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简表

2024-09-02

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简表(通用7篇)

1.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简表 篇一

高级工程师评审简表

姓名 丁慧性别 女出生年月 1970年4月

参加工作时间1991年9月 从事专业及年限 20年

工作单位 榆阳区农村公路管理站

现技术职务 助理工程师

取得时间

行政职务

学历情况

所学专业

外语成绩

第一学历 1997年7月最高学历 68 中专 中专 毕业时间1991年7月综合考核情况 优秀 是否占指标 是 陕西省交通学校公路与桥梁 毕业时间 1991年7月

计算机模块 4个 所学专业 陕西省交通学校公路与桥梁

何时何地受过何奖励处分

2005年—2007被榆林公路局评为优秀机械管理员

2008年—2009被榆林公路局评为安全管理标兵

主要专业技术工作简历

1991年9月——1994年11月榆阳区地道站负责董家湾乡谢家峁,田兴庄石拱桥,地道站办公楼,付鲍公路项目的施工。

1996年4月——2000年4月210国道榆林过境线,负责测量,内业技术及资料的整理。2001年4月——2004年11月负责府谷野大路,府店一级路,榆阳区昌汉界矿区路,榆佳路等项目的现场监理工作。

2006年3月——2007年12月榆阳区交通局通村公路任试验室主任。2009年5月——榆绥高速N6标负责道路工程的监理工作。

任现职期间专业技术工作主要成绩

单位对所填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审核意见 所填的内容时间真实准确,具备晋升工程师条件,同意该同志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负责人:单位盖章

2011 年 9 月 20 日

备注

注:

1、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准确。2字迹工整、清晰。

2.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简表 篇二

一、职称制度在高职教师培养中的功能定位

(一) 导向功能

科学合理的职称制度对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标杆和导向作用。例如, 在制定任职资格条件时, 假设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必备条件, 那么, 教师必然会严守职业道德, 加强思想修养, 提升政治素质;将学历作为任职资格条件时, 教师会积极参加继续教育, 提升学历 (学位) ;将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作为任职资格条件时, 教师会积极申请承担课务, 学习先进教育理念, 研究教育教学方法,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申报教改课题, 撰写教改论文, 努力培养更多优质的学生;将校企合作水平、企业锻炼时间和职业岗位能力等专业实践活动作为任职资格条件时, 教师会积极联系企业和基层, 进企业锻炼, 下基层实践, 围绕生产搞科研、写论文, 指导学生创新创业, 努力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等。

(二) 分级功能

目前, 我国的教师职称制度包括4个层级 (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 在高校岗位设置实际管理中又细分为12个等级。这就意味着:一方面, 每一个职级的职责、地位、角色、权利与待遇等各方面呈级差分布;另一方面, 各个岗位对教师的学历资历、教育教学、科研业绩、专业实践、社会服务等都做出了质和量的规定和要求。客观上对教师的业绩才干、科研水平、学术地位、服务能力给予了鉴定分级, 并明确了教师在各岗位的职责, 这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化差异, 认可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进程, 为实行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奠定了制度基础。同时, 职称制度的分级功能也为所有教师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 使得教师的努力能得到公平的认可和合理的回报, 为教师积极工作和专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三) 评价功能

教师职称评审实际上是对教师任现职期间完成岗位职责情况、履职能力、学术技术水平等的综合评价, 对高职院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而言, 教师职称制度是对教师履职绩效的一种评估管理。教师任职条件是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的预期绩效目标和要求, 同行专家、职称评审委员依照这一条件判断教师在任现职期间的绩效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从而可以从综合能力、专业技术、科研学术等多方面对教师做出客观、专业的综合评价, 确定教师能否顺利晋升职称, 高职院校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这一评价, 对教师职务做出续聘、缓聘、解聘的决定, 这是对教师履职能力的行政评价。由于是以固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教师职称资格条件作为标尺, 因此, 这种评价具有发展性、层级性、权威性、公平性和可比较性。

(四) 激励功能

参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高职教师职称晋升和职务聘用能为其带来直接的工资、福利等物质利益, 进而能够满足教师的心理、生理、安全需要, 为教师生存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济保障, 这是所有教师的基本需要, 对年轻教师更为重要。职称越高的教师, 越比较容易实现自我的需要, 如更容易得到专业同行的认可, 更有机会获得学术地位及社会荣誉, 在行业的影响也会更大等等。另外, 无论是在国家、省级政府或高职院校, 职称晋升制度都有严格的、制度化的、完整清晰的规定, 对辖域内的所有同类教师都是统一适用的, 因而具有公平公正性, 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 基本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 教师行为结果的可预期性对广大教师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晋升职称也成为促使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五) 约束功能

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标准实际上表明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高职院校对教师的教、学、研、产行为的绩效预期和要求, 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科研、服务等必须在此框架内进行, 否则难以达到相应的预期结果。因此, 职称制度对教师的价值观念、行为动机和行为方式具有明显的约束作用。另外, 我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对高职院校的岗位类别、岗位等级及岗位结构比例进行了明确规定。因此, 教师职务评聘具有严格的指标限制, 只有表现突出的教师才能获得晋级和聘任, 也才能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调动自身能动性, 围绕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标准促进自我发展, 实现自我超越。

二、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现状分析

(一) 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分析

笔者根据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制定的情况, 对我国大陆31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 的现行省级高校职称文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截至2012年9月底, 有3个省单独制定了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将高职高专与成人高校放在一起独立制定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有5省1市;与本科高校在一起制定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共有22个省 (市、区) , 其中针对高职院校另发文作补充规定的有3个省, 将高职院校作为其中一条单独说明的有2个省, 将高职高专与成人高校的共适条款作为一条单独列出的有1个省, 仅个别条款出现“高职院校”或“专科院校”字样的有3个省, 其他省份均未对本地区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资格条件作相应规定。这表明, 许多省份对教育部关于制定符合地方实际且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高职教师职务评聘办法的相关意见尚未引起重视, 这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二) 现行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整体趋势

对现行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可知, 目前, 我国对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资格基本上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考量: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新教师上岗前培训;学历或学位、任职年限;专业继续教育;教学工作量;学生管理经历及实绩;专业实践经历;业绩成果要求。具体加以比较可以发现, 各省市区除对学历、资历和继续教育有大致相同的一般要求外, 对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主要呈“四重视、一完善”趋势, 即“重视高职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重视外语及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重视专业及企业实践经历;重视‘副教授、教授上讲台’及教学质量考核;完善了教学成果、育人成果与科研成果的等效评价”。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把遵守职业道德和诚实守信放在首位, 高职教师职称评聘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同时, 为满足教师自身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作为高职教师实践教学的必备条件之一。高职教师任职资格条件中的最大亮点则是对教学成果、育人成果与科研成果的等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完善。这充分表明, 高职专业教师仅靠专业学术论文就能评上职称的时代已经结束, 科研成果不再是高职教师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 而是更加重视教学成果、育人成果等业绩。

(三) 现行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存在的不足

在肯定我国现有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整体而言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利好的同时, 笔者也注意到其中存在的不足,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对专业课、公共课及基础课教师的要求差别不大, 缺乏对学科差异的体现。对同级职称申报者而言, 统一的任职资格要求表面上看是公平的, 实际上忽视了学科的差异。可见的差别表现在专业课教师专业实践以赴企业锻炼为主要形式, 而公共课、基础课教师以社会调查或指导学生社团及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 在教育、教学、教研、科研业绩成果方面则几无差别。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是, 对于以教学为主的教师而言, 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主要集中于专业课教师, 同时, 专业课教师报项目、发论文 (特别是核心论文) 、出成果相对于公共课和基础课教师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是对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的要求无差异化体现。在现有教师任职资格条件中, 一般仅对“双肩挑”人员的课时要求规定为不少于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一, 其他条件都是相同的。而事实上, 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大多是从优秀的专任教师中选任的, 他们不仅要承担繁重的管理工作, 还须承担一定的课务, 更要与专任教师一样为自己的职称晋升不懈努力。这样的要求对于兼任行政管理工作的“专任教师”而言无疑是不公平的, 许多兼任教师往往因为管理工作的原因而无法真正满足规定的条件。

三、基于职称视角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对策和建议

(一) 加强职称政策顶层设计, 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由于职称与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社会声誉等诸方面息息相关, 所以职称制度被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制度而为所有教师关注。通过高职教师能不能达到晋升职称的条件也可以判断其专业化发展的程度。因此, 各级教育、人事行政管理部门应着力加强职称制度顶层设计, 通过科学、明确的制度指导地方政府及高职院校, 通过学习、培训、考核、奖惩等日常手段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或专业达标, 从而引导高职教师在专业知识、高职理念、学习态度、技术能力等方面自觉地长期稳定发展, 逐步提高高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有关高职教师任职资格条件、具有高职特色的高职教师资格认定、“双师型”教师认定等的一般性指导意见。同时, 省级政府及高职院校都应该按照教育部或本省的要求和规定, 制定兼具科学性、发展性和针对性的高职教师任职资格条件, 使教师明确专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 结合职称政策设计教师培养方案, 规范化开展教师的培养培训

长期以来, 对高职教师晋升职称规定的申报、评审条件与高职院校对教师的专业要求和考核指标是一致的, 因此, 无论省级教育、人事人才部门还是高职院校管理层, 都应围绕教师任职资格条件, 在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学历 (学位) 、教育教学、专业实践、教研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 将教师发展的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 针对处于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 设计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师培养及培训方案, 科学规范、系统持续地开展教师的培养、培训,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称的顺利晋升。

(三) 科学设置教师岗位, 合理设定岗位职责, 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高职院校, 其自身办学特色与定位不同, 应充分考虑行业与区域特点、专业建设与发展目标等因素, 岗位向教师倾斜。考虑到高职教育承担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多项职能, 可根据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将教师分成教学型、科研型、社会服务型等多种类型, 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在严格秉持人岗匹配原则的基础上, 教学管理部门也应充分考虑教师的个体化差异, 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 既要保证高职教师能够在满意的岗位上愉快地工作, 又要锻炼教师个人的综合业务素质、发展其专业特长、实现其自我发展的需要。

(四) 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 促进教师层级递进、阶梯式发展

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评价涉及奖惩、职称、职务等教师的利益点, 所以教师很看重评价结果。高职管理层应树立“评价是帮助教师发展的手段”的理念, 认识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而不是教师间利益的调控手段。因此, 高职院校要认可教师的发展是动态的、阶段性的和不断提升的, 要坚持以教师全面发展为目的, 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核心, 坚持尊重及支持教师个性化发展, 充分认识不同职称、教龄、学历、经历、能力、专业教师的发展差距和差异, 科学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性评价体系, 促进教师评价工作的公平、公正, 指导及帮助每一位高职教师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永葆专业活力, 递进式、阶梯式不断向前发展, 实现以评价体系为导向促进高职教师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目的。

(五) 帮助教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引导教师自主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对自己职业发展各个方面的设想和总体规划, 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可以引导教师自主发展。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 教师应充分了解自身的个体特征, 清醒分析自身优缺点, 熟悉相关岗位的工作标准与要求, 明确未来发展趋势及方向, 全面清晰、客观深入地分析评价自我, 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 设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目标及实现途径。高职院校应根据本省及本校教师职称政策要求, 帮助教师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自身实际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与管理, 确立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路径, 结合学校的教师培养、培训方案, 实施自主发展。

摘要:高职教育教师的任职资格要求是促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制度保障, 也是确立教师培养培训目标及专业化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因此, 应探讨职称制度在高职教师培养中的功能定位, 剖析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的现状, 在此基础上, 加强职称政策顶层设计, 按照教师任职资格要求制定高职教师培养培训方案, 科学设置教师岗位并制定岗位职责, 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 引导教师自主发展, 促进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专业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师,职称,双师型,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宫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教师政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21) :26-32.

[2]叶芬梅.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功能探讨: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9) :117-121.

[3]赵建梅.高职院校教师激励问题与对策分析——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视角[J].高等职业教育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 2010, 19 (1) :62-65.

[4]毛亚庆, 蔡宗模.建国以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审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0, 31 (6) :27-28.

3.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简表 篇三

[关键词]图书情报系列;职务资格;量化评审体系

前言

通过图书情报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量化评审体系,能为图书情报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依据,为图示情报工作效率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情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量化评审工作也朝着更加客观、科学、标准的方向发展。

1.基本情况的量化

对于基本情况量化,可以从工作人员学历水平、任职年限、学术兼职、工作年限、语言水平、电脑水平、荣誉称号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历水平。工作人员的学历得分U1为:研究生得4分,本科生得3分,大专生得2分,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得2分。

(2)任职年限。任职年限量化公式U2=0.04+0.2x-1.6×10-3x2,其中x表示工作人员的任职年限,任职年限得分U2为:任职1年得0.23分,任职3年得0.63分,任职5年得1.00分,任职7年得1.35分,任职9年得1.70分。

(3)学术兼职。学术兼职量化公式为U3=∑x4,其中x4表示工作人员各个学术兼职的得分,学术兼职得分U3为:省级理事以上得1.0分,国家级理事以上得3.0分。

(4)工作年限。工作年限量化公式U4=0.056+0.071x-1.9×10-4x2,工作年限得分U4为:5年得0.4分,10年得0.75分,15年得1.08分,20年得1.39分。

(5)语言水平。语言水平量化公式为U5=x/20,其中x表示工作人员在百分制语言考核中的实际得分,在免考情况下,按照60分计算,语言水平U5得分为:语言考核100分得5.0分,语言考核90分得4.5分,语言考核80分得4.0分,语言考核70分得3.5分,语言考核60分得3.0分。

(6)电脑水平。电脑水平量化公式为U6=x/20,其中x表示工作人员在百分制电脑水平统考中的得分,電脑水平得分U6为:电脑考核100分得5.0分,电脑考核90分得4.5分,电脑考核80分得4.0分,电脑考核70分得3.5分,电脑考核60分得3.0分。

(7)荣誉称号。荣誉称号量化公式为U7=∑x7,其中x7表示工作人员各个荣誉称号的得分,荣誉称号得分U3为: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得1.0分,国家级荣誉称号得2.0分。

2.工作考核的量化

通过对现职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考核,首先是思想品德、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工作成绩的量化,先求出各项考核的平均得分K1、K2、K3、K4,然后根据相对应的分值H1、H2、H3、H4,按照2%、3%进行线性组合,从而得出这几项的量化得分。其量化公司为V1=0.02K+0.03H。

其次是年终考核量化标准,先将每年的考核平均值求出来,然后按照量化公式V2=K5/20求出年终考核量化得分。最后是进修培训量化标准,其量化公式为V3=0.137+0.035x-4.1×10-4x2,其中x表示累计进修培训时间,进修培训量化得分V3为:进修培训1月得0.14分,进修培训3月得0.25分,进修培训6月得0.35分,进修培训9月得0.43分,进修培训12月得0.5分。

3.工作业绩的量化

工作业绩量化主要是对发表论文的量化,其量化公式为W=∑15JC,代表论文W最高得分为15分,J表示刊物级别系数,C表示论文参与系数,刊物级别系数和论文参与系数如下表所示。

刊物级别系数取值

刊物级别 1 2 3

刊物级别系数 1.0 0.7 0.5

论文参与系数取值

参与人生 参与系数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1 1.00 - - -

2 0.95 0.50 - -

3 0.82 0.47 0.33 -

4 0.75 0.45 0.32 0.25

4.量化结果综合处理

对于基本情况、工作考核、工作业绩的量化得分都会参入一定的人为因素,因此,为保证评审量化体系的客观性,需要将这些基本分数转换为水平分数,其转换公式为:个人水平分=100×个人基本分/最高评分,基本分数转换为水平分数后,要对其进行修正,从而得出个人标准分。由于个人标准分不能将个人的综合水平表现出来,因此,要根据评职的侧重点,赋予各个基本分权值,通过乘权相加及现任资格基础分,得出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分。

5.总结

图书情报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量化评审体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评价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时,要对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工作考核、工作业绩等进行量化得分,并在此基础上,对量化结果进行综合处理,从而客观、全面的对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郭泽,曾标,黄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量化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2,(05):132-133.

[2]吕建辉.论图书情报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量化评审体系[J].图书情报工作,2002,(05):141-142.

[3]郭国庆,马炳厚,石建等.高校图书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期考评工作浅探[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01):100-104.

作者简介

4.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总结 篇四

相信每年很多工程师下载申报表,考核表,简介表这三个表格填写的时候都是一脸懵逼,心想:嘛呀,第一张封面申报专业就不知道咋填了,翻到后面,更是无处下笔了。哈哈,当然这种苦恼如果是熊老师的学员就完全体会不到,因为熊老师都会一一指导的。今天,给大家讲一下申报表里一个模块:专业技术报告总结。这个可谓是申报表一个“坑”,大家可要注意了,评委可是很看重这点的哦。

这个就是申报表里的工作总结的截图,大家很清楚的看到“任现职”三个字。很多人误以为是从事本单位现在职位的意思,因此下面也着重写在本单位的工作事情。这个如果是对于一直从事在现单位工作的人来说这样理解一点没毛病。可是有些人是刚来现单位,业绩还是前单位提供的,这样只写现单位工作情况就不对了。所以,这三字是讲你近5年来从事现在这个工作的总结体会,你可以分年段来阐述。

那么,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呢?烦请大家睁大眼睛看下面括号里的那行。思想品得、职业道德、专业技术能力、工作成绩及履行职责情况等,就从这结果方面分段写,再结合上述近5年自己工作项目体会穿插谈谈。熊老师搞不懂,每年依然还有一些人跑来问我,那几个方面啊,怎么写啊?真想翻个白眼。开个玩笑,熊老师还是会耐心解答的,只不过您要是跟我说思想品得、职业道德、专业技术能力、工作成绩及履行职责情况怎么写,那熊老师真要哭了,思想品得网上抄抄那些正能量的话一大推呢?还用老师教?专业技术方面你是行内人,老师行外人,哪知道你们项目什么情况呢?欲哭无泪。。。。。。。好吧,可以写写每个项目的概况啊,遇到什么技术问题啊,怎么解决的,因此获得什么收获了,创造了什么样的业绩了等等。

5.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简表 篇五

专业实务测试

大纲

(试用版)

四川省交通厅职改办 二零零九年五月 说 明

一、关于测试大纲

测试大纲分为两部分:一是公共基础部分,二是专业实务部分。公共基础部分主要测试应试者的道桥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每位职称申报人员必须熟悉或掌握;专业实务部分包括公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公路环境保护共六个模块,主要考察职称申报人员应用专业技术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试者可根据自己从事的专业选择其一或二进行复习考试。为了保证大纲内容的系统性和便于应试者复习,公共基础部分和专业实务部分有部分内容重复。

本大纲为专业实务测试大纲,具体规定了公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 经济、公路环境保护等六个模块的测试知识点和测试要求,希望能为职称申报人员进一步明确测试内容和要求,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准备提供参考。

本大纲分别规定了应试者必须“了解”、“熟悉”、“掌握”的三个不同层次的内容,具体含义如下:

了解: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基本要求。

熟悉: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理解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一般要求。

掌握:在熟悉理解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较高要求。

二、关于命题与测试

1、测试命题不超出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和测试要求,其中公共基础知识占40%,专业实务知识占60%。应试者可按各题型规定的可选数量选做相应的题,多做无效。

2、试题难易度分为较易、中等、较难三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较易占30%,中等占50%,较难占20%,在各部分测试内容中都有不同难度的试题。

3、测试题型分为:单项、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及论述题

4、测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测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由于时间紧促,大纲中难免出现错误和疏漏之处,欢迎批评指正,以使再版臻于完善!目 录

一、《公路工程》..................................................................1

(一)工程测量....................................................................1

(二)公路设计....................................................................2

(三)路基路面工程............................................................6

(四)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技术....................................9

(五)交通安全设施..........................................................13

二、《桥梁工程》................................................................15

(一)结构分析..................................................................15

(二)水文地质..................................................................15

(三)工程结构..................................................................16

(四)附属工程..................................................................17

(五)桥梁概论..................................................................17

(六)梁桥..........................................................................18

(七)拱桥..........................................................................19

(八)大跨径桥..................................................................20

(九)桥梁监控和检测......................................................23

(十)涵洞..........................................................................23

三、《隧道工程》................................................................24

(一)岩体力学..................................................................24

(二)隧道设计..................................................................25

(三)隧道施工..................................................................27

(四)隧道工程质量检测..................................................30

四、《工程项目管理》........................................................33

(一)项目的基本知识......................................................33

(二)工程项目管理概论..................................................33

(三)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35

(四)公路工程造价..........................................................37

(五)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38

(六)施工信息管理..........................................................39

(七)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40

(八)施工安全管理..........................................................41

(九)施工合同管理..........................................................42

五、《工程经济》................................................................43

(一)财务基础..................................................................43

(二)工程项目经济分析..................................................44

(三)工程项目估价..........................................................47

(四)宏观经济政策及项目融资......................................49

六、《公路环境保护》........................................................50

(一)基础知识..................................................................50

(二)工程概况和项目分析.............................................50

(三)社会环境影响评价..................................................51

(四)生态环境影响评价..................................................51

(五)水土保持..................................................................51

(六)声环境影响评价......................................................51

(七)景观影响评价..........................................................52

(八)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52

(九)环境空气影响评价..................................................52

(十)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53

(十一)环境可行性分析..................................................53

(十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54

一、《公路工程》

测试内容:

(一)工程测量

1、测量的基本操作

(1)了解:常规测量仪器的检验与校正;全站仪结构原理;测距仪的测距误差分析;测量误差的分布规律;非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

(2)了解:消除或者减弱测量误差措施;评定观测值精度的标准、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

2、工程测量的应用(1)了解: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方法;经纬仪测绘法测绘地形图、地形图应用;路线测量工作内容和程序

(2)了解:坐标计算的基本原理、导线测量、小三角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全站仪三维导线测量

(3)熟悉:视距测量原理与方法;回头曲线测设方法;路线转角的测定和里程桩设置,圆曲线测设元素计算、主点里程推算,缓和曲线基本公式,圆曲线带缓和曲线的测设(4)掌握:道路中线逐桩坐标计算,全站仪测设道路中线,路线纵横断面测量,道路施工测量

(二)公路设计

1、公路设计的基础知识

(1)了解:平原、山岭地区计算行车速度的确定;计算车速、平均技术速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2)了解:汽车行使的阻力,汽车的牵引力、牵引特性,汽车的牵引平衡方程;汽车的动力特性、动力因素概念

(3)掌握:交通量与通行能力的区别;交通的计算

2、线路平、纵、横设计(1)线路平面设计

①了解:汽车行使轨迹方程式、回旋线的定义和基本公式、用作缓和曲线的其他形式

②了解:行车视距有关概念,停车视距,停车视距的有关规定;会车视距,会车视距的有关规定 ③了解:平面视距的保证视距曲线、横净距及其计算(圆曲线),图解法求横净距及其与解析法求解最大横净距的区别

④了解:路线平面图及其编制办法,断链的识别与计算

⑤掌握:缓和曲线计算以及平面线形组合与衔接; 汽车行使轨迹的三个几何特点,平面线形三大要素,直线线形的运用及优、缺点,直线长度参考值 ⑥掌握:圆曲线半径、半径计算公式、半径的几个界线(即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的半径、最大半径等)以及平曲线最小长度;设缓和曲线的平曲线要素计算,平面线形里程推算 ⑦掌握:平面线形组合形式基本型、S型、卵型、凸型、复曲线、复合型、回头曲线及它们的应用要求,不宜用作平面线形的组合类型,桥隧接线有关问题

(2)线路纵坡设计

①了解:平纵组合的视觉分析及组合设计的原则和具体要点,纵断面设计方法及纵断面图

②掌握:纵坡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纵坡设计,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平、纵组合设计;竖曲线设计,竖曲线设计步骤及示例(3)横断面设计

①了解: 横断面类型、行车道宽度的确定、路拱的几种形式、路肩的功能和坡度、中央分隔带的种类及适用条件;横断面设计考虑因素及资料的准备、公路典型横断面、设计步骤和面积计算方法

②了解:路基设计表,路基设计表各个栏目的计算方法

③熟悉:横断面组成、加宽及加宽缓和段、超高及 超高缓和段、横断面设计与计算及路基土石方的计算与调配 ④掌握:土石方的计算与调配土石方计算的原则及方法。土石方调配中的若干问题复核方法、经济运距、平均运距、免费运距、运量、计价土石方、土石方计算的精度要求

⑤掌握:加宽及加宽缓和段,加宽值的计算方法、标准,对加宽值的规定,加宽缓和段及其长度,缓和曲线上任意点的加宽值的计算方法 ⑥掌握:超高及超高缓和段超高横坡度i的计算及规定,超高过渡方式,超高缓和段长度及超高值计算方法

3、选线

(1)了解:选线的要求和步骤,总体布局和方案比较;平原区选线;山岭区选线;山岭地区沿溪线、越岭线、山脊线和山腰线选线要点;丘陵区选线(2)了解:纸上定线和实地定线的方法;纸上定线与实地定线的优点和缺点;纸上移线的方法,断链及其处理

4、立交设计

(1)了解:平交分类及其交通组织设计,各种平面交叉类型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渠化交通的组织等;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及其细部设计,交叉口车辆运行特点,通行能力分析方法,交叉口尺寸设计,平面交叉视距验算方法等

(2)了解:环交设计和立面设计的基本要求,交叉口立面设计的基本类型,立面设计步骤,立面设计计算常用方法等

(3)了解:立交分类及其特点、立交规划,各种立体交叉类型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4)了解:立交匝道、端部设计的特点,匝道速度的确定与匝道形状的关系,匝道的特性,匝道的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的设计,变速车道,辅助车道等

(5)了解:立交收费站、景观设计的重点,主要收费站的布置,收费广场的设计,坡面修饰,绿化栽植以及立交范围内的排水设计等

(6)了解:城市道路排水特点、分类、流量计算等,雨水管道及其构造物沿道路的布置,雨水管渠设计流量的计算,雨水管渠水利计算,雨水管道的设计等

(7)掌握:平面交叉交通流的组织

5、其它相关知识

(1)了解:计算机绘图、路线透视图绘制的原理、路线CAD(2)了解:旧路改造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3)了解:旧路改造的一般方法,旧路调查方法,旧路调查应包括内容,调查资料分析

(三)路基路面工程

1、基础知识:

掌握: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因素;路基土的分类依据与方法;路基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

2、行车荷载、环境因素、材料的力学性质

(1)了解:行车荷载对道路的静态压力、动态影响、交通分析。环境因素对道路的影响;土基的力学强度特性;路基的变形、破坏及防治;路面材料的力学强度特性、累积变形与疲劳特性

(2)掌握:土基的承载能力,土基回弹模量、地基反应模量、承载比(CBR)

3、路基设计、施工

(1)熟悉: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

(2)掌握:路基附属设施;路基防护与加固目的和意义、各种设施的功能及其适用条件

(3)熟悉:路基路面排水要求及设计一般原则(4)了解:明渠的水力水文计算;暗沟的水力水文计算

(5)了解:爆破作用原理;药包量的计算原理;设计参数的选择及有关数据的计算;综合爆破的内容及特性、选用各种爆破方法的基本原则;大爆破设计及施工

(6)了解:路基施工的重要性;路基施工的基本 方法、施工要点

(7)掌握:路基的类型与构造;路基设计;路基、路面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路基压实的意义和机理、影响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机具选择与操作、土基压实标准

4、路面设计、施工(1)碎、砾石路面

①了解:水结碎石路面、泥结碎石路面、泥灰结碎石路面、填隙干压碎石路面

②了解:级配砾(碎)石路面层的厚度和施工、养护维修

③了解:碎、砾石路面的力学特性、应力-应变特性

④了解:天然块料路面、机制块料路面、块料路面的施工

(2)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

①了解: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种类、力学特性 ②掌握:强度形成原理、影响强度的因素、材料要求及混合料组成设计和施工(3)沥青路面

①了解:沥青路面的基本特性、沥青路面的分类、沥青路面类型的选择;对沥青路面材料的要求 ②了解:沥青路面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③了解: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多层路面的等效换算 ④了解: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步骤;路面结构的剪应力计算;沥青路面改建设计

⑤掌握:沥青路面材料的力学特性和温度稳定性;沥青路面的破坏状态与设计标准;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新建沥青路面的结构厚度计算(4)水泥混凝土路面

①了解: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其它类型的混凝土路面

②了解:弹性地基板体系理论;水泥混凝土路面荷载应力分析;温度应力分析

③了解: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面尺寸和接缝设计;复合式混凝土路面厚度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层设计

④掌握:我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设计方法(5)路面使用品质及路况评定

①了解:路面功能及其评价;路面结构承载能力的评定;路面结构损坏状况评定;路面行驶质量;路面抗滑性能

(6)路面养护与管理

①了解:路面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路面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路面损坏的预测模型、决定需求维修年和实施维修年

②掌握:沥青路面的病害与防治;旧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水泥混凝土路面的 养护与维修、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加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补

(四)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技术

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方法

(1)了解: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概念及划分方法;关键项目、规定极值等概念

(2)熟悉:检评程序;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内容;工程质量评分方法;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3)掌握:《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目的和适用范围;分项工程计分规定

2、路基土石方工程质量检查项目

(1)了解:土方路基、石方路基、软土地基处治,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的基本要求;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的外观鉴定;软土地基处治、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的实测项目;管节预制、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检查(雨水)井砌筑、土沟、浆砌排水沟、盲沟的基本要求和外观鉴定;挡土墙和砌石工程的基本要求和外观鉴定;其他分项工程的基本要求

(2)熟悉:一般规定;土方路基、石方路基实测项目;软土地基处治、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的实测关键项目;排水工程的一般规定;管节预制、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检查(雨水)井砌筑、土沟、浆砌排水沟、盲沟的实测项目;挡墙墙背填土的基本要 求;挡土墙和砌石工程的实测项目;其他工程的关键实测项目

3、路面面层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1)了解:水泥混凝土面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外观鉴定;沥青贯入式面层、沥青表面处治面层的基本要求、实测项目

(2)了解:路缘石、路肩的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和外观鉴定

(3)熟悉:水泥混凝土面层、沥青混凝土面层基本要求一般规定,实测关键项目;压实度、厚度、弯沉、抗滑性能等的检查和评定方法

4、沥青混合料与水泥混凝土

(1)了解:沥青混合料类型及其特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的概念;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概念及所代表的含义(2)熟悉:空隙率大小对混合料性能影响;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用量表示方法,沥青含量和油石比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换算方法

(3)熟悉:马歇尔试件不同密度定义,常用密度检测方法;车辙试验的目的及操作步骤;针对不同粒径矿料与沥青的两种粘附性试验方法

(4)熟悉:水泥混凝土原材料要求;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的因素;水泥混凝土凝结时间测试(5)掌握:马歇尔试件成型方法,影响试件制备的关键因素;确定一个标准马歇尔试件混合料用量计算方法;马歇尔试件毛体积密度、表观密度及最大相对理论密度试验操作过程;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水煮法和水浸法操作步骤;几种常用沥青含量检测方法;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内容

(6)掌握: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水泥混凝土强度试验;水泥混凝土工作性试验

5、路面基层与基层材料

(1)了解:基层的一般规定、分类、外观鉴定;基层的类型、级配要求、适用范围;石灰工业废渣类材料的石灰、粉煤灰、土等的技术要求

(2)了解:理论计算法确定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最大干密度;顶面法测定室内抗压回弹模量的试件制作与准备

(3)熟悉:基层的基本要求、实测项目;混合料组成设计的目的和要点;EDTA滴定法的目的和适用范围;石灰或水泥剂量的测定方法;石灰、粉煤灰无机结合料的试验方法;烘干法测定含水量的试验目的、适用范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劈裂试验方法;承载比(CBR)试验方法;确定最大干密度的试验方法;柔性基层材料标准密度试验方法(4)掌握:基层的实测关键项目;压实度、强度 等的检查和评定方法;EDTA滴定法的测定方法;烘干法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含水量试验步骤;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击实试验步骤、要点与计算;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件的制备和养生、强度要求;劈裂试验试件的制备与养生;顶面法测定室内抗压回弹模量的试验步骤;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测试的操作步骤

6、路基路面现场试验检测

(1)熟悉:现场密度试验检测方法与适用范围;灌砂法、环刀法试验注意的问题;核子密度仪试验的适用范围与试验要点;熟悉贝克曼梁法测试弯沉的目的与适用范围;弯沉测试车轴载的要求;贝克曼梁弯沉仪组成;平整度的概念、常用检测设备及指标;3m直尺测定法、连续式平整度仪法的适用范围、仪器设备、试验结果处理及注意事项

(2)掌握:掌握3m直尺测定法、连续式平整度仪法的测试步骤。

(3)掌握:压实度概念;灌砂法标定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的计算步骤与要点;灌砂法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的测定步骤与要点;灌砂法测定现场密度的试验步骤与要点,密度计算

(4)掌握:环刀法测定现场密度的试验步骤与要点,密度计算;核子密度仪试验的试验步骤(5)掌握:钻芯法测定沥青面层密度的试验步骤 与要点;贝克曼梁法测试弯沉的步骤与计算

(6)掌握:挖坑法、钻芯取样法检测厚度的要点;挖坑、钻孔的填补要点;沥青路面渗水性能检测方法;CBR现场检测技术

(7)了解:弯沉值的概念,贝克曼梁法测试回弹模量的目的、适用范围与试验步骤;承载板法测试回弹模量的目的与适用范围;承载板法测试回弹模量的步骤与要点;水泥混凝土路面芯样检查内容(8)了解:路面抗滑性能试验检测方法;常用路面结构层厚度检测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9)了解:激光路面平整仪;摩擦系数测定设备;激光构造深度仪;路面雷达测试系统

(五)交通安全设施

1、基础知识

(1)了解: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总体设计原则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内容

(2)了解:护拦的概念和分类护拦损坏的主要原因;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交通安全设施布设

(1)了解:路侧护拦的设置原则;中央分隔护拦的设置原则;桥梁护拦的设置原则;交通标志的设置原则;交通标线设置原则;隔离栅、桥梁护网设 置原则;轮廓标、防眩板、活动护拦的设置原则(2)了解:安全静区概念;公路护拦的功能;护拦防撞等级划分;中央隔离带等级划分;交通标志的分类

3、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施工

(1)了解:路基护拦的代表型式、构造和材料要求;桥梁护拦的构造要求;交通标志的材料要求、支撑方式、安装角度;交通标线的材料要求(2)了解:标志、标线、护栏、隔离栅、突起路标、轮廓标、防眩板等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检验内容、方法;混凝土护栏、波形梁护栏、缆索护栏施工阶段和交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监理、检验内容和方法;交通安全设施加工与制作过程及材料检验

二、《桥梁工程》

测试内容

(一)结构分析

1、了解:体力、面力、应力、应变、位移、自由度和约束等基本概念及其表示符号、正负号等规定

2、掌握: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

3、了解:应力函数在求解平面问题中的应用

4、了解:空间问题力的平衡与变形协调等基本理论

(二)水文地质

1、小桥孔径水力计算

(1)掌握:小桥的水力计算要求和内容

(2)熟悉:小桥出流状态和临界水深计算、构筑物下游的消能方式

(3)熟悉:径流简化公式、经验公式的应用

2、大中桥布置

(1)掌握:桥位断面计算、水位计算、桥下净空和桥面标高的确定

(2)熟悉:桥孔布置的原则

(3)了解:桥位勘察设计的任务和内容

3、桥下冲刷(1)掌握:桥下河槽最低冲刷线和墩台基底最小埋置深度的确定

(2)熟悉:一般冲刷深度和局部冲刷深度的概念(3)了解:一般冲刷深度和局部冲刷深度的计算方法

(三)工程结构

1、钢筋混凝土结构

(1)掌握:受弯构件承载能力、应力、裂缝和变形的计算要点,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的特征,纵向钢筋在混凝土中的锚固和接头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种类及控制措施

(2)熟悉: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机理和影响因素

(3)了解:影响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能力的主要因素

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1)掌握:预应力度的概念,预加应力的方法及特点,常用的锚具和设备的使用,预应力钢材的种类和要求,预应力损失的估算,张拉控制应力、有效预应力、永存应力的控制

(2)熟悉:预应力钢束的布置原则和具体要求,非预应力钢筋的布置要求,锚具的防护措施

3、砌体结构

(1)掌握: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

4、钢结构

(1)掌握:常用的焊接方法和焊接型式,普通螺栓和铆钉的连接型式

(2)熟悉: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

(四)附属工程

1、了解: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和方法;陡坡路堤、浸水路堤稳定性分析,挡土墙土压力计算

2、了解:挡土墙的用途、挡土墙的类型;不同类型挡土墙的构造、特点及设计要点

3、掌握:挡土墙的布置要求和内容,埋置深度要求;重力式挡土墙、浸水路堤挡土墙和加筋土挡土墙的设计

(五)桥梁概论

1、桥梁的组成

(1)掌握:桥梁布置和结构中的主要术语、名称及含义,桥梁的分类及特点

2、桥梁设计

(1)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要求,资料调查的主要内容,桥梁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2)熟悉:桥梁设计的基本程序,桥梁工程施工测量

3、设计荷载

(1)掌握:城市桥梁设计荷载的种类与组合(2)熟悉:各种荷载的含义和取值

4、桥面构造

(1)掌握:桥面构造包含的内容,桥面铺装的类型,防水层的种类,桥面伸缩缝设计与施工应考虑的因素,人行道、护栏设置的基本要求(2)熟悉:伸缩缝的种类,排水设施构造

(六)梁桥

1、构造特点

(1)掌握:梁桥的类型及特点,简支梁桥、斜交板桥和装配式简支梁桥的一般构造

(2)熟悉:连续梁桥的构造特点,装配式简支梁桥的构造类型

(3)了解:钢筋混凝土组合梁桥、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桥的特点

2、受力特点

(1)掌握:斜桥的受力性能,行车道板的类型和有效工作宽度

(2)熟悉: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主梁挠度及预拱度的规定

3、荷载横向分布

(1)掌握: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的特点和使用范围

(2)熟悉: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沿桥跨的变化

4、梁桥施工

(1)掌握:常用模板的设计和计算方法,钢筋制作、混凝土浇注、施加预应力的基本要求和工艺特点

(2)熟悉:桥梁施工监测和控制,预制梁的常用安装工艺特点

(3)了解:上部结构悬臂施工法、逐孔架设法、顶推施工法、支架施工法等主要施工方法的施工要点

(七)拱桥

1、构造特点

(1)掌握:拱桥的主要类型,板拱、肋拱、箱形拱及其拱上建筑构造

(2)熟悉:拱桥的总体布置,不等跨连续拱桥的处理方法

(3)了解:其他类型拱桥的构造

2、受力特点

(1)掌握:常用拱轴线型和拱轴系数的选择(2)熟悉:拱圈截面变化规律

3、拱桥施工

(1)掌握:常用支架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拱桥的施工特点

(2)熟悉:拱桥施工加载程序设计的一般原则和计算步骤

(3)了解:支架施工法、转体施工法、悬臂施工法、缆索吊装施工法、其他施工方法

(八)大跨径桥

1、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1)掌握:连续梁桥的构造要点

(2)了解:连续梁桥和斜弯桥的设计(3)了解:箱梁分析的基本方法

(4)了解:连续梁桥和斜弯桥的施工特点

2、刚构桥

(1)掌握:刚构桥的概念、特点以及分类

(2)了解:刚架桥一般构造特点,T形刚构桥的构造;连续刚构桥的构造

(3)了解:刚构桥的设计理论,内力计算和次内力计算

(4)了解:刚构桥施工的方法,施工要点,施工控制设计

3、斜拉桥(1)了解:斜拉桥的主要组成和类型及其发展(2)掌握:拉索的种类、构造及防护

(3)掌握:混凝土梁、主要钢-混凝土结合梁(4)了解:索塔的基本形式及主要尺寸拟定

(5)掌握:拉索锚固及斜拉桥支承

(6)掌握:混凝土斜拉桥上部结构的主要施工方法及其对结构体系内力分布的影响(7)掌握:梁位与索力控制的方法

(8)掌握:斜拉桥静力分析方法

(9)了解:动力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0)掌握:斜拉桥的施工计算内容和计算方法

4、悬索桥

(1)掌握:悬索桥的主要组成和类型及发展

(2)掌握:索的种类、构造及防护

(3)掌握:加劲梁总体布置、主要尺寸拟定及布置

(4)了解:索塔形式及尺寸

(5)了解:索的锚固及加劲梁支承

(6)掌握:悬索桥主要施工方法

(7)了解:悬索桥按弹性理论,进行结构设计计算和施工过程计算

5、桥梁墩台

(1)掌握:墩台的组成和分类及适用条件;承台施工方法、墩台身施工方法;桥墩计算中所用的荷载,重力式墩台的计算特点

(2)熟悉:常用墩台的构造要求;梁桥和拱桥的 轻型桥台的计算特点

(3)了解:桩柱式桥墩的计算特点

6、桥梁天然基础

(1)构造特点、受力特点

①掌握:天然地基基础的类型及适用条件,基础埋深的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的确定、承载力验算,基础稳定性和沉降验算(2)基础施工

①掌握:基坑围护和各类围堰的施工技术要求,基坑排水的常用方法

②了解:板桩围堰的计算

7、桥梁桩基础(1)构造特点

①掌握:桩基础的分类及适用条件,各类桩的构造要求,桩的平面布置及间距控制(2)受力特点

①掌握:单桩轴向容许承载力的确定,群桩基础沉降的计算

②了解:“m”法弹性基桩内力和位移计算(3)桩基础施工

①掌握:不同施工方法主要设备的选择,灌注桩和沉入桩的施工技术要求 ②熟悉:桩基施工质量控制

(九)桥梁监控和检测

1、了解:桥梁原材料的检测

2、熟悉:石料,混凝土,钢材等建材的检测过程,会对检测数据进行评定和分析;桥梁基础工程的检测过程

3、熟悉: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控制要点和质量检测方法;桥梁上部结构检测的内容,常用的检测试验;桥梁荷载试验及状态监测,试验过程,数据的分析和评价

(十)涵洞

1、掌握:涵洞的分类、各类涵洞的适用条件

2、熟悉:涵洞布设的基本要求

3、了解:各类涵洞的洞身构造、洞口构造、和进出水口沟床加固与防护

4、了解:涵洞与路基在设计、施工中的相关要求

5、了解:初测阶段涵洞勘测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6、了解:定测阶段涵洞勘测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7、掌握:涵洞勘测的精度要求

8、掌握:涵洞的平面布置

9、掌握:涵洞的立面布设

10、了解:涵洞的水文计算

11、了解:涵洞的水力计算

三、《隧道工程》

测试内容:

(一)岩体力学

1、岩石力学的性质

(1)了解:岩石的物理特性、强度的测量方法;岩石的成分及结构与力学性质的关系;岩石的变形特征和流变性

2、岩石的破坏机制及强度理论

(1)了解:强度理论中的格里菲斯强度理论、莫尔强度理论、库仑理论,熟练莫尔强度理论、库仑理论解决有关岩石力学问题;最大线应变理论和岩石的破坏机制

(2)了解:其他有关的强度理论

3、岩体的结构及岩体的力学性质

(1)掌握:岩石与岩体的区别、岩体结构的特征、岩体的力学特征如岩体变形特征、岩体强度特征等,岩体力学的性质如结构面的力学性质、重剪切破坏条件解决简单的岩体力学问题

(2)了解:结构面的类型及其连续性表征、岩体结构分类

4、岩石力学实验

(1)熟悉: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测试方法,能够根据测试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2)了解:岩石力学实验室的相关设备

(二)隧道设计

1、现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的总则、主要术语和符号

(1)掌握:《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的总则

(2)熟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主要术语和符号

2、隧道调查及围岩分级

(1)了解:隧道设计的一般流程

(2)熟悉:公路隧道的资料收集,地形与地质调查,气象调查,工程环境调查,围岩分级

3、隧道总体设计

(1)掌握:隧道总体设计要求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隧道选址,隧道线形设计,横断面设计,制定施工计划应遵循的原则

4、建筑材料

(1)掌握:隧道工程常用的各类建筑材料和其强度等级的要求,建筑材料选用的规定和要求

5、荷载

(1)掌握:荷载的分类和荷载组合规定(2)熟悉:永久荷载、可变荷载的计算和确定方法。

6、隧道洞口和洞门设计

(1)掌握:隧道洞口位置设计的规定和要求,隧道洞门的分类和形式,隧道洞门设计的规定

7、衬砌结构设计

(1)熟悉:衬砌的分类,衬砌结构设计的一般规定,锚喷衬砌设计的规定和锚喷衬砌的设计,整体式衬砌,复合式衬砌,明洞衬砌设置位置和明洞衬砌设计规定 8,结构设计

(1)熟悉:结构计算的一般规定,衬砌的计算,洞门的构造要求和计算

9、防水和排水

(1)熟悉:防排水的一般原则

(2)掌握:不同等级公路隧道对防排水的要求,防水材料和防水措施,隧道排水的规定,洞口与明洞防排水

10、辅助通道

(1)熟悉:辅助通道的一般规定

(2)掌握:竖井、斜井、平行导坑与横洞的位置选择和设计,横通道、风道及地下机房的相关要求

11、辅助工程措施

(1)了解:辅助工程措施的分类(2)掌握:地层稳定措施和涌水处理措施

12、特殊地质地段

(1)掌握:特殊地质地段的一般规定

(2)熟悉:膨胀性围岩隧道设计,溶洞与采空区隧道设计,流沙地段以及瓦斯地段隧道设计,岩爆地段隧道设计

(3)了解:黄土地段隧道设计

13、隧道内路基与路面

(1)熟悉:隧道内路基与路面的一般规定(2)掌握:隧道内路基与路面的构造要求

14、机电及其他设施

(1)掌握:隧道通风的要求,CO设计浓度,烟雾设计浓度,稀释异味的要求,照明亮度取值和计算,交通工程的主要内容,隧道交通工程的分级和设计原则

(2)了解:其他设施

(三)隧道施工

1、基本知识

(1)了解:公路隧道施工的特点(2)熟悉:新奥法基本要点

(3)掌握:隧道总体实测项目,外观鉴定内容,各类围岩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如地质构造影响,岩体的节理化或破碎程度,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各地质特征及地下水对隧道稳定的影响

2、施工准备工作

(1)了解:施工现场调查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内容

(2)掌握:施工测量主要内容与方法,各种施工方法可行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法与审批要点,施工进度与施工能力的匹配协调

3、隧道洞口工程

(1)掌握:洞口开挖主要工序,洞口坡面防护主要工序,洞口建筑工作内容,拱形明洞工作内容(2)了解:洞口坡面喷锚加固施工工艺,砌石护面施工工艺,洞门施工基本要求,明洞先拱后墙,先墙后拱施工工艺。截水沟、排水沟质量要求,坡面防护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明洞基础,防水层及回填质量监理要点及检查方法

4、隧道掘进

(1)掌握:施工全断面法、台阶法及分部开挖法的基本工序与适用条件,光面爆破与预裂爆破的技术要求,钻爆作业各工序控制因素

(2)了解:爆破设计图的审查如参数的选用、钻眼要求、爆破材料及药量的合理选用以及装药结构的选择

(3)掌握:爆破后开挖断面检查内容与质量要求,开挖中的地质预报、隧道断面尺寸检验方法及技术要求

5、隧道支护

(1)掌握:支护方式及其适用范围,锚杆种类与材料,钢筋网材料质量要求,喷射混凝土材料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流程,相关检测仪器的原理(2)掌握:普通水泥砂浆锚杆施工要点,早强水泥砂浆锚杆施工要点,喷射混凝土施工要点,钢筋网铺设要点

(3)掌握:喷射混凝土及钢纤维混凝土原料与配合比要求,锚喷支护的质量要求,初期支护厚度

6、隧道衬砌

(1)掌握:二次衬砌时间的确定,拱架与模板的要求,泵送混凝土技术要求,止水带安装工艺及混凝土施工缝处理,衬砌作业控制要点

(2)掌握:拱架标高预留沉落量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检查方法,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空隙处理,二次衬砌裂缝防止与处理,衬砌表面质量和混凝土强度与衬砌厚度检查方法及技术要求(3)掌握:拱圈与仰拱混凝土作业要点

7、防水与排水

(1)了解:隧道防排水质量要求,施工期防排水常用处理方法,检测仪器的原理,常用防排水材料及其主要性能;防水板粘结技术及技术要求,防水层铺设技术要求,衬砌背后排水设施施工注意事项,隧底排水注意事项(2)掌握:防水层作业检查内容、方法及技术要求,注浆堵水效果检查方法、内容及技术要求

8、监控量测

(1)了解:监控量测必测与选测项目、量测部位与测点布置、测试频率等,周边位移与拱顶下沉测试基本原理,量测数据的处理方法,量测仪器的原理

(2)了解:地质与支护状况观察重点,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确定,设计参数修正应注意事项及可修正的内容

(3)掌握:直观评价已暴露围岩稳定状态,根据量测资料对围岩进行稳定性判别及决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四)隧道工程质量检测

1、基本知识

(1)了解:公路隧道常见的质量问题;相关的隧道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通风照明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办法

(2)掌握:公路隧道工程质量检测的内容

2、超前支护与预加固围岩(1)了解:辅助施工方法施工质量检测的内容,注浆材料性能试验、注浆效果检查方法

3、开挖

(1)掌握:超欠挖测定方法及原理;激光断面仪法的原理、操作方法、步骤

(2)熟悉:开挖质量评定内容及标准

4、初期支护

(1)掌握:初期支护的作用及施工工艺;影响喷射混凝土质量的因素;钢支撑施工质量检测

(2)掌握:锚杆加工质量与安装尺寸检测的内容;锚杆拉拔力的测试方法;砂浆锚杆砂浆注满度检测的原理;喷射混凝土质量检测内容、方法、评定标准;地质雷达法检测初期支护背部空洞的原理、方法以及仪器功能

5、防排水

(1)了解:隧道防排水的质量要求

(2)掌握:常用防排水材料及其主要性能;排水系统施工质量检查;防水板的施工工艺;止水带安装工艺;土工织物性能检测方法

(3)掌握:防水卷材和性能检测方法;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防水板施工质量检测内容及方法

6、施工监控量测

(1)掌握:监控量测必测项目与选测项目、量测部位与测点布置、量测频率等

(2)了解:位移、力测试的基本原理;量测仪器的原理和基本使用方法及其数据处理

31(3)掌握: 必测项目量测仪器的使用方法、量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7、衬砌

(1)了解: 二次衬砌施作时间的确定;拱架与模板的要求;泵送混凝土技术要求; 二次衬砌质量检测内容、方法及仪器;混凝土缺陷的检测方法(2)掌握: 回弹法、超声波法、超声回弹综合法、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原理与方法;激光断面仪、地质雷达法检测混凝土厚度的原理、方法

8、隧道环境

(1)了解: 隧道通风、照明的目的和方式,隧道不同阶段环境检测内容及方法;隧道内风压、风速、照度(亮度)检测原理及方法

(2)掌握: 粉尘浓度、瓦斯浓度、一氧化碳浓度、烟雾浓度检测原理及方法

四、《工程项目管理》

测试内容:

(一)项目的基本知识

1、项目的特征及分类(1)了解:项目的概念

(2)熟悉:项目的特征;项目的分类

2、建设项目的概念、组成及特点

(1)熟悉:建设项目的概念、建设项目的特点(2)掌握:建设项目的组成

3、施工项目的概念及特征(1)了解:施工项目的概念(2)熟悉:施工项目的特征

(二)工程项目管理概论

1、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和建设各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1)了解:供货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了解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2)熟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业主方、设计方及施工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2、建设工程监理的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

33(1)了解:建设工程监理的工作性质(2)熟悉:建设工程监理的工作任务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组织理论及基本的组织工具

(1)了解:组织论的基本内容;组织与目标的关系

(2)熟悉:项目结构图;工作流程图;合同结构图;项目管理任务及职能分工表

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概念、内容和编制方法

(1)了解: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概念

(2)熟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内容及编制方法

5、建设工程项目采购的基本模式 了解:设计任务委托的模式;施工任务委托的模式;设计任务和施工任务综合委托的模式;物资采购的模式

6、项目目标控制的动态控制原理

(1)了解:项目目标控制的动态控制原理

(2)熟悉:动态控制原理的应用;应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进度及控制投资的方法

7、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工作性质、任务和责任(1)了解: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工作性质;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任务

8、施工企业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1)了解:施工资源管理的概念

(2)熟悉:施工资源管理的任务;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任务

9、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的理论、组织与方法(1)了解: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的基本理论(2)熟悉: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的方法

10、建设工程监理的工作方法

(1)了解: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国内外背景和发展趋势

(2)熟悉:建设工程监理的工作方法

11、建设工程项目策划的基本知识

(1)了解:建设工程项目策划的基本概念;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及实施阶段策划的基本内容

12、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1)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2)熟悉:工程项目的风险类型;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

(三)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

1、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的组成与计算(1)了解: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计算程序(2)熟悉: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3)掌握: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

2、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1)了解: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2)熟悉: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

3、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依据和编制方法

(1)熟悉: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依据;按施工成本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2)掌握:按子项目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掌握按工程进度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4、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方法、索赔费用的组成和计算方法,以及工程结算的方法(1)了解:索赔费用的计算方法

(2)熟悉: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程序;工程结算的方法

(3)掌握: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方法;索赔费用的组成

5、施工成本控制和分析的依据和方法

(1)了解: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施工成本分析的依据

(2)熟悉: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及方法;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6、工程量清单及其计价(1)了解:工程量清单计价

(2)熟悉:工程量清单的作用;工程量清单编制

(四)公路工程造价

1、公路工程定额

(1)了解:定额的概念、作用及特点

(2)熟悉: 公路工程概算定额;预算定额;施工定额及机械台班费用定额;工程定额的分类;人工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及机械台班定额

2、公路工程投资估算

(1)了解:公路工程投资估算的基本概念及编制的一般规定

(2)熟悉:公路工程项目建议书估算费用及文件组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费用及文件组成;预可估算与工程估算的区别与联系

(3)掌握:估算费用组成;估算文件审查

3、公路工程概(预)算

(1)了解:概(预)算的定义与分类;公路工程概(预)算文件的组成;编制概(预)算的要求(2)熟悉:概(预)算的编制

4、公路工程概(预)算审查

(1)了解:概(预)算审查的意义和目的;工程费用结算得概念;竣工决算的编制程序(2)熟悉:概(预)算审查的方式与方法;概(预)算审查的步骤和内容;工程项目结算的内容;工程结算费用支付;竣工决算报告的组成;竣工决算的

编制内容与方法

(五)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

1、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1)熟悉: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

2、施工质量的预控方法

(1)了解:施工质量计划预控

(2)熟悉:施工准备状态预控;施工生产要素预控

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了解:施工计量管理;施工例会和质量控制活动

(2)熟悉:施工质量检验检查;施工质量检测试验;隐蔽工程施工验收;施工技术复核;施工质量不合格的处理

4、施工质量的验收方法

(1)了解:施工质量验收的依据(2)熟悉:施工过程的质量验收

(3)掌握:工程质量竣工验收与备案

5、施工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法(1)了解:施工质量事故的分类(2)熟悉:施工质量事故的处理

6、施工依据和质量控制概念

38(1)了解:质量控制的概念(2)熟悉:施工依据

7、工程质量的政府监督

(1)了解:政府监督的职能;政府监督的实施

8、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1)了解:质量管理八项原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和监督(2)熟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

(六)施工信息管理

1、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含义、目的和任务(1)了解: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含义和任务(2)熟悉: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目的

2、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的分类和信息编码的方法(1)了解: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的分类;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编码的方法

3、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和意义

(1)了解: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4、施工方信息管理

(1)了解:施工方信息管理的手段

(2)熟悉:施工方信息管理的任务;施工文件的立卷及施工文件的归档;施工文件档案管理的内容

(七)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1、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含义、目的和任务(1)了解: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含义和任务;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目的

2、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和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系统的概念

(1)了解: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的含义;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系统的概念

3、施工方各类进度计划的作用

(1)了解: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实施性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

4、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

(1)了解:工程网络计划有关时间参数的计算(2)熟悉: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的概念;时差的概念;横道图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工程网络计划的类型和应用

5、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方法(1)熟悉: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组织措施及管理措施(2)掌握: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经济措施及技术措施

6、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的论证

40(1)熟悉: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工作内容;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工作步骤

(八)施工安全管理

1、安全管理的概念、范围及安全生产管理的机构与职责

(1)熟悉:安全管理的概念及范围;安全生产管理的机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职责

2、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特点、要求和方法(1)了解:施工安全控制的特点(2)熟悉: 施工安全检查

(3)掌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其实施 ;施工安全控制的程序和基本要求

3、安全技术措施

(1)熟悉:模板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塔式起重机安全技术措施;井架安全技术措施、土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4、施工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1)熟悉:安全事故的分类(2)掌握:安全事故的处理

5、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要求(1)熟悉:文明施工的要求

(2)掌握: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措施

(九)施工合同管理

1、施工合同的主要内容

(1)熟悉:施工承包合同、专业工程分包合同及劳务分包合同的主要内容

2、施工合同的履约管理

(1)了解:施工合同跟踪与控制

(2)熟悉:施工合同变更管理;施工合同信息管理

3、施工合同索赔管理(1)了解:索赔程序

(2)熟悉: 施工合同索赔的依据和证据(3)掌握: 索赔的概念、分类

4、施工任务委托的主要模式(1)了解:施工总承包管理(2)熟悉:平行发包;施工总承包

5、按计价方式分类的施工合同类型及选择

(1)熟悉: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

6、与施工合同相关的其他合同

(1)熟悉:工程监理合同的主要内容;物资采购合同的主要内容

五、《工程经济》

测试内容:

(一)财务基础

1、资产的核算

(1)了解: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内容;其他资产的核算内容;流动资产的核算内容;无形资产的核算内容

2、负债的核算

(1)了解:流动负债的核算内容;非流动负债的核算内容

3、所有者权益的核算

(1)了解:留存收益的性质及构成;资本公积的形成及用途;所有者权益的来源;企业组织形式与实收资本

4、成本与费用的核算

(1)熟悉:工程成本的核算;期间费用的核算;费用与成本的联系与区别

5、收入的核算

6.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简表 篇六

1 职务评审原则

1.1 评审总原则

从德、能、勤、绩4方面进行量化考核评分, 量化考核指标由考核的指标体系、每项指标在总体中的权重和评分标准组成, 德能勤绩4个方面满分为100, 每项都有分值。

1.1.1 德 (20分) :

(1) 政治品德, 即指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以及建立在这个世界观基础上的政治立场等。 (2) 伦理道德, 即指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时所表现出的思想品德。 (3) 职业道德, 是指在从事职业活动中, 用高尚的道德指导本职岗位职业活动的具体实践。 (4) 心理品德, 是指个性心理倾向、动机、兴趣、理想品德是否高尚。

1.1.2 能 (30分) :

(1) 一般能力, 是指各类工作人员完成一切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 (2) 特殊能力, 是指为适应一定活动需要而形成的具有专业和综合特征的能力。

1.1.3 勤 (20分) :

由积极性、纪律性、责任心和出勤率4个方面组成。在考核工作人员之“勤”的过程中, 关键是考核其工作态度、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的勤奋敬业精神和劳动工作纪律情况。

1.1.4绩 (30分) :

一般由以下4个方面构成: (1) 工作指标:即在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时质量和数量。 (2) 工作效率:即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组织效率、管理效率和机械效率。 (3) 工作效益:即完成工作任务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时问效益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绩效。 (4) 工作方法:是指采取了何种方法、措施、手段完成了任务。

1.2 三级评审制原则及程序

以往采用综合医院的职务晋升评审考核标准和考核程序, 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完全适合口腔专科医院, 因此, 自2009年起, 经过5年的努力, 我们逐渐设计、实施、完善了具有口腔专科医疗、护理和医技特点的考核标准和考核程序, 我们称为职务晋升三级评审制。

符合晋升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可以申报, 填写申报表, 申报内容准确、具体、详实, 申报表内容除了个人的自然情况外, 主要填写任现职以来的工作业绩, 发表的论文和科研等, 见表1。

1.2.1 一级评审 (即科室评议) 。

(1) 人员组成:一级评审评议组由科主任任组长, 组成员由科主任医师、支部书记、护士长组成。 (2) 考核评议程序:科室评议组对申报人申报内容进行评审, 从德、能、勤、绩4方面根据个人表现进行讨论、审核、评分。征求科内每一位医护人员对申报人的意见, 从服务态度、服务意识, 与本科室和协作科室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分。汇总取平均分。见表2。

1.2.2二级评审 (即专业组评议) 。

(1) 人员组成:院内共设有7个专业委员会:口内、口外、修复、正畸、护理、医技、科研。各专业委员会由该专业教研室组长牵头, 组员由本专业专家、人事处领导、申报人科室的科主任组成。 (2) 考核评议程序:同专业申报人答辩顺序采用抽签制, 时间每人15分钟, 用ppt形式, 申报人答辩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疑难病历汇报、论文答辩。提供10份完整大病历供专家审核、提问。专业组专家对疑难病历的评议:对病情诊断、治疗复杂程度;治疗设计是否完善可行、是否有明显的缺陷或错误;治疗效果;病历的连续性、书写字迹和标点语句、医学影像完整等进行评分, 见表3。

对论文的评议:对论文的科研性、前瞻性、是否国内先进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分。

对科研课题和获奖评议:对获得国家、省市科研成果奖和科研课题进行评分。

科主任对申报人介绍:从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科室协作能力、服务态度、服务意识等方面进行介绍, 说明是否推荐, 出示科室一级评审评分表。

专业组评分:本专业所有申报人汇报答辩完毕后, 专业组讨论、评议, 对每位申报人逐项评分, 人事处根据申报人的得分进行排序。

公示:人事处将科室评议得分、专业组评议得分、群众评议得分进行整理, 将个人及基本情况 (年龄、工龄、现任职时间、毕业学校、学位学历、论文数及发表的期刊、科研课题及科研成果、外语计算机成绩、下社区下乡完成情况、传染病知识及继续教育学分) 等汇成总览表进行全院公示7天。见表4。

1.2.3 三级评审。

三级评审, 即院评审委员会评审。 (1) 人员组成:院评审委员会由主管院长担任组长, 成员由副院长、各专业高级专家、人事处长和院纪检领导组成。 (2) 考核评议程序:院评审委员会根据科室和专业组评审意见, 严格按照德、能、勤、绩对申报人进行讨论、评议、审核, 最后采取不记名投票的方式, 获得同意票超过2/3者, 方可通过推荐, 推荐的人选既符合专业技术晋升标准、又要兼顾该专业学科发展、人才储备。

2 效果

通过三级评审, 我院申报人员能够被推荐参加卫生局考评中心答辩的人数、合格率和获得通过的比率逐年上升, 自2009年以来, 我院通过实行三级评审制度, 大大激励了我院医务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不断学习的积极性,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院整体医疗、科研、教学水平。三级评审制度确保了申报人员符合晋升职务标准。

3 讨论

3.1 三级评审制强调晋升人员的政治素质和医德医风

三级评审以考查申报人员的德能勤绩为总原则, 重视申报人员的思想品德情况。因为品德是决定人的成长及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职称评审中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政治素质有明确的要求, 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爱岗敬业、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相互合作、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1]。医德医风考核标准由医务处、门诊办和党委办公室根据考核标准进行审核, 如有违纪记录, 一票否决。

3.2 三级评审制强调工作作风、重视临床工作能力

良好的工作作风是一个医务工作者从医的基本保障。要遵纪守法, 要具有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和服务行为, 才能完成好医疗服务任务[2]。三级评审制考核晋升人员本职岗位的业务专业技术能力的运用和发挥.业务专业技术提高情况和知识更新情况。而且重要的还在于, 即使一个人具备了适合其岗位的能力, 并且发挥了, 然而还要看其能力运用的目的性是否明确、得当, 手段方式是否合理、规范。考核其履行职责情况、完成工作任务情况, 数量、质量、效益、成果的水平等情况。

口腔医学是经验医学, 既要有丰富临床经验、精湛的专业技术和较高水平的临床工作能力, 还需要医、护、技密切配合, 任何环节出差错都会使患者遭受不必要痛苦, 造成时间、精力、财力的浪费。

3.3 三级评审制重视临床带教和授课, 对科研论文进行合理测定

我院是教学医院, 口腔专业又是以临床技术操作为主, 临床实习生、进修生的学习除了基础课外, 临床技术操作占主要部分, 而临床操作的教学完全靠年资高的医生手把手的教, 通过三级评审, 晋升人员必须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避免有些申报人员只顾自己看病人、写论文、搞科研, 而不重视临床带教、授课。晋升人员必须完成各教研室的教学任务, 有教学任务未完成者、出现教学差错者一篇否决, 不能申报晋升。

通过三级评审, 申报人员的科研课题、成果和论文在科内进行展示, 科研课题和科研成果名次只取主要负责人和第一完成人的, 论文只提交第一作者的, 既相互学习, 又防止抄袭滥用, 起到监督作用。

3.4 最大限度公开、公平、公正, 规避人情

三级评审制本着公开、公平、公正, 客观、合理的原则, 符合申报条件的自主报名, 经过科主任和科内核心组讨论评议审核, 符合条件者才上报专业组评审, 上报时需要附有科室评审意见和科主任签字同意意见。

专业组评审面向全院职工, 凡愿意旁听专业组答辩会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 这样, 既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水平, 也学到了一些答辩技巧, 起到了相互学习、促进、监督的效果。

职务晋升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也是对个人能力的评判, 三级评审制使评审过程更客观、严肃、谨慎, 可以最大限度从源头、从基层把关, 对申报人员进行评价、审核, 避免拉关系、走后门、打招呼, 造成人情干扰。

总之, 我院通过实行职务晋升三级评审制, 对于保证我院医疗、教学、科研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让优秀人才优先评聘, 使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能得到公开、公平、公正的晋升机会, 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职称晋升评聘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参考文献

[1]杜祥永, 陆晓庆, 傅媛媛.医疗高级职称评聘中量化积分法的运用与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06, 4 (25) :315-317.

7.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简表 篇七

如何让教师不偏离事业的轨道,在这人生的弯道处再振精神,实现弯道超车呢?党和国家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实施教师职称晋升制,激励教师不断改革创新,提升教学业务能力。但是,自教师职称制度实行以来,不少地方由于教师业绩考核、评职晋升条件设置不尽科学合理等,不仅没能有效激励教师不断进步,反而挫伤了教师工作积极性。

一方面,一些地方和学校单纯以学生考试分数、学科人均分、毕业升学率等指标来考核评价教师业绩,致使教师不得不采取“题海战术”“时间战术”“灌输战术”等手段,有的甚至不惜采用考试监场阅卷作弊等手段来片面提高学生成绩。课堂中,他们偏爱“优生”,歧视“差生”,教师唱主角,学生唱配角,教师手拿新教材,仍用旧方法,课堂教学仍是“满堂灌”“一言堂”,教学方法仍是“注入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无个性,成了学习的奴隶。他们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使得“减负令”“禁补令”有禁不止,新课改也只不过成了教育改革的口号而已。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和学校不切实际地走科研极端,提出了“教师人人有科研课题”“教师人人要发表论文”等职称评定要求,致使教师人人找课题,个个搞研究,写论文,看似学校科研活动搞得轰轰烈烈,而深入实际考察,则可能看到这样一些怪现象:有的教师喜爱搞教学研究,但脱离教学实际,虽有教研论文等成果见诸报端,教学效果却不佳;有的教师在课堂上狠下功夫,教学质量名列前茅,但不能将其经验上升为理论成果,因而职称评聘无望;有的教师冥思苦想找课题,绞尽脑汁搞理论“研究”,几年下来,课题研究没搞出所以然,教学本职工作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为此,我们应创新教师职称评聘方式,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师业绩考核评价实施细则,促使教师搞应用性的实践研究,走教学适用化发展道路,探索适用化教学法,以服务于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发展。为真正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在制定教师业绩考核评价细则,实施教师职称评聘过程时,应切实做到“三化”。

一是力求人性化。我们知道,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他们劳动的对象是学生,和工厂工人的工作不同。工厂可以根据工人的产品数量、质量和工作时间等核定工人的工资和奖励待遇,而教师根据什么来衡量教学工作的质量,仅仅依靠学科考试分数吗?何为优秀教师,缺乏明确的标准。受传统应试教育等的影响,家庭和社会常常把教出的学生考试成绩好、升学率高的教师看作是优秀教师;学校领导则可能把听从学校安排,领导指向哪里就走向哪里的教师看作是好教师,也可能把上竞教课取得好名次的教师看作是优秀教师,还可能把有课题成果出台、常有论文发表的教师看作是优秀教师……究竟什么样的教师才是优秀教师,历来都是众说纷纭。其实,教师的工作业绩应由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效益,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满意度等因素共同确定,而工作效益(学生的考试成绩)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除此之外,还应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各个方面的特长和典型事迹,采用多元化評价方法,评价出“师德标兵”“教学骨干”“优秀班主任”“家校配合模范”等单项或多项“星级”教师来,同时,设置“差生转化奖”“和谐班级奖”“培养新人奖”“返老还童奖”“师徒创新奖”“青春激情奖”等奖项。这样,教师才可能从单纯关注学生作业布置、考试、补课上面转移到课堂改革中来,发挥自己的某些特长,精心创设课堂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学习;改革教学方法,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细心洞察学生个性、习惯和心理,从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开始倦怠的中老年教师也能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希望,从而老树萌发新芽,焕发职业激情;才能让有点自卑的年轻一代催生及时雨,从而激情迸发,绽放花蕾,勇于和老教师比拼教学业务能力。最终彰显每个教师的特长,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促进教师之间优势互补,和谐共处,走综合发展和特色创新之路。

二是避免功利化。学校制定的教师业绩考核评价、职称评聘、晋升奖励机制,要高度关注一线教师的教学实绩,向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倾斜,要以调动教师积极性,激励教师进步为前提。出台相关细则前,学校应召开由各方面成员代表组成的扩大会议,成立考核评价领导小组,反复征求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健全和完善对教师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综合考核评估细则,具体综合教师师德、工作态度、工作岗位、实际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学生人数等因素,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纪律、出勤、生活、卫生等内容进行公开考核评比,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避免出现可以人为、临时制造出的加分因素和加分条件,避免用金钱买卖科研文章和科研课题的现象,避免为得到加分而投机取巧或故意损人利己的不良现象,避免出现平时表现平平,而通过临时搞突击、走捷径、走极端使考核领先的现象。同时,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以避免因为奖励额度过大而激化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的矛盾,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是坚持常态化。教师师德的好坏、优劣程度,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有时很难准确界定,因为生源等条件的影响,难免具有偶然因素。因此,我们考核评价教师工作业绩时,应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度举行一次,实行优质优酬,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要建立一定周期的教师职业准入制度,教师每隔一定年限必须参加一次教师资格认证,按教育教学技能、水平、质量和师德等多项指标进行考核,不达标的不能再上讲台教书,原先评定的职称进行高职低聘,从真正意义上打破教师的“铁饭碗”。这样,才有助于克服教师队伍的惰性,避免评上职称后就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评不上就悲观泄气、破罐子破摔的不良现象出现,有效调动所有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上一篇:物流文员简历下一篇:《鹤唳华亭》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