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2024-07-22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共14篇)

1.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篇一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寺庄镇伯方小学万海霞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合作、竞争和创新的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竞争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差别等因素,我把全班同学分为多个学习小组,每组4人。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实际,有计划地向小组提出一定的学习任务,指导各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同学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可以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自由积极的心态,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控制、组织及独立学习的能力相对较差,如果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小组合作学习往往会流于形式,出现高耗低效现象。那么,怎么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一、选择合适的内容

仔细分析小学数学学习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小组学习,因此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通过实践,我认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较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1.有明显规律性的内容。

“找一找,有什么规律?”学生通过讨论发现一些规律。虽然不能准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然而他们已经发现了这些规律,并且在小组内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了,这是非常可贵的。

2.强调动手操作的内容。如“画高”教学中,有这样的知识点,“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我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讨画高的方法,发现学生对这种经过操作得来的结果比老师讲解的理解得更透彻。

3.有多种解题方法的内容。如在教学“用简便方法计算298+99”的时候,让学生来讨论一下简便方法,有的用300+99-2;有的用298+100-1;也有的用300+100-3。计算方法多种多样,人人参与了学习过程的讨论。这样的合作学习,思维得到了发散,易于触类旁通。

4.适合学生间互考互评的内容。在设计倍数和因数的练习时,我让小组成员互相出题。由于这种练习容易出题,对每个同学来说都不会有难度,而且会使学生有一种当小老师的成就感,在互考互评中每个同学都得到了锻炼,而且在大脑高度兴奋下轻松的巩固了知识。

二、重视小组学习过程的组织

学习小组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学习过程的成功与否,因此,在选定学习内容之后,需要根据学习内容进行恰当的分组以及组内的分工,并且需要预计到小组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气氛,要做到分而不散,才能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1.分组方式要恰当。组建学习小组时,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分组。可以按学习水平、能力差异分,也可以按性格、个性差异分。有时可以将相同类型的同学分在一组,谓之同质分组;有时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同学分在一组,谓之异质分组。同质分组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发展。异质

分组可以使每位同学能与不同学习层次、不同性格的同学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均衡发展。

2.组织管理要合理。组内讨论时,要分工明确,一开始可以由老师给小组分工,如每组设立讨论小组长、操作员、记录员等。在以后的小组合作学习中,逐渐使学生养成自己推荐组长、分工合作,实施任务的好习惯。

3.强调全员参与。小组成员应轮流代表小组意见发言,当许多同学跃跃欲试想表达时,我会请所有想好的同学都站起来小声说一说。同学们自己编的题还可以请其他同学解答,小组与小组可以随机交流、帮助,使每位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然后请平常不易轮到发言的同学来向全班汇报结论。之后,再与其他组交流,最后班级交流,老师再概括。

三、进行科学的评价

学习过程结束之后,根据学习过程中各个小组的表现,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总结和评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大脑活跃程度高,及时的总结和评价,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1.评价要面向小组。学生小组讨论后,老师根据巡视和组际交流的情况,对认真讨论、发言完整正确的小组进行表扬;对不够认真、意见零散的小组提出希望,增强了小组的集体凝聚力,培养了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

2.评价形式要多样。针对中高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运用各种表扬机制使他们体验成功。除了平常奖励的五角星、小红旗等,我还设立了一、二、三奖,由老师和学生一起评出。获一等奖的小组在全班交流经验,让小组成员谈谈体会。这样,引发了小组展开竞争,这种竞争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

3.评价要全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于一些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给予积极鼓励和赞赏。另外,在学习中出现的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团结协作、相互谦让的精神、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好习惯,也要及时的进行表扬。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面对全体学生,积极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相互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更好地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2.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篇二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定义与类型

( 一) 合作学习小组定义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 开展以小组合作活动为主的教学活动。通过同伴间互相合作, 自主学习, 共同实现小组目标并予以展示交流, 最后以小组评价、反馈为主的一种教学活动。

( 二) 合作学习小组类型

体育教学方法经常是依据教学目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来共同完成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实践经验, 我们通常把合作学习小组分成以下四种类型。

1. 同伴型小组

同伴型小组即根据学生的特点, 将学生按两个配对分组, 形成互补性很强的同伴组合。同伴型小组成员倾向于“互补型”, 在某些学习活动或游戏中还可以男女配对。例如篮球对抗练习、仰卧起做、前滚翻等。

2. 比赛游戏型小组

比赛游戏型小组即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游戏或比赛, 每组有自己固定的成员, 病将每组的能力分配较均衡, 从而每个小组均有可能在游戏或比赛中获胜, 从而进一步提高游戏和比赛趣味性, 能恰当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求胜心, 小组成员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和小组目标。例如接力跑比赛、跳长绳比赛、三人行比赛等。

3. 团结协作型小组

团结协作型小组即将若干学生分成一个小组, 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均有明确的角色和责任。学生必须按照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通过个人能力来共同团结协作完成任务。通过小组中学生的相互帮助和协作, 学生有意识地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例如足球、篮球、排球比赛等。

4. 骨干型小组

骨干型小组即将班上运动基础、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分成一组, 小组能胜任组织和辅导工作, 并能顺利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 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和学生们的“小老师”。例如教广播操、垒球、队列队行等内容。

二、小组合作型课堂教学的实践模式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的性质、教学时间、教学策略、学生实际能力等方面的因素来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因而, 教学实施流程不是一成不变的, 可以采用多种环节组合形成。在教学实施流程中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 一) 创设小组合作情景

教师创设合作情景是体育小组合作学习的起始环节, 要求教师课前事先创设合作的情景, 让学生能尽快进入“合作角色”, 这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去主动地选择学习的内容、活动目标。教师创设合作情景作为体育教学中的必备环节, 主要作用是确保课堂教学连接有序的情况下顺利开展和完成。在这一个过程环节中主要是通过教师谈话, 从而创设情境,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注意课的导入, 将学生带到教师的思路中去。如: 在一年级跑的教学中, 我采用了“冒险岛”的游戏。主要做法是班级分成两大组, 一组海军, 一组海盗。在游戏中学生很好的融入这个游戏的情境, 大家一起协作抓人、救人玩的不亦乐乎, 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 也锻炼了学生跑的素质, 更给予了学生间合作、交流的机会, 同时也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

( 二) 合作学习小组分组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任务的复杂程度等因素, 制定分组原则, 从而确定分组数和各组人数等。在分组过程中, 一般根据学生的运动基础、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学习动机等来进行分组, 另外还应考虑性别的差异。

( 三) 提出任务

教师把预先设计好的任务通过讲解示范布置给各小组, 各小组必须明确所承担任务的要求、方法、目标、小组分工及职责的落实等。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需要发挥指导作用, 同时重视发挥“骨干”和“小老师”的作用。

( 四) 组织合作实施完成任务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 主要包括角色分配和练习与讨论两个内容。角色分配主要分为主持角色与学习角色。主持角色比较适合轮流承担, 学习角色则由每个学生全程参与。

( 五) 小组学习情况汇报

各小组须采用汇报形式向教师及其他小组报告本小组活动的具体情况, 主要有所取得成果、活动中所遭遇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和提高。另外, 教师对完成任务出色的小组和个人要进行激励。小组成就的表扬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荣誉感; 学生个人的表扬, 有利于学生个人认识自身的优点, 进步得到认可等。

( 六) 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采用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等三种方式进行。教师就小组在合作能力、技术技能、完成任务过程及结果等方面进行评定, 采用口头、书面等方式来表扬优秀小组和先进学生个人。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一般侧重于对在小组活动中整体表现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对他人的评价则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自己与合作组在完成任务过程及结果的表现, 通过与他组表现的对比进行比较评价、总结优缺点。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总结、明白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

三、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充分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 但在实施过程需要注意相关问题, 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根据两年来的实践过程, 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 一) 合作学习时机的把握

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要充分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能力进行有效结合。就一堂课而言, 有许多环节可引入合作学习的, 在课的导入时或新授技术技能时都是引入的好时机。总之, 合作学习必须根据课的需要进行。

( 二) 教师应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需在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主体地位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学生掌握的技术技能和各方面的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教师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 在学习活动组织过程中, 需要丰富自身的教学技巧, 有效引导和促进学习的开展。在合作学习中, 通常借助巡回观察、倾听等方式进行。必要时, 教师可直接参与活动, 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 让学生逐步学会探索和发现。

( 三) 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

由于学生在身体素质、技术技能、领导能力等方面有着比较大的差距, 因此我们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正确处理异质学生间的关系。合作学习过程中, 各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在小组中作为关键人物, 并发挥核心作用, 有利于明显提高本组整体水平。但是, 如果处理对于表现出色学生的作用发挥不当又容易出现另一种弊端。因为性格缺陷, 有些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参与。长期以往, 将进一步拉大与其他同学的差距, 从而不利于全班整体水平的提高。针对这些现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性格缺陷方面的学习更多的关心和鼓励, 逐步让学生培养建立自信心。同时, 教师应该精心观察, 充分发现和发扬学生的长处, 扬长避短, 让学生在实践中建立自信。再则, 教师注重对核心学生的教育, 引导他们与同学形成团结协作的关系, 在合作中进一步体现自身价值。

四、小结

体育小组合作学习, 为学生创设更宽广的交流场所、释放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生、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经过两年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 结果表明, “小组合作学习”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它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养成探究与思考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领导和组织能力,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课堂资源的生成; 培养了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团结协作的意识, 在合作中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同时, 体育小组合作学习还为学生提供身体素质、技能掌握等方面有利的学习条件, 能够与同伴一起达到求知的目的, 从而达到一种“人人求进步、人人求发展、人人求成功”的境界。

摘要:体育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运动兴趣为基点, 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以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例, 具体阐述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类型、实践模式及体会。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能在很大程度上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兴趣,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校体育.体育与健康, 2004.5.

[2]李挺辉.体育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方法的探究[J].体育世界 (学术版) , 2008 (07) .

[3]申向军.高校体育“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 (03) .

3.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篇三

关键词:农村; 英语小组合作学习;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074-001

一、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我们步入了国与国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阶段,但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归根到底都离不开英语人才。为了满足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中国教育部明文要求英语教育要从小学甚至幼儿抓起。然而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是三年级开设英语课,同时孩子们要听、说、读、写全部跟上,而学校的办学条件、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却跟不上,再加上山区孩子们在校学习的时间严重不足和语言环境的限制,渐渐地很多孩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激情,有的甚至放弃学习英语。面对上面的情形,很多地方农村小学英语老师根据当地的教学实际,结合新课改理念,普遍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自主性和独立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鍛炼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要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在我接触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小组合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我将就目前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谈谈几点看法和体会。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教师的课前准备不足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课堂尽管采用小组学习的组织形式,但所讨论的问题没有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学生不加思考就能回答;有的所提的问题虽有思考性,但学生刚刚转过身,还未进入讨论状态,教师就宣布讨论结束;有的小组内的分工不明确,一开始讨论,学生就显得手忙脚乱;要么一哄而起,使得小组讨论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摆设”,把小组合作学习简单化和庸俗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采用小组学习策略准备不足,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教师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资源等的深入细致的分析,把问题情景、自主学习、协作环境和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只有这样,小组学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2.小组合作学习重形式、轻实质

不少教师只要一提到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想到的就是座位方式的改变。如果问及为什么要改变座位方式,却说不出很充分的理由。正因为如此,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课,光有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几个人一组围座一起,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既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也未曾注意让小组学习中每个成员机会均等的参与。比如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则表现为:小组合作表演对话,部分成绩较差或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在对话表演中,只说几句汉语或是很简单的英语,而活跃的学生则是滔滔不绝,小组合作完全变成了个人的表演。为了避免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不得不处于“旁观”、“旁听”地位的学习状况,我们就应该恰当的采用小组合作,如: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举手如林时;当提供的材料有限,需要资源共享时;当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共同讨论时。

3.没有养成正确的合作方式和习惯

学会合作是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项任务,大都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才能得以完成。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形式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优势互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由于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自由而热烈的氛围中,在不少的课堂上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之时,其他同学并没有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还是一味地举着手,甚至站起来不住的喊“老师,我、我”,有的甚至在别人发言时“勇敢”的站起来,为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数次打断发言人的思路。为此,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1)让学生学会倾听,处理好踊跃发言与虚心听取的关系。(2)让学生学会思考,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3)要让所有的人积极参与,特别关注小组学习中保持沉默的学生。

4.缺少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本领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评价标准对指导和调节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深受鼓舞,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也可以使学生灰心丧气,走入误区。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是:多数老师只重视对整个小组的评价,而容易忽视对成员个体的评价,或只重视对合作成果的评估而忽视对合作过程的肯定。因此,教师要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坚持以正面表扬和激励为主的原则,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语言活动,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成为“成功者”,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获得全面的发展。

4.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篇四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能够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合作以及团结精神。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必须把握好学科的特点,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既有利于加深学生与其他人的合作,也有利于实现学生之间的尊重、理解以及表达,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学生的学习以及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一、小组合作学习概述

小学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旨在将不同层次的学生集中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各种合作活动,积极地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共同努力,这能够给学生创造研究以及探索的机会,进而实现全部学生的共同提高。自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出现以来,得到了师生的普遍认可,近年来,这一教学方法得到了不断完善,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相关研究表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够争相表达自己,这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推动合作学习的若干举措

1.不断提高对合作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1)小学语文教学中,切实推进合作学习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取向不断朝集体、相互依靠转变,不管是谁,都不可能脱离集体而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是如此。(2)推进合作学习符合学生心理。小学生好奇心特别的重,教师教学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还要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意色彩,这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3)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注重学生学科的特点

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教师必须抓好以下三个环节:(1)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必须重视日常俗语、名言、故事以及游戏等的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也”。(2)正确、科学地把握语文合作学习的时机。合作学习并不是说时时都可以进行,相反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必须达到一定的目的、质量以及效果。(3)教师必须运用激励语言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它是推动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保证。通过评价,可以纠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来自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5.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篇五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需要科学的分组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尽管很多教师也应新的教育理念要求,逐渐在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但是,在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很不科学。首先体现在分组上,日常的科学课上,教师习惯于采用就近分组原则,最常见的就是将紧邻的前后排座的四个学生分为一组,以此类推。殊不知,这种分组很不科学,因为学生的座次一般是按身高和男女生搭配编排的,这种就近分组原则,虽然看起来分配方便,但是会使得小组内的人员搭配缺乏合理性,不利于不同特质、不同层次学生间的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此外,不同的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对于新知识的学习会因自身差异而产生侧重点的不同,而小组合作学习是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来实现优势互补的,所以,科学的分组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是很重要的。小学科学课上的合作学习的分组应

该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体现出合理性、优势互补性和自由性。首先,小组内的人数要合理,每组由4-6人组成。其次,分组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按照学生的已有知识、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具体差异进行分组,尽可能实现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再次,小组成员可以按照每次的.活动需要进行自由组合,以便给小组注入新鲜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需要有规范的规则

要想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小学科学教师就要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规范的小组合作学习规则的制定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所以,小学科学教师一定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效利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组内人员分工要合理,人员职责要明确。要想顺利开展小学科学课的小组合作学习,在科学分组后,每个小组内都应当有自己组内的一名组长、一名记录员和一名汇报员。组长主要负责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并组织好组内成员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一般由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较强的学生来担当。记录员主要负责记录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汇报员主要负责归纳和总结组内合作学习情况,并在全班交流活动中进行汇报,一般由小组成员推荐。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合作交流需要有序而自然的合作规则。教师要对各小组人员进行合理调配并且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各项任务进行及时指导和培训,力求各小组成员既能够立足本职,又能够积极与他人进行良好的合作,使每个组员都能够发挥出其自身价值,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地开展。而要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突出优势,就要使得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能够有序地开展和进行,所以,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对合作规则进行讨论和制定,力求合作规则能够贴近学生的心理,使得学生能够乐于参与并且遵守。通过多次小学科学课的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会将经由自己参与制定的学习规则当成一种束缚和负担,而是更加乐于执行和遵守,也不需要别人时常提醒,相反,学生会把这些贴近自己心理的规则当成一种乐趣,执行起来很自然,即使规则遭到破坏,他们也有大家都能理解和接受的处理办法。

再次,小组合作学习要有良好的交流规则。在开展小学科学课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会发现有些学生不善言谈,更羞于表达,对此,教师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交流习惯,使学生学会表达,使学生在小学科学学习中有个人想法却不知如何表达的情况得以改善。教师要了解学生不善言谈的原因,并且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方法打消学生关于主动表达的种种顾虑,并且鼓励学生多表达,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在学生有了良好的表达习惯以后,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建立合作学习的交流规则,在更好提升学生良好表达习惯的同时,促进科学课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需要有科学的评价机制

小学科学课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首先,评价更多地关注于学生个体,而忽视小组与集体,也不注重学习过程和方式方法的评价;其次,评价更多地关注科学知识,忽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这种不全面的评价极其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评价要涵盖科学素养各方面的内容,即不再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为主,而是要全面评价学生在科学知识、探究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还包括情感体验、价值观培养等,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制定不同的评价侧重点,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6.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篇六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现状;策略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知识理解形成与获得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从而实现不同的学生的个体心理都得到不同发展。”小学数学作为学生上学入门最基础的其中一项课程,学好小学数学是为以后更加深奥的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根基牢固了,应对复杂的课程才能轻松自如,因此,学好小学数学至关重要。为了让同学们对小学数学的学习更加透彻,老师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形式,其中分组学习的方法普遍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学习不仅促进了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一、分组学习的优势

通常来说,在小学阶段,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难度系数较高,另一方面,数学是一门单一枯燥的学科,学生在对待数学问题时需要承担更多的学习压力。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没有一条生动有效的教学途径来作为缓冲,不仅会使得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而且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此讨厌数学这门课程。与以往的教学形式不同,通过分组来学习数学知识,除了进一步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同时提供了一个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变被动为主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大程度的提高数学成绩。

二、小组合作存在不足

1、小组合作缺乏交流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是一个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孩子,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很多时候不愿意或者是不善于和同学们敞开自己的心扉,不懂得如何向别人分享自己的心理,甚至是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也不愿意去请教其他同学。没有人与人的交流,思维难免比较单一,而且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因此,老师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小学生的自主沟通能力。

2、参与积极性不高

分组合作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同学交流,全面提高学习效率。每一位同学性格各不相同,生活习惯与学习方式也存在差异,所以,每次积极参与进小组的往往都是那些平时性格活泼开朗的同学,而那些性格比较内敛孤僻的学生不喜欢凑热闹,相反更加愿意一个人学习。

3、重视集体,忽略个人

小组合作顾名思义指的是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来解答数学疑问,所以,我们要的不仅仅是集体取得的优异成绩,更加要关注其中每一位同学的理解程度。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虽然集体获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针对单独个人来进行考察,便会发现其中存在很大问题。

4、小组合作方式欠妥

老师在课堂上将教材上的知识点,恰当的与分组合作形式相融合,并不是生搬硬套的全部通过分组合作来解决。有些知识是可以进行讨论的,比如对一道应用题进行分析,通过分组讨论会更加理解的透彻,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那么老师需要指导学生分组合作消化。而对于那些不适合讨论的,比如固定的法则公式,并不具备任何灵活性,即使经过讨论也不会达到任何效果,甚至还会造成更多的困扰,那么老师不能建议学生讨论,只能采用传统模式传授。同时,分组合作要适当,过于频繁的交流机会,会给一些贪玩的学生创造投机机会,利用讨论之便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最后会更加影响学习。

三、解决以上弊端的对策

教师在整个教育体系里时刻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因此,要加强对学生们的`言传身教,时刻不忘引导学生们间的交流。经过实践,在现有的教育形式当中,分组合作已经相对成熟,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因此,我们要扬长避短,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1、端正教学理念

老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领路人,除了要传授给同学们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善于发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教育方式更要因人而异,学会尊重每一位同学的个性特点,对症下药,将不同的教育方式用在最合适的人身上,体现以人为本。另一方面,老师要时常学会换位思考,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会更加容易发现症结所在。

2、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不对等,仍停留在过去的老师高高在上的思维模式里。在这种意识下,学生难免对老师产生敬畏心理,从而不敢于主动、积极。因此,师生之间建立起一个平等、信任的.关系是首要任务,老师利用好自身的权利,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不能过多的留给同学压力,只有关系氛围融洽了,学生们才敢于发挥自身的性格,开始自主的学习数学知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整体提高学习效率。

3、注重引导,加强交流

分组学习的核心是交流。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加以鼓励,引导其积极参与进小组讨论当中来。同时,优秀学生带动学习不太好的学生思考,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这样才能使同学们充满信心,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除此以外,每一组在进行讨论之前,务必使每一个学生都初步有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之后再进行讨论,共同寻求真理。

4、对小组合作结果给出点评

老师需要对小组每次的讨论结果做出分析和点评,如此一来,学生们可从中认识到本次思考欠佳的方面,便于以后修改和补充。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来说,获得老师的肯定与表扬,也是对同学们最大的鼓励,长此以往,无疑会达到最佳的合作效果。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作为将来学习数学课程的基石,整体提高小学数学的学习效率是当前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要求老师采用正确、有效的教育形式,来拓展小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趋利避害,善于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最终完成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素兰.小学数学合作化学习方式初探[J].新课程(中旬).(12)

[2]张国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新课程学习.(9)

[3]韩全红.小学数学开展“合作学习”初探[J].安徽教育.(22)

7.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篇七

一、分组之前先教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

要知道,没有经过训练的合作小组是散乱的,这样的学习对大多数学生是没有效果的。更何况我们农村学校之前的教学,还是以老师的“讲”一统天下,如果不教给孩子一定的规则,他们就可能不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我在网上搜到了一则很实用的学生合作的准则——“听取发言要专心,注视对方动脑筋;说明紧紧扣中心,有根有据说得清;求助别人要有礼,得到帮助表谢意;反思自己有勇气,肯定别人得虚心;帮助同学要热情,耐心周到困难除;分工合作效果好,协调组员共商量,交往合作争第一!”。我把它教给学生,让学生按照以上的要求经常对照自己的课堂行为,初步学会怎样与学习伙伴交流沟通,初步感受合作学习过程,为真正的小组合作活动作好“热身”。

二、合理的分组方案让合作学习更有效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合理的分组方案至关重要。我分组时做了以下考虑:首先考虑小组人数。以我拿的207班为例,全班共有50人,分为8个小组,每组6个人,而期中第三组和五组有7人。其次考虑小组的成员结构。每组都安排一名学优生,一至二名学困生,二至三名中等生。这样各小组间的总体水平基本保持一致,在对抗性比赛中,竞争比较公平、激烈。每次学生听到要进行比赛时,不管成绩好的还是稍有落后的,他们个个都摩拳擦掌,拼足了劲的要大干一场,学习劲头十足。另外分组时还要考虑学生间的交情或友谊,目的是为了尊重学生的喜好及人际关系。合理的分组可以充分的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学习也会更有效果。

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分配

教师应该在导学案里明确的列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是小组合作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合作学习的目标之一是人人参与到课堂上来的,在任务分配上也能充分体现这一点。小组里的6个人,小组长全面负责组织该组的各项活动,卫生员一名,负责本组的卫生;记录员一名,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汇报员两名,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出汇报;纪律委员一名,负责提醒爱讲小话的同学及负责本组同学的坐姿。每个同学都各尽其责,不用担心谁在里面无事可做或“唯我独行”了。而且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每个月会调换任务一次,这次担任组长的下次去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纪律委员的下次去搞记录,让学生明白这几项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这样的任务分配也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着重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更容易接受,效果也比较好。

四、评价机制

我们班的评价制度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评价学生个人,依据有三个:1.课堂表现:主要看其是否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活动。2.课后作业:主要看其是否能按时按量的完成。3.学业成绩:主要看单元测试的情况以及期中和期末的成绩。我让每个同学根据自己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在开学初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成绩,目标成绩必须比之前的成绩高5-10分左右。只要期末成绩等于或高于自己的目标成绩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二是评价学习小组,主要看两点:1.小组考试完成目标成绩的人数。2.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尝试设置一些奖励形式,比如“最佳表演奖”“最有创意奖”“最有合作精神奖” “最努力活动奖”等。保证各个方面人才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也对英语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评价机制让农村的孩子更有动力,效果更显著。

五、教师的作用

在教育的改革浪潮中,教师的作用不是降低了,而是加强了。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更具有挑战性了。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教学设计要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新理念。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考虑什么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什么内容应该用其他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扮演好各种角色,即:一个管理者、一个引导者、一个合作者、一个保护者和一个评价者;教师在课后要进行反思。教师的反思可以深化小组合作学习深度,从而有针对性的对每个合作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使小组合作发挥其最大效能。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作为农村英语教师的一员,我愿意跟随改革的浪潮,不断的去实践,去反思,去提升,让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英语教学中大放光彩!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为了更好地适应《英语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需要,构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就是一种最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我们农村英语教学把小组合作学习引入课堂之后,该如何进行才能更有效果呢?本文就合作学习的分组、目标的设定和任务分配、评价机制以及教师的作用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8.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标要求改变传统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基础数字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被一线教师反复提起并付诸实践过,带来的教学效果显而易见,那么将小组合作融入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分背景、方法和意义来探究和讨论。

一、小组合作的应用背景

小学数学教学传承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教师认真备课、口述讲授;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教师进行批阅纠正;学生课堂上提出问题,教师进行随堂解答。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方式呈现出来的课堂面貌,学生之间缺少互动和沟通,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主动性的交流,如此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在数理知识学习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历练。

二、小组合作的应用方法

1.分组合理是前提。要求教师对学生在数学知识点上的掌握程度了解充分并熟记于心,只有完整意义上了解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偏差,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每一个小组都必备“领导能力突出的”小组长,各种性格特征互补的小组成员。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并不完全适合做一名优秀的小组长,这里就需要教师实时参与到分组过程中去,观察和把握学生的分组动态。

2.学生自主、教师引导是关键。学生是数学课堂的中心,也是小组活动的中心,数学教学的内容围绕小组成员间的互动进行展开,配以适当的规则机制和竞争机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交流和讨论,最大限度地做到“群策群力”。在学生问题选择、问题探讨、问题分析和问题解答过程中,教师都要进行观察记录,在一定情况下给以适当协助,以保证一堂合作教学课完整高效地完成。

参考文献:

田晔.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学周刊,2011(11).

9.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篇九

宝塔区麻洞川乡中心小学 高凌云

《怀念母亲》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亲不变的爱意。在教学中我通过“以读代讲”和“品词析句”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多种形式的朗读,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通过读悟结合,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质疑探究的能力。现将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提高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高段的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自护学习的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创设情景的方式,先让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时地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性的评价。所以在一开始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接着,我又以回顾的方式,抛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大部分同学回答的都不错。我鼓励性的评价,给学生增加了信心,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主动了。

2.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在课文“品读重点语句,体会情感”的教学时,我给学生出示了明确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分工明确,小组成员很快就积极地学习中,在汇报学习结果时也是一组比一组好。我对每个小组的学习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委婉得指出如何才能回答地更好。这样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建立自信

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鼓励,孩子更是如此。因此在本节课中,我真诚地对每个学生做出了评价。让学生感受到了自己的`优点,从而更加自信。当然除了教师的评价,我还让小组之间、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从不同的方面来评价,比如:某某同学认真思考、某某同学声音洪亮,某某同学回答问题思路清晰等等。所以本节课,同学们始终自信满满、热情高涨,真正把自己变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教师在课堂中放手太少

课堂教学中,我过于拘束于教学设计,在学生出现不同方向的回答时,我总是很着急地把学生拽回来,虽然看似课堂学习很顺畅、很完整,大学生的思维被束缚了,这是我课堂中需要改进的最重要的方面。

10.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篇十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教学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有当今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有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新课标》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指出目前我国教育现状中存在着学习方式单一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课程标准》同时指出:“有效的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一些必要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创新能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从新的课程改革开始,我们认真学习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书籍、报刊和优秀案例,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因此,我们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实在在地解决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碰到的一些问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的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更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一员。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儿童有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同的个性心理随着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展开,不断发生碰撞与相容。学生只有在不断与他人的合作交往中,才能学会树立信心,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怎样完成任务,取得成就,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实现自我,同时也渴望获得别人的注意和欣赏。小组合作学习联系的建立,为学生创造了与他人交往合作的空间,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一、教研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可操作性。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方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模式。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自主性、合作性、交流性的学习品质。

5、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感知,增长技能。

6、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研的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推动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进展,不在于给学生下结论、分等级,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从发展性角度来评判学生的参与程度、取得的进步和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让学生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合作。

2、过程性原则。小组合作学习要注重的是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因此,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状况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是针对他们所获得的结论,否则,容易使合作学习形式化、表面化。

3、整体性原则。数学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学习资源和中介媒体等基本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完整的数学课堂模式应该是学生学习模式与教师教学模式的有机整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创设生动的数学教学情景,并进行有机协调、组织和引导,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开展有目的的小组学习活动。

4、动态性原则。学习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的身心变化也是动态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是动态的,因此,每一个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与地位也应该是动态的,并不是固定的,而且,小组分法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组合,这样,更有利于每个学生与不同思维的学生进行交流,获取新的信息,更有利于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使其各尽所能。

5、多元性原则。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角度是多元的、立体的,教师的引导也不是单一的、单向的,而是综合和立体的,因此,应重视学生合作中的教师反思、学生自我反思,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研的核心概念极其界定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学习,以小组合作效果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目标的教学活动形式。其意义界定:

1、小组就是按2人一小组、4人一大组为单位的合作小组。

2、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目标导向活动。

3、合作学习是一种立足于自学基础上的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动活动。

4、合作学习是以各小组在达至目标的过程中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

11.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

小学生年纪小,自控能力差,既渴望新知识的学习,又不能够一直循规蹈矩与课堂,这种相对的两種心态在学生心中交替出现,难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根据小学生性格特点,让他们合作进行新知识的探究,缓解了学生心中厌学的情绪,对其今后的成长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小学数学小组学习的现状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活泼好动的小学生短时间内不能全身心的参与到小组探究当中,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时间。对此教师要做好小组合作的基础,采用合理的小组划分形式,为高效数学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如今的小组学习还存在一些问题。通常教师按照班级的人数确定小组的数量,让学生自主式的进行小组选择,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喜爱的小组,间接的提升其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但是这种小组划分形式也容易造成班级两极化发展,性格内向学生其小组内缺乏学习的领头人,不能形成良好的探究氛围。而有的小组都是关系好的学生,其课堂上会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影响整个班级优质学习环境的形成,进而削弱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有的教师依据学生的成绩进行小组划分,想要让一个小组既有优等生也包含后进生,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更好的互帮互助。这样的方式初衷很好,但是执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优等生歧视其他人,而后进生在这种小组中数学探究自信受到打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整个数学学习发展的进程。

另外,很多教师都按照能力互补进行小组划分,想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学生带来良好的交流空间。但是实际课堂上,学生短时间内无法融入到小组探究当中,需要教师投入很多的精力去维持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不能有效提升学生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划分是小组合作教学的基础,是高效教学有效性的保障。教师要重视这一环节,依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小组划分。并且要在一段时间内观察学生状态的变化,积极的清除消极的学习因素,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小组探究环境,进而更好的提升小学数学的有效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拓展教学空间

小學生对于外面的事物充满着探究的欲望,但是教室封闭的空间阻碍着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自身的探究热情,为了创设更加优质的数学课堂,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拓展教学空间达到提升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目的。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把窗外的事物导入到教室当中,为学生学习带来更多乐趣的同时提升小组探究的有效性。比如,在“三角形”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阶梯式的提问,“生活中有很多数学图形,你们发现了哪些?”“你们知道正方形沿着对角线剪下两个一样的图形叫什么吗?”“你们知道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吗?”每提出一个问题就让学生回到小组中进行探讨,为其带来探究空间的同时逐渐的提升问题的难度,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让他们在生活中的大背景下全身心的进行新知识的探究。而后教师可以根据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举出生活中对此性质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加深知识点在学生心中的印象,让他们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新的理解,从而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长远发展。

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室中进行情境教学,让小组的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生活角色进行课堂学习,给予其全新的数学探究体验,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更多的收获。比如,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课堂探究中,教师把学生身边的物品作为商品,设计出包含小数的物品单价,鼓励学生分别担任顾客和收银员,在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提升小组的凝聚力,帮助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点灵活的运用于实际的生活当中,加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促使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也可以联想到课堂所学知识点,形成重复记忆的数学学习模式,让新的数学知识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另外,教师要适当的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对课堂进行大胆的创新把学生带到室外进行新知识的探究,用宽广的空间带动起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进一步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比如,在“面积”教学的时候,教师和学生一起到操场上,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想要测量的物体,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对物体进行测量并进行实际的计算,通过对此评出学生计算的准确度,以互动竞争的方式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激发出学生心中竞争的意识,让这种情绪贯穿于学生整个数学探究的过程,进而逐渐的提升其数学课堂的参与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数序知识的学习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状态及教学内容,选择针对性的引导方式,为高效小组合作数学课堂做出更加积极的推动。

三、结语

数学是学生步入生活和今后学习的基础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对其今后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渊.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小作家选刊,2015.

[2]刘景标,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 .科教文汇,2012(36).

12.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篇十二

一、共同探寻问题, 学习新知

在数学教学中,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认识能力等相对缺乏, 他们对一些数学问题的认识往往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 对问题认识的角度也有所不同。因此, 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途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活跃、和谐的探讨气氛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认知过程。

例如, 教学思考题“:已知小聪跳90 下, 小明跳94 下, 若小亮获得第2 名, 他跳了多少下?”学生绝大多数能说出小亮能跳91 下、92 下、93 下, 但当有学生提出小亮可能跳的是90 下时, 却遭到部分学生的反驳。这时教师就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 既可以帮助学生寻求正确答案, 又可以训练思维, 共同完成认知过程。

二、在操作中合作, 自主探索。

在学习中, 让学生共同操作, 主动发现问题, 促使学生自主探索, 而教师则在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一切机遇, 引导学生小组互动, 合作学习, 共同完成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为了学生长远的发展, 自主探索环节是万不可省的。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 应该是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举一个例子: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很多教师在讲这一课时, 都让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然后拼、摆, 推出公式。那么, 为什么一定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呢?教师完全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 并画出一条对角线, 然后展开小组互助学习。小组内讨论两个三角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讨论、交流, 很容易得出三角形面积可能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然后引导学生将两个三角形比一比, 拼一拼, 看看两个三角形是否完全重合?形状大小是否完全一样?学生通过操作、探索, 发现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剪成两个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后, 教师再丰富操作材料, 引导学生反向思考:两个什么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小组内通过多次摆、拼发现不是只要两个三角形就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而是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才可以, 从而由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这些复杂的操作过程如果单凭一己之力是很困难的!放到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中,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去探索, 去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共同操作过程中, 轻轻松松地学到了知识。既增强了学习兴趣, 也培养了实践能力, 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课堂有了深度和广度, 这样才叫思维的体操。高效课堂不是比谁一堂课做的题多, 而是学生获得了怎样的发展。

三、共同比较、总结, 获得新知

一个知识点的形成离不开对比总结。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 通过合作学习, 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整理、对比、总结, 进一步升华获得的新知识, 这就是一个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过程。

例如, 以“圆锥体体积计算”为例。首先, 我们要为学生创设实际探究的背景并提供探究的材料。学生开始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探究, 提出猜想, 动手实践, 验证结论。小组里个个有分工, 人人有责任, 大家充分利用实验材料把每次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通过多次的实验使学生发现圆锥体与圆柱体在“等高不等底”或“等底不等高”的情况下, 它们之间的体积关系是不确定的;只有当它们存在着“等底等高”关系时, 才存在着1 份与3份固定不变的关系。我想, 这样的探究过程会促使学生不会因得出结论而满足, 而会在此基础上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

在不断的交往合作中, 学生既学会了尊重、争辩、关心与互助, 共同比较、总结、完善, 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新的知识。

四、营造开放空间, 共同创新发展

创设的问题具有开放性, 让学生不受教材约束, 通过合作学习, 主动探索, 可以从别人那里学到如何多角度思维, 也可以学会如何优化自己的思维, 从而分享合作学习带来的成果。

例如, 教学“认识人民币”时, 先让学生准备一些玩具, 贴上价钱标签。然后集中形成一个小“商店”, 让他们自己推荐出售货员、经理, 其余的当顾客和观众, 教师将“钱”交给“顾客”和“售货员”。在活动中, 顾客买东西根据价格付钱, 经理监督、核算。教师调节问题, 有的售货员找钱少了, 顾客要求重算。其中有一个同学买东西钱不够, 差1 元该怎么办?旁边的顾客和观众替他出主意。有的说“:你向熟人借一下吧!”有的说“:你干脆买便宜点的东西吧!”有的说“:你是不是可以向他赊呢?”居然有一个学生对他说“:要不然你同他讲讲价吧, 或许可以少一点。”

从他们的谈论中可以看出:学生们通过购物活动, 不但认识了人民币, 学会了用人民币购物, 而且在付钱、找钱活动中, 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由于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感兴趣, 在结束前, 各组把买卖的情况、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汇报给教师、同学, 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你一言我一语地总结出来。这样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数学就在大家的身边, 是那么有趣、实用, 既发展了创新思维能力, 又增强了合作意识, 学生自我求知的欲望得到充分满足, 学习兴趣得以保持。

总之,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把它引入到我们的数学课堂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 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合作的精神和能力, 学会在合作中自主探索,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善。

摘要:新课程理念为现今的数学课堂教学标注了新的高度, 它更加重视学生“学”的过程, 它要求教师以学生的探索求知活动为主线展开并组织教学, 而教师仅仅作为一堂课的导演组织教学活动, 实现真正的以学生为主角, 让学生通过切身的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同伴互助, 组际交流获得牢固的知识与深切的感受。合作学习应逐步成为他们主要的数学学习的方式。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参考文献

[1]李玉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合作关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10 (Z2) .

[2]杜悦葵.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学生合作学习的现状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8.

[3]谷香琴.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4) .

13.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篇十三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样,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是最重要的。如何掌握知识,学会学习才是至关重要的。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提倡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由于其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等有限,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是说在低年级教学中放弃小组合作学习。那么,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应该如何采取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的形式以实现小组学生间的取长补长呢?下面我谈一下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学会合作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为什么要进行合作,什么时候进行合作,怎样合作等问题都还是个未知数,因此,我先采取同桌合作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①我说你听,你说我听;②用共同的学具共同完成学习任务;③同桌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事,如:一人摆,一人说;一人提问题,一人解答等。④相互当当“小老师”,这在说、摆、写等方面都能用到,有了两人合作的基础,再慢慢过渡到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六人小组合作学习。

二、抓住契机

激发学生合作需求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不仅仅只是教给学生合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努力抓住机会或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合作的作用与优势,从而从内心里产生自我需要合作的意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许多活动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比如,测量黑板的长度,独自一人测量不仅麻烦,而且存在的误差比较大,抓住这一契机,我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于是孩子们有的指挥,有的手拿粉笔做记号,有的充当标杆,有的用尺子量„„每个人都兴高采烈,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测量,更尝到了合作的乐趣!

又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其中,我创设一个“请图形”的环节,即在学生讨论出画、剪、折、印等多种“请图形”的方法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同一时间内,用多种办法把图形“请出来”,因为在规定的时间内并不能保证小组每一成员都有机会把各种“请图形”的方法都展现出来,这就迫使小组成员必须进行分工,不同的组员负责不同的方法,然后,再进行汇总,象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要想成功必须分享、共享,激发学生合作需求。

三、巧用游戏

培养学生合作兴趣

低年级学生往往能一连几个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坐在一个地方。一般情况下,集中注意只能连续15分钟左右。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游戏活动,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同时又增强数学课教学的趣味性和数学知识的可读性,而且能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持久、稳定,注意的程度得到保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针对学生喜好游戏这一特点,我创设了一些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游戏活动,如:小鸡小鸭游戏舞、打擂台、找朋友、摸一摸、猜猜看、猫捉老鼠、小哑剧、摘果子、“提问——回答”游戏等等。这 些情节有趣的游戏增强了练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兴趣盎然,玩得很开心,在玩中学,在玩中不仅复习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合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以“凯蒂学剪中国灯笼”导入新课,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顺口溜来引进9的乘法口诀。然后老师在班上加以整合,一下子提高了孩子的学习的兴趣性。接着让学生看书上的自主练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还有哪些方法来熟记乘法口诀。有的小组说“手指记忆法”,还有的小组说还可以编顺口溜。如:一九是一十减一,二九是二十减二,三九是三十减三,四九是四十减四,„„九九是九十减九。各个小组选一代表发言,畅所欲言,好不热闹,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轻松学到了知识,同时提高了发散思维能力。我真的为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高昂的合作热情和超常的合作能力所折服,我意识到:孩子们在合作中成长了!

四、借用评比

推动学生合作意识

我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特别关注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努力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只鼓励个人竟争达标转为鼓励群体合作达标兼顾个人竟争达标,这样,会让大多数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

首先,按一定学习情况把每6个学生分为一学习小组,我在班级后面墙壁上贴了一版名为“星光灿烂”的评比图,用各色彩纸做了八个大 五角星(根据班级人数灵活确定五角星个数),并按从高到低排列为金星、银星、红星、水红星、黄星、紫星、蓝星、„„,从学习习惯、作业、课堂讨论、倾听、发言、学习成绩等方面评定各组成绩,并在黑板上亮化。如:第3组××作业“优”加5分,就在“3”下写5,有加分也有扣分,一星期后,哪组累计分数最多就是金星组,依次为银星、红星、水红星、黄星、紫星、蓝星、绿星,各组分别把本组序号贴到相应的五角星上,得金星的小组每个同学都可得五颗星,银星为四颗,红星为三颗,依次类推。同时,各个小组自己组内也相应的评出1—6名次,为小组出力最多的是1号,依次是2、3、4、5、6号,每组1号得5颗星,依次为4、3、2、1颗星,6号不得星,每星期评一次,一定时间全体总评,哪些学生“星星”最多,就成为“明星学生”,并予以适应奖励。这样一来,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一种积极的相互关系,每个成员都认识到自己与小组及小组内其他成员之间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关系,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同时,谁出力多,得到的就越多。像这样以小组集体成绩及个人成绩一起为评价依据来评价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这样的合作方式在一定意义上不仅推动了整体,又提高了个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随着教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将有待于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发现去改进。

14.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篇十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样,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是最重要的。如何掌握知识,学会学习才是至关重要的。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提倡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由于其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等有限,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是说在低年级教学中放弃小组合作学习。那么,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应该如何采取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的形式以实现小组学生间的取长补长呢?下面我谈一下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学会合作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为什么要进行合作,什么时候进行合作,怎样合作等问题都还是个未知数,因此,我先采取同桌合作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①我说你听,你说我听;②用共同的学具共同完成学习任务;③同桌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事,如:一人摆,一人说;一人提问题,一人解答等。④相互当当“小老师”,这在说、摆、写等方面都能用到,有了两人合作的基础,再慢慢过渡到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六人小组合作学习。

二、抓住契机

激发学生合作需求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不仅仅只是教给学生合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努力抓住机会或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合作的作用与优势,从而从内心里产生自我需要合作的意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许多活动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比如,测量黑板的长度,独自一人测量不仅麻烦,而且存在的误差比较大,抓住这一契机,我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于是孩子们有的指挥,有的手拿粉笔做记号,有的充当标杆,有的用尺子量„„每个人都兴高采烈,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测量,更尝到了合作的乐趣!

又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其中,我创设一个“请图形”的环节,即在学生讨论出画、剪、折、印等多种“请图形”的方法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同一时间内,用多种办法把图形“请出来”,因为在规定的时间内并不能保证小组每一成员都有机会把各种“请图形”的方法都展现出来,这就迫使小组成员必须进行分工,不同的组员负责不同的方法,然后,再进行汇总,象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要想成功必须分享、共享,激发学生合作需求。

三、巧用游戏

培养学生合作兴趣

低年级学生往往能一连几个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坐在一个地方。一般情况下,集中注意只能连续15分钟左右。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游戏活动,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同时又增强数学课教学的趣味性和数学知识的可读性,而且能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持久、稳定,注意的程度得到保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针对学生喜好游戏这一特点,我创设了一些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游戏活动,如:小鸡小鸭游戏舞、打擂台、找朋友、摸一摸、猜猜看、猫捉老鼠、小哑剧、摘果子、“提问——回答”游戏等等。这 些情节有趣的游戏增强了练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兴趣盎然,玩得很开心,在玩中学,在玩中不仅复习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合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以“凯蒂学剪中国灯笼”导入新课,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顺口溜来引进9的乘法口诀。然后老师在班上加以整合,一下子提高了孩子的学习的兴趣性。接着让学生看书上的自主练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还有哪些方法来熟记乘法口诀。有的小组说“手指记忆法”,还有的小组说还可以编顺口溜。如:一九是一十减一,二九是二十减二,三九是三十减三,四九是四十减四,„„九九是九十减九。各个小组选一代表发言,畅所欲言,好不热闹,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轻松学到了知识,同时提高了发散思维能力。我真的为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高昂的合作热情和超常的合作能力所折服,我意识到:孩子们在合作中成长了!

四、借用评比

推动学生合作意识

我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特别关注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努力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只鼓励个人竟争达标转为鼓励群体合作达标兼顾个人竟争达标,这样,会让大多数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

首先,按一定学习情况把每6个学生分为一学习小组,我在班级后面墙壁上贴了一版名为“星光灿烂”的评比图,用各色彩纸做了八个大 五角星(根据班级人数灵活确定五角星个数),并按从高到低排列为金星、银星、红星、水红星、黄星、紫星、蓝星、„„,从学习习惯、作业、课堂讨论、倾听、发言、学习成绩等方面评定各组成绩,并在黑板上亮化。如:第3组××作业“优”加5分,就在“3”下写5,有加分也有扣分,一星期后,哪组累计分数最多就是金星组,依次为银星、红星、水红星、黄星、紫星、蓝星、绿星,各组分别把本组序号贴到相应的五角星上,得金星的小组每个同学都可得五颗星,银星为四颗,红星为三颗,依次类推。同时,各个小组自己组内也相应的评出1—6名次,为小组出力最多的是1号,依次是2、3、4、5、6号,每组1号得5颗星,依次为4、3、2、1颗星,6号不得星,每星期评一次,一定时间全体总评,哪些学生“星星”最多,就成为“明星学生”,并予以适应奖励。这样一来,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一种积极的相互关系,每个成员都认识到自己与小组及小组内其他成员之间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关系,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同时,谁出力多,得到的就越多。像这样以小组集体成绩及个人成绩一起为评价依据来评价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这样的合作方式在一定意义上不仅推动了整体,又提高了个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随着教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将有待于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发现去改进。

上一篇:生日趴邀请函下一篇:诗词五首第二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