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课改培训心得体会(通用8篇)
1.初中语文教师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
初中地理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两天紧张而充实的地理新课标培训学习与网上学习研讨,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聆听有关专家对地理新课标的解读和新教材的详细说明,使我对地理教学的新要求,有了比较直观的理解,也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下面浅谈几点对地理新课改的学习体会:
一、新地理课标使地理更接近生活实际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强调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社会需要、学生发展的角度去选取内容。并强调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到与生活有关的地理知识,学习到终身有用的地理知识;使地理教学在提高公民素质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二、新课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新课标更加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要求教师改变以前的灌输教学方式,从侧重教学结果转向侧重教学过程,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习学习的方式教学,引导学生分析知识形成的过程等,也就是课堂以学生为主,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中去。
三、新课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理课程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要以学生为主;新课标要求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要做到这点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题材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课后的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总之,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去研读新课程标准,运用课程标准贯彻教学过程,根据课标要求进行精心的设计,才能真正提高学习和教学效果,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更多、更广泛、更容易地学习到终身受益的知识。
2013.10.13
2.初中语文教师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二
一、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呈现的教师问题
1. 缺乏对新课改的深入理解, 往往对新课改产生误读
改革开放短短三十年时间, 中国已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 但成效都不甚明显。由于以往的课程改革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到最后都不了了之, 因此有一部分教师认为此次的新课改也不会持续太久, 抱着消极的态度对待这次课程改革, 没有认真学习相关的文件, 对学校和教育部门组织的新课改培训产生抵触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用新教材, 仍按旧教材进行讲解, 或使用新教材, 但绕过新增加的内容;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死记硬背, 对学生进行机械的训练;不给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和互相交流的机会;对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产生严重的抵触心理等。
教师所倡导的教育理论与所采用的理论往往不一致, 有些教师表面上大谈特谈素质教育, 要给学生更多的自由, 要采用启发式教学等等, 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依然沿袭旧的教育理念, 致使理论与现实在同一位教师的身上就产生了鸿沟。有些教师在未对某种教育思想充分的理解的时候就急于采用, 往往在“刻意为之”的情况下而变味。
2. 教学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的惰性极强
许多教师尤其是老教师无法接受新课改中所主张的“学生中心”, 他们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思维之下, 认为“教师就是教师, 学生就是学生”, 认为教师理所当然可以任意体罚学生, 教师让学生怎样学生就必须怎样。
有些教师“闭门造车”, 认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已经足够教学, 他们的思想始终停留在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陈旧的知识再加上落后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以及不愿接受新知识的惰性, 使这些教师不仅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且甚至连最基本的知识也不能教授给学生。
3. 缺乏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虽然教师一般都具有较牢固的专业知识, 能够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掌握比较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 但是在课堂中做到与学生积极互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差。由于长期形成的教师讲课, 学生听课、作笔记的教学模式已经根深蒂固, 所以许多教师缺乏创新能力, 既无法突破教学内容的局限, 也无法利用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有效。
4. 教师所面临的一些客观问题
当然出现上述诸多问题不能完全归咎于教师, 也确实存在一些客观问题, 比如:教师的压力过大、人们对教师的期望值过高、教育教学及教师评价标准不合理、教师工资过低等。
二、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培训的新思路
1. 树立正确的培训理念
培训理念是培训行为的先导, 更是培训管理的灵魂。[1]教师培训要贴近基础教育, 以教师的发展为本, 引导教师从经验中学习, 在反思中成长, 努力提升教师教育素质。要坚持培训、教研和教改相结合, 坚持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 坚持短期面授与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 积极建立自下而上、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培训制度。
2. 建立以校本培训为核心的培训机制
校本培训有两种含义:一是以地点为依据, 指完全在中小学内进行的教师在职培训活动;二是以培训内容为依据, 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学校和教学实践为中心的培训。[2]以往教师去高校进行深造或学校请教育专家到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不仅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且由于培训缺乏针对性, 其效果并不好。而校本培训是“为了学校, 在学校中, 基于学校”[3]的培训, 它完全针对学校存在的问题进行培训, 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时效性, 且花费少、培训的教师数量多, 有利于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
3. 建立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
据有关研究, 现在教师培训所采用的培训模式按照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面授、导师指导下的自学、专题考察、同行交流、专家讲座、函授, 其中使用面授的比率为73.5%。这反映了各地教师培训形式比较单一, 而面授又多采用传统的一讲到底的做法或几百人的大会形式, 致使培训效果不理想。而在对抽样的743位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教师认为适合自己的培训方式是:讲授式19.4%, 导师指导下自学34.3%, 小组讨论、共同参与35.5%, 案例教学法51.1%, 参观考察52.1%, 专题研究38.9%。按比例高低依次是:参观考察、案例教学法、专题研究、小组讨论、共同参与、导师指导下自学、讲授式。教师们认为培训者在培训中应该充当的角色的选项比例为:规划者78%, 传授者24.8%, 领导者2.8%, 促进者43.6%, 引导者50.9%, 权威人士6.2%。[4]
由此可见, 教师培训模式应该由现在的以讲授模式向案例教学、参观考察等模式转变, 逐渐形成由各种培训模式组成的灵活多样且适合教师期望和发展需求的综合培训模式。另外, 培训者也要从单纯的讲授者向规划者和引导者转化, 培养教师的独立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
4. 转变培训效果的评价机制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他们不仅要具有巩固的学科专业知识, 还必须具有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因此传统的只凭一张考卷对教师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也无法真正测试出教师培训的实际效果。所以转变培训效果的评价机制势在必行:从单纯的定量评价向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转变;从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转变。
5. 相互合作是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
教师通力合作形成的支持教与学的氛围, 才是教师培训提高的力量。以往更多地关注教师的自治和个人发展, 如今, 在新课程背景下, 应当强调同伴互助和合作, 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 建立一种新的促进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 形成宽松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开放的氛围, 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对话, 沟通、协调与合作, 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
学校之间相互分享教学资源, 定期进行教师交流, 分享各自成功的经验, 讨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集思广益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另外, 建立中小学与大学相互合作的长效机制, 加强一线教师与教育专家之间的相互沟通, 也是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戚新苏, 武钢.承创并举彰显特色[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6, (1) :13.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3]郑金州.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世纪走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0, (9) :8.
3.在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心得 篇三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兴趣
一、进行教学设计的研究,优化课堂新模式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素质培养最直接、最稳定的影响因素。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等形式开展了教学设计专题教研活动,学习如何确定合理的教学模式,明确其中每一个环节,如,新课的导入、情节的设置、练习的设计等,精心准备,创设出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优化自身,激发兴趣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一样事物,不见得是喜欢事物本身,可能是喜欢事物背后的故事,教学也是一样。很多孩子,他们可能因为喜欢某个老师,爱屋及乌,而变得对这位老师所教的科目感兴趣,这样的事情,也不罕见。所以,教师本身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教学要以真诚的情感对待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不停讲解,发号施令的独裁者形象。而这种形象,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无疑是一块绊脚石。所以,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兴趣,就一定要改善师生关系。一个有真诚的情感和良好情绪的人,更容易跟人亲近,也更容易让人倾心,这样学生才会信赖老师。
三、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语文课堂中,阅读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设计多种多样的阅读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过去的阅读教学模式较为程式化,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如,钱梦龙的“三主四式”,魏书生的“六步自学”等。教师应根据阅读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现代教育手段,全面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对话式教学。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课堂对话应是开放、平等、合作、互动的,而且是动态和发展的。创造一个良好的对话情境,比如运用音乐、电影等手段,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在合作、互动的对话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的思想碰撞在一起,充滿了无穷的可能性,更激发出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例如,本人引导学生读了《世说新语》的《陈太丘与友期》后,有学生认为元方敢于指出长辈的错误是一种率真,也有学生认为元方直接指责长辈在礼貌上欠妥,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对文本有了个性的理解,并在交流中发现了其他同学理解、思维、方法的独特之处,这样有利于调整、改进自身的思路,扩大视野范围。
其实,语文教得再好,方法再新颖,学生再欢迎,作业批改再认真,师生对语文课的感觉再好,如果考试成绩上不去就很难有说服力。所以,在语文作业上还应选择一些适应学生实际需要和考试需要的资料和练兵题,协调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运用能力和应考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教育是爱的艺术,情感教育是师爱的集中体现。语文教师要对学生倾注热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进步的愿望,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王伯勋.语文教学情趣[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课改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四
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扩大学生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我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拓宽学习和运用知识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我努力实现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2、我还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备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难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经过一番阅读分析,我总结出二年级教材主要是以识字为主,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于是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识记生字词。在教学语文时,我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先把握教材内容,然后来设计教学方案。在阅读教学中,首先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利用多种形式来读,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我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采用了游戏、唱歌、猜谜语等方式,引进课堂教学,还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4、新课改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的课堂呈现状态。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这个过程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的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在布置讨论的时候我明确要求,设置一至两个问题,让每个学生知道这个主题,必须围绕主题进行讨论,让他们有准备的时间。
在实践工作中,我不断总结反思,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教师不是万能之人。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都要学习,不管是谁,只要会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给学生以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平等对话,老师参与学生的合作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话,学会合作,增强自信。有时,那些发言不积极的学生,并非他们的思维不活跃,只是他们不擅长口头表达而已,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励他们积极思维,勇于发言,避免置身于课堂学习之外的“看客”出现。从现在实施课改的课堂教学实际来看,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那种被动接受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知和领悟得到了落实,还让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增强。
5、评价探究结果,具有共享学习成果,激励后继学习的意义。由于学生在探究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小组成员之间对探究的成果也进行了小范围交流讨论,对探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质疑,对来自各方的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探究的问题有了较全面、深刻、独特的见解,我们要设置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来汇报探究成果,以便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都能从探究阅读中获得收益。善于表演的同学,可将文中的精彩片断改编成课本剧;心思细腻,不善言辞的同学可写写心得体会;善于辞令的同学可以进行辩论,以展示思想。
6、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使我们认识到“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们的视野开放了,观念更新了,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限于教科书,课外书、报刊、杂志,都是学习语言的材料。因此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搜集信息,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生活是一本开放的大书,是知识的源泉。在教学中,我竭力引导学生睁开双眼,用心感受,教导他们“两耳多闻窗外事,一心要读有用书”,多从生活中吸收信息充实自己,启发他们的想像与创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到时事政治,小到家庭生活、社区活动、校园生活,都要学生留心观察,细细体味,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本学期在语文教学中,我努力改进了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顺利地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今后还要取长补短,学习新的教学经验,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为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而努力奋斗。
课改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二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它更关注人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更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禀赋和潜能,更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及其实现,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以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对新课改的心得体会。
二、全面发展的理念
现代教育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因此它更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它是面向全体公民的国民性教育,注重民族整体的全面发展,以大力提高和发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民族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为根本目标。
三、素质教育的理念
现代教育扬弃了传统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吸纳的教育思想与方法,更注重教育过程中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工作及其内化为人们的良好素质,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在人才整体结构中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与和谐发展。
四、个性化理念
丰富的个性发展是创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源泉,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它需要大批具有丰富而鲜明个性的个性化人才来支撑,因此它催生出个性化教育理念。现代教育强调尊重个性,正视个性差异,张扬个性,鼓励个性发展,它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主张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条件。
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我认为做好以下几点将更有利于新课改的落实:
1、有高尚的师德
现今社会中,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迟到就不让进教室,做错事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认为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优生笑脸相迎,差生横眉冷眼等等,这样肯定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新教育理念的同时,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有良好的师德表现,以身示范,以情感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要求学生不能怎样,自己就先要做到。教育过程中,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以情感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不再犯。
2、要真正了解学生
首先要了解学生水平,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怎么样,接受和理解新知识的能力怎么样,然后在根据学科的特点,尤其是在现实中的应用,适当的穿插一些事实,尤其是与生活有关的新闻事件,或者是与电影电视剧有关的故事情节,解析其中的可能与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心得体会《对新课改的心得体会》。当然最重要的是你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去引导学生解析,还要有适当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讨论的时候不要偏离课堂太远,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的任何一个优点和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所有学生都学有所得。
3、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是相互的、同一的矛盾体。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解决好这一对矛盾。首先是老师的“教”。在我们国家的这种教育体制下,“教”是很重要的,又特别是在高中,无论是在时间的分配上,学生的兴趣上都是有限的,因此,教就特别重要了,课堂效率也就更多的体现在教的效率上了。那么如何提高教师“教”的效率呢。
(1)、教师要认真研读新教学大纲,整体把握,重点突出;
(2)、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内容的合理,时间安排的合理,不一定按书本的章节来。
(3)、如何提升学生的兴趣也是教师备课的一大内容。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个探索发现的学科,就是了解认识人本身及身边环境的学科,因此,我们不乏生活实例,加之介绍一些大的相关科学发现,我这样的课堂是轻松的、活跃的,学生会感兴趣的。理论上,教学这对矛盾中,学是重要的,主要的。但是,他需要教师的刺激、点拨。因此,培养、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就很重要,这也要靠教师的课堂技巧来生动活化课堂。
四、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
许多教师自己就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自身的自学能力没有得到好的培养,既缺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意识,也没有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能力,结果自己的悲剧又在下一代身上重演。对此我们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杜绝,必须让学生学会自学。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案和提前设计一系列梯度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学生今后学习和处理能力。
五、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小组的合作,从实现个人的目标达成整个小组的学习目标,在这个合作学习过程中首先进行合理分组,小组成员一般以4—6人为宜,按照兴趣和自然单位组合,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兴趣一致。并且要建立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激发小组每一个成员最大的潜力通过对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控制和评价是的每个成员在合作中发挥最大力量,从而更加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落实新课改,就要贯彻好新课改理念的精髓,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组合,形成教与学互动的最佳境界。
课改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三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平等对话
新课改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这个过程不再是应该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
1、给学生机会。比如在教学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时,通过“竞选焦作市市长”的情景设计,使学生体会地理学对决策的贡献,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考查了学生收集的资料,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而且变老师枯燥的讲解为学生自主地我想说,我能演。再通过读书,进一步了解煤城焦作。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使师生、生生、生文对话达到融合,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学习。发散学生思维。平等对话使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把自己想说的,能说的都说出来,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2、虚心请教。教师不是万能之人。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都要学习,不管是谁,只要会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给学生以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平等对话。老师参与学生的合作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话。学会合作,增强自信。
二、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地理、理解地理,同时把学习到的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地理,感到学习地理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三、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地理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四、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五、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七、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5.2021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五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1一、机会难得,学习气氛浓厚。
参加这次培训的同志们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从教育局领导到学校校长都能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及时完成作业,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
二、异彩纷呈,讲座全面系统。
专家、教授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各位专家、教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刘华蓉教授报告:教育管理中的危机和舆论应对和李雯教授的“学校安全工作理论、政策与实践”,对指导实际工作有较大帮助,使我们不仅了解了全国学校安全的现状,也对如何做好学校的安全管理有了新的思路。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处理校园突发事件和应对各种媒体,理解什么叫“媒治”。做好学校安全工作,需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不能心存侥幸。余祖光副所长的讲座,使我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影响因素及改革走向有了新的认识,理解了什么叫“工业文化缺失”。聆听了孙霄兵副部长对《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的解读,明白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知道了做为一个人才,不只要懂外语,更要懂国际规则、懂中国国情。
三、学无止境,更新学习观念。
听专家、教授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座,心中十分佩服他们的口才,佩服他们的自信,佩服他们的敏锐,佩服他们知识的渊博。想想如此才气从何而来?所有人都是走着同一条道,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关注专业知识,关注国家大事,日复一日,永无止境。就像听课时孙部长说过的一句话:“人生是一个长跑,要一直坚持下去。”学习也是如此,要让读书学习已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我虽然不能教育教学的专家,但我可以从现在起就行动起来,像专家一样投入到读书学习的活动中去,让读书学习也成为我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将所学知识为我所用。
培训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在后面。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工作在我们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借市教育局开展“学习工程”的东风,重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为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努力工作。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2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有幸参加了__师范大学承办的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研修班的学习。在培训学习期间中,我克服了旅途的劳累和身体的不适,遵守培训研修学习纪律,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认真聆听专家学者们的专题讲座及,同时还与各兄弟学校的一线教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虽然培训仅有短短的十天,可是感触良多,收获也不少。下头是我的粗浅体会。
一、开拓视野,充实自我知识是要不断的更新的。异常是科学发展是很快的,知识更新很快,教材的知识总是具有滞后性,所以尽管教学多年,却总会在教学中发现知识不够用,迫切需要获取相关的新的专业知识。这次的学习,__院安排的结合小学教学中各方块知识的重点难点知识的拓展,以及在课堂内外的与教师们与同行的交流探讨,对原先模糊不清的变得明晰了,为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们而欣喜。例如,听了___教师的___课的拓展后,对动作电位的产生、变化等知识更加明了。听了___教师的细胞生物学的课后,对不一样类型的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过程更加清晰。___教师的关于种群的增长及调节的授课,再加上课堂的讨论,原先有争议的问题达成了共识。每个教师的授课,都有让我有所收获的的地方,很感激这些的教师的认真负责。
二、促进思考,发现不足
每个人每一天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多,为什么别人能做得那么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而我就不能呢?邹寿元教师也是一线教师,相信在华附的教学任务也不轻,为什么能在教学之余不断地进行教学研究并取得相当不俗的成绩,比如单单是50多篇的论文这一数字就让我们觉得怎样可能做到?肖小亮教师也是一线教师,很年轻,可是你看他从带学生做课外活动到做综合实践活动到做课题研究,并出书,所获得的那么多的各级的奖项等等丰硕的成果不得不令人佩服!也许,正如闫德明教师和肖小亮教师所说的那样:我只是比别人多一点。对,比别人多一点,多一点思考,多一点的行动,多一点的付出!这就是成功的秘密!做生活的有心人,做教学的有心人,相信每个人都能做得更好!
三、激发信心和热情
小学教师能做研究?在此之前,总觉得是不可能的,聆听了专家们(如___教师)对教研的诠释,理解到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而小学教学研究应属于应用型研究,应定位为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上所进行的研究。定位清晰之后,打消了我的怀疑,原先,中学教师也能做研究的。专家们又“手把手”地传授地做研究的基本方法。黄牧航教授的“教师从职业化走向专门化”以及李娘辉教师的“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的专题讲座,为我们打开了做教研的一扇窗,接下来当我们尝试做课题研究时就可依样画葫芦了。我的信心和热情被激发出来,是的,要转变观念,不要只想当个教师匠,相信,当我们有了信念,坚持做教学的的有心人,我们也能够做教研,也能够把教师这一职业做得专业化。
一个人如果总是处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是很容易变成庸散的懒惰的。正如此前的状态,每一天忙着日常的教学工作,忙着备课上课改作业做试题,周而复始,没有时间停下来好好的思考,没有时间对教学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没有总结没有提炼。感激这次的培训机会,让我能重新回到母校,做回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我的本职工作,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进取实践,促进师生不断提高。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3经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进取进行知识的更新。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冲击着各学科的教学。在网络理论下知识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不再以点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流的形式传递,使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靠二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传统观念下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闻道有先后”的观点,也将被基于新课程教学提出来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所代替。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我的主角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本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教与学的改革深化。经过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明白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们要以扎实的作风潜心实践,坚持不懈;要以自觉的精神对待学习,不必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要以务实的心态
思考问题,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要以独特的眼光大胆创新,做到不拘一格,匠心独运;要不断完善自我多元而合理的知识结构,坚持进取而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构成巧借外力的综合素养,让自我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让自我的生命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
经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进取加强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程改革此刻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培训,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进取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进取实施者。身为教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我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我,我会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我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我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本事,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今后我会将在那里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我的东西,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结合我校的实际情景,及时地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努力学习同行们的学习态度,求知精神,协作本事,加强平时的学习、充电。他山之石,能够攻玉,我必须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让培训的硕果在职教事业的发展中大放光彩。这次培训资料丰富,水平高,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我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我,我会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我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我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本事,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4学一次,长一志,用一世,优秀中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这是我对培训学习后的感叹。听专家讲座,感叹他们的博学多思,惊人的创意和精辟独到的分析。培训短暂,但确实学到了不少知识,结识了一批新朋友,接受了一些新鲜观念,点燃了我们教育理想的火把,催我们前行,激励我们在教育这片沃土生根发芽。细细回味几天的学习内容和多年工作的实践,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理念引领,深入人心
对于一位老师来说,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有价值的理念引领,需要有前瞻性的眼光看问题,有利于我们找准发展方向,而不是盲目蛮干。李海林博导论述“教学反思的五个层次”,吴军老师讲述“制定教学目标的四项原则”,马卫平博士阐述的“五问快乐体育”等等这些理念,就可以在我们实际工作当中加以运用,让这些理念穿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指引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把工作做实做好。
二、认识提高,目标确定
培训过后,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反思过去的教学现象,应该认识到一些不足,如: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不够,要么过于小步子教学,包办代替现象严重,要么放手难收,缺乏指导,小组合作交流处于形式化的状态,耗时低效;学生学习缺乏规范;学生学习缺乏感悟体验或创造;重活动轻技能……教师为了追求某个现象,而顾此失彼,使教学发生偏颇。面对这些问题,要“知不足,方进取”,要集思广益,确定好自己的发展目标。有目标,效率高,目标不明,办事不行。我们要联系实际,确定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
每一阶段要抓住某个重点,并持之以恒地实施推进,不断给自己提出要求,化压力为动力,不能混混而已,人要有所为,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一个又一个的目标迈进。
比如,这次在学校上研究课《少年拳》,我为自己确定:第一阶段做到课前要充分思考,预设教案,做到没有思考不进课堂(教学设计)。第二阶段做到课堂上培养具有高思考力水平的学生(学生探究)。第三阶段做到师生互动(营造氛围)。第四阶段做到注意收集信息(教学反思)……以上各层目标可以综合实施,也可以分阶段,每一阶段哪怕实施一种,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有质效地提高教学。
三、结合实际,反思实践
学习的关键是要能学为所用,要在听中学,做中学,把学到的要做出来,做过的要说出来,理论联系实际,行为跟进,求真务实,一定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带来一些行为上的变化,从改变自己开始,再来改变学生,并且不断地反思实践,提升自我,渐入佳境,做个具有专业化素质的教师。
1、讲究策略抓重点。
目前,有一些常规课教学容量不够,教学重点抓不住,难点没突出,节奏缓慢,负荷量不足,学生学习状态不佳,导致效果不好。应该对这些现象进行归因分析,不要课前少思考,一定要讲求教学策略,吴军老师强调的要善于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到媒体中找答案,到课外书中去找答案,在学生交流中找答案,这就是一种教学策略。教好每一节常态课,向常规课要质量,要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课前充分思考,充分预设,做到智慧地教,让学生聪明地学,培养具有高思考力水平的学生,促进他们可持续发展。
2、课例研习最有效。
教师不是教书匠,一流教师,教人;二流教师,教书;三流教师,教“应试”。我们要在教学中养成教研一体的意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开发,特长得到发挥,并逐渐养成培养自己教研一体的良好习惯,课前多思考研究,天天动脑筋上课,这样会有无穷的乐趣,课后多反思,在反思实践中学会与自己对话,与同伴对话,与理论对话,与实践对话。正如李海林博导谈到的:学生学到了什么?你实际上在教什么?我看到了什么?每个环节达成的原因是什么?没达成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改进?让上课与自主反思交互发展,螺旋上升。长期下去,相信每位老师都可以成为一流教师,教出让家长满意的学生。
3、追求卓越求发展。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否则慢进则退,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以避免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教师要追求卓越,应做一个爱学习的教师,更要做一个爱思考的教师,才能避免“学而不思则惘”,在思考的基础上,努力实践自己的想法,相信会有所收获的!通过听专家的讲座,及在网上同学友们的交流,我再次认识到学习对一名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无论从知识面的拓展上,还是专业知识与技巧的提高上,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会做到。如果不思进取,满足已有的只会固步自封,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需要。而学习是需要毅力和耐心的,因此,无论是为了专业成长的需要,还是为提高自身素养,都要不断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做一个有思想的博学教师。那样,教学生才会充满自信,意气风发,学生才会钦佩你,爱上你!从现在做起,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同时,也是为了磨练一下自己人生的斗志,和锻炼自己在繁忙生活中挤时间的能力,也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的充实,时时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和魅力!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的懂得,教师要追求卓越求发展,就得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从指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倾听、学会评价、学会说话、学会合作入手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自评、互评,与学生平等相处,深入学习小组与学生合作、探究、互动,让舞台给学生、让精彩给学生,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让学生同样追求卓越求发展。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骨干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使自己具有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创新性的学生,这样才能让我们向卓越型教师迈进!
教师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5通过两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我受益非浅,特别是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了自己战胜困难,抓好教育教学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信心和决心。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一、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李__的从教经历和对教育的执著追求,给我们年轻教师很大的教育,让我们懂得什么是教育,怎样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让我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深刻道理。
二、要谦虚谨慎,不要傲气。这是宋老师给我的深刻印象。无论是从处理好师生关系还是从处理好学校、家庭、社会关系来讲,都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要集思广益,不要主观臆断。一定要有很强的__平等、共同学习的意识,遇事多商量、多沟通,经常性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要心胸宽广,不要小肚鸡肠。一定要有一种容人、容事的宽广胸怀,能够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少一点猜疑之心、嫉妒之心、怨恨之心,多一些理解之心、关怀之心、友爱之心,这样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会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四、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
6.一个语文老师的高中课改培训体会 篇六
来源:常德教育科研网
作者:梁开喜
这里贴出的,是一个学员参加了7月9日至11日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学科培训之后的一些几点感想。很朴实,也很诚恳。有真切的体悟,更有严肃的思考。
我们说,高中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对每个老师而言,它同时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和挑战。迷惘,焦虑,困惑,或许都是正常的甚至必要的反应,可怕的是冷漠,偏执,拒斥,是事不关己的等待观望,是无所用心的随波逐流,是自以为是的因循守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关注课改,研究课改,并用满腔的热忱积极投身课改。
“现在,新课标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一个实实在在的教学依据,这是我们这些能够参加新课改的老师最大的幸运了。”“今后的教师他必须是学者型的,否则,你就别想在讲台上站稳脚跟。”
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呼唤语文课程本质的回归
桃源县第八中学
陈光斌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我们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语文课本中选了多少东西,老师就教多少东西,学生就掌握多少东西,而考查的内容也不外乎这些,学生走出校门一看,原来大家学的课文在生活中什么用也没有。进入九十年代末期,人们开始大谈素质教育,可什么是素质教育?近十年来谁也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界定,加上这些年来“高考”这个源头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因此,人们对这十年来的素质教育给的评价就是:“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而语文的处境更是尴尬:教师的教学理念不能形成突破性的改变,教材有什么我就教什么,我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样语文教学的路子就越走越窄,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几乎为零。由此,人们对语文教学的评价也越来越低,在九十年代有的人甚至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来了一个彻底的否定,家长不重视,学校领导也认为语文教学重视不重视一个样,总之一句话:语文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边缘化了!
进入新课改后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语文究竟是什么?高中语文应该学什么?教师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需要干些什么?下面我就自己的一些体会谈谈对新课标的一点粗浅的理解:
1、从课程的基本理念来看,新课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所谓“知识与能力”,我认为还是离不开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授,换言之,我们还是不能丢掉语言文字等基础知识的积累,离不开语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基本技能的培养,从这一点来说,语文教学改革似乎并不能使人相信它究竟有多少不同之处。但我们不能对新课标中出现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个维度视而不见,而我认为新课标的重头戏也正是在于此处,为什么?因为以前的语文教学似乎并不注重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和教学方法的传授,我就有这样一个深切的感受:本人从教语文多年,首先基本上是赶教学进度,总是存在“争取两节课把某某课上完”等等这样的一些念头,而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上课时几乎没有学生插嘴的余地,有,也是教师预先安排的问题,预先组织的答案,学生总是非常被动地看完老师的表演就下课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本没有任何体现,老师没有激情,学生思维兴奋点不能被激发,还有什么效果可言?其次就是熟读教参,看看教参里提到了哪些知识点,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按照什么顺序把这些知识点讲完,教师不会深钻教材,因为反正有教参,还需要我们去发挥吗?学生也不会深究课本内容,因为反正有老师教,老师说的总没错吧。然后就是应付上级检查,如作文的批改,教案的书写,作业的布置等等,在实施过程中,领导总是不放心,总是怕你偷懒,于是,规定作文必须全批全改5篇6篇,教案必须一周有几节课就要有几节教案,一月一小查,一期一大查,并且总是乐此不疲,以为这样的管理就是到位了,就让人放心了!其实,它的直接结果就是让更多的老师为此而疲于应付,只是催生了更多的表面功夫,如此而已。当然,这些督促和规矩要不要?要!但你总得给教师一个自由支配的空间吧,我觉得语文教学本身就应当给学生给教师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和空间,有很多东西就是要靠师生的临场发挥、即兴表演的,如果节节课都把教案写得满满的,那么师生的教与学又奢谈什么积极主动?我们还奢谈什么开拓创新?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新手上课之前写了很多教案,上课之中也讲了很多知识,可学生还是听得昏昏欲睡,效果一点也不好。为什么?因为他生怕讲错了,因而过分拘泥于教案;而有经验的教师上课就不同,他的课也备了,但内容不多,上课时很多情况下也根本没有按照教案上的既定内容去讲述,但课堂气氛很好,效果也很好,为什么?因为他对教材熟悉,对于课堂上出现的疑难问题总是能够很好的解决,这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这才是真正地注重了过程,而不是追求结果。因此我觉得为了上好一堂课,关键是在课前要对教材烂熟于胸,好好的钻研教材,而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拼命地赶写教案,钻教材和写教案绝对不能简单地划个等号,这种隐性的劳动是不能用一节教案两节教案的量来衡量的,因为从量上面来讲,它的劳动量远远大于几节教案的工作量。在课堂上应当关注的不是你教案上的内容讲完了没有,而是学生在本节课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学到了哪些有用的知识(我所讲的知识绝不仅仅是课本知识,它还应该包括学生学会了哪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这些技能技巧是不是对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用!)课后学生对你的教学内容有什么反响,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能生发出一些什么有意义的感想和体会,能不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能不能联类引申形成学生独到的见解、主张乃至于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从而真正实现“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写作中学会写作”这一全新的课程理念。
2、从课程目标来看,新课标要求能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所谓“积累整合”,就是要积累语文基础知识,这个积累还必须是经过学生自己的梳理总结的积累,必须能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还能发展学生对语文的应用能力,从而自主地解决阅读与交流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感受鉴赏”,就是能在品味语文范本的过程中,感受范文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并能以此为依托,发展学生在课本以外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所谓“思考领悟”就是能够以一种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的思考领悟文本中的丰富内涵,并能逐步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和质疑探究的良好习惯,学会逻辑严谨的思维方法,透彻深入的思考问题的本质。所谓“应用拓展”就是能很好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并关注多元文化和当代文化生活,而且还能利用语文知识跨越领域去探讨语文以外的知识,拓展语文学习范围,从而达到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所谓“发现创新”就是能够在阅读中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并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3、从内容编排来看,必修课五个模块,选修课五个系列若干模块,信息量是相当庞大的,但我们大可不必因此而苦恼,综观所有模块的训练目标和要求,有一个字眼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那就是一个“能”字。新课标处处都在强调教师要教会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想,只要我们的教学紧紧抓住这一个核心字眼,教会学生阅读与鉴赏的能力,教会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那才是真正的“手中无剑而心中有剑”,那才是真正的“无招胜有招”了。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话他老早就说了,但在今天以前,似乎是人人都会引用,却没有几个人愿意贯彻落实或者根本就没有几个人能在教学中达到这一要求罢了。如此看来,新课标环境下的各种理念要求只不过是叶老的教导的一个延伸和发扬光大而已,实质上只不过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回归罢了。
7.初中语文教师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篇七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与问题
1.培训理念:重完成常规培训工作而非教师专业发展引领
“校本培训”自1999年在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被明确提出后, 伴随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要求不但成为教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因其主要由学校整体设计和组织实施成为学校常态工作之一。该区的52所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主要由学校教科室和教务处两个部门负责,个别学校由教师继续教育专员协助,就每年度校本培训的主题、培训方法、学习形式、课程安排、学习环境创设、培训时间等进行协调并制定培训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负责学习记录、考勤、学分登记、档案保存等工作。从培训方案与总结可见,学校因有全区的专项行动对校本培训工作很重视,但主要是基于选定主题完成“规定动作”。相对于教师培训的高校模式、社区模式和自我中心模式而言,校本培训以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和教师发展为中心,如何与新时期教师角色面临的挑战与要求、学校教师团队的共同愿景和发展目标、学校教师的优势与风格、学校课程整体建设等结合,渗透和体现教师发展理念、学校办学目标及新课程的价值追求等,还需学校有更高的站位,从形成学校特色和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借鉴学习型组织、教师共同体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将校本培训、教研活动、团队学习、行动研究等进行统筹考虑,并作为学校价值认同及文化引领的重要内容,最大限度地挖掘校本培训的“校本行动”价值。
2.培训对象:重年轻教师基本功但教师差异需求体现不够
当前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师流动快,同时由于人口高峰到来和外来人口增多,学校规模膨胀比较快,新入职教师和年轻教师多是该区教师队伍的主要特点。52所中小学在现状分析中都谈到学校年轻教师多,部分学校近两年新入职教师占全校教师四分之一,35岁以下年轻教师占到40- 80%,且部分学校近半数新教师是非师范专业。虽然当前课改已进入到深入推进阶段,前期伴随课改有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通识培训和专业培训,但对新教师而言,急需基本功培训和教学实践能力提升,而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直接制约学校发展,故90%以上学校校本培训重点都是针对新教师和年轻教师,兼顾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教师差异需求的个性化设计不够。“为了教师、基于教师、通过教师”是校本培训的基本要求,目前学校还需进一步分析教师队伍的优势、不足、机遇和挑战,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和周期、教师个性化特质等角度对教师培训需求进行精细化调研和诊断,以更灵活的方式大胆放权和赋权,以教师需求为本,既有整体统筹又兼顾灵活开放,分层分类满足教师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实现自身发展等内在需要而产生的培训诉求,变被动参与和接受为主动需求及寻求自我发展,真正把握校本培训的原动力而不是被要求的权宜之计。
3.培训内容:重教学实践能力而对课程意识和能力关注较少
由于培训对象进入教育教学实践与新课改不同步,加上新教师基本功提升需求迫切,52所学校中90%的学校校本培训的主题是教学实践能力,包括分析学生把握学情、读懂课标与教材、梳理教学知识体系、有效提问和恰切追问、提升教学设计能力、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实施特色教学模式、提高课堂调控能力、有效教学、教学检测、学生作业分析、 发挥学生主体性等内容,部分学校还涉及到教研组建设、考试评价、重要学科特定问题分析、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等,课改深入阶段和教育综合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如社会转型与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未来课堂与未来教师、教师课程意识和课程建设能力、课程和教学的关系、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推进在学校的发展趋势和实然样态等,还需在校本培训中结合学校课程建设的行动研究加大力度。校本培训以校为本、以师为本,内容因校而异,教师在学校情境中实际运用的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学科教学法、课程知识、自我知识、教育教学资源等都可以成为培训的内容,关键是把握学校持续发展中的教师培养目标及其当前需要突破的重点问题。
4.培训形式:日益多样、偏重理论,而行为转化的实践指导不足
随着课改推进,校本培训形式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个人反思三种途径的基础上不断丰富,52所中小学形成了三种典型培训模式,即以课题研究为主的培训模式、以案例分析为主的培训模式和以理论学习为主的培训模式,具体的实施形态主要有:邀请专家、优秀教师来校讲学;组织同一学科或同一教研组的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发挥本校优秀教师、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组织教师听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等;组织专门研讨会、交流会、教学沙龙; 校际之间的同课异构和研讨互动等。全部学校都设计了定期培训报告、示范课活动、系列听评课、师徒结对等形式,其实质主要是“听理论讲座,读文献资料”和“确定教学研究主题,展开案例和观摩”。总体而言,校本培训还没有完全从传统的“理论培训”中摆脱出来,相对注重会议、报告、活动的“教师在场”,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培训仍然比较普遍,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有限,培训后的反思和对照实践的行为转化,特别是转化过程中的及时跟进和针对性指导较少,教师难以建构体现培训理念和追求的教学操作体系。校本培训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过程,如何理论联系实际,逐渐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自觉性并形成理论转化为实践的策略,特别是以行动研究为载体的研训一体转化操作行为,应是校本培训形式创新的重要取向。
5.培训资源:主要依赖外部资源,内部及生成性资源挖掘不够
校本培训是以教师任教学校为基地,辅以校外培训机构或大学提供必要的课程和人员,在教育行政部门、教师专业团体等机构协作下开展的教师培训,与校外机构的合作是培训成功的重要保障。52所中小学最希望得到校外专业人员包括大学、教科研部门、教育学院、教师进修校等专业机构的支持和帮助,不仅是专题报告、相关会议,更需要专业人员以身示范并直接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除培训师资外,学校也急需经典案例资源、校际互动资源及大量在线资源,培训资源缺乏成为制约该区校本培训的关键问题。校本培训以解决学校发展和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问题为旨归,培训资源应以挖掘本校骨干教师为主,同时发挥外部协作机构优势,特别是依托信息技术获取海量在线资源,构建立体的培训资源网络,为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教研、学习资源,适应不同层次教师的需要,以尽快摆脱低水平重复的状态。
6.培训评价:重过程记录和档案留存而培训效益体现不充分
评价是当前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中的薄弱环节,52所中小学培训方案中虽列出年度目标,但缺乏具体的评价机制和督促跟进措施。同时因为校本培训学分成为教师考核和学校评价的重要内容,校本培训评价带有较强的功利性。为应对上级检查和评价,学校重培训的形式和过程材料的保留,对材料的选择和价值挖掘重视不够,特别是培训的效益,如教师理念变化、行为转化,以及知识、技能、实践及教师的态度和信念变化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等缺乏重点关注及具体的评价指标。校本培训评价需将过程管理与绩效评估结合起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将培训与教师的评职、任用、晋级等挂钩,同时建立监督反馈机制,增强培训的计划性、系统性和执行性,不断完善校本培训的运行机制。
二、课改深化阶段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改进的思考
1.正确认识校本培训的内涵、价值和意义
校本培训是立足学校、学生发展实际和需求的教师持续专业发展过程,“校本性”和“人本性”是主要特征。从实际操作角度看,校本培训强调借助学习、观察、反思、行动以及它们之间的循环来实现教师自身行为的改善,是教师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过程;从价值意义的角度看,校本培训是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即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知识的建构者和创造者。校长是校本培训的设计者和责任人,校长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校本培训需在校长的领导下准确把握学校教师发展目标,提出队伍建设的主要思路和设计,并赋予各类培训不同的职能和侧重点,有的放矢地为每位老师提供适宜的发展路径。
2.把握多样化需求,聚焦关键问题持续推进
教师自发的学习与研究是校本培训的原动力, 全面准确把握教师的内在需求是校本培训的基本依据。从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看,入职适应期、成熟胜任期、高原停滞期、衰退回归期,校本培训应有不同的重点和方式;从教师专业能力角度,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等不同能力因素,不同教师的水平存在差异;从成人学习角度,学校情境中的教师是自我指导的独立的人,他们积累了大量经验并以这些经验作为学习资源,其学习计划更加凸显自身的社会职责与角色,从推迟运用知识的观念变为及时运用知识,因此其学习倾向于以问题为中心。校本培训需要调研和协调教师个人化的发展需求及学校发展目标,依据教师所处不同发展阶段和学校发展愿景,从学校的教育价值追求和发展定位出发,提出教师团队发展目标,在不同周期分解目标, 聚焦阶段任务,直面教师团队发展的关键问题,并进行持续性、周期性的设计和推进,不断形成学校教师的风格与特色。
3.选用适宜培训形式,重视校内资源挖掘
校本培训形式的总体特征是教师为了工作、在工作中和以工作内容为依托进行的主动学习和个人反思。针对教师的不同需求,培训形式和安排不同。如学科教学方面的培训常采用学法传授、课例研究、跨科共研等形式,科研层面的培训多用课题合作、教师沙龙等形式,而个人学养方面的提升则静心阅读、教师论坛、博客交流等更有效。在强调校本培训形式多样化、个性化特点的同时,其团队化的特点也日益突出,即良好的团队氛围和研究共同体,以及培训、教研、科研等一体化的设计是课改深化阶段学校的重要选择。校本培训要围绕培训主题,形成项目学习任务,综合采用多种形式,倡导教师合作的行动研究,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创造出适合自身实际需要的培训方式。
4.完善制度机制建设,重视文化引领
校本培训虽以校为本,但更是一个协作实施的过程,需要进行一体化的系统设计。基于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横向上校外各种培训和校内培训应各有侧重和明确定位,市区级培训、教研培训和校本培训需分工协作,既聚焦重点问题又发挥合作的协同作用,避免重复交叉和简单移植;纵向上遵循连续性原则,即打破职前、在职教育“各管一段”的分割局面,各环节针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都是相对独立、完整的培训过程,应力求发挥综合性的效用。就学校内部而言,可采取项目管理形式,具体包括调研培训需求、设定培训目标、选择培训内容、执行培训项目、转化培训成果、评价培训效果等环节。同时建立完善的评价和督导机制,以健全的机制激励和引领教师的自主需求,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逐步形成一种文化的向心力。只有当外部权威控制的影响力逐渐被全体成员认同的共同价值观所代替, 才能充分激发教师的内在潜质,让教师主动参与到学校的共同愿景的实现过程中来。
参考文献
8.农村教师培训,课改的关键所在 篇八
一、全员培训
所谓“全”,就是在进行农村教师培训中,应做到全员参加,力争对全体农村教师进行一次以上的培训。虽然国家对农村教师培训给予了足够重视,采取了许多措施,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并没有达到全员参加培训这一目的。这有违于通过培训来促进和调动全体农村教师学习业务的积极性这一初衷。全国的农村教师在数量上是个庞大的队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农村教师作为农村教育的主力军,这支队伍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中坚力量。因此,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应该引起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必须对农村教师进行全员全方位的培训,从而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
二、内容广泛
在培训内容上,我们把精力主要放在了教学业务的培训上,教学业务作为教师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将其作为培训内容是无可厚非的,但培训内容还要“广”一些。全国农村教师培训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教育法律法规、专业基本知识、教育科学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可能有人想不通,认为对农村教师要求的是不是过高了,城市重点学校的教师都不一定掌握这么广的知识,对于农村教师来讲能行吗?但这样要求是对的。因为教师在学校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的榜样、集体的领导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心理治疗工作者、学者和学习者,本身就是一个多角色的职业,应该具备多种能力,在农村教师这一岗位更是一个综合性岗位。无论是从改革和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今后工作的需要上讲,农村教师的知识面还应再广一些。在进行以上方面的培训外,还需要对其进行管理知识、计算机使用知识和教育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培训。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需要。
三、形式多样
所谓“多”,就是在进行农村教师培训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不同形式、不同方法进行培训。传统的、经典的培训方式和方法,人们都比较满意,这里就不赘述了。我们应该积极寻求开展教师培训的新形式和新渠道,例如,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视教育频道、收音机等现代传媒实现远程教育,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系统、完整的讲解;发行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光盘,利于教师自行学习;组织开发相关多媒体培训系统,可利用三维动画、摄像等技术形象地制作各部分知识和实际操作项目的课件,操作简单易学易懂,学员比较容易掌握所学知识;建设相关网站,或在教育网站上开设相关主题和论坛,与农村教师形成良性互动。主要在为农村教师提供方式、方法灵活,讲究针对性的培训等方面下工夫。
四、标准要高
在培训标准上,要追求一个“高”字。要想创造一流的农村教育阵地,必须首先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一流教师队伍。要想拥有一支一流的教师队伍,必须对教师进行高标准严要求的培训。我国的农村教师绝大多数是由民办教师、中师组成的。虽然在农村教育改革过程中,通过考试考核,精简了部分不合格的人,培养了部分人,但目前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仍然不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针对这一差距,国家教育部首先应组织制定农村教师达标标准。标准的起点要高,决不能因为是农村教师就随意降低标准。其次还要根据标准要求编写相应的适合农村教师实际状况的培训教材。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达到标准要求。
五、实用性强
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始终注重一个“实”字。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论是任何内容,不论采取任何方式,必须注重一个“实”字。要结合农村教师的实际,实实在在地抓好每一项目每一环节内容的培训工作。培训就要有效果,决不搞形式主义。要使农村教师真正感觉到我们的培训确实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素质,要培养农村教师积极学习的兴趣,真正“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六、严格把关
在考核上,要狠抓一个“严”字。只有"严"字当头,严格考试考核,一丝不苟,才能考出农村教师的真实水平,才能检验出培训效果的好坏。为此,在农村教师的培训过程中,农村学校以及上级主管部门,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人员来负责,按照培训标准和要求,组织农村教师的培训实效考核。在考试考核过程中,要严格要求,一严到底。因为“严”是爱,“松”是害。尤其是在教育这种特殊的行业里,严格要求就是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负责,对国家和农村教育发展的负责。
除了以上六个方面外,我们还认为,要想搞好农村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教育部及各级教育部门应该建立健全培训、考核等各项与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配套措施。
(作者单位:山东枣庄市第十六中学)
【初中语文教师课改培训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培训心得07-10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06-24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论文10-13
初中课改心得体会10-02
初中语文反思心得08-18
初中语文听课心得感悟11-04
初中物理教师培训心得07-11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心得体会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