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精神思修总结

2024-06-15

弘扬中国精神思修总结(共8篇)

1.弘扬中国精神思修总结 篇一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高中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效国之行。

二、教学内容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3、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关系。

4、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5、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三、教学重点

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的统一。

四、教学难点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统一的;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

五、教学设计

1、课程导入

一个名叫李立的中国留学生.讲述了他在美国留学时的一段经历。李立的邻居是一个人靠卖艺为生的吉卜赛人,男主人叫阿普杜拉。他开朗乐观、为人诚恳很快就和李立成了好朋友。一个休息日,李立和阿普杜拉一边喝咖啡一边聊.谈到吉卜赛人四海为家的习俗,李立真诚地对阿普杜拉说:”我很钦佩你们吉卜赛人的才华和生存能力,无论世界的哪个角落,几乎都有你们吉卜赛人。”阿普杜拉也高兴地说:“不错,我们吉卜赛人无论到哪里,都能被那里的人民所接纳。”但突然,阿普杜拉的声音变得低沉了许多:“但这也正是我们吉卜赛人的悲哀,因为我们没有祖国。”说到这里,一向乐观粗犷的阿普杜拉,眼里噙满了泪水。李立被深深地震撼了,他突然感到,与阿普杜拉相比,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因为在自己的身后,有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的祖国。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鼓舞民族志气,凝聚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团结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作为新时期的高中生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2、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相结合,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相结合。

六、材料实例

材料事例1:是天安门广场还是垃圾场?

材料事例2:数据统计:我国各种资源在世界上的人均拥有量和消耗量 材料事例3:感恩中国:一个人的网站 材料事例4:钱学森的爱国情结 材料事例5:课堂上的交锋

材料事例6:世界华侨华人声援祖国抗击非典 材料事例7:李文和案件 材料事例8:华罗庚的故事 材料事例9:保钓运动

材料事例10:两弹一星:新中国惊世奇迹 材料事例11:抵制日货不是理性的爱国 材料事例12:广州中学生最认可的爱国形式

七、授课教案 [教师讲解]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虽历经风雨沧桑,但总能克服困难,不断前进。她的历史、她的文明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劫难而奋发图强,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和生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当前,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人们发展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国土、河山、人民、文化、语言、民族历史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祖国热爱和忠诚的思想和坚定的信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列宁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选集》)第3卷,第608页)。

爱国不是抽象的,它有自己的具体要求:

(一)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毛泽东在他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是这样概括我们祖国的伟大形象的: “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国家之一,„„在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纵横全国的大小山脉,给我们生长了广大的森林„„秀丽的长江像一条系在祖**亲腰间的蓝色飘带,铺展于云山天海之间;奔腾的黄河似一条生机勃勃的飞龙,舞动于锦绣大地之上。

当然,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绝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爱,而应该体现在行动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保护祖国的环境、珍惜国家的资源。一方面,每个人都要爱护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环境,因为环境的维护需要群体的努力,否则,就会如下面材料中的画面一样,一个人破坏环境,就会有成千上万个人来破坏环境。(材料事例1:是天安门广场还是垃圾场?(PPT))。另一方面,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还表现在要珍惜各种自然资源,中国虽然地大物博,可我们各种资源的人均数在世界上是排名靠后的。(材料事例2:数据统计:我国各种资源在世界上的人均拥有量和消耗量(PPT))。我们要树立起资源紧缺的意识,提倡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树立节约型消费方式。

(二)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我们祖国之所以可爱,不仅仅因为她拥有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山河壮丽的国土,更重要的是因为她拥有世世代代生存在这片国土上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亿万人民。各族人民是伟大祖国之本,是伟大祖国的创造者,祖国和人民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热爱祖国最根本的是热爱那些创造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各族人民,所以邓小平在1981年英国出版的《邓小平文集》序言中情真意切地写道:”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表现在一个人不仅要爱自己的家人,爱身边的人,还要有“大爱”“博爱”,爱这个社会上所有的人民群众,不管他出身高贵或是贫贱。(材料事例3:感恩中国:一个人的网站(PPT))。

(三)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会背井离乡,或许会彼此隔绝,但对祖国灿烂文化和历史传统的认同总会把人们的心连在一起,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入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

中华民族是勤劳而富有创造精神的民族,在古代史上,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培育出了无数杰出的科学家。我国古代文化璀璨夺目,光彩照人,举其要者有如下述:商代的青铜文化和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春秋时期关于哈雷慧星的世界最早记载;战国时期产生的世界首部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比西方早500年提出的勾股定理特例;比西方早800年问世的药典《唐本草》;西汉至宋代我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等。这一切都是世界科技史上的珍奇,其中四大发明是使我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它的西传则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尽人皆知的影响。

我国古代科学家,灿若群星,令世人瞩目:东汉科学张衡,创造出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后者比欧洲出现的第一台地动仪要早1700多年。他还在世界上首次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南朝科学家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兀的值在3.1415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的科学家。他提出的兀的密率355/133要比欧洲早1100多年。唐代的天文学家僧一行成为世界上测量子午线长度的第一个人。元朝科学家郭守敬和王恂、许衡等科学家共同编制了《授时历》。该历同现行公历即1582年提出的格列高利历一年的周期相同,然而比后者的确立早300年。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经过27年艰苦劳动。终于著成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学著 作《本草纲目》。我国古代科学家作出了卓绝的贡献,使我国的传统科技直到明朝时为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爱国主义是一条重要的政治原则。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掉国格人格。作为一名中国人,无论身在何方,我们都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家。

(四)爱自己的国家

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民族的灿烂文化,是同具体的国家相联系的。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联系在一起的,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贡献力量。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敬仰。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内涵极为丰富,我们要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扬光大。

(一)热爱祖国、矢志不移

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族的光辉史册。中华民族历史上许许多多的爱国故事,感人至深,代代传颂。(材料事例4:钱学森的爱国情结(PPT))。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保天下者,夫之,与有责焉耳己”(顾炎武《日知录》)意思是:保卫天下,就算没有任何地位的平民百姓,也有参与的责任。顾炎武是明清之际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他青年时代参加过“复社”,批判社会的不公现象。清兵入关后,他积极参与抗清斗争。他认为每个人都应以国家大事为己任,也就是后来更 加简练而通行的格言——天下兴亡、夫有责。

(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民族团结和睦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但是,台湾当局却不顾两岸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试图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这是违背社会发展潮流的,不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与发展需要,是不得人心注定要失败的。

(四)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自由,勇于反抗侵略的民族。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奋起反抗,谱写了无数伟大的爱国诗篇。明清时期,我国人民 在抗击东洋、西洋侵略者方面,显示了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明将戚继光,面对倭寇的侵扰,组织了“戚家军”,经过10年的征战,扫清了东南沿海的倭患,使人民安居乐业。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赶走了荷兰殖民者,使沦陷了38年的宝岛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898年法国强租广州湾,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现在湛江的“寸金桥”,就表现出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寸土不让的决心。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随着各民族发展的不同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时代内容和时代价值。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延续发展,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道奇观。这有着非常深刻的原因,其中,千百年来深深融入到民族意识之中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成为鼓舞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集中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来谋求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爱国主义精神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什么时候团结统一,国家就强盛安宁;什么时候分裂内乱,国家就积贫积弱。千百年来的历史经验,已铭刻在中华儿女的心灵之中。团结统一始终代表发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代表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辉煌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曾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且远播海外。但从鸦片战以来的100多年中,我国几乎到了亡国的边缘。无数爱国仁人 志士,努力探求救国救民之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的奋斗,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实现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各项发展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齐 心协力进行长期的努力和奋斗。在奋斗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难,甚至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和考验。但实践证明,爱国主义会以其强大的凝聚力 和感召力,最大限度地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为祖国的统一、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力量源泉

爱国主义体现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人,应该成为什么要,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祖国给个人的成长发展创造条件,对个人创造的成果作出评价,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舞台、指明方向。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的立国之本。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形态,其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得出的正确选择,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对于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广大中国人民来说,爱祖国,也就必然爱社会主义。

(二)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

在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发展史上,维护祖国统一,反对祖国分裂是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及民族感情的认同。(材料事例5:课堂上的交锋(PPT))。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它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也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文化,对爱国主义也提出了挑战。正确认识当今时代的爱国主义,必须联系并把握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特点是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在经济全球化中,商品的运动、资本的流动、跨国公司、大众文化等因素导致了对民族国家界限的 超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某种程度上地球已经变成了“地球村”,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差别越来越小,各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加,国家与国 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增多。但是,民族国家依然是当今世界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行为主体,追求其国家利益仍然是其行为的出发点和根本任务。经济全球化不仅使竞争 的范围扩大到全球领域,而且使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强化,也使各国之间各种利益冲突的可能性也增加。于是,要想在竞争中获得最大的利益,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程 度以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各民族国家必然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仍然是全球化趋势与民族国家观念并存的时代。全球 化没有导致民族国家时代消失。民族国家观念和意识的伦理价值趋向――爱国主义要给予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永恒的主题。

(二)经济全球化与当代高中生的爱国主义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无论你是生活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无论你的政冶立场和宗教信仰如何,也无论你在何种所有制企业工作,作为中华儿女,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来报效祖国。应当说,经济全球化趋势为个人报效祖国消除了许多障碍或阻隔,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材料事例6:世界华侨华人声援祖国抗击非典(PPT))。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理应为全人类服务。科学无国界,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祖国有密切关系。(材料事例7:李文和案(PPT))。科学知识是无国界的,但科学知识的运用却不可能离开具体的国家。(材料事例8:华罗庚(PPT))。

(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某些国家打着经济全球化的旗子来推行他们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 念,别有用心的伤害他国的主权和尊严。当今世界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企图用一种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去同化他国,统一世界,是根 本行不通,只会危害到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一方面我们要利用全球化带给我们的机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步伐,另一方 面我们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材料事例9:保釣运动(PPT))。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什么是民族?斯大林曾经指出:“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 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民族精神集中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爱国主义始终发挥着民族精神的核心作用,不仅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灿烂文明,而且渡过了一个个使民族濒临危亡的历史关头。正是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主权和利益的捍卫,才有我们今天繁荣稳定的局面。

2、团结统一

团结统一植根于中华大地,深深地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的主体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有分合离乱,但统一的时期远远多于分裂的时期,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实于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以及各个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共处、共渡难关的优良传统。

3、爱好和平

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重视“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建立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始终重视“亲人善邻、协和万方”,形成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睦邻友好关系。“和”的思想不仅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里,而且得到了世界上许多民族的尊重和赞同。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崇 高体现。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人民都秉承了这种精神,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在世界上享有“和平的民族”之誉,中国人民享有“和平的使者”之称。

4、勤劳勇敢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中国人民历来视勤劳为安身立命之本,强调“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同时又主张勇往直前。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的创业精神和传统美德,夯实了中华民族绵绵不绝的生存根基。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她以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艺术和光辉的科学技术成就自立 于世界民族之林,形成了自己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今天我们倡导这种精神,就是要充分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再造辉煌。

5、自强不息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它具体体现为刚毅品质,不屈不饶的精神,与日俱进的精神。中华民族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历经挫折而不屈,屡次坎坷而不妥协,体现了中华民族进取的精神境界,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发愤进取,不懈奋斗。(材料事例10:两弹一星:新中国惊世奇迹(PPT))。

(三)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反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反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提倡的民族精神,决不等于狭隘的民族利已主义,而是注入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内容。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我们所强调的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一)时代精神的内涵

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改革创新居于核心地位。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精神动力。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一次胜利,都与其形成的时代 精神密切相关。在80多年奋斗的各个历史时期,先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等一系列闪烁着时代光芒的伟大精神,影响和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深刻地改变了一个个时代的面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速进行,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 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我想这就是一个民族凝聚而成的时代精神。

(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使我们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制度创新是其他一切创新的重要保障。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大力推进文化创 新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创新的基础在人才。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必须培养一大批具有 创新精神的人才。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舆论环境,努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创新的希望在青年。

第三节 做坚定的爱国者

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爱国情感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爱国思想是人们对祖国的理性认识。爱国行为是指人们身体力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就要自觉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的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当祖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外来威胁时,自觉地担负起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当祖国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做斗争;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国家利益。

(二)自学维护国家的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爱国应当是一种理性的行为,不是简单的情感表达,要讲原则、守法律,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进行。(材料事例11:抵制日货不是理性的爱国(PPT))。

(三)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我国是一个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使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和睦,始终是人心所向。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解决民族问题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特别强调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对于维护和巩固祖国的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利益和权利,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总体形势稳定的情况下,我们也要密切注视国内民族分裂主义的动向。

同时,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如何捍卫一个中国的原则呢?首先,要对“台独”势力保持高度警惕;其次,做好以军事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准备。

三、增强国防观念

(一)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但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世界各国都争相把国防建设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我国近几十年来无战事,一些人便随着战争枪炮声远去而淡化了国防观念。有的人把国防只看成是国家的事、军队的事,与自己无关,这是十分危险和可怕的认识。战争可以千日不打,观念不可一日松懈。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深刻地指出,要始终把国家安全和主权放在第一位。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安全利益得不到保障,就不会有其他利益可言。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野蛮行径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加强经济建设,使自己强大起来,更要进一步加强国防建设。我们要时刻强化自身的国防观 念,树立有备无患、居安思危的观念。

(二)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

1、增强国防观念,是高中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爱国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国防观念的重要思想基础。爱国就要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保卫祖国。高中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国防观念、心系国家的安危,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就能够挺身而出,肩负起保卫家园的重任。

2、增强国防观念,是高中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3、增强国防观念,是高中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四、以振兴中华为已任

爱国不分先后,爱国也不在于做大事还是做小事。一个人尽己所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就可以无愧于爱国者的称号。所以,报国之志也是一颗平常心,就像在母亲面前尽一份孝心。如果每一个公民都能自觉做到这一点,国家就必定会兴旺强盛起来。(材料事例12:广州中学生最认可的爱国形式(PPT))。

【讨论】做坚定的爱国者

2001年4月3日,日本政府不顾全亚洲人民的反对,宣布审查了一年多的、2002开始使用的几种日本中学教科书全部获得通过。在这些教科书中,把二战时日本的的侵略战争说成了一场正义的战争,弯曲了历史。把“侵略”说成是“拯救”,并否认了对其它国家,特别是中国人民的杀害行为。对此,全世界都表示了强烈的抗议,谴责日本军国主义的抬头,并对其表示深切的忧虑。

1、你认为导致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2、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日本的这种弯曲历史、公然挑衅别国的行为?

3、作为高中生,我们应该怎么应付日本给我们提出的挑战? 本章思考题:

1、为什么说爱国主义是当代青年的主旋律。

2、联系实际谈谈高中生应该如何来爱国。

2.弘扬中国精神思修总结 篇二

通过对金茂大厦的了解使我对是否应该继承中国古建筑的文化, 应该如何继承, 是神似还是形似引起了我的思考。

中国古建筑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 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 其中的木结构体系、建筑形式、建筑装饰、城郭形式等都是中国古建筑文化丰富的营养元素, 为今天中国城乡建设的迅速发展, 为城市规划、住房建设、环境设计等提供着丰富的营养和有益的借鉴。我们是用了20几年的时间完成了欧洲用了几百年才完成的城市化进程历史街区“旧貌换新颜”了, 古城风貌看不到了, 古建筑文化消失得很快。这里面有历史发展的必然, 也有对古建筑文化的理解、认同和尊重问题, 更有对古建筑文化是不是给予了应有的继承和保护措施的问题。

第一, 因地制宜。

中国古建筑依山伴水, 就地取材, 形式多样。有依山建筑, 有平川建筑。山区多石木结构, 平原多砖木结构, 南方林区有干栏式建筑, 东北地区有干打垒土房, 黄土高原有窑洞建筑。中国古建筑所以有如此丰富多样的形式和风格, 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重要的原因是因地制宜, 各地不强求、不攀比, 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地域建筑文化。

第二, 以人为本。

中国古建筑的结构形式、空间布置、城郭形式都是讲为人服务的。北方老百姓住四合院, 以院子为中心, 每个房间的门都是朝向院子的, 每天一家人的生活是以院子为中心展开的, 大槐树下, 莆萄滕下, 弄儿漆上, 家长里短, 谈天说地,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南方居所是塘在院中, 窗镜借景, 居所布置与自然环境相形相映, 小桥流水, 淘米洗衣, 一切方便人的生活, 一切从人的生活出发。建筑是围绕不同人的需要和为了人的不同需要展开的, 以人为本是贯穿其中的。

第三, 讲求秩序。

中国古建筑文化中讲求秩序是一个特点。北京古城建筑, 中轴线是讲求秩序的突出表现。从南面的永定门开始, 经正阳门、天安门、紫禁城, 到北面是安定门, 一方面是皇权至上, 一方面是皇恩浩荡, 表现了最基本的社会政治秩序。历史上的北京有“东富西贵”之说, 围绕中轴线, 有钱人住东城的多, 坐官的人住西城的多。秩序是十分重要的, 秩序是和谐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 建筑秩序使社会秩序得到明确和固化。

第四, 崇尚节简。

如果用一个词汇来形容古建筑质的特征, 简朴这个词可以给中国古建筑, 而豪华这个词可以给欧洲建筑。中国古建筑是用土用砖做起来的, 欧洲建筑是用石材用金属做起来的。我们一栋房子即使是宫殿往往用几年十几年时间就做起来, 欧洲往往用几十年, 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做起来。中国古建筑的基本单元是院落, 所谓大户人家, 不过是几个院落在平面上联系起来, 加起来规模很大。如果讲一栋建筑, 我们是上千平米, 欧洲是上万平米。江南的园林, 是把自然界中的山、水、林引入自家的庭院, 在一个比较小的空间里, 平填了许多自然情趣, 给人的美感仍然是自然的、清新的、简朴的。但是, 你看看法国的凡尔塞宫, 你看看印度的妲姬陵 (受欧洲影响的建筑) , 你很难用自然的, 清新的、简朴的这些词汇去描述它, 它给你的感觉是豪华的、厚重的、富贵的。中国古建筑文化崇尚节简不仅对建筑, 对社会生活也是一种导向。

因地制宜、以人为本、讲求秩序、崇尚节简, 是中国古建筑文化的精髓, 都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东西, 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呢?

近代以来对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多次探索, 都还是更多的关注中国传统建筑的外在形式和装饰细节, 而忽视中国传统建筑的内在精神。将传统建筑的局部嫁接到现代建筑上去的设计手法显然是继承传统的初级阶段, 甚至有背于时代的发展。因此。对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也就难免被冠以“复古注意”和“形式注意”的帽子。从南京中山陵突破最初估价的八倍, 以及1951到1955年根据北京市的统计:“大屋顶一项就浪费二百三十多亿元”来看, 仅经济上的巨大支出就使这种建筑形式难以正常和健康的发展下去。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有三种方法, 式的借鉴、符号学的借鉴、法的借鉴, 法的借鉴是设计方法, 思维方法的借鉴, 是最高级的借鉴方式, 由美国SOM建筑设计公司设计的上海金茂大厦。成为举世公认的既体现中国建筑传统, 又体现当代高科技成果的优秀作品。可以说SOM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示范课, 这样的设计理念应该是我们今后探索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主流方向。

3.弘扬中国传统工匠精神 篇三

高尚的“工匠精神”是任何时代都绝不可缺少的,若忽视了工匠精神,那社会不断发展和人类文明持续走向辉煌就会受挫。在当今社会,只有把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拥有竞争的优势,才能具有真正的不可替代性,企业才能永远在复杂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不仅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生活精彩,人生出彩的基石所在。我们需要重拾工匠敬业、勤奋、执着、创新精神,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文化和价值观。

敬业创造财富

回顾中国历史,春秋时期,鲁班发明了木工工具、农业器具等,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与祖师;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北宋沈括撰写《梦溪笔谈》、明朝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增广贤文》言:“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底层人眼里,再多的财富也有失去的时候,唯有一门手艺可以保证自己衣食无忧。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认识,民众愿意学手艺,为了饭碗的坚固,才愿意将手艺练得越来越好,无形中,形成了中国工匠独特的敬业精神。

中国古代家具的设计和制造主要靠手工劳动来完成,设计、制作往往是同一人,在学习技艺上也完全采用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凭经验和记忆,伸展绳墨、竹笔画线、刨子刨平、再用量具测量,制作成各式各样的经典家具和工艺品。

我国明代,木匠把日常生活的床已经做到了极致,一个家庭有一张好床,就是拥有了一笔财富。《金瓶梅》第九回说西门庆用十六两银子为李瓶儿买了一张黑漆描金床,他又用十一两银子顺手买了两个丫鬟。潘金莲知道西门庆为李瓶儿的屋里买了一张好床,就闹了起来,不得已西门庆旋即用了六十两银子买了一张螺钿敞厅床。可想一张床相当于多少个丫鬟的身价。

工匠的执着精神,还表现在农具的发明创造方面。据周昕《中国农具发展史》载:古代工匠经过长期反复实践,发明了高效实用的耧车。它是一种用畜力牵引的播种器具,能一次完成开沟、下种、覆土等作业环节,达到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均匀,既提高了播种质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播一顷”的效果;元朝棉纺织专家黄道婆对我国棉纺织技术进行不断的改革,创造出一套赶、弹、纺、织的工具:去籽搅车,弹棉椎弓,三锭脚踏纺纱车……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她的敬业精神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古代的棉纺织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勤奋促进发展

古代工匠的勤奋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它促使我国农业生产的排涝浇灌器具的发明也走在了世界前列。传统水车,即人们通常所称的“翻车”和“筒车”,是一种能从江湖河塘地表中不间断持续汲水的大型农业机具,它不仅能用于高地提水、低田排水等生产领域,而且在济漕保运、沿海制盐等非农业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的先进技术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从机械学原理的角度来看,水车结构复杂,有连杆曲柄机构、轮轴齿轮机构、链轮调节机构等。从动力学看,由人力、畜力逐渐上升到水力和风力自然能的应用。据方立松《中国传统水车研究》载:“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在动能利用上的卓越成就,它与耕种等其他农具系列配合,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在那个时代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国汉代就已有了畜力碓和水力碓,用来加工粮食,脱壳磨面。据张力军、胡泽学主编的《图说中国传统农具》载:到魏晋南北朝时的崔亮发明了用一个水轮推动八个磨盘的“八磨”机,使粮食加工的工效一下子提高八倍。西晋时有人将水轮转动改为用牛牵引,达到“策一牛之任,转八磨之重”,这样就可以在没有水源的地方也能用上高效的“八磨”等工具了。

除了以上古代工匠为我们留下很多宝贵文化遗产外,还有大家知道的大彬的紫砂、江千里的螺钿、黄应光的版刻、周翥的百宝嵌、方于鲁的制墨、张鸣岐的手炉、朱氏三松的竹雕等工艺品。这些工匠可称得上是举世闻名的能工巧匠。

执着铸就辉煌

古代工匠的执着精神为我国陶瓷的发明、发展同样做出了巨大贡献。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不但把人物形象表情刻画得逼真生动,而且规模宏大,成队成阵,不愧为世界奇观。唐代的三彩陶朝着更为精致的方向发展,人俑、马俑、骆驼俑,色彩鲜艳,各具形态,有很多细微的动作和表情。

唐宋以后,瓷器的工艺越来越精,出现了许多名窑名瓷。唐代绍兴有名的“越窑”青瓷,有“类玉”的美称。河北内丘的“邢窑”,则以出产白瓷闻名。湖南长沙一带的彩瓷,不但有绘画,还使用贴花、模印,装饰性很强。河南的钧窑、汝窑、柴窑,浙江的龙泉窑,河北的定窑,陕西的耀州窑等名窑所产瓷器,都驰名海内外。当时的瓷器有“青如天,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说法,被一般家庭争相收藏。中国的瓷器,从唐代起就通过陆路和水路传到亚洲、欧洲和世界各地,赢得了全球人的赞叹。

说起中国人的传统服装,不得不说一项令国人自豪使全球人惊叹的伟大发明——丝绸。毫无疑问,我国是世界最早养蚕和织丝的国家。祖先们很早就发现蚕吃桑叶吐丝又 “作茧自缚”的现象,经过仔细观察和实践,大约在六千多年前,就掌握了养蚕、缫丝、织帛的全套生产过程。聪明的古人们把蚕茧用开水煮烫,去掉胶性,抽出丝头,合成丝线,再织成绸、缎等帛品。这个过程说起来一句话,做起来难上加难。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服装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但重量仅有 49克,衣服可谓轻若烟雾,举之若无,让人着实惊叹当时的织造工艺如此精湛。到目前为止,用现代化的工艺都很难复制。丝绸的发达,促进了服饰、染织、刺绣业的发展。与丝绸密不可分的刺绣,它的艺术创造,商代就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形成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名绣。中国的刺绣与丝绸伴随着工匠的执着精神,名扬世界。

创新超越世界

我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工匠们除了以上各种发明创造外,还具有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 700多年;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这一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年;中国人于公元前5世纪发明了双动式活塞风箱,西方于16世纪才用双动式活塞风箱,比中国晚了两千一百年左右;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旋转式扬谷扇车,到18世纪初,西方才有了扬谷扇车,比中国晚了两千年左右;公元前1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独轮手推车;而西方到公元11世纪才出现独轮车,比中国晚了1200多年;东汉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 “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等等。

我们在传承中国工匠精神的同时,也要研究中国工匠精神的内涵。将这些宝贵文化遗产与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相结合,并引入科学研究范畴,拓宽中国工匠精神与人文研究的视野,加深我们对中国工匠精神在企业文化中不可替代性以及提高员工地位的再认识。

中华民族是充满智慧的民族、不甘落后的民族,今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我们要呼唤中国古代工匠那种敬业、勤奋、执着、创新精神,以此为企业铸魂。企业更要为冲锋陷阵者、为敢于亮剑者、为勇于改革者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激励机制,让人人敢担当、个个能出彩,使中国成为创新大国、制造大国。清代郑板桥有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有了这种精神,定能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4.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篇四

说到民族精神,不得不说中国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5000多年煌煌历史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孕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是团结一心的纽带、自强不息的动力。

抗日战争期间,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亡成为中华民族的大义。日本侵略者可以杀死我们几千万民众,但摧不垮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日本侵略者可以暂时占领大片中国土地,但征服不了中国人的爱国心。日寇越残暴,抗战的斗志越坚强;环境越艰苦,对敌斗争的办法越多越灵活。这就是人民战争的力量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同样需要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应贵在实践,重在行动。可以从小事做起,可以在公交车上,我们可以给那些老弱病残孕让位,过马路时,可以扶那些老人过马路,还可以不乱丢,乱涂,乱扔„„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贯彻到每个行业,化为每个我们报效祖国的精神支柱,成为每个人爱岗敬业的巨大动力。我们要大力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华文明蜿蜒奔腾了五千年,让我们在这里回顾、反思、警醒。我们要弘扬 民族精神,要让我们的祖国经过我们的努力,变得更加繁荣。

5.弘扬爱国精神中国精神的演讲稿 篇五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我爱祖国》。

我的祖国风光秀丽,这也是我们的骄傲。有三山五岳,气势宏伟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还有中国最著名的万里长城。更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有无数人用血泪,秦始皇兵马俑,长江三峡,桂林山水……每一处风景都值得我们骄傲!

我的祖国科技发达。因为全世界只有我们中国才有飞船,并且载着人上过太空,我们的动车——和谐号也颇得人们的喜爱。

我的祖国人才济济。杜康酿酒香飘万里,流传千年;木匠祖师鲁班木工技艺声名远扬;外科之祖神医华佗;药圣李时珍更是悬壶济世,名扬天下。

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我骄傲;大批仁人志士令我骄傲;祖国的大好河山令我们骄傲。让我们好好学习吧!

6.弘扬中国精神优秀作文 篇六

“东南形盛,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柳永的一阙《望海潮》描绘出了西湖的美好。但是吴越人们却不会忘记,若不是钱繆,哪里会有如今这般盛景?当年,北宋南下进攻南唐,钱繆陷入的两难,若是死守,杭州的百姓便会陷入战乱;若是投降,可又心有不甘。最终,他选择的纳城投降,为吴越的百姓赢得了和平,古语有云:“一曰民,二曰国,三曰己。”钱王虽失了国,但他却被吴越人民世世代代牢记。以心为谋,我体会到钱王的中国精神,以民为本。

“塔王”“囚犯”“烟王”两次身份的转换,让人们牢牢记住了他。从“塔王”的辉煌,跌入“囚犯”的深渊,他并未就此沉寂,在七十四岁保外就医期间,以老翁之身承包下一座荒山,立志种出中国口味的橙子。十年,当年你傻遍布的荒山被他改造成了一片橙园乐土,而褚时健也由当年的企业家变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成功了,也因此获得了“橙王”的荣耀。有人说,看一个人是否成功,不是看他曾经站的多高,而是看他跌入低谷后的反弹力有多强。褚时健用他跌宕起伏的人生告诉我们“不怕失败。”以心为媒,我感受到褚时健的中国精神------百折不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首《岳阳楼记》令人嗟叹不已,范仲淹,一位艰苦的实干家,他的勤勉为世人所认可,在庙中读书,划稠而食,范仲淹说:“若食美食,则破吾之艰苦耶?”他这种勤勉一直延续他的一生。以心为媒,我体会到范仲淹的中国精神-------勤勉。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便以她博大精深文化与广博的胸怀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千年不倒。而中国精神更是赋予了她永生的力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中华文化便以这精神为载体代代相传。而如今传递这精神的火炬已传到我们的心中,以心为媒,这生生不息的中国精神定将永存。

以心为媒,品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抱负;以心为媒,感受“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以心为媒,体会“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报国情怀。以心为媒,让中国精神代代相传,永志不忘。

7.大力弘扬新中国优秀企业精神 篇七

这十大企业精神,虽然不能完全概括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的丰富内容,但是作为新中国企业精神的典型代表或者缩影,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

包括这十大企业精神在内的新中国企业精神,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振兴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传承并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党风和军风,吸收借鉴了国外先进企业文化管理的积极成分,体现了新中国创业发展期和改革开放期时代精神的主要特征。中国企业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壮大与发展、中国经济的腾飞与繁荣、中国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内容,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具有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8.弘扬黄河精神 共筑中国梦 篇八

共筑中国梦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精神是民族精神,更是时代精神。弘扬黄河精神,不仅是传承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之义。对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意义深远而重大。

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没有中国精神的弘扬,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没有黄河精神的弘扬,就没有中国精神的弘扬。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必须弘扬黄河精神,凝聚民心,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共筑中国梦。

弘扬黄河精神,共筑中国梦,要把握黄河精神实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黄河精神是实干精神,没有实干精神,就没有黄河精神。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开发利用黄河,从大禹治水、王景治黄,到新中国历届领导人对黄河的开发治理,无不凝结着实干精神。当前,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有些同志存在脱离群众、精神懈怠危险,缺乏实干精神,严重威胁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因此,要深入挖掘黄河精神,不断丰富黄河精神内涵,把握精神实质,使黄河精神触动人心,凝聚人心,鼓舞干劲。

弘扬黄河精神,共筑中国梦,要加强黄河文化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黄河文化是黄河精神的重要载体。没有丰富的黄河文化,黄河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就无从谈起;没有黄河文化的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是空谈。当前,随着黄河旅游经济的发展,黄河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到了传播,但是,这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不相适应。因此,要加强黄河文化建设,引入大黄河概念,将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相结合,文化开发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不断创新文化表现形式,融入时代元素,促进黄河文化发展繁荣,共建精神家园。

弘扬黄河精神,共筑中国梦,要注重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弘扬黄河精神的有效途径。我们党无论在革命、建设,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中,对宣传教育都没有放松,这是我们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深刻变革,人们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主流价值观受到挑战。因此,要注重宣传教育,通过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和网络、手机等,宣传黄河精神,同时,把黄河精神作为教育主题,融入到国民教育中,从娃娃抓起,不断扩大黄河精神的影响力,强化民族的共同记忆。

上一篇:集团员工继续教育办法下一篇:年会剧本西游记之三借芭蕉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