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感悟作文

2024-07-01

《再别康桥》感悟作文(通用11篇)

1.《再别康桥》感悟作文 篇一

为了让同学们掌握语感,学会如何去阅读,联大作文班举行了《再别康桥》朗读大赛。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伴随着樊高圆字正腔圆的朗读,《再别康桥》朗读大赛拉开了序幕。

第二位朗读者是沙梦阳。他读得十分流利,但却缺少感情,所以他得到的掌声比较少,大家对他的评价也不高。

接下来是周文豪的朗读。他读得声情并茂,很有韵味,让我们全都陶醉了。当他读得正起劲时,忽然班把“天上虹”读成了“上天虹”。这让安静的教室顿时传出了哈哈的大笑声。就连他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我们才安静下来,他也才找回了调。可谁知他一开口,就把“揉碎在浮藻间”读成了“揉碎在藻浮间”。这让刚安静下来的教室又沸腾了起来。周文豪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大喊:“我真上天啦!”大家笑得更厉害了。好不容易,他才又找回了调,一鼓作气读完了。大家对他报以了热烈的掌声。

最后轮到我诵读了。同学们满怀期待的欢迎我上台。我读得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让大家全部沉浸在我的朗诵之中了,以致于我读错了一小部分也没有被发现。当我诵读完毕,大家立刻鼓起掌来,老师也对我进行了高度评价。

最终,老师亲自给我们朗诵了一番,让我们全部都沉醉了。老师告诉大家,阅读是要注意停顿和情感,要读得流畅,要学会掌握语调,这样才能算是真正的阅读。

2.《再别康桥》感悟作文 篇二

有两句话我们不应忽视, 其对于我们把握《再别康桥》的情感指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1931年3月19日徐志摩在致陆小曼的信中说:“前三年……我决意去外国时是我最难受的表示。”

一是1928年9月徐志摩致恩厚之夫妇的信中说:“我这次故地重游, 是带着再寻旧欢的痴想的。”

“去外国”是指1928年6月-11月徐志摩与王文伯经日本前往美欧的那次旅行。“故地重游”是指1928年秋天徐志摩曾专门回到康桥。是什么原因使诗人难受到要去外国才能解脱?解脱为何非要到故地——康桥“再寻旧欢”?

志摩的婚恋生活

徐志摩自己说过:“我这一生的周折, 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我是一个信仰感情的人, 也许我自己天生就是一个感情性的人”。因此, 了解徐志摩的婚恋生活, 对理解《再别康桥》的感情指向至关重要。

在徐志摩短暂的34个春秋中, 共有过两次婚姻:1915年10月与张幼仪的婚姻 (1922年3月离婚) 和后来与陆小曼的再婚。但是, 令他一生苦苦思恋和追求的却不是以上两位女性, 而是被称为“一代才女”、“美艳如花”的林徽因。

与陆小曼的婚姻生活。徐志摩置社会舆论和传统道德于不顾, 以极大的气魄和勇气与陆小曼于1926年10月结婚, 但不久就陷入了苦恼。因陆小曼仍积习难改, 又与翁瑞午关系暧昧, 而且染上了吸鸦片的嗜好, 阴阳颠倒, 百事不理。

1927年8月27日, 徐志摩致陆小曼的信中说:“受朋友怜惜与照顾也得有个限度, 否则便有界限不分明的危险……”这里暗指陆小曼与翁瑞午的交往, 此时社会上已经对陆、翁的关系风言风语。

1928年春节前后, 徐志摩在日记中写道:“受的出发点不定是身体, 但爱到了身体就到了顶点。厌恶的出发点, 也不定是身体, 但厌恶到了身体也就厌恶到了顶点。最容易化最难化的是一样东西——女人的心。”1929年3月5日徐志摩致恩厚之的信中说:“上海生活味同嚼蜡, 有时更是可恨可厌, 但要拂袖他往, 却是难于登天。”其中已流露出对陆小曼的厌烦, 对爱情的失望、无奈。

1931年3月19日徐志摩致陆小曼的信中说:“前三年, 你初沾上习的时候, 我心里不知有几百个早晚, 像有蟹在横爬, 不提多么难受。”……

从以上徐志摩的话中可以看出, 1928年出国之前, 徐志摩的情绪坏到了极点, 婚姻已出现了严重危机。朋友们都劝他暂时离开一段时间以摆脱恶劣的心境。“这次出国并无必要, 可说纯粹是为了躲避家庭的烦恼。”胡适曾在《追悼志摩》里说:“志摩最近几年的生活, 他承认失败, 他有一首《生活》的诗, 诗的情调, 暗惨得可怕。”

康桥之恋。1920年秋, 为追求罗素足迹的徐志摩从美国来到伦敦, 来到康桥。这期间他认识了林徽因。林徽因出身书香门第, 其父林长民曾为段祺瑞政府的司法总长, 也是位十足的书生逸士, 曾写出了“万种风情无地着”的名句。林徽因自幼耳濡目染, 并受到中西方文化的熏陶, 既有中国传统女性的温柔韵致, 又有西方女性的热情奔放。她的绝艳美貌和高雅气质令徐志摩一见倾心, 林徽因对徐志摩也非常“喜欢和敬佩”。两人经常同游康河, 欣赏两岸的美景, 同听康桥的晚钟。“我到了那三环洞的桥上再停步/听你在这儿抱着我半暖的身体/悲声的叫我, 亲我, 摇我, 咂我……”林徽因也在《无题》中隐约透露了当年他们的交往情景:“登上城楼, 更听那一声钟响。”徐志摩越陷越深, 日夜思念林徽因。他在给林徽因的情书中写道:“我爱你。自从我第一次到你家, 你那样优雅、大方、亲切地接待我时, 我的命运之神就在我耳畔大声叫着:就是她, 你那另半个灵魂。”

但是, 林长民并不愿意徐志摩成为自己的女婿, 他更欣赏梁启超之子梁思成, 林徽因也因“少年时代的家庭阴影梦魇一样压在她的心头, 她深知母亲被冷淡的痛苦和‘家庭战争’的可怕。她知道如果自己接受徐志摩的爱情, 离婚会让张幼仪陷入痛苦的深渊”。为了避开徐志摩, 林长民于1921年10月突然携林徽因由英赴法, 并旋即回国。这时的徐志摩已向张幼仪提出了离婚要求, 并刚刚把她送往德国, 尽管遭到了父亲徐申如的坚决反对, 也遭到了恩师梁启超的训斥, 但他毫不退缩, 据理力争:“我将于茫茫人海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 得之, 我幸;不得, 我命, 如此而已。”当他满怀欢喜之情来找林徽因时, 她却突然离去, 使徐志摩万分失望和痛苦, 他也很快回国。

在康桥与林徽因从相识到相恋的日子, 成为诗人一生最幸福最留恋的时光, 这段刻骨铭心的爱, 一直伴随着他, 终生难忘。徐志摩一方面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开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意识, 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一方面又说:“我友!知否你妙目——漆黑的/圆睛——放射的神辉, 照彻了/我灵府的奥隐, 忧如昏夜/行旅, 骤得了明灯, 刹那间/周遭转换, 涌现了无量数理想的楼台……” (林徽因“眼睛乌黑明亮, 顾盼生辉”) 由此可见, 徐志摩的眼与其说是康桥教睁开的, 不如说与林徽因的康桥初恋使他开始了人生的觉醒, 产生了追求和理会发现它们的明显差异。诗人第一次到康桥, 是怀着找寻改造世界, 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而来, 充满自信, 积极主动, 因此诗歌主要赞美了康桥的自然风光和对自己的启迪之惠, 充满感激与留恋之情, 基调是深情的;第二次到康桥, 是为了躲避与陆小曼恋爱而引起的风言风语和尴尬, 因为“是临时逼出来的”, 因此文章多是对康桥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赞美, 笔调是亲切的、轻快的;《再别康桥》是在诗人感情出现严重的危机, 怀着寻找旧欢痴想的背景下第三次来到康桥而写的, 此时此刻, 物是人非:自己身心疲惫, 而林徽因和梁思成已于1928年3月结婚, 诗人昔日心中想。从此, 康桥成为他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 抒发对那段恋情的留恋和伤感成为他诗文的一个重要内容。

他先后写了许多诗文, 表达对林徽因的爱:1924年4月, 发表《鬼话》, 向世人公开表露他对林徽因的呼唤;1926年5月, 发表著名的《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到你的波心”;1931年他又为林徽因写了《你去》, “更何况永远照彻我的心底, 有那颗不夜的明珠, 我爱你!”……就是诗人的去世, 也与林徽因有关 (1931年11月19日上午8时, 徐志摩乘“济南号”飞往北平, 10时10分, 飞机到徐州机场卸装邮件时, 他忽然感到头痛得要命, 不想去北平, 但一想到晚上要参加林徽因的一个演讲会, 便忍痛继续飞行, 下午2时左右, 飞机在济南附近上空失事, 诗人意外身亡) 。

由此可见, 康桥恋情在徐志摩心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徐志摩康桥诗文对比。在诗人短暂的34岁生命中, 先后三次到过康桥:1920年9月—1922年9月, 第一次来到康桥, 归国后写下了《康桥再会吧》、《康桥西野暮景》、《康河晚照即景》;1925年3月—7月, 第二次来到康桥, 归国后写了著名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6月—11月, 第三次来到康桥, 归国途中写下了《再别康桥》。

徐志摩的康桥诗文, 大多描绘了康桥美丽的自然风光, 抒发了依依惜别之情。但是, 如果我们仔细对比这些诗文, 就的女神如今已成为别人的新娘, 徐志摩的心境可想而知。《再别康桥》与其他康桥诗文比较, 更委婉缠绵, 在深情的赞美中, 流露出浓郁的哀伤和落寞。如果没有诗人婚姻的危机和康桥之恋的痛苦, 仅仅与康桥“再别”, 是不会如此哀伤的。

《再别康桥》的情感指向

1928年秋, 惆怅的徐志摩只身来到康桥, 故地重游, 往日的欢乐又浮现在眼前, 对那段美好的时光, 既无限思恋, 又无限伤感和无奈。《再别康桥》终于在康河梦一般的氛围中诞生。

《再别康桥》, 层次分明地勾画了妩媚的金柳, 就是林徽因的象征。只有这样理解, 才能把握“波光里的艳影”, 为什么不只在康河碧波中荡漾, 还“在我的心头荡漾”。也正因为“柔波”里有“艳影”, 诗人才愿做康河水草。再如“那榆荫下的一潭……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不仅描述了拜伦潭潭水的五彩斑斓和如梦般的幽美, 而且还暗示了诗人当年曾在潭边凝思, 充满对未来、对爱情的美好憧憬, 这里沉淀着天上的彩虹, 也沉淀过他对爱情美丽多情的梦。因此, 诗人要泛舟康河“寻梦”——寻找他往日的欢乐。康河妩媚依旧的景物触及了诗人的伤感情绪:惆怅、无奈、怀旧的种种感觉洋溢在他的心头。带着排解痛苦、寻找旧欢的痴想“轻轻地来”, 得到的是更强烈的痛, 诗人只好“悄悄地”离去。

我们在把握《再别康桥》的情感指向时, 除了联系诗人的婚恋生活外, 还要考虑诗歌创作的具体背景, 即当时徐志摩、林徽因都已分别结婚, 都是有一定身份和影响的人物, 徐志摩即使要“寻找旧欢”, 也不便直接表白;即使他自己无所谓, 也不忍心伤害林徽因。他只能借景抒情——借眼前之景, 抒心中恋情。

因此, 《再别康桥》是诗人与自己隐秘的感情世界的惜别, 表达了对旧情的眷恋和珍视、寻梦时的落寞和惆怅, 在飘逸洒脱的姿态下, 蕴藏着深沉的忧郁和苦闷。 (本文为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项目号为:07CSHJ04) 1926年, 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北海结婚。动人的康河:夕阳照耀下艳丽的河畔垂柳、绿油油的多情的水草、清澈幽美的拜伦潭和星光斑斓的康河夜景。但是, 诗人“并不是单纯地歌咏康桥妩媚的自然风光” (徐荣街语) , 而是通过对康桥的赞美和依恋, 充分表达了他对林徽因那段恋情的深深怀念和珍惜, 这在诗中已充分反映出来。如“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从字面上看, “垂柳”很难与“新娘”联系到一起, 但只要我们仔细分析, 就会明白:它只是一个表意之象, 诗人看到河畔那霞彩纷披的垂柳, 轻轻拂动着柔软的枝条, 是那样的柔美多情, 它多么像当年康河边上的林徽因——自己心中的新娘。因此, 艳丽

参考文献

[1].濮思明:《徐志摩和他的〈再别康桥〉》, 《安徽教育》, 1997 (7) 。

[2].汤登仲:《〈再别康桥〉备课三题》, 《中国语言教学》, 2003 (8) 。

[3].吴福辉:《徐志摩自传》,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7年版。

[4].韩石山:《徐志摩传》,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

[5].乐齐:《徐志摩经典》,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1999年版。

3.再别康桥改写作文 篇三

那河边的柳条儿,被夕阳染成了金色,那么的光彩夺目,犹如新娘一般美丽、纯洁;小河里倒映着它那娇艳的身躯,倒映着它那华丽而又不失以往的朴素的影子。河中的水草,在水中舞动着自己柔软又油绿的身子;水草阿,你尽情地跳舞吧,把你们最好的一面展示给我;在康河的柔波里,我愿和你一样做一条自由的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是清泉吗?不是,是天上的彩虹,在美丽的浮藻间粉碎了自己的形状,只剩下彩虹的梦幻。

追寻着我的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船上载满了星星,我真想再这星辉斑斓里大声歌唱,以表达我当时的惆怅之情,但是我止住了,悄悄是离别的乐章,夏虫也失去了往日的喧嚣,安静下来了,今晚的康桥时沉默的。

4.《再别康桥》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徐志摩生平、创作及新诗有关知识;

2、分析本诗意境之美和所体现的新律诗的“三美”主张;

3、理解徐志摩在诗中表现的特别的思想感情和心绪感受;

教学重点:

分析品味本诗所体现的“三美”艺术主张和意境之美。

教法设想:

1、习兴趣。

2、一课时完成。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投影徐志摩照片)

徐志摩:(1896-1931。1915年进北大学习,1918年去美国,1924年泰戈尔访1926年结婚。他曾是北《新月》诗刊的主编。1928年重访伦敦,7月在哲学家罗素家逗留一11朋乘。

1931年11月,他从南京乘35岁。对于他的死,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

“康桥”就是我们现在所余的“英国剑桥大学”的简称。“康桥”是当时的译法。“剑桥”以它学术上的成就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也以自己优美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

代表作: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等。

散文集:《落叶》、《自剖》、《秋》、《巴黎的鳞爪》等。

小说散文集:《轮盘》

日记:《爱眉小扎》

用心爱心专心

(可在讲些徐志摩去留学的主要目的,想在中国建立英国似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想当类似美国国务卿的政治家。后又弃政从文的原因:一是受到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二是离婚与失恋的影响。)

【资料1: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剑桥大学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修听课,度过了一年多悠闲的日子。同时又深受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制度的影响,形成了资产阶级绅士兼诗人的气质。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常常,他躺卧在康河边的草地上,或看书,或听音乐,或仰望高天上流云,或泛舟河中去寻梦。

资料2女林徽音、再配夫人陆小曼),1920志摩,他的《再别康桥》。

三、品析“三美”

刚才同学们朗诵,看河景语皆情语”,只有当客观外景和作者主观情感和谐交融,“境”即指作受等。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意境美在哪里?

闭口音),有轻有重。

/我 /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一方面每句为而又平稳。

A--B--A”式的曲式结构,是“呈现——展开——再

通过诵读,我们从听觉上已深深感受到了本诗音韵之谐和,节奏之明晰,感到了音乐的美感,那么我们再看看诗的外形,分析一下它在外部形式上又有什么特点?

从段落上看,每节四句,各句又错开,整齐而又划一;从句子上看,每句字数6—8字,大致相等。句的整饬和节的匀称,使诗具有了一种什么美呢?(建筑美)美学家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则是凝固的音乐。读着本诗,一种流动的建筑美和凝固的音乐美,令你心旌摇摇,美不胜受。

3、抓住具体意象,体会“绘画美”

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曾这样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它是全世界最美的一条河。”的确,康桥的美是令人向往的。诗中选取了一系列特有的意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①提问:你认为诗中什么意象,最具有绘画美,试举例赏析:

金柳:柳,是古今诗文中常见的吟咏对象,丝丝柳条在千载而下的岁月中飘荡。而今在徐志摩笔下又呈现一种特别的绘画美。绿的柳、碧的水与西天的夕阳交融一体。柳树化为金色,色彩对比是那么鲜明和生动,并且柳树又化为“新娘”,她那婷婷的艳影在夕阳与河水的映衬下闪射着迷人的色彩!

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再看这些事物本身也不是凝滞不动的,人用了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如“荡漾”、“招摇”、图景,一种活力的气韵流动在其间,给人以立体的审美感受。

③这个立体的如画般的诗境中,诗人的动作,如“招手”、“撑”、为康河的一部分,永远招摇着生命的美丽!)

回看全诗,这色彩绚丽、错落有致的形式,这音节和谐,全韵通畅的营造出了“这一个”形成了徐志摩式的清新脱俗的意境美。

四、拓展迁移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这

/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我不知道风是在//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负//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我不/我是在梦中,暗淡是梦里的光辉。——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任选其一)讨论交流后推举代表作简要发言。

2、学生齐读课文。(齐读前,教师布置读慢点,品味诗中所描绘的形象)

齐读后讲:本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的出的画面,它们都描写 了什么呢?同学们在认真回味,看诗中有几节在描绘康桥的景色?描绘的是什么?品评一下诗中的意味。

3、讲析课文:(边提问边板书)

金柳——水草(或“青荇”)——清潭——乘船漫游

讲析:首先,诗人避开一般别离诗的告别的对象。我们的古诗有“桃花潭水深三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何愁前路无知已,天下何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写的高远深切,可离别的对象都是人。本诗则不然,诗人告别的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补充板书)轻轻的作别——金柳(新娘)——水草——清潭——

同学们齐读第二段,同时思考问题。

C 作业:想一下,作者把金柳比作新娘,金柳要真的是新娘,是一个怎么样的画面?

第二课时

提问:若将第二节的“金柳”真化为“新娘”,是一个什么画面?

明析:夕阳金色的光辉照在岸边的柳树上,那金色的柳条随风飘荡,水中,像美艳的新娘。这水中荡漾着的艳影,也荡漾在诗人心上。

首诗虽说是新诗,可也许是在祖国的古诗中获取了灵感吧!

先让学生描述第三节的画面。的爱抚。映了诗人无拘无束的生命追求与美的精神的吐露和象征。

提问:第2至第6节,主要描写了什么?

明析:描写了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借此抒发了自己对康河荇”,三是“清泉”,四是“长篙”。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提问:诗的第1,后两节,三次用“悄悄”,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

。徐志摩信仰个性绝对自由的理想,他为理想奋斗,1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

2、绘画美、音乐美。音乐美体现在音节和谐,节奏感强,押韵。

3、绘景不摹声,哀而不伤。只描绘剑桥的景色来寄托感情,对送行的人和离别时的千叮咛万嘱咐,“执手相看泪眼”的情景只字不提。

总结:徐志摩被林语堂称为“情才”、“奇才”。他虽然没见到哲学家罗素,可罗素的思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与自然相独立的东西。”与他有影响。徐志摩也说:“人是自然的产儿,„„但我要没有过康桥的日子,我也不会有这样的自信。我这一辈子只那一春„„生命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本文是这一种心境的再现吧!

结合当时国内现实,不少人认为,本诗也体现了诗人理想的破灭,一个进步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彷徨。

作业:背诵这首诗。

补充注释:

荡漾(dàng yàng):一起一伏地动。

蒿(gāo):撑船用的竹竿和木杆。

斑斓(bānlān):灿烂多彩。

笙(shēng):一种竹制乐器。

5.再别康桥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依恋之情。感受《再别康桥》的情感美、意象美、韵律美。

2、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3、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培养人文情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课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网搜索康桥图片、徐志摩头像、《再别康桥》诗题、配乐朗读录音等与课文相关材料,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学生课堂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并配以画外音。如:

“这座桥,风景秀丽,闻名遐迩;这个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这首诗,清新空灵,载誉中华。你想欣赏这座桥,走进这个人,感受这首诗吗?”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自读思考题。

(1)学生自己介绍徐志摩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徐志摩是一个生来就为追寻感动的诗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耀眼的彗星。康桥是他的知己,是他的“精神依恋之乡”。诗人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诗人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芽的。”)

(2)这首诗,让人感到很美,大致说说你觉得美在哪里?

(这首诗美在情感,美在意象,美在韵律。)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4)作者再来康桥,再别康桥,来去都有什么特点?(轻轻地、悄悄地)为什么要这样?(对它爱得情深意挚,深情款款,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深怕惊醒了它。)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他?

(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榆荫下的一潭清泉,是天上虹;是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星辉斑斓,夏虫鸣叫。)

常言“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因在夕阳中。把柳树比做新娘,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文中还用暗喻的是哪一句?

(那柳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清泉一般是碧绿的,作者为何将它比做“天上的彩虹”?

(河身妩媚不仅有榆树清水,还有岸边的绿树红花和在此洗涤的腮红颈白的少女。是-屏绣康河。)

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一语?

(“笙萧”是中国传统的用以抒发感情的乐器之一,此时他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只能悄悄欣赏,默默作别。)

诗中哪一句最能表达诗人对康桥的感情?

(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怎样理解?

(对康桥依依不舍,希望永远与之相依相偎相生相伴永不分离的感情。)、课堂讨论,交流自学所得。、教师小结。

(以上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诵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既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和蕴涵,又提高了学生整体把握诗歌意蕴的能力。)

三、品味鉴赏,体景悟情、体验情感美

(1)这首诗感情真挚,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播放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自由朗读。初步领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2)诗歌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言上同中有异,请仔细揣摩其中的意味,说说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第一节三个“轻轻”一再叠用,给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抒发了诗人对母校的虔诚恭敬,剑桥大学在诗人心目中崇高而伟大,诗人用自己的形象烘托了剑桥大学。最后一节用“悄悄”与“轻轻”遥相呼应,形成回环复沓之美,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难舍难分。作者只身轻轻来到康桥,又独自悄悄离开,与康桥宁谧的意境相符;他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与他对康桥喜爱眷恋之情相吻合;叠音词“轻轻”与“悄悄”,回环复沓,有轻微跳跃的音乐美。)2、感悟意象美

(1)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意 象感 情

云 彩难舍难分

金 柳欢喜、眷恋

青 荇对康河永久的眷恋

潭 水将留恋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长篙、星辉感情达到高潮

(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桥永久的恋情。作者甚至想永久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

(2)听老师诵读,想象夏夜星光下,诗人独自泛舟康桥,默然寻梦的画面,感悟诗歌的意象美。、品味韵律美

于诵读中感悟

诗节匀称,诗句整齐

用韵细蜜精巧

音乐和谐,节奏感强

回环复沓

(全诗共7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压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7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这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总体感知诗歌的情感、意象和韵律美。

(1)学生分组朗读诗歌。

(2)教师与学生配合朗读诗歌。

(走进《再别康桥》,我们能感受到旖旎迷人的风光,清新如画的别离,淡淡如烟的哀愁,兴奋热烈的眷恋,梦幻般的惆怅;走出《再别康桥》,我们依然觉得唇齿留香,含蓄隽永。)(3)背诵诗歌。

(徐志摩的新诗以情感美、意象美、韵律美铸就了其诗歌清新空灵的独特风格。以上教学环节,着力引导学生从这三方面感悟美、体验美、品味美,从而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

四、比较鉴赏,拓展延伸、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

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相比较,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6.《再别康桥》感悟作文 篇六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相信很多人对于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并不陌生,但是我今次带领大家赏析的却是另外的《再别康桥》,那就是现在流行乐坛最火的女子团体S·H·E的一首歌曲。

首先让我介绍一下作曲作词人,S.H.E邀请华语最具水准音乐人文雅填词、李泉作曲、袁惟仁制作的带着马蹄声的舞曲风情很是浪漫的《再别康桥》取材自诗人徐志摩在剑桥半生的凄美爱情故事,歌词的文艺气息浓厚、曲风带有浪漫的欧洲迷幻风。歌词与曲子恰到好处表现了优雅梦幻的感觉,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新民谣的唱法!歌词里面的石板街道、雨后水洼教堂、图书馆的石雕等等勾勒了一组浪漫诗情画意!并将该曲收录在第十张唱片《PLAY》中。

从音乐来看,它没有过多的花俏,仅仅只是采用电子琴,变换不同器乐的声音来使音乐性丰富起来,加上爵士鼓的节拍,节拍大部分使用四十六、二八和小附点等比较紧密的节奏型,仿佛立刻将我们带回到中古世纪的感觉。沿袭周杰伦、方文山一贯的经典风格,唯美的歌词,琅琅上口的旋律,简单却不简朴,轻快中透露着一丝丝的悲伤。在商业性歌曲泛滥的流行乐坛,它的出现犹如一股清流一样,洗涤人们的心灵,给予我们美的享受。

让我们再从歌词出发,换一个角度去欣赏这一首歌曲,其实仔细的研究一下,这首歌曲的歌词和《再别康桥》还是有那么一点的相似,有那么的一点关联,作词者将再别康桥后续到歌曲中,也是另外的一种升华,给予人们无限的遐想。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一直都那么的让人们感兴趣,一直都那么的值得研究,而在这歌词中华丽的铺陈,画面带着一丝灰色,像让人如临其境一般,你仿佛可以看到种种画面在脑海里渐渐清晰起来,一幕幕的都是在影片中可以轻易见到的画面,此刻包含着作者的感情,徐志摩当年离开康桥的时候,虽然留下了诗作,但有些感情是文字难以表达完全的,感情越复杂,就越难启齿,于是所见所闻就蒙上了与自己一样的离愁别绪。

马蹄踏过石板街道

窄巷深处有人祷告

雨后水洼教堂倾倒

意识流的四十度角

图书馆前站着半座石雕

六个便士带走一副素描

壁炉终日孤独吐着火苗

煤油灯下岁月不被惊扰

这是第一段的歌词,这段作曲者主要是从诗人的角度,通过“石板街道”“窄巷”“教堂”“图书馆”“石雕”“素描”“壁炉”“煤油灯”“红砖墙壁”“紫藤”“垂柳”“风琴”“民谣”“鸽子”“叹息桥”“咏叹调”等一系列的字眼,加上紧凑的节奏,给了我们一种神秘的感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间我好像看见徐志摩走在雨后的窄巷,马车经过石板街道那“踢踏”“踢踏”的声音,恍惚中听到巷尾那间教堂有人祷告的声音,经过那图书馆的门前,看到那站在门前半座悠久历史的雕像,看到一位穷困潦倒的画家,便用六个便士买下了他刚完成的素描,回到居住处,生火将壁炉点亮,火苗在里面跳动,安心的煤油灯下专心读书。

红砖墙壁紫藤缠绕

垂柳摇醒两岸拂晓

怀旧风琴失传民谣

中世纪就开始苍老

广场鸽子仰望天空思考

歌特尖塔勾勒末世线条

故事流过落日的叹息桥

诗人的爱还在唱咏叹调

这是第二段的歌词,相比上段,这段更偏向于作曲者对于诗人的描述,从“红砖墙壁”“紫藤”“垂柳”“怀旧风琴”“失传民谣”“广场”“鸽子”“落日”“叹息桥”“咏叹调”等的字眼中,营造了一种静谧、悲伤的气氛,不由的让我们联想到诗人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轻快地旋律却并没有遮掉悲伤的氛围,不禁让人陷入沉思中。

你在剑桥一身寂寞穿黑色学袍

你用诗句歌唱爱情押美丽韵脚

一船星辉见证那个古典的拥抱

那片水草还在怀念你撑的长蒿

“一船星辉见证那个古典的拥抱”是将原诗中的“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加以改编;“那片水草还在怀念你撑的长蒿”取自“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和“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这两句。

你在剑桥半生寂寞穿中国长袍

你用诗句告别爱情押绝望韵脚

谁的衣袖带走那片云彩的来到

离别笙萧那样沉默像一种凭吊

“谁的衣袖带走那片云彩的来到”是将原诗中最著名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加以创新;“离别笙萧那样沉默像一种凭吊”则是取自“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第二、第三段是整首歌的副歌部分,也是整首歌的高潮部分,歌词中采用另一种写法,使用第二人称的“你”,可以通过给景物富于感情,来烘托人的感情,使得那种留恋具有灰色的、沉重的窒息感,使其与音乐结合后,给人更大的震撼、引起大家的共鸣。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再别康桥》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如今,S·H·E的一曲《再别康桥》,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更是把原诗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三个女生轻轻地歌唱,将我们也带到徐志摩的身边,让我们不自觉的便融入到那图那景中。或许,刚开始听这一首歌,并不能马上的将你吸引,但多听几遍后,你便会发现,它犹如品茶一般,啜的是一种心境,品的是一份情调。几枚盈绿,一身春色,在水中观其上下沉浮,感悟人生荣辱。憩坐都市宁静清雅一角,倾听着音乐,我仿佛感受到徐志摩在康桥留学之时遇到了林徽因,但最终却没能与林徽因在一起,那种留恋之情,故地重游的那种惜别之情和当时抱负得不到实现,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7.再别康桥教案 篇七

肇庆市大旺区大旺中学 陈小燕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品味诗的意象,体会诗人真情。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诵读能力、分析诗歌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懂得感恩、懂得爱校、爱家、爱他人、爱社会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诵读法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猜老师和谁的雕像合影?她是风华绝代的林徽因的雕像。林徽因是才华横溢的建筑工程师。猜猜她在哪里读的大学?剑桥。在那里她和谁有了一段恋情?徐志摩。剑桥也叫康桥,今天我们学习徐志摩写的《再别康桥》。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徐志摩的生平、作品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诗哲等,新月诗派代表诗人。曾留学美、英。“唯爱而生,为爱而死”是他一生的写照。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再别康桥》出于诗集《猛虎集》。(2)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在那里,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形成以“爱、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和“康桥理想”;

在那里,他结识了影响他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一个重要女性——林徽因。

在那里,他遇到了当时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这位大师的影响。

(三)学习新课

1、整体感悟。(1)诵读指导

这首诗像一首忧伤的小夜曲,诗的结构整齐、节奏分明,诗的第一节旋律带着细微的弹跳性,诗的第二到第六节舒缓而悠扬,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又有感情的升华。

朗读时,语速要舒缓,语调要下降,修饰语要轻读,并在其后停顿,如:“轻轻”“西天”“河畔”“夕阳中”“波光里”“软泥上”“油油”等;强调部分要重读,如:“走”“来”“云彩”等。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标出轻、重音和停顿。(轻声在该字的下面划一横线,重音在该字的下面加着重号,停顿在该字后划一斜线。)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澜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3)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给以点评。(4)学生齐读。

2、整体鉴赏。

(1)教师提问:为什么“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要重读? 明确:这是本文独具特色的意象。

(2)教师提问:这些意象有什么特别之处? 明确:

①离别的对象特别。一般别离的诗,告别的是人,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此诗不是,告别的是康桥,作别的是西天的云彩。

②营造的气氛轻松。一般别离的诗,告别时会有千言万语的嘱托与叮咛,或牵手顿足,或肝肠寸断,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此诗却从“轻轻、悄悄、沉默”渲染出了一个只着色不摹声的寂静环境,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③意象的选择新颖。没有告别送行的人,以及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种清新感。

(3)教师提问:有人说,徐志摩的诗具有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你认为这些美在《再别康桥》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明确:

音乐美—韵脚严谨、音节和谐、节奏明快、回环复沓 建筑美—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 绘画美—诗情画意、意象新颖(云彩,金柳„„)(4)学生看投影再次齐读并欣赏这首诗。

(四)拓展训练:

徐志摩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景中蕴涵了诗人对母校的浓浓的深情。徐志摩曾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可见,徐志摩对母校爱得深沉。今天我们在大旺中学读书,你对母校有怎样的情怀呢?请同学们写一首小诗表达对母校的赞美。

1、学生写诗,读诗。

2、教师给以点评。

3、教师展示自己写的诗:

沐着九月的灿烂阳光 我们斗志昂扬,汇聚一堂

金碧辉煌的教学楼

有我们金碧辉煌的远大理想 洁净明亮的教室

有我们洁净明亮的求知目光

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 有我们迎风招展的信仰 美丽宽广的操场

有我们美丽宽广的向往

今天我们是旺中的希望 明天我们是祖国的栋梁

4、让学生给以点评。

(四)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背诵这首诗。

8.再别康桥教案 篇八

“外婆的澎湖湾,那里有我许多童年幻想,阳光、沙滩、海浪和仙人掌……”在记忆中,姥姥总是那个一直很慈祥的人;是那个一直很无所不能的人;是那个一直无所不能的人。外婆的澎湖湾,我没有。到时有那么一片园子。那是我的食品集中营和秘密小天地。先不说满园的果实,就来说说那一排壮观的猪圈,猪圈本是有很多格子的,有几个格子里养了猪,我是不敢去也不愿去的,又脏又臭,还生怕小猪崽们会欺负我,但那些堆放杂物的地方倒是乐趣无穷。我常常幻想我是位探险家,在高高低低的杂物中不停穿梭,找到一系列“战利品”之后,便开始了我伟大的事业——过家家,且总是乐此不疲。后来,又整理出一个格子,放了小桌子,小凳子,时常跑去属于我的小天地。那时,总是认为猪圈确实是很棒的。有属于我们小孩子的天地,大人们总不让在家里折腾,这样那里更成孩子的集散地。除了好玩儿,还能一饱口福。猪圈门口种了一大片蔬菜水果,随便摘下一个吃着,那感觉真是好极了。

出了院门,便是一眼的田地,无限风光美的令人迷醉。我曾在这条公路上苦练自行车,也曾在这篇玉米地里“纵火”。

那时正值秋后,秋收也已结束。孩子们一天闲着无聊,说要去烤土豆,拿着打火机、火柴、土豆跑去一片空地上,却怎么也点不着。不知是谁出的馊主意,说去堆放玉米秸的地里烤,保准很快,于是成群结队的跑去,刚点燃,一阵风刮过,火旺了,孩子们也都高兴了。可谁知,麻烦也“旺”了,哥哥拿起玉米秸玩耍把身后的玉米地也弄着了。我们手忙脚乱,顾不上快要烤好的土豆,拿起其他东西,马上扑火。可火势却不见小。哥哥说尿可以扑火,天知道这是什么歪门邪道,却越弄越旺。最后,大家索性也不灭了,反正秋收之后是要烧掉的。大家借着这火,玩了起来。一直玩到中午,个个都黑不溜秋。姥姥在问,这是怎么回事,大家也都心照不宣,这是个秘密。

9.《再别康桥》之绘画密码解析 篇九

由于意境的相通和精神的相融, 中国诗画向来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 而深受古典艺术熏陶的诗人徐志摩更是深谙此道。读者在欣赏《再别康桥》时, 不难产生那种“人在画中游”之感。

一.诗中有国画

首先, 就色彩而言, 《再别康桥》里有中国山水画中常见的青色、绿色和红色。如“青荇”、“水草”、“青草”等都或隐或显地呈现出那种润泽的清新的青色。“油油的”指浓绿而润泽的样子, 用来形容“青荇”, 由此我们可知诗人笔下的这些植物实际上有青色的也有绿色的, 整体上给人一种淡雅宜人的静谧之感。诗中的“新娘”一词是“金柳”的喻体,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全是“金色”。读者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可知, 中国古代新娘多是穿着红嫁衣晚上出嫁的, 读到“夕阳中的新娘”时纵然能想到新娘婚服上被披上一层彩色, 但基本的红色还是映在眼中的。其中, 青色、绿色为冷色调, 红色为暖色调, 一冷一暖, 一淡一浓, 相得益彰。

其次, 就线条而言, 诗中基本上全是柔软的弧线。“荡漾”着的“柳”是弧线, “招摇”的“青荇”是弧线, “柔波”的“波”是弧线, “榆荫下的一潭”的“潭”的轮廓是弧线, “一潭”的喻体“天上虹”仍是弧线。唯一的直线条就属那支“长篙”了。

了解康河的人会知道康河本身也是蜿蜒而下的弧线条。徐志摩曾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写道:“论画, 可比的许只有柯罗 (Corot) 的田野。”这充满柔软线条的画为什么会让他如此痴迷和眷恋?它带给他什么样的心理感受?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有一段话很好地解答了这个问题:“曲线之所以比断线优美, 正是曲线在时刻转变方向, 每一个新方向都被前一个方向指导出来, 这样就发生了一种转变:原先我们在运动中看见轻松;一转变, 我们掌握了时间的川流, 在现实中把握了未来, 因而感到愉快。”原来这些线条是与诗人的情感世界有内在联系的, 它是诗人抽象的心理感受在画面上的物化。这些线条的流动性给他一种自由的感觉, 以至于他多次在河边散步, 在河里划船, 是这条河给了他性灵和自由, 给了他“撑长篙”“寻梦”的浪漫情思。

最后, 就意象而言, 徐志摩所选取的也多是古代诗画中常见的意象。如实写的“河”、“柳”、“夕阳”、“青荇”、“浮藻”, 虚写的“水草”、“船”等。这些意象古诗中俯拾皆是: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中的“淑气催黄鸟, 晴光转绿萍”;元代诗人范梈的《秋江钓月》:“丝纶荡浮藻, 我船尔櫂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显然的, 诗中的意象包蕴了中国文化中由来已久的那种亲近自然之情, 使得远离康河远离英国的我们也能被深深感动。无需多少言语, 我们已能聆听到到自然之母的亲切召唤。

二.诗中有油画

本诗很明显的有油画色彩。“云彩”、“金柳”、“天上虹”、“星辉”等都给人一种色彩斑斓的感觉。它使画面显得十分华丽、壮阔、典雅, 也使我们感觉到无比的梦幻、静穆和庄严。除了色感, 这些有实有虚的景色还给人一种目迷的光感, 让我们置身其中, 沐浴着圣洁的光和色。

这些油画般的景色带给人一种轻微的动感。国画是讲究静美的。古人领悟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境界, 便受了启发, 追求一种沉默的艺术。西方则不然, 他们的运动精神是隐藏在油画的光感色感里的。云彩无一刻不在变换, 照在柳树上的金光也是一闪一闪的。“波光里的艳影”更是在动荡, 否则诗人的心头怎么会有那种“荡漾”之感?在作者看来, “榆荫下的一潭”是揉碎在浮藻间的天上虹, 注意“揉碎”一词, 它包含着“揉”这个动作。那潭水五颜六色, 使诗人想到了彩虹, 这不足为奇, 但诗人又继续猜测是有某个人或是仙揉碎了这彩虹。这样一来, 静物彩虹就变成了动态了的。总而言之, 诗人由这些色彩斑斓的意象想到的多是一些动态的感觉, 或许是出于巧合, 但这种巧合也恰好说明油画的动感在起着某种隐秘的作用。

三.中西合璧的艺术境界

这首诗既有国画风格又有油画风味, 而且我们在感受的时候并不觉得哪一方有压倒另一方之势, 而是觉察出了两者很奇怪的呈现出交相辉映的艺术效果。这一方面说明国画与油画可以实现完美“联姻”, 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大诗人的才情与才力。

首先, 《再别康桥》给人一种淡妆浓抹总相宜之感。《芥舟学画论》中说:“天下之物不外形色而已, 既以笔取形, 自当以墨取色。故画之色非丹、铅、青、绛之谓, 乃在浓、淡、明、晦之间, 能得其道, 则情态于此见, 远近于此分, 精神于此发越, 景物于此鲜妍, 所谓气韵生动者, 实赖用墨得法, 令光彩烨然也。”诗人也明白此理, 在用色上十分注意浓淡明暗的搭配。其中, 国画总体上是一种淡雅的色调, 油画总体上是一种绚烂的色调, 两者被诗人十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便产生了中西合璧的艺术境界。

其次, 这种淡妆浓抹是蕴藏匠心的。有些景物 (如“金柳”) 既有国画元素又有油画色彩, 显然是作者细心挑选的。对于其他的只有国画或油画风格的, 诗人进行了更为精细的构思和运笔。笔者揣测诗人主要用国画画法来画近景、实景, 用油画画法来画远景、虚景。

“软泥上的青荇”是近景、实景, 因为我们能看到它在“水底招摇”。这里诗人很随意地把国画呈现出来了。还有一些实景如“河畔的金柳”、“榆荫下的一潭”, 相对于“青荇”来说就远一些了, 由“那”字我们可以领会得出。“云彩”在西天, 就更遥远了。虚景如彩虹、星辉等比实景又遥远些。简言之, 诗人从空间距离、心理距离两个方面将那些遥远的景致涂上了斑斓色彩。

油画需要远观, 这是有依据的。有人看德拉克洛瓦的《希阿岛的屠杀》觉得画中那妇人低垂的眼睛极具痛苦的表情, 但走近去细看, 只是粗粗的笔触, 似乎没有画完。他问作者为什么不画完, 德拉克洛瓦回答说:“你为什么要走近去看呢?”为了要表达整体的视觉形象, 要表达空间、气氛及微妙的色彩感受, 有时甚至有点近乎幻觉, 油画大都需要有一定的距离去看。大诗人也明白此理, 于是成就了《再别康桥》这样一首淡妆浓抹的经典诗歌。

结束语:综上所述, 《再别康桥》是国画与油画完美结合的产物, 是清丽与绚烂的完美统一, 是一条河与一颗心灵碰撞后产生的火花。钱理群说徐志摩“执著的追寻从性灵深处来的诗句”不无道理。《再别康桥》便是诗人性灵深处的诗句, 从笔端自然流淌出来。

参考文献

[1]王英瑛《线条——画家情感世界的外化——解读中国画线条背后的隐形世界》《福建工程学院院报》2007年10月第5卷第5期

[2]蒋孔阳《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学术月刊》2003年第6期

10.《再别康桥》教案 篇十

1、知识与能力:了解徐志摩及诗歌背景;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歌主题;感知诗歌“三美”;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熟读、欣赏和背诵中,深切体会作者的情感,欣赏诗歌的美。

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离情别绪,体会作者深深的眷恋与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

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体会诗歌的“三美”。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近诗人:

1、徐志摩的人生信仰:

自由之梦——优裕的家庭、丰富的游历、超群的才华——飞翔

爱之梦——原配:张幼仪、灵魂伴侣:林徽音、夫人:陆小曼——破灭

美之梦——新月诗派代表诗人:《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蕴积

2、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康桥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人文氛围,还有与林徽因那段甜蜜的岁月,都让徐志摩念念不忘。这段日子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唤醒了他的诗魂,成为他的“故乡”“康桥理想”。

1、1922年,第一次离开剑桥,写下长诗《康桥,再会吧》。

2、1926年,第二次旅游英国,留下散文《我所知道的的康桥》。

3、1928年,第三次去剑桥,告别剑桥,留下佳作《再别康桥》。

二、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播放朗读视频,自由跟读,体会情感。

11.再别康桥 教案 篇十一

再别康桥 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 教学目的: 1.教学目标:体会诗中一系列意想所蕴涵的情感。欣赏本课自然幽雅的语言以及开阔优美的意境。 2.情感目标:认识徐志摩真挚热烈的浪漫主义个性,了解作者对母校剑桥大学的一片深情和无限崇敬。 教学重点: 1.重点:通过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来分析诗歌的内容。 2.难点:体会作品所表达意境 预习引导: 一、字音 撑(zhǎng)着 彷(páng)徨 彳亍(chì chù)凄婉(wan ) 颓圮(pǐ) 河畔(pàn)青荇( xing )长篙(gao ) 斑斓(lán) 沉淀(dìan) 似(sì)的 箫(sheng xiao) 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语: 你看过《人间四月天》这部电视剧吗?一个男人与三个女人的故事。 二、简单介绍《人间四月天》 1922年秋天,诗人徐志摩从英国剑桥留学归国,石破天惊地发表了一篇一一徐志摩离婚通告,文名尚未远播的他立即以此头号新闻震动了中国,造成了近代史上头一宗西式离婚事件,挑战了百年前中国的封建婚姻制度。徐志摩当时只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可以说是徐志摩为自己短促的一生所写下的注脚,“寻求灵魂伴侣”这样一个想法,引领徐志摩在匆匆的三十六载人生里历经了三段感情,交错于三个不同典型女子的生命之间,他们共同创造了诗人徐志摩,也同样因他而改变了各自的命运。徐志摩二十岁时由父母,安排,娶了十六岁妻子,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义务后,便远赴西方求学,守在家乡的妻子张幼仪,以为只要紧紧追随丈夫的脚步便能抓住丈夫的心。可是当她远渡重洋到了英国后,才发现徐志摩在旅英期间邂逅了一位才情洋溢的清丽少女林徽因。她不愿意介入徐志摩的婚姻,匆促地随父返国。 徐志摩为了反抗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婚姻及思想,毅然决然提出离婚要求,并鼓励张幼仪也跟他一样活出自己的新生活,成为反抗封建思想、改造社会的先锋,人在异乡又怀有身孕的幼仪,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几度失去求生的勇气,但最后她终于坚强起来,答应志摩的要求并决定留在异乡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离婚后的张幼仪,留在德国求学,回国后接办上海女子商业银行,一生却没有走出徐志摩的世界,这以后,她跟夫家维持着奇异的关系,共同经营事业,还替他奉养双亲,连丧事都由她承办主持。 徐志摩带着一个全新的未来回国追寻林徽因(林徽音,一个出名的才女,196月10日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祖父林孝恂光绪己丑科进士,父亲林长民,堂叔林觉民。培华女子中学毕业后赴英国留学,1924年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1925年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于温哥华结婚。林徽因是我国现代一位极具特色的作家,也是我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乍抵国门时,却听闻林徽因已接受父母安排订下了婚约,对象是他恩师的儿子一一梁思成。这对志摩而言无疑的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盘根错节的关系,进退两难的局面与夹缠不清难以收拾的感情,至此便成为志摩与徽音――生无法说与人知,只能流向诗里的秘密。林徽因虽选择了梁思成的婚事,但是她仍无法淡忘与徐志摩的感情;这段情宛若春风,拂面而来如此可亲,一旦迎身向前却只能抱得满怀愁绪,不能有结果;徐志摩十分痛苦。就在此时,北京的社交名媛陆小曼翩然而至,她虽已是有夫之妇,但却因为同样窒闷于封建婚姻之中,同样有着对爱情渴望,因而快速的呼应了诗人的热情,也因此徐志摩想把她从一个封建婚姻解救出来,开创出两人性灵自由的美丽人生。两人努力冲破了家庭的反对和社会舆论的压力,终于争取到了一场不被祝福的婚礼。他们相爱,可是当时大多数的人却说他们互相毁了对方,事实也是,徐志摩因她而声名狼藉,因她而与父母不合,因她的挥霍浪费而疲于奔命地赚钱,更因她而身心俱疲,她给了徐志摩一个爱情的答案,又给了他一个生命的问号;诗人的人生最后困在她这里。不稳定的感情生活,让徐志摩在婚后数年里感到无尽的困顿与苦闷,梦想幻灭,诗作枯竭,乃至为生活南北奔波教课,最后终于以一场意外结束了他这来去匆匆的短暂人生――为了赶赴北京听一场林徽因的演讲而搭机撞山葬送了生命,以顽童般的笑声为朋友所记忆的徐志摩,趁着盛年以这样突兀的告别方式为自己光彩夺目的人生划下句点,同时让所有爱他与他爱的人错愕与终生的怀念。 林徽因与徐志摩这段走了一生却未完的感情,也因此成为后世一直不解的悬谜,甚至,连带她的丈夫梁思成对她感情的了解及缄默也成为另一个谜;梁思成亲自捡了一块志摩坠机的残骸带回北京让林徽因一直摆在案头直到她病逝,数年后她还继续发表给徐志摩的情诗,在她临终前,她要求并第一次见到了张幼仪,却依然什么话都没说出过,张幼仪却明白了她对徐志摩的.爱。 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竟变成另一个人;她费了几年的力气帮他收集出了遗作,终身不穿华服、不打扮、不出门应酬,让自己华丽的生命从此消迹匿影在这世上。而立志追求真爱的徐志摩,他的一生虽然以不幸福的婚姻、不完美情感生活悲剧收场,然而,他以一生之力,以自己的灵魂与诗歌来讴歌并追寻生命中的真善美的精神,却也打动了每一个人的心,或许,这正是他的故事会一再的被中国人记忆的原因。 三、介绍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一生追求“爱,自由和美”。 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前期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后期主要成员有徐志摩、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前期理论: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后期理论: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主要作品有诗集《猛虎集》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19赴美留学,19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下子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朗读指导 1、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2、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下的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3、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 4、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一般的意境中。 5、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6、第六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萧,诗境恢复寂然。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 7、第七节,与开头呼应。诗人是那样不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韵味。 五、分析鉴赏诗歌 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清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象。 2.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串讲诗句 A、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3、这些意象的选择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创造了怎么样的意境? 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上一篇:苏教版二下美术教案下一篇:课堂教学机智是我们教师的永远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