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生是师德之魂

2024-07-10

爱学生是师德之魂(共11篇)

1.爱学生是师德之魂 篇一

爱,师德之魂 师德演讲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师德之魂》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唯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是教师的天职与责任。这种爱是严慈相济的爱、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无私广泛而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

“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我们每天做的就是这一件件平凡而细小的事,而这些小事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

多少年以来,人们对教师作出了高度的评价,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还有人说教师是甘为人梯,默默耕耘……而我只愿做那一颗小小的铺路石,静静地躺在泥土里,虽然它没有水晶的纯静,没有宝石的艳丽,没有钻石的光芒。我的目标只有一个,让我们的新一代走在我们铺就的平坦而宽阔的道路上奔向前方,奔向远方。

从教十余年,我不敢说自己是一名出色的教师,但是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爱教育,我爱学生,我热爱我的事业!”这种爱,对于我来说,是我一生不变的情怀。当我站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看看这张脸、摸摸那个头,多像一枚枚蓓蕾仰着小脸,渴求着阳光雨露。每天清晨“老师,您早。”那童稚的问候,给我带来了一天的快乐和生机;每天傍晚随着一声声“老师,再见。”给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工作之中,我亲眼目睹了老师们的爱岗、敬业、奉献精神,亲耳聆听了不畏艰苦、孜孜不倦、潜心奋斗于育人工程的感人事迹,亲身感受了那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孩子真诚奉献的博大情怀。在学校组织的教师会议、教研活动中,我感到了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培养;在学校繁忙的工作中,我看到了老师们的奉献和忠诚;在学校的荣誉室里,面对各种各样的表彰和奖励,我看到老师们的辛劳和学生的进步成长。忘不了已有华发的老教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和对青年老师的帮助,忘不了埋头苦干的青年教师们“因材施教,形式多样”的教学特色、还有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寓教于乐的艺术教育,这一切使得我们的学校成为了一座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特色学校、艺术学校和家长学校。

我们学校的教风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在优秀老师的熏陶下,我逐渐变成了一个合格的青年教师。我微笑着走到学生中间,传道授业解惑,成为了学生最为知心的大朋友。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净化了我的心灵,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我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最大的幸福和快乐。自然,在工作上我也对自己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平时做到精心备课,认真上课,主动听课,不断积累知识经验,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为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而努力着。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已经起步!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就在铺路!

走上三尺讲台,我们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我们为人师表。回首走过的岁月,我真切地感受到:真爱无言,幸福无价!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知识内涵和文化品味的体现。让我们一起建设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家园,用我们的爱与责任撑起教育的蓝天。我也将一如既往地为教书育人做贡献,把我的知识、我的一切美好的愿望在我学生身上得到延伸,得到延续!

2.爱,师德之魂 篇二

一、爱,是教育根本。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你也许会问:是什么?我将毫不犹豫的告诉你:那就是爱!它是人间最伟大的情感!从教十多年来,我时常问自己: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要有爱心,要爱自己的学生。每个人都需要爱,学生更需要爱。在这些年的教育中我深深的感觉到在爱的世界里一切都充满阳光。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爱学生是一种心态、一种责任、一种智慧。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一代先圣孔子在两千年前就教诲我们:“仁者爱人、有教无类”,鲁迅先生也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爱”。

二、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是教育之爱的基础。

教师爱孩子,不但要爱优生而且要真诚的把爱献给学困生、问题生。爱优生要严而不纵,爱问题生要锲而不舍,要爱的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我们要像母亲一样爱每一个孩子,特别是要把爱的阳光照射到那些阴暗的角落,让那些孩子也感受到温暖。享受教师的爱是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更是每一名后进生的渴求,在学生面前,教师的言行举止时刻要把“公正、平等”放在首位,学生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而面对后进生,更需如此,教师千万不能因为某些后进生思想、学习成绩等问题被冷落、歧视,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后进生丧失自信心,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只能使后进生更差。一次自习课上,我发现两名学生在说话,在同学面前,我批评了张某(学习成绩差),而没有点名批评李某(成绩好),这使的张某很不服气,说我偏向李某。确实这件小事我处理的欠妥,我忽略了师爱的关键——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公正是学生信赖老师的基础,对于后进生,公正更是转变后进生的第一道关口,而我却在关口上出了问题,这件事使我真体验到了教师这种平等的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而后进生需求的更是这种平等、公正的师爱,希望老师能对他们投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平等的爱。

2008年9月,我新接了一个毕业班,面对一个新的班集体,如何尽快熟悉学生情况,特别是如何管理好问题学生我颇费脑筋,花费了不少的心血。至今,我清楚地記得有程某、苗某某同学等几个人向我提出上课一点都听不懂,不想读书了。此时我真为他们担心,因为他们的九年义务教育任务没有完成,流入社会可能会学坏,我适时到他们家进行了家访,取得了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最终他们完成了学业,有的已经进入了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进一步学习深造,我感到十分欣慰,今年春节,有几位得到我帮助的学生专程到学校来看望我,我心足矣!

三、爱学生还要为学生营造全方位的爱的环境

追求个体目标,不利于形成各方面协作,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依靠课内外各种途径的紧密配合,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的协调一致才能完成。在学校内部,个人负责,对个人奖惩的做法,虽然可以强化教育者的责任意识,但却可能以牺牲合作和其他方面不关心为代价。如有的学校把学生的管理工作只看成是班主任的工作不是任课老师的职责,学生在课堂上不守纪律,任课教师推班主任管,似乎授课教师可以不管学生的思想,不负责教育学生,即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在社会上,人们认为“育人”是学校的事,这种认识不利于唤起全社会的教育意识,不利于“共同育人”观念的树立,会导致“5+2=0”现象的出现。所以我认为班上所有老师要与家长一起为学生营造全方位的爱的环境,要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沐浴着爱。

无私奉献是一种神圣的精神,他像冰山上的雪莲,洁白无瑕;像满山的红杜鹃,情暖人间。热爱学生首先表现为无私奉献的挚爱之心。现实生活中无私奉献的老师总是受到学生乃至全社会的尊重。汶川地震之中多少老师为挽救学生不顾自己安危,连续奋战,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试问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我想不是别的就是这世间最伟大的情感,是他们对教育工作的忠诚、更是他们对孩子们的爱。

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要对得起这个令人自豪的称谓,我们必须要有爱心,一颗爱学生的心、一颗爱学校的心、一颗爱事业的心。

3.师德是教师之魂 篇三

踏上教育这块神圣的土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我一直在思索:怎样才能做好一名幼儿教师,怎样才能做一名好的幼儿教师?在幼儿教师的师德规范里我找到了答案:热爱孩子并尊重孩子,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幼儿教师只有热爱幼儿,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幼儿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孩子;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首先,是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我认为即然我选择了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就应当热爱自己的事业。竭尽所能,把这事业当成最光辉的事业,使之理想化、神圣化,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次,是对孩子无私的爱。教师要热爱孩子。“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从中我深深的懂得:只有热爱幼儿,尊重幼儿,真正从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去关心他们,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深入到孩子中去,关注他们的举动,观察他们的言行,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很好的为幼儿服务,这样就在他们中树立了威信。我们哪个老师不想让每个孩子好起来,我们教师辛勤劳动,满腔热情地把自己的所知所解与孩子们一起分享,用自己的心血精心哺育下一代,希望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热爱孩子就意味着尊重,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要认真考虑自己对孩子的每一个意见,每一个做法,无论如何都不能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得角落--人得自尊心。我觉得热爱幼儿要面向全体,尤其是个别性格特殊的幼儿,能容纳他们的天真,能容纳他们的错误,这种爱才是博大而深沉的!多表扬,多给他们戴一些高帽子,少批评,即使批评也尽量不在全班幼儿面前批评。让爱的暖流也能流进他们的心田。让他们也感受到生活也有阳光。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适宜的环境,实际上是为幼儿开拓了一条自然的生活道路。”在现代社会,人们也日益关注到环境对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环境是儿童最好的、最自然的启蒙老师;能对儿童的情感起到激发和鼓励的作用,形成积极和主动的行为方式;适宜的环境能吸引儿童去探索、思考,去参与实践,从而启动智慧之门;还能引导孩子在自然、自主的状态下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因此,“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促使孩子全面发展。”是我们幼儿园教育的一大目标。

对于托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最早接触、最熟悉的环境就是家庭。由于年龄小,对家人非常依赖,因而从家庭中走出,来到陌生的园所,会有一个害怕--焦虑--稳定--适应的过程。作为老师如何帮助孩子们消除与家人的分离焦虑,渐渐地适应幼儿园呢?我们的做法是: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营造安全、温馨、动态的家庭式环境,让孩子快乐地生活。

一、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轻松地玩耍

1、设置合理、童趣的场景

2、提供轻巧、柔性的玩具

3、准备舒适、便利的服装

幼儿园托班环境创设初探

省直机关第一幼儿园

谢蕾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适宜的环境,实际上是为幼儿开拓了一条自然的生活道路。”在现代社会,人们也日益关注到环境对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环境是儿童最好的、最自然的启蒙老师;能对儿童的情感起到激发和鼓励的作用,形成积极和主动的行为方式;适宜的环境能吸引儿童去探索、思考,去参与实践,从而启动智慧之门;还能引导孩子在自然、自主的状态下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因此,“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促使孩子全面发展。”是我们幼儿园教育的一大目标。

对于托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最早接触、最熟悉的环境就是家庭。由于年龄小,对家人非常依赖,因而从家庭中走出,来到陌生的园所,会有一个害怕--焦虑--稳定--适应的过程。作为老师如何帮助孩子们消除与家人的分离焦虑,渐渐地适应幼儿园呢?我们的做法是: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营造安全、温馨、动态的家庭式环境,让孩子快乐地生活。

一、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轻松地玩耍

1、设置合理、童趣的场景

2、提供轻巧、柔性的玩具

3、准备舒适、便利的服装

二、让孩子在温馨的环境中愉快地生活

1、家庭式的摆设和氛围,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模仿和摆弄。

2、母亲、玩伴的双重角色,鼓励孩子“学会生活”

三、让孩子在动态的环境中自主地游戏

1、不断地调整区域环境,减少对幼儿的干扰和影响。

2、随时调整和增添材料,满足孩子兴趣和需要。

幼儿在安全、温馨、动态的环境中和谐、愉快地成长着,作为托班老师,我们将不断研究、探索,创设与幼儿发展、需要相适宜的环境,促进幼儿最大限度地发展。

不要剥夺孩子动手的机会

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只可惜太多的家长却因为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而在有意无意中剥夺了孩子许多成长的机会。比如,生活中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孩子吃的橘子、鸡蛋、苹果、核桃等等,都是父母事先去了皮的,为的是孩子吃起来容易,更不会遇到什么危险。可是不知道这些父母有没有意识到,他们在为孩子提供这些方便的同时,不仅剥夺了孩子亲手实践的机会,而且剥夺了孩子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甚至会因此养成孩子害怕挫折、不思进取的不良品性,从而耽误孩子的一生。

提高警惕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年龄小,安全意识很差,并且缺乏生活经验,见了新鲜事物敢于冒险,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心,把握好幼儿安全这一关,要及时预防随时发生的危险。根据从教以来的管理经验,我总结出必须做到三勤,即:口勤、眼勤、手勤。口勤就是反复跟幼儿讲解,时刻提醒,把安全事时刻挂在嘴边;眼勤就是把每个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在你的视线以内,才能杜绝一些危险事故的发生;手勤就是发现身边有危险的东西,及时处理掉,不存在危险隐患。这样才能让孩子们玩的开心、踏实;家长们才能满意、放心;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初探幼儿园社会活动教学的方法 1.实践练习法 2.调查法 3.参观法 4.表演法 5.讲解法 6.谈话法 7.讨论法。

8.价值澄清法

9.移情训练法

10.观察学习法 11.角色扮演法

一、合理的创设区域活动的空间位置

二、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区域活动材料

三、根据主题的开展,创设互动性的区域活动

四、区域材料的投放要体现多层性、多样性

五、区域活动中,幼儿需要老师的隐性指导

六、区域活动后讲评的重要价值

在幼儿园有效师生互动中出现的问题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的师幼互动存在着教师不够尊重幼儿,信任幼儿,不给幼儿一个宽松的互动空间的问题。特别在绘画活动中,评价幼儿作品时,谁接近老师的范例,这就是好作品,扼杀了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

4.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 篇四

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民、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学生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但是 教师的爱也不是盲目的,爱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能爱,而且要善爱。“爱”要一视同仁。学生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他们有一样的智慧和热情,有一样被爱护的权利,我们应该用一样的心去关爱他们。师德和师爱大家都知道,而且可以说是常常挂在嘴边的话题,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要做起来却并非那么容易。就比如说我吧,我这个人的脾气有些急躁,对学生也非常地热爱,常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看到孩子们平常的一些厌学、不做作业、违反纪律的坏习惯,就特别的恼火,特别有些调皮的孩子,自制力比较差的孩子,总是反复提醒下还屡次再犯,甚至屡教不改,这个时候我就比较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伤了孩子的自尊心。通过学习了《师德与师爱》这门课程之后,自己也反思,是不是我的教育方法不恰当呢?从中也明白老师的爱也要宽容有度,要容许孩子们犯错,俗话说:“爱之深恨之切”,很多老师老是抱怨自己的孩子更难教恐怕就是这个道理了。因为对孩子的爱很深厚,对他们的期望值高,对他们的要求也必然过于严格,往往这时候就会容易做出伤害孩子身心的事情来。师德和师爱中咱们不仅要考虑咱们自己的付出,更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不能做出一些过分的事情来而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在《师德与师爱》的学习中,张丽莉老师的事迹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师爱的伟大与无私,老师们,我们的辛勤付出一定会有收获的,让孩子们在我们师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吧!

5.师德是教育之魂的议论文 篇五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其道德操守,举止言谈向来是有严格的规范的。上古的“五伦”自然形成的人的天性即顺应着自然规律所构建的伦理基础,整合了社会道德的基本标准,应运而生的是“五教”的哲学。“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每个人都要重视教育,尊重教师,当然教师首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不但满腹经纶而且具有高风亮节,方能做好教育,赢得全社会的尊重。这既是教育应有之义,也是人类文明的开端、和谐社会的基础。

一、立足教育的基本标准——为人师表,人类文明的开端

在中国历史文明发展的几千年中,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争霸,天下扰攘,列强瓜分,百姓罹难。封建专制极其残酷,于是才有诸子百家的并起,纷纷为乱世之秋开出太平药方。诸子其实就是职业的师者,游历天下,私人讲学,坐而论道,并且各有数千追随者。虽不是谁任命的老师,但是诸子循循善诱,谙通育人的风格,个个堪称教育家。在给后人留下的经典中,虽只有吉光片羽的箴言,却也是弥足珍贵的古训,有些现在还在沿用。孔孟之道,我们的课本中一直在读,现在家长教育孩子以了解国学知识为荣。孔夫子被尊称为“万世师表”。如果教师不能为人师表,做到言行一致,率先垂范,事必躬亲,怎么可能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呢?孔子教导学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要求自己必须先做到。学生子贡评价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在孔圣人身上“仁且智”是最鲜明的特性,这也是古代对教育者人格境界和师表风范的最高追求。

历朝历代都会对教育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尽管私人讲学和书院教育只是为少数封建统治者服务的,但也可见教育教学的积极一面,教化的青少年,推动了社会文明。要想达到和谐社会的发展,为大多数人服务,那将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不懈追求。

二、搞好教学的典型案例——率先垂范,和谐社会的基础

中国社会发展已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教育也随之前行。三十多年来的经济改革,注入教育无穷的能量,大大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教育精英——贾继梅、于润朴以及仉威等一线优秀教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是因为有像贾继梅这样的全国优秀班主任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与体贴,才有勇敢走出悲情的优秀学生潘新蕊“不比父母比自己,不比吃穿比学习,不比基础比努力”的理念,让农村孩子崔雪松有了自信,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牡丹江师范学院,接过老师的教鞭,再续教书育人的新篇。有了这样的良性循环,我们身边的孩子会受益的,信赖我们的家长会开心的,培育我们的祖国会放心的。贾老师就生活在我的身边,我们以她为荣,以她为榜样,励志把自己唯有的品德与才能都倾注给我的学生,甘做人梯。充当促进社会的正能量。

从教近30年的于润朴和仉威老师,在各自不同的教学领域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于老师的英语教学水准在全国教育战线遥遥领先,这是他多年来努力钻研的回报。他是英语教学上的带头人,他更是育人方面的引路人。他带领的年轻人师徒结对,正在小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破浪向前,让学校内外充满着科研的氛围,家与校的和谐统一,给身边的所有人以正能量的鼓舞。她的影响力从东北到云南。她教育学生“成才先成人”。不管是同学还是兄弟,推枣让梨中的王泰与孔融既是仁者又称智者,倍受天下人尊重与爱戴,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榜样。她的学生刘大钊等以优异的成绩、优秀的人品考取了中国最好的高校。将是国之栋梁。在仉威老师的呵护下,一群群雏鹰正展翅飞向浩渺的蓝天,为中国大地谱写着和谐的诗篇。

三、打造优质的师德师风——规划管理,勇攀高峰的基石

6.师德之魂 篇六

一、爱是教师起码的道德要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师前进的动力。因为有爱,我们才能够抛弃人世间功名利禄的诱惑,潜心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为学生的成长殚精竭虑。著名教育家霍懋征从教60多年,创造出没让一个学生掉队,没体罚过一个学生,没有向一个学生动过气的奇迹,究其原因,是他心中充满爱意。优秀教师盘振玉,曾有多次走出大山,到大城市里去挣钱的机会,面对外界的诱惑,她也曾经有过动摇,但是为了山里孩子的未来,为了不让山里娃世世代代都是文盲,她毅然选择了坚守岗位并且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是什么促使她淡泊明志呢?我想主要是盘老师心中装满着对山里孩子浓浓的情意。

2000年,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有一个学生吴海(化名),经常迟到、早退,爱顶撞老师,打骂同学。学校领导多次找他谈话,可他就是不悔改,家长拿他没辙,科任老师也拿他没有办法。开学不到两个星期,他就两次故意打破班里的门窗,在课堂上辱骂老师。我多次找他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他却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并洋洋自得地说:“我是死猪,就不怕开水烫,老师别费神了,没用。”有一天深夜寒风凛冽,我突然接到他的电话,说实话,听到他的声音,我顿生一股怨气。可他用哀求的语气说:“老师,我现在肚子疼痛难忍,我爸妈又不在家,你能不能来我家,送我到医院?”于情于理,我都不能拒绝。于是我迅速骑上摩托车,冒着严寒赶到他家,把他送到30千米以外的县人民医院,经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医生说,如果迟来半个小时,可能会性命不保。当时吴海热泪盈眶,几度哽咽。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经过这一次,吴海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待人接物有礼貌了。后来他考上了一所大专院校,毕业后事业有成,每逢教师节总忘不了回来看望老师。人海茫茫,麻木不仁的人不过是极少数,只要教师真心付出,总会有所回报的。

二、责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中国传统道德注重责任,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教师作为人类先进文化的引领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责任,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爱岗敬业。一个班几十个学生,肯定存在个性差异,个别学生与整个班集体格格不入,甚至经常出现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如果教师没有高度的责任感,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问题学生”将会是社会上的“问题公民”。对一个教师来说,一个学生失败,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他们的引航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烙下深深的印痕。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责任心和师德。只有明白担当的责任,教育工作者才会想方设法超越自己,在教学中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在思索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才会对所有学生视如己出,才能够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正因为有责任感,我们才会在实践中不断思索。

我校有个教师原来是政府的工作人员,他先前工作的单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逢单位分流,恰分流到我校。刚开始他工作懒散,上课提不起精神。学生和家长意见很大,反映到了教育局。经过领导的批评教育,他意识到所作所为后果的严重性,最终决定痛改前非。于是他博览群书,认真取长补短,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并且经常邀请市里优秀的教师听他上课,指出他的不足。一年之后,真可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上的语文课好评如潮,参加县市各级的公开课、研究课多次获奖,还当选市级优秀教师。

时下商品经济的浪潮此起彼伏,校园也不是世外桃源,各种商品的信息会无时无刻地冲击着教师敏感的神经。但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就应该责无旁贷。只要我们常怀“爱与责任”之心,定会在教学路上收获许多常人难以体会到的甘甜。

7.演讲稿爱是师德的永恒 篇七

白洪小学

胡晓爱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是师德的永恒》。站在三尺讲台,日复一日地讲授知识,似乎十分平淡,也十分平凡,然而,崇高的风范正是在这平凡的本质工作中体现出来,平凡之中见崇高才能将“师德”这二字写得更大、更高、更壮丽!

你是教师,我也是教师,我们大家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都是光荣的人民教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人民对我们的期盼;“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先师们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相信在教育战线磨炼了十年、二十年的你和我都会有着同样的信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忠爱教书育人的光辉职业,永远爱三尺讲台!

在这一年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有着许多真实的感受,相信同样为师的你,也会和我一样;校园里因为孩子天真的笑声我们才快乐,孩子们银铃般的歌声,让你仿佛回到了童年;整天领着一群小鸟,叽叽喳喳,你才不烦恼。当然,也有工作感觉累,感觉烦心的时候,可只要已走上讲台,面对一张张天真、活泼、可爱的笑脸,你就有了精神,有了力量,有了希望,你也会变得年轻而快乐起来!

教育教学生涯中,这种喜悦,这种欣慰时时伴随着我们。我们的脑海里时刻会涌现出学生欢乐的笑容,我们的节日里会收到学生的的问候和祝福,我们的回味中充满着师生欢乐的笑声。做为教师,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真的,我很自豪,也很喜悦,这种自豪,喜悦让我更加坚定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信念,做一个学生喜爱,家长欢迎,领导满意,社会放心的好老师,做一个专业型、智慧型、研究型的优秀教师!这信念将伴随着新世纪的春风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根。

8.师德之魂 篇八

学员:陈佩芝

学号:123A059 指导老师:黎祥业

任教学校:南海中学

古希腊哲学家郝拉克利特曾经说过:“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师德高尚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的教师。而在《有教研修》一书中指出:“所谓道德修养是指人们为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和所用的功夫。” 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人、塑造人的重任, 我们不仅要用自己的丰富学识教导人,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品格教育人,以自己良好的德行和习惯去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大计,师德领先。那么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呢?

首先,师德以“爱”为先。教师对孩子的爱,是在教育实践中产生的,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和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这种爱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在师爱这种职业性的情感中,包含着社会对教师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

师爱要求教师要了解、尊重和信任孩子,既要求教师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也要求教师有爱的能力和爱的艺术。师爱作为

人类社会生活中最纯洁、最高尚、最宝贵的职业道德情感,是师德的关键。这是因为,教师对孩子的爱,不仅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客观条件,而且师爱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还可以直接转化为孩子学习和进步的内在动力。同时,这种情感还可以使教师更深刻地感受到从事教育事业的乐趣。

其次,师德以“亲近”为辅。教师要对孩子有亲近感,要时刻牵挂着、依恋着孩子;教师要对孩子有期望感,始终对孩子寄予深切的希望,为孩子的点滴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教师要理解孩子,要怀着一种体贴、爱护的心情去对待孩子;教师要有愿为孩子的成长而贡献才智和力量的热忱。在这种亲近感里面,包含着崇高的职业责任感和充满理智的科学精神。

再次,师德以“奉献”为本。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燃烧的蜡烛”,教师是“人梯”„„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师德以奉献为根本。教师以育人为职责,而育人是一种艰苦的、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劳动的重要特征是功在他人、功在社会,教师劳动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孩子的成功中,而教师自身是默默无闻的。师德以奉献精神为根本,没有忘我勤奋、乐于牺牲的劳动热情和态度,没有勇于为教育事业献身的奉献精神,就没有真正的师德。当前,在改革开放,大力倡导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教师只有自觉地加强师德修养、正已、敬业、爱生、奉献,才能无愧加冕于我们头上的种种桂冠,才能完成时代赋于我们培养人才振兴华夏的伟业。

9.博爱之心 师德之魂 篇九

关键词:师德;博爱;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182-01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坛几载风雨,我备尝苦辣酸甜,也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

热爱学生是师德教育的核心。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是否高尚,主要从以下方面看:看他否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否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看他是否热爱学生,能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深切关注,真诚地热爱学生已被视为当代教师的师德之魂。

一、热爱学生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有时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今天的学生需要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这也是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不断强调的。而要做到此点,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是“民主型”的。因为在民主型的关系中,由于师生之间注意协商、沟通,关系比较和谐,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有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在他们所认同的目标或要求的指引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都高。反之,若师生关系是“专制型”、“放任型”的,则会带来学生情绪上的紧张或放任,造成内心烦躁、恐惧等,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高效的学习,学习效果也不会好。这种情况,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揭示的:“儿童从导师方面受了无情的言语和鞭鞑,他的心里,就充满了恐怖,恐怖立刻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理,使他再也没有容纳别种印象的空隙了。”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种种矛盾。倘若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即没有与学生沟通关系的法宝“博爱之心”。不把其视为亲人,视为可倾吐心声解决困惑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和保护。要真正化解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有时由于学生偏见或教师有“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观念和行为,可能会产生学生对教师的“好心”的误解。但是教师只要走出这种爱的误区,注意以正确的方式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就能为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很好地化解矛盾。因此说,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二、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教师关心学生,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利于……而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从教十几载,我是这样热爱学生的。

1、理智公正。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理智的,而不是盲目、冲动的。盲目的爱缺乏是非感,无明确的目的性,不能有力地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能有利地抑制和消除学生自身的不良因素。

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正直、公正、坦荡、无私的,不是偏狭、庸俗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这种爱会败坏社会风气,污染学生纯洁的心灵。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有热爱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恶等行为的真正公民,我们就应当真诚地对待他。

2、坚持“三不”。不挖苦学生。当学生做错事时,我耐心开导,不挖苦、不训斥,不拿大话威胁恐吓。

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如有的学生因作业没写好,或没有按我的要求去做的,我不是像有的老师那样让学生写上十遍、二十遍,而是单独找他谈话,帮他找出原因。

不心罚。“心罚”即对学生内在心理和精神的惩罚,它是与体罚相对应而言的。比如,有的教师说学生“生来就不是读书的料,还有脸往这儿坐。”“灌铅的脑袋!”“死榆木疙瘩!”……这种心罚侮辱了学生的人格,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他们的情感,损伤了他们为人的尊严。大家想想,学生真的遇上这样的老师日子该多难过。所以,我们应爱护学生。维护其自尊心,尽量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老师的生命是一团火,老师的生活是一曲歌,老师的事业是一首诗。”……有关对教师以及教师职业的赞美之词确实不胜枚举。但我们应常常进行一些反思,思考一下我们的行为是否与那些赞美之词相符。

3、严爱结合。现实中往往爱好学生易,爱差学生难。我就要求自己不仅要爱“小天鹅”,还要爱“丑小鸭”。采取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即严爱结合。首先,我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其次,我善于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友爱,努力创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并且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有度、有方与有恒。

10.博爱之心师德之魂 篇十

作 者 : 郑义利

二十一世纪呼唤着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呼唤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也呼唤着高尚的师德修养。教师担当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唯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才能振兴教育,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爱是教师美丽的语言,教师应有与学生沟通的法宝——博爱之心。用爱去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教师必须牢记:爱护自己的孩子是人,爱护别人的孩子是神。倘若我们每位教师都是“神”,那么,师生关系始终是一片片晴朗的天空。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坛几载风雨,我备尝苦辣酸甜,也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

热爱学生是师德教育的核心。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是否高尚,主要从以下方面看:是否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否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是否真心实意地热爱学生,能否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深切关注,真诚地热爱学生已被视为当代教师的师德之魂。因为:

一、热爱学生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有时会受到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会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今天的学生需要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而要做到此点,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是“民主型”的。因为在民主型的关系中,由于师生之间注意协商、沟通,关系比较和谐,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有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在他们所认同的目标或要求的指引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都高。反之,若师生关系是“专制型”、“放任型”的。则会带来学生情绪上的紧张或放任,造成内心烦躁、恐惧等,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高效的学习,学习效果也不会好。这种情况,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揭示的:“儿童从导师方面受了无情的言语和鞭鞑,他的心里,就充满了恐怖,恐怖立刻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理,使他再也没有容纳别种印象的空隙了。”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必然会产生种种矛盾。倘若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即没有与学生沟通关系的法宝“博爱之心”。如果不把其视为亲人,视为可倾吐心声解决困惑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和保护,要想真正化解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有时由于学生的偏见或教师存在有“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观念和行为,可能会产生学生对教师的“好心”的误解。但是只要教师走出这种爱的误区,注意以正确的方式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就能为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很好地化解矛盾。因此说,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二、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更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火热而真诚的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教师关心学生,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而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那么,如何做到真正的爱每一个学生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坚持以学生为本

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教育者要有敏锐的改革意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真正树立学生观,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学生是不断发展中的人,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血有肉有思维,有个性有情感有未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说”中指出:“青少年时期的需要主要处于爱和归属的层次。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在需要方面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社交、归属、认可、得到爱和给予爱、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等”。教师必须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尊重学生的人格,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鼓励他们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开拓创新。

二、公正的爱每一个学生

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文章《坐在最后一排》,文中的主人公叫乔小叶,她的个子很矮,却被安排在最后一排,原因是她的学习成绩不好,没有资格坐在前排或中间位置,那是优等生的专有位置。乔小叶认为自己又丑又笨,没有人喜欢和她交往,她总是躲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逐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开始自暴自弃。可是幸运的是,一位姓白的语文老师改变了她的命运,在一次语文自习课上,这位老师及时表扬了她,从此唤起了这个孩子的自信心,她开始努力,并在一次小测验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当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一颤,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是不是所有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公正无私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因获得自己的私利而爱,相互利用的爱是不是在我们的教师当中存在着?对于那些差生、后进生,我们是不是给予了他们与优等生同样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纯洁的、公正的,不能有半点的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能公正的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心灵美的表现,是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的表现。在教师面前,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师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把爱洒满校园,让每一个学生都沐浴在师爱的阳光之下。

三、要特别重视中等以下的学生及“问题学生”的转化,决不能漠视其存在。

有不少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定势,即偏爱品学兼优的学生,不太关注甚至忽视了中等以下的学生及“问题学生”。这种思想或做法显然是不妥的。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拥有博爱思想。孔子说“有教无类”,对学生的关爱更应如此。既要关爱品学兼优的优等生,更要关爱中等生与后进生,而不能有被师爱遗忘的角落。从某种意义上讲,中等生与后进生更加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与赏识,因为他们受到的斥责、冷遇比较多,亲近他们的同学也很少,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得到别人的重视。教师应该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创造一些表扬他们的机会,多给他们一些温暖,或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能激起他们的信心,成为他们前进的起点。如果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关爱不够,就可能造成这些学生心理失衡,自暴自弃,进而影响整个班级和谐而全面地发展。

毫无疑问,教育好一个“问题学生”肯定要比教育好其他学生付出更多的辛劳,而且大多“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易事。许多老师常比较功利地认为与其花那么多时间去管好一个“问题学生”,不如把这些时间用来培养好生,便轻易地放弃了那些更值得关注的学生。只有从人格和权益上更加重视这些“问题学生”,并以高度的责任心,去持之以恒地做好转化工作,我们才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而这种回报往往比其他的收获更令人欣慰自豪。许多优秀的教育家,都是在改造“问题学生”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为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反省吗?

四、因势利导,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

由于个性、兴趣爱好、学习基础、家庭环境等不同,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您”。作为教师,要建立一份尽可能翔实的学生个人档案。这份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入学总成绩、单科成绩、优秀科目、蹩脚科目等),学生的家庭情况(住址、经济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从事的职业等),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不良倾向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做到“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您”。在处理问题时,把人和事具体结合起来,把“爱”落到实处。如对下岗职工的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孩子、“网吧生”等应区别对待,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般说来,对待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肯定他们长处的同时,教师要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不足,以便促使他们获取更大的进步,这是一种关爱。对待那些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学生,教师则要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以肯定性的评价,少用并且最好不用否定性评价,帮助他们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这更是一种关爱。

从教数载,在热爱学生的方面,具体到工作中,我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1.理智公正

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理智的,而不是盲目、冲动的。盲目的爱缺乏是非感,无明确的目的性,不能有力地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能有利地抑制和消除学生自身的不良因素。

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正直、公正、坦荡、无私的,不是偏狭、庸俗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这种爱会败坏社会风气,污染学生纯洁的心灵。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有热爱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恶等行为的真正公民,我们就应当真诚地对待他。

2.坚持“几不”

不挖苦学生。当学生做错事时,我耐心开导,不挖苦、不训斥,不拿大话威胁恐吓。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如有的学生因作业没写好,或没有按我的要求去做的,我不是像有的老师那样让学生写上十遍、二十遍,而是单独找他谈话,帮他找出原因。

不心罚。“心罚”即对学生内在心理和精神的惩罚,它是与体罚相对应而言的。比如,有的教师说学生“生来就不是读书的料,还有脸往这儿坐。”“灌铅的脑袋!”“死榆木疙瘩!”„„这种心罚侮辱了学生的人格,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他们的情感,损伤了他们为人的尊严。大家想想,学生真的遇上这样的老师日子该多难过。所以,我们应爱护学生。维护其自尊心,尽量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老师的生命是一团火,老师的生活是一曲歌,老师的事业是一首诗。”„„有关对教师以及教师职业的赞美之词确实不胜枚举。但我们应常常进行一些反思,思考一下我们的行为是否与那些赞美之词相符。

3.严爱结合

现实中往往爱好学生易,爱差学生难。我就要求自己不仅要爱“小天鹅”,还要爱“丑小鸭”。采取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即严爱结合。首先,我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其次,我善于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友爱,努力创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并且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有度、有方与有恒。

11.爱学生是师德之魂 篇十一

刘 小 红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爱,又是师德的灵魂。师德是一种 高度,师爱是一种深度,师德无边,师爱无限。

从教五年来,我无时不在思索:什么是师爱,师应当是怎样去爱?如今,从班级的管理和教学经历中,慢慢的有所感悟:

师爱是接受。

接受学生的全部,如同也接受我们教师自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给予学生力所能及的帮助,也正如同我们教师也需要别人的支持和鼓励一样。学生吴嘉豪是一个特别典型的孩子:中途转学到我们班,当时学习习惯较差,数学书上到处乱打草稿,写字根本没法认,成绩中等。虽然情况比较糟糕,但是看见孩子和家长渴求这个读书的机会,老师还是毫无怨言地接受了这个孩子,针对孩子的薄弱点进行补差,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因材施教,短短两个月时间,孩子的学习和表现达到了惊人的效果,写字工整了许多,期末语数成绩一跃到全年级前几名。

师爱是鼓励。

安排后进生张梦瑶和班长李金科同桌时,张梦瑶不知道有多高兴,孩子的变化很大,以前从不与老师说一句话的她,课间有时也像其他同学那样大胆地走到老师旁边来与老师说话。以前这孩子从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为激励她踊跃发言,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讲课中,老师就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只要孩子回答了,就给以鼓励的评价。现在,孩子经常能举手发言了,小组活动时,也能积极参加,学习上进步很大。家长说:“孩子很喜欢刘老师,虽然学习进步的幅度不大,但对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热情跟以前比可以说是判若两人。”

师爱是宽容。

宽容是一种美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作为教师对学生要宽容,豁达,教师要同情那些缺少天赋,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的或者成绩差、或者犯了错误的学生,用热情和温暖鼓励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

班里有一个同学母亲离家出走,家境较差,但孩子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非常突出,是我们班的小管家。有一段时间孩子花钱大方,隔三叉五就买些新玩具和一些零食。我发现了孩子的变化对孩子进行了家访,父亲靠卖报纸维持一家的生计,经核实孩子是偷偷拿了家长卖报纸的钱,得知此事后父亲气得要拿菜刀砍掉她的手。在我的劝解下,家长慢慢恢复了平静,我们一起对孩子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教育。为了保护他的自尊心,这件事成了我和他们一家的秘密,没有告诉班里的同学,也没有因此而改变对孩子的看法。从那以后,孩子再也没有犯类似的错误并且还更主动的管理班级的事务。

师爱是赏识。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和赞赏,学生更是如此。

我们班有一个男孩叫王俊杰,一向比较沉默寡言,较少的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在一次田径运动会上,400米这项因为太累无人报名。我随口说了一句:“王俊杰平时跑步不错,你参加可以吗?”他高兴的点了点头。这句不经意的话语,在他心里变成了肯定和表扬。回家就开始练习,在那次运动会上他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并在全班表扬了他。从此,孩子开始有所转变,不仅是体育方面让他有了自信,就连语数成绩也有所提升,特别是数学成绩,平时基本都能考上90分,还有一次考了100分。就这样,他的进步越来越大,受到各科老师表扬的机会越来越多,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上一篇:24小时三级带班值班制度下一篇:理解生命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