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教学反思

2024-08-20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精选8篇)

1.乡下人家教学反思 篇一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

郭子贤

《乡下人家》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通过描绘一个个独特、迷人的场景,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教学时,我用“独特、迷人”来统领全文教学,首先布置了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任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们,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学生能较快融入到课文的情景中去.他们找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读给大家听,通过指名汇报读句子——品词语——有感情读等多层次、有目的的读,.如:对“探”字的理解、点拨,纺织娘唱歌等等,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感悟。在学生充分感悟课文内容后,我又布置学生“在电脑上描绘出心中那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画完后用文字描述出来,再发到班级学习论坛中和同学们交流分享。”学生的积极性又一次被调动起来,对“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的风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乡下人家教学反思 篇二

作者陈醉云先生是台湾国立中央大学的教授, 写下这篇美文的时候他已经六十多岁了, 对于一个离开故乡 (浙江上虞) 几十年的海外游子, 他听惯了城市的喧嚣, 过惯了城市快节奏的生活, 但最最怀念的还是儿时的乡下生活。在他的记忆里, “乡下人家, 不论什么时候, 不论什么季节, 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于是作者笔下的动植物, 被赋予了人的生命, 是一种自然的人化与人化的自然。所以教学本课的时候, 要重点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感受到“乡下人家, 不论什么时候, 不论什么季节, 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同时教学的难点也正是这个。

屋前瓜架趣

“青、红的瓜, 碧绿的藤和叶, 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 可爱多了。”

乡下人家总是那样勤劳, “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 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 或种南瓜, 或种丝瓜, 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 爬上屋檐”。那个“总爱”里透露着乡下人家的那份勤恳与爱美之心。屋前的瓜架是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这“风趣”就体现在“可爱”一词。屋前瓜架比那高楼门前的石狮子和大旗杆要可爱得多, 但并不是说石狮子和大旗杆不可爱, 只是可爱的程度不一样而已。瓜架色彩明丽, 生活气息浓厚, 纯朴而自然, 较石狮子和大旗杆而言, 它可爱在: (1) 色彩丰富。这瓜架不像石狮子和大旗杆那样颜色单一, 它有青的、红的, 还有其他更多的颜色, 而这么多颜色组合在一起又显得那么自然与和谐。 (2) 形状多样, 姿态优美。天下没有两片叶子是相同的, 所以这么多藤藤叶叶就组合成了朴素又柔美的屋前瓜架。 (3) 具有灵动的美, 是对生命的热爱。因为那些藤叶是有生命的, 有对生活的向往, 它们每天都在变化, 每天都在拔节。

此板块通过细读屋前瓜架图, 来感悟这瓜架带来的“风趣”与“可爱多了”。重点也是难点, 要让孩子研读“可爱多了”这个词中的“多”到底多了什么。

(1) “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风趣”在哪里?

(2) 可爱在哪里?

(3) “屋前瓜架”后加一个字, 你觉得哪个字比较妥当?

门前鲜花丽

“有些人家, 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 芍药, 凤仙, 鸡冠花, 大丽菊, 它们依着时令, 顺序开放, 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朴素”与“华丽”本是相对的, 可用在这里一点也不矛盾。这些花的朴素在于: (1) 在农村随处可见, 并不名贵; (2) 家家户户门前的场地上随手种着, 不像公园里的花要精心伺候, 甚至有些本没有种, 而是花籽自个儿落地生根而已。

就是这些朴素的花, 却开得那么漂亮。为什么呢?是因为空间开阔、空气清新、肥料好……

此板块通过让学生比较“朴素”与“华丽”的本意来质疑文本, 同时明白为什么用这两个词语。

(1) “朴素”和“华丽”本来是相对的, 为什么课文中却说这些花是“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2) 这些花的“朴素”在哪里?

(3) 成就这些花如此靓丽的原因是什么?

(4) 句式练习:春天, 芍药绽放出娇艳的笑脸;夏天, 凤仙____;秋天_____, 鸡冠花与大丽菊;冬天, ____。

(5) “门前鲜花”后加什么字恰当?

屋后春笋探

“几场春雨过后, 到那里走走, 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 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这些笋芽儿们是多么富有生命活力啊, 成群结队而出;又是多么淘气可爱的小家伙们哪, 瞧———“探出头来”了。着眼这个“探”字, 我们仿佛看到了雨后春笋那迫不及待的神情, 那是对春雨的贪婪吮吸, 那是对雨后田园气息的尽情吐纳, 那更是对春回大地的急切渴望。

此板块着重研究一个“探”字, 来感悟雨后春笋的勃勃生机。

(1) 你读懂了什么?

(2) “探出来”与“长出来”有什么不同?

(3) 说话训练:如果你是这些小春笋, 你那么快从地里钻出来想看什么?

(4) “屋后春笋”后面加什么字?

院里鸡群欢、河里众鸭闲

“鸡, 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乡下人家养鸡养鸭是最平常不过的, 所以一切都是那么顺其自然, 只是“照例”而已, “总要”而已。院里鸡群是和和美美的一家人, 生活在一起是多么的开心啊!“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 就会有鸭子, “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 它们也从不吃惊”, 这又是一群怎样悠闲自得的鸭子呀!

此板块不做铺陈, 让学生感受到院里鸡群那份开心与河里众多鸭子的那种悠闲。

(1) “院里鸡群”后面加什么词比较恰当?

(2) 乡下人家的鸭群在小河里觅食嬉戏, 这是一群怎样的鸭子?

门前晚饭闹

乡下人家的晚饭是高谈阔论的, 是无拘无束的, 而此时:

“天边的红霞, 向晚的微风, 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 都是他们的好友, 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 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向往、令人回味的乡村美景图啊!但作家呢?他就像是一只远方的鸟儿, 几十年啦, 他还从未回过巢呢!作者陈醉云先生就是怀着这份浓浓的乡思与淡淡的乡愁写下了《乡下人家》。去不了的地方叫远方, 回不了的地方叫故乡, 所以在作者的心里, “乡下人家, 不论什么时候, 不论什么季节, 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此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朗读与想象来感悟乡下人家的那份美丽, 同时插入作者介绍, 让孩子明白游子心中的那份回忆, 从而使他们能珍惜童年时代的点滴美好。

(1) 读着“门前晚饭”的场景,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加个什么字最好?

(2) 带着那份浓浓的乡思与淡淡的乡愁读读晚霞中的乡下人家。

夜静催眠恬

秋天的晚上, 人们在纺织娘“织, 织, 织, 织呀!”的叫声中进入了梦乡, 那是一种甜甜蜜蜜的美, 更是一种安安静静、祥祥和和的美!

此片段也不做详细品读, 让孩子们在朗读中体味这种和谐之美, 体味“夜静催眠”之后用哪个词更恰当, “甜”还是“恬”?

“乡下人家, 不论什么时候, 不论什么季节, 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所以在学习本文的时候, 教师不可牵着学生走。以上几个板块由学生自主发现, 自由选择学习顺序。当学生对文本全部解读完毕, 教师可以带领大家再做一个整体的回顾, 同时进行想象拓展, 做一个小练笔。关于这个小练笔, 笔者不认同从陈醉云这个游子身上入手, 因为这个单元不是把乡愁作为重点在学习, 而是让孩子们“走进田园, 热爱乡村”, 所以小练笔的题材可以从“乡村”着眼。

此板块意在让学生养成回顾整体的阅读习惯和勤动笔墨的写作习惯。

3.《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篇三

关键词: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383-0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生词,能正确拼读“装饰”、“鸡冠花”“归巢”等词语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教学重点:

学生品读重点句段,积累优美语言,感受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

教学难点:

从平凡的事物中展现乡村生活的画面,让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从而产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课时。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题

1、出示图片,指导看图

(1)通过看图,你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吗?

(2)从图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2、导入

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下风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我们一齐来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对照读音把他们读准。

2、找找课文“围绕哪一小节展开描写”?用笔作上记号。

三、汇报交流,了解自学情况

1、指名认读生字,生词,教师相机指正,提醒注意“鸡冠花”一词中“冠”应读“guān”不读“guàn”;“捣衣”中“捣”应读“dǎo”不读“dāo”学生齐读生字、词语。

2、交流读书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后一节)

学生齐读最后一节,师提示:这一节中写了什么样的景色?独特、迷人(教师相机板书)

四、精读感悟

教师导语: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我真想再去看看这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同学们想不想看? 好吧,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先到乡下人家那小小的房屋前看看吧。

1、(课件)播放第一自然段的朗读,学生对照课文认真聆听

2、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其它学生评读(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还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3、同学们读了第一自然段,不仅读得正确,流利,还读出了情味,老师有几个问题要考考你,怎么样?

(1)这段写了乡下人家屋前的什么?是怎样写的呢?

(2)在这一段中“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请学生读一读相关描写)

(3)“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看到的?(学生回答)

4、老师朗读第一自然段,同学们闭上眼睛来感觉“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城市景象和课本屋前的景象,说说你的感觉。(通过比较,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

过渡:刚才我们感受了乡下人家屋前这一独特迷人的风景,乡下人家不仅屋前的装饰独特、迷人,而且门前、屋后也别有风味,我们来感受一下吧。

(1)、自由读课文,划出喜欢的句子,说理由,同桌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指名学生说喜欢的句子及理由,教师点拔补充)

以两个教学点为例:

生: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喜欢理由:(1)用拟人的手法。

(2)一个“探”字用得非常好。

师补充:“探”字让我们想到了活泼的孩子从土里钻出来,探头探脑的和我们捉迷藏,真是俏皮活泼啊!谁愿意活泼的读一读这个句子(出示关于笋的图文)女同学来试试,全班同学一起来轻快活泼地读读。

师补充:关于这个句子其它的知识,如:笋在春天的雨后,长得多,长得快(从词语“许多”、“成群”可以看得出来),显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生: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喜欢理由:(1)写出了花的朴素又不失华丽。

(2)“朴素”一词用的非常好。

(师相机补充)

师补充:“着时令,顺序开放”的意思。

4.《乡下人家》教学反思 篇四

在和学生的合作中,我们总结出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鸡鸭宽食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在学习中,我们一起讨论,哪I儿幅图更吸引我们?孩子们异口同声地选择了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进行朗读,学生们在多种方式的阅读中,体会作者笔下的优美景色,结合视频资料,他们更形象感受到乡下美景。最后,有学生主动请求配乐朗读了!

在朗读中,学生们的高低起伏的语调,声情并茂地为我们展示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鲜花绽放美景,雨后春务的动态之美。

结合单元要素,我和学生一起通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当然,最后一自然段是他们公认的表现作者情感,“独特、迷人的乡下冈光让作者为之沉

5.教学反思:《乡下人家》 篇五

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文中所描述的乡下人家,看似很贴近生活,但,真正细细分析下来,针对只有中段学习经历的孩子来说,无论是学识水平还是生活阅历,都不及真正体会到作家所描述的那种浸润心扉的迷人,如果只是单单让孩子生硬剖析字词,那便又会演绎心口两张皮的现象,这是语文的悲哀,因此,从“情绪”导入,让其自然而然的顺心入境,与文字接轨,自然无痕。

文章表面看似简洁易懂,但丝丝缕缕,纵横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散文式“形散神聚”,让人有无从下嘴的尴尬。找到教与学,文与人,长与幼的几处对接点,实属难点,经过抽丝剥茧,终于从“种”字中提起经脉主线,顺线而下,枝、茎、根、叶一蹴而就。顿有豁然开朗之式。

教学过程中更有动静结合,生活与文本相结合的圆润构式,使得整个课堂情绪激昂,氛围活跃,学习过程轻松自如。

6.乡下人家教学反思 篇六

我所在的学校本身就处在农村,因此班上的同学大都来自于农村,但是他们有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觉、也就是说,对于乡村田园风光,他们都习以为常了,所以就不太在意、尽管这样精美的文质,也不能够深深地吸引他们、但我还是试了一下。

这节课的一开始,我就先让同学样读通课文,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生活的美,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

接着,我带领着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读文感悟,学习写法。所以教学时,我以读代讲,通过 “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学生通过看图、读文、想象再朗读的过程,已经能够入情入境地体会乡下生活的美好,多多少少地体会了自己深处乡间的一种幸福感。

7.乡下人家教学反思 篇七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读好第一、二自然段, 背诵喜欢的语句。

2.学会生字, 理解“别有风趣、朴素中带着华丽”等词句的意思, 体会对比写法、拟人手法表情达意的作用。练习概括段落大意, 初步把握课文脉络及主要内容。

3.感受语言的优美、凝练, 想象所描绘的独特、迷人画面, 激发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受到审美熏陶。

教学过程:

一、浏览课文, 整体感知

1.激趣导入:散文素有“美文”和“情文”之称, 比如, 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九寨沟》《桂花雨》等。这类文章语言优美, 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浓浓的情。课前, 同学们自学了课文, (出示插图) 乡村生活给了你怎样的感受?用一两句话说说。

2.乡村生活给了作者怎样的感受呢?快速浏览全文, 找出一句话, 概括说一说。

3.你们是怎么理解“独特、迷人”这两个词语的? (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 不论什么时候, 不论什么季节, 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4.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 基于学生的课前预习, 引导学生交流预习情况, 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教师的简短介绍, 唤醒对散文学习的记忆, 为下文体会散文的语言风格以及表达方式做好铺垫。从整体入手, 引导学生研读中心句, 再依托文本探寻作者的感受, 为学生走进文本奠定情感基调。】

二、再读课文, 理清脉络

1.根据“学习提示一” (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边读边把每个自然段描绘的主要景物圈画出来) 自学。

2.作者描绘了哪些主要景物呢?请大家交流圈画出相关词句。

3.教师引导:请根据圈画出的关键词语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课文所描绘的是普普通通的乡村景象。但, 蕴涵在这平常景致中的却是不一样的情。让我们走进课文, 去细细欣赏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的美景!

【评析: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从整体到部分,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框架有了全面而清晰感知的基础上, 再以特写镜头的方式, 引导学生去细细欣赏房前屋后的“景语”, 去慢慢品味“情语”。】

三、品味语言, 想象画面, 体会“独特、迷人”

(一) 自读自悟, 想象画面

1.根据“学习提示二” (自由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边读边想, 你仿佛看到了哪些迷人的画面?挑选一幅画面, 用自己的语言试着描绘出来) 自主学习。

2.学生自读思考。

【评析:散文语言清新、自然, 具有极强的画面感。这里, 引导学生依“言”会“意”, 想象画面, 再引导学生以“言”表“意”, 描绘画面, 在“语言”与“画面”的转换过程中, 实现思维与语言的同步发展, 促进“情”与“景”的有效融通, “言”与“意”的和谐共生。】

(二) 交流感受, 涵泳语言

1.你看到了哪些迷人的画面呢?请选择一幅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试着描绘出来。

2.预设如下:

第一幅画面:屋前瓜架

(1) 引导交流:当花儿逐渐落了的时候, 瓜架上便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瓜, 那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2) 指导朗读: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去细细欣赏 (课件显示一组图片) 。边朗读边想象, 体会“长长”“绿绿”等叠词表情达意的效果。

(3) 关注对比写法:作者用怎样的写法突出瓜架的“别有风趣”?

(4) 引导想象、表达:瓜架究竟是怎样“别有风趣”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

(教师在音乐声中语言描绘:清晨, 当第一缕阳光照耀在瓜架上……有时小雨淅沥, 有时微风轻拂, 有时薄雾笼罩, 那些瓜儿、藤儿、叶儿构成了一幅幅怎样生动有趣的画面呀。)

这瓜架究竟是怎样“别有风趣”?请描绘自己刚才想象到的画面, 适当运用叠词, 也可以运用对比写法。

(5) 再读中心句。

【评析:描绘画面、欣赏图片与品味语言相结合, 引导学生感受瓜架的生动、有趣, 感受字里行间的那份情, 体会叠词表情达意的效果、对比写法的作用。接着, 以语言描绘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适当运用“叠词”或“对比写法”自主表达瓜架“别有风趣”, 实现“言”“意”的和谐共生。】

第二幅画面:门前鲜花

(1) 朗读写“门前鲜花”的语句。

(2) 引导交流:你看到了哪些迷人的画面?文中这几种花前后的顺序可以调换吗?

(3) 教师小结:作者根据花儿开放的时序来表达, 难怪这四种花之间加的是逗号, 而不是顿号。

(4) 你是怎样理解“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这句话的?

(5) 三读中心句。

【评析: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注标点符号的使用, 进而体会作者表达的准确性!“言”与“意”再一次有效融通, 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华丽转身。】

第三幅画面:屋后竹笋

(1) 轻声朗读这段话, 读出你想象到的画面。

(2) 引导交流: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画面的迷人? (聚焦“探”字, 体会拟人手法的效果) 你能把这个画面读活吗?

(3) 教师小结:这段话中, 作者用“有些人家”“还有些人家”这样的句式把“门前鲜花”和“屋后竹笋”这两幅画面连接成段, 层次清楚。

(6) 清新自然的乡村生活, 深深地打动着作者, 他把满心的欢喜都融入到了这些平常而又普通的景物之中。在作者看来——— (四读中心句)

【评析:紧扣“探”字引导学生玩味语言, 体会拟人手法的妙处, 情与景有效融通;引导学生关注句与句的连接, “言”与“意”兼得。】

(三) 反复诵读, 积累语句

1.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的风景如此独特、迷人。请你挑选一两段话背下来。

2.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背诵, 指名背诵。

四、设疑留悬, 写字指导

1.过渡:清新恬静的田园风景让每个人都对乡下人家有了一份神往与渴望!所以, 作者在文章最后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中心句。

2.课文的第三至六自然段中, 作者又是怎样写出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呢?下一节课, 我们继续研究。

3. (出示生字) 你觉得在写法上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哪几个生字? (根据学生发言, 随机板书难写生字)

4.学生描红、临摹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背诵喜欢的语句。

2.适当的时候, 观察乡村景色, 欣赏一样的景, 感受别样的情。

【评析:第一课时学习之后, 引导积累优美语言、自主学习其他自然段、观察乡村景色、感受别样的情, 实现“课内”与“课外”有效链接, “生活”与“语文”的牵手同行。】

8.《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八

1.复习5个生字,读准“装饰、鸡冠花、捣衣”等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重点学习“1-2”自然段,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由衷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重点句的形象生动之处。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

1.重点句子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当我们远离喧闹的都市,走进乡间的小路,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间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声,在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着青草。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乡下人家,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

2.复习生字词语

开火车读、齐读。

二、整体感知

1.师:乡下人家带给你总的印象是怎样的?赶紧打开语文书看一看!

出示1: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理解“独特”、“迷人”的意思。

3.作者围绕着“独特、迷人”描绘了那几处风景?通过上节课的 学习,谁能概括地说一说?

屋前搭瓜架 门前种鲜花

屋后春笋冒 院里鸡觅食

河中鸭嬉戏 门前吃晚饭

夜静催眠曲

4.指名说 齐读

5.师:有一位诗歌爱好者把这些内容改一改、变一变成了朗朗上口的诗歌一起读一读吧!

长藤绿叶瓜架,

春雨竹笋鲜花。

雄鸡悠闲自在,

小桥流水戏鸭。

夕阳鸟儿如画,

纺织娘齐歌唱,

最美乡下人家。

三、细读品悟

(一)研读“屋前搭瓜架”(第一自然段)

师:最美乡下人家,乡下人家最美,乡下人家处处皆风景

让我们先仔细品味这几处与众不同的风景吧!

出示:

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yán)。

1.师生合作读

2.“攀”、“爬”是什么词?

瓜藤就像人一样你攀我爬,我祢攀,体会出瓜藤长得怎么样?

生:郁郁葱葱 勃勃生机 充满活力

3.指导朗读:如此富有生命力的瓜藤你能用读表现出来吗?

出示:

當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shì),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

2.师:为了突出那些瓜的可爱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对比)

3.作者通过比较的写法你体会到什么?

生:那些瓜色彩丰富、充满活力、感觉亲切、自然。

4.师引导:那么门前的狮子就不可爱了?

生:门前的狮样子很可怕、看起来十分凶猛,使人不想靠近它,一点也不亲切。

5.指导朗读:

大家说得很妙,那谁能用读把它表示出来?

过度句:欣赏了门前的瓜架,咱们到屋后看春笋吧!

(二)研读“屋后春笋冒”(第二自然段)

出示: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2.“探”可以换哪些词语呢?(长、伸、钻、冒……)

3.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偏偏选中“探”字呢?到底好在哪里?

师小结:就像一个淘气的顽皮的孩子一样从土里钻出来,展示了春季的勃勃生机,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春季。

4.指导朗读:配上“探”的动作。

过度句: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门前的鲜花开放了,赶快去看一看吧!

出示: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儿株花,芍(sháo)药,风仙,鸡冠(guān)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1.什么是“依着时令,顺序开放”呢?

生交流

2.(课件出示)师:欣赏完了美丽迷人的鲜花你的脑海里蹦出了哪些次词语?

生交流:鲜丽多彩、争奇斗艳、姹紫嫣红、争先恐后、多姿多彩、光彩夺目……

3.指导朗读:

多美呀!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读吧!

4.这是作者总的描写,谁能学着作者描写春笋的样子把鲜花写活吧!先不着急一起回忆三年级上册学过的一篇课文——《花种》

出示《花种》这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5.为什么这段话令人百读不厌呢?(运用丰富的词语、采用拟人手法。)

6.写话练习:

温馨提醒:什么花开了,开得怎么样?想象花的香气、颜色、姿态以及你的感受,你能把它写活吗?

学生写话练习

交流写话结果

师小结:虽然作者采用总的描写方法,但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想象的空间。

7.积累好句好段:

指导背诵:

这么好的句子,只是读一读真是太可惜了,我们把它背下来永远留在脑海中吧!

学生背诵 指明背诵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它们(),(),()中带着几分(),显出一派()的农家风光。

课堂小结:

学到这儿我们的的确确被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所深深吸引。难怪作者说——(引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这节课我们先学到这儿,课文中还有很多迷人的风景等着我们去欣赏呢!

四、课外作业

1.积累好词、佳句。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摘抄在积累本上,并读一读。

2.画。把你喜欢的一处风景的段落多读读,并展开想象把它画出来。

上一篇: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大全及教案下一篇:毕业晚会策划书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