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平均数教案

2024-10-27

初中平均数教案(共9篇)

1.初中平均数教案 篇一

课题:6.1平均数(2)——加权平均数 授课教师: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孙友权 教材: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发现及合作探究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会求某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2.了解“权”的差异对加权平均数数值的影响,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加权平均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难点:理解“权”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综合启发法;自主发现法、分组合作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生用科学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 主要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 准备

课前印发以下材料。

新学年,A中学学生会的学习部将招聘一名新成员。招聘方组织若干评委对两名候选人的学习能力进行考核评分,去掉1个最高分和1个最低分之后,这两位同学的得分如下: 小华

90 85 90 90 85 80

小军

85 80 90 85 80 80

请计算出两名应聘者学习能力得分的算术平均数,确定出最终入选的学生名单。(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阅读材料,按要求计算,书写过程,判断人选。

情境 导入

1.交流课前准备完成情况。

【交流】新学年开学不久,各个学校的学生会都要充实新的人员。为了做到公平、公正,各部门会对报名参加的学生进行测评。我们先一起来看看A学校的学习部的招聘情况。相关问题课前已经请同学们完成。老师从中选出两名同学的作业向大家展示: 【切换到视频展示台】 【板书】

回忆算术平均数计算公式。学生说明运用此方法的理由。

理解“权”的意义

1.课件出示以下材料。刚才我们看见的是A学校学习部招聘情况,他们只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了考核,而另一所B中学认为学生会成员不但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还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与宣传能力,因此B中学学生会的学习部招聘时对于这三个方面都进行了考查。我们来看进入决赛的两名候选人的成绩。

学习能力

组织能力

宣传能力

小明

85 87

小丽

88 88

2.创设情境冲突。

(1)如果你是这次招聘的负责人,你准备招聘谁进入学习部,请利用表中数据来说明。【小结】经过大家交流发言,形成两点共识:1.三种能力都需要。2.学习能力最重要。3.发动独立思考和分组讨论。

(2)依据两点共识你能提出合理的方案吗?请先独立思考1分钟后再分组讨论,提出你们小组的最优方案。下面开始分组讨论。

4.参与几个小组的讨论。为了便于计算:

提示1:我看到有的小组赋予不同能力一定的百分数,我建议尽可能给予整数的百分数。提示2:我看到有的小组赋予不同能力一定的比值,我建议三个比值加起来等于10。5.交流不同小组的方案。【小组交流】刚才同学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分组讨论,我参与了几个小组的讨论,发现同学们很聪明,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方案。现在请第×小组的代表汇报他们小组的结果。【问】还有不同的方案吗?

【小结】刚刚老师授权给大家,请大家自己设计合理的招聘方案,设计方案里的数据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突出学习能力的重要性。6.介绍“权”。现实生活中,一组数据中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并不总是相同的,有时有些数据比其他数据更重要,为了区分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我们数学引进了一个新朋友那就是“权”(板书),像5:3:2里的5、3、2这些数就叫做3项能力成绩的“权”。

独立思考后提出 自己的看法。先独立思考,再 分组讨论。

陈述方案和理由。

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会算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1.讨论加权以后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启发】赋予了三项得分的“权”,那么我们怎么来计算加权之后的平均数呢? 【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板书】

以百分数形式(设为50%、30%、20%)或者比例的形式(5:3:2)为例: 小明的得分 =

≈87.4 小丽的得分≈86 ∴应选小明。

【小结】大家在计算时根据不同的形式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2.介绍加权平均数。

【小结】像这种一组数据赋予了“权”后计算的平均数我们把它称为“加权平均数”,板书课题。

3.分析权不同,对加权平均数数值的影响。【启发】如果现在是组织部要从这两名同学中招聘一名作为他们的成员,那么大家如何设计权?

【展示】结果又如何呢?我向大家推荐计算机里的一个程序,可以帮助我们很快计算,借助这个很快计算结果。

【启发】跟前面的结果比较,我们发现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板书】权的差异会影响加权平均数的结果。

学生思考后陈述。

理解比例形式可以转化为百分数形式。学生口答。学生观察、回答。

类比、归纳出“加权平均数”计算公式

1.类比得出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启发】我们看看课开头的式子,这里的2、3、2是数据80、90、85的频数,这里也可以理解为“权”。用数据乘以对应的“权”,再除以“权”的和,结果可以看做80、90、85的加权平均数。我们根据刚才计算加权平均数的几道式子,类比算术平均数公式的得出过程你能归纳出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吗? 【板书】加权平均数

2.分析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区别和联系。【启发】现在同学们对加权平均数比较了解了,你们能说出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区别吗? 【小结】算术平均数的各数据的重要程度相同,而加权平均数的各数据的重要程度不一定都相同。【启发】

当加权平均数的重要程度都相同,即各项的权都相等时,此时的加权平均数就变成了算术平均数。

【小结并板书】

当权相等时,即时,加权平均数就变成了算术平均数。

学生思考后 发言。学生思考后 发言。

学生思考总发言结。

链接生活

1.课件展示相关素材。

加权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还是较为广泛的,下面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去“链接生活”。屏幕上展示了“跳水打分、公司招聘、学期总评计分”素材,同学们最先想了解的是哪个呢? 2.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播放课件上的素材。(1)跳水打分情况

在单人跳水比赛中,每个运动员除了完成规定动作外,还要完成一定数量的自选动作,而自选动作的难度是不同的,选手由于所选的难度系数不同,尽管完成各自动作的质量相同,但得分是不相同的。难度系数大的,得分高些,难度系数其实起着权的作用。

例:5名裁判员评分分别是:5,5.5,5,5,4.5,删去最高和最低的无效分,余下3名裁判员的分数之和乘以运动员所跳动作的难度系数,便得出该动作的实得分=15(总和)× 2.0(难度)=30(实得分)。(2)公司招聘人员

公司招聘人员,会对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仪表形象进行打分,公司会根据三方面各自的重要程度,设置相对应的权

例:某公司认为三方面的重要性之比为6:3:1,分别对应聘者的三方面打分,然后利用加权平均数的方法去计算出结果,进而选出合适的人员。(3)学期总评计分

我们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成绩学期总评时,会赋予期末成绩、综合实践活动成绩、平时表现三项不同的百分比,从而计算得出总评成绩。

例:三部分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0%,20%,20%,小林的三项成绩分别是90、80、85,那同学们能很快算出他得学期总评成绩吗?

学生提出自己 的需求。

学生分组计算。

课堂小结

1.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启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谈谈自己都有哪些收获? 2.小组自我评价。

【发动】由各小组组长对本组成员进行打分,再一起商量各项数据的“权”。根据计算加权平均数的结果评选出本组的“最佳组员”。【切换到视频展示台,展示】

我们选取一个小组,展示他们“最佳组员”评选情况。

学生发言。

学生分组讨论评选。

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P173 练习第2题。

习题6.1第1、5题

选做题:调查生活中使用加权平均数的例子,并简单阐述使用此方法的理由。

学生课后完成。

五、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按照如下流程展开:

问题情境,复习引入——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类比归纳,发展思维——实际应用,巩固提高。

一、问题情境,复习引入

以A中学学生会学习部招聘为例,引出算术平均数和计算平均数的简便方法(加权平均数),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接着出示B中学学生会另一种招聘方式,引导学生讨论算术平均数是否合理?形成两点共识:1.三种能力都需要。2.学习能力最重要。从而引出加权平均数的必要性,让学生产生加“权”的愿望。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复习了算术平均数另一方面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认识到学习新知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遵循上述两点共识,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用百分数的形式或者比例可以体现出数据之间的重要程度.这样的设计既引出了“权”又让学生感觉到有时候数据确实需要加“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在学生理解权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小学时学习基础,很快会解决百分数形式的计算问题。在计算比例形式时引导学生某项成绩比重就是该项的权占总权数的比值。从而突破难点顺利解决加权平均数的计算。

三、类比归纳,发展思维

根据开头A中学学生会招聘计算式以及课上求加权平均数的计算过程类比算术平均数的公式归纳过程归纳得出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最后提出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得出算术平均数实际上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权相等时的特例。这样的设计对本节课是一个总结和升华。让学生加深了对加权平均数的意义的理解,并发展了学生类比和化归思维。

四、实际应用,巩固提高

在学生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加权平均数之后,为了让学生了解加权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十分广泛的,设计3个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一一了解并计算部分加权平均数,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最后布置分层作业,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

2.《平均数》 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平均数,人教数学4B(2013.5第1版)教材90—9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理解平均数的统计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分组讨论探索,密切联系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数学的实践观,形成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中的生活,这个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难点:理解平均数的统计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平均数。

《熊出没》里,熊大、熊二和光头强共同发现了一个宝藏,熊大获得了其中4箱、熊二获得了6箱、光头强获得了8箱。你们觉得这样分公平吗?怎样才能公平?

学生讨论汇报。

把光头强的8箱宝藏拿2箱给熊大,这样每人都是6箱。这样的分法叫做“移多补少法”,板书。

还可以先把三个人的宝藏箱子全部合起来,再平均分给这3个人,这样每个人都是6箱。这样的方法叫做“先合再分”,板书。

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这三个人箱数从不等变成相等,都是6。这里的“6”就是“4、6、8”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能简单的说一说什么是平均数吗?学生思考讨论。

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或者先合再分的方法,使它们成为几个相等的数,这个相等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说到平均数,同学们能联想到我们以前学的哪个数学概念?平均分。平均分和平均数的区别是什么?学生讨论。

刚才的平均数只是一个反映宝藏分发总体情况的数,不是真的把宝藏平均分了。

同学们在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平均数?说一说。

二、新授例题,解决问题。课本第90页,平均数,例题1。

用“移多补少法”,移一移,补一补,求平均数; 再用“先合后分法”,加一加,算一算,求平均数; 讨论两种方法的优劣。

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人数少,差距小,用移多补少法比较简单;人数多,差距大,用先合再分的方法比较简单。

课本第91页,例题2。

男生队和女生队,哪个队成绩更好? 学生分小组设计方案并讨论最优的方案。

方案

一、把队里的所有踢毽个数加起来,比较总数; 方案

二、用每队的平均数比较。

在每队的人数相等的情况下,用方案一或者是方案二; 在每队的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方案二更加公平。学生自己求出两队的平均数并比较。

小结:我们看,男生队的平均数是17,可是19、15、16、20、15这几个数里,没有一个是17的,它们有的比17大,有的比17小;女生队的平均数是19,可是18、20、19、19这几个数里面也只有两个19,并不是每一个数都是19,它们有的比19大,有的比19小。所以说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所以,虽然谢明明同学自己的得数很多,可是他们队的平均得数比女生队少2个;虽然女生队的人数不是最多的,每个人的得数也不是最高的,但她们队每个人都很努力,所以,她们队的平均得数多。看来,一个团队的胜利光凭一个人的努力是不行的。需要团体的每个人都来付出。这样平均数就会高。

三.做一做 第1题:

同学们可以猜猜这个平均数是多少?

你们猜的时候都往这组数中不大不小的数猜,大家想这个平均数会超过14吗?会低于6吗?

(不会,因为平均数会比较靠近中间的数。大数必须给小数一部分,那样,大数变小了,小数变大了,得到的平均数肯定比大数小,比小数大。)

那么,它的平均数到底是多少呢?计算一下,验证。

一组数的平均数的大小应该在这组数据的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第2题:

由学生分小组,自己完成,并讨论。

四、巩固练习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平均数,也知道了如何求平均数,接下来我们要遇到的是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完成第93页和94页的练习二十二。

每完成一个题,要及时讨论订正。

每完成一个题,要联系平均数的认识和如何求平均数的知识,深化认识。

五、课堂总结

3.《平均数》教案 篇三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9—50页。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安排在条形统计图的学习之后。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能准确地从条形统计图中去观察和收集数据,并会作简单的分析、归纳,回答相关的一些问题。本节课的内容是要在学生掌握、比较多组统计图数据的基础上引入平均数的概念。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内容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及单个条形统计图内数据的分析、比较。可以通过观察统计图准确地比较出数量的多少及大小。例题中的情景也是学生生活中常见或类似的事情,学生分析起来也没有陌生感。

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条形统计图的学习。

2.将条形统计图的认知与平均数的概念有机结合,进一步延伸对多组统计数据的整理、分析及计算。

3.向学生灌输简单的平均数计算概念,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平均数。平均数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从而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设计理念:

统计及分析条形统计图是将简单的统计概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明白一组或多组复杂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整理,绘制成图表来达到直观效果,并根据图表进行计算,从而解决相应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充分注意了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概念。

2.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讨论、动手操作,归纳新知。

4.将知识延伸到课外,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对多组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的方法,会计算平均数。

教学难点:

平均数概念的引入及平均数的计算。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5人一小组准备的十八枝小棒、三个纸盒。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法、启发谈话法、尝试法、启发讲解法等。

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谈话导入。

1.请学生说说统计表及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谈话:上学期期末考试,四(1)和四(2)班进行了一场数学小竞赛,最后四(2)班得了第一名。这两个班的人数和每人考的分数都不一样,怎么就知道哪个班考得好呢?老师们是怎么算的呢?(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学生回答到用“平均分”来计算的。如果提到“平均分”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及时板书“平均”两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引入两班考试的事例让学生想到“平均分”的概念,为后面平均数的学习作铺垫。】

二、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例3情景图,解说图意。

2.课件出示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提问:谁套得最准?同样方法出示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并提问。

3.同时出示两组统计图。

提问:这是男女生的比赛成绩统计图,男生和女谁套得准一些呢?

【设计意图:先单个出示统计图是为了巩固旧知识,突然同时出现两组统计图并抛出问题是将学生的思维拉回,引起他们对新知识的重视和思考】

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归纳,质疑。直到学生说出“求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为止,这其中老师可以用前面讲到的“平均分”概念进行引导。

5.适时提问:如何求出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由讨论会发现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科学。“平均分”的概念会给学生很好的启发。】

6.学生尝试在统计图中通过移动长方块来达到大家都一样的结果。教师巡视引导,并发现方法得当的学生。

7.请学生发言,畅谈自己的方法及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既让学生动了手也动了脑,再加上老师的适时引导,他们会通过移动方块和计算找到最恰当和最简便的方法来找到“平均数”,新知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

8.师总结:可以通过“移多补少”法和计算法得到“平均数”。引入“平均数”概念,并告知学生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并可对多组数据进行综合比较。

三、拓展延伸,巩固学习

动手分一分

1.将学生5人一组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把十八枝小棒按5、6、7根的要求分别放到三个小纸盒内。

2.动手分一分,使每个纸盒内的小棒根数相同。看哪组最快最准地完成任务。

3.让分得好的小组发言总结。

动手算一算

1.师问:刚才大家很快就分好了,如果现在是180根小棒按不同的根数插入三个纸盒内再分一样多会怎样?

2.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利用刚才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师对两种方法再进行比较,并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练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计算“平均数”的方便和重要,也巩固了学生对平均数的计算】

四、归纳总结

1.通过今天的分一分,算一算,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现在谁来说一说四(1)班和四(2)的“平均分”是怎么回事?

板书设计:

平均数

男生 女生

6+9+7+6=28(个) 10+4+7+5+4=30(个)

28÷4=7(个) 30÷5=6(个)

4.平均数问题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算数平均数、加权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基准数平均数。2:学会解决平均数问题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如何解决复杂平均数问题,弄清楚总数、份数、一份数三量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把握理解复杂平均数应用题的技巧与方法。教学过程:

平均数问题包括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连续数和求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基准数求平均数。解答这类应用题时,主要是弄清楚总数、份数、一份数三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总数除以它相对应的份数,求出一份数,即平均数。

一、算术平均数

学习例1: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7厘米和8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集体讨论:这是很简单的一道题,大家试着自己解答一下。

分析与解答: 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就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入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里水面的高度。解:(4+5+7+8)÷4=6(厘米)答: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6厘米。

学习例2: 蔡琛在期末考试中,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生物五科的平均分是 89分.政治、数学两科的平均分是91.5分.语文、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84分.政治、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86分,而且英语比语文多10分.问蔡琛这次考试的各科成绩应是多少分? 集体讨论:你能在这几个平均数中发现什么?

分析与解答: 解题关键是根据语文、英语两科平均分是84分求出两科的总分,又知道两科的分数差是10分,用和差问题的解法求出语文、英语各得多少分后,就可以求出其他各科成绩。解:①英语:(84×2+10)÷2=89(分)②语文: 89-10=79(分)③政治:86×2-89=83(分)④数学: 91.5×2-83=100(分)⑤生物: 89×5-(89+79+83+100)=94(分)

答:蔡琛这次考试英语、语文、政治、数学、生物的成绩分别是89分、79分、83分、100分、94分。

二、加权平均数

学习例3: 果品店把2千克酥糖,3千克水果糖,5千克奶糖混合成什锦糖.已知酥糖每千克4.40元,水果糖每千克4.20元,奶糖每千克7.20元.问: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

分析与解答: 要求混合后的什锦糖每千克的价钱,必须知道混合后的总钱数和与总钱数相对应的总千克数。

解:①什锦糖的总价:

4.40×2+4.20×3+7.20×5=57.4(元)②什锦糖的总千克数: 2+3+5=10(千克)③什锦糖的单价:57.4÷10=5.74(元)答:混合后的什锦糖每千克5.74元。

我们把上述这种平均数问题叫做“加权平均数”.例3中的5.74元叫做4.40元、4.20元、7.20元的加权平均数.2千克、3千克、5千克这三个数很重要,对什锦糖的单价产生不同影响,有权衡轻重的作用,所以这样的数叫做“权数”。

三、连续数平均问题

我们学过的连续数有“连续自然数”、“连续奇数”、“连续偶数”.已知几个连续数的和求出这几个数,也叫平均问题。

学习例5: 已知八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44,求这八个连续奇数。

分析与解答: 已知偶数个奇数的和是144.连续数的个数为偶数时,它的特点是首项与末项之和等于第二项与倒数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与倒数第三项之和??即每两个数分为一组,八个数分成4组,每一组两个数的和是144÷4=36.这样可以确定出中间的两个数,再依次求出其他各数。解:①每组数之和:144÷4=36 ②中间两个数中较大的一个:(36+2)÷2=19 ③中间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19-2=17 ∴这八个连续奇数为11、13、15、17、19、21、23和25。答:这八个连续奇数分别为:11、13、15、17、19、21、23和25。

四、调和平均数

学习例6: 一个运动员进行爬山训练.从 A地出发,上山路长30千米,每小时行3千米.爬到山顶后,沿原路下山,下山每小时行6千米.求这位运动员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

分析与解答: 这道题目是行程问题中关于求上、下山平均速度的问题.解题时应区分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数这两个不同的概念.速度的平均数=(上山速度+下山速度)÷2,而平均速度=上、下山的总路程÷上、下山所用的时间和。解:①上山时间: 30÷3=10(小时)②下山时间:30÷6=5(小时)

③上下山平均速度:30×2÷(10+5)=4(千米)答: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

我们把4千米叫做3千米和6千米的调和平均数。

五、基准数平均数

学习例7: 中关村三小有15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他们每分钟跳绳的个数分别为93、94、85、92、86、88、94、91、88、89、92、86、93、90、89,求每个人平均每分钟跳绳多少 个?

分析与解答: 从他们每人跳绳的个数可以看出,每人跳绳的个数很接近,所以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数90做为基准数,再找出每个加数与这个基准数的差.大于基准数的差作为加数,如93=90+3,3作为加数;小于基准数的差作为减数,如 87=90-3,3作为减数.把这些差累计起来,用和数的项数乘以基准数,加上累计差,再除以和数的个数就可以算出结果。解:①跳绳总个数。93+94+85+92+86+88+94+91+88+89+92+86+93+90+89 =90×15+(3+4+2+4+1+2+3)-(5+4+2+2+1+4+1)=1350+19-19 =1350(个)

②每人平均每分钟跳多少个? 1350÷15=90(个)

5.八年级上册《平均数》教案 篇五

本(节)题

平均数

时/共 1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及

设置依据、知识目标:理解并会计算平均数、加权平均数.

2、能力目标:会视具体问题用适当的方法秋平均数,会用样本的平均数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3、情感目标: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去感受计算平均数,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一种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平均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例2的问题情境比较复杂,还涉及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是本节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内容与环节预设

个人二度备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王大爷为了估计某水库中鱼的条数,第一次捕捞出120条鱼,做上标记后放回水库中,过了一段时间后,第二次又捕捞出300条鱼,发现其中带有记号的鱼有10条。你能帮他估计这个水库中共有多少条鱼吗?在这个问题中,你运用了怎样的统计方法?

2、水果在收获前,果农常会先估计果园里果树的产量,你认为应该怎样估计呢?

二、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合作学习

某果农种植的100棵苹果树即将收获果品公司在付给果农定金前,需要对这些果树的苹果总产量进行估计

果农任意摘下20个苹果,称得这20个苹果的总质量为4千克这20个苹果的平均质量是多少千克?

果农从100棵苹果树中任意选出10棵,数出这10棵苹果树上的苹果数,得到以下数据:

4,10,1,1,19,10,12,1,13,17你能估计出平均每棵树的苹果个数吗?

根据上述两个问题,你能估计出这100棵苹果树的苹果总产量吗?

2、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用符号

表示,读做“拔”,计算平均数公式:

指出:在实践中,常用样本的平均数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用20个苹果的平均质量02千克来估计100棵苹果树上苹果的平均质量,用10棵树的平均苹果个数14个来估计100棵树的平均苹果个数

3、做一做p78

练一练:为了调查某一路口某路段的汽车流量,交警记录了一个星期同一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辆数,记录的情况如下表:

汽车辆数

00

00

那么这一星期在该时段通过该路段的汽车平均每天为

辆。

三、学以以致用,体验成功

、讲解p78例1

方法:直接根据平均数的意义来计算,这里的,…指的是什么?等于多少?

方法:1个数据中有几个6,几个7,几个8,几个9,几个10?

=1与这些相同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所求的平均数的算式还可以写成怎样的算式?

2、由上例中的方法概括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和权的意义

3、讲解p79例2

分析:第题只需求一般的平均数,学生容易理解

第题涉及加权平均数,不妨以801班为例,表中相应的3个数据为=80,=84,=87,给定三个项目的权的比为1:3:0,即表示::=1:3:0,因此可设=1,=3,=0,加权平均数

×80+3×84+0×87_

×80+3×84+0×87

4、本内练习第1,2

四、总结回顾,反思内化

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知识小结,这节我们学习了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计算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2会用样本的平均数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公式

例题和学生板演练习

作业布置或设计

本作业题1,2,3,4,6和作业本上作业

6.小学数学平均数的教案 篇六

谈话:我们来进行一个小小的拍球比赛,下面我们请甲队的__(3人),和乙队的__(4人)到前面来,每人拿一个球。注意:比赛的规则是在规定的时间里,哪个队拍球的总个数最多,哪个队就获胜,听懂了吗?(听懂了)

师控制时间(5秒),根据拍球的个数板书,如:

甲队:6+7+8=21(个)

乙队:10+4+3+6=24(个)

结束后要求学生把球轻轻的放在这里,慢慢的走回座位。

师:下面两个队以最快的速度把你们这个队拍球的总数求出来。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将上面的板书补完整。

师:我们来看看,在规定的时间里,甲队拍了21个,乙队拍了24个,哪个队赢了?(或问我们能说明乙队赢了吗?)

生发现不行!

师:你为什么说不行?

生:我们是3个人拍的,他们是4个人拍的。(你什么意思啊?)就是这样不公平。

师:甲队的队员听了他这么一说也都觉得不公平了,是吗?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比较总数就不公平了,可在我们生活中就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刚刚我们进行了期中考试,我们是怎么比较三个班的成绩的呢? (比较平均数),我们这里就可以比较平均每人拍了多少个?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生1:分别用21÷3=

24÷4=

分别求出等于多少

师:比较平均每人拍了多少个?先来帮甲队算一算,为什么“÷3”?再来帮乙队算一算,为什么“÷4”?

师:我们以乙队为例,这“6个”是表示什么?(可能有学生正好拍了6个)问有没有不同意见?(平均每人拍了6个)

2、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1号你明明拍了10个怎么变成6个了,多的哪儿去了(多的补给拍的少的人了)那么拍的少的2号拍了4个怎么变成6个了(拍的多的给了我几个,就慢慢增多了,)

师:多的补给了少的,多的就慢慢(少了),少的就慢慢(多了),最后他们4个人就慢慢变得相等了。这个6就是4个人拍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问:这个平均数是怎么算出来的?(先加再除)

师:我们再来看看,多的10个给了少的,少的就慢慢增多,多到什么程度了?

生:每个人的相等。

师:那么这个6就是同学说的它是10、4、3、6这一组数的平均数,这个平均数就很好的反映了南边这组的整体水平。甲队和乙队,甲队平均水平7个,乙队平均水平6个,哪一个队的整体水平高些呢?学生直接说甲队。

小结:提问,刚才我们比较总数的时候,我们好多同学都有意见觉得比较总数不公平,那么当人数不相等的时候我们比较什么才公平呢?(平均数)

3、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师:同学们,平均数当我们需要它的时候来了,在我们生活中学习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平均数。(学生举例子)

三、估计平均数的策略

1、出示五一期间南通儿童乐园的游客统计图

谈话:同学们五一期间出去旅游了吗?去了哪儿?

(1)估一估

问:看到这张统计图,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信息?还没有发言的同学说说看。

生:1号1100人,2号来了1300人,3号1000人,4号900人,5号700人。

师:那么你还想了解点什么吗?(平均每天来了多少人?)出示问题:这五天平均每天来了多少人?

要求:不许计算,只能估一估。(生估计1000、1200、只要在700与1300之间就行)

如果有学生估计500、600、2000等,让学生讨论:可能是500、600、2000吗?为什么?

小结:最多的要给少的,多的就少了,平均数不可能比最多的还要多。少的会变多,平均数也不可能比最少的还要少。也就是平均数既要比谁少又要比谁多啊?

(2)算一算

师:好,每个同学再估计一个数把它藏在心里。要看估计的准不准就可以算一算,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独自的认真的算一算,有不同方法的呆会儿来给我们介绍。

汇报:都是1000,问你是怎么算的?把你的方法介绍给我们。

简单的说:把这几天的总人数求出来,再除以5。也就是先……再……。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一生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介绍,也得到了1000,这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3)揭示估计方法

师:咦,刚才你第二次估计的数与1000接近的人举手。老师刚才也偷偷的估计了一下,老师估计的是2000,你们说可能吗?为什么呀?给我说说看!

生:平均数要比最多的少,比最少的要多。我们估计要有根有据。

师:从统计表上看,从2号开始来的人数越来越少,如果你是南通儿童乐园的管理人,你有什么招能吸引游客?(降低价格、提高环境)是个不错的招,下课后王老师会在网上把我们三3班同学的建议发给南通儿童乐园的管理人,好不好?

3、出示本班期中考试4名同学的数学成绩

谈话:前天我们做了张试卷,这是4个同学的成绩。

问:的和最少的分别是多少分?他们的平均成绩肯定要比的怎么样?比最少的怎么样?

问:你想用什么方法算出他们的平均成绩?

分别介绍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90分)

4、分别出示三幅图片

谈话: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水资源相当丰富,但分布不均匀。

(1)我国严重的缺水地区

介绍:这是我国严重的缺水地区,他们一户人家平均每月用水量30千克,用它吃饭洗衣服洗菜。

(2)出示小芳家用水统计图

师:这是老师调查的小芳家用水统计图,第一季度用水16吨、第二季度用水24吨、第三季度35吨、第四季度21吨。你知道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吗?

可能有学生会选1和2。安排选1的和选2的个一名代表到前面来。要求选2的向选1的同学提提问题?选2的问:题目要求的是什么?那么一年有几个月?那么你为什么还选1?问第三个问题时对方可能不回答了。

师:这个问题关键的地方要看求的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而1、3分别求的是什么?动笔算一算他家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16+24+35+21)÷4=24(吨)

(3)小芳家平均每月用水约24吨

再同时出示(1)(3)两种画面,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节约用水从我们自身做起。?

7.求平均数的教案和反思 篇七

教学内容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99—100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通过操作和思考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受统计的意义,学会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统计观。

3、进一步增强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即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 教一师生:、同创学

学设最:

情喜

欢境什,么

过谈球篮

话运

引动

程 入 ? 球

师:同学们知道吗?篮球运动是我校的特色之一,同学们想看看我校篮球队生:想。

播放段红、蓝两队比赛的录像。

【设计意图】给学生看我校篮球队比赛的录像,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出求平均数的问题,认知的“不平衡”激发他们的求比

赛的风

姿

? 知欲,好奇心。

师:同学们也许都知道,一个篮球队的水平除了技术、配合等因素外,还有什么

生:身高。

出示红、蓝两队运动员的身高测试记录(师挂图出示两队队员的身高记录单)

红队队员的身高(CM)是:

160 156 172 169 156 145 148 156 160 145 165 163 160 160 151 151 165 151 160 156 158 蓝队队员的身高(CM)是:

150 163 153 157 161 163 158 153 169 158 145 163 150 158 161 172 157 153 157 教师提问:

1、请大家观察数据,你从中能得到那些信息? 学生可能回答:知道每个队员的身高。

教师提问:根据得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生可能提出:(1)谁的身高最高?谁最矮?(2)哪个队队员的身高比较高?

二、解决问题

1、教师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哪个队队员的身高比较高?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可能想到:(1)看看哪一队高的人比较多?(2)计算两队队员身高的总数进行比较。

(3)比较两队的平均身高。

2、比较三种方法,感悟求平均数的必要性,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第一种方法:误差较大。

第二种方法:虽然能比较出哪一队的身高更高,但看不出这一队的身高整体水平。

第三种方法:既能比较出哪一队的身高更高,也能看出这一队的身高整体水平。所以 求平均身高比较可行。

3、让学生独立做,先求红队的平均身高。

4、学生交流:

(1)红队队员的身高总和:160+156+172+……+158=3476(CM)

红队队员的平均身高:3476÷22=158(CM)

(2)红队队员的身高总和:145×2+151×3+156×4+……+172×1=3476(CM)

红队队员的平均身高:3476÷22=158(CM)

5、比较上述两种方法的异同,深化认识。

-教师提问: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全班交流。

相同点:都是先算出全队的总身高再除以全队的人数,即:总数÷份数=平均数

不同点:第一种算法是将每一项累加,再除以人数;而第二种算法是用乘法计算出相同的身高数并相加,再除以总人数。各组的数量和÷各组的份数和=平均数

师:这两种方法都能求出红队的平均身高,但大家更喜欢哪一种呢?能谈一谈吗?

展开课堂辩论

达成共识:第二种方法更简便,而且可以清楚的看出有多少人的身高相同。

总结求即:师小结:第一种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第二种方法,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板书课题:求较复杂平均数

6、生独立完成蓝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交流。

7、集体共同比较两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板书:红队队员平均身高158CM 蓝队队员平均身高157CM 红队队员身高占优势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设计,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习得新知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比较两种算法的异同,不仅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加深了学生对较复杂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在这种“开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中的困惑与障碍得以暴露,基础性资源得以生成。师通过对这些重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使学生的认识和思维从不清晰走向清晰,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数学学习过程。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1、出示四年级六个班学生捐书情况的统计图。

教师提问:从图中大家都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

2、你能求下列各题的平均数吗 ? 如果能,只列式不计算,但请估计答案合理范围。如果不能,什么理由 ?(1)甲乙两个小组,甲组平均每人 9 岁,乙组平均每人 11 岁,那么这两个小组的学生平均每人几岁 ?(2)小燕子用 8 天时间读完一本书。他前 2 天每天读 26 页,后 6 天每天读 40 页,小燕子平均每天读几页 ?(3)某公司在 9 月份的前 17 天每天节约用水 280 吨,后 13 天每天节约用水 320 吨,问 9 月份该公司平均每天节约用水多少吨 ?

四、拓展延伸 课外调查实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学们每年的压岁钱也随着提高,每个同学的压岁钱多少不一,有的同学的压岁钱买了学习用品,有的同学的钱买了玩具,有的同学的钱买了生活用品,还有的同学的钱买了零食,更有的同学的钱进了网巴,也有的同学的钱存了起来……

1、同学们,你的压岁钱是多少,你认为怎样使用比较合理?

2、调查一下我们班每个(也可以是一部分)同学的压岁钱,并计算一下每个人的平均压岁钱是多少?

【设计意图】开放的问题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课上学生思维积极,擦出了很多思维“火花”。不管是购买方案的决定、对每种方案购买的什锦糖单价的估计,还是进一步提出问题并举例验证,都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为学生展开去想、深入去想提供了可能。针对学习的困惑和障碍,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碰撞。将练习融合在了学生形成平均数知识的过程之中。解决问题、形成知识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练习,在一定意义上已经上升为一种思维方式的练习。教学应该努力沟通不同情境中的平均数问题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会“情境虽然可以变化,但数量关系不变”,同时注意有机地渗透估算。这样才有可能使练习成为一种更为有意义的和有效的练习。

课后反思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本节课里,老师并不是把平均数当作除法计算的应用,也不是只把它当作简单的应用题来处理,而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更加理解了平均数含义,更注重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含义的理解和对它的实际应用的认识和体验。教学中老师力图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整体上把握,通过对平均数的预见和估计,培养学生的数感,深化思维,提高整体把握数学的能力,同时在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促进数学交流。

1、以学生身边的实际事实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节课通过联系学生自己身边的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思考、活动、感悟,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出求平均数的问题,认知的“不平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

2、开放的问题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老师的引入,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课上学生思维积极,擦出了许多思维的火花,问题设计,都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为学生展开去想、深入去想提供了可能。学生从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中初步窥见其趋于平均值的必然规律,从而把握事件的倾向性,学生在主动思维、经历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也得以培养数学意识。

3、能关注学生的情感,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

8.初中平均数教案 篇八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进一步认识平均数第1课时(教材97—99页)教学目标:

1、在读统计表、交流信息、自主计算的数学活动中,经历进一步认识“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3、在用平均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师生谈话,由学生是否认识姚明的话题,引出两支球队的事情,用课件出示两支球队队员身高的统计表。

2、学生读统计表,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教学情境,师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本课的学习。

二、探究体验,认识平均数

1、教师提出:请同学们估计一下,统计表中所列出的哪个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高一些?交流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给学生创设发表自己见解的平台,达到人人参与学习的目的。

2、看来大家都有自己估计的理由,如果动笔计算一下的话,你打算怎样计算各小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指名学生回答。然后实际计算。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教师巡视。

3、汇报结果。

4、课件出示问题:

(1)、银河队最高的队员的身高超过本队平均身高多少厘米?(2)、红星队最矮的队员的身高比本队平均身高矮多少厘米?(3)、红星队求出的平均身高能代表每个队员的身高吗?(4)、银河队某一个队员的身高能代表整个队的平均身高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平均身高的实际意义,使学生理解求出的平均身高不是某个队员的身高,某个队员的身高也不能代表整个队的平均身高,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

三、尝试应用,解决平均数问题:

出示新华小学四年级(1)班第五组和第六组同学体重的统计表,1、让学生读表,了解表中的信息。

2、让学生分别求出两个组的平均体重。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

3、汇报计算结果。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感受计算平均数的必要性,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四、知识延伸,出示课件“小知识”

9.初中平均数教案 篇九

东城区东城小学

王成邦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42页——45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比赛、统计、观察等活动中,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探索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教学过程:

活动

(一)、情境激趣(渗透数学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

1、谈话引入

师:今天我们在这里上一节数学课,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校课间开展最多的是哪项体育活动?

师:对了,是踢毽子。现在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听体育老师说,下个月学校将举行踢毽子比赛,去年我们班获得第一名,今年同学们还想不想争冠军?

师:光说不练不是好汉,今天我们就先在班级开展一次男女生踢毽子比赛,好不好?

2、队员入场

师:下面就请我们的队员入场!(男女各四人)

3、采访队员

师:每逢大赛总有记者采访,今天老师也当把记者,采访一下我们的运动员。女士优先,请问女同学,你们想不想赢?再问一下男同学,你们想不想输?

4、同学猜想

师:刚才,女同学说想赢,男同学说不想输。那么,我想请同学们先猜想一下,是男队会赢还是女队会赢?

5、举手表决

师:这样说老师一点也听不清,这样吧,请支持男队的举手,请支持女队的举手,支持率还真差不多,看来还真得到赛场上见!

6、裁判入场

师:下面就请我们的裁判员入场!

7、踢毽子比赛 师:下面老师宣布比赛规则:每名运动员的踢毽子的时间是20秒,踢坏了可以接着踢,记总数。请裁判员做好记录。

活动

(二)、探索意义(初步理解平均数的现实意义)

1、同学计算

师:现在比赛结束了,怎样才能知道哪个队会获胜呢?

师:既然人数相同,我们可以用总数比较,下面就请同学们算一下男队和女队各踢了多少个?

2、宣布比赛结果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师:女队一共踢了120个,男队一共踢了116个,因为120>116,所以比赛获胜的是女队!

3、老师参与

师:看到同学们踢的这么开心,王老师也想踢一次,现在王老师申请加入男队,请同学们帮老师看时间。

4、再次公布比赛结果。

师:这回请同学们再算一算男队一共踢多少个? 学生汇报结果

师:再来看女队一共踢了120个,男队一共踢了136个,因为120<136,所以现在老师宣布:男队获得了这次比赛的胜利。

5、激起矛盾

师:老师看到男同学得意洋洋,而女同学直喊不公平,谁能说一说为什么不公平?

6、出现问题

师:问题出现了,人数不同时,比总数不公平,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却经常发生,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7、引出平均数

生:既然人数不同,比总数肯定不公平,我们可以比平均数。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平均数》,(板书课题)

师:平均数是怎么回事,以这次比赛为例说一说。在小组内先讨论一下。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8、猜想结果

师:我们再以女队为例,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女队的平均数会在什么范围? 师:那男队呢?

9、计算完成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试着求一求男队和女队踢毽子的平均数,一方面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另一方面我们来比较一下哪个队会获胜。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看一下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10、学生初步理解平均数

师:刚才我们分别用两个队踢毽子的总数分别除以它们的人数,求出了两个队平均每人踢的数量,我们用这两个数描述了两个队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这两个队的平均数。哪个队的整体水平高一些呢?

11、再次宣布比赛结果,(对学生进行失败教育)

师:这回我宣布获胜的还是女队。看来王老师在踢毽子方面也是一个弱者,也没能帮助男获胜。王老师要向男同学们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再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课间我们继续练习,争取下次比赛我们获胜。

12、再次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师:同学们看黑板,刚才我们通过计算,求出了两个队的平均数,看这两个平均数是30和27.2,你们能不能再说一说,它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数? 它是不是就是每个人实实在在踢的数量?

13、总结求平均数的方法

师:我们理解了什么是平均数,谁再来说一说怎样求平均数?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14、理解平均数的用途

师:刚才的比赛人数不同,我们比总数,你们觉得不公平,这时,平均数出现了,你们评价一下,学习习近平均数有什么用?

15、理解平均数的现实意义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中遇到或用到过平均数吗?举例说一说。

活动

(三)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探索移多补少法

师:同学们举了那么多有关平均数的例子,看来平均数真能帮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现在就有一个同学们愿不愿意帮老师解决?

学校开展环保活动,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四名同学分在一个小组,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数量如下:小红14个,小兰12个,小亮11个,小明15个。老师把他们收集的数量制成了统计图,请同学们先观察统计图,再求一求他们小组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

学生解答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学生汇报

小结:求平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同学们今后在求平均数的问题时,可以用计算的方法,也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2、自学书中例2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43页,自己学习这一页的内容。师:通过自己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

3、质疑问难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平均数的知识,对这节课的知识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或有什么问题要问?

活动

(四)综合练习

1、小明也特别喜欢踢毽子,他连续踢了三次,成绩是29个,30个,28个,请你求一求他平均每次踢多少个?

不同方法解答

2、对比练习(理解平均数和平均分的区别)

(1)老师把9支铅笔平均奖励给踢毽子比赛获一等奖的3名同学,每人获得几支铅笔?(2)老师把9支铅笔奖励给踢毽子比赛获得前三名的同学,平均每人获得几支铅笔? 先解答,再比较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老师小结:(1)题是把9支铅笔平均奖励给踢毽子比赛获一等奖的3名同学,每人实实在在获得3支铅笔,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

(2)题是把9支铅笔奖励给踢毽子比赛获得前三名的同学,平均每人获得3支铅笔,不是每人都是3支,可能是2支、3支、4支,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平均数。

3、大屏幕出示超市销售甲、乙两种饼干情况的统计图。(1)哪种饼干第一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2)如果你是超市经理,第二季度你会怎样进货?(3)分析一下乙种饼干销售量越来越好的原因。

活动

(五)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师:既然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就留个作业,今天我们在这里上了一节数学课,请你对我们这节课上的是否满意(或成功)打一下分,满分是十分,回去后在小组内求一求平均分。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上一篇:请讲普通话主题班会下一篇:200米训练方法