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指南

2024-08-16

广播电视编导指南(精选8篇)

1.广播电视编导指南 篇一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前辅导----------影片分析部分天艺传媒影视培训中心

张艺谋的情祭《我的父亲母亲》影片分析

西安播音主持西安播音培训西安播音培训学校西安播音主持西安播音培训西安播音培训学校

张艺谋是中国当代最有内涵的电影导演,张艺谋的电影也是中国当代电影中最具可读性的电影之一(这种电影在中国很少)。看着因《一个都不能少》炒得沸沸扬扬的张艺谋,他的笑容无疑表露着他是最大的赢家。

张艺谋得意的心情,倒是使人感到了他内心的一种解脱,轻松而成熟;于是,急于想看张艺谋的新片,在电影院的巨幅海报下面就有D版影碟出售,一问是“枪版”,拒绝感官迫害,坚持碟版再看。

恰逢到人民大会堂看片,而且第一部就是《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可以说是一部诗电影,在几乎没有什么剧情的空间里勾勒出对爱情的礼赞颂歌,象音乐一样,或者说象歌剧一样(是否是《图兰朵》让张艺谋更深的感触到歌剧的篇章段落),在一个非常优美的爱情旋律中跳跃着由

联系电话:029—87246800(24小时热线)

1338497126

4情节、细节构成的音符,张艺谋就象帕瓦罗缔般咏唱着心中的爱情图腾。

影片简单的剧情是:师范大学毕业而没当教师的我回乡给当山村小学教师的父亲办丧事,母亲坚持要从县医院给父亲抬棺回乡安葬,于是我回想起村里人流传的我的父亲母亲的爱情故事。

影片用两种色调讲述现在的和过去的故事。

黑白影调,是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深知如果没有社会(国家)的责任(将纳税收入投入农村教育)、而单靠个人、群众的责任是不可能去改变中国乡村教育的冷漠的、历史的、无助的目光表述着现实世界——一个曾经贫穷的、现在还贫穷的环境里,一个曾经传诵一时的爱情让物质世界耗得人老珠黄、人去楼空,剩下的只有祭牌,就象我到父亲的小学校找我母亲的一组镜头,背景是破败学校屋顶的黑瓦,就象一座祭祠,祭祀着我们曾经重视的、却又任其失去的脊梁,在这沉重的背景中飘荡着国旗——中国人的韧性——在最偏僻的地区也能看到的国旗。

在这样沉闷的环境里,织布机缓缓的奏起了咏叹调;透

过门框、镜框、窗框,在祭台上看到了那翩翩起舞的爱情——

彩色影调,讲述着过去的、传说中的、也是我心中的真实。父亲是城里来的先生,象征着文明、未来,更是爱情的化身;母亲是村里的靓姑娘,是爱情的忠贞追求者。

影片分四个乐章来讲述母亲接先生、送派饭、吃派饭、追先生。在优美而浪漫的暖调色彩中,展开了怀春少女情犊初开的乐章。母亲穿着一身新红妆,裹在村里的人群里,仍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先生从城里来,怀着传播理想的青春信念,坐着马车缓缓驶来,在不经意的巡视中,两双目光撞到了一起。于是,母亲的心开始跳动起来,在长长的旷野里,急促而愉悦的奔跑起来,两只小辫就象心中的小鹿砰砰乱撞,情动——十分传神,换下新妆、挑起水桶绕道前村的水井打水,这水、这井,亦成为爱情的源泉。那“红”更成为爱情的祭品——“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隐喻性极复杂。第二章,讲述的是母亲如何向先生传递对爱情的信息,出现了在影片中占很大分量的“青花碗”——爱情的信物。母亲为了能让先生吃上自己亲手做的“爱情大餐”,煞费苦心、颇费周章,表现了情动少女对爱情辛苦的追寻——长镜头的追寻,在先生送学生回家的路上,母亲或前、或后的寻觅,那张清纯的面孔、跳动的小辫、弯曲的小道无一不表现出导演

心中对男女情祭中对女性执着的渴望和崇拜,这与导演在自己的开山之作《红高粱》中所强调的“我的爷爷”的叛逆、阳刚、火爆的爱情宣言不同;同样的月亮,这已不是青山口,同样的麦浪,这已不是高粱地;在麦浪中站起的不是“我的爷爷”而是我的母亲,表现了导演对爱情观念的转变——对女性爱情忠贞观的崇拜。第三乐章,是幸福的小高潮,终于、终于可以在小路上与先生相遇,幸福的母亲忘记了自己的“道具”——小筐,在旷野中扭动着幸福的背影,直到先生将小筐交到她的手中,音乐乍起,整个影片充满了活力,母亲开始准备先生到家来吃派饭,与现实阴暗的门框不同的是在阳光下的、有着生气的门框——似乎是秋菊——在变格的画面中洋溢着爱情的到来格外的幸福。“青花碗”再次提起,成为爱情的信物;与现实不同,镜框中的人也是生动而有意味的;终于,出现了“爱情化身”的先生递出的信物——“红发卡”。第四章,情祭。在爱情的结局中往往会出现问题,在吃完“爱情”的上顿时,惦念着下顿的到来,母亲又换上新红妆、带上了“红发卡”,将满腔的爱情包入蒸饺中,等候着先生的到来,先生突然回城;在面临失去爱情的时候,导演希望母亲象魏敏之《一个都不能少》一样奋力去追,在奔跑、冲突中,“青花碗”打碎了,另一个信物“红发卡”自然也失去了;必须经过不断的去寻觅、去弥补,终于在“自家的院子里”(自身)找回“红发卡”、补好“青

花碗”(破镜能重圆——并且可永世不在分离),“读书声的呼唤”将母亲推上了情祭的圣殿,将满是创伤的窗纸撕下,重新贴上新窗花,将岁月的尘抹去,只留下爱的文字——最终在风雪中煎熬,用身体受难去历练感动上苍,唤回爱情的生命——一瞬间、以至永远„„

影片没有具体地描写爱情的真实故事,而是用大量的笔墨去渲染意念的真实,包括对“爱情的是是非非”都可不考虑,只强调呼唤女性对爱情的忠贞的回归,而把影片推向高潮。

现实的高潮是“抬棺”,与“菊豆”不同的是,现实的“抬棺”(包括“教一次书”)是祭奠自己的情感意识,在世纪末的背景中尤感沧桑。

这部影片与前两部影片不同,很多地方用了摇的镜头,给人以客观审视的视觉;小学校的木栅栏的光效又给人以穿梭时光的感觉;影片是张艺谋对自身的回顾,处处都显示出张艺谋以往电影的场景、镜头、以至人物,对自身的情祭,或许更深层的是一种渴望——情感的回归。

张艺谋的电影看起来比较流畅,绝少技术性的失误,而

情节、细节设置又十分到位,不仅有很强的电影语言,还有很多的文化可读性。

2.广播电视编导指南 篇二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校主要课程如下:电视艺术概论、电视节目制作、电视节目策划、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电视文艺节目创作、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与技术、电视画面编辑基础、电视文艺编导、电视节目导播、传媒艺术概论、戏剧艺术概论、传播学、影视作品分析、中国戏曲、视听语言色彩学、电视节目策划、照明技术纪录片创作、摄影技术以及传媒产业经营与管理等课程。艺术是相通的, 学习需要认真对待, 满腔挚忱, 不心存怠解, 不厚此薄彼。

二、就业前景喜人, 对专业信心十足

目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趋势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人才编导一体化, 市场广阔, 就业前景喜人。尤其是现在网络发达, 信息日新月异, 科技进步一日千里, 学习网络艺术的学生尤易被市场接纳。总而言之, 电视台也好, 电台也罢,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舞台广阔, 只要有真才实学, 又脚踏实地, 兢兢业业, 必然能够一展身手。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实际参与的工作很多, 以幕后工作为主, 包括节目编导、编辑、剪辑、策划、撰稿、记者、摄像以及场记、灯光和后期制作, 不一而足, 根据个人喜好而择, 依据工作需要而定。如果进一步发展, 会成为电视台频道栏目组制片人, 成为管理者, 前途无可限量。

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要突破窠臼

在电视行业中,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举足轻重, 不过, 由于我国媒体发展及其迅速, 竞争非常激烈, 很多问题也随之显现。在实际学习当中, 笔者发现,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目的性较差, 对设备的技术性使用、综合性使用有所欠缺, 教学环节松沓, 对实践课程安排的时间不够, 课程内容衔接脱节。进行综合性操作中, 有的同学懵懵懂懂, 有的熟练度不够, 布置的作业不全面, 检查作业不到位, 练习作业乏味无生机。

任何工作, 都需要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多元化是用人单位对能力的要求倾向, 局限于广播编导专业的毕业生容易受到冷落。刚刚毕业, 专业技能尚不熟练, 专业优势远不明显, 怎样运用所学, 站稳脚跟, 发挥自己的特长呢?这就需要学习者卯足劲头, 勇往直前, 学好扎实的基础知识, 练就过人的组织和策划能力, 具备创新的眼光, 拥有向上的精神, 保持乐观的心态, 临事不乱, 处理问题有条不紊, 事事显出过人的胸襟韬略, 在迅猛发展的广播电视行业中如鱼得水。

四、以新的眼光透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媒体行业的发展蔚为壮观, 堪称一日千里,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水涨船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自从确立以来, 形成了自有的体系, 在动态发展中形成了多元化的学科格局, 如今形势大好。我们要以新的眼光透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对其科学定位。定位的方向包括很多, 比如课程的设置, 人才培养的新方法, 对教学旧框大胆改革, 尝试、借鉴新的教学方法, 重新审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创新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模式。艺术是相通的, 本专业也可以借鉴其他艺术学科中的表现手法、学习方法, 使之交叉互利, 增加技能的练习, 增加能力课程, 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可以肯定地说, 随着媒体行业的发展,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细化, 以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社会的影响力的增强, 以新的眼光透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进行新的定位必然是大势所趋。

五、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方法

(一) 兴趣促使传道功成

加强理论学习, 淡化硬性记忆, 进行充满灵性的实践, 不受学习旧框的禁锢, 让学习方式生动有趣, 提升了学习的创新性, 在教师的引领下将兴趣提升到极致。在课堂上, 多进行模拟实验, 与同学多进行交流, 与老师互动, 要大胆质疑, 要勇于站到讲台上发表意见, 即兴演讲, 广泛沟通。

(二) 增加学习的范围

电视业的发展瞬息万变, 知识的更新必须亦步亦趋, 局限于传统教材, 必然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所以, 要增加学习的内容, 扩大学习的范围, 要从创新的方面进行选择, 比如实用性、趣味性以及时效性。涵盖的内容要范围广, 符合时代的潮流和创新要求, 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教材的选用要使得学习者走在媒体行业的最前沿。

(三) 重视实践, 全力适应媒体行业的发展

提倡创新, 就是为了学有所用, 就是为了能在工作中一枝独秀, 实践、创新唇齿相依, 只有更多的实践, 才有创新的可能。目前中国的教育制度属于是“应试教育”, 在面对考试时, 大部分学生都抱着“六十分万岁”的心理。为了扭转这一局面, 教师要加大对学习者动手实践的能力, 达到实践与理论共考核的办法。学校方面可以结合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进行统一实践。比如, 学校可以先通过校园的话剧社、广播社、影视剧社组织比赛活动, 筛选出优秀的作品, 然后联系当地或外地的广播电视等节目组, 将这些优秀作品的作者推荐给他们。进行学习实践, 不仅能丰富他们的社会知识, 还能提供本专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定要鼓励学习者的创作性。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新要求, 对于学生来说创新更为重要, 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创作自己的作品, 其乐无穷。教师可以把学生创作纳入到教学过程中, 激励学生创造, 激发创新灵感, 活跃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 要注重学习方法, 增加学习的范围, 重视实践, 使学生对学习保持盎然的兴趣, 对前途充满信心, 注重自己在编导专业品德的培养, 长此以往, 一定会前途锦绣, 春光灿烂。

参考文献

[1].黄匡宇, 《广播电视学概论》,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9.09

3.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之我见 篇三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一、对课程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校主要课程如下:电视艺术概论、电视节目制作、电视节目策划、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电视文艺节目创作、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与技术、电视画面编辑基础、电视文艺编导、电视节目导播、传媒艺术概论、戏剧艺术概论、传播学、影视作品分析、中国戏曲、视听语言色彩学、电视节目策划、照明技术纪录片创作、摄影技术以及传媒产业经营与管理等课程。艺术是相通的,学习需要认真对待,满腔挚忱,不心存怠解,不厚此薄彼。

二、就业前景喜人,对专业信心十足

目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趋势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人才编导一体化,市场广阔,就业前景喜人。尤其是现在网络发达,信息日新月异,科技进步一日千里,学习网络艺术的学生尤易被市场接纳。总而言之,电视台也好,电台也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舞台广阔,只要有真才实学,又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必然能够一展身手。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实际参与的工作很多,以幕后工作为主,包括节目编导、编辑、剪辑、策划、撰稿、记者、摄像以及场记、灯光和后期制作,不一而足,根据个人喜好而择,依据工作需要而定。如果进一步发展,会成为电视台频道栏目组制片人,成为管理者,前途无可限量。

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要突破窠臼

在电视行业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举足轻重,不过,由于我国媒体发展及其迅速,竞争非常激烈,很多问题也随之显现。在实际学习当中,笔者发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目的性较差,对设备的技术性使用、综合性使用有所欠缺,教学环节松沓,对实践课程安排的时间不够,课程内容衔接脱节。进行综合性操作中,有的同学懵懵懂懂,有的熟练度不够,布置的作业不全面,检查作业不到位,练习作业乏味无生机。

任何工作,都需要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多元化是用人单位对能力的要求倾向,局限于广播编导专业的毕业生容易受到冷落。刚刚毕业,专业技能尚不熟练,专业优势远不明显,怎样运用所学,站稳脚跟,发挥自己的特长呢?这就需要学习者卯足劲头,勇往直前,学好扎实的基础知识,练就过人的组织和策划能力,具备创新的眼光,拥有向上的精神,保持乐观的心态,临事不乱,处理问题有条不紊,事事显出过人的胸襟韬略,在迅猛发展的广播电视行业中如鱼得水。

四、以新的眼光透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媒体行业的发展蔚为壮观,堪称一日千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水涨船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自从确立以来,形成了自有的体系,在动态发展中形成了多元化的学科格局,如今形势大好。我们要以新的眼光透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其科学定位。定位的方向包括很多,比如课程的设置,人才培养的新方法,对教学旧框大胆改革,尝试、借鉴新的教学方法,重新审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创新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模式。艺术是相通的,本专业也可以借鉴其他艺术学科中的表现手法、学习方法,使之交叉互利,增加技能的练习,增加能力课程,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可以肯定地说,随着媒体行业的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细化,以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社会的影响力的增强,以新的眼光透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进行新的定位必然是大势所趋。

五、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方法

(一)兴趣促使传道功成

加强理论学习,淡化硬性记忆,进行充满灵性的实践,不受学习旧框的禁锢,让学习方式生动有趣,提升了学习的创新性,在教师的引领下将兴趣提升到极致。在课堂上,多进行模拟实验,与同学多进行交流,与老师互动,要大胆质疑,要勇于站到讲台上发表意见,即兴演讲,广泛沟通。

(二)增加学习的范围

电视业的发展瞬息万变,知识的更新必须亦步亦趋,局限于传统教材,必然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所以,要增加学习的内容,扩大学习的范围,要从创新的方面进行选择,比如实用性、趣味性以及时效性。涵盖的内容要范围广,符合时代的潮流和创新要求,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教材的选用要使得学习者走在媒体行业的最前沿。

(三)重视实践,全力适应媒体行业的发展

提倡创新,就是为了学有所用,就是为了能在工作中一枝独秀,实践、创新唇齿相依,只有更多的实践,才有创新的可能。目前中国的教育制度属于是“应试教育”,在面对考试时,大部分学生都抱着“六十分万岁”的心理。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教师要加大对学习者动手实践的能力,达到实践与理论共考核的办法。学校方面可以结合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进行统一实践。比如,学校可以先通过校园的话剧社、广播社、影视剧社组织比赛活动,筛选出优秀的作品,然后联系当地或外地的广播电视等节目组,将这些优秀作品的作者推荐给他们。进行学习实践,不仅能丰富他们的社会知识,还能提供本专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定要鼓励学习者的创作性。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新要求,对于学生来说创新更为重要,用自己的兴趣爱好创作自己的作品,其乐无穷。教师可以把学生创作纳入到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创造,激发创新灵感,活跃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要注重学习方法,增加学习的范围,重视实践,使学生对学习保持盎然的兴趣,对前途充满信心,注重自己在编导专业品德的培养,长此以往,一定会前途锦绣,春光灿烂。

参考文献:

1.黄匡宇,《广播电视学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09

2.李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简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02

4.广播电视编导简历 篇四

姓 名: xx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90年6月

工作经验: 应届毕业生

毕业年月: 20xx年7月

最高学历: 本科

毕业学院: XX邮电大学

所修专业: 广播电视编导

居 住 地: 重庆市

籍 贯: 重庆市

求职意向

职位类型: 全职

期望月薪: 4000-5000元

期望地点: 重庆市

期望职位: 电视编导 宣传策划助理

意向概述: 自己以强大的热情想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平台,我相信我自己也相信伯乐。

教育经历

20xx年9月 - 20xx年7月 XX邮电大学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本科

自我评价

我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对学习认真踏实,对生活乐观自信,对工作充满激情,勇于探索,成熟乐观的性格,认真细腻的工作态度,使自己在工作中能够游刃有余。自己一直欣赏世界演讲大师约翰库提斯“别对自己说不可能”这句话,也成了我的人生信条。大学里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是无限的,在大学这个亚社会里我明白了很多我的年龄该知道的东西,懂得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我所遇到的人或者事,自己深知一个踏实勤奋,一个常怀责任感和爱心的人一定可以获得自己成功。因此我相信我自己,也相信优秀的您.

工作实践经验

20xx年9月 - 20xx年10月 XX小记者站 文案专员

20xx年7月 - 20xx年9月 XX电视台 实习记者

20xx年8月 - 20xx年8月 XX市农业局 文案策划专员

20xx年8月 - 20xx年10月 XXXX艺术培训学校 兼职教师

20xx年7月 - 20xx年9月 XX电台 广告策划

校内职务

20xx年11月 - 20xx年10月 书画协会副会长 传媒艺术学院

20xx年10月 - 20xx年4月 宣传委员 传媒艺术学院

联系方式

5.广播电视文艺编导1 篇五

第一章 广播电视文艺节目 第一节广播电视媒介的渊源

P4 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无线广播电台,也是第一个获得美国联邦政府所发的实验执照的广播电台是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KDKA广播电台。

1817年,瑞典的布尔兹斯发现了具有光体物质的“硒”。1873年,英国人约瑟夫.梅发现“硒”具有广电转换能力,在理论上说明可以利用电讯号传播图像,这是最早提出的电视传播原理。

P6 1936年英国在伦敦市郊的压力山大宫开办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并与1936年正式开始播放电视节目,这是世界电视史的重要里程碑。

1953年4月20日,英、法、德

3、荷、比五国第一次试办电视联播节目,1954年美国正式开办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

P8 1973年5月1日,我国彩色电视实验广播开始。10月1日,北京电视台彩色电视转入正式播出。至此,我国彩色带式广播开始形成。P10 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台于1929年在英国试播,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是1930年英国播出的《花言巧语的人》。

P20 1930年,英国广播公司简称BBC开始对电视设备作实验播出,播出多幕电视剧《花言巧语的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P23 1958年6月15日,背景电视台播出了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到1966年2月26日北京电视台播出时长两个小时的电视剧《焦裕禄》,直播电视剧走完了其发展历程。期间产生了我国第一部电视诗剧《火人的故事》,第一部电视小品《穿花布拉吉的姑娘》,第一部较长的电视剧《新的一代》。第三节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类型嬗变

P30 中国的广播电视节目主要遵循“五分法”,共分为五类,即新闻节目、文艺节目、体育节目、社教节目、服务节目。

中国的广播节目与电视节目的发展一样,都经历了:节目—栏目—频道/频率专业逐步过渡的这一路径。

 选取一个广播或是电视节目,研究和解读其结构特点,分析其类型特点

 选取一个电视栏目,分析其结构布局,总结其所体现的编导思路及传播意图。

第二章 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的职能

第一节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的职业特征

P44编导的职责通常包含或关联着五种岗位,即:编剧、编辑、导演、导播以及(在栏目性节目中从“编”到“导”一体化的大的)“编导”。此外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就是“制片人”

编剧与编辑的区分有两点:一是编剧直接创作作品,而编辑则是修改、加工别人的作品;二是尽管脚本是电视文艺节目产生的基础,但它只是生产的第一道工序,编剧完成脚本创作之后一般不再干预其他生产环节,而编辑则是贯穿节目生产的始终,处在节目生产的中心地位。P68  “广播电视文艺编导”的工作职能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 选取一个电视文艺节目,分析其元素构成及所体现的编导传播意图。

第三章 广播文艺节目的类型和特征

第二节 广播文艺节目的变现特征及编创原则

P78 广播文艺节目的传播特征 1.包容性传播特征

广播文艺节目遵循现实主义原则,其所传播的内容大都关注真实人物、真实事件等内容。在各个艺术形态内容相结合过程中,尤其在构成节目,在叙事时多以“生活流”的方式为主,让人物事件场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自然而然的展现。既无骇人听闻的大事件,也无大义凛然的英雄情结,更无狭路相逢的戏剧性矛盾冲突,通常是用导演、或某个人物通过听觉感受和心理体验来推动节目的进程和发展,力图避免创作主题思想情感对艺术形态本身的过渡干预。

2.大众性与渗透性传播特征

第三节传统广播文艺类型——广播剧

P85广播剧创作的主要分工:

1.配音:利用声音塑造和饰演角色的演员,也指为电视剧、电影、动画电影中角色塑造声音的演员。

2.策划:策划不仅是在广播剧创作前出一个想法,而是要参与整个广播剧的创作及构思。策划者在创作前期工作提出故事结构、发现剧本或争取一个好的剧本的授权。二是召集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创作人员,最后策划者还要参与整个剧的风格把握,运营并推出播出平台和市场。

3.编剧:主要是参与编制或者根据自己已有的故事改编剧本的人或团队。

4.导演:在理解剧本的基础上,参与选取演员,构建创作各个部门的团队,提出声音、音乐、音响的总体创作构想,并向创作团队阐述清楚创作意图、创作要求。

5.后期制作:是将配音演员已经分别录好的不同角色声音,业内也称干音,依照剧中人物关系、剧情关联、叙事结构进程,加以集合制作合成到一个音频里,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上音乐音响形成完整的广播剧效果。

6.平面包装设计:制作广播剧的宣传海报,存储介质外包装封套等需要相关图片。P100  选取一部网络广播剧,分析并讨论其结构设计有哪些特点?

第四章 广播文艺节目编导

第一节 广播文学节目编导

P102 广播小说:它是经过广播化精心处理,而又基本保持小说原本风貌,以诉诸听众声音形象的广播文艺节目。目前各个广播电台的广播小说节目通常分为两种类别形式:一类是短篇小说广播;一类是中、长小说连播。

第五章 电视文艺节目的类型特征与编创原则p127

第一节电视文艺节目的概念及分类

电视文艺节目是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主客观世界,通过电视声话语言,发挥电视本体特性,塑造鲜明的屏幕艺术形象,给电视观众以认知、娱乐、教育、审美四位一体的综合艺术享受的电视节目类型。

所谓电视文艺节目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针对广义的“电视文艺节目”,《辞海》对“文艺”一词的词条释义如下:文艺作为名词,其所指的是“文学与艺术的统称”。由此看来,电视文艺节目的泛称意义上是指“电视文学与电视艺术的统称”它涵盖了电视屏幕上的一切电视文学艺术样式。它主要是指人们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电视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并给观众以艺术的审美享受的屏幕艺术形态。狭义上的“电视文艺节目”主要是特指那些运用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对舞台上、演播室内演出的各种文艺作品形态,以及各类文艺活动进行二度创作。使得通过带式二度创作的艺术作品,既保留原有艺术审美价值,同时又充分发挥电视特殊的艺术功能,成为有别于舞台上和演播室演出的各种艺术以及各类文艺活动的一种新的艺术品种。简而言之,所谓的“电视文艺节目”,主要是指那些运用先进电视技术手段,对各类文艺样式进行电视艺术的二度创作,既保留原有的文艺艺术价值,又充分发挥电视的特殊艺术功能,给电视观众以新的文化娱乐和审美情趣享受的电视屏幕形态单元。它是通过电视传播媒介播出的各类文艺节目的总称。

依据电视节目的实用性划分:1.一般型,它为广泛的社会、人群服务。2.综合型,这是一种“杂志”型的电视节目,既可以是文艺节目的种群综合,也可以是新闻节目种群的综合。3.专题型,具有特定内容范畴的电视节目,如《走近科学》4.对象型,以某一部分观众为对象的电视节目,如《倾倾老百汇》。

依据目前电视屏幕上已经涌现的电视文艺节目的客观实际,依据制作、播出方式分为十类:

1.电视综合文艺节目,根据总体构思需要组合、编排杂志型、综合型、比赛型的节目。如相亲节目、选修节目职场节目。《天天向上》 2.运用电视化手段创作、加工、编辑、播出的各类文学节目。如电视小说、电视散文、带式诗、电视散文诗、电视报告文学等。3.电视文艺专题片。是指以文艺活动、文艺人物、文艺现象、文艺热点为中心题材围绕一个统一主题而进行的电视专题节目,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欣赏性、知识性。《 4.电视戏曲节目。就是利用电视编排、制作的戏曲节目。《南腔北调》《戏剧大舞台》

5.电视曲艺、杂技节目。以曲艺和杂技表演为基本素材,运用电视技术和传播方式,通过电视技术的特殊艺术处理所构成的电视文艺节目。《曲苑杂坛》

6.电视音乐节目,包含音乐电视(MV)类型。电视音乐是电视与音乐结合而成的文艺样式,即以音乐为基础利用电视化手段配以画面而成的电视音乐节目,其主要特点是可以看也可以听。音乐电视是音乐节目形态,就是将一首歌的演唱用电视的手段制作出来,使之有声有色。《中国名曲欣赏》

7.电视舞蹈节目。电视诗舞蹈的载体和媒体,担负着舞蹈的传播和二度创作。《舞林大会》《舞林争霸》《中国好舞蹈》 8.电视竞技娱乐节目。《武林风》《极速前进》

9.集锦性、选粹性的编辑类节目。《艺海星河》《广告文艺大观》《优秀小品集锦》 10.影视戏剧类节目

P134 电视文艺节目的审美特征:

1.电视文艺节目具有丰富的艺术性;文艺节目不同于新闻节目,它的基本特征就是艺术性。文艺节目的艺术性体现在 它的形象上,电视文艺是用画面和声音结合塑造形象,通过艺术形象,生动、逼真的描述大千世界的五光十色、千奇百怪的变化,反映社会多姿多彩的各个方面。2.电视文艺节目具有近距离现实性和文化性;它是通过电视化思维和电视的技术手段加工、选择和重新创作,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观众面前,并赋予它新的现实意义。电视文艺的现实性首先集中体现在它的题材上,电视文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通过艺术形象传播舆论,影响公众舆论。电视文艺的现实性体现为突出和强调文艺的思想性和教育性。

3.电视文艺节目具有广泛娱乐性;它用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去吸引观众,使人赏心悦目,并产生愉悦感。

第三节 电视文艺节目的基本编创规律和编创原则

P143 电视栏目的主要特征也是他的传播优势,包括:1.关注内容的持续、系统性。2.如片头logo标示、开始曲、色彩图形及变化方式、变化频率,时间,时长等。3.关注现实的综合性。4.互动性,包括与观众之间的互动。

P145电视文艺栏目的编创策略

1“匹配观众”的编创策略;这个编排策略是以“受众视角”,逆向推演的一个思路。就是文艺编导在选择栏目题材内容,制定栏目制作,编排结构时,应该充分考虑栏目类型与可能收看的人们,在生活周期中各个节目相匹配。

2.“竞争性编排”创作策略;即同一时段采取“差异化”做法,你提供音乐类内容,那么我提供“百老汇戏剧”通过完全不同竞争方的节目内容去吸引竞争方的观众。

3.“沿袭效应”编排创作策略;沿袭效应主要利用观众的持续关注心理,当观众特别关注或喜欢某类电视节目时,他们在看完这个节目后,如果后面的一个节目仍然把他们作为主要的目标观众,内容符合他们的兴趣,那么他们会继续关注。

4.“搭帐篷策略”编排手段;指用一个强档、热门节目拉抬其前后节目的收视率,形成中间高、两端低的形态。这个编排策略可以借鉴应用于“串接式”电视文艺节目。

5.导入策略编排;是指把一个处于强势地位的节目安排在同类目标观众的弱势节目前。应用到电视文艺节目中,文艺编导要强化设计对观众兴趣点的引导。

6.“吊床策略”编排;指用两端的两个强势节目把中间一个弱势节目的收视率带动起来,拉高其平均收视效果的峰值。在电视文艺节目编排制作的过程中,可应用观众的收视期盼,在某个单元环节前后安排趣味性更强的文艺节目内容。

 电视文艺节目的概念如何界定?

 目前关于“电视文艺节目”如何分类,依据标准有哪些?  任意选取一个“电视文艺节目”分析并讨论其类型特点?

第六章 电视综艺节目编导

电视综艺节目:所谓电视综艺节目是指将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竞技游戏和魔术等艺术形式融合电视化的技术手段加以再创作的节目形式。第一节 电视综艺晚会编导

P154 中国的电视综艺节目,以综艺晚会为主的阶段始于1990年开播的《综艺大观》

电视综艺节目形态最早源于美国,1948年6月美国《明星剧场》和《城中最受欢迎的人》也译作《城中明星》两个节目的诞生,标志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开始。

按照播出方式的不同,有录播综艺晚会和直播综艺晚会之分 ★ 大题

电视综艺晚会的策划 ★ 电视综艺晚会的创作流程及编创原则

1.总体设计(1)确定基调和设计具体节目(2)把握节目形态 2.组织节目素材创作 3.前期导演 4.撰写晚会串联脚本 5.现场导演 6.后期编辑

电视综艺晚会节目的结构形式

1.串联式结构:这是最早采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即主持人通过撰稿人写就的串联词,将不同题材、体裁、风格、内容的节目连接起来,形成一台完整的节目体系。

2.段落组合结构:将整个晚会节目分割成若干段落或单元、版块,每个段落或单元间才有主持人及串联词的出现

3.篇章组合结构:庆典类、纪念类综艺晚会或大型文艺晚出,场面宏大,隆重热烈,规格较高,在结构处理上往往采用篇章式结构。即将整台晚会根据内容和风格的不同分别组合,设计若干个篇章。4.组合回旋结构:将同类型或风格相近的节目,分别组合、编排在一起,在不同场地演出,还可以插入即时性的采访报道,再通过回旋方式将它们随时导入屏幕。

5.多元综合结构:不是刻意将节目按照某种主题或意念分割成若干单元,而是顺其自然:主题并不是那么集中,而是主题多义或“无主题”。

P176 从传播学发展历史看,具有代表性的传播模式有:1.拉斯韦尔的5w模式。2.香农一韦弗传播模式。3.两级传播模式。4.施拉姆传播模式。5.德弗勒传播模式。6韦斯特利—麦克恩传播模式。7.波纹中心传播模式。8.一致性传播模式。

 试梳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新类型借鉴了哪些国外节目的特点?

第七章 电视真人秀节目编导

第一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编导

P183“电视真人秀”的概念:指普通人或者明星在制作方说说设置的特定环境中,遵循一定规则进行某项竞赛,整个比赛过程被电视记录下来并最终以节目形式编辑播出,获胜者通常会得到物质奖励或某种承诺。其突出的构成规律主要有三方面:

一、这些节目既有把环境空间主要设置在室内进行,也有把环境空间设置在野外进行,有演播室空间为核心,也有以自然实景为主要表现空间。

二、节目的播出方式,既有栏目化单期节目形态,也有连续喝系列的栏目化形态。

三、从节目架构模式、呈现手段看,既有展现人们社会竞技性故事架构形态,既有生活记录式也有现场表演类的形态。P190 中国电视真人秀的主要类型

1.挑战生存能力与情感意志类型;野外生存型电视真人秀中代表性的栏目有《幸存者》、《古堡探险》、美国探索频道的《荒野求生》。2.文艺技能表演展示(选秀)类型;《超级女声》、《梦想中国》 3.互动娱乐与戏剧表演类型;《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4.精神与情感体验类型;《交换空间》、《变形记》 5.心灵与肉体体验类型;以整容真人秀为主,《化蝶》。6.社会生活与职场服务类型;《创智赢家》。7.教育与公益真人秀;《成龙计划》《民星大行动》 8.婚恋与情感交流类型;《恋爱巴士》《玫瑰之约》 P200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制作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时间、环境及“规则”的设置 2.矛盾、悬念与虚构繁荣艺术感染力设计 3.互动、衍生效果与商业营销

 选择一档中国电视真人秀,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本土化”观念的关联因素。

第八章 音乐电视节目编导

第一节 音乐电视的产生及发展 P204 音乐电视:所谓音乐电视,就是充分调动电视的手段,根据音乐或歌曲的内涵与节奏,以丰富、跳跃的画面节奏,多维度的时空转换,设计出包括演唱者在内的,具有情绪化又互相联系的艺术形象,同时利用多线索多画面的叙事,展现音乐核心主题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

1975年,第一部真正意义、具有唱片广告性质的音乐电视(mv)作品诞生于伦敦。《歌剧院的一夜》

第二节 音乐电视的创意与构思 P217 音乐电视几个常用的创意类型

1.叙事情节型;这种创意是以现实主义的风格为主,在生活中选择一定的生活场景,一定结构的情节,来阐释音乐电视歌词的内涵。孙悦的《祝你平安》

2.情绪感受型的创意;情绪感受型不追求情节性和故事性。它是选择一些与主题有关的富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元素进行组合排列,形成一种形象的视觉流,利用形象的积累和冲击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如音乐电视《我们的大中国》。

3.抽象变奏型的创意;这种类型的创意,主要是强调一种形式的美感,将生活中或自然界中那种具有形式美感的形象元素中的线条、光线、色彩加以提炼、抽象,用以构建具有音乐美感的形式结构;或利用创造性的手法,如搭景、制景等方法来构建具有形式美感的时空,传达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4.超现实虚构型创意;这种类型的创意直接诉请于人的思维时空的思维意象。给人一种远离现实、超然物外的感觉。它的形象大多是通过一种创造性的手段,如绘图、搭景、电子特效、电脑绘画、屏幕合成等方式来创造超现实的时空。

 任意选取欧洲国家、美国、韩国、日本、香港、台湾和中国内地的情歌类型音乐电视作品,对比分析其表现手段所表现的地域文化特点。

第九章 电视文学节目编导

P232 目前为止,人类的符号化传播历史经历了四个阶段:口头语言——文字—印刷媒介—电子和网络传播

1964年,中央电视台就将小说《小英雄雨来》搬上银幕,为中国的电视小说勾勒了一个发展雏形。

电视文学的类型及审美特征:电视文学的类型一般有电视小说、带式散文、电视诗歌、电视报告文学、电视文学片等。审美特征:电视文学的美学特征、电视文学屏幕审美特征

综合来看,历年来在中国电视屏幕上已经出现的电视文学节目,其主要的样式可以概括为三大类:作品式、节目式、栏目式。从样式类型来看:主要还是依照文学样式类型包括:电视散文、电视小说、带式诗歌等几类。

 任意选取两个香港、台湾或中国内地的读书节目,对比分析其表现手段,找出各自符合和不符合电视发展规律的手段设计,说明你的依据和理由。

第十章 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编导

P256 根据《中央电视台大事记》记载:1958年7月,北京电视台拍我国第一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电视文艺专题的分类:

1.人物类;《呼兰河的女儿》《方荣翔》《六龄童》《谢添和他的人间喜剧》《一代风流贾作光》《一个舞者的独白》《时代的歌手》 2.作品类:《中华百年祭》《中国湘绣》《一方水土一方歌》 3.事件类:《等着我——中俄跨国寻亲大型公益节目》 4.风情类:《哈尔滨的夏天》《椰风海韵》 常见电视文艺专题的结构 1.故事型的结构 2.传记型结构 3.心理表现型结构 4.音乐串接型结构 5.主持人串联型结构 6.散文型结构

第十一章 电视音乐与舞蹈节目编导

P276 电视音乐节目播出的方式主要有实况直播、实况录播、静场录播、实景录播等四大类别

目前舞蹈的种类有: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中国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民间舞及其他类型的舞蹈。

第一部具有完整情节的芭蕾是《皇后喜剧芭蕾》它标志着芭蕾舞剧的正式诞生。

1832年由玛丽.塔里奥尼主演的《仙女》开创了浪漫主义芭蕾的新时代。

现代舞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美学基本点是与古典芭蕾的僵死程式决裂,反对传统芭蕾单纯追求技巧和形式的倾向,主张以自由地抒发人的内在情感,按自然法则展开动作,因此又被称为“自由舞”。

现代舞的创始人是美国的伊莎多拉.邓肯,也被称为“现代舞之母”。

地十二章 电视戏曲节目编导

P297 戏曲的主要美学特征是: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

电视戏曲节目的主要种类有:电视戏曲栏目、电视戏曲专题片、戏曲电视剧、电视戏曲综艺。

世界上把中国戏曲、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尤其作为“中国戏曲三鼎甲”的京剧、豫剧、越剧,更是戏迷众多。中国戏曲讲究“四功五法”,所谓“四功”即唱、念、做、打。所谓“五法”则是:手法、眼法、身法、发法、步法。

6.广播电视编导论文开题报告 篇六

题目:大众文化与电视传媒的关系

一、选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加深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化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大众文化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甚至不可抗拒的文化力量,逐步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主体。探究分析大众文化传播的内在规律与电视传媒这一传播媒介的关系,是当下新时代发展情况下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电视作为一种最为普及的大众文化传播方式,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无时无刻的改变和影响我们的生活,功能越来越多样化,教育学习、娱乐、传播信息等等,怎样利用好电视传媒?为我们提供更多有效的健康的精神食粮,是每一位电视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电视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研究这个课题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本选题研究的现状

我国对大众文化与电视传媒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当前国内外对本选题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下几方面:

(一)大众文化的科学化发展方向

21世纪是知识科技的经济世纪,科学技术成为决定生产力、社会文化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领域的文化形态要跟上时代步伐,就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的科学科技知识、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整合当代科学精神,从而呈现出一种科学化发展方向。否则,就有可能是产生发展停滞,甚至有可能误入歧途。

(二)大众文化的民族化发展方向

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不能盲目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断,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反映民族文化思想内容、体现民族文化风格、优化民族文化人格和展示民族文化精华,这是确立中国国际文化地位的基本条件和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最先进民族之林的基本要求,也应当是21世纪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

(三)大众文化的人文化发展方向

大众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和

最高价值目标的人文文化形态。纵观其发生发展的所有过程可以发现,大众文化自始至终都体现着一种人文精神、蕴涵着一种人文的目标并昭示着人文价值理性。随着人类的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和人类主体意识的日益觉醒,大众文化作为人民自己的文化在21世纪将更加鲜明地凸现其人文本质和人文精神。体现和反映21世纪中国大众文化发展方向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做到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必须贴近大众文化生活、尊重大众文化权利、满足大众文化需要、反映大众文化理想和提升大众文化人格。

(四)大众文化的国际化发展方向

当下是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世纪,每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做到持续稳定发展,都必须与整个世界保持全面开放交流的状态,广泛全面学习和吸收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与国际主流文化相接轨、与国际文化新进展相符合。具体到贴近百姓生活、影响民众精神的大众文化,就要有效地发挥引导大众追求、促进大众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需要广泛及时地吸收并且借鉴国外的有益文化成果来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海并积极创新其表现形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在大众文化中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五)大众文化是一种浅层次的文化

大众文化发展的范围不够广,程度不够深,停留在浅层次,低水准的发展状况上,严重制约了大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广大人民受益度大打折扣。大众文化是更多地追求经济效益的文化。当下越来越严重的商业性文化炒作逐渐主导了文化的本身,以至于遮蔽了文化的本意,大众文化开始沦为不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一种浅层次娱乐。大众文化脱离群众喜闻乐见的宗旨。真正处在文化社会中的大众文化,必须深入到生活中去,不能漂浮于层面,下到社区中,下到民间中,才能构建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真正创作出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作品。

(六)电视传媒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电视传媒以民为本,坚持为人民服务、具有巨大传播优,为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已经逐渐成为大众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主要传播媒介,近年来电视台频频播出的综艺晚会、时装表演、流行音乐、广告等都属于大众文化传播的具体表现。使大众文化在传播中具有干预生活直面社会的入世性,对人们各方面的影响日趋明显。

(七)电视传媒对大众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电视传媒通过传播功能与创造意义的功能逐渐合一以及电视媒体的多样性和多元性和内容的极其丰富性,赋予受众群体更大的选择的能动性与自由度,同时也使大众文化在接受与继承的两个极端的融合中不断发展,充分深入人心。

八、电视传媒对大众文化受众群体的影响力。电视传媒媒体的伟大与可怕之处便在于它水滴石穿、有意无意地形塑观众的趣味、喜好之型,欣赏习惯、文化生活,在无形之中发挥一种强制的引导性。

三、本选题创新点

通过论述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状态和趋势,结合电视传媒的发展水平及其特点,推究二者存在的关系和对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影响,并为大众文化与电视传媒进一步的结合与发展提出新的建议。

四、论文基本框架

一、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状况

(二)大众文化的发展发展状态和趋势

(三)当代大众文化目前所面临的发展问题

二、当代大众文化与电视传媒的关系

(一)电视传媒在大众文化中的影响

(二)大众文化对于电视传媒的意义

(三)大众文化与电视传媒结合的意义

三、大众与电视传媒交融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一)大众文化兴起和电视传媒传播的盲目性

(二)大众文化中传统不良习俗对大众文化的腐蚀

(三)商业化电视传媒对低俗文化的推波助澜

四、大众文化与电视传媒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

(一)引导大众文化利用电视传媒传播,确立基本思想原则

(二)要弘扬时代主旋律,利用电视传媒对大众文化进行积极传播

(三)利用电视传媒对大众文化进行的推广中要不断提高格调和品位

(四)确定大众文化在电视传媒中的文化地位,引导商业性的适度原则

五、结论:

7.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的探讨 篇七

1 创新思维培养的影响因素

广播电视编导工作人员, 只有满足2种条件, 才能培养出创新思维。这2个条件就是基础知识和大量思维培养训练。同时, 这2点也是影响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在创新方面成败的重要因素。广播电视编导大部分情况下是进行集体模式的创作, 这给成员发挥想象力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广播电视节目本身就缺乏创新, 如果只在意创作结果, 不在意创作过程, 一味地追求收视率, 再加上本身人员体制方面的问题, 创新力不足也是正常的。

2 创新思维培养的特征

当下, 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 要体现出节目的时代性、新颖性和开放性, 这是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特征。其中, 新颖性是最重要的一环。作为主要特征, 重点体现在广播电视编导的理念、观点和表现手法上, 这种“新”要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创新思维, 可以从不同点、侧面、角度去挖掘题材, 在挖掘题材的基础上扩大创作范围, 随机应变、思考、创作;要不断努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向其他优秀节目学习, 学习节目的展现方式和表现手法, 提炼出全新的表现形式和手法, 引用到自己的节目中, 最后总结出符合自己节目的新观点。创新不是单纯的改变创作模式和作品的内容, 而是要运用创新的思维, 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符合人类发展要求的全新作品。因此, 新颖性是编导创新的重要特征。

3 创新思维培养的措施

3.1 做好节目定位, 树立优良编辑意识

对于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定位, 是十分重要的。节目的定位, 是创造有生命力作品的基础, 对于创新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注意观察平时的生活, 艺术虽然高于生活, 但更来源于生活。只有在生活这个知识储备丰富的地方, 才能找到最佳素材。如果是为了创新而创新, 作品就会脱离现实, 变得游离。在培养编导工作人员创新思维时, 最基础的就是找准节目定位。当然, 搜集大量素材, 树立编辑意识也很重要。

3.2 经验与直觉相结合, 运用新型编辑方法

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中, 灵感和直觉是最不能缺少的, 灵感是积累了大量信息后, 大脑通过潜意识对信息进行加工, 最后成为自己想要的信息。而直觉是思想认识新的飞跃和升华。将灵感和直觉有机结合, 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编导从业者对事件的全方位认识。当然, 有意识地培养灵感和直觉, 是至关重要的。将已有的经验理论当做实践基础, 运用新型的编辑方法, 激发广播电视编导从业者的创新激情, 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人员的创新思维。

3.3 注重细节, 树立新型编辑意识

广播电视的艺术, 反映的是社会要求和时代风貌。想要制作出有创新精神的作品, 就要体现时代精神, 跟紧时代步伐, 尽可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这是创作者必须要满足的基础条件。在平时的创作中, 很容易陷入单向惯性思维, 这样只会导致创作思路狭窄, 方向单一。虽然不排除会有积极影响产生, 但更多的是消极影响。因此, 若将逆向思维和顺向思维相结合, 就更容易创造出好的作品。逆向思维和顺向思维结合得合理, 就容易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现出创新, 也更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4 加强竞争、合作和奖惩机制

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想取胜, 都离不开良性的竞争, 良好的竞争可以使人不断激励自己、超越自己甚至超越他人。广播电视编导事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 当然也离不开合理的竞争。同时, 相互间的合作也是十分重要的。

此外, 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完善广播电视编导的评价机制也十分重要。完善机制, 可以激发工作人员的创新思维, 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把栏目收视率和社会影响等因素有机结合, 综合评估, 这样更能保证机制的公正、公平。

4 结语

在广播电视编导的创作中, 要想有更多的创新, 就应该随时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把众多创新思维结合起来, 培养自己的创新思想和思维模式, 并将其转化成自己的灵感。有了创新意识, 就会创作出更多的兼具创新理念和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优秀电视作品, 更易于观众接受, 使广播电视艺术取得更长足发展。

摘要:编导的创新思维是广播电视事业能够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传统形式的广播电视媒体已经很难再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因此对编导创新思维的培养更为迫切。本文在探讨影响编导创新思维培养因素的基础上, 分析创新思维相关特征, 探讨出培养创新思维的一系列措施。

8.广播电视编导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篇八

关键词:电视 编导 基本素质

广播电视编导,是一门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艺术类学科,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出能够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选题、策划、编改、创作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有人把编导工作比作整个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心脏”。因此,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当今的复杂环境中,广播电视编导人员都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素质,学会与时俱进,以不变应万变。

一 、较高的政治水平与理论素养

作为主流媒体的工作人员,广播电视编导首先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熟悉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与纲领。无论是广播还是电视,都是主流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流媒体的职责不仅是要为受众传播内容,更肩负着引导舆论走向的使命。尤其是在当今媒介融合的环境中,广播电视编导更应该擦亮眼睛、不断学习,深刻理解广播电视的宣传方针、宗旨,才能做出更符合时代要求的好节目。

编导的工作极其繁重,从节目的选题、策划到最后拍摄方案的制定,每一个环节编导人员都要参与其中,责任十分重大。而如何才能够出色地完成每一个环节,这就要求编导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即厚实的影视知识。一名出色的编导,首要任务就是要将本专业的知识学透、学精,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无论遇到多么复杂的情况,都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

二、较强的审美能力与创新思维

“审美,是广播电视艺术最本质的特征,而受众从艺术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中介因素就是内心的情感。”受众在收看电视节目或收听广播时,只有内心受到触碰才能够对节目的内容产生共鸣,进而引发思考,激励受众去向往更高的追求,这也正是广播电视节目的正能量所在。而要想让受众对节目有美的享受,这就对广播电视编导的审美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要清晰节目的定位。每一档节目都有相对固定的受众群体,他们有着相似的审美与兴趣,在详细了解了受众群体的审美要求之后,更方便对节目内容进行创作,调整。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节目的构建到画面的运用,并不局限于视觉上的“美”,更重要的是能让受众在心里感受到“美”。

在广播电视编导的工作中,与审美能力同样重要的还有创新思维。都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对于编导来说,要想做出让观众喜欢听、喜欢看的节目,一定要时刻给予他们新鲜感。这种新鲜感并不是天马行空,偏离群众生活,恰恰相反,它是需要高度贴合群众生活,让受众在感受到新鲜的同时还能够引起情感的共鸣,这才是广播电视编导应该具备的一种素养和能力。

三、熟练掌握与灵活运用视觉语言

对于电视编导来说,除了要掌握广播电视编导的通用技能外,还应该熟悉掌握与灵活运用电视所具备的视觉语言。法国编导阿里山大·阿尔诺说:“电影是一种画面语言。它有自己的单词、语法、措辞、语形变化、省略、规律和造句。”这就说明,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他们都是一种能够通过画面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形态,画面具体可包括人物的一个眼神,镜头的一个切换,甚至是一个场景颜色的运用,这些都是电视画面所能传递出的内容。因此,一个好编导就是要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这种视觉语言,要让电视观众看得懂,看得精彩。除了文稿的写作,视觉语言的运用也是衡量一名编导能力的标准之一,而这种能力并没有固定的模板,每个编导都有自己的风格特色,都有自己对画面的理解,最重要的是要逻辑清晰。

在电视节目创作中,灵活运用视觉语言的最直接体现就是镜头的运用。蒙太奇技巧是电视创作的基础,即通常我们所说的画面剪辑。无论是前期的拍摄,还是后期的剪辑,编导都要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编导脑中要有强烈的画面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画面,想要表达什么样的中心思想。

四、出色的现场组织与协调能力

广播电视编导的工作范围相对较广,尤其是电视编导,除了需要与摄像、后期进行沟通外,在节目的拍摄现场还要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在拍摄时会遇到很多预料之内与之外的问题,比如说拍室外节目突遇大雨,又不能取消拍摄计划,那么此时编导就要想办法改变拍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编导要负责与拍摄场地的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的说明与沟通,以得到积极配合。一名出色的广播电视编导应该具备处事不惊、随机应变的能力。

纵观当今的广播电视节目,最大的问题就是模仿性强,节目本身缺少创新点,这与广播电视编导的能力有着一定的关系,这种现状就要求编导人员,要尽快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欣赏优秀节目、吸取养分的基础上,一定要结合自身节目的定位和特点,创作出真正代表栏目品牌的的节目,这对于传统媒体未来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段雨欣.浅析广播电视编导的素质要求[J].新课程(下),2012(04).

上一篇:小学新年晚会主持词下一篇:特种设备生产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