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2024-07-07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精选8篇)

1.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篇一

新河县农业局

“以领导方式转变带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大讨论活动开展情况的汇报

1月30日,新河县“以领导方式转变带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讨论活动动员会召开。会议结束后,我局先后在班子成员会和全局干部职工大会上将会议精神进行传达,制定了农业局“以领导方式转变带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并对我局2011年的工作进行分析与总结,对2012年的工作要点按照“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进行了补充和完善。通过学习,统一了干部职工的思想,提高了对服务“三农”工作的认识,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按照县委、县政府2012年工作要点,根据局工作职能,确定了2012年局工作目标。

2012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总产量19万吨;建设种子基地,2012年培育面积力争达到1000亩;建设有机蔬菜基地,2012年设施蔬菜大棚力争达到2000个;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2012年力争示范面积达到1000亩;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12年力争新增10家。

二、为更好地完成本局提出的发展目标,主要采取以下工作举措。

一是制定特色农业县规划,加强与中国农大协调联系,力争6月底前完成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整体规划和专业详规,加快中国农大老教授协会新河科技工作站建设,力争6月底前挂牌;二是加快万亩蔬菜基地建设步伐,在发展模式及途径上重点抓好几个多样化:种植品种多样化,建棚模式多样化,时间岔口安排多样化,资金扶持多样化,销售途径多样化,品牌认证多样化;三是农业科技示范园抓试点,重点抓好“双十”工程,即:十个新品种、十个百亩方;四是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方式,继续聘请北京农林科学院、河北省农科院、中国农大、河北农大等科研院校专家教授为我县农业技术顾问。健全县乡村农业服务体系,在农业局建设县农技推广总站,在乡镇建设3个区域站。搞好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各乡镇至少成立1个统防统治专业化服务队。在县农业局成立专业合作总社。在农业局楼下临街门市开设惠农免费超市;五是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环境。六是着力抓好惠及民生的涉农项目跑办等。

新的一年,我局将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以实现建设“富裕新河”为目标,大力践行“二同”工作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狠抓工作落实,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以优异成绩向县委、县政府汇报。

2012年2月10日

2.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篇二

一、河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状

1.河南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近年来, 我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明显加快, 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格局正逐步形成。但三驾马车之中, 拉动河南经济增长的仍主要是投资, 2003年, 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10.54亿元, 拉动经济增长6个百分点, 而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与GDP的增速基本持平, 进出口总值虽然增长47.2%, 但总量只有47.16亿元, 消费和出口的拉动作用还明显有限。

2.产业结构仍落后于其他省份。近年来, 河南的经济社会事业有了大的发展, 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经济结构调整也已大见成效。但是, 我省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 三产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这种差距, 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更大。邻省的山东、河北、湖北、山西、陕西也都是第一产业比重比我们低, 第三产业比重比我们高。

3.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 河南省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靠资本投入转变为依靠资本和科技的双重投入。这对科技基础相对薄弱的河南省来说, 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及发达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80%, 北京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2年达到52.5%, 上海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999年已突破50%。

4.高新技术产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仍较低。近几年来, 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2005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2200亿元, 增加值860亿元, 比上年分别增长22%和23%, 目前已成为河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但从整体情况看, 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还较低, 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靠煤炭、电力、冶金、建材等能源和原材料工业。

5.能耗物耗居高不下,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长期以来, 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 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损害。河南不少行业、企业和产品的物耗、能耗水平居高不下, 污染物的排放量与经济同步增长, 自然环境恶化相当严重。如, 万元GDP所耗能源, 大约是我国平均能耗的1.2倍, 是日本的19倍;万元GDP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而千美元GDP排放二氧化硫, 发达国家为2.0千克, 河南却高达15.2千克。所辖黄河、海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中, 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标准的Ⅰ-Ⅲ类水质河段, 仅占56.0%, 劣Ⅴ类水质河段高达35.8%。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

循环经济是由“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所构成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行为准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即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 从源头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物排放;“再利用”, 即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 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 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资源化”, 即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循环经济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注重物质和能量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合理和持久利用, 要求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 强调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 因此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是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共赢发展的理想模式。

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进入20世纪以来, 在物质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 也加速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何解决日益紧迫的资源、环境与工业化加快、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 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 经济学家一直在探索解决这一突出矛盾。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两次世界性能源危机造成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突出矛盾, 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反思。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可持续发展宣言的签署, 标志着循环经济的诞生。

循环经济自诞生以来, 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 全世界钢产量的1/3、铜产量的1/2、纸制品的1/3来自循环使用。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 虽然引入我国的时间不长, 但从总体上看, 发展态势良好。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2003年全国每万元GDP能耗比1990年下降了50%, 累计节约能源7亿吨标准煤;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5.8%;全国每年回收的废金属、废机电产品、造纸原料、化工原料等废旧物资超过6000万吨。

就我国特别是我省来说, 发展循环经济, 是解决拉长产业链条问题的需要。目前我们很多产业链条都很短, 农业是这样, 工业也是这样, 不仅不长而且很多都是断的, 上游产品多, 下游产品少;初级产品多, 终端产品少;低效益的产品多, 高附加值的产品少。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能够拉长产业链, 而且还能形成一个系统, 实现资源的循环使用, 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发展循环经济, 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明确提出:“十一五”时期,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 又确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是:力争到2010年, 中国消耗每吨铁矿石、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等十五种重要资源产出的GDP比2003年提高25%左右;每万元GDP能耗下降18%以上。农业灌溉水的平均有效利用系数提高0.5, 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下降到120立方米。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提高到60%以上;再生铜、铝、铅占产量的比重分别达到35%、25%、30%, 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提高65%以上。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和处理量控制在4.5亿吨左右;城市生活垃圾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而河南省目前全省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四种常规能源探明含量折合标准煤计算, 全省人均能源占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3, 水资源全省每年供需缺口已达50亿立方米, 据水利部门预测, 到2010年全省将缺水69亿立方米, 而煤炭、石油、黄金等支柱矿产后备接替资源严重不足, 再加上一些环境污染、生态被严重破坏, 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

1.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循环经济的问题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问题上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是思想观念、工作思路、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上的重大革命, 而不仅仅是节约和降低成本。因此, 要加大循环经济宣传力度, 普及循环经济知识, 引导公众树立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增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

2.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清洁生产是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前提, 也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形式。它通过排污设计、工艺筛选、实施防治污染措施等技术和管理手段, 尽可能地实现接近零排放循环生产方式, 从生产源头削减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生态工业园区是指在一个园区范围内, 各企业进行合作, 以使资源得到最优化的利用, 特别是相互利用废料 (一个企业的废料当作另一个企业的原料) 。相比清洁生产, 生态工业园区由于克服了在单个企业层面上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局限而更适合河南多数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因此, 要在开展示范的基础上, 全面推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3.加大科技投入, 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持。要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的要求,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 加大关键技术攻关的资金投入, 大力支持我省的技术研究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发展。

4.建立循环经济的保障体系。发展循环经济, 政府应积极而科学地介入, 发挥主导作用, 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第一, 通过引导、规范、监督、服务, 重点做好对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环保产业、生态工业园区的市场监督和技术指导;第二, 通过绿色消费教育, 引导公众和企业积极参与绿色消费活动, 建立绿色消费体系;第三, 加快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 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第四, 加快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标准体系的建设。

摘要:河南经济增长方式近年来已有明显转变, 但仍存在不尽人意之处, 要加快河南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发展循环经济是最有效的途径。而发展循环经济, 应主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循环经济的保障体系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经济增长,河南,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李新民.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到工作中[N].光明日报, 2005-6-22 (C3版) .

3.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篇三

[关键词]十七大报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意义

[中图分类号]F0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08)04—0023—(05)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论题早已提出并被传诵,但真正地见诸于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并被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这还是第一次。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尽管只是一个词的改动,但其内涵却发生了质的重大变化。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这个理念的提出,说明中国共产党施政理念更加理性和成熟,它将引导中国的社会经济沿着一条正确的轨道运行。

一、“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

古典经济学时期,经济增长已是研究的焦点之一。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前,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被经济理论界视为同一概念,很少使用经济发展一词,以后由于需要开始分开使用这两个概念。经济学界一些学者将经济增长定义为产出的增加,并认为这是发达国家经济学的研究课题;将经济发展定义为结构的改变,并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学的研究课题。

当经济增长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和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时,人们认识到二者是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不能再被人为地割裂开了。

首先要明确的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价值取向,会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价值取向发生转换。按照国内外公认的解释,经济增长偏重于数量的概念,主要是对不同时期投入变化导致产出数量的增加而言,包括由于扩大投资而获得的增产和更高的生产效率所带来的产品的增加。它的核算常使用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三个指标。经济增长方式即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质量改善和组合优化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这些理论对当今相关研究仍有指导价值。现在经济学界结合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给予的解释是按照要素投入方式划分,将经济增长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占用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即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等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二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质量等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都非常关注经济增长指标,但如果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就会造成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调和重大损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讲的,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增长是其实现的目标也是其实现的重要途径。“这在相当大程度上寻求的依然是一种经济上‘量’的变化,用来衡量其变化的尺度还是一定时间段中GDP(GNP)或人均GDP(人均GNP)的增长率,基本上还是在经济活动数量变化的漩涡中兜圈子,尚未能有足够力量使人们从‘GDP’崇拜‘或GDP中心主义’的窠臼中走出。”所以,有的学者评价说,经济增长是指更多的产出,显现为GDP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它具有物本性、片面性、短视性、极端功利性等特点。

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复杂得多,涉及面更广,含义更深刻,内容更丰富。它强调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后更多的产出和变化,同时,“还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上的改变,意味着产业结构的改变以及各部门间投入分布的改变,这里有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要素和质的变化过程,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方面。”经济发展就是包括这些众多方面在内的经济社会进步过程,其所指向的价值目标是以人为核心。

增长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只有增长才能发展,但增长并非必然带来发展,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进程,也是人口素质、生产质量、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经济发展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其与“经济增长”相区别的鲜明特征就在于:“顾及可持续性,顾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也即更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增长成果的共享性。”增长方式是实现增长的方法和形式,发展方式也是实现发展的方法和形式。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价值取向的核心是落实在经济发展的“质”上。它蕴含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含有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过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它不仅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变化,更强调经济运行的质量提升和社会的和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式,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可能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外需上,尤其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扩大内需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应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尤其是要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通过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从而带动内需和消费。同时,要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所以,这就要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保持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协调好投资、出口与消费的关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巩固发展第一、二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其中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地位,从加工业优先发展逐步转向服务业率先发展。一要围绕现有产业来延伸,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加快融合、互动发展;二要围绕需求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三要发展农村服务业,加快构建和完善包括生产销售、科技、信息、金融和生活服务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四要培育充满活力的服务业市场主体,优化服务业组织结构。所以,这就要求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目前,中国大量消耗的能源资源主要是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绝大多数需要进口,大量进口但我们又缺少价格话语权。因此,必须加快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低代价增长。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因素,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管理创新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条件。所以,这就要求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在加快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的同时,还应创建环境体系予以保证,才能真正使其落到实处,这就要求:

第一,城乡间要形成规划、市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交通一体化。打破城乡界限,从整个行政区域范围进行整体规划,以节约土地、优化资源配置为原则,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市场发展,建立完善城乡一体的市场体系。完善商品流通市场,构筑城乡一体的流通体系;完善各类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和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互动交流;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要根据资源、环境、土地和劳动力条件,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建立城乡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交通体系,建设城乡之间人员往来、资源流动的通道,加强城乡之间的互动交流。

第二,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通过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通过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使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集中,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通过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促进竞争主体机会平等,创造充满活力的竞争新局面。同时,通过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与国有企业相比,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处在竞争弱势地位,要消除体制障碍,从全局的高度重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第三,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要以突出公共化为重点,不断拓展和充分发挥财政调控、收支、管理的重要职能作用。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建立现代金融体系及金融机构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第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包括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创新体制与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及国际科技资源。另一方面,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完善产业体系结构。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业;协调发展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强化体系功能,提高体系化程度。

第五,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推进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为此,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标准,加快技术进步,加强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完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实现能源资源有效利用的科学化、体系化。

第六,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为适应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要求,应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打破行政垄断和地区封锁,健全全国统一开放市场,使各种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促进资源通过市场实现最优配置。“同时,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培育新的要素市场,进一步增强市场体系的活力,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

第七,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要从让利性开放转向互利性开放,要实施互利双赢的开放战略,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同时,要在开放条件下有效防范国内经济风险,最大限度地保证经济安全。对外开放本身就是机会与挑战并存的,只有趋利避害才是理性的选择。只有在开放中有效防范风险,才能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长期形成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成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越来越严重的制约因素,消费、投资、出口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还不协调,分配不够合理、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亟待解决,部分地方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没有转上科学发展的轨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已清醒认识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方针,科学发展的又一重要方式,同时,预示着中国经济的第二次历史性转变已开始,这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更好地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这种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中国目前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简单地把增长当作发展,把增长作为第一位的追求。对一个国家来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不能保证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经过长期探索,现在我们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目标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发展方式,显然是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全面涵盖的,也就是说,单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保证实现科学发展,所以,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为增长方式只回答了在要素投入方面用什么办法做大“蛋糕”的问题,而“发展方式”不仅

回答了在要素投入方面怎样做大“蛋糕”的问题,而且回答了用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什么样的环境代价做大“蛋糕”的问题。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深刻更宽泛,它本身不仅包含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而且还从单纯注重数量的扩张转向既注重数量扩张又注重质量提高;不仅强调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仅要重视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科学,更符合中国的实际,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准确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二)更好地体现了“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需要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设计安排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进一步论述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这种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延伸,标志着执政党执政理念实现了向人本主义价值观的回归创新,也使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丰富,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民主、人的素质等方面的内容,但其行为主体除人之外似乎都不可能担当。”所以,一切都应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虽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但对GDP的片面追求并不必然改善人民群众的福祉。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也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享受等。我们已看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人民群众因经济快速增长和收入增加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实现经济增长,而且也要求以尽可能少的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强调的是GDP的增长,经济发展除了强调GDP的增长之外,还强调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就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精神,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变革。所以,用“经济发展方式”代替“经济增长方式”,更好地体现了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需要的内容。

(三)更好地体现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

首先,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在长期发展中处理和解决“快”与“好”关系的经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解决了许多旧矛盾,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绩。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积累和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在社会、环境、资源等许多方面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比如,粗放型增长方式加剧了资源环境的恶化,社会分配不公影响社会稳定,就业难制约经济健康发展,人口老龄化冲击社会保障体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导致城市化进程缓慢等。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在发展中客观难以避免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主观上缺乏用科学的发展观来认识发展的质量与速度的关系,过多地讲“快”,而缺乏“好”支撑。现在到了必须彻底转变认识的时候了,只有转变观念,才能从根本上处理和解决好“快”与“好”发展的相互辩证关系,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已清醒认识到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敏锐地察觉到在“快”思想指导下,以追求“速度”和“增长”作为首要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重大问题,其不适应中国国情,人类经济活动规律的缺陷日益暴露,所以,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在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将“好”放在优先地位,以“好”为先,“好”中求“快”,就掌握了经济建设中的主导方面。为了防止片面和盲目追求经济增长,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在了今后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之中,可见其意义的重大与深远。

其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好”与“快”的有机统一,“好”与“快”互为条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改革开放初期,没有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根本无法摆脱被动落后的地位,“快”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较快增长本身就是较好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保持较快的增长,才能抓住机遇,不断增强经济实力,更好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正如邓小平讲的: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并强调要抓住发展的时机,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快一些。“但经济发展不只是一个‘快’的要求,应当是又好又快,‘快’以‘好’为前提,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把握发展的节奏和步伐,使较快的增长速度长期保持下去。”正如邓小平曾经强调的经济发展得快一点,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邓小平的几次论述,其实是提出了经济发展既要快又要好,在好的前提下快速发展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凸显了“好”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这就要求通过经济发展方式来实现。“可见,‘又好又快’不是对‘又快又好’的否定,而是在‘又快又好’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好’与‘快’我们都要,关键是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转变,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它在新时期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怎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强调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理念的科学化程度越来越高。

总之,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表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价值取向的核心是落实在经济发展的“质”上,这对中国经济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一系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举措的实施,中国现代化之路会越来越好。

4.吴敬琏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篇四

2010年10月08日 08:10财经网【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15条

经济学家吴敬琏(来源:中新网)

过分倚重短期政策是出现“两难”困境的症结所在,其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关键在于切实推进改革,正确发挥政府在转型中的作用

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两难困境及其由来

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从短期来看相当不错,2009年我们采取“扩需求、保增长”的政策取得了成效,成为危机后回升最早的国家,超额实现了保增长的任务。

与此同时,这样高强度的刺激政策,消极影响也不可小视。一方面,资源和环境超支的恶果进一步显现;另一方面,货币超发,资产负债表的再杠杆化问题非常突出,导致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风险加大。由此,产生了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上的两难困境。

现在我们就面临一个问题,刺激政策要不要退出?不退出,资产泡沫问题和通货膨胀问题就变得越来越严重,泡沫一破裂,国家经济就会出现困难。中国明显存在这方面的危险。去年年底,中国率先走出了困境,大家很乐观地认为没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但是今年头10个工作日银行贷款就放了1万亿,政府也觉得这样有问题;到了第二季度,开始采取紧缩措施,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明显下滑,房地产市场摇摇欲坠,加上地方财政问题,一旦严重化,银行的不良资产就可能增加。也就是说,宏观经济政策既不能紧又不能松。松了,则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问题加剧;但一紧,增长速度就会下来,而且“半拉子工程”会大量出现,银行不良资产会增加。房地产业在我们经济增长中不正常地起了太大的作用,而它的一动一静又影响了整个宏观经济。既不能松又不能紧,这就是两难困境。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困境?症结就在于过分倚重短期政策。通常,人们用“三驾马车”的说法去分析我们经济的问题。所谓三驾马车,就是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驾马车中,消费本来就不足,出口状况也不理想,所以总需求就不足。我们驱动经济的办法就是扩大需求,只要能够把需求扩大了,它就能够把增长的速度拉起来。三驾马车的思路来自凯恩斯主义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经济发生不平衡的原因是总需求不足,因此,就用扩需求的办法来解决。对凯恩斯来说,这是一个短期分析的框架,采用政府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短期调节手段扩大需求,维持短期的经济增长。但是,他从来没有说这种框架可以做经济的长期分析。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还是要靠市场的综合调节。所以,依靠单纯的短期政策来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如果依据是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框架,那就是对凯恩斯主义的一种误读。

短期问题其实是受制于长期问题。我们不仅要解决短期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用短期的政策来赢得时间,从而解决长期发展与增长问题,这样才能保证长治久安。

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其实,解决长期问题关键在于选择一个有效的经济增长模式。所谓有效经济增长模式,就是在各种生产要素中,技术和知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经济增长就是生产的增长,它是主要生产要素在起作用,主要生产要素有四个:一是自然资源,二是技术,三是资本,四是劳动。原来我们所依靠的是自然资源(土地)和资本的投入。如果这两个要素占主要地位,要想增加消费就不太可能。我们常常说,现在需要改变消费和储蓄结构,提高消费在GDP中的比重。但是怎么才能提高?往往就是希望依靠政策支持,因为消费结构取决于生产要素的结构。当生产主要靠资本的时候,资本所有者在整个收入分配中就会占很高的比重;当生产主要靠自然资源投入的时候,自然资源的所有者在整个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比较大。自然资源和资本主要是由谁来占有的?目前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价,差价主要由各级政府支配。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的计算结果,这个差价在20-30万亿,还有人说是40万亿。另外,资本的所有者主要是国家,然后是私企。在收入结构上,一定是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收入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这些要素拥有者的消费倾向都是比较低的。所以,依靠自然资源和资本投入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不改变,或者经济发展方式不改变,要提高消费的比重是相当困难的。当然有一种办法就是增加国家收税然后补贴给老百姓。但这又会出现税收负担增加的问题,此涨彼消,并不能从根本上起到拉动消费的作用。那么增加消费有什么办法?一个是增加就业,另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促进技术进步。知识、技术的所有者是专业人士,如果他们的比重增加就会增加专业人员、所谓“白领”的收入,而白领边际消费倾向比资本所有者高得多。所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充分就业,提高技术、知识、信息在生产中的作用,才能够增加普通劳动者和专业劳动者的收入,最终提高整个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

其实,最早对此做出分析的是150年前的马克思。我们很多搞政治经济学的人有一个很悲哀的事情,就是自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权威,但是完全忘了马克思是怎么分析的,只是记住了一个结论,并不断地重复结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为什么资本主义要灭亡,因为在他生活的年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资本投入,结果就使得最终需求不断萎缩,最终导致经济危机。另外,劳动者收入相对地甚至绝对地下降,同时造成了阶级斗争的尖锐化。上述两个基本规律导致马克思得出了“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敲响了”的结论。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到现在,“垂而不死”,原因就是在19世纪末期,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发生根本性改变,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的。由此就产生了一个新的社会现象——“中产阶级”的出现和壮大。所谓的中产阶级就是白领,其人数、地位、收入水平都大幅提高,使得西方国家到了20世纪中期以后社会虽然有很多动荡,但是不像19世纪那样风雨飘摇了。

我们要解决长期经济问题,根本问题在于想办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点就在于提高技术、知识、信息这些生产要素在整个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我在“十一五”的时候,写过一本书叫《中国增长模式抉择》,这里面总结了一下。比照西方国家的增长模式转换的历程做了一个表:

我们现在所谓的经济发展方式或者是经济增长方式,或者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是在这个表的第二和第三、四之间完成。西方国家早期的增长模式就是主要靠资本积累,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但是在19世纪的60、70年代,造成了严重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使得资本主义面临危机。然而,就在1883年马克思去世前后发生了第二次产业革命,此后西方国家的增长模式转入到现在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最大特点就是不再依靠资本投入来驱动,而主要是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来推动。到了50年代以后,技术进步和效率的提高主要又是靠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后起的国家,我们可以迎头而上,但面临的任务是从早期靠投资来拉动的增长模式转向靠技术进步、信息化带动的增长模式转变。

现在看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应该达成了一个共识。2月3日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上,胡总书记做了一个很重要的讲话,提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个讲话里他50次提出了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见,党中央已经看到了问题不但非常重要而且刻不容缓。在十七大以后,把转变增长方式的口号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党代会的决议,而不是像“九五”计划、“十一五”规划是作为政府来抓、来实施的事情。但是,当转变发展方式成为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以后,很多地方列出10条以上的转变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太清楚到底要转变什么、到底要抓什么。我认为,核心还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也就是在各个生产要素中降低对资金、自然资源投入的依赖性,要靠技术进步、知识、信息带动经济发展。

这里顺带说一下出口问题。出口是由投资派生出来的。出口导向是东亚国家的发明。东亚国家都要提早实现工业化,所以在高速增长时期都是靠投资推动的,但是很快就会发现问题,投资驱动的结果是或迟或早会出现金融危机。东亚国家很巧妙地利用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储蓄不足的情况,用出口导向的政策来弥补国内需求的不足,这就维持了东亚国家几十年的高速增长。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也是这样,特别是在1994年外汇改革以后,出口导向政策用得很成功。但是正如日本后来发生的问题一样,其他采用出口导向的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要避免东亚国家出现的问题,就要转变增长模式,要转向依靠技术进步,提高效率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这是需要把握住的核心点。

那么,转变发展方式要从哪入手?第一,对于主要靠加工工业的发展来支撑高速增长的大部分沿海地区,要转变增长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就要依托现有制造业的产业链尽量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发展服务业,即产业服务化。但不是说所有企业一下子就延伸到头了,甚至还需要有做代工的企业。比较典型的有两个:一个是富士康,它转型以后还是做代工;另一个是台积电,它不做设计,只做芯片加工。但是,前后两种代工并不一样。最近很多报刊发表文章说中国还是需要简单加工业,这是对富士康的误解。富士康和台积电都是台湾掌握专利授权和专有技术最多的企业。

第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和前面一条不是绝然分开的。在传统产业里面,只要在一个技术上突破就很快会从旧的加工业中脱颖而出。我本来对于我们掌握新技术的能力也没有强烈的意向和信心,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到各个地方去调研,发现我们接近世界前沿的技术很多。做了一些研究后发现,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因为外国人早就发现,虽然我们教育质量还是有问题,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数量最多;根据欧盟的报告,从2004年开始我们的研发费用也超过日本,列世界第二位,加上改革使得我们的体制机制得到进步,把生产力解放出来了以后,这种新技术使我们不断地进步。但是让我们感觉很失望的是,这种新技术往往在产业化过程中比较艰难,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很好地利用。但技术突破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特别是2008年出现金融危机以后。根据经验,每一次金融危机过后市场经济都会有很大的调整,大调整的一个结果就是一定会或大或少地出现技术革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既然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又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且有很好的制造业基础,在一些产业面临着革命性发展的时候就出现一些机会,就是能够构建起我们自己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我们最近调研发现,有几个产业是有希望的,一个是信息通信产业,再就是新能源汽车中的动力电池。

现在转变发展方式的情况怎么样呢?中央号召以后,各省、市、县都做了部署,采取了新的措施,但是效果差别很大。我接触到的一些地方,苏州、无锡、常州“十一五”早期就开始行动了。但是他们首先就遇到一个问题:当地大多是外资企业,而且研发机构都在境外。当然,技术的溢出效应是不可阻挡的,可是它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没有承接的项目。而本土企业利用三年时间的发展,逐步进入了研发创新过程,使得产品变得有技术含量、有知识含量。所以,这三个地方在这一次金融危机情况下与别的地方比更具有生机。

还有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九五”计划以后做的,已经出现了初步成效。广东定了几个发展重点,一个是先进的信息通信产业,一个是电动汽车,一个是LED照明(半导体照明)。就先进的信息通信产业而言,他们觉得自己有两个短板,一个短板是核心芯片没有,另外一个就是液晶屏问题。为此,它就采取措施把短板补起来,最近取得突破性进展。

但是,也有一些地方还停留在一般号召上,有些地方出现一哄而起、赶浪头、同构化等值得注意的苗头。不少的省级规划、地级市的规划、县级市的规划基本上是将发改委或者中央领导同志的报告换成了自己的,都发展什么战略新兴产业,如新能源等,但这个地方的优势是什么、怎么能够扬长避短想的少。本来是很好的设想,因为一哄而上,最后产业出问题了,光伏产业,风电就是这样。我们的领导机关提出有保有压,刚刚是保的产业,过两天就变成压的了。反复出现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就要总结,其中有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要明确实现产业转型是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的,还是沿袭过去政府主导的老路?

关键是切实推进改革

过去走的老路对现在的影响很深。如果继续走老路,它就免不了像过去那样,由政府去审核攻关的项目,政府组织力量,政府指定研发单位,政府指定产业化责任机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是一个新问题。上世纪80年代初,中央提出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九五”计划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个是增长方式的转变,一个是体制的转变。到了“十一五”再次提出“实现增长方式从资源投入驱动到效率提高驱动转变”,或者是“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讲了二十多年还是没有转变过来。“十一五”规划纲要制定之前有一个大讨论,提出症结在于存在“体制性障碍”。大家讨论的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有四条:

第一,政府保持了太多对土地、信贷等重要资源的配置权力。第二,以GDP增长速度为主的政绩考核标准。

第三,财政体制缺陷(以生产型增值税为主的收入结构,重要公共服务的支出责任过度下移等),促使各级官员不能不追求物质生产部门的高速增长。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的研究,在中国最重要的支出责任一个是社会保障,一个是义务教育,这两个支出责任70%在县。第四,市场没有发挥作用,要素价格扭曲,特别是生产资料的价格扭曲鼓励资源浪费。另外,我们感到前面讲的是“破”的不够,而这五年在执行“十一五”规划的时候,真正感到“立”的不够。“立”什么呢?就是有利于或者是鼓励创新和创业的制度环境还有待建立。30年来中国人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这些先进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步履维艰,有的技术干脆还没有开始产业化就夭折在摇篮里,有些企业成了小老头树,就是长不大。这就是制度环境不佳导致的结果。而现在的技术发展非常快,几个月、一年、两年,你不能够做强,人家就超过去了。一些很好的技术,如七、八年以前,合肥科大讯飞[52.00-0.38%]的语音合成技术在世界语音合成比赛上获得第一名,曾经有德国专家对此产业链感叹不已。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公司做不大。大概是三、四年以前,普通手机上都有可以读短信的语音格式。如果在一个好的制度环境下,这个语音合成技术就可以发展成一个非常大的产业。

像这种情况还不算太糟糕的,糟糕的是碰到了垄断,甚至于干脆就把创新给扼杀了。因此,不仅是要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还要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硅谷精神里有一条叫容许失败。当然最根本的,正如科斯所说:最能激励创新、激励创造性发挥的诀窍就是,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本人所取得的报酬差别越小作用越大。

总而言之,不管是破除制度性障碍,还是建立一个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环境都有赖于改革。只有坚持改革才能消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性障碍,只有推进改革才能建立有利于发挥创新精神的经济社会基础。这两年,有个非常不好的现象是向旧体制回归。对此,我们需要打破阻力,一定要挡住,不开倒车,切实往前推进改革。

政府如何在转型中正确地发挥作用

21世纪以来,我们的改革推进的比较慢。这中间,不管是改革还是创造环境,还是推进转型,政府确实是一个关键性因素,其如何发挥作用是一个重大问题。要真正让政府发挥自己在推进转型中的作用,前提是要推进自身改革。但必须明确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政府在增长转型上的重要作用是提供公共产品,企业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十三大提出,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第一句话还有争议。政府怎么调节市场,含义是什么?第二句话没有争议,企业由市场引导的,不是由政府引导的。

具体来说,就有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应该做什么?现在中央要求转变增长方式,各级政府都重视起来了,过去许多不作为的地方政府开始作为了,比如一些地方政府过去受人指责,厂家说政府不作为,但是现在出现的问题就不是原来的不作为,而是为所不当为。这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有五条。第一,指定技术路线。这对产业的实质危险性很大。最大的教训还是日本,当年日本通产省和日本广播公司在整合高清技术电视的时候,认定了一条可模拟式,结果因为美国发明数字式而使得日本大量的资本和研究力量的投入全部泡汤,而且人类进入了数码时代。

第二,不要用行政指定、评定的方法去决定谁是先进企业,谁是先进个人。

第三,不要违法设立行政许可和市场准入。本质上说,从事什么职业,从事什么活动,这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如果说为了公共利益需要禁止某一些人进入,那么需要通过立法来规范。所以市场经济原则叫非禁即入,没有法律明文禁止都可以自行进入。

第四,不要利用行政权力垄断市场与民争利。

最后,政府不要介入“竞争后”的企业活动,补贴本地企业。

当然,政府需要有所为。第一,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提供基本社保、良好的教育体系和科研体系尤其是基础科研体系;第二,用公私合作(PPP)的方式提供共性技术和组织竞争前开发;第三,按照外部性大小,用补需方的方式对节能、环保产品进行补贴;第四,做好规划和协调工作。

5.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篇五

以节能减排为抓手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作者:卢震宇 卢彩芬

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07期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中国不但签署了《京都议定书》,还做出一系列重要经济战略部署,把节能减排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工作。

公元集团在浙江省黄岩市拥有两家核心子公司——永高股份有限公司和公元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整个2010年,两家子公司的销售收入达到了21.41亿元,利税2.12亿元,分别比上年度增长50.3%和127.9%,而万元产值能耗(标煤)同比下降了7.3%。这是自2006年公元集团制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路线图以来所取得的显著成效。笔者作为这项工作的亲历者和主要决策者,将重点分析公元集团在加快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的举措,并介绍一些不成熟的经验。

一、以节能减排为契机,勇担社会责任

当今社会,因为环境污染而引起的环境破坏、资源浩劫、生存条件恶化等情况层出不穷。作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集团公司,公元集团从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入手,以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和高新科技产品开发为落脚点,大力开展以技术创新为重点、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为核心、以加强节能降耗指标考核为手段的节能减排工程,促进集团公司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品开发。

1.以光伏太阳能新兴产业为开发重点,推进产品结构调整

通过对市场调研、技术路线选择、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和投资规模等进行的可行性研究,集团公司将光伏太阳能新兴产业作为开发重点,并据此制定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路线图,使集团走上以塑料管道为主,逐步形成增加开发、生产和销售“光伏太阳能、家用电器”多元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

2006年12月,集团公司在总部黄岩成立了“浙江公元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公元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7年和2008年先后通过德国(TUV)、美国(UL)、欧盟(IEC6125ROHS)和欧洲(IEC6173)等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认证。如今,公元太阳能公司业已完成总投资3.5亿元,占地64亩,建筑面积达39000m2,包括从日本、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引进的6条电池片生产线在内的生产规模与生产能力。该6条生产线自投产以来,具有年产130MW太阳能电池片、1000MW太阳能组件和1000万盏太阳能灯具的生产能力,2011年销售收入9.3亿元和12亿元。

2.以大幅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为途径,为节能减排争取更多空间

通过大力开发低能耗,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管道,如PP-R抗菌管、PE给排水管、PE-RT地暖管和PVC中空螺旋管等品种,集团公司在以光伏太阳能新兴产业作为拳头产业的同时,积极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生产与研发,扩大企业的业务范围,壮大资金链,从而大幅度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节能减排工作争取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以技术创新为抓手,激活员工创造性

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和智慧之源,一定要挖掘员工身上的潜在可能性,激发员工技术创新的思维与意识,激活员工的创造性。2006年,集团子公司——永高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下达文件来保证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持续有效开展。结合企业的劳动竞赛和技术改造工作,仅2009至2011年三年间,在集团公司的奖励机制刺激下,共评出70项获奖项目,其中涉及节能减排的就达到16项之多。

众所周知,在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些边角余料和碎片,如果将其作为废弃物处理,既污染环境又容易造成损失。而经过技术创新活动的思想引领,员工们主动请缨成立太阳能电池片综合利用攻关小组,凭借着他们的聪明智慧,变废为宝,开发了太阳能草坪灯、工艺灯、庭院灯、信号灯等系列太阳能灯具产品。这些太阳能灯具品种不但国内领先,而且将边角料和碎片的利用率提高到了96%以上,直接产生经济效益1000万元左右。

利用能源计量仪表监管车间用能,并列入车间经济核算指标。在每个车间都安装能源计量仪表,将车间产品生产与能耗用电量挂钩,集团公司以此作为车间经济核算考核指标与奖金联动计算。为了减少人工损耗,公司动力科、信息中心和电工班还通力合作,研发出一款“远程自动抄表系统”,将计量表的流量转换成脉冲信号,传输到数据采集器,然后通过光缆传送到管理中心计算机处理,是一款智能化多用户远程集中抄表装置。此项改革每年能为集团公司节电100余万度。

三、以资源循环利用为载体,增强管理效能

1.加强节能改造,更新、改造、淘汰高能耗设备

将20台老式水泵换成高效节能的水泵,每年可节电6万多度;将老式空压机换成变频式空压机,改造中央供气系统,每年可节电210万度。永高股份有限公司在进行技术改造的同时十分注重节能改造工作,近三年来仅在节能方面的投入就多达2000多万元,新增近200台节能注塑(挤出)机,更新淘汰高能耗产品。

为提高节能降耗的有效性,集团公司还将节能减排的视角转向了生产安排,利用峰谷电错时上下班制度应运而生。和广大制造类企业一样,集团公司也采取24小时不间断生产工作制,“停工不停产、停人不停机”,而在这个过程中,电力消耗不容小觑。由于夜间电压高、加热快、热利用率高,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集团公司就将大量设备安排在夜间生产,以避免峰时用电,既缓解了黄岩当地的用电紧张情况,又减少了企业的生产开支,降低了成本。

2.资源循环利用,建立工业循环经济

除了在降低能耗、提高利用率上动脑筋,集团公司更注重对可持续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旨在建立绿色、科学、和谐的工业循环经济。新建两座污水处理池,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封闭式处理,并在混配料车间安装大型高效吸尘装置,既能减少粉尘污染,又能收集粉料回用;利用蓄水池补充工业冷却水,安装“洗澡用水智能控制系统”,从生产和生活两个角度节约用水。集团公司在资源循环利用上可谓下足了工夫。例如:集团公司按照自然生态中物质循环共生的原理来设计生产体系,将企业的废物或副产品,回收利用或用作另一个企业的原料,通过废弃物交换和使用,将不同企业联系在一起,形成“自然资源→产品→资源再生利用”的物质循环过程,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将生产和生活对环境的危害与破坏降到最低程度。

通过分析总结,笔者归纳出集团公司的资源循环利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冷却用水全部循环使用;

(2)废次品全部回收、轧碎以用作生产原料;

(3)各种设备润滑废油全部回收,作为生产配套密封件的原料;

(4)集中收集包装废物变卖,作为其他相关生产厂家原料;

(5)办公纸张双面使用和逐步推行无纸化办公室等。

6.建设农业强省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篇六

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 作者:李成龙

黑龙江是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有较好基础、发展有巨大潜力的农业大省。1995年省委七届四次会议做出了由农业大省建设成农业强省的决定。现在这一决定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怎样建设农业强省?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为我们指明了建设农业强省的基本指导方针。加速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对于我们建设农业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农业强省必须加速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建设农业强省,必须加速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这是由农业强省的本质特征、我省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建设农业强省战略规划的总体要求决定的。

1.农业强省的农业,必须是产出总量高,向省外供给量大,在全国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的农业。黑龙江由农业大省建成农业强省,要使粮食总产量有突破性进展,农产品有效供给居全国前列,对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做出突出贡献。改革以来,黑龙江粮食产量已连续登上300亿斤、400亿斤、500亿斤三个台阶,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2000年全国需要增产800亿斤到1000亿斤粮食,黑龙江承担了150亿斤任务。到2010年黑龙江的粮食产量要在“八五”末期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00亿斤。显然,为完成这样的要求,农业增长方式必须加速实行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

2.农业强省的农业,必须是广义农业系统各结构部分都合理发展的农业。黑龙江建设农业强省,要发展多元结构大农业,在充分开发利用农业国土资源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黑龙江的农业国土资源总量大、种类多;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均居全国各省区首位;林地面积3.2亿亩,是全国最大的林区;牧草地6500万亩,是全国十大牧区之一;可利用水面1000万亩;苇塘450万亩。此外,还有8300万亩后备土地资源,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2.2%。这些国土资源在粗放型增长方式的运用下,利用率极低,过耗与沉睡并存。建设农业强省,就要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大力发展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多种产业的大农业,把黑龙江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畜产品、林产品生产基地。为此,就不能沿袭粗放型增长方式,而要实行集约型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3.农业强省的农业,必须在本省产业结构的形成与演进中有突出重要地位,对本省经济发展起重要牵动作用,黑龙江建设农业强省,要大力发展农业后续产业,使同农业关联的产业链条成为有黑龙江特色的优势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黑龙江经济健康发展、良性循环起关键性作用。长期以来,黑龙江丰富的农业资源,只提供原字号产品的初级产品,各类农产品加工的比重和深度都很小。目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的产值和利税,只占领全省工业总产值和利税的17.20%和15.4%,分别低于全国平均值12.1和7.8个百分点。后续产业不发达,产业链条短,是黑龙江农业的一个突出弱点。也是黑龙江经济的一个突出弱点。建设强省,要大力发展农业产品加工工业体系,把黑龙江建设成为国家重点的食品、饲料、林产工业基地;大力提高农业后续产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和作用。这就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集约化发展,使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加工增值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竞争,求得发展。

4.农业强省的农业,必须是可持续发展农业。黑龙江建设农业强省,要加强国土的整治与保护,为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奠定生态环境基础。建国以来,黑龙江虽然把昔日的“北大荒”开发建设成为“北大仓”,但传统的外延式粗放型增长方式,却给国土资源造成重大破坏:耕地有机质由开垦初期8—12%下降到6%;草原“三化”(沙化、退化、盐碱化)面积达600万亩;森林过伐,导致灾害性天气增加,水土流失加剧,全省水土流失面积7500万亩,其中耕地6000万亩,水土侵蚀区每年流失表土0.3—1厘米;„„这些都在昭示,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已经走向了尽头,如不变转增长方式,我省的发展将难以为继。建设农业走集约型增长之路,把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整治结合起来。

5.农业强省,必须有繁荣富裕、全面发展的农村经济。黑龙江建设农业强省,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繁荣富裕的新农村,在增大农村经济总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过去,黑龙江农村一直单一发展种植业,种植业中又单一发展粮食种植业,产业结构单一,以致农村经济总量不大,实力不强。改革以来,以粮牧企为重点全面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村经济面貌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变。但畜业作为一项独立产业还在从种植业附属地位分离过程中,经营粗放;乡镇企业现仍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基本上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经济的路子;农村其他各业,正从无到有,其生产经营状况也只是追求外延式的数量扩张。这些都阻碍着农村经济有效发展的整体实力的增强,为在增大农村经济总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把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农业强省建设的途径

1.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实质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这种转变的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科教兴农,把农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提高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为此,一是大力开展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和应用,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成熟技术组装配套以及良种培育与开发方面搞突破。我省农业近年连续丰收,起到突出作用的就是大面积推广了玉米、水稻、大豆、甜菜等农作物高产模式栽培技术。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有同这种转变相适应的优质高产早熟抗逆作物新品种。二是着眼于农牧渔多元结构大农业和后续产业链条各环节,研究、开发、引进和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提高所有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三是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科研和推广有其特殊性,必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四是提高农业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我省农民的平均文化程度只有6.6年,不适应掌握现代化农业技术需要,要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改革和调整农村教育结构,把农业职业教育纳入农村中学教程,成立初等、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和农民技术学校。一些地方实施的“绿色证书工程”,组织农民技术研究会,开展“科普之冬”、“科普之夏”等活动,对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都有积极作用,应该坚持和推广。我省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仅为40%,同发达国家平均70%的水平相距甚远,应努力提高。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改革同步进行

经济转轨和增长方式转型,二者相辅相成,要同步推进,通过深化改革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造体制条件,形成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管理和经济运行机制。传统计划经济在黑龙江的影响特别深重,强调这一点就更为重要。一是深化和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通过延

长耕地承包期,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促进土地的规模经营,以有利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在草原和水面开发中,要按照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做法,把可开发利用的草原和水面全部承包下去,以推动对这些资源从粗放式经济向集约式经济转变。在国营农场,要完善大农场套家庭农场的双层经济,释放农垦职工转变增长方式的积极性,在我国有林区,要大范围推行以工资田、劳保田、就业田、养老保险林、家庭林场为主要内容的分户经营。这既是兴林解困的重要措施,也是转变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二是完善农产品流通和农村市场,在重要农产品产地或集散地,兴建一批贯通城乡、辅射全省、吸引外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并积极发育农用生产资料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努力实现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必要的前提。三是改善宏观调控,实行有利于转变增长方式的宏观调控政策,通过技术支持、资金投入、要素供给、资源利用、价格诱导、市场服务、风险保障等途径,从多方面促进农业在发展中实现增长方式转变。

3.推行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

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家庭承包制基础上,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这种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以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企业为龙头,以农户为基础,以经济利益为纽带,通过合同契约关系把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销售者联结起来,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加工,形成市场牵动“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格局。实践表明,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改变了农业只从事低层次原料生产的传统方式,实现了农产品的深度开发和多次转化增值,培植壮大一批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形成了一批产业和产业链,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推进了区域和省区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的发展能力,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必须走的途径。我省从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推行了粮牧企、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并取得积极成效,应在这个基础上大力推行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是我省农业增长方式粗放落后的重要根源。实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土地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我省有8000多万亩中低产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2/3。目前是1/3的高产田生产全省产量1/2的粮食;而这2/3的耕地只生产另1/2产量的粮食。要强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栽培措施加大改造中低产田的力度。二是农田水利建设。我省可灌溉的农田很少,基本上全靠天然降水,排水情况同样相当薄弱,必须加强排灌设施建设。西部干旱地区主要是抗春旱、伏旱水源工程建设。东部易涝地区主要是除涝工程、堤防工程和田间配套建设。三是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这项工程应以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半山区、丘陵漫岗区的小流域治理为重点。四是防护林建设。包括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在我省部分和各市县的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生态农业。

5.开放开发、联合开发

所谓开放开发、联合开发,就是吸引省外国外客商来黑龙江投资开发;引导城市企业富余生产要素向农业分流;引导省内人多地少地区劳动力到人口稀疏地区搞异地开发。这是黑龙江发挥自身特有优势的战略谋划,现已呈现发展的好势头。国外如韩国、泰国、新加坡的一些大企业集

团,省外如有名的山西昔阳“大寨大队”,均已参与。省内四大中直煤矿已确定开发100万亩、兵器企业40万亩、大庆油田30万亩,并仿照农村的经营机制落实。省内传统农区如绥化市,1995年异地开发面积已经达到37万亩,其中市啤酒厂、烟草等单位开发规模达到万亩以上,有的村异地开发面积已超过本村原有耕地。开放开发联合开发,不仅加大了开发力度,而且必然会在观念、资金、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为农业注入新的活力,有益于集约型增长方式的生长。6.加强小城镇发展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要加强以城关镇(含县级市的建成区)为中心的小城镇的发展建设。首先是发挥小城联结中心城市与乡村的桥梁作用和小区域的经济中心作用,为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服务。其次是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集聚,解决分散布局存在的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供应短缺,土地与资源使用不经济,污染环境和缺少分工协作效益等问题,使其向集约化发展。再次是发展城镇第二、第三产业,吸纳农业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转变产生的剩余劳动力。要加强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城乡产业结构一体化,把城市产业与乡村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城市产业与乡村产业的关联度,发挥城市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对乡村产业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作用。二是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构筑中心城市为所联系的广大农村服务,为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服务的物质技术载体。三是城乡市场一体化,城乡通开,发挥城乡市场各自的特点和二者结合的优势,形成四通八达的流通网络和发育健全的市场机制,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四是城乡科技进步一体化,把城乡科技进步纳入的科技发展规划,推进城市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援农村,促进城市科技与乡村生产相结合,以利于把农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

7.浅析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篇七

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但是经济结构不协调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农业基础依然薄弱, “三农”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并且传统产业与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业在工业中仍占主导地位, 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工业技术装备水平落后, 造成了能源、原材料的高消耗。在中国科学院《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 专家对59个国家的资源绩效水平进行了排序, 而中国位于资源绩效差的国家之列, 中国对一次能源、淡水、水泥、钢材和常用有色金属这五种资源的单位GDP消耗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9倍, 这说明中国没有摆脱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为特点的资源能源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这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 弄清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过程中有哪些障碍,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经济增长方式内涵与类型

经济增长方式是由经济增长的内容、决定经济增长的各因素共同决定的。因此, 一般来说,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方式。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提示可以把经济增长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实现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另一种是依靠提高效率实现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有以下特征:一是其目标是追求高速度, 效益是依附于速度的;二是从增长源泉来讲, 粗放型经济增长是通过高投入、高消耗和扩大规模来支撑其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三是从增长形态来讲, 粗放型经济增长往往表现为水平扩张为主的形态, 各产业部门均扩大其生产规模, 造成严重的结构扭曲问题;四是从增长结果来讲, 粗放型增长是以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 不考虑投入与产出之比;五是从增长的轨迹来讲, 粗放型经济增长不连续、波动大;六是从增长的代价来讲, 粗放型经济增长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1] (P63~64) 。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有以下特征:一是其目标是经济的高效益, 速度蕴涵于效益之中;二是从增长源泉来讲, 集约型经济增长是通过技术进步和提高效率来实现的;三是从增长形态来讲, 集约型经济增长往往表现为重点扩张为主的形态, 产业部门之间呈现非均衡发展, 一些高增长部门的扩张是以另一些低增长部门的收缩为前提的;四是从增长结果来讲, 集约型经济增长是以低投入、低消耗来实现的, 经济效益反映了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关系;五是从增长的轨迹来讲, 集约型经济增长具有持续稳定性和协调性;六从经济增长的代价来讲, 集约型经济增长十分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存在的障碍

(一) 产业结构不合理

关于增长方式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马克思是从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出发来分析的。马克思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 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第Ⅰ部类从事生产资料的生产, 第Ⅱ部类从事消费资料的生产。这种划分产业结构的方法可以揭示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时两大部类产业间的实物和价值构成的比例平衡关系, 特别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一是两大部类内部的均衡, 包括Ⅰ (c+△c) +Ⅰ (v+△v) +Ⅰm/x=gⅠ, Ⅱ (c+△c) +Ⅱ (v+△v) +Ⅱm/x=gⅡ;二是两大部类之间的均衡Ⅰ (v+△v+m/x) =Ⅱ (c+△c) 。只有满足这些条件, 才能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而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首先生产结构不合理, 生产供给结构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 这表现在社会中出现低消费水平下的地区性过剩, 同时生产过程中存在低配置下的高成本和低效益;其次是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较粗放和落后, 第一产业现代化程度过低, 第二产业比重高但内在水平不高, 低水平重复多, 第三产业虽然发展快, 但由于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的发展滞后, 因此其发展水平和内部结构难以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三是在各类产业内部, 企业组织规模“大而全”和“小而全”的问题突出, 专业化水平低, 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优势, 并且产品结构不合理, 低档产品多, 多数行业中一般产品相对过剩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短缺的现象并存[2];最后, 各地区产业结构间雷同情况较多, 从而造成了行业布点失控、重复生产与重复建设的问题, 严重降低了经济的规模效益、分工效益与结构效益。

由于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着严重的结构不均衡问题, 并且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又决定了经济增长方式, 因此虽然我国经济一直持续增长, 但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运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 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实现社会供给与社会需求的总量均衡和供求总量内部构成比例的均衡, 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和基础。

(二) 当前机制中存在着诸多体制障碍

马克思认为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 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度, 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另一方面, 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制度, 会阻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因此, 对于经济增长来说, 制度可能是正影响因素, 也可能是负影响因素。

而我国当前的机制中存在着以下障碍:

首先是生产要素定价机制不合理。政府对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的控制, 是我国非再生资源的开采和消费偏离最优路线的重要原因, 这也直接造成了很多生产要素市场根本没有发育起来或根本不存在, 而有些生产要素市场虽然存在, 但价格不合理[3]。比如自然资源的价格偏低就造成利用资源的“外部性”成本得不到合理补偿, 必然导致资源型产业过度发展, 致使产业结构缺乏压力和动力。另外, 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扭曲还造成对资源过度需求和浪费, 客观上刺激了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最后, 资源产权制度的缺失造成所有者权益得不到体现, 使资源开采者普遍过度开采和破坏性开采, 不仅浪费资源, 还造成了环境污染。

其次是现行的财税体制不合理。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 中央的收入比重有了较大提高, 但原有的支出结构没有做相应的调整, 再加上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 导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另外, 以增值税为主体的财税体制客观上刺激了地方不顾资源和环境条件, 盲目发展财政增收效应大的传统重工业。

再次是我国长期以来对一些能源、资源实行政策性补贴, 但对能源、资源的税费却偏低, 比如我国矿产资源现行补偿费平均税率为1.18%, 而国外的该项费率一般为2%到8%。另外, 我国石油、天然气的税率为1%, 更是远远低于国外水平, 我国资源税税额长期偏低和税负持续下降的状况, 已无法有效发挥资源税调节资源级差收入的功能, 也难以促进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

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也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生了阻碍作用, 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政府职能越位, 政府手中仍掌握着重要资源配置的权力, 但实践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才是最有效率的, 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 往往会使资源无法落到能有效使用它的微观经济主体手上, 而且容易引起腐败寻租行为, 结果是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使用的浪费;另一方面是政府职能缺位, 我国的教育与医疗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没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法制也不够完善, 存在无法可依, 有法不依, 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4]。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对策与建议

(一)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首先, 大力发展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第一我们要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因为它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因此, 在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等方面应对该建设予以支持, 并通过税收优惠和建立“政策引导、企业自主、金融支持、各界参与”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投融资体制为该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第二要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运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加快发展机电一体化设备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系统, 并且围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与新能源、精细化工、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应用软件产品、石油化工产品、石油深加工产品、生物制药及系列产品, 通过把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 推进传统工业现代化[5]。

其次, 把鼓励和支持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一是在制定宏观政策和结构政策时, 要将促进服务业发展摆在重要地位;二是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性服务业的改革, 重点是放宽市场准入, 引入竞争机制;三是加快服务业行业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制定和完善;四是继续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开放带来的竞争效应和示范效应将促使国内服务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增强竞争力;五是加强服务业发展基础条件的建设和完善, 重点要扩大农村地区和中西部落后地区基础服务设施的覆盖面。另外我国第三产业一直以来侧重于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要实现第三产业内部的结构优化, 必须加强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物流配送等支持国民经济高效运行的生产性服务业。

总而言之,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是在加强第一产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加快第二产业的转型, 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和发展质量, 在总体上推动产业纵向发展与升级, 形成以高度社会化、商品现代化为主, 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型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必须加快促进产业结构由高消耗向高效率转变, 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 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 进行全方位的体制改革

首先, 改革生产要素定价机制。一方面要加快建立资本、土地、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市场, 让市场决定资源价格, 使资源价格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五大资源领域的价格改革:一是全面推进水价改革;二是要积极推进电价改革;三是完善石油天然气定价机制;四是全面实现煤炭价格市场化;五是完善土地价格形成机制。

其次, 改革财税制度。第一要设立和完善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税收制度, 包括:一是调整和完善资源税, 普遍实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提高矿产资源税率或补偿费率;二是实施燃油税, 这样可以提高对汽油等稀缺资源的有效利用;三是取消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四是稳步推进物业税, 这样可以控制对房产的过度需求, 防止房地产业泡沫的出现;五是对有利于转变增长方式的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节能和节材产品生产和使用、保护生态和环境的行为给予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6]。第二要促使以增值税为主体的财税体制向以所得税为主体的财税体制转变。因为, 以所得税为主的税制具有征收成本低、效率高、透明度高的特点, 更适合经济增长的需要。最后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权责的基础上, 相应提高中央政府的支出责任和转移支付力度。

最后要转变政府职能。第一要积极推进政府从全能政府、管制型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法制政府转变, 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第二要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的直接干预, 切实保障市场主体的产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 真正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第三是政府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上, 及时提供公共物品, 大力完善医疗、养老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

摘要:文章对如何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进行分析和探讨。首先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和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作概述, 接着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所面临的障碍, 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这些障碍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制度

参考文献

[1]谢琦.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2]谭顺福.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调整[J].管理世界.2007 (, 6)

[3]权超.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障碍与对策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4]李炳炎, 唐思航.进一步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问题探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 6) .

[5]刘云.产业结构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 12) .

8.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篇八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1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增长方式方面,我国目前还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突出问题,存在着严重的发展隐患。

在投入方面,按照美国经济学家格鲁特曼的“增量资本产出率”,即从每增加1亿元GDP所需要的固定投资来看,我国在“六五”期间是1.8亿元,到了“十五”前三年上升到4.99亿元,也就是说,我国创造1元钱GDP需要的投资竟然接近了5元钱。这足以说明,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净出口,在我国更多的是靠粗放的投资去拉动的。

在能耗方面,以水资源为例,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但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数却只有0.4,相当于国外先进水平的一半左右,工业每万元产值的用水量高出了国外先进水平的10倍。2003年,我国实现的GDP,按现行汇率计算为1.4万亿美元,约占全世界GDP的4%,但为此消耗的资源,包括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等,分别约占世界消费量的7.4%、31%、30%、27%、25%和40%,消耗的资源高出世界平均水平很多。

高消耗换来了高增长,也带来了高排放和高污染的问题,现在,中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出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出10多倍。

不协调的问题则更明显,经济增长的不协调体现在三个短板:一是农业的短板,农业基础薄弱,“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二是服务业的短板,中国现在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32.3%,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6.4%,还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45%,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效率,社会物流总成本比发达国家高出近1倍.三是行业中的短板,中国的传统产业、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的产业仍占主导地位,许多关键的、高技术的设备都要依赖进口。

2树立经济发展的新理念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一些发达国家现在走的正是这样一条“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发展模式,而我国的能源利用率只有33%,工业用水利用率为55%,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25%和20%。

传统的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简单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而忽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相应地把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单一标尺而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而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辨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发展应该始终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有利于而不是有损于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标准的增长方式。

必须辨证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也不能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谈不上经济发展,但增长并不一定带来相应的发展。国际经验表明,事实上存在着“没有发展的增长”,甚至“负增长”,即经济总量扩大了,但经济结构没有优化,经济增长的质量没有改善,国家的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的综合质量没有实质性提高,甚至在经济总量扩大的同时,结构恶化了,环境破坏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下降了。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增长方式。

必须辨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应该认识到,破坏自然、掠夺自然,就是破坏自己、掠夺自己:要关注人,也要关注自然;要满足人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的平衡:要关注人类当前的利益,也要关注人类未来的利益。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更要倍加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

3进一步完善经济核算体系

GDP这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曾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规模、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GDP又是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对GDP的重要作用不能忽视。但现行GDP也有其局限性,它主要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一定时期经济增长的“产出”、“总量”和“量”,没有或不是很好地反映其“投入”(特别是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的代价)、“结构”(包括社会财富的分配结构)和“质”(包括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社会效益等)。在GDP核算存在种种缺陷的情况下,单纯地用GDP来评估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果,考核领导班子的政绩,有失偏顿,容易导致一些地方不惜代价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忽视结构、质量、效益,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要完善GDP,需要逐步建立绿色GDP的体系,在现有GDP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资源、环境、人文等因素,建立一套不仅包括物质文明,而且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内的科学考核体系。

4调整经济结构

要切实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解决农业“短板”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要改组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设备。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努力扭转服务业长期滞后的局面,提高服务业比重,增强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服务业在扩大就业中的作用。此外,还要遏制某些地区、某些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5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原则是“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减量化是指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地消耗资源:再使用是指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可循环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地无害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以电解铝为例,生产一吨铝,要消耗1500度电。去年出口了125万吨铝,就相当于出口了接近200多亿度电。但是铝的再生性能好,受损率小,按一定的生命周期计算,目前铝制品的平均寿命是15年,按可再生13~25次计算,铝的平均寿命就可以达到200~375年,可以大大节约铝钒土的资源消耗。

6推进科技进步,加快体制创新

将来的能源、资源问题,最根本的还要靠科技进步。以能源为例,现在能源的生产和生活消费主要是靠煤炭、原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这些不可再生资源都很有限。太阳能是最清洁,最丰富的能源。太阳能是化石能源的3.5万倍,然而太阳能的收集、储存、使用等技术问题还没有过关。解决能源问题的最终出路还是要靠科技。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体制创新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没有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转变。

7强化企业管理,提高国民素质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微观基础。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强化企业管理,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和企业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基础管理工作。

要提倡文明、健康、可持续的消费方式,要广泛开展节约型社会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全社会、全民族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

上一篇:高二物理电荷库仑定律教案下一篇:重阳节简短短信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