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兴趣工作计划

2024-10-01

艺术兴趣工作计划(精选8篇)

1.艺术兴趣工作计划 篇一

剪纸艺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兴趣小组 2010-05-15 15:03:50 阅读60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剪纸艺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三月份活动记录:

课题:了解美丽的剪纸艺术

一、材料:

小刻刀、剪刀、彩色纸(两至三色)、胶水、白色卡纸、铅笔、绘画纸、复写纸等。(每人一份)

二、制作:

1、设计草图。先构思好一幅自己喜爱的图画,可以是人物、动物、花卉等,画好草图。尽量用大块面,图形要概括,力求简单。

2、设计色彩。想好每部分的颜色,用铅笔在草图上标好。可以用色块相拼,也可用大块色套小块色的方法。

3、上稿。用复写纸将设计好的草图分颜色画在不同的彩色纸上。

4、剪刻。用小刻刀或剪刀将画好的图形剪刻好,一般采用阳刻和阴刻结合的技法,还可采用手撕。

5、调整。将剪刻好的图形摆在白卡纸上,根据画面的需要作小范围的调整。如:在过于空洞的地方添加一些配景,将过于繁琐的地方减去一些。

6、完成。将刻好的图形按设计好的草稿粘贴在白卡纸上,并为自己的作品取个好听的名字。

三、活动过程:

(一)、了解民族传统手工艺:

1、让各位同学讲述自己去过哪些风景区,购买过那些民间工艺品。

2、通过网络和教师的演示资料,欣赏民族风光片和图片,感受我们祖国美丽的河山和灿烂的民族文化,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指出剪纸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美的结晶,同时,听一听优美的民族音乐,多方位感受民族文化的美。

3、民间艺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认识剪纸艺术(学生上网查寻资料):

1、剪纸艺术的发展和分布,在古代我国广东的佛山和潮汕地区、陕西的安塞、山西的浮山、河北的蔚县等地区民间剪纸就很有名。

2、现代剪纸的艺术价值和地位。

3、剪纸的制作过程,传统的剪纸主要是单色,形象以动物、植物和文字为主,技法单一。现代剪纸拓宽了题材,人物、风景均可。表现力、思想性强,技法除了剪、刻还有撕纸,现代感极强。

(三)制作剪纸(课堂教学):

1、说说剪纸好不好看,喜不喜欢?想不想自己也动手作一幅剪纸作品?

2、学生上网查询剪纸的步骤和方法。

3、拿出工具、材料。(每人一份)

4、发辅助用品(综合材料):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

5、议一议:准备设计一幅怎样的作品、彩色纸的搭配。

6、试一试:将设计的草图剪刻出来。

7、给自己的作品取一个好听又贴近主题的名字。

五、活动总结:

1、看一看、比一比:剪纸作品与其他艺术作品比较有哪些优点?

2、议一议:自己剪纸作品的优缺点。

3、评一评:共同评选最佳作品、优秀作品等。

4、试一试:组织一次剪纸作品展览。

5、总 结:可以说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没有中断过,它流传面之广、数量之大、样式之多、基础之深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无法比的。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她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她来源于生活,充实了生活。以她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唤起人们对生命的信念,如今,剪纸的天地更为广阔了,她早已走出了庄户人的小院,走入现代设计的广阔天地。在产品包装设计、商标、服装设计、书籍、邮票、舞台美术、连环画、影视等各方面都有她的倩影;她已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和艺术瑰宝。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光辉灿烂、源远流长,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有望同学们日后进一步去研究和发扬。

6、提高:构思一幅命题作品:以“母亲”为题,设计一幅剪纸作品。

课题:奇妙的剪纸

教学目标:

1、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培养实际生活中的创造性,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参与创作,合作交流,启迪灵感,感受生活。

3、通过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创作美丽的

教学资源:实物投影、剪纸作品、剪刀、彩色纸

教学过程:

一、作品欣赏。

1、谈话:同学们,我手中有一把剪刀和一张普通的纸。我国劳动人民就是运用他们创造出了中国民间艺术——剪纸,又叫做窗花。这古老的传统有1000多年的历史,风格独特,深受内外人士的喜爱。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出自古代与现代艺人之手的部分代表做品。(板书:奇妙的剪纸)

2、利用课件与实物投影仪教师和学生共同准备的剪纸作品。

3、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幅剪纸?(学生对喜爱的作品进行谈话交流)

4、教师对部分作品进行解说(主要针对古老的吉祥图案)。剪纸艺术是生活化的艺术,尤其体现在古代。剪纸都应用于生活的哪些方面?(服装、瓷器、皮影居家装饰等)

二、作品分类。

1、观察分析。

(1)谈话:今天,我们一起看到了这么多的剪纸作品,在民间艺人的创作中,这些剪纸是分不同种类的。那么你们能进行分类吗?

(2)小组讨论。

学生的分类只要合理就予以肯定。比如:分为人物、动物、花草、文字等或以颜色分类。

(3)小结。

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从创作内容上看可以分为这几类,我们还可以从创作的方法进行分类。比如有的剪纸图案是由一组或几组完全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大家来看看有哪些。

(4)学生从作品中找出部分符合要求的剪纸图案。

2、研究方法。

(1)引导观察:你们再来看现在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教师出示以对折形式剪成的枫叶图案。

提问:这张剪纸是什么图形?

这样漂亮的图案,你们知道是怎样剪成的吗?

(3)谈话:大家想不想做一名巧手小艺人,用剪刀来创作漂亮的图案?

三、作品创作。

1、尝试创作。

学生观察书上两种正方形剪纸的步骤,并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具体做法。

指名说说并演示两种方法如何折纸、剪纸。

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剪法试着剪一剪。

学生独立完成后互相交流,教师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2、独立创作。

谈话:想想正方形纸还可以怎样折?你们还可以折成几折来剪?

学生独立进行设计创作,后交流各自的做法。教师对学生新颖的设计给予肯定和夸奖。

3、提高阶段。

让学生自学课本上63页用长方形纸剪纸的做法,并模仿剪一剪。

提问:用长方形纸你还能剪出什么漂亮的图案?

学生思考,独立动手剪一剪,教师巡视学生活动情况,并参与讨论交流。

四、全课小结。

谈话:同学们,你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瞧,你们创作出了这么多的精美图案,真令人佩服!请选择一件你最为满意的作品,将它贴在白纸上,并写上你的名字,然后放到讲台上展示,让我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与创作的乐趣吧!

四月份活动记录

课题:剪 纸--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使学生学会基本的剪纸方法,能用彩纸剪出较简单的图形图案,并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能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认真细致的好习惯,以及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及剪纸实物,剪纸图案若干。

学生准备:彩纸、剪刀、刻刀、胶水、白纸、刻垫、铅笔、橡皮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大观园:

1、出示图片,欣赏。

欣赏了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师: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我们用剪刀代替笔,把我们所见的、所想的剪出来。寥寥数剪,日常用品、车船、花卉、果蔬、虫鱼、鸟兽、人物跃然纸上,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就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剪纸。

它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它继承着各民族历代祖先的智慧、才华和创造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根,是民族精神和气质的体现。

剪纸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制作,总体上分为单色和彩色两种。同时,又分阳刻、阴刻、套色等形式。我们常常运用阳刻和阴刻相结合的方法。

二、剪前作准备:

1、出示幻灯片:剪刀、刻刀、白纸、彩纸、胶水或固体胶、刻垫、铅笔、橡皮等。

2、学生检查工具和材料准备情况。

三、教师示范,讲解制作步骤。提示学生要注意用剪安全,放好剪刀。同时要注意环境卫生,剪下的碎纸片要堆放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剪纸的制作过程:

1、折---剪纸前,应根据物品的特征,选择适当的折法进行折叠。

2、画---为了更好地把握住物体的形象特征,在剪纸前,应将所剪形象,在折好的纸上用笔轻轻勾出,然后再用剪刀依据轮廓线剪下。、剪---即是将画在纸上的形象,用剪刀准确而流畅地沿轮廓剪下。一般采用阳刻和阴刻结合的技法,还可采用手撕。有些细部可用刻刀刻出。

4、贴---将剪刻好的图形摆在白卡纸上,根据画面的需要作小范围的调整。如:在过于空洞的地方添加一些配景,将过于繁琐的地方减去一些。最后根据需要,把剪下的纹样,贴在颜色适当的纸上。并为自己的作品取个好听的名字。

四、快乐大本营

1、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把剪出来的作品组合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学生伴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屏幕投出“温馨提示”)

五、收获大展台

展示各小组的作品,互相观摩、评价。

六、教师小结:

剪纸艺术发展到今天,已向多内容、多风格、多功能方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题材的选择、画面的构成、色彩的追求上渗透现代文化的观念,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剪纸作品。

七、实践大舞台

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

课后可灵活运用多种剪纸方法剪出自己所想要的图片,做一个剪纸集册。

课题:剪蝴蝶

教学目标

了解传统民间美术活动和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

运用民间美术的表现方式,完成一件美术作品,通过设计制作来表现。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

以喜庆的传统节日为题材,欢度春节的各种活动:划旱船、舞龙、贴窗花等等。

(三)学习新课

1、教师出示浦江剪纸作品,向学生问:这是一幅什么作品?学生回答:剪纸。

引出课题

教师讲述:这些作品出自我县农民之手,也反应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

艺术想象力。

2、剪纸的基本类型(以讲解为主的教学)

剪纸是我们中国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剪纸的类型,多种多样,窗花是剪纸艺术的一个主要品种,它用于节日民俗题材大多是对吉祥、幸福、美好的祝福,形式上则要求热闹,火红,有看头,起了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

3、剪纸的基本技法

阴刻:图案上的装饰纹样被(剪)去,形成镂空效果,一般要求线线相断。

阳刻:将图中的装饰花纹留下,花纹以外的部分剪(刻)去,要求线线相连。

一幅漂亮、完整的剪纸作品往往是阴刻、阳刻相结合的,它们互相连接,互相映衬,构成一幅完美的画面。

剪纸常用的装饰纹样

(1)锯齿纹:常用来表现动物的皮毛、刺、草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较硬。

(2)鱼鳞纹:用来表现鱼鳞、波浪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柔和,具有动感。

(3)月牙纹:用来表现衣纹皱褶、头发、纹路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用途广泛,变化多端。

4、探究与表现学习活动(蝴蝶表情)

(1)欣赏蝴蝶剪纸。

(2)讨论分析,交谈感受,讨论点,线面不同,组合表现的不同美感。

(3)学生表演与愤怒的表情、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表情的面部特征,结合以上结论,从外形,装饰纹样等方面分析

(4)教师给学生做剪纸示范。

(5)设计与制作(教师辅导)

学生根据黑板上已画好的蝴蝶外形进行装饰设计,教师针对设计中出去的问题加以引导,讲课设计剪刻步骤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12分钟)

(五)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剪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中

间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一定会创作出好的作品

六月份活动记录:

我和福娃的故事

一、活动内容:剪纸创编故事——《我和福娃的故事》

二、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剪纸的形式创编故事,会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创造性讲述。

2、尝试剪出人物的不同姿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三、准备活动:福娃运动的照片 彩色复印纸 剪刀 胶棒 废旧纸筐

四、活动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有顺序的观察福娃的动态。

五、活动过程

1、出示福娃运动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福娃在干什么?它们在做这些运动时心情是什么样的?

2、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

(1)你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运动时是什么感觉?

(2)你和小朋友在一起运动时是什么感觉?

3、教师引导幼儿想一想:

你如果和福娃在一起做什么运动最快乐?

4、请学生用剪纸的形式编出《我和福娃的故事》。

5、把学生的作品放在展板上供小朋友欣赏。

6、请2~3个小朋友给全班小朋友讲《我和福娃的故事》

7、小朋友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副作品。

课题:剪纸——双喜字

教学目标

1、了解喜庆的习俗,喜花的使用;

2、能独立完成双喜字的折剪;

3、感知对称,及对称剪纸的折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猜猜:有一个字很常用,却在字典中找不到。

2、说说在什么场合用到喜花。

3、小结

4、谈谈双喜字的由来

把“喜”字写成“喜喜”,是人们希望好事成双的心理体现。人们举行婚礼时,都要贴出红双喜字,以示庆贺。表示成双成对的意思。与其相应的是,结婚的良辰吉日也选双日子。据说,这种习俗源于宋代。宋代的宰相王安石进京赶考时,见马员外家门外写着一副上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却没有下联,王安石便暗自记在心中,寻思下联怎么个对法。他到京城应考,主考官指着一杆飞虎旗念道:“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王安石顿时想起马员外家那副上联,便以此为对,主考官惊赞不已。在回程路过马员外家宅时,马员外恰在门首恭听几名书生应对联。王安石便挤进前随口喊出主考官出的对子。不想走马灯上的对子是专为择婿而出的。马员外觉得石安石的下联对得最出色,便将女儿许配给他。不久,王安石择吉日良辰完婚,恰逢官差来报“恭喜王大人高中了”。王安石喜上加喜,提笔在大红纸上写下一个金色大“喜喜”字,贴在门上。并吟诗一首:“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洞房花烛题金榜,小登科遇大登科。”从那以后,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二、找规律,学剪“方形双喜”

1、把长方形纸,横向对折;

2、再对折,成四等份长条状;

3、用铅笔描出1/4个喜花(注意将折叠后的中轴线置于左侧):

4、剪出展开即成。

三、照样子,按步骤完成作品。

每人准备两个作品

四、拓展

1、适当的变形,让喜子更丰富多彩

2、尝试三刀剪成一个喜花。

尝试通过折叠,三刀完成一个喜子。

七月份活动记录;

课题:鱼的剪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鱼的剪纸作品,揭题:《鱼的剪纸》

鱼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水中动物,形态多样,学生的创作的兴趣点比较广,容易发挥想象。

二、导学达标

l、民间剪纸作品欣赏

感受:多幅图片加配乐。

在欣赏中锻炼自我感悟图形的能力,体验民间剪纸的审美情趣,以及艺术风格。

归纳:提问“有什么感觉?”。可多角度归纳。

民间剪纸表现出的朴实、粗犷、和谐、夸张,正是民间剪纸艺术家们长期生活在具有这样特征的环境中,所产生的情感,也是对家乡对这块土地的热爱。让学生

欣赏,一方面是学习它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受民间艺术家在作晶中表现出的真善美的情感,在欣赏中逐渐加深对这种情感的认识,为欣赏现代儿童剪纸做铺垫。

2、现代儿童剪纸欣赏

感受:多幅图片加配乐。

在欣赏中使学生对同龄人的剪纸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创作欲望。

归纳:提问“有什么感觉?”。可多角度归纳。

学生作品所表现的是他们身边看到的各种事物,充满童趣、稚拙、自由与单纯——同样表现,真善美的情感。

3、作品分析

民间剪纸和儿童剪纸的共通之处是:通过夸张、自由、多变、诙谐、自然的艺术形式来体现真、善、美。

4、剪纸技法分析、示意

分析感悟上述剪纸作品的技法。出示有不同剪刻技法的剪纸作品,请同学们研究分析“用什么方法做的?„‘这样做有什么特点?认识到不同的技法有不同的视觉效果。“最合适的技法,就是最好的技法”。教师再对每一种技法进行归纳,示意,并鼓励学生创造新的表现方法。(研究性学习的因素)

5、欣赏各种鱼

感受鱼的不同形态,将多元形态带入创作思维中。

6、演示作业过程:

选用深色彩纸→用铅笔构思起稿→刻制作品→调整作品→粘贴作品

7、作业提示:

一条鱼。目的是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学生能完成创作。

构图满。剪纸作品的特点是比较饱满,也为了学生在剪刻时不易断裂。

有特点。这是作品的核心所在,它包括学生的审美心理,表达方法,作品的造型特点、刀法特点,寓意特点等。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下,激活学生的灵感,鼓励学生刻自己喜欢的鱼。

2.艺术兴趣工作计划 篇二

阅读既要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语言,也要用教师对课文理解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为此,我每节课都要根据不同类型课文,精心设计教学语言,使导言、结语、讲述、点拨、小结等都力争达到明晰,富于启发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我巧设悬念,设计了这样的导言:“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学生一听精神大振,跃跃欲试。我马上接着说:“什么地方呢?”说完板书:桂林。“哦!”学生恍然大悟,议论纷纷。没去过的学生产生疑问:桂林在哪里呀?那里是怎样的景象呢?而去过的学生则大谈桂林风景之美。这时,我顺势引上一语:“桂林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她的美丽吸引了广大的中外游客。谁知道桂林什么最吸引人?”去过桂林的学生马上回答:“桂林山水!”我接着说:“对!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桂林山水!”接着把课题板书完整:桂林山水。这样的导言,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从而在愉快且热烈的情绪中投入学习。

讲解一篇课文,推敲导言固然重要,斟酌结语也不容忽视。结语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可以结合板书设计,有的应照应导言设计,有的应扣准文题设计,有的应抓住中心设计,有的应根据写作特点或训练要求设计,从而达到“课尽趣尚浓”的效果。还是《桂林山水》一课,我结合板书设计了这样的结语:“同学们,游览结束,桂林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学生马上随着老师的手势,借助板书和板画,同老师一齐吟诵:桂林山水甲天下,那里的山又奇又秀又险,那里的水又静又清又绿,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人们荡舟漓江简直就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横线部分是板书,曲线部分是板画)。这样一来,课虽然结束了,但意犹未尽,给学生留下了继续学习的艺术空间。

二、巧妙引导体会情感

教学艺术,是移情的艺术,在教学中,只有教师教课入“情”,学生读书才能入“境”。老师讲课总要带着一股激情,才能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也想像老师那样投入情感,倾情阅读。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我先用带感情的描述,把学生带入情景———一个又阴又冷的大年夜,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卖火柴。然后再引导学生了解小女孩是怎样卖火柴的。让学生体会,在那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苦的小女孩受尽了欺凌和痛苦;接着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去想象大年夜街头的情景,体会富人们是如何欢度佳节的。再让学生把穷富两方对照,联系起来体会,唤起全班学生对小女孩的无限同情。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们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闪亮明旺的大火炉,冒着香气的烤鹅,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的圣诞树,并且启发学生———与可怜的小女孩的悲惨处境对比,然后把课文各部分内容联系起来,就使学生进入作者创造、老师再创造的情景中,更进一步激起他们对小女孩的无限同情。接着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动用想象的艺术来抨击那个人压迫人的不合理的社会,以表达作者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的。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不断地随着老师的引导,在十分活跃的状态下得到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情感同老师和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很好地领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注意创造课堂气氛

3.艺术课堂 兴趣导航 篇三

一、联想记忆植入语文课堂

记忆有技巧,联想记忆法是一种既能有力地活跃课堂,又能让学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如:辛弃疾是中学阶段要掌握的重要诗人之一,对他的介绍是重点文学常识,如何让学生在最短时间记住,又不与别的作家混淆呢?联想记忆法就起作用了:“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词人,豪放派,作品选自《稼轩长短句》”——辛弃疾,文武双全,生性豪放,自然很少得病即放弃疾病,在战争频仍的年代,有他在,幼儿园就很安全,因为他把孩子们放在庄稼地的小屋子(即轩)里藏起来,孩子很难(南)送(宋)命,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他的作品收在以他的号命名的集子里,词又叫长短句,故曰《稼轩长短句》。

这样一讲,让学生想到画面,加之生动的故事,2分钟才能记住的东西,学生30秒就背住了,且不易忘记。

联想记忆法是利用事物间的联系通过联想进行记忆的方法,在有关经验中建立联系,思维中的联想越活跃,经验的联系就越牢固。如能经常形成联想和运用联想,就可有增强记忆的效果。如历史中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通过肥可以联想到肥胖,由肥胖想到胖娃娃,而8(上下分开)字的两个圆正好是胖娃娃的头和身体,两个3则像两个耳朵。这样一想就记牢了。

课堂上常常是老师一引导,学生思维的火花就迸射出来,五花八门的联想带领进入一个个全新的领域,在愉快又轻松的氛围中学会语文、学活了语文。

二、奇思妙想的导语“请生入瓮”

一节课老师的第一句话作用往往很大,决定了本节课师生情绪的基调。成功的导入语可使学生积极投入本节课的重点上去。

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导入语可用古代官府常用的“悬赏缉拿的告示”(附图画)——鲁提辖,男,39岁,膀大腰圆,满脸络腮胡子,因三拳打死镇关西,畏罪潜逃,若有人捕获前来开封府首告到官,可得赏钱五千贯。

告示一公布完,师提问(已预习):如果大家穿越到宋朝鲁提辖生活的时代,某一天你发现了畏罪潜逃的鲁提辖,你是否会告官?为什么?

这样,学生的情绪调动得很快,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对所讲的内容印象很深刻。

导入语的常换常新犹如鲜活的水浇灌着学生的心田。

教无定法,小小三尺讲台,可以尽展老师的魅力人生!教书是技术也是艺术!

4.艺术兴趣工作计划 篇四

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把兴趣因素引入初中英语教学无疑给其改革带来勃勃生机,最成功的学习者是那些既有天赋,又有极大学习动力的人。对于学生来讲,只有他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使其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而富有艺术的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提问激起的强烈兴趣,使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亢奋状态。

例我在上JEFCBook3Lesson22UnderTheSea时,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这篇课文。我先问:“Whatcanyoufindunderthesea?”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他们马上会回答“Wecanfindbeautifulcoralreefsandfish.”我接着问:“WhoisJacquesCousteau,aninventeroranexplorer?”学生胸有成竹地回答:“Heisanexplorer.”我再问:“Asanexplorer,whatdidhedounderthesea?”学生开始有不同的反应,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最浓,为教师导入新知识做了最佳的准备。在新课小结后,我又设计了问题“Whatdoyouthinkweshoulddotoprotectlakes,rivers,seasandoceans?”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在整堂课中掀起一个小小的高潮。这一系列的提问,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了思维,开拓了他们的思路,发展了智力。

5.艺术兴趣工作计划 篇五

初中美术教育旨在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帮助学生挖掘艺术潜能,发现自己,成就自己。剪纸作为一门中国传统艺术,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的一门重要民间美术课程。

【学情分析】

本节课为本学期剪纸课的第四课时。在前几课时中,学生已初步认知了剪纸的基本知识和三瓣花、五瓣花等剪纸的剪刻方法,基本掌握了剪纸的折法和画法。在此基础上,本课除了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已有经验探究四瓣花剪纸和八瓣花剪纸的折法和画法,还希望学生能够创新纹样设计,培养形象思维,剪刻出独一无二的、有创意的剪纸作品。

【教学目标】

1.观察、讨论剪纸作品,总结四瓣花剪纸的折法和画法。

2.通过动手实践,掌握四瓣花剪纸和八瓣花剪纸的剪刻技法。

3.创新纹样设计,培养形象思维,加深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喜爱。

【教学重点】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究四瓣花剪纸的折法和画法。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创意,设计独特的剪纸纹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讲述: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几件剪纸作品,大家觉得它们漂不漂亮?(生:漂亮!)我们看到,这几幅作品中,有我们已经学习过的三瓣花剪纸、五瓣花剪纸等,而这一幅是四瓣花剪纸(出示作品),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四瓣花剪纸以及由此延伸的八瓣花剪纸。

【设计意图】由学生身边熟悉的同学作为切入点,能够让学生更快、更自然地进入课堂情境。同时,运用榜样的力量,能鼓励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发展愿望。

教师衔接:说到目前所学习的折叠剪纸,我们知道折法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那么,四瓣花剪纸的折法是怎样的呢?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小组的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欣赏探究

结合以往学习三瓣花、五瓣花的经验,观察下面的作品,小组合作探讨四瓣花剪纸的折法。

(一)讨论(学生边折边讨论)

教师提问:那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来展示你们的折法?

(二)学生上台展示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已有经验,由他们自己讨论、探究发现折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鼓励探索多种不同的方法,发散学生思维。

教师衔接: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四瓣花剪纸的折法。那么在解决了它的.折法后,“画”又是重要的一步。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游戏来解决画法问题!现在我们把班上的三列同学分为红、黄、蓝三队,让我们来看看哪队同学的表现更棒吧!

三、游戏――巧夺先机

根据完整的四瓣花剪纸作品,尝试画出剪刻之前的画稿。

游戏规则:

1.各队在3分钟内按照画“半个图案”达成四瓣花的方案还原画稿;

2.画稿要尽可能规范;

3.各队上台展示的同学将个人方案画完后快速回位,由其他同学进行修改或补充,直到认为正确为止;

4.按画完且画对的先后,队伍分别获得5分、3分、1分,画错不得分。

(1)比拼过程;(2)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在3分钟的紧张、刺激的游戏时间里通过团队协作将已剪刻完成后的四瓣花剪纸还原回剪刻之前的纹样,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四瓣花剪纸制作过程中的折法和画法等各个环节,同时通过这种“根据一个图形画出另一个图形”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四、画稿比比看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出不少于2种的有创意的四瓣花剪纸纹样,展示在黑板上。

要求:

1.纹样新颖、别致、有创意,具有可实施性;

2.画稿需把去除部分和留下的部分标注清楚;

3.展示同学高效展示,非展示同学尝试把小组讨论的纹样剪刻出来。

(1)讨论;(2)展示;(3)点评:剪刻成功与否、美观程度、创意性等方面。

【设计意图】课堂进行到这一环节,学生对于四瓣花剪纸的制作过程已经有了一定认识和理解,此环节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方法后更加灵活、自由地创作更多有特色的四瓣花剪纸纹样,使学生得以充分展现创意和想法。

教师衔接:现在黑板上已经画满了同学充满创意的四瓣花剪纸纹样,看来同学们对于四瓣花剪纸已经掌握得相当不错了。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

五、动动脑

八瓣花剪纸的折法和画法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此环节在于启发学生通过已经习得的四瓣花剪纸,以此类推地发现八瓣花剪纸的方法。以此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在学习一种方法后能够通过自己的进一步思考获得更多收获。

教师衔接:通过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跃跃欲试了。现在,就让我们动起手来吧!

六、展示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自信心,鼓励创造。

教师衔接:刚刚我们一起欣赏了同学们充满创意的作品,非常棒!老师也带来一些充满创意的剪纸作品与同学们分享。

七、创意剪纸欣赏(PPT图片链接展示)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当中运用到剪纸元素的事物,启发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剪纸艺术也可以为生活增添魅力。生活广大,创意无限。

6.舞蹈兴趣小组工作计划 篇六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所造健美形体,增进身心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同时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更能体现南湖学校办学教学特色。

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的心田,感染着人们的思想与情感,舞蹈是一种人体艺术,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品。儿童舞蹈教学也是一门综合艺术,对全面提高儿童素质具有推动作用,是孩子们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儿童舞蹈训练,对增进身心健康、塑造美的形体、陶冶美的情操、丰富学习生活、开发智力等,均会产生明显的效果,是孩子们有一个发展艺术才华的机会。

二、工作目标

本学期将带领老队员及部分新队员循序渐进的学习舞蹈的各种基本功与练习。这里面包括:地面练习、把杆练习、中间联系和表演性组合。落实“弘扬传统经典、创建特色德育”工作,带领舞蹈队学生唱经典、跳经典、演经典。

三、具体措施

1、适应课:历时三周左右。可以根据整体舞蹈素质来定。基础较薄弱的学员,适应课可用三周至四周。有一定基本功基础的学生安排两周左右。由于都是新成员,学员身体的关节、韧带、肌肉的能力与技术方法、体力等方面都会有所不适应,因此适应课就是:

(1)使学员身体各部位(颈、肩、背、腰、髋、膝、脚腕、脚趾)的能力、体力与技术达到基本的水平。

(2)对有基础的学生进行有重点的训练(技巧部分单一训练为主),使之巩固或提高。

2、授新课

授新课是每一学期教学内容最多、历时最长的一个教学阶段,相对来说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授新课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

(1)舞蹈基本动作。

(2)学习舞蹈的的基本技巧。

(3)在已经学过的单一动作基础上进行组合练习,以及加大已学过的组合难度。

新学员主要是训练腰的软度,端正初学者躯体的自然状态,使躯干正直。6周后开始进入以训练单一技巧为主阶段,跳跃、旋转、翻身等技巧的具体内容。

3、考试

舞蹈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以“六一文艺汇演”表演的展示作为考试。

四、时间安排

2月:周一到周四周 五 3月:周一到周四周 五 4月:周一到周四周 五 5月:周一至周四周 五 6月:周一至周四周 五

上午7:20——7:50,上午7:20——7:50,上午7:20——7:50,上午7:20——7:50,上午7:20——7:50,上午7:20——7:50,上午7:20——7:50,上午7:20——7:50,上午7:20——7:50,上午7:20——7:50,下午:第四节课外活动

下午:第三节课外活动

下午:第四节课外活动

下午:第三节课外活动

下午:第四节课外活动

下午:第三节课外活动

下午:第四节课外活动

下午:第三节课外活动

下午:第四节课外活动

7.运用导入艺术, 燃起兴趣的火花 篇七

关键词:生物课堂,导入环节,学习兴趣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 教师在开展新的教学活动之前, 会设计导入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进入一个学习的状态。一般来说, 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占用整个课堂教学的时间并不多, 大部分都是在三到五分钟左右。虽然导入的时间很短, 但是它在整堂课中所起到的作用却不容小觑。我们常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师能够设计好导入环节, 为一节课的开讲起个好头, 学生会准确地了解教师的意图, 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这样, 接下来整节课堂教学的开展就会更加顺利。因此, 如何设计导入环节, 是每一个教师都需要关注的问题。以下是笔者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总结的几种经常用到的导入方式。

一、在问题中导入新课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 在课堂上, 一个高质量的问题往往可以激起千层浪, 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究, 并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因此, 在生物课堂上利用问题来进行导入是一个经常用到的方式。例如, 我在给学生讲到“生物的群落”时, 开讲之前给学生出示了一幅小池塘的挂图, 图中的池塘里以及池塘周边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 根据这幅图的内容提出问题:在这个小池塘中生活了大概多少个种群?如果我们把池塘中的大型的肉食鱼类都捕捞干净, 这个池塘会不会变成小鱼小虾的乐园呢?这个池塘中生物的组成是否具有有序性?听到了这些问题以后, 学生开始思考了起来, 有的学生忙着翻书找资料, 有的学生则三三两两地进行讨论。就这样, 一幅图和几个问题就轻松地把学生带入了本节课的学习之中, 从而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开了一个好头。

二、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

在传统的生物课堂上, 教师所使用的教学工具无非就是粉笔、黑板、挂图、模型之类, 这些教学工具的共同点就是静态化。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开始越来越频繁地走进了生物课堂。与传统的教学工具相比, 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动态化特点, 在多媒体的帮助下, 生物知识不再是单纯地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 它还能够以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所以说,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工具, 多媒体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正因为如此, 在课堂导入环节, 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往往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例如, 在讲到《人与环境》这章的内容时, 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人类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我就在这节课使用了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镜头一:小城镇周围的护城河由于生活在周边的居民长期向河里排放污水、生活垃圾等, 护城河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臭水河”;镜头二: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导致了大面积的海洋污染, 在黑色的海面上到处漂浮着各种鱼类、动物的尸体, 其中还有一个特写镜头, 一只海鸟全身被石油包裹住, 艰难地在海面上做最后的挣扎;镜头三:由于人们肆意砍伐树木, 受到雨水侵蚀的黄土高原由于没有了植被的保护而被雨水冲出了千沟万壑。通过这几个镜头, 不用过多的语言, 学生也切身地感受到了人类对于环境造成的诸多影响, 这时候, 教师再适时地提出“保护环境”的主题, 学生自然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三、从生活中导入新课

生物学科是一门来自于大自然、来自于生活的学科, 在开展生物教学活动中, 把生物知识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生物科学之间的距离, 使得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现象面前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 利用生活实例导入新课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例如, 我在给学生讲到第四章《遗传分子的基础》时, 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 你们长得比较像爸爸还是妈妈呢?”面对这个问题, 很多学生都颇感兴趣, 他们纷纷在下面讨论起来, 有的说自己像爸爸, 有的说像妈妈, 还有的说自己既不像爸爸, 也不像妈妈, 倒是比较像外婆。那么, 这些像与不像之中到底蕴涵着哪些科学密码在其中呢?就这样, 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入手, 生物科学就不会显得那样神秘莫测, 从而有效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除了以上列举的几种导入方式以外, 在生物课堂上, 还有很多的导入方式可以运用, 如讲故事导入法、复习式导入法、成语导入法、游戏导入法、实验导入法等。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导入方法, 需要教师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特点来适当地选择。无论选取什么样的导入方式, 都有几个需要共同遵循的原则, 一是简洁性, 二是目的性, 三是启发性, 四是趣味性。只有遵循了这几个原则的导入设计, 才能够有效发挥导入的功能, 使得课堂教学实现高效化。

参考文献

[1]闵世丽.高中生物导入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 2011 (24) .

[2]陈伦均.高中生物课堂导入艺术[J].新华教育导刊, 2011 (6) .

8.讲究教学艺术 激发学习兴趣 篇八

一、精心设计教学语言

阅读既要通过对课文的语言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语言,也要用教师对课文理解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每节课都要根据不同类型课文,精心设计教学语言,使导言、结语、讲述、点拨、小结等都力争达到明晰,富于启发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我巧设悬念,设计了这样的导言:“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学生一听精神大振,跃跃欲试。我马上接着说:“什么地方呢?”说完板书:桂林。“哦!”学生恍然大悟,议论纷纷。没去过的学生产生疑问:桂林在哪里呀?那里是怎样的景象呢?而去过的学生则大谈桂林风景之美。这时,我顺势引上一语:“桂林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她的美丽吸引了广大的中外游客。谁知道桂林什么最吸引人?”去过桂林的学生马上回答:“桂林山水!”我接着说:“对!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桂林山水!”接着把课题板书完整:桂林山水。这样的导言,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从而在愉快而热烈的情绪中投入学习。当然,设计导言因文而异,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以中心命题的课文,适宜“开门见山,直接释题”;那些节选的文章,则需要“交代出处,简介作者”;成语故事、童话、寓言一类的课文,可以在导言中“揭示中心,说明道理”……总之,导言应当鲜明而富有启发性,简洁而富有艺术性,既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应引导学生定向思维。

讲解一篇课文,推敲导言固然重要,斟酌结语也不容忽视。结语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可以结合板书设计,有的应照应导言设计,有的应扣准文题设计,有的应抓住中心设计,有的应根据写作特点或训练要求设计,从而达到“课尽趣尚浓”的效果。

二、巧妙引导体会情感

教学艺术,是移隋的艺术,在教学中,只有教师教课入“情”,学生读书才能入“境”。老师讲课总要带着一股激隋,才能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也想像老师那样投入情感,倾情阅读。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我先用带感情的描述,把学生带入情景——一个又阴又冷的大年夜,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卖火柴。再引导学生了解小女孩是怎样卖火柴的,让学生体会,在那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苦的小女孩受尽了欺凌和痛苦;接着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去想象大年夜街头的情景,体会富人们是如何欢度佳节的,再让学生把穷富两方对照,联系起来体会,唤起全班学生对小女孩的无限同情。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们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闪亮明旺的大火炉,冒着香气的烤鹅,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的圣诞树,并且启发学生——与可怜的小女孩的悲惨处境对比,然后把课文各部分内容联系起来,就使学生进入作者创造,老师再创造的情景中,更进一步激起他们对小女孩的无限同情。进而再一步要求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动用想象的艺术来抨击那个人压迫人的不合理的社会,以表达作者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的。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不断地随着老师的引导,在十分活跃的状态下得到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情感也同老师和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很好地领会了文章的中心。

三、注意创造课堂气氛

在语文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和谐、风趣、愉快的课堂气氛十分必要,学生可以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努力学习和探究。要形成这样一种课堂气氛,教师必须尊重学生,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才敢于大胆发言,才敢于自由争辩。而当学生一旦认识到自己的探索成果,那种焕发出来的自信心,以及由此诱发出来的智慧潜力往往是超出教师意料的。

我在指导学生给《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划分段落时,课堂上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将全文分为两段,根据地点的变化来分;一种是划分为四段,他们是依据话别对象的变化来分:先写跟大娘告别,接着写跟小金花告别,再写跟大嫂告别,最后写跟所有亲人告别。课堂上双方据理力争,无论从人数上,还是从理由上,后者都占了优势。经过认真分析,我当即表态,两种说法都对,因为各有道理。学生们各自带着胜利的喜悦,学得有滋有味。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总而言之,注意讲究教学艺术,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上一篇:制作课件常用的基本工具有哪些下一篇:外国语学院教研室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