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安全工作计划

2024-07-23

文物安全工作计划(共12篇)

1.文物安全工作计划 篇一

文物安全保护工作会讲稿

县委、县zf决定召开这次会议,就是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市文物安全保护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全面做好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进一步传承历史文明,增创发展优势,为建设富强美丽、文明幸福新*作出应有贡献。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凝聚共识,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首先,保护文物是上级重大部署,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党的*大以来,、总理多次就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年全国文物工作会上,和总理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再次作出重要批示,体现了对文物工作的高度重视;省委、省zf和市委、市zf相继召开了高规格的文物保护工作会议,并逐级签订了《责任书》。

就我县来讲,更是高度关注,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为此,大家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坚决向党中央看齐,深入落实省市部署,全面抓好文物保护工作。

其次,文物遗存是*的根与魂,我们必须增强敬畏意识。*素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称,文物资源十分丰富。春秋时期,齐桓公始筑*;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形成三国鼎立局面,至此成为六朝都城,居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其“中轴对称、分区布局”的建筑格局开创了世界都城建设的先河;名列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皇家佛寺塔基遗址和出土的*件(块)北朝汉白玉佛造像,印证了当时佛教文化的兴盛及其中心地位;包括*文化、*文化,等等,都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目前,全县共有市级不可移动文物*处,馆藏可移动文物*件(套),这不仅是*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更是我们加快“科学跨越、绿色发展”的无穷动力。为此,我们必须以对历史、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第三,保护文物是工作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意识。目前,我县文物保护工作尽管付出了不少努力,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不少差距和短板,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伤害文物建筑、占压*遗址、毁坏古墓葬等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巡查防护不力,缺乏有针对性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尤其是非法采砂行为,已经威胁到*遗址的文物本体安全。三是机构人员缺失,基层工作人员偏少、经费投入不足问题仍然存在。必须时刻保持警醒,采取有效措施,该关停的关停、该取缔的取缔、该迁建的迁建,同时要加强巡查,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做到不辱使命、*尽责,担负起应担的责任,坚决把文物安全保护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措施、精准发力,切实提高文物保护利用水平

(一)集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

我县文物分布点多、面广、线长,很多都是不可移动文物,特别是位于偏远位置的古遗址、古墓葬等,面临被盗、破坏、火灾等严重威胁。县文物旅游局牵头,各乡镇负责,以文物建筑防火、古墓葬防盗等为重点,对县级及以上文保单位、博物馆和文物库房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一旦发现问题,逐一明确整改措施、完成时限及责任主体,迅速行动,整改落实,取得实效。

(二)坚决遏制违规违法行为。

要严厉打击文物犯罪。健全完善公安、工商、文物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强化日常巡查和行政执法监督,坚持发现就打、依法严惩,做到打击一个、震慑一片,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要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将文物保护规划纳入城乡规划体系,并严格执行到位。要着力提高保护水平。坚持“原状保护、最小干预”的原则,加快推动文物保护从“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并重”“文物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整体保护”转变,防止因维护和保护不当造成破坏,留住文物承载的文化内涵。

(三)全面夯实文保工作基础。

要健全机构队伍。进一步加强基层文保员队伍建设,确保发挥应有作用。要加大资金投入。争取上级文物保护项目资金,为各文保单位日常安全保护、抢救性维修等提供保障。要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并落实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明确管护主体、管护人员,实施网格化管理,强化人防、物防、消防管理,堵塞安全漏洞。要实施安防工程。全面启动文物安全防范技术设施建设,逐步实现田野文物监控全覆盖。强调一点,县文物旅游局要加强与国家、省、市文物局的沟通,确保*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尽快立项。

(四)积极推进文物开发利用。

我县是文物大县,如何做到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任重道远。下一步,要把文物保护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旅游品牌,将丰厚的文物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尤其要抓好宫殿区遗址展示工作,让静止的历史遗存变为增收的经济效益。要把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结合起来,在保护好传统村落、古民居和传统建筑设施的基础上,丰富城乡文化内涵,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要把文物保护与人民福祉结合起来,加快发展文博事业,调整优化各类展馆、博物馆布局,增强惠及民生能力。

三、落实责任、宣传造势,开创文物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一)强化责任落实。

县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良好局面。各单位要严格落实各项措施、要求,真正做到*有责、*尽责。

(二)强化宣传引导。

要利用网络、微信等新媒体技术,推进文物信息资源社会共享,使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不断扩大文物工作的影响力,把*的文化优势宣传出去。同时,要广泛动员文物单位周边群众参与文物保护、群防群治,使保护文化遗产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三)强化督导问责。

县文物旅游局、督查室要成立专项督查小组,对文物保护工作不积极、不主动、措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要进行全县通报批评;要严格执行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对不依法履职、失职渎职等造成文物损失、破坏、损毁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2.文物安全工作计划 篇二

对古建筑开展防火活动很有必要。古建筑通常是由木材等组建而成。通常建筑中, 一般是一平米中使用一立方的木材。由于其使用的木材量非常多, 此时就导致了火情存在可燃点, 如果发生火情的话, 其散热不好, 气温增高迅速, 容易导致快速的燃烧现象, 无法有效的救助。通常古建筑都设置在非常高的台基之上, 由于风力的干扰, 它能够以很快的速率燃烧。而且由于其一直受到风吹, 其中的水分很少, 而且使用时间很久, 材料都开始腐朽了, 更加的易于出现火情。

2 关于其火情的危险性

我们国家的很多古建筑体都是在火灾之中受损的。当前留存的这些建筑有很多也经过了火情影响。通过细致的分析, 我们得知古建筑原本就有着非常严重的火情危险特征。

2.1 负荷高, 抗火级别低

古建筑一般都是使用木材而制, 其火情的负荷要较之于目前国家要求的负载数要高很多, 火情的危险性非常高, 抗火级别较低。古迹里的木材, 经由长久的风干, 此时其水分已经没有多少了, 非常容易引发火情。尤其是那些干枯的木材, 因为它们的质地不好, 在干燥的时候就算是遇到一些小的火星也容易导致火情。

古迹中的这些木质结构, 有着非常优秀的可燃性, 而且可以传递火焰。当起火之后, 就像是装满柴草的炉子一样, 非常的封闭, 此时当发生火情的时候, 屋子上方的烟雾无法扩散, 气温快速的升高, 就会导致短时间的快速燃烧。其梁以及柱子等的规模非常大, 其缝隙等也较多, 而且它们的通风能力很好, 一些古迹设置在高山之上, 当火情出现之后, 其火势会以非常迅速的发展, 而且燃烧很厉害。

2.2 没有设置防火距离, 进而容易引发连续烧的现象

我们国家的古建筑大多是以各种形式的单体组合而得到的, 形成一个大的庭院。在该项布局里, 一般是按照四合院等模式来设置。一般就设置为长廊。上述的两类布局都缺乏防火间距的设置, 假如其中的一个区域出现了火情的话, 短时间无法扑救的话, 就会导致连续燃烧的问题发生。

2.3 消防装置太少, 救助困难

我们国家的古迹存在于很多的区域之中, 而且绝大多数都和城镇有一定的距离, 一旦遇到灾害不利于开展救援。它们中的很多建于山林的高处, 一旦遇到雷雨天, 极易发生火灾。即便是有个别的处在城市周围, 不过因为有非常高的围墙, 而且门非常窄小等不利于消防车辆进入解救, 往往因为扑救不及时而导致非常恶劣的影响。在发生灾难的时候受到损害的除了建筑本身之外, 还有其中的一些书籍塑像等, 而这些物资对于各个探索领域来讲都是一种严重的损失。

2.4 古迹的管控和使用不合理

很多古迹的主管机构分工不合理, 权责不明确, 一般为了追逐利润而忽略了相关的管控活动。在使用的时候, 很多区域都将其设置为旅店或是招待中心等, 由于没有管控好火源, 线路随意设置。一些古迹附近建设了很多的店铺等, 导致其危险性增加了。此类管控以及使用活动中面对着很多的消防安全事项, 此时就导致古迹的消防活动面对非常多的不利现象。

3 古建筑防火措施

3.1 加强消防组织建设, 健全规章制度

古建筑管理单位对内应逐级建立防火安全领导小组或防火委员会, 对外可建立防火联防组织。单位领导要成为防火负责人, 并确定专职防火人员, 组织邻近单位、企业和农村基层组织层层落实防火岗位责任制, 实行联防协作, 群防群治。按照有关规定, 尽可能地建立起专 (兼) 职消防队, 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 开展业务训练, 不断提高灭火能力。同时, 根据《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还应建立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使消防安全管理有章可循, 有令可遵, 尽量做到自防自救等等。

3.2 积极地开展火源管控活动

在古迹的维护区域之中要认真的管控火源, 严禁在建筑体内使用煤气管线。对于生活区域之中的炉灶等布局要确保其合乎防火的规定。严禁游客在游览区域中抽烟。要管控好祭祀的香火等。香炉、焚纸炉应在殿堂门外的安全地方采用不燃材料设立, 并有专人值班巡查, 经常清灰;指定为宗教活动的殿堂如必须点灯, 应固定在安全地点, 把灯放置在玻璃罩内, 并设专人看管。

3.3 按安全技术规程设置电器照明设施

在列为重点保护的古建筑内安装电气线路和设备, 必须经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消防部门批准, 并严格执行电气安装规范。电气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线套金属管敷设, 不得将电线直接敷设在可燃构件上;在殿堂内禁止使用碘钨灯等大功率照明灯具和电炉、电水壶等电加热器, 所用照明灯具不准靠近可燃;配线的主线路宜采用地下电缆输入, 配线方式一般以一座殿堂为一个单独的分支回路, 独立设置控制开关, 并安装熔断器作为过载保护。

3.4 古建筑不准任何单位个人恣意占用作为他用

在古建筑保护范围内不准堆放可燃、易燃、易爆物品和搭建可燃建筑, 或在殿堂内用可燃材料分隔房间, 现有的必须督促其尽早拆除或搬迁;在古建筑范围内进行各种重大宗教活动和利用古建筑拍摄影视, 以及进行危及古建筑防火安全的作业时, 必须经公安消防部门和文物管理部门批准。

3.5 提高耐火等级、降低火灾荷载

在古建筑保护范围内不准堆放可燃、易燃、易爆物品和搭建可燃建筑, 或在殿堂内用可燃材料分隔房间, 现有的必须督促其尽早拆除或搬迁;对重要古建筑的木构件部分宜喷涂透明防火涂料, 以保留其原貌对各种纺织品饰物应用阻燃剂进行防火处理;对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 在不破坏原有格局的情况下, 宜适当设置防火墙、防火门以隔成若干防火分区。

3.6 防止雷击起火

重要的古建筑必须装置防雷设施, 如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和避雷网。设置时在易受雷击的部位装设避雷带或避雷针, 引下线不宜少于两根, 其间距不宜大于18m。二类防雷古建筑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n。三类防雷古建筑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并在每年雷雨季节之前进行检测维修, 保证完好有效。

3.7 加强消防设施建设, 开辟消防通道

对缺水地区或山顶, 消防车上不去的地方, 应设消防水池, 储水量应够扑灭一次火灾, 持续时间不应小于3小时用水量。在古建筑旁配备轻便的灭火器, 能及时有效地扑救初期火。对于重点保护的古建筑或经济条件较好的单位, 可安装较现代化的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有条件的古建筑应视情开辟消防通道, 便于消防部队及时到达火场, 为及时扑灭火灾创造条件。

4 结束语

4.1 要把消防相关的规划放到总的规划活动之中, 其防火技术的维护以及开发使用等都要当成是规划的关键要素。

4.2 此类消防规划在开展之前要积极的调研, 要切实分析其独特性, 指出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措施。

4.3 编订好规划之后, 要协调相关的城建以及其他领域的专家来开展分析活动, 以此来确保规划是合理的。

4.4 相关机构要尽快的设置管控措施, 确保管控活动发展顺畅。

参考文献

[1]文物古建筑火灾特点与消防安全对策分析[Z].[1]文物古建筑火灾特点与消防安全对策分析[Z].

[2]古建筑火灾特点及防火对策[Z].[2]古建筑火灾特点及防火对策[Z].

3.文物安全工作计划 篇三

(一)取得第二、三类文物拍卖经营资质3年以上(即2010年4月30目前取得);

(二)依法成立、连续正常经营且无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三)拥有与其申请增加的经营范围(含陶瓷器类、玉石器类、金属器类)相适应的已考取《文物拍卖企业专业人员资格证书》人员(以下简称“专业人员”)。文物拍卖企业需提供的申请材料:

(一)申请第一类文物拍卖经营资质的报告;

(二)省级文物行政部门2010年5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间所发文物拍卖活动核准文件复印件及文物拍卖纪录(拍卖纪录以光盘形式粘贴于相应核准文件复印件左上角);

(三)2011年度工商部门年检合格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四)与专业人员签订的聘用合同复印件(专业人员变更从业公司的,需提交原公司同意解除聘用合同证明)及专业人员陶瓷器类、玉石器类、金属器类《文物拍卖企业专业人员资格证书》复印件;

(五)《文物拍卖许可证》正、副本原件。

审批工作安排:

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于2013年4月30日前将初审意见与企业申请材料一并以邮政特快专递形式寄交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社会文物处(在信封上注明“第一类文物拍卖经营资质申报材料”字样),逾期不予受理。

4.文物安全工作会议总结 篇四

会议传达了国务院关于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分析了双城区文物安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宣读了《哈尔滨市双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文物安全保护工作的通知》,并与承旭街道、韩甸镇签订了文物安全责任状。

双城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李艳秋在讲话中指出,文物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证明和证据,是反映人类历史进程的主要载体,是传承历史的重要符号,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近年来,在双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双城区的文物保护工作不断夯实,资源状况基本摸清,博物馆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得到稳步提升,同时文物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

5.文物安全管理检查工作报告 篇五

在深入排查中,我们发现当前的文物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文物管理工作资金投入少,整体保护能力低。文物管理工作人员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文物保护经费短缺。我镇xx村xxxx虽然被定为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但市财政没有投入任何文物维修经费、日常保护办公经费,房屋亟待修缮和维修。截止目前,相关部门只是在该处立了一块牌子,房屋年久失修,残破不堪,部分文物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对文物不能有效依法治理。部分干部群众对文物保护的.意识不到位,对珍贵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缺乏了解,随意利用和损坏。

1、为保护本辖区文物,镇政府成立了以副镇长xx同志为组长,文化站长及各村村主任为成员的文物领导保护小组。对全镇进行大排查,消除文物保护安全隐患,成立文物保护义务巡逻小组,在无经费投入的情况下,定期对各村文物进行巡逻,防止破坏现象发生。

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文物保护意识。

3、充分发挥镇文化站和村级文物保护联络员的作用,建立文物保护安全网。

4、加强责任追究,制定保护措施和方案,并对相关责任人签订目标责任书。

6.文物安全工作计划 篇六

【发布日期】2009-01-14 【生效日期】2009-01-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深圳市

关于做好2009年春节期间文物安全工作的通知

各区文化局、文管办,各文博单位:

一年一度的春节假期即将来临,为确保我市文物安全,营造欢乐、祥和、安定的节日气氛,根据省、市各有关部门关于加强节假日安全工作的要求,现就做好我市春节期间文物安全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单位要把春节期间的文物安全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切实抓好落实。进一步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单位负责人要亲自抓文物安全工作,研究部署春节期间文物安全工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加强重点单位和要害部位的安全保卫,完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预案。

二、立即组织开展文物安全检查。各单位要遵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对各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纪念建筑、考古遗址等开展一次全面的防火、防盗、防自然灾害等文物安全大检查。做到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确保报警、消防器材、设备等性能灵敏、可靠,各项文物安全保卫制度落到实处,责任到人。发现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做到防范于未然。

三、认真做好节日期间参观接待和文物保护工作。各对外开放文博单位要预先制定文物安全工作紧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应急措施,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和自身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参观的同时,确保群众和文物安全。市博物馆新馆应采取措施,制订好应急预案,做好节日高峰期观众的疏导工作。

四、落实节假日值班制度。各单位要认真落实节假日值班制度,安排好值班人员,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各单位安全检查、整改情况及春节期间值班表请于1月20日前以书面形式报市文物局(各区文管办负责将本辖区各单位材料收齐一并报市文物局)。另请各单位做好节日期间接待观众的统计工作,于节后2月1日上午(大年初七)将有关数据报市文物局。

特此通知。

二○○九年一月十四日

7.农村文物宣传保护工作的措施 篇七

在进行农村文物宣传保护工作中, 需要主动做好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工作, 让广大农村群众了解文物保护方面的一些法律法规, 明确做好农村文物保护工作不仅是一项权利, 也是应尽的义务。同时, 还需要帮助广大农村群众提升文物保护意识。特别是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 教育引导广大群众, 明确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如果触犯法律, 将会受到严惩, 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的意识。

二、制订长期的目标规划, 做好周密细致的制度保障工作

1. 制订长期的目标规划

农村文物保护意识的提升是人的理念逐渐转变的一个过程, 文物宣传工作也是长期、渐进的一个过程, 需要制订长期的目标规划。当地政府部门在进行统一规划基础上, 针对农村文物宣传保护工作划分成不同的阶段, 规定每一个阶段的具体宣传内容, 所要实现的目标和采取的措施等, 确保文物宣传工作实现循序渐进、有章可循, 建立常态化的文物宣传保护机制。

2. 做好周密细致的制度保障工作

要做好农村文物宣传保护工作, 需要深入进去、持久开展下去, 将长期发展目标真正落实到位, 做好周密细致的制度保障工作, 针对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来讲, 需要继续完善组织, 适当增加投入, 进一步拓宽相关渠道, 并明确责任。完善组织则需要在文物管理部门内创建文物的宣传机构。文物宣传工作需要找到归口的业务部门, 并实现文物的宣传与保护、监督管理等有机结合。适当增加投入, 注重从文物保护经费中拨付一定的教育宣传费, 做到专款专用, 解决在农村文物宣传工作中的经费短缺问题。同时, 还需要进一步拓宽渠道, 实现文物宣传保护工作的多样化, 确定责任实际上是针对文物宣传工作采取分级、分岗位的目标责任制, 把文物保护法方面的内容进行细化, 分解指标, 确定责任, 具体落实到人, 实现有检查、有部署, 真正将文物宣传保护工作落实到位。

三、创新宣传形式, 文物宣传保护的内容要使用并有针对性

首先, 文物保护宣传工作的形式要新。陈旧、单一的文物保护宣传形式, 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例如, 采用街头声势浩大的宣讲, 虽然从规模上来讲比较大, 但是其实际效果却值得人们反思, 再如采用秧歌队、锣鼓队等宣传形式,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轰轰烈类, 实际上却单调乏味, 成为人们的“看客”, 可以采用展示、展览、咨询与讲座等形式, 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宣传工作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在缅怀过去中, 全面受到启迪与教育, 同时, 还要使用现代化的出传媒优势、技术优势, 将农民群众周围的一些文物保护宣传工作介绍好、宣传好, 为传承先进文化建设,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 将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 在文物宣传保护工作中, 形式要创新, 做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次, 文物宣传保护的内容要使用并有针对性。文物宣传保护的内容要使用并有针对性, 就是说宣传的内容上要突出文物保护工作, 落实“文物保护, 人人有责”的理念, 需要让人们了解在身边到底有哪些文物需要进行保护, 开展何种形式的保护。不仅要知道如何去保护文物, 还需要明白身边哪些具体文物需要进行保护。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破坏了文物却不知道。农村文物宣传工作要做到针对性, 就是要在广大群众遵守文物保护法中的一些薄弱环节加以宣传, 采取哪些方面没做到就重点宣传哪一方面, 让广大农村群众能做到学以致用, 提升宣传效能。比如, 处在不同地区与岗位上的群众对文物的保护、破坏实际作用, 了解的程度存在差异, 因此, 宣传工作就是要做到有的放矢, 与实际密切结合。

四、确保文物宣传工作的持久性与广泛性

农村文物宣传工作的广泛性, 强调在宣传对象上、宣传内容上要做到广泛, 对象广泛是包含全部公民, 当然也包含宣传者本人。同时, 文物宣传工作还要做到深入。深入就是要将文物保护工作方面的相关法律宣传的到位, 全方位深入并不是单纯为了抢镜头, 而是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文物宣传保护工作强调主动性, 要真正做到放下架子, 将文物保护宣传变成一种服务, 送服务上门、送法律上门, 采取面对面的交谈方式, 提升文物宣传保护工作的效能。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学习宣传活动, 让广大人民群众能熟悉文物保护法, 全面深入了解文物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将文物保护法的精神贯彻到位, 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将文物保护法律落实具体条款, 提升依法管理与行政水平, 提升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 营造良好的文物保护氛围。

总之, 农村文物宣传保护工作, 需要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 提升文物保护意识, 制订长期的目标规划, 做好周密细致的制度保障工作, 同时, 还需要创新宣传形式, 文物宣传保护的内容要使用并有针对性, 确保文物宣传工作的持久性与广泛性等, 提升农村文物宣传保护水平。

参考文献

[1]雷建林, 唐青雕, 李燕.浅析新农村建设中古民居保护与利用——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干岩头村为例[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09 (04) .

[2]李继峰.历史名城文物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古城洛阳为例[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04) .

8.文物安全工作计划 篇八

一、对文物普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文物是国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我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

开展文物普查是为了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为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开展文物普查,有利于合理、准确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完善文物档案管理,促进文物保护机构建设,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整体水平;有利于发掘、整合文物资源,充分发挥文物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锻炼文物保护队伍,增强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国务院部署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当前我国最大规模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是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工作,普查成果构成了一个丰富的文化资源宝藏,普查进一步廓清了全国不可移动文物家底,取得了近7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基础信息和翔实数据,包括总量、分布、类型、年代、所有权、使用情况、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破坏因素等,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普查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6大类59小类。要对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位置、数量、规模、价值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要对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与核实,切实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保存现状、环境状态等。

射洪县幅员面积1496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591个行政村,总人口102.7万人,拥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祖先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全县不可移动文物呈现出地域分布广、普查点分散的特点。由于乡镇文化专干力量单薄,且多为兼职人员,普查任务十分艰巨。为创造良好开局,全县及时做好两件事:一是广泛宣传。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和印发宣传手册等途径向广大农村群众宣传普及文物保护和文物普查等相关知识,力争做到全覆盖,争取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二是夯实前期准备工作。乡镇文化专干提前做好本行政区域内所有不可移动文物的点位摸排和初步建档,为县文物普查队顺利开展田野调查奠定基础。

人民群众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使用者和守护者,是推进文物普查工作的源头活水和真正动力。从射洪县的工作来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射洪县一直把宣传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全县利用各种媒介,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在报纸、杂志开辟专栏,建立专题网站,开展总结表彰活动等,全面宣传并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普查工作,拉近了文化遗产工作与社会各界的距离,普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大批的文化工作者、乡镇干部、社区干部和社会群众,积极参与到普查工作中来,热爱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观念正在成为社会的共识。

普查成果显示,我国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状况不容乐观,其中保存状况较差的占17.77%;保存状况差的占8.43%,令人堪忧。一是要进一步增大投入,改善我国不可移动文物保存状况与环境刻不容缓。二是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新形势,亟待修改和完善;三是大幅增加的文化遗产如何加强管理,妥善保护,科学研究,合理利用,对于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管理机构设置、设施设备配置等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历时5年时间,全县近百名普查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社会志愿者参与文物普查,详细了解每一处普查点的基本情况,绘制图纸,拍摄照片,认真核查,比对资料,生成了一条基础的普查数据。广大普查工作者以对党、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勤勤恳恳工作,铸就了吃苦耐劳、求实奉献的普查精神。

二、对做好文物普查工作的几点看法

(一)资金支持是做好文物普查工作的基础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性的、专业性的工作,周期长、任务重、要求高,为确保顺利完成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夺耳义最终胜利,射洪县文物管理所要向财政和主管部门争取充足的专项经费,有力保障了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经费的保障,不仅使得普查日常工作、培训等得以顺利开展,也使得普查设备GPS卫星定位仪、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必要的交通工具等得以及时配发;此外,普查工作中,统一领导,严密组织;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理念引领,科技支撑;科学普查,严控质量;大力宣传,有效保护等一系列措施贯穿始终,从而保证了普查工作的圆满完成,整体上提升、促进了文物工作的能力建设,为文物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二)精良的技术装备是做好文物普查工作的保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普查是专业化程度很高的技术工作,GPS卫星定位技术,直接记录文物点的经纬度,这比过去仅用树木、村庄等参照物来定位、记录文物点要准确和便捷多了,也不会再出现因参照物消失一些文物点也随之“消失”的情况。采用传统调查方法和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能够采集更为丰富的文物信息数据。同时,文物普查充分运用信息网络、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了文物普查的时效性和相关标本、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完整性。

精良的技术装备在普查队员开展田野调查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普查队员长期在户外作业,爬坡、上坎、涉水,配备一身轻便的行装和专业设备,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必要保障。

(三)提高文物普查队伍专业知识技能是做好文物普查工作的关键

有位文博专家这样说:文博工作的专业性很强,实践性也很强,光靠书本是培养不出文博专家的。你必须实地走、实际摸、亲眼看。

在此次的文物普查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基层文物普查队伍主要由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和乡镇文化专干组成,他们中多数都不具备与文物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特别是乡镇的文化专干,多数身兼数职。在鉴别古建筑、桥梁、墓葬等年代及价值的认定上,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在后期信息录入登记中,不能用专业术语进行描述。尽管各地普查队采取新老队员结合、以老带新的办法,锻炼了普查队员。但培养一支作风过硬、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更好地为基层的文物普查工作服好务显得尤为重要。基层的文物管理单位,要更多的输送和定向培养考古、文物等相关专业人才,鼓励现有基层文物工作者到省级文物单位和大专学院继续深造学习。

9.文物安全工作计划 篇九

全工作方案

为确保文物单位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根据文物保护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特质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文物保护和消防安全法律法规,认识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通过文物部门的密切配合,强化消防安全监管,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增强责任主体意识和防控火灾的能力,有效预防和事故发生,确保国家文化遗产安全。

二、时间安排

2012年1月 开始至12月

三、检查范围

本次检查的文物单位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重点是26个保护点)消防安全不合格的有四个保护点(自治区级的夏合勒克庄园、县级保护单位依玛木•艾甫台尔麻扎、依玛木•艾斯卡尔麻扎、阿罗清真寺2012年1、2月消防安全设备装完,26个保护点每月检查一次问题大地方要进行采取措施。

四、检查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国家文物局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管理办法》;

五、检查内容

(一)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岗位职责情况

文物保护点、是否明确岗位职责,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签订责任书。

(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档案建立情况

要进行防火巡查,检查;

要健全消防(控制室)值班;

要齐全消防设施,器材维护;

要加强火灾隐患整改;

要举行火灾应急预案演练;

电器设备的检查管理。

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等

按规定建立消防档案,努力搞好消防档案完整,规范。

消防设施设备及其使用情况每月进行检查

10.文物安全工作计划 篇十

【发布文号】文物政发〔2008〕32号 【发布日期】2008-04-25 【生效日期】2008-04-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文物局

国家文物局关于做好“五一”和奥运会期间文物安全工作确保文博单位安全的紧急通知

(文物政发〔2008〕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管会)、文化厅,局各直属单位:

4月22日晚17时,某开放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人员在进行例行安全检查时,在一供游客休息的椅子旁发现一个内装5公斤汽油的白色透明塑料桶,保卫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按要求及时上报。该事件引起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求紧急行动起来,高度重视文物安全工作,查堵漏洞,常备不懈,确保“五一”和奥运会期间各文博单位、尤其是各开放单位的安全。

今年以来,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和各文博单位都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积极推进“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4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8〕22号),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障奥运会的顺利举办。我局也有针对地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消防工作的紧急通知》(文物政发〔2008〕9号)和《关于加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和落实确保文物安全的紧急通知》(文物政发〔2008〕11号),要求各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并将安全检查情况报我局,大部分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立即进行贯彻落实,通过安全检查消除了一批安全隐患,加强了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文物安全工作取得一定实效,现已有北京、辽宁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文物行政部门按要求将安全检查情况报我局,但仍然有部分文物行政部门没有高度重视文物安全工作,领导不力、措施不落实、责任不落实,至今没有按要求上报安全检查情况。

文物安全工作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线,各级文物行政部门的主要领导是文物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文物安全工作的一票否决制必须得到落实。“五一节”和奥运会即将到来,现将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立即将本通知精神传达到行政区内的所有文博单位,包括有文物藏品的图书馆、美术馆和其他行业的文物收藏单位,文物保护单位的相关使用单位。

二、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和文博单位要立即采取措施,尤其是对外开放的单位要进一步规范安全管理制度,提高认识,加强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和应对突发事件处置的培训演练,健全值班和巡查制度,落实安全责任。重要的开放单位可考虑设置安检设施,防止将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等带入文博单位,提高警惕,防止敌对势力的破坏行为,确保游客和文物安全。

三、对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加强监督检查,积极整改,保障经费,落实责任。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态度消极的单位和人员要依法、依纪,坚决处理。

近期国家文物局将组织对有关奥运比赛的城市(北京、天津、上海、沈阳、青岛、秦皇岛)和游客集中的一些文博单位进行专项安全检查工作,重点是对消防、安防设施建设和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进行检查,请有关文物行政部门做好工作计划,加强自查,周密部署,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确保不留安全死角,确保安全。

特此通知。

国家文物局

二○○八年四月二十五日

11.关于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方法 篇十一

关键词:文物保护;问题;工作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价值的遗物,保护文物是每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从目前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来看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文物保护意识淡薄、文物保护经费和人手不足、文物保护水平有待提高等,因此,为了保证文物的完整性,我国相关文物保护单位应该大力健全文物保护法制体系与管理制度,提高文物保护技术含量,并加强文物保护管理,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

一、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物保护意识淡薄

文物保护工作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但是目前我国文物保护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虽然目前我国相关的文物保护单位在大力倡导文物保护工作,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物保护新体制,但是,社会各界文物保护意识相对来说还比较淡薄,很多地方都在重视开发建设,忽视了文物保护工作。同时,很多群众都认为文物保护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从而使得有的人为了自己的私欲,经常盗取文物,给文物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

(二)文物保护经费和人手不足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很多历史文物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战争的洗礼受损非常严重。比如古代历史建筑,很多古建筑经过长时间的风化,损毁严重,所以非常需要大量的经费进行维修。但是,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文物保护经费和人手都不是很充足,这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相关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缺乏文物保护专业知识,从而使得文物保护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三)文物保护水平有待提高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起步比较晚,文物保护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文物保护科研机构相对滞后,缺乏先进的防火、防潮、防震等文化保护技术。同时,由于文物经过长时间的洗礼受到了严重的损坏,因此,在修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非常多,但是目前我国没有先进的技术,而且修复工作量很大,人才短缺问题非常严重,另外,我国文物单位也没有一个完善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水平。

二、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方法

(一)健全文物保护法制体系与管理制度

俗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文物保护工作来说也不例外。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健全文物保护法制体系与管理制度,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对《文物保护法》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同时把文物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中去,保证文物修复工作能够拥有充足的经费。除此之外,我国相关政府还应该建立文物保护监督部门,强化对下级机关的法律监督,让文物保护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一旦文物出现问题,就要及时追究相应负责人的责任,把相关的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并构建立体执法体系网,从而保证文物保护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下去。

(二)科学进行城市规划与建设

众所周知,我国很多古建筑都位于城镇老市区,因此,我国文物保护单位应该重点关注城镇老市区的建设,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遗产保护的关系。同时,在具体的建设规划中,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尽量避开古建筑所在地,努力保证古建筑的完整性。另外,相关文物保护单位应该对文物进行及时维修,并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争取做到能迁移保护的就迁移保护,从而减少对古建筑的破坏。

(三)提高文物保护技术含量

文物保护工作是一个技术含量要求非常严格的工作,文物保护单位在对文物进行修复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文物的历史特征,尽量不改变文物的原始面貌。与此同时,文物保护单位应该摒弃以往的传统落后技术,采用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来对文物进行修复。针对古建筑来说,相关文物保护单位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设文物档案系统,比如,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等先进技术手段,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文物的完整性,又能减少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四)加强文物保护管理

我国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从整体上提高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水平,就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文物保护制度,并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文化保护单位应该建立完善的文物保护制度,因地制宜,坚持勤俭办事的原则,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避免工作人员出现懒散的工作状态,从而保证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文物保护单位应该加强资金筹集力度,保证文物修复拥有足够的资金;再次,文化保护单位还应该加强文物库房和文物保护管理队伍建设,定期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最后,文物保护单位还应该定期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对于那些不合格的工作人员要进行淘汰。

(五)注重宣传,提高民众文物保护意识

对于文物保护工作来说,注重宣传,提高民眾文物保护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文物保护单位应该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文物保护宣传活动;同时,还要加强与社会公众的交流与沟通,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从而提高民众文物保护意识,积极营造关心文物、遵纪守法的社会氛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作,我国相关文物保护单位应该充分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总结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问题,健全文物保护法制体系与管理制度,并提高文物保护技术含量,从而提高文物保护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心玉.我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08:159-160.

[2]刘建美.陕甘宁边区文物保护工作述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51-57.

[3]文晓丽,王静.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

[4]杨坤.关于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3,17:134-136.

12.浅谈如何加强文物管理工作 篇十二

一、提升群众的文物保护认识

若要使全民在思想上对文物保护重视, 最有力的措施就是做好宣传, 让大家都知晓文物保护工作的意义, 从而在内心能够对这项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因此, 加强宣传是现阶段文物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相关工作者要积极行动起来, 采取适合措施来保护好文物, 在宣传时, 要扩宽思路, 善于借助外部力量, 例如可以借助网络平台, 或者借助报刊等媒体来使大众知晓文物保护的成果;另外, 还可以深入的群众中间, 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向群众讲解这方面知识。保护文物是一项公益性事业, 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 公众是文化的缔造者和传承者, 社会公众参与文物事业的程度, 往往决定着文物事业的发展进程, 利用考古进行宣传, 对于考古, 人们有着诸多猎奇的心里, 此时是文物保护宣传的最佳时机, 如能在考古工地所在村、镇、沿途路段, 以宣传版面, 永久性标语, 口头讲解等方式方法向参观群众宣传文物法律、法规, 文物保护知识, 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编写这方面的资料进行宣传, 组织人员编写文物保护小册子, 里面要写上文物工作的实际情况, 然后将其分发大众;通过报纸来宣传, 选择那些深受大众喜爱、读者人数多的报纸, 在这些报纸中以专栏形式来宣传, 在《文物保护法》纪念日与国家文化遗产日, 可与电视媒体一起采取嘉宾访谈、及小品节目等形式来宣传文物保护方面的知识;文物管理的有关部门和可组织技术人员每月举办一次“公众鉴宝”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 使大家懂得如何判断真品与假品、如何保管好文物等, 从而提高大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文物是我国十分珍贵的一项财富, 也是大众在文化方面的一项重要资源, 作为一名文物保护工作者, 应对这项工作有正确的认识, 不能将文物保护的责任完全推卸给国家, 要积极、主动的开展这项工作, 同时要注重调动公众的参与热情, 使更多的人都关心这项工作, 愿意为文物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从而提升群众的文物保护认识。

二、明确文物管理法规

文物管理单位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分析, 考虑多方利益, 协调好条块关系

由大的方向来看, 政府出台了《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以及《文物保护法》等。但这只是从整体上进行规范管理。因此, 地方政府在制定有关法规时, 一定要分析本地的实际情况, 考虑多方利益, 给出详细具体的文物保护法规, 并解决好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2.处理好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

目前实行的《文物保护法》是从整个国家的范围来考虑的, 里面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宏观性, 同时在约束方面具有明显的普遍性。在地方的文物保护法规制定时, 若是采取与之一样的思路, 就会显得针对性不强没, 比较空洞, 也会给执行造成一定的困难。如对于文物保护范围这一问题, 就可谈的更加详细一点, 可具体到:木刻、石刻、古塔、名木、以及古树、寺院、壁画等内容, 这样易于使人更加明白。

3.建立国家保护为主、社会保护为辅的新体制

文物重点地区和市、县应成立文物管理委员会, 负责协调各有关部门的关系, 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文物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的重大问题。国家级和重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要成立专门保管机构或有专门看管, 其它文物保护单位和暂未公布为保护单位的文物点, 由当地人民政府建立群众保护组织或配置保护员进行保护。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未经依法批准, 不得移交非文物部门管理。

三、突显文物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

历史文物一方面可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 另一方面, 还具有观光价值、教育价值、以及文化价值 (生态、科研等) 。采取正确的文物管理办法, 将有助于相关的工作人员更好的将价值体现出来。尽管不同的价值对应不同的社会对象, 但是有时候这些社会对象之间也会有产生某种联系。因此, 一定要协调好不同社会对象之间的利益。在制定有关文物管理的办法时, 不仅要听取有关专家、学者的建议, 还要广泛听取社会大众的看法。要做到既不违背《文物保护法》的要求, 又与当地的现状相符合, 维护了大众的利益。另外, 要对文物展出给出明确的规定。文物展出既有从其它馆借来文物进行临时的展出, 也有本馆的长期展出。不论采用哪一种展出, 都要事先做好展出计划, 且要给出适合的文物保护办法。

四、库房信息化管理

在目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 进行文物藏品管理时, 一定要利用好信息技术, 使这项管理能够真正满足人们在文物方面的心理需求, 同时, 使人类在漫长历史中所流传下的丰富的文化财富能长久的被保存下去。所以, 对文物库房采取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管理, 是时代的需求, 也是收藏、宣传与利用文物的需要, 还是突显文物经济价值的需要。

1.做好文物藏品信息的动态管理

所有文物在入库与出库时, 都要按相关的流程进行办理, 要对文物的变动信息及时做好动态管理, 以在数据方面为文物保护提供支持。

2.文物藏品底片资料管理有待数字化

过去采用传统的手工整理, 其效率低, 存在一定的差错率, 且查阅速度慢, 带来诸多不便。现在采用藏品信息内容管理的数字化, 因此, 必须组织力量使这些藏品底片资料及时得到科学管理, 有效利用,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把它纳入藏品信息管理系统中, 做到规范保管, 合理利用。

五、结语

以上, 我们对加强文物管理工作展开了论述。加强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不断努力、探索, 更好地进行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 使我国的文物更好地传承、留存下去。

摘要: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 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因此, 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 不仅是文物管理单位的职责, 也应该是每个公民应该树立的意识。本文从提升群众的文物保护认识、明确文物管理法规、突显文物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库房信息化管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希望能够理清文物管理工作的思路, 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国民道德素养, 增强民族凝聚力。

关键词:文物管理,经济价值,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驰昊.博物馆文物管理现状和改进措施[J].办公室业务, 2013 (11) .

[2]何燕玲.浅论博物馆藏品信息数据化[J].商业文化 (下半月) , 2011 (04) .

[3]焦迪.论博物馆文物定级的相关标准[J].黑龙江史志, 2014 (11) .

[4]向菲.博物馆文物管理的瓶颈问题及改进措施[J].神州, 2014 (02) .

[5]时兰兰.新时期博物馆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思考[J].丝绸之路, 2014 (12) .

[6]官委彦.新时期如何做好博物馆管理工作[J].大众文艺, 2012 (10) .

[7]崔雪爱.浅谈文物档案在“四有”工作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 2012 (17) .

上一篇:元旦献词范文下一篇:高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