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学校(通用8篇)
1.聚焦高质量发展学校 篇一
浦发银行调结构强内控 聚焦实体谋求高质量发展(案例参考)
客户结构调 整案例1:银行如何突破同质化经营,持续吸引个人消费者,是目前许多银行在大力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时首先面对也非常关注的问题。浦发银行抓住“金融+大数据+ AI”这一全新金融生态的风口,在建设一流数字生态银行战略目标的指引下,于2017年推出面向全量客户的权益平台。
针对不同资产规模客户,打造五大权益体系,日均资产1万以上的客户可领取“视听特权”,月日均金融资产达标10万客户享有“加油特权”,月日均资产达到50万以上客户享有“酒店特权”,同时还可开启“门票特权”,月日均资产达标100万客户还可享有机场休息室特权。可通过浦发APP实时领取,并吸引客户不断向上成长。
通过打造权益平台,促进存量客户提升,累计升级贵宾客户2.8万人、私行客户1,894人。
客户结构调 整案例2:在建设一流数字生态银行战略目标的引领下,浦发银行积极推动业务经营嵌入实体经济场景,打造线上经营平台,加强线上获客和经营。目前,浦发银行已与中国移动、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开展合作,用科技将金融融入到合作方的服务场景中,打造“通信+金融”、“消费+金融”、“社交+金融”多样化服务模式。
浦发银行在中国移动5个全网平台、26个省/市平台开设金融专区,2017年累计线上获客近30万户;与50多家公积金中心连接,提供便捷的公积金点贷服务;与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开展信用卡合作,为数百万新客户提供服务。
渠道优化 案例3:在建设一流数字生态银行战略目标的引领下,浦发银行正在打造“浦发大脑”,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生物识别等技术,为全渠道用户画像、智能交互、智能营销、智能风控等业务场景提供支撑。2017年底,浦发银行发布了业内首款实现VoiceID和AI交互的智能语音APP,可以使用全语音的模式进行菜单搜索和理财产品购买,交互融入了日常问候和网络流行用语,并能实现无触屏操作。
基于智能语音APP,浦发银行推出了融合智能算法技术的智能投顾2.0版本 ——“浦发极客智投”,提供涵盖风险评估、策略制定、产品遴选、交易执行、持仓跟踪的全流程智能投顾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增加了客户粘性。
客户结构调整 案例4:聚焦平台聚客,通过线上同业合作平台“e同行”累计拓客超600家,金融机构已合作突破1400家,主要细分行业覆盖率增至58%。
“e同行”是浦发银行同业合作体系中的线上平台,支持报价、询价、确认交易、历史查询、统计分析等各项功能,同业机构可借助该平台发布产品、寻找交易对手、达成交易意向。
主要包含四大模块,一是资金交易,上线浦发银行的同业理财、资金存放等产品;二是同业公告,平台用户可在平台上发布产品信息、进行资产撮合;三是信息平台,提供浦发银行市场分析、行业动态、服务方案等资讯;四是即时通讯,用户之间可添加好友,通过内嵌聊天功能开展业务沟通。
可为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期货、租赁等金融机构客户,提供场外资金交易与资产转让渠道,实现同业之间更互动、更高效、更便捷的合作体验。
网点转型 案例5:7月2日,浦发银行在沪召开数字生态银行系列产品发布会,推出国内首款i-Counter智能柜台。
i-Counter智能柜台实现网点服务与客户的零距离接触,在业内做到“两个第一”和“一个跨越”。柜面业务替代能力第一,i-Counter智能柜台可办理90%以上的银行业务。第一家大批量的实现了公司业务加载,比如公司预开户、公司账户存取款、公司结算卡等。跨越现金与非现业务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成功刺破网点转型的最痛点——现金业务迁移,既能支持公司业务、也能支持个人业务,既能支持现金存取业务、也能支持理财、转账、缴费等非现金业务,既能支持小额、也、具备20万大额现金的高速处理能力。
此外,i-Counter智能柜台以高效体验为目标,对环节多、耗时长的业务流程进行归并整合,提升了用户服务效率,节省客户时间。以开户、签约、存款三大常用耗时业务场景为例,i-Counter智能柜台都能在3分钟之内帮客户完成。
i-Counter智能柜台运用了大量的多媒体、生物认证等金融科技手段,打造了刷脸交互、指纹交互、视频交互等首屈一指的智能交互服务体验。
在刷脸技术上,i-Counter智能柜台基于后台以客户为维度的人像管理平台支撑,通过具备活体监测功能的红外双目摄像头采集客户现场照片,并与人行/公安联网核查系统进行比对,对用户面部特征点进行网格化分析,建立动态更新模板,从而实现了刷脸取款、刷脸打印流水、刷脸核身等多种应用落地。以刷脸取款为例,客户无需携带银行卡甚至手机,只需站在i-Counter智能柜台前面看一眼摄像头,并输入手机号或身份证号码、取款金额、交易密码,随时随地即刷即取。
在指纹技术上,i-Counter智能柜台在运营服务上做了突破性创新,比如开户、风险评估、大额资金等核心业务,均场景化嵌入人工授权认证环节,以更友好、更高效的指纹授权方式,实现i-Counter智能柜台受理的每一笔交易都可被追溯,防范操作风险,保障客户业务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渠道优化&服务实体经济 案例6:浦发银行“ e企行”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云端平台,引入并组合运用包括大数据、金融云、AI、移动互联等大量金融科技技术,全面切入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场景,整合各方资源,零门槛提供包含财务、经营资源管理、法律、金融等涵盖多领域的规范化专业优质服务,并为中小微企业拓展销售提供关系网络支持,产品推广半年多以来,已覆盖超过4万户中小微企业。
为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功能,浦发银行特推出针对政府采购供应商的“政采e贷”特色金融服务产品。将政府采购管理和浦发银行资金融通管理能力相结合,基于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利用双方各自强大的电子化信息处理手段,深入政府采购各环节,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予以整合,为政府采购上游供应商提供量身定制的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既解决了中小供应商融资难的问题和快捷融资的需求,又促进了政府采购稳增长、增税收、促就业、惠民生政策功能的发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将“普惠金融”落实到实处。
服务实体经济 案例7:日前,由浦发银行独家主承销的西藏首单产业扶贫中期票据——“拉萨市城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2018年第一期扶贫中期票据”(以下简称“本期中票”)成功发行,发行规模10亿元,期限3年。
本期中票受到银行间市场的高度认可,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参与认购,认购倍率1.73倍,利率价格为5.69%,创近期同期限同评级同类企业发行价格最低,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开辟了西藏自治区企业市场化直接融资的新渠道,有效吸引资本市场各类资金支持西藏自治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本期中票募集资金,30%直接用于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重点产业扶贫项目——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建设,该项目利用工业废渣,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吸纳300名以上当地贫困人口就业。其余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偿还企业在当地部分基础及民生类项目建设贷款,具有显著的产业扶贫示范效应。
服务实体经济 案例8:5月8日,药明康德作为“独角兽”正式踏上A股之旅,这标志着浦发银行通过创新并购金融服务助力药明康德顺利完成美股私有化,成功实现A股主板、港股、新三板的中概股回归。
浦发银行在药明康德的美股私有化阶段,充分运用境内分行、离岸平台、浦银国际境外投行平台联动的集团化优势,通过牵头发放私有化银团+浦银国际境外直接投资的投贷联动模式,助其实现自美股纽交所的私有化;私有化完成后,浦发银行先后帮助企业提升了集团及其跨境资金使用效率,创新解决了股权构架重组、分拆上市等多难题,并通过并购顾问+并购融资的综合服务模式帮助其收购同行业公司,实现其主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
为增强企业集团实现对境内外子公司和业务板块的资金管控能力,浦发银行为药明康德的三大业务板块搭建资金池,帮助其提高对众多集团成员企业的管控效力。在浦发银行并购金融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支持下,药明康德实现了集团旗下药明生物港股上市、药明康德新药开发公司A股上市。
浦发银行一直积极致力于并购金融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在国资整合及重大资产重组、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众公司非公开发行、跨境并购金融等领域独具特色。截至目前,浦发银行已打造“设计、推动、实施、服务”并购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了“并购融资+并购投资+并购顾问”的并购金融综合服务模式,累计服务企业近1000家,服务各类并购交易金额8000亿元。此外,浦发银行还参与了多个跨境企业私有化、跨境股权重组等标志性重要项目。
2.聚焦高质量发展学校 篇二
关键词:普通高中,科技教育,特色办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提出要“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 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学校特色建设是在学校各项工作取得全面进步的基础上, 学校办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提高自己的办学品位, 谋求学校、教师、学生更好地发展的一种办学行为。
一、为什么是科技特色
吴江盛泽中学在1998年学校第三次易地重建后, 为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 提升办学品位, 学校确立了“依法治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文化兴校”的办学思路, 以“科技教育”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
学校以“科技教育”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 一方面是基于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建设科技特色学校,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是知识经济时代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 也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的。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相统一的科技教育为载体, 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和能力, 发展学生的科技特长, 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 点燃学生发明创造的火花, 实现“学校有特色, 学生有特长”, 找到学校特色成长的生长点。
另一方面是基于盛泽地区浓郁的传统文化。学校所在地是经济发达的“长三角”、中国绸都———盛泽镇, 她拥有国家级丝绸星火密集区, 纺织科技示范园, 产业聚集的板块经济发展迅猛, 拥有国内最大的丝绸纺织品专业市场之一中国东方丝绸市场, 是全国有名的经济强镇。这里拥有以绸都丝绸业为背景的独特的地域文化, 更拥有在此基础上沉淀出的“勤劳、开放、创新、求实”的精神文化。“晴翻千尺浪, 风送万机声”“水乡成一市, 罗绮走中原”正是这种文化的最好写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文化育一方人。悠久的丝绸文明、浓郁的丝绸文化, 孕育了一代代具有“勤劳、开放、创新、求实”精神的丝绸传人。作为身处绸都的高级中学, 传承与弘扬绸都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纵观绸都丝绸业发展的历史, 从手工织造到电力织造, 以及喷水、片梭、剑杆织机的投产, 从手工染整到自动印花机、多功能涂层机等等, 可以看到绸都人勇立潮头紧跟时代、学习先进技术、崇尚科技进步、追求科技创新的历史, 学校提出的科技教育特色, 与绸都文化相得益彰、相映成辉。
二、加强阵地建设, 丰富特色资源
学校以“加大投入, 积极整合, 形成合力”为原则, 建设校内科技教育基地, 开发和整合特色教育资源。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 先后建立了校园科技教育十二景:科普之窗、科普画廊、读报廊、浑天仪、银杏园、气象哨、生命之水、雨污分流示教点、苏州地区盛泽地面沉降监测分层标、吴江地学科普展览室、未来工程师工作室—“星空小天地”和科技教育成果室等, 初步建成了渗透人文、和谐、绿色、科技理念的小型科技博览园式的特色校园文化。其中, 吴江青少年地学科普展览室—由吴江教育局、国土资源局和盛泽中学联合建造, 坐落于吴江盛泽中学“炳麟图书馆”二楼, 以“让我们走近地球”为主题, 揭示地球与人类的关系, 警示人们保护地球的责任。星空小天地由上海科普教育展示技术中心承建, 位于吴江盛泽中学“炳麟图书馆”三楼, 是一个集“知识性、参与性、趣味性”于一体, 能再现宇宙中星移斗转、日月璧合等神奇天象奇观的科技活动场所。学校科技展览室陈列学校师生在科技教学研究和创造发明方面的成果。这些基地和场馆在面向本校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同时, 也对周围学校的学生进行开放和服务, 实现特色资源的社会化辐射和利用。
学校对校容校貌进行了重要调整与重新布局, 包括学校大门口的改建, 广场的重新设计与布局, 校园主干道、标语牌及绿化的调整, 教学楼、实验楼等的改造, 使校园环境得到特色文化的标识。对原有的科技资源与设备进行了更新, 包括气象哨、生命之水测水设备的整体更换等。建设了科技教育专题网站、数字化物理实验室、生化探究实验室、全自动录播教室以及完备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现代化图书馆等现代科技资源。建设了历史专用教室、地理专用教室等学生学习与实践场所。学校还利用乡土资源优势, 先后建立了5个校外科技教育基地, 包括:吴江华佳集团丝博园、吴江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恒力集团、盛泽自来水厂、联合污水处理厂等拓展科技教育阵地, 使学生通过参观考察了解本地丝绸纺织科技的突飞猛进, 以及纺织行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同时聘请这些基地的工程师担任校外科技辅导员, 整合社会科技教育优势资源。
三、打造课程载体,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课程作为设置教学情境并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获得经验的过程, 是学校教育内容的集中体现, 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途径。学校以“培养兴趣, 发展特长, 展示价值”为目标, 开展科技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学生社团等综合实践活动, 在活动实践的基础上, 整合课程资源, 以“课程资源-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三级课程建设模式开发校本课程, 丰富特色课程文化, 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以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地面沉降监测》为例, 我们将苏州地区盛泽分层标, GPS监测台, 学校吴江地学科普展览室等丰富的校园科技资源作为可靠支撑, 形成校本课程《地面沉降监测》的知识体系和主体内容。将学校地面沉降监测社团, 地面沉降监测研究性学习小组, 学校教师自制的简易地面沉降测量仪投入试用等实践活动作为可靠依据, 形成校本课程《地面沉降监测》的丰富素材和特色内容。以知识的综合学习和训练为特色, 整体布局《地面沉降监测》的各个板快, 以一本多用, 轻松作业为编写特点, 使校本课程《地面沉降监测》既方便教师教学又有利于学生学习, 在研究性学习中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学校已先后开发了近40门校本课程, 自编印刷了18本校本教材, 其中《地面沉降监测》《盛泽丝绸文化》等为本地兄弟学校应用, 成为在省、市范围内展示的优质课程。
四、坚持科研先导, 实施特色课题研究
学校坚持科研先导, 一贯重视特色课题的研究。2003年参与了苏州市教育局国家级课题《中国青少年科技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子课题的研究, 2004年参与了吴江教育局国家级课题《区域推进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 2007年参与吴江科技馆“科技馆进校园活动”项目的研究。2009年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科技特色发展的研究》被中央教科所成功立项。
在这些特色课题的引领下, 我们积极探索科技型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行性方案和有效途径, 立足本地区环境资源优势和本校实际, 努力创建“小型科技博览园”式的校园文化, 推进学校的特色发展。积极创建富有个性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 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 发展学生的科技特长, 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才。传承盛泽地区崇尚科技进步、追求科技创新的绸都文化, 弘扬勤劳、开放、创新、求实的绸都精神, 培养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绸都传人, 满足乡土经济文化发展对学校人才培养的需求。探索开展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学生社团等活动进行高级中学教与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提高教与学品质, 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寻找课程资源开发上的新起点, 课程文化建设上的新亮点, 办学思路上的新突破, 催生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 实现从学校特色走向特色学校的跨越。
五、科技节常态化, 打造学生科技教育嘉年华
学校从2000年开始, 每年四月举办为期一周的科技节, 每届科技节由“科技节”筹备会议通过活动主题和方案, 成立组委会。每届的科技节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2000年“崇尚科学, 热爱科学”, 2001年“崇尚科学, 抵制邪教”, 2002年“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 2003年“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 2004年“关注生物圈, 关注家园”, 2005年“我爱发明创造”, 2006年“探索星空奥秘”, 2007年“创新伴我成长”, 2008年“科技馆在校园”, 2009年“科技在我身边”, 2010年“携手创建科技特色学校”。2011年开始, 我们对科技节方案进行了调整, 将原来的活动时间从一周调整为一月, 活动日期从四月调整到九月。即新学年的第一个月为科技月, 这样可以让学校在科技文化的氛围中进入新的学年, 可以让学生在沐浴着科技文化的校园活动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还可以让高一新生一跨入学校大门就能感受到浓郁的科技气息, 了解学校的科技特色。
3.聚焦高质量发展学校 篇三
学校评价 学生发展 基础教育 教育现代化
我国于1991年启动中小学校督导评估试点工作,1997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对中小学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规范与推动作用。然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确立,学校评价需要更加聚焦内涵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特征。为此,教育部和部分省份都在积极研制现代学校评价标准或指标体系,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新的学校评价标准研制既是一个批判地继承历史经验的过程,也是一个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过程,需要对国际学校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进行系统的梳理。纵观国际上中小学校评价标准与指标,虽然反映了不同国情和文化历史传统,却呈现出“聚焦学生发展”这一共同的价值诉求,体现了现代学校评价的“人本”、“公平”、“质量”和“合作”等特征。本文拟结合国际学校评价标准或指标,对这一共同价值诉求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中小学校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的研制提供参考。
一、重视基本需要,提供发展保障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分为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两大类。其中,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基本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状况,是学生维持正常学习和获得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学校评价都普遍关注学校对学生基本需要的满足情况,将其作为重点评价内容之一。
例如,美国境内私立学校认证标准和境外国家私立学校认证标准中包括了“身体健康活动的开展”、“学校负责人在所有层次上满足交通、饮食和健康需求”、“提供课堂和社区生活之外的无歧视、符合文化背景的学生活动”等观测点[1]。日本学校评价中将“安全管理”和“保健管理”列为一级指标,涉及“学校安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情况”、“危机管理指导手册的制作与应用情况”、“教职员工及学生安全能力的培养情况”、“健康诊断的实施情况”、“心理关怀体制建立情况”、“健康咨询活动、防止药物适用教育活动情况”等[2]。英国学校评价中明确要求学校采取措施保证所有学生的安全,并且将“学生行为与安全”列为一级指标,内容包括“学生是否感到安全以及他们恰当地评价和管理危险与保证自我安全的能力”、“学生对其他同学和成人的尊重以及他们免于受到欺侮、骚扰和歧视的情况”、“教师如何更好地管理学生的行为与期望,以保证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一种受到尊重和有尊严的氛围中学习和茁壮成长”、“学校保证行为管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的程度”等[3]。
中小学生需要一个安全的成长和发展环境,需要被他人或群体接纳、关注和爱护,需要获得自尊与他尊,这些成为现代学校教育必须关注的基本问题。各国学校评价指标中将学生的基本需要纳入其中,并将其作为重点评价内容,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表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了现代学校评价的“人本”特征。
二、聚焦核心素养,奠定发展基础
中小学校培养的是面向未来社会的人,而具备核心素养是中小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最重要的保证,这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也成为现代学校评价指标选择的重要依据。本文所涉及的六国(国际组织)学校评价指标都将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作为主要评价内容之一。
例如,欧盟2000年的学校质量指标将“成就指标”列为一级指标,包括数学、阅读、科学、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外国语、学会学习、公民等7种核心素养[4]。2006年又确定了终身学习的8种关键能力,包括母语交际能力、外国语交际能力、数学能力和基本科学技术能力、数字能力、学会学习、社会和公民能力、主动意识和创业精神、文化意识与表达[5]。美国蓝带学校评价十分重视“学生学业成功”,其主要依据是国家和州组织的教育进展评估,涉及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历史、地理、公民、经济、技术和工程素养等多门学科[6]。英国学校评价中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包括学业进步和学业达成度两个方面,主要包括“阅读、写作、交流、数学技能”等学科素养[3]。法国学校纲要中强调社会需要构建“共同基础”,包括“掌握法语;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具备自由行使公民责任的人文与科学文化;至少会运用一门外语;掌握信息与通讯的常规技术”[7]。而日本学校评价中包括“学生学习状况评价及评定结果”、“学力调查等的结果”、“与运动、体力相关的调查结果”等观测点,其中学生学力调查主要涉及国语、算术(数学)和科学三科的核心素养[2]。
由上可知,各国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关注既包括了传统学科素养如母语、数学、科学等,也涉及现代学科素养如外语、信息与通讯技术,还包括了跨学科素养如学会学习等。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现了现代学校评价内容从关注过程向关注结果的转变;体现了学校评价从注重投入向注重输出的转变,充分体现了现代学校评价重“质量”的特征。值得一提的是,在6份学校评价指标中,只有欧盟将“学会学习”列为核心指标,其他国家指标中还没有体现。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经济、信息爆炸和全球化速度加剧的时代,只有具备学会学习能力才能够在未来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成功。因此,各国学校评价需要突出对“学会学习”这一核心素养的评价。
三、注重精神引领,培养积极情感
学校不仅要传递人类积累的生产和生活经验,更要传承人类精神,不仅要促进学生学业进步,更要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学生只有在认知和情感、智慧和精神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才是整体的发展。因此,注重精神引领和培养积极情感成为各国学校评价的重要内容。
例如,美国学校认证标准中包括“精神活动的开展”、“教师在启发学生学习愿望方面的成功努力”等观测点[1]。英国学校评价的多项一级指标中都包括学生精神引领和积极情感培养方面的内容:在“学生行为与安全”评价中,含有“学生的学习态度”观测点[3];在“学校领导和管理质量”评价方面含有“促进学生良好行为和安全感的形成以及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等观测点。评价“课程质量”时,强调“课程对学校独特精神培养的作用,对学生学业发展和个体发展以及幸福感(well-being)形成的目标与影响”、“委员会成员对学生幸福感、学习与个人发展需求的贡献程度”等内容。并且要求视导员撰写报告时务必考虑学生的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程度[8]。法国的学校评价除了追求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机会均等和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外,更强调追求学生精神上的健康成长[7]。日本的学校评价指标中含有“建立丰富的人际关系及人际交往规范的指导情况”等内容[2]。
精神引领和积极情感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一内容的评价有助于保证学校对学生认知情感发展的整体关注,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方面,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英国还提及了“学生幸福感”、日本还强调学校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等学校评价的新元素。这些充分体现了国际学校评价的“人本”、“质量”等特征。
四、尊重多元需求,促进全体进步
关注全体学生、尊重和力求满足各类学生的教育需求,是教育的原有之义,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对学生多元需求的尊重,对保证全体学生发展的强调,成为各国学校评价的主要内容,为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
例如,美国新蓝带学校评价标准特别强调“关注弱势群体,以促进全体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9]。英国学校评价在对“学生成绩”评价中包括“残疾学生和有特殊教育需求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发展的情况”、“不同学生群体学习表现差距缩小的情况,包括在学校层面的比较和在国家层面的比较”等内容;在对“教学质量”评价中包括“教学策略(包括设计合适的家庭作业、提供支持和干预等)切合个体需要的程度”;在对“学校领导和管理质量”评价中包含“提供适合所有学生需要的广泛和平衡的课程,使得所有学生能够实现他们的教育潜能并且取得学习进步,促进他们的良好行为和安全感的形成以及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等内容[3]。法国好学校的标准之一是“一所更公正的学校”,就是要为全体学生提供个人成功和职业成功所需要的信心[7]。日本学校评价的“教育课程及学习指导”一级指标中含有“学生个性化学习指导情况”观测点;“特别支援教育(障碍儿指导)”一级指标中含有“校内支援体制的建立情况”、“交流及共同学习的实施情况(确保特殊学生即障碍儿童在正常班级学习的机会)、“个别指导计划及教育支援计划的制定情况”、“与医疗、福祉等相关机构的合作情况”等内容[2]。
从各国学校评价指标来看,其共同特点是特别强调对处境不利儿童的学习关注与支持、对学生个体化学习的指导等方面内容的评价,体现了“人本”和“公平”特征,但对于高智商儿童的个别化指导问题却没有明确的观测点,这有待加强。
五、整合教育力量,协同推进发展
各国学校评价内容都体现出对“整合各方面教育力量,共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以及相应机构的联系,整合各方面教育资源;二是加强各学段教育的衔接,保持教育的连续性。
在学校与家庭、社区教育力量整合方面,各国学校评价指标中都有涉及。例如,欧盟学校质量指标将“家长的参与”作为“教育监控”一级指标中的一个观测点[4]。美国传统“蓝带学校”评价的一级指标包括“学校、家庭和社区关系”,具体考察以下几方面内容:学校与家庭、社区、商业伙伴关系的发展目标及优先程度;家庭参与子女教育的情况、学校支持家庭需要的程度;学校和社区所拥有的教育资源能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扩大学习机会的程度[10]。英国学校评价指标中包括“敦促家长为学生的成绩提高、行为与安全及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发展方面提供支持”[3]、“通过课外机会和与其他学校及机构合作而使课程得到丰富的程度,比如为中学生提供适当的生涯指导”等观测点[2]。法国提出好学校的标准之一是“一所更开放的学校”,即一方面与家长建立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与社会环境和外部世界保持联系[7]。日本学校评价的一级指标“与家长、社区居民的合作”,内容涉及“与学校评议员、家长等的座谈情况及学校运营协议会的运营情况;与家长、社区团体的联络情况;家长、社区居民参与学校运营管理情况;信息提供情况;教育咨询体制的建设情况;来自家长、社区居民的具体意见与要求;对家长、社区居民的调查结果”等。
各国学校评价对整合各方教育力量的重视,说明了学校不是脱离于社会的孤岛,学校教育一定要与家庭、社区教育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功能。同时,各阶段学校教育之间要保持教育的持续性和一致性,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衔接,形成良好的教育效能。这些方面充分体现了现代学校评价的“合作”特征。
综上所述,各国学校评价虽然在内容、体系、机制上各有特点,但却体现了“聚焦学生发展”的共同特征,反映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教育观。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各国都注重对教育资源与结构、学校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教学优化等保障条件的评价。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这6份学校评价指标体系中出现了学生“幸福感”、“学会学习”、“学生人际交往”、“学校作为地方性文化中心”等新的评价元素,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值得我国借鉴。同时,在各国学校评价指标中,却鲜有“学生参与”指标或观测点,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 张东娇.美国学校质量评估制度的审视与启示——认证制度和蓝丝带学校.比较教育研究.2002(3).
[2] 李广,马云鹏,高山达雄.促进学校自律、持续的改善与发展——日本《义务教育学校评价指导方针》解读.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6).
[3] Ofsted.(2013).The framework for school inspection. Reference no.120100.
[4] European Commission Directorate-General for Education and Culture(2001).European report on the q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Sixteen quality indicators.Luxembourg: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5]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the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Recommendat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8 December 2006 on 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30-12-2006.
[6] Yeager,M.(2007).Understanding NAEP:Inside the Nations Education Report Card.www.educationsector.org.Home/Publications,October,23.
[7] 程国文.“法国好学校标准”引发的思考.基础教育参考.2006(2).
[8] Ofsted.(2013).The framework for inspecting non- association independent schools.Reference no.090036.
[9] 于长学.美国新“蓝带学校”计划.基础教育参考.2003(1-2).
[10] 赵德成,张东娇.当前美、英、日三国评估的新特点及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10(6).
4.学校绕“三个聚焦”内容自查报告 篇四
学校绕“三个聚焦”内容自查报告
篇1
一、单位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六年制完小,位于xxx,建于1953年,占地面积972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73平方米。现有6个教学班,253名学生,19名教师。内设教导处、总务处、综治办、大队部五个部门。主要对xxx适龄儿童进行义务教育。我校先后获得南昌市科普教育基地、xx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围绕“三个聚焦”内容自查情况
1.聚焦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情况方面
能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能认真执行每周政治学习制度,按时参加中心专题学习等活动。但缺乏学习积极性,结合实际少,没有把学习与实际工作、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很好地结合起来,没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有些工作停留在会议、文件层面,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够强,督促落实不够,缺乏钉钉子精神和一抓到底的劲头。
在工作标准上,对上级作出的决策部署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但结合实际思考研究不多,工作上还有前松后紧、细致不够等现象。满足于不出错、过得去。
2.聚焦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方面
思想方面,有的班子成员理想信念淡化。觉得自己受党教育培养多年,只要不违纪、不违规,管好身边的人,做好份内的事,就是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守。正是这种盲目自信,导致对自己要求降低了,执行纪律不十分严谨。
3.聚焦党组织软弱涣散、组织力欠缺方面
按照党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够,深入落实监督责任不够,在全面执行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在知行合一、自觉运用指导实践方面少了一些,抓早抓小意识不强。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从思想方面,有的班子成员理想信念淡化。党性修养不深,为了学而学,学习浮于表面。碰到困难不主动向基层干部群众请教学习,有时内心包含着迎合上级的心理。
2.从政治方面,宗旨观念弱化,进取精神退化。对新形势新要求把握不够,对面临的危机和差距认识不足,认为工作永远也干不完,有了“歇一歇、等一等”的想法,有的存在明哲保身的思想,有“少干事、不出事”的倾向。
四、整改措施及努力方向
1.强化宗旨观念,全力服务群众。争当“有为”干部。坚持思想上艰苦、工作上吃苦、生活上清苦、党性锻炼上刻苦,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多为教师解难题,不断增进与教职工的感情,充分发挥工会职能,做好预防化解工作,将矛盾解决在基层。
2.强化纪律意识,严格廉洁自律。对照党章党规党纪,不断净化自己的思想、校正自己的行为,让纪律成为自律,养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把高标准、严要求贯穿到平时生活的每个细节,见微知著、防微杜渐。认真贯彻学习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严守纪律底线,是把纪律底线当作不可逾越的警戒线,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做党性强、讲操守、重品行、廉洁自律的党员干部。
学校绕“三个聚焦”内容自查报告
篇2
按照巡查工作要求,围绕“三个聚焦”,结合思想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对照检查,现将本人查摆问题汇报如下。
我负责建服中心政工、意识形态、宣传、信访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工、青、妇等工作,分管办公室、社保科和工会。
一、存在的的主要问题
1、聚焦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情况方面
能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能认真执行每周政治学习制度,按时参加中心专题学习等活动。但缺乏学习积极性,结合实际少,没有把学习与实际工作、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很好地结合起来,没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能坚决落实“三大攻坚战”及扫黑除恶、安全生产等重大决策部署,但有些工作停留在会议、文件层面,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够强,督促落实不够,缺乏钉钉子精神和一抓到底的劲头。在工作方式上,方法简单,创新性不够,存在思路还不够宽、层次还不够高的情况。对如何学习借鉴他人好经验、好做法研究不够,有时还存在照搬照抄的现象。
在工作标准上,对上级作出的决策部署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但结合实际思考研究不多,工作上还有前松后紧、细致不够等现象。满足于不出错、过得去。
2、聚焦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方面
思想方面,理想信念淡化。觉得自己受党教育培养多年,只要不违纪、不违规,管好身边的人,做好份内的事,就是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守。正是这种盲目自信,导致对自己要求降低了,执行纪律不十分严谨。没有把高标准、严要求贯穿到平时生活的每个细节,对一些朋友、同学的饭局、聚会有时还是难以推辞,自我要求不十分严谨。
3、聚焦党组织软弱涣散、组织力欠缺方面
按照党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够,深入落实监督责任不够,在全面执行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在知行合一、自觉运用指导实践方面少了一些,抓早抓小意识不强,对个别同志的苗头性、意识性问题停留在提醒层面,没有深入落实,跟踪整改。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从思想方面,理想信念淡化。党性修养不深,为了学而学,学习浮于表面。碰到困难不主动向基层干部群众请教学习,有时内心包含着迎合上级的心理。
2、从政治方面,宗旨观念弱化,进取精神退化。对新形势新要求把握不够,对面临的危机和差距认识不足,认为工作永远也干不完,有了
“歇一歇、等一等”的想法,有的存在明哲保身的思想,有“少干事、不出事”的倾向。
3、从作风方面,实干作风虚化。很多事情只满足于开座谈会、听汇报、看材料,没有深入实际察实情,没有面对面心贴心了解需求,凭经验决策,抓落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够,怕惹麻烦、怕出乱子。
三、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1、强化党的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把思想建设摆在抓党建、严纪律、促发展工作的首要位置和各项工作的突出地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认真落实《准则》和《条例》。明确和细化责任主体、责任内容、工作措施等,经常性开展主体责任落实的自查自纠,看一看确定的任务哪些还没有做,哪些做得还不够。坚持严字当头,强化自我监督,加强党内监督,接受社会监督,时刻牢记职责,带头遵纪守法,在干事创业中奋发有为。
2、强化宗旨观念,全力服务群众。争当“有为”干部。坚持思想上艰苦、工作上吃苦、生活上清苦、党性锻炼上刻苦,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多为劳动者谋利益、解难题,不断增进与职工群众的感情,建立定期到基层、到企业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工会职能,做好预防化解工作,将矛盾解决在基层。加强对用人单位和职工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劳动者依法维权。
3、强化纪律意识,严格廉洁自律。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六大纪律”,对照党章党规党纪,不断净化自己的思想、校正自己的行为,让纪律成为自律,养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把高标准、严要求贯穿到平时生活的每个细节,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慎微、慎始、慎欲、慎友、慎独。认真贯彻学习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严守纪律底线,是把纪律底线当作不可逾越的警戒线,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做党性强、讲操守、重品行、廉洁自律的党员干部。
5.聚焦高质量发展学校 篇五
一、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在新的管理理念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越来越为管理者和员工接受,以人为本、强化服务已成为学校管理者的共识。我们认为:第一、要不断调整管理的决策和措施,通过制度化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化组织;第二、管理的重心更多地转向方向引导、发现经验、具体帮助和创造条件上,强调人文关怀,尊重教师,强调合作与交流,为教师提供一些基本的、方向性的、示范性的案例,教师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差异,帮助教师在不同的起点上获得发展;第三、建立“校长--分管领导--教研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组织”共同参与、分工合作的管理机制。措施分述如下:
(一)、对教师的管理与服务
1、教师素质提高。学校作为培养人的机构,对受教育者产生教育影响的各种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作为教师,既要有高尚的思想政治品德,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科学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新的教育观念,又要有相当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还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做了以下方面的努力:一是抓中青年教师的业务进修和继续教育,以便更新知识提高素养,使他们的知识层次和业务水平都上一个新台阶,以适应现代化教学高要求的需要。我们特别重视骨干教师的外出考察和参加高层次的研讨交流活动。我们认为这是培养高水平教师的重要途径。二是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教育理论贫乏,教育思想陈旧是我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阻碍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理论的再学习就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我们把教育理论的学习规定为教研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指定学习书目,并制定了检查措施。
2、教学环节的管理。观念不更新,教法不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只是一句空话,必须对以前的一套方法进行合理的取舍,一些有悖于课改理念的做法必须坚决摒弃。实施课改的主阵地无疑是课堂,向课堂的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是当务之急。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分数上,要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并由之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
教师在备课中强化三个意识:(1)强化目标意识,坚持备课时教学的各个环节紧密围绕目标进行。(2)强化主体意识,坚持在教案中体现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3)强化反馈意识,坚持在教案中反映出教学时利用一切机会和手段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分析,准确判断,及时矫正,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建立了有效的课堂教学监控机制,以此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态度转变与提高。我们对老师的要求是热情、热心:显得自信、友好;能用丰富的、生动的手势表达重点;富有创造性、指导方法多样;全身心投入,与学生有眼神的交流;能预感并迅速处理学习任务外的事情;有幽默感;通过走动保持学生注意力;能喊出每位学生的名字;经常微笑;鼓励学生接近,批评有节制,有针对性;有跟学生之间的友好的身体接触,表现开放和亲近、信任;为全体学生花费时间和提供方法指导。禁止教师上课迟到,禁止无备课的授课,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禁止讽刺挖苦学生,反对各种歧视。
教学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强有力措施。教师要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质疑自己的教学,对自身教学观念、行为与思维方式再认知、再创造。我们要求老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写出教学的成功、失误之处;教学的创新之举;学生的独到见解;学生的困难。
3、教研工作管理。教学研究的开展状况和活动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我们抓教学研究的思路是:①统筹安排,点面结合。教学研究就其内容讲有课堂教学研究、专题研究、教改试验等;教研活动的开展以学校组织为主,结合各教研组的实际,把各科共性问题的研究和个性问题研究结合起来。②调动两个积极性。教研活动的生命线是教研组长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两个积极性的核心是期望值的实现,组长期望教研组获得成绩,教师期望通过教研活动取得收获和提高。教研管理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帮他们实现。③强化三个要素。教研活动是否有成效,主要是看活动的数量、工作的质量和取得的成果。我们在教研管理中紧紧抓住数量、质量、成果三个要素,要求三位一体共同实现,并以此作为检验教研工作的标准。
(二).对学生的管理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学生的不断进步应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培养的重点,而具体到我校,推进学风的建设是关键所在。必要的规章制度是重要的,但是我们认为最关键的是加强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使学生养成惜时勤学的好习惯。学校组织召开学期初的开学典礼和学期末的放假典礼会,组织文娱活动和体育比赛活动,建起文化长廊,各班主任利用谈心、家访、班级活动,各任课老师利用课堂与课下,多种渠道、多种方式,齐抓共管,确保学生学习风气有大的改观进步。
只有学生学会学习,才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过程各环节的任务,取得学习的高效益。会学应包括三个要素:一是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的知识;二是学习的基本技能、技巧;三是学习的优良品质。要教会学生学习,最根本最重要的途径是教师的教学过程。学习的方法必须随着知识传授而渗透,学习的技能、技巧必须通过教学过程来训练,学习的品质必须通过教学过程来培养,靠教和学双方的积极参与。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受三个问题的制约,一是对教会学生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它决定着教师对此项工作能否积极投入;二是教师是否懂得学习的规律和具有学法指导的知识;三是对会学的实际指导能力。它们决定着教师能否指导和指导的效果。为了使教师在会学指导中发挥主导作用,我们在每周一的业务学习中主要进行对全体老师学法指导的学习和研究活动。通过学习和研究解决了三个问题:①转变了观念。②基本掌握了学习的规律和本学科的学法指导知识。③提高了学法指导的能力。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则受着学习观念、学法指导和学习能力三个因素的制约。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我们采取了下列措施:①进行现代学习观念的教育。教育学生懂得现代学习和传统学习的一个根本区别是在学习中对知识和能力的不同认识和不同态度、现代的学习更重视方法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只有学会学习才能迎接两个挑战。我们通过校会、班会及课内外的活动把这个思想灌输给学生。提高了学生学会学习的自觉性。 ②进行指导,教会学习。其形式一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进行方法知识的传授、培养和训练;二是学校制定和贯彻学习程序规范,使他们掌握学习过程各环节的学法知识和操作手段。③鼓励学生进行积累。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是积累的结果,总结则是积累的有效方式。
(三)、制度化管理
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是办好学校的重要条件。规范化的规章制度为教学发展铺设了一条科学的轨道,使教学工作的各层次、各环节按既定要求互相配合有条不紊地运转,保证了教学的有序和协调规范化的规章制度规范了管理者的行为,避免了管理的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并保证了教学管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规范化的规章制度也规范了被管理者的行为,保证了指挥的畅通,管理的有效,保证了步调的一致和各方面的协调。因此,我们在教学管理上努力实现以规范化为内容的制度化管理。
教师教的管理主要通过年级组和教研组进行,学校对年级组各方面工作提出了规范化的要求。
工作内容上,有三个方面:①对课堂教学备课、讲课、复习、作业、考核五 个环节的规范要求;②第二课堂。规定了校内外各应开展的活动;③教师提高。规定了该项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对教研组各项工作数量上的规范要求。根据我校的情况,我们把教研组的活动定为每周一次。其中特别规定专题研究2至3次,其它加课堂教学研究、教改开展、教育理论学习、教师论文撰写都作了相应的规定。
二、深化评价制度改革
1、学生评价。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潜能、不足以及发展的需要。 各班的学习小组长每天做出对组员的评价,班长做出对各小组的评价,各任课老师每节课做出对全班的评价。这些都作为学生的成长档案被记录。
2、教师评价。在改革教师评价方法的同时,将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有机结合,既要重视教学效果,也要重视教学过程,评价的内容要得到教师的认同,便于操作和教师自我管理,以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3、考试评价。要结合课程改革,突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充分发挥以考促教、以考促改的导向作用。要积极探索笔试与口试相结合,书面考试与实际操作、考查相结合的方法,形成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的整体性、综合性、发展性评价。
4、教学评价。各校要每学期分两次学校反馈和评估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学生辅导、考试成绩等情况,组织教师全面总结教学工作。建立健全教学质量分析制度,把教学质量分析与教学工作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拓展学生成长空间
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不仅重视学生课堂教学的优化,更迫切要求我们提供更广、更全的服务和给予学生最优、最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积极建设最佳的学习环境。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校园环境建设上。要利用现有的条件,建设展示自身特色和文化底蕴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注重教学设备设施建设,形成最基本的符合课改要求及教师学生成长的设备和条件;使教师学生转变教学、学习方式及师生互动方式有较好条件。同时加强校园信息网络建设,让教师享受先进的具有前瞻性的教育信息和教育思想,扩大师生的信息源、信息量,实现了开放的教学环境。
其次,努力拓展最大的发展空间。
学校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设充满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营造充满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让学生不仅在课堂里成长,而且在学校创设人文环境中成长。
学校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天地,我们应注重常规性的科技活动开展,形成以校本课程为基础,以科技活动为先导,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常规科技活动系列,让科技活动贯穿于学校教学工作始终,让学生在愉快、愉悦的状态下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校还始终将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坚持开展有声有色的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德育基地建设、学校安全机制构建,注重开展富有成效的班团队活动、国旗下讲话活动、德育主题教育。
四、强化学校内容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不得随意拔高或降低要求,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课程计划的全面落实。搞好音、体、美、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教学。
2、严格作息时间安排。要依据教育局会议和文件精神制定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作息时间表,严格按要求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严禁学校、教师在法定节假日、星期天和寒暑假组织学生到校上课或其它任何形式的集体补课,更不得收费上课、有偿补课。
3、规范教学用书及教辅资料发行征订渠道。要加强教学用书管理,不得征订未经批准的任何教材、教辅读物、练习册及学具等;严禁给学生订阅发行目录以外的复习资料、习题集、报刊杂志;教师不得变相向学生推销教辅读物。经省审查通过并由省教育行政部门正式公布的教辅资料,必须坚持“自愿征订”的原则,由学生及家长自愿购买。
4、重视学籍档案管理,加大控辍工作力度。要严格执行招生纪律,按照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原则组织招生工作。要将“控辍”工作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成绩考核挂钩,与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挂钩,对已辍学学生做好动员复学工作,确保“控辍”工作收到实效,促进办学效益提高。
5、搞好安全教育,力争避免校园恶性事件发生。各班主任、任课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对学校、班级发生的安全事故隐患应及时排查解决,中学校对安全管理列入综合评估成绩。
我们相信,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办学水平肯定会逐步提高。只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向管理要效益,以质量谋发展”的方针,坚持“让每一个师生都得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强化管理,狠抓养成,面向全体,培优补差,突出特色,我校将会很快步入良性的、持续的发展轨道。
6.聚焦高质量发展学校 篇六
——安徽·界首市冠军电脑职业培训学校
一•正确把握形势,科学合理定位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层次办学体制和以市场导向就业体制和以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逐步形成。一方面国有企业改制退位,企业职工身份实行置换,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及大中专学校毕业生迫切要求就业;另一方面,新形势下技术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日益短缺,而廉价劳动力资源相对过剩。职业技能培训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却面临着质量要求更高,竞争更加激烈的矛盾和困难。冠军电脑学校面对机遇与挑战,正视现实,理清思路,正确三个定位。首先定位于按社会需求,“办精品学校、育一流人才”的发展路,以优秀的人才产品占有市场;其次定位于服务改革大局,推进本地职业技能教育,促进就业再就业,再次定位于突出技能培训,使一些文化层次低,缺乏专业技术,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得生存的学员掌握一技之长。
二、适应市场需求,开设特色专业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的一项新生事物,学校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正确面对市场考验,开设适应市场需求的培训专业和工种。冠军电脑学校办学以来,做到了适时而生,因势而为。一些打工遇到挫折的农村青年,一些想凭专业技术脱贫致富的农民,一些下岗失业再就业的工人,选择冠军学校,选择适合他们的专业,从而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三、瞄准就业目标,输出优秀人才
职业技能培训就是就业培训,一切为了学员就业、谋好业——这是冠军电脑学校孜孜不倦的办学追求。针对培训对象文化层次低、年龄参差不齐等客观实际,学校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培养优秀技能人才。解决方案:
首先加强技能培训。技能考试及鉴定可有效地促进学员技能水平的提高和学习技能的积极性,通过了相应等级的职业技能鉴定,大大提高了结业学员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学校不断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的工作力度,规定所有结业生必须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证书。
7.聚焦高质量发展学校 篇七
一、更新观念, 抢抓机遇, 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面对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发展, 我们必须更好地发现机遇, 下大力气抢抓机遇, 牢牢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的战略机遇期。如何抢抓机遇, 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机遇。教育教学改革包含三个重要内容。1.分类培养。《教育规划纲要》指出, 要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为了应对这种要求, 我校实施了“3+1”人才培养模式, 并按照师资型、学术型、应用型三种人才类型对学生进行模块化培养, 经过在4个学院的试点, 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2.创新型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 我们还需不需要精英化教育?精英化教育应如何体现?这实际上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我校大力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覆盖了全校61%的学生。在这方面我们还要进行积极探索。3.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规划纲要》提出, 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高等教育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适应社会需要,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这三个方面都是谋发展、促发展的良好机遇。
二是中原崛起战略的机遇。近期, 国家出台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我省作为中部之“中”, 要重视区域发展、率先崛起, 建设中部崛起示范区、黄河中下游生态经济区, 构建中原经济区, 积极推动将河南区域发展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可以预计,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将使河南发展的专项资金增加、专门项目增多, 专设平台也会增加。高校怎样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抓住机遇, 争取到更多资源,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早做准备, 积极应对。
三是经费支持的机遇。《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 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统筹各项收入, 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要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2012年要达到4%。要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 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就我省而言, 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9万亿元, 财政性教育经费为588.9亿元, 占GDP的3.04%;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5万亿元 (按9%的增长率预计) , 教育经费要实现占GDP4%的目标, 投入将达到1003.25亿元。这将为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和发展机遇。
四是人才战略的机遇。《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河南省人才工作相关规定都对高层次人才引进提供优惠的政策, 这为高校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政策支持。具体到河南师范大学, 当前要把握好两点:一是吃透政策精神, 二是更新人才观念。今年6月, 学校召开人才工作会议, 对人才政策进行调整。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把相关政策用好、用足, 积极主动地引进高层次人才。
五是科研上层次、上台阶的机遇。我省对加强基础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视。今年8月, 省政府专门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会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表示要加大对河南的支持力度。今年, 我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已经超过亿元。今后, 我省将进一步加大对科研的支持力度, 力争获得更多的国家级项目和资助经费。高校要抢抓机遇, 进一步加强组织申报工作, 争取立项数量和资助资金都有大幅度提高。
六是学校自身发展的机遇。河南高校都面临着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机遇。河南师范大学有着87年的办学历史, 积淀深厚, 基础扎实, 近几年发展态势良好, 发展格局基本奠定, 同时又解决了一些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 明确了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学校事业处在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时期。我们要抓住大好时机大干快上, 否则就会坐失发展良机。
二、理清思路, 应对挑战, 把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在看到机遇的同时, 我们也要分析面临的挑战和需要应对的问题。8月10日, 省委书记卢展工主持召开全省教育系统座谈会。会上, 卢书记把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归纳为“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质量怎么保”“学校怎么办”四句话。这四句话点明了教育面临的挑战。“钱从哪里来”, 讲的是资源支撑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卢书记讲的“钱从哪里来”。教育资源投入的有限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大资源的争取力度。资源不但包括人、财、物等“硬”资源, 还包括政策、信息、项目、形象、影响力等“软”资源。这几年, 我们不断强化资源意识, 加大资源获取力度,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今后, 我们要在获取配给性资源的同时, 把更多、更有效地获取竞争性资源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二是“钱往哪里用”。近两年, 河南师范大学积极推行资源的有效配置与绩效评价, 学校层面资源配置效率得到较大提高。但学校创收支出部分的配置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利于把“蛋糕”做大、是否把好“钢”使在了“刀刃”上, 是需要我们继续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人往哪里去”, 表面上看讲的是学生就业问题, 实际上是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的问题, 是内涵建设的问题, 与“质量怎么保”密切相关。8月中旬, 第七届全国师范大学联席会议在山西师范大学召开, 大会的主题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我们要进一步积极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 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内部管理机制, 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将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学校怎么办”, 我认为主要讲的是发展和提高问题, 确切地讲是如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问题。河南师范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目标, 提出了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具体路径。我们要按照既定目标, 把各项任务解决好、完成好, 为教育事业、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深化改革, 强化内涵, 把牢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关和质量关
教育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教育发展是一个永恒的时代课题。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必须坚持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办学体制改革为动力、以管理体制改革为基础, 坚持改革方向与改革政策、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的协调统一, 着力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努力做到“以改革促进学校发展, 以质量提升办学水平”。面对我国教育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我们的基本任务是:“全面深化改革, 加强内涵建设, 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层次、优化布局, 推动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夯实基础, 就是要在继续巩固和发挥学校优势的同时, 扎实做好学校各方面的建设, 特别是要下大力气建设好近几年争取来的各类教学、科研平台和质量工程项目, 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升层次, 就是要高度重视并全力以赴做好学校的学科建设、高层次标志性成果的获取等工作, 努力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优化布局, 就是要继续着力优化学校的管理体制、学科专业布局、办学层次结构、师资结构等, 切实增强学校发展的合力。这些都是加强内涵建设的着力点。
8.聚焦有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篇八
在参与各种公开课、展示课听课过程中,我能充分的感受到,老师们无不在尽力展示新课程的框架图:精彩的导入和师生的互动;以学生为主体,任务驱动……整堂课热热闹闹。但课后静下心来认真反思,在这样热热闹闹的课堂背后,知识内容学生究竟掌握多少?情感能力和认知能力是否得到发展?鉴于此,我认为作为课改“主战场”的课堂,要想提高教学效率,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科内容设计要适应学生的发展
任何教育的发展都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上展开的。我国的教育发展历程也折射出社会变迁的痕迹。在新的时代,高中教育的任务越来越超越“单一任务”或“双重任务”的主张,逐渐摆脱工具化倾向,而追求培养公民基本素养和健全人格。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作为教师我们把上好一节课作为衡量教师的课程标准,认真备课,努力学习,尽量做到“老课新背,常备常新。”我觉得惟有如此,才能使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教学水平与日俱增。每次备课前我都提醒自己静下心来,仔细琢磨教材和教学内容,然后再把结果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在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一教学环节或内容的设计,不适应班级学生的学习,我会在课后立即精心修改。因为我们信息技术老师大多会带不同层次的班级,“一课通用”的教学设计是行不通的,必须依据不同的学生实际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率。
二、课堂是学生的世界
没有课堂的支撑,任何教育改革和追求都是空谈,再好的教育理念,如果渗透不到课堂中,将很难真正落到实处。过去我们习惯于“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之以鱼”,现在我们更强调“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之以渔”。如何做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呢?我认为,教师必须做到“五个把”,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各得其所;把创造留给教师,使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把生活引进课堂,使课堂成为现实生活的一个真实的组成部分;把探究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有意义的探究生活;把自由教给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心灵,让学生有尊严地成长。为此,在课堂上,我努力尝试,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多给一点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在一次程序设计中我介绍了一个“设计一个三角形”的课例,同学们都很感兴趣,然后我就把这个程序文件传给同学们让他们去体验、交流,就在同学们饶有兴趣地在研究探索时,我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把这个图形设计成为倒三角怎么办?”经过同学们一番努力,加上我的适时引导,同学们终于把程序修改成功。在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后,我又抛出问题:我们能否把两段程序放在一起设计一个“菱形”?这个时候,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去努力完成这个问题。课后评价时有的同学说:“真有成就感。”有的同学说:“真有趣。”还有的同学说:“真不容易。”这时我对同学们说:“世上无难事,”同学们接着说:“只要肯登攀。”教育的真谛在于让学生感到自己学习的价值,老师感到教学喜悦成果的回报。
三、构建和谐课堂
新的教学过程观认为,教学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认知过程,而是生命意义的实现过程,是生命力量呈现的过程,是师生对于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促进人的发展,教育使人聪明,教育使人变成“人才”。要想实现教育的这些功能,必须要构建和谐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学习是学生的主动认知,教师必须通过学生的认知活动才能获得教学的成效,但是只有学生的主动学习不等于教学。教师决定着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向和学习的程度要求,并负责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进行指导。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老师就必须有“以学定教”的思想,让教学贴近学情,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次我上程序的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首先我举一生活实例,两个杯子里装有不同的饮料,需要交换,现在老师不知怎么办?请同学们帮忙。学生兴趣十足进行分析,然后写出流程图。这时我和同学们一起来编写程序代码完成设计。再请一位同学上教师机演示,这时我打开代码请同学们一行一行读出代码,然后我对同学们说:大家看我们程序代码是不是像诗一样,寓意清晰,条理清楚。同学们说:还就是。这样的一堂课让学生能够参与、全情参与,学生能够达到“我想……我要……我能……我来做……”等等积极的学习状态,让同学们倍感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在日常的教学中,只要我们老师用心,这样的一部处于自我动态发展之中的始终充满悬念和不断产生成功的喜悦的“教育诗”,让师生有了美好的记忆、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可重复的学习体验。
课堂效率的提高,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缺一不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真正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全方位、多渠道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进入乐学境界。
【参考文献】
[1] 陈爱苾.《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
[2]《走进高中新课程》.
【聚焦高质量发展学校】推荐阅读:
聚焦课堂教学 关注学生发展10-03
2018大学生村官公基备考:补齐发展短板,聚焦三农问题10-11
聚力创新聚焦富民09-03
聚焦课堂研究教学09-26
六聚焦对照检查材料06-25
聚焦目标,实现课堂高效08-15
聚焦人力资源共享服务07-22
2017聚焦两会心得体会06-16
英语中常见谓语的错误聚焦08-23
相约名师 聚焦课堂培训心得体会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