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2024-08-22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共11篇)

1.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篇一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单位:柘城县邵园乡第一初级中学

作者: 张育琦

电话:***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摘要】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应以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为宗旨,通过学生已有经验和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全面训练,获得基本的语言交际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素质教育 学习过程 教学设计 个体发展 教师素质

目前在广大农村初中,虽然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尤其是面对“应试教育”的大潮,各校的英语教学仍然是把传授知识当做主要目标,教师仍然重视学生成绩的高低,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现象都无疑有悖于语言教学规律,结果是教师把-门活生生的语言实践课,上成了枯燥乏味,毫无生机的呆板课。学生学了几年英语,到头来耳听不懂,口不能言,两极分化严重,语言运用能力极差,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从而使外语教学出现了严重危机。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渗透素质教育,并让大多数农村学生接受,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和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发展特点。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经验去进行教学设计。比如我班学生曹向飞,起初对英语十分厌学,偶然的一次机会发现他特别爱表现,于是以后有什么活动,我在备课的时候都会把他设计进去,让他领导组织学生做小组练习,渐渐的他对英语产生了兴趣,英语成绩也逐渐提了上来。

二、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现在提倡任务型教学,此种教学法强调在做中学。即“Learning by doing”。通过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有助于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我们初中英语中有许多对话和短文,在学习对话的过程中,我会通过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感受对话的氛围,让学生变成对话的主角,这样学生学起来比我呆板的讲解有趣,有意义多了。在学习短文的过程中,我会提前设置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短文,并学习短文中不懂的单词和句子,这样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也促进了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想象力和创造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并且新课程要求我们要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所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很重要。

三、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鲜活的生命力。这样才能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但是在课堂中如何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可能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较为头痛的事,本人根据五年的特岗教学经验,提供了以下几点建议。

1、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中,我常对学生说:“同学们,我对你们每个学生平等看待,我会针对你们的成绩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不要认为自己学习差就放弃自己,老师都不放弃你们,你们又有什么理由放弃你们自己呢?”

2、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目前广大农村中留守儿童比例上升,由于留守农村的老人有大量繁重的劳务,同时又和孩子有代沟,所以农村留守儿童有了情感方面的问题很难找到时倾诉的对象。另一方面,他们又很少和在外的父母联系,所以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情感教育问题。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谈心。在我从事特岗教育的第一年,出现了这样一名学生,他的父母外出打工,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给他足够的生活费,但是他厌学,逃课,上网,打架,是个严重的问题学生,经过与他交谈,发现他非常聪明,而且心眼儿很好,只是父母不在身边,有了心事没有倾诉的对象,所以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来发泄以获求父母的关注。最后我们达成一致,以后他有什么心事都告诉我,我要替他保密,而且他说:“英语我想考多少就能是多少,我会努力学习的,老师放心吧。”

3、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父母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就会看父母,父母怎么做,他们便会怎么做。教师要定期地和学生谈谈心,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学生情感的缺失,另外一方面也能更好的加强学校教育。但是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不能对学生造成伤害。老师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做工作,不然这个工作应很难取得成效。

4、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参与面。我们教师平时要运用听录音、放录像、绘制简笔画等手段、组织英语演说竟赛、课外英语角交流等活动,掌握交际动态,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克服部分中差生不敢说、害怕说错、羞于启齿的语言心理障碍,尽可能多地为中差生提供交际机会,分层、分组组织他们进行情景会话表演,使转化中差生工作上一个台阶。

5、我们要坚持整体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对于英语基础差的学生,仅仅靠课堂时间四十五分钟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我平时就利用业余时间组织这部分学生个别辅导,为他们补差补缺。如果单纯采用“亡羊补牢”的做法,结果一方面旧的遗漏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已出现,老师永远在进度后面赶。我的做法是:在教学一个新单元之前,我先把学困生集中起来,让对新的内容进行提前预习,先过好单词关,并通过提问答疑、口头翻译等途径,先帮助这部分学生了解基础知识、重点句型、重点难点,打好课前预习第一关。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了解他们学习的进展情况,不断激励他们向认知运用阶段提高。通过这样提前辅导、降低难度、迎头赶上,然后回头来补缺补差,学生反而更容易接受,信心大增,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四、在教学中,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发展关系着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基本功、教学策略、教学习惯,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走向与素质教育的落实。目前,农村初中教师专业素质普遍偏低,部分教师对语言教学规律吃不透、拿不准,“用英语教学英语”尚不能熟练驾驭,对学生学习心理缺乏全面的了解与研究,严重地阻碍了英语教学进程。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素质,深入领会教学大纲,全面透彻地掌握教材,熟悉语言教学规律,研究学生心理和学习策略,同时加深对英语国家历史背景、人文地理、民俗风情等跨文化的理解,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宽知识结构和视野,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另外,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总结、积累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方法,参与教改实验,撰写教研论文,以教研促教学,使英语教学工作科学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顺利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李岚清副总理在《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一文中指出,“中国对外开放,我们一个弱点就是对外交际的语言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中国人用什么办法学英语才能了取得最好的效果。”这就表明中学英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次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的重大问题,如何进一步落实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和贯彻邓小平关于“三个面向”的指示,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大出版社2011.[2] 韦翠芹,《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报告》,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2002.[3] 龚亚夫,郝建平,200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英语(PEP),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篇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 能够较好地接收教学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 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 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 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在教学中, 可通过介绍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 介绍数学在生活、生产和其他科学中的广泛应用, 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动机.通过设计情境,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发现的快乐, 创设新颖、奇妙、引人入胜的情境, 使学生兴趣顿生, 注意力迅速集中至教师设计的情境中, 可以通过故事、幻灯、模型、动画、光碟、电视剧片断、实物展示等来创设情境;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从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 课堂教学中, 要努力营造民主、自由的教学环境, 实施开放性的教学策略, 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分层递进教学, 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各个学生的智力发展存在很大差异.因此, 教师在设计教学程序和目标时, 必须既关注全体学生, 又注重区别对待.从实际出发, 既提出统一要求, 对全体学生负责, 又注重个别差异, 因材施教, 使教学要求适合每个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例如, 在“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教学中, 要求全体学生掌握:①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上任意三点的坐标 (或自变量及其函数的三对数值) , 求解析式;②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 (或对轴方程, 函数最值) 及图象经过某一点, 求其解析式;③已知二次函数与x轴的两交点时, 求其解析式.这三种基本题型是统一要求, 在这基础上, 适当提高要求,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提高数学认识能力.

三、因材施教, 面向全体学生

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也就是说, 从多数中等生实际出发, 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 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心理等方面的个性差异,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有针对性地推进分类分层教学, 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吃好”、“吃饱”, 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发展.

课堂教学要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 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 尽可能地增加学生的独立活动, 如课本让学生看, 概念让学生想, 思路让学生讲, 疑难让学生议, 规律让学生找, 错误让学生析.另一方面, 强化教师对学生独立活动的主导作用, 做到整体把握, 分层推进, 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置于教师的引导、指导之下, 让全体学生充分参与.由于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 必然出现各类学生参与程度、学习收效不同的现象.以学论教, 教为学服务, 学因导发展, 在学生独立活动时, 教师应抓住时机, 及时了解各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情况及所遇疑难, 并依此因势利导, 分层施教.

四、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现在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法.这种教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学生个性很难得到充分发展.因此, 在课堂上,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例如, 在“圆的对称轴性质”教学中, 让学生动手, 通过折叠的方式找出圆的对称轴, 再通过旋转方式得出圆是中心对称图形, 让学生从旋转中发现与其他中心对称图形的不同之处.这样使学生主动参与, 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自操作, 从认知、理解、掌握中诱发学习兴趣和需要, 通过学生的参与使其体验到“创造发明”的愉悦.

五、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真正的素质教育必须做到因材施教, 这样才能面向全体, 因为学生的个性与先天禀赋有差异, 各方面都有不同, 这就需要教师心中有数, 一是从宏观上把握学生学习中的几个关键时期, 即遇到较难较深的知识时、训练一种新的方法时、学习上取得成功或失败时, 都有相应的处理方法.二是从微观上着手, 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每一个细微的心理变化, 都要给以针对性教育.三是给每个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最大限度发展学生个性, 以其特长改变他的短处, 让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都得到发展.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 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

1.设计开放题, 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开放题所具有的多样性、探索性、层次性的特征, 为学生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了广阔的时空, 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较好的素材和途径.因此, 设计开放性问题, 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

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篇三

关键词: 初中数学 素质教育 认识浅谈

一、更新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教育学者说:“转便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前提。”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而且各个方面不同的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在教学中教师要精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学生的主题素质在发挥中得到提升。这就是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二、初中数学教学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各学科都有本学科特定的科学知识体系和特点。中学数学具有内容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明确性等特点。我们在实施中学素质教育时,应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在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积极探讨数学知识和素质教育的结合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据此,我认为,素质教育在初中数学中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素质教育大纲指出:“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她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学中的思想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点

1、爱国主义教育

(1)通过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中,都多出涉及到我国古今成就的内容,我们有有意识的去挖掘,在讲授有关知识的同时,适当介绍数学史料,对学生就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教材中的有关编拟既联系实际又有思想性的数学题目,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等有关内容;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收到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激发学生为四化建设,为祖国繁荣昌盛而献身的精神。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主要是运用哲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是物质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量变到质变的观点等教育思想。这样既有利于学好数学知识,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正确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正确对待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辨证观点,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打下基础。

3、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教育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习惯,终身受用之。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也是数学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目的。

(二)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也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运用数学解决时间为题的能力是将来学生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1、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而忽视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我们应当从实际实例和学生原有的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他们的用途和使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需尊虚遵循的途径的认识。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大有裨益。

2、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3、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的环境,引导学生亲手操作。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用数学能力的目的。

(三)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总称。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算真正掌握了数学。因而,数学思想方法也应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之一。

(四)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品质的优良与否是国民素质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必须研究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研究思维的有关类型和功能、结构、内在联系及其在数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见解;既有广阔的思路,又能揭发问题的实质;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心理素质的教育

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它不仅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其有利,而且对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坚韧不拔的意志良好的性格特征和自尊、自强、乐观、进取的精神也有积极的作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对学习兴趣的动机、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两个方面。

4.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四

焦作市实验中学王金波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我们要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国运兴衰的关键。作为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呢?

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就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新形势下,教育教学装备不断更新,又衍生出了“电灌”。总而言之,灌输式依然占据统治地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要使学生在思想、能力、个性观念等方面都有长足发展,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思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够专注于学生记住了多少历史知识,而要注重学生对史料的探究,多方设问,加强引导。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我针对中学生的特点,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刘禅如此无能,诸葛亮为什么不当皇帝?”“曹操既然是政治家、军事家,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会以多败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必然会去了解这一时期的基本史实,在分析史料的基础上,找到答案。孩子们还提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我及时鼓励学生的提问,并长期坚持这种教学方法。这不仅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历史知识,更锻炼了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激活思维,发挥想象,激活学生头脑风暴。

“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求新求异,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其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敢于质疑。例如:在讲宋金对峙时,我引用岳王墓上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奸佞”,提出谁是害死他的真正凶手。学生们由窃窃私语到激烈讨论。很多学生认为是秦桧,有些学生则提出害死岳飞的应是宋高宗赵构,因为岳飞迎接二圣还朝会危及赵构的皇位。我看到这样的情形心中窃喜,这不就是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吗!?我就势要求同学们自己去查资料、看书籍,自己去找结论。其次,在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同时,要给学生以民主,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知识,给学生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例如:我在讲《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一课时,当学生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进行自学,对台湾问题有了较深的了解后,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既对本课内容有深刻的了解,也使得到了快乐,并且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精心设计练习,促进创造性思维的拓展。

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和形成技能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科学有效地练习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我在讲《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这一课时,在学生对本课有了较深的理解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1)写话:生活穿越。(2)小论文:我的北宋游记。(3)感受名菜:自制名菜“东坡肉”。这样的练习,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人格。

5.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五

审美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力,而且更能美化人的心灵,它是学生进行自身人格塑造的一个重要途径。而美术教学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并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只是渗透审美教育而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如何在中学美术课上渗透审美教育?其意义在哪里?笔者将在以下内容中进行详细阐述。

一、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以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美术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普及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的审美能力,陶冶其高尚的情操,同时,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思维创造力。笔者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生活美以及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高度的教育。为社会主义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准确地讲,就是为了陶冶学生的性情,美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审美教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让其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以此来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

二、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1.形式美感的培养。美术是以形式感而存在的一门艺术,学生学习美术课程,首先需要了解美术的审美形式,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元素,例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学生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进而构成了其对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知形式美感,尤其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之前,大部分学生根本无法感知其魅力,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中学美术课的进程中,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摩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于形式美的感知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色彩的结构,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形式美感的培养。对于色彩的感知,每个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般人只能分辨红、橙、黄、绿、青、紫、黑、白等简单的色彩,而画家和经过绘画训练的人就能分辨出事物的丰富色彩,理顺色彩与色彩之间的互相作用关系。在美术课中我们通过讲解、观察、练习,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观察分析能力。进而掌握这一造型语言。在图案课里,则让学生了解诸如均衡、对比、统一、变化、节奏、韵律等形式法则,并通过图案组织规律的训练,系统地了解和初步掌握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规律。2.审美情趣的培养。美术作品常常能够感化人的情绪,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曾经感染了不少人,许多人从中感受到了人性的本真美。舍科特尼科夫的《又是一个两分》使很多学生为自己学习成绩的落后感到羞愧。为此,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感情元素,进而转化为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这种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摩优秀作品等多种途径来获得。

3.审美理想的培养。当学生看到美好的事物,并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的最初表现,但这种情绪体验,直接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性,往往把握不了对与错的标准,他们不知道如何划分生活中的美与丑,好与坏,更不清楚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能够集中反映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的审美观点。同时,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快感,无形之中对于欣赏着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美术课中,教师要多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分析,或让其进行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

4.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不仅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将所学到的知识合理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像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像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像使它有形。”中学生往往充满幻想,作为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将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提升为审美创造力,以学生逐渐形成的想像力为前提,引导其进行审美创造活动。

6.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篇六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基本理念,已经为每一位教师所接受。

面对现实中有差异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的教师。

结合当前课程改革,我在教学中不断尝试,通过各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兴趣,指导和帮助他们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和探究活动中来。同时,注重对学生自身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引导学生通过“帮教助学”活动,逐渐形成“优-良-中-差”层级互助,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体系。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师-优-良-中-差”课堂差异教学法,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是可行的。现浅谈如下:1、带领学生尝试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意识传统的灌输式,被动学习模式,几乎将青少年的激情和活力消磨殆尽,灵感和兴趣多被压抑,学生的生活大多被教师主宰,他们已经不会主动去学习和探索了。在刚开始进行预习时,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基本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可以了。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我又说明,一般要求中间包含的几个层次:最低要求了解一节的主要内容,比如说,《1.1生活中的数学》只要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哪些数学知识就可以了;中等要求了解本节所讲的每一个知识点的意思;高级要求能够将本节内容讲解给他人。这样,不同的学生能够得到不同的收获,而且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努力达到要求。作为起步,我每天提前进教室辅导,指导小组长开展活动,鼓励组员大胆发言、积极思考,争取使活动得到有效的开展,让参与者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为以后的组长独立开展活动打下基础。

2、鼓励学生自我预习,有利于培养学习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初步养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并且有的学生已经感到没有挑战性了,我又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能够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把握住重点和难点。为了便于检查和督促,我要求学生在书上把主要内容做上记号。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要求他们达到理解课本的重点内容并能够基本完成例题的程度。这时,对本课的重、难点有了印象,也就能发现预习中间的困难了,课堂上就能有侧重的把预习中的难点的分析思路加以记录,以备复习时理解、巩固。熟练后,我们还可以再提高要求——自学完成练习。这就要求,不但掌握重、难点,而且能够自学形成基本的解题技能,能够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这种预习自学的形式不仅培养了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自信心,能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3、鼓励学生试讲,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前面几个阶段的培养和锻炼,学生基本能够完成课本的预习和交流,甚至有部分学生已经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和作业,有的优秀学生就有了骄傲情绪,上课时感到已经掌握了就不再认真听讲,其实他们还只是一知半解。我及时做出了大胆的改革:决定每天抽选一个学生进行试讲,师生角色互换,先由学生讲、教师听,然后教师再点评,作补充讲解,进行经验总结和系统整理。这种教学尝试,使那些一知半解的学生在试讲中发现自己知识理解的肤浅和技能掌握的粗糙。从而纠正学习过程中的骄傲心理和麻痹思想,养成塌实、谦虚的良好学习习惯。

4、倡导开展小组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新课程标准提倡“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注重培养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关注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新教材中,倡导“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我结合数学大纲要求,根据学生学习进度,每周开展一次课外活动,由小组长组织开展兴趣活动,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数学现象,培养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思维,并适时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例如:在进行《有理数加法》一节教学后,我让学生进行了一个“扑克牌”游戏,规定:红牌为正数,黑牌为负数,任意抽两张,做加法运算,在一分钟之内,完成次数最多的同学获胜。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活动气氛十分热烈,效果很好。

5、倡导学生实践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把教具甚至学生学具都在课前准备时制作好,然后在教学中直接发到学生手中去,甚至为了追求准确和统一,由教师包办代替操作,学生不需动手只观察就可以了。我认为:既然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经历知识发现的原过程,倡导学生自己收集和处理信息,提倡由学生主动探索、自动发现知识。”那么就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教具,做学具,让其自己去操作,去经历。于是大胆提出来一个惊人的观点:“懒老师带出勤快学生”。老师懒一点并不是坏事,重要的是让学生变得勤快起来!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镶嵌》一节时,根据农村学生见识较少、生活阅历较浅的现实情况,我在课前先布置了一个小组协作的课外活动作业:八人组建一个小组,每人完成自制学具,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七边形、正八边形、正九边形、正十边形、正十二边形各一个,边长统一规定为三厘米,要求必须测量准确、制作精美。由于学生的课余时间不足,我又给学生了一节午自习专门进行学具制作,并且在两个班进行巡回指导。在辅导之时,我很快就发现了学生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思维的灵光,让我欣喜而又感动。在制作正五边形时,学生就遇到了困难,不知道怎么去画,于是就有很多学生主动跑来问我,我没有直接回答提问,启发学生根据图形的性质去探索,让其自己思考、主动探寻,一会儿,就有人拿着不同的方法来寻求答案,有用画内角的方法的,有用画圆心角的方法的,我都给予了极高的肯定和适当的鼓励,学生欣喜的离开了。望着他们乐颠颠的跑回座位的背影,回想过去学生在课堂上请教老师的稀少情景,我感到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真让人感动。

7.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篇七

一、转变教育观念, 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 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的不同, 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培养目标看, 素质教育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

2.从对待学生看, 素质教育而向全体学生, 而应试教育只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

3.从教学内容看, 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 应试教育强调考什么教什么, 不考不教。

4.从教学过程看, 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学习, 应试教育则是老师一讲到底, 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5.从教学方法看, 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 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 变讲授知识为训练综合技能, 应试教育则不论学生层次与个性差异满堂灌, 大搞题海战术, 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 作业负担过重, 心理负担过重。

因此, 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 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

二、遵循语言教学规律, 优化课堂教学目标, 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学生80%以上的知识接受和技能训练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 因此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首当其冲。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 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等五个方面。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首次把“情感、策略和文化”引入教学目标, 并实现目标分极使之更加层次化、具体化, 这无疑给新时期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 对基础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带来生机。

因此, 我们必须克服过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 以新的教学总目标为依据, 优化课堂教学目标, 大到学年、学期目标, 小到一节课目标。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以情感为核心, 把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因素列入教学目标并使之具体化,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学生层次和个性差异, 达到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一改只顾“教”而不顾“学”的做法,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尤其是探讨关于“学”的方法, 促成“教学过程”向“学教过程”的转变, 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可能。

首先, 应大力提倡并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做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 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 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库, 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 应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的“学”为主体, 注重学习水平层次和个性差异,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学习活动至关重要。英语教学中, 教师有必要按照教材体系和学生认识水平, 使学生养成如下几方面的学习习惯:语音为首的听说习惯、按时预习新课习惯、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习惯、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习惯、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习惯、及时复习所学知识习惯等。

帮助学生找到最佳记忆诀窍如:从点到块记忆法、愉快白信记忆法、瞬间强化记忆法、集中注意专注记忆法、比较归纳记忆法、找最佳时刻加强记忆法、运用遗忘周期反复记忆法等、这样,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满了自信, 怀着成功感, 激发了浓厚的热情, 消除了英语学习中的畏怯心理。

四、创设交际情境, 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实践证明, 学习语言除了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还有一条最佳捷径, 那便是有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

在教学实际活动中, 即使没有一个真实的纯英语交际的大环境, 但我们绝对有能力营造、创设一个基本接近于说英语、用英语的交际小环境。大自然的千姿百态, 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 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 勇于探索创新的人物形象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等无不给语言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交际素材。如问候、指路、购物、看病、打电话、邀请亲友、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等题材, 教师一可通过实物及教具演示、看图及投影会话、扮演角色形象、诗歌故事演讲、日常生活小事对话等课堂活动运, 运用听录音、放录像、绘制简笔画等手段、组织英语演说竟赛、课外英语角交流等活动, 创设语言交际情境, 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教师还要不断调查研究, 掌握交际动态, 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克服部分中差生不敢说、害怕说错、羞于启齿的语言心理障碍, 尽可能多地为中差生提供交际机会, 分层、分组组织他们进行情景会话表演, 使转化中差生工作上一个台阶。这样, 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和学生实际相联系, 通过动耳、动口、动手、动脑组织大量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立了初步语感, 并内化知识, 形成技能, 增强了语言实践运用能力。

五、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 提高教师素质, 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

首先, 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新时期的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主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并为之改革率先垂范的创业精神, 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

其次,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素质, 深入领会教学大纲, 全面透彻地掌握教材, 熟悉语言教学规律, 研究学生心理和学习策略, 同时加深对英语国家历史背景、人文地理、民俗风情等跨文化的理解, 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拓宽知识结构和视野, 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提高教师素质, 一方面需要组织加强培训, 通过学历进修和非学历进修, 继续再教育培训等来完成, 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 研究教育法、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 学习了解认知法、听说法、功能法等教学流派的基本特征, 用现代最新语言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而得以完成。

第三, 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不断总结、积累教学经验, 研究教学方法, 参与教改实验, 撰写教研论文, 以教研促教学, 增强“科研先行”意识, 做好使自己由“经验型”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工作, 使英语教学工作科学化,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顺利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摘要:“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 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的不同。

8.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篇八

一、革新教学观念,积极主动地寻找素质教育和初中数学的结合点

要想改变在初中数学中全面渗透素质教育,教师就必须要改变自身的思想观念,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革新自己的质量观念与人才观念,要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核心,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例如:小组讨论、情景教学等,带动学生的综合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树立起新的教学观念,才能够寻找到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结合点,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创造、如何做人以及如何为人处事。

要想加快自身思想观念的革新步伐,全体教师就必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要积极主动地研究素质教育,要掌握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要了解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掌握素质教育的新的发展动向,只有这样才能够跟的上素质教育的发展并及时地根据素质教育的变化而调整教学。其次,加强对学生情况的了解,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够实现百战百胜。

二、要了解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无论是什么学科,都会有自己特定的知识体系,对于中学数学知识来说,亦不例外。中学数学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广泛性,其推理也比小学数学更为严谨,并且会随着知识的推移而变得更加严谨。因此,要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全面渗透素质教育,就必须要了解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现阶段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如下思想: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其次,要明确应该培养学生何种数学能力:1.明确培养学生何种数学意识,加强对学生知识形成的关注,帮助学生树立使用数学的思想和意识。2.强化建模训练,全面培养学生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3.加强同生活之间的联系,力求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知识的应用过程。

只有掌握了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才能够更好地“对症下药”,才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并最终实现素质教育与初中数学教学的全面融合。

三、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关注,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教学活动的深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教学具有极强的教育功能,这一教育功能不仅体现在通过教育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而且能够通过教育活动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养成坚韧不拔的性格品质。通过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等方面入手。

就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这一问题来说,教师必须要认清以下问题:首先,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给予学生学习的动机,还可以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最为活跃的状态,帮助初中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使自制力较为薄弱的初中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等教学活动之中。其次,在开展兴趣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以数学教学为基础但又不能够只是以数学教学为基础。要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等方法带领学生去探索数学知识、去发现数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要慢慢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全面革新教材内容

现阶段的教材都是以大多数的学生情况为标准而制定的,虽然能够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发展需要,但是却不能够照顾到处于“两极”的学生。因此,要想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全面渗透素质教育,就必须要以当前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基础,全面革新、调整教材内容。首先,对于处在两极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编写新的补充教材或者调整现有的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材。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也会使知识的重要性发生变化,对于学生已经普遍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的知识,教师可以减少其在教材中的比重,反之,增加学生没有学好的知识内容。

9.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篇九

摘要: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

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英语素质表现为:使用英语的能力,即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以及翻译能力。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各个方面已经普遍实施,效果颇好。但是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还存在很多问题,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应该只注重考试,应从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着手,让学生必须置身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和操练,为学生创造在一个活跃的英语氛围以提高他们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要实现这一切,英语教师在实施英语素质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关键,有良好素质的英语老师才能更好地通过英语学科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还有,学生必须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共同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素质。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初中英语教学;实施;教师素质;主观能动性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英语教育教学以教材为目标,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动机,意志,创造性等非智力因素,教学活动主要围绕语言形式展开,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是聆听着,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后学生则陷入大量的题海中死记硬背,几乎没有机会选择自己对英语某个方面的兴趣,只是一味地跟着教师的思维学习。出现这样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局面,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注重学生的英语能力的培养,没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的氛围。再加上学生已经适应了这种“填鸭式”教育,他们就没有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所以教师扮演的角色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实施英语素质很重要。本文主要通过这两个方面来探讨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二、英语教师在英语素质教育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从不同的方面提高自己的英语素质,比如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备课能力,课堂运作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与学生和同事的沟通能力等。这些能力可以帮助他或她出色地表演扮演的角色。

1.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一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

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因此,教师应彻底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主,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更新观念中,主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新课改下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转变。应形成“培养兴趣、主体参与、分层教学、异步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还应营造课堂轻松地气氛感,以引起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营造一种相对宽松的教学氛围,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可以通过点拨关键语,运用手势、眼神、面部表情、传情达意,引发兴趣:还可以走动指点,我认为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到老师很亲切,很在乎他们。幽默话语在营造轻松课堂气氛是不可缺少的。例如,上课可以通过幽默小卡片,让同学加深记忆。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养成敢说,喜欢说的良好习惯,并不断发展其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不衰。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兴趣就可能上升为志趣和志向,学习就会有更强烈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2.开口说是英语素质教育的核心动力,营造真实的语言情景。

教师调动起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后,就应该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这样,首先要求教师的英语口语一定要流利,地道。开口说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住难记的单词,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枯燥无味的语法学习中找到兴趣。如果把语法知识结合到一句学生常挂在嘴边的话中,学生便能理解性地掌握它,并能真正体会到学语法是为了能更好指导我们遣词造句,能更灵活地运用语言,掌握语言规律。所以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看关于新课的口语视频,多想想在怎样的环境下学生才能真正地做到开口说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大方地讲英语,用英语,营造真实的英语情景,学生慢慢地也会受到熏陶,久而久之,他们也会有勇气开口讲流利的英语。总之,开口说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开口说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与自豪感,开口说能改变英语教学一味“喂”的传统,开启学生自主“觅”的心窗,开口说更是我们外语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只要让学生能开口说出流利的英语,英语的听、读、写等其他方面的能力也随之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学习有了成绩而受到鼓舞时,才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的努力。” 所以开口说英语对教师的要求是要身体力行地琢磨与口语表达相关的备课内容。每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按照一定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并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学业的一颗爱心。人类任何创造活动都有其动力,对学习的爱,对工作、事业的爱,这种强烈的感情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开口说在英语教学中能使学生思维积极活跃,能激发创造力,产生自信心,使学生的进取顽强坚定,从而使英语教学焕然一新。

3.注重学生的英语发音,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在开口说的基础上,我认为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发音标准与否。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很多老师觉得纠正学生的发音很浪费时间,所以一味地忽视发音问题,觉得学生的发音只要和标准音相似就可以,对学习效果没什么影响。其实不然,经实践证明,标准的英语发音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会使用英语去交际,获得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应该是“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使用”,根据这一过程,教师要注重用英语组织教学、创设语言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但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学生无论听还是说英语,都受汉语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初学者,必须先用汉语思考好再译成英语,不能用英语组织语言。这就影响了他们听说读写的速度,更不利于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但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英语语感的增强,若有

人问 “How do you do ?”学生会不假思索的回答“How do you do ?”;“Have a nice weekend!”“The same to you!”;“Happy birthday to you!”“Thank you!”。之所以如此,不仅仅是因为熟练的缘故,更因为学生在思维中形成了这种“语言环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多指导学生广泛接触语言素材,加强英语语感训练,从而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

4. 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素质和综合素质。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言素质指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主要包括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和修辞等等;

另一方面是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和社会文化能力。

综合素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合作与参与能力和创造力;增进学生一般人文和科学知识,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社会文化、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综合素质目标与语言素质目标是相辅相成的。首先,我们是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它是语言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助于其语言能力的全面提高。其次,一堂注重发展语言运用能力的课必然会把较多的时间用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或对语意的表达上;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更多的参与交流的机会。再次,通过相互交流,学生获得信息的机会和数量也随之增多;而知识的丰富又无疑会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听和读)、语意表达能力(说和写)和社会文化能力。

5.教师应合情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导向和保证作用,它是衡量素质教

育能否落到实处的重要标志。在英语教学中,思想道德的培养要遵循示范性、感染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其中“渗透性”就是要把思想道德素质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即在听、说、读、写各个环节中,教师在寓教于乐的同时,更应以文章之精髓启迪学生的心智,以教材中的榜样形象激发学生奋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教育学认为,任何教学材料都具有德育因素,对学生可以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教师要充分把握“教师引导”与“学生主体”进行双向沟通的契机,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受到感染,心灵受到净化,并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师需要从以上这几方面着手提高自己的英语素质,使自己在素质教育在初中

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三、学生应该从以下方面提高自己的英语素质

1. 学生应积极和老师配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在英语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学生应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是课堂的主人,要充分发

挥主观能动性配合老师的引导。一定要摒弃“坐着听”的观念,要向老师提问题,主动勇敢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上主人翁的地位。但也要避免不听从老师的指导,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

2. 课后应加强自己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要养成独立地学习习惯。课后,学生应督促自己练习英语听力,进行晨读,大声地朗读,给自己营造一个

课外的学习英语的环境。还有,可以主动积极地与外国人聊天,在交流中纠正自己的发音和练习流利程度。要做到这点,就要敢于说,敢于犯错误。

3.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英语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颇为广泛。学生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英语资源,例

如参加英语贴吧,进行在线对话等等。

结语:总之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英语教师应该在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中的实施起主导作用,通过完善自己的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引导学生加强英语素质教育观念,在教学中牢固树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的思想,找到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以达到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为老师在实施过程中提出良好的建议,使自己和老师真正能从英语素质教育中得到益处。

参考文献:

1. 陈霜羸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曲靖师范学院学报[J]第2003 年1 月 22 卷 第1 期

2. 甘丹萍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J]第9卷第3期1999年7月 3. 从银枢;韩昱馨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J] , Journal of Jiamusi Education Institute,编辑部邮箱 2001年 03期

4. 芮学国华东师范大学一附初中中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

集(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2007年

5. 彭剑波;广西师范大学;An Initial Research in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glish Quality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Classroom Practice[D]2003年

6. 黄俊丽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7年第1期

7.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主办杂志

《课程教材教法》2000第3期。《全国基础教育教学优秀论文集 外语卷》一书中。

10.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篇十

摘要 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同样,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也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水平、正确的价值观的重任。如何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应成为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任务之一。

关键词 信息技术;德育教育;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1-0065-02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突出了德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这一教学目标,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实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德育渗透。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落实教学改革目标,塑造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除了在教授学生具体的信息技术、培养信息技术学科素养的目标之外,同时要培养学生养成各种良好的品质,在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形成正确权利义务观念,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履行各项社会义务,具备优良的社会责任感。

抵制各种诱惑,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需要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使得信息的传播更是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程度。它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中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互联网上的暴力、色情、个人隐私等一些不良内容容易影响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

因此,在日常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在传授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周围的各种事物,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表现

在课堂教学中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责任意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大多数课程都是在学校的机房完成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操作计算机,在选定计算机座位的时候应该事先按照教师安排好的座位进行对号入座,而不是根据个人的喜好随意选择,经过多次的重复,学生逐渐养成了这一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在上课之前、下课之后计算机机房的一些必要的整理工作,如室内卫生、关闭用电设备及门窗等等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完成,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

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化技术教学,突出强调小组学习、小组合作在学生获取知识中的重要性,在学习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发自内心地主动地探究未知领域的知识。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的特点,确定各种学习主题,最大程度地创设各种适合中学生特点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带着具体的任务有意识的学习、探究,使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探究知识的过程,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这种能力一旦养成,将会促使学生学会终身学习,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前,知识更新的速度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在这种背景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其意义是深远的。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是否具有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是一个人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团队合作的能力。目前,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从小就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呵护,在很大程度上缺少与别人的沟通合作,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设置一些团队合作的问题,使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小组合作来完成。通过合作,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了解,最大程度上汲取别人的优点,使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小组合作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能使部分在课堂上不善于发言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挖掘自身优势,进一步增强自信心。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可以利用的素材,来实现学生情感上的升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只要教师加以留意,这种资源随处可见。例如,在讲授EXCEL时,教师可以根据表格里提供的各种数据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如在课前导入环节,我们可以这样设置: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经济社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下面是我们的小记者通过调查得出的一组数据,这些数据包含着深圳经济发展的各种信息,下面我们通过EXCEL表格,来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各项的平均值、对数据进行排序、制作相关的图标来实现对深圳经济发展更直观的认识。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学生除了掌握EXCEL的数据处理的方法,也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变化,增强了爱国热情,实现了情感教育的升华。延伸信息技术教育课堂,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

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清醒地认识到,德育教育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要尽可能多地采用各种方法来实现德育在无形之中对学生的渗透。充分利用各种课内、课外资源实现德育教育的效果。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使用信息技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逐渐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笔者在讲授完EXCEL的使用以后,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每个学生去采集自己家庭近三个月的家庭消费支出情况,这些支出主要用在了哪些方面,并制作成图标的形式。这一生活化的问题,既能使学生关心自己的家庭变化,同时也能使学生看到家庭收入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

综上,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要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延伸课堂教学,实现对中学生德育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1.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1-01

时代飞速发展,初中数学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之外,更要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因此教育模式在不断的发生着转变,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模式发展的必要的发展过程。如何把素质教育应用到初中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去,是每个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数学老师必须都要面对的问题。

1.树立新的素质教育观

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首先,初中数学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重新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数学的讲授过程中,改变以往的单方面由老师讲授学生倾听的模式,充分发动起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推动学生的主动、全面而且各个都不同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好少年。但是因为学生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学习能力以及接受认知能力等发面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应当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的相关知识,科学合理的为学生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成长情境,因材施教,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各自在不同程度上获得成长和发展[1]。这样初中数学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学生的潜力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开发,潜能也不断被激发出来,综合素质也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有很大程度上的促进作用。

2.将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

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更为抽象,但是其应用较为宽泛,初中数学老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时候,可以根据数学课程的特点,将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讲授教学。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根据自身文化特点适当对素质教育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学习,了解初中的素质教育主要是由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以及良好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的教育三个方面组成的[2]。教授对于素质教育了解了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在平常的讲课过程当中不自觉的对学生进行着素质教育。

3. 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是推动世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课程之一,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就是能够在实际生活当中应用数学,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重视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1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初中生的数学思维大多不是很成熟,甚至存在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改变学生这一消极被动的思想,提升数学学习在学生心目当中的比重和分量,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让抽象晦涩的数学理论在学生眼前变得形象生动,数学不再是远离生活,永远都在课本上的东西,数学开始走进学生的生活,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是数学教学和素质教育结合的重要表现之一,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2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参与一定程度的社会实践,为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如在实践当中让学生学会测量、市场调差和分析等技能,把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结合在一起,在学的过程当中应用数学,在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体验到应用数学的快乐,并且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国民素质的重要决定因素就是思维品质的优良与否,初中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数学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知识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高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思维活动,深入研究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并且从中找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将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使学生的思维不局限在某个部分,变得既广阔又发散,既敢于创新又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 结语

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当中重要的阶段之一,初中数学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养成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初中的数学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越来越任重道远,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的积极探索,并把探索得出的成果付诸到实践当中去,切实的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初中的教育工作当中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不断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培养人才,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 韩李梅.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

坛,2012(16).

[2] 刘春来.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吉

上一篇:2017年个人查摆剖析材料下一篇:大学生支教个人总结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