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人生 追求卓越(共13篇)
1.搏击人生 追求卓越 篇一
搏击风雨,创造精彩人生
我喜欢海深沉的宁静,但我更欣赏它惊涛骇浪的气概:
我向往天空的一览无云,但我更追求它的气象万千。 作文网
我喜欢宁静的生活,它总是那么的安详,但我更享受宁静中的一层层波浪,一圈圈涟漪,一座座高山,是它们给我的生活创造了乐趣,给我的成长增添了养料,给我的`人生染上了缤纷色彩。 作文网
我渴望暴风雨的到来,我期待能接受一番狂风暴雨的洗礼,每一次洗礼,都是我的一次蜕变,每一次磨砺后,都将迎来全新的自己。
我喜欢暴风雨,喜欢接受它的吹打,喜欢和它一起呐喊,只有它才能让我的生活充满挑战,让我的心灵得以净化,使我的灵魂得到升华。
我享受暴风雨,享受和它的每一次相遇,在它面前,我是如此渺小,但渺小的我拥有远大的理想,再强大的风暴也无法阻挡住我追求的脚步,我更享受在与暴风雨搏斗后,迎来心灵的第一缕曙光,透过它,我看到了通往未来的路,一条充满希望但又充满挑战的路。
不经历一番风雨的洗礼,海伦・凯勒怎能步入成功的殿堂,宋濂又怎能学有所成,不经历黑暗的折磨,又怎能体会到光明的难能可贵。
暴风雨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盐,经历过后才能感受到它的可贵,让我们共同期待暴风雨的到来,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吸取暴风雨中的精华,创造最精彩的人生,让生命之花完美绽放。
2.搏击人生 追求卓越 篇二
两年前,笔者怀着梦想,揣着企盼,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工作。如今提笔回味笔者在校本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人大附中”)的教育,真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学校,体现出“21世纪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为孩子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的神圣使命。在这里,我见证了人大附中为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创造个性发展空间,让学生思维自由驰骋,任意挥洒灵性与潜能。人大附中也为广大教职员工营造了自我升值的空间,使广大教职员工有了施展才能的舞台,尽情发挥创造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职员工将创新教育的理念应用于实践,结出了累累硕果。
与刘彭芝校长面对面,与人大附中零距离接触,我感受更多的是震撼,“把知识教给学生”的观念占据了我大半的教育心理空间。现在看来,这样只能算得上是简单地完成教学。在人大附中的经历让我真正感悟到,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享受教育幸福人生”。
一、让尊重展现自我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人大附中的老师们在校长的带领下,视学生为孩子、视学校为家庭、视同事为手足,共同营造了爱的氛围。是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唯有常怀大爱之心,才能真正投入到培育人的事业中去,才能真正体现一个师者的人生价值。
人大附中倡导“尊重个性,挖掘潜力”的办学理念,其根本在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正因为有了这样立志高远的目标,才能使人站得更高、跑得更远、视野更宽阔。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然而,什么是人才?怎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人才?我想,人才必须首先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情系祖国的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根本宗旨正在于此。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其主旨亦在于此。人类社会的发展、祖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呈现多样化的色彩,既保持共勉,又要尊重学生的需要,从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突出尊重个性,挖掘潜力。
二、让爱心开启智慧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育的前提,“爱心开启智慧”。教育专家说,中国需要教育家,中国的教育更需要智慧。爱心是开启智慧的钥匙。大凡行业家的成就均以挚爱自己的事业为前提。
把心融入童真的梦想,用爱托起生命的灵动。教育家之名不在于“名”,而在于“明”,也就是智慧。也有人说,智慧是一条通往人生幸福和快乐的心灵之路。那么,教育家的智慧,便是给他们的孩子们以幸福、快乐和健康成长。教育家对教育事业的钟情,对学生的爱,就在于师生的共同成长。人大附中办学理念的核心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爱之精神。正如刘校长所言:“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教育者自然流溢的奉献。爱学生,就是爱未来。”面对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品质资质的学生,人大附中以其博大的胸怀接纳了他们,孩子们融入了人大附中开放的校园中,享受知识带给他们的快乐,体验大爱的气息,分享成功的喜悦。
要感动别人,先要燃烧自己。“爱心投入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爱心的老师会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着想,和他们一起学习。也只有这样,才能和学生一起进步,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基于这种想法,促进教师经常和学生商量教什么、怎样教,而对于一些心里没有底的问题,总让学生们举手或投票表决确定怎么办。
爱心开启智慧,传承开启未来。从简单的道理中获得为人处事的灵感。
三、让团结凝聚力量
“团结是基石,是事业成功的保障。团结是幸福,它使我们在紧张的工作中得到享受。团结是财富,它会结出心灵沟通的硕果。”学校校长与书记正是这样一对好搭档,一个外刚内柔、一个外柔内刚,她们配合默契,团结如一人,把整个领导班子、整个干部团队、整个教职员工队伍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人大附中的每一个教学团队,都能很好地理解和贯彻刘校长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在人大附中的校园里,总能让人随时随地感受到和谐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就如刘校长自己所说的:“我一直努力着要做一个这样的校长,我要让工作在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快乐的、充实的、幸福的。”
刘校长曾经说过:“一个学校绝对不能藏龙卧虎,是龙就得让它腾,是虎就得让它跃。”让智者能尽其谋、让勇者能竭其力、让能者能显其才、让贤者能彰其德,这充分体现了刘校长是个“用才”高明的人。慧眼识人才,人大附中造就了一支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团队,更激活了每一个“细胞”,使人大附中每一个人的心中充满幸福感和成就感。“事成于和谐,力生于团结”,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集体的智慧是无限的。为什么人大附中的学生大学毕业后仍愿意回到母校任教?也许正因为刘校长做到了“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使得人大附中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才使得人大附中的广大教职员工有了幸福感和成就感。这个团队中的每个人,深深理解刘校长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他们辛勤工作并快乐着,全身心投入到人民教师这个光辉的事业中。有这样一支和谐的团队、敬业的团队、奉献的团队,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四、让创新引领成长
“不满”是创新的源泉,“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刘校长始终坚持一流的办学思想,始终在人大附中实践着一流的发展规划。在教育理念上,她很好地把握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继承性的常规教学,一手抓教学创新,坚持两手都要硬。因为她知道,没有常规就没有稳定,没有稳定就难以创新,而没有创新教育则将失去发展的动力,教育的生命就将走向枯竭。她并不认为常规与创新是一成不变的,在人大附中,实验班经常承担教育创新的任务,而当教育创新走向成熟时,教育创新则往往成为新的教育常规。人大附中的教育最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能开发,从早期的分层教学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从试验芬兰“模块式教学”到制订特色课程表,从强化实践教学到探索研究性学习模式,时时处处无不让创新燃起智慧之火。刘校长通过“华罗庚学校”开辟了超常教育的绿色通道,为“尊重个性,挖掘潜力”的办学宗旨搭建了优质平台。刘校长坚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育人理念,面对被舆论成为“万恶”的奥数,她坚持组织参加奥数竞赛;在人大附中,有专为一个人设立的班级,也有可以不上课的学生。当被刘校长特许转回人大附中学习的小画家王羽熙在人大附中的操场上高呼“人大附中,我回来啦”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说是人大附中给了学生一个多彩的世界!人大附中、刘校长和她的团队为了学生的发展付出了一切。
3.搏击人生 追求卓越 篇三
重述神话的创作设想,会勾起当代读者强烈的崇高愿望。因为神话题材的远古庄重,区别于当下的私人写作、历史戏说、经典篡改和网络恶搞。文学表达不排除娱乐的消费功能,但是一个时代不能唯娱乐是尊。一个时代应能产生激动时代的作品。
重述神话提供了这种契机和满足崇高愿望的可能。尤其是重述后羿射日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这种崇高的愿望就更加强烈。因为这种愿望还与中国汉民族缺乏民族史诗的心理隐痛紧密相连。有学者经过多年研究,通过中外“英雄与太阳”叙述的比较,复原出可能存在而又消失了的汉民族的史诗:羿作为汉民族太阳英雄的民族史诗(见《英雄与太阳——中国上古史诗的原型重构》,叶舒宪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这种苦心经营的学术复原,修改了后羿射日神话中后羿与太阳的对立,体现出中国学者重建汉民族史诗的内在冲动。其实,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作家中,也有人曾经从神话取得材料进行新的表达,像鲁迅的《补天》和《奔月》就是这个方面的尝试。
《后羿》的故事好读,如果回到重述神话的设想,《后羿》保持了所述神话故事的完整性与原初性,名副其实地切合“重述神话”的创作动机。小说浓墨重彩地描述了后羿射日的壮观情景,以及嫦娥奔月的最终选择。这点相对于当下的历史戏说与经典删改,显示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当下需要的不是对中国传统和经典的“恶搞”与颠覆,而是应当从世界性的视野下创造性地解读中国的经典,而这种创造性建构的基础应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的严肃态度。《后羿》尊重了中国的古代神话,但是重述不是照搬,而是富有想象性地叙写了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明显的要算改变了自古以来嫦娥“窃”药的情节,这个情节直到鲁迅的《奔月》仍然保持完整。在神话叙事中,嫦娥窃药是为了长生不死,在鲁迅的《奔月》中,是为了追求比大地上美好的生活。不管怎样,嫦娥独吞灵药的自私非常突出,而《后羿》的结尾却是嫦娥在后羿“根本不在乎她”的绝情背叛之下,无奈痛苦地吞下灵药,离开了后羿,离开了大地与人世,独自去苍茫冰冷的世界承担孤独与寂寞。嫦娥主动快乐的奔月成了被动悲情的奔月,就叙事的逻辑来看,这样的结尾毫无僵硬之感。
《后羿》设置了后羿与嫦娥从名义上的母子向真实的夫妻的转化,以嫦娥的受难带出后羿的出世。作品在元初远古的人类图景上,塑造了后羿成长的一系列的奇异故事:从坚硬的葫芦里诞生,被阉后送到孩子学校疯狂生长,神射的日常化展示,与长狄三箭对决拯救了有戎国的壮举,后羿在梦中接受西王母的云雨之法,继而在与嫦娥的交媾中获得力量,完成射落九日的惊天动地神话;此后在嫦娥的运作下,后羿成为有戎国的国君,位居权力的中心。后羿征战、猎杀怪物,沉溺于酒色之中,被玄妻迷惑之后,几乎忘记了嫦娥,嫦娥在后羿的绝情之下离去,后羿最后惨死在逢蒙与玄妻的桃棒之下,就此完成了后羿从神到人以及最终作为人的悲剧和嫦娥奔月的悲剧。
然而,这样一个好读的故事,并不能从重述神话的人类学意义上让人满足。如果把后羿与日对立着看,后羿射日与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盗火具有同等的人类学意义。后羿射日的具体过程,小说完成得相当出色,但从整部作品来看,射日只是小说的一个阶段。《后羿》附录的“关键词”中认为嫦娥被爱放逐咀嚼痛苦是故事的“支点”之一,而在后羿与嫦娥爱情背后纠缠的是后羿与三个女人之间的性。在上卷《射日》中,射日、爱情与性三重主题在后羿与嫦娥之间结合得水乳交融,然而在下卷《奔月》中,后羿与嫦娥、末嬉、玄妻三个女性之间,剩下的只有活跃的性,爱情之火已经熄灭。《后羿》虽然很想把嫦娥作为重点刻画,但是嫦娥这个形象却因而没有真正具有艺术上的感人力量。因此,我认为小说处理后羿最后在酒色之中惨死的结局尽管也是取材于史料,但多少遁入了历史的平庸化叙述。后羿似乎只是被动地成为性力量的释放机器,爱情与性的处理断裂了,后羿作为神也好,作为人也好,那种主体性的意志彻底沦没,其目的好像就仅仅是为了达到让后羿沉溺酒色之中来完成悲剧。
重述神话的难度在于塑造远古生活的图景时寄托现代人的思考。苏格拉底说:“我专心致志的不是研究神话,而是研究我自己。”那么在这个意义上,重述神话的目的在于思考当代人的处境。现代作家中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艾略特的《荒原》都运用神话故事深思现代人的困境。中国的现代文学中缺少这个方面的力作,鲁迅的《补天》和《奔月》,沈从文的《月下小景》和《龙朱》,也许因为篇幅短小,都还缺乏深度。《后羿》作为长篇的创制,却在可能的入口处停步了。比如后羿与嫦娥的故事中,嫦娥偷走灵药是重要的细节,因为这个细节凝聚着神话中对于死亡与生命的思考。阿姆斯特朗说:“神话思维和仪式支撑着人类面对死亡和虚无。这样,当它们真正来临时,人类不致因毫无准备而惊惶失措。如果抽掉了这个支柱,人们将难以逃避内心的绝望。”(《神话简史》,〔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著,胡亚豳译,重庆出版社二○○五年版)《后羿》抽掉后羿对死亡的畏惧,是在后羿由神到人的转化中完成的,作为人的后羿彻底抛弃了对于死亡的畏惧,从而也失去了切入当代人处境的入口之一。
因此,那种崇高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那种激动时代的东西没有被呈现。
语言困境
《后羿》语言上的困境在于,创作上至少面临着三重语言的遮蔽。第一重遮蔽是对后羿和嫦娥的叙述散落在大量的古代语言资料中,《天问》、《庄子》、《山海经》、《淮南子》等书中都有记载,而后人根据这些材料的想象虚构就更多了。这些语言资料显示,后羿的每一个生活阶段都有多种可能,有多种叙述的版本。后羿的每一个行为都有多种选择,而小说作者必须选择其中一种并做想象与虚构。比如后羿的身份,《天问》中记载是“帝降夷羿”,那么羿就是神了,《淮南子·汜论篇》记载射杀河伯、风伯和九婴等祸害的羿是尧时的羿,不是有戎国的君主后羿。比如后羿的妻子,《天问》中提到的有雒嫔,即洛神宓妃。《淮南子》说:“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娥窃以奔月。”因此,庞杂的语言材料显示中国古代的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并不像古希腊神话那样完整和有秩序。选择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弗兰茨·博厄斯说:“好像神话世界被建立起来就是为了再被打碎,以便从碎片中建立起新世界。”中国神话的散落状态与其说不需要再打碎,还不如说更加显示了语言的遮蔽。
如何选择这些语言材料,就涉及到语言的第二重遮蔽:语言与神话之间的关系。神话充满了语言的种种玄妙,语言展示了神话的多种可能。如果按照卡西尔的观点,语言和神话有同源关系,语言与神话表现出同一种理智领悟方式,与逻辑思维的形式背道而驰。语词成为一种首要的力量,所有的言语结构同时也是作为赋有神话力量的神话实体而出现。(《语言和神话》,卡西尔著,于晓译,三联书店一九九八年版,144页)这样就凸现出后人理解神话的方式,可能就是理解神话语言的方式。就中国语境中的后羿射日神话来说,首先就是对于“羿”这个字的理解。《天问》虽然是最早提到羿射日的故事,但是没有对羿做出解释,相反在先秦诸子的一些议论中有所涉及:《墨子》:“古者羿作弓。”《吕氏春秋》:“夷羿作弓。”“羿”就是箭的意思,命名与功能同一,这正是神话的思维,也是最初语词诞生的方式。尽管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列维·斯特劳斯认为要解决神话所特有的问题,就不能把神话当做语言来研究。神话只是人类言语的一部分(《结构人类学》,列维·斯特劳斯著,陆晓禾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他是从结构的角度探讨神话的,但是相对于语言来说,结构更抽象而不可捉摸。因此我宁愿从卡西尔指出的语言与神话同源的角度来看待神话。卡西尔说:“在神话思维中,甚至一个人的自我,即他的自身和人格,也是与其名称不可分割地联系着。这里,名称从来就不单单是一个符号,而是名称的负载者个人属性的一部分。”(《语言和神话》,73页)与后羿和嫦娥等有关的一系列人名如:逢蒙、夔、眩妻、女丑、嫦娥(原名娥)等显示词语的意思与人物的性格和能力相关。《后羿》在这个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但仍然不够。因此,重述神话的准备之一就需要对神话做一番语言的考察,以理解汉字的方式来进入中国神话的语境。
《后羿》面临的第三重语言遮蔽就是我们当下使用的汉语,已经远远不同于神话诞生时的汉语,用现代汉语去理解神话语言就有了难度。用现代汉语去叙写神话的可能边界在哪里?这个问题,我认为在重述神话中是核心的问题。重述神话只可能、并且也必须用现代汉语。但是作为重述神话的叙事者来说,必须对使用的现代汉语有自觉的警惕。
从晚清林纾和严复翻译外国著作开始,汉语与西方语言的交锋就开始变得异常激烈, 抛开中国开通民智寻求富强道路的因素对于汉语的影响不论,仅仅就文学中汉语的发展看,西方语言对文学汉语也造成了巨大影响。从“五四”文学开始到现在,如果按照文学汉语的发展看,在小说领域存在着两大潮流:欧化的潮流和汉化的潮流。汉化的潮流一派是:从鲁迅开始,尽管鲁迅激烈反对文言,顽强地主张“硬译”,他的语言也有欧化的因素,但是从整体看,他的语言是以汉语白话为本位,熔炼古代文言(或者说鲁迅无法摆脱的文言)和欧化因子而成的文字。接下来是废名、沈从文、萧红、汪曾祺、阿城,这个系列的特色是把汉语的诗性发挥到极致。欧化的潮流是从“五四”时候的郁达夫开始,郁达夫的小说语言在铸造抒情词语的同时也更多吸收了欧化的因子,接下来的是茅盾、巴金、路翎、王蒙、张贤亮、莫言等作家,他们笔下的汉语尽量吸收西方语言的营养,把汉语改造到极致。另外还有一个系列值得提及的是翻译小说,尤其是西方的名著,任洪渊在《重新发现汉语》中说:“如果没有朱生豪的莎士比亚,傅雷的巴尔扎克和罗曼·罗兰,戈宝权的普希金及巴金、萧珊夫妇的屠格涅夫,肯定没有我的汉语写作。”可是对于当下的文学汉语,已经受到了很多作家和学者的质疑。郜元宝清理汉语的工具性、洪治纲探测汉语的污染源、韩少功孜孜不倦地寻找汉语的最本真的表现方式,都显示出对当下汉语的不满。任洪渊更是从比较的角度说得发人深省:“为什么是庞德的英语发现了汉语的‘意象’,是艾森斯坦的俄语发现了汉语的‘蒙太奇’,是布莱希特的德语发现了汉语的‘间离’,是阿波利奈尔的法语发现了汉语的‘回文’与‘图像’……为什么是他们而不是我们?”汉语本身有着潜在的艺术性,而中国人缺少发现的眼光。
从晚清开始,因为人们的体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何用适当的语言来表现个体的体验,这是文学汉语不得不变的内在冲动。我们还是回到重述神话的创作该如何使用现代汉语的问题上来。因为前面两个层次的语言遮蔽说到底都是在幕后完成的,那是读者看不见的,其实最重要的当然就是重述神话的使用语言,这不仅是作者重述神话的方式,也是作者思考神话的方式,同时也是读者从当下进入所述神话的方式。这对《后羿》的叙述是一个绝对严峻的挑战。
语言搏击
《后羿》的叙事明显地意识到了语言的边界问题。嫦娥被吴刚带回家后,称为“七氏”,她听不懂,因为这是有戎国的语言,不是她的母语;末嬉、嫦娥、后羿在后羿初次射箭时对话用的是他们自己部落的语言,而不是有戎国的语言。最显著的是造父他们在给羿拟封号的时候,对“帝”、“皇”、“后”三个字进行了语言学的解释:“帝”像花,“皇”像灯,“后”像一个人说话。这是从字形来解说汉字的意义,回到创造汉字的方式之中。“帝”像花,“皇”像灯,可能是更多小说家的想象,而缺少语言学的解释。但是“后”像一个人说话,却是有根有据的。《说文解字》:“后,继体君也,像人之形,从口。”《尔雅·释诂》:“后,君也。”段玉裁注:“后像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厂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这样的阐释是想把“后羿”的名字与他的身份统一起来,回到汉字的源头,后羿即君羿,表明羿是君主,这在中国古代的神话叙事中有一个人物系列:后羿、后稷、后夔等等。
《后羿》试图通过人物的设置构造一个中国先民的生活图景,《后羿》中出现的人物都在古书中出现过:力牧是黄帝的丞相,造父是古代著名的车夫;末嬉是有施国嫁给夏桀的女子,长狄是中国北方五狄之一,这些人以不同的身份进入了《后羿》的叙事中。玄妻在《左传》中是有仍氏的女儿,因为“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玄妻就是头发黑美的女子,玄妻被乐正国的后夔娶得,生儿子伯封。《后羿》基本上沿用了《左传》的材料,其实与玄妻同音的还有“眩妻”。出自《天问》“浞娶纯狐,眩妻爰谋”。寒浞是后羿的相,娶纯狐氏的女儿为妻,“眩妻”是眩惑妻子的意思,寒浞与妻子一起谋杀了后羿。但是在汉词的“眩妻”,可以是被动态的,即迷惑妻子,也可以是主动态的,即能迷惑他人的妻子。《后羿》舍弃了《天问》的说法,《天问》中寒浞与妻子谋杀后羿的情节,在《后羿》中演变成逢蒙与玄妻的谋杀。
应该看到的是,《后羿》叙事的语言意识缺少了生长和发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吴刚给葫芦里蹦出的小孩取名“羿”时,《后羿》的叙事是毫无知觉地带过去的。正如上文指出的,神的名称就是神的本性,人的名称就是人的能力。“正是名称首先使人成其为个体的。见不到语言的这种区别性的地方,也就是此人的人格轮廓消没之处。”(《语言和神话》,74页)《后羿》叙事对许多古老人物的名字熟视无睹,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新奇感。
小说也试图给人物语言赋予一种“神话色彩”,比如写后羿第一次说话:是在决定把他送到孩子学校去的时候,他对吴刚喊“爹”;第二次是有人说到女人时,他说了一句:“什么叫喜欢女人?”但叙事到此为止,没有进一步的展开和深化。因为缺乏对神话以及古代汉语的有意识的思考,作品在叙述中当语言灵光乍现的时候就熄灭了,这就使得重述神话无法深入到汉民族的原初性中,因为这种原初性在叙事的层次是通过故事(神话)彰显,而在意义的层次只能通过汉语词语来彰显。这是重述神话如果要回到汉民族的原初性思考必经的道路。《后羿》如果意图在当下的文学中表达我们时代需要的精神东西,从语言学的语词理解神话以建构重述神话的价值观念,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应该说,讲好一个故事并非重述神话的全部动机,好故事还应该满足我们这个时代的崇高愿望。
缺乏对神话语言的思考反映到《后羿》本身的叙述语言,就表现为一种概念化倾向。概念化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用抽象性词语来叙事。如“进攻的一方很快取得实质性进展。部落的女人进行着殊死和有效的抵抗,她们把防守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正面的山门方向”。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抽象性的词语,一般用在论说文体中,用在神话叙事中,特别别扭。
第二种概念化的方式是运用滥调的成语或者四字词语:如“有戎国的男人通过连绵不断的征战,获得了显而易见的巨大好处,他们因此变得越来越好战,越来越穷兵黩武。”三个加着重号的词语,大大削减了叙事的力量,即使改成“有戎国的男人连年征战,获得了巨大好处,他们变得越来越好战”。也要比原句简洁有力。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的“八不主义”中就有一条是“不用滥调套语”,提倡自铸新词来表现真实的情感,因为滥调套语会扼杀情感和形象的表现。
概念化的第三种表现是解释性和说明性的段落比比皆是,代替了人物心理活动的具体展开过程和叙事的具体过程。小说中并不是不能有解释性和说明性的段落,但是叙事者的声音过于强大,掩盖人物的声音,会减弱叙事的魅力,让意义浸润的具象图景,一一化为一览无余的说教。比如:
长狄磨磨蹭蹭地将第三箭射了出去,他知道这一箭不同寻常,必须置羿于死地。但是长狄心里也明白,这一箭很可能不会奏效,因为羿既然可以轻易地射落前面的两支箭,就同样可以击落第三支箭。在第三箭刚放出去的那一瞬间,颇有心计的长狄已想好了下一步的招数。他注意到羿只有三支箭,一旦用完了这第三支箭,就会毫无招架之力。长狄将第三箭刚射出去,第四支箭便已架在了弦上。那边羿也射出了最后一箭,双方第三支箭再一次在空中相撞,再次跌落到路边。就在这个时候,长狄的第四支箭呼啸着射了出去,直扑羿的面门。羿显然没有想到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下意识地去找箭,可是情急之中哪里能找到。长狄的箭说到就到了,只见羿的嘴一张,那箭直奔他的喉咙。
在两军阵前,有戎国的神射手布败于长狄手下,整个国家的命运悬于一丝,这时羿跑出来要与长狄比射,这一情节的设想很富有创造性,改变了后羿神话中后羿与逢蒙比射仅仅在于师徒之间的个人恩怨,成为更为惊心动魄的故事。可是叙事的解释性语句在上述段落中,不仅使得整段的叙述有些乱,而且让长狄的动态活跃的心理流程,彻底变为叙事的阐释。
“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从内涵上讲是神话,这神话凝聚成语言,在今天读来还是能让人产生一种心灵的想象与丰富。从《后羿》的附录《一个老掉牙的故事》的精彩叙述来看,《后羿》本应该是完全能够满足读者的崇高愿望的。
4.追求卓越人生作文 篇四
还记得那个淘气的小孩吗?他在火车上做实验,结果却点燃了整个车厢,被列车长痛打一顿,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科学创新的热情,仍旧坚持创新实践;还记得那个青年吗?为了使人类能够从无边的黑暗中走出来,千百次的实验失败没有击垮他,不断创新的热情,终于使他成功的带领人类走向光明的世界。他就是耳熟能详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不是天才,却胜过天,不甘现状,勇于创新,这股力量不断驱使他走向成功的殿堂,为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科技的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这正是我们当今社会最需要的精神。
李可染不甘心走前人走过的路,坚持创新从而走向成功;歌德始终坚信创新才能使自己获得成长;莎士比亚告诉别人自己成功的诀窍是创新……古人都能这样的鼓励自己,不断要求自己努力创新,作为21世纪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所以我们要吸收前人的经验教训,勇于创新,不断创新,敢于探索,最终走向成功。
5.搏击人生 追求卓越 篇五
嫩北农场小学部高级教师
尚振权
本次我参加了九三管理局“十二五”小学教师岗位培训,使我头脑又经历了一次风暴似的洗礼。几位专家的高屋建瓴的论述,使我醍醐灌顶,这是一次思想上的饕餮大餐,撼动了我多年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冲刷了陈腐的教学理念,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下面我就温恒福教授讲的教师卓越发展的7项修炼中的“追求卓越,创造幸福的教师人生”谈我的感悟。
6.人生追求 篇六
一、填空题
1、党组织克通过()、个别谈心、()、分配适合的社会工作和群众工作、()等方式,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和考察。中国共产党要求大学生党员具有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管理经验,在生产和工作中发挥()
作用,全心全意为中国()谋福利。
3、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或(),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支部大会应当把这样的党员
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4、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认真学习(),确立正确的入党动机。通过(),不断端正入党动机。加强
(),克服不正确的入党动机。主动接受(),不断端正入党动机。
5、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坚持()的原则。
6、当代大学生应当确立三个层次的人生追求, 做()的爱国主义者,做合格的()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坚定的()。
二、选择题
1、入党时必须有()作入党介绍人。
A两名正式党员 B三名正式党员 C两名党员,正式、预备均可 D.四名正式党员
2、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A 6.个月B.1年C.2年D.10个月
3、劝党员退党,应当经()讨论通过,并报()批准。
A、支部大会 上级党组织B、上级党组织 支部大会
C、党小组党支部D、党小组支部大会
4、预备党员必须面向()进行入党宣誓。
A、党支部所有成员;B、党旗;C、党徽;D、支部书记
5、党员有(),选举权,被选举权。
A、参与权;B、建议权;C、否决权;D、表决权
三、判断题
1、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是共产党员的一项权利。()
2、写入党申请书之前,要认真学习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了解党的性质、纲领、宗旨、任务,以及党员的权利和义务。()
3、预备党员的权利与义务与正式党员一样。()
4、入党介绍人可以是预备党员,可以由申请入党人自己约请。()
四、简答题
1、要求入党的大学生应如何创造条件加入党组织?
2、简单概括共产党员的八项权利。
3、简单概括共产党员的八项义务。
4、共产党义务和权利的关系是什么?
7.搏击人生 追求卓越 篇七
目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 课堂提问还存在诸多不足, 主要表现在:
一是课堂提问的应付性。许多教师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仍然以讲为主, 学生学习的方式只能是被动地听讲、回答教师的提问。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一些教师却将课堂提问视为自己的专利, 只让学生学会“答”, 导致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习惯于听教师的讲解, 注重知识记忆而轻视问题思考。
二是课堂提问的随意性。教师课前没有精心钻研教材, 没有根据学生实际创设课堂提问, 上课时, 想到什么提问什么。这些随意提出的问题, 有的过于简单, 有的又过于深奥, 这种提问, 不但不能激发学生思维, 反而会使学生思维受到抑制, 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又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课堂提问的浮躁性。部分教师为了单纯追求课堂教学活跃的气氛, 设计大量浅显易答, 或是让学生兴奋的问题, 尽管表面热闹, 但语文知识性、文学性、启发性没有得到落实。
在新课程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背景下, 要求教师于教学活动中,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合适的情境下开展探究式教学, 遵循教育规律, 科学有效地设计问题, 实现提问的艺术性, 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提高提问有效性, 发展学生的认识和思维能力?
高效课堂追求的是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课堂生命的律动,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能力, 促进师生智慧的共同成长。
要做到:全面和定向的统一。教师在准备问题时, 既要考虑问题的普遍性, 又要尽可能地做到因人而异, 关注到各个层次的学生。紧张和轻松的统一。课堂提问的确需要紧张的氛围, 学生在大脑高速运转中能得出精准的答案。但教师还要善于向学生“示弱”, 营造一种轻松的交往氛围, 使师生心境得以开放。教师适时向学生示弱, 表现出与学生相互学习、共同切磋的态势, 通过和学生的交流互动, 使学习过程成为师生探究的过程、获得成功的过程、战胜困难的过程,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时和等待的统一。要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思考, 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标准和灵活的统一。教师应把握大的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答案, 而不是直接照念答案。学生的答案和标准有一定的差距, 只要大的方向对, 即可在学生答案的基础上灵活地进行修改, 这样, 学生的积极性更高, 教学效果也会更好。主导和主体的统一。教师首先应明确提问不仅仅是教师的权利, 更应是学生的权利;其次, 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 营造质疑的机会, 让学生学会提问并提出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 注意让学生自己发现并生成问题, 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在天津市中小学“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的学习中, 您树立了哪些教育教学理念, 形成了哪种教学模式?
要做一名有智慧的“懒教师”, 善于向学生“示弱”。“老师不妨懒一点。”这是在奠基工程学习中聆听到的江苏教科院杨九俊副院长的观点, 既形象又深邃。“勤劳的父母造就懒惰的孩子, 勤劳的老师造就懒惰的学生。”
教师的“勤劳”助长了学生的惰性思想, 他们变得懒动脑、懒动手, 逐渐适应了直接得到答案的功利性学习方法, 和当前提倡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背道而驰。教师的勤劳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 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所以, 当教师要“懒一些”, 要信任学生, 让学生唱主角, 把班集体管理、学习的任务交给学生, 学生才是班集体管理和学习的主人, 教师则是一个旁观者、引导者, 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 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的懒惰”, 不是指教师真的懒, 是为了让学生“变得更强”, 是为了把学生推到自我学习的“主角”。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 把真正锻炼学生能力的工作全部交给学生去做, 让学生体验到自信, 体会到教师的信任和期待, 达到真正提高学生的包括学习在内的各种能力。
通过“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的学习, 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在专业上不懈尝试和探索, 逐渐形成自己“互动—体验式”的教学特色,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训练为主线”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中, 通过彰显魅力、改革课堂提问、互动体验、创新写作等途径创设“和谐、参与”的课堂氛围, 凸显教学特色, 追求教学的艺术美。
请您谈谈语文教学改革的建议。
我想从作文教学改革角度谈一下我的想法。在新课程变革的今天, 高效写作可以浓缩成“写什么”和“如何写”这两大问题, 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将生活化意识导入写作教学, 使之成为高效写作的有效途径。教师的教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学生的学要乐于表达自我, 让学生关注日常的生活, 从纷繁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 使学生在真实的写作体验中走向成熟。让学生融入生活化写作意识, 提高了兴趣。
在写作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悉心观察日常生活, 寻找写作的切入点, 使写作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增强写作的现实性, 让学生达到乐说乐写的境界。写作中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主流, 倾听生活的主旋律, 特别是敏于发现和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如果学生能抱着欣赏的积极心态去对待生活, 并在作文中表现自己的发现和感悟, 他的心中就会充满阳光, 充满快乐和激情, 思想就会不断走向成熟。同时, 生活化写作还可以使学生在人生阅历、生活体验、社会历练、处世能力、生存智慧等方面有极大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提倡学生自主拟题, 少写命题作文。所以, 走出单纯传授语言技能技巧的禁锢, 回归广袤深厚的社会生活土壤, 正本清源, 返璞归真, 应成为高效写作的主旋律。
您认为青年教师怎样才能成长为优秀的教师?
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心有梦想, 永无止境。教育是用生命去感染生命的事业, 教育需要梦想。每一个心怀梦想的教育人都渴望在教育这个梦想的舞台上追求梦想,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一定要认真客观地分析自我现状、个人优势和不足, 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二是爱生教诲, 至精至诚。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情感的结晶, 这种无私的浓厚的情感是发自教育者内心的一种体验, 弥漫于教育之中, 教师才能为教育殚精竭虑, 为学生呕心沥血。面对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格局, 青年教师要转变育人观念, 做走进学生情感世界的阳光使者。
三是彰显特色, 独树一帜。教师, “学习—实践—研究”, 并且不断地循环往复。教学实践中, 青年教师要努力实践、探索, 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 做引领教育创新潮流的研究者。作为一名有追求的教师, 就要形成特色, 全身心地沉浸于教学之中。
8.追求——人生的羽翼 篇八
三种回答,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追求。第三个人把砌砖这样平凡枯燥的枯燥的工作却说得好似一个人生梦想,他有着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正是因为这种对梦想的追求给了他奋斗的动力。
追求,使人的生命更有价值。
辛弃疾,一个爱国英雄。他参战沙场,披荆斩棘;他英姿飒爽,豪情万丈,只因他那份对国家的忠心与誓死保卫国家的情怀。他有着世间最为宽广博大的追求,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道尽了他内心的忧国忧民和那份如火的追求。而这份追求也使他千古留名,他的生命因此赋予了新的价值。
追求,使人拥有努力的目标。
很多的企业,包括我们自己,都有口号,都有理念,但是标语之下,所看到的行动轨迹和动因却是千差万别,总是难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是因为我们有着目标却没有一个更宽广的追求,只有当追求化为目标,我们才会更加执着的相信:我可以。沃尔玛的追求就是给大众提供最便宜实用的商品;宜家的追求是为人们提供一种舒适的生活方式;耐克的追求是让我们飞的更高更远……他们是这样想的,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而且一如既往,从不放弃。因此,企业按照这样清晰的路径走的越来越远,道路越来越宽,所有的设计、生产、营销和服务都是按照这样的思想,这样的追求去做的,因此他们有着执着地坚信着的目标,让他们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追求,使人成功。
牛顿,一个旷世奇才。为了力学的研究,他在大风暴中勇往直前。或许他的身体比起风暴来显得那么不堪,他那颗追求成功的心却比暴风还猛烈,比暴风还疯狂。即使是黄沙漫天飞舞,也动摇不了他求知的欲望,追求的信仰。一遍又一遍地抵抗着、追求着,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他是一个巨人,他站在知识的殿堂里,不断追求着,对他来说知识就是一座高峰,而他则是那个永不知疲倦的攀峰者。他的科学成绩来自于他在科学的殿堂里不懈的奋斗,因此不懈的追求也是使人成功的秘诀。
9.追求人生 篇九
刘侠女士,小时罹患类风湿性关节炎,但她却不曾因为身体缺陷而贬低自己,不曾因为失败挫折而放弃自我追求。不仅如此,她还用已弯曲的双手,写出一篇篇动人心弦的文章。其实,以她多病的身体,她有充分的理由,画地自限、庸碌一生,不过她却没有这么轻易拒绝自己。她接纳自己的缺点,用坚毅的态度、刚强的韧 性,让自己的人生渐臻完美。
论语中,有一篇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这段对话彰显出孔子对“画地自限”的不以为然。姚明在NBA发光发热,是因为他从不自我设限在一个小小的领域,一路走来,要是他途中犹豫不决,让自己错失了一展长才的机会,他不会有今天的成就;要是在这段时间,他画地自限,使自己失去了磨炼的空间,他不会有这么广阔的天空。
10.搏击人生 追求卓越 篇十
只有当教师有正当的价值追求, 教育才成其为教育, 教师的行为才能区别于蒙蔽、欺骗、愚弄、操纵、控制、宣传、灌输、洗脑以及蛊惑和教唆。而这正当的价值追求就是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为自由社会培养人。
教师有必要遵从并切实履行基本的社会与道德义务, 始终恪守人的尊严、平等和尊重个人价值以及反对无知、偏见、歧视与剥削人、奴役人等民主原则, 身体力行并进而自觉地去影响更多的人践履这些原则。这是我的梦想, 我也希望它能够成为更多教师的梦想。我相信人们因为梦想而努力, 因为努力而成就自我, 因为许许多多卓越的个体而成就一流的国家。
这种努力从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开始, 并进而成为真正的知识分子。真正的读书人, 看待问题不虚妄, 不臆测, 有着理智的诚实, 不满足于道听途说、一知半解, 更不会哗众取宠、不懂装懂。从读书人的通情达理到知识分子的自觉地将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普世价值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 这之间有一个巨大的成长空间。
优秀的知识分子都有一份挥之不去的人间情怀。学术论证因人间情怀而温热和灵动, 人间情怀因学术论证而厚重和深挚。抑或可以说, 学者的殚精竭虑、奋笔疾书、大胆放言竟是发端于他们对人间大地的深爱, 和因深爱而感觉到的责任。真正的知识分子拒绝赞美现状, 却并不粗暴地愤世嫉俗, 他们以宽容而温柔的心接纳和理解一切, 因为他们的心中有理想的标杆和使命的召唤。
对于生养我们的这片土地的贫瘠, 虽然这不是我们的过错, 但我们却有责任去改变它。特别是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并尽可能使他们摆脱贫穷和困苦, 是与犯罪作斗争的最好手段, 也是建设一个祥和的社会的有效措施。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写作了《马加爵, 我可怜的兄弟》《假如我是民工》《我们必须面对》《成为知识分子》《为自由社会培养人》《我所期盼的未来》《心存感激》《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受过教育的人》, 希望老师们《走在通往博学的路上》《懂得尽可能多一点》等等。
11.人生追求作文 篇十一
我追求的人生,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它告诉我们要自信。李白在官场上缕缕受挫,被赶出长安城时,他没有选择气馁,而是选择自信,选择笑对人生,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最后成为唐朝著名诗人,流芳百世。遇到打击时,我们总想着放弃,殊不知,若是自信地做下去,发自内心地认可自己,并永不停歇地打磨自己,努力使自己得到提升,就能取得最后的成功。自信是人生的风帆,我们要像李白一样,做一个自信的人。
我追求的人生,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他告诉我们要坚持。竹子生长在石缝之间,没有因为生长环境恶劣而死去,反而更加努力的“咬”住青山,这是何等的坚持!“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是在教我们坚持,“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也是在教我们坚持。竹子坚持,换来的是茁壮的生长,我相信,我们坚持,一定能换来灿烂的人生。坚持是人生的法宝,我们要像竹子一样,做一个坚持的人
我追求的人生,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汉青”。他告诉我们要勇敢。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时,文天祥写下了这首《过零丁洋》来明志,表决自己钢铁般的意志与绝不认输的勇敢志向。面对打击,别一蹶不振,要默默振作起来,要重新站起来,重新面对生活,享受生活。勇敢一点,和过去告别,才能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新的人生。勇敢,是人生的秘诀,我们要像文天祥一样,做一个勇敢的人。
12.追求人生作文 篇十二
我总是这样觉得,阳光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每天早晨上学时,一进校园大门,眼前就是飞扬的红旗,北京就是深远的蓝天及明媚的阳光。在学校生活的这几年里,在这成长的过程中,是离不开阳光的。我曾这样想,朋友就是我生活中的一缕阳光。难忘的一如既往。在过着安逸的校园生活的时候,总能在一个闲散的时刻回忆起以前的朋友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一并上学时走过的石板路,拂过的银杏树,看过的云彩和感受到的阳光。我以为,阳光最美的时候是两个时刻:初升与夕落。小学不知什么时候,我忽然问过我最要好的两个朋友:“你喜欢什么时候的的太阳?”“早晨的。”一个朋友脱口而出。“黄昏的。”另一个女孩和她同时开口。
两个女孩皱皱眉,不假思索的再次同时说:“黄昏的。”“早晨的。”我笑出声:“我都喜欢。”现在想起来,她们所喜欢的阳光,正如同她们的性格。喜欢早晨的太阳的女孩,她开朗的正像初升的太阳,热烈而有追求,果敢而又大方。喜欢黄昏的太阳的女孩,她则温柔而又真诚,文静而有想法。想黄昏时安静依然的落日。但她们能成为好朋友,则是因为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性——是她们的坚毅,这是两个女孩在多次友情险遭破裂时还守护的东西。成长需要阳光,需要两个不同时刻却最美的阳光,两个如阳光般的朋友,两段难以忘怀的友谊。这阳光是我生活中绝不可缺的东西,是我在离开她们后守着坚毅继续追寻的东西,我离不开这阳光。
正是这阳光,在我最难忘的时候,留下了最难忘的两个人,还留下了最难忘而且不可割舍的记忆。成长需要阳光。打开心灵的天窗,沐浴在这阳光下吧,热情如火和温柔真诚,拿出守护友情的坚毅来对待这阳光,会使它们永不冲突。阳光是万物生长都不可离开的东西。这阳光,也是我生命中最大的珍宝,两者缺一不可,正似友谊。
13.搏击人生 追求卓越 篇十三
现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沃尔沃汽车全球董事及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 (香港上市) 执行董事, 同时担任英国伦敦上市公司锰铜控股公司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20年的财务和企业管理工作经验。
2012年7月9日晚, 《财富》中文网发布了2012年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在上榜的五家中国民营企业中, 一个让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赫然在目:以营业收入233.557亿美元 (含沃尔沃2011年营收) 首次进入500强, 且排名从2011年的第688位跃升至第475位。这个消息的对外公布, 在业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就像给当前低迷的经济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吉利集团的上榜无疑也为中国民营企业和自主品牌树立了典范。
中国, 杭州,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部, 却一如往常的忙碌和平静, 没有掀起太多的“波澜”。或许这一天对于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他领导的“吉利人”来说, 他们早已成竹在胸。在成功收购沃尔沃之后, 进入世界500强成为了吉利集团的一个重要目标, “把集团打造成产销规模超千亿、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500强企业”首次写入吉利集团2011年初制定的发展规划上。如今, 这个梦想很快就成为了现实, “吉利人”用行动为中国汽车业演绎了一场精彩的大戏。
此时此刻, 作为李书福的核心管理团队的重要一员和“财务总管家”,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李东辉面对吉利头顶上这只“世界500强”的光环, 他的内心始终保持着一位职业经理人所独具的冷静、严谨、从容和睿智——把吉利打造成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受人尊敬的世界500强企业, 是李书福董事长的下一个目标, 那么, 作为吉利控股集团的C F O, 李东辉深知, 自己无疑又一次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上。
此前, 李东辉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已二十一载。他深谙财务前沿理论, 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独具战略眼光, 对战略风险管理、财务管控及资本运作等有着独到的见解。这一点在他赴吉利控股集团任职之前就得到了充分体现:在亚新科、华晨宝马、美国康明斯及柳工工作期间, 他站在战略角度, 以独特的运营和资本运作的手段, 敏锐把握机遇, 成功规避风险, 实现了对公司战略和财务运作的系统管控, 在公司的发展战略制定、财务管控、资本运作和合资合作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为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近日, 笔者专程赶赴杭州, 有幸专访了李东辉。在深入探寻了吉利集团成功密码的同时, 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财务管理对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魔杖作用”, 也领略了当今中国经济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吉利控股集团”C F O的机敏、睿智、激情和追求。
二十六年:一个汽车王国的传奇崛起
《中国总会计师》:李总, 您好!首先, 我们热烈祝贺吉利集团成功进入世界500强。此时此刻, 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吉利集团二十六年来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李东辉:这次迈进世界500强对吉利集团来说, 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是对吉利一直专注实业发展、依靠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的肯定。同时我也相信, 这对吉利和中国民族制造业也将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完全可以说, 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吉利必将在国际化道路上走得更远。当然, 作为集团的首席财务官, 我也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吉利集团是中国国内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 始建于1986年, 经过二十六年的建设与发展, 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电气及汽车零部件方面取得了辉煌业绩。特别是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 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 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吉利控股集团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三化”:公众化, 2005年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 不仅拓展融资渠道, 使股权结构多元化, 尤其重要的是, 加强了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化治理;国际化, 民营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 着眼于长久发展时, 走向海外就是必然选择, 吉利在国际化的过程中, 经历了由产品出口到海外建厂、再到海外并购的发展过程, 2006年收购股英国上市公司锰铜控股公司, 2009年收购澳大利亚变速器公司D S I, 2010年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 企业也由此获得了更为充足的技术、品牌、人才、网络等资源;职业化, 不仅是企业管理由家族化向职业化转变, 引进高级职业经理人才, 还有与供应商、经销商和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共同发展, 以实现成为“受人尊敬的企业”目标。
2012年7月9日, 吉利集团正式进入世界500强, 提前实现了李书福董事长在2011宣言中提出的“把吉利控股集团打造成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受人尊敬的世界500强企业”的宏伟目标。
《中国总会计师》:近年来, 面对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 世界经济在阴霾中艰难前行。在这样的形势下, 吉利集团的经营状况如何?
李东辉:2011年, 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吉利集团巩固战略转型成果, 推动改革创新, 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吉利汽车销量43.3万台, 同比增长4%, 位居全国轿车销量排名第七;沃尔沃销量达45万台, 同比增长20%, 中国地区增长高达54%。吉利集团 (含沃尔沃) 2011年全球营业收入超过1500亿元, 总资产规模1100亿元, 实现利税约40亿元, 成为浙江省第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这也充分说明,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 吉利集团能够逆势而上,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总会计师》:持续自主创新是吉利成功的关键, 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吉利集团的技术研发状况?
李东辉:吉利集团投资数亿元在浙江杭州、临海建有吉利汽车技术中心和吉利汽车研究院, 形成较强的整车、发动机、变速器和汽车电子电器的开发能力。自主开发的吉利熊猫轿车以C-N C A P安全碰撞45.3分的成绩, 被誉为国内最安全的五星级小型车;自主开发的帝豪EC7轿车获得Euro-NCAP四星安全认定, 成为中国首款获得欧洲权威安全评定机构高星级评定的车型, 是中国汽车行业安全技术的里程碑;自主开发的帝豪E C8轿车以C-N C A P安全碰撞49.6的高分, 超越了众多同级别的外资品牌车型;自主开发的首款S U V全球鹰G X7以50.3的高分, 力压众多合资品牌车型获得超五星安全评级, 成为迄今中国自主品牌最高安全性能车型;自主开发的4G18C V V T发动机, 升功率达到57.2kw, 处“世界先进, 中国领先”水平;自主研发并产业化的Z系列自动变速器, 填补了国内汽车领域的空白, 获得中国汽车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财务管控:高效支撑集团整体发展战略
《中国总会计师》:我们知道, 吉利集团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科学的财务战略的有效支持。目前, 吉利集团的财务管理体制呈现怎样的特点?
李东辉:吉利财务系统在我的前任尹总多年的出色领导下, 已经建立起垂直化的管理架构, 包括总部财务系统各职能部门各基地财务部部长以上的中层管理干部全部由集团委派。为适应收购沃尔沃之后的新形势, 满足会计核算和财务管控需要, 吉利控股集团作为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和全球运营的沃尔沃汽车公司的母公司, 在过去一年多以来, 进一步加强海外财务管理部协调海外子公司进行股权管理的职能, 完善合并包括沃尔沃在内的全部子公司的合并报表和财务分析, 同时提升对沃尔沃融资和资本运作的管理工作。
吉利集团财务系统, 通过推行首席财务官负责的、集中、高效的财务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集团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 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力量和智慧, 在集团财务管控、资金管理、风险防范、资本运作方面成绩突出, 有力地推动了集团健康、持续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中国总会计师》:吉利集团在强化财务管控方面采取了那些主要措施?
李东辉:吉利集团的财务工作突出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完善财务报告系统和财务预警体制, 提升财务分析和报告水平, 深化财务对业务的支持和监控, 把财务信息转化为有效的决策参考信息
集团及各基地进行月度、季度、半年度及全年的财务分析, 不仅有与同期、预算的对比和趋势分析, 也有与内部和外部的对标。完成生产管理财务模型上线工作, 建立了对标管理, 细化了成本核算单位和财务分析要素, 对于公司控制成本、提升盈利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及时准确的财务分析使公司经管会在经营过程中及早发现风险, 同时也为向董事会和经管会提供决策建议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二) 实行弹性预算和滚动预算, 反应迅速, 行动果断, 成效显著
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及早发现执行中的问题, 基于市场变化做出迅速的预算调整, 指导公司最优化地配置资源。通过产销协同等形式, 满足市场需求, 及时更新产量变化, 适应了不同阶段的经营活动需要。根据销量、盈利预测分析, 对费用进行控制, 避免费用的大幅增长, 确保公司在2011年市场形式比较严峻的情况下, 仍实现了稳健的利润增长。
(三) 加强对现金流的管控, 继续拓展融资渠道, 优化融资结构, 制定科学合理的融资计划, 满足生产经营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很多企业一般只是关注利润表的管理, 而疏于对现金流量表的管理, 加强对现金流量表的管理, 及时掌握现金流量信息, 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利用率, 满足生产经管管理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尤其是在紧缩的宏观环境下, 吉利始终确保了资金稳健运作, 增加了授信支持, 特别是海外授信总额大幅增加, 2012年上半年吉利海外出口业务同比增长200%, 为公司海外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 结合对外投资流程梳理进一步加强对外投资管控, 对投资项目实施考核和监督, 强化资产回报率的考核和分析
参考国际一流公司的经验和成功做法, 吉利建立了投资委员会, 同时本人亲自指导财务团队设计开发了吉利投资管理系统, 通过对项目搜索、立项申请、规划审批、中期评审、项目终审、整合实施各阶段节点的系统评审, 加强项目的运行和实施管控, 每个节点评审都有明确的规范和标准, 引入信息系统的支持和规范要求, 统一评审工具、模板和方法, 确保项目实施每一阶段的受控, 实现投资资产安全及投资回报最大化的目标。
(五) 深入开展汽车金融支持业务
在吉利尚未成立汽车金融公司的情况下, 通过与多家银行的合作, 为经销商和消费者提供金融, 以重点支持汽车销售业务, 截至2012年6月底, 经销商总体授信额度达62亿, 覆盖超过600家。上半年累计金融支持提车超过10万辆;零售业务渗透率较去年同期提高约四个百分点, 有力地极大支持了终端销售。
(六) 加强对海外子公司的协调与管控
加强对沃尔沃、澳大利亚变速器DSIH等海外主要子公司的财务协调与管控, 建立集团海外子公司财务管理平台和沟通渠道, 完善沃尔沃和DSIH等公司H F M合并报表系统、协调集团与各子公司之间的融资协作, 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分析和管理建议工作。
(七) 深入落实内控和审计工作中发现的改善管理和优化效益的机会, 强化流程管控的设计及执行有效性
完成内控系统的整合, 内控部参与到业务流程的建立, 负责规划内控体系的建设, 将审计发现转化为持续经营改善, 审计作为风险发现部门, 审核评价集团经营活动、风险状况、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公司治理效果, 同时颁布了内控章程, 实施完成几十项审计和专项管理咨询项目, 仅工程结算审计为公司节约上亿元资金。
跨国并购:为“吉利”插上腾飞的翅膀
《中国总会计师》:众所周知, 吉利集团有今天的成就, 除了专注实业发展之外, 跨国并购对吉利集团的跨越式发展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 根据您的工作经验和吉利集团的实践, 中国企业在制定科学合理的跨国并购财务策略时, 有哪些关键性原则是需要注意的?
李东辉:加入吉利集团之前, 我在不同的公司也是参与很多合资和并购的工作, 比如十年以前就在作华晨宝马项目的负责人, 2006年又到美国康明斯全球总部工作, 任新兴市场战略和业务发展总监, 负责或参与了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若干并购项目, 后来在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之一的柳工任财务和战略副总裁, 领导了柳工收购波兰最大工程机械企业H S W项目。结合我个人的经历、体会, 以及吉利集团跨国并购战略的实施, 我认为,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的财务策略必须同时遵循以下四大原则:
首先是业务相关性原则。也就是说, 不排除实际工作中有机遇性、突发性收购的机会, 但是为了确保并购的成功, 更多应该有长期的关注和跟进, 对于并购对象处于什么领域和相关性要准确地把握。吉利并购沃尔沃, 首先考虑的就是处于熟悉的行业。
其次是战略互补性的原则。一方面, 要看我们公司选择这个并购对象, 如果并购成功之后, 这个并购对象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包括人才、管理、市场、网络、技术等等, 产品互补;另外一方面, 确保并购成功, 我们公司能够给被并购对象带来什么也非常关键, 我们是否能够提供被并购对象需要的东西。
再次是市场价值原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断, 为了确保并购成功, 聘请专业顾问公司非常关键, 当然顾问公司做估值模型的时候有很多方法, 无论基于净资产调整、P E倍数、D C F、折现现金流量等等, 各种各样专业方法都可以作为决策的参考。当然非常重要的是, 作为公司自身, 尤其公司首席财务官和公司总裁、董事长要对业务有清楚的判断, 通过专业的判断, 同时通过自己在行业内精确判断, 深刻把握准确的价值。
最后是资源能力原则。主要讲自己公司现有资源、能力是否和做并购业务相匹配, 这个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则。如果我们有很远大的目标没有相应的资源, 或者包括外部资源, 要能够调动和影响资源足以完成这个并购。
《中国总会计师》:既然是并购, 很多人会认为, 就是一方吃掉另一方的游戏。那么, 是否能够达到双赢或者多赢呢?
李东辉:跨国并购的本质是合作而非“吞并”。我认为, 一场高质量的跨国并购完全可以做到“五满意”:
第一, 客户满意。我们一切为了客户, 在交易完成之后能为客户提高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而不是把交易对象拿到手之后会失去客户、失去市场。
第二, 目标公司满意。交易对象不满意, 这个交易也难以完成, 或者完成之后对经营管理留下隐患。
第三, 目标公司员工满意。尤其在欧美发达国家市场, 大家知道员工和工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要以人为本。
第四, 政府和社区的满意。政府会关心税收增长、就业情况, 当然企业作为社会公民, 对社区贡献也至关重要。
第五, 我们自己公司包括我们公司投资者满意。越来越多公司成为上市公司, 我们股东投资者满意, 通过这个交易我们达到什么样战略目标, 对公司未来发展有哪些重大好处。
《中国总会计师》:在跨国并购中应该如何有效地避免风险?
李东辉:在跨国并购中, 不可否认面临巨大风险。据专业统计数据显示, 跨国并购成功率不超过50%, 意味着有50%以上的失败率。但是, 在并购过程中尽可能前期规划、防范, 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败。有四个方面的风险是必须始终关注的:
一是战略风险。我们并购和公司战略吻合度, 战略目标是否非常明确、非常清晰, 公司在未来五到十年定位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并购我们还有哪些能力上的不足。认清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二是商业风险。在商业风险方面首先非常关键的是要做尽职调查, 通过尽职调查尽可能把这个公司过去历史状况, 为什么经营不成功, 现在面临主要风险, 未来发展趋势等等做详细的了解。
三是政治和法律风险。吉利收购沃尔沃时, 李书福董事长跟沃尔沃14个工会代表交流, 当工会代表问吉利为什么收购沃尔沃的时候, 他讲了一句话, “我爱沃尔沃”, 打动了所有的沃尔沃工会代表。所以跟工会交流至关重要, 有的时候可以要求并购对象负责解决跟工会相关的问题, 即便这样并购方也需要和工会取得良好的沟通。我本人曾经跟波兰的五个工会, 包括著名的团结工会的代表会谈, 以分享中国的国有企业20年前改革的困难和今日的成功, 并介绍柳工对收购HSW公司后的未来发展规划, 来赢取波兰各工会的支持。
四是整合风险。考虑公司未来成功一定不能忽略整合风险, 既包括文化、人力资源等等管理整合, 也包括采购、研发、经销商渠道、资源的整合风险。
人才战略:打造国际化财会人才队伍
《中国总会计师》: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 人才是第一资源。吉利集团在财会队伍建设上有哪些宝贵经验, 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李东辉: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在财会队伍的建设上, 吉利严格按照“国际化、专业化”的标准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同时, 积极推行扁平化组织架构, 减少管理层级, 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为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创造条件。
作为C F O, 要引导财会人员转变财务管理观念, 使财务工作重点从核算、监督转向支持、引导和服务, 通过财务月度工作报告制度、财务模板分析与对标管理、财务人才培养和流动机制等措施, 激发了财务团队积极进取和不断改善的元动力, 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近年来, 吉利集团财务系统坚持定向发展战略, 从2004年起滚动实施定向发展计划, 每一个上司都有责任帮助下属完成自己的发展规划, 层层推进。成长型员工与“吉利”一起解决经营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过程中, 实现了相互推动和同步发展, 定向发展计划使得企业“内生型人才”充分涌现。
通过实施定向发展八年来, 强化了内部人才竞争机制, 形成分层次的阶梯式人才队伍, 通过任职资格评审、关键人才培训等方式产生了一大批内生型专业人员, 为集团全面战略转型的成功提供支持, 目前提拨的副部长以上人员为内生型的占90%以上。另外, 外部引进了集团副财务总监, 海外子公司财务部长等等, 财务系统全体员工在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协同能力等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财务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和稳定性为集团快速、稳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采访快结束时, 李东辉告诉笔者, 成功闯入世界500强以后, 李书福董事长已经将“把吉利打造成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 受人尊敬的世界500强企业”作为下一个奋斗目标。“我们没有理由止步, 也没有理由懈怠, 只有勇往直前!”从这铿锵有力的话语中, 笔者与李东辉的心中彼此都有了一个约定:待到“吉利”下一个宏伟蓝图绘就时, 我们再相聚。我们也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采访手记】
怀揣着“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梦想, 承载着历史对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期望, 从低端民用车起步的“吉利”, 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华丽转身, 成为了中国最成功的自主汽车企业之一。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小企业, 到世界500强, 李书福带着他的“吉利”, 只用了短短不到26年的时间, 尽管这条路荆棘丛生, 并不好走。但是, “吉利人”从未停止过对梦想的追求, 他们将是永远的跋涉者!
【搏击人生 追求卓越】推荐阅读:
搏击教学设计08-22
追求成功的人生07-30
人生与追求500字作文08-28
人生需要追求的名言警句09-03
初探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08-07
智慧人生,人生感悟07-26
人生感悟经典名言 人生哲理名言07-01
人生启示的谚语 人生经验的格言或谚语07-18
第三章_领悟人生真谛_创造人生价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