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散文:春

2024-09-20

春天的散文:春(通用11篇)

1.春天的散文:春 篇一

春,它悄悄地走来了,谁也不知冬伯伯是何时走的,春姑娘是何时来的。

或许,只有那些勤奋的小树叶、小花草和小昆虫们才能知道。不信,你来看:那枝叶上,努力地钻出来一个小小的头,那是在向春姑娘点头;那花朵上,终于绽放出了一双小小的手,那是在向春姑娘献礼;那洞穴里,爬出了一只小小的蚂蚁,它摆动着两个角,摇来摇去,那是在向春姑娘挥手。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如果说,秋姑娘有一个化妆盒,把大地涂成了五颜六色。那么春姑娘就是唤醒大地的。你看,松树上,有几片叶子性急地忙着钻了出来,好像非常着急,不想错过任何一秒见到春姑娘的面孔。你看,春姑娘又去了小朋友的家里,来叫醒这里的小花小树,它们在温暖的家里,早就等着春姑娘光临呢!你看,枝上的花骨朵开了,树叶也显得更有精神呢!它们一摇一晃,在向春姑娘挥手表谢。发财树也等不及了,抽出了嫩绿的枝条,它们非常感谢春姑娘的到来。

或许在门外,还有一丝丝寒意,大树上,枯枝还挂着一两个枯枝,光秃秃的。春姑娘见了,召唤了一场小雨,嘀嘀像珍珠、宝石,下了一会儿,就停了,再看看枝干,已经有了一点绿意。它们期待,它们盼望再下一场春雨,能唤醒自己,能唤醒万物。

春天来了,离夏天还会远吗?

公众号:丰镐文苑

2.春天的散文:春 篇二

“我是个国文教师”

朱自清先生有一篇《写作杂谈》, 对他自己的散文写作作了一个总结性的回顾, 一开头就说:“我是个国文教师, 我的国文教师的生活的开始可以说也就是我的写作生活的开始。这就决定了我的作风, 若是我也可以说是有作风的话。我的写作大体上属于朴实清新一路。一方面自己的才力只能做到这一步, 一方面也是国文教师的环境教我走这一路。我是个偏于理智的人——我的写作大部分是理智的活动, 情感和想象的成分都不多。”

这对我们理解朱先生其人其文都是一个重要的提示:他的写作和他所从事的语文教师的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甚至可以说,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是语文教师所写的散文。他写作的对象、写法、风格, 都受到语文教师的环境、素养、眼光、职业习惯……的制约与影响。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集《欧游杂记》的序里, 曾有过这样的申明:“本书绝无胜义”, “用意是在写些游记给中学生看”。在某种意义上, 可以说, 朱先生的散文都是写给中学生看的, 中学生至少是他的隐性读者。这就有点像今天语文教师的“下水作文”, 写作是有着明确的教学目的的:既是亲身体验学生作文的甘苦, 更是对学生作文的指导, 这是一种“示范性写作”。这样看来,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成为中学语文的经典课文不是偶然的:这正是他的自觉追求。

由此, 就决定了朱自清散文的两大特点。首先是——

“有意的尝试”

朱先生曾把自己的散文分为两类, 一类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举出的例子是《背影》和《给亡妇》, 都是在感情喷发时, “不曾怎么费力写出”的:“《背影》里引了父亲来信中的一句话。那封信曾使我流泪不止。亡妇一生受了多少委屈, 想起来总觉得对不起她。写《给亡妇》那篇是在一个晚上, 中间还停笔挥泪一回。”另一类, “却是费了力琢磨成的”, 是“一个有意的尝试”。举出的例子, 有《儿女》《笑的历史》, 我觉得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绿》《春》都是这样的“有意的尝试”。而据朱先生说, 即使是《给亡妇》这样的“自然流露”, 或许还有《背影》, 也都有所“尝试” (《写作杂谈》) 。就总体而言,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 都是程度不同的“有意的尝试”之作。

所谓“有意的尝试”, 主要是进行文体、语言、写法、风格的试验。就拿我们讨论的这三篇来说, 《背影》是在尝试“写人、记事”, 《春》是典型的“写景”之作, 而《绿》则显然是在试验“写景与抒情的结合”。在语言试验上, 我们已经说过, 《春》是自觉地追求口语化, 即所谓“用笔如舌”;《绿》显然更多地糅进了文言成分;《背影》则兼容口语与古语, 是一次自觉的现代白话文的试验。就文字风格而言, 《绿》艳丽, 《春》漂亮, 《背影》平实, 都是有意为之的。

这自然有语文教学试验的意义。比如, 朱自清曾写过好几篇文章, 提倡语文教学中的“朗读”, 如收入《国文教学》一书的《论朗读》, 《标准与尺度》里的《论诵读》《诵读教学》《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等;他的《春》一文的写作, 显然是要为这样的朗读教学提供范本。

这样的试验更有文学史的意义。朱自清先生在《〈背影〉序》里, 讲五四散文的成就时, 就特意谈到文字表现上的多种试验:“或描写, 或讽刺, 或委屈, 或缜密, 或劲健, 或绮丽, 或洗练, 或流动, 或含蓄。”鲁迅则指出:这写法的“漂亮和缜密”, “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 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 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 (《小品文的危机》) 。在我看来, 鲁迅的这一评价, 是特别适用于朱自清的散文的:他正是五四散文“漂亮、缜密”这一路的一个代表。像《绿》这样具有“古典美”的散文, 或有可议之处 (我们在下文会有讨论) , 但其在现代散文史和现代文学语言发展史上的历史贡献, 却是不可否认和忽视的。

“不放松文字”

这也是朱先生一再强调的:“我做到的一件事, 就是不放松文字。我的情感和想象虽然贫弱, 却总尽力教文字将它们尽量表达, 不留遗憾。我注意每一个词的意义, 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 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 想多少可以补救一些自己的贫弱的地方。已故的刘大白先生曾对人说我的小诗太费力, 实在是确切的评语。但这正是一个国文教师的本来面目。” (《写作杂谈》) “ (我) 写作散文, 很注意文字的修饰。语句的层次和词义、句式, 我都用心较量, 特别是句式” (《关于写作答问》) 。

“不放松文字”,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括, 它集中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对语文教师的工作、作家的工作, 以及语文教学、散文写作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这首先是朱先生的“语文教育观”。他说自己在中学教过五年国文, 最感困难的, 就是在阅读教学中, “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 字句的修饰, 篇章的组织, 声调的变化等”。在他看来, “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 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 字句, 篇章, 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 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 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 (《〈文心〉序》) 。这就是说, 语文教学中, 如果“放松了文字”, 就不但不能丰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而且以学生“原有的语汇”去理解课文的思想, 也只是“浮光掠影”, 甚至会歪曲、变形。因此, 他强调, 语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 是要下“咬文嚼字”的工夫, 对学生进行“咬文嚼字”的训练:“不止于要了解大意, 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 字里行间的话——也便是言外之意” (《〈国文教学〉序》) , “从词汇和比喻的选择, 章句和全篇的组织, 以及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找出那创新的或变古的、独特的东西, 去体会, 去领略, 才是切实的受用” (《再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 。

这也是朱先生的“语文教师观”。在他看来, “不放松文字”, 对语言文字的特殊敏感, “咬文嚼字”的能力与习惯, 这应该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本来面目”。而传授汉语言文字, 捍卫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 做“汉语家园”的守护者, 更是语文教师的天职。语文教师个人或有这样那样的局限, 如朱先生自谦地说自己情感、想象的贫弱, 但只要“不放松文字”, 就尽职尽责了。

这更是朱先生的“散文写作观”。散文写作也必须“不放松文字”, 这不仅是因为作家就其本质而言, 就应该是一个语言艺术家;而且如前所说, 中国现代散文家, 尤其是朱自清先生这一代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作家, 他们的散文写作更担负着一个特殊的历史使命, 即创造现代汉语文学语言, 成为现代汉语的范本, 通过中小学语文教学, 将现代汉语扎根于民族下一代心灵。朱自清先生的写作, 始终“不放松文字”, 不放松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创造试验, 这显示了一种历史责任感。

在我们懂得了朱先生散文的“现代汉语范本”意义以后, 我们也就清楚应该如何欣赏他的散文, 并如何教学了:也必须“不放松文字”, 具体地说, 就是要抓住朱先生自己所强调, 他自觉追求、特别注意的那几个方面:“每个词的意义, 每一句的安排, 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 即文章的用词法、用句法、章法, 以及“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找出那创新的或变古的、独特的东西, 去体会, 去领略”。

就以《绿》为例。这一篇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显然是这一个“绿”字。因此, 首先要注意的, 自然是有关“绿”的词:“油油的绿意”“闪闪的绿色”“醉人的绿”“满是奇异的绿”“女儿绿”, 这都是全文的关键词。这里, 自然有可琢磨之处。比如, 声调的选择:“油 (顿) 、油—— (拖长, 扬) 的绿 (顿) 意 (顿) ”;“闪 (顿) 、闪—— (拖长, 扬) 的绿 (顿) 色 (顿) ”。词语的配搭:以“醉人”与“绿”, “奇异”与“绿”相连, 都出人意料, 引起疑问与好奇。

而这样的词语又都存在于一个句子里, 就更可寻味。比如这一句:“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前文已经交代, 作者是坐在梅雨亭观看的, 而“三面都是山”, “人如在井底”。这样, 这一句里就有了两个视角:先是仰视, 但见“微微的云”;然后低看, 只见“油油的绿意”:这样的蒙太奇镜头组合营造了一种浓厚的诗意。

而句子是存在于段落之中的, 段落的安排, 又另有讲究。“油油的绿意”出现在文章第二段, 整体渲染梅雨潭周围的环境, 是一个远眺, 因此, 突出的只是一种“绿意”。第三段, 才具体写到潭水之绿, 这才有“闪闪的绿色”和“汪汪一碧”。而写绿水, 也有两个层次:“闪闪的绿色”, 是写直接的感官的客观观察;到“醉人的绿”“奇异的绿”, 就变成内心的主观感受了。而主观感受又有两个层次:先是主观的联想 (“少妇”“处女”“碧玉”等等) 和比较 (“太淡”“太浓”“太明”“太暗”等等) , 然后, 进一步发展为“可爱的, ……你……”的对话, 不知不觉发生了人称变换, 以至“舍不得你”“手拍着你”“抚摩着你”“掬你入口”, 又突然改换成“吻着她”, 最后是“我送你一个名字, 我从此叫你‘女儿绿’, 好吗?”把全文的文气推到了高潮, 但又十分自然, 因为前文“少妇”“处女”, 以及“舞女”“盲妹”这一系列比喻, 已经作了铺垫, “女儿绿”早已呼之欲出了。然后, 第四段, 戛然而止:“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 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这是对第一段的重复, 仿佛一个回环, “不禁”一词的加入, 又显然加重了语气:经过二、三段的反复渲染, 读者也已经有了“惊诧”之感。

如此苦心费力地经营词、句、段、章, 确实是“不放松文字”了。

“情感的自然流露, 但也不尽然”

同样是“不放松文字”, 不同的文章, 会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的处理。

关于《背影》的写作, 朱先生有这样的说明:“似乎只有《背影》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但也不尽然”, 尽管并不费力经营, 但因为有“平日的训练”, 也就自然有章法, 仍然有对文字的“控制”——朱先生说:“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 也是一种本领”, 有了这种本领, 不有意为之, 也自会表现出来。总之一句话:“我不大信任‘自然流露’, 因为我究竟是个国文教师” (《写作杂谈》) 。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应该从这“情感的自然流露”与“不尽然”两者的张力中去解读《背影》这篇文章。

前文已经介绍过, 朱先生是因为父亲的信深受感动, 以至泪流满面, 这才触发了《背影》的写作。但在文章里, 却把这封信引在最后一段;而我们要理解《背影》里“自然流露”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就需要从最后一段读起。

我们首先注意到的, 自然是父亲信中所流露的老年心境的“颓唐”, “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一句, 确实催人泪下。问题是, 父亲并无大病, 只是“膀子疼痛”, 为什么竟如此感伤?于是, 我们又注意到这一段开头的交代:原来父亲是因为“少年出外谋生, 独立支持”, 创下了家业, 到晚年却“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触目伤怀”, 这才如此颓唐的。尤可注意的是, 在作了这样的交代以后, 朱先生又特意写了一笔:“他触目伤怀, 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 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这是全文的一个关节点, 需要细加体察。首先, 它告诉我们, 父亲原来并不是这样什么事都替儿子办妥帖, 呵护有加, 心细得甚至超过母亲的;相反, 他因心境不好, 经常为家庭琐屑而“怒”, 并“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大概父亲的“怒”也经常发泄于“我”吧。于是, 我们又注意到了前面一句交代:原来“我”近几年来, 也和父亲一样“东奔西走”, 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好心境吧。朱先生只把话说到这里, 就不往深处说了。但我们读者却不难想象, 或者不难理解, 由于家道中落, 造成彼此心境不佳, 父子之间一定发生过许多冲突, 以至于形成了深刻的隔膜。这正是理解《背影》“自然流露”的“情感”的关键。

抓住了这一点, 前面的许多文字就容易懂了。父亲的种种看来似乎有些过分的呵护 (“再三嘱咐”“甚是仔细”“不放心”“怕”“颇踌躇”“忙着照看”等等) , 固然是父亲的爱的天性使然, 却也显然有对曾有过的感情伤害略作弥补之意。而“我”的种种“聪明过分”的不理解 (“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等等) 其实也都是隔膜未解的表现。这样, 在琐细的叙述中, 就隐含着一种紧张。这是需要我们在阅读、讲解时, 细加体会的。

而这样的隔膜的打破, 这样的紧张的消解, 就发生在“我看见他的背影”的那个瞬间。“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不仅是为父亲的爱所感动, 更为自己曾有过的对父亲的误解, 为父与子的隔膜, 而悔恨、悲哀!

情感的冰块一旦消融, 就露出了真情。“我”“赶紧”拭干了眼泪, “怕”父亲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 “我”“赶紧”去搀扶:这“赶紧”, 这“怕”, 都把儿子急于回报, 又竭力掩饰自己情感的心理, 写得惟妙惟肖, 又恰到好处。而并不知道儿子情感、心理的这一变化的父亲, 依然一往情深 (“一股脑儿”放下, “走了几步”又“回头看”) , 却有了几分“轻松”——其实, 我们读者也有了几分轻松, 为父子间隔膜的终于消除而欣慰。

最后, 是一个长长的镜头:儿子在远望——父亲的背影逐渐“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儿子泪流如注——

这又是一个永恒的瞬间, 这里所传达的, 是天地间最真纯的父子之爱;但又不是一般的父子之爱, 而是在人世艰难的年代, 父子间曾有过深刻的隔膜, 终于被天性的爱的力量所消解、融化以后, 显示出的父子之爱的伟大与永恒。——这就是《背影》一文“自然流露的情感”, 这情感因其丰厚与深刻而具有极大的震撼力。

而且这情感是超越时空的, 也就是说, 它是能够引起生活在另一个时间和空间中的我们, 以及今天的中学生的共鸣的:因为“父与子”的关系与感情, 是一个具有永恒性的生命命题, 但却是容易被忽略的, 人们一谈到血缘之爱, 更容易想起的是母亲;而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生命, 中学生, 特别是高中学生, 在他们要“告别童年”时, 更容易和父母, 特别是和父亲发生某种冲突, 这样的父与子之间的隔膜, 是一个深深困扰着中学生的生命命题。我们正应该抓住朱先生的生命体验和当代中学生的生命困惑之间的联结点, 通过本文的阅读, 引导中学生重新审视、思考“父与子”的关系和情感, 并因势利导, 让孩子也来写写“我和父亲”, “自然流露”他们的“情感”:或许这正是将《背影》引向中学生心灵之路。这大概也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所在吧。

但“也不尽然”, 因为无论是朱自清先生的作文, 还是我们的语文教学, 关注的不仅是“写什么”, 也还有“如何写”的问题。其实, 从我们前面的分析中, 已经不难看出, 朱先生在自然流露其情感的同时, 对词句的选择、文章的布局, 还是大有考究的, 尽管如他自己所说, 这都是出于写作习惯。比如, “怕”字的重复运用 (先是父亲“怕茶房不妥帖”, 后是儿子“怕”父亲和别人看见自己流泪) , “赶紧”一词的连用 (“赶紧”拭干眼泪, “赶紧”去搀他) , 近义词的一再使用 (“嘱咐”“嘱”“嘱托”) , 等等。而将触发自己写作的父亲的信, 以及相关背景的交代, 置于文章最后, 从而给前面的叙述留下一些悬念, 这更显然是精心的布置。

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 就应该引导学生注意琢磨作者如何选择与“控制”文字。记得叶圣陶先生在所编《开明新编国文读本 (甲种) 》里选了《背影》, 其中有这样的“提示”:“当时作者与父亲同行, 到南京站上分别, 彼此说的当然不只那几句话, 而写在文字里的只有那几句。这就叫做‘取舍’的功夫。”并因此提出要求:“篇中的对话, 看来很平常, 可是都带着感情。试逐一体会, 哪一句带着哪种感情。”——这样的“提示”, 就把“自然流露的情感”和“不尽”自然的对情感表达方式的着意经营统一起来了。

类似的提示, 还可以有许多, 总之, 要找到“自然”流露与“不尽”自然的刻意追求之间的契合点。

“费力太过, 繁了却也腻人”

朱先生说“我只是一个老实人”, 因此, 他在坚持自己的追求的同时, 也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可能有的局限。比如, 他一面说“我还是费力”, 如前所说, 在他看来, “费力”经营文字, 是“国文教师的本来面目”;但他又说, “费力太过”就可能有问题。他还有“繁了却也腻人”的自我警戒 (《写作杂谈》) 。

3.汉江春月——致春天 篇三

一江春水似美酒,千樽琼瑶明月酿。

先贤醉罢今人醉,醒时月下两茫茫。

江映明月江欲止,月印江水月更流。

自古春愁多几许,汉水明月人更忧。

杨柳不解无言客,寒露应知我正秋。

名利清禅各半分,今宵怅然问归舟。

君可知,

江海共一水,循环往复生。

此月非古月,清辉终将昏!

生命如江不可留,心灵似月尚能寻。

年年嘆月年年老,时时月下时时春。

三千里江畔今日守月人,四十年头白昨天路无痕。

愿与诸君尘世共月中,今月一别此生不再逢!

如果说秋天代表着收获,那么春天就代表着希望,羞涩中透着朝气。尤其是在草长莺飞的季节,怎能耽误了观赏鸟语花香、清风朗日的美卷!在工会的组织下,我们这些找春的人们前往了赛武当。

早上八点半大家准时出发。在暖阳的包裹里,似乎大家都被感染一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笑——有暖阳真好!忙碌的时候,会错过很多很多美丽的风景,只顾着低头赶路或者忙于工作,哪有闲暇时间去顾及朝阳与晚霞,去欣赏清风与明月!可是就是在这年轮的周而复始中,我们渐渐地得到同时又默默地失去着,只有这春是不变的,只有这阳光是依旧的。我喜欢阳光的的味道,虽然清晨还春寒阵阵,蔚蓝的天偶尔也会飘过几朵飘忽不定的白云,然而,不久后大地就将披上一件金灿灿的华丽的外衣······

车子行进了一半,当转过一道弯时,突然眼前一亮,鲜妍的绿色扑入眼帘,清新中带着些许春天的空气使人精神一振。大家决定稍作休息并在一处农家小院里把午饭先预定下来。这时喜爱摄影的一些同事迫不及待地去寻找拍春的最佳位置,而我们则一头扎入大自然的怀抱,贪婪地享受着春的味道,全身也轻松了许多。路上的车子也渐渐地多了起来,想来也是寻春的吧!不知是哪家的狗在马路上悠闲地散着步,可能是被这暖阳照得发了困顺势就卧在马路中央,大有此山是我开的意思。有趣的是过往的车辆在经过狗的旁边时也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惊扰了它,这样和谐的景象想来闹市是不曾有的。

车子又行驶了四十分钟,才到达赛武当的脚下。

我以为相对于武当山磅礴大气,赛武当的风景更加清秀宜人。入了山,才感知到山的伟岸与高大。随着山势,踩着青石板铺就的路,心中惬意万分。一开始我还沾沾自喜,心想这山应该难不倒我,可是渐渐地感到坡度越来越大,呼吸也有些困难,讲话时声音还有点颤抖。再往上走台阶是顺坡砌的,陡陡地盘着。走这样的路,头自然是低着,脚步自然放慢。看我这样艰难的样子,同去的小庹不断地鼓励我。终于到达了一处山顶,有风轻轻吹来,拂在脸上,才觉得有几分轻松。山上野花不断,黄的,白的,蓝的,紫的,隐在枯草之间。如果你不注意它就会从你眼中溜走。放眼远眺,远处的群山兀自相互静默,犹如一匹匹瘦马悠然地踱步在茶马古道上。偶尔一两块油菜地穿梭其间,开着耀眼的黄色的花。我一直喜爱油菜花,不仅仅是它的娇黄,也不仅仅是它的耀眼,而因为它传递着春天的音讯,凸显着生命的盎然向上的力量。

路旁的小草刚刚冒出泥土的表面,显得稀稀拉拉,绿色还没有完完全全把大地覆盖;但是春的气息已经在她们的肢体里孕育着,只等待温度再次的回升,便厚积薄发,把最美丽的一面向世人展示。再看这些高大挺拔的树,由一棵棵嫩绿的幼小细苗,经过时间的洗礼、大自然的锤炼,把根深深地埋入湿润的土壤里,吸取大地母亲的精华,让春色慢慢覆盖自己灰暗的肌肤,让绿色逐渐包裹自己的枝杈,等待四方游客来欣赏,来游玩,为之陶醉,为之欢歌,为之抒发自己的情怀。突然想到自己已经近中年,就像一棵树木一样,已经没有光滑美丽的外表,只有成熟历练的痕迹。不管阳光明媚,还是风吹雨打,任岁月交替,我永远在健康地成长,快乐地生活,完成自己应有的使命。我作为有生命的人应该和树一样,荣辱不惊,闲庭信步;笑看花开花落,淡看缘聚缘散;不断地充实自己,做个淡定平凡的人,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让平凡的生活演绎一段美丽的人生。这难道不是最好的选择么?

已近中午,由于时间的关系,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决定下山。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果不其然。渐渐地腿已经不自觉地抖了起来,看来要想领略美景是要付出代价的呀!抬头仰望,这时的太阳像个金黄色的球独自挂在天幕,旁边没有一丝云朵,看起来温暖而亲切。时光仿佛在这一刻开始定格,好像要助我把这春的痕迹收纳到记忆里。

4.春 - 春天的作文400字 篇四

春天是一个矛盾的季节,既沉默也热闹。她的到来总是静悄悄的,只是厚厚的棉袄换成了衬衣。

然而在此时候人们却是忙碌的,可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可是,总因为什么开学、作业、以及老师的教诲让我感受不到春天,春天,春天,你在哪里?我,要找到你!

我从杜甫那儿得到一地图,上面写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在很多季节是让人愁的,一场雨的下落总让人觉得无限惆怅。

然而雨却是春姑娘的地图,是好雨,而不是愁雨,轻柔、温婉、不急不慌,打在身上,有丝丝凉意。惊醒了沉睡的大地,抚摸着那受冻的枝叶,那严冬的创伤。

抬头望去,微明的天空慢慢地拉起了雨帘,层层丝雨遮住东升的太阳,近处的景物也被雨雾笼罩,捉摸不透。我拨开迷雾,继续寻找着。春天,春天,你在哪里?我要找到你!

沿地图走着走着,我遇到了一棵巨大无比的树,树上挂着一把大钥匙,上面刻着:“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的提示!

看着,一阵春风袭来,袁枚仿佛就在我眼前,说道:“春风如贵客一般,所立之地立刻繁华起来。”春风吹来时融化千山积雪,吹过后留下万国花香。我再也等不住,拿着钥匙进入了新世界!

春天,我终于找到你了!你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你是枝叶的新芽,你是小草钻出来的苗子,你是温暖阳光。

5.跟春天有关的作文:春 篇五

春姑娘来到了田野里。田野里的农民伯伯正在忙着种庄稼。有的在翻地,有的在撒种,有的在浇水……有些种得早的种子都发芽了,它们顶开了泥土,探着小脑袋向四外张望,是在找自己的同伴吗,还是在打量这个陌生的世界?

春姑娘来到了小河边。小河睡醒了,河水哗哗地流着,像是在唱一支欢快的歌。河边的草地上开满了小花,有红色的,有黄色的,还有粉色的……真是五颜六色,美丽极了!岸边还有些钓鱼的人,他们在静静地钓鱼。

春姑娘来到了小区里。你看!桃树发芽了,风一吹就像在和我们招手似的;桃花开了,粉粉的、嫩嫩的非常美丽;丁香花也开了,一片片紫色的花朵,散发着浓浓的香味。我每次从它的旁边走过,浑身就会沾满它的味道,这香味久久不能离去。

我喜欢春姑娘,喜欢她的美丽,喜欢她的温柔。你喜欢春天吗?

6.关于春的作文:春天·春景 篇六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玉林校区初中2008级七班任澜异

春天是迷人的。

先是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春天最真诚的祝福。继而是几声清脆的鸟叫,一阵笛声,声声笑语······春天便姗姗而来了!

柳树以清泉为明镜,飘扬着自己绿色的长发,仿佛是绿色的油漆涂在上面,让它焕然一新,显得十分清秀,越看越觉得柔美可爱,真还有点仙风道骨呢!柳树上停满了小鸟,吱吱喳喳地吵着。仿佛在说:春天来了,这些树长出了茂密的叶子,我们快停下来歇息聊天吧。

小草自然也不甘落后,努力地往上挤,吃力而兴奋地冒出了嫩绿的稚芽。远远望去,就象一张张绿色的手帕随意盖在大地、山坡上。春风拂过,小草弯腰,望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新绿,如含羞的少女,在风中忘我地陶醉。

白云也优哉游哉的出来散步了。看!那不是马伯伯云吗?它正练习晨跑呢!咦?那是谁啊?哦,原来是孙悟空啊!他还要闹天宫啊?

自然,有云的地方,一般都有清风。哇,一出门,就与充满香气的清风撞个满怀。清风一会儿在你左边绕来绕去,一会儿又在你右边纠缠······

有清风自然又有哗哗的流水了,俗话说清风流水嘛。漫步在自上而下的山溪边,脸上不时地被溅上了水花。嘿!这水花怪,晶莹剔透,还有丝丝凉意,溅在身上,却还觉得舒服着呢!我伏下身子,想用清澈的山泉洗洗脸。但我停住了,我看见一片飘荡在水里的绿叶。几支调皮的小鱼,不知是害羞还是什么,藏到了叶子下跟它玩起了游戏。更有趣的是,叶子上有几只小蚂蚁,大概是从树上爬到叶子上的吧!竟坐在叶子跳起了舞,以叶为船,随波逐流。面对此景此情,我挥一挥衣袖,悄然无声地走了,不带走一滴水珠,我不想吵醒山溪春天的寂静美。

呀!春雨来了,没带伞怎么办?没关系,这雨啊,要淋着才舒服呢。站在地中间,春雨飘飘洒洒地落在了我的脸上,爽透了。这雨滋润万物,使万物复苏,有春雨贵如油的美称。一会儿,雨过天晴,又是一派景色。人们都从屋子里出来了,冬眠的动物也都醒了,大地也热闹起来了。一阵风拂过,令人感到微微湿润的泥土芳香,小草的清香,花的幽香······啊!春雨将万物洗刷干净了,大地充满了活力,人们充满了精神。不错的,一年之计在于春!

7.描写春天的作文500字 春 篇七

春日的百花,美在一个多字。当因冰雪而结冰的河面还未完全化为滔滔江水时,各种美丽的花儿早已钻上枝头。或轻含苞蕾,或半绽花苞,或盈盈开放。暂不谈各种奇异的样式,便先看那如虹色般变幻的色彩,便足以让人眼花缭乱。

暖意惑人的嫩黄,宁洁淡雅的雪白,轻柔暖心的粉红,高贵典雅的淡紫……简洁大方的迎春,素洁淡雅的梨花,暖色浓浓的桃李,默默无闻的牵牛……

细细的春雨轻歇之时,花儿娇嫩的瓣叶上,在柔柔春雨中沾染上了闪闪发亮的露珠,在阳光下折射出美轮美奂的七彩光芒,给本就柔美的花儿笼上淡淡的光晕。似本就国色天香的芳龄少女轻施胭脂黛粉,半垂眼帘,更为倾国倾城。

8.跟春天有关的小学作文:春 篇八

宝石一样的蓝天中有许多形态各异的白云:一会儿变成小猫在打滚,一会儿变成小山羊在吃草……我想:如果到白云上面,踩上去,肯定非常柔软!

太阳公公拨开云朵,好像在说:“孩子们,请给我让一条路吧!”云朵让开了一条路,没有白云挡住,太阳公公散发的阳光更加灿烂。金灿灿的迎春花一团团,一簇簇的开放着。风一吹,远看,像一片金色的海洋。近看,像一个个小铃铛摇动着。

这时,许多蝴蝶被阵阵清香招惹来了,它们飞过栅栏,来到迎春花的身边,说:“迎春花,你有淡淡的清香,真好闻呀!”迎春花也说:“蝴蝶姐姐,你也很美丽呀!”

我喜欢美丽的春天!

9.关于春的作文:春天的声音 篇九

春天到了,许多人都被美丽的春色所陶醉。而我,欣赏的却是美妙的春天的声音。

小鸟们呼朋引伴似地聚集在一起,它们追逐着、嬉戏着,欢唱出一支春的赞歌。

每当春风在我耳边轻轻地响起,我会静静地听着,那和谐而柔美的声音仿佛在向人们诉说:“春天到了,春天到了!”想到这儿,我眼前便浮起了农民伯伯种地的景象,锄头敲击地面的声音好像在说:“加油呀!加油!”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正是这样,前几天下过一场春雨。那春雨来无影去无踪,转眼就停了。但那美妙的声音,让我久久不能忘记。“嘀嗒!嘀嗒!”这清脆而短促的声音,不禁让人想起贝多芬手下的钢琴,谱出一支耐人寻味而优美的歌。

10.关于春的作文:春天在哪里 篇十

??天气逐渐变暖了,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在这样的日子里,真有想要出去走走的冲动。对女儿说:“走,妈妈带你去寻找春天。”“好啊,把相机带上。”女儿快乐地回应。

??拎着相机,和女儿行走在滨江花园宽阔的水泥路上,和煦的阳光照着我们,让我不得不眯缝着眼瞅着远处。远远的,一树红色的花正开得热闹。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是梅花。满树的梅花在枝头尽情地、俏丽地开放着,似乎在向人诉说着它的娇艳和美丽。我和女儿欣然站在花树下,轮流摆着pose,和梅花共享着春天的妩媚和欢欣。

??对面的河岸边,一大片一大片的绿,那是小草为我们传递着春的信息,微风吹来,河面上涟漪阵阵,阳光照着,起伏的河面,反射着道道阳光。小河边,洗衣妇边洗衣服边闲聊着什么,这时的她们,依我看来,与其说是在洗衣服,倒不如说她们是在享受春光的沐浴了。

??“妈妈,你看,这水面一道一道的,以前我都没见过呢。”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看去,原来女儿说的正是水面的涟漪。“哦,这叫涟漪啊,有涟漪就说明有风啊。”“哦,以前我见到的都是风平浪静的情景,”女儿解释说。是的,我突然想到,在春天里,如果少了春风温柔的点缀,是不是就缺少了什么呢?随口吟道:“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还没读完,女儿已接过去和我一起吟咏起来了。

??路边的植株,向人们展露着它那一丛丛的或是星星点点的绿,毫无顾忌地向人们透露着春天的讯息。这些绿,或深或浅,或浓或淡,但无论怎样的绿,总能让人感觉生命蓬勃的张力。

??天空中,一只风筝已经飞起来了。广场上,是一些欢闹的人群。大人们在风中奔跑着,正欲把手中的风筝一点一点送上天空,而孩子呢,则在旁边嬉笑着、欢呼着„„一只风筝就是一个童年的梦,在春日融融的天气里,父母放飞着风筝,也放飞了自己的希望。

??一些老人,一个或是两三个坐在一起,相互间也不他们交谈,脸上确是一幅怡然自得的表情。他们是在享受花儿和绿叶带给他们的温馨呢?还是在享受明媚的春光带给他们的温暖呢?抑或都不是?

11.春 - 描写春天的作文350字 篇十一

她微微一笑,娇嫩的脸上浮现出了甜蜜的笑容。她走遍了我们的校园,她走到哪哪里就留下了她的足迹。

她走进了枯萎的草地,草地上立刻遍地野花,艳丽的鲜花在无数颗小草的簇拥下露出了美丽的笑脸。她走过了孤零零站着的大树中,大树上立刻冒出嫩绿的小树芽,春姑娘期待着小树芽开出长长的枝条和叶子,为世界添加更多的美景。春姑娘把沉睡了一冬的太阳伯伯叫了起来:太阳伯伯我来了,你快点醒一醒,去把您身上的阳光洒向大地,给人们送去温暖!

校园里的同学脱下厚厚的棉袄,穿上球衣,跑到校园里去感受春天、春姑娘的魅力。我们看到了艳丽的小花在朝我们微笑,嫩绿的小草在微风的伴舞下摆动着他细细的腰,仿佛在唱着有趣的健康歌:屁股扭扭,身体扭扭,让我们天天做运动.

大家熬过了一个个严冬酷暑后,终于盼到了春天的到来,他们伴着凉风习习的微风劳动了起来,盖上了高楼……乡下人家还种上了小麦、豆子……在乡下,还可以见到许多的鸡在觅食,猫在懒洋洋的趴在屋顶上睡大觉,狗在帮主人看家护院,鸭在水里快活的嬉戏、游戏。

上一篇:2020给孩子生日礼物祝福语下一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村卫生室项目资料归档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