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中彩那天导学案

2024-08-11

四年级语文中彩那天导学案(精选10篇)

1.四年级语文中彩那天导学案 篇一

5.《中彩那天》四年级 语文 下册

一编人: 二编人:审核人:使用时间:

一:温馨寄语: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 20 个生字,学会其中的 14 个生字。

2.指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重点)

3.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懂得“拥有诚信就等于拥有一大笔财富”的含义。(难点)三:学习指导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在还车之举中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的观念。

2.四年级语文中彩那天导学案 篇二

1.课文简说。故事发生在二战前一个穷苦的汽车修理工之家。故事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我”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当商店扩音器高声宣布父亲幸运地成为获奖者,而且奖品又是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时,对当时正在上学的“我”来说是多么高兴。然而,当父亲开着获奖的奔驰车缓缓驶过拥挤的大街时,我却发现父亲的“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我”自然会感到“闷闷不乐”。回到家里,慈祥的母亲揭示了其中的奥秘──“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我”迷惑不解,母亲又详细说出了事情的经过。最后在没有人知情的情况下,父亲毅然地拨通电话,通知真正的获奖者库伯。课文第3至9自然段叙述了这一故事的发生经过和结果。文章的开头简洁地交代了“我”的家庭背景,还特别提到母亲经常用以安慰大家的一句话,为下文的故事埋下伏笔,又照应了文章的结尾,使文章首尾相衔,结构严谨。这一动人的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它让我们懂得,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通过课文的阅读,让学生从中懂得诚实守信比财富更为重要。同时,学习作者运用精彩的语言,抒发思想感情的方法。本文教学重点是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难点是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话出自“我”的母亲之口。尽管家里经济拮据,但她人穷志不穷,追求精神上更可贵的东西。在她眼里,一个人要诚实守信用,不贪图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她也经常这样教育家里人,让他们懂得人生最重要的是诚实,讲信用,这是比物质财富更加珍贵的财富。

②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这句话讲“我”长大后对母亲教诲的深刻体会。父亲打电话通知对方,领走的是中奖的车子,但得到的是人情和道义,是更多真正的朋友,是心灵的宁静和快乐。这同样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是金钱所买不来的。

(2)对词语的理解。拮据:缺少钱,境况窘迫。精湛:精深,课文指技术熟练精通。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馈赠:赠送。

二、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橡皮拨电话缓缓驶过闷闷不乐迷惑不解”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建议

1.课始,可通过启发谈话或者用一个简短的有关诚信方面的故事导入课文,揭示课题,理解“中彩”的意思,提示“中”读第四声。

2.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默读全文,画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然后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3.本文故事性强,适宜于进行复述训练。要求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再浏览3—9自然段,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给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列一个提纲,然后根据提纲复述故事内容,要关注学生在复述过程中的语言质量,并有意识地提示运用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语。

4.“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这句话是教学的难点。首先要让学生反复阅读7 8两个自然段,懂得“道德难题”具体指的是什么,然后围绕“最后父亲是怎样解决这个道德难题的?父亲这样做值得吗?”等问题,采用师生合作解疑的方法,师生互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对话环境,对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应给正面引导,注意体现文本的价值取向。

5.要把握住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统一协调。

6.本文课后的“小练笔”对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和加深对课文理解有着很好的作用。通过讨论,相互启发,想象库伯把汽车开走后,我们全家人的表现,主要还是“我”和爸爸妈妈的表现。

7.课后,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诚信方面的事例,并结合自己的想法,说说对“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体会。

四、教学案例

第一课时

1.导入课文,揭示课题。世界上有比金钱财富更珍贵的东西吗?我们可以从今天要学的课文《中彩那天》中去寻找答案。板书课题。读课题,读准“中”的字音,理解“中彩”的意思。(或采用一个简短生动的故事导入课文)

2.自学课文。要求: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提出自学后还不能理解的词语。

(2)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给课文中叙述的故事列出提纲,准备复述故事内容。

3.自学反馈。

(1)解答疑难,提示生字词学习的难点。

(2)理清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为复述做准备。

4.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思考:父亲中彩后,“我”的心情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各自试着把这种感情变化用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来。

(3)指名试读,评价点拨。

5.课堂作业: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1.听写词语。

2.合作学习,深入探究。

探究问题一:“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这个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难题?

探究问题二:父亲最后拨电话给库伯,让他把车子开走,你觉得父亲这样做值得吗?为什么?

(1)学生各自针对上述问题阅读思考,准备交流。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各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的想法,教师可将学生的想法加以归纳,引导学生讨论,例如:

①课文说到库伯家里很有钱,完全有能力去买一辆汽车,而“我”家里很穷,父亲又那么渴望得到一辆汽车,是否可以去和库伯商量一下,把车留下。

②彩票上K字记号除了父亲,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不用打电话给库伯等等。

(4)教师对各组的发言作点评。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3.读课文的开头与结尾。

(1)体会开头与结尾之间的联系。

(2)说说为什么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理解这个“富有”的特殊意义)

4.课堂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小练笔”。提示:展开想象,把当时家里各人的想法语言神态等几方面写成一段话。

3.四年级语文中彩那天导学案 篇三

教学要求

1、掌握生字,理解词语“拮据”、“梦寐以求”。

2、理清文章顺序,读懂课文,初步感知文章。

3、认识到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区别,让学生感受到父亲的诚实、守信。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父亲面临的是一个道德难题,深刻认识父亲的诚信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母亲说的两句话。

课前准备

1、学生自己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生活的现状。

2、收集有关赞美诚实、信用等方面的名言或谚语。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1、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2、关于资本主义社会……

二、指导阅读,初步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掌握生字情况,注意正音。

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

三、学生质疑。

在这篇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读懂,先小组讨论,然后把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四、整体感知。

1、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过课文之后,对哪句话印象最深?并说出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福彩、体彩、足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们和我们周围的人也都为福利事业捐献过一份爱心。今天我们就在开课前先做一个抽奖游戏好吗?(游戏规则:老师手里有两组号码,一组是排号一组的坐位号,让班长上台先抽排号,再抽座号。游戏中老师故意把排号和座号拿错,错发给中奖者,请完课后看“中奖者”有什么行动,以此检查学生学了本课后的收获。)

做抽奖游戏后谈话:中了奖你的心情怎么样?课文《中彩那天》父亲中了一辆汽车,他的心情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初读感知、质疑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碰到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2、谈感受。

三、由图质疑,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观察文中插图,引发问题。①旁边的人是什么样的表情? ②车里的人是什么样的表情?

师:看到他们截然不同的表情,我想你们一定有话要说,谁想说就大胆地站起来说给我们听。

生:为什么他中了奖还不高兴?(板书:不高兴)

师:遇到问题了,你们想怎样解决?(生答)老师认为读书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2、出示阅读要求,读文解疑。(阅读提示:请大家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分别画出描写“我”心情的句子和父亲为什么不高兴的句子。)

自读课文,读后汇报。

3、引出道德难题(板书:道德难题),引导归纳:留?还?

师:所谓难题,就是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如果这是一道考试题,你认为应该是填空题还是选择题?

生:选择题。

师:那父亲面临的选择是什么? 生:是留还是还的问题。

师:对,就是留和还的问题。(板书:留?还?)

4、再读课文,找出文章中写父亲很想留下这辆车的句子,并在上面作批注。生: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

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读自己做的批注)这K字究竟淡到什么程度呢?请同学们找出这句话自己读一读,体会父亲很想留下这辆车的心情。(自读——个别读——

齐读)

师:除了这句话还有吗?

生:父亲梦寐以求的就是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理解“梦寐以求”。谁来读出父亲非常渴望得到汽车的心情?(找生读)

师:他连做梦都想拥有一辆汽车,干脆买一辆不就行了吗?(生答:不行。)为什么?请找出这句话读一读。

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师:什么叫“拮据”?能不能给这个词找几个近义词伙伴?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四、引导辩论,体会含义。

1、引导辩论解决道德难题,体会父亲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师:父亲梦寐以求的就是拥有一辆汽车,而自己又买不起,反正库伯又不知道自己中了这辆车,我看,干脆就把这辆车留下吧!还有谁同意把汽车留下?(生举手)那有没有同学认为该把汽车还给库伯呢?(生举手)现在咱们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主张留和还的理由。待会儿咱们进行一个小小的辩论赛好吗?

2、辩论后,小结提升正确导向。

师:请你们想一想,留和还对父亲而言各有什么利弊? 生答。

师:听了同学们精彩的辩论,老师也认为是该还给库伯了,因为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原则。现在我们国家也正在建设一个诚实、守信的和谐社会。我再问刚才主张要留下这辆车的同学们现在还不还?(还)给自己一点儿自信,你们是最棒的!(还!)嗯,你们经受住了道德考验。老师为你们最终选择“还”而骄傲。同学们,我建议为他们最终选择诚信,也为我们精彩的发言鼓掌。(响起掌声)

3、生模拟父亲和库伯的电话对话。

父亲是怎样通知库伯的?(打电话)请同桌两个用打电话的形式说一说他们会在电话中讲些什么?然后我再找两位同学打电话试一试。

4、引导想象:假如你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看到库伯派人把汽车开走了,你的心情怎样?会说些什么?

生答。

师:父亲的难题解决了,他的心情如何? 生:高兴。师报书:高兴

5、引读课文

这件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成年之后,回忆往事,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生接读:是啊,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最富有的时刻。)

师:在这里“富有”和前面讲的生活拮据难道不矛盾吗?(生回答:不矛盾)在这里“富有”指什么?(生回答:诚实、守信用、精神财富……)

板书:诚实+守信=一大笔财富

师:“我们家”虽然没有了梦寐以求的汽车,但得到的却是人情和道义,是更多的真正的朋友,是心灵的宁静和快乐。这同样是一笔用金钱也无法买到的财富。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最后一句话。

让我们带着家长的希望,也带着老师的期望再读这句话。让我们永远记住母亲的话。(再读母亲的话)

五、感情铺垫,小结提升,抒写感受

学了这篇课文,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收获?(生说以后在家在校的表现,并暗示上课前中奖的同学观察自己的彩票)

六、师总结。

4.四年级中彩那天续写作文 篇四

第二天一大早,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了。望着慢慢离开的汽车,我的心里既遗憾又高兴,遗憾的是我们再也不能拥有这辆汽车;高兴的是我们虽然放弃了汽车却选择了诚信,做到了以诚待人。

这时,父亲和母亲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父亲轻轻的摸着我的头说:“孩子,我们家虽然很穷,但我们要活的有志气、有尊严,一个人只要诚实守信他就会非常富有。”母亲也教导我说:“你父亲说的对,真正的财富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那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变得更加美好。”我听了他们的话点点头说;“我知道了,今后我一定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父亲和母亲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那天晚上,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大家都显得非常兴奋,尤其是父亲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从此以后,父亲得到全城人民的尊敬和信赖。现在我长大成人,对当时父亲的谆谆教诲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每当我回想起“中彩”这件事,内心就会对父亲充满敬佩和感激,它就像一盏指明灯,影响并照亮着我的.一生。

5.四年级中彩那天读后感 篇五

那天,我和妈妈去超市,我们挑好东西后,去付帐。妈妈去付,我在一边团团转,手里还抱着一些东西。等妈妈付完帐,我也跟着一块走,哪知道我手里还有几样东西售货员没看到,没算钱。回到家,我一看收据上没有我买的东西,我刚想告诉妈妈,又想:要是妈妈批评我,怎么办?事后,我没有告诉妈妈……

我晚上睡觉,心里十分难受,总是平静不下来。我想起二年级学过一篇文章《诚实的孩子》。她讲的是列宁小时侯在姑妈家打碎一只花瓶,当时没有承认,后来,他改正了错误,做了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后来,我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妈妈,妈妈睁大眼睛说:“怎么会这样?下次去超市,把这件是告诉阿姨,然后把钱付了。”

可是,妈妈一直没机会带我去那个超市,我也一直没有还超市阿姨的钱……

6.四年级语文中彩那天导学案 篇六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特点进行口语交际,运用学过的知识清楚明白地向别人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

2.语句通畅,用词准确,能抓住动物的特点。【学习重点】

能抓住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谈话: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消息。

那就是,我这里也有一些小动物,它们想和大家交朋友。但是,它们不愿自报姓名,请大家猜一猜,他们是谁,猜对了可获精美礼品一份。

1.出示谜面,请同学竞猜。

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管见谁总是叫妈妈——羊;

一个小贼头,两撇小胡子,尖嘴尖牙齿,专在夜里做坏事——老鼠。小结:为什么大家一下子就能猜出了他们是谁呢?(抓住特点)2.正是因为谜语抓住了小动物的特点,而同学们也注意到了小动物的特点,所以一下子就猜出来了。看,抓住特点多么重要呀!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 3.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跟小动物拍的照片或搜集的相关图片,说说拍照原因。4.指名回答。(可学小动物的动作或叫声)5.编一首儿歌,不会编的可说一句自己想对小动物说的话。

6.欣赏学生绘画,听儿歌。请同学交流为什么画得这么好?你编儿歌的依据是什么?(外形、生活习性、我与动物间的趣事)

二、创设情景,激发表达欲望。

1.师:同学们画出了这么美的画,编出了如此好听的儿歌,真棒!现在,我们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刚开 辟了“欢欢动物乐园”这个新栏目,需在本班招小记者两名,小主持人两名,用什么方法推荐自己呢?介绍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

2.讲特征,议说法。现在请你来介绍你喜欢的小动物,你打算抓住它的哪些方面来介绍呢?(外形、吃食、叫声、睡觉、和我发生的事等)(1)分组讨论。

要求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组成一组,交流自己观察了什么小动物,分别介绍这种动物的特点。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推荐,班级交流。

①师把全班同学分成几组,请每个小组推选一名选手上台讲这种动物的一个特征。学生结合观察纪实卡自由汇报自己观察的小动物;②师生评议,评选出预备级小记者与小主持人。谁表现最优秀?(从态度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普通话标准、表达完整、发言积极等方面评价。)

三、合作学习,深入了解动物的特点。

可能还有的同学对你喜欢的动物生活习性还不了解,下面,就请同学们分组交流你喜欢的动物都有哪些生活习性,可以互相补充。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画动物、说动物、找习性,进一步了解了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能按一定顺序把它描述出来。老师感觉到你们都是会观察的孩子,所以才把小动物介绍得如此可爱。同学们真了不起!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写一写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看谁笔下的小动物栩栩如生!

五、拓展延伸。

喜欢相同动物的学生归为一组,把自己的“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等组合成一份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习作 【学习目标】

1.任选一种动物或物品作为主人公,编写一个童话故事。2.通过编写童话,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编写一个童话故事。【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

一、展示台。

展示各组完成的手抄报,激发兴趣。

二、明确习作要求。

小朋友们最喜欢动物啦!机灵可爱的小猴,性格古怪的小猫,色彩斑斓的孔雀,勤劳的小蜜蜂,……说起它们,同学们个个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写写它们,也挺有意思。今天咱们都动手来写一写吧。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具体生动地写出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三、谈话,引发兴趣。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各种动物的特点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类动物,也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同样是猫,有的调皮活泼,有的懒惰,有的温顺,有的凶猛,各有各的特点。因此,观察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弄清它们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对人类的用处。

四、范例引路,指导写作。

1.点击课件:①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评:先总写松鼠外形美丽,然后按头部、身体、尾巴的顺序具体写外形美。)②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对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评:准确简洁地把小燕子的样子写得惟妙惟肖。)2.复习《猫》《白鹅》,了解描写动物的方法。

3.师小结:介绍动物外形特征确实要按一定顺序来写。在描写小动物习性时,应该把它的特点写清楚,并恰当地运用你学过的一些好词。在表达你对小动物的感情时,必须选取一个生动有趣的真实事例,才能吸引读者。(写外形——抓顺序,写习性——抓特点,写感情——举例子)。

4.学生作文。

(1)提出作文要求。(怎样才能写出小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呢?)①写自己最熟悉的动物,仔细观察它的外形——头部、身子、叫声和动作各有什么特点。从颜色、形状、大小及作用等方面去写。此外,还要写它的动作情态。②写出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吃食、睡觉、活动等。

(2)自由布局谋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习作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五、学生完成初稿,教师个别辅导。

1.学生拿出读书笔记,可以把自己搜集的好词好句尝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2.教师出示为学生搜集的描写动物的资料。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修改习作,誊写作文。【学习目标】

1.学习修改自己和他人的习作。2.掌握基本的修改习作的方法。【学习重点】

掌握基本的修改习作的方法。【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

一、概述上节课习作的情况。

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表扬写得好的同学及有进步的同学。

二、进行习作交流。

1.选出初稿中描写动物外形较精彩的片断,由小作者自己朗读,大家欣赏后讨论:这段好在哪里? 2.选初稿中对动物生活习性或动作情态描写不具体的片段让学生集体修改。3.四人小组内轮流交流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评议。教师巡视,及时点拨。

三、学生根据老师的评改建议,修改自己的文章并誊写。

四、展示优秀习作。

将优秀习作贴在“学习园地”展示,供其他同学参观评议。

第四课时

【学习内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句子的特点,读懂句子,体会句子的含义,学习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2.积累关于动物的16个成语。3.鼓励学生练习讲述,课后讲给别人听,进行语言积累。【学习重点】

积累关于动物的16个成语。【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

2.想一想:小林和小东有什么发现?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为什么? 3.小林说的“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指的是什么? 4.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1)自主发现。(2)组内交流。

5.想想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进行交流。6.联系自己的习作,有运用过这种方法吗?

二、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要求读正确。2.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3.自选一个成语,讲讲成语的故事或意思。4.游戏:成语接龙。

5.竞赛。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动物的名称。看看谁是胜者。九()一毛 对()弹琴 如()得水()死狐悲 杯弓()影()毛蒜皮()立鸡群 指()为马 为()作伥 车水()龙 万()更新 门可罗()抱头()窜 顺手牵()哀()遍野()()点水 生龙活()()仗人势 6.课外延伸:尝试积累带有十二生肖的成语。

三、趣味语文。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个小故事,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2.讨论、交流:

7.四年级语文中彩那天导学案 篇七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乘”。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4.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劳动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学习难点:

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劳动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知识链接:

1974年春,当地农民在打井时,从2米多深的地下挖出陶俑人头的碎片,一时议论纷纷。这一偶然发现,引起了考古部门极大的重视,从此揭开了尘封地下2000多年的文化宝库。在发现一号坑和三号坑以后,又于1976年发现二号坑。一号坑局部挖掘,以于1979年开放;三号坑全部发掘,于1989年开放;二号坑从1994年3月开始挖掘,观众可观看发掘过程。

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做到不错字,不漏字。

2.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注意易错的字音字形,把它们多读几遍。3.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4.默读课文,仔细想一想,秦兵马俑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的呢? 5.初读课文,你有什么疑惑?在书中写下来。6.查资料,了解秦兵马俑。(学习小贴士:借助网络或工具书,了解秦兵马俑,看看图片及介绍,并抓住重点内容进行摘抄。)预习反馈:

一、我会读

荣誉

鸟瞰

统一

率领 征战

风靡

魁梧

拼搏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南征北战 身材魁梧

若有所思

惟妙惟肖

二、我知道

根据意思在课文中找词语。

1.世界罕见,在全世界没有第二处。()2.打仗时拼着性命,竭尽全力。()3.形容经历了许多战斗,作战经验丰富。()

4.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一试,在文中是形容战马准备出征的样子。()5.在文中是指秦军力量强大,征战所到之处,十分顺利,战绩辉煌。合作探究

1.秦兵马俑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的呢? 2.“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具体体现在课文哪些部分?用“读”、“演”等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讨论自己的感受。

3.阅读第八自然段,“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用横线划出能表现“艺术珍品”的句子;用曲线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你还能仿照作者的写法,再发挥自己的想象吗?

4.回顾全文,课文带领我们欣赏了规模宏大,气势非凡的秦兵马俑,你能从课文中发现一些对我们很有帮助的写法吗?

(学习小贴士:读一读课文,先在文中做批注,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当堂检测

一、择优录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画出来)

擎着(qíng jìng)模拟(shì

nǐ)

战车千乘(chéng shèng)军吏(shǐ

lì)

战靴(xié

xuē)

惟妙惟肖(xiào xiāo)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从()和()两个方面具体介绍兵马俑的,课文第四至第九自然段分别描绘了()()()()()()的样子。

2.用线将兵马俑和它相应的特点连起来。

将军俑

配合默契 武士俑

利箭在弦 骑兵俑

龙腾虎跃 车兵俑

骁勇善战 弓弩手

威风凛凛 马俑

训练有素

课后作业

一、补充下列成语,并选择填空。

()世无双

所向披()

南()北()()无仅有

若有所()

()妙()肖()死搏斗

神态自()

()()欲试()首挺胸

养精()锐

()()有神 1.齐白石擅长画虾,他画的虾(),充满活力。

2.飞将军李勇英勇善战,他率领的军队纪律严明,在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3.()的万里长城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它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4.面对突然而来的灾难,见多识广的警察(),有条不紊地指挥大家迅速撤离了现场。5.在决赛前,双方球员在(),准备最后一搏。

二、我会填。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作用。它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其中()、()、()三个词点出了秦兵马俑突出的特点。2.我也会用不仅„„而且„„写一句话。

三、小练笔。

今天我们一起用语文课独有的形式到秦始皇兵马俑走了一遭,你肯定有许多话要说,请你也试着题词留言。

板书设计:

秦 兵 马 俑

规模宏大

举世无双

类型众多

8.四年级语文中彩那天导学案 篇八

我还有一些疑惑:花是怎样谱写我们生活的乐章的”?比一比,看谁能通过朗读传达心中的感受。课前自学

一、字词预习

1.我能把词语读准确,把读不好的字用“.”标记,反复多读几遍。

汇拢戒指乐章记忆红枣 解毒陈列刺杀土岗碾磨 2.我找出了文中的多音字

báo()mò()薄磨

bò()mó()

二、读文预习

1.我发现了课文里有好多像“广阔的田野”这样的词语,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课文我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

五、合作探究

1.作者童年有哪些美好的回忆?请联系课文说一说。

2.想想文中重点回忆了作者童年的什么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些事?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和大家交流一下感受。3.说说童年的“我”为什么对绿叶那么着迷?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并与同学交流体会。

六、片断赏析

1.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句中“那真是令人愉快的活动”指什么?具体描写这些活动的是哪几个自然段?

2.阅读课文第三自然带给我的情绪是_____________。联系上文说说“绿叶和鲜

3.你最喜欢作者童年哪一个活动?能绘声绘色地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4.重点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我们背着筐,扛着筢,奔跑着,欢呼着,楼树叶,堆成垛,躺在上面打滚,翻跟头,坐下来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鲜红的,金黄的,串成长长的彩色叶链挂在教室里,满屋洋溢着丰收的欢乐。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形的、元宝狀的、叶面带茸毛的……一一陈列开来。

①用横线划出比喻句,句中把___________

比作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妙处是

②用“.”标记句中的动词,这些动词描绘

出了一个的场面,表现了孩子们搜集标本时的的心情。③短文中的“丰收”指,“珍宝”指,这段话表达了我们的感情。(3)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羽状的山扁豆叶子可当茶,祛痰止渴;细长的垂柳叶子克解酒毒,治皮癣;桑叶清热明目,治手脚麻木;薄荷叶医感冒头疼……祖辈传

七、交流分享

1.课文为什么以“绿叶的梦”为题? 2.对比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你的感受。

课后检测

八、形近字组词。

栆()陈()毒()刚(刺()阵()麦()岗(九、按要求改写句子。1.那真是令人愉快的活动。

(1)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反问句

2.树叶飘落下来。(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额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读句子,照样子,写一写)例: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飘向我们。

1.深秋,桔子挂满枝头,像_____________

2._______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下来的民间药方,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也随着一串串叶片,留在我的记忆里。1.文章介绍了这几种树叶:、、、。2.老师通过讲不同叶子的药用,教我们了解这些叶子,例如山扁豆叶子可以;薄荷叶可以。我还知道其它叶子的用途,我可以尝试用这样的句式来介绍3.文中的省略号省略了____________。

9.四年级语文中彩那天导学案 篇九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不能读出古诗的韵味。因此本设计除重自主识字,还重诵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课前准备

1.查找李白的资料及描写月亮的诗歌,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生字卡片。(教师)

2.预习生字,熟读古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自我展示,激发兴趣(用时:3分钟)

1.课件出示诵读古诗情境图,请学生欣赏《咏鹅》《春晓》。

2.在谈话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指名背诵,评价以激励为主。

3.引出新课《静夜思》。 1.学生看课件欣赏,会诵读的跟随课件诵读古诗。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用掌声鼓励主动背诵古诗的同学。

3.齐读课题。背诵《咏鹅》。

二、揭示课题,初识诗人(用时:10分钟)

1.板书课文题目,教读课文题目,提示“思”读平舌音。

2.指导识字:“静、夜。”

3.多媒体课件出示《静夜思》的图片和古诗,提问:谁会背这首诗?

4.课件播放李白的图像,介绍李白。

5.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读懂图意。

6.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题目的意思。

1.齐读课文题目,读准字音。

2.说说识记的方法,简单地说出“静、夜”这两个字的意思。

3.会背的学生主动背诵。

4.了解李白的同学可以做简单介绍。

5.学生观察图片,练习用“夜晚”“安静”说话,并用完整的话说说图的意思。

6.学生结合“思”是“思念”的意思理解课文题目: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李白是( )朝的诗人。

3.自己试试说说《静夜思》的意思。

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用时:20分钟)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引导学生自由读诗,提出要求: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3.组织学生利用学习卡识记生字。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4.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准确。

(2)认识新偏旁“匕”。

(3)引导学生总结识字方法。

5.指导写字“思、床、前、光、低、故、乡”。

6.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古诗,指导学生熟读古诗。

1.学生看图欣赏。

2.学生自由读古诗,采用画一画、拼一拼、读一读的形式自学生字。

3.小组内成员互相帮助识字,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完成学习卡的内容。

4.汇报交流:

(1)小老师说说在认读这些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知道的带有“匕”的字。

(3)说一说识字方法,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可以编字谜、儿歌、故事,还可以做动作。

5.学生观察范字,正确书写。

6.学生熟读古诗。

4.读准下面的词语。

举头 低头 床前 故乡

月光

5.按笔顺写字。

思:__。

床:__。

前:__。

光:__。

低:__。

故:__。

乡:__。

四、再读古诗,读出节奏(用时:7分钟)

1.课件出示古诗的停顿。

2.指一名学生汇报读,师打拍子指导读。

3.指导学生读出诗韵。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感知古诗的节奏。

2.学生自由诵读,学生聆听并评价。

3.集体汇报读。

6.有感情地朗读《静夜思》。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课题引入,明确目标(用时:2分钟)

1.板书课题,设疑:

(1)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

(2)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

2.导入新课。

1.学生读课题,思考问题。

(1)“夜”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

(2)“思”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

2.引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7.回忆古诗,说说李白在“思”什么。

__

__

二、质疑讨论,交流诗意(用时:20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读懂的内容,并把不懂的内容提出来。

3.组织学生交流,相机指导

(1)课件出示月下美景图,感受“明月光”。

(2)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时候见过霜。

(3)简介诗歌创作背景。

(4)引导学生用动作理解“举头”“低头”的意思。

1.学生先自己静静地读诗,再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桌听一听。

2.小组合作学习,联系课文插图理解想象,小组成员之间议论自读的感受。

3.提出不明白的问题讨论讨论。

(1)读古诗的前两句。

(2)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

(3)体会李白当时的心情。

(4)学生在理解“举头”“低头”的意思后,边做动作边诵读诗句。

8.作者把“明月光”看成了什么?

三、想象诵读,品悟诗情(用时:15分钟)

1.课件出示李白月下吟诗图,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如果你是李白,你会有什么感受?

2.设疑:

(1)李白会想起什么?

(2)李白为什么要强调静夜、静思?诗句中的哪些地方隐含着“静”呢?

3.指导有感情诵读。

4.组织学生演一演,读一读。

1.在情境中,小组讨论。

预设:

(1)远离亲人会感到孤独

(2)在这样的夜晚会感到冷清。

2.学生配乐诵读诗句。

(1)自由想象。

(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再次结合情境图诵读诗句,体会李白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3.带着忧伤的心情,读出思念之情。

4.在情境中表演,对月诵读。

9.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李白是怎么思念家乡的。

四、拓展积累,背诵诗文(用时:3分钟)

搜集有关明月的诗。在课外古诗中找一找,读一读。

10.观察夜晚的天空,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

9《夜色》导学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由此,本教学设计旨在遵循儿童年龄特点,通过自由朗读、比赛读、汇报读等多种形式朗读,重视学生诵读诗歌能力的培养,在读中感受,在读中体会,在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人物心理变化的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发现汉字蕴含的无限魅力。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字词。(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诗歌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吟诵本单元学习的诗歌《静夜思》。

2.《静夜思》是诗人李白在深夜中对家乡的怀念,你在同样的夜晚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3.教师板书课题“夜色”。

1.学生自由吟诵古诗,体会深夜时诗人的心情。

2.学生进入情境,感受深夜时的心情。

3.学生齐读课题。

1.背诵诗歌《静夜思》。

2.体会诗人深夜时的心情。

二、朗读诗歌,认读生字(用时:15分钟)

1.教师范读诗歌,学生听准字音,并圈画生字。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我”的心情变化。

3.教师指导学生多种方式朗读。

4.教师出示带拼音的12个会认字,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本课会认字。

(1)指导学生小组内学习生字。

(2)学生小组比赛汇报识字情况。

(3)提出要求:拼读字音,声音洪亮。

(4)引导认识新偏旁“厂”。

1.学生听准字音,结合拼音试读课文,圈画本课12个会认字。

2.学生初步感知夜色在“我”的心里是怎样的。

3.学生通过汇报读、比赛读、轮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诵读诗歌,诵读过程中,注意伴随着小朋友心理的变化,朗读语气也发生变化。

4.学生在小组中以合作的方式学习本课会认字。

(1)学生小组内轮流当“小老师”拼读字音,并交流需要注意的读音。如:“胆”读三声;“窗”是翘舌音;“偏、乱、像、窗”是三拼音节;“原”是整体认读音节。

(2)汇报形式: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窗”既是三拼音节,又是翘舌音,请大家跟我读一遍。

(3)正确拼读生字。

(4)自由说说带有这个偏旁的字。

3.我来读一读。

胆、敢、往、外、勇、窗、乱、偏、散、原、像、微。

4.我知道带有“厂”的生字。

厂-(原)( )( )

三、指导书写,集中识字(用时:15分钟)

1.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谜语。

2.教师指导学生写字--看、晚、再。

(1)教师在黑板上演示书写生字--看。

(2)师生互动,做一做“看”的动作。

(3)教师指导书写生字--晚、再

3.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自学生字。

(1)教师指导学生做游戏,点拨运用形近字的区别法学习生字--色、爸。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字义,运用反义词识记法学习生字--笑、外。

(3)教师引导学生在字卡中找出反义词,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笔顺书写生字。

4.游戏环节“开火车组词大比拼”,为生字扩词。

1.学生根据图片内容猜字谜。

2.学生学习书写生字--看、晚、再。

(1)学生正确书写生字,注意书写笔顺,“看”字当中横最多,写时注意一横不能少。

(2)学生运用动作演示法体会汉字的含义。

(3)学生观察生字结构,总结书写规律,学习书写。

3.学生观察生字,根据形近字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形近字识记法:联系已有的学习情况,和同桌交流说一说“爸”和“色”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反义词识记汉字。

(3)教师说词语,学生在生字卡中找出反义词,运用已有经验,汇报书写方法。

“笑”竹字头要一样,下面是“夭”,不是“天”。

“外”字部首是“卜”,竖后一点不出头。

4.学生开火车,小组比赛读生字,组词多而且准的小组获胜。获胜小组获得生字卡,当小老师领读。

5.猜字谜。

(1)手在眼睛上。( )

(2)一“日”不能“免”。( )

(3)“冉”字头上带“一”帽。( )

6.学习形近字:做汉字游戏,双胞胎找不同。

处-外 住-往

象-像 乱-刮

旦-胆 偏-篇

7.反义词对对碰。

笑--( )

外--( )

晚--( )

8.给生字扩词、造句。

笑(微笑)我看见花儿像白天一样微笑。

外( )__。

色( )__。

四、总结学法,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

1.把你这节课学会的东西和同学交流交流。

2.把你今天学会的识字方法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1.学生汇报本课学习收获。

2.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完成课堂作业。

9.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

10《端午粽》导学案设计

设计说明

《端午粽》是一篇有趣的儿童散文,通过对端午节品粽子的习俗活动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美味香甜的粽子,让小朋友们对端午粽有了深刻的了解。《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所以本课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同时,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字词。(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用时:3分钟)

1.多媒体课件出示:游戏--猜谜语。

2.引导学生说一说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3.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1.学生读谜面,联系生活经验猜谜语,得出谜底--粽子。

2.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吃过的不同种类的粽子。

3.齐读课题。 1.猜谜语--外面绿绿的,里面白白的,咬上一口黏黏的。猜一食品: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10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并圈画生字。

2.教师出示本课会认字,检测学生生字预习情况,引导学生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本课生字。

(1)引导学生同桌互动交流,读准字音。

(2)教师出示生字卡,学生轮读词语。

(3)小组比赛读词语。

(4)教师组织做游戏,给词语找朋友。

1.学生听准字音,结合拼音试读课文,圈画本课会认字。

2.学生合作交流,汇报认字情况。

(1)同桌间相互认读生字,我来读,你来听。一人拿字卡,一人读生字。

(2)同桌两人共同站起来读教师出示的字卡。

(3)每组派代表比赛,领读词卡上的词语。

(4)学生做游戏给词语找朋友。

2.连线找朋友。

端午节 zònɡzi

粽子 duānwǔjié

总是 zǒnɡshì

中间 nuòmǐ

糯米 zhōnɡjiān

3.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自学喜欢的生字,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

(1)教师点拨运用熟字法识记生字。

(2)指导学生运用部件组合的方法识记生字。

3.学生观察、挑选自己喜欢的生字,与同桌交流合作学习,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形近字识记法:联系已有的学习情况,在13个会认字中找到形近字,并且和同桌交流形近字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部件组合法。

学生汇报:我喜欢“粽”字,它是左右结构的生字,左边是“米”,右边是“宗”。我运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 3.读一读,注意不同之处。

牛-午 吐-叶

直-真 内-肉

4.我会加一加。

米+宗=( )

门+日=( )

八+刀=( )

今+心=( )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提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

(2)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教师指导学生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找出描写端午粽外形的句子。

(2)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中有哪些种类的端午粽。 1.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1)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

(2)小组内比赛读课文,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纠正字音。

(3)学生汇报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品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读出描写端午粽外形的语句。

(2)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找出描写端午粽种类的词语。

5.我知道的粽子的种类有:( )、( )、( )。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用时:12分钟)

1.指导书写生字--午、真、节。

(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教师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生字。

2.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本课内容,布置作业:

(1)这节课你都学会什么了?和同学交流交流。

(2)把你今天学会的识字方法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1.学生学写汉字--午、真、节。

(1)运用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如:形近字对比法、扩词法。

(2)学生观察生字结构,总结书写规律,学习书写。先描红,按照正确笔顺书写汉字。

午:最后一笔悬针竖不出头。

真:上短下长,中间三横才封口。

节:上下结构,注意书写方法。

2.学生总结本课所学习的知识。

(1)学生汇报本课的学习收获。

(2)学生回家把今天学习的知识和家里人讲一讲。

6.做一做。

(1)我们一起来组词。

午( )( )( )

真( )( )( )

节( )( )( )

(2)仔细看一看。

(3)认真写一写。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引入(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利用生字卡片复习本课生字。

2.引导学生选择生字,用扩词、造句的方式复习字义。

1.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要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扩词,说完整的句子。

7.给下面的生字组词并造句。

端( )

总( )()

二、朗读指导,感受内容(用时:15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导学生在第2自然段中找出描写端午粽的语句。

(2)指导学生说出AAB式的叠词。

(3)指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做仿句练习。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1)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外婆包的端午粽有哪些种类。

(2)教师指导学生说出ABB式的叠词。

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长句子的朗读方法。

(1)学生通过小组读、比赛读、汇报读等多种方式朗读第2自然段。

(2)学生在第2自然段中找出描写端午粽的语句,依据端午粽的外形特点,做选词填空的练习。

(3)学生观察发现AAB叠词的特点,说出AAB式的叠词。

(4)学生按照课文对事物的描写顺序进行仿句练习。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读出描写端午粽的种类的句子。

(2)学生找出并观察ABB式的叠词的特点,结合认知说出这样的叠词。

8.选词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_枣。

A.白白的 B.青青的

C.红红的

9.照样子,说一说。

美美的 大大的

小小的 红红的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0.照样子,说一说。

乐哈哈 亮晶晶

白花花 绿油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游戏巩固,快乐书写(用时:15分钟)

1.教师做字卡和学生玩照镜子的游戏,巩固复习生字。

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分、叶、米、豆。

(1)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分。

(2)多媒体课件出示“米”的笔顺,指导学生书空。

(3)演示“叶、豆”的笔顺,指导学生书空。

3.引导学生用“一看二比三对照”的方法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1.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卡片找出相应卡片。

2.学生观察生字结构,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学习汉字。

(1)学习生字--分。

①我会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的写法。

②我会用反义词的方法记住这个字的意义。

③我会用扩词法记住这个字的用法。

(2)学生说自己的发现,并根据老师的指导书空“米”。

(3)学生认真观察后书写“叶、豆”,写后与老师范写的生字进行对照。

3.学生通过自评、互评、点评等多种方法提升自己的写字能力。

11.照样子,写一写。

12.写出下面生字的笔顺。

分:__。

叶:__。

米:__。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1.说一说这节课我们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孩子们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1.学生汇报本课学习的收获。

2.学生说一说自己熟悉的中国的传统节日。

13.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

11《彩虹》导学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层次清楚,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本导学案设计重在引导学生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让学生围绕“小女孩都希望谁高兴”这个话题,进行小组学习,展开讨论,让学生在朗读学习中理解课文,明白道理。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点拨者,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表达、自主读书的权利,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前准备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搜集有关彩虹的资料。(学生)

2.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彩虹图片,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彩虹吗?瞧,有一道美丽的彩虹来到我们的课堂了,快跟它打个招呼!

2.板书彩虹,注意观察“虹”的写法。学生齐读课题。

3.教师引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1.学生纷纷与彩虹打招呼。

2.识记“虹”字,齐读课题。

3.提出疑问。(彩虹漂亮吗?文中要写彩虹的什么故事呢?)

1.我会填。

“虹”的部首是( ),可组词为( ),我还能写出带有这个部首的字:( )、( )、( )。这些汉字都与( )有关。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15分钟)

1.出示自学要求。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学生自由读课文,将容易读错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3)指导同桌互相学习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

(2)正音,区分易错字与易混字。

①教师指导区别本课动词:教师做动作,学生猜生字并举字卡。

②导学:请你找找还有哪些表示动作的词。

1.小组内根据自学要求进行讨论、交流。

(1)学生读生字、组词。

(2)同桌互相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3)自由读课文,根据注音读通句子。

2.分组交流、汇报。

(1)分组朗读新学的生字、词。如,“一座”的“座”是平舌音,“镜”是左右结构。注意多音字“兴”的读法。

(2)分类学习本课动词。

①运用归类法学习带“扌”的字:提、挑。运用归类法学习带“氵”的字:浇、洒。学生根据教师动作举起相应字卡。

②学生汇报:拿、照。分别进行动作表演,并讲讲意思。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兴)

3.组字连线并组词。

4.把正确的读音涂上喜欢的颜色。

5.和同学玩猜字游戏。

规则:一人做动作,一人来猜字。

三、巩固生字,指导写字(用时:12分钟)

1.课件出示会写字。认字并组词。

2.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3.范写生字,重点讲解“成”“那”的写法。

4.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5.实物投影,展示优秀作业,组织评议。

1.结合课件生字,开火车认读并组词;学生抽字认读,小组比赛。

2.仔细观察字形,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

3.边看教师范写边书空,学习“成”“那”的写法。

4.认真描红,临写生字。

5.欣赏同学写得好的字,并说说好在哪里。

6.在田字格本上写一写。

四、细读文本,理清脉络(用时:8分钟)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小女孩都希望谁高兴?找到相关的词语画一画。

2.教师导学:你喜欢小女孩吗?

1.学生组内读文,边读边圈画相关词句。

2.学生汇报,体会小女孩的懂事。

7.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小女孩希望( )、( )和( )高兴。

教师批注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用时:6分钟)

1.听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回顾课文内容:小女孩都希望谁高兴?

3.引学:小女孩为什么希望爸爸、妈妈和哥哥高兴?她都做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板书课题 1.学生听写生字、词语。

2.回顾课文内容。(小女孩希望爸爸、妈妈和哥哥高兴。)

3.齐读课题。

8.看拼音,写词语。

二、再读课文,品读感悟(用时:28分钟)

1.品读第一自然段。

(1)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描述: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学习量词“座”。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导言: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爸爸喜欢小女孩吗?为什么?

(2)指导学生自学后小组交流。

(3)引导学生汇报交流。

(4)指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导言: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妈妈喜欢小女孩吗?为什么?

(2)指导学生自学后小组交流。

(3)引导学生汇报交流,相机学习生字。

(4)指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第三自然段。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导言: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哥哥喜欢小女孩吗?为什么?

(2)指导学生自学后小组交流。

(3)引导学生汇报交流,相机学习生字。

(4)指导学生感悟积累“荡来荡去”“飘来飘去”。

(5)指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第四自然段。

1.学习说完整话。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根据插图说话。(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量词“座”。

预设:一座山 一座城 一座庙

(3)在教师指导下朗读。

2.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带着问题自学第二自然段。

(2)小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

(4)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第二自然段。

3.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带着问题自学第三自然段

(2)小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

(4)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第三自然段。

4.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带着问题自学第四自然段。

(2)小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

(4)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词语并仿说这样的词语。

(5)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第四自然段。 9.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一座( )

一座( )

一座( )

10.超级模仿秀。

例:提 挑

( ) ( ) ( )

例:洒 浇

( ) ( ) ( )

11.在和例句意思一样的句子后面打“√”。

(1)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①把水洒下来,不是我在下雨。( )

②把水洒下来,是我在下雨。( )

(2)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

①走到桥上,天上就多了一个月亮。( )

②走到桥上,天上没有多了一个月亮。

(3)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

①花裙子飘啊飘的,就成了一朵彩云。( )

②花裙子飘啊飘的,成不了一朵彩云。( )

三、回顾全文,质疑探究(用时:6分钟)

1.读完这篇文章,你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小女孩吗?

2.你想对小女孩说什么?

1.学生交流,各抒己见。(小女孩活泼懂事。)

2.学生结合自己理解,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12.学了课文,你想对小女孩说什么?请你写下来。

10.四年级中彩那天说课稿 篇十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中彩那天》,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七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中彩那天》是人教版四年级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篇精读课文。文章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人物的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通过精彩的细节描写,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在面对道德难题时,父亲经过复杂思想斗争后,最终坚守了诚实、守信的品质。可见,《中彩那天》是培养学生“诚实、讲信用”的范本!同时,也具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二、学情分析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阅读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己的学习方法,具有初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维持、精湛、闷闷不乐、迷惑不解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道德难题”,懂得诚实,讲信用的高贵品质。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表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道德难题”,懂得诚实,讲信用的高贵品质。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表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四、说教法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法学法:

1. 情境创设法。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亲”入课文当中,入情入境地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启发诱导法。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重点及学生勇于探索的特点设计了一些启发性较强的问题,诱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3. 以读代讲法。《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关系,阅读的重点培养学生理解、观察、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教学时,我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把读的训练贯彻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求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说学法

在学法上,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注重学生的交流、合作、观察、体会,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发展。

六、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组织“幸运大抽奖”的游戏活动。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游戏后,询问“中奖者”:你的心情如何?让中奖者发表“中奖感言”。

2.明确学习目标。

(二) 导学释疑

1.初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父亲面临一个“道德难题”究竟是什么?自学提示的出示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

2.细读课文,探究“道德难题”之难,体会父亲的品质。

出示“自学提示”:小组合作学习,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为什么难呢?文章又是怎么写出父亲“难”的表现的?在你的`眼中,他是的怎样的人。(通过自学提示的引领,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互学互鉴,在小组的讨论、交流中不断得到启发,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

(1)组长组织,组织组员读中感悟,圈画有关词句。

(2)组内交流后,班中汇报。

句子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拮据。(重点品读“拮据”)

句子二: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重点品读“梦寐以求”)

句子三: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重点扣住描写神态的词:“神情严肃”)

句子四: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重点扣住描写动作的词: “赶”)

句子五: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重点扣住“擦”字,进一步体会父亲的抉择之难。)

(在此环节中,注重各种形式的朗读,在读中感悟。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交流理解了“道德难题”从而充分认识父亲的高贵品质,突破教学的重点。)

(四)巩固提升

1.学习表达 ,深化理解(视时间机动)。

“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从这一个“擦”字,我们感受到了父亲左右为难的矛盾心理,现在想一想,在擦去K字的时候,父亲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动作呢?心里想些什么呢?咱们试着写一写。

父亲终于拿起了橡皮,他_

(本环节抓住文段的空白之处,引导想象父亲当时的动作和神态,并迁移练笔,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来表达心理的方法。突破难点。)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这就话的理解。(本环节联系实际拓展,进一步领悟父亲的抉择之难,再次体会父亲的品质。)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无声的语言,是课文内容的缩影,达到启发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帮助学生记忆、分析、消化、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同时,我认为板书要力求精而美,本课的板书设计是:

诚实+守信=财富

八、教学反思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读”贯穿始终,这样既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能使学生陶醉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出父亲的高贵品质。

2.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从“导——扶——放”上,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中。耳听、眼看、口读、手写、脑想,全频道运作,立体式展开。

上一篇:村民理事会总结下一篇:冀教版五上音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