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程序员的思维修炼

2024-10-19

(总结)程序员的思维修炼(精选11篇)

1.(总结)程序员的思维修炼 篇一

优秀程序员修炼之路

“为人写程序”

初级的程序员或经验不足的程序员往往只意识到自己的程序是写给计算机的,而不会在意程序其实也是写给人的,或在意得不够、不全面。

写给机器的程序,往往追求的是运行正确、执行效率能满足要求。但程序员的任务仅仅就是把业务逻辑转成机器能编译的计算机语言吗?

其实,程序首先(注意,是首先)是写给人的。第一,程序是写给看代码的人的。第二,程序是写给用程序的人的。了解这一点,才能理解写程序为什么要有代码规范,为什么要有各种文档,为什么写子程序时要命好名,为什么要分层,为什么要学设计模式,为什么要写测试用例,为什么要推敲按钮的摆放,为什么要按XHTML标准写Web界面,为什么要用AJAX „ „理解了这一点,才能更好的做好上面种种事情。

谁都在说“细节决定成败”,谁都知道要注意细节。为什么大家都在讲细节,有的人能通过细节打败对手,有的人连细节在哪一方都不知道,这就是水平的高低所在。我们要有心理准备:细节不是喊一声就会出现在你面前的。感知到细节,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甚至有人指导的过程。这个过程有长有短,要看个人的学习能力,领悟能力。但最起码,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方向。找程序的细节,方向就是“为人写程序”,在你做设计,写代码,摆弄界面的时候,心里时刻记住这一点,几个项目下来,你自然能看到很多细节了。

“内外兼修”

武侠电影里的高手,往往都是通过奇门心法,内力陡增而成为高手的。但我们做程序的,要成为高手,“内外兼修”才能事半功倍。内,指的是需求把握,设计思想,设计模式等。外,指的是写代码时的规范,做界面时的严谨等。

看武侠看多了的我们,偏内轻外的特点是很明显的。看看书店里写设计模式主题的书籍和指导代码规范的书籍的数量和销量对比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但是就算设计模式一套一套,但写的类却给人看半天也看不出思路的话,一两年之后,你仍将陷入一个个泥潭中。

再举个例子,有的人自称ASP.NET程序员,而且他写出来的后台代码也层次清晰,条理清楚,但是做出来的界面,结构与表现混杂,一大堆IDE自动生成的垃圾代码充斥其中,该用单选框的用文本框,按钮放在谁都想不到的地方,不该用户操作的要用户操作,一步可操作完的搞成几步也不能完成操作„„很显然,他不可能做出成功的产品。也许他也知道界面要合理,但是就是因为他不修外功,认为我是搞.NET这种先进技术的,去补习什么HTML、JavaScript、CSS不是自贬身价吗?其实,认真研究过HTML、JavaScript这些技术的人都会体味到,运用这些技术比流行的.NET、Java更有挑战性,而且你获得直接操作用户界面元素的能力后,以前那种做界面效果、接口功能时有心无力的情形将一去不返,这是很痛决的!

如何学习开发语言,成为合格程序员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不仅要掌握开发语言的框架,理解开发语言的原理,而且要对DHTML架轻就熟,甚至对各种浏览器之间的差异也要有所了解,所以做程序员是一件很有挑战的工作。那么如何学习程序开发,并最终成为优秀的程序员呢?

我认为可以分为两个步骤来走:首先,熟悉开发语言的各种标准控件的用法,了解语言工作原理。接着,朝“内”和“外”两个方向扩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Visual Studio.NET这样优秀的IDE帮助下,我们使用各种ASP.NET控件,掌握ASP.NET基本的工作原理应该是比较容易的。如能辅以几个简单的项目练习一下比较复杂的DataGrid、DataList等数据绑定控件的话,基本掌握ASP.NET是应该没有多大问题的。

之后,我们就可以朝两个进阶方向前进了。“修内”的话,深刻理解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是必修的,然后是各种的B/S框架的模式(比如MVC)的理解,最后是设计模式等等软件工程的概念和技术。“修外”则更重实践。首先,做项目时注意把一些可以实现在客户端的逻辑用DHTML在客户端实现出来,以此掌握结合服务端、客户端技术的方法,加深对HTML的DOM对象的理解,熟练常用的JavaScript技巧。进而练习对Web界面的结构、数据、表现三者进行分离的规划、设计与实现。

如此看来,学习开发语言也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注意“为人写程序”,“内外兼修”,自然就能做出合格的应用程序。

中心就业部 2008年6月30修订

2.(总结)程序员的思维修炼 篇二

学生做作业时经常会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以及看似非常简单的题目。当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尤其是选择题时,较多学生就会采取猜答案的方式。“猜”这种方式在考试时也许可以用一下,但是如果平时做作业也靠猜,那么这一作业对学生就没有意义了。反之,如果学生能对不会做的题目的每一个已知条件进行逐一分析,清楚自己已懂的方面和不懂的方面,然后在老师讲解的时候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那将会获益匪浅。当然,学生有时候也会遇到貌似非常简单或者看似曾经做过的题目,这时就可能会忽视题目本身的关键条件和“陷阱”。

怎样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怎样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克服粗心的毛病?对此,笔者主要从梳理知识点、精做典型题目、自行纠错等方面指导学生。

一、潜心归纳

(一)每节课的课后知识归纳

如果学生能在每节课后仔细回忆老师上课的过程,并认真梳理,就会明白这节课的重点,从而掌握知识并会运用。在教学中,笔者会要求学生在做作业之前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上课的框架以及知识的拓展去归纳总结。

如在“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第一课时的教学后,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归纳:目前所知的化学反应的类型;催化剂的特点;实验室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要求和注意点等。例如,“化学反应的类型”就可以归纳为:

又如针对“电动机”这一教学内容,笔者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归纳: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使线圈持续转动的方法;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等。下面是一份优秀作业:

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1)磁场会对通电导线产生力的作用(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改变其中之一,受力方向刚好相反;改变两者,受力方向不变)。

(2)使线圈持续转动的方法:1处于平衡时改变电流方向/磁场方向;2装换向器。

直流电动机

(1)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而发生转动。

(2)结构:1换向器———可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2电刷———与换向片接触,起导电作用;3定子———固定不动,扣磁铁;4转子———转动部件,如线圈。

(3)能量转换:电能→机械能。

学生刚开始在做这项作业的时候,可能会感觉比较烦琐,但他们会发现如果没有认真听课就很难找到重点,所以这就迫使他们上课时注意力更加集中。认真上课,再加上课后的整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就水到渠成。

(二)每一章节知识点的梳理总结

笔者使用的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每一册书各章节的联系往往不大,但是每一章节中各课的知识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学生能在学完一章后梳理出这章知识的框架,对知识的理解就不会停留在单节的孤立的层面上了。所以在每一章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做好整章的知识点梳理。

比如,《生活中的水》这一章可以整理为:

水在哪里:海洋水

陆地淡水

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

水与生命

水的循环(小循环、大循环)

水的组成:水的电解

水的重要性质

水的密度:密度的定义

密度的公式

密度的单位

密度的测量

水的压强:压力的定义

压力的方向

压力的大小

压强的定义

压强的计算公式

压强的单位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这样的梳理,在帮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结构的同时,也有助于他们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二、扎实修炼

对知识的梳理无论如何还是停留在认识阶段,如果在做题时能充分将知识点调动起来,这样就能真正做到将知识学活、用活。

很多家长会要求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或者做一本又一本的参考书,而我们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有些题目,学生本来已经会做了,可还是会在不同的书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做;而不会的题目,依然不会。怎样让我们的学生不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同时又能学得很好呢?笔者以为,只要学生能将老师布置的每一道题目都真正弄懂就完全可以了。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在布置学生作业的时候就会要求他们做到以下几点:

在做选择题时:(1) 审题时要求有审题的痕迹,例如题目的要求是什么,题干是什么;(2)在选择答案时要写出选这个答案的依据,如果这个选项是不对的,找出错误的地方并加以改正,若不能改正也要说明其错误的原因;(3) 对于有疑惑的或者不懂的选项,圈出该选项或者该题序号,在老师讲解时可有重点地听。

在做填空题时:如果需要计算,则把计算过程写在题目旁边;如果不需要计算,则要写出答题的依据。

这样,学生就会加深对题目的理解,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就不会去抄别人的作业,即使抄了别人的作业,也必须有自己分析的过程。此外,这样做也能减少学生猜答案的现象。

三、善于总结

在平时,我们会发现有些题目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做错,原因是学生对错题还没有真正理解与掌握。若学生能将做错的题目积累起来,加以练习,并知道得出正确答案的思考过程,那么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就不会再犯错了。所以,学生要在平时准备一本纠错本,经常将自己做错的比较典型的题目记录上去。对于纠错本,笔者的要求如下:

将题目背景抄写完整,包括图形,最好能自己画,因为在抄与画的过程中会重新理解题目。

写出这道题目的解析过程。这有助于清楚理解解答这道题目的思路,以便下次再遇到类似题目时不会出错。如果下次忘记思路了,还可以通过原来写的内容再次理解。

比如,有个学生这样纠错:

有一本300 页的书,用刻度尺测得其厚度为2.40cm,则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每张纸的厚度是______cm。错答:cm,0.01。

分析:2.40cm=24.0mm,最后一位永远是估计值,则它的前一位是毫米。题中有一个陷阱,书是300页,而求的是每一张的厚度。因为一张等于2 页,所以答案为300÷2÷2.40=0.016(cm)。

3.《程序员修炼之道》读后感 篇三

看似朴素的道理,实际是若干经验的总结,就像这本书的自序所讲的,这是一本包含有许多朴素的经验,写给注重实效的程序员的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

简单和朋友们分享几点:

怎样提出你的问题

1:确切地知道你想要问什么,并尽量明确具体;

2:小心而得体地组织你的问题,记住你是在请求帮助;

3:发邮件时请使用有意义的主题;

4:坐回椅子上,耐心等候

破窗

团队不能容忍破窗(产品的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指定人修复,不能一直放着不管。当你看到糟糕的设计、错误的决策和糟糕的代码时,修正它们。在工作中,很容易对源源不断的bug不耐烦,或许被自己说服侥幸绕过,以后就会有更多的直至难以修复。破窗户讲的故事是一个小区的一扇窗户没有及时维修导致整个小区陷入被更多破坏的现实,人们再想起维修时,代价巨大,治安特别好的地区也对破窗严格治理。

不要恐慌

做一次深呼吸,思考什么可能是bug的原因。记得刚入团队时,我时常会对难以捉摸,尤其是不能复现的bug感到恐惧,但细细寻找,你还是能看到蛛丝马迹。

温水煮青蛙

个人和团队假如一直在一个假设的环境或者需求或者条件下继续下去,就很可能像那只可怜的青蛙一样,或者定时的检测下环境或条件或需求是否变化,或者团队里面专门有人来检测

重复的危害

不要在系统各处对知识进行重复。作为程序员,我们收集、组织、维护和利用知识。我们在规范中记载知识、在运行的代码中使其活跃起来并将其用于提供测试过程中所需的检查。遗憾的是,知识并不稳定。所有这些不稳定都意味着我们要把很大一部分时间花在维护上,重新组织和表达我们的系统中的知识。程序员须持续不断地维护。我们的理解逐日变化,当我们设计或编码时,出现了新的需求。环境或许变了。不管原因是什么,维护都不是时有时无的活动,而是整个开发过程中的例行事务。可靠地开发软件、并让我们的开发更易于理解和维护的惟一途径,是遵循我们称之为DRY的原则:系统中的每一项知识都必须具有单一、无歧义、权威的表示。

正交性

不要把任何一项知识分散在多个系统组件中。在计算技术中,该术语用于表示某种不相依赖性或是解耦性。如果两个或更多事物中的一个发生变化,不会影响其他事物,这些事物就是正交的。非正交的例子:直升机驾驶操作的各个控制器之间就是相互影响的,不是正交的。

正交的好处就是为了可以局部修正(local fix)。

何时使用异常

将异常用于异常的问题。例如:文件读写,例程返回值,各种状态异常检测,服务器超时等异常情况,都需要使用异常,通常为异常分等级,可以抛出异常,或者将异常写入日志。

交流

我们不是活在真空世界,需要花大量时间与人交流。只有当你是在传达信息时,你才是在交流。

有效交流的几种方法:知道你想要说什么,了解你的听众,选择时机,选择风格,让文档美观,让听众参与,做倾听者,回复他人。

定期为你的知识资产投资

让学习成为习惯。编程语言、技术日新月异,小伙伴们都感受至深,幸运的是我们的知识获得比任何行业都更加容易和方便,大量的社区,教程和热心的作者。书中也给程序员提了几点建议,每年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每个季度阅读一本技术书籍等。

让复用变得容易

如果复用很容易,人们就会去复用。创造一个支持复用的环境。将相同的功能抽离出来,可能会大量用到的方法使用静态关键字。

在你的作品上签名

过去时代的会陷入自我欣赏中,他其实还有一个作用,我对代码负责,我测试过并确保他的良手艺人为能在他们的作品上签名而自豪。你也应该如此。坦白的说,签名之后再看这段代码会非常愉悦,有时还好运行,也是一种自我监督吧。

“我的源码让猫吃了”,想想作为程序员的我们,是不是经常会帮自己解脱,向领导,测试,客户推卸责任,其实对于他们仿佛也就好比听“我的源码让猫吃了”这句话,是不是很讽刺?不管我们某个人基础再扎实,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强,如果缺失了对自己的软件的责任,一定不会有好的工作成果。

很多很多,这些不是做过一次两次就说明已经掌握了,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去注意,实践,直到他们成为你的习惯,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专家程序员”。

4.如何修炼创新思维 篇四

创新的最初需要有创意,继而进行创造,最后才有一个创新的诞生。创意,是大脑闪现出来的主意、想法、念头,它是一种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它有可能是超前的、奇异的一些想法,有时候甚至还有点荒谬,它会开发出新的意念、逻辑架构和思维过程。创造指的是创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东西,而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创新有多重要?

有知名学士说过,我们需要读硕士研究生,只需要我们在广博浩瀚、包罗万有的学术世界中,稍稍精通一些某方面的知识即可,而博士研究生,即只需我们在精通的领域,再稍稍做一点点的创新。这不是说研究生没有用,而是这个世界上的知识实在太渊博太深广了,如果能够在某一个领域做出小小的创新,那对于这个世界而言,将可能是影响深远的一步。而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思维。

3、创新思维的产生,离不开对思维定势的对抗

思维定势的另一种说法叫习惯性思维,我们常常喜欢按照自己所习惯的、比较固定的、从不怀疑其可能有错的思路去对待问题、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这不是我们的错,因为思维定势是我们、甚至我们的祖先和前辈们通过不断学习获得的知识和实践积累下来的经验,最终形成的自己的认知。

思维定势来源正当、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思维定势是一个好东西,它陪伴我们学习与生活,很多时候它勤勤恳恳地帮助我们解决难题,跨越障碍,勇闯难关;但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在某些特殊的时刻,它也束缚着我们、阻挡着我们,它也会遮住我们的眼睛,让我们无法摆脱困境。那么我们该如何克服思维定势?解决问题要从源头找原因。

思维定势来源于书本的知识,来源于经验的积累,来源于权威的判定。

首先是书本定势,也就是说在我们思考问题时不加思索地盲目运用书本知识,一切从书本出发,把书本奉为圭臬,而不顾实际情况的模式。我们不可否认书本是非常大的作用的,但同时许多书本是有时效性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飞速更新,有些书本上的知识会过时,有些场景并不适合运用于现实情况,书本定势的典例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纸上谈兵”。

第二是经验定势。它是指我们处理问题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按照日积月累的经验和教训去处理事情,但这种情况下,老旧的经验使人思想僵化、信息饱和、缺乏想象力,为灵活地处理事情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

第三是权威定势。权威定势的含义在于处理问题时以权威言论作为评判是非的唯一标准,这里面包含了对权威的迷信、夸大与盲从。权威定势是在历史社会的发展中建立起来的,由于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权威光环、名人效应总能影响更多的人,导致人们对他们的身份与意见的认同,潜移默化地使其他人也开始相信权威,但这何尝又不是人们一种思维惰性的表现呢?

4、我们要如何突破思维定势,实现思维创新?

第一点:学会让自己的思维活学活用,“放”“收”自如。

当我们在解决某一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发散自己的思维,设想出种种可以解决的方案,罗列种种备用的方法,然后进行收敛思维,经过各种利益权衡、比较分析之后,选择最佳的方案。

第二点:相信自己,相信直觉。

达尔文最开始是怎么知道植物激素的,魏格纳是如何认为大陆分裂漂移的?是神告诉他们的吗,肯定不是的,那是他们的一种学术直觉,是学者博览群书后的知识修养。

第三点:天马行空,大胆想象。

创造一个新的东西,必然是前所未有的,你没有参照物可寻,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只能用想象来探索这个世界上可能出现的一切,爱因斯坦是这样评价想象力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根本因素。”

第四点:厚积薄发,灵光闪现。

在创新思维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案的产生总是会突然的、偶然的,这种突然或偶然想出来的新思路的状态,就是我们称之为灵感的情况了。当灵感来临,会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如有神助的体验。但是灵感的出现其实是有一定的规律的,灵感出现的前提是某人先对索要研究的问题有一个长时间的思考,他会尽可能地反复考虑所要解决的问题,考虑这个问题的一切方面、一切角度、一切途径以及一切可能,只有经过了这种冥思苦想的磨练,灵感才会降临人的大脑。

例如一个杀猪的屠夫,他永远不会明白量子力学的奥妙,一个樵夫也永远不会参透纳米力学等等,只因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方面的问题,因为灵感是珍贵又极其稀少的,它是某人日思夜想、深思熟虑过后,得到的水到渠成的结果。

5、逆向思维,也是常见的一种创新的思维

5.优秀文员的自我修炼学习总结 篇五

5月7日大家进行了一个主题为为了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效率、高质量的文员团队,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培训,经过这个培训感到自已在工作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但也收获了很多,感到成长了,也逐渐成熟了。特别是从这次学习中的三个榜样(勤奋的甘学军、善于学习的杨舒和有思想的文洁)身上我学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坚持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关键措施。在工作中,紧紧把握“理论联系实际”这一主线,努力把知识用到工作实践当中,丰富阅历,扩展视野,使自己尽快地适应工作并成为优秀的工作者。积极参加公司的集体活动,认真学习规定的学习内容和篇目,坚持每周写工作总结,认真记录每天的工作内容,使自己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为自己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同时,正视自己的不足并积极补正。

二、恪尽职守,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如既往,坚持不懈。

三、严于律己,不断加强作风建设。

严格遵守办公室的各项制度。谨记领导的指示和批评并付诸于实际。做事要谨慎认真,向领导汇报的材料要仔细检查,日常工作要记录并及时上报;待人处事要有礼貌,对待同事要坦诚宽容;严肃办公室纪律,工作不懈怠,不做与工作内容无关的事情;思想积极向上,努力维护公司形象,以严格标准要求自己。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本着对工作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

一、进一步起强化学习意识。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把学习作为武装和提高自己的首要任务,树立与时俱进的学习理念,养成勤于学习,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在工作中善于总结,不断进步。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完善自己,展现自己。遇到困难不低头,不逞一时之勇,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信心和能力,要知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二、进一步强化职责意识。在争创一流业绩上下功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做好职责范围内和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不好高骛远,也不庸人自扰,因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凡事从点滴做起,只要谨记责任,终有一天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进一步端正工作态度。保持乐观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一时得意而忘乎所以,也不因一时失意而妄自菲薄,保持一颗平常的心,微笑面对每一天;胸装谨慎的意识,外饰积极的作风,工作生活乐观谨慎,行为举止大方有礼,待人待事热情诚恳。谨记:态度决定一切。

6.(总结)程序员的思维修炼 篇六

1 计算思维的概念

计算思维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周以真 (Jeannette M.Wing) 教授在2006年提出并定义。她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和系统设计, 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的涵盖计算机科学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1]。计算思维的本质在于抽象, 即如何将实际问题清晰、抽象的描述出来, 并将问题的解决方案表示成一个信息处理的流程。需要强调的是, 计算思维不仅仅指的是计算机软硬件, 计算机系统和编程, 更是一种抽象化、自动化的思维模式和技巧, 它可以运用于金融、医药、生物以及基础科学等各个领域。计算思维能力如同“读、写、算”的能力一样, 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2]。

由于计算机课程所依赖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发展极为迅速, 知识的更新周期大大缩短, 因此以教授技能为主导的应用型课程远远滞后于学科发展。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这门课为例, 如果将教学重心放在针对特定编程语言的程序编写上, 以正确熟练的编程为教学目标, 缺乏程序设计的抽象思维的培养, 是一种舍本取末的方法。把计算思维和面向对象的设计理念相融合, 提升学生对面向对象的算法抽象和实际系统设计的能力, 是本文研究和探索的主要目标。

2 课程中计算思维的引入

2.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 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 该课程在高校的培养计划中属于小学时课程。在相对较少的课时情况下, 既要讲授面向对象思想, 又要兼顾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和结构讲解。按照传统的授课方法和教学计划, 难以在较短学时内达到教学目标。

其次, 学生的基础较薄弱, 且对课程的教学目的认识不足。大多数学生认为开设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辅助课程, 与自己对应专业无关。部分学生在大一时期程序设计基础学习中没有熟练掌握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在进一步学习课程时感觉到困难;此外, 大多数学生存在学习的误区, 认为只有写出正确的程序才是学习课程的最终目的, 忽略了面向对象的设计理念和算法抽象的重要性。

最后, 传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制约了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创造力。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强调知识的灌输, 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掌握的更多是编程工具的使用, 对于课程的核心内容, 即如何将具体的实际问题抽象为面向对象的表示, 则没有很好的理解。学生学习方式更多的是一种被动接受方式, 缺乏问题抽象和算法设计的实践能力。

2.2 课程中计算思维的建立

面向对象的基本原则是在进行程序设计时, 力图按照人们的通常思维模式建立问题的模型, 以对象世界的思维方法来思考问题, 尽可能地自然地表述软件的求解方法, 这一点与计算思维的核心不谋而合[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则是以对象为中心, 按照对象及其联系来构造软件单位的模型, 并采用高级程序语言来实现该模型。因此, 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现实世界的实体或概念以计算机语言描述的能力, 这与计算思维的抽象表达本质是一致的。

在面向对象的方法学中, “对象”是对现实世界的客体在计算机中的抽象表示, 封装、继承和多态是它的主要思想。根据计算思维的基本思想,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抽象、约减和建模能力。在程序设计过程中, 首先对同类的客观事物进行抽象, 形成“类”的定义。在类中可以通过定义成员变量来表示对象的属性和状态, 通过成员方法来定义对象的动态行为;其次, 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可以把数据的访问权限定义为私有和公有。再者, 可以根据类的层次结构设计继承和多态, 实现代码的扩展性和重用性。一个具体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示例如图1所示:

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以分析实现代码为主, 该文更加强调的是将具体问题抽象为面向对象模型的计算思维训练, 具体来说:电话类是所有类的祖先, 可以定义为基类, 它提供电话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和抽象的方法;移动电话、固定电话等类, 具备电话的特性同时又扩展该类特有的属性和方法, 可以视为电话类的子类, 形成树状的继承关系, 这样设计避免了类的重复定义, 实现了代码的重用;不同类型的电话的计费方式不同, 但可以使用相同的方法名称, 根据不同电话对象的实际类型调用相应的计费方式, 体现了“同一名字, 不同方法”的多态特性。

3 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实践

将计算思维的理念融合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教学, 需要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由重编程、轻设计教学方式向注重抽象思维教学的转变。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 往往由于课时限制, 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即直接将代码的编写和结论转述给学生, 使学生成为被动的接收者。而计算思维强调的是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抽象能力,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因启发学生对具体程序设计问题的思考, 而具体程序的编写则放在实验课中进行。

2) 以案例驱动教学, 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在教授面向对象理论的时候, 可以采用“引入新任务→求解任务→总结知识点”的模式, 围绕特定的问题, 通过师生互动和研讨, 促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例如上节所述的示例, 就可以穿插在继承和多态机制中讲述, 通过对该示例的分析求解, 使学生从实践中理解面向对象的基本理论。

3) 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教学材料的重新组织, 应对一些典型例题设计方法进行重点说明, 并针对相应的重点和难点设置启发性的课堂作业, 培养学生自主的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二是建设教学网站或博客的网络教学资源, 提供学生主动学习、答疑解惑和教学内容下载的远程教学平台, 使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和有效的获取学习资源。

4 结束语

本文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为例, 着重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计算思维的方法和策略。针对教学中存在“重编程轻设计”的问题, 从实践角度出发探讨新教学模式的转变, 并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进行有意义的尝试。

参考文献

[1]Jeannette M.Wing.Computational Thinking[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6, 49 (3) .

[2]陈国良, 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1) :7-11.

7.(总结)程序员的思维修炼 篇七

2012年,我参加了“连南县名班主任培养对象”培训班学习,让我体会到班主任专业成长需要不断地修炼自身的智慧。一个成功的班主任要求具备爱心、真诚和宽容,在开展德育工作中做到灵活、机智和艺术。因此我在培训和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工作的心态,修炼班主任的智慧,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享受获取成功的幸福。在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陈君玲老师的领导组织下,我们培训班的学习培训活动内容丰富、实用、生动、专业等特点于一体,让我在管理能力和水平上有了一定提高。参加培训的两年时间转眼就结束了,我也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一步一步地实现所定下的成长规划。

一、明确目标,指引前行

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拟定了个人成长规划书,制定了“努力成长为一名真正具有智慧型、明哲型、学术性的名班主任”的目标。培训时间里,我对照《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连南县班主任培训基地)发展规划》精神及连南县名班主任工作室两年培训要求拟定的自己的成长规划书,并与工作室的成员一起逐步实现自己的成长规划,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向着要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努力修炼。

二、认真学习,提升素养

“名班主任”工作室为我们每一个成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我珍惜每一次的培训学习机会,在交流中修炼智慧。向各间学校的骨干班主任学习德育教育经验,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努力掌握德育理论知识与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并形成班级德育和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能力与技巧,提升自身素养,开拓视野。

(一)博览众书,提升理论水平

作为一名教师,为使自己变得博大精深起来,提升智慧,唯有读书。孔子在《礼记·学记》中提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我与同事合作订阅《班主任之友》《中小学德育》等班主任相关的书刊杂志,每天抽出时间阅读并与同事交流分享阅读收获。我还广泛阅读其他有关教育教学书籍、经典教育故事和名着。在博览众书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及专业能力,更新教育理念,用学到的教育教学方法指导班主任工作。

(二)遨游网络,与时俱进

人要走进知识宝库,是一辈子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清楚地认识到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他山之石可以给我们很多借鉴和启示,专业的引领是非常重要的。我把网上学习当作了一种生活方式,再忙再累,每天都要抽点时间光顾有关教育网,专家博客及我们的“名班主任”工作室博客。浏览班主任工作论坛和观看教育在线节目;浏览各校的教育教学经验文章;浏览李季、李镇西、魏书生、肖盛怀等专家、导师的讲座;上网聆听全国名班主任、家教专家、心理导师的视频讲座……在网络上阅读各个教育专家、名师的精彩文章和教学心得,领略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先进的教育理论。利用网络优势在微信、QQ、博客上与众多同行探讨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借鉴优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案例、先进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运用先进理念践行自己的教育工作。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搜集有关的网络知识,查看有关的学习的资料,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网络学习,给了我们一把学习的钥匙。这是一把增长知识才干和提高思想素质的钥匙。在网络这一片不同寻常的学习的平台,让我在傲游网络中与时俱进,明确了做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理想,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三)培训学习,取长补短

“名班主任”工作室为我们每一个成员提供了一个合作学习分享的平台。主持人陈君玲老师精心策划每一次的学习培训活动。自从加入“名班主任”工作室后,我享受着成员的每一次的相聚与培训。

创建网络自主学习的平台,助力全县各学校工作室成员学习提高。工作室创建了工作室网络QQ群,形成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获取最新信息;工作室创建了博客,在博客上收集了许多教育专家、名师的文章、讲座及讲座视频,为每一个工作室成员搭建了一个培训学习的桥梁;在工作室成员的帮助和指导下我也创建了自己的博客,虽然尚未完善,但对于我这个头一回注册博客的人来说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让我有幸与同行交流,取长补短。

为自己争取自我锻炼的机会。主持人陈君玲老师为我们工作室的成员设立了上台开展讲座的机会,我们的讲座内容丰富,积累了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各成员的讲座精彩至极,一个个真实的教育故事,令我感动。我在学校里多次主持学校的班主任学习,举行班主任工作交流会,2014年1月,在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主题为《班主任要做怎样的德育》的讲座。我常常主动承担主题班会课示范课,2014年5月,面对全校师生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健康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班会课。

在陈君玲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到省市各地参加学习。虽然学习是辛苦的,但是每一次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其中“第二届广东省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论坛”“广东省中小学的德育科研提高班”“两岸三地德育与班主任大会”等培训使我深刻体会到提升班主任智慧需要教师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地创新班主任工作,探究适合自己的教育,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才能提高德育实效。培训过程中,教育专家给了我目标的引领,一线班主任给了我经验的借鉴。

(四)联动活动,交流提升

为了让工作室起到辐射全县班主任的作用,也为了让我们工作室的成员汲取更多的教育教学经验,我们不只是局限于工作室成员之间的交流,陈君玲老师还带领我们到县各学校进行联动交流活动。工作室成员所在的乡镇或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在联动交流活动中,我有幸参加了创强挂扶学校的班主任指导工作。在香坪镇排肚小学、盘石小学、移民小学、山口小学与各小学的班主任交流班级管理经验及教学经验。

学习培训,交流分享,让我充分认识到知识对一位教师成长的重要性。因此,我在广泛阅读各级各类教育专家、名家的教育专着中汲取先进的教育经验和管理理念,在参加“班主任工作室”的学习及探讨活动中博采众长,修炼智慧,提升班主任专业成长。

三、实践研究,提升专业能力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大胆实践、创新德育工作,用新的教学艺术充实班级管理及课堂教学,与我校骨干班主任一起探讨班级管理及课堂教学策略。我在实践工作中,将教师自我管理及严抓学生管理两方面相结合,在实践中修炼智慧。

(一)组建班主任团队,申报课题研究

在学校领导及上级领导支持帮助下、在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的鼓励下,我与学校的德育组成员组建了一支骨干班主任团队,发挥骨干班主任的辐射作用,加强我校班主任队伍建设。为了提升自我专业能力,根据我们寄宿制学校的特点于2012年12月申报了清远市市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寄宿制瑶族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研究》,以学校骨干班主任团队及学校德育工作组为成员成立课题组,课题的立项让我们更有信心投入到研究工作中,在科研实践中都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二)协调班主任、任科老师和家长的关系

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经常与各学科教师及家长交流,熟悉学生的思想动向。经常向家长汇报学生的表现情况,报喜的时候我会让学生在旁边听,所以学生也愿意和家长说上几句话。这样增进我与学生相互信赖的情感。当学生违法纪律时,尽量与家长取得共识,共同教育好孩子。通过各科任教师及家长的配合,学生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三)走进学生心灵,做学生的朋友

在参加县“名班主任”培训及与学校骨干班主任团队学习交流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色。在班级管理中不仅投入的人情更多,更加注重了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及创新性。精心准备班队会的活动设计,利用班队会平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平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及兴趣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为我的班级管理带来许多惊喜。作为民族小学这所封闭式全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深深体会到学生离开父母只身来学校学习的苦处,很多孩子都因为不适应寄宿制学校的生活而转回乡镇读书。我给予学生慈母般的关爱,为孩子排忧解难。()夜里常常到学生宿舍与孩子谈心,周末和学生一起活动,用真情留住孩子,让孩子们安心地在学校读书。

(四)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激发兴趣

我除了在班内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外,还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许多学生在活动中获奖,我班学生在学校开展的课外阅读读后感写作比赛、春游作文比赛、软笔硬笔书法等比赛中均有学生获得一等奖;我班在学校举行的瑶族长鼓舞原生态表演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通过活动,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使班级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班风。因此我班的任课教师都选择我的班级来上公开课,这对于学生是一种最大的奖励。

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将学科教学研究与班级管理相结合,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新出独特的管理方法。我的学生都是来自偏远的瑶山,他们身上有很多不良的习惯,于是我将曾经参加的《在课堂中提高瑶族小学生学习语文自信心》和《突破语言障碍读写结合师生共同成长》课题研究的方法策略渗透到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以往的课题研究经验延续到《寄宿制瑶族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研究》课题研究中,创新班级管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四、反思总结,探索创新

自我反思是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自我反思才能提升自己的品味,一个有品位的教师是一位智慧的师者。因此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反思总结,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修炼智慧。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去思考、去行动。对平时开展的活动做好记录,及时总结反思,积极探索创新,为课题研究提供可靠的素材。我在管理班级工作中,对学生的表现及时作出评价,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在师生的评价中反思,找出不足,及时做好记录,在挫折中不断成长完善;在师生的评价中寻找工作亮点,把它当成案例或反思记录下来,留下瞬间的教学感悟。现在,我已经养成了边教边思考的习惯,为我的专业成长注入新的活力,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方法。

五、修炼智慧,收获惊喜

通过培训学习,让我在课堂教学、管理班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受到学生、学校、家长、社会的好评,我所担任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学校的“书香班级”“先进班集体”等。也让我收获了不少,2012年10月,被评为连南县教学特色改革先进教师;2013年和2014年,先后获学校教书育人奖及管理育人奖;2013年9月,被评为连南瑶族自治县教育系统优秀班主任。同时也让我的写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2012年8月,《突破语言障碍,提高瑶族小学生写作能力》获论文评比市一等奖、省二等奖,《以读促写,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获市论文评比三等奖;2013年9月10日,《用爱浇灌心灵,收获无限美丽》《积累写作素材,活跃学生写作思维》获连南县“三优”论文评比二等奖;2013年10月,论文《为寄宿制瑶家孩子撑起一片灿烂的天空》获第二届广东省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论坛德育论文一等奖。

8.(总结)程序员的思维修炼 篇八

1 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周以真(Jeannette M. Wing)教授提出的。周教授认为:计算思维 ( Computation- al Thinking )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的行为,其本质是抽象和自动化。

计算思维是数学思维、逻辑思维和工程思维的综合,是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算术思维并列的第四种能力,能够提升人类的能力。就像识字、做算术一样,是人人都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

2 VFP程序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Visual FoxPro(简称VFP)课程是面向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VFP作为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门基础课程,应注重学以致用。学习的重点不只是编写程序,而是学习算法思想与问题求解的思路,增强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但是,从目前VFP程序设计教学,尤其是非计算机专业现状来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2.1 课程学时少

随着计算机技术内容的不断更新,以及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的普及,在新的形势背景下,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人们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产生了片面的认识。认为“计算机会用即可”、“计算机即编程”,造成学时被压缩,资源得不到充分的配置和利用。就我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来看,“大基”的学时由64变成32,时间压缩了一半,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有待提高。

VFP的教学课时相对“大基”课时虽然要多些,但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语言底子更是薄弱,想在短期内掌握一门计算机语言,十分不易。对于授课教师而言,既要完成教学目标,又要学生掌握计算机语言使用方法,并且在教学中形成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2.2 以语言知识为主,偏理论,轻实践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以语言知识为主线,详细介绍语法规则等细节内容,上机操作多以验证为主,偏重考试内容而不是编程,这和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相悖的。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感到枯燥,学的不牢,编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更谈不上运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

3 以培养计算思维为核心的VFP程序设计教学方法

3.1 以计算思维为主线,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计算思维养成以计算能力的培养为基础,对教学内容的改革,不是完全改变原有的课程内容,而是内容的再组织与优化,突出核心内容和方法。

教师在上第一节课时可以介绍一个完整的系统,比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在演示过程中告知学生,每项功能可由哪些知识实现,让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一个系统开发的概念。并了解VFP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不是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而是能够独立开发一个完整的系统,并能解决自己的专业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任务,采用“任务驱动”和“案例教学”的方法,针对不同的专业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教学任务。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知识—方法和知识推广—课后作业和拓展”的教学片段设计思路,对学生进行计算思维的实践。

3.2 注重程序设计思想和算法训练

计算思维的本质是抽象和自动化。在教学过程中,可将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整合,设计相应教学任务,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思想和程序设计过程。如求解方程、求阶层等任务,可先让学生用数学方法来求解,再引导学生用抽象的计算机语言来实现。

启发学生利用多种技术、多种算法解决同一问题,围绕问题求解和设计能力培养。例如求解“1+2+3+……+100”,可分别考虑用for循环、while循环来实现。采用有趣的案例,比如“猜数游戏”,“幸运7”,“测试体重”等,用多种思路设计与多种编程方法实现。

3.3以上机实践为重点

VFP是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学生只有亲自动手编写代码,调试程序,才能掌握和理解所学的知识,了解编程的思路和方法,训练思维能力。对此,教学过程中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3.3.1 设计合理的实验内容

由于实践课时限制,学生练习时间较少,首先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具备基本的编程和调试能力,才能逐步引导深入。实验内容包含主要重点内容,难度适中,有一些让学生发挥的余地,在书上能找到所有知识点和类似代码,但又不是完整的照抄,有助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3.3.2 实验任务具有趣味性和综合性

通过实验任务的趣味性、综合性等来增强实验内容的难度,从而强化计算思维训练。如在“幸运7”游戏案例中,把一些枯燥和不易理解的知识,变成有趣的游戏。不仅让学生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相关概念,并对应用程序的开发流程有了一个综合的认识。通过拓展知识,让学生实现多位数的幸运数字游戏设计。通过反复训练,以提升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3.3.3 安排课程设计实验

在程序设计课程的最后环节,安排课程设计。或结合实例,完成一个项目。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考查学生水平的机会,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4 结束语

计算思维的教育,是一种普适教育,对任何类型的学生都需要培养。什么是计算思维,如何去理解它,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只有改变了教师的意识,才能把计算思维的培养贯彻到自己的教学中,才能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面向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改革。

摘要: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该文以VFP程序设计教学为研究对象,将“计算思维”引入“程序设计”课程,对如何理解计算思维,以及怎样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进行了研究。

9.(总结)程序员的思维修炼 篇九

关键词:计算思维,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计算思维作为一项基本技能被提出, 倡导“每个孩子在培养解析能力时不仅掌握阅读、写作和算术 (Reading, w Riting, and a Rithmetic——3R) , 还要学会计算思维[1]。”而该技能的培养需要借助于课程进行开展,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是学生学习计算思维的一个很好的操作平台。本文将在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 探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方案, 尝试将计算思维的理念引入到教学过程中, 在课程内容讲解的同时突出计算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使得该课程发挥其工具和平台的作用。

一、引入计算思维的必要性

1.1计算思维的概念。“计算思维” (Computational Thinking) 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教授提出, 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的行为[2]。其本质是抽象 (Abstraction) 和自动化 (Automation) , 即在解决实际问题时, 首先通过分析、提取、类比、替代等一系列方法将问题抽象成计算机世界中的问题描述;然后利用形式化语言, 将问题进行离散的符号化处理, 建立模型;最后设计算法和编程实现, 在实际的计算机中运行并求解。

计算思维是通过约简、嵌入、转化和仿真等方法, 把一个看来困难的问题重新阐释成一个或若干个已知问题。它是一种递归思维, 是并行处理。计算思维采用了抽象和分解来迎接庞杂的任务或者设计巨大复杂的系统, 利用启发式推理来寻求解答, 就是在不确定情况下的规划、学习和调度[3]。

1.2计算思维与程序设计课程的关系。从思维培养的角度来考虑, 计算机课程同数学、物理课等基础自然学科一样重要。计算机课程不是培养计算思维唯一的课程, 但却是最合适的课程, 因为它涵盖了计算思维的基本内容。《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一个最直接、最具操作性的平台。它对问题的分析、求解、实现过程体现了计算思维的核心内容——抽象 (abstraction) 和自动化 (automation) 。计算思维中的抽象体现在从现实世界到计算机世界的一种映射, 现实世界中事物、度量、求解问题的方法映射到计算机世界中的对象表达, 如标识符、变量、数组、算法、类等。与数学思维相比, 计算思维是基于计算机概念的一种抽象, 在抽象的同时还要考虑其在计算机世界表达的可行性。计算思维中的自动化体现在计算机世界中动作执行的自主性, 虽然这种自主是一种机械性的重复, 是在计算机程序控制下的自主, 但也是计算思维在计算机世界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系统的设计

2.1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授课方式不同, 基于计算思维的程序设计课程从实例出发, 首先带领学生熟悉和掌握分析问题的能力, 即抽象、约简、转化等方法, 将现实世界的问题转化成计算机世界的描述方式;然后通过在计算机上编程实现来展示出语法规则。该教学模式 (如图1所示) 立足于思维训练和培养, 因此重心放在问题的分析过程, 找到并建立现实世界与计算机世界的联系, 最终借助于高级语言实现自动化。

该过程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部分:

(1) 现实情景描述:根据实际的应用背景, 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阐述, 该阶段的描述用语和实现世界一致, 例如:百钱买百鸡、猴子摘桃、报数游戏等。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接触的问题更贴近现实, 激发学生的兴趣, 另一方也让学生体会到理论如何应用到实际, 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2) 问题描述:将实际的问题, 经过分析、抽象, 提取出要素, 转化成信息世界的问题。如果对应的是数学问题, 则设计出数学模型;如果对应的是工程问题, 则规划出起始状态、处理步骤、结束状态。该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将现实世界的问题描述转化成信息世界的描述方式, 屏蔽其中的背景知识和用不到的信息, 只留下解决问题所需的元素, 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抽象、约简、归纳等思维能力。

(3) 大脑处理过程:该阶段是运用基础数学知识和先验知识对上一阶段中抽象得到的问题进行求解, 该过程要求细化处理的每一个步骤。由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先验知识, 对一些常规问题, 大脑往往能够直接给出结论, 比如判断素数, 剥离多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值等。该阶段是要帮助学生具体化大脑的处理过程, 即细化处理步骤。以判断素数为例, 对于数值n, 大脑得出结论前是经过了一系列的判断过程, 即判断n能不能整除2, 3, 4, ……, n-1, 如果中途有能够整除的, 则不是素数;如果一直判断到n-1, 都没有能够整除的, 则为素数。而每一次的判断过程, 都是用n来除当前因子, 看余数是不是零。经过这种分析, 让学生找到大脑处理问题时的每一个动作[4]。

(4) 编程语句:针对上一阶段中细化得到的处理过程, 将其用高级语言中对应的语法结构表示出来, 例如:反复做的动作需要循环结构来实现, 判断的动作需要选择结构来实现等。对于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函数的设计、类的设计等, 需要根据问题中要求进行选择和编写。该阶段主要是讲解语法知识, 熟悉计算机编程环境, 分析程序设计过程, 强化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 培养学生建立程序设计思想, 锻炼学生用计算机语言实现对具体问题的求解。

2.2教学内容。基于计算思维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 以思维的引导、培养和锻炼为目标, 其教学内容从贴合实际的实例出发, 使用上一节的教学模式, 通过对若干个实例的分析、求解、编程实现, 完成思维的训练和知识的讲解。课程内容安排如表1所示。

三、结束语

“计算思维”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演化而来, 提出了面向问题解决的系列观点和方法。《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素质教育培养过程, 其中贯穿了分析、抽象、规约、转化、工具使用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因此, 程序设计课程需要摆脱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以计算思维为主线, 借助于实例开展教学活动, 使得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培养、锻炼计算思维, 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J.M.Wing, Computational Thinking[J].Communications of ACM, 2006, 49 (3) :33-35.

[2]王飞跃.从计算思维到计算文化[EB/OL].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374&do=blog&id=8105, 2007.

[3]Fei-Yue Wang.Toward a Paradigm Shift in Social Computing[J].The ACP Approach,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2007, 22 (5) :65-67.

10.(总结)程序员的思维修炼 篇十

娄底六小许跃明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通过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可以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师想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努力提高理论修养,就必须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自觉加强业务的锻炼。继续教育是提高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的学习主要包括七大部分,语言交流基本功;教具展示基本功;教学实施基本功;学生学习指导基本功;教学评价基本功;资源开发基本功;教学研究基本功。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信息 传递的载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不是单向的,而是具有交互性。只有在交流中,教师的语言信号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师生的思维才能碰撞出火花。通过语言交流基本功的学习,我懂得了讲述与讲授的区别和联系;提问和追问的作用;倾听与对话的重要性;使用无声语言的无穷魅力。教具不但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而且能够辅助教学,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和教学情境,更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施展才华的舞台,是教学过程与教学成果的呈现载体,有利于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回顾和记忆。通过学习,我有了对教具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我觉得教具不再是一种摆设,它的展示对教学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在运用黑板、小黑板与

墙壁等辅助教学工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有效性原则,2、美观生原则,3、示范性原则,精炼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另外还要注意利用这些工具时实施的策略。“设计课堂基本功是教学实施基本功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基本功,设计课堂的总体思路必须遵循课程标准,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学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必须放在学生的发展上,即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学生学习指导基本功就是指促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的能力。要达到这一要求,首先我们必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对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所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等心理状态。在其驱动下,学生会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基本功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问题意识的产生,让学生敢问、会问、爱问,逐步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件事,就是有的教师,备好课后,就严格按这个计划来死板上课,不能灵活变通,特别是不能及时采撷课堂生成性资源。而及时采撷课堂生成性资源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课例研究以教学反思为前提,以课堂观察为手段,以教学问题为对象,以互动对话为特征,以行为改变为目的,在研究过程中不仅关注文本学习和相互讨论,更多地关注教学行为的改进。在课例研究中,教师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过程和挖掘学生潜力的调查研究上,关注探讨学生是怎么学的,并观察和分析学生在每一步课堂活动中的具体行为,然后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探讨教师应怎么教,进而改进教学。

教育是一个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协同努力、人际交互的过程。所有的教育都是一种交往过程,只有通过实际发生或隐含的人际交互才能产生教育影响。合作是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教学中表现为师生为实现学习目标而采取的协调一致的行为。交流是彼此把自己所具有的供给对方,教学中表现为师生沟通信息、共享资源的行为。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与合作学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在于不论那一种合作形式,都包含共享资源的过程;二者的区别在于师生间的合作更多地体现为学生对教学活动的配合,而学生间的合作则体现为学习内容或任务的分工协作。

新修炼的学习,不仅告诉我作为教师如何作好自己的“教”,更使我懂得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的学,扮好课堂组织者的角色。通过学习,我对教师的基本功有了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从备课、上课、作业的确定、学生的辅导、评价等需要教师科学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教学达到最优化。教学基本功的修炼不仅是教师必备的一种技能,更是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基本功的修炼不是多余的,而是十分必要的,势在必行的。只有修炼好基本功,才能很好的指导自己的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学习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它

11.室内设计中思维程序之探讨 篇十一

关键词:室内设计,思维程序,思维活动

设计是人们有目的寻求一个尚不存在的事物, 其过程就是把各种细微的外界事物和感受, 组织成各类明确的概念和艺术形式, 从而构筑起满足于人类情感和行为需求的物化世界, 即创造物质的产品和环境与创造精神的产品和环境, 有时两者兼而创造之。而室内设计就字面而言是以“室内空间”为标的物的设计, 既以实体为标的物, 也以虚体 (空间) 为标的物, 更以空间的品质为标的物。

室内设计是在给定的建筑内部空间环境中展开的, 是对人在建筑中的行为的计划与规范, 是物质与精神, 科学与艺术, 理性与情感完美结合的结果。室内设计可以认为是在建筑环境中为了实现某些功能而进行的内部空间的组织和创造活动。室内设计要突破思维定势, 也就是在思考有待创新的问题时, 要有意识地抛开头脑中思考类似问题所形成的思维程序和模式敢于开发新思路。我们在进行创造活动时, 要有意识地抛开以往思考这些问题时的习惯 (思维程序和模式) , 警惕和排除它对寻求新的设想所可能产生的束缚作用。

室内设计思维程序是架构整个设计过程的结构形式, 它关联到室内空间的内容、功能、形式、环境特征和物质技术条件等相关因素。设计师要将他们罗列分类, 并研究其相互关系, 采用一定的方法及手段, 将设计的浯汇通过思维的程序达成统一的整体。设计思维程序的构成客观地反映出一种很强的逻辑推理过程, 它通过思维程序的分析过程、构想过程以及完善过程, 实现室内设计创作的决定性目标。

1、思维程序中的分析过程。思维程序中的分析过程在整个设计过程越来越多的受到设计师重视;在这个阶段设计师对所设计的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考察, 并与各种与设计有关的信息建立广泛的联系。这个阶段里, 设计的思维始终贯穿于整个创作过程中, 此阶段思维的特征既有理性的也有感性的, 但更多的是以记录性的理性思考以及逻辑性的思维为主导。要求设计的设想和构思必须从综合的各种信息出发, 从整体与部分, 整体与环境的相互联系、作用和制约的关系中, 进行主体的积极思维, 有意识的归纳与综合, 准确地考察对象, 以达到最佳设计构想。

2、思维程序中的构思过程。在室内设计的思维的程序中, 设计的构思过程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经过思维程序的分析过程, 设计的构想将逐渐形成。在构思阶段, 设计者将对室内空间的主要内容作出创造性的构想。在构思的过程中, 设计者的思维活动表现的十分活跃而全面。理性的思维与感性的思维交织在一起, 一方面要对所做的室内空间有个总体的把握, 另一方面在思维的相互交织、重构中, 要解决思维的个性特征、所遇到的矛盾以及各种新的问题等, 经过多次反复, 直到将所接受的信息体现塑造为完整的室内空间形象为止。因此整个构思的过程如同一个环链, 相互连接、相互影响。

3、思维程序中的完善过程。在思维的程序中完善过程是整个思维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设计者将构思的过程通过最终的成果来体现。一方面根据具体的室内空间解决有关技术性的问题, 另一方面完成室内设计构思的最终表达。前两个阶段是过程性的, 伴随在思维过程中, 而完善阶段将体现一定的内容要求。

如果说思维程序是由上述的三种过程而得以完成。那么思维程序过程的发展、演变与思维程序的形式结构是分不开的。通过形式结构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了解思维程序。

1、联想型思维形式。联想思维是指人脑记忆表象系统中, 由于某种诱因导致不同表象之间发生联系的一种没有固定思维方向的自由思维活动。联想思维的类型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类比联想等室内设计联想的思维形式是研究室内空间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及联带关系。它具有把同一空间上各因素加以综合的能力, 使各因素相互间有机的结合。这种联接能力是对所感知的对象联接, 通过联接把这些新的信息同以往知识与经验迅速结合起来, 再把它们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 形成一个有因果联系的设计思维环链。

2、直线型思维形式。所谓直线型思维形式是使设计构想中个别因素纵深化, 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结果。由于直线型思维往往把另一个因素覆盖, 其结果就明显反映出原始因素的特征。这时思维的过程需要凭借思维来把握事物的全貌。设计中直线型思维的特点是通过概括手段抓住各个环节, 其思维活动的过程, 就是用一个概念取代若干个概念的过程, 在设计中的运用意在开发设计者潜在的创造力。

3、复合型思维形式。这是思维程序中直线型形式和联想型形式复合并蓄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在复合过程中不断向更高一级发展, 每次思维的结果都是在前期基础上的提高, 同时新的因素不断输入充实到思维系统之中。复合型思维形式它既包含了逻辑思维的观念, 又具有形象思维的特征。复合型思维形式形成关键在于创造一个共存的相对条件, 将思维作为系统的诱导因素控制程序思维的运行, 发挥有机思维在系统中的主导作用。

室内设计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设计师具有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工作中不断超越自我, 多向思维。充分扩展思维方式, 创作出优秀的室内设计作品。在研究室内设计思维程序的同时, 我们同样应关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关注理性思维的整体设计过程。室内设计涉及到相当多的技术与艺术门类, 必须遵循严格的科学程序。创作本身也是一个机遇探求递增与优化选择递减相互交织的过程, 表现在设计的各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各个深度层次。对比优选是最佳显示设计意图优缺点, 研究和评价设计质量, 寻求合理解决方案的最有效途径。

总而言之, 在室内设计主体的分析过程中首先设计者从网络时代的心理需求出发, 研究现代人在信息时代的心理状况, 破析了人最本质的原始需要, 并以原始建筑与原始文化的解析研究提出设计的主题, 提出以原始居住文化演绎现代科技。在室内设计主体的构思过程中必须追求原始建筑形态对原发性设计的影响, 从形态与心理、形态与功能、形态与理念、形态与交流等方面的构思演绎, 将主体构思过程展现出来。在室内设计主体的完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室内空间形式以及主体构思所确立的形态关系, 多种分析草图、合理的规划布局、有效的技术性提示以及概念性效果图将构思的过程通过综合的成果来体现。

室内设计是一门实用性的艺术设计, 本质在于创造。培养以感性思维作为主导模式的设计方法, 以综合多元的思维渠道进入概念设计, 以图形分析的思维方式贯穿于设计的每个阶段, 以对比优选的思维过程确立最终的设计结果, 是科学的设计道路。

参考文献

[1]沈祝华, 米海妹.设计的过程与方法[M].山东美术出版社, 1995.

[2]张伶伶, 李存东.建筑创作思维的过程与表达[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上一篇: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例下一篇:企业职代会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