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困惑和问题

2024-08-11

家庭教育的困惑和问题(共10篇)

1.家庭教育的困惑和问题 篇一

困惑问题1孩子不想做好学生

诊断树立正确的“好学生”标准

建议家长们首先要找时间跟孩子深入谈谈什么是好学生,明确孩子心目中好学生的概念,问他是不是见到的好学生有什么不好的表现或遭遇?再通过孩子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了解孩子的道德取向、价值判断。在了解孩子想法的基础上予以积极的引导,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好学生”标准。同时,让强有力的教师介入,确立持久的影响渠道,这样才能积极有效地纠正孩子的想法。

困惑问题2孩子转了新幼儿园不愿意去

网友问:我女儿6岁半,在原来的幼儿园上了3年,6月初我把她转入一所新幼儿园,至今她都不想去上这个新的幼儿园。每天早上哭闹着不去,一会儿说老师太歪(厉害),一会说想在家里玩,一会又说不喜欢这里的老师。以前那个幼儿园一个班有40个小朋友,现在这个班只有19个,以前她在幼儿园每周有两节舞蹈课、两节珠心算课,她都很喜欢,现在这个幼儿园没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她才不愿去上幼儿园,请老师帮忙分析一下。

新加坡才儿坊幼儿园成都仁和春天大道幼儿园园长王英答:

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这位妈妈应该去了解症结所在,不仅要去以前就读的幼儿园里了解孩子平时的爱好和表现,还要去目前就读的

诊断找准症结多给孩子适应时间

幼儿园与老师交流孩子近期的状况,找到根本原因。然后,要跟孩子沟通,找出孩子拒绝这个幼儿园的原因。

在我看来,以前的幼儿园有她的好朋友、爱好、熟悉的环境以及认可她的老师,她的心理上有一种寄托式的安全保护,而这些东西,现在这个幼儿园还没完全给予她。所以,她会找出各种方法和理由来拒绝这里的一切。或者是因为在孩子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她会觉得父母没有给予她选择的机会、没有尊重她的想法。

目前家长还要给予孩子充分的适应时间,告诉孩子为什么选择这个幼儿园,让孩子自愿从心理上接受,同时持续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助孩子顺利适应新的环境。

困惑问题3孩子学习习惯不好 诊断制定计划并监督执行

网友问:我儿子明年就六年级了,可学习习惯和积极性不好,我想问问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呀?

四川省特级教师、望子成龙学校小学语文教学总监秦老师答:

孩子的学习习惯是家长在孩子小时候逐步培养起来的,父母要多花时间在孩子身上。

首先,家长平时应该多和孩子沟通交流,经常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其次,要为孩子制定一个比较合理的学习计划,监督计划执行情况。当孩子表现出一系列不好的学习习惯时,家长要找到原因,再耐心引导,让孩子意识到不良学习习惯对学习的影响。

最后,家长平时要多鼓励孩子,给孩子学习的信心,只要孩子的学习习惯好了,渐渐地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困惑问题4孩子不愿意去补习班

网友问:我家孩子英语最高考30分,补习班报了名,去了几天就不去了,打死都不去,我该怎么办?

成都建明外语学校总校长叶建明答:家长报了补习班孩子却不愿意补习有很多原因,大多数孩子特别是成绩很差的学生,主要是补习后没有多大进步,家长花了钱,学生花了时间,结果成绩上不去,学生老是挨批评,没有任何成就感,就不想再补了。

诊断让孩子试读几天再决定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一定要理解他们,家长的责任就是要花心思找到孩子满意的学校和老师,避免学生因对补习班的反感而不愿意去的情况。

最简单的方法,一定要让培训机构和老师保证学习效果;最好让孩子免费试读一下,在了解老师的授课方式和内容的基础上,再作出选择。

如果学校没有保证,而且又没有免费试读,只是告诉你,是××名师或教过多少优秀学生,这样的班就不一定适合您的孩子。

困惑问题5孩子很小气

孩子很小气,可能跟性格内向有关。这类孩子总是希望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是成功的、正确的,如果有一点的不足和失败都会感到伤心难过。

作为家长,一方面应尽早培养和训练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比如在生活中给孩子

设置一些小障碍,带孩子去参加训练营的活动和游戏,并鼓励和支持孩子去克服障碍;在孩子不能完成的时候也要激励孩子,使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但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作为父亲,要多带孩子接触陌生的环境和人群,让孩子多和不同的人交流,放开心胸,开阔视野,增强自信和独立性。

2.家庭教育的困惑和问题 篇二

一、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1.师生沟通交流困难。

特殊教育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老师与学生沟通交流往往不及时和不顺畅,尤其是在新进老师班上的学生,在上数学课时,老师所讲的知识重点智障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并且老师在学生进行沟通时注意力不集中,大多数学生听不进去老师的话,如果这种情况不给予解决会导致没有办法上课。与此同时,智障学生由于自我控制能力差,对外部的刺激常不能很好地辨认理解和作出合理的反应,以至对外界的刺激会作出很原始的反应,导致与老师的沟通出现困难。

2.学生学习方法死板。

由于班上的学生年龄大小不一样,所以很多学生的数学基础程度不一样,以及智力的相差也是比较巨大。所以,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学习方法死板,不会灵活利用,比如在教数学乘法公式时,很多学生能够把口诀公式倒背如流,但是在实际计算时却不会利用公式进行计算。与此同时,在除法计算时也不能很好地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只是一味地按照老师所讲的例题进行计算。

3.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记不住。

在特殊教育中,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记不住所学的知识。可能是因为学习的方法过于死板,又不能灵活地利用所学的知识,从而导致记不住所学的知识。另外,一些老师也会经常忽视对教材的研读,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所教授的内容与实际需求不符合,以至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刻的印象。

二、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的思考

1.选择多种不同方式的教学手段。

在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所以说科学有效地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到特殊教育数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和特殊性,在工作中要给予多点耐心和细心,对学生的学习多加指导和讲解。与此同时,针对学生不懂的问题和不能清楚地理解题意的学生可以给予个别读的方式,或者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对题目多读几遍,帮助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题意,同时也能确定正确的解题方法。因此,在特殊教育数学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合理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2.拉近教材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对一些特殊学生来说,他们接触的实际生活机会相对来说比较少,这也就导致他们对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点还是非常陌生。所以,在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比如针对智障学生,可以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要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能理解,并通过努力能够完成。这样学生可体会到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喜悦,并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通过努力是能够成功的,逐步地树立起自信心,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用手语和具体的事物进行教学,拉近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要想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知识点,就要培养学生养成定期复习的习惯和预习的习惯,通过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预习和复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力。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的困惑进行分析,并且给予具体的解决方法。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并且已经有很多的相关教育研究工作者已经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以此来提高特殊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凤娟.特殊教育数学教学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J].数学教育学报2015.12(52):456-457

[2]田寅生、方俊明.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5.12(14):123-126

[3]周超.浅析特殊教育中的小学数学教学[J].赤子.2015.12(72):145-146

3.中职英语教育中的困惑和对策分析 篇三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育;困惑;对策;分析

一、中职英语教育中的困惑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职院校的招生规模和学生数量的日益增加,与之俱来的学校生源质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发展趋势。这些中职学生大多数来自于未考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或者只上过一两年初中的学生,他们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部分中职学生甚至不能进行正确的单词拼写,学习英语比较吃力;他们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强烈的畏难厌学情绪,逐渐失去了对学习英语的兴趣。除此之外,中职英语教师教学不认真,对学生不负责,自身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也会促使中职学生逐渐丧失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由于中职院校教学条件的种种限制,中职英语教学仍然沿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服从地位,不能真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更谈不上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势必会使更多学生丧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利于中职英语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综上所述,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职英语教育的发展,是中职英语教育中的现存困惑,迫切需要相关部门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加以解决。

二、加强中职英语教育的对策探讨

1.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中职英语教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逐步加大,社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对外贸易逐渐增多,社会行业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一定变化,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中职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输送大量职业技术人才的重任,就要顺应时代发展和国家提倡的新职业人才发展培养需求,转变中职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同时教师要积极树立中职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并深刻意识到教好中职英语对于学生将来的就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中职院校还要转变办学思路,有针对性地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英语与人沟通,辅助自身开展相关工作。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所学习知识和学习对象的一种渴望认知或期待了解的情感倾向。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促使中职学生加强英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中职英语教师应着重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积极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对于学生的进步给予一定的表扬和肯定,同时营造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对国外风土人情的介绍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善于发现、培养和引领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根源上的英语学习困扰,以便于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应用能力。

3.采取多种手段,丰富英语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解决中职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思想落后、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运用现代化的英语教学观念来开展自身的中职英语教学工作;其次进一步明确中职英语教学目标,同时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优化英语教学方法,通过不断丰富和完善中职英语教学方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更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学生比较形象直观地感受英语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

4.提高英语师资力量和改善硬件设施

在中职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自身能力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况,中职院校首先要增强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英语教学技能,提高英语师资力量,积极吸收、引进高水平的英语教师,同时对现有英语教师进行必要的教学培训和外出调研、参观学习活动。在提升教师素质软实力的同时还要积极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采购必要的学习设施,积极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科研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5.实行分层次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英语教学

由于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英语教师的教学过程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减少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以期达到更好的英语教学效果,就必须对中职学生进行必要的分层次教学,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英语教学方法,对于大多数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先夯实基础,对于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要进行英语基础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延伸,同时还要分别进行相应的分层次教学和分层次布置作业,让每一位中职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效解决中职英语教育的困惑。

参考文献:

[1]赵江.浅谈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困惑和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4).

[2]汪自友.浅谈中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现状及如何提高中职英语教学质量[J].中外企业家,2011(18).

[3]吴娟.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成功(教育),2012(7).

[4]王欢.中职英语教育的反思性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12).

4.家庭教育的困惑和问题 篇四

三年级数学组

回想这几年来的课题研究过程,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同时也发现研究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组内成员太少,每个人的负担太重,既要顾全平时的教学,还要能够静下心来搞研究,时间上达不到;

2、课题研究还只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次,还只是一些零散的经验,没有能够建立成完整的体系;

3、课题组个别老师在实验教学中,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摸式,但还是放不开,主要是担心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因此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的不够充分。

4、教师理论支撑的力度不够,归纳总结的能力不强,课题实验工作的开展和反思过于单薄,研究的深度广度不够,对实验研究过程中的经验难以提升。

5.家庭教育的困惑和问题 篇五

汉中市第八中学 李 珲

困惑一:考试的内容与课标的公然背离?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无论是在阅读教学领域还是写作教学领域,总有一个挥之不去回避不了的、为广大一线教师头痛不已的、似乎是‚无解‛的问题,即‚文体之惑‛。

阅读方面,我们教的教材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有‚小说‛、‚诗歌‛、‚剧本‛、‚散文‛,还有‚寓言‛、‚童话‛、‚书信‛、‚演讲稿‛等等;我们的教参、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考试,也是将以上‚文体‛一锅煮。可我们的写作呢,情况似乎就有点不一样了,面对学生们的作文,老师们经常困惑的是:到底什么样的文章叫‚记叙文‛,什么样的文章是‚规范的议论文‛?如何区别‚记叙文‛和‚散文‛、‚记叙文‛和‚小说‛?每年高考、中考后为什么总有那么多对作文文体的质疑和问难? 再看一看我们的高考、中考试题。各省市高考卷,除文言文外,阅读分别为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细加比较,不难发现,这三类文本也根本无法与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这传统的三大文体一一对应。再看各地市中考卷,有的考三道大阅读题(文言文除外),有的只考两道大阅读题。考三道大阅读的,一道是说明文,一道是议论文,还有一道呢,是记叙文吗?几乎不是,要么是散文,要么是小小说。考两道大阅读的,一道要么是说明文要么是议论文,另一道呢,是记叙文吗?也不是,还是散文或者小小说。至于写作,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于是,便出现了令人费解的现象:我们教学生阅读记叙文,可是考试又不考记叙文阅读,而是考‚文学作品‛(小说、散文)阅读;我们教学生写记叙文、议论文,考试也要求学生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可是在实际考试中,又有大量的学生不写记叙文或议论文,或者不会写记叙文或议论文,而去写‚文学作品‛,写所谓的‚议论性散文‛甚至‚四不像‛。

我们的中考到高考考命题者们居然无视‚宪法‛,甚至‚知法犯法‛,还堂而皇之地要求考生把‚宪法‛废除的文体(记叙文、议论文)写得‚规范‛,写得

‚中规中矩‛,岂不荒谬? 如今,2011年版义务教育新课标似乎也在步高中新课标之后尘,以‚记叙性文章‛、‚议论性文章‛和‚说明性文章‛取代此前的‚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在‚文体‛上的不对等和种种疑问继续蔓延,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越来越严重的负而影响。

困惑二:阅读教学的指向

为读而读?为写而读?为语文素养而读?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始终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作为中学语文教学中耗时最多的教学内容,阅读教学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是‚为读而读‛,还是‚为写而读‛,抑或是‚为素养而读‛,广大一线教师都心知肚明吗?

就现代语文传统而言,阅读教学的指向恐怕更多是‚为读而读‛。叶圣陶曾撰文指出:‚咱们不妨凭实际的经验想一想,关于写作固然是咱们学习语文的目的,可是阅读仅仅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吗?关于阅读不也是学习语文的目的吗?‛在此基础上.经由张志公、吕叔湘等人的继承和发展,最终导致现代语文教学中‚阅读本位‛思想的确立。于是,阅读教学被简单地等同于‚精读‛教学,其要求,一是‚讲透‛,一是‚多练‛。叶圣陶为此还说过:‚精读的指导,必须纤屑不遗,发挥净尽。‛最终,讲读教学一统天下,阅读课堂成为一个又一个废话垃圾场,也就造成了吕叔湘所批评的2700多课时劳而无功的状况。

在此背景下,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似乎有了‚新动作‛。2011年版课标将旧课标‚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校定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虽然是一处看似细微的修改,但这一修改一方面延续并体现了新课标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另一方面重新定义了阅读教学的手段、方式、方法、任务、目标,即:语言文字运用。新课标明确地在‚课程性质‛中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同时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从而一举确立了语文课程的核心,即‚语言文字运用‛。作为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阅读教学无疑将为‚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语文课程核心作出应有的贡献。

从新课标的这一改动,我们是不是可以敏锐地捕捉到这样的信息,即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应当由此前的‚为读而读‛的教学转变为以写作为指向的阅读教学。换句话说,就是要从重阅读转变为重写作,努力做到潘新和教授所言‚为写而读、为写择读、以写促读、由读悟写、读以致写‛。

另外,只要稍微翻阅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无处不在,作为主要教学任务的阅读教学,当然不能缺席。但令人遗憾的是,‚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的确过于笼统,其外延与内涵都过于‚丰富‛:既包括‚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还包括‚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和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甚至包括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等等,面对如此‚语文素养‛,广大教师显得无所适从;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语文素养‛于不知不觉间成为空中楼阁,几近虚无。

困惑三:作文文风

要华丽还是要朴实?教、考与课标为何错位?

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对学生作文文风的批评及争论从未停止过。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深深地迷失在‚华丽‛还是‚质朴‛的困惑中。

首先,考纲与课标要求产生莫名其妙的错位。义务教育语文2001年版课标对写作教学的总目标要求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2011年版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由此可见,新旧课标对写作教学始终坚持的基本要求是‚具体明确、文从字顺‛。这一点,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的要求显然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初高中语文课标才希望‚表达力求有创意‛、‚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可与课标要求相对应的‚考纲‛,情形却是另一番模样。无论中考考试说明还是高考考试说明,抑或依照考试说明制订的中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不但具有浓郁的应试味道,而且多与课标‚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的写作要求相抵牾。中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虽然大体上都采取‚基础等级‛(‚内容‛、‚表达‛)和‚发展等级‛两级评分法,却在‚内容‛与‚表达‛中附加了诸多要求:比如立意(审题)、情感、中心,比如文体、结构、字迹,等等。其结果就是,评价角度过于‚多维‛,‚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的写作核心要求往往被其他评价角度遮蔽。而‚发展等级‛对‚有文采‛的‚诱导‛更是导致作文文风趋向华丽的‚温床‛。

其次,教师教学行为不可选择地发生异化和错位。如上所述,尽管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历历在目‛,可是,由于‚考纲‛的‚有法不依‛,对一线语文教师来说,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讲美文‛(或日欣赏美文)、‚写美文‛自然成为教学常态。更加之我们现有的教材选文都‚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全曰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以,教师的目光,自然会更多地流连于教材中随处可见的‚文美‛之上;至于那数量少得可怜的‚朴实‛且‚质美‛的文章,教师的教学重点也往往不是分析、揣摩、习得朴实的语言,而是立足‚质美‛大讲特讲情感态度价值观,或‚顾左右而言他‛。写作教学的情形似乎更糟,试问有多少写作课堂回旋着作文语言要‚质朴‛要‚平实‛的倡导之声?

质朴或是华丽,或许本身就不能‚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地机械分割,或许二者就是有机的整体。时至今日,中学生作文到底应该写什么样的作文,我们感到的除了困惑,可能还是困惑。

困惑四:语法

由于我国‚重感悟‛的传统语文教育并没有形成整严的语法体系,‚换文‛时代的语文教育思想、语文研究方法大多是‚舶来品‛,这似乎也最终注定了我国现代语文教育中的某些‚先天不足‛。体现在语法教学上,就是语法理论本身不完善,语法体系纷杂。这样的状况不仅让师生无所适从,即便叶圣陶那样的语文教育家也不由地为语法‚体系不一,术语分歧‛而苦恼,并说这实在‚大是苦事‛④。张志公也曾对语法教学有过无尽的苦恼与沉痛的反思:‚中学教师是从我们的语法著作里学到语法的,是从我们高等学校的课堂里走出去的。在我们讲语法的著作里和课堂上,语法就是这样讲的,中学教师怎么会不跟着走呢!中学的语法教学要是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我认为语法研究工作者是不能辞其咎的。‛在实际教学中,语法教学更是显得‚杂乱无章‛:‚据调查,初高中有45%的教师会进行一定程度的语法教学,而其中有95%以上的教师进行单纯的语法教学,同样有95%以上的学生对教师的语法教学不感兴趣,有65%和88%的学生认为语法教学作用不大。‛⑥

也许正是考虑到语法教学的敏感性或难以操作,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对语法教学的要求上似乎显现出高度的统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正文部分只字未提及语法,仅在‚附录

二、选修课程举例‛和‚语言文字专题‛课程举例中建议‚梳理有关语言文字结构和运用的规则‛,‚可以设臵文字、语法、修辞、逻辑、普通话与方言等方而的专题‛,比如‚语法专题‛等。相对高中语文课标的‚无视‛,200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只是在7~9年级的‚阅读‛阶段目标中蜻蜓点水似地提到‚语法‛:‚了解基本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轻描淡写的表述,暖昧审慎的态度,难以给实际教学与评价带来实质性的指导。这样的态度延续到刚刚颁布实施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标。新课标不动声色地将‚了解基本语法知识‛微调为‚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从‚了解‛到‚学习‛,新课标对语法教学的态度着实耐人揣摩。虽然新课标于‚具体建议‛中新增一条‚6.关于语法修辞知识‛,从课标表述的文字量上来看,语法修辞俨然已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相提并论、并驾齐驱,成为语文教学重要内容之一。可遗憾的是,‚关于语法修辞知识‛长达两大段字数(超过‚口语交际‛)的内容中,并没有对语法教学展开十分具体的阐释,语法教学的‚度‛如何把握?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合理操作?如此要紧的问题,新课标却让教师与学生‚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这不能不让人迷惑。

困惑五:细节描写

究竟什么是‚细节描写‛?是教‚生动细致地描写‛还是教‚细节描写‛?

无论阅读还是写作,细节描写都是无法回避的重要教学内容。但究竟什么是细节描写?笔者曾以此请教过一些著名特级教师,得到的答案基本上是,细节描写就是把它描写得很细。但如果真要深入地思考探究一下,恐怕不是这么简单。

‚把它描写得很细‛,这应该是获得普遍认可的观点。因为,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服饰、表情变化、心理活动及事物的细微之处进行具体而细致的描写,于细微处见精神‛⑦,‚一般认为,文学作品中的细节,就是细小的情节,是相对于重大情节来说的‛⑧。

据说,‚描写‛一语‚是从绘画上来的‛,‚写作的人把文字作为彩色,使用着绘画的手法,记叙他所选定的事物,使它逼真,使它传神。这就是写作上的描写。‛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细节描写就应当是绘画中的‚画龙点睛‛之笔;既为‚画龙点睛‛,那么,细节描写显然不可能在一个小小的片段中具有‚这些‛、‚共用了五个‛这样的数量,而应是‚以一当十‛。正因为这样,王光祖、杨荫浒主编的《全国高等教学自学考试教材〃写作》突出的是‚细节描写‛的‚具有典型意义‛、‚最细微、最本质‛:‚细节描写是对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细枝末节的描写,它是记叙性文章的最小描写单位。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故事情节的展开、典型环境的描绘,都需要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把它们最细微、最本质的情状特点,鲜明而又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细节描写的典型意义及‚最本质‛性,在福建师大赖瑞云教授那里,被更直观、形象地概括为‚有特点的细节‛:‚细节主要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情等方面的细叙,它们往往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称这些细节是有特点的细节。‛赖教授还为此举例道:‚《荷花淀》中水生女人一句‘你总是很积极的’,既有埋怨更有赞赏的话,一下子‘亮’出了一个‘外静内秀’的贤慧女子的形象。‛

一句‚你总是很积极的‛显然不是所谓的‚把它写得很细‛;这告诉我们,如果不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具有特征性的‚把它描写得很细‛,往往等于‚凑字数‛。

6.家庭教育的困惑和问题 篇六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创新教育不断得到推广,然而地处山区的我校作为农村初级中学由于各种原因,开展教学教研工作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惑。

一、我校的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兢兢业业,只把教学教研当作评职晋级、评优评先的手段,认为教学教研就是写写论文上上公开课,没有把教学教研看成自己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应付了事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有些教师缺少教学教研的相关知识,对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知识学习掌握不够,对教学教研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基本方法知之甚少。

三、我校教师职称普遍不高,在职在岗的教师副高职称一个都没有,中级职称名额目前尚未评满,在教学教研中缺乏专业引领。没有专业引领的教研活动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教师研究很难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或者至少耗费比较多的时间。

面对上述的问题和困惑,我校有如下想法:

一、借助外力

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尤其是青年教师,让他们接受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培训、研修、学科培训等。

二、苦练内功

以校本培训为平台,认真完成国培、省培,强化理论学习。

三、绩效挂钩

在绩效工资中体现教师的教学教研成绩,以激励教师积极从事教学教研工作。建议:

7.班主任工作的困惑和策略 篇七

班主任工作既琐碎又细腻,任务艰巨。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班主任付出大量的心血与汗水。因为他们掌握着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沟通”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班级。可以这样说,没有班主任老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很难顺利有效地进行,足见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可现阶段,越来越多的老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将班主任工作看成是一个负担,想尽办法推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班主任工作的困惑

1. 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

有很多事情并不是班主任的责任范畴,却被有关领导硬生生地强加给班主任老师。比如说,某学校举行广播操比赛,并要求若有学生不会做,就从该班班主任老师量化评分的总分里扣分。班主任老师纷纷抱怨教学生做新广播操是体育老师的事,学生不会做操,却要把责任强行推给带语文课的班主任老师。这不仅加重了班主任老师的负担,而且挤压了班主任老师管理班级的时间和精力。

2. 班主作工作费力不讨好

有人形容班主任工作是“夹缝活儿”,一边是学校领导,一边是学生、家长。班里的大小事情两边都得找班主任。学校对班级实行的是数字化管理,很多包含着班主任热情和心血的充满人性味的工作,最终将变为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即使每个班主任都倾尽一腔心血管理班级,学校肯定也要排出个一、二、三来。如果运气差的班上有几个“特别”的学生,那就更惨了,学校不会考虑他们的进步,只看结果,等到你千辛万苦把他们教育好了,一个学年也要结束了。

3.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由于现在社会各家庭的经济压力大,年轻的父母们为了生计都疲于奔波,到处打工挣点钱养家糊口,疏于对子女的关怀与教育。孩子们因缺乏父母的关怀,其情商的发展严重滞后,进而又影响到孩子们智商的发展。这样,班主任在学校中就经常会遇到下列情况:有的孩子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基础很差;有的孩子性情喜怒无常,性格暴躁,经常扰乱课堂秩序;有的孩子郁郁寡欢,不能融入正常的人际交往中……这些都是班主任需要严肃对待与解决的问题。班主任肩上担当着教育与教学的双重责任,但是我们的付出与回报又是极不成比例的,这对于班主任老师的培育与成长都是极其不利的。

二、班主任工作的策略

那么,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转换角色,变老师为妈妈

妈妈,世界上最亲切最温馨最感人的一个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学生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独生子女多了,离异孩子多了,留守的孩子多了,这三多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离异孩子和留守的孩子,他们缺少家的温暖,缺少父母的疼爱,这就要求老师把这种爱倾注到这些孩子身上,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角色,变老师为妈妈。在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入手,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让这些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你,接受你,把你当做他们的妈妈,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同时又是一件多么让人自豪的事!

2. 做好班级文化建设,营造一种家的感觉

家是温馨的港湾,听到放学的铃声,学生都会背起书包兴冲冲地往家跑,作为班主任,我就在想,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背起书包兴冲冲地往学校跑呢?我认为,那就要做好班级文化氛围的建设,给孩子们营造一种家的感觉。

首先,要让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要选拔一些有责任心、有爱心的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做好老师的得力助手,在日常生活中,给他们灌输兄弟姐妹的思想,一种大家庭观念,教育他们要做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增进同学情感,变同学为亲人。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课余时间有事可做、爱做,并抢着去做,一门心思在学校,在这个家里。

3. 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师,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三多孩子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就目前的现状看,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任性自私,为所欲为。这多表现在独生子女身上。由于家长们的宠爱,他们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是非观念混淆,以个人为中心,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大发脾气,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2)在网吧,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找快乐,这是当前留守孩子和离异孩子最常去的场所,他们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所吸引,沉醉于虚拟世界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并形成网瘾,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

其实在生活中,远不止这些。在教学中,作为班主任,要做他们的心理咨询师,做他们倾诉的对象,及时解决他们内心存在的种种困惑与不解,排忧解难;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虽然有时我们付出很多,收获很少,但只要坚持去做,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学生明天将会变得很健康、很阳光,我们就会一直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参考文献

[1]郑兴禄.浅谈如何搞好小学班主任工作[A].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

8.儒者的困境和困惑 篇八

关键词:《一一》  NJ  儒者  困惑   困境

杨德昌2000年的影片《一一》,获得了当年的戛纳金棕榈奖。杨德昌通过这部作品展现了自己日益丰富成熟的人生阅历和精湛娴熟的艺术技巧。更重要的是,杨德昌在影片《一一》中塑造了人到中年的主人公简南俊即NJ(吴念真饰)的形象,在他身上投射和总结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感悟,现代儒者杨德昌导演也正是通过这个和自己极为相似的人物形象,来探讨当代都市社会中一个儒者的困惑和困境。《一一》中的儒者NJ显得温和、包容,尽可能地融入当代社会生活,然而面对欲壑难填的物欲现实时,传统儒学价值观、伦理观支撑下的儒者NJ陷入了深深的精神困惑和生存困境。

一  NJ的家庭和婚姻

杨德昌被称为“台湾新电影的知性思辨家”、“台湾社会的手术灯”。他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但又接受了西方文化的长期影响,所以他能够更深切、更理性地认识当代台湾社会发生的变化以及出现的问题。在影片《一一》中,他通过NJ这个人物角色,把自己对当代台湾都市人的观察和思考、困惑和反思如实地表现出来。简南俊即NJ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台北中产阶层家庭,包括妻子敏敏、女儿婷婷和儿子洋洋以及岳母,他们住在台北一间普通的公寓房子中。影片开场是从NJ的小舅子阿弟的婚礼开始的,一波三折的婚礼让我们看出了NJ的家庭表面上看起来父慈子孝、和和睦睦,而实际上却是暗潮汹涌、危机四伏。NJ作为一个人到中年的家庭支柱,是一个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一家电脑软件公司的总经理,每天忙忙碌碌,疲累不堪。妻子敏敏是一家公司的白领,每天朝九晚五,匆匆忙忙,在生活中是一个敏感又脆弱的女人。女儿婷婷正上高中,是一个敏感浪漫的少女,儿子洋洋八岁在上小学,聪明多思却孤僻。NJ家庭危机的触发来自于阿弟婚礼后婆婆的昏倒,由于脑溢血中风瘫痪在床,按照医生的吩咐,NJ一家人要轮流跟婆婆讲话,以刺激她的知觉让她尽快醒来。婆婆以前是教书的,很有教养和气质,深受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所以开始她无法理解现在的社会和人,对自己儿子的所作所为深感无奈。婆婆中风后在影片中没有说过一句话,但她却了解家人的一切困惑、无奈、彷徨、孤独。她就像一个看透世事的儒者先知,倾听每一个家人的倾诉,但她只是默默地听着,不想说什么也不能说什么,因为她知道他们到了她这个年龄时最终都会理解生命的真諦。如果说三四十岁的NJ是一个深陷在庸俗现实中无法自拔,充满困惑和无奈、还没有真正体验和领悟生命的本质和真谛的儒者,那么婆婆则是那个真正以自身的生命体验而彻悟生命本身的儒者先知,所以婆婆是很能理解他的,只是NJ在自己的生命阶段上还无法达到婆婆的境界。

NJ很想做一个好父亲,但是在面对儿子洋洋的困惑和问题:为什么:“我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后面,这样不就有一半的事情看不到了吗?”,他只能以“我还没想过、你的问题太多了”这样的话语来敷衍应付,因为洋洋的这些问题他根本就没有留意过,更没有思考过,或许他对这些问题早就麻木了,每天只是盲目地奔忙着。对自己儿子身上发生的事情和变化都没有时间和心力去加以关注和引导,他经常说儿子洋洋很像他,但是父子之间的沟通却很少,面对洋洋提出的疑问和困惑,他也无法给出解释和解答,NJ作为父亲的权威和尊严受到了质疑和挑战。因此NJ作为父亲教育子女的责任义务无法得到有效实行和维持,这在他和女儿婷婷的关系中也有表现。女儿婷婷是一个聪慧乖巧的少女,纯真善良的她对爱情充满了浪漫幻想。NJ对这个女儿很是放心,觉得她很懂事,不会出什么差错的。但其实婷婷内心是很敏感、很孤独的,她有自己的心事但却没有人可以倾诉。婷婷在爱情方面的经历和NJ年轻时的初恋经历很相似,父女俩在爱情上都保留着一份真诚、真挚、浪漫的渴望和追求,但结果都是无疾而终。婷婷失恋了,而这时父母却都不在身边,婷婷只能对躺在病床上昏迷的婆婆倾诉心声。当NJ从日本身心交瘁地回到家的时候,反而需要女儿婷婷来照顾和安慰他。这时的主人公NJ已经丧失了作为父亲、作为一家之主的精神支柱作用,他只有满腹的委屈、失望、伤感、无助。

婚姻方面,NJ和妻子敏敏之间没有太多的交流,两人之间好像没有什么爱情,只是共同地为了婚姻家庭而结合的。敏敏在跟病床上的婆婆说话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生活的无意义,她崩溃了,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目标和价值,白活了那么多年。敏敏放声大哭,NJ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她,因为他自己也有相同的境遇和感受,相同的困惑和无奈。NJ对自己家庭所发生的这一切都显得很无力,因为他自己就有一大堆的问题和困惑,根本顾及不到家人。在这个物质极度发达的当代台北都市,大多数人已经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需要,以NJ一家为代表的台北中产阶层家庭,有车、有房、有事业、有优秀的子女,跟隔壁的单亲母女家庭相比,NJ的家庭婚姻看起来和睦美好多了,然而建立在物质富裕基础上的当代都市人并没有感受到应有的快乐和幸福,反而是更加地疲累、孤独、无助。“而在NJ家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各自独立的空间里,家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却被空间所阻隔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在镜头上和物理上他们都是相连的,但在真实的感情和内心,他们没有连接”,他们每个人都面临着自己的困惑和问题,却得不到有效的理解和沟通,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儒者NJ在现实社会的金钱物欲和冷漠疏离中陷入了深深的孤独和绝望之中,无法逃脱也无力逃脱,想直面现实却屡遭挫折。

二  NJ的事业和情感

具有浓厚知识分子气质的NJ保有着传统价值观的诚实、道德和公平、责任,还坚守着基本的良心底线,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尔虞我诈、堕落虚伪的现实商业社会,他显得格格不入,但却又深陷其中,时时感到痛苦和迷茫。为了挽救公司的破产危机,他们决定和日本著名的电脑游戏专家大田合作,但是公司的其他人却认为代价太大不赞同跟大田合作,让NJ找个借口把大田请回东京。NJ生气地说:“诚意可以装,老实可以装,交朋友可以装,做生意可以装,那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东西是真的?”在这个冷漠虚伪的当代都市,人与人缺乏诚意和信任,做生意全靠弄虚作假,老实人反倒处处碰壁、上当吃亏。NJ的诚实非但无人理解,反而成为被利用的工具。金钱、名利左右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随着物欲需求畸形膨胀,人性中许多恶的因素发酵外溢,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诸如重义轻利、讲求理性、节制欲望等被弃之如敝履”。就像NJ身边的小舅子阿弟整天就只想着投机捞钱,认为金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他多年的老同学兼同事大大更是唯利是图,毫无道义。面对这样的现实,NJ想洁身自好,独善其身是很困难的,他内心充满了失落和困惑,觉得自己很是孤独无助,常常自己一个人带上耳机听音乐来暂时逃避这肮脏污浊的社会。

幸运的是,在和大田的交往中,NJ觉得自己找到了知己,他跟大田谈音乐、谈人生,一谈如故成了好朋友。他们对人、对生活怀着信任、真诚和热情,追求公平、正义和责任,都保留了东方社会传统价值观中一些美好的东西。所以当公司决定放弃大田而跟台湾一个盗版软件公司合作时,NJ生气地离开公司,不再去上班而选择在家呆着,这是NJ对这个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社会的厌恶和抵制。在这个最有钱的都市,传统儒家伦理价值观在不断地被颠覆和抛弃,“现代人往往只看到物质,忽略了精神;只看到财富,忽略了道德;只看到自我,忽略了他人;只看到情感或性欲,忽略了理智……”这种状况对一个保有传统价值观的儒者NJ来说是非常无奈和痛苦的,家人之间关系疏离,事业上更是举步维艰,不愿意和别人同流合污而丧失自己基本的信念和尊严,但是最终也无可奈何。

在情感方面,影片中主要涉及到NJ和初恋情人阿瑞之间的关系。NJ是在小舅子阿弟的婚礼上遇到自己的初恋情人阿瑞的,阿瑞在初见惊喜之后是对NJ的严厉质问,质问他为什么当初约好了没有来,把她害惨了。NJ其实一直都没有忘记阿瑞,想跟她解释但是没什么机会。NJ的心中是一直牵挂着她的,因为当年的初恋是如此纯真而美好,足以让他刻骨铭心,把这份真挚的情感永久地保留在了心中。后来NJ要去日本出差的当天接到了阿瑞的电话,碰巧她也要去日本,于是两人就在日本重温了当年初恋时的种种难忘时光。久别重逢的紧紧相拥证明了那份情感的珍贵和沉重。之后两人相约去故地重游,回忆起当年两人初恋时的情状还是那么开心,也彻底澄清了两人之间的误会和误解。两人一同回到酒店,但是还是什么也没发生,因为NJ觉得这个任务太重了,他需要好好思考。在情感上,NJ还是坚守了传统的家庭伦理,没有越出雷池。最后NJ对阿瑞说:“我从来没爱过另外一个人!”,然而爱又如何,他们最终只是有缘无分。

三  小结

“作为身上背负着中国传统道德和责任的知识分子,NJ无法抛开妻子、儿女,再重新开始。对于中国人来说,没有爱情一样可以结婚生子,一样可以相伴到老。所以在东京,NJ选择再一次离开,只是这次的离开少了年少的胆怯,多了几分中年人承重自知的无奈”。他已经没有勇气和精力去破坏什么了,只是选择承受现实和承担生活。就如影片最后NJ和从山上回来的妻子敏敏有一段对话,敏敏说:“他们每天轮流地在跟我讲同样的东西,每天都要重复几遍。我是觉得这一大堆,真的是没有那么复杂。”,NJ 说:“你不在的时候,我有个机会去过了一段年轻时候的日子。本来以为我再活一次的话,也许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还是差不多,没什么不同。只是突然觉得,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真的没那个必要。”或许生命本来就是既复杂又简单的,影片是从一场婚礼开始,一场葬礼结束的,人生可能也只不过是从生到死这么简单,但是其中所经历和体验的生命过程却是丰富深刻而宝贵的,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也就在这一过程之中。“在《一一》中,杨德昌表现出一种禅宗式的智慧、旷达、宽容和超脱,以及佛那种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是互补相通的,或许在儒学、儒者遭遇困境和困惑的时刻,可以试着从道、佛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解除困境。这也許就是这部影片的深意所在。

参考文献:

[1] 毛佩琦主编,王丹释注:《论语全集》,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年版。

[2] 喻群芳:《一个儒者的困境:杀人,或者衰老——杨德昌导演艺术论》,《当代电影》, 2003年第1期。

[3] 杨晓林:《现代儒者的困惑与理性反思———杨德昌电影论》,《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年第2期。

[4] 孙慰川:《静观与禅悟——评台湾导演杨德昌的影片〈一一〉》,《电影评介》,2001年第11期。

[5] 赵轩:《儒者情怀都市人生——杨德昌电影浅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第6期。

9.家庭教育的困惑和问题 篇九

作者|艾米

一、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

从生活中简单的事开始,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父母要放手让孩子去做,不要扼杀孩子在玩中学会自己动手的天性,可能有的父母会担心孩子把事情搞砸了,弄得家里乱七八糟,就不要孩子动手去做,与其怕孩子把家里弄脏弄乱,看到孩子独立完成了一件事情,渐渐地有了自立的能力,不是更幸福吗?

二、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想要让孩子学会主动思考,父母就要经常给孩子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的大脑处于活跃状态,有助于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当孩子有新奇的想法时,父母不要否定孩子,允许孩子标新立异,这也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

三、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10.作文教学的困惑和感受 篇十

作文,长久以来都是困挠师生的一个难题。学生苦于无话可写,写不好作文;老师苦于教不好作文或不知道该如何教作文。以下是“作文教学的困惑和感受”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在从事了两年多语文教师这个职业后,对于作文教学,脑海里一直存在着许多困惑,学生写作水平也不甚理想。

批改学生的作文,深感现在的孩子言之无物,小题大做,无病乱呻吟现象非常普遍。并且文章单薄,语言缺少美感;例如一个学生在《美丽的公鸡》作文中写道“公鸡非常的可爱。它身上毛的颜色很多,很亮。它的眼睛黑黑的,我轻轻一碰,它的眼珠会动。”作文时,尽管学生抓住公鸡身上比较有代表性的特征来写,但是,描写时,没有一些优美的词语或修辞进行描写,使原本富有生命力的“活鸡”,沦落为呆头呆脑的“死鸡”,自然,这样的公鸡也就谈不上可爱。如此的描写既没有生活美,也缺乏语言美,导致了作文的了无情趣。学生作文内容上千篇一律,对于“题材新颖”的要求差之甚远。比如有一次布置写“妈妈的爱”这个主题的作文,多数学生写的都是“生病时妈妈背着我去医院,晚上又在我身边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我醒来了妈妈却累的倒下了。”……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除此之外,学生作文缺乏想象力,假话多、空话多,没有真情实感等等诸多问题让老师们在对待作文教学上倍感棘手。尽管如此,作文教学依然是语文学科的重点,还要我们认真研究学习,寻找作文教学的新出路。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对作文教学非常感兴趣,同时也在进行探索,就我个人认为提高以下几点做法是小学作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途径: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要让学生有乐于表达的愿望与冲动。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千方百计地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在兴趣的指导下进行写作训练会事半功倍,所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根据学生的爱好,精心设计一些既具趣味性又有知识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可以结合学校开展的运动会、拔河比赛、“六一”汇演,我们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讲故事比赛”,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参观访问活动,春游、秋游活动,等等,使他们接受教育,扩大眼界,增长知识,为作文积累素材。在有活动进行之前,提示观察要点,提出写作要求。在活动过程中,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亲身体验。例如有一次写家乡景色的作文,我就带领学生一起参观了家乡几个有代表性的地方。和阳广场、北关公园、六和塔,一边讲解一边让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记录下来。这样同学们写出来的文章就比较真实,思路清晰。总之,在活动中进行作文教学,学生作文有内容可写,不用胡编乱造。让每次活动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让每篇习作都在轻松愉快中完成。这样作文课会变得快乐起来,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以至他们不在厌烦作文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语言积累对于写作是多么的重要。只要语言积累到一定的量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千头万绪,也难得片言只语。大凡会写作文的学生也都是喜爱读书的。通过读读背背,让学生把作品中的一些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三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秋天的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对这篇文章的语言进行了欣赏和感悟,并进行背诵,积累里面的好词好句。所以,在那个单元要求写秋天景色的习作中学生们都写的很好。有好多孩子还进行了仿写,如“它把金黄给了田野,那金色的稻田像金色的海洋,翻哪翻哪,翻来了硕果的天。”“它把金黄给了田野,那金色的稻穗像一只只小手,招哪招哪,招来了丰收的喜悦。”“它对菊花最慷慨,它把彩色给了菊花,那五彩的菊花像一张张可爱的大花脸,笑啊笑啊,笑来了百花争艳。”有几个孩子还在习作中运用了诗句来赞美秋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可见平时积累优美语言好处多多。

作为教师、家长要尽可能的给孩子创造一切机会,让他们尽情地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听听音乐,让他们欣赏艺术之美;去郊外野炊,让他们体会野趣之美;走访名山大川,让他们感受自然之美……,在活动中引导孩子学会发现、学会观察;让他们从小炼就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常见的熟悉的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出一点使自己心动的东西来。写出一些充满生活情趣的、感动自己、感动他人的作文来。例如我们班有个孩子在作文《父母的爱》中这样写道:

爸爸是一名警察,他既是我的长辈,又是我生活中的好朋友。每次写完作业,只要爸爸有空,我们就会把屋子当做“战场”来回“冲杀”。有时候我着急了,会把拖鞋当成“炸弹”扔向爸爸,惹得妈妈大声训斥我们:“别闹了!”我和爸爸就立刻撤回卧室,偷偷地笑起来。假期里爸爸总会带我出去玩,让我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增长知识。

妈妈的爱像一条溪流,每天滋润着我;爸爸的爱像一座高山,为我遮风挡雨。他们都深深地爱着我,我也爱着他们,我要让自己变得坚强懂事,让他们的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

多平实的语言,多有情趣的生活!这就是一个孩子内心的情感。信手拈来的材料却活脱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写照!

情感是文章的生命,文章的灵魂。如果对所写的人物缺乏真切情感,对所写的事物无动于衷,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好文章是有感而发,以情感人的。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扣人心弦的好文章呢?关键是要情动辞发,而不能为文造情,要重视情感的积累与表达。让学生从教材文本中陶冶情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情感,养成用文字表达情感的习惯,这样才能写就情感充沛,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去年春天我上过一节作文公开课,以“我敬佩的一个人”为话题。那节课我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找写作素材,写真实的事情。我采用口语交际的方式让孩子们先口头叙述,他们兴趣特别高,有个小姑娘在讲述自己看到清洁工辛勤工作的情景,眼里竟然噙满了泪花。那次习作学生们都能描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虽然有的篇幅并不长,但读起来却感人至深。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书读多了,生活积累丰厚了,就会引起倾诉、表达的欲望,写作就能厚积薄发、水到渠成。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教育学生读好书,从好书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班级建立“图书角”,营造读书氛围。学生要有丰富的书刊可读,这是完成课外阅读量的基本条件。要确保阅读时间,教师应创造条件,每天给学生挤出自主阅读的时间。

上一篇: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教研组工作计划下一篇:广州卓越教育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