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协同创新

2024-08-16

2018协同创新(精选8篇)

1.2018协同创新 篇一

2018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论坛暨“北斗科创云平台”启用仪式

盛大开幕

创新放飞梦想,科技引领未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打造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聚集科技创新企业和高端科技人才,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6月28日,以“军民融合携手共赢”为主题的“2018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论坛暨‘北斗科创云平台’启用仪式”在通州新华联会议中心召开。论坛暨‘北斗科创云平台’启用仪式”在通州新华联会议中心召开。论坛由北京市通州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北京国家环保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协办,云海慧服(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承办,中科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原国家外专局局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世界创新学院院长马俊如,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理事郑立中,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特聘设备管理专家张孝桐,中国兵器首席科学家、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总设计师蔡毅,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科技委委员夏建中,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陈秀万,市科委、市经信委、通州区科委、通州区经信委、通州区商务委、北京国家环保产业园区管委会等特邀嘉宾莅临现场,共有来自全国军工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媒体记者等200余人参加。近年来,在通州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科委、市知识产权局的悉心指导下,通州区科委紧紧围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目标,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管理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有效地支撑了城市副中心建设。论坛现场,首先为与会嘉宾播放了精彩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宣传片。随后,由通州区科委主任李霞致辞,她指出,本次开展以“军民融合、携手共赢”的主题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打造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集聚军地两用科技创新企业和高端科技人才,推进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及知识产权的双向转化;探讨如何借助“科技创新”+“资本助力”两大增长引擎,链接技术与资本、技术与产业、产业与资本,为军民领域的科技创新、产业融合提供O2O支撑,助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科技委委员夏建中在致辞中也指出:我们要响应习主席十九大的要求,把国防建设通过军民融合搞得更好,把军民装备搞得更好,把科技创新,协同创新搞得更好是我们的核心使命。为了尽快将军队融合战略落地,兵科院建设了北斗生态系统,也即将建针对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产业园,感谢通州政府以及参与的民营企业给予的帮助。并期待更多的企业能参与进来,共同来推进军民融合的协调发展,共同来发展北京的城市副中心。论坛会上,还邀请到三位嘉宾做主题演讲。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总设计师蔡毅,针对未来基于北斗的智慧物流储运系统如何发展为大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陈秀万分享了北斗科技创新创业孵化方面的想法和设想。南方德茂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刘元名从产业基金和产业孵化的角度解读了自己对科技、协同创新和军民融合的看法。论坛现场还举行了“北斗科创云平台”启用仪式,主持人朱亮介绍了“北斗科创云平台”及“北斗杯”、“爱赛迷”科技创新大赛的情况。北斗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在科技领域完全拥有自主产权并且在向社会各地以及服务于军民融合战略,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科技创新。北斗在今天的很多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产业方能够把自己成熟的技术和产品通过平台进行推广,寻求合作。平台通过举办大赛的形式,筛选出具备产业转化价值的优秀项目,再经过专业的培训,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北斗科创云平台最终希望实现的价值是将民营企业、军工集团、投资机构以及广大的科研工作者,高校学生连接起来。据了解,北斗智枢(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目极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天常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易为电动车有限公司、北京华颐融合智能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超算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北斗产业链上下游的科技企业与云海慧服(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达成了入驻通州智枢军民融合产业孵化器的意向,其中4家企业现场签约。【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关于我们:北京左右逢源是全球第一个为设计竞赛提供“+互联网”服务的科技公司:提供中英双语支持,可面向全球设计师征集创意作品。左右逢源还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在线微课系统、在线设计展览、设计作品集等系列产品。竞赛是比较大型的活动,历经竞赛发布、报名、征集作品、海选评出入围作品、网络投票、决赛评审等诸多环节,往往历经几个月的漫长周期。在这个长周期内,主办方和参赛者形成一个社区,有发布通知、在线答疑、工作营、学术报告、设计指导、线下活动、组队参赛等诸多互动需求。为了提高影响力,竞赛还要进行媒体推广、用户转发、抽奖活动等。左右逢源把上述各个环节,做成了100多个软件模块,可根据每个大赛的具体需求,灵活组合,快速配置上线竞赛系统。竞赛主办方使用左右逢源竞赛系统,可以节省80%人力成本,从容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并加倍获得更好的竞赛成果和影响力。可联系schg1999@163.com。合作案例:嘉峪关logo设计大赛、嘉峪关吉祥物设计大赛、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logo设计大赛、2018智能装备军民两用论坛暨博览会、2018全国大学生手机摄影大赛、南京溧水无想山南民宿设计竞赛、“寻找和谐共生的家之风景”Natuzzi设计大赛、为幸福设计-福·艺术馆设计大赛、山院村【印象老街】创意设计大赛、农田上的美景-“最美田舍”设计大赛、彩虹巴士创意车身设计大赛等

2.2018协同创新 篇二

一、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诉求

1. 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 是高校创新力提升的根本任务

当今世界正处于风云变幻的大变革时期, 知识经济日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驱力, 知识创新成了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各国为在国际竞争中占优, 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 实施知识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由于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 国际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各国人才竞争, 因此, 培养创新人才, 提升创新能力就成为各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我国目前在知识创新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 存在创新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等诸多问题, 这就需要协同各种创新力量, 突破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 助推国家创新能力的根本提升。高校作为知识和人才资源的集散地, 作为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 必须肩负起协同创新的时代重任。为此, 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的理念, 根据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 并联合颁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意见》, 提出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由于大学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因此, 开展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协同创新, 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 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就成为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根本任务。

2. 在参与创新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是西方高校的成功经验

西方高校普遍重视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美国、日本高校在此方面尤为突出。美国强大的创新能力源自美国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像波士顿128号公路沿线高新技术园区的成功得益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的高素质毕业生;加州硅谷的成功得益于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的人才精英[1]。美国目前最为典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管理下的“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 (I/UCRC) 模式。目前, I/UCRC系统创新联盟在美国共有110多个, 涵盖700多家公司, 100多所研究型大学, 800多名教授, 1000多名研究生和250多名本科生[2]。许多I/UCRC联盟以卓越工程项目为载体, 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 使学生能够在参与创新活动中与一线的科学家、工程师密切交流合作, 获得与产业直接相关的工作经验, 提高适应产业部门的工作能力 (武学超, 2012) 。美国大多数研究型大学还设立了本科生研究计划, 强调教学不仅要适应教师的研究, 还应适应学生研究活动的开展。像麻省理工大学1969年设立了“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 (UROP) , 实现本科生研究工作的制度化, 使每位本科生四年求学期间都有一次以上机会, 作为教师的初级同事, 参与创新性研究计划。麻省理工大学还通过独立活动计划 (IAP) , 给学生提供四个星期的独立活动时间, 每年学校提供600多个范围广泛的学术性和非学术型课题,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课题研究活动,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兴趣与能力[3]。斯坦福大学也于1994年建立了本科生研究项目办公室, 专门从事学生研究能力提升管理工作, 鼓励院系教授设计适应学生参与研究的课题, 直接向愿意参加教师指导的研究项目的学生提供奖学金资助 (张晓鹏, 2006) 。

二、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符合教育规律和科技企业发展规律

1. 学生能力培养需要强调实践训练和个性发展, 高校与社会创新部门的有效合作, 将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最好的机遇与环境

创新是一种不墨守成规的认知行为和实践活动, 创新能力则是由知识技能、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共同构成的一种复合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教育规律。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来看, 就是要实现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的协同学习。由于“科学的理想和信念、某些科学的直觉经验和技巧、科学的态度和精神等, 很难通过正规系统的教育渠道加以传递, 其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通过实践活动过程中大量随机的相互交流和切磋来掌握”[4], 因此,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仅仅通过理论课程传授显性知识显然不够, 还必须通过创造各种实践活动, 使学生通过内隐学习获得默会知识和创新技能。

目前高校普遍重视课程知识传授, 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理论学习时间长, 从事实践活动力不从心;教师也因繁重的理论教学任务与科研压力, 缺乏开展实践教学的动力;学校则因实训基地有限、实践教学成本偏高、实践教学管理难度较大等原因, 没有在实践教学方面下足工夫, 导致许多实践教学环节走马观花, 流于形式, 收效甚微。有学者认为, “个性以及见之于行为的独立性, 有利于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是人的创造性的基础”[5]。还有论者指出, “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 有4/5发生在课堂外”[6]。由此可见,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应注重学生实践的训练和个性的发展。加强产学研的合作, 能有效促进学生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协同学习, 有利于学生参与企业科技攻关与技术革新活动, 得到高水平的科研创新活动的实践训练, 实现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集成。由于科研院所、公司企业人员具有丰富的科研阅历和实践经验, 他们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 将增加教学中的科研含量与实践成分, 为大学生, 尤其是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创造性的培养提供最好的机遇和环境。

2. 科技型企业发展需要依赖人才创新力的提升

知识经济背景下, 科技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有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 需要有大量高、精、尖的人才将图纸变为实践, 科技人才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论者指出, “在强调拥有高新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今天, 企业的知识创新的关键已经由企业内部的功能部门的交流转变为企业外部创新合作, 协同知识创新已经是企业知识创新的主体”[7]。这就表明, 对科技型企业而言, 借助高校人才优势与多学科的优势, 开展知识协同创新, 解决重大科技问题, 使自身的研发工作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应成为科技型企业谋求发展的重要思路。

目前科技型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了经营理念、功能定位和科技成果创新等诸多问题, 需要通过与高校的协同合作, 充实高科技人才, 通过人才创新力的提升推动技术更新与产品升级, 进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在此方面, 国内外名校的实践进一步提供了例证。譬如国内无锡高新区非常重视通过人才创新力的提升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设立了2000万元的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以及“南京大学软件人才奖学基金”, 以培养和发展软件产业急需人才。美国斯坦福大学以高新企业人才创新力的孵育为切入点, 加强科技企业孵化能力建设, 在加快一流研究成果转化的同时, 还持续不断地向硅谷提供大量的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 成为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动力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也很注重对高科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与高新技术开发人才的培育, 因在企业人才创新力提升方面杰出的孵化功能, 而获得了“高科技企业家的摇篮”与“科学家的工厂”等美誉。

三、在协同创新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 观念协同:达成联合培养学生的共识

当前大学以科研为导向的研究型观念文化与企业以利润为导向的应用型观念文化, 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相互认同与包容。这种价值观的分歧影响着产学研合作的范围与程度, 为人才联合培养制造了观念障碍。国外学者Geisler认为, “产学研合作方在价值观和文化上的认同感越强, 就更容易形成共赢的心理预期, 合作关系也更持久”[8]。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1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联合培养是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 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和现有体制框架的规定, 是一场难度很大的改革;要深刻领会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 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奋力攻关;要站在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看待这项工作, 将其当成一件大事来抓”[9]。可见, 要想实现联合培养人才的协同创新, 产学研创新各方主体首先应实现观念协同, 认识到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重要性, 建立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 为联合培养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总体而言, 目前高校协同创新文化观还不够浓厚, 教师局限于封闭式、书斋式、独立式的思维惯习, 习惯于按照本学科的理论逻辑和思维定势去研究, 习惯于从教育系统内部去寻找科研资源, 习惯于单纯以项目、论文数量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 习惯于封闭式培养人才, 重科研轻人才培养, 缺乏通过科研协同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意识。因此高校要深刻理解“2011计划”的内涵, 围绕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这一重要目标, 以原始创新质量、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的贡献度及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为考评导向, 充分认识到产学研合作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积极培养企业所需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还要转变学生观念, 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由“文凭社会”逐渐向“能力社会”的变迁, 认识到科研创新活动对自身能力增进的意义, 克服急功近利思想, 自觉培育自主创新意识, 积极主动地参与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课题或工程设计, 在科研攻关中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目前许多企业基于安全责任、管理难度等问题的考虑, 并不欢迎学生到企业实习, 缺乏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社会责任意识。国外学者Chesbrough曾在《实现开放式创新的新范式》中提到, “未来企业的盈利能力取决于从外部获取创新资源并将其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能力”[10]。因此, 科研企业应转变观念, 肩负责任, 积极参与人才协同培养工作, 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平台支持与财力支持, 充分利用高校的创新资源与发挥人才培养的集成效应,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从而实现企业由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的转变。

2. 知识协同:通过攻关项目建立联合培养机制

产学研协同实质是建立知识联盟, 通过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换、共享、集成, 实现知识的增值。通过知识增值凝聚产学研合作的各个主体, 有利于实现协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提高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创新积极性[11]。国外学者Schartinger曾根据知识互动的正式化程度、隐性知识的转移、人员接触方式等, 区分了专利许可、联合开发、共同参与会议、学术创业、非正式研讨、通过项目培养学生、人员互流等16种知识协同形式[12]。如果按照这一标准衡量, 以攻关项目培养学生是知识协同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有利于实现知识增值与协同创新主体的共赢。

有论者指出, “要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 一定要承担一流的研究课题, 让学生得到高水平的创新活动的实际训练, 能经常地、及时地接触到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方法”[13]。目前国内一流大学已经开始重视通过产学研协同科研攻关,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如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签署了“基因组科学人才联合培养协议”, 使本科生能够有机会参与高水平的课题研究, 多名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科学期刊《科学》与《自然》上, 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肯定。2011年12月16日, “百度—清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发布会”在百度大厦隆重召开, 发布会主题为“让最聪明的头脑挑战互联网最有价值问题”。

总体而言, 我国高校普遍缺少承担高精尖项目的机会, 由于导师缺乏高水平的课题, 加之教学与科研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使得教学过程中的科研含量不足, 质量不高, 因而难以通过严格的科研训练, 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要想走出困境, 就应通过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抓住行业前沿性、基础性、公益性问题进行科技创新, 以攻关项目为载体, 使学生进入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 有机会参与高水平的研究课题, 获得向科技高峰冲击的机会, 从而实现科技攻关与教育创新的协同, 让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能经常和及时地得到科技大师的指导, 得到创新活动的训练, 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

3. 组织协同:打造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平台

我国传统人才培养以课堂教学为载体, 教师以传递知识为目的,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学生则将知识视为实现目的之手段, 渴望获得具有应用性、社会适应性的知识。师生教学价值取向的差异导致教师教学目标忽视学生需求与特点, 以知识掌握代替学生全面发展;而学生由于无法实现由表层记忆学习向深层理解应用学习的转变, 也在逐渐销蚀内在本真的学习动力。要想解决教与学的矛盾, 迎合时代对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诉求, 需要实现教学载体上的突破。其中, 通过产学研组织协同创新, 以实训基地为主要载体, 搭建人才联合培养平台, 是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可行路径。

实训基地可以是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生工作站、创业基地等实体形式, 也可以是网络组织、矩阵科研团队等虚体形式, 用以促成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与高水平联合攻关的有效协同。如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在衡阳探矿机械厂建立了“大学生、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验基地”, 使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 企业在新产品的研发方面都获得了良好的效益 (喻芒清, 2006) 。由于信息社会背景下, 网络虚拟型产学研协同创新正在成为发展的趋势, 以高校为中心的产学研创新主体也要尽可能嵌入到多元协同创新组织网络中, 进行跨学科、跨专业、跨地区的知识协同创新, 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 便捷地在由多所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多家企业形成的网络虚拟组织中参与学习与研究, 提高信息收集、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通过个性化的学习提升创新能力。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指出, “创新性人才培养必须在创新的实践中培养成长。从机制上看, 就是要努力将学校具有的多方面的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资源, 服务于对学生的创新型实践教育, 把学校所有能够利用的优势资源都转化为培养学生的资源, 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的资源”[14]。这就表明, 要想取得人才联合培养的有效突破, 需要以高校为主体, 政府部门、产业部门、科研部门等社会创新部门共同参与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充分利用各方创新主体的优势资源, 为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营造良好的协同组织生态。具体来讲, 利用创新平台整合优势资源可采纳如下方案:第一, 高校利用合作平台聘请企业与科研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课程教学, 开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真实情境性的教材;学生利用合作平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及毕业设计;对参与协同创新的师生制定评价指标, 如创新人才培养指标与创新训练学分指标, 明文规定学生完成相应创新训练学分方可毕业。第二, 企业为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平台提供课程开发基金、创新奖励基金, 并积极参与高校课程建设, 提供本行业中真实的案例情境与问题情境, 并把本行业所需能力及如何获取这种能力吸纳到教材建设当中, 使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导向与动力机制。第三, 政府为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平台提供财政支持及人才政策的扶持, 建立人才需求监测预报制度, 协调各方矛盾, 促进联合培养机制的形成。

摘要: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诉求, 符合教育规律与科技企业成长规律。在协同创新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需要解决观念协同、知识协同与组织协同问题, 其中观念协同是基础, 知识协同是关键, 组织协同是保障。惟有构建三维协同创新机制, 方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3.协同创新,推动未来 篇三

英特尔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兼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马宏升(Sean Maloney)表示:“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规模,以及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流量的爆发式增长,这些全球重大发展趋势在中国表现得尤为显著,影响程度堪比十倍。”

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叙表示:“创新是当今中国的重要发展议程。中国有蓬勃发展的信息通信产业生态系统和规模庞大的开发者群体,我们对中国巨大的创新潜力充满信心。长期以来,英特尔在中国致力于与广大产业伙伴、开发者协同创新,创新并扩展计算技术,连接世界上每一个人,让大家的生活更美好、世界更精彩!这也是本届IDF的重要任务。”

增长关键字:中国市场,行业需求

行业分析师机构IDC的数据表明,去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PC市场,2011年的增长率达到惊人的13%,目前占全球PC需求总量的20%;IDC数据还显示,中国服务器市场过去5年的增长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倍以上,在全球数据中心市场中已位居第二。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拥有超过10亿用户(据工信部数据)。

为了抓住这样的机遇,英特尔高管在北京发表的演讲中发布了几项技术进展和本地研究合作,从云计算到各种类型的智能计算设备,全面推进更加丰富的互联计算体验。

这一系列发布包括英特尔中小企业通锐(SBA)技术,旨在帮助用户自动地维护和保护PC,并通过即将上市的英特尔第三代酷睿处理器产品的内置视觉特性,基于英特尔高清显卡(HD Graphics) 2500/4000带来更强的视觉体验。英特尔还宣布,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将与领先的中国OEM厂商、运营商和政府机构密切合作,在中国进行持续的技术研究和开发。

此次为期两天的IDF是英特尔在亚洲最大的技术盛会。马宏升在大会上致开幕词,这也是他去年被任命为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以来的首次IDF主题演讲。他指出,跨越技术屏障已远远超出物理学或工程学问题范畴。

英特尔中小企业通锐技术在能够支持电脑在自动运行最高性能的同时,保证出色安全性和及时备份数据,让中小企业管理者专心致力于业务的发展。许多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 IT 人员,因此管理者需要确保员工使用安全、无病毒的电脑进行工作,并始终保持软件及时更新。电脑宕机可能导致生产力的大幅下降,使企业错过交货期、发货期、发布期甚至违背其它商业承诺,最终影响到业务顺畅稳定发展。

基于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的英特尔中小企业通锐技术还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自动维护和保护电脑。通锐技术具有直观的用户界面,可设置任意时间的运行数据备份和软件更新,甚至包括非工作时间,用以确保当员工开机时电脑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此外,该解决方案还能够持续监控安全软件,并在电脑受到病毒和其它非法入侵者的攻击时向用户发出警告。通过采用通锐技术,中小企业管理者将能够全心致力于业务发展,无需为IT管理分心。

马宏升说:“世界在继续进步,半导体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这在即将发布的三栅极晶体管和22nm制程技术上得到了最清楚的体现。几乎所有的人和行业——企业、医疗、教育和整个社会都将受益于强大的微处理器、互联网连接以及用户体验上的突破。”

变革个人计算体验

在主题演讲中,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PC客户端事业部总经理施浩德(Kirk Skaugen)探讨了英特尔如何通过新的硬件、软件和在线内容,推动消费者和企业用户的个性化计算体验的巨大变革。当前,超极本设备已经启动了这一变革,施浩德在演讲中展示了许多款超极本系统,重申2012年按计划将有75款以上的超极本设计推出,其中许多超极本系统将具有触控特性。下一代超极本设备将采用第三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其中内置了英特尔高清显卡2500/4000,将带来显著的性能提升和更加极致的计算体验。

为了解决缺少IT支持的小型企业的顾虑,施浩德还宣布英特尔小企业通锐(SBA)技术将适用于第二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借助英特尔SBA,小型企业可以通过保持最优的PC性能,从而使业务效率最大化,并通过降低病毒感染、机密数据泄露和数据丢失等风险,来更好地保护数据资产。英特尔SBA是一个易于使用的集成软硬件解决方案,可以自动提供定期软件更新、加强安全防御并在下班后执行维护任务,即使在计算机关机的情况下也可以。支持英特尔小企业通锐技术解决方案的OEM厂商包括宏碁、戴尔、富士通、联想以及全球许多本地OEM厂商。

为帮助消费者应对当前广泛存在的网上欺诈行为,所有超极本设备将内置有英特尔身份保护技术,为登录常用网站提供更安全、便捷的途径。施浩德宣布,中国最流行的社交网站人人网将采用英特尔身份识别技术,这是人人网致力于为其用户提供安全在线体验计划的一部分。另外他还透露中国领先的第二重身份认证安全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飞天诚信和动联信息技术公司,也将在其产品中采用英特尔身份识别技术。

在人人网的平台上,用户可以相互交流,分享信息和自创内容,玩在线游戏,听音乐、购物,并享受一系列其它增值服务等。在轻松方便地享有这些服务的同时,如同所有网站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用户账户被盗用的隐患始终存在。在本次合作中,飞天诚信基于英特尔IPT技术的方案,为人人网用户使用各类在线服务提供保护,在支持英特尔IPT技术的超极本等PC终端上,客户端软件生成动态口令,结合个人账户和登录密码,双因子校验,进行安全可靠的身份识别,确保用户账户安全、轻松地享受网络生活。

人人公司副总裁黄晶就本次合作表示:“我们很荣幸能与英特尔、飞天诚信合作,成为中国第一家使用英特尔IPT技术的互联网公司。截至到2011年12月31日,人人网已经拥有1.47亿的激活用户。这些用户,都在用真实的身份与线下的好友进行沟通和互动。因此,用户的账号安全和支付安全一直是人人公司非常重视的一个环节。此次合作是我们率先为用户做出的一个有力承诺,得益于最先进的IPT技术,用户可以安心享受丰富的在线生活。”

飞天诚信总经理李伟则表示:“身处网络时代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安全,而账户信息的安全则是安全防护的第一关。因此,我们飞天诚信基于英特尔?IPT技术的身份认证方案正是通过双因素认证方式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增强型的账户安全保护,使每位用户的互联网应用体验更加有保障。”

携手推动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成功

在IDF第二天的主题演讲中,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数据中心及互联系统事业部总经理柏安娜(Diane Bryant)将探讨用户、设备和数据的快速增长将如何改变信息技术本身,同时为开发者创造新的机遇。

到2015年,预计将有超过150亿个联网设备——如此规模的联网设备需要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支持,这将带来巨大机会。柏安娜认为基于标准的开放式解决方案是其中的关键,例如英特尔云构建计划(Intel Cloud Builders Program)所定义的解决方案。

英特尔云构建计划让生态系统的领导者可以利用为英特尔架构优化的开放式标准解决方案,来开发和优化云基础设施。英特尔云构建计划汇集了许多工具和最佳实践,包括来自许多行业领先的云基础设施系统与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超过70种参考架构,帮助解决数据中心和云部署所面临的关键挑战,如安全性、可管理性和能效等。

柏安娜将介绍新推出的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它是数据中心的核心。其中英特尔至强E5-2600产品系列,可以升级到处理比目前多出3倍的数据流量,而且更加高效、安全。与前一代相比,新的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总体性能提升了80%,且每瓦计算性能提高了50%,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互联世界的要求。

英特尔进一步提升在数据中心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的领先性,提供了强大的、均衡的处理器系列和开发者资源及支持,包括新兴的微型服务器类别,面向关键细分市场帮助客户解决当前计算负载方面的挑战。柏安娜将概述针对服务器市场的英特尔2012年处理器路线图,并重点介绍从英特尔架构的微型服务器到传统服务器,英特尔将如何继续帮助客户提供更高水平的能源效率和计算密度,同时使其受益于通用软件的兼容性。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加强研究协作,推动协同创新

为凸显与中国合作伙伴加强持续的研究协作的重要性,英特尔研究院宣布了与联想的联合研究协作新计划。英特尔和联想的研究院之间将开展协同研究,共同应对移动互联网领域面临的挑战,例如安全、环境感知计算、跨屏幕体验以及高能效等问题。

据透露,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正以英特尔架构用于无线基站,支持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作为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的协作无线接入网架构(CRAN)愿景的一部分,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和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加强合作,携手推进研究和生态系统开发,通过更高的处理能力和通用计算能力,提高通信网络的速度和效率。携手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和其它生态系统合作伙伴,英特尔已经开发出了一个参考设计原型,显示出在降低总体拥有成本方面可带来可观的改进。例如,利用英特尔芯片进行信号处理的CRAN技术,主要通过极大降低功耗,可以将电信运营商资本支出降低15%,而运营成本降低50%。

4.2018协同创新 篇四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 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 “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提出的要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重点专项。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发布2018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针对我国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发展模式创新不足、技术能力尚未形成、融合新生态发展不足、核心技术/软件支撑能力薄弱等问题,基于“互联网 +”思维,以实现制造业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为主题,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互联网、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创模式、强能力、促生态、夯基础”以及重塑制造业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为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相结合,探索引领智能制造发展的制造与服务新模式,突破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发网络协同制造核心软件,建立技术标准,创建网络协同制造支撑平台,培育示范效应强的智慧企业。

线、控制网络和互联网组成的复杂大系统模型,提出工业互联网系统的质量指标、评价方法、优化设计方法。研发由制造执行、系统控制、设备监控和网络感知等组成的工业互联网验证平台。针对典型行业,形成以工业互联网系统组成的行业解决方案,对网络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和质量评价。出版专著1 部及以上,申请发明专利或取得著作权不少于10 项,制定1 项及以上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相关标准,发表SCI/EI 检索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于10 篇。1.2 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节点设计方法与技术(基础前沿类)

研究内容:针对工业环境智能感知、工业数据边缘处理、工业实时控制和工业应用服务一体化设计的问题,研究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节点设计方法,包括:数据驱动的高效自适应边缘计算方法、可编程边缘计算模型的构建方法、智能算法功能块规范、控制网络智能互联方法等。研发支持功能块规范的嵌入式系统程序运行环境,开发智能感知、边缘计算、实时控制和应用服务等功能的功能块程序集。研发边缘计算节点原理样机,支持多种工业网络智能互联和边缘计算功能。构建多种工业异构网络互联系统,提供离散行业解决方案。考核指标:实现数据驱动的高效自适应边缘计算方法,可编程边缘计算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及控制网络智能互联方

考核指标:开发不少于50 种算法的智慧企业制造大数据分析算法库。研制具有个性化、服务化和智能化等模式的制造大数据原型平台,提供企业制造大数据分析算法库。研发流程行业和离散行业的典型行业验证数据集,提供流程行业智能化或离散行业个性化的制造大数据解决方案。出版专著1 部及以上,申请发明专利或取得著作权不少于10 项,制定1 项及以上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相关标准,发表SCI/EI 检索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于10 篇。

1.4 制造企业数据空间构建方法与技术(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针对制造企业制造大数据发展与利用问题,研究制造大数据体系结构,建立设计资源、管理流程、制造过程、产品服务等大数据模型。研究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集成、更新和演化方法,异构多源制造数据的高效存储和索引方法。研究制造大数据治理方法,包括面向设计/管理/ 制造/服务大数据的关联理解与挖掘、知识演化与推理、智慧要素描述与生成、人机整合与增强、自我维持与安全交互等方法。研制覆盖设计、制造、服务、管理等多业务的数据空间管理系统原型,形成典型行业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构建制造大数据体系结构,建立设计资源、管理流程、制造过程、制造服务等大数据模型。研发异构多源制造数据的关联挖掘、知识推理、人机协同、自我维持、息物理模型与统一计算框架的标准接口规范,实现信息物理系统的灵活扩展功能。研制支持个性化定制生产管控的信息物理原型系统和实验验证平台各1 套,具备在不停机条件下支持不少于3 类产品、每类产品不少于5种型号的混线生产能力。形成汽车、3C 等离散行业解决方案。出版专著1 部及以上,申请发明专利或取得著作权不少于10 项,制定1 项及以上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相关标准,发表SCI/EI 检索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于10 篇。

1.6 智能生产线虚拟重构理论与技术(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针对制造企业物理资源与数字世界之间存在交互数字鸿沟,研究智能工厂虚拟重构设计方法,提升智能工厂设计与构建能力。研究面向制造过程的部件、资源和系统等智能生产线的镜像理论。研发智能生产线在虚拟空间的同步重组方法,建立多任务虚拟场景中生产单元分层动态重构、物理仿真和可信性度量系统。构建大数据驱动的制造过程数字孪生仿真平台,实现生产设备离线虚拟组合设计仿真、智能生产线在线实时虚拟运行、生产工艺离线和在线仿真与优化等功能。形成离散行业智能生产线虚拟重构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建立智能生产线虚拟动态重构方法,实现制造过程的部件、资源和系统等虚拟与物理实体的映射。研制物理实体与虚拟场景动态同步重建技术,孪生仿真粒子数不

考核指标:提出并建立“互联网+”环境下产品个性化设计模式、理论和方法体系,揭示“互联网+”产品定制设计机理和演化规律,突破“互联网+”产品定制设计关键技术不少于5 项,研发“互联网+”定制设计工具与构件不少于30 项,构建“互联网+”定制设计资源库和案例分析库,完成“互联网+”产品定制设计原型系统,形成面向服装、电梯、盾构机等典型行业和产品的“互联网+”定制设计解决方案并得到应用验证。出版专著1 部及以上,申请发明专利或取得著作权不少于10 项,制定1 项及以上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相关标准。

1.8 支持个性化设计的众包平台研发(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针对现有研发设计体系难以适应互联网环境下海量个性化需求爆发,双边匹配准确度偏低、设计工具标准和在线流程管理规范缺失等问题,探索“互联网+”众包产品设计规律,研究开放式网络环境下众包产品定制研发设计模式、机理和自组织生态化网络系统;研究精确需求导向的众包产品个性化设计方法与支撑技术,包括多主体在线交互设计技术、设计资源匹配与共享技术、个性化需求分类与异构数据集成技术、基于大数据的设计资源关联挖掘、动态更新、状态反馈及智能推送技术等;构建众包产品设计、制造与服务的资源案例库、设计服务库和使能工具集;研发支持个性

支持设计、分析、制造规划和维护服务等各环节的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模型管理原型系统;面向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典型产品开展应用验证。考核指标:提出基于模型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设计技术理论框架、模型定义方法和管理体系,制定不少于5 项统一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模型规范和数字化评价标准,突破不少于10 项产品全生命周期模型构建与管理技术,实现不少于20 项模型管理软件工具和构件,建立不少于2 套通贯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知识库/数据库/案例库,研发完成1 套复杂产品模型管理原型系统,面向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典型产品开展应用验证,产品数字化率不低于8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不少于40%。出版专著1 部及以上,申请发明专利或取得著作权不少于10 项,制定1 项及以上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相关标准。

1.10 智能工厂设计仿真技术与软件工具开发(基础前沿类)

研究内容:针对缺少数字化设计仿真软件工具,导致的智能工厂设计周期长、生产过程效能难以预测,无法验证所设计的智能工厂制造能力等问题,研发智能工厂跨领域设计、仿真一体化软件工具,实现制造系统软—硬件交互,物理系统—信息系统仿真与设计。研究组成智能工厂关键要素物料流、能量流、信息流交互的语义建模方法和可视化组件技术,1化优化的要求。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研究结合在线学习/优化和大数据的多目标/多任务实时优化方法,研发装置实时优化运行与协同控制一体化技术与工具软件,研究装置实时优化与车间实时调控的智能联动方法,研发多目标/多任务协同的智能车间实时调控与运行优化工具软件与平台。

考核指标:形成结合在线学习/优化和大数据的多目标/ 多任务实时优化混合智能算法库,算法种类超过10 种;开发装置实时优化运行与协同控制一体化工具软件1 套;突破装置实时优化与车间实时调控的智能联动方法,智能车间运行优化单次耗时小于2 小时;开发多目标/多任务协同的智能车间实时运行优化平台1 套,在3 类智能工厂应用验证,并集成到智能工厂管控平台。出版专著不少于2 部。

1.12 智能加工产线的工艺感知与产品加工精度控制技术(基础前沿类)

研究内容:针对批量零件加工过程缺乏有效的工艺感知技术,制造数据难以同步收集和孤立导致的加工质量建模与溯源困难等问题,开展零件加工生产线数据多粒度同步采集、工艺感知、加工精度控制技术等研究。研究长链条加工过程的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开发面向批量零件加工的产线工艺参数与状态的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上下游加工工艺参数的耦合机制分析方法,建立智能产线零件加工精度预测模型;

3征智能提取系统;研究自适应产品定制化需求的生产系统布局、生产工艺流程及路径规划、底层控制设备动态在线调整与动态重组技术,实现工艺变更和产线重组时制造系统关键装备的虚拟定义、原地重组。

考核指标:1)开发产品装配工艺智能生成软件1 套,支持定制化产品装配工艺自主规划和工序自主编排;2)提供柔性制造系统工艺过程场景智能感知硬件设备及场景特征提取软件工具1 套,具有场景特征识别与工件定位识别功能;3)开发面向产品混线制造的生产线关键装备虚拟定义和功能重组软件工具1 套,支持多工序在线协同调度和物料系统动态重组变更;4)在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离散制造业进行应用验证;5)制定标准不少于6 项,出版专著不

少于2 本。

1.14 制造企业主导的制造服务价值网融合技术与方法

(基础前沿类)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制造业核心企业服务价值链延伸与协同模式创新不足,以及向价值链高端转移缺少平台支撑的突出问题,围绕产品三包期内外的制造核心企业及其协作企业群业务协同的实际需求,研究互联网+环境下基于业务驱动与资源共享的服务生命周期价值链协同模式与优化机理,重构产品服务生命周期价值网络。研究核心企业主导的制造

5方云平台及业务驱动的多价值链协同模式与协同机制,包括多制造企业为核心的多价值链协同形态与运行机理。研究多价值链业务协同与优化方法,多价值链企业群业务重构与组织方法,跨企业价值链的多链协同模型,跨企业价值链的多链协同与优化技术等。围绕供应/营销/服务等业务流程,开发面向典型行业的多价值链协同与优化构件,研发支持多价值链协同的第三方云服务平台。形成基于第三方平台的多价值链协同解决方案,基于第三方平台实现多制造企业为核心的多价值链业务协同。

考核指标:提出基于第三方平台的多价值链协同模式、方法和技术,突破3—4 项多价值链及链间协同优化技术。研发供应/营销/服务等多价值链协同与优化构件,形成支持多价值链协同的第三方云服务平台原型及解决方案,申请发明专利或取得软件著作权不少于20 项,制定国家、行业(联盟)或企业标准不少于2 项。基于第三方平台实现不少于3 家核心制造企业及累计3000 家协作企业的供应、营销或服务多价值链业务协同,要求核心制造企业间、制造企业与平台运营企业间无关联关系,协同效率提升30%。成果在汽车、工程机械等典型行业得到应用。

7率不低于30%。申请发明专利或取得著作权不少于25 项,制定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相关标准不少于5 项。

2.2 产品自适应在线设计技术平台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针对产品设计适应性差、在线交互能力弱、协同响应速度慢等问题,研究环境及制造大数据驱动的产品自适应设计系统架构,研究自适应与在线交互相结合的产品优化设计方法;研究包含设计数据、经验、模型等在内的显性设计知识组织管理技术,研究涵盖产品自适应在线设计主要环节的多源异构大数据分析/融合/冲突消解及协同自适应控制等技术;构建产品在线设计、制造、应用与迭代反馈过程的设计知识库、构件库与工具集;开发数据驱动的产品自适应在线设计制造集成技术平台并开展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大数据驱动的产品自适应在线设计集成方法、模型与系统架构,突破自适应决策与控制等关键技术不少于5 项,研发产品自适应在线设计集成工具和软件构件不少于20 项,构建不少于2 个行业的产品自适应在线设计知识库,开发不少于2 套产品自适应在线设计技术平台,建立产品自适应在线设计技术验证系统,形成产品自适应在线设计集成解决方案,覆盖需求决策、设计探索、方案设计、参数优化、制造服务、故障预测等完整设计过程,在不少于

9设计资源共享与协同平台。成果支持不少于2 类集团制造企业及所属企业/工厂的全面应用,实现面向产品设计/制造/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研发设计资源共享与集成,研发设计资源共享比例不低于70%,制定研发设计资源共享与集成的国家、行业或企业标准不少于3 项,形成研发设计资源分布式共享与集成模式。

有关说明:由企业牵头申报。

2.4 智能加工产线工艺全流程智能决策技术与系统(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针对智能工厂零件批量加工过程中缺乏制造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导致工艺能力低下、工艺决策缺乏科学依据等问题,开展工艺能力分析与决策技术研究,开发相关系统。研究零件加工过程数据与机理分析相结合的全流程性能预测方法,研究零件加工过程的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算法,开发基于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加工产线全流程决策平台;研究产品能耗和效率与设备状态、工艺参数的关联关系,开发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效率、能耗监测与管控技术平台;研究基于零件批量加工数据分析的加工工艺与流程优化方法,开发智能加工产线的全流程智能决策和优化软件系统。

考核指标:1)构建1 套适用于批量零件加工制造的大数据工艺能力分析平台;2)开发智能加工产线加工效率预测

1一套车间级的工业异构网络融合架构及系统;5)支撑采集类、交互类和控制类混合业务流的信息融合与跨网传输,控制类数据传输时延达到毫秒级,在制造车间实现现场级技术验证;6)形成标准7 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0 项,取得软件著作权不少于4 项。

2.6 面向智能工厂的现场级工业物联网关键设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围绕智能工厂行业产线和工艺匹配的管理及各类业务数据实时交换实际需求,开发兼容现有工业总线标准的高速协议转换设备。开发支持时间敏感网络(TSN)的高速以太网网关设备。开发工业物联网新型网关和数据交换设备,可支持多种工业无线网络、双线以太网接入,提升工业物联网的多业务承载能力。开发网络性能可视化分析监控平台,设计易于操作的网络配置软件及标准数据调用接口,实现相关性能信息在终端平台上的图形化显示和网络的远程配置。研究新一代双线以太网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时间同步技术,实现工业现场网络高带宽和多业务承载。

考核指标:1)釆用OPC—UA 架构,Cycle time 小于10us,低于500ns 级抖动;接口带宽大于1Gbps,满足现场监控数据以及音视频监测数据等各种工业大数据传输;支持SDN 和IPV6 技术,实现对时间敏感网络和非时间敏感网络

3抗扰度达到工业EMC 三级,支持冗余配置、安全防护;高可信智能控制系统诊断覆盖率大于90%,并通过安全完整性等级(SIL)3 级认证;PLC 控制具备逻辑控制、运动控制功能及自学习能力,指令系统兼容IEC61131—3 等国际标准,具有分布式控制和多控制器协作控制运算能力;控制引擎支持256 个控制任务实时调度,调度周期不超过16 毫秒,每周期PLC 指令不少于10~100 万条;研发1 套智能化过程监控软件平台和在线可视化编程开发调试工具,同时支持最少1 种指令编程方法和1 种图形化编程方法,在流程工业或者离散制造取得应用示范;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0 项,取得软件著作权不少于7 项。

2.8 智能工厂管控平台通用架构及开发工具(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针对智能生产中的加工制造过程管控平台需求,研究支持云平台的智能工厂管控平台系统的参考模型、集成方法、业务要素与软件架构,开发通用的适应智能加工制造过程二次开发的智能工厂通用管控平台架构及开发工具,研究通用的、开放的、面向对象的工厂管控二次开发语言标准。研究平台的业务功能自适应演化与定制等技术,开发面向智能制造的原材料、设备、产品、人员与MES 系统的双向互通技术,实现生产排程到设备执行的自动下达与数据回

5研究内容:针对长寿命复杂产品运行跨度长、工作工况复杂、运维数据量大、事故后果严重、保障服务困难且成本高等问题,开展面向全生命周期的长寿命复杂产品制造服务融合技术研究,研究复杂产品服务生命周期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技术和面向设计制造改进的复杂产品服务生命周期信息闭环反馈与融合技术,突破数据驱动的复杂产品状态异常检测、趋势预测与故障诊断等关键技术,建立面向全寿命的复杂产品群体维修时机协同优化、目标导向的整机与部件维修策略全局优化、基于状态预测的备件规划等优化模型,研发复杂产品制造服务集成管理平台、核心算法库和软构件,开展典型行业应用,支撑长寿命复杂产品高效安全运行、产品持续改进和制造企业的业务转型。

考核指标:提出面向全生命周期的复杂产品制造服务融合技术、方法和模型,突破6—7 项复杂产品服务生命周期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维修时机和维修策略协同优化、面向设计制造改进的复杂产品服务生命周期信息闭环反馈与融合等制造服务关键技术,开发复杂产品制造服务集成管理平台,提供至少20 种算法与模型构件,在至少2 个行业的企业开展平台应用,设计制造和服务信息集成度提高20%,状态预测和故障诊断准确率提高10%。申请发明专利或取得软件著

7套高端装备在线互联实时运行服务平台,服务云平台能支持百万感知节点同时在线运行并提供管理服务。申请发明专利或取得软件著作权不少于20 项;制定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标准不少于2 项。

2.11 产品服务生命周期集成平台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针对制造企业服务化及发展服务型制造的需求,面向产品设计、制造以及三包期内外的服务生命周期,研究产品服务生命周期集成管理模式。开展产品设计/制造/ 服务业务流程及集成管理、产品服务生命周期设计/制造/服务资源共享、产品全生命周期闭环质量控制、服务生命周期配件管理与精准服务、服务价值链协同与优化、数据驱动的产品增值服务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发设计/制造/服务集成管理系统与服务价值链业务协同系统等,面向制造核心企业构建产品服务生命周期集成管理平台。在离散制造行业遴选制造企业及协作企业群开展应用,形成面向产品服务生命周期的设计/制造/服务集成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突破产品服务生命周期的设计/制造/服务集成管理、资源共享以及服务价值链协同等不少于5 项关键技术,形成设计/制造/服务集成管理系统与服务价值链业务协同系统,构建形成典型行业产品三包期内外服务生命周期集成管理平台,申请相关发明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不少于25

9不少于5 种;研制云制造平台1 个,提供制造微服务引擎、面向软件定义制造的流程引擎、大数据分析引擎、仿真引擎和人工智能引擎等工业智能引擎功能不少于5 种,提供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仿真计算的算法与模型构件不少于30 种,提供具有边缘计算能力的工业设备、产线和服务接入模型与接口不少于10 种,支持4 种以上主流工业现场通信协议,提供平台开放API 接口不少于200 种;在不少于5 个行业的10 家制造企业实现平台应用,接入工业设备1 万台以上,实现企业设备、产线、业务上云,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产品不良品率降低30%以上,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以上;申请发明专利或取得软件著作权不少于20 项,制订国家、行业标准不少于3 项。

2.13 网络协同制造系统集成技术与工具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针对支持大规模定制和复杂产品定制的网络协同制造平台开发及应用实施过程中技术集成的需求,研究网络协同制造平台体系架构及其设计方法;构建网络协同制造集成技术标准体系,研发模型定义与管理、数据解析与交换、数据/模型与业务融合等网络协同制造系统集成支撑技术和标准;开发支持智慧企业、智能工厂/车间与智能生产线之间系统的互联互通接口及规范;研制数据接入与分析、业务

1软件,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下的智能供应链/营销链/服务链协同支撑软件,开放式制造资源管理、多主体多目标智能调度、全流程可视化管控等软件与工具,企业数据空间构建及产品数据链/制造数据链/服务数据链/资源数据链集成支撑软件;研发数据驱动的制造企业战略管控、智能决策与预测运营支撑系统,构建支持大规模定制生产的网络协同制造平台。在汽车制造、家用电子电器、工程机械、轻工、纺织服装等开展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典型离散制造行业开展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支持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的网络协同制造发展模式。突破产品设计/制造/运维服务一体化、智能供应链/营销链/服务链协同以及多源异构数据集成等不少于5 类关键技术,制定不少于7项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的网络协同制造集成与协同标准。研发不少于20 项支撑软件与工具,申请发明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不少于20 项,形成支持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的网络协同制造开放式架构与支撑软件构件库,构建形成支持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典型行业网络协同制造平台。成果在不少于2 类行业的3 家及以上核心制造企业中实现应用,示范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30%,精准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形成支持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的网络协同制造技术解决方案。

有关说明:由企业牵头申报。

3智能供应链/营销链/服务链协同以及多源异构数据集成等不少于5 类关键技术,制定不少于7 项国家、行业或核心企业支持复杂产品定制生产的网络协同制造集成与协同标准。研发不少于20 项支撑软件与工具,申请发明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不少于20 项,形成支持复杂产品定制生产的网络协同制造开放式架构与支撑软件构件库,构建形成支持复杂产品定制生产的典型行业网络协同制造平台。成果在不少于2 类行业的3 家及以上核心制造企业中实现应用,示范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30%,精准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形成支持复杂产品定制生产方式的网络协同制造技术解决方案。

3.集成技术与应用示范

3.1 多品种大批量混线加工智能工厂集成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应用示范类)

研究内容:以智能工厂行业级解决方案为总体目标,研究大批量精密加工柔性化混线生产的智能工厂的设计仿真、运行优化和动态重构解决方案,研究新型工业网络、工厂管控平台的纵向集成应用方案,实现制造单元、柔性产线、生产车间多层次全要素互联、全数字集成、全过程监控,支持全制造流程工艺参数感知、加工精度建模和智能补偿、加工制造质量决策等,并采用制造大数据理论实现智能工厂高效运行,以国产高端数控装备为基础、以自主知识产权管控系

5决方案,研究工业网络、多品种加工智能工厂管控平台的纵向集成技术,研究加工工艺过程的感知与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生产车间加工全要素互联、全过程监控,支持全制造流程工艺参数感知、加工精度建模和智能补偿、加工精度决策等,以大数据理论实现多品种小批量加工智能工厂高效运行,以国产高端数控装备为基础、以自主知识产权管控系统为核心,以航空航天复杂结构件加工生产线为背景建立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1)以复杂结构件的加工生产为背景建立智能工厂应用示范,具备完整的设计运行仿真和信息—物理交互能力,支持20 种以上工艺数据在线感知;2)开发适应4 种以上国内外主流数控系统的加工装备精度建模和精度自愈软件1 套;3)开发复杂构件加工精度与工艺过程优化决策软件1 套;4)支持主流工业总线、3 种以上工业无线网络协议转换,支持10 种以上设备单元互联互通和状态监控;5)支持多品种小批量复杂零件加工大数据驱动全流程生产运行优化与决策的智能工厂管控平台。

有关说明:由企业牵头申报;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2:1。

3.3 支持大规模定制生产的网络协同制造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应用示范类)

7化配置、流程精细化管理以及企业智能化决策的和精准化服务;实现对年产20 万台套以上规模的多品种混流生产(连续不切换)企业的支持,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30%,精准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形成支持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的制造企业网络协同制造发展模式。

有关说明:由制造企业牵头申报;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2:1。

3.4 支持复杂产品定制生产的网络协同制造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应用示范类)

研究内容:针对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港口机械、海洋工程、地下工程、能源电力等支持复杂产品定制生产的制造企业实现战略管控、智能决策与预测运营的需求,研究复杂产品定制生产方式下制造企业网络协同制造发展模式和整体解决方案。集成本专项技术和软件研发成果,研发模型驱动的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一体化集成技术与接口,构建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一体化的技术体系;研究智能供应、营销和服务价值链协同技术与接口,构建用户参与的智能供应链/营销链/服务链协同技术体系;研究产品数据链、制造数据链、服务数据链与资源数据链的集成技术与接口,构建制造企业数据空间;形成支持复杂产品

9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服务、技术资源协同共享等技术;开发典型应用案例、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等技术资源,汇聚制造企业、系统集成商、专业机构等优势资源,包括行业解决方案、专业技能培训课件等,形成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技术资源池;构建网络协同制造技术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技术应用体验基地;开展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技术资源服务规模化应用示范,促进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技术资源共享互联,支持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考核指标:提出支持众创的网络协同制造技术资源共享服务模式;突破关键技术,形成技术资源众创、个性化服务定制等工具3 个以上;以众创模式开发技术资源或产品20 个以上;形成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技术资源池,包括典型应用案例、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行业技术专家资源等

5.中科院协同创新 篇五

中国科大与合肥物质研究院联合组建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 2011-09-29

9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的“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在合肥科学岛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为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揭牌并讲话,副院长詹文龙主持成立仪式。中国科大侯建国校长代表校院双方作“科教结合、协同创新,建设合肥物质科学与技术中心”的联合汇报。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英俭在会上致辞。9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的“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在合肥科学岛举行,“中国科大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同时揭牌,中国科大、合肥研究院双方各50名教授、研究员接受了双岗双聘。此举标志着中国科学院的科教结合工作迈入集成优质资源建设协同创新平台的崭新阶段。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为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揭牌并讲话,副院长詹文龙主持成立仪式。

白春礼为“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揭牌

詹文龙主持仪式

白春礼指出,我国当前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科技界肩负着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实现创新跨越的历史重任。当前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努力调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研力量,促进各部分间的融合,从而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形成一个完整链条,成为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促进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以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发展支撑高水平科学研究,是新形势下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

此次成立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是中科院在长期践行科教结合、教育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寓教于研”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依托一流科学家团队、国际前沿科研项目、国家级科学与工程平台以及野外台站网络,构筑全国科教结合协同创新联盟的又一重要探索。这一探索之所以在合肥率先实施,是因为这里科教资源丰富、大科学平台集聚、科教结合基础扎实、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具有建设协同创新平台的有利条件。

合肥物质研究院院长王英俭、党委书记匡光力,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许武、校长侯建国为“中国科大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揭牌

科技部基础司巡视员张国成,中科院办公厅主任李婷、基础局局长刘鸣华为“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揭牌

中科院人教局局长李和风宣读中国科大、合肥物质研究院互聘教授、研究员的聘任决定

双方各50名教授、研究员接受双岗双聘

中科院长期坚持探索科教结合的体制与机制,与不同类型大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如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通过合作共建法人研究机构的形式成立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强强联合共同组建了“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发挥平台和项目优势与北京大学天文系共建了“天体物理中心”,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举办了“华罗庚数学班”,目的就是加强中科院与高校在新兴交叉前沿领域的合作研究、高层次人才的互动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开放共享。近年来,中科院每年接受全国高校大学生、研究生来研究所做科研实习、毕业论文、暑期研修5000余人,高校人员在研究所担任兼职教师600多人,院属单位科技人员到高校授课、讲学约700人。

中科院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形成了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为核心、以研究所为基础、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育体系,树立起“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的理念,创造出一系列科教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如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和中科院研究生院共建研究生院数学学院,通过领导互任、教师互聘、教学同担和科研共享,实现数学学科的“全程设计、分段实施、学以致用、贯穿到底”,不仅充分利用科研、教育资源,体现了具有中科院研究生培养特色的“两段式”教学模式,而且有利于教育体制的创新。

2009年,中科院成立“科教结合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全面指导全院科教结合工作;同时设立科技英才班、联合共建项目、特聘教师岗位项目、研究生公共教学实验平台等四类科教结合教育创新项目,采用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对院属各单位发展前景良好、特色突出的科教结合项目进行支持。截至2011年9月,支持科教结合教育创新项目共计36项,覆盖中国科大、中科院研究生院22个主要院系和中科院33个研究所。

白春礼强调,加强大学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是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教研结合、研教互动和科学、教育本质的开放性及资源的共享性,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是加速培养创新型人才、培育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途径,值得进一步坚持和发扬。

白春礼指出,中科院新时期将全面实施“民主办院、开放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特别是按照“开放兴院”战略的要求,打破行业、部门与学科壁垒,面向国家与区域各类创新单元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优质科教资源的开放共享,通过进一步发扬“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教育紧密结合,实现科教资源配置最优化,努力发挥中科院创新引领的“火车头”作用。

白春礼特别强调,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是一个面向国家与区域各类创新单元、面向国内外用户群开放共享的物质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试验平台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必须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与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协同创新,积极服务、对接国家和区域创新单元。他希望该中心作为中科院新时期“科教结合、教育创新”的试验田,不仅要出人才、出成果,还要出经验、出示范。

中国科大侯建国校长代表校院双方作联合汇报

中国科大侯建国校长代表校院双方作“科教结合、协同创新,建设合肥物质科学与技术中心”的联合汇报。他说,一直以来,中国科大与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为进一步加强双方的科教结合、协同创新,今年4月双方举行专题会谈,共同签署了《关于深入开展科教结合的会谈纪要》,就建立科教一体的联合科研机构达成共识,并在夏季院党组扩大会议上汇报了建设科教结合的共同体的规划,得到了院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侯建国介绍了双方深入推进科教结合、协同创新工作的目标、合作方式、建设措施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一个中心”,即面向未来信息、能源、基础交叉科学等领域的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建设国际一流、开放协作的世界物质科学研究中心;开展“一个试点”,即探索完善科研组织管理和拔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成为国家科教结合改革试点和国立科研机构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典范。在合作方式上,双方采用一校多所多学科形式,建设科教一体的联合机构——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既是中科院的科研机构,又是中国科大研究生培养机构;在体制机制建设上,充分发挥大学教学科研资源丰富、研究所前沿平台与人才的优势,将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以期充分释放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活力,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英俭致辞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王英俭在致辞中表示,合肥研究院和中国科大开展更加深入、更高层次的科教结合创新试点,这是院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对我们的莫大信任,我们深感责任重大。相信在院党组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大家的共同的努力,定会开创科教结合、协同创新、研学共赢的新局面,实现建设国际著名的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的目标,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与中国科大在物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基础和优势,拥有包括“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在内的500多名高水平教授、研究员,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家环境光学监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0多个国家、省部级科研机构,以及同步辐射加速器、全超导托卡马克“东方超环”、大气环境综合观测和遥感辐射定标实验场、建设中的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等一批大型综合科研平台,在量子信息、高温超导、大气环境监测、磁约束核聚变、材料物理与纳米科技等诸多领域拥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揭牌仪式现场

合肥物质研究院与中国科大在联合共建方面有良好基础和成功先例,如2009年共建的中国科大核科学技术学院。当时被聘为学院院长、中国科大教授的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万元熙院士,在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成立仪式上作为双聘教授代表发言。万元熙表示,两年多的实践证明,及时成立核学院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科大“院所结合,所系结合”的优良传统,实现了强强联合、强强互补,已在重大任务承担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迅速发挥良好效果,成为我国裂变核电、核聚变、加速器和核科学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的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学府之一。他相信,合肥物质研究院与中国科大此次更加紧密的全面合作,必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做了更多重大贡献。

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将致力于建成世界级物质科学技术中心,聚合与培育一批拔尖创新人才,突破量子信息与先进核聚变能等领域的世界科学前沿,并在大气环境监测、太阳能光热综合利用和新材料研制等领域服务区域与国家发展需求,在语音和量子通信等领域培育并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近期,中心将在能源与环境、生命与医学和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完善和新建相关创新单元和大科学装置。中心还将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在成果与专利共享、人员双岗双聘、平台与资源开放共用等方面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和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基础科学局、人事教育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部门和单位有关领导,中国科大各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各研究所和共建单位师生代表出席了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

(中科院人事教育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湖北高校学会学科创新战略联盟揭牌仪式暨成员座谈会成功举行

作者:彭苏

来源:综合办

发布时间:2011-10-26 关键词: 浏览次数:279

|<< << 1 2 >> >>|

10月17日,湖北高校学会学科创新战略联盟揭牌仪式暨成员座谈会在珞珈山庄二会议室成功举行。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部长刘洪江、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平湘到会揭牌并讲话,揭牌仪式暨座谈会由我校科协办公室主任佟书华主持。

刘洪江部长在讲话中强调,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学会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对科协工作提出了“协同创新”的理念。由武汉大学科协牵头成立湖北高校学会学科创新战略联盟,旨在打破各学会长期独立运行,长期“封闭”、创新能力不强的现状,探索推动学会间交流、合作,是对“协同创新”理念的重要实践,也为全省学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希望各省级学会、协会借联盟成立之契机,精心组织,整合资源,进一步发挥学会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李平湘常务副院长对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说,联盟的成立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顺应了“协同创新”的要求,工作大有可为。当前,科技工作中存在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人员对企业实际需求不了解等现实问题,校科协及联盟、学会应在组织协调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相互交流,加深了解,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多下功夫,学会可以紧密联系各学科的平台建设,如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开展工作,开拓学会、协会工作的新思路。

会上,各位代表就如何开展好联盟及学会工作积极发言,畅谈自己的经验及所遇到的困难。通过交流代表们一致认为学会工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协同合作,优势互补,真正发挥学会、协会在科学普及中的重要作用。

佟书华主任对联盟成立后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希望各学会今后多通过联盟来组织活动。

湖北省科协学会部副部长石萍、丁惠萍,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协代表,挂靠武汉大学的14个学会、协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构建协同创新联盟 力促区校科学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自治区副主席连辑、矿大(北京)校长乔建永发表重要讲话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报(北京)》

发布时间:2011-10-10 07:55

本报讯

9月的草原大地,阳光和煦,硕果累累。9月20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包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连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乔建永、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副校长姜耀东,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卜昌森、财务总监刘德华、副总经理孙春江,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徐凤君厅长、马强副厅长,人社厅王顺副厅长、科技厅云涛副巡视员,包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继平,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保卫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仪式由徐凤君主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连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乔建永在战略合作协议书上签字。同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与山东能源集团、内蒙古科技大学签署校企、校校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构建协同创新联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战略合作协议是为深入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强区”战略,实施“草原英才”工程,促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品牌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及区位优势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煤炭资源优势有效对接的重要举措。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真诚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紧密的人才与经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科技开发项目、产学研结合、共建研发平台和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合力提高内蒙古自治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创新型内蒙古建设;合力提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构建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推动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高水平大学建设。

按照协议,将在内蒙古自治区设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院士工作站,共建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联合科技攻关,提供人才支持。共同建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学院,更好、更快、更多地为内蒙古自治区培养“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的专业技术人才,打造能源教育科技新平台,全面促进内蒙古能源经济快速发展。共建内蒙古科技大学等。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连辑在讲话中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作为一所以矿业与安全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已有百年积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实力,为我国能源工业特别是煤炭工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内蒙古已受益匪浅。

连辑认为,内蒙古近几年经济发展很快,起支撑作用的是工业,工业的主体是能源,能源的主体是煤炭,已成为富煤大省,但仍有很多制约条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大力开展引智工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内蒙古科学发展。

连辑表示,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区校合作进入全新的阶段。下一步要建立合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把合作切实落到实处;要进一步拓展到各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合作;要充分发挥区校各自优势,实现双赢和多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乔建永对内蒙古自治区、山东能源集团对学校的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百年发展历程和现状。他说,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矿业和安全特色不动摇,始终坚持依托煤炭主体发展,并积极实施外向发展战略,不断加强与煤炭母体的联系。目前,已与全国70余家能源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联盟。

乔建永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煤炭探明储量位居全国第一。内蒙古科技大学冶金、稀土、矿业等学科优势明显。山东能源集团矿产资源丰富,管理理念先进,技术力量雄厚。今天,大家欢聚一堂,开展校地、校校、校企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促进彼此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各方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建设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

乔建永相(下转第3版)

-----------------转版-----------------

(上接第1版)信,此次战略合作联盟的组建,必将对我们未来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期待大家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务实高效、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强人才培养、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不断深化交流与合作,力争成为校地合作、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的典范,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科技事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卜昌森发表讲话,介绍了集团的发展情况,表示愿意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密切合作,共同推动能源工业特别是煤炭工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保卫讲话,欢迎各级领导莅临学校,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状况。他表示,要以这次协议签署为契机,加强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深度合作,促进两校的共同发展。

随后,合作协议签署仪式隆重举行。在热烈的掌声中,连辑副主席与乔建永校长签署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战略合作协议书》。

乔建永校长还与卜昌森董事长签署了《山东能源集团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战略联盟合作协议书》。乔建永校长与李保卫校长签署了《内蒙古科技大学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战略合作协议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彭苏萍院士与李保卫校长签署了《合作共建内蒙古煤炭安全开采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议书》。

仪式上,乔建永校长、连辑副主席、马强副厅长、李保卫校长为内蒙古煤炭安全开采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

签约仪式上,乔建永校长还向连辑副主席、卜昌森董事长颁发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兼职教授聘书,彭苏萍院士受聘为内蒙古煤炭安全开采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出席签约仪式的还有: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科技厅、包头市政府有关领导,内蒙古科技大学有关校领导、部门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山东能源集团内蒙古办事处主任邸建友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发展规划处处长范中启、党委宣传部部长董会泽、党政办公室副主任赵亮、校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康帼姝等。

签约仪式前,还举行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

我校“辽宁省液压传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准为第一批辽宁省高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

发布单位:党委宣传部 发布人:孙海瑞 供稿人:科学技术处 阅读次数:286 发布日期:2011-10-25

------------------

10月25日,辽宁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认定第一批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的通知”,我校“辽宁省液压传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准为第一批辽宁省高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

此次认定工作是省教育厅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辽政发[2011]17号),整合省内高校优质科技资源为我省产业集群提供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协同创新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经省内高校申报,辽宁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进行答辩评议并充分征求相关产业集群地方政府管理部门意见,共认定10个前期对接合作基础好、未来对接合作潜力大的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第一批辽宁省高等学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与7个产业集群深入开展对接合作。辽宁省教育厅将通过各种科技专项计划择优支持对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产业集群的合作,以此推进协同创新。

6.协同管理,创新厂商合作模式 篇六

厂商之间如何相互联合,如何整合,如何成就系统的、持续性的运营模式,如何达到协同管理的合作关系已成为当今厂商最为关注的问题。

在整个协同管理过程中,无论是酒水厂家还是酒水经销商,必须坚持一个核心点:就是确保有一方能够主导整个过程,整合双方的资源,界定好厂家和经销商在各个环节承担的职责,并且共同承担起关于产品、渠道、终端、促销、培训等资源共享平台,产生互动,不断沟通,保证协同管理中任何一个节点,避免产生矛盾、扯皮、脱节等现象的发生。

就目前酒水厂商协同管理思路而言,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产品协同管理

如何才能不断开发出满足市场和经销商需求的产品,并确保新品上市成功,这是厂商持续合作的关键。在这个环节中,厂家要主导产品开发的过程,依靠经销商的参与,提高产品开发的成功率。

1、厂家业务人员、研发人员、高层领导应该多深入市场一线,走访经销商、零售商,建立多渠道的信息来源,了解经销商对产品的需求,充分听取经销商的建议,开发适销的产品满足市场需要,

2、厂家要和经销商共同关注产品的生命周期,避免盲目开发产品,没有规划,很随意,造成产品线定位的混乱,新品种和老产品形成竞争,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往往开发成功一个产品,另外一个产品就要被淘汰。

二、渠道协同管理

随着深度营销的白热化,虽然有些厂家在渠道管理上,不断的向下游拓展,但是众多的企业依然还是很难把握整个渠道和网点资源,缺乏对终端的精细化服务管理,对市场的精确化把握,特别是对销售团队的管理和考核,还是存在着力不从心的问题。

所谓渠道协同管理,就是把综合优势明显的渠道成员或者厂家来承担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着眼于各渠道各成员的长期合作结盟与共赢互利,从而来形成具有战略协同关系的营销渠道,追求营销上的整体效率和整体利益最大化。

在现实中,许多企业的渠道建设和管理水平已经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如:娃哈哈的经销商联销体,使得他们能以多人的营销队伍,管理2万多经销商,掌控几十万个零售终端,能在全国范围内深入三、四级市场,让其对手望而兴叹!

7.2018协同创新 篇七

关键词:协同创新中心,科研平台,机制体制改革

2011年, 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全面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简称“2011计划”) , 旨在通过机制体制改革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强强联合, 打破资金、人才、技术壁垒, 实现资源共享与整合, 2013年, 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牵头的14家首批国家协同创新中心通过“2011计划”认定, 随后各省纷纷跟进实施, 成立了不同级别的协同创新中心, 形成了不同的发展特色与优势, 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江苏省于2012年启动、2013年实施江苏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 专门成立“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领导小组”这一协同创新计划实施组织机构, 省政府领导任组长, 省教育厅、财政厅、科技厅协助, 设立专项资金, 大力推进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南京邮电大学面向行业产业的重大发展需求, 牵头成立的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协同创新中心于2014年进入第二批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立项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面临各方面的困难, 本文通过对现有中心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找出共性不足, 在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中探索解决办法。

1 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中的困境

1.1 经费使用进度缓慢

为保证各协同中心有序建设与运行, 获得立项建设的协同创新中心不同程度地获得了财政支持。以江苏省为例, 省财政设立专项资金, 根据协同创新中心的类型不同给予动态支持。经费使用过程中各中心面临不同的问题, 有的协同创新中心资金支出缓慢, 甚至存在不敢用、用不完的现象。一方面, 由于经费使用制度的细节存在模糊界限, 人员费如何使用尚未出台明确的规定, 部分协同单位出现不敢用钱的情况, 经费使用进度缓慢。另一方面, 由于机制体制限制, 中心与协同单位之间的协同无法实现经费支持, 直接影响经费使用进度与协同效率。

1.2 机制体制改革困难

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 重点围绕重大协同创新任务完成情况、突出协同创新成果产出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成效, 其中机制体制改革是重点也是难点。机制体制改革要求开展协同组织管理、人事制度、科研组织、交流合作等方面改革, 打破原来资源分散、各自为战、合作松散的局面, 建立更加高效、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由于主客观原因限制, 从省、市层面看, 部分高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有些协同创新中心协同体之间联系不够紧密, 资源共享、合作攻关不充分, “协同创新”有名无实。

1.3 协同程度不高

协同包括人才资源、学科资源和科研资源的协同, 同时包括牵头高校与协同单位之间的协同、学校内部的协同, 以及各个平台之间的协同。协同创新中心由牵头单位和协同单位组成, 虽然成立前协同单位与牵头单位签署了合同协议, 但在运行建设中存在单打独斗、协同形式单一的情况。

2 对策与建议

2.1 推行绩效奖励制度,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针对经费使用问题难的问题, 在原有主管机构制定的财务制度下, 可使用绩效考核制度代替传统的平均分配法, 通过各单位和人员的定期绩效考核进行客观、公正的考察。以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中心制定《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协同创新中心绩效奖励办法》, 以团队和成果为依据, 建立薪酬、项目为一体的激励机制和以创新性、贡献度和影响力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对中心人员和团队进行考核激励, 绩效奖励以成果绩效为主体, 兼顾面向首席、PI和骨干的基础绩效和面向专兼职管理人员的管理绩效, 激发中心人才的创新活力, 提升中心科技创新竞争力和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通过绩效评估形成激励、退出和动态平衡、滚动发展的机制, 经费使用上更加灵活合理。

2.2 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深化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协同创新机制体制改革, 实现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改革有机衔接。机制体制改革整体安排的思路包括:坚持政府引导、高校支撑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突破制约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 打破高等学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 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 通过系统改革, 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活力, 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氛围。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学校的“学术特区”, 拥有自主制定科学研究发展计划、自主组织科学研究的权利。作为依托单位的学校, 应对协同中心给予充分的支持, 制定特殊政策利于机制体制改革。教育厅、财政厅等上级主管部门也应给予协同中心的协同合作放行, 制定有力政策扶持机制体制改革方案。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协同创新中心在科研制度创新、人事制度考核以及国际交流合作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将过去单纯以成果数量为导向的考评机制改变为以创新成果质量与贡献为导向的考评和激励机制;人才培养方面, 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优秀的硕士、博士生到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研究、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同时中心已与多所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通过多项举措打破内部机制障碍。

2.3 多方位协同发展

协同创新中心是高效配置资源的平台, 协同不仅存在于牵头高校与协同单位之间, 更存在于学校内部、各项平台、上下游之间的互补和可持续发展。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协同创新中心能够整合中心优势资源, 与南京、盐城、苏州等地方政府合作, 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 在此基础上协同相关上下游企业院所建立产业孵化基地。同时以项目需求和关键技术问题解决为牵引, 协同校内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组成科技创新团队, 学科优势互补、联合攻关。

3 结论与展望

本文针对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与运行现状, 从经费使用、机制体制改革、协同程度三个方面分析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困境, 结合南京邮电大学牵头的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经验, 从绩效奖励制度、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多方位协同发展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提供一些对策与思考。随着“2011计划”建设的逐步成熟, 未来协同创新中心将有可能获得更宽容的主客观环境, 更有利于中心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谢蕾蕾.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 2014 (10) :28-29.

8.协同创新 聚力“石油替代” 篇八

我国石油资源匮乏,煤炭和非传统油气及生物质资源却非常丰富。如何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实现“石油替代”,从而改善污染现状,成为整个行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2012年8月13日,由华东理工大学牵头组建的替代石油路线大型化工过程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上海成立并启动运行。中心主任辛忠介绍,选定这一方向经过了多次讨论研究,既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

辛忠介绍,中心成立于创新型国家体系建设的大环境中,是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第一步,旨在汇聚创新要素,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形成跨单位、跨系统、人才有序流动、可持续发展的科研管理与运行机制,建成国际一流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辐射平台。

中心由华东理工大学牵头,联合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以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将以非石油原料替代石油生产大宗化学品为战略目标,在以天然气、煤、生物质等非传统原料生产大宗化学品方面开展协同创新工作。

多年发展,华东理工在化工领域积累了大量技术成果,其化学工程学科也跻身全球前列,且在多年前就与协同高校、企业等建立了人才培养、交流和研究的合作关系。种种积累,为华东理工在中心筹备、建设过程中,更好地发挥领导、组织、协调作用打下基础。而中心的建立也促进了华东理工在学科、人才和科研上的三位一体发展,必将为其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更重要的,协同中心最大化整合了国内石化行业的优势资源,建立了战略联盟,有利于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有利于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更有利于实现领域内关键、共性技术的重大突破,对我国石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辛忠强调,为了实现最终目标,在已经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协同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在科学研究方面,协同中心围绕技术路线图,已经建立了合成气与碳一化工、合成气天然气净化与分离、烯烃芳烃、高性能合成材料、生物基化学品、大型化工过程装备设计及系统集成优化等六大平台,构成了完整的协同创新研发体系。

在机制体制方面,协同中心采用跨学校、多学科、协同、开放、流动的“矩阵式”组织管理模式,构建了相对独立的学术和行政决策与运行体系;通过全球招聘科研及管理人才,组织建设高水平科研团队;推行了以实质贡献为依据的分类定向考核制度;建立了人才双聘、流动、竞争、淘汰、转移的机制;实行了按需招生、在线培养、过程选拔的研究生培养制度。

目前,协同中心运行情况良好,现正加快落实PI团队负责人的招聘工作,尽快建立以煤、非常规天然气和生物质替代石油生产化工产品的技术体系。

上一篇:恶作剧的作文200字下一篇:审计学期末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