策 篇六

关键词:森林抚育,问题,对策

全国森林抚育试点从2009年开始,陕西省自2011年开始森林抚育试点工程。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2013—2016年共安排森林抚育任务7万亩,利用林场现有职工对抚育任务划分小班进行作业,累计完成抚育面积共计3.5万亩。通过抚育工作实践,对楼观台实验林场森林抚育工作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经验、对策和建议。

1 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概况

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距离西安市区70千米,为省林业厅唯一直属管理的国有林场。南依秦岭,北濒渭水,东望骊山,西顾太白,是中国道林张本之地。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8°11′50″~108°27′29″与北纬33°47′31″~34°04′06″。总土地面积44,174.1公顷。其中:国有面积37,951.3公顷,集体面积6,222.8公顷,分别占林场总面积的85.9%和14.1%。其中:林业用地41,759.8公顷,占总面积的94.5%。林地经营面积37,951.3公顷,其中林业用地36,392.2公顷,占总面积的95.9%。森林覆盖率为66.56%,林木绿化率为92.07%。

2 森林抚育的意义

2.1 改善林内卫生条件、促进森林健康发展

通过森林抚育改善了森林内卫生条件,提高了林木质量、增加单位面积蓄积量、发挥森林多种效益。同时森林病虫害发生降低,保证了目标树的生长不受任何压抑,立木密度得到合理调整,使保留木得到充分的营养空间,培育目标树良好干形,达到速生、优质、丰富的目的。

2.2 增加林场职工收入,促进林区农民就业

通过森林抚育项目的实施,增加林场职工及林区农民工的收入,推动了山区经济的发展,为山区人民脱贫攻坚打下基础。据不完全统计,楼观台实验林场森林抚育项目实施3年来受益林区群众和林场职工达2000多人,财政投入达500万元,促进林区农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林场职工人均收入提高5000元,极大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3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

经过森林抚育后,将抚育过程中产生的衍生物作为新兴产业的原料,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例如猪苓、天麻等,可使当地林业产业链可持续发展。伴随着当地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加快了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有利于在林中开展森林体验、康养等活动,更有利于美丽陕西建设。

3 抚育过程中的问题

3.1 森林抚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森林抚育实际操作中,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一些问题:(1)将造林当做硬任务与政绩来源,而抚育是无关大局的软任务,有些抚育单位将森林抚育作为获取木材的一种手段,以至于部分林相破碎,林间空地和天窗林较多,同时正常林木的健康生长也受到了影响,还造成森林资源破坏;(2)抚育不够全面,我场森林抚育主要为竹林抚育,基层单位抚育过程中抚育强度各不相同,造成抚育达不到预期效果。

3.2 任务量大、作业时间短、财政资金投入少

森林抚育任务要求分配到林场职工个人,我场基本每年7-8月安排职工进行森林抚育。由于各个科室人员工作不尽相同,每次上山人员不能到齐,而上级又要求按时完成抚育任务,造成短时间内草率作业。每亩森林抚育为120元,而人工工价大幅度提高,导致森林抚育间伐难以达到质量标准的相关要求,出现边缘作业、降低抚育标准等,致使抚育效果不明显,出现和抚育目的背道而驰的现象。

4 森林抚育方法与对策

4.1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在林场选拔一批具有专业基础的人员进行森林抚育技术培训,使抚育技术员和施工员掌握森林抚育技术规范。做到每个作业区有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和一名施工技术人员,以保证在抚育作业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现场发现质量问题现场纠正,严格按抚育作业设计施工。

4.2 争取更多森林抚育资金,做到资金专款专用

林业行业本身效益比较低下,再加上森林抚育任务重,要搞好森林抚育,就需要各方面的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首当其冲要确保现有扶持政策的有效贯彻,保证抚育资金真正用于林木的抚育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4.3 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增加职工收入

充分利用森林抚育衍生物发展林下经济,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中药材、林副产品等特色产业,促进职工就业,并结合森林抚育,积极发展森林体验、科普、康养等相关产业,促进林场增收,职工致富。

5 结束语

森林抚育是培育森林资源的关键措施,既能有效的促进森林健康发展,又能增加林区财政收入。因此,林场要切实做好森林抚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宇昊.我国森林抚育技术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世界林业研究,2013,(6):59-63.

[2]王利宏.国有林场抚育间伐技术及施工作业流程[J].中国林业,2012,(12):41.

[3]尹金训.抚育间伐有关问题不能等闲视之[J].湖南林业,1994,(8):19.

7.浅谈国营林场森林防火问题及对策 篇七

【摘 要】随着生态公益林扩面和禁伐保护,遂昌县国有林场建设面临着资金紧缺、人员包袱过重、发展空间狭窄、职工收入过低和生存发展相对滞后等矛盾和问题。为此,笔者深入遂昌县白马山、湖山、牛头山、桂洋等4个国有林场,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进行了调查,根据林场的实际,就遂昌四个国有林场今后的发展提出对策。

【关键词】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对策;遂昌县引言

近年来,在遂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主管部门的关怀支持下,通过大力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扎实开展“二次创业”,国有林场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促进国有林场实现以木材采伐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已界定生态公益林面积为 9.8万亩,公益林比例达 83.3%,是名副其实的生态林场;坚持因场制宜,立足优势,培植特色,发展以茶叶、毛竹、干水果为主的支柱产业,总面积2268亩,不断壮大林场经济,促进林场增效,职工增收;通过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项目扶持,国有林场基本实现了通电、通路、通电话的“三通”目标,完成了道路硬化,新建了自来水工程,利用危旧房改造项目改善了办公、生活用房,有效改善了林场干部职工和林农的工作生活条件林区经济平稳增长。基本情况及经营现状

遂昌县国有林场建设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对原有林场进行改扩建后,现有白马山、湖山、牛头山、桂洋等4个国有林场,下设22个林区,35个护林点,共有人员为221人,其中在职人员111人:在编事业人员102人、编外用工9人;退休职工87人;享受遗属生活困难补助人员23人。根据200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四林场总面积11.76万亩,活立木总蓄积35.9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0%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3.1 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遂昌县国有林场大多起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立地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交通困难,信息闭塞,土地贫瘠,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导致林区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已远远落后于全县平均水平。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有105公里林区公路,除已新建23公里水泥路外,还有82公里因灾塌方,年久失修,急需复修、加宽、加固;二是交通信息闭塞,到目前,4个国有林场仍有6个林区未开通有线电话和移动通讯,无法接收有线电视;三是林场办公条件较差,基层林区、护林点办公条件简陋,办公楼陈旧老化,有的林区甚至没有办公用房和必要的办公设施,难以适应现代林业建设的需要。

3.2 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日渐突出

遂昌县4个国有林场大多地处偏僻,受交通、通讯等因素影响,林场经济发展缓慢,脱贫致富缺乏有效途径,地理条件制约林场发展;国家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后,国有林场顺利实现了以木材采伐为主向生态保护为主的重大转变,从而陷入了“资金缺乏,发展无门”的困境,林场一点有限资金只能解决职工的基本生存问题,难以维持单位的正常运转;近年来,遂昌县国有林场在发展后续产业方面作出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探索,像茶叶、中药材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但发展后续产业缺乏项目支撑。

3.3 干部职工待遇偏低,矛盾十分突出

2011年改革后,四个国有林场均属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长年在边远山区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工作任务繁重,而工资待遇却普遍低于全县平均水平,付出与收入的比例严重失衡,致使干部职工情绪低落,缺乏工作积极性。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后,四个国有林场仍有干部职工人员过剩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林木资源禁伐后,生态公益林难以见效,采伐指标逐年递减,“二次创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规模,无法发挥经济效益,大多数林场都守着“聚宝盆”过穷日子,林场经济处于停滞不前状态。

3.4 林场地处偏僻,林场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距县城较远,交通相对不便,再加上路状较差、弯道多,成为旅游发展的瓶颈。资金缺乏,森林公园设施陈旧,景点道路无能力改造,造成硬件设施落后,加上宣传工作资金不足、力度跟不上,公园的旅游业实际情况与原设想的相差较远。林场领导班子调动频繁,林场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不利于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不能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职工人数多、资金缺乏,林场的各项设施陈旧,房屋翻修维护资金用量大,林场本身难以解决困难。对策

4.1 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遂昌县地处瓯江、乌溪江的源头,其生态地位非常重要。为此,请求省、市林业局及当地党委政府在安排生态公益林保护、土地开发、长防林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方面,对林场重点倾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落实生态公益林政策和补偿资金。遂昌县国有林场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此,制定落实优惠政策,支持国有林场发展,显得尤为必要。一是改革现有管理体制,将划入林场的自然村恢复村级建制,林农划归原所属乡镇管理,享受地方政府给予行政村的政策优惠;二是实行分类经营,将现有国有林场全部确定为生态公益型林场,明确为全额事业单位,每个林场明确5到8名管理人员,其工资待遇和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三是妥善化解林场债务,对国有林场历年来因营林生产所产生的银行债务全部予以豁免,减轻资金压力,确保国有林场积极投入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四是实行集约化经营,将现有4个林场进行整组合并,扩大林场规模,提高林场的整体竞争力和经济实力。

4.2 发展林下经济,高度重视多种经营

林场要充分认识发展多种经营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潜力,把发展林下经济,开展多种经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林场发展规划,列入议事日程,明确领导分工,强化行政推动。以高山林区为载体,以高效生态林产品种植为重点,带动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林业观光旅游、住宿餐饮、林业科技服务等,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一批三产融合大平台建设。加快培育高山无公害农业、高效生态农业,重点发展珍稀菌类、精品果业、高山蔬菜、笋竹、中药材、绿茶、油茶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积极发展生态养殖等;围绕特色林产品,积极发展可食用林产品、竹木精深加工业。充分调动职工发展多种经营的积极性,并形成合力,共同为多种经营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最终把多种经营作为林场生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做大做强,实现林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3 坚持促进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以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国有森林资源保护培育为核心,不断提高森林质量,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充分发挥国有林场重要绿色生态屏障和森林资源战略储备基地的作用。根据国有林场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精心组织实施。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国有林场纳入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以建设促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国有林场纳入新农村建设等规划,在安排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时统筹考虑国有林场,使其享受与周边农村同等的扶持政策,切实解决林场道路、危房、电力、饮水、通讯等薄弱问题。

4.4 坚持科学经营,统筹林场经济发展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从国有林场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各方的承受能力,把握改革的最佳时机和步骤,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国有林场绿色生态屏障和后备森林资源培育基地的重要作用,确保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科学经营,大力提高森林生态质量。国有林场要把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作为首要职责,按照生态公益林的有关技术规程,积极开展封山育林、人工补植造林、退耕还林和阔叶林发展等工程,落实封育管护措施,确保建设成效,使国有林场成为全省生态建设的示范区。

4.5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做好森林公园特色文章

根据境内资源优势和整个景区的实际情况,坚持景区开发与外部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主体景区开发与农家乐发展相结合、森林公园与周边农村联动发展、旅游开发与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开发。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网络信息等大力宣传森林旅游资源,不断地拓宽客源市场。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举办的节会旅游、会务旅游、商业旅游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努力促进森林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

4.6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田明华 《试论我国国有林场体制改革》北京林业出版社 2008

[2]贾治邦 《生态建设与改革发展》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8

[3]李荣富 《对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的思考》《科技信息》2009

[4]赵军鹏 《对河北省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的几点思考》《现代农村科技》2012

[5]汤春琳 《我国生态旅游管理模式改革探讨》《改革与开放》2011

[6]曾 鹏 《浅谈森林公园的发展思考及管理的对策》《中国科技博览》2011

作者简介:

8.浅谈国营林场森林防火问题及对策 篇八

摘要: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有林场经济发展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本文分析了国有林场生存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国有林场;存在问题;对策

国有林场作为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经营主体,是建国初期国家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培育森林资源,在非常重要的生态区位或极为脆弱的生态状况的地区以及大面积集中的国有荒地上,由国家投资的方式建立的专门从事营造林和森林管护的林业事业单位。在数十代职工的努力下,国有林场总数已达4507个,职工总人数约68万,经营总面积达62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2亿m3。但是,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国有林场逐渐出现很多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据调查,国近年来大部分有林场都难以生存,处境艰难,有的甚至无法保证林场职工工资,严重影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国有林场目前出现的问题已成当前林业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1、存在的问题

1.1营林设备匮乏,基础设施薄弱

国有林场建场初期建造的部分房屋和营林设施,以及所购买的营林器械,历时已久,很多设施落后或损坏,职工生产及生活无法正常开展。另外许多国有林场经营区道路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交通条件差,林区便道荷载和安全性能不能满足生产经营需求,影响林区正常生产经营管理。饮水和照明问题难以解决,营林设备欠缺和落后,都制约着林场的发展。据调查,许多国有林场的办公条件都极其简陋,职工的住房大都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多为危旧房屋,功能不全,质量低下,职工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很多林场几乎没有购置营林器械。营林生产很多是手工劳作,何谈新技术的推广。

1.2债务缠身、经济困难

过去,因为国家投入甚微或不投入,使得林场造林、育林或开展各种经营活动大多采取贷款筹措资金,造成很多林场负债。今年来,不仅林场可利用森林资源减少,而且国家实行限额采伐森林的制度,特别是很多商品林被划为生态公益林,严禁采伐,导致许多林场木材产量减少,收入直线下降,难以生存、还债困难。尽管部分政府给予适当的经费补贴,也只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1.3管理制度落后、职工文化素质低

国有林场大多地处偏远地区,信息闭塞,致使职工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市场经济的意识不强,知识结构与当前形势和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林场职工普遍存在着”坐、等、靠”的思想,干部职工能上不能下,收入没有与工资挂钩,体现不出“按劳分配”原则,难以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减轻负担。由于林场条件差、待遇低,原有的人才留不住,难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技术力量相对薄弱,职工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妨碍了林场科技的推广应用,也影响着林场的发展,严重影响林场效益的发挥和提高。

1.4经营区稳定难

首先是利益分配纠纷。不断改革的集体林权制度和不断调整的林业政策,导致林地价值持续拔高,受利益的影,某些村镇借口支付林地使用费过低、应收取集体损坏道路过路费,抬高赔偿金额,妨碍林场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其次是林地林权纠纷。伴随土地资源逐渐紧缺,很多村借口山林权属不清,要求林场归还林地,有些村民蓄意抢占采伐迹地,有些地方政府过于强调稳定,害怕群众上访,对群众侵占林地现象迁就,造成国有林地流失严重,维护国有林场经营区稳定形势严峻。

2、发展对策

2.1完善基础设施

首先是资金财政预算。遵循政府主导的思想制定相关策略,在公共财政预算中吸入国有林场建设基础设施资金,并建立多种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保障森林资源经营使用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是科学合理的规划。综合国家林业危旧房改造政策,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各项基础设施,提高国有林场场区及职工的居住环境,改善生活区的水电、通汛等基础设施,增加林区公路建设,有计划地对主要林场区域的道路进行整修。

2.2加大改革创新,发展第二产业

首先是发展方式改变。利用市场项目激发国有林场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做到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选取入股、引进外资等形式,主动拓展第二产业,争取收入广泛。林场发展适宜的项目有加工木材业、养殖种植业、加工林副产品业和旅游业等。根据各地区的条件和外部环境,选择适宜的经营项目和发展模式。其次是人事制度改革。人事制度的建立满足国有林场现代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人才引进,争取培养或引进森林生态经营、科学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人才,成立一支满足国有林场发展需求的干部职工队伍。

2.3明确林场发展方向,采取分类经营

针对各个林场,可以采取“以林为本,生态优先,分类经营,可持续发展” 的经营政策,保持以营林、良种培育为根本,森林可持续利用为目的,改善生态环境,促使生态公益林区的森林资源得以恢复。把立地条件较差、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且不可恢复的林分划定为公益林,每年财政分拨部分生态补偿金,作为林木的管护和生产费。以目前某些试点地区的情况分析,太低的补偿标准,较大的资金缺口,无法维持正常的营林开支。需要林业部门认真调研,对不同的地区分别

选定合理的补偿标准,确保林场的正常生产运营。把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分划定为商品林。利用营造用材林和经济林,增加木材和林副产品收入,以保证林区生产和职工的生活开支。

2.4加强林地保护

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的林地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建设基本用地,地方政府要明确林业的重要性,依法确立的林权一定要有效保护。首先是维护经营区安全稳定。定期排查解决林地纠纷问题,配合新农村建设,确保场村和谐发展以及经营区的稳定。其次是严格审批林地征占用林地。颁布征占用林地统一补偿标准及原则性界限,切实做好在重要的江河流域、国道、铁路、省道两旁及城镇山区征占用林地的把关工作,使得国有林场的权益得以维护,国有林场得以生存和发展。再者是严控林地流转行为。根据“合法、诚信、公开、自愿、平等”的准则,切实发挥市场机制的力量,做到林地流转公平合理,严禁暗箱操作,打击私下交易和任何欺诈行为。

2.5加强国有林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者的素质

国有林场要解决问题,关键要靠科技,靠创新,而职工的素质是关键环节,但目前国有林场管理和技术人才严重缺乏,特别是管理者的素质不适应新时期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的要求,是影响林场改革发展、实现可持续经营的一个突出问题。林场应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提升林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技术教育,力求对实用人才采取定向培训教育,更好的为国有林场提供专业服务;与此同时,利用职业技术培训,提升下岗职工的技能,加强他们的竞争力,激发他们的创业潜质。小清新文章来源——海内论坛:

参考文献

【1】王安珍,李根万.市场经济下国有林场面临的问题与改革思路[J].中国林业经济,2010(4).

【2】王福祥,我国林业分类经营中的生态公益林建设问题探析[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3.

【3】邓惠珍.广东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林业经济,2003(2).

【4】田建成.深化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湖北林业科技,2007(6).

上一篇:彩色生活,彩色世界下一篇:高考复习资料历史文史常用的文言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