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论文

2024-06-18

外国文学史论文(共8篇)

1.外国文学史论文 篇一

选择、填空题: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法国:前期(三四十年代的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以描写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及资产阶级内部矛盾为主,在表现出对现实强烈的批判性和揭露性的同时,也流露了对封建时代的依恋之情。)作品:1斯丹达尔《拉辛与莎士比亚》(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红与黑》(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2梅里美《高龙巴》《嘉尔曼》

后期(从五十年代起,法国现实主义强调科学精神,表现出客观冷静的风格,早期现实主义的社会批判精神有所削弱。)作品:1小仲马《茶花女》2都德《小东西》《最后一课》,3鲍狄埃《国际歌》4福楼拜《包法利夫人》,5大仲马《基督山伯爵》

英国:(前期)1狄更斯《双城记》《雾都孤儿》《坚难时事》2萨克雷《名利场》(小说的副标题“没有主人公的小说”)3夏洛蒂•勃朗特《简•爱》4艾米利•勃朗特《呼啸山庄》5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接触劳资矛盾的小说)(后期)6哈代7萧伯纳《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8高尔斯华穗“福尔斯世家”三部曲

德国: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北欧: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白雪皇后》《皇帝的新装》

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

俄国:1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驿站长》(开创描写“小人物”的先河)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毕巧林”(第二个“多余人”形象)2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性格:这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懒惰、优柔寡断、好空想的特点)》(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多余人”)3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一部社会政治小说,副标题是“新人的故事”→“拉赫美托夫”第一个“新人”形象)4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5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复活》6.40年代,果戈理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和莱蒙托夫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形成了俄国文学史上的“自然派”

美国:1斯托夫人《汤姆大伯的小屋》2马克•吐温(“文学中的林肯”)《汤姆•索亚历险记》《哈贝克利•芬历险记》3亨利•詹姆斯(开创了美工文学史上心理分析的先河)《一位女士的画像》4欧•亨利《麦琪的礼物》5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马丁•伊登》

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

1自然主义的先驱:龚古尔兄弟2自然主义理论确立:左拉:《实验小说》《自然主义小说家》代表作品《卢贡-马卡尔家族》3梅塘集团:代表作家莫泊桑《羊脂球》《项链》《漂亮朋友》4唯美主义口号“为艺术而艺术”代表作家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小说)《莎乐美》(诗剧)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英国:1毛姆《人性的枷锁》《刀锋》2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3戈尔丁《蝇王》4金斯利•艾米斯《幸运的吉姆》5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6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7阿加莎•克里斯蒂《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惨案》8罗琳《哈利•波特》

法国:1法郎士《企鹅岛》《诸神渴了》2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3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4马丁•杜伽尔《蒂博一家》

5莫里亚克《和麻风病人的亲吻》《苔蕾丝•德盖鲁》《蝮蛇结》6安德烈•纪德《背德者》《窄门》《伪币制造者》7让•季奥诺《屋顶上的轻骑兵》8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9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德国、奥地利、瑞士:1亨利希•伯尔《莱尼和他们》2斯蒂芬•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3耶利内克《女钢琴师》4黑塞《荒原狼》《在轮下》

美国:1海明威《老人与海》2玛格丽特•米切尔《飘》3西奥多•德莱赛《嘉莉妹妹》《珍妮姑娘》《天才》《美国悲剧》4辛克莱《屠场》5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6杰罗姆•大卫•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7索尔•贝娄《雨王汉德森》《赫索格》《洪堡的礼物》

8约翰•厄普代克《兔子跑吧》《兔子,归来》《兔子富了》《兔子安息》9丹•布朗《达•芬奇密码》10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

11纳博科夫《洛丽塔》

华裔女作家:1汤亭亭《女勇士》《中国佬》

2谭恩美《喜福会》3赛珍珠三部曲《大地》《儿子们》《分家》

捷克:雅罗斯拉夫•哈谢克《好兵帅克》

现代主义文学

表现主义:1卡夫卡《变形记》2奥尼尔《天边外》《毛猿》

未来主义:1马里奈蒂《未来主义宣言》2马雅可夫斯基:创造了“阶梯诗”

超现实主义:1写作方法:自动写作、绝妙的僵尸、黑色幽默2安德烈•布勒东《娜佳》 意识流小说:1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2福克纳《喧哗与骚动》3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4伍尔夫《墙上的斑点》《达罗威夫人》《到灯塔去》

后现代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1萨特《墙》《禁闭》2加缪《局外人》《西西弗斯》

荒诞派:1尤内斯库《秃头歌女》《椅子》《犀牛》2贝克特《等待戈多》

黑色幽默:1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2冯尼格特《第五号屠宰场》3品钦《万有引力之虹》 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简答、论述

斯丹达尔《红与黑》

主题:1.通过于连的奋斗历程,作者描绘了法国后拿破仑时代的社会面貌。2.通过于连别样的遭遇,作者批判了德`雷纳尔等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性,贝尚松神学院教士勾心斗角,伪善邪恶的实质,以及拉莫尔侯爵为代表的封建贵族罪恶复辟的企图。3.通过于连悲惨的命运,作者表达了对法国下层青年自我奋斗,却遭受毁灭的惋惜。

象征意义:1.从小说所展示的历史背景来看,红象征着拿破仑时代,象征着革命进步力量,黑象征着波旁王朝的复辟时代,象征着邪恶的封建势力。2。以于连所选择的生活道路来看,红象征着拿破仑军队的红色战俘,黑象征着基督教教士的黑色法衣。3.从预言性的两个场景来看,红预指着冒险、谋杀和鲜血,黑预指着孝服、葬礼和灭亡。4.从人物性格上看,红象征着青春、热血、激情、理想、积极向上,敢于追求,敢于反抗等于连性格中的阳光面。黑象征着阴郁、虚伪、孤独、野心、怯懦、妥协等于连性格中的阴暗面。

于连形象及其悲剧命运叹息:于连无疑是一个个人奋斗者,一个野心家,其次于连又是一个叛逆的受难者,再次于连还是具有双重人格的英雄,他既追求真理又为反对势力效劳,既正直善良又时常以虚伪的面目待人。

突出特点:理性的心理分析。作为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不在于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而在于该书对于人物心理的细致描述和心理挖掘。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复杂而矛盾的思想:1.哲学观:他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但他的思想中夹杂着唯灵论的成分。2.政治观:他反对资产阶级,对贵族充满同情,但是他又主张自由贸易。3.阶级观:他反对阶级斗争,但又同情下层人民,因此,主张改良。4.宗教观:他并不信教,也不上教堂,但他又认为宗教既可以作为统治国家的工具,又能控制人欲横流。换言之,宗教是他为改良社会提供的解决办法之一。

广博而有机的《人间喜剧》:1《风俗研究》主题部分包括66个作品,分6部分:乡村生活场景《乡村医生》,外省生活场景《幻灭》,巴黎生活场景《纽沁根银行》《邦斯舅舅》,私人生活场景《人生之初》《苏城舞会》《高老头》,政治生活场景《一桩无头公案》,军旅生活场景《舒昂党人》。作者试图通过这些巨细无遗的描绘,全面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和心理状态,故而他被称为19世纪法国的社会史和心灵史。2《哲学研究》主要探讨的是产生这些社会现象的原因,共有22部作品,代表作《驴皮记》。3《分析研究》意在共人类存在的自然法则出发,探讨主宰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原则,以求分析并指出人类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合理状态,包括2部作品《婚姻生理学》《夫妇纠纷》。4内容:1)资产阶级罪恶的发家史。2)贵族阶级没落的衰亡史。3)金钱观念肆虐的惨剧史。

巴尔扎克《高老头》

主题思想:1通过鲍赛昂夫人的情场失意,表现出贵族阶级在资产阶级金钱手段打击下,必将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2突出人物多元异化的事实。高老头是被金钱和父爱异化的。拉斯蒂涅、伏脱冷是被金钱和野心异化的,鲍夫人是被金钱和虚荣异化的。

人物形象:1伏脱冷:原名叫约格·高冷,外表冷酷,但是特热情,阅历丰富。他是掠夺者和野心家的另一种典型,他所秉承的是一种强盗逻辑和恶魔哲学,他是站在局外冷眼观察的斯芬克斯,深谙这个社会中暗暗实行着的法则(从上到下人人都在高喊道德,可是人人都在损人利已)。要想摆脱生活底层就得像别人一样不择手段,也有人说他是人间的撒旦,既邪恶又合理,是现代版的梅芬斯特,在巴尔扎克笔下,他既是罪恶的制造者,又是罪恶的揭发者。2拉斯蒂涅:他是复辟时期青年野心家的典型,他是外省小贵族的子弟,不愿埋头读书,更不愿顺着社会阶梯一步步攀登,而是羡慕挥金如土的生活。在鲍赛昂子爵夫人、伏脱冷的影响下看到社会中只存在的金钱与个人利益。高老头之死完成了他的社会教育,使他踏上了野心家的道路。他信奉的是极端利己主义。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作品:1罗曼史和幻想小说:《一双蓝眼睛》《塔里的两个人》《心爱的人》2机敏和吉言小说:《计出无奈》《埃塞尔伯特的婚姻》《冷落的人》3性格和环境小说(“威塞克斯”小说):《还乡》《德伯家的苔丝》《卡斯特桥市长》《无名的裘德》

形象分析:苔丝:在哈代笔下,苔丝被描写成美的象征和爱的化身,既代表着传统,又融合了现代的特点。她天生丽质、自然纯朴,充满女性美和青春的活力。她真挚可爱、品德高尚、富有热情、能够容忍和敢于自我牺牲。苔丝的灵魂是纯洁的,道德是高尚的,但是在资产阶级的道德面前,她却被看成是伤风败俗的的典型,被奉为警戒淫荡的榜样,她本是被侮辱被损害的人,可是在陈腐落后的世俗偏见中反而被视为罪人,被看成是侵犯了清白领域的罪恶化身,遭到残酷无情的迫害。

悲剧根源:1社会悲剧:苔丝的悲剧是当时时代的悲剧。2性格悲剧:苔丝善良,性格中多了软弱。3命运悲剧:跟哈代的命运观有关,哈代的思想有强烈的局限性。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形象分析:奥涅金:他是一个贵族青年,他善于在谈吐中卖弄学问和随机应变,他反对抵押土地,主张重农主义,他鄙视上流社会,却又不得不服从它的陈规陋习。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主题思想:1通过对城市平民的描写,作者揭示出在那样的社会,穷人或者像马尔美拉多夫那样如猪狗那样死去,或者像拉斯科尔尼科夫那样铤而走险,或者像索尼娅那样出卖自己的肉体。2批判了权力意志论和超人哲学。

人物典型:1自虐型小人物:杰符什金、索菲亚。2心理实验英雄:代表《罪与罚》中拉斯科尔尼科夫3高尚的幻想家:高尚的道德完全战胜贫穷时,博爱思想。例:《白痴》梅什金4卡拉马夫佐夫式的人物。

艺术特色:深度心理描写.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艺术特色:1)心灵辩证法(纠结):吉蒂等列文求婚时的纠结心理,安娜死之前的纠结心理。

2)忏悔贵族:列文农事改革。

形象分析:安娜:她是一个追求新生活,具有个性解放特点的贵族妇女形象,她真诚、善良、富有激情、生命力强盛。在她对爱情自由的执着追求中,表现出了她性格的正直、坦率、勇敢和心灵的高尚、精神境界的崇高,展示出有生命的、生机勃勃的东西对平庸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环境的顽强的反抗。作者对安娜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一方面认为安娜的追求合乎自然人性,是合理的,另一方面,从宗教伦理道德观来看,安娜又是缺乏理性的,她对爱情生活的追求有放纵情欲的成分。

艾略特《荒原》

主题:着眼于一战后欧洲现代文明的种种衰败,艾略特指出危机,提出拯救人类的呼吁和希望。

艺术特色:用典传说历史现实场景组成怪诞的意象群,被拼贴在一起,跨越时空,熔为一炉。分为5章:第一章“死者的葬礼”。第二章“对弈”。第三章“火诫”。第四章“水里的死亡”。

第五章“雷霆的话”。

卡夫卡《变形记》

卡夫卡式的美学特征:

1、思想特征:表现异化主题,突出人的孤独和恐惧,表现:1)亲人之间的异化:《变形记》《判决》。2)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乡村医生》《木桶骑士》。3)人与社会的异化《孤独三部曲》《洞穴》。4)人与自我的异化:《为某科学院写的一份报告》。特征:1)孤独不可忍受。2)恐惧不可克服。3)权威不可抗拒。4)真理不可寻求。

2、艺术特征:情节荒诞、意象怪诞、象征多义、自撰色彩。

贝克特《等待戈多》

主题:戈多代表我们在生活中维系人存在的一个生存之路,他是不可知的代表着在一个没有希望的,时代里的希望。

现实主义

定义:19世纪三十年代在西欧法国出现,追求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强调客观性、真实性。创作手法是再现表现。

思想艺术特征:1真实性:a客观性:追求再现的艺术,作家应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反映生活,要求细节的真实。B历史性:把文学作为研究历史的工具,把叙写时代的风俗呈现历史发展规律,作为创作理想。2批判性:a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同情弱小,鞭笞强权,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B阶级性带来的局限性,批判的不彻底性。3典型性: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心理。A人物贴近生活,描写普通人的生活,表现普通人的命运。B人物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个人英雄、忏悔贵族、多余人、小人物 现代主义

定义:以非理性为武器批判现代文明

思想特征:1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2突出表现异化主题(a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异化b社会与个人c人与人d人与自我)

艺术特征:1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情性特征2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3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4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某些作家的创作具有形式主义倾向

唯美主义思想艺术特点:1认为艺术与政治、道德、功利无关,它是超脱一切利害关系包括金钱的纯粹自由活动。2提出艺术是心灵的故乡。3主张艺术超然于现世,躲进象牙之塔;现实充满市侩气,没有艺术,没有美,艺术的发展非但不依赖于生活,相反,生活应该追随

和模仿艺术。

名词解释

小人物:作家关注的是出于社会阶级下级小官员和小职员,通过对他们悲惨命运的描写来批判当时沙皇专制下的丑恶和黑暗的社会现实。

多余人:最早由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来的。他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写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虽有崇高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才华。

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属于这个流派的作家有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他们曾经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的战场,目睹人类空前的大屠杀,经过种种苦难,深受民主、光荣、牺牲口号的欺骗,对社会人生大感失望。“迷惘的一代”作家在艺术上各有特点,他们的主要成就闪烁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便分道扬镳。

美国梦。内涵:1)政治理想:指在美国建立平等、自由、民主的理想国度。2)生活理想:指在美国希望,只要经过不懈的奋斗、勤奋、勇气、创意而非依赖于特定阶级而非他人的援助,便能获得成功。实质:对精神、财富的追求。态度:宣扬《贫民窟百万富翁》,批判1)靠努力而达到了成功后的梦想破灭。《了不起的盖茨比》《嘉莉妹妹》《马丁伊登》2)努力而未实现成功的梦想破灭。《美国悲剧》

自动写作:就是在创作时排除一切理性的道德考虑和审美选择,不受事实、逻辑的约束,记录下头脑在自在状态下的感受、幻想和直觉,使潜意识摆脱现代文明和传统的束缚随心所欲地外泄出来。

黑色幽默:就是阴郁的幽默、绞刑架下的幽默。它以表面上轻松、调侃、玩世不恭,实则无可奈何的语调叙述沉郁而可怖的故事,从而产生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喜剧效果。它既是一种带悲剧色彩的喜剧,也是以喜剧形式上演的悲剧,小说的主人公往往是性格乖僻的反英雄。作者既同情他们的处境,又对他们加以适度的嘲弄,情节结构具有非逻辑性,作者甚至有意识地突出情节中各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作为小说寓意的基础。

表现主义: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善于透过事物的表象,展现内在的本质,从人的外部行为揭示内在的灵魂;善于直接表现人物的心灵体验,展现内在的生命冲动。

未来主义:20世纪初意大利流行。特征是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彻底抛弃艺术遗产和传统文化;歌颂机械文明和都市混乱,赞美“速度美”和“力量”;主张打破旧有的形式规范,用自由不羁的语句随心所欲的进行艺术创造。

长河小说:一般都在100万字至150万字之间,以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为线索,写法较为集中精炼,内涵丰富,容量更大。

2.外国文学史论文 篇二

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史的新范式,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就成为人们多方面深切关注的文学审美教育重任的一个热点;尤其是众多在坚持文化操守原则下, 锐意求新的外国文学工作者, 把它当作创立中国的“外国文学学”的一个学术前沿课题来考究。1999年10月,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在上海召开第六届年会, 以“回顾中国外国文学工作五十年和交流外国文学现状”为主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前所长吴元迈研究员在报告“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50年”中明确指出, “中国外国文学学即外国文学研究的研究” (当然包括外国文学史研究) , 必须大力展开, “它对吸取百年以来的外国文学研究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对外国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大会主题发言“关于中国人编写外国文学史的几点思考”中, 我曾强调:从回顾与展望两方面研讨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史编写问题, 可称作“当务之急”。如此倡议有其深厚的基础, 即建国后50年国内的外国文学探讨与研究, 其中包括高校的外国文学或外国文学史的教学和教材建设。不仅如此, 进入新世纪以来, 在国内编写出版的外国文学史以及关于这方面的论著, 对这一倡议均有不同形式的积极响应。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 (2002) 以“20世纪外国文学反思”为主题, 第八届年会 (2004) 以“外国文学现状与趋势”为主题, 第九届年会 (2007) 以“走近经典”为主题, 都凸显了外国文学研究“与时俱进”的务实求新精神, 强调了外国文学史重构、名作家重评、名著重读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由此观之, 建国后近60年国内出版的外国文学史 (综合性、地区性、国别性) , 尤其是冯至、季羡林、叶水夫、杨周翰、王佐良等著名学者所编撰的各类文学史著作, 以及有关这方面的译作 (引进国外的各类文学史著作) 均可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新范式的“参照系”;不过, 在“中国特色”上创新是“重中之重”, 切实掌握“承传———超越———创新”的规律很重要。事实上, 过去出版的各类外国文学史著作有其宝贵的经验, 也有严重的缺憾 (同水平的重复、生搬硬套西方理论、言说方式欧化“失语”、匮乏中国特色和体系等) 。为此, 我们必须“有的放矢”, 无论吸取过去的经验或教训, 贵在“推陈出新”。

为了进一步理解过去建构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的新范式既有催生中国“外国文学学”的功力, 又有促进真正的“世界文学”早日出现的战略意义, 也为了理清如何构建“新范式”的思路, 这里先简说何谓“世界文学”以及与此相关的几个基础问题, 很有必要。简说之目的明确, 期望凭此顺利进行有序高效的实践。

提起“世界文学”的名称, 人们自然会联想其历史缘由。早在1827年, 德国诗人、剧作家歌德就始创了这一概念。他认为“一种普通的世界文学正在形成” (《评<塔索>法文改写本》) , 随后他又对艾克尔曼讲及“世界文学的时代”即将来临, 并期待人人出力使它“早日来临” (《歌德谈话录》) 。1848年,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也曾指出, 许多民族和地方的文学可能形成一种“世界的文学”。歌德所宣传的“世界文学的时代”, 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世界的文学”, 不仅表现了科学发展观超越时空的透视力量, 而且充满了统一的辩证精神。在这方面, 前者和后者都是把人类社会、天地万物当作统一的“整体”来看待。从各色各样的民族文学走向五彩缤纷的“世界的文学”, 宏观的综合与微观的研究交织扩展起来, “世界观念”逐渐萌发而形成。歌德的预测性的发现也好,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论断也好, 他们并没有把“世界观念”和“民族意识”置于绝然对立的情势之中, 因为两者在彼此撞击的同时, 又常常相互渗透促进。

在当今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二元并存”、“双向交流”、“多元混合”的背景下, 在坚持本土文化身份和宏扬民族文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强调外国文学的阅读与欣赏, 鼓励外国文学史的研讨与重构, 大有裨益。从严格意义上讲, 包括我国古今中外文学在内的世界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家作品, 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21世纪, 在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 人们在积极学习与研究本国文学的同时, 俞来愈强烈地要求学习与研究外国文学, 尤其是那些颇富双向文学交流含量的作家作品, 在广大读者和学者心目中显得愈来愈重要了。

我国学界关于“世界文学”界定, 似有双重指向, 习惯指称外国文学, 但在理论上探讨时也要包括中国文学。高校中文系开设的世界文学课实际上是本国文学之外的各国文学, 或称“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史”。在较长的一段时间, 把世界文学称为外国文学, 把世界文学史称为外国文学史, 似已约定俗成。1997年始建而正处于发展中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 也应有如此涵义。但无论如何, 即使就严格的外国文学而言, 必须与中国文学或中国文学史彼此照应, 共同为人类奏鸣真正的世界文学交响乐, 多姿态多方面地反映人类社会嬗变的过程和人类审美思维发展的轨迹。

我们今日重构外国文学史, 可以这么说, 为明日撰写真正的世界文学史打下基础。然则, 构建中国化的外国文学史, 如何突出中国特色而且模式创新显然是重大的关键。依我之见, 从策划到编撰的全过程始终贯彻“四性结合”, 即世界性、本土性、比较性、当代性融通聚会。何谓世界性, 先从其形式特征说起。作为全球各民族文学总汇的世界文学的显要特征就在于此, 即高度而广博的综合性和包容性。透视其综合性和包容性的内层, 不难觉察西方和东方的各民族文学在各呈异彩的同时, 又不乏彼此交融的亲和力, 人们可以从这里领悟和欣赏“同质异趣”与“异质同律”。确实如此, 世界文学有其比较性, 比较文学有其世界性, 两者是融合贯通的。可以认同一种观感, 即一部世界文学史就是一部比较文学史, 出现世界文学之日, 便是比较文学诞生之时。其实, 早有人翔实论证了“外国文学就是比较文学” (这里的“外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同义) , 据此而论, 一部外国文学史也可以说就是一部比较文学史了。因此, 关于世界文学及其发展史的编写, 不可忽视比较文学学理和方法。当前, 中国人编写外国文学史, 不必系统编进中国文学, 但可以而且必须在有关部分进行中外文学的比较性的观照。外国文学史的编写, 不可避免地要关注时代的需求, 努力表现当代精神。克罗齐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有化合历史的时代精神与现实的时代精神的涵义。不断创造而弘扬新的历史趋向是其终极目标。由此生发起来, 似可推论下去, 包括外国文学史在内的一切文学史都是当代文学史, 不过这里强调的是任何当代编著出版的文学史, 都在其讲述中渗透着当代意识, 而且应当如此。与时俱进的当代性很重要, 可以结合比较性与本土性使外国文学史的世界性更加彰显, 中外文学 (文化) 交流的史迹更加清晰。

说到这里, 连续上文话题再掘进一层思考。透过综合性与包容性的形式层面, 还可深究外国文学史“世界性”的精髓与灵魂, 亦即“文学即人学”。全球各民族、各国文学的共同秉性即世界性, 最根本的内在要素不在语言方面, 应是大写之“人”, 对人性的悟解、演绎、幻化和提升:关注人类的命运, 人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心灵变异与情感发展。一部外国文学史或世界文学史, 也就是一部“人学史” (人性的形象发展史) 。其文学教育任务重大而艰难:导引人们走向马克思所提出的“总体的人”、“全面的人”。无论外国文学史世界性的形式特征, 或者内在的特质, 如我们所知, 都不能缺少中国文学史比照, 没有中国文学作“参照系”而又缺少中华民族当代文化意识的外国文学史, 就不会形成中国特色。

构建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的新范式, 连同各类文学通史、断代文学史、地区文学史以及国别文学史, 无可争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大家应有共识:坚决贯彻和凸显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主题”, 努力并善于运用科学发展观, 把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论 (关于世界文化与文学的理论) 中国化的成果当作重要的组成部分, 积极引导广大读者切实理解当代中国化的“外国文学学”应有的科学内涵与本质。编写中国化的外国文学史, 务必关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 把引导、学习、分析、借鉴外国文学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 深切理解并恪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提倡的“历史的与审美的”原则和方法。中国化外国文学史, 连同中国特色国别文学史, 应让广大读者明确:引进域外文学需要在民族化的“磁化”改造中去粗取精, 交融创新。比较而言, 综合型的外国文学史所担负文学批评任务更广泛、更沉重, 这里包括正确引导人们进行多方面的审美鉴赏和人文素质教育 (健全人格的培养) 。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 以及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 (现改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 , 都很重视21世纪的外国文学研究和外国文学史的编写。《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等期刊, 曾多次以专栏或散篇形式讨论外国文学研究的深化、外国文学评论的强化、外国文学史重构等重大问题。关于外国文学史方面的讨论重要的可以归纳为三点:1、中国的外国文学史的独创性和开放性, 这里的“开放性”包括向中国文化和文学开放;2、正确处理史与论、文与史、系统性与当代性的互动关系, 必须从史学理论的高度和文学史论的深度来辨识、评析东西各民族文学现象;3、纠正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史著述中机械搬用西方文论、方法和术语的偏向 (西化汉语或“洋泾滨”文体) , 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而颇富时代精神的“话语体系”和言说方式。这三方面的问题, 上文已分别简释, 这里不予复议。当下是一个交叉学科的时代, 文学批评方法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 自然科学方法、横断科学方法在文学批评方法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方面的例证极多, 不胜枚举。各种方法互异, 互补, 融会。外国文学史紧密地联系着世界文化史, 文学与文化的各个部门是沟通的。如我们非常关注而一再强调的那样:外国文学研究工作者, 连同外国文学史的编写人, 有一项特殊的任务, 这就是竭尽全力促使真正的“世界文学”早日到来, 光照全球。

就建国后近60年外国文学史 (或称为外国文学、世界文学) 的教学以及教材的编写出版而论, 大体上有四类主要的模式。1、三大块并列型, 包括欧美 (西方) 文学、俄苏 (连同东欧) 文学和亚非 (东方) 文学。所谓“并列”是指书面上的形式, 大多数高校讲授外国文学史仍然以欧美文学为主。2、东西文学合一型, 分为古代文学、中古文学、近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各个部分, 每一部分均有东西方主要国家的文学。所谓“合一”系指各个部分的“概述”, “概述”之后的各国文学基本上各自独立。3、建立在“文化圈理论”基础上的“纵横坐标”型, 纵坐标指统一的时间顺序, 横坐标出现在文化圈内的主要国家、民族, 目的在于使包括中国文学在内的世界文学史的发展一体化。关于这一模式, 一般命名为“世界文学史”, 在庞大的框架中突出重点和明晰的史的脉络, 难度极大, 难免“名不副实”之嫌, 而且不适应当前的教学体系。4、“两条线”、“两结合”型, 一部外国文学史由欧美 (西方) 文学与亚非 (东方) 文学两大部分组成, 既保持东西方文学史的线索, 便利探索东西方文学平行与交流发展的规律, 又能突出东西各国文学中的重点作家作品, 彰显其不朽的艺术魅力, 从比较的角度审视, 这一模式采用者较多, 发挥作用的时间较长久。上世纪80年代中期, 王忠祥等主编的《外国文学教程》 (上中下) (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外国文学教学大纲”编写) 就是此类型的代表作之一, 曾获季羡林先生的赞赏。不过, 从教学实践来看, 大都先讲欧美文学, 后讲亚非文学, 而且两者联系很不自然, 确有“顾此失彼”之弊。实事求是地说, 四类主要模式都存在可取之处, 又各有各的局限。撰写一部充满真正世界文学“未来色”的完美的外国文学史, 确实需要较长时间的反复实践, 不过采取逐步改善的步骤, 从多方面构建外国文学史新体系还是可行而必要的。只要我们深切理解并紧紧把握住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在世界文学总格局中不可偏废的重要地位, 就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即使以欧美文学为经线主体, 以亚非文学为纬线参照系, 进行经纬交织、历史共时结合式的东西方文学的呼应与比较, 也不会陷入“欧洲中心论”的泥潭;抑或以亚非文学为经线主体, 以欧美文学为纬线参照系, 进行经纬交织、历史共识结合式的呼应与比较, 同样不会陷入狭小的“地区主义”的小圈子。

改革开放30年来, 已出版的综合性外国文学呈现百花齐放态势。吴元迈在其“报告”中认为进入改革开放这一阶段的综合性外国文学史有“长足进展”, 特别提名的有“朱维之等主编的《外国文学史简编》、24所院校编的《外国文学史》、杨周翰等主编的《欧洲文学史》 (修订本) 、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王忠祥和珍钊主编的4卷本《外国文学史》、吴元迈主编的10卷本《20世纪外国国别文学史丛书》等。这些综合性的外国文学史, 其中包括地区文学史和断代文学史, 通过不同的视角和形式均显示了“改革开放”意识。这里以王忠祥和聂珍钊主编的《外国文学史》 (1∽4卷, 两个世纪之交编写出版, 2004年修订再版) 为实例, 对其“改革开放”意识和不足予以评说。此书的“改革开放”意识主要表现在凸显“中国特色”和构建“新范式”方面, 同时也多少体现出我们议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观照。在“绪论”和“结束语”中, 我们曾反复强调 (如上文所提及的) 选择这样“经纬交织”、“历时共时结合”的多元比较的模式, 是为了适应当前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形势的发展, 其更远大的目标, 显然在于为建设真正的世界文学“加油”。我们创建如此外国文学的体系, 当然与西方文学的发展大体上具有一脉相承, 以及文艺思潮更迭嬗变脉络清晰 (与东方文学比较而言) 等特征有密切关系。关于4卷本《外国文学史》的性质和特色, 我们可以凭“一厢情愿”的感悟概述一番。这部外国文学史在内容上引进新材料、新思想、新理论;在形式上采用新的构架格局和多样化的评析方法, 深入辨识西方文学与东方文学共性 (人学) 中各自的特质, 认真总结包括东方文学在内的外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各章均有世界文学发展相应阶段的“背景”, 在“背景”中西方文学和东方文学并列而又分别讲述, 在东方文学讲述中适当凸显作为“参照系”的中国文学概况。各章第一节“概述”运用比较文学理论进行东西中外文学比较, 如“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世界文学”, “文艺复兴时代的世界文学”, “19世纪世界文学”以及“20世纪的世界文学”等。各章设置专节的作家, 尽可能论述他们在中国的影响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没有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平行或影响的比较, 就会失去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中国特色。本书在重点评介经典作家作品的同时, 也关注非经典作家作品, 但坚决弃绝“去中心思潮” (decentralization) 和“去莎士比亚” (de-shakespeare) 理论。此外, 在史学理论、文学史论的指引下, 讲述文学创作发展事迹、文学思潮嬗变过程、文艺批评理论衍化更新, 线索清晰、思路明敞。关于三者各自发展中的继承革新关系, 以及三者之间影响与接受关系的阐释, 辩证而翔实。外国文学的整体性、综合性、理论性、宏观概括性与微观审美性, 多方面协调融会。总之, 从形式到内容, 求新建立在务实的基础上, 突出“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精神, 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可读性原则。

王忠祥教授在家中书柜前

王忠祥教授在青岛大学

诞生在两个世纪之交的4卷《外国文学史》经过不同形式的教学与研究的实践, 在体现中国特色和构建新模式方面确实有其良好的功效。从严要求,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重新审读这部著作, 其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的, 不容忽视。此书中, 与其“世界性” (包容性和综合性) 比较起来, 各章“概述”之后关于各国作家作品双向交流的评析, 以及平行比较研究均较薄弱。比如, 法国作家伏尔泰从马若瑟译出的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 (纪君祥) 中受到启示, 改编为五幕剧《中国孤儿》, 改动相当大, 借鉴之处也不少, 郭沫若读过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剧, 从娜拉追求女性人格与自由的“叛逆精神”中获得启示, 在1923年写作的《卓文君》、《王昭君》等剧中留下了娜拉的“身影”, 再现了即将出走的娜拉的那种“雄辩”的风格 (为女性人格作辩护) 。庞德的诗歌创作曾受益于中国的唐诗和孔孟哲学, 而极富东方现代象征色彩的朦胧诗借鉴了英美意象派的诗艺, 其中显然包括庞德的诗歌影响。这一类中外古今文学之关系比较实例, 在4卷本《外国文学史》的相应部分均未受到应有的关注或深究。为了与时俱进, 此书还要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原则指导下, 进一步引进西方新生的文评理论和方法。比如, 西方后现代大潮趋向衰落时, 生态批评 (Ecocriticism)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理论潮流崛起, 从北美流向欧洲, 从西方流向东方, 迅速扩展, 到20世纪90年代已成为文学研究中的“显学”, 两个世纪之交以来, 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领域运用生态批评读解经典作家作品或文学史现象的论著并不少见。编写中国的外国文学史应该向大有作为的生态批评“开放”, 甚至充分发挥其比照、审视、补充和校正其它文学批评理论之不足的功能。这里也要郑重提示, 关于生态批评不宜孤独地搬用西方理论和术语, 务必结合有关文评理论予以综合运用, 不可忘却两个“要点”:一是切合“对象”的实际, 二是作出中国的“阐释”。关于西方的生态批评家的偏激言论不可机械引用, 更不能断章取义;既不经辨析地批判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 (审美观) , 又不认真解说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 (审美观) 和当今的“以人为本” (审美观) 的差异, 这是不可取的。

话说到此, 是应为4卷本《外国文学史》辩解几句。这部著作总的说来颇受欢迎, 已被部分高校作为教材采用。以上所述不足之处, 乃是构建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进程中难以避免的缺憾。我们相信, 此书经过再次修订, 一定会弥补那些缺憾。我们期待, 此后出现更多更完善的不同形式的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 同时伴生的还可能出现建国60年来中国化的外国文学史的“编纂史”。

3.外国文学教学中文学性的突显 篇三

【关键词】外国文学 文本细读 叙事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26-02

“文学性”(Literariness)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范畴,最早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在20世纪初《最新俄诗》提出的,他在论及文学科学的对象时认为:“文学科学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即那个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换言之,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本身的特性,是文学与一切非文学比较所具有的差异性,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那种东西。 胡涛在其博士论文《“文学性”研究》中对其多义性进行了深入探讨,也指出上述解读的片面性和不合适的地方,本文旨在就外国文学教学中出现的“文学性”缺失导致的问题进行论述,不做词源学讨论,故仍沿用上述解释。

一、外国文学教学中“文学性”缺失导致的问题

穷究思想深度,缺少艺术性鉴赏能力在本科阶段的教学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造成中现象的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文学讲授中文学性的缺失。由此导致的学生从艺术角度解读作品能力的下降,写作能力的荒疏,不得不说是当下外国文学教学乃至文学教学的遗憾。

首先,在当今“理论爆炸”的时代,盲目引用各种新奇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牵强附会的解释。十九世纪末开始的西方文学在反传统的旗帜下,各种文学思潮风起云涌,纷纷发出自己的声音,由此生成各种具有创建性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法,精神分析学、人类文化学、生态学等陆续为我国文学研究界介绍到我国并在文学研究和文学讲授中得以运用,在此基础上,学生开始大量的了解和吸收文学批评新方法,在文学研究之初不加甄别的将之运用于作品的分析,导致文学作品与批评方法形似而神非。

其次,外国文学由于作品繁多、人物浩繁导致的教学时长安排的困难,学生对于西方文学话语方式上的障碍。课时不足是大多数从事外国文学教学的教师的共识,由于学生接触外国文学的机会较少,对这部分内容生疏,教师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作家背景、创作生涯的介绍方面,对作品进行文本细读的时间被压缩,而缺少对文本的细读的同时也就是在放弃文学性的探究,学生缺少对异质文学的不同话语形式的外国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进而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错误解读。

最后,外国文学教学中文学性的缺失导致学生缺少从文学学科视角看待文学作品和文学素材的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课程的传统文学教学模式更多关注文学作品“写什么”而不关注“怎么写”,而文学作品是作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文学的视角,立足“怎么写”的解读,是用“关注写作”的角度来统摄和观照文本,关注言语形式,关注作者在写作流程中的个性与意图。以文学独有的形式表现出来,进而引起读者的喜爱与认同,这有别于历史、哲学、社会学的表现形式也是文学之所以区别于其他人文学科之处。放弃文学技巧的研究,而一味执着于思想深度和内容的新奇的挖掘导致文学根本的丧失。与此同时,在文学创作中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问题、现象,表达空疏的道德义愤却缺乏文学的感染力。

上述种种正是因为缺少对文学性的重视,缺乏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文本细读所造成的弊端,而外国文学的文学性突显是解决问题的一条途径。

二、教学中如何突显“文学性”

文学性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根本,那么如何突出外国文学教学中对文学性的重视与理解,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首先,外国文学课堂教学中突出文本细读。近些年来,外国文学教学研究实践中长时期存在一个“重理论、轻文本”的误区。理论方法只是文学的解读与研究的切入视角,而文本细读才是突显文学性的根本。“文本细读”是英美新批评贯穿始终的重要精神和批评方法。所谓“细读”,实为“细评”,主要是指对文学作品进行仔细的阅读和全面的评价,评论者在作品的结构、反讽、比喻和夸张等方面显示文本的语义。“文本细读”有利于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外国文学以及外国文学研究的性质和意义。

在外国文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小说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以及小说叙事的语气、主题、象征和寓言手法等方面来考察文本,结合作品同学生一起阐述叙事视角使用的优缺点、象征手法的使用是否恰当、作品情节前后安排是否合理其因果关系如何等等,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小说主要故事情节和脉络的基础上,切实从实际出发来操作文学文本,进而引出相关的阅读参考文献与理论资源,掌握各种表现手法和运用技巧的搭配。 从文本的意象、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作者自身经历的影响等方面对作品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不仅很好地显示出了文章作者对已有的分析和结论的把握, 而且还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独立思考结论和对小说文本的基本看法。 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就是典型性案例,将作品拆解成各自独立又整体相连的叙事迷宫,从而引导和帮助学生培养对文学的本质的认识能力,很值得我国外国文学教学的借鉴。

其次,通过教学建立起语言形式与外部现实之间的有机联系。外国文学教学不仅要关注语言内容“说什么”,还要聚焦语言形式,即关注语言文字是怎样把人的情和意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学的语言形式是这种文学思维形式的一种体现,同时异质文化带来的文化差异也会导致对文本形式的理解偏差,即涉及到文本的语言形式与跨文化外部现实之间关系的构建。因此,外国文学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语言内容的理解、感悟上,还必须凭借文本去体会作者语言表述的形式以及语言如何表达的内心世界的思考,进而建立起学生——作者——作者眼中的世界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叙事学中以深入挖掘文本层次之间的关系为主要目标,强调文本各个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考察,文本与语境之间关系,考察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的组合形式设计文本从而形成对外部现实世界的反映的,将作者的设计和写作过程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了解的不再是文本表现出的最终的结果而是参与到创作过程的始终,从而促进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加深文学性的感悟。

最后,是学生由被动接受向积极参与的转向。教师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教”,而是诱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学生主要任务也并不是“学”,而是以熟悉各种艺术手法去剖解原文,以真正意义的“关注写作”意识的核心,就是在文学性的前提下对如何运用言语的自觉关注。在外国文学教学的过程中,以言语为抓手,从写作的角度研判作者如何运用语言,这是读写沟通的关键所在,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走进文本”。 以关注细节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寻找文本中反复出现的词汇、意象、场景等,经过系统地归纳分析必然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发现。

著名美国小说家纳博科夫在讲授《包法利夫人》时,设置了一些关于文本细节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如:爱玛读过哪些作品,描述爱玛的穿着、发型和外貌等。以此来诱导学生从细节入手,从作品的言语方式入手解读文学作品。

综上所述,倡导外国文学教学中文学性的突显,有助于学生提高文学素养以及艺术性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是改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基础薄弱,写作能力差的根本所在,对于外国文学教学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曼·雅各布森.《现代俄国诗歌》,蔡鸿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2]周小仪.《文学性》,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3]陈思和.《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河北学刊》,2004年

[4]马元龙,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东方出版社,2006年

4.外国文学史参考试题 篇四

思想内容:通过俄狄浦斯杀父娶母这个悲惨的故事,诗人表达了人与命运的冲突。俄狄浦斯是一位具有坚强意志的爱国爱民的国王,为解除忒拜人民的灾难,他不顾一切地追缉凶手。他的动机是崇高而又无私的,行动是坚决的。但最后具有坚强意志的英雄对无法抗拒的命运的斗争构成了尖锐的悲剧冲突。诗人相信命运和命运的威力,但诗人很同情俄狄浦斯,认为命运是不合理的。这种对与命运抗争的英雄精神的肯定和客观上对命运的合理性的怀疑,正是雅典奴隶主兴盛时期民主派意识的特点及当时雅典自由民面对的尖锐的社会矛盾。

结构艺术:《俄狄浦斯王》被称为“十全十美的悲剧”。以《俄狄浦斯王》为代表的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艺术,标志着希腊悲剧艺术的成熟。作者在艺术上利用了戏剧结构的倒叙手法,使剧情发展自然、合理,一环扣一环,环环相连,一步步把戏剧冲突推向高潮,悲剧气氛也达到高潮,使观众产生了深切的同情和怜悯。作者把人物放在尖锐的冲突中并通过人物对比方法加以塑造,因而人物的动作性强,性格比较突出。

2.但丁的《神曲》如何表现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

《神曲》的思想内容是极其复杂和矛盾的。但丁虽然大胆揭露教会的罪恶、抨击贪婪的教会和为非作歹的教徒,但他并不反对宗教本身。他歌颂现实生活,但又把它作为来世生活的准备。他推崇古典文化,但又把古典文化的伟大代表人物作为异教徒放在地狱里,《神曲》表现出来的这种两重性,是但丁作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和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的矛盾世界的鲜明反映。这说明处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但丁在中世纪神学世界观中挣扎着,渴求解放,但又无力完全挣脱出来。而《神曲》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是中世纪文学中最早以丰富的形象、广阔的画面反映这一过渡时期的意大利现实,并发出新时代新思想的耀眼光芒的一部史诗。

3.简述弥尔顿《失乐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思想内容:《失乐园》是描写人类堕落的长篇史诗,讲述了人祖亚当和夏蛙在伊甸园中原奉纯真无邪,因魔魁撒旦的诱惑而反抗上帝的旨意,以致干堕落致罪的过程。诗中的主角是撒旦(也以恶魔之名出现)是第一个背叛上帝,发动天国叛乱的堕落天使,他的同伴也是破逐出天国的天使。为了唆使亚当与夏蛙反抗上帝,撒旦经历了各种危险和考验。在这部复杂的作品中,人类失去乐园的故事表达了作者的清教主义,对撒旦的描写则倾注着他的革命思想,正是那些歌颂叛逆者的响亮诗行构成了诗中最动人的篇章。艺术特点:

①雄浑宏伟的风格。除全诗结构宏伟之外,作品中又充满了宏伟的图景。长诗的文字在朴素庄严之中体现出宏大壮丽的美。以无韵诗的体制,抑扬格五音步,铿锵洪亮,但不拘泥,其中多跨行的长句子,表现出雄伟的革命气势和革命激情。

②巧妙隐蔽的讽喻。他在极端恶劣的政治环境下,在敌人的严密监视下,把自己的满腔的革命热诚,在诗中向英国人民诉说。

4.卢梭有哪些重要的文学作品?他对文学发展有什么贡献? 《新爱洛伊丝》、《忏悔录》、《爱弥尔》、《社会契约论》

卢梭是法国启蒙主义最激进、最革命、最富民主倾向的代表,崇尚感情,其思想以自然和人为核心。他作为启蒙运动的思想家,曾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①卢梭对文学发展的贡献是以教育为起点的。他的教育思想对于当时的封建教育和宗教偏见是强有力的批判,对于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具有鼓舞作用,他的按着儿童年龄特点分段进行教育的提法,在教育史上也是重大的进步。

②卢梭的文学作品对文学发展加以影响。他是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不仅富裕雄辩,而且 饶有抒情风味。他强调感情在文学中的地位;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他对自我热情地赞颂,强调个人的自由与解放。推崇感情,热爱大自然,赞扬自我,这是他文学作品的主要特色,直接影响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包法利夫人》的艺术特色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福楼拜 思想内容;

小说描写的是一位小资产阶级妇女 因为不满足平庸的生活而逐渐堕落的过程。主人公为了追求浪漫和优雅的生活而自甘堕落与人通奸,她的两度偷情非但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却使她自己成为高利贷者盘剥的对象,最终因为负债累累无力偿还而身败名裂,服毒自杀。爱玛的死不仅仅是她自身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作者很努力地找寻这种悲剧的社会根源。福楼拜以貌似冷漠的态度,非常“客观”地揭示了酿成这一悲剧的前因后果,陈述了社会所不能推卸的责任。艺术特色

①《包法利夫人》中的现实主义

这首先体现在作品的真实性上。《包法利夫人》这个故事情节是取自现实生活,小说人物也是以现实人物为原型。福楼拜还查阅了大量资料,并亲自咨询律师法律相关问题。这种准确性还涉及人物的语言,每个人物都带有属于他自己阶层的语言特征。此外,《包法利夫人》力求描绘出当时真实的世界。他认为围绕我们的一切都是不断变化着的,每一次都以不同的面孔出现,首先要仔细观察人和事物,然后还原其本来面目。这样的写实态度为我们真实地还原了法国当时的生活。②创新性的描写

描写是文学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表现写作技巧的一个重要手段。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中创作了一个想象的世界,为了让读者更加了解,准确生动的描写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的人物往往使用旁人的角度进行观察描写的,而且往往从不同的视角出发。③独特的叙事技巧

在《包法利夫人》中,福楼拜彻底地更新了小说的叙事技巧,《包法利夫人》被认为是现代小说的鼻祖。其创新的叙事技巧不仅为《包法利夫人》在文学史上赢得重要地位,还影响了很多当代作家。新小说作家们在批判巴尔扎克这些传统小说的同时,却大力推崇福楼拜,视其为现代小说先驱。《包法利夫人》的叙述技巧的另一特点是不停变化的叙述视角,并且大量使用间接引语。

《高老头》的艺术特色 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思想内容;

《高老头》着重揭露批判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主要写两个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退休面粉商高里奥老头被两个女儿冷落,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会的腐蚀下不断发生改变,但仍然保持着正义与道德。通过寒酸的公寓和豪华的贵族沙龙这两个不断交替的主要舞台,作家描绘了一幅幅巴黎社会物欲横流、极端丑恶的画面,披露了在金钱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道德沦丧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揭示了在资产阶级的进攻下贵族阶级的必然灭亡,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特征。艺术特色:

《高老头》着重揭露批判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还多方面地触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累累罪恶。从对现实的细致观察中进行精确描写,是巴尔扎克艺术的最大特色,这是与他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相适应的。

① 典型环境的出色描写。巴尔扎克非常重视详细而逼真的环境描绘,一方面为了再现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了刻画人物性格。

② 典型人物的出色刻画,准确、真实的细节描写。巴尔扎克总是力图为他的人物提供真实、具体的活动背景,从而使人物获得真实感、典型性。他基本上遵循现实主义集中概括的典型化原则塑造人物。

③“人物再现”的方法,就是以前作品中的人物在以后作品中再次出场的方法,把《人间喜剧》的许多典型人物贯穿起来。如拉斯蒂涅在《高老头》中还是一个涉世未深、“天良”未泯的大学生,但到了《纽沁根银行》里,他已是个银行家脱机生意的得力助手。以后他还得到伯爵封号,当上了部长。这样,不仅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得到了符合其性格特征的充分发展,而且把各个独立的单篇也连成一个互相关联的艺术上的“有机整体”。

此外,《高老头》在结构安排,语言个性化,心理描写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堂吉诃德》

西班牙大师塞万提斯划时代的现实主义巨作

唐吉可德人物形象分析:从故事的表层看,他脱离实际,幻想,主观主义,不顾时代的发展,硬要用单枪匹马的骑士行侠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必然碰的头破血流,成为滑稽可笑的喜剧人物,另一方面,他知识渊博,热爱自由,向往平等,反对等级特权,处处闪耀着人文主义思想光辉,成为具有崇高理想的置个人安危不顾的悲剧性人物。

桑丘人物形象分析:淳朴善良,同事带有几分狡黠,实用主义者紧贴现实,只为谋生保命。两人是既对立又互为补充的形象,前者体现了人对理想的追求,后者体现了人对实际生活的关注,到后来,堂渐渐看到理想的梦幻性质,桑则看到他主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好。思想内容

1. 描绘西班牙社会的广阔图景,揭露封建社会下层人民的苦难 2. 揭露封建贵族荒淫无耻的生活。

3. 表现人民对专制政权的不满和对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谴责。4. 抨击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封建到得观念,婚姻制度等。艺术特点

1. 虚实结合,小说看似荒诞不经的内容,隐含做着对西班牙显示关系深刻的理解和概括。2. 讽刺夸张的手法,作者以多重讽刺视角描写生活和塑造人物,他长借用堂的废话和桑的傻话讽刺鞭挞现实社会。

3. 对比的手法,作者许多地方故意引用骑士小说中装腔作势的词语与实际情况对比,造成极不协调的对照,这种对比既讽刺了骑士小说的矫揉造作,又嘲笑了堂的脱离实际和无病呻吟。

《堂吉诃德》不仅标志着西班牙古典艺术的高峰,而且对欧洲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深远影响。

《哈姆雷特》

哈姆莱特形象分析:人文主义者,复杂的性格,有崇高的理想,对人类和世界有新颖的想法,他目光敏锐,思考深刻,又有告诉的社会责任感,但过于内向,过于谨慎,加上势单力薄的处境,造成行动上的延宕,当他明明有机会了结奸王生命时,却还想寻找正义的手段,他放弃了奸王祈祷时将其杀死的机会,最后,只能与敌人同归于尽“重整乾坤”的责任重于未能完成。

悲剧原因:哈姆雷特自身的心里弱点,也有罪恶势力过于强大的客观原因,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形象塑造手法:首先,塑造了一个性格复杂发展变化的形象,其次,在发展中,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与哈姆雷特的复仇行程鲜明的对比)。最后,用独白和旁白表现人物的思想矛盾,表现思考认识与自责怀疑(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体现了哈对人生的思索,以及苦闷彷徨的心理。艺术特点

1. 人物众多,个性鲜明,各具性格特点,反面人物中,克劳迪斯阴险狠毒,笑里藏刀,波洛涅斯昏庸腐朽,自以为是,正面人物中,奥菲利亚天真柔弱,真心爱哈,甘心成为他的工具,霍丹旭理智冷静,包邮人文主义的理想,有正义感

5.外国文学史阅读体会 篇五

2009202217

外国文学史阅读体会

今年读的作品还算比较多,但比较喜欢的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虽然也读了很多现代主义文学的作品,比如《城堡》、《地洞》、《变形记》、《荒原》、《毛猿》等,但是理解体会还是不够,所以以下只是简要谈谈我对几部陀氏作品的一些浅薄体会。

一,关于《罪与罚》:

由于时间比较紧张,《罪与罚》我并没有看完,但是这部不朽的著作还是深深地打动了我。充满哲学意味的思考,充溢整个文本的心理描写,无力却又在一个瞬间能给予人以光的力量的宗教皈依等等,《罪与罚》是一部充满矛盾和复杂的书。拉斯科尔尼科夫,一个怀着尼采式超人哲学的穷苦大学生,为了证明自己,走向了一条通往罪与罚的路。他的心理上是有疾病的,这种疾病纠缠于仇世与自我的苦难之中,但是一个人的心理对于他自己来说总是无病的,因此他认为自己的所思是正确的,于是他杀了那个老太婆,为的不仅仅是金钱,而是自己所追求的某些东西,或者是对自己世界观的证明,或者仅仅就是为了杀人。他的生活本是一滩死水,但是生活在逼迫他——房东,学校,妹妹的苦难等等,于是面对一滩死水的生活,面对生活的各种痛苦,他选择了用杀人这种行动宣告自己在自己生活上的主体地位。文本还促使我对大学进行了一番思考,主人公本是一位大学生,说实话,表面上至少是社会上比较光鲜的身份,但是其实他的生活是十分困苦的,不仅物质上,在精神上也充满了苦闷,并且最后他连大学这最后的保护伞也失去了。像这类在大学中缺少存在感,对前途充满迷惘,生活又比较困苦的大学生在现代中国的大学中也是有的,当面对极其大的竞争和生存压力时,他们所有的只有三条路。第一条,就是不断努力,抗争,最终取得成功——这是最广泛的一条路,因为这类人在苦难中磨砺出了超乎常人的毅力;第二条,就是不断沉沦,最终成为一个普通的人;第三条,就是有过沉沦,但是又心有不甘却找不到出路,内心极度挣扎,渴望通过干出一件大事证明自己的存在,这种人就容易心理失衡,会感觉整个世界都仿佛在与自己作对,从而心理出现疾病,长而久之,就可能在矛盾的爆发点做出令人吃惊的事,比如马加爵。社会与个人的矛盾,理想和现实的失衡,最终造成了这类悲剧。那么靠什么来拯救?文本给出了两条路。第一条,就是个人的灵魂救赎之路,第二条便是依托外在的力量。整部《罪与罚.》其实都可视为是主人公的个人灵魂救赎之路。小说题名“罪与罚”,那么小说的“罪”是什么呢?一般认为这个“罪”就是主人公杀人这个行为。而我认为,导致主人公杀人的他的思想其实也是一种“罪”,导致人患上这种心理疾病的整个社会又何尝不是一种“罪”呢?小说中,主人公在杀人前和杀人后陷入了极端痛苦的心理折磨,这就是所谓的“罚”,而不仅仅是法律宣判意义上的罚。小说主人公最终承认了自己的罪过,并选择在痛苦中赎罪,这是他的灵魂的个人救赎。第二条路便是拥有一颗基督的心的索尼亚对主人公救赎的启示和灵魂的拯救。索尼雅是一个伟大的充满了自我牺牲精神的人类受难者的形象,具有一颗基督心,他在主人公的精神复合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她用她的受苦精神感召了犯下罪孽或者说是主要是精神犯罪的主人公。索尼亚的精神力有两个层面,第一就是作为伟大女性所本身自带的那种人性上伟大的感召力,第二就是宗教的力量。在整个人类历史和社会中,女性代表着什么呢?性爱?繁衍?母爱?爱情?或者其它什么?我觉得女性虽然多数是作为柔的力量存在,但是很多时候却能用这种柔的力量去拯救甚至是保护男性刚的力量,这正是女性最伟大的力量所在。女权主义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是取代男性在社会的支配作用吗?我觉得不应该是这样。我觉得,首先是求得女性柔的力量和男性刚的力量的和谐,使男性尊重女性,认识到女性所蕴藏的伟大力量,其次是尊重每个女性的个性选择,有些女性选择做家庭主妇,有些女性选择做政治人物或者商界领袖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女性所天然带有的那种伟大人性的力量是不能失去的。女性是男性的港湾,她比我们所知道任何男性都要伟大。索尼亚这种伟大女性的人性力量是一点也不逊色于她所带有的宗教神性的。宗教始终是陀氏的主题之一,虽然为了更深的理解作者这种深切的宗教情怀,我阅读了一些有关基

督教和东正教的东西,但是由于对宗教始终缺乏一种从心灵深处真正的体悟,还是难以理解为什么宗教会成为最后的救赎之路?为什么宗教具有这么大的力量?为什么在作者的作品中宗教即是其批判的对象却同时往往成为其主人公最后的出路?中国特别是新中国年轻一代是缺少宗教情怀的,我们的文化缺少神性,这不仅使我们在面对困苦时少了一种精神寄托之路,也使我们缺乏超越的精神。阅读了关于陀氏的传记和她妻子的回忆录,深深感受到了这位虔诚的基督徒所代表的俄罗斯民族那特有的受苦精神,令人震撼,也让人感动。二,关于《白光》:有幸陌路成知己,无悔终途作离分。有缘相见无缘守,相忆总在夜深沉。

三,关于《白痴》:至善至真与至美,人痴只在为情时。万恶将美毁灭尽,还剩痴人泪落思。

四,关于《卡拉马佐夫兄弟》:《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部深邃而复杂的文本,特别是《宗教大法官》,虽然我完成了对整部文本的阅读,但是理解却不够深入,因而看了很多相关的研究资料。根据我的理解,《卡拉马索夫兄弟》中的“家族”代表的就是当时的俄罗斯民族,而其中的老父亲卡拉马佐夫代表的就是这个民族恶或者说是罪的一个方面,由于当时俄罗斯的落后,作者试图通过这部小说为俄罗斯民族寻找到一条未来的出路,因而小说中出现了四个兄弟,长子德米特代表的是通过感性去审视这个民族恶的方面,而次子伊凡则是通过理性去分析,三子阿廖沙则是通过宗教的救赎,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则是以恶对恶。作者的原意则是希望通过宗教的力量去救赎俄罗斯民族恶的方面,因而文本中感性的力量是失败并且遭到了惩罚的,而理性的力量并没有获得最终的胜利,这和当时理性万能是有出入的,倒和现代主义非理性有些相似,而以恶对恶注定是同归于尽。以上就是我读这部小说自己最主要的体会。

五,关于现代主义文学:说实话,从内心我是不太喜欢现代主义文学的,可能是因为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偏爱,对古典诗词的那种含蓄美的追求。但是,“一代有一代之文”,现代主义文学其巨大的文学意义和社会意义是不容我质疑的。对现代主义文学,我关注的是其文本的接受问题。文学本是属于美的艺术的一种,但是又有雅和俗之分,当然这种区分不是绝对的。文学体裁本无雅俗之分,但是不同体裁在驾驭雅文学和俗文学的难易程度不同。戏剧和小说应该可以算是最能为“俗”的体裁了,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小说可以通过情节而戏剧可以通过情节和表演吸引大众。像俗文学的代表,中国的武侠小说,其最大的特征应该就是引人入胜的情节。西方的受众我不太了解,但是中国的文学受众,特别是文化层次低一点的大众,对于情节应该有一种偏爱。而现代主义文学除去本就缺乏情节的诗歌,其小说和戏剧总体上具有一种弱化情节,增加心理描写的特征。阅读这样的作品,需要一定的文化素养,才能真正领会作品形式以及其背后内容的深刻意义,所以,现代主义文学总体上应该是属于雅文学的。那么其受众也应该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准的人,因此其受众是比较窄的。当然以上全是我个人推断,并无事实证据支持。以上谈到的这些,只是为了我的一个疑问,既然大部分现代主义文学反映的是西方现代文明对人的个性和自由的禁锢,表现的是“异化”的主题,而被异化,被禁锢个性和自由的主体,应该不仅仅是那一部分具有一定文化水准的人,还包括广大社会下层的人们,但是这类受资本主义现代文明毒害的主体,却是很难接收到反映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对他们毒害的现代主义文学,这不可不说是一种文本内容与其受众的一种割裂。

6.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篇六

1.奥林波斯神统

奥林波斯神统反映了父权社会的人际关系。宙斯是众神之主,波塞冬是海神,哈得斯是冥王。他让她的子女分管天上,人间,如阿波罗是日神等等,他们组成了一个高度组织化,纪律化的社会,住在希腊最高的奥林波斯山上,是人类社会的缩影。

2.三联剧

又称三部曲,古希腊悲剧中最妆的固定格式,•指情节连贯,内容相关的三部悲剧。它们既有相对独立性,有各自的剧名,能独立成篇,又有内在联系,可合成一组悲剧,有总的剧名,表达统一的主题。后成为三部内容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文学作品的统称。

3.荷马史诗

大约公元前9世纪与公元前8世纪之间,一位盲诗人荷马以短歌为基础,给以加工整理,最后形成了具有完整情结和统一风格两部史诗《伊利昂纪》《奥德修纪》,它们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

4.《神曲》

是一部叙事长诗,是但丁的代表作。全诗分为《地狱》,《净界》,《天堂》三部,共14000余行。但丁原给这部作品定名为《喜剧》,全人为了表示崇敬而冠以“神圣的”一词,中文译为《神曲》。

5.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运动是14-17世纪初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口号下,欧洲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资产阶级从被排斥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发掘积极因素: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抨击教会的唯心主义经院哲学;以现实主义精神强烈、生活气息浓郁的古代文学反对神秘的、奇迹色彩浓厚的封建文学;用古代形象生动、体态优美的雕刻、绘画否定形象呆板、缺乏生气的宗教艺术;用维护私有财产的罗马法来论证积累财富的合理性。其目的在于摧毁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意识形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新思想、新文化。

6.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它是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和生活理想,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人文主义思想提倡以人为本,以剔除中世纪神学以神为本的思想。它的基本内容是以人性反神性,用人权反神权,用人智反神智,用个性解放反禁欲主义,用理性反蒙昧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人文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要求,体现了一个新时代的时代精神。资产阶级肯定的人,实质上是资产阶级自身。当资产阶级把“人性”“人权”“个性解放”发展到极端的时候,就成为利己主义、自由主义、色情主义。因此,人文主义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人文主义思想在人文主义文学中得到充分反映。

7.“福斯塔夫式背景”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在其历史剧《亨利四世》和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塑造的形象。他是一个破落的骑士,也是个道德败坏的酒色之徒,专靠偷盗和招摇撞骗为生,却又能随口胡诌出各种道理来为自己的丑恶行为辩解,以锋利的言辞对世事加以讽刺和讥诮。福斯塔夫是历史过渡时期中过渡性小人物的真实写照,莎士比亚通过这类典型人物的行动和冲突,展示出福斯塔夫式的背景,反映了封建关系崩溃时期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恩格斯很重视这种描绘广泛社会生活来突出主题思想的艺术手法。恩格斯称赞这种背景是希望作家们以莎士比亚为榜样,在广阔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塑造典型、再现生活。

8.莎士比亚化

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恩格斯针对戏剧创作中存在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缺点而提出的创作原则。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像莎士比亚那样,善于从生活真实出发,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给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作品的情节应该生动、丰富,人物应该有鲜明个性,同时具有典型意义;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刻划和浪漫主义的氛围要巧妙结合;语言要丰富,且富有表现力;作家的倾向要在情节和人物的描述中隐蔽而自然地流露出来。

9.三一律

“三一律”是法国古典主义作家为戏剧创作制定的一条规则,即时间、地点、情节的整一律。它规定一出戏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三一律”的积极作用在于使戏剧结构严谨、情节集中,冲突能迅速展开,达到高潮;但同时它又容易束缚剧作家的手脚,导致人物形象公式化、概念化,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10.启蒙运动

答:启蒙运动是18世纪产生的具有全欧性质的一场资产阶级政治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实质是法国大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权之前的一次舆论大准备。所谓启蒙就是要启迪蒙昧,开发蒙昧,给予知识和光明。当时先进的思想家把启蒙教化作为改造社会的基本方法,这样一个思想、社会思潮的形成,就叫做启蒙运动。

11.感伤主义文学

答:18世纪后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因英国作家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其特点是崇尚感情,把情感放在理性之上,重视个性和个人精神生活,描写自然风景,留恋宗法社会。它被称为前浪漫主义,是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的先声。

12.“狂飙突进”运动

答:“狂飚突进”运动是18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于德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它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主要人物有赫尔德、歌德、席勒等。运动的名称来源于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与突进》。“狂飚突进”运动宣扬天才、力量,歌颂自由,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作品言辞激烈,热情洋溢,体现出强烈的叛逆精神。赫尔德是这一运动的理论家和领导者,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是这一运动的重要作品

13.《浮士德》

答:《浮士德》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歌德所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也是一部关于梦想者和发展者的诗剧故事。它取材于德国16世纪答民间传说,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写他探索真理答一生,其间主要经过五个阶段:学者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改造大自然。浮士德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巨人典型,是在自然原欲推动下不断寻求新的生活体验、不断追求自我生命价值、个体本位的人物形象,他自强不息、勇于探索、永不满足,努力探索人生的真谛和生活的意义,他不断地突破自我局限、不断探求的精神成为浮士德精神。14.拜伦式英雄

拜伦式英雄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要求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例如,抒情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贵公子哈洛尔德,《东方叙事诗》之一《海盗》中的主人公康拉德,哲理剧《曼弗雷德》中的主人公曼弗雷德等。

15.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

16.《欧那尼》决战

《欧那尼》决战指法国浪漫派和古典派的一场短兵相接的斗争。1830年,雨果在巴黎上演了浪漫剧《欧那尼》。此剧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全作情节曲折离奇,时间地点随意转换,因而遭到了古典派的顽强抵抗。他们与浪漫派在剧场里进行了一个月的抗争,最后被迫退出历史舞台。

17.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出现,后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欧美具有极大影响的一种文学思潮。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突出特点就是真实和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深刻地揭露现实矛盾和批判社会罪恶;同情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反映他们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痛苦;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注意细节的真实。但不少作家以抽象的人道主义为出发点来批判黑暗现实,难以找到准确变革社会的道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各种文学体裁均有佳作,其中尤以长篇小说为最。优秀作家众多,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易卜生等。18.《红与黑》

《红与黑》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的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被世界公认为文学史上的经典。《红与黑》起初的标题为《于连》,1830年定名为《红与黑》,并有副标题“1830年纪事”。“红”色象征革命、自由、平等,“黑”色代表封建贵族和教会的黑暗势力,也意指着于连以生命为赌注在人生游戏场中进行的一场轮盘赌。《红与黑》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艺术加工而成的,小说叙述一个木匠的儿子于连混迹于上流社会而又被这个社会毁灭的经历,深刻地揭露了当时法国社会中贵族和僧侣的专横。

19.《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主要创作的总称,内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类。其中风俗研究又分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事生活和乡村生活六个场景。实际上包括了长、中、短篇小说90余部,人物2000多个。这些作品形象地再现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生活画面,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封建贵族阶级的衰亡和资产阶级上升的历史,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统治的种种罪恶,成了社会的“百科全书”。《人间喜剧》规模庞大,分类法与人物再现法运用巧妙。

20.“含泪的笑”

果戈理独特的艺术手法。他认为艺术家不仅应当真实地反映生活,而且应当对生活进行审判,即“通过世界上人们看得见的笑容和人们看不见的、不知道的眼泪来观察生活。”正是这种“笑声”和“眼泪”的交集、喜剧和悲剧的结合,加强了果戈理讽刺艺术的揭露和抬批判力量。

21.“复调”小说

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在陀氏的作品中有众多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每个声音和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这些多音调并不要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下层层展开,而是平等地各抒己见。每个声音都是主体,议论不局限于刻画人物或展开情节的功能,还被当作是另一个人的意识,即他人的意识,但并不对象化,不囿于自身,不变成作者意识的单纯客体。陀的世界,根本上是属于个人的世界。小说具有对话性。22.社会问题剧

易卜生针对挪威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创作的剧本。这些剧本真实反映了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冷酷无情的法律,以男权为中心的家庭婚姻关系,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的庸俗和自由主义政客的丑恶,引发了十九世纪末欧洲戏剧界的一场革命。代表作《玩偶之家》。

23.《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被誉为日本的红楼梦。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作品的成书年代一般认为是在1001年至1008年间,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日本平安时代的风貌,揭露人性与宫廷斗争,反映了平安时代的宫廷生活。

24.《一千零一夜》

7.教学外国文学作品的处理策略 篇七

一、发挥多媒体网络的强大功能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 多媒体网络技术逐渐走入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体网络技术集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为一身, 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网络学习资源。多媒体网络技术作为一门新兴高科技教学技术, 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优越性。多媒体网络技术具有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 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多媒体网络技术满足了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 辅助学习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对于在课堂上没有听懂的知识点或者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学生可以在课下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学习,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近五十年来, 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 而研究是对真理的探讨。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 我在巴黎大学, 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我们就在那儿发现了镭。我在生活中, 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 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渲染。”这篇文章介绍了居里夫人作为一名科学家几十年来专注于科学研究。她就像孩子一样对未知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能够痴迷于科学世界的探索。尽管在探索的过程中遭遇无数次的失败, 但她从未放弃, 坚韧不拔、信心百倍。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居里夫人对待科学的态度,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放映电影《居里夫人》, 通过视频的方式学生可以了解到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以及人物生平, 对学生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

二、利用好作品背景材料

教师在讲述外国文学作品时要立足于文学作品的背景, 让学生通过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作家的人物生平从而能够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在讲课文前先让学生课下去查找相关的背景资料, 在查阅的过程中会逐渐了解外国的历史文化, 从而感悟外国文化厚重的底蕴和外国独特的文化气息。

另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室内设置外国文化学习园地, 将外国文化如:外国建筑物、外国著名人物、外国历史大事件、外国风俗习惯等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在外国文化学习园地中, 学生可以抽取课余时间观赏外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学生在外国文化的熏陶下会逐渐爱上外国的文学作品, 从而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既可以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也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摆脱了枯燥严肃的语文课堂, 学生在活动中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才华, 寻找语文学习的快乐。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玩是儿童的天性, 在玩中学生可以自由地释放自己的天性,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游戏让学生之间可以有更多的交流, 师生间的互动增加, 教师在游戏中不再是一个学生望而生畏的领导而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大孩子, 学生在游戏中与老师的距离拉近, 交流和互动也变多。教师将游戏带入课堂是为了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 同时有趣的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

如:人教版七年级的《皇帝的新装》讲述了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 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衣服去游行大典。街上的童真、单纯的小孩子告诉皇帝他自己没穿衣服, 气急败坏的皇帝匆忙返回宫殿。这篇童话的结尾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对这篇文章进行续写。在击鼓传花游戏中当鼓声停下来花传到哪位同学手中这位同学就要说出自己的续写内容。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教师在准备游戏时要以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前提, 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游戏设计的合理性和趣味性。

8.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建议 篇八

首先面临的是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尊重国外多元的文化。文学欣赏是一种自由的心理状态,在享受中体验,在体验中享受,在学生自己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努力摆脱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等与标准化评价一脉相传的教育理念。在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不能只从中国传统的思维入手去考虑问题,不能将中国人看待问题的方式强加到外国文学的教学中,用中国人习惯的理念去理解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这样只能片面甚至歪曲外国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例如必修五选取了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在这篇文章中罗素阐述他“为什么而活着”的第一个原因是“我寻求爱情,首先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这个内容,对于在相对保守国度中成长起来的视爱情为私物的处于青春期的中国高中生来说,如此大胆的表述并不顾一切的追求,他们是惊讶不已的而又内心向往。

这里面存在着较大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师应在先进的理念指导下,指导学生解读。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论道:“中国是个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历来依靠农业来维持生存。……由此发展起中国的家族制度。也可以说,中国社会注重群体生存的价值观念由来已久。”而西方人的祖先则发源于贫瘠的岛国,以渔牧业为生,大多以个体的方式应对种种艰险的生存环境,群体观念相对淡薄。到了十八世纪,源自启蒙运动在欧洲大地上迅速掀起了一场彻底的思想大革命,人生而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观念深入人心。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处世态度使得西方人不依附家庭和他人,完全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他们张扬个性,赞美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将维护个人利益作为建立一切社会关系的前提。这一切都在外国文学作品中有着深刻的体现。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成为文学作品阅读的巨大障碍,这就要求教师对于创作背景和西方的人本思想及个性解放作相关的阐释,引领学生个性化解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尊重学生多元化的解读,对文章的解读不拘泥于单一的主题。在以往的外国文学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往往会带有很多政治色彩,如今,时代变了,许多外国作品有更多的内涵需要我们挖掘和解读。

其次是开展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文章时,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学生对马丁·路德·金梦想的解读可以带有很多不同的见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马丁·路德·金的角色中去,更好地去理解一位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的梦想。通过对文本的了解,学生可以预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建议学生进入作者本人的角色,那么他针对自己同胞的处境会有怎样的梦想。教师和学生的对话,除了探讨文章的写作技巧外,还可以深入到当今时事的探讨,奥巴马再次担任美国总统是否意味着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能够彻底地实现呢?美国黑人的地位是否得到了很大地提升呢?这些问题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对话的方法使教师和文本之间交流,教师能够更好地深入文本之中,探讨人物形象的意义和挖掘深层的内涵,有利于实现多元的解读;开展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引导其积极地思考问题,并能够提出新的观点和形成创造性思维。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在尊重学生个性化解读问题的前提下,共同探究合作,并遵循共同基础和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这样既能更好地理解文本,也能够提高学生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积极性。

再次是对中外作品进行比较。思维心理学的实验和调查都证明,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联想和对比认知高度发达,常常显现出从单一到综合,从一个事物到其他看似不相干的事物,从旧的境界步人新境界的思考倾向。”在中学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在对比和比较中,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外国文化,也能够进一步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以及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例如必修一教材中的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谈到“(青年人)应该选择一种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因为“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这样的表述,在我们国家是很难弄懂的,尤其对于涉世之初的青年学生来说。在我国,什么是“最有尊严的职业”呢?很难回答。普通民众当然认为是公务员、大学教授等,而如果不从事这样有尊严的职业就可能沦落为马克思所说的“奴隶般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有必要将中外职业选择的价值观进行对比讲解,在我国,劳动者是光荣的,职业是平等的,所谓“尊严”完全来自于从业者的内心,要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怀有崇高的自豪感。这种价值选择来自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在我们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中,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作为奴隶工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这篇文本中,作者其实想要表达的是对职业的一种态度,这也是中外文化的差异值所在。在进行外国文学作品解读的过程中,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也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

最后,教师要加强对文艺理论的学习与运用。鲁迅也曾言“青年看《红楼梦》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老年人看去又多占据了贾政管束的身份,满心是利害的打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了”。这段话充分说明了任何读者都带有局限于自己生活阅历的不足,在解读外国文学作品过程中,也表现得十分充分。为了纠正这种阅读状况,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解读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文艺理论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再也不是简单地认识生字、理解新词、归纳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而是要能够深入体会文本的内涵,讲求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的运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探讨。因此,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教师对于文艺理论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文艺理论强调对于文本的分析,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例如《项链》这一文本的教学,教师可以运用文艺理论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来解构文本要表达的深刻的内涵,通过组织学生的讨论和合作性的学习,来理解文本需要表达的内容。

总之,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广泛阅读外国文学著作,在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理论素养,从而加深对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把握。

上一篇:三年级西游记读后感下一篇:古筝兴趣小组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