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电大小学教育考试

2024-09-13

河南电大小学教育考试(精选5篇)

1.河南电大小学教育考试 篇一

[最新]河南电大本科《美学专题》教学考一体化我要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题库

1.悲剧冲突”的提出者是\\黑格尔

2.比德“在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表现是\\儒家学说

2.标志着审美事件开始的是\\主客体双方的完形转换

3.不能从下面那个规定去把握美\\心理距离

4.不是古希腊的杰出人物的是\\孔子

5.不是中国传统君子形象的是\\

月亮

6.不属于审美心理学流派的是\\心灵感应说

7.()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美是生活”\\俄国

9.从历时性来说,首先产生的是\\美

11.()代表的是宁静与安逸\\绿色

12.典雅在西方,就是17世纪()的宫廷趣味\\法国

13.对于美学有核心意义的分类是\\按照审美的方式分类

14.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最高的是\\天地境界

15.改革开放后第一本美学论著\\王朝闻《美学概论》

17.黑格尔说,美的理想体现在()的雕塑上\\古希腊

18.将丑和荒诞作为审美形态是在\\19世纪中叶后

19.恐怖是现代()的一个审美范畴\\西方

20.美感产生于\\劳动实践把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22.美体现了人与对象的一种()关系\\和谐

23.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审美活动

24.人类审美活动的理想和目的是\\美

25.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是\\声乐艺术

27.审美对象的核心是\\美

29.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是\\艺术美

视觉空间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空间造型

31.()是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的主要文化形式\\宗教

32.()首次出现了从艺术的审美特征出发来确立的艺术形态划分原则\\18世纪

33.提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并在其作品中得到体现的是\\雨果

35.我国古典美学传统将()看作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自然

36.西方崇高理论的核心是\\康德的理论

37.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涉及崇高内容的是\\毕达哥拉斯

38.西方美学研究的主题是\\悲剧

39.希腊艺术普遍呈现了神与人的\\同形同性

40.下列不属于印度文学作品的是\\《伯罗奔尼撒》

42.下列属于古希腊悲剧的是\\《普罗米修斯》

44.下面属于命运悲剧的是\\《俄狄浦斯王》

45.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是()的诗句\\李白

47.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美学研究开始转向\\前苏联

48.形式美的基本结构是\\结构性存在50.形式美的基本元素是\\物质性存在52.形体要素中最基本的元素是\\点

54.许多审美形态都是最初表现为\\艺术形态

55.艺术是“抒情的表现”,属于\\表现说

56.于1750年创立了美学的是\\鲍姆加登

57.原始文化是在()过程中产生的\\物质生产活动

59.()在《诗学》中将诗歌确立为模仿的艺术\\亚里士多德

61.()在高度上、体量上以及庭院的开阔性方面都是众殿之首\\太和殿

62.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区分了美的事物与美本身的是\\柏拉图

63.在审美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两种审美形态是\\优美和崇高

64.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是\\亚里士多德

66.在中国古代,()是正义的化身\\红色

68.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69.中国第一部影片()于1905年诞生\\定军山

70.中国美学对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悲态

71.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应当是()中的作品\\《诗经》

73.最容易把美学与其他学科区分出来,让人感受到美学的独有性质的分类是\\按照审美的方式分类

二、多项选择题题库

1.按照审美的方式可将美分为\\喜剧与悲剧\\荒诞与丑

2.按照文化不同质的层级划分,可以把人类的文化分为\\全选

3.按照自然\社会\文化的整体分类,美可以分为\\全选

5.从艺术的物质存在方式和审美的物化形态,将艺术划分为\\全选

7.从中国书法可推论出中国文化中美的一些特点\\全选

8.从主体感官出发,可将艺术划分为\\去掉“使用艺术”

9.当代城市之美主要表现在\\去掉“地铁”

11.多样统一的基本形态是\\对比\\协调

12.法国狄德罗依据美在关系说,把美分为去掉“生活美”

14.各种基本要素在整体上的排列组合法则被称为多样统一,或者被称为\\寓变化与整齐\\和谐繁多的统一

15.古典美学的三面是以三套逻辑来运作的,即\\去掉“矛盾—统一模式”

16.故宫的三个大殿是\\去掉“乾坤殿”

17.怪是对正常尺度的一种变形,包括\\去掉“都是人的变化”

18.贺拉斯认为文艺的三个特性是\\去掉“虚构性”

19.滑稽可以分为三类,包括\\全选

20.荒诞的主要特征是\\去掉“主体终将战胜客体”

21.建筑艺术具有如下一些审美特征\\去掉“雕塑性”

22.恐怖形象的构成和类型很多,下列属于恐怖形象类型的是\\全选

24.美的特性包括\\全选

25.美等于审美对象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意味着\\去掉“审美主体品味的提升”

27.美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全选

28.美学学科发展的三个阶段包括\\去掉“审美意象”

29.美学作为学科在西方兴起的时候出现了哪两个重要的概念\\崇高\\美

30.人对自然进行审美关照的三个维度是\\全选

32.生活美的具体内容包括\\全选

33.视觉空间艺术美的主要特点有\\去掉“不确定性的特点”

34.视觉空间艺术最典型的形式是\\去掉“雕塑”

35.()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用来描述男子形象的语句\\全选

37.文学借助语言符号来()构筑虚拟的艺术世界\\去掉“情景交融”

38.文学语言在()方面表现了内容的深广性\\全选

40.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主要特征\\全选

42.西方的四大审美形态是\\全选

43.戏剧从原始的()艺术活动发展而来的\\去掉“仪式“

44.下列关于喜剧的说法,正确的是\\全选

45.下列属于张法的著作有\\《美学概论》\\《美学导论》

46.形式美的基本结构主要有\\全选

47.学习美学可以采取哪几种态度\\去掉“拒绝态度”

48.以下属于比较早的西方诗歌的是\\《伊利亚特》\\《荷马史诗》

49.以下属于比较早的西方诗歌的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50.印度雕塑与希腊雕塑的共同之处在于\\去掉“

精确比例”

51.印度教雕刻的特征有\\去掉“突出的比例性”

52.印度美学的特点在于\\去掉“对于理念的充分的把握”

53.印度文化结构最独特的民族标记在于\\全选

54.印度文化色彩体系以()为原色\\去掉“红”

55.印度文学艺术是其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等方面\\全选

56.印度音乐具有以下()等美学特征\\全选

57.优美与壮美的区别\\全选

59.在中国美学论著中,美的基本类型主要有()两种称谓\\审美形态\审美范畴

60.中国美学在关于美的基本类型的体系结构上,主要表现为\\去掉“上述说法均不正确”

61.中国文化历史语境中的自然美,可分为\\去掉“自然美被艺术论的美学理论边缘化”

62.中国文化形态决定了中国人()的具体生成\\去掉“审美评价”

63.中外美学史对审美类型划分,一般遵循以下原则是\\去掉“和谐分类”

64.自然美在当今的基本类型包括\\去掉“地球村”

65.最常见的四种悲态是\\全选

2.河南电大小学教育考试 篇二

(第三套)

一、单项选择

1.以下几位名人与各自对“国学”的描述,搭配错误的是(C)。(2.00分)

A.季羡林:国学应该是“大国学”

B.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章太炎:国学是七科之学

D.邓实:一国所有之学

2.子曰:“君子不器,“此句恰当的意思是(A)。(2.00分)

A.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局限在某一方面。”

B.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固定了形状,要么方要么圆,应该懂得变通。”

C.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小家子气。”

D.孔子说:“君子往往不被器重。”

3.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蕙,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纹。”以下对这句话解释不正确的是(A)。(2.00分)

A.这句话主要是说不应该拘泥于礼

B.蒽:过分小心而显现出畏惧的样子

C.这句话说了“礼”的重要性

D.恭而无礼:恭敬但没有节制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是(B)的重要性。(2.00分)

A.躬身实践

B.学思结合C.冥思苦想

D.废寝忘食

5.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A)。(2.00分)

A.腹心

B.犬马

C.父母

D.手足

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D)。(2.00分)

A.道法德

B.道法中庸

C.道法人

D.道法自然

7.古人的养生理论十分完善,以下符合传统养生原则的是(D)。(2.00分)

A.小李喜欢炒股,股市波动经常影响他的情绪。

B.小陈爱吃蔬菜瓜果,尤其喜欢买新鲜的反季节蔬果。

C.丽丽性格开朗,爱交朋友,经常泡吧、聚会到半夜。

D.小胖性格达观,不太看重得失,不过分思虑

8.关于“国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2.00分)

A.“国学”最早的意思是周代设在王城的国家教育机构

B.国学也可以说是民族国家之学

C.国学仅包括儒家文化

D.“国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9.为政之道,以不执为安,以不取为与,以不害为利,以行所无事为兴废起,对这句话的解释错误的是:(B)。(2.00分)

A.这句话讲了从政的原则是,不妄为,即不要人为地给百姓带来太多麻烦

B.这句话告诉从政者要“行所无事”,就是说当官不要做任何事

C.“以不害为利”意思是以不祸害民众作为为民谋福利的大事

D.“以不取为予”意思是以不取民财作为给予民众的根本

10.大学之道,(D),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2.00分)

A.在名名德,在亲民

B.在明明德,在兴民

C.在明名德,在亲民

D.在明明德,在亲民

11.曹子说,孝分为三种境界,其中最大的孝是(B)。(2.00分)

A.能养

B.尊亲

C.和气

D.不辱

12.祖国医学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现宝,以下不符合传统中医理念的是(A)。(2.00分)

A.滋味不绝。

B.不治已病治未病。

C.顺从自然,按照四季交替的自然秩序养生。

D.喜怒有节,喜怒有度。

13.孔子认为,君主治理国家,如果想让人民有耻之心,达到良普淳厚的境界,则需要:(A)。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B.无为而治

C.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D.上必无为而用天下

14.“上善着水”这一观点出自(D)。(2.00分)

A.《孟子》

B.《中》

C.《论语》

D.《老子》

15.孟子认为,孔子能够审时度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做出最合适的选择,使自己与外在的环境相统一,所以称孔子为圣之(D)者。(2.00分)

A.仁

B.儒

C.贤

D.时

1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2.00分)

A.儒家在做人上既有坚守,又有随实际情况而变通流转的处世智慧

B.孔子认为“医怨而友其人”是可耻的C.孔子认为应当“以德报怨”

D.孔子认为骄做且不知反省的人是不可取的17.关于天人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2.00分)

A.儒家与通家均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

B.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

C.儒家、道家对天人合一的解释完全一致

D.人与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统一体

18.“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以下选项中,对这句适理解有误的是(B)。(2.00分)

A.这句话是把家庭道德与治国行动相联系。

B.弟者,所以事长也:弟弟要侍奉兄长。

C.孝者,所以事君也: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

D.慈者,所以使众也: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19.祸兮福之所筒。福兮祸之所伏,飘知其极?其无正也,(C)人所迷,共日固久。(2.00分)

A.一阴一阳之谓道

B.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C.正二为奇,蕾复为妖

D.中庸之为德也,20.天命之调性,率性之请道,修道之谓(B)。(2.00分)

A.礼

B.教

C.仁

D.德

二、多项选择

1.孔子认为,陪着君子说话容易犯几种过失,分别是(ACD)。(3.00分)

A.不该说话时而说话

B.话说的太多

C.不看脸色而贸然开口

D.该说的话不说

2.“子于匡”的故事,解释正确的是(CD)。(3.00分)

A.孔子因为有很多弟子保护,所以不怕匡人。

B.孔子当时地位身份很高,所以匡人奈何不了他。

C.这个故事表现了孔子那种“天命在我”的自信。

D.孔子之所以不怕匡人,是因为他相信自己身负天命。

3.大学之道,(BCD),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3.00分)

A.在为万世开太平

B.在止于至善

C.在亲民

D.在明明德

4.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CD)。

A.孔子认为,君主要以道德和礼乐数化引导人民。

B.孔子认为,可以一同学习的人,也能够共同实践理想。

C.孔子的学生子夏认为,君子对待人民,必须先用真诚使人信服方能指挥人民劳动,香则人民就会以为是在折磨他们。

D.老子提倡君主应该“无为而治”。

5.关于仁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道德仁爱应该是一切行为的前提和归宿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达到“仁”的一个途径

D.仁者爱人

6.张载曾说过:为天地立心,(),(),()。(ABC)

A.为往圣继绝学

B.为万世开太平

C.为生民立命

D.为百姓立命

7.子夏认为,君子有三变,“三变”指的是(ABD)。(3.00分)

A.即之也温

B.听其言也厉

C.子温而厉

D.望之俨然

8.王子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有价值的标准有(BCD)。(3.00分)

A.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B.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C.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D.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9.中国传统的四部之学指(ABCD)。(3.00分)

A.史

B.经

C.集

D.子

10.古代的名士嵇康提出养生有“五难”,这“五难”指的是:(ACD)。

A.名利不去,喜然不除

B.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C.声色不去,滋味不绝

D.神虑精散

三、判断题

1.孔子认为弟子们小时候首先要学习典籍、文章,其次学习做人。(2.00分)

[答案]错误

2.孔子说君子三畏,对我们的启示是:人要有敬畏之心,不要肆意胡为,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行事,(2.00分)

[答案]正确

3.孔子认为,陪看君子说话,不需要察亡观色,直说即可。(2.00分)

[答案]错误

4.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节用,(2.00分)

[答案]正确

5.老子主张“无为而治”(2.00分)

[答案]正确

6.“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儒家的观点。(2.00分)

[答案]正确

7.《中》一书中把“喜恶哀乐之未发”的状态,称作“和”。(2.00分)

[答案]错误

8.《庄子》是道家经典。(2.00分)

[答案]正确

9.四部之学(经、史、子、集)与七科之学(理、工、农、医、文、法、商),其内在神血脉一致。(2.00分)

[答案]错误

10.庄子著有《庄子》一书,又称《南华真经》。(2.00分)

[答案]正确

11.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他认为,一个人隐瞒着心中的恕恨而与他人做朋友,是可耻的。(2.00分)

[答案]正确

12.韩非子是中国古代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2.00分)

[答案]正确

13.南宋时,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2.00分)

[答案]正确

14.《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2.00分)

[答案]正确

15.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00分)

3.河南电大小学教育考试 篇三

(第一套)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2分(总分40.00)

1.我国公务员制度与原干部人事制度相区别的首要特点是(C)。

A.考试录用

B.科学规划

C.分类管理

D.党管干部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人的任职方式一般是(C)。

A.聘任制

B.考任制

C.选任制

D.委任制

3.机关扣减公务员工资统一购买福利彩票的行为,侵犯了公务员的(D)。

A.身份保障权

B.申诉控告权

C.获得工作条件权

D.获得报酬权

4.实行职位分类的国家,确定公务员级别的主要依据是(D)。

A.身份

B.学历

C.职务

D.经历

5.我国公务员的分类制度是(A)。

A.职位分类为主,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相结合B.品位分类为主,品位分类和职位分类相结合C.职位分类

D.品位分类

6.在公务员奖励中,授予荣嵩称号的审批机关是(A)。

A.仁级政府

B.县级政府

C.乡级政府

D.市(地)级政府

7.我国公务员制度与原干部人事制度相区别的首要特点是(A)。

A.分类管理体制

B.法制化管理原则

C.勤政政机制

D.激励竞争机制

8.根据公务员法,对什么级别以下的领导成员应当有计划、有重点地实行跨地区、跨部门转任?(B)

A.省部级正职

B.厅局级正职

C.多科级正职

D.县处级正职

9.我国录用公务员的职位范围是(C)。

A.担任乡科级以上领导职务

B.担任主任科员以上非领导职务

C.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

D.担任乡科级以下领导职务

10.西方文官制度最早形成于(C)。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11.公务员在非公派情况下离职学习连续一年以上而被免职的情形属于(B)。

A.程序性免职

B.单纯性免职

C.自行免职

D.强制性免职

12.下列属于公务员不可放弃的权利是(C)。

A.保密

B.辞职

C.参加培训

D.控告

13.机关不能保证公务员的基本办公经费,侵犯了公务员的(B)。

A.获得报酬权

B.获得工作条件权

C.身份保障权

D.其他法定权

14.我国人事仲裁的适用对象是(D)。

A.委任的公务员

B.调任的公务员

C.选任的公务员

D.聘任的公务员

15.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务员的是(B)。

A.城市社区居委会主任

B.公安派出所所长

C.教育部直高校校长

D.作家协会副主席

16.我国公务员基本工资包括(A)。

A.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

B.奖励工资和工龄工资

C.工龄工资和级别工资

D.奖励工资和职务工资

17.在特定的工作场景下,能够迅速辨识身份、理顺指挥关系的依据是(C)。

A.职务

B.级别

C.衔级

D.职位

18.对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任职前或者任职后一年内进行的培训属于(B)。

A.专门业务培训

B.在职培训

C.任职培训

D.初任培训

19.对有违反公务员法情形的,由()以上领导机关或者公务员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区别不同情况,分别予以责令纠正或者宣布无效。(B)

A.厅级

B.县级

C.乡级

D.省级

20.我国现行公务员领导职务的层次共有(A)。

A.10个

B.7个

C.9个

D.8个

二、多选题

共5题,每题4分(总分20.00)

1.下列可以作为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的有(BC)。

A.公务员的年龄

B.学习成绩

C.公务员培训情况

D.公务员的性格

2.下列属于公务员享有的权利的是(ABCD)。

A.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B.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C.提出申诉和控告

D.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3.下列属于公务员的有(ABCD)。

A.某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B.某镇长

C.某县政协主席

D.某基层人民法院法官

4.下列哪些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BC)。

A.丙曾因违反交通规则被罚款

B.乙曾被开除公职

C.甲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

D.丁曾受过党纪处分

5.下列属于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的有(ABCD)。

A.主任科员

B.巡视员

C.办事员

D.副调研员

三、判断题共20题,每题2分(总分40.00)

1.级别工资是按公务员的能力和资历确定的工资标准,主要体现公务员的资历和业绩。(2.00分)

[答案]正确

2.公务员控告的对象只能是违法乱纪的行为,而且是侵犯了自己合法权益的违法违纪行为。(2.00分)

[答案]正确

3.公务员录用的方法,必须充分贯彻和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2.00分)

[答案]正确

4.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核心意义是对于政党的忠诚。(2.00分)

[答案]错误

5.申诉权是法律给予公务员同不法行为作斗争的有力武器,也是公务员保护自己不受他人非法侵害的有效手段。(2.00分)

[答案]错误

6.现代公务员制度最早起源于美国,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2.00分)

[答案]错误

7.公务员法规定:担任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当实行地域回避。(2.00分)

[答案]正确

8.开除是公务员处分的最高形式,也是最为严厉的制裁方式。(2.00分)

[答案]正确

9.除受到记过处分的情况外,公务员受到其他处分的,都可以依法解除处分。(2.00分)

[答案]错误

10.公务员的申诉是国家为保护公务员的合法权益而设立的一种事前补救制度,公务员法赋予受到处理的公务员提供表达意见,要求纠正违法或不当的人事行政处理决定的权利。(2.00分)

[答案]错误

11.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实行“两官分途”。(2.00分)

[答案]正确

12.一般说来,委任制能较好地反映公民的意愿,体现民主管理的原则,并且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2.00分)

[答案]错误

13.公务员的退休待遇是公务员退休制度的核心内容。(2.00分)

[答案]正确

14.调任只限于公务员内部,是在机关具有公务员身份的岗位之间的交流。(2.00分)

[答案]错误

15.我国根据公务员是否承担领导职责,将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两大类型。(2.00分)

[答案]正确

16.对公务员的考核结果应当以口头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本人如果对考核结果有异议,可以按照规定申请复议。(2.00分)

[答案]错误

17.我国公务员法规定,不定期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培训、辞退的依据。(2.00分)

[答案]错误

18.擅自离职是指辞职申请人在辞职审批期间或者在辞职申请不被批准后,未经允许,私自脱离工作岗位,不履行岗位职责,造成事实上的脱离机关。(2.00分)

[答案]正确

19.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与一般组织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相区别的显著特征是其具有明显的法制性。(2.00分)

[答案]正确

20.职位任免包含任职、免职两个方面的内容。(2.00分)

4.河南电大小学教育考试 篇四

河南电大开放教育试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教学实施方案

河南电大开放教育课题研究组

1999年8月

开放教育试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教学实施方案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科起点,本科教育)试点,是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研究课题之一,也是首批开放教育试点专业(专升本)中唯一的一个理工科专业。99年该专业将首次招生。目前该专业的教学计划已经通过了教育部的论证,该专业10门必修课程的大纲也已经研讨、审定结束。为了保证开放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实施,特制定本教学实施方案。

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谈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教学过程实施方案:

第一部分教学组织形式

第二部分教学服务系统

第三部分教学评估与监控

第四部分工作安排(分阶段)

第一部分教学组织形式

一、采用“以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学习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教”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形式,组班教学,面授占的比例较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此次试点将实行“以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教学模式,不组班教学,可以成立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实验、教师辅导、答疑等活动,时间灵活,力求高效率。这种“教”与“学”模式的转变,是远程开放教育的必然要求。

这种学习小组一般按课程组织,期末解散,定期组织课程重点、难点、作业的讨论,参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课程实验、教师辅导、答疑等活动。

各试点单位的辅导教师不再进行课程面授,而是负责解决日常的课程辅导(不宜过多)、答疑、组织讨论等。

二、建立分级教学、分级辅导的体制

1.分级教学

课程主讲教师:由清华大学相关课程的计算机教师担任

课程主持教师:由中央电大计算机教研室教师担任

课程辅导教师:由试点单位计算机课程教师担任

2.分级辅导

清华大学教师:负责课程的授课,集中辅导、集中答疑(每学期1-2次),并建立电子辅导信箱。

中央电大教师:负责解答试点单位电大教师的问题,典型的共性问题由中央电大教师整理后,反馈给清华大学的主讲教师。

试点电大教师:进行教学集中辅导、答疑、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反馈给中央电大。

三、教学方式

1.授课

由清华大学相关的计算机教师担任课程主讲教师,以卫星直播的方式为主,地方试点单位接收授课信息,存储在录像带中。(有条件的试点单位可将信息存储

在服务器硬盘中,供学生进行视频点播。)并分阶段配备课程录像、VCD、CAI课件、自测盘等媒体。

2.服务与支持

省电大将对本专业开设的每门课程提供教学支持,每学期安排一到两门的网上直播辅导课,并通过省电大Internet网站提供教学指导、教学论坛、网上答疑、教师信箱、教学信息、考试信息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3.听课与自学

采用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度的方式,利用学校的视听教室(视听阅览室)自行上网学习或借阅录像带、VCD光盘听课学习,亦可以购买视听VCD光盘在家中学习或在家中上网学习。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员,需要补修必要的课程(见教学计划),这些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提供服务。

3.作业及实验

本实施方案强调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训练。强调对教学过程的监控。规定每门课程的作业要占一定的成绩,由分校负责教师进行批改,给定成绩,并在学期末将成绩汇总上报省电大。省电大和中央电大将不定期进行抽查作业完成情况。

规定课程有实验或大作业,学生必须按规定完成,并提交实验报告。省电大和中央电大将不定期进行抽查。

课程作业及实验占该课程总学分的20%左右(注:因具体课程的要求不同会有所变化),以确保教学过程质量的提高。

4.命题与考试

统设课程的命题由中央电大组织清华大学的教师提供。考试分为笔试和实验考核两个部分。(第一学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期末笔试部分占课程总成绩的60%,期末实验考核占20%,课程平时作业占20%)

笔试考试按100分记,60分及格。根据教学计划规定,学生未完成实验和实验不及格者,不能参加该课程的考试,也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笔试和实验均合格者,按各自的比例一并折算为该课程的成绩。

5.毕业答辩

学生必须完成本专业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应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题要尽量选择与现实任务相联系的题目。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

中央电大和清华大学组成检查组到试点电大参与毕业答辩,并抽查学生的答辩。试点电大学生的部分毕业论文经中央电大推荐可来清华大学参加毕业答辩,优秀生可直接选派到清华大学做毕业论文,由清华大学教师亲自指导。

第二部分教学服务系统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真正遵循远程开放教育特点进行多种媒体配合教学,改变落后的现状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证。由于远程开放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所以提供完善的教学支持服务就更加重要。我们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传媒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形成一个强大的学生自助学习系统,以消除教与学的时空障碍,确保学习自由、高效。从传输信道来看,目前实际可利用的有卫星系统、Internet和计算机局域网。其中实时反馈问题的解决,为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远程开放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突破。但在具体做法上,应设计该反馈信息系统为分级过滤体制。

1.辅导的交互

远程辅导:清华大学课程主讲教师提供课程的集中辅导,以直播课堂或录像方式播出。每学期固定时间为2次(对于该课程的首学期而言),其余根据课程教学情况而定。

面授辅导:地方试点单位的专职或兼职辅导教师担任,选择学生方便的时间安排学习小组到校集中讲解、答疑,我们希望在集中面授辅导课之前,学生已经在各自的学习小组中讨论解决了一些学习疑难问题。集中辅导的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一个月进行一、二次。每次辅导要记录,以备教学检查。

2.答疑网络

辅导教师答疑:解决学习小组提出的一般性问题;提炼学习者的典型、共性问题。辅导教师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书信/电话/Email/网上答疑信箱反映至河南电大主持教师处。

主持教师答疑:通过书信/电话/ Email/网上答疑信箱解决辅导教师的提问,共性问题在VBI/网页发布。主持教师不能解决的问题,Email至清华大学的相关主讲教师,得到解答,再反馈回来。亦可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设立的电子答题信箱解决。

主讲教师答疑:学习者的共性、典型疑问,通过直播课堂进行集中讲解。设立本专业的网上答疑信箱,对于网络不发达的地区,使用VBI广播方式。

1. 专业网页

中央电大和河南电大分别设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页,及时发布本专业的相关文件(教学计划、课程大纲等)、课程信息(使用教材、课程播出、答疑信箱等)、考试信息、培训信息、检查评估信息等,方便试点单位教师及学习者查阅、安排教学。

2. 教学条件要求

1)设备

应具有自学辅导教室(集中辅导/答疑/讨论)、专业图书资料室(借阅)、实验室(软、硬件实验)、视听教室(保证外语教学、学生看课程录像)、多媒体教室(演示课件等)。

2)师资

每个试点单位应保证3名以上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的专职教师。外聘兼职教师需讲师以上(含讲师)职称。

第三部分教学评估与监控

对远程开放教育进行教学评估与监控是保证教学方案实施、保证教学质量的有利手段,关系到整个试点的成功与否。评估工作要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中央电大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检查小组对试点单位的教学过程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主要方式是巡教和巡考。

一、巡教

各地试点单位需将教学过程的主要材料备案,我们将主要检查、评估下列教学档案:

a)课程集中辅导情况记录

b)作业记录、课程实验报告及其成绩

c)课程答疑记录

d)学生毕业论文、答辩记录及评语

组织学生参与问卷调查,评价中央电大、试点电大的教学支持服务情况,以

及对辅导教师、主持教师的评判。

二、巡考

确保考试的严肃性,为此巡考采用抽检的方式进行。

巡考和巡教的结果将及时在网页上发布,并作为今后批准试点的主要指标之一。

在本教学实施方案设计中,我们特别强调教学要符合远程开放式教学规律,保证教学质量,这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远程开放教育已有了一定的规模,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人通过电大系统受到更多的教育,保证教学质量问题就更为重要。此外,中央电大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升本)试点是一个实践性研究项目,我们不仅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发展实践,更要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我们对具有中国特色的远程开放教育规律的认识。这就是我们设计教学实施方案总的指导思路。

附1:第一学期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实施方案

附2:第一学期课程“计算机数学基础”教学实施方案

5.河南电大小学教育考试 篇五

1.当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守恒性和系统性特征时,他的思维处于(C)。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小学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特点有(ABCD)。

A.情绪的冲动性减弱 B.情绪、情感中的社会性成分增加 C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 D.情绪调控能力增强 3.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的心理学理论是(CD)。

A.认知一发现说 B.人本主义学习理论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4.下列学习策略中,有利于提高回忆成绩的策略有(ACD)。A.分散复习B.集中复习c.试图回忆 D.谐音字法 5.创造性的组成部分有(BCD)。

A.创造环境 B.创造意识 C.创造性思维过程 D.创造性活动

8.-个孩子捡到1元钱交给老师,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以后这个孩子每次捡到东西都主动交还失主或交给老师。这种现象可以用(B)原理来解释。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自我强化 D.替代强化 9.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主型教师的行为表现是(AD)。A.重视集体的作用 B.给学生完全的自由 C.教师决定一切 D-鼓励学生发表意见

10.在下列选项中,属于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情绪因素有(ABC)。A.好奇 B.兴趣 C.焦虑 D.悲愤 1.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A.桑代克 B.詹姆斯 c.罗杰斯 D.巴甫洛夫 2.儿童脑重基本达到成人水平的年龄是(D)。

A.3岁 B.6岁 C.9岁 D.12岁

3.强调外界环境对学习起决定作用的学习理论有(B C)。

A.人本主义理论 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5.儿童在知道了“萝卜、白菜”等概念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时的同化学习属于(A)。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类属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6.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A B D)。

A.家庭环境不良 B.社会文化不良 C.经济条件较差 D.学校教育失误 7.俗话说,有人“理达情不通”,有人“通情不达理”,这反映了品德心理结构的(C)。

A.独立性 B.统一性c.矛盾性 D.多样性 8.情绪对于学习的主要作用表现为(A B)。

A.动机功能 B.组织功能 C.信号功能 D.支配功能

9.在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儿童中,当要求他们记住某样东西时,他往往会同时记住和这样东西一道出现的其他东西,这叫(C)现象。

A.记忆混淆 B.记忆混乱C.记忆偶发 D.记忆干扰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D)。

A.某学生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交头接耳,此学生是问题行为的学生 B.问题行为是直接指向他人和环境的不良行为

C问题行为不仅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来自课堂、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因素 D.教师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可以视情节严重的程度使用惩罚 1.提倡发现学习的心理学家是(B)。

A.布卢姆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2.如果一个人失败以后,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他的归因倾向可能是(A)。A.能力归因 B.运气归因 C.努力归因 .D.任务难度归因 3.为获得奖励、表扬而产生的学习动机称为(C)。

A.内部动机 B.认知动机 C.外部动机 D.自我提高的动机 4.影响小学儿童身体发展的后天因素主要是(A B C)。A.营养 B.睡眠 C.适量的运动 D.遗传 5.儿童的一般认知能力差异集中体现在(ACD)等方面。

A.发展水平差异 B.气质类型差异 C.表现早晚差异 D.结构差异

6.教师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并且提供可能使问题获得解决的知识或技能,然后教师为学生确立目标,让学生进行尝试性探索的教学方式称为(B)。

A.情境性教学 B.支架式教学 C.随机通达教学 D.自上而下的教学 8.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恍然大悟”或“豁然开朗”的情况,这一现象可以用(D)解释。

A.定势 B.功能固着 C.迁移 D.酝酿效应 9.下列项目中正确的说法是(CD)。

A.皮亚杰认为,儿童品德发展的顺序是可以改变的 B.有良好的道德动机,就会表现出适当的道德行为 C.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起着引导与深化的作用

D.在具体明确的道德规范下,在言行一致的环境中学生的道德观念比较容易形成 10.课堂学习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BD)。

A.促进师生心理健康 B.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C.整顿班级秩序 D.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学生学习1.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占优势的记忆类型有(B C)。A.有意记忆 B.无意记忆 C.形象记忆 D.抽象记忆 2.“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是(C)。

A.操作性条件反射 B.经典性条件反射 C.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可以将迁移分为(C D)。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C.正迁移 D.负迁移 4.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心理学技术包括(A B C D)。A.说服 B.角色扮演C.榜样学习D.奖励与惩罚 7.教学设计包含的内容有(A B C D)。

A.教学目标设计B.教学内容设计C.教学过程设计 D.教学评价设计 8.认为学习是刺激一反应的联结的心理学家有(A B C)。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奥苏伯尔 9.小学高年级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一般处在(B)。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超习俗水平10.发散性思维的基本特性包括(A B D)。

A.流畅性 B.变通性C.稳定性 D.独特性 1.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是(B)。

A. 一般迁移 B.顺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逆向迁移

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大体上处于(C)阶段。A. 感知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3.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B)。

A. 苛勒 B.布鲁纳和奥苏伯尔 C.贾德 D.桑代克

4.信息保持时间短暂;记忆容量大;信息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的记忆为(A)。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瞬间记忆 5.下列选项属于学习的是(D)。

A. 每天跑步 B.视力下降 C.装修房屋 D.不怕见生人了 判断题(每小题1分)

11.程序教学思想是斯金纳提出的。(√)12.当学生能够用言语清楚地说明某一原理中包含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时,表明他已经掌握了这个原理。(×)13.罗杰斯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反对把学生看作“较大的白鼠”和“较慢的电子计算机”。(√)14.小学五年级学生品德发展的一般特点是:既不简单服从权威,也不机械遵守规则。(√)15.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之间存在着直接的一一对应的关系。(×)16.研究表明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学习策略训练,其效果优于与学科内容融在一起的学习策略训练。(×)1.划线、记笔记、画关系图都是属于精加工策略。(×)2.快速联想策略和头脑风暴法都是由奥斯本提出的。(√)3.人们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在行为、动机和意向方面的期望称为定型期望。(√)4.我国古代对于学习有“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的说法,从迁移的观点看,“温故知新”属于顺向正迁移。(×)5.合作学习采用同质分组的原则,这样有助于帮助差生。(×)6.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89)的提法,健康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1.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成分是学生每学期的考试成绩和教师评语。(×)2.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的作者是桑代克。(√)3.“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注意(√)4.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根据环境要求来改变自己,也无法改变环境,由此产生情绪困扰的现象,称为适应不良。(√)5.个体差异和学习心理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6.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而情绪、行为以及社会适应则不属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范畴。(×)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特别重视认知结构特征在学习中的作用。(×)2.大多数6-10岁儿童的身体发展处在相对平缓的状态。(√)3.原理学习的本质就是能够准确地陈述和解释原理。(×)4.学习动机越高,学习效果越好。(×)5.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坐在一起讨论问题,目的在于让优秀学生帮助较差的学生。(×)6.提问、小测验、阶段考试、期中考试或作业练习都可以用来进行课堂评价。(√)1.对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范畴不包含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2.成熟个体的某些心理机能和心理过程在内部的后天原因影响下发生的变化。(×)3.学习的主体是教师,因而教师决定了学习的效果。(×)4.驱使人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是情感。(×)5.情感有较为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6.偶尔一次行为不能作为品德。(√)7.儿童自我体验的诸因素的发生和发展不同步。(√)8.练习是同一刺激―反应的重复。(×)9.小学儿童的学习迁移心向由弱向强发展。(√)

10.性别刻板印象是我们对学生的认识更符合男女群体的特点。(×)1.自然行为的偶然观察是一种有计划的非连续偶然观察。(×)2.人区别于动物之处在于人具有社会化本质。(√)3.兴趣可以补偿智力成熟的不足。(×)

4.顿悟是突然出现的,因为顿悟是学习常见于解决简单问题的学习中。(√)5.思维对事物的认识统统是间接的。(√)6.情绪多以内在体验的形式存在。(×)

7.移情就是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感情转移到其他人(或事物)上。(×)8.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

9.能力分组是按学生的学力或智商分组,对各组授予相同的课程。(×)10.好的教学方法应该能够适合任何教学情境。(×)1.一对数学家夫妇能把“数学能力”遗传给后代。(×)2.成熟是影响学习准备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3.问题的表面特征即“问题的表征”。(×)4.情感是驱使人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5.情绪表现为一种主观感受。(√)6.道德观念是个体道德认识的一种表面现象。(×)7.小学儿童的学习迁移心向由弱向强发展。(√)

8.男生比女生具有右脑发展的优势,因而使男生语文能力往往优于女生。(×)9.中等程度的焦虑对教师起到激励的作用。(√)

10.“作业分组”是按学生的作业好坏分组,授以不同的课程。(×)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

18.社会认知 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它与个体一般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

19.创造性 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过程。

20.智力技能 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

21.课堂学习管理 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1.个案法 是对某个人或某个学生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这种方法可以进行短期的研究,也可以进行长期的追踪性研究。

2.学习策略是 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来保证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措施。3.高原现象 指动作技能的练习过程中,在总的进步过程中,所出现练习进步一时性停顿的现象。

4.定势 也称心向,是指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

5.趋一避式冲突 是指个体所面临的选择既能给他带来好处,同时又伴随着不良的影响。在各种心理冲突中,有一种给个体带来的压力是最大的一种冲突。

1.实验法 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地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2.原理学习的实质是学生能够在体现原理的不同情境中适当地应用原理。

3.品德 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人的个体现象,它是个体将社会道德内化为道德意识并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4.组织策略 是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组织、概括,形成更高水平的知识结构。具体方法是把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把这些单元归入适当的类别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5.角色混淆 是指个体无法获得明确清晰的角色期望,或因无法形成完整统一的角色知觉而产生混乱。角色混淆也是对外面环境要求的心理反应,当外面要求含糊时,就会产生角色混淆。1.认知风格 又称为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2.意义学习是指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联系。即是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知识之间建立合乎逻辑的有意义的联系。

3.原型启发 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4.智力技能 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

5.他律 是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儿童是绝对尊重和服从权威,对这一阶段的儿童,教师要加强对他们行为的正确指导,合理组织他们的各种活动,并注意自身的表率和示范作用。

1、遗传:是指亲代将自己的生物学特征传递给子代的生物学过程。

2、学习动机:是推动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

3、发展:通常是指人类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变化的过程。

4、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性的核心。

5、记忆: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1.观察法 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况下,根据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某种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2.自然实验法 是在自然或真实生活条件下,不对有关变量加以控制,只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获得有意义信息的方法。

3.移情 是指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在情感上的相互作用。当个体看到他人忍受痛苦或交好运时,自己也能体验到不安和愉快的情感,这种分享他人情感的能力。

4.个体内化 是社会教化得以实现的内在因素,指儿童接受社会影响,对社会文化环境进行选择,把获得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内化为自身个性特征的过程。

5.社会互动 也称社会交互作用。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种作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基本条件。

6.控制点 是指一个人找出控制他生活的主要力量,即人们对影响自己生活和命运某些力量的看法。

7.顿悟 是指突然知觉到问题情境中的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

8.问题的表征 是指用自己的话来表达问题的结构,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路径。

9.内部言语 是和逻辑思维、独立思考、知觉行动联系更多的一种高级的言语形态。特点是以自己的思想活动作为思考对象。

10.附属内驱力 是指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1.实验室实验法 是通过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情境条件,使所期待的反应得以出现,并加以精确测量的方法。

2.社会教化 是儿童社会化的外部动因,指社会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内部影响、社会文化传播工具等,对儿童实施社会化的过程。

3.认知发展准备 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或一定范围的智力活动时所具备的认知功能的适当的发展准备。

4.试误学习指当人或动物面临一个新情境时,会进行各种尝试,以求得动机的满足,又称选择学习或联结学习。

5.言语 是个体借助语言材料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自己情感和影响别人的过程。6.小学儿童亲社会态度 指小学儿童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利他的社会态度。

8.社会情境 指儿童和父母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家庭环境。

9.教学风格 教育者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特色。

10.角色扮演教学模式 让学生先表演问题的情境,然后讨论表演,借此引导学生共同探讨情感、态度、价值、人际关系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且形成处理这些情境的恰当方法。12.短时记忆 是介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证忆,一方面它接受由感觉记忆而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将其中一部分通过复述进入长时记忆;另一方面它又接受由长时记忆中选择出来的等待调用的信息。

2.自我意识 是作为主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

3.知识准备 指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存储状况,它取决于学生先前的学习和保持。

4.工具说 指学习者通过自身的某种活动或某种操作,在强化的条件下形成的条件反射。5.情绪记忆 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6.道德认识 指对客观存在着的道德关系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规范、准则的认识。7.练习曲线 练习进程及其效果用曲线表示,这种图形为练习曲线。

8.性别刻板 这种现象指传统的、被广泛接受的对两性的生物属性、心理特征和角色行为的较为固定的看法、期望和要求。

9.教师焦虑 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情境所作的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

10.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创设一个培养学生学习风格和发展学生独特个性的教学环境,而不是控制学生的环境。教学以自我认识的概念而不是以教材的概念为基础。教师扮演促进者的角色。

四、简答题(每题8分)

22.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的模仿理论,即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们的行为而学习社会行为的,即模仿他们生活中人们的行为进行学习的,班杜拉强调认知对行为的影响,对认知一行为的结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过程。另外,班杜拉还提出了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由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行为主义框架中纳入了多种认知过程,因此该理论又称为社会认知理论。

23.简述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模式的主要内容。

(1)前习俗水平。这一水平包括着两个阶段:以惩罚与服从为准则阶段和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阶段。

(2)习俗水平。它也可分为两个阶段:以人际和谐为准则,又称为“好孩子”取向阶段与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阶段。

(3)后习俗水平,又称原则水平。它也可以分为两阶段: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阶段和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则阶段。

柯尔伯格认为,这些发展顺序是一定的,不可颠倒的,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是不相等的。同时,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者习俗水平上,而永远达不到后习俗水平的阶段。

24.为了保证有效的复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1)及时复习。(2)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对复习效果具有很大影响,根据材料的性质.、任务的难易程度不同,选择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3)试图回忆。(4)利用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5)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6)利用情境和心境的相似性提高复述效果。25.按学习结果,加涅把学习分为哪几类?

按学习的结果,加涅将学习分为以下五类:(1)言语信息的学习;(2)智慧技能的学习;(3)认知策略的学习;(4)态度的学习;(5)运动技能的学习。1.简述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

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指作为言语信息的知识,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有命题、命题网络、图式三种:

(1)命题是表达判断的言语形式,是用词语表达意义的最小单位,它由一个关系词把主词和宾词联系起来而成。

(2)命题网络是由若干个包含共同成分的命题彼此联系组成的,用来表达一个复杂的事实。(3)图式用来表征较大的、有组织的信息组合概念。2.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

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应该做到: 第一,使学生获得道德意志的概念和榜样。第二,组织行为练习,提高学生的意志力。第三,针对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但所有这一切措施,都应针对儿童的年龄特 点进行。

3.简述课堂学习管理的基本原则。

(1)了解学生的需要;(2)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3)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4)建立课堂规范。

1.简述小学儿童亲子交往的特点。

儿童入学以后,与父母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为儿童与父母的交往时间、交往内容和交往方式都有所改变。在交往时间上,与学前期相比小学儿童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相对减少,父母关注儿童的时间也相对减少,儿童对父母的依恋和依赖程度减弱。

在交往内容上,小学儿童的父母更多关注孩子学业和品德。

在交往方式上,父母的控制性在小学阶段开始减弱,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越来越多地自已做决定。

2.简述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动作技能的形成是通过领悟和练习逐步掌握某种动作操作程序的过程,复杂运动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四个主要阶段:

(1)认知阶段;(2)分解阶段;(3)联系定位阶段;(4)自动化阶段:这是动作技能的熟练期阶段。3.简述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情绪。

(1)好奇,它是一种以认知为基础的情绪,当学生知觉到他们知识存在不足时就会产生好奇。(2)兴趣,它是个体力求认识、探求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对学习有重要影响。

(3)愉快,它是一种正性情绪,是人或事物符合个体当前优势需要时的一种主观体验。(4)焦虑,它对学习起促进作用还是起抑制作用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4.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要求是什么?

第一,明确学生能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这是判定其教学效果的依据。第二,教学安排应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第三,使用符号标志技术。

第四,教学方法的设计应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和学习习惯,可选用讲解、图示、提问、回忆等方法。第五,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

1.简述行动研究的特点。行动研究的特点是:(1)实践性与参与性相结合;(2)合作性与渗透性相结合;(3)持续评价性与即时反馈性相结合。(4)可变性与适应性相结合。

2.简述知识迁移与应用的关系。

知识迁移和知识应用二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知识的应用可以促进迁移的发生及效果,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是促进知识迁移的有效条件。另一方面,知识应用过程中都存在着知识迁移,知识的迁移是保证知识应用成功的重要条件。知识的应用本质是依赖于知识的迁移实现的。但知识应用并不是知识迁移的全部,知识的应用主要是一种顺向的、正迁移过程。

3.简述成就目标理论的主要内容。

成就目标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学业成就和成功的意义或目的的知觉”。

成就目标从大的方面来讲,可以分为两种: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掌握目标是指从事成就活动的意义在于掌握、理解任务,提高自身能力,往往根据任务标准或自我标准来评价个体的表现;成绩目标是指以证明或显示自身能力为目标,努力完成任务的理由是要证明自己有胜任该项工作的能力,个体倾向于把自己和他人作比较,根据常模标准评价自身的表现,认为比别人做得好才算成功。

成就目标对认知、情感和行为都具有重要影响。4.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速度不均衡的矛盾;(2)心理过程发展不协调的矛盾;(3)个性心理结构发展不完整的矛盾(4)自我发展与外部要求不一致的矛盾 1.可以把学习分为几个方式?

(1)根据学习内容可把学习分为:运动技能的学习、认知的学习和情感的学习。(2)根据学习过程的特征可把学习分为:试误学习、顿悟学习和模仿学习。(3)根据学习的理解程度可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2.学习策略是指什么?

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其实质是根据学习目标和材料,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调控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从而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加工。一般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的策略有:

(1)注意策略。它是指一个重要方法即在学习材料中附加一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注意并观察其对学习的影响。

(2)编码策略。它是指按学生自己熟悉或习惯的方式来组织信息,以便于取用。(3)提取信息的策略。它是指按需索取贮存的信息的方法。3.小学儿童认知活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知觉从无意性、情绪性向有意性、目的性方向发展;(2)注意从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向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发展;

(3)有意识记逐渐超过无意识记并占主导地位。机械识记还占有优势,抽象记忆在逐渐发展;

(4)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4.小学儿童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有以下特点:(1)从“他律”到“自律”。(2)从效果到动机。(3)从别人到自己。(4)从片面到全面。

5、练习曲线的典型势态是练习曲线呈负加速变化。

其特点是:初期进步快; 练习高原现象;后期进步慢;总的趋势是进步,但有时会有暂时的退步。

1.小学儿童心理机能的深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兴奋和抑制进一步增强;条件反射更加容易形成和巩固;第二信号系统在教学活动和人际交往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5.低年级学生知觉的分析综合水平往往有哪些倾向? 知觉事物较强的部分而忽略了事物的整体;知觉事物整体而忽略了组成整体的一些重要的细节。对事物产生一个笼统的、不精确的、割裂的初步印象。7.小学儿童道德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举例说明。小学儿童的道德观念是从直观具体的、比较肤浅的认识逐步过渡到比较抽象的、比较本质的认识;举例,是从大量的得到情境里抽象出来的。8.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小学儿童的概括水平? 举例说明。

第一,引导儿童准确辨析和概括学习内容共同的本质特征;第二,强调学习迁移的特征;丰富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实例。

9.教师如何克服性别偏见,因性施教? 克服性别刻板印象;正确期望与评价性别角色;指导男女学生自我社会化;优势互补,因性施教。四个方面要具体掌握。

10.教师如何正确认识期望“输入”的效力过程? 尽管学生各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是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应每个学生实际情况的要求,给予恰如其分的期望,并采取措施因材施教。1.小学儿童个性品质的构成中哪些因素的形成最明显? 情感逐渐丰富和深刻;自控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发展。2.文化对儿童的影响直接表现在哪些方面?

通过文化的传承,使儿童了解前人的生活经验;向儿童传递该群体或民族的行为价值准则;使儿童能顺利地与他人及群体建立社会关系。

4.什么是“抱负水平”?学生的抱负水平与哪些因素有关?举例说明。

抱负水平指一个人在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估计自己所能够达到的成就目标。5.儿童道德评价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别人到自己;从片面到全面。8.“反馈-调节”教学方法包括哪些步骤? 包括诱导、尝试、归纳、变式、回授、调节。9.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学风格?

要兼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教学风格之长,融进自己鲜明的个性,针对不同对象和教学内容,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变化的独特的教学风格。10.教师的威信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教诲的基础和前提;有威信的教师被学生看作仿效的典范和行为的楷模;有威信的教师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1.母亲孕期的情绪状态为什么能影响胎儿?

因为母亲产生情绪变化时,血液会发生化学成分变化,这些血液流经胎儿体内,改变了胎儿生长的小环境。

2.学校教育具有哪些特点?

具有相对独立性、主动性、可控性。3.学习准备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包括身体发展水平、动作技能水平、智力发展水平、情趣水平、人际交往水平以及自我意识水平。

4.感觉记忆的信息被注意的有哪几种情况?

有三种情况:事先预期的信息、强烈或新异的信息、主动选择的信息。5.小学儿童情绪发展有哪些特点?

主要有:情绪体验由生物性向社会性发展;情绪体验由易变性、肤浅性向深刻性、稳定性发展;情绪表现形式从外露向内隐发展。6.学生的道德意志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道德动机经常战胜不道德动机;第二,排除内外干扰,实现其道德行为。8.“反馈―调节”教学方式包括的教学步骤中,“诱导”、“尝试”、“归纳”、“变式”、“回授”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诱导——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尝试——开展探求知识的活动逐渐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归纳——用归纳法得出结论,并将结构纳入整个知识系统。变式——进行变式练习训练。回授-及时搜集和评定学生学习的结果,并有针对性组织辅导和讲解。

五、论述题(每题15分)

26.联系实际论述促进知识迁移与应用的教学原则。

为了将“为迁移而教”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制定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的编排应该循序渐进;(3)把握每一阶段学习的迁移价值;(4)启发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5)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6)培养学生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态度。27.论述如何保持和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1)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小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在不断提高,但他们还难以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常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对自己估计过高,过于自信;二是自我评价过低,过于自卑。这两种极端倾向均对自我发展不利。学生既要接纳优点,也要接纳缺点,同时要注意根据自己的能力,建立适当的抱负水平。

(2)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小学时期是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生应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这对其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通过人际交往,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增进沟通与理解,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

(3)帮助学生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学生情绪既容易受外界影响,又容易感情用事,情绪常大起大落。要维护心理健康,就应学会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保持大脑的健康,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等都是有益的措施。(4)帮助学生学习性卫生的知识。学习性卫生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自身变化加深了解,从而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

(5)帮助学生认识求助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时候小学生面对的问题可能是自我调整不易解决的,那么,向专业的心理咨询专家寻求帮助就是必要和重要的。教师应让学生知道,求助心理咨询并不是因为有“病”,心理咨询是一种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为学生提供心理学帮助的过程。

(6)儿童学业不良的辅导。对于那些学生智力在正常范围,而学习成绩经常明显低于同龄学生的一般水平应该进行相应的辅导。

(7)问题行为的矫正辅导。对于那些扰乱他人或给个人身心健康发展造成障碍的行为,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矫正辅导。1.试评述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罗杰斯是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将其人格理论推广到教育和教学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习理论。

(1)意义学习:学习应该与个人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学习的内容和材料应该是学生关心的,能够影响学生感情,推动学生行为,有助于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的。

(2)自由地学习:每个学习者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他自己的感情和完善自己的倾向,这种倾向只有在能体验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自由时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3)学习者中心:学习者是有目的、能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和教师应尊重学生,真正把学生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4)学习的动机和目的:自我实现倾向乃是人类的基本动机,是学习的主要因素。意义学习的动机产生于人类基本的自我实现倾向。教师的作用是创造合适的气氛,允许自我实现倾向的自由发展。

(5)学习的促进: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促进者和学习者是平等的关系。罗杰斯认为促进意义学习的关键是存在于促进者和学习者之间个人关系中的某些态度品质。对罗杰斯学习理论的评价: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强调对人学习的研究;相信人的本性是好的,积极向上的。强调意义学习,重视对学生的人格完善。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和中心,向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对学习理论的发展是有很大贡献的。但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也有它的局限性,人本主义过分强调先天潜能在学习中的作用,片面强调自由选择和自我设计,忽视了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制约性,忽视了学生对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2.联系实际说明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从下面五个方面进行。

(1)从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学习动机的形成有外在与内在的原因。从学校中一般学科的教学来看,多数知识性学科的学习动机,是要靠学科本身所具有的正诱因特征来引发的。因此,在教学之初,教师如何设计教材教法以及教学活动,使之具有正诱因的特征,从而引导学生喜欢学习,自然是培养学习动机的首要条件。外在学习动机获得适度满足之后,也有可能转化为内在学习动机。(2)从基本需要提高到成长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只有基本需要获得满足之后,认知、审美、自我实现等成长需要才会产生。因此学校应设法先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为成长需要的产生奠定基础。(3)从需要满足发展到价值追求。

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学校教育应适应并选择学生心理上的需要,给予适度满足,使其产生价值感,进而自发地去追求。(4)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经验。

成功的学习结果是产生学习行为的助力。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各自获得成功的经验,以使他在努力之后获得满足,从而肯定自己的价值。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定时,不宜只按团体标准,而应重视个人的进步,以进步作为成功的指标。(5)善于利用教师的反馈激发学生士气。

教师的反馈,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动机有很大影响。无论教师的反馈是正面的(赞许或鼓励),或是负面的,都会成为学生对自己学习成败归因的根据,进而成为学生建立自信的依据。1. 试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建构主义在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对学习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当今的建构主义者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解释现实的,由于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信念的不同,因此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他们把学习看成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间双向的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经验体系的过程,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1)学习的主动性,即指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通过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信息相互作用,来生成信息的意义。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着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2)学习的情境性,即指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也就是说,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情境的创设,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3)学习的社会性,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

一、标准的理解。但是,通过学习者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建构主义从上述学习观出发,进行了许多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尝试,其中包括:随机通达教学、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情境性教学和支架式教学等。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论述了认识的建构性原则,揭示了认识的能动性。目前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系统性不够强,还没形成独立的、系统性的理论体系,还需进步的发展与完善。2.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创造性由多种成分构成,影响创造性发展的因素也就有很多。既涉及认知因素、人格因素也涉及环境因素。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小重视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是很有必要的。培养小学儿童的创造性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1)树立良好的教育观念和注重教师的素质。

要克服一些不利于儿童创造性发展的教育观念。比如过分追求高分数,不鼓励学生提问,过于强调权威的教学等等,都有碍于学生创造性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是:具有创造力;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创设宽容、理解温暖的班级气氛;与学生们在一起共同学习;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儿童的创造渴望。(2)广开思路,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创造性思维是对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创造性的重新组合,并在头脑中产生了不同以往的新思想、新产品的过程。广开思路就是要鼓励和培养小学儿童遇到问题从多个角度来考虑。(3)发展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和快速联想能力。

想象是人类创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前提。快速联想的能力,是保证思维流畅性的基本条件。

(4)多利用原型启发,发展类比推理。原型是指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应用相似原理去解决问题,是导致创造、发明的重要思维方法。

(5)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思维训练。头脑风暴法,是奥斯本提出的培养创造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学生不必考虑该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也不作评论,一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了为止。(6)培养创造性的人格品质。

个体的创造性高低与人格有着密切关系。从一定意义上,创造性是人格力量的显示。独立的、灵活的、容纳的、主动的、痴醉的人格有助于儿童创造性发展。(7)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创造性。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课程丰富多彩,重视在这些学科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培养是非常有意义的。

1. 试阐述学习策略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学习策略是一种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学习的程序性知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就能教会的。同时,学习策略存在适应性问题,不同的策略可能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和材料,所以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策略的一个标志是能够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灵活地选用合适的学习策略。

在策略学习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特定性

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即通常所说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帮助学生选择学习策略或改善其对学习不利的学习策略。同时,还要考虑学习策略的层次,必须给学生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策略。(2)生成性

生成性是有效使用学习策略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的材料进行重新加工,产生某种新的东西。这就是要求学习者进行高度的心理加工。(3)有效的监控

教学生何时、何地与如何使用策略非常重要。尽管教师都清楚这一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很少去实践。策略执行监控是自我调节的重要环节。有效监控强调学生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二者之间的关系上,监控自己使用每种学习策略所导致的学习结果,以便确定所选策略的有效性。(4)个人效能感

个人效能感是指学生在执行某一任务时对自己胜任能力的判断,它是影响学习策略选择的一个重要的动机因素。那些能有效使用策略的人相信只要自己使用某一策略就会对自己的成绩产生影响。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策略的效力。策略训练课程必须包括动机训练。

2.联系实际,阐述维持课堂纪律的基本策略。维持课堂学习秩序的最佳策略,是预防学生违纪行为的产生,要做到这一点可参考以下建议。(1)维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引发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是维持课堂纪律的最佳策略,只要学生注意学习,把兴趣集中在学习上,就不会分心,不会发生其他的违纪活动。为了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教师应该做到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教学方法恰当,作业难度适中等。

(2)非言语线索的运用。教师要善于随时随地觉察课堂里每一个学生是否都在专心听讲,当发现某个学生有表现不当行为的迹象时,就要立即采用非言语线索,给学生一个暗示信号,如以一个眼色暗示开始做小动作的学生,或做一个手势,或一边讲课,一边走过去停留一下。这种非言语线索,既可控制不当行为的产生,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

(3)有选择地强化正当行为。在课堂学习中,当某个学生出现不良行为迹象时,教师可以不加理会,而向他提出一个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这样,他就会感到教师在注意他,而当他回答正确时,又获得了成就感,正当行为受到强化,实际上也就抑制住了他的不正当行为。(4)赞扬其他学生。当有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不当行为时,一般地说,教师不必去理会他,可以采取赞扬其他学生的策略,选择他邻座的同学或他最要好同学的行为表现加以赞扬。这样做可使行为不当的学生受到暗示,教师已经知道了他的行为表现,他应控制不当行为。

(5)正确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难免要处理个别学生的违纪行为。一般来说,处理学生违纪行为应该以说服教育,促进学生自省为主。但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可以视情节严重的程度使用惩罚。教师在对学生施行了必要的惩罚后,还要开展细致的工作,防止学生产生敌对的或自暴自弃的想法。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行为方式。另外,教师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恰当的惩罚。

1、根据长时记忆的遗忘理论与小学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并结合自己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帮助小学生增强记忆能力。(要求至少解释清楚两种长时记忆的遗忘理论。)有关长时记忆的遗忘理论

(1)干扰说。该理论认为,导致遗忘的原因是其他信息进入了记忆系统,干扰了原有信息的保持。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就是先后学习项目之间的相互干扰。

(2)衰退说。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以某种方式在大脑建立痕迹的过程,记忆中信息的遗忘是因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随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弱,以至消退。因此,适量的过度学习和 复习有利于加深记忆痕迹,能阻止遗忘的进程。

(3)线索依存说。该理论认为,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一般不会“漏失”,遗忘并不意味着长时记忆中不存在有关信息,而是不能有效地提取。因此,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 的知识网络,教会学生利用线索提取有关知识,是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记忆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4)动机说。该理论认为,遗忘是人出于某种动机而主动压抑的结果。

(5)同化说。该理论认为,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小学儿童记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4分)(1)记忆有意性、主动性的发展;

(2)记忆策略的发展。年龄较大的儿童更善于发现记忆材料中的规则,把握了规则,就会提高记忆的效果;年龄较大的儿童更可能自发地复述记忆材料;年龄较大的儿童更善于 联想。

2、何谓迁移?结合自己谈谈教会小学儿童学习迁移有那些基本策略?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会小学儿童学习迁移的基本策略有:(1)建立迁移的认知结构;

小学儿童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合理安排所用教材的呈现顺序,对促进小学儿童建立认知结构是很重要的。教师对教材呈现的顺序应努力做到:①从一般到个别,使教材渐进分化;②建立横向练习,使教材综合贯通;③从已知到未知,使教材组织序列。(2)训练迁移的认知策略能力;

上一篇:户外拓展训练文案下一篇:美工个人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