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精选10篇)
1.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篇一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意义
内容提要: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继承和发展,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地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立足国情、总结经验而提出来的。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地位 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的一次讲话中提出来的。这一观点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我国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这一观念是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这一系列思想的继承和完善,对指导我国当今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时候,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全面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经过20年努力,建设一个能够惠及10多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尤其是要看到,经过前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们虽然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一个小康社会,但仍是低水平的、不完全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而且,进入21世纪后,农民收入增长率连续3年下降,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因此,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即如何解决好城乡差别问题、区域发展中的差距问题,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此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方针。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提出,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
二、科学发展观的地位、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理论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它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是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所达到的新高度。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实现的重大创新,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是多方面的,我们只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其重大意义,才能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工作。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今后一个时期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的重要理论基础与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情况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我们应抓住时机和条件加快发展。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实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很多。这里的关键在于,发展必须有新思路,必须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我们的事业才能够深入发展下去。因此,我们要站在能否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社会存在的各种不协调、不平衡、不适应、不和谐的方面严重影响了并且正在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就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就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推进统筹区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落实;就要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保持社 3 会安定团结,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新时期重要战略思想,对我党和我国各项事业有根本的指导作用: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既强调要时刻铭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同时强调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其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在。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 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
最后,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一条宝贵经验。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军民兼顾、公私兼顾。新中国成立后,又把统筹兼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指导方针,强调“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强调“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需要我们在理论上加深理解和实践中运用体会。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2、《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100问》
3、《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
2.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篇二
一、科学人才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人才观, 它的提出反映了我党对人才问题认识的深化
科学人才观基于我党对人才这一特殊的人力资源认识的逐步深化。
(一) 1955年毛泽东同志第一个提出了“伟大的人力资源”的新论断
我国最早使用“人力资源”概念的文献是毛泽东于1955年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所写的按语。在按语中他写到“中国的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发掘这种资源, 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将“中国的妇女”评定为“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 既肯定了我国妇女的人权地位, 又评价了我国妇女在“人力资源”生产中的伟大功绩。对于毛泽东同志的“伟大的人力资源”科学论断, 现在我们可以称其为“人力资源母体论”。
(二) 1985年邓小平同志第一个提出了“人才资源”巨大优势的新观点
从毛泽东同志提出“伟大的人力资源”母体论, 到邓小平同志提出“人才资源”优势论, 整整花了三十年时间。邓小平同志在《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 教育搞上去了, 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 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 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 其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某种意义上说, 改革开放也是从尊重人才、解放人才开始的。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反复强调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早在1977年5月, 他就提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1984年10月, 他在中央顾问委员会讨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时又说:“这个文件一共十条, 最重要的是第九条……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八个字, 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 能不能使用人才”。在邓小平的倡导下, 我国开始大规模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三) 2001年江泽民同志第一个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
江泽民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上的报告中指出:“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 要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2001年8月7日, 江泽民同志在北戴河同国防科技与社科专家座谈时又强调指出:“人才问题, 关系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要更新人才工作的思想观念。做好人才工作, 首先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克服‘见物不见人’和‘重使用, 轻培养’的倾向。要树立全面的人才观, 克服人才单位、部门所有的狭隘观念。”江泽民在2002年9月党的十六大上的报告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四)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第一次提出了“科学人才观”的命题
曾庆红同志在2002年底中央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党管人才的原则。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全党同志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做好人才工作, 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从当代世界和我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 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
从新中国历代领导人的相关论述, 可发现一道鲜明的认识轨迹。在革命战争时期和新中国的建设时期, 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人民群众的巨大历史作用, 他说:人多, 热情高, 干劲儿大;在经历了十年浩劫的改革开放初期, 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知识分子的作用, 小平同志大声呼吁, 要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发扬了小平同志的人才观, 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要实施人才战略。我们要注意的是, 从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这显示了人才观念的重要变化。邓小平同志的论断,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从今天的角度看, 这一提法的背后是比较看重了“科学技术”即“才”的价值, 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提法, 强调的则是对于作为“才”的载体的“人”本身的尊重。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对人才的地位、标准、途径等有了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强调了人人都能成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 从某种意义上是对毛泽东同志人才观的回归;强调以人为本, 即是强调了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是对江泽民同志人才观的发展, 符合马克思的基本观点。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科学人才观是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人才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 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人才观, 科学人才观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人才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二、坚持科学的人才观, 同树立和落
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是内在统一的, 归跟到底统一于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我国实现了持续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仅用一代人的时间, 完成了别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完成的经济增长。在这样一份骄人的成绩后面, 与令人鼓舞的世界现代发展史上最成功的奇迹共生共存的还有上述这些画面, 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被社会边缘化。在经济空前繁荣背后的我国, 已经出现了因社会与经济大转型所引起的高社会风险;因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所引起的严重社会分化与社会排斥;因政治体制不能适应转型而导致的政府治理能力低下, 这些均是催生不稳定的有机土壤。
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敏锐洞察,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主动响应挑战, 高屋建瓴地在发展观上做出了重大的调整。我们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新发展战略, 其核心贯穿了“以人为本”, 极赋有人文主义精神的治国、执政理念。新发展观由狭义的GDP扩展到广义的HDI (人类发展指数) , 正是向人本主义回归的价值观转变。随后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精髓是提出了科学的人才观。曾庆红在中央党校2004年春季开学典礼上强调, 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人才观, 把三者统一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 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领导人才。
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 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是使我们的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强大武器。这“三观”紧紧围绕着一个宏伟目标, 这就是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只有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才能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只有为国家和人民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 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只有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三观”充分展现着一个鲜明的指向, 这就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 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应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 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的必然要求。这“三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内容, 是提高全党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这五个方面能力的实现途径。这“三观”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理念, 这就是以人为本。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 政绩观使政绩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创造, 人才观成就每个人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这“三观”既各有特定的科学内涵, 又是紧密联系、内在统一的。牢固树立和坚持科学的人才观, 同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是内在统一的, 归跟到底统一于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只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重新认
识人才的地位、标准等, 人才工作才能有大的起色, 人才强国战略才能有坚强的思想保证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新世界新阶段, 我国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抓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人才工作。近年来, 我们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推进人才资源开发, 取得显著成绩, 培养造就了各个领域的大批优秀人才, 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初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人事管理制度基本建立;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 等等。
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更加清醒地看到, 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 我国的人才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人才总量不足, 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 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精、尖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短缺;人才的不合理流动和流失比较严重, 国家的人才安全形势面临较大挑战;人才管理工作力量分散, 科学的人才工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偏低;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 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 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有待完善;等等。总之, 在日趋激烈的全球性人才竞争中, 我国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和这些表现出来的问题相比, 更深层的原因是我们的人才观念严重滞后。如果我们本着狭隘的人才标准, 将难以发现人才, 将埋没人才。那么我们怎么可能造就出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如果我们还只“见物”不“见人”, 不真正重视发挥人才资源的主导地位, 又怎么去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怎么去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怎么去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怎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呢?所以要转换观念, 观念一变天地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 重新认识人才的地位、标准等问题, 我们的人才工作才能有大的起色, 我们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才能有坚强的思想保证。
摘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在上任后不久提出了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科学人才观。在“三观”中, 目前贯彻落实得最薄弱的是科学人才观。探讨树立科学人才观的重大现实和理论意义, 对现实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科学人才观,现实,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 2004.
[2]、江泽民文选[M].人民出版社, 2001.
[3]、曾庆红.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J].党建研究, 2002 (5) .
3.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篇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26-0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积极培养和践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个字,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科学阐述,指明了未来我们党价值建设的方向。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到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的精神引擎,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集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就能激发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动力,反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就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体现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它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幸福生活的保证基础,我们所倡导的民主,是社会主义下的民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国家政权得以稳定的基本精神依托和价值实现。追求人的自由和发展,是我们党成立之初已经明确提出,并为之不懈奋斗;要求保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保障人权,保障人人都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權利;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要求。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树立思想精神上的旗帜,爱国是作为国家公民应该而已必须做到的行为,维护国家利益,绝不做有损于国家的事情;敬业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职业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公民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友善相处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主义社会各个道德环节,集中体现了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并加以发扬光大,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新时期里,社会主义道德的精华,具有巨大的社会精神面貌的引领作用。
二、 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得以稳定和巩固的灵魂工程,对于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基础性的根本意义。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的理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道德建设和实践建设的根本需求。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取得质的飞跃。但在新时期里,我国也面临诸多挑战,外来文化的冲击日益加剧,越来越增加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压力,社会中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有增无减,所以即是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理论建设的需要迫切要求,也是对践行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不少挑战。凝聚社会共识,彰显思想核心,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将这股精神力量作为我国社会实践建设的精神动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整合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观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也有发生巨大调整,在各种价值观念的冲击之下,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纷繁变化的社会思潮,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是人们社会思想的一种整合,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培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引领社会多元思潮向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培养和建立社会主义价值准则,不断推动我国意识形态发展研究,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稳步前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应西方价值观冲击的根本保证。西方世界政治理念、文化观念的入侵,甚至存在很多别有用心的“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我国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受到严峻的挑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继承和发展人类一切文明精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造成我国在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领域新的坚固的长城,通过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自觉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坚定政治立场、弘扬社会正气。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大全国代表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宋惠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解读[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3]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论“以人为本”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篇四
[摘要]“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从中央到地方被深入的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这与它所具有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密不可分的。“以人为本”具有身后的唯物史观意蕴,同时,在落实“以人为本”时,又必须考虑到现实问题,要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以人为本;唯物史观;人的本质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237-01
一、“以人为本”的由来
不少人认为,“以人为本”提法源于西方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我国古代只有过“以民为本”的提法。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其实,“以人为本”提法起源于我国古代。
在我国古书中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前725年前后-前645年)。管仲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在西汉刘向编成、汇辑管仲众多思想观点的《管子》一书“霸言”篇中,记述了管仲对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我查到其中有一段这样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在我国古文献中,除了管仲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之外,大多是讲“民为邦本”、“民为贵”、“民者,君之本也”(《谷染传》)、“闻这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贾谊《新书、大政上》),“国以民为本”,“民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唐太宗李世民《民可畏论》),等等。这些说法很容易给后人一个错觉,误以为我国历史上只有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而不像西方历史那样有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
我们党当今提出的“以人为本”主要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提出的。
早在1843年卡尔・马克思完成自己阶级立场、世界观和政治观转变之初,就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鲜明地提出“人的解放”问题,指明“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这里所说的“人的解放”不仅指现实的人,而且指个体的具体的人,这是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之处。马克思主张的以人为本,首先是以工人为本,以穷人为本,最终达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达到每个人都解放。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进而讲到:“社会是人同自然完成了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马克思在这部《手稿》中还阐明了人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他认为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的扬弃,就是实践的人本主义的生成,共产主义就是以扬弃私有财产作为自己中介的人本主义。换言之,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只有共产主义才能真正达到以人为本。
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更鲜明地指出:在消除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之后的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人联合体”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即是说共产主义的以人为本最终要使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达到每个人都解放,都能全面自由发展,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也就是要从“以众人为本”达到“以每个人为本”。
三、“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意蕴
“以人为本”思想从三个维度继承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一是进一步彰显了唯物史观的价值维度;二是拓展了唯物史观的发展理念;三是深化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揭示“以人为本”思想深厚的唯物史观意蕴,对于我们从更深层面把握科学发展观,进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以人为本”彰显了唯物史观的价值维度
马克思主义在探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解决人类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实现人的彻底解放过程中,始终诉诸深厚的人文价值关怀。而对人的关注更是贯穿了马克思哲学探求的始终,人文关怀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价值维度和基本品格。
我们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系指:“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领导干部都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政绩,做到凡是为民造福的事情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凡是损害广大群众利益的事情就坚决不办”,并狠下决心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以人为本拓展了唯物史观发展的理念
“以人为本”把对发展的正确理解作为人的解放的前提。这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深刻反思、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艰难探求以及立足现实实践并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基础上,坚持并发展唯物史观的发展理念来实现的。
5.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篇五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创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与时俱进的品格、有效整合与超越了当代世界的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为我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全面重大的指导作用、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为我们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重大的现实实践意义。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提出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样一个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继承和创新的集中体现,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正确认识和深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确立,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重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的继承与创新。没有一定社会实践矛盾发展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这种理论思维就不可能产生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创立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主要体现在:科学发展观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共产主义、科学发展观产生和贯彻的动力都是人民群众思想和科学态度的高度统一。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一些新的矛盾与问题逐步突显出来,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要破解这些矛盾与问题,引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就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科学发展之路这一新的重大战略思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根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有效整合与超越了当代世界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这样理解发展的:增长不等于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与增长的关系、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必须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传统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把发展等同于增长,把社会的发展简单地归结为经济增长。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一些国家产生经济结构失衡、增长动力不足、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带来了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灾害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发展不等于增长,但离开了经济增长,发展就无法体现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基本条件的,在增长的前提下,才能呈现发展的内涵和成果。
二、现实意义
科学发展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全面重大的指导作用。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论述充分表明,科学发展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地位和全面的指导作用。作为战略思想,它将成为谋划所有工作的准绳,为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引领全体人民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加以贯彻和落实。
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而这正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程度,就是人自身发展需求得到不断满足的程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使全体社会成员的尊严都得到维护,权利都得到保障,价值都得到提升,从而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不仅是现代化建设的受益者,更是现代化建设的推动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是为了人民群众,同时也要依靠人民群众。可以说,离开了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核,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失去了本真意义和力量源泉,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众所周知,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路在于发展,希望在于发展,前途命运系于发展。然而,怎样发展才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和要求,是几代人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既有加快发展的经验,又有发展受挫的教训,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走了不少弯路,这一切都与我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科学发展观上升为党执政兴国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崭新理论,使之成为包括发展指导思想、方向与目标、实现途径与评价标准在内的一整套发展理论,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重大突破。
总之,科学发展观作为关于发展的理论,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无论是从宏观到微观,还是从总体到局部,都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逐步缩小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对指导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罗文东 山东社会科学 2009,(7)《科学发展观基本价值取向探析》潘先建 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学 2006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
胡锦涛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科学发展观引领和谐社会构建探析》 毕红芳,李丁宁 求实
2010,(6)《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胡锦涛
6.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篇六
联系实际说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答: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定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马克思明确指出,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该时代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正是根据上述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正确阐述了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及其历史正当性问题;正确评价了历史和现实中的事件、人物以及各种社会集团的理论、主张等,为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基本观点和方法。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自觉地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作为自觉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我们应该认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的对立双方。它们之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起来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它的性质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
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
与生产力相比较,生产关系则更具有相对稳定性,一种生产关系一经
产生,就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形式。但是,生产关系
也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在相对稳定中也会
发生部分的、某些方面的重要变化。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它的发展时,就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
变革,使旧的生产关系为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反作用,它会起着束缚或
解放生产力的作用,起着阻碍或发展生产力的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
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会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
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合时,它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
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有时会十分突出。例如,当生产关
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时,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
力的发展,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不过,即使在这种状况下,生产关
系仍然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因为生产关系之所以要变革,归根到底
还是由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的。不论在何种情况下,生产关系反作
用的发挥,都是以适应一定的生产力状况为前提的,都是建立在生产
力决定作用的基础之上的。现在的房地产泡沫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所以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
7.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篇七
关键词:道德认知发展,科尔伯格,心理发展水平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德育思想是认知心理学派沿着皮亚杰的思想开展道德教育研究而产生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家科尔伯格,他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观点主要包括:①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发展道德判断和明辨是非的能力;②道德判断发展的三级水平六个阶段。科尔伯格经过12年的研究,以社会习俗为标准,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级水平六个阶段理论。三级水平为前习俗水平(9岁及9岁以下)、习俗水平(10~20岁)和后习俗水平(20岁以后)。每一级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它们分别是:服从与惩罚定向、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好孩子定向、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社会契约定向、普通的伦理原则定向。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学校德育有这样一些启示:
一、学校德育必须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做出正确道德判断的能力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学校对于学生是否能够从言行两方面都符合道德规范并不能实时进行控制,这样就需要学生具有自我判断能力。而这种自我判断的核心是道德判断,有效的教育需要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从而影响其言行。在我们目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让学生知荣辱、明是非就成为学校的德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目标。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注意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影响,比如通过一些实际的行动和一些教育活动。教师的言传身教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老师自身的不迟到、早退,主动做一些细节的事情,比如在培养学生做值日的过程中自己行动往往比简单的说教更有效果;在平时的一些教育活动如公益劳动、班会活动中树立正面的榜样,等等。学生的道德判断形成有一个过程,需要教师平时的点滴教育和正确引导。
二、学校德育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的发展有如下特征:第一,前一阶段在本质上不同于下一阶段;第二,每一阶段代表一个新的更综合的心理组织系统;第三,它们出现的顺序不变;第四,阶段的出现与年龄有关。学生的认识和心理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且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发展中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很难想象一个连服从都做不到的人能够有更高的道德水平。一个不能遵守法律和社会规定的人是无法做到为祖国、为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这样就使我们在德育过程中注意制订恰当的目标,比如学生的道德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首先要他们做到遵守纪律,如不旷课,不迟到、不打架、不骂人等,在这个基础上再制订更高的目标,如社会责任感等。如果忽略这种阶段性,会使德育工作欲速则不达。
三、学校德育应该关注学生德育水平的差异,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的顺序不变,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以同样的进度发展着,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学生作为德育的对象,本身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很大的差异性,客观存在的情况就是有些学生道德水平较高,而有些则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对待学生应该因材施教,在其自身道德水平的基础上制订目标,最终达到让每个学生德育水平在自身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的目的,最终实现大的德育目标。比如对于一个能够遵守纪律的学生,应该培养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等;而对于一个身背处分、劣迹斑斑的学生,首先要做的是让他能够自觉遵守纪律及社会规范,在实现的前提下再进行下一步的教育工作。
四、学校德育应该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而不是仅仅依靠教师的说教
8.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篇八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TP3
自首台计算机诞生之日起,计算机已经历经了六十多年的发展,并获得了巨大的进步,无论是体积、运算速度,还是开发成本方面,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在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计算机不仅在各经济领域、社会生活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还充分渗透了教育、军事、法律等各个领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因此,大力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科学技术奠基人——图灵,于1936年发表了《论可计算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一文,并由此开创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新纪元;1946年到1959年属于电子管计算机时期,世界首台通用计算机成功问世,这一时期,由于计算机体积过于笨重,且成本极高,运行速度相对较慢,因而多用于科研计算领域;1959年到1964年为晶体管计算机时期,在这一时期,除了科研计算领域专用计算机进一步发展以外,各种中、小型计算机,尤其是成本较为低廉的小型计算机也开始投入规模化生产和应用;1964年后,随着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成功步入了产品系列化发展时期,与此同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领域也随之逐步扩大;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科学技术逐步朝着智能化、微型化方向发展,其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其超强的生命力使其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拥有无与伦比的发展前景。
2 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参与到了经济、社会生产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产效率,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创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社会生产、人类生活、文化娱乐等领域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对社会及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将更为显著。
2.1 在经济领域所发挥的作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Heckman认为:现代经济离不开以计量经济学为基础的实证分析法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催生的经济分析软件在经济分析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当前,应用于经济分析的软件类型有很多,如SPSS、EVIEWS、MATLAB、SAS、LINDO等等。其中,SPSS是应用最广的经济分析软件,几乎可以处理所有类型的经济数据统计工作。SPSS可对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及准确描述,可以假设参数、非参数及其他检验,还可进行方差、回归、时间序列、可靠性等分析,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软件程序进行修改,以获取所需结论。EVIEWS较SPSS而言,侧重于分析时间序列,可以对经济动态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这两种软件操作简单、无需过多处理程序,因而应用十分广泛。对于LINDO软件而言,其功能较单一,着重进行线性或非线性规划和分析,适用于物流供应链、效率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而MATLAB软件需要进行复杂的编程,但在经济分析应用中具有巨大的优势,可以进行模拟分析,该软件提供六百多种数学模型,因而实际工程计算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此外,计算机技术在经济领域另一个重要应用即可以对实际经济问题进行模拟,由于经济现象多数异常复杂,因此,采用计算机软件所得出的结论不一定科学,因此,需设计有效的程序,对经济模型运算方面的问题进行处理,这是处理许多经济问题过程中的关键之处,下文根据实例对经济问题中计算机模拟技术的作用进行分析。1987年,美国经济学家Krugman层提出“国会山保姆公司模型”,该模型在此后十几年间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应用,但从未有人对该模型进行定量分析。随后,我国经济学家借助于计算机模拟技术,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依据,采用了Swarm系统对此模型进行了模拟与定量分析,并得出了极具创造性的结论。我国学者借助于VisualBasic6.0,针对我国化工行业评价方法,构建了科学、简便的辅助评价系统,该系统可以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利息及返本期、产品成本等进行科学评估,并将评价所需的经验数据以原图形式嵌入系统界面中,设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出,系统以VisualBasic6.0和Word间的有效链接为基础,实现了整个计算过程,且所得结果会自动生成相应的Word文档。
2.2 在社会各领域中的渗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社会化,使其逐步渗透了教育、法律、军事、工农业等领域,以其在教育和法律领域的应用为例进行说明。
2.2.1 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多媒体技术为教育模式的发展与改革提供了途径。一方面,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策略的实施提供了软硬件基础,利用多媒体对教学内容进行显示,使得教学信息可以超文本方式组织,因而更加符合学生的联想记忆模式;另一方面,多媒体交互界面友好,学生能够在交互操作过程中汲取知识,同时,可以利用CD-ROM对教学信息进行储存,拥有极大的信息量;此外,计算机网络为“网络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不仅有效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打破了传统教育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学生可以更以根据兴趣,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教学过程提供了“虚拟现实模式”,该模式是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结合所形成的人机交互式世界,可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
2.2.2 在法律领域的渗透。首先,计算机技术为侦查工作的进行提供了便利。利用计算机进行取证有效提高了侦查效率,由于犯罪嫌疑人通常会将案件所涉及的文件进行隐藏,要求侦察过程必须拥有较强的技术性,因此,侦察过程中常常会采用Pctools对存储记录进行检索,使所隐含的文件显示出来,且可以利用CMOS上跳线短接等方面避开犯罪嫌疑人所设置的开机密码;其次,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辅助判决。由于法律数量日趋增加,因此,当事人,甚至律师及法官也无法弄清某个问题所涉及到的法规及判例共有多少,因此,需要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建立一套完善的检索系统,协助法律人员对法律法规进行检索,当前,我国该领域常用的软件为“法律之星”。在判决时,可以将法律所规定的假定及酌定因素进行科学量化,并以程序的形式输入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对案件进行辅助判决。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现象,更是一种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及社会现象,其在现代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技术所无可替代的,因此,必须积极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库恩. 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叶晓风.计算机应用教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徐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探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3(11):55.
[4]郭强.基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的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3(21):31-31+32.
作者简介:霍丽娟(1978-),女,后勤管理處科员,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篇九
发展保险门店有利于塑造保险业的良好形象,巩固行业发展基础。种种现象表明,当前上门推销保险的方式似乎正在走进死胡同,并已危及到整个行业的社会形象。同时与遍布城乡的银行网点相比,保险机构更多的是“藏在深闺少人识”。而保险门店使居民有机会轻轻松松地了解保险知识和产品,使其在是否购买保险上拥有较多的选择自由。加之人们“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的传统思想作用,人们对于保险的选择将会由“要我买”变为“我要买”,保险形象或将得以大大改善,行业发展的基础也将更加牢固。
发展保险门店有利于提升保险服务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的保险服务存在深度不够、广度不宽、水平不高等问题。保险门店将服务作为首要职能,在健全投保、保全、理赔等基本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可以开拓健康知识咨询与管理、车辆紧急救援服务、风险管理等增值服务。随着集团化交叉销售业务的兴起,消费者还可以在保险门店购买财产保险、人寿(601628保险,办理信用卡,购买基金等。
发展保险门店有利于推进“三农”保险发展。近年来,保监会高度重视“三农”保险发展,相继推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等一系列服务“三农”的重大举措。但广大农民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也遇到了政策不明、理赔不便、咨询无门的问题。探索以在乡镇地区租赁农房、与村委社区、政府机关合署办公、设立指定专营门店等形式发展保险门店,可以在有效节约保险公司支出的基础上迅速扩大保险的服务网络,从而加速“三农”保险发展,更好地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
发展保险门店有利于转变投保人缴费习惯,防范资金风险。保险业具有高度的资金密集性,资金风险的防范也是监管部门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之一。去年以来,保监会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人身保险“收付费风险管理”工作和车险“见费出单”工作,严控公司的收付费方式,取得了较好成效。但由于当前保险机构较少,这些政
策也给部分坚持用现金的投保人造成了较多不便。公司在城乡合理规划设立保险门店,不仅为客户提供了方便,还执行了监管政策,防范了资金风险。
发展保险门店有利于推进营销体制改革,加速营销模式转变。2009年,保监会起草了《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体制机制的意见》,并在内部征求意见,表明监管部门开始启动营销体制改革工作。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如何留住现有销售队伍中的业务精英,保持业务连续性,是其需要深入思考的头等大事。保险公司将其转化为自己的销售员工,同时辅之保险门店资源支持,既转换了营销员身份,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又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舞台,减轻公司的人力成本。对上支持了营销体制改革工作,对下保证了营销队伍稳定,为公司发展积蓄了力量,可谓一举多得。
发展保险门店有利于拓宽业务渠道,优化业务结构,增强发展持续力。据统计,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90%以上的业务主要来源于个人营销和中介代理机构。这些业务易受代理人流动和代理机构工作人员态度影响,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在个人营销体制改革步伐缓慢、保险代理双方紧密合作关系难以建立和公司直销业务占比逐年下降的情况下,发展保险门店,建立广泛的机构网络,可以拓宽业务来源,增强业务的控制力,从而逐步改善公司业务结构,避免大起大落,实现自身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发展保险门店有利于提高监管效能,提升机构质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监管部门对于保险机构的行政许可逐步实现日常化,机构监管重心逐渐从数量监管向质量监管转变,监管效能逐渐释放,机构的标准化、精细化监
管将逐步强化。保险门店具有规模小、投入少、易管控的优势,可以有效应对监管的新要求,提升机构设立和发展质量。
发展保险门店有利于实现保险机构下延,有效扩大覆盖区域。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迅速铺设机构、广泛跑马圈地是其成长发展的不懈追求。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大部分保险公司要想下延机构,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进入城市社区;二是下到基层乡镇。而这两类区域普遍存在经济总量不高、人口相对较少的特点,保险门店一方
面可满足公司对于机构网络的扩张需求,另一方面可减轻其成本收益的担忧,有效扩大公司的覆盖区域。
保险门店发展面临的问题
法律定位不清。去年,保监会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文废止了《保险营销服务部管理办法》,新《保险法》、《保险机构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也未对类似保险门店性质的营销服务机构作出明确规定。政策不清、定位不明致使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在对待保险门店事宜上基本采取了谨慎保守的态度,成为保险门店发展不力的制约因素。
思想认识不够。目前的保险公司管理层在思想上仍然高度倚重个人营销和中介代理,对于除此之外的其他营销方式思考不多、探索不够,缺乏创新谋变的勇气和应有的忧患意识。
初期投入较高。就目前情况看,一家门店的主要成本包括店面租金、人力成本以及水电煤费用等,维持其一年的开销大约需数十万元,创业初期的经营压力较大。这对一家中小型保险公司来说,开设几家或许可以承受,若大规模铺开,则还需其他方面的有力支持。
服务意识不够。一方面表现在各公司“重保费、轻服务”思想广泛存在,业务大集中管理又强化了基层保险机构的业务销售功能,弱化了基本服务功能;另一方面表现在保险公司的服务领域不宽、服务水平不高、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不强,与保险门店对于服务功能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社会公众保险意识有待提高。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多数人对保险形成了一种固有的偏见,还有部分人认为谈保险不吉利,觉得晦气。消费者主动到社区门店咨询购买保险需要整个社会保险意识的提升。发展保险门店的几点建议
明确定位,理性对待。保险门店设立的初期,最为重要的是突出和明确其服功能定位,努力展现统一、标准、规范、便利的全新公司形象,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
和支持,着力打造服务型门店。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再适当加入保险销售功能,寻求向综合性门店方向发展。
监管支持,鼓励创新。监管部门应在现行的法律法规框架下尽快研究出台关于保险门店发展的监管规定,明确保险门店的设立标准、监管方式、管控要求等,积极鼓励和支持保险门店的创新发展。
积极主动,创新形式。发展保险门店,需要各公司的积极主动。在建设形式上,除了自己直接投入建设之外,还可借鉴品牌代理、招商加盟等商业形式,创新发展方式。如社区门店承包制,由保险代理人自主选择门店位置,保险公司负责提供统一的装潢标准和培训管理,门店经营自负盈亏,所得收益按照比例分成。这种模式将减少保险公司成本投入,较高的佣金比例也能激发承包者的积极性。
探索试点,稳步推进。初期,可以在条件较为成熟的一些地区先行试点,发挥先进典型示范效应,总结解决遇到的问题,之后再逐步放开,最终实现保险门店设立的日常化、标准化、规范化,推动保险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10.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篇十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全面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我们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基本理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一脉相承的与时俱进的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的时候,我们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的认识,对于更好地学习、掌握、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更加自觉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伟大的实践,呼唤并产生伟大的理论。8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倡导者。他身体力行,亲自指导和带领全党在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科学指导思想,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既是中国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指导中国革命的行动指南,并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军队建设、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外交工作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正因为有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才找到了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从而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政权,缔造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展开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邓小平是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取得了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推进到新境界。邓小平理论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思想旗帜。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20世纪90年代和世纪之交国际国内政治风云的变幻与演进,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总结概括新的实践经验,探索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针。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当前社会实践相结合,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创立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成果,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创造性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传承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并经过实践检验了的发展思想,吸收了国外发展观的精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虽然形成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任务,但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依据我们党和人民的长期实践而形成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这些理论创新成果中,既包含着实践上的历史联系,又包含着思想脉络上的内在逻辑联系,是体现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前进趋势的统一的科学理论。
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迫切需要我们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开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又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看,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它们都以中国工人阶级的立场作为根本出发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前提,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作为现实根据,并且是以其前者的思想范式和原理原则,来指导和规范后者的探索、产生与形成,而后者则又以前者为起点、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对前者的继承、深化、发展和超越。以科学发展观为例,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处于承前和深化、发展和超越的重要地位。也就是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历史联系和逻辑关系,需要通过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来贯通、解读和整合。因此,尊重和珍视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这种独特的历史地位,才能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完整准确地领会其精神实质,掌握其思想精髓,从而自觉地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形成新认识,解决新问题,夺取新胜利。
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具有统领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6·25”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前景。因为,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因而也是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理念。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决当代中国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邓小平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从此,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全面贯彻十六大确立的主题,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包括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科学发展,开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全新的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上的主题,是自己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走自己的路”这一探索主题,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并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格局,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上,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全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需要一代代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共同奋斗。邓小平说过:“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这就是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项长久性的主题。对它的探索,始于毛泽东思想,成于邓小平理论,发展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而且还要我们一代一代延续和发展下去。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着力回答了关于中国发展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的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作用,既体现在我国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又体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过程中。科学发展观当之无愧地赢得了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这条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荣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在多维视角下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内涵的当代阐释,是超越后发展国家的发展困境并体现时代特征的新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今天,我们认真学习、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的系统性,对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全面深化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发展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虽然我国的人民生活与生产力状况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有了很大提高和发展,但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实践证明,要解决好这个主要矛盾,就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最坚实物质基础。
第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核心,抓住“为了人、依靠人、尊重人”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是对人类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一般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理论升华。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协调。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要在发展中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努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推荐阅读:
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识科学发展观现实意义08-10
论科学发展观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构建08-19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08-20
浅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10-13
协调发展的意义10-19
科学技术史课程意义08-24
科学技术观时代意义09-05
茶的意义与发展10-19
关于深入组织开展 “科学发展三次创业大家谈”活动的通知07-04
浅谈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