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2014年工作计划(10篇)
1.民政局2014年工作计划 篇一
夏津县民政局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打算
2013年11月
今年以来,民政局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记“一二三四”的总体思路,以“争创文明窗口,争当文明标兵,规范服务管理”为工作理念,着重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工夫,亮点工作不断频现,民生工作向下扎根,整体工作步步推进。先后荣获先后荣获“全市救灾工作”、“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县争取上级资金”、“全县群众信访”、“12345热线办理”、“机关效能暨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社会养老设施快速发展,双争工作指数节节攀高
亮点:项目投资历年之最,资金争取再创新高
一、政府养老设施完备,投资大,建成一体化养老网络。投资3500万元的全县敬老院提档升级工程已顺利完成。今年,又增加了宋楼敬老院扩建项目,总投资290万元,增加床位110张,现已投入使用。同时,雷集敬老院投资410万元,进行了扩建,增加床位150张,主体已竣工,年前投入使用。目前,全县14处敬老院,整齐划一,在格调、外观和管理上初步形成了一体化的养老网络。
二、社会养老迅速兴起,速度快,初步满足社会养老需求。今年,先后开展了夏津县康泰颐养院、夏津老年公寓、雷集养老服务中心三个社会养老项目的建设,总投资达1.25亿,项目之多,进展之快,居全市前列。夏津县康泰颐养院,总投资5000万,37296㎡,建筑面积15000㎡,内设床位450张,分普通式、居家式和医护式三大类公寓,该项目年底可交付使用。夏津老年公寓,是集老年人托养、医疗、保健、休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公益服务机构,由中央美院设计,投资3900万元,占地25000㎡,建筑面积12000㎡,设臵床位360张,可满足不
1同老人的养老需求,现在主体建设已经完毕。雷集镇养老服务中心,投资3600万元,占地33000㎡,建筑面积9800㎡,内设床位500张。目前,正在动工。
三、双争工作研究政策,勤跑腿,争取资金数再创新高。去年,民政系统争取上级无偿资金6785.46万元,创历史新高。今年,不断研究上级出台的新政策,能靠就靠,能跑就跑,加大争取力度,多次到省市相关部门争取资金,经过不懈努力。截止目前,已争取上级无偿资金7014.19万元,超去年全年总和。
社会救助提高救助标准,五保温情管理迈出新步伐
亮点:低保达到省级标准,医疗救助典型报道
一、城乡低保救助面广,力度大,动态阳光操作。年初,经过调查审核,新增635户低保对象,新增低保对象数位于全市前列。城市低保标准由260元/月提高到360元/月,补差提高到每人216元/月,农村低保标准由1800元/年提高到2300元/年, 月补差提高到每人128元,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全年发放低保金2300多万元。
二、医疗救助提高比例,严核查,迅速救助困难群众。完成医疗救助对象信息调整,完善信息档案,办理医疗救助证,认真核查救助对象身份,并对救助金额较大的进行实地调查。将定点和非定点救助比例提高至50%和25%,全年救助1829人次,发放救助金173.9万元。4月份,县电视台为医疗救助办拍摄了专题片。
三、孤儿救助逐一回访,调标准,及时发放生活费。创新实施了孤儿救助回访机制,每个季度逐一对孤儿回访,调查生活情况,对监护人不作为的,及时变更监护人。今年,对全县176名符合条件的儿童发放了基本生活费152万元,让全县孤儿健康、快乐的生活。四、五保管理创新做法,新方式,让五保老人有依有靠。召开乡镇分管领导、民政助理、院长座谈会,到部分敬老院实地检查。推广
2雷集镇“亲情服务”和宋楼镇“承包与代养并行”的管理模式,带动全县五保管理水平的提高。集中供养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3000元提高到35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2000元提高到2400元,为全县1408人五保老人按季度发放五保金,较好的保障了五保老人的的基本生活。
慈善特色品牌做大做强,福利事业全面惠及民生
亮点:大学生“跟踪救助”在省新闻联播播出,送温暖再树品牌
一、“跟踪救助”再树形象,保品牌,多方予以关注。大学生救助及“跟踪救助”是我县的品牌工作。今年2月份,为38名同学发放救助资金11.4万元。8月份,“跟踪救助”往届大学生30人,救助应届大学生20人,发放救助金30万元。此次活动,省市多家媒体来我县采访,山东省新闻联播、德州市新闻联播、中国社会报及省市报刊予以关注报道。
二、“冬季送温暖”覆盖面广,保民生,帮困难群众渡难关。德州市仅有两个县市开展“冬季送温暖”活动,我县开展早,力度大,在德州有较高知名度。今年,为让全县低保中的特困群体温暖过冬,将为城镇300户,每户发放800块煤球,对农村3000户,每户发放500块煤球,投资达120万元。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开展中。
三、临时救助兜底保障,解困难,为苦难群众雪中送炭。针对部分家庭出现突发变故而导致困难的现象,县民政局对突发变故的困难家庭进行救助,实现兜底保障作用。今年,救助特殊困难群众215人次,发放救助金25.6万元,救助大病困难群众,326人次,发放救助金54.8万元。
四、福利事业克服困难,增产值,保障残疾人权益。帮助企业解决经营困难,今年实现收入7.9千万元,利润和税金实现300多万元,安臵130人次的残疾职工就业。部分棉纺福利企业存在拖欠残疾职工
3工资和迟交保险现象,经过督导,各福利企业立即进行支付,保障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福彩加大宣传力度,并对投注机安装GPS定位模块,前10个月份销售福利彩票1400多万。
优抚安置赢得百姓口碑,军休烈士工作细致开展
亮点:军休评选“十佳优抚对象”,安置转业士官到事业单位,烈士墓建成使用
一、优抚政策落实到位,多形式,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提高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按时足额发放资金。3月份,对全县优抚对象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5月份,组织30名优抚对象到山东省荣军医院进行免费疗养,组成医疗队为优抚对象提供免费诊疗活动,招募志愿者到优抚对象家中打扫卫生。投资20余万元,为30余户优抚对象新建、修缮房屋48间。年底还将评选出全县“十佳优抚对象”。
二、安臵军休顺利进行,抓培训,及时发放各类经费。接收退役士兵196人,将档案移交到县人武部和劳动局。9月份,对30人退役士兵开展为期3个月的网络技能培训,集中面授培训3天。经公开、公正考试,录用7名转业士官安臵到事业单位。为199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转业士官和城镇退役士兵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金、一次性自谋职业费共计432万元。节假日走访军休老干部,为老干部们购买节日礼品,订阅刊物,办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全年解决医疗费和医保12万元,发放各类福利3万多元。
三、烈士公墓落成使用,搞活动,集体缅怀革命先烈。投资164.8万元的夏津县革命烈士公墓已落成使用,108名烈士英灵终得安息。今年,对烈士公墓进行绿化美化,种植塔松和三叶草。清明节和8月份,两次组织党员干部集体凭吊先烈,义务劳动。重大节假日,排除安全隐患,杜绝事故发生,全年接待祭祀1500多人次,满意率100%。
4区划地名民间组织为民服务,基层政权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亮点:民间组织组建率高,“两区同建”树立标杆
一、区划地名规范操作,严审核,做好命名和边界工作。完成冀鲁省界和夏津-武城县界的联合检查工作,对边界线进行了实地踏勘,维护边界地区稳定和谐。做好标准地名审核备案工作,邀请地名委员会专家对部分小区命名进行专门探讨、研究,为3个居住小区办理了命名、更名。同时,完成了对国家地名地理数据库地名要素标注工作,设立了地名公共服务邮箱和地名热线,及时为来电来访群众服好务。
二、民间组织网上运作,重年检,推进一体化建设。公开民管办公共邮箱,将社团、民非的成立、变更、注销登记的流程制做了详细的指南。同时,还将社会组织内部管理制度,党建制度等公开,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方便了群众。年检社会组织108家,对新登社会组织实施重点检查,合格率均为100%。目前,全县社会组织党组织共建立97个,覆盖率是97 %,组建率在全市位居前列。
三、基层政权民主管理,找典型,带动“两区同建”开展。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实行“五规范,一满意”,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进行指导,各村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建立民主理财制度。今年,建立了10个城市社区、148个农村社区和166个行政村联系人台账。全县所有乡镇开展“两区同建”,以苏留庄镇、田庄乡、北城街道等乡镇为示范点,形成“以点带面”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社会事务打造精品服务,多项工作实现齐头并进
亮点:婚姻登记达3A级国家标准,殡葬实施“一条龙”治丧服务
一、婚姻登记内部改造,提质量,达到3A级国家标准。投资20余万元进行了改造和设备更新,增加登记窗口,工作附台,新式隔断和独立服务空间,提高业务人员素质,人性化服务管理,达到3A级国家标准。截止11月中旬办理结婚登记3834对,离婚登记633对,补
5领结婚证873对,出具未婚及档案记录证明1240份,合格率均为100%。
二、殡葬服务赢得好评,零差错,为贫困丧属排忧解难。大力推行“和谐殡葬、阳光殡葬”,开展“一条龙”的全天侯治丧,实行“跟随式”优质服务。美化馆内环境,加大宣传力度,节假日接待祭祀群众3千余人,没有发生一起事故。为困难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对特困群体家属死亡后的费用给予减免,全年为60多户贫困家庭减免5万余元。
三、民情调研调查核实,流浪乞讨网络得以建成,志书编写载入史册。民情调研入户调查烈士子女、五保户和分散五保户,为困难群众办理低保、发放救助金及进行医疗救助,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里。在银城敬老院设立了流浪乞讨人员、未成年人救助服务中心,各乡镇也建立了救助点,全县新建了流浪乞讨救助网络,便于及时救助流浪乞讨和未成年人。经过一年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归纳,民政局全体干部职工付出巨大努力的民政志编写工作,正在进行收尾,不久,将正式面世。该志书主要涵盖1985年—2012年的民政工作,将为夏津的民政历史留下重墨异彩。
队伍建设展现良好风貌,宣传报道广受社会关注
亮点:队伍风气面貌焕然一新,宣传走在前沿
“争创文明窗口,争当工作标兵,规范服务管理”,是民政局不变的口号,全体干部牢记“八项规定”和“八条禁令”,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杜绝节假日送礼、请吃请喝等不良风气,去除公款消费,发放礼品、现金卷等疑难杂症。从严治理“庸懒散”,能让老百姓少跑腿的就立刻办理,可办可不办的一律不为难群众。全体干部按时上下班,说话更加客气,办事更加利索,效率更加高效,展现民政部门的新风气、新面貌。此外,宣传工作多篇稿件、新闻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和新闻主流频道得以报道,使得夏津特色品牌工作广受关注。
2014年工作打算
马上进行的:目前,正在进行2014年城乡低保调整工作,总的原则是“大稳定,小调整”,重点审查,阳光操作,对七类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人群,发现一起取缔一起。冬季来临,气温降低,我们正在安排“冬季送温暖”,争取煤球越快越好的送到困难群众家中,早点用上取暖煤。
正在谋划的:春节前,开展大学生“跟踪救助”,这是我县的特色工作,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和救助面。再就是,做好低保、五保、优抚等各项资金的发放工作,安排好春节走访慰问。
明年开展的:低保动态管理,阳光操作,做好查灾救灾,对流浪人员及时救助;定期和不定期抽查医疗救助救助对象住院情况;筹备好“慈心一日捐”活动;帮助福利企业走出困境,帮助更多残疾人找到工作;加强福彩宣传和管理,对投注站人员进行培训;开展优抚“百户安居工程”,为优抚对象解决住房困难问题;对退役士兵进行免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落实军休“两个待遇”,开展双和谐活动;继续提升婚姻登记窗口服务形象;大力宣传殡改政策,落实好“三免一减”惠民政策;组织做好对行业协会、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和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工作;完成第十一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做好我县行政区域界线的联合检查。
2.民政局2014年工作计划 篇二
3月20日,广东省政府公布《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2014年重点工作》,粤港两地将在跨界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等八大领域加深合作。
金融合作领域,2014年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推进粤港两地贸易自由,加深人民币资金在两地的循环使用,鼓励内地个人赴港投资、企业赴港上市。积极推动两地跨境人民币业务,加深人民币资金在两地的循环使用,支持广东省重点区域的经济建设,支持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建设。鼓励开展与香港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支持广东省内法人金融机构、企业赴港上市和发行人民币债券,鼓励和支持符合内地上市条件的在粤港资企业在内地证券市场上市。
在跨界基础设施合作方面,粤港要一起推进港珠澳大桥各项工程建设,力争2015年年中完成大桥跨界通行政策研究,确保大桥2016年建成通车。广深港高速铁路深圳福田站及相关工程力争2014年底前建成,香港段建设工程力争2015年完成。鼓励香港企业来粤投资建立离岸呼叫中心,到广州南沙等建立合资企业经营电信业务。支持内地和香港电信运营商按照市场运作,探索制定优惠电信资费方案,不断降低电信漫游资费。
另外,医疗卫生合作也着力加强。支持香港服务提供者在粤设置更多独资、合资医疗机构。鼓励香港医师在广东多点执业;继续开展医院管理、科技交流、医护人员培训等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同时,支持和鼓励香港服务提供者来粤设立养老机构。
3.2014年《中学教师》组稿计划 篇三
《中学教师》2014年全新改版,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了较大改进。旨在通过提升本刊办刊品位,提高本刊服务质量,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聚焦教育教学热点,关注教师健康成长,展示教师光辉人生。
诚邀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并提出宝贵意见。
五大板块设置:
【学校管理】
研究学校领导方略、先进治校理念,探索管理科学方法、优秀经验、实践规律。
栏目设置:名校之光、管理纵横、局长论坛、校长视点、教育时评
【教育理论】
相关教育理论的创新研究,教师工作的理论内涵探讨。
栏目设置:理论创新、课程探索、课题研究、学术前沿
【教师发展】
优秀教师的成才之道、班主任工作指导、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教师成长进步感悟。
栏目设置:教师专业化、教育科研方法、班主任之窗、教师心语
【教育与文化】
教育传播文化,文化承载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教育改革繁荣。
栏目设置:校园文化、名师人生、专家论丛、教师随笔、海外校园专栏
【教学研究】
研讨教学理论创新,总结科学教学规律,宣传先进实践经验。
栏目设置:校本科研、生态课堂、学科教研、评价与考试
投稿要求:
3500~6000字为宜。稿件请发入本刊电子邮箱,同时提供作者如下详尽信息: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单位全称、职务、职称、邮编、电话。《中学教师》所发表文章,均进入“中国知网”(CNKI)等全国权威学术期刊网络检索系统全文备查。
四封宣传征集:我刊2014年向全国中学和教育单位公开征集四封宣传图文。彩印封面、封二、封三、封底和部分内文版面的图文组合,详情请询我刊编辑部。
联系方式:
地 址:吉林省长春市湖波路65号(邮编:130022)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期刊出版中心
电 话:0431-85336138 0431-85336718
E-mail:zxjszz@126.com
4.民政所2014年半年工作总结 篇四
一、认真调查落实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及时做好救灾救济工作,按时发放救灾救济粮款。全乡辖11个村委会、116个村小组、5870户25511人(农业人口),坚定了全乡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加之自然灾害频繁。面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我所积极调查了解,及时申请汇报,争取得到各级各部门的帮助支持,并及时发动群众进行生产自救,尽力恢复发展生产,增强人民群众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半年来,我所接待群众申请197份,根据调查核实,能当场办理的就及时办理,不能办理的予以说明情况,使来访群众能够理解和支持民政工作。半年来共发放自然灾害款4、76万元,解决受灾农户197户、822人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发放共产党员抗旱救灾特别捐献款10万元,解决受灾农户333户、1332人的生活困难问题;发放香港市民捐赠大米126960公斤,解决受灾农户2080户,8464人的生活困难问题;发放县民政局今年下拨救灾粮食21970公斤,解决困难群众343户,942人的生活困难问题。有效地杜绝了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使每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每斤粮都解决在困难群众的家庭,粮款全部落到实处,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由于救灾救济及时,使受灾户、特困户人心安定,生产生活秩序正常,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
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稳步推进。我所坚持标准、严格把关,及时上报城镇困难居民、下岗职工、农村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稳定社会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发放第一季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1248户、2469人、444420元已全部足额发放到每位低保对象手中。
四、发放复员军人、退役军人、退伍军人等48人的提标经费9870元,已全部足额发放到每位定补对象手中。
五、发放农村临时救助资金3万元,解决困难农户100户、400余人的临时困难问题。
六、民房倒损恢复重建5户,发放补助资金1、2万元。
5.民政局2014年工作计划 篇五
一、XX你那工作总结
(一)救灾救济工作
今年全镇受春荒、旱灾的影响,通过群众评议、推荐以及镇、村两级入组调查,预计到10月缺粮人群2483户,10295人,在百年不遇的大灾面前,民政办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力投入抗大旱一线,以保民生、保稳定为己任,对困难群众、低保户、低保边缘户、五保、孤儿、贫困苗族实施统一、公开发放救济大米四批,1——12月分别救助了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困难群众、五保、孤儿等发放救济粮750户25947人,共发放救济粮26000公斤。其中,贫困苗族318户1258人,救济大米9540公斤,有效缓解群众生活难问题。倒塌房屋9间,发放救灾资金7000元。火灾3间,发放救灾资金5200元,灾情就是命令,民政办以四个第一的工作原则,对灾民及时转移,安置,全年无一人伤亡,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针对农村部分群众因病返贫,民政办想方设法为他们以大病救助方式救助 78户,补助金额81000元,对达不到大病救助条件的,为他们解决临时救济,共救助了39户,32800元。
(二)农村低保及五保供养工作
我镇自从实施农村低保工作以来,我们按照政策规定,严格申请审批程序,共确定救助对象442户,1100人救助标准为每人每月82元,全年共发放1082400元,按季度发放。努力做好分散五保工作,对全镇21户,21人分散五保家庭进行走访,为进一步营造敬老氛围,共享和谐成果,民政办积极主动,争取镇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统筹安排,使入院工作达60%,超额完成县局下达指标,对不适合到敬老院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保证他们有粮吃,有衣穿,共发放救济粮3100公斤,养老金28800元,农村低保及五保救助制度的实行,使贫困群众的生活基本得到了保障,医疗难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三)优抚工作
为有效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促进社会稳定,长期以来,民政办把优抚安置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全镇现有 优抚对象63人,残疾军人4人,年发放补助金额53680元,建国复员4人,年发放补助金额11996元,解放复员6人,年发放补助19041元。病故军烈属6户,年发放补助金额28608元,带病退伍人员34人,年放补助金额83124元。以上人员的抚恤和生活补助已按标准发。我镇现有农村义务兵11人,优待金按每人每年2217元的标准,于年底全部兑到位。对“三属”、在乡老复员军人、残疾军人等优抚对象中的困难户纳入了农村低保,实施了生活救助。
(四)老龄工作
1、认真宣传《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和《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护条例》,让全镇上下行成养老敬老的氛围。
2、深入开展“敬老模范村”创建活动,全镇已在马过河居委会、鲁石村委会、何家村村委会、麻衣村委会及车章村委会建点,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在全县乡镇中率先完成创建工作。
3、认真执行老年人优抚政策,在县老龄办的领导下,积极发放高龄老人健康生活补助,其中,80岁以上老人187人,每人补助360元,90岁以上老人8人,每人补助360元,确实保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4、每年在敬老节期间组织开展一次老年人运动会和放电影,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在此期间还为退休老年人送去慰问品。
5、积极宣传社区居家养老政策,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
二、2012年工作计划
1、认真贯彻执行救灾救济工作方针,落实五保供养政策,努力解决受灾群众和特困人员生活、生产困难,维护镇容镇貌。
2、不断提高民政队伍的组织建设,在思想创新意识上不断提高,做好民政各项工作,加强保密、信访、档案等工作的领导、完善管理。
3认真贯彻执行“低保”政策,加大回访复查力度,强化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格审批制度,依法开展低保工作,推进低保工作法制化进程。
4、严格执行优抚安置政策,切实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三难”问题,积极探索“双拥”工作新途径。
5、扎实有效地实施“明天计划”,切实做好孤残儿童救助工作,努力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
6、按照“六个老有”的目标,认真抓好老龄工作,深入开展“敬老模范村”的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具有老年人特色的各类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7、加大民政工作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民政工作,积极推进民政事业的社会化。
6.民政局2014年工作计划 篇六
一、我局XX年工作完成情况:
全市财政收支情况: 到12月28日止,我市财政收入完成90396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00.32%,迈上了9亿元的新台阶。支出方面,1-11月累计支出220197万元,占预算的87.35%,比上年同期增长41.30%。支出进度正常,有效保障了全市重点支出和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需要,较好地实现了“保增长、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的工作目标。
今年以来,我市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全力抓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在实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发展良好势头”目标中,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一些重点环节取得了新的突破,北流的经济运行平稳,呈现良性发展态势。为了确保财政预算收支任务圆满完成,财税部门广大干部和职工埋头苦干、不辞辛苦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为完成各项财政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财政队伍的政治素质。局党组在年初即制定了全年思想教育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和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时代特点和精神组织开展各类专题学习教育活动,特别是组织学习了中央、自治区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的重要文件和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使干部职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上、行动上都能与局党组保持一致,系统内政令畅通,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加大业务知识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干部职工业务素质。我局采取了办班培训、以会代训、函授和自学等形式,先后组织了乡镇财政所会计、助理会计、中层干部进行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重点学习新理论、新制度、新法规、新政策,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全市公务员岗位培训考试和“五·五”普法考试,支持干部职工参加各类函授教育,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
(三)不断更新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财政工作行为。结合本局工作的实际,制定完善了财政系统岗位考核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了各股室岗位职责和工作责任,修订完善了局机关行政事务管理制度,并将各业务股室的工作职责、工作守则、职业道德规范、业务办理程序流程图以政务公开栏的形式公布上墙,各项业务实行阳光操作,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树立起财政队伍的良好形象。
(四)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一把手工程,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腐败现象。在坚决贯彻落实上级纪检部门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努力规范财政执法行为,促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税,杜绝了税收征管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同时,努力配合有关部门抓好反腐倡廉的源头治理工作,推进了全市的党风廉政建设。
二是狠抓财源建设,提高生财、聚财能力。
(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配合市委、市政府抓好项目建设战略。我局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的重点财源建设实施办法,建立完善我市财源建设的激励机制,贯彻执行市政府确定的各项财政资金扶持企业的奖励办法,充分调动起各镇、各部门上项目抓财源建设的积极性,认真落实做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招商引资和扩大内需项目工作,全市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重点财源建设单位创税水平稳步提高,为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经验和体会
一是今年以来,我市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全力抓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在实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发展良好势头”目标中,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一些重点环节取得了新的突破,北流的经济运行平稳,呈现良性发展态势。
二是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和“项目兴市”的发展战略,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工业、项目是北流经济的重要支撑,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推进城市化和生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强市兴市”之本、财政收入之本、劳动就业之本,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和发展生产服务业之本,是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税收保障。
三、2012年主要工作目标及分析预测
2012年全市财政收入目标初步确定为101813万元,比上年实绩 90100万元增长13%。主要是考虑到到XX年全市经济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特别是中央继续出台扩大内需政策,我市一批新项目的开工、投资将带来财政收入的增长,一批新的产业项目的竣工投产也将带来新的财源基础,实现明年财政收入的有效增长是有财源税源基础保证。
四、2012年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服务发展大局,努力做大做优经济财政“蛋糕”。
第一,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进经济更快更好发展。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突出更快更好发展主题,助推全市经济建设实现新突破。一是继续筹措资金,集中力量支持全市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重点项目,为全市经济提速增效提供财力支撑。二是服务招商引资大局,主动做好全市招商引资的服务工作,除认真做好项目引进的财政政策制定外,还要坚决贯彻落实市委政府确定的各项财政优惠政策,及时拨付各项企业奖励资金,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三是主动配合市政府和国土部门做好土地开发工作,及时做好土地出让收入征收管理工作,增加财政收入,筹措开发资金。四是结合国企改革,稳妥处置国有闲置资产,增加有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五是全力配合有关部门努力争取上级资金投入我市各项事业建设。
第二,强化征收管理,坚决完成全年财政口收入任务,努力完成全市财政收入任务。一是要搞好税源财源排查,组织各所立即行动起来,针对本镇当前的经济形势、税源状况和特点,对照任务找差距,对照任务排税源,摸清税源底数,掌握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纳税情况,将今年各项收入任务落到实处,整理出本镇的税源财源构成、征管计划、不确定因素的应对措施、收入缺口的弥补途径等。二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非税收入是财政系统收入的主要收入,是完成全年任务的关键。要将非税收入征管作为财政部门的主要业务工作抓紧抓好,要与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征管措施,有计划组织收入及时入库。
(二)加大“三农”投入,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第一、重点支持农业,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抓手,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建设,重点扶持一批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支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示范区建设,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耕作条件,实现农业增效的目标。
第二、重点支持农村,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主要包括:一是依托扶贫资金投入,加快农村道路建设,扶持农村沼气池建设,整治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二是继续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投入,集中财力树立起一批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和样板。三是进行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加快解决农村民生问题。四是侧重支持农村教育事业,贯彻落实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年学杂费和对贫困生免费发放课本等政策,保证农民子弟不因贫困而失学;继续开展对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的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深入实施农民教育培训工程,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五是深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保证广大农民病有所医。六是全力支持做好农村民政救助工作,热诚做好弱势群体群众的服务工作,保证农民老有所养。
第三、重点让农民受益,加快农民致富步伐。重点是继续做好财政涉农补贴的发放工作,本着便于操作、热诚服务的原则,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使此项资金能直接迅速发放到农民手中。
(三)坚持统筹兼顾,努力加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步伐。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要重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公共财政对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益文化、群众体育的投入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一、支持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继续加大教育事业投入,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成果,完善从小学到大学的贫困生资助机制。支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
第二,支持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进一步落实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扶持困难群体就业。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着力完善城镇、农村两大社会保障体系。以“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为重点,形成“低门槛、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网络。
(四)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健全公共财政收支管理体系。
一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镇财市管”,进一步完善镇级财政收入激励机制,加大对镇的转移支付力度,缓解镇级财政困难。
二是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利用新的国库系统管理软件,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进一步扩大直接支付范围。进一步扩大网上运行单位规模。
三是深入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严格执行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各部门、各单位非税收入要全部纳入财政管理,不得在部门预算之外循环。继续探索非税收入收支脱钩办法,使非税收入足额征收,合理增长,既保障单位工作正常开展,又有利于软环境建设。
四是稳步推进“金财工程”建设。在完善升级财政信息网络的基础上,规范完善信息网络的相关管理规定,定期在系统内组织开展网络巡检,确保网络和系统安全。积极稳妥试行非税收入征管软件、局机关办公自动化软件上线运行。
7.民政局2014年工作计划 篇七
各市人民政府, 各县 (市、区) 人民政府, 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各大企业, 各高等院校:
《山东省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已经省政府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7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山东省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办发[2016]18号) 要求, 推动实施《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 (鲁发[2016]12号) , 加强质量强省和品牌建设, 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深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 大力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 进一步夯实质量发展基础, 完善质量发展机制, 优化质量发展环境, 提升质量供给水平, 加快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要素的经济发展新优势。
二、主要措施
(一) 加强质量基础建设, 培育质量和品牌提升新动能
1. 大力加强质量技术基础建设。
认真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提升“山东标准”建设水平的意见》 (鲁政发[2015]26号) , 完成年度标准化工作改革任务。实施技术标准创新工程, 支持在重点企业、行业、产业建设国家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充分发挥计量的技术保障作用, 以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为重点, 开展量传溯源和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 加快环境保护、安全防护领域标准物质的研制。加快建设国家节能家电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引导推进先进计量技术在企业生产全过程、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加强节能、低碳、环保、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的认证推广工作。鼓励认证机构开展国际合作, 推动认证结果国际互认。加快建设一批适应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特色产业、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机构。大力推进检验检测领域高新企业认定工作。加快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改革, 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由提供单一类型合格评定服务向复合型、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发展。 (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林业、旅游、质监、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 着力强化企业质量管理。
加强分类指导, 实施精准服务, 引导中小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夯实质量工作基础;指导大型企业采用卓越绩效管理等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模式, 树立质量发展标杆;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完善质量品牌建设体系, 争创知名品牌。引导企业采用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 广泛开展QC小组 (质量控制小组) 等群众性质量活动和企业“质量日”活动, 建立完善企业标准体系、计量管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 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深入开展行业对标助推转型升级活动, 促进先进技术标准、科学管理方法、高效工艺设备等广泛应用。组织企业以同行业国际一流企业为标杆, 学习借鉴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生产方式、营销模式等, 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开展企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 引导企业内部挖潜、降本增效。 (经济和信息化、国资、质监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 积极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质量素养。
深入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夯实质量人才基础。鼓励高等院校加强质量学科建设, 培养质量人才。在职业院校广泛开展质量教育, 强化面向企业的技能培训, 组织2016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企业质量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继续推进“金蓝领”培训工程, 加快培养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开展万家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基础培训活动, 推进标准、计量、认证、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开展技能大赛, 鼓励引导企业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组织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活动, 强化岗前培训, 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开展质量素养提升行动, 重点加强对一线工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技术培训, 塑造追求质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打造一批“齐鲁工匠”。 (经济和信息化、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水利、质监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构筑质量和品牌竞争新优势
1. 打造质量技术新优势。
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国发[2015]32号) , 落实《中国制造2025山东行动纲要》, 推动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围绕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 (电动) 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等六大领域, 突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促进制造业整体素质提升。启动实施“十个一百”科技创新工程, 提升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 推动更多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升级为国家级创新平台。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育苗扶壮”工程, 开展“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和创新企业活动。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加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举办首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 促进设计成果市场转化, 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科技、知识产权、中小企业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 打造标准化建设新优势。
组织开展“标准化+”行动, 发挥标准化在制造业、安全生产、生态文明、现代农业、城乡协调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日用消费品、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支撑引领作用。完善技术研发与标准研制同步机制, 促进科技计划执行与技术标准研制同步。建立实施标准“领跑者”制度, 推广应用行业先进标准。完善标准化投入机制, 将研制强制性和社会公益类标准以及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保障。完善标准实施与监督机制, 建立标准实施情况的评估、督查、调度和反馈制度。建立标准统计、评估、分析报告制度, 加强统计数据的分析和结果运用。 (财政、科技、质监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 打造品牌发展新优势。
深入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推进“万千百十”行动计划。以重大装备和高端制造业为重点, 积极争创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以旅游、文化、商贸、物流为重点, 积极打造国家级标准化精品示范区。做好省长质量奖评选和山东名牌认定工作, 选树一批在质量、创新和效益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品牌。启动实施工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计划, 开展“山东工业之最”主题活动, 带动提升全省工业质量和品牌建设。加强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 推动商标、字号和域名一体化注册保护。继续抓好放心产品生产基地、餐饮服务示范街区、示范市场等创建工作, 深入推进“食安山东”品牌建设。推行“老字号溯源计划”, 挖掘“老字号”品牌文化内涵优势。开展“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主题活动, 全面提升山东农产品整体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推进“山东省森林体验基地”和“山东省森林康养基地”建设, 进一步盘活森林旅游资源。开展优质工程创建活动, 推动工程质量品牌建设。开展“全国百强旅行社”和“山东省智慧旅行社”创建活动, 提升“好客山东”品牌的活力和知名度。 (经济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农业、林业、商务、旅游、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 打造外贸竞争新优势。
实施“优进优出”战略, 加快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经贸投资、文化旅游、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等领域合作, 扩大与沿线国家进出口。全面落实国家质检总局与省政府《共同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全力塑造山东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合作协议》, 加快港口和物流服务提升, 提高口岸检验检疫通关效能, 推动外贸优进优出。研究制定全省欧亚国际货运班列统筹发展方案, 推动欧亚国际货运班列快速有序发展, 加快国际铁路物流大通道建设, 降低企业进出口成本。加快培育新型贸易方式, 扶持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发展。利用“互联网+外贸”, 实现跨境电商“信息、信保、服务、物流、金融”等环节闭环交易, 集中打造一批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电商产业聚集区和公共海外仓。积极参与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清风”行动, 突出抓好输非商品、输中东商品、跨境电商产品质量提升。 (发展改革、商务, 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 实施质量提升工程, 开创质量和品牌提升新局面
1. 实施现代农业质量提升工程。
继续推动“三品一标”建设, 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 稳步发展绿色食品, 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产品, 挖掘壮大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建设, 推动省、市、县三级平台主要监管追溯数据互通共享。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 打造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依法监管示范区、样板区。深入实施林业产业提质增效专项计划, 大力推进林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 争创“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 (农业、林业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 实施制造业质量提升工程。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作部署, 围绕发展壮大十大装备制造业, 制定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16]40号) 要求, 组织开展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 以增品种保障基本消费, 提品质增加优质消费, 创品牌满足高端消费, 实现“供需相匹配”。开展产能优化提升行动, 按照突出重点、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系统治理的原则, 围绕“5+4”过剩行业,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 集中力量发展先进产能。深化国际产能合作, 推动传统优势行业“走出去”。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推广高效锅炉, 实施锅炉节能环保改造, 整治落后燃煤小锅炉。 (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环保、工商、质监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 实施服务业质量提升工程。
加快完善服务业质量管理体系, 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信息技术服务、研发设计、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质量, 引导居民和家庭、健康、养老、旅游等生活性服务领域质量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培育形成一批凝聚齐鲁文化特色的服务品牌和精品服务项目, 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开展“提升医疗质量、提升供给能力、提升服务效率, 增强群众获得感”活动,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完善游客满意度调查体系, 开展“食住行游购娱”大旅游行业满意度调查, 进一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商务、卫生计生、旅游、金融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 实施工程质量提升工程。
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理念, 认真落实“坚固安全、舒适便利、美观大方、节能环保”建筑质量工作基本原则, 不断提高建筑质量水平。全面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 完善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追溯机制。不断强化施工质量过程管控, 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要求, 实施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 深入推进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工作。加强建筑材料监管, 完善见证取样和检验验收制度, 严禁使用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进一步规范承发包行为, 坚决遏制招投标弄虚作假和围标串标等问题, 构建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场环境。切实提升监理服务质量水平, 多元化推动建设监理转型升级。发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作用, 强化工程质量监督检查, 健全“网格化”监管机制, 确保全覆盖、无缝隙监管。加强工程质量巡查检查, 打好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收官之战。完善投诉处理闭合机制, 提高投诉处理效率, 探索建立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开展在建重点公路项目和隧道工程质量安全综合督查, 加强公路波形梁钢护栏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加强水利工程质量隐患排查, 规范市场主体质量管理行为。 (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5. 实施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工程。
按照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持续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深化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行业污染防治、扬尘污染综合整治、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五大举措, 构建多元共治大环保格局。加快火电、钢铁、建材、化工、石化等重点行业减排工程建设。认真贯彻新《环境保护法》, 加强环境监管和安全防控, 严厉查处环境违法案件。围绕预防、预警和应急三大环节, 建立完善环境风险评估、隐患排查、事故预警和应急处置4项工作机制, 构建全防全控的环境安全防控体系。 (经济和信息化、环保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6. 实施电子商务产业质量提升工程。
完善电子商务产品质量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实现信息融合共享。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推动全省电子商务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大力推动传统企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 鼓励企业采取电子商务营销模式, 提高网络市场占有率。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和商品备案, 完善跨境电子商务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做好跨境电子商务检验检疫监管平台与山东电子口岸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对接和互联互通, 扶持山东跨境电子商务新型业态做大做强。推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设立“齐鲁专区”, 集中展示、宣传、推广山东企业和产品。深化与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的合作, 完善“好品山东”网络平台功能, 促进大宗工业品网络营销。加强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农村电商聚集发展。推动电子商务重要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严厉打击电子商务违法行为, 严查电商产品质量违法案件。打击售假、虚假宣传和侵权盗版网站。 (经济和信息化、公安、商务、工商、质监、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 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打造质量和品牌提升新环境
1. 强化重点领域质量安全监管。
深入开展“守护舌尖安全”整治行动, 重点对农药兽药使用、肉及肉制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集体用餐、餐饮具集中消毒、农村食品安全6个方面进行专项整治, 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开展药品和医疗器械专项整治行动, 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深入开展“质检利剑”消费品专项打假活动, 保持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消费品的高压态势。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打好锅炉安全和大型游乐设施安全大排查大整治2项“扫雷行动”, 开展电梯安全排查整治情况“回头看”。开展节水产品、农村饮用水安全产品的监管。加快推进农产品、食品和药品等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开展“红盾护农”行动, 维护三农利益。重点打击农资、食品、药品、汽车用品、车用燃油等直接损害群众利益、危害生产生活安全的制假售假违法犯罪。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 有效遏制安全事故发生。 (公安、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 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研判。
建立科学、配套的质量监督抽查制度, 实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结果公开制度, 提高对高风险产品、重要消费品、进口商品等领域抽查工作的针对性。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 建立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产品伤害监测和服务质量监测制度, 定期分析评估质量状况。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加强儿童用品、家用电器等日用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加强对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的监管, 有效防范校园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积极参与进口食品“清源”行动, 加强对输华食品境外出口商和境内进口商备案管理、入境口岸针对性检测、进口食品风险预警等, 保障进口食品安全卫生。开展疫病安全风险监测, 严格防范各种有害动植物疫病疫情风险和各类传染病传入。加快构建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和查处机制。建立完善工程质量预警机制, 开展工程质量隐患排查。依法健全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缺陷产品强制召回和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隐患排查制度。构建多渠道、多途径、广覆盖的农产品和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网络, 强化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经济和信息化、教育、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农业、商务、质监、食品药品监管、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 加快质量信用体系建设。
完善企业质量信用平台, 加快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和商贸流通领域企业质量信用体系示范工程建设。加速推进工程质量诚信评价制度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质量诚信提升行动。建立完善旅游市场数字监管信息平台和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平台, 开展诚信旅游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探索建立旅游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记录。加快建设山东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归集、整合各部门信用信息, 实施共享交换。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管理, 定期发布质量失信企业名单, 建立实施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强制退出机制, 对信用等级高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引导行业组织开展诚信自律等行业信用建设, 依法严惩质价不符等失信行为。 (发展和改革、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商务、旅游、工商、质监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 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
综合运用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 及时发布各类信息,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结合质量整治专项行动, 主动曝光重大质量违法行为和质量安全问题。充分利用各类展会、博览会平台, 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塑造“好产品山东造”形象。开展“质量月”和“创新发展看鲁企”主题宣传活动, 提升全民质量意识。深入推进国门生物安全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客舱、进车厢活动。组织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服务月活动, 不断提升公众的金融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 (宣传、经济和信息化、商务、新闻出版广电、工商、质监、金融、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工作要求
(一)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质量品牌提升行动, 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 制定质量、品牌、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实施质量、品牌、标准化建设年度行动计划。要明确任务目标, 细化工作措施, 抓好任务落实, 着力推动质量供给创新, 提升质量供给水平。
(二) 密切协调配合。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 加大推进力度, 加强沟通协调, 做到全省上下联动, 目标一致, 行动统一。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 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质量共治, 形成质量强省建设的强大合力, 确保各项措施整体推进。
(三) 强化督导考核。
依据《山东省质量工作考核办法》, 加强质量工作考核, 将制定质量、品牌、标准化“十三五”规划, 年度行动计划和落实情况纳入各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充分发挥考核的风向标作用, 督促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 强力推进, 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8.民政局2014年工作计划 篇八
一、农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势头
一是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201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2亿吨,比上年增加1235.6万吨,增长2.1%,再创历史新高,连续3年保持5.5亿吨以上。其中,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6.79亿亩,比上年增长0.7%;粮食平均亩产达到358.5公斤,比上年增加5公斤/亩,提高1.4%。13个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76%,其中,除湖南、安徽两省减产之外,其他省区均有不同程度增产。
二是经济作物生产基本稳定。受种棉比较效益下降、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等因素影响,棉花播种面积继续下滑,预计棉花产量631万吨,比上年减少7.3%。全国油料播种面积保持稳定,预计油料产量3510万吨,比上年增加2%。预计糖料产量13900万吨,比上年略增。蔬菜面积、产量继续增长。
三是畜禽养殖业稳定发展。2013年上半年,畜牧业生产有所下滑。5月份以来,随着消费回暖、养殖效益提升,畜牧业生产企稳向好。据对全国18个生猪主产省调查显示,11月份,生猪出栏价格15.71元/公斤,平均每头净利润204.4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0%以上。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全年肉类总产量8550万吨,比上年增长1.8%。
四是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627元,实际增长9.6%,高于同期城镇居民。其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7.1%,家庭经营收入增长8.0%,财产性收入增长23.2%,转移性收入增长17.4%。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中位数6554元,增长13.2%。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7392万人,同比增加525万人,增长3.1%。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2542元,同比增长13%。受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和农产品价格涨幅趋缓影响,农民收入增幅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初步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左右,实际增幅8%以上,连续4年快于城镇居民。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增多。
一是主要农产品生产效益大幅下滑。2013年以来,我国粮食、棉花等部分大宗农产品价格走弱,而成本继续增加,价格涨幅跟不上成本上升。据全国价格主管部门对主产区成本调查显示,2013年主产区农户出售小麦的平均价格为2.36元/公斤,上涨10.6%,但由于成本上升较多,亩均净利润仅为1.18元,减幅96%。玉米平均价格2.21元/公斤,下降0.02元/公斤,为2008年以来首次回落,亩均净利润113.16元,减幅43%,这是玉米收益连续第二年下降。大豆平均价格4.58元/公斤,比上年下降0.10元/公斤,亩均净利润28.36元,减幅77.6%,为十年来最低水平。早籼稻每亩净利润67.06元,减幅46.5%;中籼稻每亩净利润193.15元,减幅49%。与此同时,国内粮食价格已较多高于国际价格,进口压力明显增加,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与价格日益趋近“天花板”的矛盾更为突出,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面临新挑战。
二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越来越大。近几年,农民收入增幅连续超过两位数,超过城镇居民,城乡收入比由2009年的3.33∶1下降至3.1∶1,2013年农民收入增速有望继续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但继续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在阶段性供大于求的影响下,已出现“稻强米弱”、“麦强粉弱”、“棉强纱弱”的现象,对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较大制约。另一方面,农民工资性收入特别是外出务工收入的增长,是近年来农民增收的最大亮点,预计2013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将超过4000元。但在较高基数和我国经济增长总体放缓的综合作用下,农民工资性收入继续保持较高增幅的难度加大。
三是增加农产品生产的资源环境代价愈来愈高。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全国25度以上陡坡耕地尚有6500万亩。农业缺水300多亿立方米,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目前我国化肥施用量(折纯)已达5800多万吨,每公顷化肥施用量480多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多,农药施用利用率仅为30%,农膜残留率高达40%。土壤重金属污染、有机质下降、水土流失等问题普遍存在,全国受工业污染耕地面积已达1.5亿亩,部分农产品镉等微量元素超标严重,危及食品安全。近年来我国农业持续增产,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农业资源高强度开发利用和环境过度承载基础之上的。今后一段时期,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供求总量趋紧,资源环境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四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不规范问题比较突出。新型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关键。近年来我国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很快,但多数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财务管理制度等不健全,相当一部分合作社是由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村能人领办,核心成员“一股独大”、“一票独大”的现象较为普遍,民主决策和管理机制、与社员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异化为实际上的“公司+农户”模式,普通社员的民主权利和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股份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认定标准、登记注册、法律地位等不明确,不利于其健康发展。
三、2014年农村经济工作重点
2014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着眼于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在稳定完善强化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积极拓宽“三农”投入渠道。要继续把“三农”领域作为公共财政支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的优先领域,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加,并重点向主产区和优势产区集中。继续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完善农业补贴办法,提高补贴精准性、指向性,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促进补贴资金发挥更大效益。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粮食、油料、生猪生产大县奖励资金。稳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是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加快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优先以产粮大县较多的地市为单位,着力建设区域化、规模化、集中连片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支持新疆优质棉生产基地建设,启动实施油料、糖料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努力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支持海南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建设,加强生猪、奶牛、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和畜禽良种工程建设。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继续支持远洋渔船更新改造,加强渔港、水产良种工程等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加快大型灌区、大型灌排泵站等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与改造步伐,大力普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加快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加大重点地区、重点流域水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力度。加大草原建设和生态保护投入力度,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道路、电网改造、农村沼气、危房改造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村民生。
四是加快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和激励约束。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保持现有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抓紧编制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开展华北地下水超采漏斗区治理、湿地生态效益补贴和退耕还湿试点。
五是完善农产品市场价格和调控机制。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市场在农产品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2014年选择部分品种和地区先行开展试点。继续实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和玉米、油菜籽、食糖临时收储政策,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生猪调控预案和大宗农产品储备吞吐调节机制。继续支持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快主产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
六是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强化政策扶持,尽快制定新增农业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倾斜的具体办法。鼓励地方政府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不断提高主要粮食品种保险的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引导农户在自愿基础上,与新型经营主体之间形成稳定的土地流转关系,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流转土地给予奖补。
七是支持和引导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由合作社持有和管护,推进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落实和完善支持农民合作社农产品加工流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与此同时,严格落实法律关于合作社的成员资格、内部管理制度、注册登记办法等规定,并通过示范社创建等方式,引导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尽快明确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农民合作社联社等的法律地位,除合作社成员的自身资金外,允许合理吸收社会资本入股合作社,在坚持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实行“按人投票”与“按股投票”相结合,促进合作社发展壮大,增强对农民的服务功能。
9.民政局2014年工作计划 篇九
2014年湘潭市民政局遴选公务员拟遴选人员公示
2014年湘潭市民政局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面试、考察、体检工作已经结束,经研究,确定邓家练同志(名单见附表)为湘潭市民政局拟遴选人选,现予以公示。欢迎干部群众对拟遴选人选以来电、来信等形式向我单位反映情况,或到受理举报部门当面举报。凡反映情况或举报者,必须签署或告知本人的真实姓名和工作单位,所反映情况或举报的问题,必须真实、准确,内容尽量具体详细,并尽可能提供有关调查线索。受理部门对举报人的情况严格保密。
受理举报时间:2014年7月29日至8月6日,上午8点至12点,下午2点半至5点半。
受理举报部门:湘潭市民政局人事科
办公地点:湘潭市雨湖区广云路602号办公楼419室 联系电话:52255816 附:2014年湘潭市民政局遴选公务员拟遴选人员名单 报考职位 办公室科员 拟录人数 1人
姓名 邓家练
性别 男
准考证号 201406
原工作单位 湘乡市质监局
湘潭市民政局 2014年7月28日
10.民政局2014年工作计划 篇十
和县邮政局
2014年10月12日
尊敬的陆总:各位领导大家好!
和县邮政局1-9月份累计完成代理结算收入2449.46万元,完成市公司计划的71.83%,规模县局排名第37位,较排名第36位的长丰县局(2496.48万元)少47.02万元,较排名第38位的繁昌县局(2309.17万元)多140.29万元。其中,邮务类业务完成收入588.14万元;代理金融类完成收入1796.01万元;代理速递物流类完成收入28.47万元,其他收入完成38.04万元。
有效业务收入完成2080.8万元,有效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为85%,有效收入规模全省排名第36位。实现利润749.41万元,全省县局排名40位。收入利润完成率30.6%,全省县局排名39位,总成本费用共列支1700.05万元。
四季度经营思路:坚持三大板块协调发展,举全局之力重点发展代理金融业务,细心谋划创新发展邮务类业务,强化管理加快发展代理速递物流类业务,整合资源,创新转型,用心服务,精细管理,全力以赴推动各项业务全面发展。
一、坚定信心、细分缺口,确保完成四季度目标
四季度和县邮政局将完成代理结算收入961万元,其中:函件收入67万元,报刊收入74万元,集邮收入15万元,电子商务收入40万元,分销收入11万元,代理金融收入699万元,代理速递收入46万元,其他收入10万元。规模标杆局:长丰县局,增长率标杆局:当涂县局。为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
1、代理金融业务:四季度完成业务收入699万元。分摊到每个 月要完成233万元,具体安排如下:
(1)、10月份预计利差收入完成175万元;跨行收入,异地交易手续费,个人银行卡结算收入,理财、国债等收入预计完成6万元,合计181万元,与233万元月均计划相差52万元,折合成标保1300万元。
(2)、11月份预计利差收入完成173万元;跨行收入,异地交易手续费,个人银行卡结算收入,理财、国债等收入预计完成6万元,合计179万元,与233万元月均计划相差54万元,折合成标保1350万元。
(3)、12月份预计利差收入完成176万元;跨行收入,异地交易手续费,个人银行卡结算收入,理财、国债等收入预计完成6万元,小额账户管理费预计5万元,合计187万元,与233万元月均计划相差46万元,折合成标保1150万元。
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狠抓推进项目代发:
1、石杨幸福村土地补偿款500万元,2、新桥夏粮收购补偿款500万元,3、善厚土地补偿款300万元,4、窗口自然净增4000万元;二是继续加大保险的营销力度,弥补代理金融业务收入缺口,四季度完成标保3800万元(中邮期交完成55万元);三是高效推动理财业务发展,反抢他行存款;四是开展各项客户活动,做好全县网点转型工作;五是谋划好2014-2015跨代理金融旺季营销活动方案;六是做实“一点一策”。具体做好七个方面工作:强势宣传,营造氛围;因地制宜、细分市场;整合资源、组合营销;深入走访、打 牢根基;开展活动、维护到位;服务工作、强力支撑;规范经营、管控到位。
2、邮务类业务:
函件业务:四季度完成业务收入67万元。十月份完成30万元,十一月份25万元,十二月份12万元。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做好农信社账单的投递与回收工作,收入目标5万元;二是少儿书信比赛项目,在十月份完成邮简的发放与作品的回收工作,收入目标5万元;三是演绎新媒体项目继续招商,实现收入5万元;四是十月份完成村名牌的招租工作,收入目标10万元;五是加大欠费收缴力度,力争十月的欠费率控制在8%以内,确保年底达标;六是策划好2014年封片卡项目,重点是刮刮卡、小批量、祈福卡与房地产项目;七是加快邮政国内小包的发展,目标收入3万元;八是做大做强超市类和房地产类无名址业务,其中安德利超市实现收入目标20万元,房地产类实现收入10万元。
报刊业务:四季度完成业务收入74万元。十月份完成25万元,十一月份27万元,十二月份22万元。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征订收入完成42万元;二是狠抓文化礼盒和形象期刊的营销,要利用一切营销手段,争取有较大的突破,实现收入15万元;三是零售要以《知音漫客》、《特别关注》和《扬子晚报》等报刊为重点,整合资源,细分市场,做好产品定位和渠道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支局所零售业务,实现收入17万元;四是要强化营投人员业务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常态化,切实提升营投人员的业务技能和 营销水平;五是狠抓校园报刊收订工作;六是做好2015年报刊大收订工作。
集邮业务:四季度完成业务收入15万元。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以活动引领带动集邮转型发展,实现收入15万元;二是开展2015年新邮预定工作,要抢前抓早,积极争取票源,科学制定预订进度时间表,采取时间倒排机制,加快预订进度,确保完成各项规定动作,强化宣传,营造氛围,拓展市场,积极开展网上预订;三是做好2014年企业形象年册征订工作。
电子商务业务:四季度完成业务收入40万元。十月份完成13万元,十一月份11万元,十二月份16万元。确保储蓄短信净增5200户,实现代办车险出单200户,收入2万元。结合跨金融旺季营销活动,开展好储蓄短信加办工作,确保完成1.5万户。
分销业务:四季度完成业务收入11万元。十月份完成3万元,十一月份5万元,十二月份3万元。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做好跨酒水劳动竞赛活动,弥补收入缺口;二是加快大化肥欠费回收工作;三是加快渠道建设工作;四是谋划好2015年家乡包裹项目。
3、代理速递业务:四季度完成业务收入46万元。十月份完成16万元,十一月份12万元,十二月份18万元。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以窗口为主导,加大窗口营销;二是加大普邮代收工作力度;三是加强协议客户的开发;四是加强各项指标的管控,确保达标。
二、活动引路、项目带动,全力推进四季度五大战役
1、代理金融旺季营销战役:为做好2014-2015跨旺季营销活动,紧抓旺季发展机遇,深入分析旺季市场,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产品为纽带,深入推进客户分层经营和产品组合营销策略,落实省公司提出的“十个抓手”和“十个到位”工作,实现“策马迎金羊,挑战二十亿,实现新跨越”的目标。全局员工,横下一心,努力拼搏,向着总资产3.82亿元目标奋进。2、2014邮政封片卡战役:为确保实现2014封片卡旺季营销目标,一是提前行动,集中资源,攻坚克难,抓住“三大重点项目”(刮刮卡、旅游护照、祈福卡),形成规模;二是时点前移,阶段推进,紧扣热点,活动带动;三是重点打好“四大战役”,主题营销项目“攻坚战”、老客户“保卫战”、小批量“麻雀战”、销售型“持久战”。3、2015年报刊大收订战役:按照“转型发展、创新经营”的总体要求,保存量,促增量,坚持项目带动战略,着力推动市场拓展、营销方式、渠道转型。一是稳固邮校合作平台,以公益活动转型拓展校园市场;二是融入政府文化平台,以“文化惠民季”推动个人市场开发;三是搭载专业联动平台,以主题项目为抓手,促进商务市场转型;四是推广新兴订阅渠道,提高网上订阅规模;五是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期刊占比和发行质效,加大重点市场的开发,深入复制“数据+培训+激励+管控”为核心的芜湖模式,全面促进芜湖模式的落地,推进报刊发行业务健康发展。
4、新邮预订及企业年册战役:一是开展2015年新邮预定工作,抢前抓早,积极争取票源,制定预订完成进度时间表,采取时间倒逼机制,加快预订进度。完成各项规定动作,强化宣传,营造预订氛围,拓展县域市场,积极开展网上预订;二是要加强企业形象年册的征订。
5、五节联送战役:一是利用邮政企业百年品牌优势,做大、做强、做好“五节联送”项目;二是充分利用传统节日进行客户拜访,宣传“五节联送”产品,使用邮政产品回访客户,发挥邮政点多面广的优势;三是窗口营业人员继续开展“多说一句话”活动,大力宣传邮政“五节联送”的产品,使客户认可“五节联送”产品;四是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树立企兴我荣的思想意识;五是在总结往年“五节联送”专项营销活动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四项措施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分别是: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细分客户市场开展营销;激励机制兑现到位。
三、规范服务、强化管控,确保经营项目规范操作
1、加强服务管理。加强通信服务质量管理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温馨邮政,亲情服务--从微笑做起”以及“今天你微笑了吗!”活动,固化已取得的效果,并以此为抓手,全面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投递质量检查,禁止虚假信息录入,加大国内小包、家家购、代收货款的邮件投递跟踪检查力度。
2、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继续开展“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活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对金库夜间值守检查,确保人员按时到岗;加强消防、防抢防盗演练培训工作,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定期对车辆、消防设备、网络设备进行检查;加强对代收货款、家家购资金的检查,确保不发生资金安全事件。
3、加强质效管理。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加大应收账款回收力度,形成常态化发展趋势,做到项目结束,欠费清缴结束,形成良性发展,加强成本管控,提高经营质效。
面对新的形势和环境,和县邮政全体员工必须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心,发扬“一马当先、争先进位”的企业精神,保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工作激情,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以战必胜、攻必取的信心,发扬“四千精神”和“保证完成任务”的红军精神,创新发展,追求卓越,坚定信心,勇于拼搏,确保完成市公司下达的各项计划目标。
【民政局2014年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民政局2010年工作思路08-25
年民政局党建工作汇报10-05
xx年民政局工作总结11-02
肇源县民政局2012年工作要点09-03
民政局0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10-15
民政局2021年工作总结暨来年工作计划08-17
民政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安排06-29
民政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07-16
2008年民政工作总结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