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EE专业电气工程学科各分支简介

2024-10-09

美国大学EE专业电气工程学科各分支简介(共3篇)

1.美国大学EE专业电气工程学科各分支简介 篇一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各专业简介学院简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测绘学科起源于学校的前身阜新煤矿学院的矿山测量专业,1958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至今已有45年的历史,是我国测绘领域内成立较早、专门从事测绘科学高级人才培养的单位。伴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飞速发展,我校测绘学科在传统的矿山测量专业基础上,融合当今GPS/RS/GIS等高新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专业改造和扩充,发展到今天拥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三个本科专业,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三个二级学科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测绘工程专业是辽宁省首批、也是我校目前唯一的省级示范专业。地理空间信

息与技术实验室是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拥有先进的GPS接收机、全站仪、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和多种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城市规划平台软件,实验条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2006年4月,学校做出撤系建院的决定,在原测量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为今后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其中外聘兼职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8人,教授12人,副教授14人,形成了以卫星大地测量数据处理、数字化测图技术、GPS与智能交通、三维工业测量、地表变形监测与控制技术、土地利用态监测、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国土资源规划等稳定的科学研究方向。近年来,共承担国家和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有30余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

步奖。目前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已成为我国测绘与地理学科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测绘工程专业

经长期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测绘工程专业已逐步形成了以计算机在测绘中的应用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数字化测绘为技术方法的教学体系。

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掌握现代测绘科学技术,综合素质高,具备地面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编制与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等方面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在各类工程建设、城市规划和建设、国土资源规划和整治、自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灾害预防、陆地与水域运载工具导航等领域从事测绘工程设计、实施和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立、测绘科学研究和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并适应工

程建设、城镇规划、土地管理等相邻专业业务工作。

主要课程:大地测量基础、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测绘精密仪器使用、近代平差理论、大地测量基础、空间定位技术及应用、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学、计算机地图制图、数字影像处理、数字摄影测量学、城镇规划与建设工程概论、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GIS软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本专业具有测绘学、地理学、土地科学、信息科学及环境科学等综合背景,兼有理工结合的复合性专业特色。培养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房产、土地、测绘、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

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人才。主要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计算机地图制图、地图学、空间定位技术及应用、计算机图形学、遥感技术、数据库技术、大地测量基础。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本专业融合测绘专业知识,渗透地理学与土地管理科学,突出中小城镇规划管理方向,以适应中小城镇规划管理等工作的要求。主要课程:

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测绘学基础、土地利用规划、地图学、遥感技术与应用、管理学基础、生态环境学、土地评价与管理、水文学与水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城市规划原理、区域分析与规划等。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掌握生态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能在中小城镇规划管理、生态环境改造、土地管理等方面的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科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机械工程专业学科简介 篇二

(Mechanical Engineering)

该学科主要以现代工程机械和车辆为研究对象,研究工程机械和车辆的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检测与维护所涉及的关键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

专业和学科围绕“工程机械”和“工程车辆”这两种对湖南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机械产品,开展以应用技术为主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了“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学科形成了“机电系统建模与控制”、“机械结构优化设计技术及可靠性设计理论”、“工程机械机电液一体化技术”、“车辆安全性设计理论与方法”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从系统建模、结构优化、可靠性设计三个方面研究工程机械及工程车辆的机械结构设计和性能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从机电一体化技术集成的角度,研究工程机械及车辆中微电子、信息、控制、计算机、管理等与机械工程科学的交叉融合;在机械制造方面,主要从CAD/CAE/CAM技术集成的角度研究机械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技术;在车辆工程领域,着重研究车辆安全设计、车辆与环境作用的机制及安全控制工程领域,着重研究车辆安全设计、车辆与环境作用的机制及安全控制技术。在上述四个研究方向形成了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成果和专利,如某大型工业轧机辊系及液压自动厚控系统的建模与分析、结构拓扑与布局优化设计方法、沥青混凝土路面微波加热修复设备、水泥路面超高压水射流破碎设备、车辆碰撞能量吸收机理、车辆智能耐撞与避撞技术等,年均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0多篇。近五年获国家奖1项,省部级奖2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型专利6项。目前主持国家级项目6项,近五年年均科研经费达300多万元。四个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均为所在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术团队中有博士生导师5名,博士学位获得者26位,年均毕业硕士研究生30余人,已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条件。

本学位点现有导师20人,其中:教授13名,副教授7人。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机械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电子与计算应用技术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 1

识,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扎实肯干的科研作风,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能用一门外国语熟练阅读本专业的技术文献,撰写论文及简单会话,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毕业后可胜任教学、科研、工程设计及产品开发的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机械设计及理论

(1)现代筑养路机械设计理论及设备

主要研究新原理、新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为现代工程机械提供创新设计原理和技术。研究筑养路机械设计理论及设备产品结构,提高其性能参数,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主要目标是提高产品的广泛适应性、作业效率、降低能耗,提高其工作的可靠性和机械使用寿命。

(2)液压系统振动与噪声控制

主要研究工程液压系统流体脉动与冲击产生机理、传播特性、减振机理,研究液压系统振动控制方法与技术。

(3)机电液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以提高工程机械系统可靠性、动力性、安全性、效率及环保等使用性能为目标,研究机电液系统动力学系统的建模理论和仿真技术,为现代工程机械机电液系统的性能评估、优化设计、节能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寻找改善现代工程机械机电液系统设计的途径。

(4)现代机械协同设计理论与方法

以系统的整体性能最优为目标,用多学科优化设计理论,研究复杂机械系统多目标协同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技术,探索复杂机械系统新的设计途径。

(5)机械CAD/CAE/CAM

研究工程机械结构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技术和虚拟设计与制造技术,开发基于特征建模技术基础上的集成化设计系统,并针对CAD/ CAE/CAM集成中的产品信息建模技术以及面向实际应用的CAD/CAM集成系统进行研究。

2.机械电子工程

(1)机电液系统模型辨识与状态监测

主要针对工程机械及大型工业设备,研究机电液动力学系统动态测试与信号处理、模型辨识和状态监测的理论和技术。

(2)机电液系统集成与控制

以工程机械和工程车辆为对象,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机械产品的结构、驱动与控制的创新设计,探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方法和理论。

(3)流体传动与控制

主要针对工程机械及其它机电液系统,基于流体传动与控制原理、先进控制理论与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研究虚拟流体传动与控制工程,流体传动计算技术,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的节能技术,液压及流体技术的可移动应用技术等。

(4)精密测控技术

主要研究几何量精密测量技术、现代公差技术、在线测量及监控技术、精密工程及仪器。

3.车辆工程

(1)车用内燃机工作过程仿真与排放控制

基于建模仿真和电子技术开展汽车排放控制,运用控制理论和单片机技术,为优化在用汽车发动机的排放性能提供理论依据与工程手段,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2)汽车安全集成技术

考虑汽车车身结构及其各子系统的瞬态冲击响应特性,将人—车—路作为一个动态耦合系统,进行车辆安全性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基于建模仿真和电子技术开展汽车主、被动安全控制,运用控制理论和单片机技术,为优化汽车主、被动安全性能提供理论依据与工程手段;研究结构拓扑和布局优化的理论与新方法,为提升车辆零部件和结构性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技术。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3)汽车电子控制理论与技术

运用现代测控理论知识,结合电子技术、传感技术、单片机技术和试验研究等手段,展开现代汽车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电控悬架和电子控制防抱死系统等方面的电子控制的理论与建模、系统抗干扰技术及相关的应用研究。

(4)汽车交通设施设计及制造技术

开展道路交通护栏的设计与制造。

三、学制与培养方式

1.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2.实行学分制

总学分32学分(含课程学习学分、必修环节学分、学位论文学分),其中课程学习28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开题报告2学分。

3、采用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模式,实行集中在校学习方式。

3.美国大学EE专业电气工程学科各分支简介 篇三

冶金工程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30名教师队伍中有教授9名,副教授11名,其中博导5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名,占教师总数的39%;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山西省高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1名,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名。近五年来,本学科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省级科研项目19项,横向课题20项,科研经费达1000余万元;编著专业书籍10余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5项,其中授权10项;发表研究论文4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5篇。

冶金工程学科实验室主要有微波冶金实验室、合金冶金实验室、表面冶金与改性实验室。主要设备有:微波冶金炉、真空电阻炉、超高真空加热炉、、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高温钼炉等实验设备。

冶金工程学科包括有色金属冶金、钢铁冶金和冶金物理化学三个二级学科,2000年开始挂靠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有色金属冶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钢铁冶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冶金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已培养各类硕士研究生近100人,招收博士研究生16名。冶金物理化学(080601):本学科现有教师8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2名。围绕冶金热力学及动力学,对冶金过程进行基础研究,探索冶金新方法、新理论。主要研究方向有:

(1)微波冶金热力学与动力学;(2)熔盐冶金物理化学;(3)冶金电化学。

钢铁冶金(080602):本学科现有12名教师,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5名。围绕钢铁冶金新工艺新技术、冶金新能源及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形成了非焦煤冶金与资源循环利用、不锈钢冶炼与连铸工艺、金属材料洁净化与强韧化等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有:(1)非焦冶金与资源综合利用;(2)纯净钢及二次精炼技术;(3)冶金过程模拟与控制;(4)冶金熔体基础理论研究;(5)不锈钢冶炼新工艺技术研究。

上一篇:写给曾祖母的一封信下一篇:六年级思想品德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