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优秀教案

2024-08-03

传统文化优秀教案(精选8篇)

1.传统文化优秀教案 篇一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案 优秀推荐

中华文化的勃兴 北戴河第三中学 张春茹 课程标准: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标准解读:1、怎样认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性? 相比之下,观念的遗物比物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还要多的多,单从数量上,就不能忽视观念遗产的重要性;此外,三者又不可能是各自孤立的,事实上,他们是统一的,互相渗透,无法分开的。任何古代的文化遗产都不可能没有观念的影响和支配。从理论上说,思想文化与当代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留给现代的最丰富,最富有生命力的遗产,是今日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觉地作为一个中国人所必须的修养。 2、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什么只单列孔子一人之名?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在当今的世界,这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的许多重要内容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而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它的潜在价值将不断地被重新发现、认识和评估。诚然,中国古代有着众多的思想家,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只有孔子,因此,他被公认为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要了解中国思想,必须了解孔子 3、“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指的是什么? “百家争鸣”中的“百家”大概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没有证据表明当时的学派或学术流派有百家之多,所谓“百家争鸣”,表示当时流派的众多和学说的纷争。何谓“主要史实”?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要知道,除了儒家外,主要的还有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等,最好能知道各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如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商鞅、韩非,墨家的墨翟,阴阳家的邹衍,名家的惠施、公孙龙,兵家的孙武、孙膑,如有可能,最好讲述与其中某些人有关的历史故事,如,孙膑赛马之类,通过生动形象的情节,加深对这些思想家的印象。二是初步了解,所谓“百家争鸣”是“各家争鸣”是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灵活运用随堂小品、知识竞赛、故事会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分组这一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课前准备:预习教材本课内容,阅读相关课外知识 评价方式:观察评价法、调查评价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概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是一个称霸争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图强的时代。这一社会现实付诸于意识形态领域,使得这一时期又成为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各个思想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己见,彼此辩驳,从而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发展的黄金时代! (过渡说明)本课侧重介绍了当时5个主要的思想学派和9位代表人物,我们将这9位代表人物与8个纵向小组分别对应起来。(对应见下) 新课讲授 (分组阅读)每个同学分别找到自己组对应人物的相关介绍加以阅读,最好能与自己的课外所了解的相关知识相结合。 第1、2小组――孔子(儒) [学生活动1]如果我们要为孔子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呢?――简介孔子的生平(通过假设这一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而达到了解孔子的目的) (备注)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三岁丧父,幼年生活贫困。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和乘田(放牧牛羊)这样的小官。由于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三十岁后便开始开办私学,广收门徒,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卓有政绩。后先后任小司空,大司寇。54岁时因鲁君不听朝政,便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他带着弟子到过7个国家,但未能得到任用。后回到鲁国,专心从事古代文献的整理与传播工作。5年后逝世。 [学生活动2]随堂小品:因材施教 (参考)教材P44上的文字材料(补充)学生公西华的询问与孔子的答复 (提醒)注意表演时的人物性格和神情 (引申)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学“问” (说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此外,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 (联系)语文教学“《论语十则》” (从进度上看,初一语文教学刚好教到《论语十则》这一课,可与历史教学实现互动,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相通之处,如下面提到的周国平《人生寓言》等,这与历史课向历史与社会课的改革也是一致的) (启发思考)1、孔子的教学思想给你的学习状态有什么启发么? 2、可能你已经理解并记住了这些言论,但落实到行动中了么? (简介)孔子的政治思想:“仁”――最高的道德准则 (说明)“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苛政猛于虎”,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减轻剥削,主张行德政,省刑罚,反对暴政虐民。 (对初一的学生而言,过多直接引用古语加以说明,会使学生不知所云,一一加以解释,又不为时间所允许,故而在授课过程中只选择具典型意义的言论加以解释,下同) 第3小组――孟子、荀子(儒) [学生活动3]知识竞赛 (抢答/备注)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 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认字写字)、数(算术) 明清时期以四书五经为题的文章叫什么/八股 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通过知识抢答这一方式促使学生多接触这方面的课外知识,实现探究性学习,同时通过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对本课内容加以补充) (小结)孟子的生平: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受业于子思之门人,曾游历数国,阐述其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思想:“仁政”――“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赋税”、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其他:“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舍生取义” (简介)荀子:名况,赵国人。在多年的游历中,他接触到各种学派的人物,研究了各派的学说思想,总结了各派学说的成就,吸收其中的积极因素,成为儒学大师和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说明)斗转星移、暑往秋来都是自然现象,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天地官而万物役”) 第4小组――老子(道) (简介)老子生平: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人。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道家创始人 思想:1、“道”――万物的本原,宇宙的最高准则 “无”――无为而治,反对法治和礼治 2、朴素的辨证法: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反相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而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结合)教材P45“动脑筋”以柔克刚 (说明)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回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学生活动4]找出你所知道的事物对立面相互转化的事例或理论 (备注)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苦尽甘来、否极泰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孔子、韩非子、周杰伦、丑小鸭、周国平《寓言两则》…… (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方式,带给学生关于成长的一些启示) 第5小组――庄子(道) (简介)庄子生平:名周,宋国蒙人,曾在家乡做过漆园吏,不久即归隐。著有《庄子》一书。 思想: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但更加消极。(无为、无己、绝圣弃智) [学生活动5]小调查:你读过《庄子》这本书么,你能给大家讲述其中的寓言故事么? (备注)朝三暮四、庖丁解牛、望洋兴叹、吐故纳新、贻笑大方、邯郸学步…… (说明)本活动与下节历史活动课“《庄子》成语故事会”结合进行 (从某种角度而言,历史本身即是由一个个故事组合而成,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利用故事会这一形式,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6小组――墨子(墨) (简介)墨子生平: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创始人。墨子后学克服了墨子学说中的宗教迷信成分,对认识论,逻辑学,自然科学中的力学、光学和几何学等都有一定的研究和贡献。墨者组成具严格纪律的团体,服从其领袖“钜子”的指挥,过着简朴的生活。西汉后墨学渐趋衰微。 思想:兼爱(“兼相爱,交相利”)、非攻、节用、节葬…… [学生活动6]简介墨子和公输班的故事 (备注)公输班为楚国造云梯准备攻宋。墨子赶到楚国,希望说服公输班和楚王不要以大国欺侮小国,墨子与公输班在楚王面前设置沙盘,演习攻防。公输班用九种方法攻击,墨翟用九种方法防御。公输班不能取胜,最后,公输班说,“我还有最后的一着,但我不说出来。”墨翟说:“我知道你还有最后的一着,但我也不说出来。”楚王听不懂他们的哑谜,墨翟说:“公输班不过以为杀了我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我的三百余门徒已进入宋国,登城协防,等待作战。”楚王于是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第7小组――韩非子(法) [学生活动7]简介韩非子和李斯的故事 (备注)韩非子是战国后期韩国人,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他写了《孤愤》等文章,集为《韩非子

2.传统文化优秀教案 篇二

今年教师节前夕,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时, 明确提出两个观点:一是认为"去中国化"很悲哀, 应该把传统文化经典嵌入学生的脑子里, 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一是教师职责第一位就是"传道"。传统文化所代表的智慧正逐渐为我们所珍视, 可以说, 整个教育领域形成了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繁荣局面, 各类学校都在探索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模式, 形成了文化建设的可喜氛围。基于此, 我们认为,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事情。

首先, 要培养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教师职责第一位是传道, 就是要把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做人为国之"道"传授给学生, 从而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数典忘祖和崇洋媚外是没有出路的, 也是没有出息的。家有敝帚, 尚且千金视之, 更何况面对如此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该为美妙绝伦的唐诗晋字汉文章而骄傲, 为儒雅谦和、气度不凡的华夏衣冠而自豪。

其次, 要以扬弃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扬弃的标准在于, 传统文化的任何一种元素, 是不是体现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是不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心理意愿, 是不是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要求, 是不是能够为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凝神聚气、强基固本。

再其次, 要引导青年学生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上, 要转化为社会行为。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核心目标,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树立强国富民、维护社会正义的理想, 成为有道德、重操守、能担当、守规矩、知进退的谦谦君子。

3.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篇三

一、缘起——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传统一旦建立,就具有指导学校办学方向、统一价值观念、引领师生教与学的行为的作用,就能凝集全校力量,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而努力。反之,一个没有独立品格的学校文化传统的学校,师生员工就会如一盘散沙,缺乏努力的方向和动力。有鉴于此,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日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无论是沿海经济文教发达地区,抑或是内地经济文教欠发达地区,概皆如此。也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笔者便有了开展这样一个课题研究的想法。

人们常说,战略决定成败;也常说,凡事须谋定而后动,“预则立,不预则废”。比如对于一个课题而言,能否选择一个好的研究方向,就属于必须预先谋划的战略问题,是课题能否成功立项、能否顺利推进与结项的关键。

我们之所以怀着极大热情去关注韩愈,首先,是因为他是广泛受人崇敬、充满正能量的历史名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化身。对于名人与明星,世人总是喜欢给予更多一些的关注,我也不能免俗。更何况他是一位历史名人,我是一位历史教师。

其次,是因为韩愈曾经来过我们江西宜春,并且不是简单的路过或游玩,而是为官一任(担任袁州刺史)、造福一方。这很容易勾起宜春乡亲们的好奇心:这样一位享有盛名的“文章巨公”、繁华帝都的高级官员,为什么会与当时尚属蛮荒的宜春结缘?他在宜春干了些什么?留下了些什么?作为一位历史工作者、一位宜春人,笔者有责任弄清楚这些,有责任把答案与乡亲们一起分享。

再次,是因为韩愈竟然还是我的工作单位江西省宜春中学的精神始祖——宜春中学的前身是为纪念韩愈在宜春的治绩而创办的宜春“昌黎书院”。笔者我作为宜春中学的一员,无论是基于对这所已奋斗了近二十年的学校的挚爱,还是基于对韩愈这样一位伟大人物的崇敬,我们都有责任把这两者之间的渊源关系梳理清楚,让伟人在这片土地上不朽。

第四,是因为以2012年宜春中学筹办110周年校庆为契机,宜春中学真正开启了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迫切需要一个最美最好的工作切入点。记得当时,笔者作为校庆筹备工作负责人之一,大量搜集了宜春中学的精神文化始祖——韩愈的相关文史资料,深感韩愈作为一代大文豪和杰出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无论是从“立德”“立功”或是“立言”的角度,他都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传统文化名人的典型,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化身。如果我们能把他的文化影响植入宜春中学校园,无疑将极有利于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增强学校的美誉度。

可以说,这个课题的选题,既饱含了我们课题组对历史名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家乡、对工作单位的深厚情感,也承载了我们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校办学内涵的责任与担当。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结合点,符合笔者一贯的价值观:有意义的事业,既要追求现实功用和责任担当,更要关注情感。毕竟,如白居易所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总之,对于任何一个课题,都应该有一个明晰而坚定的出发点。如同我们在这个课题中的理想——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课题的直接目的在于形成一个案例——将韩愈文化引入宜春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系统,推动宜春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让韩愈文化在宜春中学生根发芽、发扬光大;然后,通过宜春中学的这一具体案例,经过理性思考,归结出将历史名人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引入中小学校园的一般方略,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大中小学校开花结果、代代传承。

当然,美好理想的实现离不开优秀团队的努力。我们的这个课题组是经过笔者深思熟虑之后组建的一个优秀团队。由于本课题研究有着鲜明的学科性、功用性目的——探究历史名人的人文精神、服务于学校的文化建设需要,所以笔者在课题组成员的选任方面可谓煞费苦心。一方面,为了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推进,笔者精选了几位历史学科的、平素工作热情高的优秀教师加入研究团队;另一方面,为了保障课题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笔者又动员了学校校长以及直接负责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政教处、团委、年级的负责人加入课题组。事实证明,这样的人事安排,充分保障了课题研究所需的智力与物力,是本课题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原因,尤其是本课题成果能够在全校范围得以顺利推广的关键原因。

二、过程——累并快乐的文化探索之旅

人都有一种体会,若是理解了事情的价值意义,那么在过程中哪怕再苦再累也不觉得,此时的心中可能只有快乐或者对于事业的执着。对我们而言,开展韩愈文化进校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就属于这种累并快乐的文化探索之旅。

本課题在经过酝酿与成功申报立项之后,虚心接受省、市教育专家的建议,及时调整了课题研究方案,主要是将课题研究的时限由一个学年两个学期延长为两个学年四个学期,将课题研究过程划分为重点突出、任务明确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第一个学期):在完成课题申报与立项之后,集中时间和注意力,大量搜集、阅读、鉴别、整理和深入研究与韩愈有关、与宜春有关的文史资料,成功编写了富有乡土气息的精品校本课程——《韩愈在宜春》。

第二个阶段(第二个学期):从道德情感的角度概括出了韩愈身上所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内容,同时深入了解和研究了本校的文化建设系统,在此二者基础上,形成了韩愈文化进入校园的种种方略假想。

第三个阶段(第三、四个学期):利用约一个学年的时间,积极推进韩愈文化进入宜春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实践与修正了韩愈文化进校园的方略假想,最终概括出了韩愈文化等历史名人文化进入广大中小学校的一般方略。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们综合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比较重要的有五种:首先是文献研究法,即通过图书馆、档案馆等途径,大量搜集、鉴别和整理关于韩愈、关于江西宜春的历史文献,并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研究形成科学认识;其次是行动研究法,即以宜春中学如何开展韩愈主题文化建设这一难题为课题,为了实践并在实践中形成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再次是调查法,即通过书面问卷或口头访谈等方式,调查了解学校师生对韩愈为代表的历史名人文化进入中小学校园的意见或建议;第四是对比分析法,即对比各地各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以梳理出校园内开展历史名人文化建设的一般方略;第五是教育实验法,即先形成韩愈文化进入校园的各种假想,而后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以检验假想的实践效果与教育功能,从而提示一般规律。

其中,文献研究法是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作为课题组负责人,作为一名历史学科的教育工作者,笔者深知,无论是为了提炼韩愈文化的精神内涵,还是为了编写校本课程《韩愈在宜春》,都必须大量占有和阅读文献资料,否则就难以保证课题成果的科学与灵动。

为了课题研究的需要,笔者自费购买并反復阅读了卞孝萱、张清华、阎琦三位韩愈研究专家合著的《韩愈评传》(上、下两册共约42万字)、学者钟林斌编著的《韩愈传》(上、下两册共约26万字)、学者王汝海编著的《古文领袖韩愈》(约12万字),从学校图书馆借出、复印并反复阅读了《旧唐书·韩愈传》和《新唐书·韩愈传》,从互联网下载并选读了由著名韩愈文集研究专家屈守元、常思春主编的图片版《韩愈全集校注》,从朋友处借阅了孙志泉主编的宜春地方史志《佳丽宜春》,从学校图书馆借阅了《宜春市志》《宜春市教育志》、2002版的《宜春中学校史志》和2012年版的《宜春中学校史志》等等。

对这些文史资料的阅读基本上都是在学校日常教学与行政管理的工作之余,不可谓不辛苦,但因为内心喜欢,因为觉得颇有价值意义,故而整个过程是快乐的。回首细数,连自己也有点不敢相信——直接为了这个课题而阅读的文史资料竟然达到200万字以上。每每想到此,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想来,告别学生时代很多年了,若非课题研究需要,恐怕即使有阅读也不会在短暂时间之内有这么大的文字量吧。

正因为课题组占有了大量的文史资料,所以无论是关于提炼韩愈精神文化内涵的工作,还是关于校本课程《韩愈在宜春》的编写工作,都非常顺利。当然,课题组成员深知,科研工作,尤其是课程开发工作是极其严肃与严谨的事情,因此课题组对校本课程《韩愈在宜春》采取了慎之又慎的态度,先是五次大幅度地修改文稿,再是经由四个人分别逐字逐句地通篇审校,最后出炉了共计7课时近4万字的校本教材书稿。在接过印刷厂送来的装帧精美的教材成品时,一种强烈的喜悦感与自豪感顿然而生。我想,这恐怕就是课题研究的快乐之所在吧。

三、价值——学校永葆生机的精神动力

笔者相信文化的力量,坚信校园文化是学校的血脉与魂魄,是学校师生的精神家园,是一所学校永葆生机的精神动力。这也是这么多年来,笔者一直在校园里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不遗余力地推进文化建设事业的动力。以本课题为例,我想我们的努力至少可以有如下几方面的价值意义。

首先,有利于传承和发扬光大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作为学校,必须重视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必须重视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

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生境界追求,笔者想,韩愈算是做到了。按苏轼的观点,韩愈是大文学家,“文起八代之衰”;是思想家,“道济天下之溺”;是教育家,“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政治家——“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大多数人喜欢把目光聚焦于韩愈的文学成就,笔者则对韩愈儒学大师的身份予以了特别的关注。实事上,韩愈也是史学家普遍承认的唐代最有名望的儒学大师。儒学以“仁”为内核,强调“仁者,爱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特别注重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尽管笔者知道人无完人的道理,但精读《韩愈评传》数遍,还是没有发现韩愈在道德品质方面的明显瑕疵,相反,感受到的是韩愈身上体现的爱国、守法、明礼、友善、敬业、奉献、自强、勤俭等等这些既符合中国传统美德要求,也列为现代中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宝贵特质,看到的是韩愈为捍卫俗世的伦理道德而与宗教迷信不屈斗争的铮铮铁骨。

总之,通过深入探究,笔者发现,韩愈文化就是异常珍贵的、值得我们去开发利用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所以,笔者坚信,通过本课题的探究与实践,将韩愈文化引入宜春中学校园,并由此形成一般的校园文化建设方略,有利于将韩愈文化发扬光大,有利于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正所谓:“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其次,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与美誉度。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特色文化是学校最具魅力的名片。我们认为,既然现在已经告别计划时代而进入市场时代,那么是否拥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就成了一所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或命脉所在。因此,通过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办学特色、提升文化内涵,从而树立良好社会声誉,已经成为每一所学校的办学努力方向。毫无疑问,高举优秀传统文化的旗帜、借助有渊源关系的历史名人的巨大社会影响力,是提升学校办学内涵和美誉度的一种捷径。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韩愈遭贬谪到达宜春,担任袁州刺史(下辖宜春、萍乡、新渝三县)。在袁州期间,韩愈大兴文教,成效显著,影响袁州历史上千年。为颂扬韩愈在袁州的治绩和传承韩愈尊师重教的治州理念,袁州官民始于宋代创建韩文公祠,继而在明朝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将“韩文公祠”修缮和扩建成“昌黎书院”。1902年,宜春“昌黎书院”改造和更名为“袁州府立中学堂”,近现代意义上的宜春中学从此正式诞生。可见,宜春中学有幸,与韩愈这位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与政治家结缘,与韩愈这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典范结缘。这是大多数中小学校所没有的宝贵文化资源,是历史赐与宜春中学人的宝贵财富。

所幸,我们没有浪费这一宝贵资源。近年来,课题组成员影响和推动学校先后投入了1000多万元资金,在校园内建成了系列韩愈主题文化景观,如成为学校文化标识的巨型韩愈雕像、占地数十亩的古典山水园林“愈园”、以传承韩愈精神文化为主题的校史馆和“校史文化长廊”、铭刻有韩愈名言警句的景观石、详尽介绍韩愈生平功业的“韩愈文化长廊”等等。另外,学校还面向学生积极开展了弘扬韩愈文化的各种文体活动,如“春之声·夏之梦·秋之實·冬之韵”四季畅想系列文体活动;面向教师积极开展了弘扬韩愈文化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如开展课题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举办学术讲坛、创办科研类校刊校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等;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弘扬韩愈文化的各种宣教活动,如将韩愈文化编入校史志、将韩愈文化编入一切校情介绍与宣传材料等等。

我们欣喜地发现,由于我们的努力,由于这些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我们的校园变得更美、更有人文韵味了,赢得了全校师生、学生家长、上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再次,有利于提升教师历史学科素养。

一名教师,先必有专业学科素养,然后才可能具备学科教学胜任力。今年暑假,笔者有幸聆听了高考命题专家郝瑞庭教授的一场专题学术讲座。郝先生强调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有五大方面,分别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坐听讲学之际,突然想到了这个课题,竟有惊喜之感,觉得这个课题的探究过程,本身就是我们几位历史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过程。

比如对笔者而言,直接为了这个课题,至少阅读了200多万字的文史资料,尤其对于《韩愈评传》上册,更是反复研读、细细揣摩,由此对韩愈、对韩愈所处的那个时代,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课题组其他历史教师也和笔者一样,通过课题研究,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学科素养,而且积极地将研究所得运用于课堂教学,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胜任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奋发向上的力量源泉,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精神动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智力支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撑,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笔者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这样,作为教育场所的学校更应该是这样。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学校文化建设,真心希望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书香校园里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中学)

□责任编辑 徐 凡

4.我爱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作文 篇四

从小做起,更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好的习惯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件件小事逐步形成。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受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影响,各方面都要为文化传承营造良好的环境。大人要做好榜样,学校要组织好教育,社会要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

传承文化,不但要树立榜样,还要记住历史。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历史是国家的根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留住血脉,才能走向复兴。反对语文教材“去中国化”,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立德修身,广大青少年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约束自身行为,才能更好地影响身边的人,一起加入净化社会环境的队伍。无论是《论语》《道德经》《资治通鉴》等经典著作还是流传千古的诗歌名篇,其中对仁、义、礼、智、信的弘扬,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同时也饱含着温文尔雅的人格养成。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七、八课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知道言而有信是美德,言而有信的行为是尊重他人的表示,言而有信的人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2、敬佩言而有信的人,并愿意向他们学习。对不守信用的行为表示不满和气愤。

3、为自身言而有信的行为感到坦然,为自身失信于人的举动感到羞愧。

教学重点:

1、协助同学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对自身言而有信的行为感到坦然,为自身失信于人的举动感到羞愧。

2、指导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量力而言,量力而行,不要轻易向他人许诺自身办不到的事情。

3、实践自身的许诺时,虽然很困难,但一定要坚持。教学难点:

1、守信无小事,好品质的形成是从一件件小事的落实开始的。

2、在实践自身的诺言,坚持言而有信这个信念时,一定会遇到困难,要引导同学认识到:守信也会付出代价。这种代价的付出是一次良好品质形成的考验,是值得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毒奶粉事件

京华火腿做假事件 ……

让同学感受致深,知道不守信的严重后果和下场,接着出示图片(大多数人还是守信的,所以世界还是美好的)

二、内容讲解

(一)《论语》与“信”

《论语》非常重视“信”。孔子及其弟子提倡在个修养要“主忠信”,要做到“恭宽信敏惠”,从而成“仁”;与朋友交往要“言而有信”,在政治上要“敬事而信”

(二)信的发展

诚信,内诚于心,个信于人。《论语》中并无对“诚”的记载,而是以“忠”代替了“诚”,因此 孔子讲“主忠信”。

到孟子时讲“诚”,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也就是说,“诚”是上天运行之道,“诚信”是做人之道。

(三)阅读故事,感悟诚信。体会“信”与治国

对比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

三、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八课 大学之道

教学目标:

1、了解《大学》的主要内容,了解“三纲八目”的内容,了解“诚意”“慎独”的内涵。

2、理解儒家关于治学目标、人生目标的主张;理解治学修身与实现人生目标之间的关系。

3要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三纲八目”的内容,《大学》中阐释个人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理解“诚意”“慎独” 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于2008年9月27日至29日在孔子的故里曲阜举办。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儒学研究机构的逾160位专家学者参会。儒学在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走进儒学经典作品《大学》,领略其中的奥义。

二、内容讲解 大学

1、《大学》简介

了解文化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 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大学》的主体

《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小组合作讨论:

(1)要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

(2)儒家提倡,治学的最初目标是什么?终极目标是什么?如何评价儒家的这种治学主张?

6.传统文化优秀教案 篇六

八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 三 课 父有诤子

教学目标:

1、理解“父有诤子”的内容。

2、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父有诤子”的名句。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父有诤子”的内容。教学难点:积累“父有诤子”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盲目地顺从,而是在遵循正道基础上的尊敬和侍奉。如果父母做出了违背文明、道德或法律的事,我们要勇于批评和制止。古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家有诤子,不败其家;国有诤臣,不亡其国。这是为父母好,也是孝的表现。

“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辩”,父母有过错,我们要做到“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不可与父母争辩,不可对父母不敬,应该一如既往地尊重和孝敬他们,等到他们高兴了再劝。

我们要深刻领悟到,孝子劝谏,是为了向父母讲清楚道理,不让他们陷于不义,所以只有抱着一颗孝心,心平气和地不断劝谏才能不违背孝的初衷。

二、新课教学

1、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辨。争者,作乱之所由兴也。

《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

注释:①中(zhong):合乎。②辨:通“辩”。③兴:起。

语译:父母的行为如果合乎正道,就听从他们;如果不合平正道,就动谏他们。劝谏不被父母采用,父母的行为所造成的错误,就好像是自已造成的一样。听从父母而不劝谏就是不孝;劝谏父母无效而不再听从,也不算是孝。孝子劝谏,是为了向父母讲清楚道理,而不敢强力争辩。强力争辩,是产生逆乱的渠道啊!

2、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

《礼记·内则》

注释:①说:通“悦”,高兴。

语译:父母有过错,晚辈就应该用谦恭的语气、和悦的脸色、轻柔的声音来进行劝说。如果父母不听劝说,就尊重他们,孝敬他们,等到他们高兴了再劝说。

3、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 注释:①几:轻微,婉转。②违:冒犯。③劳:忧愁。

语译:孔子说:“侍奉父母时,(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委婉地劝说。当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时,也应该保持恭敬的态度,不触犯他们,即使忧也不要怨恨。”

4、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

《经・速争章》

注释:①争:通“诤”,规劝。

语译:父亲有敢于劝谏的子女,自身就不会陷入不义之中。当父亲有不义行为时,做子女的不能不向父亲劝谏。

四、思考计论

1.你曾经劝谏过父母吗?从“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这句话中你能学到怎样的劝谏方法呢?请思考。

2.“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请联系这两句话,和同学们探讨一下我们应何时劝谏父母,以及劝谏父母的必要性。

五、延伸阅读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孔子弟子,春秋时期鲁国人,以孝闻名于世,在孔门中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经大力称赞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子骞幼时丧母,生活狐苦无依。后来子骞的父亲再娶,从此,子骞便和父亲及继母生活在一起。刚开始,继母对子骞还是很关心的。闵子骞像孝顺生母一样孝顺继母。

但是,好景不长,几年以后,继母有了自己的两个孩子。从此,闵子骞便生活在了水深火热之中。继母的孩子可以吃喝玩耍,但是子骞却不得不辛苦劳动。

有一天,闵子骞和父亲外出劳作,子骞在前面驾车。正值寒冬腊月,寒风刺骨,闵子骞却只穿着继母用芦花给他做的“棉衣”,难忍的寒风吹得他身体瑟瑟发抖,手脚僵硬,缰绳从手中滑落,掉在了地上。父亲以为闵子骞偷懒,十分气愤,扬起手中的鞭子便打向了闵子骞。鞭子落下后打裂了原本就破旧不堪的“棉衣”,芦花从衣服里面飘了出来。

父亲这才发现了闵子骞被虐待的事实。抑制不住怒火的父亲想要立即回家休掉闵子骞的继母,但是闵子骞却拦住了父亲,说道:“如果不休掉继母,挨冻的只有我一个孩子;如果休掉了继母,挨冻的就会有三个孩子啊!”父亲被子骞宽广的胸怀和孝心所感动,放弃了休妻的想法。

回到家后,闵子骞的父亲向继母说明了所有的事情,并极力谴责其所作所为。继母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深为自责,开始平等地对待闵子骞。从此,一家五口以礼相待,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五、积累与感悟

1.劝谏是一门艺术,古人有很多臣子劝谏帝王成功的例子,其中有一些方法可以运用到劝谏父母上,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刘行本进谏》和《樊姬进谏》。请查阅这三篇文章,并把其中可以借鉴的劝谏方法概括在你的积累本上。

7.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 篇七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教育,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其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 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高校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凝聚力的内涵帮助学生拥有家国情怀, 以极具融合力的传统文化连结社会关爱, 用最具指引力的精神提升人格修养。高校既有必要也有责任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变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风气, 指引大家树立正确价值观, 倡导社会良好风尚,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在高校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抵御不良文化侵袭

以国际全球化为背景, 文化多元化为格局, 许多西方国家一有机会就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 企图以此来麻醉我们的民族精神。另外, 互联网时代下, 信息的膨胀化和快速传播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文化。这就需要大学生能够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撑起一道能够抵御外来不良文化侵袭的屏障,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最坚实的防御力量,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归属感, 防止思想被西化, 意识被默化, 提高辨别能力, 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袭。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 其中暴露出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和弊端, 阻碍了社会发展进程。具体表现在阻碍了人性发展甚至将人性发展推向歧途,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急功近利主义盛行。在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抵制这种不良社会风气,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树立个人理想的同时, 心系国家理想和利益, 将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与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内化为发展的动力, 担负起国家发展的重任。

3. 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文化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并且能够与现实之间紧密联系, 丰富文化本身的内涵, 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推动历久弥新, 才能更好地推动时代的发展, 为人们所接受和运用。而高校不仅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同时也承载着科学探索、文化创新的重要职责, 借助其所拥有的高素质人才和资源条件保证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大学生作为社会培育的知识传承者和缔造者,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而能够在社会中发挥表率性和引领性的作用, 这是大学生责无旁贷的选择, 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为谋求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

1. 现代高校教育机制存在弊端, 忽视人文主义教育

众所周知, 高校主要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培育人才的任务。通常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所取得的成就标准, 主要是看该校的教育对象的技术能力及发展水平。现代高校教育机制更推崇科学主义的教学观, 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在教育领域盛行, 大多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的教育, 同时很少有高校能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存在着传统文化教育薄弱、文化素质教育缺失的现象, 学生很难感受到人文关怀;伴随这种现象出现的往往是伦理失范、信仰缺失甚至是道德滑坡等。

2. 高校缺乏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教师, 无法保证教育质量

高校中很少有做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专业教师。为弥补专业教师不足的缺陷, 很多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 也未曾开展过相关研究, 就担负起相关的教学任务, 这最终会导致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的讲授浮在表面, 最精髓的部分难以深入人心, 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理解不足, 文化创新更无从谈起。思想政治课程和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达不到增强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目的, 最终这样的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变成了应付课程标准。

3. 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不高, 学习成效甚低

受快餐文化, 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盛行的风气影响, 相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和民风民俗的学习, 学生更愿意接受也更热衷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这是因为西方文化的感官性和冲击力都比较强, 加之家庭、学校和社会很少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引导, 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提不起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表现出淡漠化的趋向。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非主动探索, 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三、高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分析

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 不能只靠灌入式的教学方式让他们理解和接纳传统文化, 而是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

1. 营造文化氛围, 帮助学生体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

首先, 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 并逐渐探索发现它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加大宣传的力度, 一同营造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学校能做的就是通过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来营造文化氛围, 例如使校训、校风、校纪的形成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相融合, 在校园环境的建设塑造中增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并且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广播站、海报校刊等传播历史知识、英雄事迹、经典国学内容等。社会各界要利用多媒体信息传播平台等多种途径加快对传统文化的传播, 例如利用相关公益广告、飞信、新闻资讯等, 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身边, 感受到一代又一代血脉相连的优秀传统文化连结着我们民族发展的命运, 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指引无数志士仁人为了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最根本动力。

2. 加强学习和道德示范, 帮助学生领悟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在感知传统文化存在之后, 就需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理解和接纳。具体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另外就是要求教师和管理人员起到表率作用。

学校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一系列理论的传播, 并且利用通识课程和选修课程等形式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 例如中华礼仪课程、民俗民风课程、历史文化课程, 等等, 让学生系统接受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要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素养, 还应要求从事相关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通过培训、自学等途径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 开展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所有教师都要在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过程中以身作则。例如, 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宽以待人等优秀传统美德, 管理和后勤人员在负责学生生活管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人文方向的培养, 尊重人性。教师要为学生做出正确的榜样示范, 让学生切实融入这种氛围之中, 领悟到优秀文化中所富含的精神真谛。

3. 参与实践体验, 帮助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要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就要促使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中主动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 内化于心, 而非出于道德的制约和外部压力而学习。一方面, 要利用教学模式的转换, 丰富教育形式和教学手段,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民风习俗、景点遗址等现有条件, 带领学生参观和体验遗留的历史景观, 邀请民间传承传统文艺的艺术家进入课堂, 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之中。另一方面, 要靠学生内部的社团组织, 通过学生自发组织相关活动来锻炼开发他们的组织实践能力。例如, 通过举办相关传统节日的文艺汇演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并且借此机会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并加以重视;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和孤儿院做志愿者, 提升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激发他们的仁爱之心;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交流会, 开办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竞技赛, 如书法比赛、国画比赛、古典乐器比赛等, 调动起学生的热情, 让学生参与其中, 认真感悟。

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选择,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 是推进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有效途径, 同时也是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黄燕.高校亟待改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J].大学教育, 2014, (9) :31-32.

[2]丁群安.高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刍议[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17-20.

[3]梁淮平.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浅谈[J].江苏高教, 2008, (3) :118-119.

[4]高琼, 刘茹.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创新, 2008, (5) :120-122.

8.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思想 篇八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入,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联系生活实际,发掘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已经渗入到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古人倡导崇尚民族气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做人方面对自己严格要求:“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到“三省吾身”。为政者应该廉洁奉公,“慎独”;在对待别人的问题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而不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都非常有利于指导孩子学习如何处理好人際关系;我们的民族还有着乐观辩证地看待周围的事物的哲学思想,他们认为“天道有常”,“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些对于教育孩子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看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在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民间谚语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其中的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将心比心”、“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与目前的知识时代提倡的终生学习观、换位思考、坚守诚信等不谋而合。所以说,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简单、机械甚至错误地断定是封建主义的产物,它们中相当大部分的内容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思想精华,是人们从长期的现实生活经验中概括出来的,并深深地影响着整个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存发展,没有为外来入侵击垮而在今天能够复兴的重要原因。

学校要在生活实际中,发现发掘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们了解认同中国古代优秀的道德文化。伟大的教育家陶知行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并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事实如此,人的思想品德正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完善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应该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使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意识到这些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中所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会运用这些要求和规范来观察个人、他人与社会现象,着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性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其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既需要外界的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更需要经过自身的独立思考和亲身体验来真正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而不要将书本中的内容作为教条死记硬背。通过自主学习,使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正确思想品德的自觉过程,以利于学生不断地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形成持久的学习欲望和自我教育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积极主动研究教学内容,发现教学内容、优秀传统文化和青少年存在的思想品德问题之间的关系,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各种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创造条件,达成课堂教学呈现更开放、更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局面。

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体,可以设计学生体验性活动和辩析活动,体验性活动例如:“学生体验盲人生活的困难、体验助人的快乐”,“学生体验无人监考下的考试对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的品德的作用”;学生辩析活动设计例如“未成年人上网的利与弊”;“买了过期食品要不要与超市讨回公道?怎样讨回公道”;“宽容是软弱无能还是一种美德?宽容是否不管别人怎样,都应该忍认”。

三、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手段强加课堂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初中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为对话主题,让学生自己引经据典,开展讨论。可以针对初中学生成长过程的各种问题,针对学生的兴奋点,根据学生对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教育内容的关注程度,确定各年级教材中教育话题。例如,初一学生的主要问题:“从小学到初中学习不适应”、“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不能正确认识自尊与虚荣心、不能正确看待面子”、 “缺乏宽容心、不善于与它人合作”、“不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不能正确对待异性交往”;“缺乏自信心,具有自卑心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懂得维护自己的学习权利、人格和隐私权”;“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考试作弊”等。

四、以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模块方式呈现课程内容,实现教材的综合化

学生生活中问题本身就具有综合性,解决这些问题也同样需要运用综合的方法,因而围绕生活主题模块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教材必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教材不再是以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知识逻辑来组织教材,也不是以学科知识拼盘的方式实现教材综合化。而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仁、义、理、智、信等主题实现教材综合化。我校通过组织学生诵读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学史的经典文化著作《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菜根潭》、《格言联璧》《弟子规》、《二十四孝》等,有意识地在活动中,比较系统地向学生们宣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传授给学生。

围绕学生关心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等知识分析问题,从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关系等角度思考问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而且对于正确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亲社会行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活动中力求把知识学习、品德培养与个人文化素养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育人目标。学生是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他们的生命表现既有认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种因素也总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时发生的、同时作用于生活的。德育课程应注意不能割裂人的各种心理因素,或是片面的强调认知,割裂它与情感、态度的联结,在教学中,重认知轻体验;或是片面强调行为习惯的养成,分离其与认知、情感之间的关系,使本应具有完整生命表现和统一心理结构的学生被人为“肢解”,学生作为一完整的人未能完整的进入课程学习过程之中。

力求使学生在探究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又在能力方面得到了提高,情感方面得到了体验。学习的过程不仅要经受认知的挑战,从中获得理智上的满足,同样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中获得精神的体验和愉悦。学习的结果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得,认知水平的提高,也包括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他们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在做事中学做人。教材要求学生认知、体验、欣赏、反思、移情等心理结构的综合参与、全身心投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完整的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完整的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最终达到培养健全人格这一根本目标。

上一篇:市场信息部岗位职责下一篇:小学话题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