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核舟记》比较阅读答案

2024-08-26

《赤壁赋》《核舟记》比较阅读答案(共3篇)

1.《赤壁赋》《核舟记》比较阅读答案 篇一

核舟记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呼啸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解释句中画线的词。

⑴其船背稍夷

⑵钩画了了

2、给下列句子划出一处朗读停顿。

居 左 者 右 手 执 蒲 葵 扇

3、在文中找出两个同假字并解释。

⑴ 同 ,解释

⑵ 同 ,解释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⑵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5、作者评论王叔远的微雕技术“ ”,还从什么地方能看出这一点?

参考答案:

1、⑴平;

⑵清楚明白

2、居 左 者/ 右 手执蒲 葵 扇

3、⑴衡同横,横放;

⑵诎捅屈,弯曲;

4、“略”(意思对即可)

5、嘻,技亦灵怪矣哉!细若蚊足,钩画了了;5人8窗6物34字……

2.苏轼《赤壁赋》阅读答案 篇二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阜。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属:劝酒

B、浩浩平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C、是岁十月之望望:农历每月十五

D、今者薄暮薄:稀薄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飘飘乎如遗世独立②顾安所得酒乎

B、①行歌相答②及时相遣归

C、①徘徊于斗牛之间②以待子不时之需

D、①而不知其所止②归而谋诸妇

7、下列对以上两段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一营构秋江夜色之美,使人恍然“羽化而登仙”;选文二中“归而谋诸妇”数语,富有生活气息。

B、选文一侧重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选文二则在叙事中融入写景与抒情,三者融为一体。

C、两段选文观察景物的立足点一样,都是在舟中;但选文一描绘的是初秋景色,选文二则是初冬景色。

D、两段选文都描写赤壁月色,各具特色:选文一营造浩渺澄明的意境,选文二营造清冷高远的意境。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答案】

5、D

6、C

7、B

8、(我们)任凭小船随意漂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

《赤壁赋》(节选)参考译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后赤壁赋》(节选)参考译文:

3.文言文赤壁赋阅读答案 篇三

苏子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正襟危坐②山川相缪

③顺流而东也④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⑤渔樵于江渚之上⑥侣鱼虾而友麋鹿

2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语出曹操所写的`诗。“逝者如斯”,语出,它的语意为。(4分)

23.第一段文字中,客人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是哪一句话:。(2分)

24.第二段文字中作者借江水、清风、明月等意象来写事物“变”与“不变”的二重悖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怀。(2分)

2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⑵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

参考答案:

21.①端正。②通“缭”,连结、盘绕③向东前进④享用

⑤打鱼砍柴⑥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22.短歌行论语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2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4.旷达

25.⑴我打自己像蜉蝣一样短暂的生命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短暂的生命,而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上一篇:我眼中的作文优秀作文400字下一篇:个人交养老保险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